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有没有未来

当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教育“卷”得不可开交时,许多人向往着山野田园的生活,风光与气候俱佳的大理就成了一个很好的选择,《去有风的地方》这部剧更为这股热潮添了一把火。

而大理也是一个孕育创新教育的地方,大理的创新教育是否可以“入手”,孩子可以一直在大理读书吗?打算从一线城市逃向诗意远方,要注意些什么?我们和民宿主理人Seven聊了聊。

准备花几个月出去旅游一圈时,Seven没有预料到这个决定就此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

2016年,因为工作上的变动,Seven出门旅游,先后去了西藏和云南。在香格里拉的民宿做义工时,机缘巧合之下,她认识了现在的老公,又一起从香格里拉去了大理。

夏季的大理风光极为美丽,绿油油的稻田、遍布的果树和鲜花,很丰饶、很有生机,Seven被深深地吸引了,她想留下来。

年末,两人去海边的才村承包了一个客栈,运营了4个月,就遇上洱海旅游业整顿,海边上千家客栈、餐饮店停业,Seven承包的店也不例外,停业后承包合同自动终止。

“不亏不赚,我们就学了个经验,同时也发现自己可以做这一行,很喜欢这种生活状态。”

2017年12月,两人的女儿出生了,因为早产,女儿在保温箱住了70多天,身体很不好,每次出门都会感冒,在家休养了快一年。

Seven老公之前在北京的国企工作,后来回到了老家河北保定,从事酒店相关工作,但感受过自由、自雇的生活状态,他不喜欢工作中总受束缚,还想回到大理继续开民宿。

Seven也有这个想法。于是让老公先行去找到房子,随后她和孩子、孩子奶奶一起开车去了大理。

民宿改造花了半年时间,请了施工队,设计、执行时的尺寸和效果把控,都是他们自己亲力亲为,还要开荒打扫、种花搞绿化,有时会忙到凌晨三四点。

用心的准备得到了正向回馈,民宿开业后非常受欢迎,又正好赶上暑假旺季,来了很多订单,评价也基本是满分,“感觉到大家对我们的认可和鼓励,就觉得自己做的事很有价值。”

但好景不长,开业才半年就遇上了疫情爆发,春节时订单刷刷地退,Seven说当时自己“坐在屋里都要哭了,一下子所有现金流都没了。”

但幸好父母也来了云南,一家人在一起,那段时间才没那么难熬。3月份大理解封后,客流慢慢恢复,民宿的运营也进入平稳期。

定居大理至今快5年了,这里的生活基本满足了热爱田园风光的Seven的期待,但最重要的是,她有超级多的时间可以陪女儿。

2,养育的同时,也在治愈自己

Seven的女儿田宝是早产儿,小时候体弱多病,缺乏安全感,是个高敏感、高需求宝宝。“她对我的需求超级多,任何时候都要找妈妈,我的精神就很紧绷,很容易崩溃,一点点小事都可能让我哭一场。”

在家庭分工中,老公负责民宿装修和看店,Seven带女儿的时间比较多。大理的天气很好,户外场所也多,Seven只要一有空就带着女儿出去玩,爬苍山、看洱海,或者在田野的农场玩耍。

有一次两人上山采茶,当时女儿还不太会走路,Seven全程抱上山去,下山时女儿累得睡着了,又全程抱下来。“真的很辛苦,但在辛苦的同时,我感觉在一次次和大自然的相处中,自己也被治愈了。”

平时去看海爬山

还有一点也让Seven颇觉欣慰,来到大理后,体弱的女儿没有生过大病,最多每年会感冒两三次,“可能和大理的环境有关,这边的空气很好。”

考虑到孩子比较敏感,在开放的民宿里每天接触不同的陌生人,或许对她不太好,Seven还曾在大理买过一个小两室一厅,“她可能需要一个小环境,更有安全感”。

但后来这个设想还是泡汤了,每天来回往返于店里和小家,孩子和大人都很累,时间被分割成碎片,做事效率也很低,最后一家人还是住回了店里,好在随着女儿年龄增大,对满是陌生人的环境接受度也高了不少。

田宝三岁多时,Seven和老公开始给她选幼儿园。

Seven喜欢自然教育,她在农村长大,从小就在田野间嬉戏,“我没有被父母鸡过,童年过得很幸福,这给我的人生性格定下了基调,我也希望我的孩子能在自然环境中成长。”

大理有很多创新教育的学校,注重人与自然的交互,注重户外活动,有的场地就设在农场或森林,很多旅居大理数字游民的孩子就在这些学校就读,一二线城市生活的父母也会在暑假带孩子来游学。


Seven带女儿户外活动

Seven最开始选择的是一家自然教育幼儿园,但因为它在孩子的保育上不够重视,对孩子们主要是“放养”,半个学期后Seven就给女儿换了一家户外和保育都能兼顾、综合性较强的幼儿园,在那里上了三个学期。

女儿满五岁后,Seven觉得“可以让她去更野一点的地方,身体更强壮一些”,再次换到了有一片巨大农场、养着山羊小猪、田里种着菜苗的云朵幼儿园。

园长在北京的国际学校做过十几年,也做过传媒,2015年前来到大理创办了这所幼儿园。园里的老师会根据孩子的性格底色,因人而异地去教育,尊重孩子的喜好,适当引导,Seven很认可他们的教育理念。


幼儿园亲子活动

10来个同龄孩子组成一个班级,有1个外教主班老师和2个配班老师。外教在加拿大的国际学校工作过,被田野、自然的创新教育吸引来到大理,在孩子们吃早餐时,会用英语和他们聊天。

“英语教育穿插在孩子们的生活里,不只是课堂上,我觉得这一点很好。”Seven关心孩子的教育问题,会在她成长的每个阶段找更适合她的方式。

女儿一路的成长变化,也对她的用心做出了最好的回答。

田宝在农场观察动物

两岁多时,田宝会“攻击”逗她的陌生人或找她玩的朋友,会抓他们一下,“不是暴力倾向,而是一种自我防御”;再大一点,不抓人了,但是会躲在Seven身后,不跟别人玩,也不喜欢把自己的东西分享给别人。

“我当时真的很担忧,因为我也是第一次做妈妈,会把自己的一些期待放到她身上,觉得不表达友善、不爱分享是不对的。但在她成长时,我也在不断学习,现在我会尊重她自己的性格,她不想和别的孩子玩,我就说不去没事,跟妈妈玩。她非常慢热,有自己的主意,我就不要逼她接受我的想法。”

Seven担心女儿交不到朋友,但幼儿园老师和她说,田宝在学校很受性格相似的其他几个孩子喜欢,在感兴趣的领域也会主动去问、去参与,让她不用太焦虑,顺其自然就好。


田宝和朋友一起骑车

女儿出生后,Seven曾经去早教中心上过一段时间的课,想更了解孩子的心理。

在女儿出生到3岁前,Seven确实也把自己学到的理念用在了女儿身上,引导她长大。但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形成了自己的性格,与父母的期待多少会有些冲突。

田宝有段时间对画画感兴趣,Seven就给她报了班,但去过几次后田宝就很抗拒,不愿意再去了,Seven受到“没有学不好的孩子,只有不能坚持的家长”教育理念的影响,又坚持送了一段时间,后来感觉女儿实在不喜欢去画画课,每次都要说服她去,自己也很累,最后还是放弃了,即使课程才用了一半左右。

