“妈宝男”是怎么形成的

青音:有一个朋友,我一直搞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后来我观察,他应该是一个“妈宝男”。这位朋友今年已经34岁了,但到现在也没有结交一段很长很深的恋爱关系。女朋友都是交往几个月就分手了,用他的话说就是“我妈不喜欢”或者“她跟我妈有点合不来”。我说:“真的是跟你妈合不来?见你妈了?”“没有,我觉得她那个性格将来肯定受不了”。

跟我们聊天的时候,他经常提到什么观点时就会说“家母曾经认为”“家母觉得”,还文绉绉的。34岁,年纪也不小。刚开始我会想他会是同性恋吗?后来觉得不是。这么多年没有与他人建立过深的情感关系,也没有从嘴里经常表现出对哪个女性有特别的崇拜或者迷恋,他最常说的就是“家母”。

今天我们就着重说一说,妈宝男是怎么形成的。

“妈宝男”是怎么回事?

武志红:“妈宝男”就是妈妈心里头永远的宝贝,关键在于这个状态——妈妈这样看儿子,儿子也一直以此自居,结果这种关系一直延续下去。你刚才讲的那位朋友,我觉得是“妈宝男”的一种。台湾一位叫做孙隆基的学者在他的一本书里讲的。当然他谈的是美国,他讲美国的弑母文化。美国的电影多数都反映孩子和父亲的关系,像《蝙蝠侠》和《蜘蛛侠》讲的都是一个男人如何和自己父亲相处。

孙隆基提出一个词,当然他讲的应该是美国人的体制教育,即“大妈咪”主义,在这个“妈宝男”身上呈现出的就是“大妈咪”主义。“妈妈永远都是对的”“这是我妈说的”“家母说的”“家母认为”。所以你看,“我妈说的”成为他的口头禅,妈妈的话就是圣旨。

所以,在这样的家庭里头,在这样的关系中,你可以看到,其实他是一个蛮可怜的“妈宝男”——妈妈是女皇,他只是一个听话的小宝贝。不过,是不是小宝贝还不一定,我们首先看到,他是听妈妈话的“妈宝男”,这只是“妈宝男”的一种类型。

还有一些类型是这样的,我举一个例子,有一次我跟我的女朋友探讨“妈宝男”的现象,后来她就想到我们家的猫,我觉得那个比喻特别好。我们家养了一只加菲猫,最多的时候家里养过七只加菲猫。

我们还养鹦鹉,最多的时候我家有三只鹦鹉。养宠物的时候就有这种感觉,猫和鹦鹉干任何一件事的时候,我们的反应都是“哇!太可爱了”“哇!你好棒啊!你真了不起!”

青音:鹦鹉也需要这样夸奖?

武志红:不是它需要,而是我们想由衷地夸奖它。比方说,鹦鹉会开它们的笼子,我们一方面会觉得很害怕,因为说不定什么时候它们就跑了;但同时我们会觉得,“哇,太了不起了”。由这个话题我们就想到,妈妈是怎么看孩子的。你可以想象,妈妈看孩子更是这种感觉,孩子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是了不起的。

青音:要不然朋友圈里那些丧心病狂晒娃党是怎么回事,孩子的任何一点闪光都会令妈妈觉得,“哇,我的孩子不得了,我的孩子竟然会打喷嚏”。

武志红:我的孩子会说话了,我的孩子会走路了,我的孩子会吃饭了,我的孩子会打滚了,我的孩子会这样那样,都会令父母觉得充满新奇。

但作为妻子的女人对此则有完全不同的态度。妻子需要的是男人,她要的是有力量的,能够保护她的,能够支撑她的,至少是对等的、平等的、独立的,她要求的是一个负责的男人。而且相对来讲,女人期待男人更加有支持一些,所以妻子很容易对丈夫不满,那么,就出现这样的情形。而且在中国很多家庭中,通常婆婆会和小两口住在一起,那么问题就出现了:在妈妈的眼里,虽然孩子已经很大了,但是孩子仍然是一个小宝贝,她还是觉得,我的孩子很了不起。

青音:我曾经听我一个闺蜜说过她的婆婆。她婆婆来她们家,夏天,她老公还在房间里,她婆婆就把衣服脱了,开始换内衣。她特别惊愕,赶快跟她老公说“你快出去快出去”。这时婆婆自己说,“这有什么关系,他是我喂大的,还能没见过吗”。

没过几天,晚上小两口在睡觉的时候,由于门没有上锁,妈妈凌晨五点钟就起床,推开小两口的门,拿了抹布开始擦床头,小两口被惊醒了。这时我闺蜜说,“妈,你怎么起这么早?干嘛呢?”“没事没事,你们睡。我就是闲不住,看床头有点土,给你们擦擦。你们接着睡。”

“妈宝男”是怎么回事?  “妈宝男”多是由掌控一切的“大母神”妈妈培养的。

闺蜜觉得,她的生活完全被婆婆给侵犯了,但是丈夫跟婆婆都觉得,这有什么呀?没什么呀。丈夫甚至还指责她说,“我妈来了,这么勤快给咱们干活,你有什么不满意的?”她觉得自己有苦说不出,其实她的老公就是一种典型的“妈宝男”。

武志红:我们前面讲到,对所有人来说,曾经有过一点原因,就是他在作为婴儿的时候,妈妈对于他的关心,令儿子有和妈妈共生在一起的感觉。“妈宝男”的形成原因重点就在于,他和妈妈是一体的。

青音:他们不觉得自己是个成年人。

关于我们讲的,一般是在三岁前,结果他现在已经三、四十岁了,还是这样。这就代表他一直没有长大,所以他是妈妈眼里、口里、心里的小宝贝,这就是“妈宝男”。这个话题进一步延伸,其实“妈宝男”是很可悲的。就像我们刚才讲的这个画面,我们表面上看到,丈夫作为儿子,似乎心安理得地享受妈妈过来干活,但这只是表面的一部分。

我谈过很多个案,“妈宝男”其实很不享受妈妈和他们紧紧地共生在一起。其实他们恨妈妈,对吧?

武志红:对,他们恨妈妈。因此网上还有另外一个词,“厌女症”——就是讨厌女人,你会看到“厌女症”特别严重的男人。我们可以这样讲,严重的“妈宝男”内心都有严重的“厌女症”,只是他是否能够认识到这一部分。

青音:他不是身为同性恋的那种“对异性没感觉”,是由于这么多年被妈妈过分控制、入侵,跟妈妈黏连太多,所以对女性整体反感。

武志红:而且当出现这种情形,他会对他的妈妈表现出好的部分,对另外的女人,特别是他的妻子,表现出“厌女”的部分;所以,做“妈宝男”的妻子,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青音:说到这儿我就想起了,我那个闺蜜会说:其实她丈夫跟她很不亲密。结婚前她觉得,她的丈夫对妈妈这么好,她很感动,她觉得以后这个男人一定也会对她这么好,毕竟他这么孝顺。结果她发现,其实不是,他只对他妈妈这么好,对别的女人都不好。

而且,他只对他妈妈好,是因为他屏蔽了他对妈妈“恨”的部分。所以,假如要治疗“妈宝男”,比如,有个“病情”很重的“妈宝男”到我这儿做咨询,我一定会做一个假设(这个假设到目前为止没有例外过),他的“妈宝男”病状越严重,妈妈对他的控制越深,他对妈妈的恨意就越重,重到什么地步呢?严重到他们都想过,把妈妈杀掉。潜意识里有一种想把妈妈赶走,不想让妈妈出现在生活当中的心情。

武志红:孙隆基在一本书中讲到美国的事物文化。他说,从心理学来讲,我们大家知道,这都是想象层面的,潜意识层面的,不是指行为,就是所有孩子都需要在三岁之前,把妈妈给“杀掉”。但这是心理上的,也就是说,他要离开妈妈,他要从母婴关系里脱离出来,而且在这个脱离期,他还需要父亲的帮助才能脱离,其实,这只是心理层面的。

青音:就像《王子复仇记》,我想很多人听到我跟武老师的谈话,可能觉得:啊?把妈妈杀掉?觉得非常震惊。其实这个“杀”我们可以加个引号,就是说,不管这个男人有多大,他都会感受到,对母亲强烈地爱的背后,其实是一种强烈地恨。我们经常说,心理学上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我们常常用恨来表达爱,用爱来表达恨。

武志红:是这样——如果不能恨,就不会有爱;如果不能有拒绝,就不会有亲密。所以,你看“妈宝男”对妈妈好像只有爱,只有亲密,其实这是假的;所以作为妻子,就能经常感觉到,在“妈宝男”旁边,会经受致命的孤独。对于“妈宝男”来说,他必定会认识到,比如刚才讲的,妈妈这样进来,其实丈夫也是会不舒服的,但是他不能表达,为什么呢?因为他的内心相当于有一个很大的水库,他对妈妈充满恨,但是他不敢让这个“堤坝”出现漏洞;因为有漏洞以后,他的恨全宣泄出来,他就会发现他对妈妈是恨到这种地步,从而对妈妈很内疚。

所以,“妈宝男”的核心就是,他们对妈妈很内疚。为什么内疚呢?因为他心里对妈妈的恨太严重了,已经无数次,想把妈妈杀掉;所以通常情况下,他们对妈妈的爱,其实是对妈妈的恨的一种防御,这体现出来会有点复杂。

“妈宝男”是怎么回事?  孩子需要完成心理上的“弑母”,否则就永远如同吃奶的小宝宝。

青音:但其实也很好理解,简单地说就是,妈宝男的内心其实是不希望妈妈跟自己这么紧密的,但是他的能力又没有发展出来;或者说,没有发展到可以把妈妈推开的程度,其实他的内心非常想逃离,跟妈妈的这种很紧密的关系。但是,由于妈妈又给了他很多,付出了很多,于是他就一边想逃,一边又为这种想逃离的念头感到非常内疚,于是反反复复。所以说,他对妈妈的感情是非常复杂的,而且是很沉重的,不是健康、轻松、愉快的情感。

武志红:而且我有一个观察,很多“妈宝男”在很小的时候,或者很年轻的时候,就已经半头白发,所以我们可以理解,一直被妈妈困在身边,一直和妈妈共生在一起,无论对男孩还是女孩来讲,都是一种很大的桎梏。而且相对男性来说,更是一种桎梏,因为这样男性的雄性力量就展现不出来了。

青音:说到这儿,我们也需要给一些女性支支招。一定有朋友听到我们这么说,会觉得,完了,我老公就是这样——“妈宝男”;或者说,我现在找的男朋友就是如此,那怎么办呢?我们是不是只有离开他这一条路?

武志红:说实话,我觉得这个事很悲观。我会这样提建议,也许很伤害一些朋友,但我们真的要注意,如果你给一个“妈宝男”打分,他对妈妈言听计从的程度到了九分,你就不要考虑嫁给他了,因为他已经“娶了”他的妈妈。

而且,我们知道事情是两面的,如果他对妈妈的言听计从是九分,他对妈妈的恨也是九分,但这个“九分”在他的潜意识里不能表达,他只有表达给妻子,作为他们的妻子就会很痛苦。所以我才有这样一个建议,即“妈宝男”的程度在8.5分以上的,就不要嫁了,让他们自己待着去吧。当他们觉得很痛苦的时候,他们可以想着去改变。如果是8.5分或者再低一些的,那就可以做些工作,但这个工作很不容易。

青音:对于那些已经嫁了的,老公已经是这样了的呢?

武志红:所以说,这非常非常不容易。其实对于这样的女性,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我觉得,她们能做的只是,如果有“妈宝男”过来找我,我对于这种是有办法的,但如果这男人是严重的“妈宝男”,我只能对他们的妻子表示深深地理解和同情。我觉得很不容易,可能作为这样的女性,你要尊重自己的感觉。如果你在这个家里感觉很孤独,很恨,很愤怒,想表达出来也是可以的。

青音:我觉得可以有这么几种方法,比如说,拉他来听听我们今天这个节目,其实很多心理学的问题就是,当你知道自己怎么了,你就知道自己怎么办了,不需要别人告诉你。所以,可以拉丈夫来听听我们这个对话。

第二种方式就是,如果你内心非常难以排解丈夫这种“妈宝男”的特性对你造成的种种伤害,那么就去找心理医生聊一聊;还有一种就是,你要自我成长,你要通过自己的独立,通过自己跟他不断地沟通,让丈夫意识到,妈妈没有教你长大,我作为妻子,你可以跟我一起长大。但这是一个非常漫长、艰难的过程,而且你需要对他有足够的爱;第四点提醒,也是最重要的提醒就是——太太,既然丈夫已经这样了,千万别把儿子也培养成一个“妈宝男”。

武志红:是的,这很重要,还有就是,别把女儿培养成一个和自己黏在一起的人。另外做一个补充,如果你发现自己的丈夫是“妈宝男”,但你又不想跟他离婚,也不想离开他,作为理解自己的动力,就是把自己过好,把痛苦和孤独留给那个男人。因为,通常男人感觉痛苦的时候,他才会想去改变。

By 武志红

中国家庭隐秘的权力关系

为何受伤的总是你?

