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被误解的艾灸真相

近几年,有关艾灸的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某某帖、某某艾、某某灸。这些艾灸产品的宣传口号也非常煽动人心,什么“艾自己,艾家人”,“珍艾一生”,“艾不够,艾不完”,“好好艾,好好灸”“天天艾,日日艾”“随身艾,随时艾”……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他们宣称艾灸可以包治百病,什么疑难杂症只要艾一下就可以治好。 小伙伴们眼花缭乱了,蠢蠢欲动了,见身边的朋友都在用艾灸,心里那个痒啊别提了,也跟风“艾”起自己来。可是,让他们困惑的是,为什么别人艾灸啥病都治好了,轮到自己啥都治不好,还艾出一身问题来了呢?这到底是每天艾自己一点,还是毒自己一点? 

以下关于艾灸的真相希望小伙伴们认真读一读。

1 艾灸到底能不能治病?艾灸到底是不是忽悠人的?文小叔毫不犹豫地告诉你,艾灸肯定能治病,艾灸绝不是忽悠人的,艾灸属于中医的外治法,与针灸齐名。

2 艾灸是不是包治百病?艾灸不包治百病,艾灸属于火疗范畴,有很多禁忌。艾灸不是万能的,世上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也没有包治百病的养生手段。如果艾灸真的那么神通广大,中医大夫为啥不都去学艾灸?

3 艾灸的材料是艾叶。艾叶最佳采集时间是端午前后。因为艾叶是纯阳之草,五月是一年之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端午又是五月这个月阳气最旺盛的一天,所以这个时候采集最佳,艾叶吸收了最旺盛的阳气,温阳通络的效果最好。


4 艾叶有生艾叶与熟艾叶之分,效果稍微有些差别。生艾叶就是艾草让它自然阴干就可以了,熟艾叶呢,则要经过反复搓揉、捣碎,做成艾绒,这个艾绒就是艾灸的基本原料。

5 生艾叶有一股浓郁的辛烈的芳香之气,所以特别善于走窜,性质又是温的,所以能够温经通络,能够把你身上的寒湿散掉。生艾叶药性比较猛,它不单单只入几条经络,它可以通行全身的经络,包括奇经八脉。


6 熟艾叶保留了艾叶的基本药性,性质由温上升到了热,让艾叶走而不守的性质有所收敛,就是说熟艾叶温通的作用更大了,走窜的力量小了。如果你想要艾叶的药性迅速通达你的四肢末梢,你就用生艾叶;如果你需要艾叶慢慢温煦你,打通你的经络,少火生气,你就用熟艾叶。


7 所以艾灸最大的作用可以归结八个字:温经通络,祛湿散寒。别小看这八个字,这八个字太厉害了,现在的人好多的病都是经络不通导致的,好多的病都是寒湿导致的。艾灸就是熟艾叶药效的加强版,艾灸因为有了火的帮忙,艾叶的药效更容易抵达身体各个部位,可以把躲在你身体最深处的病邪搜刮出来,然后赶跑,比如筋骨里面的寒湿之邪。

8 打通经络对现代人的意义非常重大。如果一个城市的交通要道堵塞了,那么这个城市就会瘫痪。同样,如果一个人的身体经络不通畅了,各种各样的疾病都会来找你,各种瘀滞,血瘀啊、寒瘀啊、湿瘀啊等等,进一步发展下去各种痞块各种结节,最后就会成为肿瘤、癌症。 

9 很多人身体不好了就想吃补品,可是经络不通你想补根本就补不进去。这就好比你去浇花,花盆里的土硬得像石头一样,都板结了,你一壶水浇下去,水根本进不了土壤,都从花盆边缘流出来了。如果把水比作气血的话,那么流出来的水就是你吃补品冒出来的火。怎么办呢?松土啊,把土松一下水就渗透进去了。这松土的过程就是打通我们经络的过程,经络一通吃啥都不会上火。


10 从这个角度来说艾灸不仅治病,还可以治很多病,因为归根结底世上只有两种病,一种叫不荣,一种叫不通。艾灸可以治疗不通的病,世上一半的病可以被艾灸搞定。但是,前提是你必须艾灸对了,你的体质与症状适合艾灸,否则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11 艾灸不等于中医,艾灸仅仅是中医很小的一个部分。汤药、针石、食疗、情志、拔罐、按摩、推拿、刮痧等等都是中医。 

12 艾灸也需要望闻问切,也需要懂中医,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灸。中医最讲究辩证施治,辩证开药,辩证施针,同样也需要辩证施灸。艾灸的时间和顺序都很讲究滴。 

13 不是什么病都可以用艾灸治疗,有实热的人艾灸后会适得其反,火上浇油。很多实热症患者艾灸后浑身燥热,彻夜难眠,问买艾灸产品的人,他们会说,没事,这是排病反应。把所有艾灸导致的症状都说是排病反应,这是在毁艾灸,在毁中医。


14 身体有实火是不能艾灸的。实火就是你身体多出来的火,身体本来就有一股火,你还用艾灸这种火疗的方法去治疗,真是伤口上撒盐。张仲景就写了很多这样的病例,身体里面有热,还用火疗去治疗,结果伤了津液,耗了气血,病情更严重。


15 艾灸可以补阳气,养生就是养阳气,补阳气不是很好的一件事吗?但是,你也得想一想啊,阳气补得进去才好啊。气滞的人也不能随便艾灸,身体里面的气已经乱作一团了,这时你再艾灸补进去一股阳气,会让身体气机更加紊乱。你这不是添乱添堵吗?气滞的人必须先理气,气顺了后再艾灸。


16 不是随随便便的艾灸产品都可以用,只有三年以上的陈艾才会有治病防病的效果。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现在的商家有多少是用三年以上的陈艾来制作艾灸产品的?


18 现在很多艾灸产品,尤其是那些看起来很方便的艾灸产品,打着环保无烟艾灸的旗号,其实艾灸的效果远远比不上传统艾条。很多艾灸产品在电视上打广告,这无疑增加了他们的成本,这种成本肯定要转嫁给消费者的。也就是说消费者买这些艾灸产品,很多时候买的不是艾灸产品的药效,而是营销而是广告。 

19 一个艾灸产品好不好有两点至关重要,一个就是艾绒,是否是三年以上的陈艾;一个是红外线辐射量。先不说现在很多所谓的无烟灸用的艾绒好不好,但有一点是肯定的, 无烟灸的红外线辐射量太小,比起传统艾条要小多了,所以效果自然比不上传统艾条。也就是说传统艾条艾灸半个小时所带来的效果,无烟灸需要花数倍的时间才能取得同样的效果。 

20 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嘛,手工做的饺子好吃还是机器做的饺子好吃?手工做的饺子对人的身体好还是机器做的饺子对人身体好?带给你方便的产品疗效肯定要打折扣的。那些宣称某某帖疗效是传统艾条的好几倍都是睁眼说瞎话,不要再上当了。


22 不要害怕艾烟,它真的没有媒体说的那么多坏处,相反还有很多好处。无艾不成灸、无火不成灸、无烟不成灸。要想疗效好,还是自己动手吧。


23 孕妇不能艾灸,因为艾叶活血破血的作用非常强,很容易引发胎动,导致滑胎。

24 小孩子最好也不要艾灸,因为艾叶是纯阳之物,小孩子是纯阳之体,用纯阳之物去艾灸纯阳之体不符合中医阴阳平衡之道。艾叶属于纯阳之草,纯阳之物治疗纯阴之体纯阴之病是最好不过了。但是,小孩子是纯阳之体啊,你再用纯阳之物去艾灸纯阳之体,这等于火上浇油啊。小孩子最大的特点就是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所以好动,睡觉不踏实,多汗好哭。


28 气血极度虚弱的人也不能艾灸,艾灸的原理说白了就是打通经络,祛湿散寒,但是艾灸并不补气血,反而要耗散一定的气血。大病初愈的人应该先补气血恢复常态之后再慢慢艾灸。

29 不是什么时间都可以艾灸的,其实艾灸的时间最好是白天,最佳的季节是夏天。晚上养阴,冬天养藏,都不适合毛孔的大开大合。


30 白天我们阳气生发,艾灸也是补阳气的,所以艾灸最好在白天。晚上属阴,需要收藏,这个时候我们的穴位毛孔不要开泄,也不要用艾灸刺激经络血脉。晚上艾灸容易导致失眠。艾灸的季节最好不要选择冬天,道理是一样的,夏天最好,冬病夏治嘛。

31 激烈运动后不能艾灸,饭后半小时内不能艾灸,极度疲劳时不能艾灸,饥肠辘辘时不能艾灸,酩酊大醉时不能艾灸,月经期间不能艾灸。 

32 很多人以为艾灸这么好,为何不一次多艾灸几个穴位?殊不知这种全面撒网重点捕鱼式的艾灸法不能集中有效兵力攻克敌人,反而会消散你身体其他部位气血。每一种疾病艾灸时都有相应的穴位,要严格执行,半点马虎不得。 

33 很多人以为艾灸这么好,为何不天天艾灸,一次多艾灸一些时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艾灸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工程,没有耐心就不要选择艾灸啦。长年累月导致的慢性病需要细水流长的调理。另外一次艾灸的时间也有讲究的哦,过了就是火,以感觉皮肤微微灼热就可,切不可烧伤了皮肤还在那灸。不要一味追求什么灸感。 

34 并不是所有的部位都可以艾灸,通常来说头面部的穴位一定要慎重,因为头面部属阳,尤其是脸部属于多气多血的部位,根本不怕冷,阳气很足,大冬天只有脸露在外面,所以头面部不需要艾灸。有些皮肤特别敏感的人尤其不要随便艾灸头面部,很容易烫伤、毁容。

35 艾灸是中医的产物,希望艾灸健康发展,不要误入歧途,不要跟风艾灸,要正确的爱自己,不然就是毒自己。

By 文小叔说

中国官场三大定律

第一定律:地方越穷人们越想做官

倘若从现象观察,人们不难发现一个事实:就是地方越穷,想做官的人越多。比如北方经济不如南方发达,北方人就比南方人喜欢做官;内地经济赶不上沿海,内地人则比沿海人喜欢做官;中国经济落后于美国,故中国人普遍比美国人喜欢做官。

最近几年,国内不断有买官的事在媒体曝光,也有不少人被罢官判刑。如读者细心,留意一下案发地点,这类案件,都差不多发生在贫穷省份,或者是发达省份的贫穷地区。贫穷地区何以频频出现买官呢?经济学的解释是:一定局限条件下的经济人本性。


经济学讲经济人,有两层含义:一是说人是理性的;二是指人是自私的。既然人是自私的,必定要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既然人是理性的,就一定会寻求在局限条件下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办法。
比如贫穷地区,人们收入低,投资没本钱,做生意没市场。所以要改善自己,就得与政府扯上关系。因为这些地方,国有经济比重高,而国有经济由政府管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不进政府的门,成不了政府的人,政府的餐桌上没你的饭碗,国家的大锅饭肯定与你无缘。
我曾听朋友讲过一个笑话。说是春节期间,有一四川民工南下打工,由于人多拥挤,不小心打破了火车上的玻璃。列车长让他赔,他说,火车是国家的,国有资产是全民资产,也有我一份,国家的东西我什么都不要了,就要现在这块玻璃,打破了也就不赔了。可列车长说,这块玻璃不是你的,弄坏了还得赔。


此事是否当真,笔者无从查考,但它至少说明了一个道理,国有资产说起来是全民资产,但平头百姓却没有支配权。国有经济,实际上是政府所有制经济,政府所有的东西,都是由官员支配的。
设想一下,如果打破玻璃的不是那位民工,而是铁道部门的某位局长,列车长会让他赔吗?也许列车长解释说,民工乘车是因私;局长乘车是因公。既然因公是一种特权,损坏东西可以不赔,你说谁不愿去因公呢?所以贫穷地区人们想当官,多半是看透了当官与国有经济的特殊关系。


人要生存,每天都得吃饭,民以食为天嘛!别看吃饭是平常小事,可当不当官,吃法也大有不同。老百姓上饭店吃饭,肯定得自己出钱,可当官的吃了大餐,通常是拿了发票,回单位报销的。有一次我陪一个国内代表团到美国访问,吃完饭后,我们管餐厅服务员要发票,服务员却不知发票为何物,待他们找来老板,我们向他解释,说我们在你这里吃了饭,要开发票回国内报销,餐厅老板听了大惑不解。他问:你们不是为自己吃饭吗,为什么要公家付费呢?
显然外国人是不懂中国国情,在我们中国,老百姓才为自己吃饭,一旦当上官,就变成国家干部,吃饭就是为国家吃了,所以得由国家买单。不仅吃饭如此,坐车也一样。老百姓出门,得自己掏钱挤公交车;一般干部,可以让单位派车,官大一点的,可以有专车。总之,只要当上官,像吃饭坐车一类的事,都可由公家付费。就冲着这一点,你说贫穷地区想当官的人能不多吗?


时下人们想发横财,无非是两个路径:一是违法经营,如走私贩毒;二是行政垄断,以权谋私。
第一个办法,虽有暴利,但利大风险也大,若有闪失,就会人财两丢。这种掉脑袋的事,非虎豹之胆的人不能为也;而行政垄断则不同,大权在握,呼风唤雨,赚起钱来堂而皇之。像过去价格双轨制时,利用内外价差渔利,不知养肥了多少人。
而前些年靠批地皮、倒批文,一夜暴富者,也为数不少。老百姓管这些人为“官倒”,为什么叫“官倒”?因为像批地、倒批文这种营生,没有官位,手中无权,定然是倒不成的。所以贫困地区有人说:要想富,当干部,不种地来不养牛,大笔一挥成了暴发户。既然当官能无本生利,大家看在眼里,明在心头。尤其是贫穷地区,人们发财无门,可又穷则思变。故千军万马往官道上挤,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第二定律:实权越大通常难做大官

大凡做官,都会有权,但所处位置不同,权又有虚实之分。有的位高权虚,有的位低权实。比如,同是机关的处长,有人管钱管物管人,有人只管上传下达,分发文件。若是不同的部门,处长实权抵不过科长,更是司空见惯。当然,这里讲的实权,是特指财权、物权、人事权。


经济学研究定律,必须从普遍事实中加以提炼。若就一般性而言,官场确实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就是年轻时实权大的,往往难当大官。为什么呢?经济学的第二假定,叫资源稀缺假定。如果从经济学角度看,实权也是一种稀缺资源,实权越大,就越稀缺。市场上稀缺的东西,想得到的人就很多。用行话说,叫做供不应求。
既然是供少求多,比起一般岗位来,竞争自是激烈得多。所以当官有了实权,就会有人惦记,有羡慕的,有嫉妒的,有求你的,也有恨你的,还有不少则是想取而代之的。所以握有实权的人,除非你钢铸铁打,滴水不漏,不然稍有不慎,遭人算计,阴沟里也会翻船。要是工作中再有个三长两短,被人抓了把柄,不仅升官无望,就连现在的职位,也是凶多吉少,去日不多也。


对实权越大通常难做大官的现象,经济学还有一种解释:就是民主失灵。政治市场的选择,通常奉行的是多数通过规则。
比如选某人当处长,必须有多数人赞成才行。从理论上说,“多数通过”无可非议,它比一个人乱点鸳鸯谱,不知要强过多少倍。但难点在于,什么叫“多数通过”?经济学讲多数,至少有两个层面的含义:即少数人中的多数与多数人中多数。
还是以选处长为例,倘是由3个局长(一正两副)决定,则“多数”是两人;若是由全机关人员选举,“多数”可能是几十、甚至上百人。要知道,局长选人与一般干部选人,角度会有不同。局长选出的处长,与普通干部选出的处长,大有可能不是同一个人。如果以局长们的选择为准,虽然也是多数通过,但结果却不能代表全局多数人的意志,所以民主在这里就失灵了。


正是这种少数人选人,使得握有实权的年轻干部,往往难做大官。假设某处长,管着工程发包。工程发包,是让许多人垂涎欲滴的事,想插手的自然很多。如此一来,那些比处长官大的,就可能写条子,给处长介绍工程队。处长手里一个工程,也许要收20个条子,僧多粥少,如何是好呢?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处长只能权衡厉害,把工程包给某重要领导介绍的工程队。
可是,处长讨好了一个领导,却得罪了19个上司。将来开会研究他的提拔时,一个人赞成,19个人反对,结果会是什么情形,人们可想而知。再有,那些官大的写条子,没官的呢?想接工程就得送票子。即使这个处长不收礼,100人送钱,拒绝了99个,而其中一个是丈母娘介绍的,就收下了。
可不料东窗事发,结果被人告到纪检委,纪检部门办案,不是看你拒贿多少次,而是看你有过受贿没有,是一票否决。哪怕是一次,该撤职的就得撤职,该法办的就得法办,法纪无情嘛。所以年轻的实权干部当大官,成功的概率只有1%,而失败的概率是99%。
读者如若不信,可以看看你所了解的官员,那些仕途通达的,是不是不少都是共青团出身,或是那些年轻时实权不大的人。为何共青团出身的干部进步快,因为共青团不管钱管物,要想办成一件事,得左右协调、上下周旋,所以工作能力都比较强;另一方面,由于没有实权,人家既不找你批项目,也不管你要资金,所以得罪的人不多,行贿的人更少。这样升迁的机会,反而比起实权干部来要多得多。


第三定律:好人未必就是好官

这里讲的“好人”,有特定的含义,即大家都说他“好”的人。
有句俗语形容这种人,叫“好好先生”,也是毛主席曾批评过的那种明哲保身、但求无过的人。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好好人,不乏存在。在领导看来,缺点不明显;在群众眼里,印象也不坏,所以这些人做起官来,大多春风得意,平步青云。
其实,这样的“好人”,却未必是一个好官。


因为当官,本身就是一种责任。履行职责就得办事,可一旦办起事来,就没有不得罪人的。办好事要得罪坏人,办坏事要得罪好人,只有那些无所事事的人,才什么人也不得罪。像寺庙里的菩萨,好人坏人都要烧香,为什么?因为人们想升官发财,希望菩萨保佑;而菩萨呢,则是啥事也不做,所以不会得罪任何人。
要是菩萨真能提拔某人当官,或帮某人发财,那些没有升官发财的人,没准也会写菩萨的告状信。所以菩萨能得万人景仰,众生朝拜,玄妙在于他从不办具体的事。我们共产党的干部,总不能当菩萨吧?假如你要维护公平的竞争环境,要打击假冒伪劣,那么那些制假贩假的,就会对你恨之入骨,恨不得半夜里去你家的祖坟。倘若你办了坏事,如损公肥私,好人又饶不了你。因此要做“好官”,就要做好事,不得罪好人,但同时要敢于得罪坏人,得罪的坏人越多,说明你当官就越称职。


可问题也就出在这里,时下做官,要看民意。可“民意”是一个复合概念,人上一百,心态各异。那些敢做事的好官,只要做事,保不准就会得罪什么人。
尽管这些人不一定是坏人,但利益所系,必是如此。俗话说,众口难调,五个指头伸出来,也不一般齐。同一件事情,由于人们利益不同,有人说好,就有人说坏。若是搞起民主测评来,做事的,就往往比不过那些不做事的。站在经济学的角度看,这又是另一种民主失灵。
所以人们选官,既要民主,但又不能迷信民主;要看选票,但又不能只比选票。正确的办法应是,坚持多数人选人与“多数通过”规则,并在民主的基础上实行集中。我们的社会,毕竟好人是多数,坏人是少数。如有70%选民通过,就已是一个好官;相反,如果有了100%的选票,也许此人是一个“好人”,但作为一个官,就要大打折扣了。
不难想见,如果我们能在民主集中制的指导下,能把多数人赞成的人选出来,并委以重任,官风必能大变。这样一来,过去那些八面玲珑、只谋人不谋事的人,就没了市场;而那些刚正不阿、敢为老百姓办事的人,也没了后顾之忧。


其实,人非神仙,怎能无过?因此要容许干部犯错误。尤其现在改革时期,好多事情前无古人,我们不得不摸着石头过河。既然是靠摸石头过河,就得允许有闪失。不然求全责备,谁敢开拓创新呢?
现在确实有些人,自己无所作为,却总在背后指手画脚,这个不行,那个不对,但究竟如何办好,他又不出手。倘大家都如此,光说不练,那么我们的事业靠谁去推动呢?中国的改革,历来服从一个规律:突破在地方,规范在中央。农村改革如此,企业改革也如此。倘若当初改革不准试验,只能包对不错,中国的改革断不会有今天的局面。
经济学不反对你做“好人”,但发展经济,却需要的是好官。我们的分析证明,好人未必就是好官,所以笔者的建议是:为了国家的强盛,事业的勃兴,最好不要让“好好人”当官。

By 商闻

秦公一号大墓与“黄肠题凑”的秘密

众所周知,中国有四个最神秘的陵墓,一个找不到,一个挖不动,一个不敢挖,一个挖了十年。找不到的是成吉思汗墓,挖不动的是武则天乾陵,不敢挖的是秦始皇陵,而挖了十年的是一个较少有人提及的低调大墓。可它却创下了中国考古史上的五个之最,今天咱们就来聊聊秦公一号大墓。

1976年,这座古墓被考古学家发现的故事极具戏剧性。

由于秦国地处西部,现代考古学家欲知秦国人到底属少数民族还是华夏子孙,于是在陕西到处走访考察,然而长久以来“颗粒无收”。

偶然间他们听说,在宝鸡凤翔南指挥村有块土地,无论雨水多寡肥料多少收成都很差,有个人想从这块地上挖点土给土屋补墙,却发现挖出的土颜色不同。

敏感的学者们意识到老百姓说的“颜色不同的土”可能是“夯土”(被打实的泥土),立刻前往该地,果然挖掘出了一座占地近两个标准足球场面积大的、深度达二十余米的巨大古墓葬——“秦公一号大墓”。

陵墓中打实的夯土能够保护墓穴不被渗水。

直播时,记者在挖出的小坑中倒入水试验,水被满满盛着,没有出现肉眼可见的减少。

随着挖掘工作的深入,考古人员们发现这个墓竟然已经有了247个盗洞,最早的可以追溯到汉代,一直到唐宋和明清时期,让他们不由得心头一凉。

不过幸运的是即便大件青铜器所剩无几,出土珍贵文物依旧达到3500多件,其中还包括最重要的刻有290多个篆文的石磬(古代乐器)。

这让不少网友惊呼出声:被盗了247次还能有3000多件文物,那之前到底是有多少陪葬品啊……简直难以想象。

最关键的,通过这些文物的发掘和文字的解读,学者们终于证明了秦人的族属为华夏子孙,而非少数民族。

盗洞照片

由于盗墓情况严重,考古人员在清理棺椁的时候,开棺以后并没有发现遗骨,徒有一个股骨,这让探求墓主人真实身份的难度大大增加,几近于零。

又是一个“意外惊喜”,考古人员们发现刚找到的刻有铭文的石磬上有着关键信息。

铭文上有话——“共桓是嗣”,意思就是“秦共公和秦桓公的继承人”,即秦景公,墓主人的身份终于得知。

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里的秦景公雕像

1974年,自秦始皇兵马俑被偶然发现之后,考古界就掀起了一阵研究秦史和秦文化的热潮。先秦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900多年的西周时期。

周孝王时,秦人的祖先在首领非子的带领下,居住在西犬丘,也就是今天的甘肃礼县一带。那时的秦人过着畜牧业生活。后来,周孝王看重非子一族养马的特长,封非子为“附庸”。西犬丘就成为了秦人的封地。在历史的变迁过程中,秦人“九都八迁”,不断地将都城向东迁移。

从西犬丘,到汧邑,平阳,雍城,摆脱西北恶劣的自然条件和外族的威胁,直到公元前350年定都咸阳,最终建立了统一天下的大秦帝国。如果说,当初在陇东甘肃地区秦国拉开了自身发展的历史序幕,那么后来向关中挺进,尤其定都雍城之后,才真正奠定了秦统一六国的强国之梦。而雍城,作为秦国定都时间最长的都城,有“水上秦都”之称,曾经有19位秦国国君再次执政。因此,雍城也成为了上个世纪考古队勘察的重点地点。

雍城位于今天的陕西宝鸡凤翔县。1975年,陕西省考古所的一支考古队带着发掘秦代墓葬的目的,来到了这里。可是他们忙活了整整一年,几乎走过了关中山脉的每个角落,仍然一无所获。就在考古队员有些心灰意冷的时候,凤翔县南指挥村的一个村民悄悄跑来,给考古队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线索。他说村子南侧的麦田有一块奇怪的荒地,无论雨季旱季,地上打不了粮食。周围的庄稼都长得很旺盛,只有那块地显得格格不入。这个村民有一次想从荒地里取点土,修补自家院墙,可没想到挖出来的土即坚硬,还夹杂着一些青红色的不明物质。

听了这话的考古队员兴奋无比。他们抄起洛阳铲,就来到了荒地,立马着手勘测。一铲子下去,带出来的全是五花夯土,下面果然有墓,考古队员简直激动得热泪盈眶。

要知道土质是判断墓葬的一个重要指标。原生土,即使经过几千年,土色都是一致的。而五花夯土是由生土和墓内的白膏泥或木炭等结合,经过人工夯打而成,土质坚硬,不同于生土的自然状态。可以说挖出了五花夯土,地下有古墓,就八九不离十了。

很快,考古队员们大致摸清了这个地下工程的形态,可所有人都被这座古墓的规模震惊了。大墓呈一个诡异的“中”字型,有两条东西走向的墓道,和一个长方形墓室组成。全长将近300米。 东墓道长156米,西墓道长85米。墓室 东西长59.4米,南北宽38.5米。主体墓室分三层,呈现一个倒金字塔状,总深24米,相当于一个8层楼的高度。

大墓总面积5334平方米,相当于一个国际足球场那么大。此墓比河南安阳侯家庄商代王陵大10倍以上,比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大20倍,是迄今为止,已经被考古挖掘的最大规模的陵墓。如此规模的古墓,墓主人绝非常人。因为宝鸡凤翔是先秦都城雍城的所在地,此墓又是被发掘的第一座古墓,因此被命名为“秦公一号大墓”。

在那个年代中国还没有大型的挖掘器械,而且考古是个细致活,陵墓的挖掘工作只能靠人工。就这样,墓葬里的土,靠着工人们,一车车的,如同蚂蚁搬山一样,拉出去。光夯土就挖出了8万立方米。整个陵墓的发掘工作从1976年开始,到1986年结束,耗时10年。可挖掘的过程中,考古人员们还是看到了他们最不想见到的一幕,墓葬周围发现了大大小小240多个盗洞。此墓也没能逃过史上盗墓贼们的黑手。而最让众人感到惊叹的是,随着夯土一点点被移除,墓穴中出现了大量的人骨遗骸。他们各个都是在埋葬之前就已经身首异处。正是这些神秘的尸骸,揭开了古代最为残酷的殉葬制度的面纱,那就是人殉。

人殉

考古队员先在大墓第2层台基处,发现了一个狰狞的头骨,他嘴巴大张,好像死前经历过极大的痛苦,在声嘶力竭地呼喊着什么。随后,在头骨发现不远处,又找到了一节折断的胳膊残骸。顿时整座古墓蒙上了一层恐怖的氛围。经过连续几天的工作,在二层台的泥土中一共清理出20具人骨遗骸。这些尸骸都无棺无椁,位置杂乱无章。他们应该就是传说中用来祭祀的人牲。人牲还与人殉有所不同,他们是殉葬制度中最悲惨的牺牲品。顾名思义,就是把人当作牛羊猪等牲畜一样宰杀掉,供奉给祖先的神灵,祈求征战的胜利,保佑国家的长盛不衰。被杀的人牲多是一些战俘和奴隶。然而,这20具人牺牲还不是最让人感到震惊的。

在清理完三层台的泥土之后,秦公一号大墓的全貌展现在众人面前。最底层的中间位置是庞大的主椁室,旁边还有一个副椁室。

在椁室周围摆放了整整166个棺木。棺木被打开后,里面全是蜷缩下肢的殉葬之人。其中有72具殉人被摆放在靠近棺椁室的位置。棺木大而宽厚,被称为“箱殉”。考古人员猜测这72具箱殉应该是身份稍高的姬妾和近臣。在72具 箱殉的外围是94具细长狭窄,质地单薄的棺木,被称为“匣殉”。 匣子中的94人应该是身份较低的丫鬟或者奴仆。在处理这些棺木时,考古人员发现,当时的丧葬习俗是“岁以髹漆”,也就是说死者多少岁,就会在棺木上刷多少层漆。这166具殉葬者,年龄最大的50岁左右,最小的只有十几岁。可他们在棺木中的姿势却十分奇特。全部都是蜷缩着下肢,用布或绳索紧紧捆绑。

但是并没有发现外伤的痕迹,而且形体安详,好像丝毫没有经过痛苦的挣扎。那么这些人在殉葬的过程中是如何集体死亡的呢?后来专家们,在这些骨骸中,发现了严重超标的汞元素和砷元素。砷,是剧毒砒霜的主要成分。也就是说,这些殉葬者,可能是集体喝了含有砒霜的毒酒,毒发时间快,来不及挣扎就死亡了。

人殉制度,起源于原始社会,在奴隶社会达到巅峰。特别是殷商时期最为鼎盛。西周承续殷商,继续实行人殉。到了东周春秋战国时代,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人殉逐步减少,但从未真正杜绝。尤其是由于地处西垂的秦国,依然长期保持着对灵魂的崇拜和奴隶主贵族的等级尊卑观念。认为主人去世后,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殉葬者下肢蜷缩的姿势,也代表了他们的奴隶阶级。面对主人,即使到了阴间,也要屈膝下跪。

不仅仅是人殉,大墓东侧墓道的南边,还有一个“车马坑”。2019年3月正式启动了发掘工作。根据勘探资料显示,坑内埋有3列真车活马。活人、活马、真车陪葬,墓主人还真是下得了狠手啊。那么他究竟是谁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黄肠题凑

时间来到了1986年,经过了10年的挖掘,中央椁室的棺顶才露出土面。与此同时,另外几路考古队已经在宝鸡凤翔县又发现了十几座秦国古墓。秦雍城遗址,包括墓葬和其他居住区遗迹,渐渐地浮现在了世人眼前。而“秦公一号大墓”也在雍城遗址的范围以内,由此推断,它也是一座秦墓没跑了。

考古队员们小心地清理掉椁室周围的青膏泥和积炭,看到了一座如同平顶木屋般的主棺椁,面积约90平方米。主棺椁的西南处还有一个副椁室,是存放大件随葬器物的。整个棺椁全部由一根根四方木头组成,边缘有榫头伸出,全椁没有一枚金属钉。每根木头都是上好的坚硬柏木心儿,规格一致,横截面都是边长21厘米的正方形。专家们都惊呆了,这就是传说中,比金缕玉衣更加奢华的丧葬形式,黄肠题凑!