“我们私下聊过很多次孩子的问题,也调整过很多次心态,一步步改变,慢慢说服自己去接受、尊重孩子本身的性格。我们是和孩子同步成长的,现在才能达到一个不错的平衡状态,我们家长不情绪内耗,带出来的孩子才更有安全感。”

3,大理并非所有人的“桃花源”

大理长居5年、见证了许多人来来去去的Seven认为,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这里。

“大理的圈子很多,只要你是一个爱社交的人,在大理就会有很多朋友,但我们俩都不是很爱社交的人。”Seven在大理的社交圈主要是两个:民宿和遛娃。

同个幼儿园的孩子父母会约着一起玩,他们有的从事股票投资等可以异地办公的职业,有的是爸爸在外地挣钱,妈妈带着孩子在大理上学——前两年疫情经常封控时,冲着自然教育来到大理的特别多。

Seven和朋友一起带孩子出去玩

Seven有个住小区、玩得很好的朋友,也是从北京举家来了大理,还在大理买了房,但尚未交房,还是租房住。

朋友的工作比较自由,但她老公在大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家庭开销又很大,两个孩子上学,加房贷、房租和一家人的生活支出,只靠夫妻一方的收入就很吃力。一年之后,他们决定搬走了。

除了经济原因,有的人性格也不适合慢节奏的生活,Seven有个相识很久的闺蜜,在大理住了一年多,但总是很着急想要做点什么,觉得每天慢悠悠地生活,不干什么事,是在荒废时间,失去了人生的价值感,于是就回重庆了。

“有的人需要从工作中找到成就感,就适应不了睡到自然醒、爬爬山、看看海的慢生活。来大理定居的前提必须是,你有享受生活的心境,每天与大自然相处着就会感到开心。”

Seven和女儿在屋顶看晚霞

对向往大理的教育或风光、又不确定能否适应的家长,Seven的建议是,先带孩子来玩一个月,学校也有游学项目,充分体验过后再做决定。

参考别人的经验价值不大,但头脑冲动也容易后悔,“自己去试、去做了,才知道行不行,才知道会遇到什么问题,再去一一解决。”

女儿田宝即将要上小学,Seven前两年的计划是带女儿回去家人定居的成都读书,自己也找份工作,但考虑到这样的话,夫妻俩陪孩子的时间都会减少,质量也会低很多,她决定还是让女儿留在大理上公立小学。

“我认为小学教育各地的差距相对而言没有那么大,比起学校课程,父母的高质量陪伴也许会更重要一些。”

至于以后中高考的升学问题,Seven说她“还没有想那么远”,但至少让孩子在小学阶段快乐地学,不过分透支她的学习能力,以致后劲不足,到了中学,如果成绩好当然万事大吉,如果不好,再想想有什么别的路可走。

今年大半年时间都在准备第三家民宿,Seven几乎没怎么陪过女儿,11月民宿正式运营,她便带着女儿去清迈游学,体验下不同的生活。

“我给她取名叫田,因为我自己很喜欢田野,我也希望她能拥有感知自然变化的能力,保持好奇心,简单而快乐地生活,这就是我对她的全部期待了。”

另一种声音:田园牧歌就是一场梦

去到大理的时候,家长们还年轻,口袋充实,心态轻松,对未来没有恐惧,度过了七八年很好的时光。但最后不得不妥协,接受反复受锤的人生。当年自愿脱落的螺丝钉,必须重回轨道。这些年就像他们人生中的一个悠长假期。假期是一场美梦,但只要是假期,就会有结束的时候。

三年级课堂里的民主

对猫猫果儿小学的采访,是从一次民主投票开始的。

3月28日上午十点,猫猫果儿小学三年级,即将开始一堂语文课。《人物》的摄影师站在教室后面,想拍一张照片,但被语文老师打断了:「对不起,拍照需要同学们同意,您得到他们的同意了吗?」

教室里二十几位小朋友齐刷刷转过头,一双双好奇的眼睛。老师说:「好,那我们现在来举手表决。」绝大多数同学都举手表示同意,超过半数,摄影师可以拍了。课堂继续。

到了下课时间,还有一点内容没讲完,老师同大家协商,同不同意延时5分钟,15个人举手表示同意,决策通过。

协商和投票,就发生在一分钟里,但足以让闯入的采访者感到震动——孩子们面对投票,非常自然——这样的协商每天都在发生,也正因为此,他们的态度更包容。

就在同一天,隔壁的四年级,上了一节综合课,老师讲的是一起中国籍学生在美国的霸凌案,他们暴力折磨一位女同学长达五小时,主事者被判重刑。

课程从「什么是校园霸凌」开始,讲到「什么是法律」、中美法律的差异。与其说是课堂,倒不如说是讨论,不要求课堂绝对安静,任何同学有疑惑,都可以发言。他们有很多问题:如果我反抗回去,怎么算呢?我们可以以暴制暴吗?我们身边是不是也有校园霸凌?讨论是开放的,不需得出什么结论,课程最后老师播放了一段视频,是罗翔老师在谈《正义是什么》。

教这堂课的老师Amy,也是四年级的班主任,她说,这学期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帮四年级这个班达成班级自治,这节课的内容也是为了这个目标服务,帮助大家了解,何为自由,何为规则,何为法律。

在几公里外,猫猫果儿还有一所幼儿园。幼儿园在苍山脚下,院子里有巨大的无花果树和榕树,杜鹃花正在开,枇杷刚结出青色的果子,多肉和蕨类植物随处可见。

幼儿园里的小朋友,也自己决定许多事情。比如幼儿园有个沙坑,玩沙的规则,是小朋友自己制定的,画了画贴在旁边,予以明确。我们去的那天,老师正在给一小块地浇水,他说,有一天,小朋友说,这块地空着有点可惜,是不是可以种点东西?他们决定种水果萝卜,现在已经发了芽,小朋友们决定,等萝卜长大了,就拿到菜市场去卖钱,再用钱来买玩具。总之,小朋友有最高决策权。

我们造访的猫猫果儿学校,位于云南大理。过去十多年,伴随着中产阶级的迁徙浪潮,大理成为一个创新教育的基地,这里有源自古今中西、各个流派的教育探索,比如拍纪录片出身的陈钢创办的猫猫果儿,曾是新华社记者的陈阵创办的苍山学堂,推崇灵性教育的萧望野创办的那美学校,还有数量庞大的在家上学群体……这种教育实践构成了一种童话般的叙事,但很少有人追问,那之后呢,发生了什么?