今天我来给大家分享一个东西,我想对中国人来讲,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一个话题,当你没有清晰地意识到这个话题的时候,你可能会不仅活在焦虑中,你还特别容易受伤。但是当你逐渐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也许你觉得这世界很残酷,但你会活得更加清醒,你要活得受伤的时候会少一些,而你可能焦虑也会有所减轻。所以我就来讲我今天的话题。

那么这个话题是家庭隐秘的权力游戏

为什么有那么多伤害?在中国有一个显而易见的话题,但是可能很多人都会忽略它,可能只有10%的人清晰地意识到,有一个东西在这个世界上如此关键,其实就是权力。

一般人会认为权力不都是这个社会上的事情,社会权力体系、政治体系,我们都认为这里面藏着很多权力,包括公司里头。但实际上在你的家庭里头,有各种各样的隐秘的权力游戏。

如果有些人清晰地意识到这一点之后,而且你特别懂得娴熟地去利用,你在这个家庭里头很容易成为既得利益者。如果你不懂这个,你总是傻了吧唧的抱着一种真诚的心态,然后你已经伤痕累累,你还想抱着一个简单的真诚的善良的活法,你会发现你总是伤痕累累,因为你没有认识到这么一个简单的真相。

2

一个婆媳争夺权力的故事

那么为了讲清楚权力,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故事发生在去年,一个来访者她来找我,她生了二胎,然后她不想让她的婆婆带孩子,但是她的婆婆非常的想带孩子,她的丈夫也站在自己的妈这一边。

中国常见这种事,你看婆婆说我过来帮你带孩子。但是媳妇说你最好别来,你来了让我痛苦。但是婆婆说怎么会,我好心好意的,你怎么会说我给你带来痛苦?丈夫也会说你怎么不知道老人家的好心,你怎么能这样做?

但是对媳妇来讲,她深刻地知道,如果婆婆来了对她就是一场灾难。中国这种事很常见是吗,有一个人闯进你的生活,总是对你说,我都是为了你好,但你感觉到伤痕累累,非常受不了她,因为这里面有个东西就是权力就是被你忽视的。

我讲一下这个来访者的背景,她在应该是在五年前过来找我做咨询,但是她不是每周都过来找我,她通常有一两个月来一次,偶尔来一下。

她找我做咨询的经历不够精彩,我也觉得有时候我们谈的事情很普通,但是她发生了巨变,变化非常之大,她刚来的时候是严重的产后抑郁,就是她刚生第一个孩子。

为什么产后抑郁呢?因为她是家里权力最弱小的那个人。虽然她是潮汕人,我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潮汕重男轻女是很严重,她又生了儿子,按说她应该很有地位才对,但是她是一个完全没有权力意识,不会保护自己的人,所以她在家里没有话语权,她话都说不利索。

但是随着咨询的进展,就是可能她获得的支持越来越大,而且本身我觉得她是一个有磅礴生命力的人,所以当她获得知识后,她磅礴的生命力就出来了。所以等她生二胎的时候,她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结果有一次,我们就谈她丈夫的家庭的事情,就谈出了中国家庭的权力变迁。

我过去做咨询就发现一个现象,就是夫妻之中经常有离婚的事情发生,我发现离婚经常表面上看起来是以某一方出轨来导致的,但实际上离婚那个冲突的源头是媳妇生了孩子,老人过来带孩子,然后通常就是婆婆,当然也有少数的是姥姥过来带孩子,然后发生了冲突。

我自己的估计是60%。那么有些人会说你这个估计对吗?后来我看了各种各样的数据,就发现这的确不是一个理性的统计数据,但是有很多人能够感性的认识。就比方说海淀区的一个法官,他会认为中国90%的离婚案都是老人搞的,父母双方他们想让孩子离婚,因为他们的自恋受到了打击。

那我就思考这么一件事情,为什么生孩子对中国家庭是一件这么严重的事情?其实答案非常简单。假如我们讲的权力的话,孩子就是权力变迁的根本。孩子逐渐地长大,谁掌握了孩子,谁就掌握了未来。

这个来访者的故事是她的婆婆,生了五个还是四个孩子,她的婆婆在自己的婆家,最初的时候也是最没有地位的人。然后大家都知道,你比方在潮汕,别说潮汕了,全国中国都这样是吗?祠堂里头只有男人的位置是吗?没有女人的位置。那么在潮汕的时候它就更加严重。社会权力体系没有女人的位置,家庭权力体系以祠堂为代表,也没有女人的位置。所以通常女人嫁到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你就是那个家庭里头最没有地位的人。

首先老人最有地位,接着孩子很重要,接着朋友很重要,然后你可能是最末的那一位。然后你的地位什么时候会发生改变?等你生了孩子,特别是你要生了儿子,为什么会这样?因为非常简单。在中国过去的时候,女人是不允许工作的,不仅是不允许工作,你也没有财产。如果你离了婚,婆家不要你,你也拿不到婆家的财产,你回到娘家,娘家也没有你的位置了。所以女人只能依附在男人的身上,你想依附自己的丈夫,但是很可惜,你的丈夫已经被他妈控制得死死的。那你怎么办?你要生一个儿子,儿子会进入未来的社会权力体系,进入家庭权力体系,你紧紧的抓住他,然后在抓住他的时候,你就进入了这个家族权力体系和社会权力体系,所以实际上是这个样子。

那么这个婆婆她深刻地看见她的地位的变化,她最初是最没有地位的一个,随着她生了一个又一个的孩子,最后她构建了一个家族。也就是说她生出了一个家族,而且等她生出这个家族之后,她干了什么事情?她就基本上让她的家庭就和那个男人的家族剥离开了。她自己很少去参加家族里的活动,她也不允许自己的孩子们去参加,直到后来她已经大权在握,地位特别巩固之后,她才开始允许自己的孩子们去参加大家族的事情。

那么接下来同样的事情就要发生了,她的媳妇要生孩子了,而她和自己的媳妇构建了严重的权力上的冲突。如果她的媳妇能够把孩子带得特别的好,就意味着这个母亲掌握了孩子。所以说未来这个家庭的权力就在她这儿,这个婆婆的权利就受到巨大的影响。所以婆婆过来要为难她的媳妇。

大家要知道,中国的婆媳关系其实就是这么回事,男人一定要清晰地意识到,如果你妈非常不好搞,尽可能地别让她来。女人要清晰地意识到,如果你的婆婆战斗力非常的强,你斗不过她,别让她来。如果你妈战斗力也非常强,别让她来。

来的人一定要意识到,他们是客人,他们不是主人。当然你也要给客人足够的尊重。年长的也是一样,如果你去了孩子家里,你得意识到你是客人。

等后来我就让这个来访者把她的观察给她老公分享。她老公一直不知道她老婆在找我做咨询。她老婆从过去一个非常的温顺的女人,变得昂首挺胸,气宇轩昂,而且声若洪钟,有时候就踹他揍他。她老公是这样说的,说实话,过去你很听话,完全就是我说了算。我一方面感觉很爽,但是我既不喜欢你,也不爱你。现在你真的很难缠,你怎么这么野蛮?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现在越来越依赖你,越来越喜欢你。

后来他们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变化,等她回去给她老公讲,你看看你爸爸,在这个家庭里权力的变化是怎样的,他年轻的时候他就是他的妈妈和自己的媳妇争夺的对象,结果等他老了,在家里就是一个不存在的男人。

3

母亲权力之重

我的微博的粉丝里头有很多编剧,还有导演,他们曾经就发起了一个讨论,中国影视中公公去哪了?男人们可以想想,这是一个很残酷的事实。你看中国的家庭剧,都是老女人和年轻的女人在争夺一个年轻的男人,但是年轻男人的父亲呢?在家里通常就是钱包或者扫地的,大家没人理他。

为什么呢?我们要知道,实际上这个社会上有很多事情就是在平衡一个最基本的东西,就是女人非常有权力,特别是母亲非常有权力。因为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一个连接就是母婴连接,如果在婴儿的时候,母亲能够把自己的孩子照料好,你就会形成一个牢不可破的这么一个关系,这是一个天然的部分。孩子毫无疑问最爱他的妈妈。

那么在未来的话,假如家里头我们不讲珍惜的规则,总讲权利的规则,妈妈和孩子这么亲,当然妈妈的地位就会变得非常的大。所以中国社会有一系列的方式来限制、切断母婴连接。

大家都应该都知道是吧?在中国老人带孩子,隔代抚养这个事实在是太常见了。其实根本上就是要破坏母亲的权力。所以当我们看到这个东西之后,你大概就知道,原来这个世界是这样子的。

By 武志红

如何从原生家庭导致的抑郁中走出来

生下我第三天,我妈就把我送人了,原生家庭对我的影响可以说是非常深刻。

我出生在九十年代初期,那个时候计划生育的风声还很紧,得知我妈二胎生的又是个闺女,病重的奶奶在弥留之际深情地握着我爹的手,叮嘱道:“(孩子)一定要送的远一点,免得人家不要了送回来!”

天不遂人愿,虽然生下来第三天我爸妈就冒着风雪把我送走了,还接连送了外村好几户人家,但养的时间都不长,最后无奈把我藏在了姥姥家,一藏就藏了近十年。

幸运的是,姥姥家的人包括妗子们都对我很好,我的童年和别的小孩一样单纯快乐,并没有什么找爸爸找妈妈的想法。不幸的是,十年后的某天我爸妈突然良心发现,要把我接回家对我负责,我懵懂的跟着回了家,也开始过上了一种和童年完全不同的生活。

我爸酗酒,一天三顿离不了酒,没生到儿子的不满,养活三个孩子的压力把他整个人压迫的像一支弯着腰随时都要折断的弓,所以我们必须小心翼翼、提心吊胆的防止他酒后爆发、挨打;我妈怨愤,没有想要的儿子、没有体贴的老公、有的只是一贫如洗家和三个每天都得吃饭的丫头片子,于是她越发不爱说话,冷暴力也越来越严重。

这些经历导致了我性格上的很多问题,比如自卑、没有安全感,但是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我跟父母的关系非常淡漠,因此我也常年遭受着他们关于我“冷漠”、“不孝”的指责。我并不在乎他们的指责,但时间久了我还是免不了的怀疑自我:他们口口声声说“爱我”,为我付出了那么多,为什么我从来没有感受到?我是不是真的是一个“冷漠”的人?

我对改善和父母的关系并没有抱太大希望,但是我希望能平和的看待自己的过去,内心不再充满愤怒。特别是有了孩子之后,因为不想重蹈覆辙、想给他更好的家庭教育,我看了很多育儿和家庭教育方面的书,非常想解决这个问题。

幸运的是某天我在一本书中看到了这样几句话,它解开了困惑我很多年的这个问题,也让我彻底放下了心里的包袱:

爱不仅仅是一种感觉,更是一种行为方式。如果你问任何有毒的父母是否爱自己的孩子,他们大多都会强调说他们很爱孩子。然而,他们的孩子大多没有感觉到被爱。有毒父母认为的爱,并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富裕和安慰行为。

看到这里我才明白,我父母给我的那些“混乱的、困惑的甚至是痛苦”感觉,在他们心理就算爱,但真正的爱是温暖、愉悦、平静、充满安全感的。

所以没有感受到他们的“爱”并不是我的错,我也并不是一个冷漠的人,所以我值得被爱,值得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很激动,心里有一点难过,但汹涌而来的是潮水一样的自我释放的欢愉和快乐,困在笼子里的心突然挣脱了枷锁,自由了。

有毒的爸妈到底对你做了什么

操控型父母

《奋斗》中的帅气仗义的华子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华子的扮演者朱雨辰也曾经是一代人心目中的青春偶像。

然而近几年朱雨辰事业上不但没有起色,还走起了下坡路,情感世界也是一片空白,直到最近跟妈妈一起上综艺节目,才重回大众眼帘,也让大家了解的他的生活状态。

在节目中,朱雨辰的妈妈透露已经70岁的她,每天事无巨细地照顾儿子的饮食起居,早上三四点起来给儿子做午饭,熬梨汁熬10年,甚至手抄儿子微博。

不仅如此,朱雨辰每一段感情,他妈妈都要干涉,网友纷纷表示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么多年朱雨辰一直单身了。

操控型父母害怕不被孩子需要,所以会努力的维持孩子的无力感,他们一般会通过直接或者间接两种方式来控制孩子。

直接控制通常表现为公开具体的控制,如:你如果不听我的,就永远别进这个家门!

间接控制则相对隐晦,比如当我们想要结束跟对方的谈话的时候,不会直接开口,而是不停地打哈欠。

朱妈妈这种“帮手型”的妈妈,利用的就是间接控制。他们会制造一些情况让子女需要他们,这些帮助又通常是诚意十足但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每当孩子想要反抗的时候,内心都会充满内疚,因为父母看起来是如此的爱孩子。

酗酒型父母和虐待型父母

苏珊把酗酒型的父母就是客厅里的恐龙,外人眼中恐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是在家人的眼中,既然无法避免恐龙出现,就只能视而不见,假装自己有一个正常的家庭。

关于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因为到现在为止,我仍然耻于把我爸是个酒鬼这件事情告诉别人,似乎这就等于告诉别人,我在一个不正常的家庭当中长大,我有一个没有自控能力或者不太负责的爸爸,我这个人是可怜的或者充满愤怒的,更有可能有性格缺陷。这一点正常家庭长大的孩子很难理解。

虐待型的父母通常分为身体虐待型父母和言语虐待型父母。酗酒型的父母常常和虐待型的父母同时出现,因为酒后的人很容易兴奋,很难保持稳定的情绪状态,孩子稍有不慎就会招致父母的打骂。当然也有很多父母会在清醒的时候施暴,毕竟酒精不是冲动的唯一的原因。

性虐待型父母

被性虐待的孩子遭受到的屈辱是非常独特的,既是很小的孩子也知道这些经历是难以启齿的,它摧毁了一个孩子本该有的宝贵品质——纯真。正如作者所说:“对儿童的性侵是名副其实的恶行!”