黄肠题凑模型
构成“黄肠题凑”的柏木枋

黄肠题,是古代天子帝王级别使用的棺椁,属于最高等级的墓葬,东汉之后就逐渐失传了。一旦攻破,里面的随葬品必定堆积如山。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秦公一号大墓周围的盗洞足足有240多个。所谓黄肠题凑的“黄”指的就是材料选择的是上好的黄心柏木。“肠”是指将柏木去皮,只留木心。“题”指的是木头的端头,在棺椁四周形成了榫头,便于多人搬运。因为会黄肠题凑的棺椁,里面陪葬物品的数量不容小觑,重量自然不轻。“凑”则指的是木条严密整齐的摆放形式。它对工艺的要求极高。木头表面必须打磨光滑,稍有不平之处,便不能做到严丝合缝,坚固不摧。秦公一号大墓整套椁具,用了680多根百年以上的黄心柏木。据推测至少需要300亩森林才能凑齐这些木料。恐怕只有天子皇家的财力才能做到了。可雍城是诸侯国秦国的都城,春秋时期,黄肠题凑是周天子专有的葬式,在雍城怎么可能会出现天子墓呢?

让考古队员们感到震惊的还不仅仅是黄肠题凑本身。当一根根椁木被抬出大墓时,一个考古队员,惊奇地喊道,“快看木头上闪着银光啊!” 一开始大家以为木头上应该是被镶嵌了银饰品作为装饰。后来,经研究,考古队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

这些木头是经过金属浇灌的。而且被浇灌的金属是铅,锡和白铁的合金。也就是说,在几千年前,古人已经掌握了复杂的合金技术,懂得用浇管金属为木材防腐。更让人称奇的是,椁木上没有任何烧焦的痕迹。理论上,铅,锡和白铁合金的熔点要比木材的燃点高很多,秦人是如何找到一个平衡点,将液态金属直接浇灌到木材上的?专家们百思不得其解。
与此同时,当椁木一根根被移除后,众人都傻眼了。光主棺室和副棺室周围就有20多个盗洞。里面的陪葬物品都被偷得七七八八了。通常用来确定墓主人身份的,刻有铭文的青铜器一样都没找到。完了,忙活了10年,难道要竹篮打水一场空了吗?

还好此时在棺室中发现了另外一件陪葬物品,揭开了墓主人的神秘面纱。

编磬

在前棺室正西的木架上,悬挂着一组石磬。别小看这组石头残片。它们被形象地比喻为中国古代的钢琴,是一种击打传声的乐器。传闻中让孔子“三月不知肉味”的韶乐就是由编磬演奏的。而秦公一号大墓中出土的这组石磬,最奇特的地方就是上面带有铭文。

其中一句是“天子郾喜,龚桓是嗣”,推测此墓主应该是继秦龚公,秦桓公之后享国40年之久的秦景公。此外,另一句铭文写有“唯四年八月,初吉甲申”,应该对应的就是秦景公四年八月初的甲申日。由此,考古界目前统一的说法是,秦公一号大墓乃是秦景公之墓。

景公在位期间秦国已在雍城雄踞百年,国力日渐强大。在那个事死如事生的时代,按理说,景公墓中应该出土大量的珍宝重器。虽然墓中仍然发掘了3千多件文物,但青铜重器,大件器具都已经被盗墓者洗劫一空了。连被称为墓葬铜墙铁壁的黄肠题凑都能攻破,不得不说古代的盗墓祖师爷们,功力了得啊。那么我们是不是就与景公墓中的文物无缘了呢?也不能这么说,事情在1992年出现了转机。

盗墓贼之墓

1992年5月,宝鸡市考古队在市区南郊的益门村,发现了两座春秋古墓,将其分别命名为M1,M2号墓。这两座古墓并不起眼,规格十分简陋,尤其2号墓,整个墓葬的面积不足3平方米,葬具只有一副棺椁。可是接下来的发掘让考古队员们又傻眼了。

两座古墓中陆续出土金器、玉器、铁器、料器等珍贵文物200多件。

其中金器最多,占到了半数以上。根据出土文物的样式和纹路,此墓也属于春秋时期的秦墓。可这么多黄金饰品怎么会出现在如此“寒酸”的墓葬中?这与墓主人的身份也太格格不入了。就在这时,考古队员们发现,从益门春秋墓中出土的器物,与秦公一号大墓中的出土文物十分相似。两座墓中都有出土金圆泡,金串珠,鸭首金带扣和鸟首形玉带钩的造型也如出一辙。

部分考古队员们大胆推测,益门春秋秦墓的墓主人该不会就是秦公一号大墓的盗墓贼吧?当然了,这只是一种猜测。

先秦时期,黄金器物的数量十分有限,不是王公贵族是不会将贵重的黄金制品作为随葬品的。而在益门春秋秦墓中出土的所有金器中,最让人叹为观止的就是有“秦剑之星”美誉的金柄铁剑了。金质的剑柄作镂空蟠螭纹和饕餮纹,镶嵌绿松石和料珠,其雕刻技术,镶嵌工艺让人叹为观止。

而这把金柄铁剑最有价值的还不是金,而是铁。要知道,金的熔点是1064℃,铜的熔点是1083℃,而铁的熔点为1535℃。 冶炼金属,一个重要条件就是温度。在奴隶社会,人们所使用的燃料,大都是木材。木材燃烧的温度低,熔点高的金属根本不能熔化,无法冶炼。相对来说,金和铜的熔点要比铁低很多。所以历史上也是先后冶炼出了金和铜 ,后冶炼出了铁。铁器的出现是人类征服自然,打开能源开发之门的标志。可见,昔日的秦国早已掌握了最先进的金属冶炼技术。

除此之外,益门春秋秦墓中还出土了9件料器,也就是用加颜料的玻璃制成的器皿或者工艺品。其中由近千颗珠子串成的黑色料珠串,绿色料珠串,和褐色料珠串,精美绝伦。深埋地下几千年,仍然光泽依旧。远在五六千年前,埃及人首先发明了烧制玻璃的技术,后来传遍欧洲大陆。最初人们认为中国的玻璃也是从西方传入的。

可是专家对益门春秋墓中料器鉴定后发现,这些料器使用的是铅钡玻璃, 与西方的钠钙玻璃不同。所以说先秦烧制玻璃的技术是自成系统发展而来,并非舶来品。木材的金属浇灌技术,冶铸技术,烧制玻璃的技术,先秦可谓是掌握了古时候罕见的各种黑科技。怪不得有传闻说,秦国统一天下,背后有外星人的神助攻。

秦公一号大墓的墓主秦景公,作为秦国的13代国君,在位期间将秦国势力不断地向中原地区推进,为日后秦始皇一统六国奠定了基础。秦公一号大墓的发掘也占据了考古学上的五个之最,是迄今为止中国已被发掘的最大墓葬;主椁室的“黄肠题凑”是迄今为止发掘的周、秦时代的最高等级葬具;椁室外侧的墓碑是中国墓葬史上最早的墓碑实物;墓中出土的石磬是最早刻有铭文的石磬。可以说秦景公墓葬的规模,以及黄肠题凑的棺椁都是按照周天子的等制来完成的。原来早在景公时期,作为诸侯国的秦国就已经把他们雄霸天下的野心刻在了骨子里。

By 第一新闻陕西日报小乌

好剧推荐:大明王朝1566

对于中国历史剧作者而言,腊月的第一场雪,别有一层意味。就是在腊月的第一场雪中,伴随着紫禁城的欢声笑语,历史剧《大明王朝1566》的故事拉开帷幕。冯保、吕芳、严嵩、徐阶、高拱、张居正、嘉靖、裕王、海瑞,他们渐次登场,一个个历史人物,在虚构的世界中重演真实。那时很少有人想到,这样一部“枯燥”“乏味”“冗长”的作品,会成为中国历史剧的代表作,而它的出现与惨淡收场,标志着一个历史剧黄金时代的离去。

大雪是《大明王朝1566》的隐喻。第一集,钦天监监正周云逸被宦官杖杀,而冬季的雪迟迟未至,笃信祥瑞的人们担心这是国运下行的征兆;第三十二集,旁白道:“今天真是严党的好日子。冬至瑞雪,鄢懋卿南巡的白银进京了。”但见严世蕃款款出迎,面有喜色,直叹好雪,此时的他许是不知道,这凛冬的鹅毛大雪,就是上天为他亲自准备的孝衣;到了结局,又是一场雪,嘉靖驾崩,海瑞出狱,纷纷大雪衬得大明王朝如履薄冰,又隐现希望。

皑皑白雪,引出矛盾。《大明王朝1566》聚焦的矛盾,首先是“银子不够”。纵观张黎、刘和平参与的历史剧,国库亏空往往都是事件发生的引子。《雍正王朝》,黄河发大水,国库缺钱,于是有了四阿哥筹钱救灾,冷面王催逼各大臣;《走向共和》,慈禧太后要修园子,北洋水师要军费,于是有了李鸿章扩大卖官鬻爵、翁同龢克扣军费开支;到了《大明王朝》,皇帝要修宫室,沿海有倭患,北方有鞑子,都需要钱,但国库缺钱。于是有了“改稻为桑”。

为什么张黎、刘和平那么喜欢用钱做文章?盖因钱是中国人的心头宝,也是中国人头上的一把刀,谈钱筹钱,最见得人情关系的复杂,也最见得不同政治集团的扯皮。徐阶老家有万亩良田,他口口声声耽君父之忧,但国家缺钱了,他却是清流模样,舍得砍下层文官的钱,不舍得动自家的肥肉。同理,严嵩一家富得流油,党羽鄢懋卿、罗龙文等人霸占朝廷的肥缺,但国库亏空,他们的法子,是借君父之名,苦一苦百姓。在此,无论清流浊流,都各怀鬼胎。他们已经是固化的大官僚,背后牵扯着庞大的地主阶层利益,成为实际上的既得利益者,他们首先想到的,必然是维护本阶层利益。所以,即便像徐阶这样的开明官僚,也有这虚伪的一面。支撑徐阶的,是他在江浙地区巨大的家族力量和士大夫动员能力,江浙地区,恰恰是明代钱粮重地,帝国的经济命脉。支撑严嵩的,则是皇帝的信任,以及他庞大的“门生故吏”集团,浙江的胡宗宪,就是其中一员。朝廷要倚靠胡宗宪驱逐倭寇,要通过严党的人维持各部门正常运作,所以,在皇帝忍无可忍之前,仅凭清流之死,断断无法动摇严党。

那么,严党最后是如何倒台的呢?因为他们贪欲太甚,惹怒了嘉靖。

浙江贪墨一案,嘉靖姑息严嵩父子,只问罪郑必昌、何茂才等小人物,因为当时国库库存岌岌可危,且文官阶层,不少是严党的人。如时任司礼监掌印太监吕芳所说:“那些管盐的衙门,都是严阁老、小阁老(严世蕃)的人,钱,被他们一层一层的都贪了。上下其手,铁板一块。派人去查,那是一两也查不出来,可只要鄢懋卿去了,他们都会乖乖地献出来。说句伤心的话,大明朝国库的钥匙,一半都捏在他们手里。朝廷要用钱,这道门,只有他们才能打开。”

可严党不但不加收敛,反而日益猖獗,在严党官员鄢懋卿巡盐一事中,吕芳告诉嘉靖,锦衣卫朱七等人一直跟着鄢懋卿的船队,发现鄢懋卿在把银子押回京师以前,还有三条船,这三条船,满载着私藏的两百多万两,一条,驶往江西分宜,严嵩的老家;一条,驶往丰城,鄢懋卿自己的家;还有一条,一个月前装作商船,驶回了北京。欺君罔上,引得嘉靖愤怒:“鄢懋卿,冒青烟!……朕的钱!他们拿两百万,朕分一百万!还要朕感谢他们吗?”

于是,清流们斗了几十年的严党,嚣张跋扈盘根错节的严党,因为让皇帝忍无可忍,顷刻之间倒台了。

大明王朝1566年,如编剧刘和平所说:“家国不分、朝廷不分。具体来说,紫禁城乾清宫是分界处,乾清门以外是国,门以内是家;门以外是朝,门以内是廷。明朝皇帝可以不经过法律程序直接在‘廷’内、也就是在皇帝家里,将大臣杖毙。”家国关系是《大明王朝1566》的一个核心点,家有大家小家,小家即普天之下芸芸众生各自的家庭,而大家,在皇权社会的背景下,即中央政权。皇权社会服膺于父权社会,因此在“家”这个共同体里,父是掌握最高权威的那一极。

“父亲—媳妇—儿子”,三者贯穿《大明王朝1566》的故事,有趣的是,这种以父主导、三者并存的情形,在《大明王朝1566》中比比皆是。比如在朝廷之中,是皇帝—宦官—文官,皇帝是君父,宦官是认干爹的儿子,文官是媳妇。事实上,在正史的记载中,嘉靖朝的宦官中规中矩,并没有大的动静。我们听过魏忠贤、刘瑾,但很少听过嘉靖朝的宦官。刘和平之所以特意在故事中加重宦官的戏份,正是为了达成这种“三者并存”的状态,但三者并非互相制衡,而是以君父为主导,三者互动。《大明王朝1566》的宦官不像传统历史剧叙事般被妖魔化,他们未必个个都忠厚老实,但也绝非十恶不赦,他们的善是人性的善,他们的恶也是人性之恶,刘和平没有去刻意写极端的非人之恶,也更没有将这些恶强加于宦官头上。吕芳、杨金水、黄锦都体现了人性之善,他们本质上是皇帝的奴仆,但他们没有泯灭做人的本性。

而媳妇是这种权力结构中最受气的一方,却也是缓和家庭矛盾必不可少的一方。徐阶说:“大明朝两京一十三省,百兆生民,就像这一家的子女,皇上就是这一家的父祖。臣等便是中间的媳妇,凡事但按着媳妇的职分去做,能忍则忍,该瞒则瞒,尽力顾着两头。实在顾不了,便只好屈了子孙也不能屈了公婆。除此以外,别无他法。”可媳妇再能干,也只是裱糊匠,无法打破这一权力结构,家庭有难,媳妇可以缝补,难以挽回。

在剧中,罕见能打破这种僵局的是直臣海瑞。有明以来,官场上的群臣,日益看重清流与浊流之分。清流者,如《雍正王朝》之李绂,《大明王朝1566》之李清源等。若说海瑞,确是清流,但倘若将清流视如党派,海瑞又决然不是,天下皆知,他孤身一人,无党无派。正因如此,处理浙江贪墨案时,他对赵贞吉心有嫌隙,鄙其处事;李清源策动众御史上书弹劾内阁、通政使司及各部堂官时,他劝止王用汲;群臣共上贺表恭迎嘉靖时,他却备好棺材,呈上一纸《治安疏》。

《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九集,赵贞吉和海瑞的对峙,颇能反映海瑞的性格。且看台词:

海瑞听罢,正色道:“多谢赵中丞和谭大人的保举,但不知让我们出任知州后,还能为百姓、为朝廷做些什么?”

赵贞吉:“当务之急,是要为胡部堂前方抗倭筹集军需。秋后了,再苦一苦百姓,将今年的税赋,尤其是桑户的蚕丝税收上来。军国大事,百姓也能谅解。”

海瑞:“(突然大声说)那么多赃款不去查抄,还要再苦一苦百姓!(沉默片刻)赵中丞、谭大人,我海瑞这几个月来,作为你们的属下,多有不敬。今后,再也不会了。曹州知州我是绝对不会做的,淳安知县,今晚我就写辞呈。母老女幼,家里几亩薄田,我也该回去种些稻子了。”

读罢,我们想:是海瑞意气用事吗?是他成心要和上级赵贞吉对着干,为了保全自己的清名驳了人家的好意?

不。一直以来,从淳安知县,到审理郑必昌、何茂才,再到这一幕的愤而离去,海瑞都在坚持自己一以贯之的原则,也是刘和平为这一艺术形象赋予的最具恒久性的品质——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刘和平笔下的海瑞,同样和历史人物一样,有封建局限的一面,有君父思想,但不同的是,百姓的利益,成为比君父更上一层的行事准则,海瑞不是不顾全大局,他顾全的是百姓的大局。他愤怒官僚们利用大局的幌子,继续吃着百姓的人血馒头。群臣忙着党争,地方官包庇同侪,皇帝的面子,老师的面子,内阁、司礼监甚至王爷们的面子,每一个都凌驾于百姓之上。官僚们筹措军饷,没有法子,又继续盘剥百姓。海瑞恨自己无法改变这般局面,恨党争不休,盘剥不止,如果他妥协,顺赵贞吉和谭纶的人情,那就意味着,他默认了既定的规矩,他低头了。

但海瑞不会。他“严党要参,皇上要谏,致君父为尧舜,免百姓之饥寒。君为轻,社稷次之,民为重。”所以他敢说:“历来参劾严党者都因牵涉皇室反罹其祸。我看恰恰相反,就是因为他们只敢参严不敢直言天下之大弊,才使得严党能够藏身大弊之后肆行贪墨而不倒。天下大弊不革,倒了一个严党还会再有一个严党!”

朴人

海瑞是一个看似好演,实则难演的角色。

演员黄志忠曾回忆:扮演海瑞特别折磨人,这个角色是走在生死线边上的,最有代表性的一场戏就是结局的一段——海瑞在狱中先后得知嫂子、孩子、皇上的死讯,自己却被赦免了,这种叠加情绪稍微把握不好,就给人一种“用力过度”的感觉。黄志忠谈到那幕戏时说:

“这场戏什么时候拍,一定提前告诉我,给我准备出量来,这样的戏要死人的演完之后。确实演完之后我的心跳达到一百七八十下,很多瞬间细节的东西不是你想象出来的,你设计成演成那样,到时候有感而发,有一根线牵着你往那个地方走。心惊肉跳这个词我是知道的,自己的肉啪啪跳,浑身发麻,从头到脚浑身发麻。”

黄志忠在诠释海瑞时,他首先要做定位。黄志忠将过去的艺术作品对海瑞的诠释,区分为历史形象、文学形象和民间形象,《大明王朝1566》中的海瑞,是照民间形象去演的。而这一民间形象最难处理的一点,是你要将他演得像个“人”,但又要在他身上体现一种超越的气质,一种让观众深深信服海瑞确实可以作为精神榜样的气质。

这样一个精神榜样,首先是孤独的。《大明王朝1566》前,刘和平曾执笔《雍正王朝》的剧本,“雍正”在剧中,同样是一个被孤独感缠绕的形象。海瑞与雍正,一个是自下而上,一个是自上而下,“一个是最高道德境界上的孤独者,一个是最高权威境界上的孤独者”。

刘和平塑造的文学形象“海瑞”,是君本、民本思想的叠加,代表中国传统中最淳朴的一种诉求,且愚且智,就连对其有所嫌隙的清流之士——泰州大儒赵贞吉,也感慨他是周公孔子所推崇之“朴人”。剧中的海瑞,就像大明朝的堂·吉诃德,他在自己的内心深处燃烧着和堂·吉诃德相同的巨大激情;他一心一意为外人眼中荒诞不经的事奋身而战;他要用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去反对现实生活中自己看不顺眼的一切。吉诃德是孤独的,海瑞也将坦然接受孤独的境地。

“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

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

孤独的海瑞,既是清官,也是一个大孝子,但他往往要面临忠孝矛盾下的选择。

《大明王朝1566》有这么一处情节:离过年只剩三天,每个官员却只能两斗米两升胡椒十吊铜钱过年。群情激愤,负责发放钱米的海瑞也无能为力,国子监司业李清源领着百官大闹了广盈库,直闹到户部,人人喊苦。李清源不知,眼前肃然不语的海瑞,日子清苦更甚。他的妻子怀孕不到三个月,他只得将母亲织的布拿到街上贩卖。再过不久,当他前往大兴赈灾,在他眼前的,将是茫茫大雪,满地的饿殍。两京一十三省,多处遭灾,又遭贪墨之人层层盘剥,百姓的日子,一如凛冬般寒冷。

“不能谋万世者不能谋一时,不能谋全局者不能谋一隅。”海瑞有他自己的考虑。他知道,今时今日的局面,根源并不在内阁,找内阁的麻烦,无济于事。海瑞想要雷霆万钧,从病根入手,但他又不是全然无所顾忌之人,他的命,他的名,可以是身外之物,可他的老母亲,和妻子三个月的身孕,却是他心头的羁绊。最终,海瑞的选择是——借机让老母亲和妻子离开京师,将身后事托付给好友王用汲,而自己写下“天下第一疏”,在家早早备好棺材。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满朝文武谁人不知谁人不晓海笔架的执拗。海瑞认死理,贪官墨吏忌惮他,清流也不和他对路。处理浙江贪墨案时,他对徐阶的门生赵贞吉心有嫌隙,鄙其处事;清流李清源策动众御史上书弹劾内阁、通政使司及各部堂官时,他劝止王用汲,莫和他们瞎掺和;群臣共上贺表恭迎嘉靖时,他却备好棺材,呈上一纸《治安疏》。

海瑞的信念被给予精神上的肯定。朝堂上,别人会说他愚,说他急切,说他阎王爷面孔不讲情理,但很少人鄙夷他的初心。不过,这些无法缓解海瑞的苦闷,因为社稷污浊、文治不张、法度不严。

于一个人,真正的大悲哀,恐怕是彻头彻尾的不被理解。这样的人,要么是不合时宜的落伍者,要么是异想天开的超前者。前者,恐怕倾注心力也落得个愚古不化,后者,他所投入的事业不是一人一世所能完成。海瑞的幸福就在于,他也许不被重用,但被理解;他也许艰难前行,但不乏掌声。诚然,海瑞也曾经遭遇过改稻为桑案草草收场式的苦闷,终其一生大明朝的乌烟瘴气也并未消散,可就像罗曼-罗兰说的:“真正的光明绝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真正的英雄绝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海瑞更大的幸福就在于,他找到了自己愿意付诸热枕的事业,他确确实实地获取了类似信仰般的执念,这让他不必害怕沉沦堕落,让他有源源不断生活的勇气而敢于面对内在的敌人。 某种程度上,海瑞在世人眼里,已不仅仅是一个直臣,他仿佛被赋予精神象征似的意味。刨除时代局限造就的愚忠,他的正气、执着、廉洁、自律和赤诚,都是超脱时代的精神。一个人显露这种精神容易,不容易的是坚持一生。

只可惜,就像刘和平说的:“万历十五年,这个榜样终于死了。北京所有的官员集体写祭文哀悼他,南京所有的官员写祭文哀悼他,皇帝亲自写祭文哀悼他。这些祭文哀悼的不是一个人的故去,而是一种精神象征的陨灭。”

棋子

海瑞成为道德模范是他的幸运,从他的初衷而言却也是他的不幸。道德模范被人敬仰,却无法被托付真正的重任,海瑞的破坏性也会因道德模范的标识而消解。而在剧中,有一个人与海瑞殊途同归,那就是胡宗宪。

《大明王朝1566》里的胡宗宪,比正史里的胡宗宪更有文臣气质。他是能臣,嘉靖说他老成谋国;他是媳妇,在一个家里充当润滑剂。现实的理想主义者最初也许同样有骑士梦,渴望像荆轲一样,为骑士理想而献身。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真正成为骑士的又有多少?留下来的,他们并非泯灭理想,而只是以另一种方式——一种看上去平庸苟且的方式,一点一点构建心中的理想国。

胡宗宪是一个主动皈依于世俗社会行事逻辑的理想者,他做事并非全为自己、为所属党派,他同样有对国家和百姓的关怀,这是他理想主义的地方。但是他做事不像海瑞,不是直捣黄龙、打破秩序,而是在固有秩序内迂回行驶,寻求渐进改良,尽管这种改良并没有制度保障,而只能靠个人的恻隐之心维持。

在中国,很多理想主义者不是像海瑞这样,海瑞很理想,但这种人注定少得可怜,那种为了自己心中的道奋不顾身的意志,那种真正发自内心相信自己的道的执念,很少人能坚持。现实的理想主义者更可能像剧里的胡宗宪,“他就像个媳妇。上面有公婆要孝顺,中间有丈夫也得顾着,底下还有那么多儿女要操劳。辛苦命,两头不讨好。”

但是,老成谋国的胡宗宪,却依然输给了现实。在改稻为桑案中,当浙江淳安、建德两县被淹,数十万灾民无家可归,胡宗宪想办法筹措粮食赈济。他首先向户部请求调粮赈灾,可徐阶、高拱却一番搪塞,暗示其无粮可调。而张居正在裕王府私下议事时也说:“户部,是不能给他调粮的。能调,这个时候我们也不会给他调了。”理由是:“干脆让浙江乱起来,就当做我大明朝身上烂了一块肉,这块肉一烂,严党这个脓疮,就到了该挤的时候了。”

而当胡宗宪前往江苏借粮,赵贞吉作为他的好友,也只能这样答复:“一百船、两百船粮,江苏都拿得出,却不能借给浙江。是朝局不容我借给你。”且“两边的人都不愿意我借粮给你”。这两边,一边就是严党,他们毁堤淹田,为的就是逼农民把田地贱卖,好推动改稻为桑、土地兼并。而另一边,正是徐阶一派人,理由,张居正已经说得很清楚。严党、徐党,政见不同,却在某些方面达成了惊人的一致。有趣的是,当严嵩倒台、徐阶升任内阁首辅后,他的儿子徐璠继任工部侍郎,负责给嘉靖修宫观的用度开支,而他的前任恰恰就是严世蕃。