在大理的所有教育探索中,猫猫果儿学校,无疑是时间最长、最具标志性的一个存在。这所学校在2012年创办,已经存在了11年,当时的第一批孩子,已经长到了十五六岁,正度过他们的青春期。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已经离开大理、回到城市,有的在体制内学校读中学,有的在国际学校,有的读了职业学校,有的辍学,还有的正申请国外留学……呈现出多元的面向。

我们找到了他们中的一些人,观察他们的成长,想知道这样的创新教育到底给他们带来了什么。在经历了「金色的童年」之后,他们也度过了漫长的接轨期,被拒绝过,碰过壁,与主流道路艰难磨合。成长是一条漫长的甬道,而很多人至今置身迷雾之中。

观察孩子如何长大,其实也是观察家庭。说到底,父母们才是决策者,他们想要不同的生活,决定迁徙到大理,最后又决定离开。但教育从来都不是容易的事情,它关系到金钱、人的决心和人背后的社会支持体系。在一个容错率很低的社会里,做出自由的选择,有时也意味着更多的代价。

猫猫果儿小学一个班级的自治班规 林松果 摄

一群嬉皮建立的学校

在今天的大理,如果想复刻在大城市的生活,是完全可能的。今年三月,我在大理做采访,住在大理大学对面的小区。这里有一片中产阶级社区,背靠苍山,面向洱海,小区取名「山水间」、「小院子」,附近发展出一整套支持中产生活的系统,比如咖啡馆、西餐厅、美味的可颂店,每天上午,大家带着小狗,聚在店里聊天。一位猫猫果儿的家长,约我在大理古城的一家有机餐厅见面,那天在餐厅里,就坐着好几位他的熟人。

如今这样的生活方式,这种社区的感觉,是在过去十几年里一点一点建立起来的,而猫猫果儿,正是与中产在大理的聚集同步产生的。

2012年3月,苍山脚下,一所小小的幼儿园开业了。

猫猫果儿的创始人陈钢,杭州人,曾是一位纪录片导演,在云南迪庆州的乡村办过十年的支教学校。后来,他和妻子三三搬到大理,生下了儿子,开了一间客栈。过了两年,孩子到了要上学的年龄,那时大理有很多教育流派,但他听来听去,觉得都不落地,最后决定自己办幼儿园,就在自家的客栈旁边,最初只有四个孩子。幼儿园取名「猫猫果儿」,是杭州话里「躲猫猫」的意思。

也正是在那时,2012年前后,是北方环境污染最严重的时刻,全国的中产们,因为环境污染、寻求更好的教育等等原因,有了一阵移居大理的浪潮。

拿第一批猫猫果儿的孩子举例。来自北京的蔷薇一家,儿子刚满三岁,因为污染严重,孩子从过敏转为哮喘,几乎每个月都要跑医院。而蔷薇自己,当时在一家知名的商学院工作,忙得马不停蹄,商学院周末活动尤其多,她几乎没有休息。

当时一个大项目结束,蔷薇放了年假,一家人跑到云南,从大理、丽江到香格里拉、腾冲,玩了一大圈,觉得还是大理最好,最生活化。她花四万块租下一个院子,本来是想偶尔去住一住,但不知不觉越住越久,后来干脆大人辞了职、小孩退了学,一家人搬到大理。

来自广西南宁的悦程一家,本来在做二手房生意,收入可观。儿子波比当时五岁,在南宁的公立幼儿园上学,那段时间,悦程发现波比在学校处境不佳——吃饭时洒了汤,会被老师关小黑屋,还被警告不能告诉家长;别的孩子过生日,家长会送蛋糕到幼儿园,和大家一起庆祝,但轮到波比过生日,老师说不可以。

悦程后来才明白,之所以受到刁难,是因为没给老师送礼,而绝大多数家庭都会送礼。她希望学校和老师,是有爱的,真正爱孩子的,但这个诉求似乎无法被满足。她感到失望,就想往体制外走一走,到大理考察新教育,呆了十天,她丈夫觉得,大理实在太舒服了,决定结束自己的生意,全家搬到大理,在这里开起了一个租车行,后来又开了客栈。

还有的家庭,本来是在西藏开酒吧,生了孩子之后搬到丽江,又因为丽江的火爆,退到大理;还有人是网店老板、媒体人、公益组织成员……

现在回头来看,这群人有一些共同点——从事相对自由的行业,心态开放,又有了孩子,到了人生新阶段,决定从过去的轨道脱落。到了大理,怀着「摆摊儿也能活」的心态,大家开起了酒吧、民宿、租车行;商学院的前员工做起了亲子游学营;海归的外企员工,在烈日下拉沙子、搬水泥,给民宿刷防晒涂料。

那是一种如今听起来已非常遥远的、古典主义的生活方式。用陈钢的话说,如今大理的家长,很多本质是中产,外表也是中产。而当年这群人,「本质是中产,外表是嬉皮」。

搬到大理,他们自然需要给孩子找一个学校。当时大理有各种教育流派,比如蒙台梭利、华德福、国学甚至是私塾,但在一众学校里,猫猫果儿幼儿园,跟这群家长的观念最契合。

蔷薇记得,她也去过大理其他的学校,有的做灵性教育,「感觉飘在天上,要培养孩子的灵性,感知天地」。还有的学校,理念固然很好,但重要的是实践它的人,悦程印象里,她会对他们的老师不放心,不确定他们是不是真正关心孩子。

猫猫果儿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教育理论,陈钢只订立了三个原则: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对方,不破坏物品。在这个框架下,完全尊重孩子,他们不上课,不吃饭,躺在地上打滚,都可以。

一位来自北京的家长印象很深,猫猫果儿幼儿园最初的老师们,来自陈钢曾经创办的支教小学,对孩子接纳度高,没情绪,她会非常放心。再加上幼儿园的环境也好,是洱海边一片漂亮的大营地。很快,猫猫果儿幼儿园就聚集了一批人。

十年过去了,悦程仍然记得当时的日子。他们在人民路上开了一家客栈,幼儿园的很多家庭也都住在这条街。每天放了学,孩子沿着人民路,走一走就到了同学家。这些家庭之间三观趋同,建造起了一个氛围很好的社区,时至今日,猫猫果儿仍自称社区。

也是那一年,来自成都的聂飞和李朵,带着他们的儿子当当移居大理。最早,他们把当当送到了大理本地的一所公立幼儿园,当当不爱吃葱,但幼儿园做的米线里都有葱,老师要求他必须吃;他不喜欢睡午觉,学校也要求所有人都要睡。当时学校已经开始布置课后作业,当当写不好,晚上会气得哭。

第二个学期,他们不得不把孩子转到猫猫果儿。离开时,李朵去那所幼儿园收拾东西,发现当当的小被子里,棉絮已经被掏空——他太无聊了,睡不着,又没办法干别的事情,只能掏棉絮玩儿。

到了猫猫果儿,那是完全不同的生活。每天,当当在草地上奔跑,「就跟羊一样」,回家脏兮兮的,浑身都是沙子,裤子上是破洞,但这让妈妈觉得安慰,好像这样才对。

有一天,爸爸问当当,现在幼儿园和原来的幼儿园相比,感觉怎么样?小小年纪的当当,给出了一个让爸妈意外的答案:「这个地方让我感到自由。」

猫猫果儿幼儿园的小朋友决定在这块空地种上水果萝卜 林松果 摄

从建立一所自己的学校,到「拼刺刀」

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在关于大理教育的叙事里充满了美好与童趣——这里的自然太好了,山水云雾、洱海苍山,甚至不需要教育者再多做些什么,孩子生活在其中,就会得到滋养。另一个原因是,幼儿园阶段,是一个非标准化的教育场景,家长也会更宽容,在这个阶段,更容易看见完整的孩子。

很快,一年多以后,幼儿园的孩子长到了六七岁,开始面临一个新问题:去哪里读小学?