虽然乱伦受害者会有自责、抑郁、破坏性行为、性障碍等问题,但其实他们才是一个家里最健康的成员,他们只是被迫牺牲自己来掩饰家庭体系中的那些不堪和压力。

是时候为自己做点什么了

有毒的父母教育下的孩子通常会存在种种问题,比如自卑、胆怯、焦虑、或者叛逆、爱完美主义等等。成年后的我有很大的概率会成为一个失败的妻子和妈妈,很难过好自己的人生,更可能成为一个跟我父母一样不称职的妈妈。

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虽然从前的经历对我的影响很大,比如自卑、没有安全感、特别容易焦虑、跟我妈一样习惯冷暴力,甚至有热暴力的倾向,但我最终没有成为和他们一样的人的人。

毕业后我跟我对象在青岛安家,我们的感情很和谐,跟孩子的亲子关系也非常融洽,生活算得上很幸福,甚至很多人告诉我,我是他们羡慕的对象。

1、正确归则

只有释放了内心的悲痛和愤怒,只有将责任归于那些应该负责的人——你的父母之后,真正的释放才能降临。

多数孩子在维护自己的父母这件事上总是不遗余力,即使意识到父母有错也总是想办法为父母找借口,想办法原谅父母。

但其实除非父母努力求得我们的原谅,否则自作多情的原谅根本没有任何用处,只会让我们内心的愤怒和痛苦加剧。只有正确的归因,讲责任归于父母,我们才有可能获得救赎,这是自救的第一步,也是最基本的一步。

我很早就明白了这一点,压抑和否定自己的感觉来为父母找借口没有任何用处,只会越来越让我觉得自己特别糟糕,于是我慢慢的学着把责任推向了父母——他们应该承担责任。

接下来我需要面对的是——一直压抑着的愤怒浮出了水面,对我而言这种愤怒非常强烈,远大于伤心和悲痛。

2、正视感受

孩子对有毒父母的感受有四类:内疚、害怕、难过、愤怒。不同经历的孩子会有不同的感受,对于我而言,最大感受就是愤怒,愤怒于我的父母重男轻女、从不承认自己的失职,愤怒于我周围的亲人对他们的袒护,愤怒于自己没有力量保护自己。

不管我们对父母的态度是什么,过去的生活方式是不是问题重重,我们必须要明白,改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从现在开始反思那些父母传达给你的错误观念和行为,摆脱它们,你就能拥有真正的快乐。

3、应对愤怒

没有归还的,便会转移。
如果你不想办法解决自己对父母的恐惧、愧疚和愤怒,你将会把他转移到自己的配偶和子女身上。

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几乎每一次回家见了我爸妈之后我总会忍不住的找各种理由跟我对象大发脾气。时间长了我突然意识到,这不是我对我对象的愤怒,是我对父母的愤怒再一次被挑起,无从释放,我可怜的老公就成了替罪羊。

压抑自己的愤怒没有好处手,首先自己会变得抑郁或者暴躁,同时别人也会对你敬而远之,所以必须要学会应对自己的愤怒。

书中提出了很多管理愤怒的方法,比如允许自己愤怒,不压抑自己的感受,比如表达出自己的愤怒,增加运动量等,亲测都是很有效的方法。

4、与父母对峙

和父母对峙是为了直面他们,也是为了直面过去的恐惧和难过,为以后的改变做准备。

但是必须接受的是,大部分父母是不会承认自己的错误的,他们要么装作忘了记,要么压根不承认曾经伤害过孩子,有的甚至从来不觉得自己伤害过孩子。

重要的不是他们的回应,而是你的回应。如果面对父母的暴怒、谴责、威胁和狡辩是你能坚守立场,那么你将体会到决战胜利的辉煌。

说实话对峙真的是一件非常困难的是,当我试着跟他们推心置腹的交谈的时候,我妈开始寻死腻活,指责我忘恩负义,我爸暴怒的要跟我断绝父女关系,亲戚们开始轮番打电话要求我就此作罢,好像如果我不息事宁人就是让家族不得安宁的罪人。

我难过了挺长时间,但是渐渐想通后,郁闷就一扫而光了——父母的也反应并不是评价是否成功的标准,我终于鼓起勇气去面对了他们,这才是最重要的。

5、决定与他们的关系

最近比较刷三观的新闻当属毛晓彤吸毒父亲上节目,声称要5000万赡养费的事情了。

这位父亲历数毛晓彤忘恩负义,不认他,不照顾他,还叫嚣着若不满足自己要求,就煽动负面舆论、带记者去片场大闹,要把女儿一起拖下地狱。

这样的父亲,只知道索取、却不反思自己夫妻离异、吸毒入狱等等给女儿带来的伤害,让人非常愤怒。


从这位父亲说法和毛晓彤的反应来看,毛晓彤应对父亲的方法是断绝和父亲的关系,避免一切往来,甚至父亲到了片场,也尽量躲着。

我不是毛晓彤的粉丝,却非常敬佩这个小姑娘的勇气,作为公众人物,她承担的压力比普通人要多得多,却能够不怕威胁的坚持自己的决定,不声不响的独自承担这些后果,不容易。

面对有毒父母,你有三种选择:

1、当父母反思自己的过错,承认曾经伤害过你,开始理解你的痛苦,哪怕只是一小部分,那么你们可能建立起一种不那么具有伤害性的关系;

2、当父母都没有反思自己的意思,没有任何改变,那么我们可以选择和他们保持联系,但是不对他们抱有任何希望,也就是疏远他们,当然所有的前提是父母无法再控制你,你不以自己的精神或者身体健康为代价——这也是我选择的道路。

3、最后一种就是为了你自己,放弃与父母的关系。有些父母会在你选择后变本加厉的攻击你,企图再一次控制你,你可能也会经历非常大的痛苦,但是如果不想一辈子都亏欠自己,坚持住,或者寻求心理医师的帮忙。这也是毛晓彤选择的方式。

6、放弃斗争

改变父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所以我们最后还是要慢慢的放下,不再关注与父母的斗争,不再纠结父母到底亏欠了什么。因为这个世界上美好的事情太多了,我们的精力又是有限的,生命还是要浪费在美好的事情上。也不要勉强自己去和解,勉强会造成更大的抑郁。

By 匿名

中国人的情感模式就是找妈

中国人的情感模式普遍都是在找妈妈。男人找老婆就是在找妈,只要一个女人给他温暖的感觉,让他放低戒备,觉得自己像小孩儿,那他就一定被收服了。

女人同样也是如此,她们渴望宽厚无私的爱和照料。无论是萝莉找大叔,还是通常婚恋标准中让女人放心的忠厚男人,其实都是“妈妈”——一个被阉割的、具有母性的男人。

为什么中国人会处理不好亲密关系?

声称最重视孩子的中国父母,实际是最容易忽略孩子的。中国父母有一个十分陈旧的观念,认为孩子小的时候怎么对待他都没有所谓,越大就越应该重视、尊重他。婴幼儿时期不亲密,长大后又瞎亲密,处理不好爱与自由的关系。

孩子在三岁到六岁之间是十分脆弱的,成年后很多问题的根源都来自这个阶段。精神分裂症等严重的人格障碍则源于六个月之前的严重心理创伤。所以,孩子越小就越需要妈妈的关注和爱,在婴儿一岁之前,怎么爱他都不过分。

新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母亲对于孩子未来的情感方式和生活的幸福是起决定作用的。三岁之前,父爱可以不存在,爸爸的作用只是支持妈妈,给妈妈安全感,而不是爸爸直接发挥作用。但是,中国人的产假只是给妈妈一个身体恢复的时间,中国家庭中的老人又习惯把孩子从妈妈身边“抢走”,社会与家庭一起制造了母亲与孩子分离。

在一个有男权倾向的社会,妈妈作为外来者进入一个家庭是孤立无援的,爸爸把自己的父母放在第一位,儿女放在第二位,情感上,妈妈永远是最末位的。当母亲有了儿子,她便将自己与丈夫的欲望转移到儿子身上,儿子总是害怕被母亲的爱所吞没,于是便有抗争,抗争的结果是,将逃离妈妈的欲望转移到自己老婆身上。在父权色彩浓重的广东潮汕地区,一般男人不会离婚,老婆就是妈妈,是责任。

从心理分析的角度看,妻子是合法的性伴侣,男人对众所周知的性爱有羞耻感,因为这令他想到对母亲的情欲。所以,很多男人会在妻子之外找另外一个女人来谈情说爱。这样,被丢在家里的妻子、一个缺爱的妈妈,她生的孩子,男孩会与来自母亲的情欲纠缠,而女孩,则容易成为妈妈“被讨厌的内在小女孩”的投射对象。

通常我们第一个爱上的都是自己的妈妈,如果与妈妈的亲子关系构筑得不好,成年之后,就很难处理好与另一半的亲密关系。童年的内心模式在成年就会呈现出来,这样就形成一个轮回。

为什么萝莉爱大叔?

萝莉总是嘟着嘴要吃奶的样子,她们渴望被包容,需要安全感,但是同龄人只有活力、热情。大叔就是妈妈,一个没有乳房的“妈妈”。大叔都是被阉割的,如果面对成熟的女性,他们会自卑于自己的男性力量,但是萝莉让大叔有了用武之地——喂奶。

按照正常的心理发育,如果女孩在原生家庭中从父母那里得到了足够多的爱,那么到了大学毕业的年龄,应该寻找激情和独立的情感。如果这个时候有个人对你说,你不用工作,每个月给你多少钱,我来照顾你,正常女孩一般都会拒绝的,因为她不想被约束。但是爱大叔的萝莉只是生理年龄到了,心理年龄还停留在拉着爸爸的手探索世界的阶段。

其实每个时代的中国女性都有大叔情结,中国总体上是个男权社会,女性缺乏安全感,无论是在家庭还是社会,相对于她们的兄弟,根本上得到的关注和爱更少。我有一个来访者跟我讲过,在有些重男轻女现象比较严重的地区,有一些高中生与大叔在一起,不是要大叔的钱,只是希望从这些大叔身上获得一些关注和爱。她们往往是多子女家庭中被忽略的孩子,与大叔的关系中,还会重复她们之前被忽视的关系模式——那个男人有自己的家庭,不会将所有的关注倾注在她一个人身上。

很多大叔在小时候便是懂事、少年老成、父母不用操心的好孩子,小孩子的那一部分天性过早丢掉了。他们与萝莉在一起,在“喂奶”的同时,也满足了一部分回到童年的幻象,是对自己的一种补偿。

为什么会有小三?

小三有三种类型:一种是想要物质上的满足,另一种是想要赢,最后一种是做小三上瘾。小三成瘾的女人一般都比较会折腾,但是一旦男人为她放弃家庭转向她,她马上就跑开了。因为她们只想构建三角关系,她们通常受恋父情结折磨,小时候在与妈妈的竞争中失败了,长大后要修正这个错误。但是,又不能完全把“爸爸”夺走,因为这样会得罪“妈妈”,会让自己很羞愧。

我一位受访者,才24岁,已做过10次以上小三了,与她在一起时间最长的一个男人对她说,曾经考虑过与妻子离婚,然后跟她结婚,但是后来发现,幸亏没有离婚,因为她对他老婆的兴趣大过他本人。这个女孩开始并不明白自己为何陷入这种情感模式,后来看小说《道德颂》后受到了启发,小说的女主人公认为三个人的关系比两个人的关系有趣得多,可以时刻处于战争状态。她怀了男人的孩子,但最后把孩子打掉了。她一直以为对手是一个强大的女人,后来发现,这个女人已经奄奄一息了。然后便有了胜利者的失落,为了应对自己的愧疚,就把腹中的孩子杀掉了。

我还有一位朋友,有过三段第三者恋情,每一次都是在男人表示很爱自己的妻子或者女朋友的状况下爱上对方的。因为她认为男人很爱“那个女人”,她就可以争一下,而且相信这个男人一定可以更爱她。她的逻辑在别人看来很奇怪,但是继续考察她与男人的交往模式就可以看到某种合理性,比如,她对于男人的需求比较低,只要节假日来看她就可以了。她处于爱的绝望中,将恋父情结一直维持在没有实现的状态,接受了竞争不过“妈妈”以及得不到“父爱”的事实。

在广东潮汕和客家地区,有比较典型的重男轻女现象,很多家庭为了要一个男孩,之前生了好几个女孩,当这个男孩出生后,家长又把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到男孩身上。这个地区有很多男人包二奶,而且总有看起来无怨无悔的女孩投入这样的关系。她们来自重男轻女的家庭,都不习惯于独享一个男人,觉得分得一分爱情就满足了。所以,这些地区就有这种奇特的现象:女人无论受多大的委屈都不离婚,而另一部分女人甘愿去做二奶。

真正很爱自己的女人是没有办法与人分享另外一个男人的。在三角关系中,得利的是男人,痛苦是两个女人,如果男人有足够的同理心,应该不会去构筑这种让人痛苦的关系。

为什么好男人总是被“坏女人”搞定?

中国男性有一多半是那种没有力量的老好人,没有活力。传统意义上的“好女人”是道德高尚但乏味的,而且在家里又总是暗示、攻击、指责别人道德低下。与男人一样,这样的女人也是没有活力的。但是,充满欲望的女人是有活力的。比如田朴珺,媒体上关于她的信息让我们看到一个积极主动,欲望强盛的女性。她跟邓文迪很像,都是可以很直接地向男人示好、撒娇的,她们会凶悍地对待对方,也会凶悍地维护自己的利益。

人类在寻找另一半的时候往往是找一种圆满,将自己没有的那部分补足。这是无意识的,而且带有普遍性。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好男人都被“坏女人”搞定了,因好男人渴望拥有坏女人身上那份活力。

为什么不能乱性?