可怜了胡宗宪东奔西走,换来一声长叹息。但是,他更深的悲剧还在后头。改稻为桑案的末尾,当沈一石自焚于府中,嘉靖授意让胡宗宪的徽商同乡接手沈一石的空壳子作坊,胡宗宪知道,徽商一时半会不可能拿出那么多丝绸,到那时,他们肯定会找自己求情,嘉靖一开始就算计好,要通过此事让胡宗宪入坑,便于日后查处。这个坑,胡宗宪爬不出去,嘉靖要查他,为的是给“倒严”铺路。

于是,只要东南平息倭患,飞鸟尽良弓藏,胡宗宪就成为棋盘上的弃子了。但他还是拒绝了严嵩的授意,决定平定倭患。这是剧中的胡宗宪难能可贵的一点,他信奉一句话——“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是圣人教导我们:做事不问可不可能,但问应不应该。”

围城

“金儿,从这一刻起,你不用再装了。三年了,真是苦了你了。现在好了,咱们给太祖爷守灵去了,太祖爷也不会说话,也不会生气,没有人再算计咱们了。金儿,把头发,把脸,还有咱们这只有半条的身子,都洗干净了。从今往后,咱们爷儿俩干干净净的做人。”

这是《大明王朝1566》后半部的经典情节——一声呐喊,水花四溅,宦官杨金水奋力拍打着奔流。他已经好久好久,没有如今天般宣泄自己的情绪。也许,这就是他生命中最美好的一天。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他足足等了三年。

王劲松老师饰演的杨金水,可能是全剧最具复杂性的一个角色。我们能说,这位宦官坏透了,他阴鸷、狠毒,工于心计。在浙江贪墨案中,他盘剥沈一石,参与毁堤淹田,牵连胡宗宪,肆意贪污,目无法度。我们也能说,他坚韧、隐忍,令人同情。对主上忠贞不二,对朋友感激而愧疚,对芸娘,出于义,出于情,也颇有照顾。

杨金水曾说:“做太监,唯一的天,唯一的云彩就是在宫里,太监没家,宫里就是他们的家。”命运不由他,令他打小就是为主子尽忠的奴仆命。杨金水贪,多少银子流进他自己的腰包,又有多少银子,是为了满足以上面人的私欲。被逼绝路,他为何不一死了之,而选择装疯?真的只是要保全自己的性命吗?需知道,他若一死,事情就会推到他身后的吕芳,觊觎司礼监头把交椅的陈洪,会不会借机攻讦?清流又会不会趁势弹劾?吕芳是杨金水的恩人,在杨金水眼里,他是父亲般的存在,杨金水不敢冒这个险。所以他不能死,他选择疯。他这一疯,江南织造局和内廷的线索也就断了大半,吕芳不会有事,司礼监安稳不变,宫里的体面也就保住了。

就像杨金水自己说的:“我不过是皇上,是老祖宗派到浙江来的一条狗,我得看好这个家!”他只有“半条身子”,很多时候,这“半条身子”还由不得自己。

杨金水是苦命之人,站在岸边的吕芳又何尝不是。侍奉君侧,如履薄冰,所谓的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可十步之内也分明有陈洪般虎视高位的狠角色。时时刻刻,他既要想着保自己,又要想着如何保杨金水,如何保冯保,如何为自己的“干儿子们”留后路。他留给冯保的“思危、思退、思变”,也是留给自己的警示。

知道有危险就躲开危险,叫思危;躲到人家都不再注意你的地方,叫思退;退下来就有机会,再慢慢看,慢慢想,以前哪里错了,往后该怎么改,叫思变”。 宦官就这样夹缝中求生存,在深宫中战战兢兢。可终究,他们不过是皇帝的家奴,是每天哈腰点头的忠犬,皇帝一句话,能让他们生;皇帝一句话,也能让他们死。

在《大明王朝1566》中,皇帝嘉靖的形象,南开大学历史学教授冯尔康先生总结道:“御下有方。”他既非圣君,也非昏君,其实就是个玩弄权术、贪谋私利但善于驾驭、大事不虚的主儿。这可以从一个人事任命看出:

严党垮台,嘉靖重用陈洪,逐步将其提为司礼监掌印太监,同时贬斥吕芳,发配中都孝陵。

这个变动,嘉靖是有私心的。

两方面,一:陈洪挡唾沫。严党倾覆,替嘉靖遮风挡雨的墙瞬间倒了,压抑已久的清流势必群起,唾沫横飞,必须找一个狠角替自己转移仇恨。吕芳、黄锦是温和派,肯定不行。徐阶的威望镇不住百官,更不消说比徐阶位分低的高拱、张居正,唯有阴鸷狠辣的陈洪可担此任;

二:让吕芳安享晚年。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嘉靖真的是因为忌惮吕芳才贬斥他的吗?我看不然。吕芳是宦官中的老人,跟了嘉靖四十多年,吕芳是什么人,嘉靖能不清楚?嘉靖的心思,吕芳也是明的。嘉靖这个关头把吕芳发配守陵,是让他远离严党倾覆后清流的压力,以及帝位交替引发的政治斗争,使其安享晚年。所以吕芳庆幸,没有谁会再跟他过不去了。吕芳的结局,这时候以经定了。

表面上,吕芳被斗倒,冯保去了朝天观干苦力,陈洪高居司礼监掌印太监,正春风得意。但其实,他是注定悲惨也最没得回头的一位。他鞭笞百官,得罪了士大夫;他奉命领走冯保,得罪了裕王府;他暗斗吕芳,得罪了吕芳的干儿干孙。他这样的狠角,所有人都得罪个遍,其实就是嘉靖用来震慑百官、制衡权力的一根铁棍,但嘉靖对这根冷冰冰的铁棍是没有感情的。用完了就丢。嘉靖龙御归天之日,便是陈洪丧钟敲响之时。

天道

纵观全剧,嘉靖皇帝看似是最聪明绝顶也最具有权力的一个人,他玩弄大臣、满足私欲,甚至幻想修炼成仙,可最终,天子也熬不过命数!

该剧的结尾十分讽刺。大雪纷飞,嘉靖病危,裕王问父亲龙御归天后,自己可用何人,嘉靖先后说了徐阶、高拱、张居正三人,结果,嘉靖这位不争气的儿子问除此三人,还有何人可用,嘉靖叹息:“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在剧中,嘉靖自以为可以无为而治,凭借自己的御人之术平衡朝野、掌握全局,可个人死生虚诞,再有能耐,身后事又如何把握呢?对于儿子的问题,他又有什么办法?更何况,嘉靖生前看似睿智,却也会被严党的人私下耍弄,圣意反而成为他们中饱私囊的护身符。所以,嘉靖一人终归是治不了的,他的无为而治也只是皇帝的新衣。

一场大雪而起,一场大雪而终。大明王朝的问题看似有所好转,却如同一个轮回。而历史也告诉我们,隆万改革只是没有挽救大明王朝,只过了不到20年就半途而废。《大明王朝》里有很深的对天的敬畏,天不只是王侯将相们的信仰,也成为命运的象征。命运弄人,穹顶之下,更显个人渺小。

可以说,《大明王朝1566》是一部严肃的作品,却也能流露出浓郁的人情味,这种人情味超越政治立场、善恶忠奸、阶级隔阂,渗入到几乎每一个人物的骨髓。海瑞、嘉靖、严嵩、杨金水、沈一石、芸娘,他们首先是人,然后才是直臣、君主、士大夫、宦官、商人、歌女。司礼监值房里,吕芳对冯保说的“为官三思”;浙江总督署签押房,胡宗宪对谭纶的点拨;点点月光下,王用汲和海瑞的惺惺相惜;出皇城后,杨金水在水中的挥臂呐喊;还有严嵩倒台后在六必居的感慨、嘉靖雪夜里的若有所思……大明朝的日光之下,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交织在一起,就是天下。

如今,《大明王朝1566》与《雍正王朝》《走向共和》并列为国内三大历史政治剧,但是,当《雍正王朝》在电视荧幕循环往复,《大明王朝1566》却在一次别离后,于电视中销声匿迹;当《走向共和》在网络上被讨论地热火朝天,《大明王朝1566》却只能偶尔掀起浪花。如果将三部剧比作三座府邸,那《雍正王朝》毫无疑问,珠光宝气,宾客不绝;《走向共和》也名士荟萃,别有风流;而《大明王朝1566》则门庭冷落,令人叹息。

也许,这是只能有一次的作品,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和。《大明王朝1566》之后十年,历史剧出现了一个衰弱期,直到现在,中国还没有拍出在政治思想深度上超越《大明王朝1566》的作品。这是历史剧的遗憾,但换个角度想,能够欣赏《大明王朝1566》,也是这一代人的幸运,这部作品从创作到拍摄,都付出了巨大的能量,每一个参加的人也都全情投入饰演杨金水的演员王劲松曾回忆:“剧组没有不通读剧本的人,甚至我们的部门,所有工作人员都对每一场要拍的都一清二楚。有个笑话,是某临时演员在现场紧张,可能是没见过这么认真的队伍,结果拍摄时老是忘记台词,站在他身边给他托板的灯光组师傅终于忍不住了,就用湖南话(湖南人不会普通话)给他提词,提的竟然一字不差。”

这么好的演员,这么好的氛围,交融在一起,才有《大明王朝1566》的成功,只可惜,就如同许多伟大的作品一样,它比时代多迈出了那么半步,所以受到了冷遇。王尔德说:“梦想家只能在月光下找到自己的路,他的惩罚是第一个看见黎明。”但总有一天,时间会给予他们最准确的评判。而这,也是《大明王朝1566》的必经之路。

By 宗城

中国古代活得最通透的人——邵雍

纷纷五代乱离间,一旦云开复见天。
草木百年新雨露,车书万里旧江山。
寻常巷陌陈罗绮,几处楼台奏管弦。
人乐太平无事日,莺花无限日高眠。

此诗出自《水浒传》 这八句诗并非凭空杜撰而来,作此诗之人却是大有来头。此人姓邵名雍,字尧夫, 是北宋年间一位极有名望的大儒。他祖籍范阳,幼年时随父迁居共城。少年饱学, 隐居在苏门百源山之上,人皆称为“百源先生”。蒙当时仁宗皇帝下诏授官,他竟是 屡次不赴,大有闲云野鹤之风。后来移居在洛阳,与司马光、吕公著等人从游甚 密,名动一时。这邵尧夫创立了象数学派,精通易理与道家学说,也有称他的象数 之学为“先天学”者。死后,被谥为“康节”。

主要著作《皇极经世书》《观物内外篇》《渔樵问 对》《伊川击壤集》。

《皇极经世书》是一部运用易理和易教推究宇宙起源、自然演化和社会历史变迁的 著作,以河洛、象数之学显于世。《皇极经世书》共十二卷六十四篇。首六卷《元 会运世》凡三十四篇,次四卷《声音律品》凡十六篇,次《观物内篇 》凡十 二篇,末《观物外篇》凡二篇。前六十二篇是邵氏自著,末二篇是门人弟子记述。 其中《观物篇》实乃 邵雍之哲学、易理、历史学的理论大纲。 邵雍刻苦研读《易经》,小有成就,擅长精通占卜,甚至可以预测未来,比较著名 的就是《梅花诗》每一首都代表一个朝代,堪称神人。

这是周易先天方圆图,据说看懂这幅图,就可以通晓过去,预知未来,但遗憾的 是,自北宋的邵雍之后,再也没有一个人,能够完美的解释这幅传世图样;在邵雍眼中的世界,是一个复杂但有序的结构,它按照特定的轨迹,在持续运转,只要掌握一个精妙的公式,就可以找到它的运转逻辑;那通晓命运的人,会如何看待自己 的人生呢?邵雍的一生,又和常人有什么不同之处呢?大家好,我是济谦先生,今 天我们人物篇要说的就是——安乐先生邵雍。

邵雍这个人非常奇怪,可以说是整个大宋王朝300多年中,排名第一的奇人,例如他的著作,就是我们之前说到的《皇极经世》《渔樵问对》以及《观物内外篇》, 这些书有一个特点,就是大家都知道这些书好,但就是说不清楚它好在哪里,总的来说,不管是邵雍的书,还是邵雍这个人,都让人觉得难以理解;邵雍,也叫作邵康节,自号安乐先生,出生于河南林县上杆庄(今河南林州市刘家街村邵康村,一 说生于范阳,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具体位置不详,是北宋时期唯一一位“宇宙学家”,平生不做官、不从商,每天就在家研究这个世界的变化;在他儿子邵伯温的 《邵氏见闻录》中记载:“公初生,发披面,有齿,能呼母。”就是说邵雍出生就有牙齿,还能开口说话,当然这里可能有被神化的嫌疑;年轻时的邵雍和常人 一样,头悬梁、锥刺股的读书,希望可以考取一个功名,改变这个贫瘠的家庭;某一天,邵雍在读书时,发出了一句感慨,叫做:昔人尚友于古,而吾独未及四方。 就是说我已经读遍了圣人书,但还没有走过圣人的路,于是呢,邵雍就开始了自己 的游历生涯,那年他16岁,一个人,越过了黄河、汾河,走遍了春秋战国时,齐、 鲁、宋、郑等国的遗址,在游历期间,他曾连马带人一起坠落过山谷,但是却安然 无恙,只摔破了顶帽子,亲身经历了几次性命之难后,他对命运的定数,产生了浓 厚的兴趣,难道人的出现和消亡,人生的成败和贫富,也皆由天定吗?

游历归来后,邵雍就拜了李之才为师,开始钻研易学典籍,这个李之才大家可能不 太熟悉,我们再往上追溯,他的老师叫做穆修,是一位文学大家,穆修的老师呢, 叫做种放,是一位得道隐士,种放的老师呢,就是活了118岁,号白云先生的陈抟,而邵雍的先天图,就是根据陈抟的理念,所创作出来的易学图样;李之才招纳 邵雍,主要是为了传承先师的思想,虽然李之才、穆修、种放等人师出陈抟,得到 了陈抟的经典,但可惜的是,他们悟性不够,理解不了陈抟的理念,而邵雍不仅通 晓了陈抟的遗作,而且还从中感悟到了,一些属于自己的一些东西,在这段时间 里,他整日观察天地运转的规则,和万物消长的规律,研究各类生物的特性和习 性,据说这个时候的邵雍,就达到了易学中的最高境界,叫做知命自性,在邵雍的经典中,提到了三种大的预测境界,第一种叫做知天难逆,就是知道了命运,但是 却无法做出改变,第二种叫做逆天改命,知道了命运,可以趋吉避凶,但却无法改 变最终的结果,第三种,就叫做知命自性,就是知晓命运,但却不屑于做出任何改 变,这一生凭心而过,不在意任何人的看法,也不被任何的外物,所牵累,那知命的邵雍,究竟过上了什么样的生活呢?

知命之后

公元1050年,39岁的邵雍,举家迁往了洛阳,刚开始没地方住,他就自己搭草棚而 居,这个时候邵雍身上,有一股浓烈的“庄周味道”,破旧的草棚中时常漏雨、四面透风,但他却自得其乐,整日吟诗作赋、钻研易学,这种状态类似于躺平,但又不 算是躺平,他似乎感觉不到生活的艰苦,而是极为享受这样的人生,在这个时期, 邵雍做了一首叫做山村咏怀的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 枝花。百姓听闻洛阳城中,来了这么一个角色,也纷纷赶去围观,一来二去,邵雍 的名声就传遍了整个豫州大地;自此之后,草棚旁边,也多了一批身份显贵的追随 者,当时诸多学者均以邵雍的门生自称,他们给邵雍买了住房、购了田地,这才让邵雍,过上了他们看起来像样的生活;再之后,邵雍将所居之所,改名为安乐窝, 自号安乐先生,白天讲学,夜晚就小酌几杯,从这里就能看出邵雍的奇怪之处,洛 阳城内每个人都喜欢与他相处,文人欣赏他的德行,武者欣赏他的态度,不文不武的人,则欣赏他的处事方法。

虽然精通易学,但从不恃才傲物,编写《资治通鉴》的司马光,称他为兄长, 程颢程颐两兄弟,视邵雍为知己,当朝宰相富弼,认为邵雍是圣人,说出那句“为 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张载,整 日守在邵雍家中,在朝官员不管如何争斗,见了邵雍都是肝胆相照,甚至当朝帝王,两次邀请其为官,均被邵雍婉拒,从这里也能看出,邵雍身上第二个奇的地 方,出生贫寒,命中无财,不为官、不从商、不刻意改命,只是顺其自然,但仍能 富贵一生,那邵雍如何看待命运呢?这个时期,邵雍写下了《渔樵问对》一书,其 中是这么说的,有人问他:祷告会求来福报吗?邵雍说:不会,只需心存善念。来 人又问:那为什么有些善良的人会遭遇横祸,而作恶的人却因恶得福呢?邵雍说: 有幸运的,也有不幸运的,幸不幸运是命定,应不应当是本分。又问:那什么是本分?什么是命定呢?邵雍答:作恶的人因恶得福,就是命定,那是因为他幸运,而 善良的人因善得福,就是本分,这是他本分应得。邵雍一方面承认了命中注定,又 一方面推翻命定的说法,这个就是他,对待人生的态度,做自己想做的,应该做 的,剩下的交给命运,不卑不亢,一切皆有定数。

直到公元1054年,43岁的邵雍,才走上了娶妻生子的人生路,当朝太学博士做媒, 门生为他准备好了聘礼,而邵雍,依然是随波逐流,享受着自己的人生;两年后, 妻子为邵雍生了一个儿子,取名为邵伯温,日后也是一代术数大家,邵伯温降生的 这一天,安乐窝内门客齐聚,邵雍有感而发,写了一首诗,叫做:“我今行年四十 五,生男方始为人父,鞠育教诲诚在我,寿夭贤愚系于汝,我若寿命七十岁,眼 前见汝二十五,我欲愿汝成大贤,未知天意肯从否。”从这里来看,邵雍对自己寿 命的估算,还是比较精准的;在这个时期,邵雍又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他将其 称为是“物皆有数”,就是我们开篇说到的,邵雍认为,世界虽然在不断的变化,但 这个变化,一直都在沿着一个恒定的规律,会得出一个固定的数值,就类似于1+1 等于2一样,掌握一个公式,就可以掌握这个世界的变化规则,为此,邵雍开始与 史学家司马光,共同研究历史的轨迹,五年之后,他自称找到了这个公式,并将其 命名为——皇极经世。

圣人的抉择

皇极经世,内容十分复杂,史家称之为“观夫天地之运化,阴阳之消长,远而古今 世变”因为之前我们讲到过,所以就不再重复了,可惜的就是自邵雍之后,这本书 彻底变成了“无字天书”;写完皇极经世后,邵雍的境界又有了新的变化,他在观物外 篇中写道:“天下之数出于理,违乎理则入于术。人心当如水则定,定则静,静则明。”就是说世人的预测,太过在意方法,不重逻辑,万事万物的变化皆存在一个 道理,知晓道理后不用卜卦,只需要心静,就可以看透万物;例如在治平年间时, 邵雍与一位友人在天津桥上散步,突然听到了一阵杂乱的杜鹃叫声,邵雍说:“不三五年,上用南士为相,多引南人,天下自此多事矣!”客人不知所云。邵雍又解 释道:“天下将治,地气自北而南;将乱,自南而北。今南方地气至矣,禽鸟飞类,得气之先者也”,结果呢,后来南方的王安石,调入京城,推行了新法,一时间党派争斗,整个宋朝元气大伤。

公元1067年,欧阳修的三子欧阳棐fěi,来到了洛阳,临行前,欧阳修让他去拜访 邵雍,并向邵雍转达自己的思念之意,但当欧阳棐见到邵雍时,邵雍却自顾自的大 谈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学术思想,不给欧阳棐说话的机会,临别时还一再嘱咐,让 他不要忘了今天所说的话,结果二十年后,欧阳棐当上了太常博士,负责给死后的 邵雍追加谥号。至此,他才明白了邵雍的深意,于是他写道:“岂非先生学道绝 世,前知来物,预以告耶?”难道他真的,通晓了古今之事吗?

公元1076年的夏天,邵雍突然对身边的司马光说:“我要去观看万物轮回了。”当时 司马光也没听懂,结果一年后,邵雍就病倒在了床榻之上,司马光、富弼、张载和程颐、程颢等朋友,每日都会来探望,守候在他的病床边,公元1077年秋天,邵雍 突然对身边友人说:看来我们要永别了。诸多门客,皆心有灵犀的走向门外,共同 商量着邵雍的后事,邵雍听到了他们的谈论,于是就叫来了儿子邵伯温,并对儿子 说:“诸君欲葬我近城的地方,应当从于先祖的坟地,一切从简。”这天晚上,友人 齐聚在安乐窝中,邵雍有感而发,写下了一首《病亟吟》,内容为:“生于太平 世,长于太平世,老于太平世,死于太平世。客问年几何,六十有七岁。俯仰天地 间,浩然无所愧。”次日凌晨,邵雍溘然长逝,享年六十七岁。

这一天,上至达官显贵,下至黎民百姓,无一不在追送这位知命的隐 士,远在大内的宋神宗,追赠他为秘书省著作郎,赐予他谥号康节,百年后,邵雍 又配享孔庙,一介布衣,获此殊荣者,几千年来也仅他一人。 如今,在洛阳伊川县平等乡西村的邵雍墓地,远远便可以望见墓碑上“宋先儒康节邵 夫子墓”之字,墓山门两边石匾牌上亦写有对联:“删后无诗,啸风嘲月留击壤;画前 有易,蹑根探窟见先天”,横额为“邵夫子墓”。墓园前又有石坊一座,额题“安乐佳 城”,此四字系邵雍先生生前所拟。该墓在明清两代都重修过,且附有碑记。尤为 幸运的是,该墓迄今未曾被盗掘过。

而伴随该墓的安好,还有一个不可思议的故事–邵雍临终时嘱咐儿子邵伯温,在落葬时,一定要让村中最西面那户人家的小女孩全程观看。要知道,中国古代的风俗是:逝者在土葬时,是不准女性在旁边观看的。但邵雍却主动打破俗规,而其子邵 伯温与司马光、富弼等人亦认为邵雍一定有其内在原因,因而遵嘱行事。结果,事实是十分令人惊讶的–多年之后,当年的小女孩成了奶奶。有一天,在自家屋子 中,听到院子里有人在叽叽喳喳说话,好像在讨论什么事情。于是,她就悄悄靠近 窗边聆听。原来是自己的孙子在跟几个人商议:“我们已经盗了好几座坟墓了,就差 邵康节的墓地还没盗了,下一个就去盗他吧……”没想到,这个奶奶听完后,马上就从屋中冲出去,对着孙子等一群人说:“你们千万不要去挖邵雍的墓地啊!当初下葬时,我是从头看到尾的,里面什么都没有呀!”话说完,听得孙子以及其他几个人有 点儿毛骨悚然……就这样,邵雍之墓至今未被挖掘过。不可思议。

许许多多的生前身后事,邵雍都了了分明,不为万象所拘迷。当年,他的弟子、进 士及第的北宋文学家张子望,曾赠诗《观洛城花呈尧夫先生》给他: “平生自是爱花人,到处寻芳不遇真。祗道人间无正色,今朝初见洛阳春。”而邵雍亦有《和张子望洛城观花》一诗回赠:“造化从来不负人,万般红紫见天真。满城车马空撩乱,未必逢春便得春。提醒他要认清万物规律,了解万象真正的势能变化, 不要为表象所迷惑,要做到心中有数。人生得遇如此明师,真可谓是:真人一语, 可洗百生滞尘! 但令很多人都相当费解的是:他怎么就活得如此明白呢? 邵雍的一生,真的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与卜算,与命运,与交往,与人生,他 都做到了那个时代之最,如果有人问邵雍如何看待人生的话,那答案大概会是享受 人生,不管贫瘠与否,一定要学会享受人生,不被任何外物所困的享受人生,将苦与乐都当做体验的享受人生。

如何运用皇极经世书

成说于北宋年间的《皇极经世》,运用的基本框架可以说是中国人所熟悉的时间同构原理。邵雍将这个世界的成毁周期比拟为一年周期,包含元会运世四层,就好比一年有12个月,一个月有30天,一天有12时辰,一时辰有30秒那样,1元含12会,一会含30运,一运摄30世,1世为30年,从而构成了一个129600年的成毁循环的周期。

《皇极经世》元会运世计算表

对于这个周期,邵雍先生从尧帝继位(唐尧元年,公元前2357年),所谓历史上最为鼎盛时期的历史事件作为开始,一路写下来,直到他的北宋年间,用历史事件来印证他的这套体系。

说老实话,要读懂《皇极经世》,不仅要通达易理,还要熟悉历史,否则根本无法知其对应关系,这本身就增添了阅读此书的难度。后世之人将《皇极经世》奉为天书,包括北宋大儒朱熹先生也称赞在《皇极经世》之前,易理“从未如此齐整”,可谓赞誉有加。

但是,结合我多年的研究和阅读相关文献及研究成果,发现《皇极经世》也并非后人所吹嘘的那么神奇,它的框架本身依旧带有极大的弹性。特别是对某一时期发生的历史事件与其卦象之间的对应关系,依旧没有一个严谨的公式加以说明,通常也只是援引各种卦辞,爻辞以及变卦和本卦之间的相互参合得出结论,因此带有很大的主观推导性和一定的随意性。当然,这也迎合了易经本身的“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的原则。

以此来看,对于《皇极经世》所预测的未来,可供玩味体会,可能对我们认识历史事件的本质有所启发,但大可不必将它上升到如今天很多人所推崇的预言神书的地步。

对于我们这个时代,《皇极经世》怎么说?