在幼儿园的感受太好了,家长们因此呼吁,希望大家众筹,把猫猫果儿的小学部也建起来,「孩子自己的教育,我们自己办」。陈钢原来就做过支教小学,他也很被这种自由人的自由联合所打动,「这在传统中国社会中间是非常罕见的」,「那老子也加入,算我一份」。

有点像个草台班子,小学就这么开始了,陈钢成了校长。在猫猫果儿小学的低年级,游戏式的教学风格依然在延续。没有教材,没有试卷,也没有作业(极少的作业,也是在iPad上完成),每周还会有一整天的外出课,他们去爬苍山,或者骑车环洱海。

孩子们不按照学科来上课,而是项目制的教学,根据同学们的讨论,发现了什么话题,就用它生成课题来学习。一年级,他们学拆车,老师带着他们拆掉了一辆夏利。二年级是建大棚、种植、学堆肥。接下来又开始学怎么治理水污染。学知识,也不是传统的学法。比如汉字,不是从拼音、偏旁教起,最初讲的可能是象形文字,让孩子自己创造汉字。

每学期期末没有考试,唯一的考核是让孩子们去古城里完成任务,沿途会有人提供任务卡。来自重庆的飞雪,两个孩子都是在猫猫果儿上的学。她记得,女儿读一年级时,不喜欢这种考试形式,觉得太麻烦,直接跟班主任说不考了,学校完全接受,「猫果有什么不能接受的?」

这样一所众筹的学校,确实也提供了有限条件下最好的资源——一万五一学期的学费,请的是专业的外教(后来工作签证日趋严格,外教因此离开),学生们玩的是几千块一盒的乐高。飞雪说,他的儿子英语至今很好,这跟当年的外教分不开。

在陈钢的教育理论中,孩子在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发展任务,这叫「适时生长」。在幼儿园阶段,这个任务是「真」,让孩子认识世界,「我很好,我和别人不一样」;到了小学,这个任务是「善」,要教会孩子在面对痛苦、纠结和矛盾的时候,如何去悦纳自己、他人和世界;到了中学阶段,任务才是「美」,孩子们开始追求知识的力量和美,去进行创造。

所以在小学阶段,学校会建议孩子们充分地发展社交,下了课互相拜访,甚至在彼此家里过夜。老师们也不评判学生,不以成绩论好坏,师生间是朋友的关系。悦程的形容是,他们对每个学生都是尊重、公平、有爱,「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不可能厌学」。

最初两三年,家长们是很不焦虑的,「都是没心没肺地玩儿」,一起打麻将、聚会、八卦,不太考虑遥远的未来。当时的生活轻松愉快到了什么程度,一个佐证是——很多家庭都是到了大理之后,决定生下第二个孩子,有的家庭甚至生了三胎。

唯一有些意识的,是一位来自北京的父亲,儿子一年级时,他开始给孩子做体制内的试卷。当时,他遭到了大家的耻笑。

但很快,焦虑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在李朵印象里,家长们的集体焦虑是从三四年级开始的。当时,孩子们依然连最基础的乘法都没有掌握,认字也不多,因为长时间用iPad做作业,书写是个大问题,无论是笔顺还是写字速度,都与同龄人差距很大。蔷薇也记得,当时家长们带着孩子回城市,一见朋友们的孩子就会受到刺激,「跟朋友们的孩子比起来,就像一个文盲,字也不会写,什么都不懂。」这一切,都让一部分家长们觉得,原来那种游戏式的教学,不能再持续了。

更让他们有危机感的是,到了四年级,有的家庭会带着孩子去外面的学校考试,但无论去什么学校,考什么卷子,孩子的成绩都不好。有时候100分满分,他们只能考20分。

飞雪带着女儿考过昆明的一所体制内小学,她只做完了选择题,其他的都不会做——这其实是很自然的结果,小学几年,他们既没有接受系统的学科知识培训,也没有接受过应试训练。消息一个个传回来,大家慢慢意识到,未来可能会很不容易。

站在这个时间点,再去回忆第一届孩子的经历,家长和校长,提供了两种不同的视角。

在李朵看来,他们作为第一批家长,是一批小白鼠,而且猫猫果儿没有初中,他们不知道前面等着的是什么,孩子怎么跟社会衔接,「那是一种巨大的不确定感」。因此走着走着,就有人动摇了,三四年级选择离开猫猫果儿的家庭是很多的。

另一位来自广州的家长,在文章中写过,猫猫果儿采用的项目制学习,对老师设置和推进课程的能力要求相当高,而由于学校缺乏专业人才,这种课程要么无法推进,要么很浅,孩子在学习中难以提升。他也曾听猫猫果儿的两位老师聊天,一人说起大城市教育资源丰富,另一个人笑:「可是他们(体制内教育)不会用啊!」他觉得这话里,也有某种固步自封。

而陈钢的感受是,办这所学校,在幼儿园阶段是很快乐的,「爹妈才做了几年爹妈,扑通生下一个小宠物来,那种好奇、好学的劲儿还在」。但小学已经进入残酷的教育战场,是「拼刺刀」。社会给家庭制造的所有焦虑,在小学阶段,他都遇到了——家长不再是一个学习者,而是一群需要承诺的人,他们希望孩子的未来有某种确定性。

最初决定办小学,他说过,「自己只对未来的人负责,绝不对未来的教育衔接负责」。那时大家有强烈的共识,希望从无到有,建立自己的学校,这所学校里最珍贵的东西,就是「把人当人看」,真正尊重孩子。但面对残酷的生活,这一点是不够的,家长们还想获得一种对未来的确定感,在流水一样的家庭生活中,焦虑一直在滋长,并且无法抵抗。

因此出现的一个结果是,猫果前两届有一个班级,上到四年级,家长集体恐慌,几乎是提前解散,「还没到毕业就集体把学校给甩了」,大部分家庭都把昆明作为了落脚的第一站,让孩子进入昆明的国际学校。

猫猫果儿小学的第一届学生当当,向我们盘点过,从幼儿园到小学,班上「新生如流水」,离开的人也如流水。他毕业时,班上只剩下八个孩子。

猫猫果儿小学的孩子在校园里玩耍

出大理记

当孩子们走出门去,进入社会,这样一个创新教育实验,开始真正接受检验。

离开大理后,他们都遭遇了一个为时不短的适应期。他们的现状如何,跟家庭的选择、经济情况、他们遇到了什么样的老师和学校,都有关系。

第一个关键选择就是,回体制内,还是留在体制外。我们遇见的大多数家长,都倾向让孩子在国际学校读书,但关键问题,就是钱。

在大理定居之后,很多家庭都斩断了与原来城市的联系,靠旅游业谋生。我们在大理见面时,蔷薇拿自家的情况举例,他们到了大理,最初是做亲子夏令营,承接大城市的家庭,给他们安排一个几天几夜的行程,靠这个收入,她就能在大理活下来,但也赚不了太多钱。后来疫情来了,无论是开客栈、酒吧还是做夏令营,都只能停摆。她就开始做微商,卖云南的山货,现在她成立了个人的摄影工作室,这些能养活自己,但如果支持孩子在国际学校读书,要另说。