一些女人用身体与男人做交易换取她们想要的地位、发展机会。但是她们并不是都能贯彻好所谓的游戏规则。无论是中央编译局女博士还是那些出来爆料的官员情妇。她们都轻视了自己对感情的态度,以为利用身体达到目的就醒了。但是实际上,一旦陷进去,与对方发生性关系,就会对对方产生依赖,虽然那不一定是爱,但是当对方与她断绝关系时,就会有一种强烈的被抛弃感。人是情感动物,得到爱少,爱的空洞就越大,一旦与人建立关系,就害怕被抛弃。

现在人们认为爱、性和婚姻是可以分开的,人对感情是有需求的,但是不能用错误的方式来实现。我曾经在婚恋网站上看到过一个经历了三百次一夜情的男人的自白,他说,自己每经历一次为了性而性的关系,就会对人性有一次更深的失望。人们经常过高估计自己,以为自己会很潇洒,其实情感是最玩不起的。就像基耶斯洛夫斯基在电影《十诫》所说的,深情是存在的,而且深情不可亵渎。

为什么没有人可以爱?

人的内心既有对爱的渴望也有对爱的绝望。当爱的渴望级别很高时,就很容易建立亲密关系,但是如果爱的绝望很深,也不渴望,就很容易成为橡皮人,也就是我们在现实中看到的超级宅男和超级剩女。很多人会认为剩女是择偶标准太高,其实是她们害怕去爱,害怕渴望得不到满足会痛苦。不让情感升起,就不存在失望了。根据我接触的个案,只要是想结婚的都结婚了,在这一点上,真的可以心想事成。

有人说,爱情发生的概率是很低,这反应了他内心的局限,因为对爱绝望,范围才会那么狭窄。

一个圆有360度,有的人非得在361度上找到爱,那他永远找不到;有的人有36度,那么他就有十分之一的可能性;有的人能在180度上找到,那么他就有一半的机会。真正的爱是活出来的,幸福不在于找对一个人,就像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所说,爱是深深的理解与接纳。两个人的关系越来越深,就不容易审美疲劳。

前人有总结,一对相爱的男女,通常会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一加一等于一,你跟我想象的完全一样,这是激情期。心理学上说,这是情结与情结对上了,其实你看不见我,我也看不见你,但是,你和我头脑中想象一模一样的阶段。彼此都活在幻觉中。第二个阶段,一加一等于零,我的人生痛苦一切都是因为你。婚姻战争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试图改造对方,当筋疲力尽,发现对方完全是另外一个人时,还愿意接受那个真实的他,那才是爱。也就是进入第三个阶段,一加一等于二,你是你,我是我,但是我们在一起。

为什么会喜欢同性?

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孩子三岁就有了性欲,恋母情结是一个普遍的问题。我接触过一个个案,有一个男孩一直与妈妈睡一个被窝,一开始他把自己的情欲关了起来,后来实在关不住,为了防止情欲流向母亲,他选择了同性伙伴。情欲宣泄之后会很愉悦,预约就形成一种执着,后来不断地强化成一种性取向。

还有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时尚大师麦昆的同性恋倾向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恋母,他有同性恋伙伴,但是他的恋人永远都不及他的妈妈、他的导师或者像Lady Gaga这样的女性来得耀眼。他最依恋的人是母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自己最害怕妈妈比他早死,最后他果然在母亲去世后自杀了。他的事业选择也与母亲相关,因为母亲爱好缝纫。但是不能跟妈妈一起生活,不能爱上妈妈,所以将情欲流向了他认为安全的宣泄对象——男人。

当然,这只是我接触到的同性恋的一种案例,并不能涵盖所有情况。

为什么婚姻没有安全感?

中国人有七成至八成的婚姻都是建立在安全感基础上,婚姻安全的最高境界是彼此成了亲人了,因为亲人是不会离开你的,想起他就很亲切,但实际上也很少想起他。

关于安全感,中国人有单一的物质化界定,比如房子、车子。没有房子就不能结婚,所以说,丈母娘推动了中国的房价。选爱情和物质,这样的选择题的出发点就是错误的,为什么不能先有爱情然后再有物质条件呢?中国人总是在劝那些在婚姻关系中没有爱情的人,别贪心,不可能得到一切。他们一定不会将爱情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但是——

真正能够制造安全感的只有爱。

By 武志红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双向情感障碍揭秘

3月30日是一位著名画家的生日,他就是梵高,一位享誉全球的艺术家,也是一位双向情感障碍患者。从2015年始,国际上将每年的3月30日定为双向情感障碍日。除了梵高,达芬奇、海明威、诗人海子等知名人物均曾为双相情感障碍困扰,所以双相情感障碍亦被称为“天才病”。

忽高忽低的情绪变化 比抑郁了还严重

要说清这个诊断,还得先从抑郁症说起。在精神与行为障碍的国际疾病分类标准中,抑郁发作的典型表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病人通常有持续的情绪低落,兴趣和愉快感丧失,精力降低,劳累感增加,活动减少。以上这些是抑郁的核心症状,也是基本症状。

在此基础上,抑郁发作还可能会出现下述附加症状,比如集中注意和注意的能力降低,自我评价和自信降低,自罪观念和无价值感,认为前途暗淡悲观,自伤或自杀的观念或行为,睡眠障碍,食欲下降等。当然,不是在一次抑郁发作中,附加症状的表现都会出现,但至少要符合两条。而且符合的条目越多,抑郁的程度相对也越重。

如果病人一次或间断而多次的出现抑郁发作,那么诊断为抑郁症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还有一部分患者不仅会出现抑郁症状,还在抑郁缓解期甚至没有缓解时出现与抑郁发作截然相反的另一种状态,比如兴奋话多,思如潮涌,言语夸大,精力充沛,情绪高涨,信心爆棚、干劲十足等表现。这类患者会自我感觉特别好,甚至会有“我想飞上天,与太阳肩并肩”的感觉。有的患者会一掷千金,花钱如流水,有的患者则“豪气干云”,爱管闲事,路见不平一声吼,不该出手也出手。总之与抑郁发作时的被动消极、懒言少动可谓“冰火两重天”。这种表现在专业上被称为躁狂发作。

如果将抑郁比作低谷,那么躁狂就可谓高峰,可见抑郁与躁狂是情绪的两个极端,犹如地狱和天堂。如果在抑郁发作之后又出现了躁狂发作,或者躁狂发作之后出现了抑郁,或者只出现两次或更多的躁狂发作,那么一个新的诊断就出现了,即“双相情感障碍”,简称“双相”。抑郁发作,这里以D来表示;躁狂发作,这里以M来表示。也就是说,如果有D+M,或者M+M,那么诊断就是双相情感障碍。这种疾病可以包含抑郁,却已不再是抑郁症。其严重程度、复杂程度相比抑郁症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抑郁易辨识 轻躁狂易忽略

上面提到的躁狂发作,由于其表现与平时迥异,所以通常容易被识别发现。但是,临床上还有一种轻度的躁狂状态,专业上称为“轻躁狂”,则容易被忽略。

小张就是这样的一位患者,之前患有抑郁症,从外地来北京就诊。经过治疗,抑郁状态逐渐好转。几个月后复诊时,家属高兴地向医生反馈,称小张现在不仅抑郁症好了,还变得非常积极,每天早起跑步,见人主动打招呼,工作态度也更加积极,有时还乐于助人,晚上回家居然学起了英语。这些都是他平时一直不愿做的事情。家属反映,患者不是百分之百的好了,而是百分之一百二的好了,也即比之前没病的时候还要好一些。

医生闻听,却没有像家属那么高兴。和小张交流时,医生发现小张目光炯炯有神,说话妙语连珠,幽默风趣。他的工作虽然效率上去了,但做得有些虎头蛇尾。人还有些举止轻佻,见到异性会主动打招呼,有时甚至言语失当。这些都是小张以前做不出来的事情。好在他的言行举止没有太出格,工作、生活都还过得去。但有时也会让人侧目而视。接诊医生给出的判断就是,小张由抑郁转为了轻躁狂。由于之前患有抑郁,现在的诊断就需要更改为双相情感障碍。可见,轻躁狂是非常容易被忽略、被误解的一种异常心理状态。

在轻躁狂状态下,患者可能表现为才思敏捷、灵感不断、积极乐观、行动高效,甚至富有创造力。甚至,轻躁狂不但不会被视为心理问题,反而会因其机敏睿智、积极乐观而成为其个人魅力的来源。几乎不会有人将其和疾病扯上关系,所以很自然的就会被忽略。这也是很多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名人被视为患抑郁症的原因之一。

“三高两低”的重性精神疾病

双相情感障碍在目前的疾病管理中,位列重性精神疾病。

据报道,相当一部分抑郁症患者,实际上是双相患者,只是没有被识别而已。当然,部分患者的病程如果充分发展,双相的特点也会暴露得更加充分,更加“成形”,诊断也会更加容易。有报道称,双相情感障碍具有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及低诊断率和低治疗率的“三高两低”特点。很多轻生的患者实际上就是在双相情感障碍的抑郁期出现自杀观念和行为的。因此,双相情感障碍不容忽视!

需要指出的是,双相比较青睐一些天才少年或一些高智商者。某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名人,比如海明威、拿破仑、贝多芬、舒曼等,都是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因此,有人将双相冠以“天才病”之称。但双相绝非天才的专属,普通人群也照样发病。当然,天才也不都是双相,绝大部分还是健康均衡的,有的只不过具有某些双相的特征而已。一些品学兼优的高中生或大学生也会遭遇双相情感障碍。但只要对这种疾病保持一定的警惕和觉察,发现苗头及时就诊,按照医生的建议坚持治疗,还是有一些办法可以阻止、降低或减缓双相情感障碍对患者的侵扰和影响的。

通过“双向情感障碍日”,我们能更多了解双相情感障碍这种疾病。在生活中,无论自己还是亲友,警惕双相的苗头,发现症状、及时干预。希望每个人的情绪不再跌宕于天堂和地狱之间,毕竟,我们生活在人间。

By 健康中国

什么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这几年,有很多的人被称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它的最初提出者,是北大教授钱理群。原话是这样的:“ 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

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其中原因,并不在于竞争之激烈,任何一个时代都有竞争,而是做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至少能在短期内获得不错回报。

至于长期,远视的人很少, 在短期不断的负向反馈下,不少人动摇了。

而一个“笑贫不笑娼,无神论者开教堂”的时代,懂得给一些踏实肯干的人短期回报的管理者,还不多。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是什么样子的呢?

他们结识有名的教授,不是因为单纯喜欢教授的研究,而是教授足够有名,推荐信分量不轻;他们努力在校园招聘会找负责人聊天,不是因为真心想讨教学习,而是为了在HR面前露露脸,为自己的面试加分。

还有的人,大学期间的小组作业,专门找勤快又好学寡言的学霸组队,他们倒不是那种free rider(搭便车者),他们比free rider 高到不知哪里去了,他们总是想办法得到比较轻松的一部分工作,但是又把这部分工作描述得无比重要和困难。然后到期末展示的时候,他们再发挥他们最擅长的“表面装修”,把期末的报告、展示,弄得极度光鲜,得到高分。 

Free rider你可以不和他一组,但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你甚至觉得难以拒绝他们!

所以,做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不用那么费力,就能拿到不错的成绩、推荐信、offer,再加上他们的高起点,名校、高学历,你可能感觉他们混得很不错。

实际上,除了大学,生活到处都有靠着小聪明和小手段,爬得又高又快,让老实人们气得牙痒痒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而作为父母,在教孩子做人时,会毫不犹豫地强调“仁义礼智信”,但看到社会上“人善被人欺、好人没好报、坏人爬得高”时,家长们的三观,可能或多或少都出现过轻微的动摇。 

我当然希望孩子正直、善良、诚实,不要企图靠耍小聪明获得成功,但那些耍小聪明的都赶到前面了,难道孩子要一直做个老实的普通人吗?如果以后孩子问我,为什么他善良又正直,却不如心机满满的同学混得好,我该如何向他解释呢? 

1

一个8分的Giver

世界上分为三种人:giver、taker和matcher。 

Giver是奉献大于索取的人,乐善好施;taker是赤裸裸索取而不知奉献的人,肆意掠夺;matcher在giver和taker之间摇摆,精心包装自己的意图,有利可图时提供帮助,无利可占时冷漠旁观,总是等着别人先示好,无利不起早,“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大多就属于matcher。 

研究表明,matcher和taker,其实走不远。真正会获得最高成就的,是8分的giver。

为什么?