简要地说,我们这个时代在《皇极经世》中处于姤运和鼎世。

姤运就是姤卦之运,已经从清中期的乾隆年间开始了。这运包含360年,我们现在所处的60年是姤运的五爻变来的鼎卦之世,开始于1984年,终于2043年。

​《皇极经世》揭示的当今时代的卦象

略懂易理的一看就知道,这个鼎卦似乎真的和我们这个所处的时代蛮有契合性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鼎卦在周易的哲学中,就是鼎故革新的意思。鼎卦的卦象,是在象征着古代王权地位的大鼎中烹煮食物,也就是把各种食材聚于一鼎,烹煮出新的食物。因此,鼎卦又有革新创新之意。

在《皇极经世》所涵盖的历史中,凡是出现鼎之世或者鼎之运的时代,都是巨大变革的时代。但是因为相关的运卦或者世卦不同,鼎所预示的意涵在不同时代也完全不同,这也是《皇极经世》的奥妙之处:没有任何一个时代和过去的时代是完全一样的,因为它的大框架(会)、中框架(运)乃至小框架(世)是完全不同的。

我们来看一下鼎世的来源,也就是姤卦九五爻,爻辞是:以杞包瓜,含章,有陨自天。

这句爻辞的意思是,瓜挂在杞树上供人观赏,无法食用。含章就是内在有料,有才华。有陨自天。历史上解释非常驳杂,但直接从字面意思来说,就是物体自天而降,所谓陨就是陨落或者陨石的意思。

通过姤卦九五爻来看待我们所处的这60年大时代,有两个基本特征,一个就是我们的文明和社会中的真正精华,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按照古代儒家的看法,就是那些具有德性和才华的君子们,还无法真正施展才能。另一个“有陨自天”,也可以有两层解读,一个是上天会降落责罚和惩处,例如我们现在遇到的各种经济社会乃至自然危机,还有一个更直接的解释,就是在这60年会发生非常巨大的自然灾害,这个自然灾害是从天而降的,所以运卦的姤卦九五爻已经为我们这个时代盖棺定论了:这是一个看起来繁荣的变革时代,但是有德之人不被重用,同时我们面临着来自于自然界的巨大危机,甚至是毁灭性的天灾。

这就是《皇极经世》此书带给我们的想象空间,它没有一个固定的公式。到底我们是用运卦的变爻来看待世卦呢?还是从世卦的卦辞来看待这一世的基本意涵?没有定论。

不过,既然鼎卦是由姤卦的九五爻变来,那么鼎卦的六五爻就应该是此世的核心之爻。六五爻的爻辞是:鼎黄耳金铉,利贞。意思就是这个鼎的耳和耳上挂的金铉都是完备的,如果抬起来挪动的话,是不会有任何问题的。所以在这个时代,真正的变革是有望的,是能够找到抓手并且得以实施实行的。这就是这一世,实现鼎故革新这种大变革的基本状况。

《皇极经世》中把每一世的每一爻的变化所带来的十年卦也做了解读,有学者将此称为旬卦。这一旬卦有助于我们理解在60年的大周期里面的每一个十年周期到底发生什么。

我们来看一下和当下的我们最相关的,从2014年到2023年这十年的旬卦,来自于鼎的九四之爻,变为蛊卦。

鼎卦九四爻的爻辞: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熟悉《周易》的人看到这爻辞,就知道2014年到2023年这十年是极为糟糕的,因为凶通常从预测社会和国家大事来说,就意味着激烈的冲突、矛盾激化、战争或者大面积的灾害。

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凶“是如何产生的:鼎足断掉了,鼎中烹煮的食物倒了出来,把鼎身弄得很难看。想想看,本来是给王公们烹饪的一鼎美食,结果不小心把鼎足搞断了,里面的食物洒了出来,不仅王公无法吃饭,而且搞得场面非常狼狈。所谓这个凶,就是负责烹煮的人员要被严厉惩罚,甚至掉脑袋了,这就是九四爻的意思。

映射到我们这个时代,可以解释为支撑这个世界的一些关键支撑物断掉了。如果从鼎的基本形态看,鼎有三足,所谓三足鼎立,形成一个稳定的态势,今天我们这个时代似乎也对应着这样一个态势。

今天这个世界格局的三条腿是什么呢?从经济上看,最大的三个经济体分别是美国,欧盟和中国。如果从军事上看,那分别是美国,俄国和中国。不论从经济上还是军事上,美中都在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这十年中有一条腿断了,断的是哪一个呢?从现在全球化的发展以及形势的演变,我们可以猜测,这条断掉的腿很可能是美国。美国的国力在打了十几年中东战争以及金融危机之后,已经大幅衰落,国内贫富分化加剧,国家治理也开始出现问题。2016年到2020年期间,执政的特朗普政府更是将美国搞成了全球的对立面,在“美国第一”的口号下肆意挥霍原有的国家信用,使得美国在国际社会形象愈差,并且与几乎所有的对手乃至盟友国家之间产生各种冲突和矛盾,现在美国又是全球疫情最严重的国家。如果这条腿断了,那当然汤就会洒出来,这个汤就是原来稳定的全球经济、政治和军事格局。煮汤的人是谁呢?当然是全球的政治经济领袖们。所谓的凶就是极端的冲突乃至战争。所以从鼎卦的九四爻辞来看待我们正在经历的这十年,绝对不可以掉以轻心。

如果看蛊卦的六四爻辞,也就是因鼎卦九四而转变过来的这个主爻辞,能看到更多端倪。蛊卦六四爻辞是:裕父之蛊,往见吝。

首先我们说一下蛊卦,稍微有中国文学常识的人就知道蛊惑的蛊不是一个好词儿。在《周易》中,蛊卦所代表的意思是器皿中食物生虫,因此需要整顿和整饬,所以蛊卦代表着整饬腐败的意思。同时也引申为家道中落,子承父制以整治家业。放在今天这个时代的角度来看,可以理解为继承者们想巩固父辈一代的家业。知道这个家业已经是腐败了,但是想把它继续加固和巩固,就是“裕父”的意思。其结果却是走到最终却行不通,即“往见吝”。

对应当今时代,我们可以看到,从2014年到2023年这十年时间里面,全球各个国家都变得越来越强调自身的利益,美国总统特朗普所带来的国家自我中心主义也激发了很多其他国家的追随和响应。无论是巴西、俄罗斯、英国、日本、土耳其、印度,都开始越来越关注于自身的国家利益,并且希望恢复过去的国家荣耀,“让美国再次伟大”就是这一思潮的典型代表。但结果怎样呢?根本行不通。这些以自我为重的、试图恢复往昔荣光的想法只是南柯一梦,甚至造成了极端的民族主义和国与国之间的对立,因为国与国之间只为了自身利益互相争夺,已经没有彼此的信用和信任乃至合作可言。糟糕的是,在我们正在经历的这个大时代中,这一局面已经成为常态,但是这一常态正在造成极大的社会、政治乃至军事危机。

如果从因果的角度来看,旬卦蛊卦的六四爻似乎是因,而鼎卦九四爻所讲的可能就是果,这样的方式造成的结果自然是大凶。是否如此,我们还有时间拭目以待,毕竟今年2021年,我们还有几年时间来看待这个充满了危机的蛊卦之旬会发生什么。

另外,蛊本身就有病毒滋生和蔓延的意思。新冠病毒的出现和蔓延,看来也和这个十年周期相对应。至于结束的时间,会否要到蛊旬结束的2023年呢?

需要特别提一句的是,运卦为姤,这本身就是一阴遇五阳不祥之卦,而世卦为鼎故革新的鼎卦,旬卦为蛊卦整饬家业。一路下来,可以看到我们所生存的这60年甲子的大时代和这十年运程的小时代,表面上看起来科技发达、经济繁荣,实则充满危机和矛盾,人心离乱,风雨飘摇,不是一个好的时代,身处其中的人们焦虑、痛苦和迷茫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2020年,《皇极经世》怎么说?

已经结束的2020年,《皇极经世》给出的年卦为明夷卦,很多人不知道这一卦是怎么来的。实际上很简单。这60年的世卦为鼎卦,在邵雍所给出的64卦方圆图中,我们找到这个鼎卦作为这一世60年的起点,也就是这一个甲子的起点,即为1984年甲子年。然后顺时针往后面数,避开四正卦,也就是乾坤坎离卦,剩下的60卦就完成了一个60年甲子的周期。顺数下来,2020年即为地火明夷卦。

有意思的是,2012年,也就是曾经喧嚣一时的所谓玛雅人认为的新纪元的起点,恰为地雷复卦。地雷复卦的意思就是一阳来复,也可以认为是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始。当然,每一个60年,在皇极经世的60卦圆图中一定会有一个复卦出现。不过2012年的复卦和玛雅人的世界新纪元说法恰巧吻合,这里面是否有什么道理,也可供大家进一步玩味。

​六十四卦圆图和年卦

2020年的明夷卦,的确不是一个好卦。所谓明夷,就是光明入地,光明被毁伤的意思。既然光明都已经被大地所埋没,世界就是一片黑暗。因此明夷卦的卦辞也是直截了当的:“明夷,利艰贞。”也就是在如此艰难困苦的环境下,要走正道才行,如果走正道就会不失其利。

那么通过明夷卦,能看出今年到底发生什么吗?说老实话,实在看不出来。在去年很多国内外所谓的学者们利用明夷卦来解释2020年运的各种视频、文章、或者分析中,丝毫看不出明夷卦和疫情之间的任何关联,这是事实,我们不必回避。

《皇极经世》的体系只是告诉我们,2020年是注定艰困的一年,尤其是和我们所处的姤运鼎世蛊旬结合起来,年卦又为明夷,那简直是到了非常非常糟糕的年景中了。因此断定2020年是一个大凶之年,大难之年是没有问题的。只是通过卦象以及《皇极经世》给出的信息,我们还不能确定我们到底遇到了什么困难。

不过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易以道阴阳”,周易是讲阴阳的,那既然光明入地,留下自然是阴暗了,所以与阴暗和阴性相关的事情就会风行世上,经济上的萎靡萧条,社会上的思想混乱,气象上的洪涝灾害,以及瘟疫之类的阴性疾病都会肆意泛滥,而新冠疫情根植于寒冷和潮湿,可以说是阴性疾病的一种。因此在今年年出现各种瘟疫,各种洪水,各种社会动荡和冲突和矛盾,自然是非常自然的一件事情。

在此我再做一个《皇极经世》研究的创新性发挥,就是将明夷卦推展到当年的每个月份,看看分别会发生什么,并且看一看和我们的经验和体会是否一致。

我们沿用《皇极经世》的推演套路,从初爻开始,做每两个月一次的变爻,六爻变尽作为年终,分别得到:地山谦卦,地天泰卦,地雷复卦,雷火丰卦,水火既济卦和山火贲卦。

一月/二月​​ 三月/四月​​ 五月/六月

0125-0323​​ 0324-0620​​ 0621-0818

地山谦​​​ 地天泰​​​ 地雷复

七月/八月​​ 九月/十月​​ 十一月/十二月

0819-1016​​ 1017-1214​​ 1215-0211

雷火丰​​​ 水火既济​​ 山火贲

以第一卦谦卦为例,所主为正月和二月,这里以农历为准,换算成公历则为1月25日到3月23日。所谓谦,就是谦和柔顺,如果对照明夷卦的初爻爻辞:“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有攸往,主人有言。”它比喻的是小鸟不能飞高,但是还遭到他人诟病的状况。

而1月25日前后恰恰是疫情在中国武汉大面积暴发的日子,到3月23日,全国疫情基本得以控制。在这个过程里,中国政府采用了极为果断强力的措施,以雷霆万钧之势,封锁了疫情的发源地武汉乃至湖北,并且在全国的30个省市实施了一级应急响应,用这种方式迅速控制和遏制了疫情。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政府和民众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就如“君子之行,三日不食”一般的艰苦卓绝。但因为是疫情的发源地,也遭到了其他国家的排斥、封锁乃至责难,恰如“主人有言”。这一爻生动描述了中国政府和民众在抗击疫情中那种埋头苦干、谦卑以牧的姿态。

在国际上,欧洲和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疫情相继爆发,美国股市在三月份遭遇史无前例的四次熔断,市场大为恐慌,上演了另外一处艰苦景象。

三、四月为泰卦,公历时间为3月24日到6月20日。所谓泰卦,就是一切和顺的意思。这段时间,中国已经基本控制住了疫情,经济社会开始逐渐恢复,一副地天泰的和顺景象。

五、六月份的复卦对应公历时间为6月21日到8月18日。这段时间所谓的一阳来复,指的是控制住疫情并且经济开始恢复的中国,开始在国际社会积极作为,并且在疫苗研制上领先全球,在西方社会逐渐开始陷入到疫情难以自拔的时候,开始彰显出出色的领导能力。当然,从全球范围看,这段时间全球的经济也开始逐渐探底复苏,尤其是各国开始实施前所未有的货币宽松和经济刺激政策,呈现出一个一阳来复的小阳春的态势。

七、八月份的丰卦从8月19日到10月16日,为盛大丰满之意,也就是经济上和社会上,整个世界开始充满希望,并且开始走出低谷,各个国家都录得了很好的三季度的增长。

有意思的是九、十月份,也就是公历10月17日到12月14日的既济卦,既济的意思就是尘埃落定,一切处于结束和就位的状态。这段时间轰动全球的最大事件莫过于美国总统大选,现任总统特朗普因为抗疫不利,虽然使尽全力竞选,还是在11月3日大选中败给了民主党候选人拜登。但是他和他的支持者们并不服输,并且运用各种诉讼手段挑战计票结果,并把这场大选描述成民主党的一次偷窃,是被人为操纵的一次大选。但是既济卦的意思就是所有的事情都已经尘埃落定。而且有意思的是,既济卦的最后一天是12月14日,恰逢美国各州的选举人团投票日,最终确定当选总统的日子。从这个卦也可以看得出来,这两个月份中所发生的事情已经尘埃落定,不会有任何变数。

但是既济的卦辞是:“亨小,利贞,初吉终乱。”这告诉我们,看似一切已经稳定,但是后面埋藏着很多危机。所以在这个时间段,看似一切都已经稳定的事态,在未来又会发生动荡和不安。这并不是说美国总统的选举结果会发生逆转,而是当选的拜登会非常艰难。现在看似赢得了选举,但是后面的执政过程中会充满困难和挑战。

对于中国来说,这段时间整个社会和经济恢复得很好,疫情已得以很好的控制。在这两个月中,中国的新增病例数只有十数例,都是从外来的输入病例,因此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是这样的情况能否维持很久,12月份开始的冬季将再次挑战中国的防疫能力。这是既济卦给我们的启示。

最后两个月,也就是公历的12月15日到明年2月11日,为山火贲卦。贲的意思就是山下有火,耀亮高山,看起来很好的意思。注意,这个好只是看起来好,结合上面两月的既济卦,会知道有大的危机在酝酿中,可能是疫情的卷土重来,或者其他的潜藏危机。

By 济谦先生许正

解读《官场现形记》,清朝真的亡了吗

李伯元(1867—1906),字宝嘉,别号南亭亭长。江苏武进人,生于同治六年,死于光绪三十二年,年仅40 岁。他为20 世纪初期的小说界留下了重要遗产,当时毁誉参半。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可能发现以前对他重视不够。

李伯元的祖父、伯父都是科举出身的官员,家里有一点官场的背景。他虽然少年有才,但只考上秀才没有中举。仕途失意进不了官场,对他后来的创作有很大影响。1897 年,30岁的李伯元来到上海创办《指南报》,后来改办成《游戏报》。这是中国最早的小报,其实有点像杂志的形式,之后又改为《繁华报》,还受商务印书馆之聘编杂志《绣像小说》。1903—1905 年,《官场现形记》六十回开始连载发表于《世界繁华报》。20 世纪中国小说的早期阵地,依靠的就是租界的环境和现代印刷工业的兴起。李伯元小说对官本位的中国社会的全面嘲讽与批判,在文学史上,既少有前人,亦罕见来者。《游戏报》上的嬉笑怒骂文章虽然都是让租界市民出出气,但鲁迅说“命意在于匡世”,动机还是疗救社会。写《官场现形记》时,李伯元住上海六合路,当时叫劳合路。附近很多妓院,作家就在门口挂一副对联:老骥伏枥,流莺比邻——形象概括了一个都会职业文人的笔耕生态,李伯元产量很多,因劳累过度,40 岁就去世了。“官场”这个名词从何而来?杜牧《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就有所谓“朝廷用文治,大开官职场”的说法。不过这里的“官职场”是个中性概念,有点像今天讲的职场。到《辞海》查“官场”,会直接引《官场现形记》说:“京城上中下三等人都认识,外省官场也很同他拉拢。”“百度”解释说,“官场”旧时指官吏阶层及其活动范围(贬义,强调其中的虚伪、欺诈、逢迎、倾轧等特点)。这是否意味着“官场”作为现代的社会学和文学概念,带有贬义,一定程度上就和李伯元的小说有关?《宋史·食货下八》对“官场”另外有个定义,说:“贾物至者,先入官场,官以船运至京。”意思是政府或者国企的仓库,和李伯元小说要现形的官场,不是一回事。当然想深一层,在象征意义上,官员是不是朝廷、政府的所有物?官员在特定场域里,是否也有流通、交易、升迁、下降的必然性?《官场现形记》讲了几十个故事,故事之间不一定都有联系,有联系也很牵强,看上去纷乱烦琐,甚至有些琐碎重复,但说到底都是在分析官场里的流通规律。官场作为市场,流通货币到底是什么?流通的规则又是什么?即使百年之后,甚至将来,有志于官场的人们,或有心于阅读中国社会的人们,都可能从李伯元小说当中找到一些重要的游戏规则。

《官场现形记》两大艺术特点

李伯元这个长篇小说有两个重要的艺术特点,第一就是无中心人物,全书六十回,几十万字,其实由几十个独立的官场故事构成。有的故事可能是从登报征集而来,并非全部虚构。通常是在一回或者几回当中有一两个主要人物,比方说A 是主角,A的故事中有B、C、D 等人物;然后D 去了某处吃饭见到了E,E 的儿子转去了某省做官,于是故事就转到某省,E 或F 成了主角……又过了几回,F 的一个亲戚到了京城,故事又以H、I 为主角展开了。读者如果忘了之前的人物也没关系,因为几十回中,之前出现过的A也好,F也好,完全可能不会再出现。《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都有情节主线,主要人物前后有呼应。《官场现形记》却是“跑题跑不停”,准确说故事不离题,“跑人跑不停”。这个写法也是受《儒林外史》的影响。《官场现形记》可以说是一系列中短篇,读者追看的不是某一两个中心人物,而是一个不变的场景——官场。

第二个艺术特点,作家对故事里的种种人物,都持一种无差别的描写态度,一种一视同仁的态度,嘲讽也好,理解也好,批判也好,总之,最简单的说法就是没完全的好人,也没绝对的坏人。小说里边有各种不同的官员,知县、臬司、藩台、巡抚,直至军机处的中堂,按今天的说法就是县级、地委、省部级,甚至到中央。各种不一样的计谋、策略、胸怀、韬略,无数不同的风度、举止、对话、神态,但就是没有明显的“好人”“坏人”之分,没有明确的道德批判或同情。好像人人都在做坏事,但人人又都有做坏事的理由。既有做坏事的合理性,是否就不算是绝对邪恶?明明描写很荒谬的事情,人们又会觉得“否则怎么办呢?”“假如是你,你又能怎么样呢?”作家好像无差别地对待他笔下所有的人物,大官或小官、官员或仆人、跟班或百姓、男人或女人,都一视同仁。后来100 年中国小说很少出现这种情况,直到21 世纪初,在比如《第七天》等作品里,好像又有些李伯元式的“无差别批判”。

官场的“一国两制”:科举和捐官

小说第一回讲一个科举的故事,赵家与方家都是小镇上有地位、有财产的士绅,类似《白鹿原》里白、鹿两家,一直较劲。突然赵家的儿子赵温中举了,方家就觉得受了重大打击。这个故事只是个引子,后来也没下文,却很唯物主义地解释了人们为什么要参加科举并做官。刚刚中举的赵温少爷进京会考,考之前拜见老师吴赞善。不想老师不见。为什么呢?“这些当穷京官的人……原指望多收几个财主门生,好把旧欠还清,再拖新账。”吴老师早就打听清楚,赵温家里是朝邑县的土财主、暴发户,所以他想学生来,礼物至少二三百两。不料赵温少爷不懂事,“贽见”只拿了二两。大概以为见老师送重礼,岂不是侮辱了师生关系?但这个吴老师是不再帮忙了,于是赵温的进士就考得不好。一面考得不好,另一面自己的仆人还找人假装报喜来骗赵家的钱。赵温的处境说明,即使通过考试,官场未进,也要货币先行。此时,他父亲和爷爷就来信,汇上两千两银子:“倘若联捷,固为可喜,如其报罢,即赶紧捐一中书,在京供职……所以东拼西凑,好容易弄成这个数目。望你好好在京做官,你在外面做官,家里便免得人来欺负。千万不可荒唐,把银子白白用掉。”

这封家信有点重要。第一说明家里有人在京做官,地方士绅在乡镇就比较安稳。这就是官场为什么热闹的经济基础原因。第二说明官场“一国两制”,要么科举,要么捐官。中国从秦代商鞅开始就有捐官现象,但都是特殊情况。朝廷有严重经济困难,蝗灾瘟疫或者和外族打仗,这时卖一些官筹款,唐宪宗也曾经说“入粟助边,古今通制”。南宋是“岁收谷交五百石免本户差役一次,至四千石补进武校尉”。明代“贱商”,不准商人科举,商人怎么办?就通过纳捐可以成为监生、贡生,也是一种弥补。中国历史悠久的捐官文化,只有到了清代,才变得跟科举一样重要,变成了一种合法的常规的官员升迁制度。乾隆刚刚即位的时候,曾经一度要停捐,可是到了1774 年,为了打仗,为了开运河,又开放捐官,且明码标价,一个郎中是9600 两银子,那是五品。知府13300 两,四品。知县七品,官低一点,4620 两。所以很公平,多大的官卖多大的钱。有统计说地方官员用钱捐的,乾隆二十九年占22.4%,到了同治、光绪年间达到50%左右。

《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回,曾经借一个官员之口总结捐官有三类:

“头一等是大员子弟。世受国恩,自己又有才干,不肯暴弃,总想着出来报效国家,而又屡试不售,不得正途。于是走了捐官一路,这是头一等。”“第二等是生意卖买人,或是当商,或是盐商,平时报效国家已经不少;奖叙得个把功名,出来阅历阅历,一来显亲扬名,二来也免受人家欺负,这种人也还可恕。”“第三等最是不堪的了,是自己一无本事,仗着老人家手里有几个臭钱,书既不读,文章亦不会做;写起字来,白字连篇。在老子任上当少爷的时候,一派的绔袴习气;老子死了,渐渐的把家业败完,没有事干了,然后出来做官,不是府,就是道。你们列位想想看,这种人出来做了官,这吏治怎么会有起色呢?”

严重的制度问题还不仅在捐官。捐官得到的只是一个名义,府、道、台等,等于一个级别,处级、局级、副部级等,名义上的官很多,实际上的职位少。很多人捐官以后,还要去争取实际的官位——叫“实缺”。“有油水”的实缺就是“肥缺”。这个“缺”怎么来的呢?——这才是官场,或者说《官场现形记》里边最关键的地方。

第三十八回瞿耐庵为了做官求太太走门路,瞿太太没有其他办法只得放下卑尊,去伺候比自己小近二十岁的湍制台干女儿宝小姐,捶背装烟,连宝小姐老妈的气都肯受,最后不惜违背人伦,认其做干娘。

宝小姐道:“别的都可以,倒是你是上了岁数的人,我只有这一点点年纪,那有你做我的女儿的道理。”瞿太太道:“姑奶奶说那里话来!常言说的好:‘有志不在年高。’我那一桩赶得上姑奶奶?只要姑奶奶肯收留我,我就情愿拜在膝下,常常伺候你老人家。”想想一脸起皱纹的老婆婆,为了丈夫获缺去喊一位二十多岁的小姑娘‘娘亲’,画面感极尽讽刺。

最关键的是,正式捐官的钱归朝廷归国家,谋求实缺的钱却大部分入了官员私人口袋。所以捐官或对国家有益,谋缺却对社会有弊。运用公共权力谋取私人利益,这就是“贪腐”的现代定义。小说里没有这个定义,但是整部长篇都是这个定义的注释与例证。

贪腐是一种“刚需”?

小说第三回,赵温少爷为了买官转托徐都老爷写推荐信,徐本不愿意,但“家里正愁没钱买米,跟班的又要付工钱,太太还闹着赎当头,正在那里发急,没有法子想,可巧有了此事。心下一想,不如且拿他来应应急”。第二天,答应的钱迟迟没送来,徐都老爷心下发急:“不要不成功!为什么这时候还不来呢?……原来昨日晚上,他已经把这话告诉了太太和跟班的了。大家知道他就有钱付,太太也不闹着赎当,跟班的也不催着付工钱了。谁知第二天左等不到,右等不到,真正把他急的要死。”这段文字说明,在某种意义上,受贿已经成为官员的一种“刚需”。当一个官员的正常收入不能应付他的生活方式时,贪腐就成为“刚需”了。因为不论哪个时代,官员都需要收支平衡。晚清官员的“支出”至少有三项。第一是生活开销,做了官,花销会增加。第二是捐官的成本,官如是买来,买来多少钱,之后必须赚回来。第三,还有日后的保险。赵温少爷身边的钱典史调任江西,故事就转到江西黄知府。初见黄知府趾高气扬,钱在椅子上只敢坐半个屁股。但不久黄知府受“军装案”调查,惊恐万状。此时谁也不理他,最后靠输送银子,得以解脱。这个例子说明为官的有事没事,总得保持一些向上送钱的渠道。按现在经济学的概念,叫政治生命的保险金。平常好像没用,紧要关头要靠它。

所以官员的支出有三项,是铁项。A.生活开销,B.捐官本钱,C.政治保险。应付这样三项支出,官俸常常不够。这时就要靠或明或暗的受贿。面包总要贵过面粉,楼价总要高于地价。既然捐官投资这么多(有时还不只是金钱投资,还有才能、技术、人格、情感效忠方面的投资),为官之日怎能虚度?小说一至七回,把“贪腐成为刚需”的经济学理由讲得十分清楚。第四回有两位卖官的官员,不仅要算收入和官位之间的关系,而且把时间因素也考虑进去。说这个官我给他,过两年我要走掉了,所以这个官大概只能做一年多,如果一年多可以卖多少钱?做两年又值多少钱?不仅考虑可能收益,也计算有效期。所以有效期在官场游戏规则中极其重要。

小说虽由一连串不大相关的故事串接,却从官场角度展现了晚清社会的方方面面,有对外经贸,有军事行动,有官府整顿,有救灾抢险,还有慈善事业、文化建设、外交问题,等等,可以读成晚清政治的“清明上河图”。

第七到第十一回,主角是山东官员陶子尧,因为抄了一段要兴学要改革的文章,获得了当时山东抚院的赏识,拿了两万银子被派到上海买外国机器。这是个美差。陶子尧一到了花花世界的上海,地方官员又老土又有钱,马上就被两个中介,一个姓魏,一个姓仇,带到四马路花天酒地。叫局来了个女人叫新嫂嫂,外带一个十几岁的女生陆兰芬。很快陶先生坠入情网,要娶新嫂嫂,买机器的钱就在四马路用掉很多。他只好通过经纪跟外国人签了一份带水分的合约,“两万银子”买便宜次货。不料这时山东方面突然改了指令,说不要买机器,此款转给另一官员出洋考察,并且该官员马上就到上海。可想而知陶子尧顿时便慌了手脚。这时他浙江老家的原配夫人又打闹到上海来。折腾了好几回,最后还是经纪给他建议伪造合同,让洋人请山东洋总督出面。结果真的洋人一出面,山东官方就认账,还追加了钱款。这么一个花心糊涂的贪官陶子尧从事外贸经济活动,居然安全解脱有惊无险。陶子尧之后就消失了。作家解释:“做书的人到了此时,不能不将他这一段公案先行结束,免得阅者生厌。” 原来“跑人跑不停”还是为了照顾读者趣味(租界期刊连载文化制约)。接着陶的助手周果甫转到杭州做官。周果甫和浙江刘中丞,还有胡统领,便成为后面一系列“军事行动”故事的主角。

小说里写官场人事斗争非常微妙。周果甫与刘中丞的助手戴大理面和心不和。刘中丞本来想给戴大理一个肥缺,说“他辛苦了多年,意思想给他一个缺,等他出去捞两个”。一旁周果甫不悦,怎么办?便夸戴大理非常能干,省里少他不得。表面上是抬,实际坏了戴大理一个肥缺。戴也知道被姓周的坑了,不久,严州地区有匪患,戴就向刘中丞建议:“姓周的厉害,办事妥当,让他去协助胡统领去剿匪。”(官场之中的“好话”“称赞”,不一定就是好话和称赞。)接下来第十二到十七回,是全书(也是晚清小说)中罕见的描述军队的场面。之前第六回就铺垫过:“中国绿营的兵,只要有两件本事就可以当得:第一件是会跑。大人看操的时候,所有摆的阵势,不过是一个跟一个的跑……第二件是会喊。瞧着大人轿子老远的来了,一齐跪在田里……要一齐张嘴,不得参差。”跑步要整齐,喊口号要整齐,都不是为了打仗,而是为了给上司检阅,能检阅的部队就是好部队。军队从杭州出发,两天的水路,在钱塘江上居然走了六天。因为军官们都上了“江山船”。“江山船”上有歌伎,有宴会,等于浮动的夜总会。还没有打仗,胡统领和众将官已在船上花天酒地。作者描写这支剿匪部队的出征,笔调并无嘲讽,好像非常正常。或者是嘲讽得不露痕迹,或者是小说也写出军官上“江山船”的合理性:想想不少军官也是捐来的,此时不乐更待何时?