另一位猫猫果儿的家长给我算了一笔账,他的女儿现在在猫猫果小学读四年级,学费加上穿衣吃饭和兴趣课,如果要活得比较舒服,一个月要一万块。如果读了国际学校,学费升级,更是一笔昂贵的开支。

也有的家庭,会坦诚地告诉我,在疫情中,他们「破产了」,无力支持孩子去国际学校;还有的多孩家庭,勉强能支持一个孩子去读,但又必须考虑公平。最极端的一个家庭,孩子本来在昆明的国际学校读书,但因为疫情,家庭收入锐减,只能转学到了昆明的一所职业学校,孩子实在不喜欢,退了学,现在就在家里自学。

如果回到体制内,孩子们会遇到更大的挑战,他们的路径有相似之处——都是一次次考公立学校,或许会因为成绩太差被拒绝,最后勉强进入一所学校,经历漫长的适应期。

来自广西的波比,是遇到波折最多的孩子之一。他是猫猫果儿的第一届学生,到大理后,父母觉得生活轻松幸福,又生了两个女儿。波比五年级时,家里三个孩子都在体制外学校读书,学费已经成为不可承受之重,全家决定离开大理、回到广西。

他妈妈悦程,带着他先去了广西柳州的一所创新教育学校,但他不喜欢。后来辗转到昆明,但这个时间点很尴尬,很少有学校会收六年级的插班生(如果考得不好,会影响升学率)。最后很无奈,他们花钱进了昆明的一所普通初中,没有读六年级,直接读了初一。还算幸运的是,在这里,波比遇到了一位还不错的老师。他展现出了努力,悦程又和老师有过深层的沟通,老师对他有耐心,愿意鼓励他,不会以成绩好坏来区别对待学生。进校时,波比是全班倒数十名左右,到了初一结束,他是全年级第六名。

但转变就发生在之后——波比是广西户口,要在广西参加高考,他们决定回到户籍地。他家所在的学区有一所很不错的初中,但进入这所初中,悦程认为是「噩梦的开始」。这所学校的老师倾向培优、掐尖,课程是拉着往前跑的,而班上的同学都是从小补课补到大的,已经习惯这种节奏。刚入学时,波比很吃力,也很努力,晚上会做作业做到凌晨一点,也开始上补习班。持续了一段时间,成绩依然没有太多起色,他灰了心,「他觉得自己付出了这么多,但还是这样子,老师还是不待见他」。

悦程感受到了儿子的某种变化——他已经到了十四五岁,和原来不一样了,妈妈的肯定和鼓励,对他来说已经不够,他想要更多来自外界的肯定。一直求而不得,他就想放弃了,失去了学习动力,在混沌中度过了初中。中考考得一般,现在,他在南宁的一所普通高中读高一。

孩子长大得太快,一旦做出选择,就没有修改的余地。悦程的声音,在电话里有些怅然,作为母亲,她觉得遗憾,也觉得愧疚和心疼,「为什么做父母没有培训班?」在波比升学的过程里,他们有太多纠结,「你会发现一路走来,自己这里没做好,那里也没做好(比如,她觉得在波比补课的时候,自己给他的支持太少,在波比焦虑的时候,她也叠加了焦虑),但是,哇,孩子都长大了,都回不去了。」

当当是波比同一届的好朋友,现在在广东惠州一家国际学校读初中。离开猫猫果儿之后,他在昆明的一所小学短暂读了一年,也经历了学生们典型的困境——适应两种教育模式背后不同的价值观。他妈妈李朵给我举过一个例子:同样是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在猫猫果,老师会希望大家给出开放式的回答、展开充分的讨论,而在公立学校,标准答案只有一个。当当当向妈妈提出这种困惑时,妈妈会告诉他:在体制内,就得按照人家的要求走,但那个开放式的答案,「要在心里有所保留,不能失去」。

还有一个男生,到了天津读公立小学。最开始,他依然延续在猫猫果儿的上课状态,听课凭兴趣,预习、复习根本不做,整个人非常「天真」。老师让做题,题目说的是:「请你想一想,空白和阴影面积的比例大概有多少」,孩子会在答题页写:「大概是1:1吧!」把他妈妈气得够呛:「人家是让你计算,不是让你猜。」这和他接受应试的训练不够,有直接关系。

悦程的大女儿,也会被人际关系所困扰。她的2岁到5岁,都是在猫猫果儿度过的,小学回到南宁,她老觉得,城里的朋友不如大理的好,在大理,孩子有足够的空间玩耍,释放自己,同时也建立了规则和秩序感,尊重他人。但在南宁的小学,同学们互相追打,好像是压抑的精力无处释放,她无法融入,直到今天还是会说,交不到特别知心的朋友。

当然,也有一部分家庭,比较平稳地完成了过渡。

这里面有幸运的成分在——他们有的在体制内学校遇到了很好的老师,比如飞雪的小女儿,回到重庆读小学,要求看《开学第一课》钟南山的发言写作文,女儿直接写,「我不知道他在说什么」,老师也会包容;再比如当当在昆明公立小学读六年级时,遇到了非常负责任的语文老师,花一年时间,帮他补上了几乎是小学六年的语文知识。

当然也有某些共性。陈钢观察了这么多家庭,他会觉得,家庭的认知,家长的背景,很多时候决定了孩子的成长轨迹。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飞雪一家。飞雪是非常爽快的重庆女性,我们聊天时,她会笑得很大声,谈到两个娃都是表扬,怎么看怎么好,陈钢形容她,是类似「我怎么会生出这么好的娃来?」脸上那种骄傲是挂不住的。也因为家庭给的支持,她的孩子也有相似的性格,会更有韧性和底气——在刚刚过去的五月,她的儿子通过了保送录取考试,被保送至重庆本地一所重点高中。在采访时,她一直在强调,儿子可是从全班倒数,一路追赶到了今天。

再比如第一届学生里,有个孩子叫王一,父母都是北京的建筑设计师,王一从小跟着爸妈开会、做设计、测绘,小学就学会了CAD等专业设计软件,从猫猫果儿小学毕业,他留在大理读初中,考入云南建设学校,这是一所大专。但在爸妈规划的道路里,他会继续往上读书,师承父母的前辈,也会成为一名建筑设计师。

还有很多相似的故事。第一届学生里还有个女孩叫娃娃,小学毕业后去了昆明的国际学校,她妈妈是一位国内知名医生、博导,在她的计划里,娃娃也会出国学医;还有一位男生,父亲是画家,他就正在家里备考,打算考美术学院。

王一的父亲,为他写过一篇成长记录,在那篇文章底下,有一条读者评论,很好地总结这些家庭的特质,也可以说是特权,「孩子进可在高质量私校健康成长,退可在北京公立小学享受政策。我看到了父母对孩子的爱与保护,但更看到了父母画一条起跑线的能力,和容错的底气。」

教育的接续,最后指向的是更现实的阶层问题。

云朵幼儿园的小朋友在玩耍

年轻一代的选择

当然,我们以上的所有谈论,都是当年的猫猫果儿。在今天,情况已经不太一样。

三月底,我在猫猫果儿幼儿园做了一天的观察员,在那里我看到的家长都很年轻,妈妈们面容精致,穿着Lululemon,坐在一起聊八卦的样子,和北京顺义的国际学校没什么不同。