10分的giver,会因为太善良而被taker和matcher利用,影响获得的成就;10分的taker,也许在短期内能获得回报,但他们获取回报的途径不道德,因此也会引得其他人效仿,从而搅乱整个环境的秩序,让大家都无利可图;10分的matcher,格局太小、视野太短,只做有回报的事,只和有利可图的人打交道,天天喊着机会成本,其实无形中损失诸多机会,成就不会太大。 

而一个8分的giver,可以设立界限,保护自己的利益,同时给予善行。如此以来,他会拥有好名声,遇到其他giver,合作共赢;同时,8分的giver身边还有一些matcher,时刻盘算着从giver身上获益,他们很自私,不希望其他taker也占giver的便宜,瓜分了自己的利益,所以他们会保护giver,赶走taker,从而净化了giver身边的环境。8分的giver也足够精明,能够看破matcher的小心思。

2

10分的giver不会得到很高成就

沃顿商学院Adam Grant教授,就提出了一个“成功金字塔”理论,他根据研究,将giver、matcher和taker,分别在金字塔中做了高低排序。

他发现,有些非常善良、善于奉献的giver,他们反而错过了更多的deadline、得到更低的评分和成绩、促成的销售额也最少,因而在成功金字塔中,反而处于最底层。 

在短期内,好事都让taker和matcher给占了,完全阻塞了向上的空间,使得完全的Giver只能处在底层。

Clipboard Image.png

这就是大多数人感到不公平的原因:我辛勤工作,遵守规则,为什么混得不如那些小人好。

很多研究都证明,短期内,职场中的马屁精、狂妄鬼,都要比君子混得好。 

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教授Jeffrey Pfeffer的研究发现:

操纵老板对你的看法,比默默努力工作更加重要;

为老板留下好印象的员工,往往比没留下好印象,但更努力工作的员工,得到更高的业绩评分。即便老板知道你的奉承并不真诚,拍马屁也依然是有效的。 

一位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教授就说得好:要你能让老板高兴,业绩并没有那么重要;相反,如果你让老板不高兴了,业绩好也救不了你。 

那么,我们是否就要让自己学会拍马屁、不择手段呢? 

小人得志,往往只是短期内得志。

而在长期内,如果你也学习这些小人,那么你周围的环境,都会被同样的小人充斥。这时候,小人还能一如既往得志吗? 

3

10分的taker注定失败

在Adam Grant教授的“成功金字塔”研究中,彻底的giver处于最底层,那么彻底的taker处于什么位置呢? 

中层。 

Clipboard Image.png

taker会在初期夺取权力和利益,从而获得比完全的giver更多的实际利益,所以他们会站在中层。

然而,拍马屁、走捷径、坑队友,或许尚且可以暂时上位,但现在人都很聪明,发现行得通的成功路,就必定会有大批人一齐涌来。

世间的事分为三种:对的、错的,和人人都去做的。 

人人都以为2015年股市必上6000点,辞职在家炒股比上班舒服,再配上资,能赚更多。当很多人一起都来投机,就一起被割韭菜。

究表明,有利可图的坏行为,是会传染给他人,从而在大范围内传播开来的。一个团队中,如果有一个坏榜样,那么整个团队的效率,也会降低30%-40%。

因此,耍心机、使手段、拍马屁,以及为人不善,在最初看起来很有效,但在长期内,别人会觉察到你的“成功路径”,效仿你通过破坏秩序来获益的手段,坏行为传播,继而使无法忍受现状的好人出局,能够忍耐现状的好人被提拔换环境。

最终,你的身边只留下和你一样的人。

此时,你曾经获得成功的环境,或者你以为能够获得成功的环境不复存在,公平与正义荡然无存,只剩一群小人在一潭浑水中争得你死我活。

而你最大的敌人,就是其他的小人。 

10分的taker,只能短期得利,如果长期坚持taker行径,只能自取灭亡。

4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只能获得中等的成功

那么,做一个matcher(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会停留在成功金字塔的哪个位置? 

也是中层。

Clipboard Image.png

Matcher们无利不起早,百般权衡,确定得到实际回报后才会行动。这种被动的态度,会大大减少他们与其他giver的互动,自然也就失去了诸多获得长期利益的机会。 

那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们,或许在短期内风光无限,但久而久之,没有人总是主动提供机会,也并非所有的利益都摆在明面上,能够让他们看到有利可图才行动。

如果没有发自内心的真诚交往,相信很多合作共赢的机会,都从身边悄悄溜走了。

5

谁是最大赢家?

既然彻底的giver处于成功金字塔的最底层,taker和matcher站在中间梯队,那么最大赢家是谁?

Adam Grant教授的研究发现,大部分有成就的工程师、最高成绩的学生,最好业绩的销售人员,都属于giver。 

另一名教授Arthur Brooks的研究还发现,做一个giver不仅会带来高成就,还让人更富有,因为每捐出一美元,捐钱者的收入就会增加3.75美元。 

好成就、高收入,都属于giver,而做一个giver,还会让人更长寿、更幸福。 

有一个研究,对被试进行了长期跟踪研究,发现性格和蔼、善于给予的人,寿命更长。其他研究发现也发现: 

对于不道德行为的容忍度更低的人,要比能容忍坏行为的人,幸福程度更高,这种幸福提升,与收入增加、职位晋升获得快乐程度相当。

为别人花钱,比为自己花钱更开心。

哪怕一周只进行两小时志愿服务,都能帮助人减缓压力,增加生活满意度。

所以,最顶层、最幸福的人,依旧是giver。

Clipboard Image.png

确切地说,giver处于成功的两个极端。 

那么,为什么有的giver“人善被人欺”,而为何有的giver却“善有善报”呢? 

原因在于,“善有善报”的giver,是有原则、有立场的,而非无底线的奉献者。 

在一个叫做“The Right Amount of Trust”的研究中,被试被要求为自己对他人的信任程度打分(0-10分),结果是:

打分为8的人,收入是最高的;

8分以上的人,比8分者收入低7%;

而对人信任度最低的人,收入最低,比8分者低14.5%,相当于没读大学的潜在损失额。

所以,更确切些,有原则、有立场、有底线,且能获得更高成就的人,是8分的giver。

太信任他人、无私奉献的giver,容易被taker吸干耗尽,从而影响实际成就。 

而8分的giver,会建立个人界限,识别什么样的人值得帮,而什么样的人会浪费感情。当发现有人利用自己,他们会坚定远离小人,毫不犹豫地维护自己的利益。 

毫无界限的善,是愚蠢、懦弱的代名词。 

聪明的君子,既会将道德恪守始终,还能从小人那里,学习如何坚定维护自己。

所以,做一个有原则的giver,会让你遇到更多giver。而见风使舵的matcher,绝不会容忍你被taker利用,抢走他自己的好处,所以他们会保护你,和其他giver一起,帮你惩罚身边的taker。 

“人善被人欺”是对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也是对的。 

太多老实人看不到自己身上的软弱,太多聪明人看不透自己心中的狭隘。

做人还是要远视一点,你说呢?

By 子非鱼

人生的三个境界:做事,做式,做局

世界的上的人,其实只分为三种:做事的人、做式的人、做局的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三种人,组建起了一个庞大的社会体系。

01:先看做事的人。

  把一件事情做好是一个人的基本能力,它遵循的是“事道”,讲究的是“技术”。

  这是社会上最多的人,他们往往是工薪阶层、自由职业者、零工、兼职人员等等,他们依靠出卖劳动力和技能生存,比如司机、农民、会计、律师、工人、医生、老师,首先需要自己拥有某项技能,当然越厉害越好,然后乘以自己投入的时间,这就是自己可以获得的财富。

  他们往往需要找到一家能够发挥自己特长的公司或平台,然后将自己特长发挥出来,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我们的时间、体力都是相差无几的,没有人一天有25个小时,所以大家只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和熟练水平。

  但是,这种性质的人有一种方式可以变的强大,那就是:成名。比如同样是靠演戏赚钱,明星和群众演员的报酬就是天壤之别;

  同样是靠设计赚钱,有名的设计师身价远远高于普通设计师,同样是靠帮别人打官司赚钱,大律师身价远远高于普通律师;同样是靠治病赚钱,名医就是要花大钱才能请到。

  所以,“做事”的人在初级阶段靠“技术”,到了一定程度是靠“名声”,但成名靠的是运气和机遇,它并不只是技能高超到某种程度的结果,这是他们最纠结的事。

02:再看“做式”的人。

  这种人往往并不在意一件事如何做好,他们考虑的是设计出一个什么样的“模式”,能让那些喜欢做事的人更好的去做事,它遵循的是“世道”。

  我们要记住:“式”永远都在“术”之上。

  这种人除了懂技术之外,还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眼光、魄力、创新意识,需要对新产品、新渠道、新工具、组织变革有深刻的洞察。创业者、企业家基本上都属于这一类人。

  在懂管理和善于梳理的基础上,他们更关注一个团队、一家公司的模式创新,因为有了模式就可以成全无数个做事的人。

  “做式”的人必须要懂三样东西:一是看懂社会大势,趋势如滔滔江水,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二是看懂新工具,比如互联网,三是读懂新政策,配合国家行动。

  创业的本质,其实就是从“做事”努力升级到“做式”,这就意味着一个人不用再靠“技术”去挣钱,而是站在更高的位置上靠设计“模式”去赚钱,同时自己的经济、人身、人格都实现了自由。

  做式的社会价值在于促进社会的运作效率,也因此“做式”是有风险的,如果模式并没有真正的帮助那些埋头“做事”的人,或者对他们起到了误导作用,这说明你的模式是不成立的,这就是很多创业失败的根本原因。

03:最后是“做局”的人。

  为了使社会更好的运转,他们默默的在幕后布置一个大局(系统)。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这叫做局,它遵循的是“天道”。

  “式”在“术”之上,“局”在“式”之上。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把简单问题数量化,把数量问题程序化,把程序问题体系化,这就是做局的基本逻辑。

  战国时期,礼崩乐坏、人心不古,列国征伐不断,人们生活不得安宁。躲在深山老林里的鬼谷子,起心动念:谋划一个局结束这乱世。

  一阴一阳谓之道。他教了文和武两种徒弟,然后文有苏秦、张仪,武有庞涓和孙膑,让他们相生相克。

  鬼谷子下了一盘很大的棋,先让庞涓下山,他帮助魏国傲视群雄,这叫起盘;然后孙膑出任齐国军师,把魏国控制在一定范围。这时齐国成了传统强国,和后起之秀的秦国形成东西对峙,这叫对局。

  然后,苏秦身佩六国相印,联络其它国家从南向北对秦国成包围之势,称为“合纵”。使强秦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最后张仪出山,他采取了“连横”策略:逐个沟通许诺,远交近攻,孤立各国,然后各个击破,最终一统了中国!

  鬼谷子独坐深山老林,却可以遥控天下,弟子们纵横驰骋,如同一步步落下的棋子,这就叫布局。

  做局的人永远不在局中,甚至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他们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做局的人,都是胸怀天下的人。他们心系天下苍生,有一种大爱藏于胸前。做局的最高境界是:人弃我取,人取我予,大我无我。

  这就是这三种不同的人,从做事的人,到做式的人,再到做局的人,其实就是技术——模式——格局的升级,也是事道——世道——天道的升级。归根结底是一个人格局的升级。

  我最终可以发现:人与人的区别,最终是格局的区别。格局大的人永远都能操控格局小的人。

  所以,如果一定要给社会分层的话,我认为应该这样划分:下层人做事、中层人做式、上层人做局。

  做事的往往是工薪阶层,做式的往往是创业者和企业家,而做局的往往是背后的资本集团、投资家,他们永远都静坐在幕后,操控着社会的运转。

这是一个社会阶层不断固化的时代,但也是一个逆袭随时可能发生的时代。

By 云学

小人的思维方式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大群非常重要的人物肯定被我们历史学家忽视了。
  这群人物不是英雄豪杰,也未必是元凶巨恶。他们的社会地位可能极低,也可能很高。就文化程度论,他们可能是文盲,也可能是学者。很难说他们是好人坏人,但由于他们的存在,许多鲜明的历史形象渐渐变得瘫软、迷顿、暴燥,许多简单的历史事件变得混沌、暧昧、肮脏,许多祥和的人际关系慢慢变的紧张、尴尬、凶险,许多响亮的历史命题逐个变得暗淡、紊乱、荒唐。他们起到了如此巨大的作用,但他们并没有明确的政治主张,他们的全部所作所为并没有留下清楚的行为印记,他们决不想对什么负责,而且确实也无法让他们负责。他们是一团驱之不散又不见痕迹的腐蚀之气,他们是一堆飘忽不定的声音和眉眼。你终于愤怒了,聚集起万钧雷霆准备轰击,没想到这些声音和眉眼也与你在一起愤怒,你突然失去了轰击的对象。你想不与理会,调过头去,但这股腐蚀气却又悠悠然地不绝如缕。
  我相信,历史上许多钢铸铁浇般的政治家、军事家,最终悲怅辞世的时候,最痛恨的不是自己明确的政敌和对手,而是曾经给过自己很多腻耳的佳言和突变的脸色最终还说不清究竟是敌人还是朋友的那些人物。处于弥留之际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死不瞑目,颤动的嘴唇艰难地吐出一个词汇“小人……”
  ——不错,小人。这便是我这篇文章要写的主角。
  小人是什么?如果说得清定义,他们也就没有那么可恶了。小人是一种很难定位和把握的存在,约略能说的只是,这个“小”,既不是指年龄,也不是指地位。小人与小人物是两码事。
  在一本杂志上看到欧洲的一则往事。数百年来一直亲如一家的一个和睦村庄,突然产生了邻里关系的无穷麻烦,本来一见面都要真诚地道一声“早安”的村民们,现在都怒目相向。没过多久,几乎家家户户都成了仇敌,挑衅、殴斗、报复、诅咒天天充斥其间,大家都在想方设法准备逃离这个可怖的深渊。可能是教堂的神父产生了疑惑吧,花了很多精力调查缘由,终于真相大白,原来不久前刚搬到村子里来的一位巡警的妻子是个爱搬弄是非的长舌妇,全部恶果都来自于她。
  万万没有想到,村民间的和睦关系再也无法修复。解除了一些误会,澄清了一些谣言,表层关系不再紧张,然而从此以后,人们的笑脸不再自然,既便在礼貌的言词背后也有一双看不见的疑虑眼睛在晃动。大家很少往来,一到夜间,早早地关起门来,谁也不理谁。
  我读到这个材料时,事情已过去了几十年,作者写道,直到今天,这个村庄的人际关系还是又僵又涩,不冷不热。
  对那个窃窃私语的女人,村民们已经忘记了她讲的具体话语,甚至忘记了她的容貌和名字。说她是坏人吧,看重了她,但她实实在在地播下了永远也清除不净的罪恶的种子。说她是故意的吧,那也强化了她,她对这个村庄也未必有什么争夺某种权力的企图。
  说她仅仅是言词失当吧,那又过于宽恕了她,她做这些坏事带有一种本能的冲动。对于这样的女人,我们所能给舆的还是那个词汇:小人。
  小人的生存状态和社会后果,由此可见一斑。
  这件欧洲往事因为有前前后后的鲜明对比,有那位神父的艰苦调查,居然还能寻找到一种答案。然而谁都明白,这在“小人事件”中属于罕例。绝大多数“小人事件”是找不到这样一位神父、这么一种答案的。我们只要稍稍闭目,想想古往今来、远近左右,有多少大大小小、有形无形的“村落”被小人糟踏了而找不到事情的首尾?
  由此不能不由衷地佩服起孔老夫子和其它先秦哲学家来了,他们那么早就浓浓地划出了“君子”和“小人”的界线。诚然,这两个概念有点模糊,互相间的内涵和外延都有很大的弹性,但后世大量新创立的社会范畴都未能完全地取代这种古典划分。
  孔夫子提供这个划分当然是为了弘扬君子、提防小人,而当我们长久地放弃这个划分之后,小人就会象失去监视的盗贼、冲决堤岸的洪水,汹涌泛滥。结果,不愿再多说小人的历史,小人的阴影反而越来越浓。他们组成了道口路边上密密层层的许多暗角,使得本来就已经十分艰难的民族跋涉步履,在那里趔趄、错乱,甚至回头转向,或拖地不起。即便是智慧的光亮、勇士的血性,也对这些霉苔斑斑的角落无可奈何。