军队开到严州,才知匪情乃虚报,根本没有土匪。胡总正想向上级汇报,周果甫说没土匪,我们就没有战功,钱也报不了。只有夸大匪情才算凯旋,夸大敌情是很多官员的政治技巧。结果小说描写的“军事行动”,就是这些军官在船上丢失财物,追查时错怪了一个江山船女,妓女投河自尽。士兵也不闲着,没有土匪,士兵就自己去扰民,抢劫强奸,等等。地方官员,再想办法来平息民愤。最后胡总回省城时,十二江山船一字排开庆功。但因庆功领赏分配不均,周果甫不满意,暗地里找人写揭发信去北京。最后省官和首领都受处罚,周果甫自己请假回乡。这算是全书中少有的不完全是负面的角色,但后来也就不见了。(小说的主线是“事”,不是“人”。)

因为有人检举揭发,上面派了钦差来调查,第十八至二十二回,就写清廷内部审查机制如何维系王朝和官场的继续运作。来了两个钦差,查了200多个人。先写钦差的来历,一个地位很高的太监,说此人做官苦了很多年,就派他去,也好叫他捞回几个。于是在佛爷面前把差事求了下来。钦差非常感激,问:“我这个案该怎么办呢?”回答说佛爷有话:“通天底下一十八省,哪里来的清官?”太监解释:“我教给你一个好法子,叫作‘只拉弓,不放箭’。”原来,买机器、剿匪是肥缺,调查贪腐也是肥缺。

这时小说已经写到慈禧,奇怪怎么还能发表?原因等一会再讨论。

钦差“只拉弓,不放箭”,抓了很多官员,然后就谈银码。开口两百万,刘中丞他们不服,这样的事情就来敲两百万,那以后敲两千万怎么办?结果就真的给判了。佩服李伯元写这些事情,这么奇怪荒诞,写得非常平淡。好像不论职位高低,佛爷也好,公公也好,知县、师爷、店主、仆人……人与人之间的主奴关系、金钱关系结构是相同的。对官员的教育规劝,“法”不管用,那么强调“德”呢?傅钦差以身作则。他不喜欢穿好衣服,看到别人穿好衣服他也反感。刘中丞罚掉了,钦差就接替做杭州省官。很快他的属下官员全都流行穿破衣服。有的一时来不及换,来不及买,就把衣服反穿。反穿以后受表扬,还被人模仿。一时间内,杭州城里旧衣比新衣贵。(一定要跟上司、同僚穿一样的衣服,这和动物长出类似于丛林颜色的皮毛是不是一个道理?)傅钦差觉得官场风气不好,要求所有捐官的都要重新考试,不及格的就刷。有个官员衣着太好,眼看要倒霉,最后找到了一个外地的裕记票号。原来那个票号就是帮傅抚院(傅钦差)存钱的。 小说里有个二掌柜说:“你看这位中丞,面子上虽然清廉,骨底子也是个见钱眼开的人。”中丞自己坚决不收钱,要送就要送他姨太太,送他儿子。

还有一位贾臬司,负责一省的司法长官,也讲究道德,每次办案都要当着众人的面,跪在老母面前听指示,甚至断案过程中的事情决定不了,也让母亲来决定犯人的生死。他的儿子,不愿只做官二代,主动要求去黄河决堤的地方任地方官。原来救灾又是官场的一个热门肥缺,谁都知道黄河决堤以后,其实自己会合拢,所以谁合拢,谁就会升官。从第二十五回到三十回,主角就是那个黄河救灾立功的贾大少爷。但故事情节不是治水患,而是他如何进京巴结更高的官员。这里学问可深了。

黄胖姑是层次比较高的财经人士,办事有技术含量,打通了军机处的几位中堂,华中堂、徐中堂,还有一位黑大叔,反正都是高官要员。小说偶然还写官员被今上(光绪)接见,轻轻一笔,没有贬义。《官场现形记》《世界繁华报》初版本一共两卷,各30回。上卷讲官场、科举、经贸、军事、吏治整顿,下卷写赈灾、捐款、慈善、官员交接制度,还有外交问题。第三十三回,小说里出现了一个书局。总算有知识分子了,推销劝善书,还搜集了几百种应该禁止的淫书。“申义甫立刻摆出一副忧国忧民的面孔。显然对于“忧国忧民的面孔”,李伯元也是用了嘲讽的语气。果不其然,书局找山西省官支持,目的是以官方的名义卖书。捐款、行善,照样是官场规则。当然写到这里,作家比较客气:“若无此辈更不知要死掉多少人……此乃做书人持平之论;若是一概抹杀,便不成为恕道了。但是办捐的人能够清白乃心,实事求是,不于此中想好处的虽然也有;至于像这回书上所说的各节,却亦不能全免。”这是全书里笔下最留情的一段了,是无差别批判中的一个小小例外。

小说在租界写,在租界发表,上卷写到洋人比较客气。下卷第三十三回,写一个省官到上海汇丰查账,出洋相的是那个老土省官。洋人和中国职员都很公事公办。到第三十九回,讲官员瞿耐庵摔坏腿,看病也是外国大夫比较灵。但是,下卷越往下连载,外国人形象越差。不知是因为当时的读者反映,还是作家自己的态度变化。第五十二回,写徐中堂的女婿,伪造丈人签名,将安徽所有的矿产卖给洋人。显然是洋人在利用官员贪腐而掠夺中国财产。五十五回,有不明国籍的外国军舰停泊在海边,军纪倒是严明,抓了强盗交还给地方官。但是到第五十七回,有个洋人在湖南街上无理打死一个小孩,激起民愤。当地判了他五年,外国领事还不服,告到北京。公使找王爷,找到了几位中堂,书里描写中堂大人们都支支吾吾不敢表态:“张大人看了摇摇头,王大人看了不则声,李大人看了不赞一辞,赵大人看了仍旧交回给司员。”这样写朝廷大臣,虽然有点漫画化,但当时官场“不怕百姓,只惧洋人”,大概也是真有其事。

小说最后一回,作家正面表述为什么写这本书:“上帝可怜中国贫弱到这步田地,一心想救救中国。……中国一向是专制政体,普天下的百姓都是怕官的,只要官怎么,百姓就怎么,所谓上行下效……中国的官,大大小小,何止几千百个。至于他们的坏处,很像是一个先生教出来的。因此……编几本教科书教导他们……等到了高等卒业之后,然后再放他们出去做官,自然都是好官。”李伯元的意思,此书就是教他们怎么做官。现在发表的两卷,只是前半部分,批评官员,后半部分才是正面教育。可是他后半部分也没写出来,过几年就去世了。这段话的重要之处,在于认为中国的问题主要就是官的问题,官本位是种种社会矛盾的症结。“官怎样,百姓就怎样,上行下效。”李伯元理解的官,既是士农工商之外的一个特权阶级,又应该从士农工商之中产生,如果“士废其读,农废其耕,工废其技,商废其业,皆注意于官之一字。盖官者,有士农工商之利,无士农工商之劳者也”。就是说,士农工商各个行业的“精英”,都想做官;可是一旦做官,其业便废。作者以无差别的冷酷笔触,从官场角度观看晚清社会的方方面面,经济活动、军事行动、内部整顿、慈善事业、外交动态,等等。按学者袁进的统计,《官场现形记》写了30 多个官场故事,涉及11 个省市,大小官吏百余人,上至太后、皇帝,下至佐杂、小吏。期间军机大臣、太监总管、总督、巡抚、知府、知县、统领、管带应有尽有。就官场题材而言,历代文学写官场面之广、层次之多,确实空前。

官场的规则与货币

李伯元写官场,不仅有自己的游戏规则,而且有一些常用流通货币。第四十六回,钦差童子良,讨厌洋货,银元不收。本来鸦片是进口的也要抵制,但下面的人改称为云南土熬,他就开始享用了。银元不收,但银票可用,家里有一个黑房间专贴银票。出门随身带一盒银票,每天晚上点数多少张。后来他儿子发现他只点张数,便以小额换大额的。之后每天点数,钱却大部分被偷走了。

古董文物也是官场流通货币。第二十四回,贾大少爷买了一个珍贵的鼻烟壶,送军机处华中堂。买烟壶的文物店,也是华家的背景。(“什么店或公司是什么人的什么人开的背景”,这是很重要的官场入门知识)。送礼以后,中堂回话说烟壶非常好,很喜欢,要是再有一个凑成对就好了。怎么办呢?贾少爷又到了那家文物店,果然还有一模一样的,但是价钱贵了好几倍。贾少爷奇怪了,怎么回事?旁边中介黄胖姑说“马上买,好机会”。其实是同一个文物,多次买卖,循环流通,促进内需。

另一种流通货币是艺术。贾制台喜欢画梅。他热爱艺术,不求卖画,只要有人欣赏。下面官员知道了,来了以后不用送礼,只求他画画。某候补知县跑来,说您上次送我的画,有个东洋人一定要我卖给他。制台一听特别兴奋,接着帮知县再画,公事也停了,外边的人都等着,而且事后特别提拔了这位知音。

信息也是流通货币。第四十一回瞿耐庵老婆认了一个干妈,比自己年轻20 岁,因为她是上峰喜欢的丫头。如此委曲终于换来官位,但瞿耐庵新上任,不知原来旧官有个账簿记下各种潜规则:什么人来送礼要收多少,什么官什么时候要送多少,等等。信息本是要另花钱买的,少了这个先遣图、密电码,结果就闹出很多麻烦。

除了艺术品、货币、账簿以外,还有一种流通货币就是女人。山东官员到上海买外国机器,一来就被拉到四马路叫局,“叫局”还可能发生感情,演变成姨太太。兵营统领出兵,“兵马未动,粮草(女人)先行”。得宠的妓女忙着替自己家人求个官位,不幸的妓女就被冤枉成小偷投河自尽。女人被当作礼物或者货币是普遍桥段,但也有比较特殊的例子。第三十回冒得官犯了一点过失,为求上司杨统领包涵,就设计把自己年轻的女儿作为礼物。这事还不能明说、明做,怎么办?冒得官当着太太、女儿的面,假装吃了鸦片寻死。家人一看他吃鸦片,马上拿粪给他吃,好让他吐出来(“狗血”情节样板)。这时冒得官说他现在处于绝境,办法是只有把女儿给统领做小。一番折腾以后小姐说:“罢罢罢!你们既不容我死,一定要我做人家的小老婆,只要你老人家的脸搁得下,不要说是送给统领做姨太太,就是拿我给叫化子,我敢说得一个不字吗?现在我再不答应,这明明是我逼死你老人家,这个罪名我却担不起!横竖苦着我的身子去干!但愿从今以后,你老人家升官发财就是了!”这是一个典型范例,李伯元可以把再荒唐的事也写出其合理性。之后统领果然接受了这份礼物,也提拔了他的丈人。

更好笑的一个例子也和女人有关,第三十七回十二姨太半夜打蚊子。湖广总督是旗人湍多欢,已有十个姨太太,还有人拍马屁,替老爷在上海欢场买了两个新人,送过去就成了十一、十二姨太太。某晚湍制台正批公文,刚要写上某新官名字,突然十二姨太打了他一下,笔都掉了。怎么回事?十二姨太说有个蚊子——其实是十二姨太受人之托,想制台把此“缺”给另一官员。制台发火:“搞什么搞,我给人家做官,你们那插什么主意啊!”但是这个女人,因为受宠,一番胡搅蛮缠,最后制台也没办法,“好吧,那我就换了他吧”。所以女人不仅是流通货币,货币可以异化,倒过来管制主人。《官场现形记》中有官员与女人的两段精彩对话,值得转述。

一是山东陶子尧,睡着四马路新嫂嫂,说:“我们做官的人,说不定今天在这里,明天就在那里,自己是不能作主的。”新嫂嫂道:“那末,大人做官格身体,搭子讨人身体差勿多哉。”意思是,你们大人做官的身体,跟我们讨人的身体差不多啊。陶子尧问了半天才知“讨人”就是欢场女子,也叫小姐,也叫“先生”。新嫂嫂说:“耐勿要管俚先生、小姐,卖拨勒人家,或者是押账,有仔管头,自家做勿动主,才叫做讨人身体格。耐朵做官人,自家做勿动主,阿是一样格?”翻译一下:“你不要管她叫先生、小姐,卖给了人家,押了账,自己的身体就做不了主了,这就是讨人的身体了。你们做官人说身体也做不了主,那不就是一样的吗?”不料这个陶子尧没有幽默感:“你这人真是瞎来!我们的官是拿银子捐来的,又不是卖身,同你们堂子里一个买进,一个卖出,真正天悬地隔,怎么好拿你们堂子里来比?”说着,那面色很不快活。

另一处精彩对话在第十五回。有个周老爷问起了有个在船上的小妹凤珠是不是“清”的。她姐姐龙珠回答:“我们吃了这碗饭,老实说,哪里有什么清的!……我想我们的清倌人也同你们老爷们一样。”周老爷听了诧异说:“怎么说我们做官的同你们清倌人一样?”清倌人,是指一些比较“新鲜的”性工作者。他说:“你也太糟蹋我们做官的了!”那龙珠便详细叙述她们认识的一个官员,从杭州来,他的行李只有几个箱子,但是回杭州去的时候带的东西拿都拿不动,民众还要送伞,拼命说他是清官,不要钱。“做官的人得了钱,自己还要说是清官,同我们吃了这碗饭,一定要说清倌人,岂不是一样的吗?”周老爷气得一句话也说不出,倒反朝女人笑了。

清官,清倌人,这就是《官场现形记》。对比一下今天的官场,清朝真的亡了吗?

By 许子东

揭秘“摸骨算命”

“摸骨”到底是摸的什么骨?

我们的头骨覆盖脑髓组织(西医叫神经系统),脑髓发育良好人的脑细胞必多,相应的脑髓组织必重,这样头骨的形状就更完整。

头骨外在的形状由内在组织决定。

摸骨实际是在摸一个人的内在是否发育优良。

那通常摸骨是摸哪些骨头?

它分别代表什么呢?

我们先来了解下关于骨相的说法。

19世纪初法国解剖学家加尔和施普茨海姆共同创立颅相学,称为是脑功能定位学说。

基本原理:

1、大脑是心理的唯一器官;

2、头盖的外部结构与内部脑的结构相关;

3、心可分为许多官能,如“多情”、“野心”、“良心”等等

因此,西方颅相学表示只要手摸摸颅骨,就能分析大脑内部结构特点,通过外部的骨相结构分析一个人哪些心理机能发达或欠缺,也被称“读隆起术”。

关于中国相术记录,据《左传》记载,文公元年公孙敖请叔福为自己的两个儿子相面。不管西方还是东方人体工程学一直都在不断被研究中,相学讲究的是:有诸内,必行诸外的理论基础,不同的骨头代表人体相应部位的发育情况。

比如我们通常讲到的天庭饱满,也就是额骨的形状能看一个人脑组织功能是否优良。

所以相学上讲“观智在额

摸骨到底是摸哪几块骨

在识贵骨前我们先来了解:

如您具备下面

一骨代表:不穷

二骨起:不贱

三骨代表:只要有行动就有相当的收获

四骨以上起代表:可富可贵

第一骨 天庭骨隆起

图例:科学家 物理学家 爱因斯坦

天庭就是额头的部位,以平正方阔,额骨隆起或像覆了一块猪肝在额头上为好。

标准:(男4指以上,女3指以上,按下图示例手指放于额测高)无疤痕痣

天庭骨隆起的人心怀理想,志向远大。

学习能力、执行能力强,并且学习快,记忆力超强。长辈缘贵人缘好。

第二骨 眉随骨起

图例: 企业家 慈善家 洛克菲勒

即眉毛上有明显的眉棱骨。

眉棱骨起的人精力旺盛,一般人可能连续工作6小时就累了,而他们干12小时都不觉有疲惫感。

同时如果眉眼清秀+额相好的眉棱骨起者考试运佳,人际关系好,处事有远见,在策划创意方面才华突出,个性淡定,第六感强,对色彩,音乐有天赋。

第三骨 天仓隆起

图例:思想家 政治学家 哲学家 马克思

天仓部位叫福德宫也是眉尾额头下方靠近太阳穴的位置。

天仓饱满隆起的人代表父亲及祖辈遗传优良,个性积极,对于时间、数字、预算观念极强。

同时眼光敏锐,第六感强,有抱负有理想能处理细致的事物,对生活讲究,有品位,喜欢高雅的生活方式,爱好美酒美食。

工作上常有贵人相助。

第四骨 鼻骨起

图例:科学家 空气动力学家 钱学森

鼻骨指两眼间的山根到鼻头的位置要隆起包肉,能首尾都圆长最好。

鼻骨隆起山根流畅的人为人英明有胆识,做事有魄力意志力坚强。

同时为人爽快,正义感足。

处人处事淡定,不随波逐流,斗志不斗勇,善于理财,财运也不错。


第五骨颧骨丰起

图例: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


颧骨微微隆起的人个性爽朗,为人勤奋,做事有担当,抗压力强,能付重托,对人对事大气,考虑问题能高瞻远瞩。

图:颧插天仓例子


如果颧骨靠近鬓角的人在企业中大多是管理者的角色,如果是颧骨插天仓,这种人志向远大,能吃苦耐劳,如果能再配上鼻骨圆即鼻颧相配,这种相格在中年能财源滚滚事业有成。

第六骨 顶骨平伏起

图例: 物理学家 思想家 马克斯·普朗克

头顶的骨头要高隆且宽的平起,不可过尖露,好的形应该是如龟背一样。主福禄寿俱全。

同时顶骨平起的人个性正直,仁慈,理想崇高。

有正义感,自信心自尊心强,意志力也强,做事坚毅不怕失败,能百折不挠越挫越勇。

大多善于专研的人有此骨。

第7骨 枕骨强起

图:左未起,右起
图例:物理学家化学家 居里夫人

枕骨顾名思义就是枕头的部位,在后脑勺的部位,以高隆起并有包肉为好。

所以,还让小孩睡扁头吗?

枕骨起代表一个人祖荫足,遗传优良,如果是像横起一条骨则是大富大贵大寿的骨相。、

摸骨时,一般是先摸头骨,再摸手骨。骨相可分为十二种:麒骨、狮骨、豹骨、鹿骨、熊骨、猫骨、鹏骨、鹰骨、雀骨、鲸骨、鱼骨、龟骨。每一种骨相,都有其对应的命运。

如何判定自己的先天骨相呢?根据下图表格,按照自己的生肖+农历出生月,就可以查到自己是什么骨相了。

不同骨相的命运:

摸骨术中留下的部分口诀

1、 玉枕骨高正者富贵,平陷者低贱。

2、 头壳两旁凸出者,聪明富厚。

3、 鼻梁如竹节者克子,低塌者夫妻不睦。

4、 颧骨高者,易主掌权,女主克夫,平塌者无主宰。

5、 颌颈骨斜出者,刻薄无情。

6、 喉骨圆而小者,百岁安闲,尖而大者一生劳碌。

7、 耳骨空洞者聪明,活动者狂傲。

8、 头骨连胸肋骨平坦而不凸凹者,一生安乐。

9、 臀骨圆起者,宝贵悠久,低陷者终身贫贱。

10、指骨纤长者聪明,粗短者愚纯。

11、臂骨精者力强,细者力弱。

12、脚骨薄者劳碌,厚者安逸。

13、腮骨横长者,忘恩负义,恩将仇报。

14、眉骨凸出者,警惕性高,不信任别人,一生多有起伏。

15、两腮无骨者,性格多变,可以同享福,不能共患难。

清代赵翼在《檐曝杂记》中记录了一件事,清雍正年间,浙东有一个史瞎子,帮男子算命用摸骨,对方是女子则听声,用此预言别人祸福,出奇准确。
有一次,浙江巡抚徐元梦把史瞎子找来,让他给自己的孙子舒赫德摸骨。当时舒赫德还是童子,在座的还有他私塾老师汪由敦。史瞎子为汪、舒二人相命摸骨后,认为二人将来必定显贵。当时,舒赫德是官宦人家的贵公子,将来飞黄腾达固然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而汪由敦则是穷秀才,根本想不到有这等好事,因此认为史瞎子是因为学生的面子,所以也说点好听的应付老师。

这天晚上,史瞎子摸到书塾,对汪由敦说:“你好好努力,将来官职名声在主人之上。”汪由敦越发惶恐不敢当。史瞎子说:“我这不是说瞎话。你是穷书生,我奉承你有什么好处呢?正因为我命中注定,将来我会有一场灾厄,要持续多年。到时你已经当大官了,我的灾厄还要仰赖先生解除。在这里郑重相托,请先生千万不要忘记今天的话,到时尽力拯救我。”

不久,有人把史瞎子推荐给雍正帝。雍正皇帝一向对术数兴趣浓厚,让史瞎子上朝,史瞎子上了奏书之后,却被流放到山海关外去落户,这一去就是十年。


雍正登基十年时,下诏命凡是流放充军以下的罪等都减轻发落。此时汪由敦早已高中进士,升任刑部尚书。汪由敦查看罪犯档案,看到史瞎子也列名其中。汪由敦当然还记得史瞎子,但是,史瞎子是由皇帝特旨流放,档案中又没有明确记载他犯罪事由,因此这类罪犯不在特赦之列。

同僚对史瞎子的案子都感到为难。汪由敦以史瞎子的罪没有超过充军流放,正与皇帝的恩诏相符,于是奏请将他释放回来。


史瞎子回到京城后,仍旧客居在汪由敦的府第,他受了教训更加收敛,不肯为别人算命说祸福了。后来,汪由敦的长子承沆正要参加科举考试,汪夫人望子成龙的心情非常迫切,请史瞎子为他算命。史瞎子说:“可以当到六品官。”六品官就是翰林院修撰及各部主事。当时汪由敦正在内廷供职,子弟若考中进士,必定不至于分发到六部。推测他的长子将中状元,担任翰林院修撰无疑。

汪夫人正暗自高兴,不料汪由敦被委派担任这科的主考官,这样一来,其长子承沆必须回避,不得参加考试。人们都以为史瞎子的预言错了。但到这年冬天,皇帝特赐汪由敦荫一子,承沆得到主事官职,属于正六品。


史瞎子的预言就是如此出奇地准确。那年《檐曝杂记》一书作者赵翼正客居汪由敦家中,对这事来龙去脉知道得非常详细,就把它记录下来。史瞎子还有其他算命的奇验,不胜缕述。

By 观脸

地母经里有预言吗

《地母经》原为民间通书所载,自称是轩辕黄帝所著《地母经》,又称《黄帝地母经》一书,是用六十甲子年轮回的方式,将每年配上预测诗和卜辞,用来预测每一年的农、畜、牧、渔、蚕、养殖、害虫、疾病等自然灾害,来指导百姓农业生活。常和“春牛图”并列,可在《增补玉匣记》和港台出品的老黄历中看到。

当然,还有另一种《地母真经》,在此我们不做赘述,只说上文提及的《黄帝地母经》

2020年突袭全球的新冠病毒,让许多人的目光聚焦在了这本古书上,因为它精准预言了“太岁庚子年,人民多暴卒。

全诗曰︰

太岁庚子年,人民多暴卒。

春夏水淹流,秋冬频饥渴。

高田犹及半,晚稻无可割。

秦淮足流荡,吴楚多劫夺。

桑叶须后贱,蚕娘情不悦。

见蚕不见丝,徒劳用心切。

卜曰︰

鼠耗出头年,高低多偏颇。

更看三冬里,山头起墓田。

《玉匣记》地母经

中国的农业情况和自然灾害的确存在一定的周期性,在预防瘟疫和灾害上有着其独有的意义。《地母经》言语平实不花哨,大概出于古代勤劳中国人民对自然规律口口相传的总结,也可以看作是古代中国人对于自然规律的一种探索。

但也有人持反对观点,下图为清朝至民国年间所载事实和对应的《地母经》预言,有不少并不符合事实。

《地母经》本身只是一个根据历史周期律而造作的通书,他的倾向性也在于农业本身。什么是历史周期律?“历史周期律”是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政权都会经历兴衰治乱,往复循环呈现出的周期性现象。极端的不公导致社会的崩溃,从而达到新的相对公平,周而复始。而农业自然也是顺应这种规律的,并且《地母经》本身就是建立在六十甲子的基础之上,而六十甲子就是循环使用,周而复始的。所以虽然是建立在术数基础上,但是反而受制于六十甲子循环,无法像其他术数一样多元化。其他术数如四柱,虽然建立在六十甲子基础上,但是配合了天干地支五行,使得它有无数种变化。《玉匣记》杂占篇中也同样有这种思想,如《占上旬丙子日》一篇对流年国运的论述是:“甲子丰年丙子旱,戊子蝗震庚子乱,惟有壬子水滔天,俱在正月上旬看。”都是体现了一种历史周期律的思想。

这种将六十甲子配上固定诗句,是民间通书最普遍的写法。同样的还有《孔圣枕中记》。这是一本托名孔子所著的预测未来的著作。全书以六十年一甲子为系列逐年进行预测。具体成书年代不详,见到的早期版本有同治、光绪及民国版本。

在《孔圣枕中记》序宣称来历:“昔秦始皇无道,登基十有余年,焚书坑儒,以愚黔首。巡幸至鲁,毁孔子宅,壁间现出一碑。记云:后世一小儿自称秦始皇,焚吾书、坑吾儒、毁吾墙、破吾宅、覆吾床、颠倒吾衣裳,行至沙坵而亡。始皇见之大惊,又于床头得一石匣,封固甚牢,剖而视之,藏书三册。题曰《孔圣枕中秘记》,中载孔老问答一百八十甲子吉凶休咎、耕种早晚、年岁丰凶,过去未来之占有,一切无不应验如神。”

又说:“上元甲子为第一天尊古佛出世,或是金仙变化,或是菩萨现身。八方安阜,五毂丰收;中元甲子最兴旺,城市乡村俱淡荡,万取物件不值钱,人民同爱太平象下元甲子人民多横逆,五毂宜早种,晚禾不结子,树叶被虫吃,耕夫返乡里。只见埋新土,处处闻哭泣,男子似倒悬,高低看晚田,女子多疾厄,冬来雪满天。”

下面以光绪六年,同治二十年版本来看:

下元甲子
庚子疾病广,虎狼满山川。百钱换升米,河水冲断船。早禾略兴旺,晚稻收不全。秋冬粟麦熟,燕地虫害田。
子贡曰:天降瘟疫地狼烟,谷米昂贵,澡水泛淹。何以商筹,救济时难?吾以为内而安民,莫如轻财平耀;外而除贼,莫如集众团信,能行此又何患焉?