蔷薇的儿子和女儿,分别经历了第一届和现在的猫猫果儿小学。她会明显感觉,现在家长的心态比他们当年紧张,孩子们放了学,有的爸妈还会在家教学,给孩子上网课,或者给他们做试卷,虽然学校不要求,但他们会觉得,「孩子多学一点不亏」。

猫猫果儿小学的课程,也必须顺应家长的呼唤,做出调整。我们在猫猫果儿小学旁听时看到,现在他们会发放纸质的作业,学生每天放学后,大概需要花一个到一个半小时完成。有的课会有课本,学校也会要求背诵和默写,也会给他们拿来体制内的卷子,让他们做做看,有人考20分,有人考70分,不过大家不太把这个分数当回事。

随着时间推移,办学的空间也在逐步缩窄。从前猫猫果小学的教学楼,因为建在农业用地上,已经作为违规建筑被拆掉,孩子们不得不迁入大理一所民办小学,由此来获得合法性。去年冬天仓促建起来的临时板房,就是猫猫果儿现在一到四年级的教室。

在这个小学校园里,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图景——三个学校、三种不同的教育体系同时存在,体制内的民办小学是「英才一班」,占据教学楼的一边;华德福学校是「英才二班」,占据教学楼另一边,二者以楼梯间为界;而猫猫果儿学校是「英才三班」,刚建好的板房,偏居校园最深处。体制内小学的孩子穿校服,另外两个学校则不,猫猫果儿的孩子会很好奇,会凑过去看。

这三所学校,共用一个食堂,但雇佣不同的厨师,中午错开时间开餐。在吃饭时,猫猫果儿的美术老师薇薇和我谈到这件事,她笑了一下,「在大理,神奇的事情还有很多」。不同的体系并存,但同样受到约束,这是大理教育的典型图景。

但在现在的大理,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变化。很多家庭不再像原来那样举家搬迁,不计后果,自由烂漫。在剧烈变动的、不那么有安全感的氛围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父母,他们更理性,会让孩子在大理读幼儿园,半年或者一年,为他们「储存一点幸福」,读完依然会让孩子回到城市上学校,参与「卷的战争」。

大理的云朵幼儿园,以自然教育闻名,有一片巨大的农场,这所幼儿园的孩子,几乎都来自北上广深等大城市,有的妈妈是微软的员工,有的妈妈是纪录片导演,还有的妈妈是画家,在2022年秋天疫情严重时,作家郝景芳带着她的孩子来此避世。

云朵的园长叫燕子,今年五十多岁,做过媒体,也在北京的国际学校做过十几年教育,2015年前来到大理,创办了这所幼儿园。

今年三月,燕子带着我们在幼儿园的农场里散步,从一个小门走进去,我们先是看到了小猪在拱泥巴,又看到了在吃草的山羊和绵羊、鸡,闻到了动物粪便的味道,接着看到了樱花和梨花,看到田地里标着班级的名字,在采访录音里,还会听到三月大理巨大的风声——幼儿园的教室,就在它们中间。

大理的雨季即将到来,下午下了一场雨,一个班的孩子搬出画板,画雨后的天空和农田,老师在给刚发芽的萝卜苗浇水。两位来自英国的外教,拿着单词卡给孩子们上课,他们教的大部分单词,都是农场里有的动物,比如猪、蚂蚁和蜜蜂,从身边看得见的东西学起,这是课程设计的一部分。

幼儿园也是一个观察窗口,燕子会看到这一代家长的集体面貌。她说,能把孩子送到云朵来的,是那种「又鸡又不鸡」的家长。说他们「鸡娃」,是因为他们都有很好的背景、学历和工作,孩子最后也都会进入大城市很好的公立学校或国际学校,说他们「不鸡」,是他们会把孩子送到大理来,让他们尽量享受一个在自然里长大的童年。

燕子一直记得一位来自北京的妈妈跟她说的话。当时,那个孩子当时已经被人大附小录取,小学前的最后一学期,她把孩子送到了大理。当时她和燕子说,她觉得自己在给孩子存「幸福银行」——「他们没办法,后面必须卷」,但在卷之前,她希望孩子的童年,能有这样一段时光,等他以后回望的时候,可以吸取到很多的幸福,「给他的幸福银行,存一点幸福」。

能带着孩子离开北京,在大理生活一学期,已经是非常奢侈的事情。更多的家庭,是在寒暑假的时候带着孩子来这里,报一周、两周或者一个月的夏令营。

外教带着孩子们学习动物单词卡

假期结束以后,人生怎么过

在人们离开大理四五年之后,我们开始探寻这群孩子的下落,拨通电话,和他们聊起过去与现在。这个过程里我最深的感受就是,大理度过的那些年,很像他们人生中的一个悠长假期。假期是一场美梦,但只要是假期,就会有结束的时候。

去到大理的时候,家长们还年轻,口袋充实,心态轻松,对未来没有恐惧,度过了七八年很好的时光。但最后不得不妥协,接受反复受锤的人生。当年自愿脱落的螺丝钉,必须重回轨道。

现在生活在广东的聂飞,会讲起他在这些年里的一些选择。聂出国留过学,毕业后在外企工作,2008年汶川地震,他受到触动,希望能做些更有价值的事情,大幅降薪进入了公益组织,后来又和家人到了大理开民宿。几年后回到广东继续工作,为了能有机会在孩子成年前仍有陪伴,让妻儿也回到广东,在惠州读一个「没那么贵」的国际学校。

现在生活在重庆的飞雪,在我们聊天的前半段一直很平静,直到被问到一个问题:你回到重庆习惯吗?那边传来了一声很深的叹息,她是个爱热闹的人,但在重庆三年,没交到一个新朋友。在大理,大家爱憎分明,喜欢就聚在一起喝酒打牌聊八卦。但在重庆,她遇到的妈妈,「不是搞孩子,就是搞自己,而且只搞自己的外表和孩子的学习」。

有妈妈会建议她,脖子上长了纹,要不要去打一针?电话里她的嗓门又大又明亮,她说,长期在高原生活,人是会对阳光上瘾的,「被太阳晒得满脸是斑,在大理,你会在乎?我放声大笑会引起皱纹,你会这么想吗,没有一个在大理的人会这么想吧?」

就算是回到了城市,一些家长也会希望为孩子撑开稍微多一些的空间。比如聂飞一家在公立学校和国际学校之间,徘徊良久,选择了更能让孩子喘息的国际学校,多出来的学费,意味着父母要更辛苦工作。

一位现在生活在天津的妈妈说,他们从大理到了天津之后,本来有一所更好的公立学校可以选,但这所学校管理更死板,会表扬周末也穿校服的孩子,老师会在操场上拿着扩音器大骂在学校篮球上写下自己名字的孩子,她不能接受这样的学校,所以给孩子选了一个离家稍远、排名稍低但管理更宽松的学校,每天花更多时间接送,她也愿意。