  然而,真正伟大的历史学家是不会放过小人的。司马迁在撰写《史记》的时候就发现了这个历史症结,于是在他冷静的叙述中不能不时时迸发出一种激愤。众所周知,司马迁对历史情节的取舍大刀阔斧,但他对于小人的所作所为却常常工笔细描,以便让历史记住这些看起来最无关重要的部位。例如,司马迁写到过发生在公元前五二七年的一件事。那年,楚国的楚平王要为自己的儿子娶一门媳妇,选中的姑娘在秦国,于是就派出一名叫费无忌的大夫前去迎娶。费无忌看到姑娘长得极其漂亮,眼睛一转,就开始在半道上动脑筋了。
  ——我想在这里稍稍打断,与读者一起猜测一下他动的是什么脑筋,这会有助于我们理解小人的行为特征。看到姑娘漂亮,估计会在太子那里得宠,于是一路上百般奉承,以求留下个好印象,这种脑筋,虽不高尚却也不邪恶,属于寻常世俗心态,不足为奇,算不上我们所说的小人;看到姑娘漂亮,想入非非,企图有所沾染,暗结某种私情,这种脑筋,竟敢把一国的太子当情敌,简直胆大妄为,但如果付诸实施,倒也算是人生的大手笔,为了情欲无视生命,即便荒唐也不是小人所为。费无忌动的脑筋完全不同,他认为如此漂亮的姑娘应该献给正当盛年的楚平王。尽管太子娶亲的事已经国人皆知,尽管迎娶的车队已经逼近国都,尽管楚宫里的仪式已经准备妥当,费无忌还是准骑了一匹快马抢先直奔王宫,对楚平王描述了秦姑娘的美丽,说反正太子此刻与这位姑娘尚未见面,大王何不先娶了她,以后再为太子找一门好的呢。楚平王好色,被费无忌说动了心,但又觉得事关国家社稷的形象和承传,必须小心从事,就重重拜托费无忌一手操办。三下两下,这位原想来做太子夫人的姑娘,转眼成了公公楚平王的妃子。
  事情说到这儿,我们已经可以分析出小人的几条重要的行为特征了:

  其一,小人见不得美好。小人也能发现美好,有时甚至发现得比别人还敏锐,但不可能对美好投以由衷的虔诚。他们总是眯缝着眼睛打量美好事物,眼光时而发红时而发绿,时而死盯时而躲闪,只要一有可能就忍不住要去扰乱、转嫁(费无忌的行为真是“转嫁”这个词汇的最佳注脚),竭力作为某种隐潜交易的筹码加以利用。美好的事物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灾难,但最消受不住的却是小人的作为。蒙昧者可能致使明珠暗投,强蛮者可能致使玉石俱焚,而小人则鬼鬼祟祟地把一切美事变为丑闻。因此,美好的事物可以埋没于荒草黑夜间,可以展露于江湖莽汉前,却断断不能让小人染指和过眼。

  其二,小人见不得权力。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小人的注意力总会拐弯抹角地绕向权力的天平,在旁人看来根本绕不通的地方,他们也能飞檐走壁绕进去。他们表面上是历尽艰险为当权者着想,实际上只想着当权者手上的权力,但作为小人他们对权力本身又不迷醉,只迷醉权力背后自己有可能得到的利益。因此,乍一看他们是在投靠谁、背叛谁、效忠谁、出卖谁,其实他们压根儿就没有人的概念,只有实际私利。如果有人的概念,那么楚平王是太子的父亲,有父亲应有的尊严和禁忌,但费无忌只把他看成某种力量和利益的化身,那也就不在乎人伦关系和人际后果了。对别人没有人的概念,对自己也一样,因此千万不能以人品和人格来要求他们,小人之小,就小在人品人格上,小在一个人字上,这可能就是小人这一命题的原始含义所在。

  其三,小人不怕麻烦。上述这件事,按正常逻辑来考虑,即使想做也会被可怕的麻烦所吓退,但小人是不怕麻烦的,怕麻烦做不了小人,小人就在麻烦中找事。小人知道越麻烦越容易把事情搞混,只要自己不怕麻烦,总有怕麻烦的人。当太子终于感受到与秦国姑娘结婚的麻烦,当大臣们也明确觉悟到阻谏的麻烦,这件事也就办妥了。

  其四,小人办事效率高。小人急于事功又不讲规范,有明明暗暗的障眼法掩盖着,办起事来几乎遇不到阻力,能象游蛇般灵活地把事情迅速搞定。他们善于领会当权者能以启齿的隐忧和私欲,把一切化解在顷刻之间,所以在当权者眼里,他们的效率更是双倍的。有当权者支撑,他们的效率就更高了。费无忌能在为太子迎娶的半道上发起一个改变皇家婚姻方向的骇人行动而居然快速成功,便是例证。

  暂且先讲这四项行为特征吧,司马迁对此事的叙述还没有完,让我们顺着他的目光继续看下去——

  费无忌办成了这件事,既兴奋又慌张。楚平王越来越宠信他了,这使他满足,但静心一想,这件事上受伤害最深的是太子,而太子是迟早会掌大权的,那今后的日子怎么过呢?
  他开始在楚平王耳边递送小话:“那件事之后,太子对我恨之入骨,那倒罢了,我这么个人也算不得什么,问题是他对大王您也怨恨起来,万望大王戒备。太子已握兵权,外有诸侯支持,内有他的老师伍奢帮着谋画,说不定哪一天要兵变呢!”
  楚平王本来就觉得自己对儿子做了亏心事,儿子一定会有所动作,现在听费无忌一说,心想果不出所料,立即下令杀死太子的老师伍奢、伍奢的长子伍尚,进而又要捕杀太子,太子和伍奢的次子伍员(伍子胥)只得逃离楚国

  从此之后,连年的兵火就把楚国包围了。逃离出去的太子是一个拥有兵力的人,自然不会甘心,伍员则发誓要为父兄报仇,曾一再率吴兵伐楚,许多连最粗心的历史学家也不得不关注的著名军事征战此起彼伏。
  然而楚国人民记得,这场弥天大火的最初点燃者,是小人费无忌,大家咬牙切齿地用极刑把这个小人处死了,但整片国土早已满目苍痍。
  ——在这儿我又要插话。顺着事件的发展,我们又可把小人的行为特征延续几项了:

  其五,小人不会放过被伤害者。小人在本质上是胆小的,他们的行动方式使他们不必害怕具体操作上的失败,但却不能不害怕报复。设想中的报复者当然是被他们伤害的人,于是他们的使命注定是要连续不断地伤害被伤害者。你如果被小人伤害了一次,那么等着吧,第二、第三次更大的伤害在等着你,因为不这样做小人缺少安全感。楚国这件事,受伤害的无疑是太子,费无忌深知这一点。因此就无以安身,必欲置之死地才放心。小人不会怜悯,不会忏悔,只会害怕,但越害怕越凶狠,一条道走到底。

  其六,小人需要博取同情。明火执仗的强盗、杀人不眨眼的侩子手是恶人而不是小人,小人没有这股胆气,许要掩饰和躲藏。他们反复向别人解释,自己是天底下受损实最大的人,自己是弱者,弱得不能再弱了,似乎生就是被别人欺侮的料。在他们企图囫囵吞食别人产权、名誉乃至身家性命的时候,他们甚至会让低沉的喉音、含泪的双眼、颤抖的脸颊、欲说还休的语调一起上阵,逻辑说不园通时便哽哽咽咽地糊弄过去,你还能不同情?而费无忌式的小人则更进一步,努力把自己打扮成一心为他人、为上司着想而遭至祸殃的人,那自然就更值得同情了。职位所致,无可奈何,一头是大王,一头是太子,我小人一个侍臣有什么办法?苦心斡旋却两头受气,真是何苦来着?——这样的话语,从古到今我们听到的还少吗?

  其七,小人必须用谣言制造气氛,小人要借权力者之手或起哄者之口来卫护自己,必须绘声绘色地谎报“敌情”。费无忌谎报太子和太子的老师企图谋反攻城的情报,便是引起以后巨大历史灾祸的直接诱因。说谎和造谣是小人的生存本能,但小人多数是有智力的,他们编造的谎言和谣言要取信于权势和舆情,必须大体上合乎浅层逻辑,让不习惯实证考察的人一听就产生情绪反应。因此,小人的天赋,就在于能熟练地使谎言和谣言编制得合乎情理。他们是一群有本事诱使伟人和庸人全都深陷进谎言和谣言迷宫而不知回返的能工巧匠。

  其八,小人最终控制不了局势。小人精明而缺少远见,因此他们在制造一个个具体的恶果时并没有想到这些恶果最终组接起来将会酿发出一个什么样的结局。当他们不断挑唆权势和舆情的初期,似乎一切顺着他们的意志在发展,而当权势和舆情终于勃然而起挥洒暴力的时候,连他们也不能不瞠目结舌、骑虎难下了。小人没有大将风度,完全控制不了局面,但不幸的是,人们不会忘记他们这些全部灾难的最初责任者。平心而论,当楚国一下子陷于邻国攻伐而不得不长年以铁血为生的时候,费无忌也已经束手无策,做不得什么好事也做不得什么坏事了。但最终受极刑的仍然是他,司马迁以巨大的厌恶使之遗臭万年的也是他。小人的悲剧,正在于此。