耐人寻味的其实是《地母经》本身就是农业方面的通书,但是这本《孔圣枕中记》关于六十甲子重点也在于农业,可能是以农为重的思想,有说法是《孔圣枕中记》是抄袭《地母经》。根据《孔圣枕中记》最早在同治年间版本,《地母经》大致也是清朝早期诞生的。

这里又不得不提到前文所说的另一个《地母经》了,或者该称呼《地母真经》,常有人将这两种地母经混淆,一本是通书,记载六十甲子年不同的状态。一个更像是宗教产物。这本《地母真经》比起《黄帝地母经》来说可真算得上是“大巫”了,且应当成书在现在的《地母经》之前。据考据,目前所见十余种《地母真经》印本,最早的《地母真经》刊本是清同治年间陕西城固县刊本,和《孔圣枕中记》倒是相差不远。暂且此观点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侯冲博士2014所发表论文《<地母经>的演变》。

《地母真经》中对地母的崇拜起源于远古先民对大地的崇拜。商周时期,地母开始与后土融合,称为后土皇地祇,成为职掌阴阳、生育万物的女神。据《尚书》载,武王伐商纣时,亦先祭告于皇天、后土,控诉纣王的罪行,祈求胜利。

西汉文帝时,地祇开始由国家统一进行祭祀,“冬至祀太一,夏至祀地祇”。到宋代,地母娘娘已经列入道教 “四御”尊神之中,职责是掌管山岳土地变化及诸山神、地祇和三山五岳大帝等大神,并节制劫运之事。

虽然地母文化成型较早,但是《地母真经》的成书年代就晚很多了。《地母经》又称《地母真经》、《地母保命经》、《无上虚空地母玄化养生保命真经》等。

下附《地母真经》原文:

盘古初分母当尊。阴阳二气配成婚。万物本赖风和雨。开堂先念地母经。上奉高真亲欢喜。下保万民永安宁。

地是地来天是天。阴阳二气紧相连。统天统地统三光。包天包地包乾坤。坎离震兑当四柱。乾坤艮巽是为天。

地母本是戊已土。包养先天与后天。天君本是玄童子。他聋母哑配成双。神与气和化天地。气与神和产贤人。

真气为母母是气。真神为子子是神。阴阳会合真造化。造化天地产贤君。虽然不会人言语。三九二八时时行。

子母不离怀胎孕。身怀有孕十年整。十月胎足卦爻定。胎满产出六贤君。天皇地皇人皇氏。伏羲轩辕与神农。

伏羲能化天合地。阴阳一气八卦分。神农皇帝治五谷。轩辕皇帝治衣襟。饮食衣服从此起。留下后世照样行。

三世诸佛从母出。菩萨不离母一身。各位诸神不离母。离母何处去安身。东西南北四部洲。春夏秋冬母造成。

江河湖海不离母。万国九州母长成。历代帝王不离母。大小皇官母养成。天下五岳仙山境。山林树木母造成。

庶民百姓不离母。五谷六米母长成。七十二样不离母。万物草木母长成。人活在世吃用母。死后还在母怀中。

各府州县不离母。庵观寺院母体成。大小贤神是母塑。诸佛金身母功成。黄金本是四方宝。想怀世上多少人。

金银财宝从母出。看来不离母一身。各国王子把母敬。累代帝王杷母尊。国王为母动干戈。那个敬母地母身。

绫罗彩缎从母出。花木菜果母长成。酸甜辣苦从母出。四季药苗母长成。葱蒜菲菜从母出。姜糖古月母长成。

天下男女多生病。地母万药造生成。男女口中无滋味。油盐酱醋母造成。样样都是母造成。万般都是母造成。

地母心血都费尽。地母费了无边心。老娘为儿更为女。儿女忘了母的恩。吃喝穿带娘造化。造化发生母长成。

变卖银子你们用。那个提念母一声。世土诸物不离母。万物还是娘生成。本来土产生万物。无数包藏六道行。

世上只知天为大。地母敢大天一层。天降一点甘露水。地下田苗五谷生。虽然降下是好雨。还是地母骨体精。

龙藏千里不离母。风云还是地母生。母不与龙起风云。看龙何处有雨行。龙也无处把身隐。呼雷闪电漏了形。

说来说去都是母。世人怎知母苦心。劳碌辛苦地母受。好穿好吃儿女行。地母昼夜不合眼。合眼众是有灾星。

地母一时打个盹。鳖鱼翻身一扫平。也无天来也无地。世上成了一场空。诸佛逃走天涯外。菩萨逃走永无穷。

君民人等尽皆无。天地神贤似火焚。无东无西无南北。万物尽皆如灰尘。参透发笔地母意。地母光明度此身。

地母发笔灵芝现。地母真气结月成。性命保全精神合。精神气合母造成。仙佛贤圣忘母意。夸强卖会成才能。

君臣文武忘母意。忘了地母大慈恩。士农工商忘母意。将恩不报反无情。不分正法圆如意。堕落万劫不翻身。

要知地母名合姓。鸿蒙未判老混沌。寿活十二万年载。九千六百刻时辰。出世受了千万苦。不料地母闪了空。婴儿奼女无一个。坐在长江放悲声。若要母子重相见。除非子丑另开天。真经一百八十二。句句说的是真言。

家家都把地母敬。五毂丰收乐太平。也无大灾与大难。善男信女享康乐。若还不听地母请。五谷不收吃不成。

若还不信地母话。大劫大难活不成。地母十月十八生。家家诵念地母经。香灯供果排齐整。做会诵经申表文。

有人传母地母经。子孙万代受皇恩。夫人传母地母经。代代儿女满堂兴。人人传母地母经。五男二女香烟生。

男女忌戊敬地母。荣华富贵万万春。处处立坛把戊忌。地母保命救众生。方方立坛杷戊忌。地母化生显贤灵。

谢恩答报虚空母。连修庙宇把香焚。塑画母像人朝敬。纔算孝子儿女心。急早诚心把功赶。莫把银钱放在心。

虚空地母把令挂。脱凡成圣登天庭。大忠大孝大结果。大慈大仁永长生。地母敕封莲花增。吾国果成大罗京。

男女尽成大罗体。极乐宝殿万古名。

无上虚空地母玄化养生保命慈尊大慈尊。三称九叩

By jingfang

推背图究竟说了什么

《推背图》是中华预言第一奇书,传说是唐太宗李世民为推算大唐国运,令当时两位著名的天相家李淳风和袁天罡编写。李淳风用周易八卦进行推算,没想到一算起来就上了瘾,一发不可收拾,竟推算到了唐以后中国两千多年的命运,直到袁天罡推他的背,说道:“天机不可再泄,还是回去休息吧”,因此这本预言奇书得名《推背图》。《推背图》共有六十幅图像,每一幅图像下面附有谶语和“颂曰”律诗一首,预言了从唐开始一直到未来世界大同发生在中国历史上的主要事件。

《推背图》为唐代袁天罡与李淳风所作,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经典的预言学巨著。其创作严谨、思维缜密,以中国易经的象数哲学为其理论基础,通过六十个图谶颂将儒家的政治哲学作了宿命性的表述:一方面它阐释了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治乱史观,另一方面它阐述了由一阴一阳为之道所衍生的男女间隔执政的政治观;再一方面它向后人诏示了人类历史最终将走向人不分黑白、地不分南北、无城无府、无尔无我、天下一家的大同世界。这是儒家的政治理想,也是推背图所揭示的历史宿命。《推背图》共60幅图像,对应60段谶语和诗,但是它的预言和相对应的历史年代之间并无一定的规律可循。历史上的五代十国时期,前后只有53年,《推背图》却用了5个图像,平均每10年一个图像,而清朝有260年的历史,中间有100多年没有任何图像和预言。李淳风、袁天罡编写《推背图》的时间,据推算是公元648年到公元649年之间,距今已经1300多年。如果用数学来做个简单的计算,它平均每25年到30年会有一个图像和相应的预言,60幅图像应该预测了将近两千年的历史。

创作背景 相传一千三百多年以前,唐代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命当时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易学家李淳风和一代相学宗师袁天罡推算大唐的国运,由于李淳风推演入神,一发不可收拾,竟推算到了唐以后中国两千多年的命运,直到袁天罡推他的背说道:“万万千千说不尽,不如推背去归休”,被誉为中华预言第一奇书的《推背图》便由此得名。《推背图》一共共有六十幅图像,每幅图像下面附有谶语和“颂曰”律诗一首,从唐朝一直推演到了未来的大同世界,由于其推演的准确,更使全世界智慧之人对中华文明兴起钻研探讨学习之风。

说明

1、《推背图》不是出自后人杜撰,而是一部了不起的易学著作。自唐代以来受到无数士人学子高度重视。

2、《推背图》中所有的图像谶语和颂诗都是根据易经八卦演绎出来的,都可以在《周易》中找到依据。而周易本身就是一本“卜筮”之书,千年前的古人借它预测未来,因为古人认为未来是可知的。

3、《推背图》无一字一句一图一画不源于周易,《推背图》是象数易学的经典和图书易学的里程碑。

4、《推背图》不仅是两汉象数易学的终极,也是两宋图书易学的开端。

5、《推背图》是中国历史宿命论集大成者,它以天道推人道,演历史宿命论。

6、《推背图》作为中国历史宿命论的集大成者,作为传统的神学体系和国家学说,作为东方神秘主义的杰出代表作,理应成为思想史和哲学史研究领域的重要篇章。

7、《推背图》的历史宿命论体系充分肯定了人的创造力和能动意识,认为人在历史宿命论面前不是完全被动的,而是可以大有作为和积极的发挥主观能动性的。

8、《推背图》从盘古—唐—大同—永远这一发展模式来言说历史推演历史,从而构筑了其宏大的历史哲学和政治哲学理论体系。

9、《推背图》的预言以道家阴阳为开始,以儒家大同为结束,通过易学完美的塑造了其理论体系。

10、《推背图》是一部探索国家命运和人类命运的政治预言书,它在中国历史和人类历史进程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参考价值。

11、《推背图》非常看好21世纪的中国,在《推背图》看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将孕育着一个伟大的时代。当下个世纪的人们回顾这个时代的时候就如同我们经常追忆唐朝一样,那样令人神往,那样辉煌灿烂,那样的一个有着包容世界气度的时代。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真正脱茧而出的中国,是各阶层各民族和解的中国,是公平正义的中国,是自由民主的中国,是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中国。

12、《推背图》中所描述的无城无府、无尔无我、天下一家的大同世界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趋势,这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理想,也是全人类的共同理想。

13、《推背图》中所描述的无城无府、无尔无我、天下一家的大同世界与马克思所描绘国家和阶级消亡的共产主义社会在本质上是相同的,所以共产主义最终是能够实现的。

14、《推背图》对人类历史大结局的描述是世界大同,这是一个极其美好的大结局,体现了作者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

15、《推背图》最后一象第六十象所蕴含的寓意是极其深远的,因为作者将大同世界推向了永恒。

内容

明末清初的著名文学家、文学批评家金圣叹对《推背图》作了批注。金圣叹序谓数可知乎,可知而不可知也。谓数不可知乎,不可知而可知也。可知者数,不可知者亦数也。可知其所不可知者数,不可知其所可知者亦数也。吾尝仰观于天,日月星辰犹是也;俯察于地,山川草木犹是也。我所亲见之天地,非犹我所未亲见之天地耶。然不得谓我所未亲见之天地,即为我所亲见之天地。天地自天地,而我异矣。我自我,两天地异矣。我生以前之天地可知也,可知者数也。我生以后之天地不可知也,不可知者亦数也。有生我以前之天地,然后有我生以后之天地,此可知其所不可知者数也。我生以后之天地,岂不同于我生以前之天地,此不可知其所可知者亦数也。数之时义大矣哉。唐臣袁天罡、李淳风著有推背图,父老相传,迄未寓目。壬戌之夏,得一抄本,展而读之,其经过之事若合符节,其数耶,其数之可知者耶,其数之可知而不可知而可知者耶。玩其词,参其意,胡运不长,可立而待,毋以天之骄子自处也。癸亥人日 金喟识

第一象 甲子 乾下乾上 乾

谶曰:
茫茫天地,不知所止日月循环,周而复始颂曰:
自从盘古迄希夷,虎斗龙争事正奇悟得循环真谛在,试于唐后论元机金圣叹曰:此象主古今治乱相因,如日月往来,阴阳递嬗,即孔子百世可知之意。红者为日,白者为月,有日月而后昼夜成;有昼夜而后寒暑判;有寒暑而后历数定;有历数而后统系分;有统系而后兴亡见矣。

第二象 乙丑 巽下乾上 姤

谶曰:
累累硕果,莫明其数一果一仁,即新即故

颂曰:
万物土中生,二九先成实一统定中原,阴盛阳先竭金圣叹曰:一盘果子即李实也,其数二十一,自唐高祖至昭宣凡二十一主。二九者指唐祚二百八十九年。阴盛者指武曌当国,淫昏乱政,几危唐代。厥後开元之治虽是媲美贞观,而贵妃召祸,乘舆播迁,女宠代兴,夏娣继之,亦未始非阴盛之象。说明:此图为唐朝总纲(推背图每朝都有总纲)。公元618年,唐高祖李渊立国;公元907年朱温篡唐,唐亡。共历274年(包括武周是289年)。图: 图中有果实二十一,相应唐朝二十一帝。谶: 一果一仁,意为数图中果实数,即为帝数。颂: 二九先成实,唐朝国运二百九十年,阴盛阳先竭所指唐朝武氏、韦氏、杨氏等后宫乱政。

第三象 丙寅 艮下乾上 遁

谶曰:
  日月当空,照临下土。
  扑朔迷离,不文亦武。颂曰:
  参遍空王色相空,一朝重入帝王宫。       遗枝拨尽根犹在,喔喔晨鸡孰是雄。金圣叹曰:此象主武曌当国,废中宗于房州,杀唐宗室殆尽。先武氏削发为尼,故有参遍空王之句。高宗废后王氏而立之,故有喔喔晨鸡孰是雄之兆。时间:公元683年-690年,以皇太后名,临朝称制;公元690年-705年,称帝。治宏贞观,政启开元,前后计23年。图 图中所示,一女子当刀乱世。实为说明武则天执政。谶 日月当空为武则天为自己取名为曌,扑朔迷离为指女人为帝。不文亦武直接指出其姓名,后面多有此例。颂 参遍空王色相空,所指武氏曾为尼。喔喔晨鸡孰是雄则说明此帝非男实女。

第四象 丁卯 坤下乾上 否

谶曰:
  飞者不飞,走者不走。       振羽高冈,乃克有后。颂曰:  威行青女实权奇,极目萧条十八枝。       赖有猴儿齐着力,已倾大树仗扶持。
金圣叹曰:此象主狄仁杰荐张柬之等五人反周为唐。武后尝梦鹦鹉两翼俱折,狄仁杰曰:武者陛下之姓也,杀二子则两翼折矣。五猴指张柬之等五人。
时间:公元705年,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武则天退位,史称神龙革命。说明:图:五猴者张柬之、崔玄、敬晖、桓彦范、袁恕己谶:不知何意,后来人补之。颂:威行青女实权奇 武氏退位,但权势不变。极目萧条十八枝 十八枝者,十八子也,即,还帝李氏。赖有猴儿齐着力 为图中五猴共事还保李氏唐朝。已倾大树仗扶持 与上同意。

第五象 戊辰 坤下巽上 观

谶曰:
  杨花飞, 蜀道难。       截断竹萧方见日, 更无一吏乃乎安。

颂曰:
        渔阳鼙鼓过潼关,此日君王幸剑山。
        木易若逢山下鬼,定于此处葬金环。金圣叹曰:一马鞍指安禄山,一史书指史思明。一妇人死卧地上,乃贵妃死于马嵬坡。截断竹萧者肃宗即位,而安史之乱平。
时间:公元755年,安禄山反,史思明从之;公元756年,唐玄宗逃离长安,遭遇马嵬兵变,逃往四川;同年,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是为唐肃宗;公元763年,安史之乱平,唐朝从此由盛转衰。

第六象 己巳 坤下艮上 剥

谶曰:
  非都是都,非皇是皇。
  阴霾既去,日月复光。
颂曰:
  大帜巍巍树两京,辇舆今日又东行。
  乾坤再造人民乐,一二年来见太平。金圣叹曰:此象主明皇还西京,至德二载九月,广平王叔郭子仪收复西京,十月收复东京,安史之乱尽弭,十二月迎上皇还西京,故云再造。时间:公元757年,郭子仪与广平王李俶收复西京长安、东都洛阳。    

第七象 庚午 震下乾上 无妄

谶曰:       旌节满我目,山川跼我足。       破关客乍来,陡令中原哭。
颂曰:       蝼蚁从来足溃堤,六宫深锁梦全非。
  重门金鼓含兵气,小草滋生土口啼。

金圣叹曰:此象主藩镇跋扈及吐蕃入寇中原。时间:1:安史之乱后,藩镇割剧;2:松赞干布以后,吐蕃与唐朝进行了激烈的角逐。670年,吐蕃灭吐谷浑,又侵入西域,675年唐控制西域,687年-689年吐蕃再占西域,692年,武威军总管王孝杰大破吐蕃,复收西域,重置于安西都护府龟兹,驻唐兵3万,唐朝长期控制安西北庭河西陇右。安史之乱、朱泚之乱、藩镇之祸、牛李党争、甘露之变,唐不断内斗严重削弱自己,吐蕃趁机扩张,790年以后,唐朝失去安西北庭。851年左右,唐朝张议潮重占陇右河西北庭。

第八象 辛未 坤下离上 晋

谶曰:        搀枪血中土,破贼还为贼。        朵朵李花飞,帝曰迁大吉。颂曰:
        天子蒙尘马首东,居然三杰踞关中。        孤军一驻安社稷,内外能收手臂功。金圣叹曰:此象主建中之乱。三人者,李希烈、朱次泚、李怀光也。李怀光以破朱泚功,为卢杞所忌,遂反,故曰破贼还为贼。三人先後犯关,德宗乘舆播迁,赖李晟以孤军收复京城,而社稷重安矣。时间:公元783年-784年,朱泚之乱。

第九象 壬申 乾下离上 大有

谶曰:
        非白非黑 ,草头人出。        借得一枝 ,满天飞血。

颂曰:
        万人头上起英雄,血染河山日色红。        一树李花都惨淡,可怜巢覆亦成空。金圣叹曰:此象主黄巢作乱,唐祚至昭宗。朱温弑之以自立,改国号梁温, 为黄巢旧党,故曰覆巢亦成空。时间:公元874年,黄巢起义反唐。

第十象 癸酉 坎下坎上 坎

谶曰:        荡荡中原 ,莫御八牛。
        泅水不涤, 有血无头。

颂曰:
        一后二主尽升遐,四海茫茫总一家。        不但我生还杀我,回头还有李儿花。金圣叹曰:此象主朱温弑何皇后、昭宣、昭宗而自立,所谓一后二主也。未几为次子友所弑,是颂中第三句意。李克用之子存勖代父复仇,百战灭梁,改称后唐,是颂中第四句意。时间:公元907年,朱温正式称帝,改名朱晃,国号大梁,史称后梁。公元912年,朱温亡。

第十一象 甲戌 兑下坎上 节

谶曰:
  五人同卜,非禄非福。
  兼而言之,喜怒哀乐。颂曰:
  龙蛇相斗三十年,一日同光直上天。
  上得天堂好游戏,东兵百万入秦川。
金圣叹曰:此象主伶人郭从谦作乱,唐主为流矢所中。时间:公元926年,郭从谦发动兵变,唐庄宗李存勖中流矢亡。

第十二象 乙亥 震下坎上 屯

谶曰:        块然一石,谓他人父。        统二八州,已非唐土。颂曰:        反兆先多口,出入皆无主。
        系铃自解铃,父亡子亦死。金圣叹曰:此象主石敬塘求救于契丹。唐主遣张敬达讨石敬塘,敬塘不得已,求救于契丹,事之以父礼,贿以幽蓟十六州。晋帝之立国契丹功也,然卒以契丹亡,故有系铃解铃之兆。时间:公元936年,石敬瑭起兵造反,后唐军兵围太原,石敬瑭向契丹求援,割让幽云十六州,并甘做“儿皇帝”。随后,石敬瑭灭后唐,定都汴梁,国号“晋”。

第十三象 丙子 离下坎上 既济

谶曰:        汉水竭, 雀高飞。
        飞来飞去何所止,高山不及城郭低。颂曰:
  百个雀儿水上飞,九十九个过山西。
  惟有一个踏破足,高栖独自理毛衣。

金圣叹曰:此象主周主郭威夺汉自立。郭威少贱,世称之曰郭雀儿。时间:公元951年,郭威灭后汉,即位建元,国号周,史称后周。

第十四象 丁丑 离下兑上 革

谶曰:        石榴漫放花,李树得根芽。        枯木逢春只一瞬,让他天下自荣华。颂曰:
  金木水火土已终,十三童子五王公。
  英明重见太平日,五十三参运不通。金圣叹曰:此象主周世宗承郭威受命为五代之终,世宗姓柴名荣,英明武断,勤於为治,惜功业未竟而殂。五代共五十三年,凡八姓十三主,颂意显然。时间:公元954年,郭威驾崩,柴荣继位为帝。五代十国的时间为907年-960年。

第十五象 戊寅 离下震上 丰

谶曰:        天有日月,地有山川。        海内纷纷,父后子前。颂曰:        战事中原迄未休,几人高枕卧金戈。
        寰中自有真天子,扫尽群妖见日头。金圣叹曰:此象主五代末造,割据者星罗棋布,惟吴越钱氏稍图治安,南唐李氏略知文物,馀悉淫乱昏虐。大祖崛起,拯民水火。太祖小名香孩儿,手执帚着,扫除群雄也。时间:公元959年,柴荣驾崩,赵匡胤崭露头角,终结五代乱世。

第十六象 己卯 离下坤上 明夷

谶曰:        天一生水,姿禀圣武。
        顺天应人,无今无古。
颂曰:
        纳土姓钱并姓李,其余相次朝天子。        天将一统付真人,不杀人民更全嗣。金圣叹曰:此象主宋太祖受禅汴都,天下大定,钱李二氏相率归化,此一治也。时间:公元960年-979年,赵匡胤建立宋朝,逐渐消灭各割据势力,统一中国。说明:图 图中正座天子指宋太祖赵匡胤,五人朝拜,分别代表吴越、南平(荆南)、后蜀、南汉、南唐五国之主。谶 无今无古,是两宋先后亡于金和蒙古的隐喻。颂 纳土姓钱并姓李,指吴越国钱弘俶和南唐后主李煜降宋,其国土被宋吞并。其余相次朝天子,指其它小国也相继归顺。

第十七象 庚辰 坎下坤上 师

谶曰:        声赫赫,干戈息。        扫边氛,奠邦邑。颂曰:
  天子亲征乍渡河,欢声百里起讴歌。
  运筹幸有完全女,奏得奇功在议和。
金圣叹曰:此象主宋真宗澶渊之役。景德元年,契丹大举入寇,寇准劝帝亲征,乃幸澶渊。既渡河,远近望见卸盖皆踊跃呼万岁,声闻数十里,契丹夺气,遂议和。时间:公元1004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宋真宗想迁都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劝阻,才勉强至澶州督战。宋军大胜,辽恐腹背受敌,提出和约。1005年,宋与辽在澶州订立和约,史称澶渊之盟。此后一百二十年,宋辽之间无大的战事。

第十八象 辛巳 艮下艮上 艮

谶曰:        天下之母,金刀伏兔。        三八之年,治安巩固。
颂曰:
  水旱频仍不是灾,力扶幼主坐灵台。
  朝中又见钗光照,宇内承平氖象开。
金圣叹曰:此象主仁宗嗣立,刘太后垂帘听政。旁有一犬,其惟狄青乎。时间:公元1022年-1033年,刘太后主政,创设谏院、澄清吏治、兴修水利、发行交子、完善科举、兴办州学,为其后的仁宗盛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十九象 壬午 离下艮上 贲

谶曰:        众人嚚嚚 ,尽入其室。        百万雄师 ,头上一石。颂曰:
  朝用奇谋夕丧师,人民西北尽流离。
  韶华虽好春光老,悔不深居坐殿墀。
金圣叹曰:此象主神宗误用安石,引用群邪,致启边衅,用兵西北,丧师百万。熙宁初,王韶上平戎三策,安石惊为奇谋,力荐于神宗,致肇此祸。时间:公元1081年—1082年,宋神宗伐西夏,采用由王安石举荐的王韶的《平戎策》的谋略,结果遭遇惨败。

第二十象 癸未 离下乾上 同人

谶曰:        朝无光,日月盲。        莫与京,终旁皇。颂曰:        父子同心并同道 ,中天日月手中物。
  奇云翻过北海头 ,凤阙龙廷生怛恻。
金圣叹曰:此象主司马光卒,蔡京父子弄权,群小朋兴,贤良受锢,有日月晦盲之象。时间:公元1102年—1126年,被称为“六贼之首”的蔡京先后四次出任丞相,导致北宋的衰败。

第二十一象 甲申 兑下艮上 损

谶曰:
        空厥宫中 ,雪深三尺。        吁嗟元首,南辕北辙。
颂曰:
  妖氛未靖不康宁 ,北扫烽烟望帝京。
  异姓立朝终国位 ,卜世三六又南行。
金圣叹曰:此象主金兵南下,徽宗禅位。靖康元年十一月,京师陷,明年四月,金以二帝及宗室妃嫔北去,立张邦昌为帝。卜世三六者,宋自太祖至徽钦,凡九世,然则南渡以后又一世矣。时间:公元1126年—1127年,靖康之变。公元1127年四月金军攻破北宋首都东京(今河南开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以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北宋灭亡。

第二十二象 乙酉 兑下离上 睽

谶曰:        天马当空 ,否极见泰。
        凤凤淼淼 ,木冓大赖。
颂曰:神京王气满东南,祸水汪洋把策干。一木会支二八月,临行马色半平安。金圣叹曰:此象乃康王南渡。建都临安,秦桧专权,遂成偏安之局。当时之史实鉴之。木冓,康王名构。一木会支二八月者汉奸也,木会即合为桧,春之一半,秋之一半,可合成秦字,妙之王也。时间:公元1127年,赵构在应天府南京(今商丘)继承皇位,后迁都临安,史称南宋。1138年任秦桧为相,奉行称臣、割地、纳贡的议和政策。说明:颂 一木会支二八月,点出南宋权臣秦桧的名字。木会,合起来就是桧字,二八月,二月是春季的一半,八月是秋季的一半,春和秋各取一半就是秦字。

第二十三象 丙戌 兑下乾上 履

谶曰:        似道非道 ,乾沉坤黯。        祥光宇内 ,一江断楫。
颂曰:
  胡儿大张挞伐威 ,两柱擎天力不支。
  如何兵火连天夜 ,犹自张灯作水嬉。
金圣叹曰:此象主贾似道当权,汪立信、文天祥辈不能以独力支持宋室。襄樊围急,西子湖边似道犹张灯夜宴,宋室之亡其宜也。时间:公元1267年—1273年,蒙古兵围攻襄阳、樊城,贾似道隐瞒战事,不发救兵。最终,两城失陷,南宋门户洞开。

第二十四象 丁亥 兑下巽上 中孚

谶曰:        山崖海边,不帝亦仙。        二九四八,於万斯年。
颂曰:
  十一卜人小月终 ,回天无力道俱穷。
  干戈四起疑无路 ,指点洪涛巨浪中。
金圣叹曰:此象主帝迁山,元令张弘范来攻,宋将张世杰兵溃,陆秀夫负帝赴海,宋室以亡。时间:公元1279年,崖山海战。元将张弘范率军2万追至崖山,南宋率20万军民决战,错误的战术导致宋军全军覆灭,陆秀夫背着8岁的少帝赵昺跳海而死,后宫和群臣也纷纷投海殉国。《宋史》记载:崖山海战七日后,十余万具尸体浮出海面,极为悲壮。说明:谶 二九四八,指两宋历十八帝(北宋九帝南宋九帝)三百二十年(960年—1279年)颂 十一卜人小月终,指赵宋王朝终结,十一卜人小月为繁体“赵”字。

第二十五象 戊子 艮下巽上 渐

谶曰:        北帝南臣 ,一兀自立。        斡离河水 ,燕巢捕’麦戈’。
颂曰:
  鼎足争雄事本奇,一狼二鼠判须臾。
  北关锁钥虽牢固,子子孙孙五五宜。
金圣叹曰:此象主元太祖称帝离河,太祖名铁木真,元代凡十主。斧铁也,柄木也,斧柄十段即隐十主之意。时间:公元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说明:
图 斧柄为十节,喻忽必烈建立元朝后,传十帝。同时,以斧喻蒙古在征服的过程中杀戮太重。谶 斡离河水,指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漠北诸部,于斡难河建立大蒙古国,为元朝的前身。

第二十六象 己丑 震下震上 震

谶曰:        时无夜,年无米。
        花不花,贼四起。
颂曰:
  鼎沸中原木木来,四方警报起边垓。
  房中自有长生术,莫怪都城彻夜开。
金圣叹曰:此象主顺帝惑西僧房中运气之术,溺於娱乐,以致刘福通、徐寿辉、方国珍、明玉珍、张士诚,陈友谅等狼顾鸱张,乘机而起。宦官朴不花、壅不上闻,至徐达、常遇春直入京师,都城夜开,毫无警备。有元一代,竟丧於淫僧之手,不亦哀哉。刘福通立韩林儿为帝,故曰木木来。时间:公元1351年,元末红巾军起义。1355年,刘福通迎韩林儿至亳州(今安徽亳州),立为帝,称小明王。

第二十七象 庚寅 坤下震上 豫

谶曰:        惟日与月,下民之极。        应运而兴,其色曰赤。
颂曰:
  枝枝叶叶现金光,晃晃朗朗照四方。
  江东岸上光明起,谈空说偈有真王。

金圣叹曰:此象主明太祖登基。太祖曾为皇觉寺僧,洪武一代海内熙洽,治臻大平。请关注微信平台 中国十念研究会和十念生下时间: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先后消灭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势力后,在南京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同年,命徐达、常遇春等北伐,攻占大都(北京),元顺帝北逃。