或许更应该听听的,是孩子们的声音。在五月底的一个周末,我和正在读九年级(初三)的当当聊了一次天。

我问他,他觉得猫猫果儿对他有什么样的影响?他说他现在还记得,读三年级那年,他们有一次在户外上课,大家讨论「什么是事实,什么是观点」,当时老师举例说,如果我们面前有一个苹果,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个事实,但如果是在一个原始部落,他们没见过苹果,可能会把它当成有特殊意义的圣果,这就是一种观点。

这个讨论影响他至今。现在他无论是学习、生活、上网还是看新闻,遇到什么事情,他都会先想一想,这是一个观点,还是所谓的事实?这种迟疑,让他有思辨能力,不轻信,不片面。

他的妈妈李朵也会讲到,儿子的底色是亮的。有一天丈夫问她,「青春期到底是几岁,怎么没觉得当当有多逆反?」他是温和的、理性的,在学校里他学习,但不会用尽全力,也听摇滚乐,看非虚构,梦想成为一位足球运动员。李朵觉得,这是因为他拥有一个松弛的童年,心理被关照过,汲取过足够的养分。

当当在猫猫果儿,也收获了迄今为止最好的朋友。他和第一届猫猫果的同学,七个人,在小学四年级时建了一个微信群,现在大家不在一个城市,不常见面,但依然会经常聊天。这个微信群的名字,是一个破涕而笑的emoji表情,当时随便取的。当当说,不必用任何名词束缚他们之间的感情,但如果一定要用一个词总结,他觉得是「知己」。

他们是一起长大的朋友,共享一套精神底色,「即使我们现在已经分开很久,聊的话题可能都不一样,但我们都知道彼此是怎么样的人。现在的朋友知道我表面的样子,但只有他们,知道我原来是什么样。」

蔷薇的儿子也是这个群里的一员,在今年,他结束了在昆明国际学校的初中生活,正准备申请德国的高中。他喜欢玩游戏,有时候会玩到凌晨两三点,这让蔷薇有些焦虑。前段时间,他们谈了一次话。

儿子站在家里的白板旁边,一边写一边向妈妈解释:自己有两个需求,一个是生理需求,要吃饭,所以要有挣钱的能力;另一个是精神需求,希望和人有连接,还想获得外界的肯定。拿奖学金是获得肯定的一种方式,而玩游戏是另一种。他希望妈妈理解他的这种需求。母子俩一起讨论,什么是他真正想过的人生,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他想过的,就是「平静而不平淡的人生」。

这群孩子现在十五六岁,而成长有太多变动,我们很难把未来说得太清晰。不知道他们的性格会怎样变化,未来会考到什么样的大学(当然可能也有人不会继续读书),成为什么样的大人,从事什么样的职业。但站在十五岁的视角来看,他们有各自的困境,也有各自的成就和骄傲,心里有很珍贵的某种东西。

听到儿子这段话的时候,蔷薇会觉得,自己有些放心了。他在没有太大压力的环境下长大,是非常平和的,有一些追求,但也不是为了战胜谁,这已经很好,「这就是他15岁的人生哲学,平静不平淡,那你还能要求什么呢?」

云朵幼儿园的小朋友在田野里画画

(应采访对象要求,聂飞、李朵、当当、悦程为化名)

By Eileen博雅天下

什么是“学术缅北”

人人都知道缅北是令人闻风丧胆的诈骗地狱,但什么是“学术缅北”却只有苦命的博士才知道。“安家费”、“编制到岗”这些词听起来不错,但你知道它们意味着什么陷阱吗?

要知道自己究竟进了什么坑,就要知道高校编制分为哪几种:

1.正式编制

正式编制也称实名编制,教师医疗类单位也属于事业单位,所以一般公告会写明属于事业单位编制、编制内招聘等等

2 员额制

员额制招聘比较常见,可以理解为等同编制内。员额制教职工和在编教职工享受同等工资待遇、年度一次性绩效奖励,由当地财政预算列支。其转正定级、岗位管理、职称评聘等按照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办理。

在有空编的情况下,每年拿出一定空编,通过考核,将纳入员额制管理的优秀教职工按程序入编。

3 备案制

备案制属于编制外,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一般三年为一个聘期。备案制教师及医生在岗位设置、职称评聘、职务职级晋升、考核奖励等方面与编内人员享受同等待遇。按规定流动,调剂余缺,定岗不定人。

4 教师控制数

一般出现在教师招聘中,与员额制相似。用人单位与聘用教师签订聘用合同,在薪酬待遇、职称评定、竞争上岗等方面享受在编人员同等待遇,但不办理入编手续。名单需报县编制、财政、人社部门备案。在有空编的情况下,可通过考核直接办理入编手续。

5 人事代理人员

人事代理人员也非正式编制,新进人员以人事代理方式聘用,与学校医院等签订劳动合同,并按规定实行试用期。

但必须注意的是,在招聘时,以上五种都可以称作是“正式编制”,很多青椒(青年教师)不懂这五种编制的区别,尤其是海归更是傻傻以为不会遇到骗子。

什么是编制+非升即走?这种“到岗不到人”的编制就是以上的第2、3、4种,各种叫法不一样罢了。总体的意思就是学校有人事权,想让你走就可以让你走,不需要教育局的批准,教育局只批各个高校的总编制数量,各个高校只要控制总数量不超就行了。

以前的编制都是实名的,在教育局挂号的,要裁人相当麻烦,不但要惊动教育局,还需要正式除编文件,基本上不犯法是裁不掉的。而如果一旦变成控制编制数量,即编制到岗,而不是编制到人,其实就跟合同制没有太大区别。

这种编制最早是18年上面下的文件,最开始是医院,后来蔓延到高校,两大知识分子群体被集体开刀,18年也是大规模非升即走的元年。

安家费原来是要退的

安家费多,套路也多,坑也多。

比如说:博士刚入职不久,安家费没拿到多少,税已经被扣得差不多了……

△知乎热门问题

当你没有通过考核,学校除了让你退还安家费外,离职赔偿金甚至比安家费还高……

△山西某高校一女博士辞职,被高校索赔51万

所以,每次被问起如何看待“高校安家费”问题时,我都会回答——

你别看高校怎么说,你要看高校怎么做。

一、“安家费的金额和发放方式,提前商量有用吗?”

明明是才签好的合同,安家费也事先和高校谈好了「给多少,怎么发」……

为什么还会发生“新博士入职半年后,被扣税将近十万”的问题呢?

安家费的事情可以提前商量好;

但商量,不一定管用。

△高校的“翻脸”案例

当高校对人才十分渴求的时候,对于安家费的说法可能是非常积极的。

“安家费一次性发放”、“考核不过不用退安家费”、“安家费免税”……诸如此类,都表现出了高校对人才的渴求。

可是,在真正的合同当中,只写了“见参考,按照……标准”的字样,当求职者问起“这些参考文件在哪里”的时候,高校又回答:“以前的过期了,新的暂时还没出来”。

于是谁也不清楚,参考和规定的标准到底是什么?

得到一些口头承诺,再被高校催着入职,稀里糊涂签下合同,这不就被狠狠“拿捏”了吗?

除了和人才签的合同,有些高校还另外发布了《教职工离职管理暂行办法》(提前看过也没用,高校还会更新的)。

而文件里的内容,对想要离职的大学老师们来说,无疑是不利的。

△离职退还,还要补偿;职称越高,交得越多;

二、“安家费交不交税,高校说了算吗?”