  解析一个费无忌,我们便约略触摸到了小人的一些行为特征,但这对了解整个小人世界,还是远远不够的。小人,还没有被充分研究。
  我理解我的同道,谁也不愿往小人的世界深潜,因为这委实是一件气闷乃至恶心的事。既然生活中避小人惟恐不远,为何还要让自己的笔去长时间地沾染他们了?
  但是回避显然不是办法。既然历史上那么多高贵的灵魂一直被这团阴影罩住而欲哭无泪,既然我们民族无数百姓被这堆污浊毒害而造成整体素质的严重下降,既然中国在人文领域曾经有过的大量精雅构建都已被这个泥淖搞脏或沉埋,既然我们好不容易重新唤起的慷慨情怀一次次被这股阴风吹散,既然我们不仅从史册上、而且还能在大街上和身边经常看到这类人的面影,既然过去和今天的许多是非曲直还一直被这个角落的嘈杂所扰乱,既然我们不管白天还是黑夜只要一想起社会机体的这个部位就情绪沮丧,既然文明的力量在与这种势力的较量中常常成不了胜利者。既然直到下世纪我们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还不能完全排除这样的暗礁,既然人们都遇到了这个梦魇却缺乏人来呼喊,既然呼喊几下说不定能把梦魇暂时驱除一下,既然暂时的驱除有助于增强人们与这团阴影抗衡的信心,那么,为什么要回避呢?
  我认为,小人之为物,不能仅仅看成是个人道德品质的畸形。这是一种带有巨大历史必然性的社会文化现象,值得文化人类学家、社会心理学家和政治学家们共同注意。这种现象在中国历史上的充分呈现,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人治专制和社会下层的低劣群体的微妙结合。结合双方虽然地位悬殊,却互为需要,相辅相成,终于化合成一种独特的心理方式和生态方式。
  封建人治专制隐密多变,需要有一大批特殊的人物,他们既能诡巧地遮掩隐密又能适当地把隐密装饰一下昭示天下,既能灵活地适应变动又能庄严地在变动中翻脸不认人,既能从心底里蔑视一切崇高又能把封建统治者的心绪和物欲洗刷成光洁的规范。这一大批特殊的人物,需要有敏锐的感知能力,快速的判断能力,周密的联想能力和有效的操作能力,但却万万不能有稳定的社会理想和个人品德。从这个意义上说,政治上的小人实在不是自然生成的,而是对一种体制性需要的填补和满足。
  《史记》中的〈酷吏列传〉记述到汉武帝的近臣杜周,此人表面对人和气,实际上坏得无可言说。他管法律,只要探知皇帝不喜欢谁,就千方百计设法陷害,手段毒辣;相反,罪大恶极的犯人只要皇帝不讨厌,他也能判个无罪。他的一个门客觉得这样做太过分了,他反诘道:“法律谁定的?无非是前代皇帝的话罢了,那么,后代皇帝的话也是法律,哪里还有什么别的法律?”由此可见,杜周固然是糟践社会秩序的宫廷小人,但他的逻辑放在专制体制下看并不荒唐。
  杜周不听前代皇帝只听后代皇帝,那么后代皇帝一旦更换,他又听谁呢?当然又得去寻找新的主子仰承鼻息。照理,如果有一个以理性为基础的相对稳定的行政构架,各级行政官员适应多名不断更替的当权者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但在习惯于你死我活、不共戴天的政治恶斗的中国,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每一次主子的更换就意味着对以前的彻底毁弃,意味着自身官场生命的脱胎换骨,而其间的水平高下就看能否把这一切做得干脆利落、毫无痛苦。闭眼一想,我脑子里首先浮现的是五代乱世的那个冯道,不知为什么我会把他记得那么牢。
  冯道原在唐闵帝手下做宰相,公元九三四年李从珂攻打唐闵帝,冯道立即出面恳请李从珂称帝,别人说唐闵帝明明还在,你这个做宰相的怎么好请叛敌称帝?冯道说:我只看胜败,“事当务实”。果然不出冯道所料,李从珂终于称帝,成了唐末帝,便请冯出任司空,专管祭祀时扫地的事,别人怕他恼怒,没想到他兴高采烈地说:只要有官名,扫地也行。
  后来石敬瑭在辽国的操纵下做了“儿皇帝”,要派人到辽国去拜谢“父皇帝”,派什么人呢?石敬瑭想到了冯道,冯道作为走狗的走狗,把事情办妥了。
  辽国灭晋之后,冯道又诚惶诚恐地去拜谒辽主耶律德光,辽主略知他的历史,调侃地问:“你算是一种什么样的老东西呢?”冯道答到:“我是一个无才无德的痴顽老东西。”辽主喜欢他如此自辱,给了他一个太傅的官职。
  身处乱世,冯道竟然先后为十个君主干事,他的本领自然远不止是油滑而必须反复叛卖了。被他一次次叛卖的旧主子,可以对他恨之入骨却已没有力量惩处他,而一切新主子大多也是他所说的信奉“事当务实”的人,只取他的实用价值而不去预想他今后对自己的叛卖。因此,冯道还有长期活下去不断转向、叛卖的可能。
  我举冯道的例子只想说明,要充分地适应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生活,一个人的人格支出会非常彻底,彻底到几乎不象一个人。与冯道、杜周、费无忌等人相比,许多忠臣义士就显得非常痛苦了。忠臣义士平日也会长时间地卑躬屈膝,但到实在忍不下去的时候会突然慷慨陈词、拼命死谏,这实际上是一种“不适应反应”,证明他们还保留着自身感知系统和最终的人格结构。后世的王朝也会表扬这些忠臣义士,但这只是对封建政治生活的一个追认性的微小补充,至于封建政治生活的正常需要,那还是冯道、杜周、费无忌他们。他们是真正的适应者,把自身的人格结构踩个粉碎之后获得了一种轻松,不管干什么事都不存在心理障碍了,人性、道德、信誉、承诺、盟誓全被彻底丢弃,朋友之谊、骨肉之情、羞耻之感、侧隐之心都可一一抛开,这便是极不自由的封建专制所哺育出来的“自由人”。
  这种“自由人”在中国下层社会的某些群落获得了呼应。我所说的这些群落不是指穷人,劳苦大众是被物质约束和自然约束压得透不过气来的一群,不能不循规蹈矩,并无自由可言,贫穷不等于高尚却也不直接通向邪恶;我甚至不是指强盗,强盗固然邪恶却也有自己的道义规范,否则无以合伙成事,无以长久立足,何况他们时时以生命做为行为的代价,冯道、杜周、费无忌他们根本无法与之相比;我当然也不是指娼妓,娼妓付出的代价虽然不是生命却也是够具体够痛切的,在人生的绝大多数方面,她们都要比官场小人贞洁。
  与冯道、杜周、费无忌这些官场小人呼应得起来并能产生深刻对位的,是社会下层的那样一些低劣群落:恶奴、乞丐、流氓、文痞。
  除了他们,官场小人再也找不到其它更贴心的社会心理基础了。而恶奴、乞丐、流氓、文痞一旦窥知堂堂朝廷要员也与自己一般行事处世,也便获得了巨大的鼓舞,成了中国封建社会中最有资格自称“朝中有人”的皇亲国戚。
  这种遥相对应,产生了一个辽阔的中间地带。就象电磁的两极之间所形成的磁场,一种巨大的小人化、卑劣化的心理效应强劲地在中国大地上出现了。上有朝廷楷模,下有社会根基,那就滋生蔓延吧,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挡呢?人们后来处处遇到的小人,大多不是朝廷命官,也不是职业性的恶奴、乞丐、流氓、文痞,而是中间地带非职业意义上的存在,人数多,范围广,渗透力强,几乎无所不在。上层的社会制度可以改变,下层的社会渣滓可以清除,而这种中间地带的存在将会是一种幅员辽阔的恶性遗传,难以阻遏。
  据我观察,中间地带的大量小人就性质而言,也可分为恶奴型、乞丐型、流氓型、文痞型这几类,试分述之。

  恶奴型小人。
  本来,为人奴仆也是一种社会构成,并没有可羞耻或可炫耀之处,但其中有些人,成了奴仆便依仗主子的声名欺侮别人,主子失势后却对主子本人恶眼相报,甚至平日在对主子低眉顺眼之时也不断窥测着掀翻和吞没主子的各种可能,这便是恶奴了,而恶奴则是很典型的一种小人。谢国桢的《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一书中有一篇〈明季奴变考〉,详细叙述了明代末年江南一带仕宦缙绅之家的家奴闹事的情景,其中还涉及到我们熟悉的张溥、钱谦益、顾炎武、董其昌等文化名人的家奴。这些家奴或是仗势欺人,或是到官府诬告主人,或是鼓噪生事席卷财物,使政治大局本来已经够混乱的时代更其混乱。为此,孟森曾写过一篇《读明季奴变考》的文章,说明这种奴变其实说不上阶级斗争,因为当时江南固然有不少做了奴仆而不甘心的人,却也有很多明明不必做奴仆而一定要做奴仆的人,这便是流行一时的找豪门投靠之风,本来生活已经挺好,但想依仗豪门逃避赋税、横行乡里,便成群结队地来签订契约卖身为奴。“卖身投靠”这个词,就是这样来的。孟森说,前一拨奴仆刚刚狠狠地闹过事,后一拨人又乐呵呵地前来投靠为奴,这算什么阶级斗争呢?
  人们寻常接触的是大量并未签订过卖身契约的恶奴型小人。他们的特点,是永久地在寻找投靠和巴结的对象。投靠之初什么好话都说得出口,一旦投靠成功便充分、彻底地利用投靠对象的社会势力和公众效能以求一逞,与此同时又搜寻投靠对象的弱项和隐忧,作为箝制、要胁、反叛、出卖的资本,只不过反叛和出卖之后仍然是个奴才。这样的人,再凶狠毒辣、再长袖善舞,也无法抽离他们背后的靠山,在人格上,他们完全不能在世间自立,他们不管做成多大的事也只能算是小人。

  乞丐型小人。
  因一时的灾荒行乞求生是直得同情的,但为行乞成为一种习惯性职业,进而滋生出一种群体性的心理文化方式,则必然成为社会公害,没有丝毫积极意义可言了。乞丐心理的基点,在于以自浊、自弱为手段,点滴而又快速地完成着对他人财物的占有。乞丐型小人的心目中没有明确的所有权概念,他们认为世间的一切都不是自己的,又都是自己的,只要舍得牺牲自己的人格形象来获得人们的怜悯,不是自己的东西有可能转换成自己的东西。他们的脚永远踩踏在转换所有权的滑轮上,获得前,语调诚恳得让人流泪,获得后,立即翻脸不认人。这种做法当然会受到人们的责难,面对责难他们的办法是靠耍无赖以自救。他们会指天发誓,硬说刚刚乞讨来的东西天生就是他们的,反诬施舍者把它弄坏了,施舍者想既然如此那就不施舍了吧,他们又会大声叫喊发生了抢劫事件。叫喊召来了围观,无聊的围观者喜欢听违背常理的戏剧性事件,于是,一个无须抢劫的抢劫者抢劫了一个无可被劫的被劫者,这是多么不可思议而又耸人听闻的故事啊。乞丐型小人作为这个故事的主角与懊丧的施舍者一起被长久围观着,深感满足。与街市间的恶少不同的是,乞丐型小人始终不会丢弃可怜相,或炫示残肢,或展现破衣,或强调衰老,一切似乎都到了生活的尽头,骗赚着善良人们在人道上的最后防线。
  乞丐一旦成群结帮,谁也不好对付。《清稗类钞·乞丐类》载:“江苏之淮、徐、海等处,岁有以逃荒为业者,数百成群,行乞于各州县,且至邻近各省,光绪初为最多。”最古怪的是,这帮浩浩荡荡的苏北乞丐还携带着盖有官印的护照,到了一个地方行乞简直成了一种堂堂公务。行乞完,他们又必然会到官府赖求,再盖一个官印,成为向下一站行乞的“签证”,官府虽然也皱眉,但经不住死缠,既是可怜人,行乞又不算犯法,也就一一盖了章。由这个例证联想开去,生活中只要有人肯下决心用乞丐手法来获得什么,迟早总会达到目的。貌似可怜却欲眼炯炯,低三下四却贪得无厌,一旦获得便立即耍赖,这便是乞丐型小人的基本生态。

  流氓型小人。
  凡小人无不带有流氓气,当恶奴型小人终于被最后一位主子所驱逐,当乞丐型小人终于有一天不愿再扮可怜相,当这些小人完全失去社会定位,失去哪怕是假装的价值原则的时候,他们便成为对社会秩序最放肆、又最无逻辑的骚挠者,这便是流氓型小人。
  流氓型小人的活力来自于无耻。西方有人说,人类是唯一有羞耻感的动物,这句话对流氓型小人不适合。《明史》中记述过一个叫曹钦程的人,明明自己已经做了吴江知县,还要托人认宦官魏忠贤做父亲,献媚的丑态最后连魏忠贤本人也看不下去了,把他说成败类,撤了他的官职,他竟当场表示:“君臣之义已决,父子之恩难忘。”不久魏忠贤阴谋败露,曹钦程被算作同党关入死牢,他也没什么,天天在狱中抢掠其它罪犯的伙食,吃得饱饱的。这个曹钦程,起先无疑是一个恶奴型的小人,但失去主子、到了死牢,便自然地转化为流氓型小人。我做过知县怎么着?照样敢把杀人犯咀边的饭食抢过来塞进咀里!你来打吗?我已经咽下肚去了,反正迟早要杀头,还怕打?——人到了这一步,也真可以说是进入一定的境界了。
  尚未进牢狱的流氓型小人比其它类型的小人显得活跃,他们象玩杂耍一样在手上交替玩弄着诬陷、造谣、离间、偷听、恫吓、欺榨、出尔反尔、被信弃义、引蛇出洞、声东击西等等技法,别人被这一切搞得泪血斑斑,他们却谈笑自若,全然不往心里放。他们的一大优势在于,不仅精通流氓技法,而且也熟悉人世间的正常规矩,因此善于把两者故意搅浑,诱使不知底里的善良人误认为有讲理的余地,来与他们据理力争。以为他们不明真象,其实他们早就明白;以为他们一时误会,其实他们从来没有误会过。你给他们讲道理,而他们想鄙弃的就是一切道理。当你知道了这个秘密,刚想回过头去,他们又热呼呼的递过来一句最正常的大道理,使人觉得最终要鄙弃大道理的竟然是你。曲彦斌的《中国乞丐史》曾引述雷君曜《绘图骗术奇谈》里收集的许多事例,结论是:“对这类人不理无事,一沾边就无论如何难免要上套圈的。”此话大概能感应许多读者。反观我们身边,有的人,相处多少年都平安无事,而有的人,亲亲热热自称门生贴上来,没过多久便滋生出没完没了的恼心事,那很可能就是流氓型小人了。
  流氓型小人乍一听似乎多数是年轻人,其实未必。他们的所做作为是时间积累的恶果,因此大抵倒是上了一点年岁的。谢国桢曾经记述到明末江苏太仓沙溪一个叫顾慎卿的人,做过家奴,贩过私盐,也在衙门里混过事,人生历练极为丰富,到老在乡间组织一批无赖子不断骚挠百姓,史书对他的评价是三个字:“老而黠”,简洁地概括了一个真正到位的流氓型小人的典型。街市间那些有流氓气息的年轻人,大体不在我们论述的范畴。