第二十八象 辛卯 坎下震上 解

谶曰:        草头火脚 ,宫阙灰飞。        家中有鸟 ,郊外有尼。
颂曰:
  羽满高飞日,争妍有李花。
  真龙游四海,方外是吾家。
金圣叹曰:此象主燕王起兵,李景隆迎燕兵入都,宫中大火,建文祝发出亡。时间:公元1399年,燕王朱棣以靖难为名,起兵攻打侄儿建文帝。1402年,燕军直逼南京,李景隆开金川门降燕,宫中火起,建文帝不知所终。朱棣登基,改元永乐,后迁都北京。

第二十九象 壬辰 巽下震上 恒

谶曰:        枝发厥荣 ,为国之栋。        皞皞熙熙 ,康乐利众。
颂曰:
  一枝向北一枝东 ,又有南枝种亦同。
  宇内同歌贤母德 ,真有三代之遗风。
金圣叹曰:此象主宣宗时张太后用杨士奇、杨溥、杨荣三人,能使天下又安,遗风三代,此一治也。时人稍士奇为西杨,溥为南杨,荣为东杨。时间:公元1424年—1435年,仁宣之治。仁宣两朝,内阁大学士杨士奇、杨溥、杨荣执掌朝政。这段时间吏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是明朝的盛世。公元1435年,明英宗登基,“三杨”得到太皇太后张氏的支持,得以延续仁宣之治的德政。

第三十象 癸巳 巽下坤上 升

谶曰:        半圭半林 ,合则生变。        石亦有灵 ,生荣死贱。
颂曰:
  缺一不成也占先,六龙亲御到胡边。
  天心复见人心顺,相克相生马不前。
金圣叹曰:此象主张太后崩权归王振,致有也先之患。其后上皇复辟,石亨自诩首功,率以恣横伏诛,此一乱也。时间:公元1449年,土木堡之变。随着张氏驾崩,三杨相继去世,朝廷逐渐由宦官王振把持。西部蒙古部(又称卫拉特蒙古,明朝称瓦剌)首领也先借故侵入明境,明英宗在王振的怂恿下率兵亲征,也先诱明军至大同,破其前锋,在土木堡俘虏明英宗,史称土木之变。同年十月,也先进围北京。明景帝继位,在兵部尚书于谦的带领下,取得了京师保卫战的胜利。不久,也先退兵,送还英宗,双方恢复贡市。说明:图 图中虎额上的“王”字,比喻王振,专横跋扈如同猛虎。图中的石头,比喻发动夺门之变的石亨。谶 半圭半林,半圭为土,半林为木。合则生变,指土木之变。石亦有灵,指石亨,1457年,以石亨为首发动夺门之变,明英宗复辟。生荣死贱,指石亨因首功,大肆培植党羽,铲除异己,干涉朝政,明英宗不能忍受,下诏令石亨下狱,以谋反罪处斩。颂 缺一不成也占先,点出瓦剌首领也先的名字,在明朝也作“乜先”。六龙亲御到胡边,指明朝第六位皇帝明英宗御驾亲征。相克相生马不前,指卫拉特蒙古与明朝的关系。明朝特别是明成祖时期,为了防止北元复辟,在对待蒙古各部落的问题上,采取了打击黄金家族、支持卫拉特部的策略,促使了瓦剌的崛起,谓之相生。但瓦剌强大后,又成为明朝的威胁,谓之相克。马不前,指也先在无法攻下北京后退兵,后来也先被部下所杀,瓦剌逐渐衰落,不再是明朝的威胁。

第三十一象 甲午 离下巽上 家人

谶曰:        当涂遗孽 ,秽乱宫阙。        一男一女 ,断送人国。颂曰:
  忠臣贤士尽沉沦,天启其衷乱更纷。
  纵有胸怀能坦白,乾坤不属旧明君。
金圣叹曰:此象主天启七年间,妖气漫天,元气受伤。一男一女指魏阉与客氏而言。魏杀客氏,客氏熹宗乳母,称奉圣夫人。时间:公元1621年—1627年,魏忠贤擅政。明熹宗天启年间,宦官魏忠贤受宠,被称为九千岁,把持朝政,诬陷忠良。客氏是明熹宗的乳母,因熹宗对她十分依恋,使客氏权力甚至高于皇后。魏忠贤和客氏是对食,即太监和宫人的”夫妻“,两人沆瀣一气,狼狈为奸。说明:图 图中妇人指客氏,男鬼喻太监魏忠贤。图中的谷物为禾,禾、女、鬼,合为“魏”字。谶 一男一女 ,断送人国,指客氏和魏忠贤的祸乱使明朝气数将尽。颂 忠臣贤士尽沉沦,既点出魏忠贤的名字,又指当时东林党人和魏忠贤的阉党之间党争不断,朝政黑暗。纵有胸怀能坦白,指1627年崇祯帝朱由检登位后,铲除阉党,曾六下罪己诏。乾坤不属旧明君,指虽然崇祯帝励精图治,但此时的明朝已病入膏肓,加上天灾人祸不断,最终无力回天。

第三十二象 乙未 巽下坎上 井

谶曰:        马跳北阙 ,犬嗷西方。        八九数尽 ,日月无光。
颂曰:
  杨花落尽李花残,五色旗分自北来。
  太息金陵王气尽,一枝春色占长安。
金圣叹曰:此象主李闯、张献忠扰乱中原,崇祯投环梅山,福王偏安不久明祀遂亡。颂末句似指胡后,大有深意。时间: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明朝灭亡。说明:图 马在门中,是个“闯”字,喻指闯王李自成。谶 马跳北阙,指李自成入北京,建立大顺政权。犬嗷西方,指张献忠入四川,建立大西政权。八九数尽 ,指明朝历十六帝,但由于明英宗两次继位,共十七个年号。颂 杨花落尽李花残,杨花落尽指明将杨嗣昌自杀,李花残,指闯王李自成最后也没成功,被清军打败。五色旗分自北来,五色旗指李自成军的红黄蓝白黑五色旗帜,李自成御营中军执蓝旗。

第三十三象 丙申 巽下兑上 大过

谶曰:        黄河水清,气顺则治。
  主客不分,地支无子。
颂曰:
  天长白瀑来,胡人气不衰。
  藩篱多撤去,稚子半可哀。
金圣叹曰:此象乃满清入关之徵。反客为主殆亦气数使然,非人力所能挽回欤。辽金而后胡人两主中原,璜璜汉族对之得毋有愧。时间:公元1644年,吴三桂降清,清兵入关,打败大顺农民军,同年清顺治帝迁都北京。说明:图 一条插着八个旗帜载有十人的船行驶在河中,指八旗制度的清朝在入关后传十帝。谶 黄河水清,以黄河喻中原,指清朝取代明朝,统一中国。气顺则治,既指清兵入关后首个皇帝顺治的年号,又比喻中国逐渐由乱变治。主客不分,指原来隶属于明朝的女真族变成中国的统治者。地支无子,“子”是十二地支之首,指清十二帝中的第二个皇帝皇太极将国号从金改为清。因为顺治是清入关后第一位皇帝,又有清传十帝的说法。颂 天长白瀑来,指满清兴起于白山(长白山)黑水(黑龙江)的东北地区。藩篱多撤去,公元1673年—1681年,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稚子半可哀,指清入关后的十帝中,半数在即位的时候还是小孩子。

第三十四象 丁酉 巽下巽上 巽

谶曰:        头有发,衣怕白。        太平时,王杀王。颂曰:        太平又见血花飞,五色章成里外衣。        洪水滔天苗不秀,中原曾见梦全非。金圣叹曰:证已往之事易,推未来之事难,然既证已往,似不得不推及将来。吾但愿自此以后,吾所谓平治者皆幸而中,吾所谓不平治者幸而不中,而吾或可告无罪矣。此象疑遭水灾或兵戎与天灾共见,此一乱也。时间:公元1851年—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会在广西金田村起义。1853年,太平军攻下金陵(今南京),定都于此,号称天京。1856年,太平天国爆发天京事变,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燕王秦日纲三王被杀,翼王石达开远走,是太平天国由盛至衰的转折点。1864年,湘军攻克天京,太平天国运动失败。说明:图 图中洪水泛滥,暗喻洪秀全的姓。芦苇旁边几具骷髅,指这场波及整个长江中下游的农民起义造成了数千万人的死亡。谶 头有发,衣怕白,因为太平军不剃发,被清廷蔑称为“长毛”。在服饰方面,据考证,太平军除了白色不穿外,各色衣服都有,尤其喜欢色彩鲜艳的服装。太平时,王杀王,指太平天国的各王之间互相残杀的天京事变。颂 太平又见血花飞,比喻太平天国战争死伤无数。五色章成里外衣,指太平天国的五个重要纲领:《原道救世歌》、《原道觉世训》、《原道醒世训》、《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实际上,太平天国本质上是宗教政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等纲领只属纸上谈兵,从未真正的落实过。洪水滔天苗不秀,中原曾见梦全非,既暗示了洪秀全的名字,也暗示了太平天国运动以失败而告终的悲惨结局。

第三十五象 戊戌 震下兑上 随

谶曰:        西方有人,足踏神京。        帝出不还,三台扶倾。颂曰:        黑云黯黯自西来,帝子临河筑金台。        南有兵戎北有火,中兴曾见有奇才。

金圣叹曰:此象疑有出狩事,亦乱兆也。

时间:公元1856年—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857年,英法联军炮轰广州。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火烧圆明园。咸丰帝逃往热河,次年病死热河。说明:图 图中持枪的三人,前面两人指入侵中国的英法,后面一人指趁火打劫强占中国领土的沙俄。谶 西方有人,足踏神京,指英国和法国趁中国太平天国内乱之际,联合入侵中国并最终占领北京。帝出不还,指咸丰皇帝逃到热河,第二年病死在那,再也没有回到北京。三台扶倾,三台合为“治”,指继位的同治皇帝,也指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镇压太平天国,开展洋务运动,维护了清朝的统治。颂 黑云黯黯自西来,指西方列强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帝子临河筑金台,指咸丰皇帝逃到热河并在那里施政。南有兵戎北有火,南边的太平天国还没有平定,北边被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中兴曾见有奇才,曾见,指曾国藩的出现,在清朝岌岌可危的情况下,曾国藩力挽狂澜,创建湘军消灭太平天国,开展洋务运动以自强,被誉为晚清”中兴第一名臣“。中兴,指同治中兴,是清朝在平定太平天国后,国家一度短暂出现的较安定的局面,主要表现为大力开展洋务运动,对内消灭捻军、平定回乱和收复新疆,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形象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1894年—1895年,清军在甲午战争中战败,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

第三十六象 己亥 乾下巽上 小畜

谶曰:        纤纤女子,赤手御敌。        不分祸福,灯光蔽日。颂曰:        双拳旋转乾坤,海内无端不靖。        母子不分先后,西望长安入觐。金圣叹曰:此象疑一女子能定中原,建都长安。时间:公元1900年,庚子国变。为反抗西方列强的侵略,民间的义和团运动兴起,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烧教堂、杀洋人和教民。慈禧太后听信义和团能够刀枪不入,决心利用义和团来对付洋人。在清政府的默许下,大量的义和团进入北京。为了消灭义和团,八国组织联合远征军入侵中国。义和团和清军溃败,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慈禧太后挟光绪帝逃往西安,在逃跑的途中,为向列强求和,颁布剿灭义和团的上谕,义和团运动最终失败。说明:图 图中有一女子右手提红灯笼,左手持红折扇,这是红灯照的装扮。一妇人策马扬鞭,指慈禧太后逃出京城。一官员跪拜,指在慈禧逃往西安的途中,接驾的官员络绎不绝。谶 纤纤女子,指的是义和团的女性组织红灯照,由年轻女子组成。赤手御敌,指义和团和红灯照宣扬神道相助、刀枪不入,以血肉之躯对抗洋枪洋炮。不分祸福,灯光蔽日,指红灯照虽然声势浩大,但倚仗的是迷信的法术,无法抵抗列强的侵略,反而给中国带来灾祸。颂 双拳旋转乾坤,义和团又称义和拳,其成员称拳民,指义和团运动大爆发,席卷全国。海内无端不靖,指义和团盲目排外的暴力活动引发列强干预。母子不分先后,西望长安入觐,指慈禧太后扮成农妇,带着光绪,仓皇西逃,官员们只能到西安觐见皇帝和太后。

第三十七象 庚子 震下巽上 益

谶曰:        汉水茫茫,不统继统。        南北不分,和衷与共。颂曰:        水清终有竭,倒戈逢八月        海内竟无王,半凶还半吉。金圣叹曰:此象虽有元首出现,而一时未易平治,亦一乱也。说明: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清帝退位。中国持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终结。图 首出水,为元首也。谶 汉水茫茫 意为武昌起义,武昌在汉水以南。以各地方政府的相继独立来接替宣统(溥仪的年号)的统治,南北不分,南面孙中山,北面袁世凯为二主。颂 水清终有竭 意为大清帝国气数尽也倒戈逢八月 农历八月十九,武昌起义,海内竟无王 已无帝制半凶还半吉,结束清朝是为吉,军阀混战为凶。

第三十八象 辛丑 震下离上 噬嗑

谶曰:        门外一鹿,群雄争逐。        劫及鸢鱼,水深火热。颂曰:        火运开时祸蔓延,万人后死万人生。        海波能使江河浊,境外何殊在目前。金圣叹曰:此象兵祸起于门外有延及门内之兆。时间:1914年-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谶 门外一鹿,群雄争逐,指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在欧洲,非中国,故为门外鹿。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武器较以往出现了质的飞跃:在天上有飞机,危及飞鸟;在水中有潜艇,伤及鱼鳖,故有劫及鸢鱼。

第三十九象 壬寅 震下艮上 颐

谶曰:        鸟无足,山有月。        旭初升,人都哭。颂曰:        十二月中气不和,南山有雀北山罗。        一朝听得金鸡叫,大海沉沉日已过。金圣叹曰:此象疑一外夷扰乱中原,必至酉年始得平定也。时间:1931年-1945年,日本侵华。说明:图 图中的太阳,象征日本。鸟在山上,是个“岛”字,指岛国日本。谶 鸟无足,山有月,是个岛字。旭初升,人都哭,指日本侵华给中国带来深重灾难。颂 十二月中气不和,十二月中,指六月。1937年7月7日夜,七七事变爆发,7月8日(农历六月初一)日本打响全面侵华的第一枪。南山有雀北山罗,指侵华战争期间日本扶持的两个傀儡政权,南山有雀,指伪国民政府汪精卫(精卫,神话故事里的一种鸟)。北山罗,指伪满洲国溥仪(清朝的皇帝姓爱新觉罗)。一朝听得金鸡叫,大海沉沉日已过,1945年,中国的鸡年,日本投降,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第四十象 癸卯 巽下艮上 蛊

谶曰:
        一二三四,无土有主。        小小天罡,垂拱而治。颂曰:        一口东来气太骄,脚下无履首无毛。        若逢木子冰霜涣,生我者猴死我雕。金圣叹曰:此象有一李姓,能服东夷,而不能图长治久安之策,卒至旋治旋乱,有兽活禽死之意也。

第四十一象 甲辰 离下离上 离

谶曰:        天地晦盲,草木蕃殖。        阴阳反背,上土下日。颂曰:        帽儿须戴血无头,手弄乾坤何日休。        九十九年成大错,称王只合在秦州。金圣叹曰:此象一武士握兵权,致肇地覆天翻之祸,或一白姓者平之。

第四十二象 乙巳 艮下离上 旅

谶曰:        美人自西来,朝中日渐安。        长弓在地,危而不危。颂曰:        西方女子琵琶仙,皎皎衣裳色更鲜。        此时浑迹居朝市,闹乱君臣百万般。金圣叹曰:此象疑一女子当国,服色尚白,大权独揽,几危社稷,发现或在卯年,此始乱之兆也。

第四十三象 丙午 巽下离上 鼎

谶曰:        君非君,臣非臣        始艰危,终克定颂曰:        黑兔走入青龙穴,欲尽不尽不可说。        惟有外边根树上,三十年中子孙结。金圣叹曰:此象疑前象女子乱国未终,君臣出狩,有一杰出之人为之底定,然必在三十年之后。

第四十四象 丁未 坎下离上 未济

谶曰:        日月丽天,群阴慑服。        百灵来朝,双羽四足。颂曰:        而今中国有圣人,虽非豪杰也周成。        四夷重译称天子,否极泰来九国春。金圣叹曰:此象乃圣人复生,四夷来朝之兆,一大治也。

第四十五象 戊申 坎下艮上 蒙

谶曰:        有客西来,至东而止。        木火金水,洗此大耻。颂曰:        炎运宏开世界同,金乌隐匿白洋中。        从此不敢称雄长,兵气全销运已终。金圣叹曰:此象于太平之世复见兵戎,当在海洋之上,自此之后,更臻盛世矣。

第四十六象 己酉 坎下巽上 涣

谶曰:        黯黯阴霾,杀不用刀。        万人不死,一人难逃。颂曰:        有一军人身带弓,只言我是白头翁。        东边门里伏金剑,勇士后门入帝宫。金圣叹曰:此象疑君王昏瞆,一勇士仗义兴兵为民请命,故曰万人不死一人难逃。

第四十七象 庚戌 坎下乾上 讼

谶曰:        偃武修文,紫薇星明。        匹夫有责,一言为君。颂曰:        无王无帝定乾坤,来自田间第一人。        好把旧书多读到,义言一出见英明。金圣叹曰:此象有贤君下士,豪杰来归之兆,盖辅助得人,而帝不居德,王不居功,蒸蒸然有无为而治之盛,此一治也。

第四十八象 辛亥 离下乾上 同人

谶曰:        卯午之间,厥象维离。        八牛牵动,雍雍熙熙。颂曰:        水火既济人民吉,手执金戈不杀贼。        五十年中一将臣,青青草自田间出。金圣叹曰:此象疑一朱姓与一苗姓争朝纲,而朱姓有以德服人之化,龙蛇相斗,想在辰巳之年,其建都或在南方。 

第四十九象 壬子 坤下坤上 坤

谶曰:
        山谷少人口,欲剿失其巢。        帝王称弟兄,纷纷是英豪。颂曰:        一个或人口内啼,分南分北分东西。        六爻占尽文明见,棋布星罗日月齐。金圣叹曰:久分必合,久合必分,理数然也,然有文明之象,当不如割据者之纷扰也。

第五十象 癸丑 震下坤上 复

谶曰:        水火相战,时穷则变。        贞下起元,兽贵人贱。颂曰:        虎头人遇虎头年,白米盈仓不值钱。        豺狼结队街中走,拨尽风云始见天。金圣叹曰:此象遇寅年遭大乱,君昏臣暴,下民无生息之日,又一乱也。

第五十一象 甲寅 兑下坤上 临

谶曰:        阴阳和, 化以正。        坤顺而感,后见尧舜。颂曰:        谁云女子尚刚强,坤德居然感四方。        重见中天新气象,卜年一六寿而康。金圣叹曰:此象乃明君得贤后之助,化行国内,重见升平,又一治也。卜年一六,或在位七十年。

第五十二象 乙卯 乾下坤上 泰

谶曰:        慧星乍见,不利东北。        踽踽何之,瞻彼乐国。颂曰:        欃枪一点现东方.吴楚依然有帝王。        门外客来终不久.乾坤再造在角亢。金圣叹曰:此象主东北被夷人所扰,有迁都南方之兆。角亢南极也。其后有明君出,驱逐外人,再度升平。

第五十三象 丙辰 乾下震上 大壮

谶曰:
        关中天子,礼贤下士。        顺天休命,半老有子。颂曰:        一个孝子自西来,手握乾纲天下安。        域中两见旌旗美,前人不及后人才。金圣叹曰:此象有一秦姓名孝者,登极关中,控制南北,或以秦为国号,此一治也。

第五十四象 丁巳 乾下兑上 夬

谶曰:        磊磊落落,残棋一局。        啄息苟安,虽笑亦哭。颂曰:        不分牛鼠与牛羊,去毛存鞟尚称强。        寰中自有真龙出,九曲黄河水不黄。金圣叹曰:此象有实去名存之兆,或为周末时,号令不行,尚颁止朔,亦久合必分之征也。

第五十五象 戊午 乾下坎上 需

谶曰:        惧则生戒 ,无远勿届。        水边有女 ,对日自拜。颂曰:        觊觎神器终无用,系翼小心有臣众。        转危为安见节义,未必河山是我送。金圣叹曰:此象有一石姓或刘姓统一中原,有一姓汝者谋篡夺之,幸有大臣尽忠王室,戒警惕励,一切外辱不灭自灭,虽乱而一治也。

第五十六象 己未 坤下坎上 比

谶曰:        飞者非鸟 ,潜者非鱼。        战不在兵 ,造化游戏。颂曰:        海疆万里尽云烟,上迄云霄下及泉。        金母木公工幻弄,干戈未接祸连天。金圣叹曰:此象行军用火,即战不在兵之意。颂云,海疆万里,则战争之烈,不仅在于中国也。

第五十七象 庚申 兑下兑上 兑

谶曰:        物极必反,以毒制毒。        三尺童子,四夷詟服。颂曰:        坎离相克见天倪,天使斯人弭杀机。        不信奇才产吴越,重洋从此戢兵师。金圣叹曰:此象言吴越之间有一童子,能出奇制胜,将燎原之火扑灭净尽,而厄运自此终矣,又一治也。

第五十八象 辛酉 坎下兑上 困

谶曰:        大乱平,四夷服。        称弟兄,六七国。颂曰:        烽烟净尽海无波,统王统帝又统和。        犹有煞星隐西北,未能遍唱太平歌。金圣叹曰:此象有四夷来归,海不扬波之兆。惜乎西北一隅尚未平靖,犹有遗憾,又一治也。

第五十九象 壬戌 艮下兑上 咸

谶曰:        无城无府 ,无尔无我。        天下一家 ,治臻大化。颂曰:        一人为大世界福 ,手执签筒拔去竹。        红黄黑白不分明 ,东南西北尽和睦。金圣叹曰:此乃大同之象,人生其际,饮和食德,当不知若何愉快也。惜乎其数已终,其或反本归原,还于混噩欤。

第六十象 癸亥 坤下兑上 萃

谶曰:        一阴一阳,无始无终。        终者自终,始者自始。颂曰:        茫茫天数此中求,世道兴衰不自由。        万万千千说不尽,不如推背去归休。金圣叹曰:一人在前,一人在后,有往无来,无独有偶,以此殿图,其寓意至深远焉。无象之象胜于有象,我以不解解之,著者有知当亦许可。

《推背图》共推演了两千年左右的中国和世界历史,事实上它言说的不仅仅只有两千年,而是从盘古—唐—大同—永远的中国和人类的全部历史。

1、《推背图》其性质是历史宿命论,其体系在学术上属于易学范畴、思想史范畴和哲学范畴。

2、这一体系在构建上所采用的概念和术语是象数易学和图书易学的,抽象而具体,极其复杂和精妙。

3、这一体系的架构是以甲子、八宫和后天八卦组成的天道模型,融天命、国命、人命于一体。

4、《推背图》尽管认为天命大于国命,国命大于人命,国命和人命必须归从于天命,但其宿命论体系并没有完全将人的能动性和修为淹没。《推背图》有着强烈的是非观,全文处处闪耀着人文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光辉。如第二象、第十六象、第二十七象、第四十四象、第四十七象、第五十一象、第五十三象、第五十八象对治世之肯定;第九象、第二十象、第三十一象、第三十四象等对乱臣贼子之否定;第十七象、第二十三象等对英雄之歌颂;第二十一象、第二十四象等对亡国之君之吁嗟;第三十八象、第三十九象等对战争之厌恶;第六象、第十七象等对和平之向往。

5、《推背图》的历史宿命论以中国为中心,也兼及世界和人类。如第四十五象、第五十九象。它不仅关注政治,也关注文化(第四十七象)、经济(第五十象)和军事(第四十五象、第五十六象)。

6、《推背图》并不认为男权是政治发展中的唯一形态,它在多象中高度关注乃至褒扬女权在历史和政治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可谓空谷足音!这是对中国思想史的重要贡献。

7、《推背图》的历史宿命论体系在历史哲学和政治哲学上最大的贡献,是它构建了一个中国和世界历史是按照帝制时代——共和时代——大同时代这一历史观而命定式发展的理论体系。

8、《推背图》通过易学完美地塑造了其理论体系,体现了作者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最后,作者更是将大同时代推向了永恒,作者以为人类最终全面实现普世价值是“不自由”的,亦即是必然的、宿命的,人类不得不走向自由。如果我们承认人类的认知是有限的而未知是无限的话,那么历史宿命论将长存于人类学术视野。《推背图》作为易经思想的杰出代表作,理应成为思想史和哲学史研究领域的重要篇章。

《推背图》是一部伟大的易学著作,是象数易学的经典。就易经的生成史看,象数是根,易理是本,根本须臾不可分离。“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易以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正因为圣人观天地之象而制易,所以才能贯通天地之至理大道。以八卦符号取象取义,人类哲学史上没有第二种如此简易、系统、完整、深刻、高度概括、变化无穷、生生不息的理论体系,这是人类智慧原创时期的最高文化成就。

By 十念生

揭开中药行业的黑幕

2006年,记者采访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场司司长骆诗文,他曾预言:“我们执行错误的‘中药现代化’路线与国际接轨三四年,已经使得中药加速走向衰败。如果这种情况再让它继续5年,中药就无法挽救了。”

2011年,记者拜访骆老,再度提及此事,他直言:“医药不分家。现在传统中药已经不复存在,医也完了!”“前些日子得了结肠炎,一直拉肚子,最严重的时候一天十几次。”骆老解释说。
  
这位学徒出身、从事中药工作53年的退休老人,有点头疼脑热从来都是自己开方、抓药。结肠炎病程缓慢,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为了根治,骆老从医书找到一方。该方需要的药材,有一味颇为独特:伏龙肝。

伏龙肝就是灶心土,可治腹痛泄泻、便血。骆老托了朋友,终于在湖南农村寻找到了传统的老灶台。他特意交代:“要挖取灶底中心烧得最红的那一块,有多少要多少。” ——这东西如今太金贵了,骆老保存了整整一大包,以备后用。为了保证这服药的品质,骆老亲自按古法炮制。果然几剂而愈。
  
很多人都以为“中医是慢郎中”,有时候连骆老的女儿都不例外。一次孩子发烧,咳得很厉害,工作繁忙的她为了快速治愈,也是直接送医院挂水去了,没想到连着一星期都没见好。而北京中医院一位医生,是名老中医的孙子,仅用了5味药,3服下去,小朋友就活蹦乱跳了。
  
这位医生姓周,夫人也是名门之后,是京城名医施今墨的第三代。周医生用药有何高明?骆老说,重点是他每一味药都经过自己精心炮制。而现在的医院大多不炮制、或者乱炮制。一位老医生则对记者说:“不能怨老百姓骂中医。现在中药不灵了。价格涨得那么厉害,假冒伪劣又空前严重,老百姓怎么能不骂?从来没有见过中药材质量像今天这么差,过去三五服中药下去疗效就出来了,现在十服八服也没见疗效。”
  
最可悲的事情莫过于,连治病救人的药都“病”了。骆老说:“我搞了50多年中药,现在的中药连我自己都不敢吃。不是危言耸听,很可能吃出问题。我吃中药,都得自己跑到药材市场亲手选药材,自己炮制。”

南京中医药大学周仲瑛教授断言:“中医将亡于药!”作为华夏5000年文化结晶的传统中药,到底怎么了?

“一袋袋包装扎实的枇杷叶码得像小山一样,一辆12吨的载重货车整装待发……”这是一名记者在全国最大的枇杷叶收购大户,福建仙游县书峰乡林文喜的收购站,看到的“壮观场面”。自2005年起,林文喜就以每吨700元至1000元的价格,向山民收购枇杷叶。并相继敲开了广州医药公司、山东制药厂、同仁堂的大门。
  
原来落到地上随其腐烂的枇杷叶,随便捡来就能换钱,瞬间激发了村民们的积极性,连残疾人都加入了捡叶大军。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大爷,一年仅靠卖枇杷叶,就能收入4000元左右。枇杷叶应该如何采集、炮制?骆诗文为记者详细地讲解:“今年用的枇杷叶必须是去年从树上摘下来的老叶,树龄至少三五年。用鬃刷把枇杷叶背面的毛刷得干干净净,放在竹垫上晾到八九成干,以一公斤为单位,一叶一叶码好用绳子扎起来,再立起让它彻底干燥。做药的时候,拿出来,用药刀切成0.5厘米厚的丝,锅里加炼熟的蜂蜜和适量开水,放入枇杷丝拌匀,用文火炒到枇杷丝既能很均匀地沾上蜜,又不黏手,取出放凉即可。”
  
但现在农民们一般都是怎么采集落叶?“我亲眼看到,都是直接用一根金属的或者竹制的长签扎地上的落叶,管它老叶、新叶。很多叶子在泥里已经腐烂,再一下雨,浸泡过后还有什么用?采回来洗都不洗,毛也不去,晒干一扎。炮制的时候,甚至连绳子都不解,蜜炙就更不用提了,直接往提取罐里倒。”

中药材历来讲究原产地,是为“道地”。骆老解释说:“这是五千年来通过实践摸索出的规律。大量验证表明,一旦改变了环境,药效往往就不行了。”据骆老所言,“文革之前,中药如果需要异地种植,必须经过三代,考察是不是有疗效。用第一代的种子种第二代,第二代的种子再种第三代,直到三代药材的疗效和原产地药材一致,才允许移植。现在则随心所欲了,想去哪里种就去哪里种。

“前一段时间检查出鱼腥草有问题。什么问题?从原料上就不对。过去鱼腥草主要生长在深山的水沟溪泉两边,没有污染,煮了以后给小孩退烧很快就能见效。现在云南、贵州、四川,把鱼腥草洒在大地里,像种蔬菜一样。本身那个地是农田,已经施过很多年的化肥农药。长出来后用耙一耙,装在竹筐浸到水塘里,把泥洗掉就挑到集市上去当蔬菜卖了。当天卖不完怕烂掉才拿回去晒干,卖出去做药。肺炎发烧,以小孩居多。小孩病情变化很快,以往一服药就能扳过来,延误了就可能致命。你说拿这样没什么疗效的鱼腥草做药,吃了能不死人吗?”
  
不道地的药材一轰而上大量供应,优质的原产地药材则遭到人们竭泽而渔式的掠抢。如今浙江各中药房,已经难以看到原汁原味的“浙八味”了。云南白药最重要的原材料野生重楼,又名七叶一枝花,已经濒临灭绝。道地药材大多产于老少边穷地区,无论用什么手段,如果能使产量倍增,对当地都是有吸引力的。麦冬使用壮根灵后,单产可以从300公斤增加到1000多公斤。党参使用激素农药后,单产量也可增加一倍。但药效可想而知。

“就像我们吃黄瓜,头尾两端味道不一样,当归各个部位的药效不同。当归头止血,当归身补血,当归尾破血(催血),不能乱用。以前用当归,都要分清部位,一钱一钱算得很仔细。现在去配药,药房的人跟我说,当归都长得很大,给你一整根,都啃光也不会出事情,当然,也没什么疗效,跟吃萝卜差不多。”一名老医生告诉记者。
  
药材中农药残留超标的真相更令人震惊,这也是我国中药材出口最大的拦路虎。从检测统计可以看出,我国中药材中农药残留污染具有普遍性,几乎在所有的样品中都有检出。二三十年前,为了消灭长白山上的松毛虫,政府曾组织飞机在林区大规模洒下666等剧毒农药,至今该成分仍不时在长白山区的人参中被检出。
  
岷县当归又称“岷归”,为药材界公认的“道地药材”。前段时间岷县“毒当归”闹得沸沸扬扬。由于黄芪、当归、党参等药材常发麻口病,束手无策的农民最后只能用各类高毒高残农药一起“招呼”。吓得不少想买当归的朋友,不惜从香港绕道订购。
  
就在人们为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纠结不已时,转基因中药也已来到了我们身边。早在1999年,成都就利用转基因技术提高枸杞等药材的抗病虫害能力和药材产量。

“现在国家投资了好几个亿,在黄河以南的某省份搞黄芪转基因研究。黄河以北的黄芪疗效才好,到黄河以南有什么用?”骆老透露,“中药作为一个复杂的化合物集合体,转基因之后是不是会影响它的性味归经,这事没有人管,科研经费才是大家更重视的。”
  
目前列为转基因研究项目中药包括:金银花、忍冬藤、连翘、板蓝根、鱼腥草、人参、太子参、大枣、枸杞、核桃仁、丹参、绿豆、黄芪、百合、青蒿、何首乌、龙眼肉、杜仲、甘草、半夏、桔梗、银杏、麻黄、防风、芦根、地骨皮、竹叶、菊花、广藿香、巴戟天、枳壳、夏枯草等。

“抢青”之祸

内行人都知道这句谚语:“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砍来当柴烧。”药王孙思邈更在一千多年前直接指出,不按时节采摘的中药材,有名无实,跟烂木头没有什么两样。
  
骆诗文说,中药市场放开以后,药材变成了“农副产品”,没多少人再指导农民种药了。现在种药主要靠价格调节,哪个上涨种哪个,哪种方法长得最大最快就用哪种。为了尽早上市,药农采收的天麻里面都是瘪的。桔梗生长两三年才能达标,现在人工种植一年就可以了。
  
杜仲等皮类药材,过去选择的标准是皮必须有0.3厘米厚,树龄一般10-15年,折断后杜仲丝拉都拉不动,那才有效。现在不管年限,也不管加工、研炒了,当年种的都拿来用,都是薄皮和枝皮的,也根本没有丝,疗效相差极大。黄芩五寸长才能用,现在才长到一寸长就被挖出来了。甘草、大黄三年以上的才能达标,可农民一旦遇到价好的年份,就会提前采收。
  
还有药用价值极高的辽五味子,本应到10月才能采收,已经提前3个月遭受了抢青之祸,采回来的青果还要喷上药水焐红,而真正自然成熟的五味子则无处寻觅。

中药也有“三聚氰胺”

药材采集之后,最基本的工作是除去泥沙和混杂物。然而目前市场上的药材,茵陈、蒲公英、菟丝子等所含泥沙重量几乎占20%以上。丹皮不刮皮抽心,白芍不去老根,板蓝根不去根头部,桃仁、杏仁不去皮,酸枣仁大量含壳,麦冬、莲子不去心……
  
饮片切法不同,药效也不同。板蓝根薄片的浸出物还原糖含量明显高于斜片、厚片。但现在药工怕切到手,随意把药片薄片改厚片,厚片改块状。片薄如飞的天麻,只能停留在老药工的记忆中了。
  
既然在加工修治上竭尽全力偷工减料,功夫都花到哪里去了?——“面子工程”,俗称“打磺”。既为了饮片色泽好看,延长保质期,又能让霉变药材焕然一新。
  
打磺本来是传统的熏制方法,目前的问题是反复打磺,造成硫超标。更有甚者是直接将硫黄粉洒在药材上面,注重养生的老百姓叫苦不迭,从我国进口药材的韩国商家也是颇为头痛。为了获得二氧化硫不超标的白芷,他们只能每年从中国直接进口新鲜白芷自己加工。
  
当今中国,已经被戏称为“化学大国”,中药商在这方面的“追求”更是孜孜不倦。近年来为了让药材更好看,除了打磺,还增加了用双氧水浸泡天麻漂白,用氧化铁水洗丹参染色,拿洗衣粉搓掉霉斑……

一言难尽话炮制

很多人都听说过何首乌能治少白头,但为此闹肚子的也比比皆是。
  
原来生首乌中含有一种蒽醌衍生物,能滑肠致泻。必须经过炮制,让蒽醌衍生物水解成无泻下作用,降低毒性,才可以正常行使乌须黑发的功效。
  
红顶商人胡雪岩开设的胡庆余堂,收藏着一套国家一级文物——金铲银锅。紫雪散祖传最后一道工序,就是放入白银钵内,用黄金铲搅拌煎熬。
  
很多人以为这不过是药店的噱头,后来经过化验证实,白银含有硝酸银、弱蛋白银,对人体黏膜有抗菌消炎作用:金箔则具有镇惊、安神功效。

“中药加工炮制,一是减毒性,二是增加疗效,三是改变归经。”骆诗文告诉记者:“半夏有毒,临床大都经炮制后使用,分为法半夏、姜半夏、童子尿半夏。用盐卤、生石灰炮制的法半夏,用于健胃。童子尿半夏,主治跌打损伤、胃里咳血。姜半夏则是治疗妇女妊娠反应。而生半夏则是催吐的。” 

但据骆诗文观察,现在的药厂和医院,虽然有炮制标准,但都锁在柜子里,好多都是不炮制,或者炮制不到家。即使某些著名的大药店也存在此类现象。“炮制首乌传统用黑豆煮,药材商代以锅底灰,甚至用墨汁染色。白术就是往锅里一倒,根本不翻炒,上面是白的,中间是黄的,下面的则是焦黑的。”
  
炮制不得法,轻则减效,重则害命。一名具有40年临床经验的中药师发现,炮制用醋如果用工业醋酸或食用醋酸配制的食醋,都有一定的毒性,能引起30%左右的小鼠死亡,而使用发酵米醋则无此不良反应。马兜铃则闹出过肾病风波,一时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主要原因就是国外为了减肥,把马兜铃直接当茶饮,而不知道我们药典规定马兜铃要用蜂蜜炮炙解毒。 
  
一位医生告诉记者,他们已经收治过多位因服用了炮制不到家的中药材,而导致中毒的病人。更令人担忧的是,虽然炮制技术乃是中药的核心,但是后继无人,很多饮片厂甚至雇佣了对中药炮制一知半解的初中生、高中生来作业。

“现在善鉴别精炮制的中药专家,全国只剩下两位‘高徒’:83岁高龄的王孝涛和85岁高龄的金世元,所有中药炮制方面的专家加在一起,总共40多位。说句难听的话,死一位少一位。”骆诗文说。
  
而一家驰名全国的老字号,由于老药工总坚持老规矩,新领导不乐意了,退休时一个都没留。有些人就这样流失到深圳的外商合资药店当技术指导,我国炮制技术面临泄密之虞。
  
“王孝涛现在老得连门都出不去了,曾经想穷极毕生所学,为国家留下一本关于炮制方法的书,出版社问他要20万元,他向有关部门申请经费支持,没想到一分钱都没批,王老一怒之下罢笔不写了。”

高价买“药渣”

“我买西洋参的时候特别烦,有时候一泡就没有味道了。”有位医生气愤地告诉记者,这类西洋参早已被萃取过有效成分。
  
骆诗文说,很多冬虫夏草也已被提炼,药材商将“药渣”用啤酒浸泡,误导消费者以为是真货。没有经过萃取的虫草外观饱满、色黄而亮,现在市场上至少70%的冬虫夏草 ,都被提取了有效成分,干巴巴的,虫体较硬,也没有香菇一样的香气。
  
即使正规药材市场,都充斥着以“药渣”冒充的正品,这让制药厂也很头疼。不买就得停产,买了药品质量肯定有问题。权衡再三,最终还是经济利益占了上风。
  
以下这些药材都发现过“被萃取”现象:人参、西洋参、党参、冬虫夏草、黄连、黄柏、牡丹皮、首乌藤、金银花、连翘、八角茴香、山茱萸、连翘、桔梗、淫羊藿、川贝、五味子、益母草、泽泻、白术、鸡血藤,柴胡、穿山甲、紫河车等。
  
如果说从前的中药造假,还只是在等级上以次充好,如今则是花样百出了。
  
骆诗文曾跑遍了全国17个中药材市场,总结出来常见的造假手法有山肉萸掺进葡萄皮,黄芩中掺桑寄生,用塑料做穿山甲甲片,
把树枝包上毛皮包切成片冒充鹿茸,在海马肚子里灌玻璃胶,往虫草上粘铅粉……中成药造假则更有隐蔽性。比如衡量萸肉的质量标准是熊果酸的含量,一些药厂就往里掺山楂,结果一样达标,疗效只有天知道了。

救救中药,救救中医

求医问药的人们经常感叹,找到合格的好中药难,找到一位好中医,就更难了。医之用药如用兵,须有良医辨证施治、对症下药、才能精确打击。

但中国还有多少中医专家呢?

“过去能被国家外派给其他国家领导人治疗疾病的‘名师’已基本上没有了,只有高徒这一称谓,其中中医有145人,计划让他们再带上一批具有一定中医水平的中年中医,总数达到500人。”骆诗文谈道。

凡是师傅带徒弟的,基本上是学徒出身,没有这种学历,一律不能考执业医师,也就无法行医。仅有一条狭窄之门,允许七八十岁的带五六十岁的,五六十岁的带四五十岁的。如此以来,只有提高,没有继承。

“我在中医药局好几年,问老中医:‘你带了几个徒弟?’他说上面给安排的,又不是我自己带徒弟。如果是我自己带徒弟,肯定会像亲生儿子一样教他。现在我都七八十岁了,徒弟五六十岁,他都形成自己观点了,能跟我学什么?什么也学不了!’中医这不是等死吗?前年我写了调查文章,有领导批示我反映的问题很好,要允许中医带徒弟,可惜下到执行层面就不了了之。”
 
吕柄奎被誉为中医泰斗,他的儿子吕嘉戈告诉记者:“从中医人数上的变化,就能说明问题。西医人数,从1950年到2004年,增长了70多倍,达157万人。而中医从1950年的27万-30万人,达到2004年的27万人,实现了零增长!况且这27万人和55年前的那27万人,医疗水平无法相比。”

自从清末太医院被废止,中医药就开始走上了不被重视之路,经过“现代化”的洗礼,如今更是日渐风雨飘摇。

“中药现代化没错,只是我们的路走错了!”著名专家张吉林认为:“中药要走自己的现代化之路,而不是全盘西药化。”
  
一位药工批评说:“现在该研究的不研究。比如传统硫黄熏蒸加工方式有不足的一面,但农民收的鲜药不处理无法卖出,怎么解决?没有人管。”

欧盟药典委员会草药专家组组长格哈德·弗兰兹,数年来研究中草药。今年7月,在世界中联中药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年会上,他表示“西方的植物药偏重于对已知化学成分的研究;而中草药则是基于对‘阴阳’理论的研究。中药是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过来的,西药则是纯粹的化合物。因此,我们在尝试让中药和西药达到统一,结合两者的长处做一些整合工作。”
  
一位评论者提供了另一个思考角度:“目前西医、中医,西药、中药,谁更科学,以我们目前人类的认知能力,无法做出判断。所以最关键的不是谁先压倒谁,而是先保护,不要让两大体系中的一个先行消亡。”

“洋中药”启示录

中医药在全世界愈来愈受到重视,但是这一切,都与中国无关。我国的贡献,仅在于为日韩等国的汉方药提供原材料。
  
1949年,大局已定,苏共代表米高扬来到西柏坡。滹沱河畔,没有什么山珍海味,品尝着汾酒和红烧鱼,堪称美食家的米高扬赞不绝口。
  
毛泽东笑道:“我相信,一个中药,一个中国菜,这将是中国对世界的两大贡献。”这番评价,他在1953年杭州刘庄宾馆小憩时,又再次重提。
  
他不会想到,作为中草药的发源地,今天中国大陆拿到的份额,只是世界草药销量的2%,日本则以90%的市场份额牢牢占据第一把交椅。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则占5%-7%。曾获得日本医师会授予“最高功勋奖”的日本医学权威大冢敬节,1980年去世前,曾叮嘱弟子:“现在我们向中国学习中医,10年后让中国向我们学习。”不幸言中。
  
在日本,超市药店中卖得最火的,莫过于汉方药,甚至中国游客来此都会大买特买,带回去分赠亲友。
  
一杯喝下去,不一会儿就舒服多了。现在已经好几年过去,没有再复发过。”一位在日本常年出差的中国工程师告诉记者。
  
汉方药是在公元513年经朝鲜引入日本的,受宠1000多年。明治维新之后,汉方医学遭到抛弃,又在几年前再度重兴。“中医学概论”2006年成为日本医生临床考试内容之—,2008年又被纳入日本医生资格考试。
  
生产汉方药的龙头企业集中在津村等少数企业手里,他们特意在深圳开办一家涉足中药饮片的药业公司,高薪聘请从中国药企退休的老药工担当技术指导,涉及人参、桂皮、柴胡等500余种中药材原料、中药饮片。
  
日本汉方药界,对饮片炮制技术的热情不止于此。
  
据炮制泰斗王孝涛回忆,只要他被请去日本讲学,对方总是不忘询问饮片炮制的关键环节。但王老提出想去参观一下他们的炮制技术,却被断然拒绝。

美国方面也不乏“卧底”。一位药界人士告诉记者,几年前美国人曾以旅行团的方式到山西运城来治疗结核病,当地有一位老中医有独门绝技。他曾公开打擂台:“你们哪家医院说治不好,最后发了病危通知的,都可以送到我这里。我保证一个月好转,三个月出院。”而美国病人来此,正是为了拿到他那张治疗结核病的方子。2008年,美国有关部门又拨款500万元给北京协和医院,委托该院帮其了解我国中药材资源和开发利用情况。著名中医学家邓铁涛老先生,则收了一位美国徒弟。
  
如今中国六七十岁的老中医,到美国去就有可能享受“敞开绿卡”的特殊优待。
  
一位中医学教授,在国内开不了药店,更开不起医院——他是老师,没有办法考执业医师,没有处方权。开医院则必须有100平方米的地方,配上检验员、药师,以及5名以上的医生。63岁那年,他远赴重洋。在美国,直接住在儿子家里坐诊。
  
为了给其他医生也留点饭吃,他的规矩是一天只看30个病人。为了避免低劣药材之祸,特意从香港进口药材。一个月收入9万多美元,交完税还有6万多。在美国,10万美元就可以买一栋房了。“在美国开诊所什么都不要,但是就一条,每隔一天卫生部门会来检查处方,他们想学东西。”
  
湖南中医学院一位副教授陈勇,将自己在美国的考察,写成了《美国市场中草药的热销,对我国的中草药研究的反思与建议》一文,这篇从大洋彼岸寄来的文章,正放在记者案头。他在文中谈道:“1994年美国已经通过一条法规,中草药这样的补充品,不经FDA批准,就可以直接进入美国市场,在有机食品专卖店销售。看见美国有机食品专门店的货架上摆满了各种中草药制剂,真是既高兴,又惭愧,高兴的是中草药制剂在美国这么受欢迎,中医药发展有望。惭愧的是在琳琅满目的中草药制剂中,没有一种是中国制造的产品。”
  
今年4月份,陈勇的小外甥女被诊断为鼻内有炎症,西药用抗生素。他女儿拒绝了,去有机食品专卖店买了一支德国生产的纯中药喷剂,一喷见效,清鼻涕立刻不流了。婴儿使用尿不湿有一个副作用,就是很容易患尿布炎。将美国加州宝宝公司生产的一种纯中药软膏抹上去,10分钟内红色炎症就会消失。
  
我国古方“六神丸”,日本拿去改造后,开发出“救心丹”,曾一度风靡全球,被誉为“救命神药”,年销售额1亿多美元。日本老牌的汉方药“正露丸”,也已经返销中国。在向中国申请中药专利的国家里,以日本、韩国、美国、德国最热衷。2006年底,葡萄牙国立波尔图大学正式开设中医专业,并招收了首批27名学生。来中国研读自然科学的外国留学生中,学习中医药的人数位居第一。
  
中医药在全世界愈来愈受到重视,但是这一切,都与中国无关。我国的贡献,仅在于为日韩等国的汉方药提供原材料。

中药行业最黑暗的,莫过于中药注射液

在中国医疗界,有一个中医不认,西医也不认,都认为不是自己阵营东西的怪胎,那就是中药注射液。

仅2013年一年,因为中药注射液造成不良反应的数以万计,其中严重不良反应都破万,然而,中药注射液在中国的产值依然破亿,曾经的“山东首富”依然可以一边做着中药注射液的生意,一边花650万美元,把女儿送到斯坦福念大学:

他们步长制药的“丹红注射液”,因不良反应频发,26次被列入重点监控。

但根据步长制药上市前的招股说明书,在2013年至2015年期间,丹红注射液的年销售金额分别高达41.61亿、38.31亿和33.6亿,合计113.52亿。收入占比超过30%,利润占比更稳居40%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这家企业营销费用惊人,仅2018年,他们的“市场、学术推广费及咨询费”高达74.86亿元,远高于同体量其他公司数倍。

因为没有证据,我就不说他们用这笔钱做什么了。

但我们知道的是,现在你点开他们官网,丹红注射剂依然在官网产品一栏中并没有下架,这种把“丹参,红花”等中药材提取物注射进人体的中药注射剂,依然被宣传为“治疗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心绞痛,脑血栓”的特效药。而且依然有医院,在给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开这味“中药注射剂”。

严重不良反应的药可以每年赚几十亿,这本身已经很魔幻了。

更魔幻的是,这还远远算不上我国最大的中药注射剂,最多只能排前五。根据米内网的一份数据显示,仅2017年上半年全国重点城市公立医院,就有超过5种注射剂销售额破3亿人民币。

中药注射剂的水还有很深很深。

02

中国医疗最黑暗的部分“这十个字可不是随便说说的,他基本等于全盘否定了中药注射剂的存在意义,并表示它不应该继续在市场上生存。

为了防止有杠精把讨论方向带偏,我需要先声明,中药注射液≠中医,中药注射液≠中药。

我们今天的文章里我们不讨论“中医”和“中药”,只是单纯来说说“中药注射液”。

03

说起中药注射剂的问题,就不得不提到它们的不良反应率

根据法治周末的数据:

2013年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为12.1万例次,其中严重报告占5.6%。与2012年相比,中药注射剂报告数量增长17.0%,严重报告数量增长22.3%

2014年,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为12.7万例次,其中严重报告占6.7%。与2013年相比,中药注射剂报告数量增长5.3%;严重报告数量增长26.0%。

此外,2015年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同样为12.7万例次;不过,其中严重报告比例增加,为9798例次,占7.7%。

“实际上,每年公布的还只是可以监测统计出来的数据。”第三方医药服务平台麦斯康莱创始人史立臣告诉法治周末记者,“由于使用中药注射剂而产生不良反应的病例在现实中比这多很多。”

说到底,注射是现代医学层面的东西,而且因为注射液不经过消化系统肝脏代谢直接进入内循环,应该是极慎重极慎重的事情,注射剂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也是最严格的。

其中最主要的是注射剂必须成分清晰、药品纯净度高、疗效有充分证据、毒副作用明确。这是国际医学界的共识,也是最基本的原则。

然而大部分中药注射剂的成分是什么?

举个例子,现在中国应用最多的“清开灵注射剂”,它的说明书上这样写:

胆酸、珍珠粉、水牛角(粉)、板蓝根、金银花、栀子,这中间到底有多少没有弄清的大分子,谁也不知道。这些没有弄清的大分子在人血液里会发生什么,至今也没有完全弄明白。

实验室里都没太弄明白,更别说批量化几百万支的生产了。因为草药植物中许多次级代谢物非常复杂,所以工业生产时很难做到像实验室里那样提纯,很容易让杂质大分子进入注射液中。

要知道这可不是吃下去的,可是要往血管里打的。

——很多中国人连吃个转基因食品都不敢,说“这东西未知的,谁知道会有什么风险”,却敢把中药成分往血管里打,这事情老祖宗没干过,现代医疗机构也没干过。

更别说中药注射液中还有许多奇葩的东西。

比如蟾蜍注射液、蚯蚓注射液。

这些注射液中的杂质大分子极容易造成严重不良反应,乃至于药监局很多次发布报告,警告、限制中药注射液的使用:

越来越多的中药注射液也迫于压力,改成了“婴幼儿,孕妇”禁用:

然而在某药企一年70多亿的“市场,学术推广及咨询费”面前,这些都成了次要的东西。

04

你说中药注射剂在历史上是否完全没有它存在的意义?

那也不是,因为中药注射剂的出现,其实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

1940年前后,八路军一二九师首创了“柴胡注射液”,在当时缺乏医药品的情况下,通过注射给药,可能确实比口服效果更好,也在特点的历史情况下救了不少人。

但那是在战争时期,物资极度短缺时代的权宜之计,至于后来全国掀起的轰轰烈烈的大搞中草药群众运动,以及到了80年代,多达1400多种中药注射剂,就完全是胡扯了。

你要知道,一般正常的新药研发,前期投资的金钱、时间和人力成本都极庞大。

世界500强药企罗氏制药,曾公布研发一种新药到上市的条件——

平均花费12年时间,需要投入66.145亿元人民币、7000874个小时、6587次实验、423个研究人员,最后才得到一种药物。

这还是在他们拥有世界上最好的药品研发条件,在一个有无数先人铺垫的现代理论体系上做的研究。而我们的中药注射剂,就算他们自己表示是“根据中医经典做的”,但基本是扯淡,因为注射和口服根本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也就是说,我们的研究人员,在物资短缺的情况下,从零开始搭一个体系,达成了国外同行百倍千倍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到底成色如何,相信你我心中都有答案。

反正我觉得这和药品研究中的“大跃进”,“亩产一万八”,没有太大区别。

不过那是一个特殊的时代,在那个时代,违反客观规律、违背科学研究的基本规范、背离现代医学的基本原则根本不是什么稀奇事。

但现在还用那时的科技,把权宜之计当灵丹妙药,利用愚昧无知赚取千万亿万的利润,就又蠢又坏了。

坏的是黑心药企,蠢的是你。

事实上,最近十几年,中药注射液也背负了很多命案。

比如,2006年的鱼腥草注射液事件。

很多人可能已经忘了。

当时,因鱼腥草注射液导致的严重不良反应甚至死亡事件频发,国家药监局发布暂停使用鱼腥草注射液的通告。

据当时统计,截止2006年4月,国家药品不良反应检测中心共收到鱼腥草注射液不良反应报告222例,当然这些不良反应报告是建立在医院自觉上报的基础上的。

鉴于其不良影响,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终于在2006年6月1日宣布暂停使用和审批鱼腥草注射液等7个注射剂。

遗憾的是,这个禁令是用生命换来的,但这还不算完。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不仅仅发生在鱼腥草注射液。

2008年,刺五加注射液导致严重不良反应,导致3位患者死亡。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叫停黑龙江完达山药业公司生产的刺五加注射液。

2009年,双黄连注射液发生不良事件,并有死亡病例报告。

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紧急通知暂停使用和销售黑龙江乌苏里江制药有限公司佳木斯分公司生产的双黄连注射液。

每一次禁令,都是由鲜活的人命换来的。

但就是这样一个,没有经过严格的科学实验,没有经过安全性有效性验证,似乎一定会退出市场的“中药注射剂”,却存活至今,原因大家可想而知

——利益。

中药注射剂往往属于独家品种,在药品招标中享有单独定价权,利润空间很大。

产品竞争较弱却有高回报,使得越来越多的药企盯上了“中药注射液”这块肥肉。

围绕着中药注射液的是各方的利益均沾,自然是有更多的药企、医药代表、医药、医生愿意为中药注射剂的推广和使用,亮绿灯,开后门。

作为普通人的你我,想不到的是,自己的健康竟然被当作金钱勾当的砝码。

面对频发的医疗事故,国家药监局也采取了一些措施。

从2015年起,有超过47种中药注射剂被限,被要求修改说明书或临床使用限制。

这份名单里,许多明星药赫然在列——清开灵注射剂、参麦注射剂、丹参注射剂、双黄连注射剂、香丹注射剂、血塞通注射剂。

但修改说明书的方式,对普通人的警示作用微乎其微,更无法抵抗各方的利益诱惑,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当然,也有许多有经验有、有良知的医生,在看到一次次问题出现之后,呼吁中药注射剂退出市场。

很多三甲医院与一线城市已经退出中药注射剂,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药注射液已退出市场。

在中国广大的二三线城市、基层医院、乡村医生之中,以及大量的中医医院。

众多医生还在滥用中药注射液,大量的人体还被当作“标本”做实验。中药注射液的临床使用仍然大行其道。中药注射剂改革进程之缓慢,各方背后利益纠葛之复杂。中药注射剂退出市场还有很长一段路有要走。

By 雷斯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