  文痞型小人。
  当上述各种小人获得了一种文化载体或文化面具,那就成了文痞型小人。我想,要在中国历史上举出一大串文才很好的小人是不困难的。宋真宗钓了半天鱼钓不上来正在皱眉,一个叫丁谓的文人立即吟出一句诗来:“鱼畏龙颜上钓迟”。诗句很聪明,宋真宗立即高兴了。在宫廷里做文化侍从,至少要有这样的本事。至于这样的文化侍从是不是文痞,还要看他做多少坏事。
  文痞其实也就是文化流氓。与一般流氓不同的是他们还要注意修饰文化形象,时不时愿意写几笔书法,打几本传奇,冒充一下学术辈分,拂拭一块文化招牌,伪称自己是哪位名人的师长,宣扬自己曾和某位大师有过结交。更重要的是,他们知道一点文化品格的基本经纬,因而总要花费不少力气把自己打扮的慷慨激昂,好象他们是民族气节和文化品格的最后代表,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今日义士。他们有时还会包搅词讼,把事情搞颠倒了还能蒙得一个主持正义的美名。作为文人,他们特别知道与论的重要,因而把很大的注意力花费在谣言的传播方式和传播手段上。在古代,造出野心家王莽是天底下最廉洁奉公的人,并把他推上皇帝宝座的是这帮人;在现代,给弱女子阮玲玉泼上很多赃水而使她无以言辩,只得写下“人言可畏”的遗言自尽的也是这帮人。这帮人无德、无行、无耻,但偏偏隔三差五地要打扮成道德捍卫者的形象,把自己身上最怕别人说的特点倒栽在别人身上。他们手上有一支笔,但几乎没有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建设像模像样地做过什么,除了阿谀就是诽谤。记得一位阅世极深的当代艺术大师临终前曾经颇有感触地说:“一个文化人,如果一辈子没有做成任何一件实实在在的文化事业而居然还在文化界骗得一点小名,那他到老也只能靠投机过日子,继续忙忙颠颠地做文痞。”文痞型小人脚跨流氓意识和文化手段之间,在中国这样一个文化落后的国家里特别具有伪装,也特别具有破坏性,因为他们把其它类型小人的局部性恶浊,经过装潢变成了一种广范的社会污染。试想,一群街边流氓看到服饰齐整一点的行人就丢石子、泼脏水、瞎起哄,这种很容易看出来的恶行如果由几个舞文弄墨的人在哪本杂志上换成文绉绉的腔调来干,有多少人能看出来呢?说不定都被看成是文艺批评和艺术讨论了。


  上文曾经说过,封建专制制度的特殊需要为小人的产生和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种现象久而久之也就给全社会带来一种心理后果:对小人只能防、只能躲、不能纠缠。于是小人如入无人之境,滋生他们的那块土壤总是那样肥沃丰美。
  值得研究的是,有不少小人并没有什么权力背景、组合能力和敢死精神,为什么正常的社会群体对他们也失去了防御能力呢?如果我们不把责任全部推给封建王朝,在我们身边是否也能找到一点原因呢?
  好象能找到一些。

  第一,观念上的缺陷。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社会上特别痛恨的都不是各种类型的小人。我们痛恨不知天高地厚、口出狂言的青年,我们痛恨敢于无视亲友邻里的规劝死死追求对象的情种,我们痛恨不顾一切的激进派或巍然不动的保守派,我们痛恨跋扈、妖冶、穷酸、迂腐、固执,我们痛恨这痛恨那,却不会痛恨那些没有立场的游魂、转瞬即逝的笑脸、无法验证的美言、无可验收的许诺。很长时间我们都太政治化,以某种政治观点决定自己的情感投向,而小人在政治观点上几乎是无可无不可的,因此容易同时讨好两面,至少被两面都看成中间状态的友邻。我们厌恶愚昧,小人智商不低;我们厌恶野蛮,小人在多数情况下不干血淋淋的蠢事。结果,我们极其严密的社会观念监察网络疏而不漏地垂顾着各色人等,却独独把小人给放过了。

  第二,情感上的牵扯。小人是善于做情感游戏的,这对很多劳于事功而深感寂寞的好人来说正中下怀。在这个问题上小人与正常人的区别是,正常人的情感交往是以袒示自我的内心开始的,小人的情感游戏是以揣摩对方的需要开始的。小人往往揣摩得很准,人们一下就进入了他们的陷阱,误认他们为知己。小人就是那种没有一个真正的朋友却曾有很多人把他误认为知己的人。到后来,人们也会渐渐识破他们的真相,但既有旧情牵连,不好骤然反脸。
  我觉得中国历史上特别能在情感的迷魂阵中识别小人的是两大名相:管仲和王安石。他们的千古贤名,有一半就在于他们对小人的防范上。管仲辅佐齐恒公时,齐恒公很感动地对他说:“我身边有三个对我最忠心的人,一个人为了伺候我愿做太监,把自己阉割了;一个人来做我的臣子后整整十五年没有回家看过父母;另一个人更历害,为了给我滋补身体居然把自己儿子杀了做成羹给我吃!”管仲听罢便说:“这些人不可亲近。他们的作为全部违反人的正常感情,怎么还谈得上对你的忠诚?”齐恒公听了管仲的话,把这三个小人赶出了朝廷。管仲死后,这三个小人果然闹得天翻地复。王安石一生更是遇到过很多小人,难于尽举,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谏议大夫程师孟,他有一天竟然对王安石说,他目前最恨的是自己身体越来越好,而自己的内心却想早死。王安石很奇怪,问他为什么,他说:“我先死,您就会给我写墓志铭,好流传后世了。”王安石一听就掂出了这个人的人格重量,不再理会。有一个叫李师中的小人水平更高一点,在王安石推行新法而引起朝廷上下非议纷纷的时候,他写了长长的十篇《巷议》,说街头巷尾都在说新法好,宰相好。本来这对王安石是雪中送炭般的支持,但王安石一眼就看出了《巷议》的伪诈成分,开始提防他。只有象管仲、王安石这样,小人们所布下的情感迷魂阵才能破除,但对很多人物来说,几句好话一听心肠就软,小人要俘虏他们易如反掌。

  第三,心态上的恐惧。小人和善良人们往往有一段或短或长的情谊上的“蜜月期”,当人们开始有所识破的时候,小人的耍泼期也就来到了。平心而论,对于小人的耍泼,多数人是害怕的。小人不管实际上胆子多小,耍起泼来有一种玩命的外相。好人虽然不见得都怕死,但要死也死在战争、抢险或与匪徒的格斗中,与小人玩命,他先泼你一身脏水,把事非颠倒得让你成为他的同类,就像拉进一个泥潭翻滚得谁的面目也看不清,这样的死法多窝囊!因此,小人们用他们的肮脏,摆开了一个比世界上任何真正的战场都令人恐怖的混乱方阵,使再勇猛的斗士都只能退避三舍。在很多情况下小人不是与你格斗而是与你死缠,他们知道你没有这般时间、这般口舌、这般耐心、这般情绪,他们知道你即使发火也有熄火的时候,只要继续缠下去总会有你的意志到达极限的一刻,他们也许看到过古西腊的著名雕塑《拉奥孔》,那对强劲的父子被滑腻腻的长蛇终于缠到连呼号都发不出声音的地步。想想那尊雕塑吧,你能不怕?
  有没有法律管小人?很难。小人基本上不犯法。这便是小人更让人感到可怕的地方。《水浒传》中的无赖小人牛二缠上了英雄杨志,杨志一躲再躲也躲不开,只能把他杀了,但犯法的是杨志,不是牛二。小人用卑微的生命粘贴住一具高贵的生命,高贵的生命之所以高贵就在于受不得污辱,然而高贵的生命不想受污辱就得付出生命的代价,一旦付出代价后人们才发现生命的天平严重失衡。这种失衡又倒过来在社会上普及着新的恐惧:与小人较劲犯不着。中国社会上流行的那句俗语“我惹不起,总躲得起吧”,实在充满了无数次失败后的无奈情绪。谁都明白,这句话所说的不是躲盗贼,不是躲灾害,而是躲小人。好人都躲着小人,久而久之,小人被一些无知者所羡慕,他们的队伍扩大了。

  第四,策略上的失误。中国历史上很多不错的人物在对待小人的问题上每每产生策略上的失误。在道与术的关系上,他们虽然崇扬道却因政治思想构架的大一统而无法真正行道,最终都陷入术的圈域,名为韬略,实为政治实用主义。这种政治实用主义的一大特征,就是用小人的手段来对付政敌,用小人的手段来对付小人。这样做初看颇有实效,其实后果严重。政敌未必是小人,利用小人对付政敌,在某种意义上是利用小人来扑灭政治观点不同的君子,在整体文明构建上是一大损失。利用小人来对付小人,使被利用的那拨小人处于合法和被弘扬的地位,一旦成功,小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逻辑将邀功论赏、发扬光大。中国历史上许多英明君主、贤达臣将往往在此处失误,他们获得了具体的胜利,但胜利果实上充满了小人灌注的毒汁。他们只问果实属于谁而不计果实的性质,因此,无数次即便是好人的成功也未必能构成一种正当的文明积累。
  小人是不可多加利用的。雷君曜的《绘图骗术奇谈》中记述了不止一人先被小人利用,后来发觉后认为有利可图,将错就错地倒过来利用小人的事例,结果总是小人逃之夭夭,企图利用小人的人成了最狼狈的民间笑柄。我觉得这些故事带有寓言性质,任何历史力量若要利用小人成事,最终自己必将以一种小人化的丑陋形态被历史和人类所奚落。

  第五,灵魂上的对应。有不少人,就整体而言不能算是小人,但在特定的情势和境遇下,灵魂深处也悄然渗透出一点小人情绪,这就与小人们的作为对应起来了,成为小人闹事的帮手和起哄者。谣言和谎言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市场?按照正常的理性判断,大多数谣言是很容易识破的,但居然会被智力并不太低的人大规模传播,原因只能说是传播者对谣言有一种潜在需要。只要想一想历来被谣言攻击的人大多数是那些有理由被别人暗暗嫉妒、却没有理由被公开诋毁的人物,我们就可明白其中奥秘了。谣言为传播、信谣者而设,按接受美学的观点,谣言的生命扎根于传谣、信谣者的心底。如果没有这个根,一切谣言便如小儿梦呓、腐叟胡诌,会有什么社会影响呢?一切正常人都会有失落的时候,失落中很容易滋长嫉妒情绪,一听到某个得意者有什么问题,心里立即获得了某种窃窃自喜的平衡,也不管起码的常识和逻辑,也不作任何调查和印证,立即一哄而起,形成围啄。更有一些人,平日一直遗憾自己在名望和道义上的欠缺,一旦小人提供一个机会能在攻击别人过程中获得这种补偿,也会在犹豫再三之后探头探脑地出来,成为小人的同伙。如果仅止于内心的些微需要试图满足,这样的陷落也是有限度的,良知的警觉会使他们拔身而走;但也有一些人,开始只是说不清道不明的内心对位而已,而一旦与小人合伙成事后又自恃自傲,良知麻木,越沉越深,那他们也就成了地地道道的小人而难以救药了。从这层意义上说,小人最隐秘的土壤,其实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即便是吃够了小人苦头的人,一不留神也会在自己的某个精神角落为小人挪出空地。


  那么,到底该怎么办呢?
  显然没有消解小人的良方。在这个棘手的问题上我们能做的事情很少。我认为,文明的群落至少应该取得一种共识:这是我们民族命运的暗疾和隐患,也是我们人生取向的分道所在,因此需要在心理上强悍起来,不再害怕我们害怕过的一切。不再害怕众口铄金,不再害怕招腥惹臭,不再害怕群蝇成阵,不再害怕阴沟暗道,不再害怕那种时时企盼着新的整人运动的饥渴眼光,不再害怕几个很想成名的人长久地缠着你打所谓名人官司,不怕偷听,不怕恐吓,不怕狞笑,以更明确、更响亮的方式立身处事,在人格、人品上昭示着高贵和低贱的界限。经验证明,面对小人,越是退让,麻烦越多。那么,只好套用一句熟语了:我们死都不怕,还怕小人么?
  此外,有一件具体的事可做,我主张大家一起来认认真真地研究一下从历史到现实的小人问题。把这个问题狠狠地谈下去,总有好处。
  想起了写《吝啬鬼》的莫里哀。他从来没有想过要根治人类身上自古以来就存在的吝啬这个老毛病,但他在剧场里把吝啬解剖得那么透彻、那么辛辣、那么具体,使人们以后再遇到吝啬或自己心底产生吝啬的时候,猛然觉得在哪里见过,于是,剧场的笑声也会在他们耳边重新响起,那么多人的笑声使他们明白人类良知水平上的事非。他们在笑声中莞尔了,正常的人性也就悄没声儿地上升了一小格。
  忘了是狄德罗还是柏格森说的,莫里哀的《吝啬鬼》问世以来没有治好过任何一个吝啬鬼,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只要经历过演出剧场那畅快的笑,吝啬鬼走出剧场后至少在两三个星期内会收敛一点,不是吝啬鬼而心底有吝啬影子的人会把那个影子缩小一点,更重要的是,让一切观众重见吝啬行为时觉得似曾相识,然后能快速给以判断,这就够了。
  吝啬的毛病比我所说的小人的痼疾轻微得多。鉴于小人对我们民族昨天和今天的严重荼毒,微薄如我们,能不能像莫里哀一样把小人的行为举止、心理方式用最普及的方法袒示于世,然后让人们略有所悟呢?既然小人已经纠缠了我们那么久,我们何不壮壮胆,也对着他们鼓噪几下呢?
  二十世纪临近末尾,新的世纪就要来临。我写《山居笔记》大多是触摸自以为本世纪未曾了断的一些疑难文化课题,这是最后一篇,临了的话题是令人沮丧的:为了世纪性的告别和展望,请在关注一系列重大社会命题的同时,顺便把目光注意一下小人。
  是的,小人。

By 余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