入职前,高校说“安家费免税”;

入职以后,高校的安家费换了发放方式,结果还是要交税

这是因为,高校只可以决定安家费的发放方式,而《税法》里资金的发放方式不同,都有不同的纳税规定。

说白了,高校决定了怎么交,《税法》才知道你要交多少。

有的高校会简化成一句话——

“公对公不纳税,自己拿要纳税。”

这话有问题吗?

这些具体的场景,来帮助你理解↓

01安家费属于“工资薪金所得”

这里列举几种常见的安家费个税计算方法,仅供参考

  • 第一种:完全按照工资收入,直接算作当月“工资、薪金所得”,最高可以按照45%的最高累进税率,计算个税;

注意:需要结合老师个人的工资收入、专项扣除等因素综合考虑,否则容易出现税率跨档、缴纳个税大幅增加的情况。

  • 第二种:把安家费比照全年一次性年终奖金收入的算法(可以选择并入或者不并入),不并入,分摊到12个月后,根据税法规定计算个税;

注意:实发数和应发数差距会较大。

  • 第三种:这也是相对公平的一种,由于安家费具有递延性质,所以将收入按照合同期内的服务年限,分摊到每年,再分摊到每个月,根据税法规定计算个税;

注意: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钱拿得越晚 ,其购买力就越低。所以对于老师来说,早一点发完其实更好。

02安家费的一部分转入科研启动经费

许多高校在引进高层次人才时,提供的科研经费有限,这也影响了科研成果的产出。

所以,一些高校就会和人才协商好,调整安家费与科研经费的金额,安家费的一部分按照《科研经费管理办法》据实报销,最终达到提高科研预算与减少个税的作用。

注意:属于【部分高校】的税务行为,并不普遍。

03完成个人购房后凭发票进行安家费领取

注意:①一般来说,个人账户收款,无论你是基础人才购房补贴,还是高层次人才的购房补贴,在拨付时,都是未扣税全额拨付;在收到购房补贴后,同样应当依法缴纳税款。

(有些人说,“我有同事收到了补贴没扣钱!”,可能……人家只是还没来得及扣。)

②有些高校把「安家费」和「购房补贴」完全区分开,购房补贴专门用来买房,不交一分税,作为购房款直接打到开发商账户。

最重要的:看当地的住房货币化分配政策。有的是限额免征个税,有的则是符合条件全免。

04把安家费当做按照一次性偶然所得,按照20%的税率,计算个税;(有这种说法,但不太可行)

注意:①2017年,钟南山院士建议的是:对科研奖励(划重点!)可以按照20%的偶然所得税率一次性扣税;

②而安家费的金额较大,按照“工资薪金”算,税率一般都会超过20%;若是强行适用偶然所得的规定,可能会涉嫌违规。

三、其他高校安家费相关税务政策参考

1、广州市《关于个人所得税若干业务问题的通知》(穗地税发【2004】64号):对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而发放的一次性安家费,不超过5万元的,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超过5万元的,其超出部分可按签约期限平均分摊计算。

2、财税字〔1994〕20号、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43号:外籍个人以非现金形式或实报实销形式取得的住房补贴、伙食补贴、搬迁费、洗衣费。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如果你还有疑问——

“高校安家费为何不能免税?”

“安家费的扣税比例,为什么每所高校都不一样?”

……

可以见《“150万安家费扣税五十万,我的首付没了。”》一文,本文主要对「安家费」的纳税问题,进行了更为详尽的补充。

有人觉得:高校招聘信息里的“安家费一次性发放”,很好?

等到入职后才发现,原来是和当月工资一起一次性给完,结果税率高达45%

海归去高校?还是劝退吧

一个海归博士,特别是本硕要是在外面念的,回国之前我劝你三思。

如果以下这些你都可以忍受,你就可以回来。

1 全国统一要求新入职的大学老师需要兼职或全职一年辅导员、班主任、其他行政责任,具体执行程度看各个高校。总之你一定会有很多琐碎的事情要做,甚至可能要端茶送水

2 国家基金这个东西几乎是所有高校的必争之地,很多海龟面试就发现不顺利,就是因为人家用人单位在面试的时候就在筛选有可能申请下国基的人,再背调你后面是谁,你一个海归的性价比不如某院士直系

3 科研理想喂狗。这里没有理想,只有业绩。因为你三年要完成四篇甚至更多Paper,还要申请一个概率很小的基金。而且很多学校对这个的要求是不能用Paper抵的,所以你只能不断地水论文求得自保,可能还要参加酒局来为基金护航(这还是基于领导看得上你肯帮你,你还得感恩戴德)。另外,国内工科博士人均酒量一斤。

4. 行政地位比你高。他们不像国外没有假期,他们不但有假期,而且如果在一般高校工资比你还高,不是国外薪资只有你三分之一的那种情况,所以他们可以全方位地碾压你,会让你觉得书都白读了。你不可以直呼Sarah Amy,你得叫这群人领导,否则一个章要你跑十次。

5 基金申请下来了,报销是你最大的眉头,结题也会把你磨平。可以说,从头到尾你的科研生活,60%是在做无用的形式,40%在做科研

6 你不会有work life balance,你的精神永远处于高压状态。即使你想通了,见到一个焦虑卷王同事,你马上一夜回到解放前

7 一些审基金的老头是连英文都看不懂的人,你的reference里面一定要有中文文献。即使你知道他是抄别人的,而original你已经refer了

8 一群人为了一个7000字只批二十万人民币的基金本子可以斟酌三个月,重点不是内容,而是形式和如何吸引“专家”的目光

9 上课必须要牢记“主旋律”,否则你会连累整个学校,如同一个罪人

10 你的工资连你业界Offer的三分之一都没有,基金连企业R&D投入的零头都没有

11 你不再是精英,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臭老九。你加入的是一个焦虑的秃头群体,没有美丽的Fiona,也没有帅气的Felix了。

看到这里,你还能接受吗?

By Aler阿乐搜狐

美国穷孩子与富孩子的真正差距

为什么穷人的孩子总是混的很差?

其实不单单是穷人,富人的孩子也混的很差。

但是富人的孩子,外表看起来,比穷人的孩子,要舒服很多。

这里不说国内,只说美剧。

摩登家庭,大家都看过。

里面有一堆gay夫夫,米切和卡姆。

卡姆是全职主夫,在家做饭带孩子(领养),后来兼职做学校的橄榄球教练,这个就是个兴趣爱好,基本没什么收入。

米切做律师,但不是那种精英大律师,而是很普通很平常的律师。

剧集推进了好几年,他依旧一次庭审都没干过,都处于新人的状态,到了后面几季,干脆就失业了,每天外出假装上班让老公不担心。

那么问题来了:

一个新人律师+一个无收入的全职主夫。

他们住的大房子带后花园,是怎么来的?

米切失业后,这么大房子,还是好小区,房贷肯定很高,怎么没见他俩被逼疯?

原因就在米切的爸爸这里。

米切的爸爸杰,是一个橱柜商人,有自己的门店,工厂,有自己的品牌,且生意蒸蒸日上,属于本城富豪级别,他没事去乡村俱乐部休闲,来的都是律所合伙人,500强CEO,本地的议员州长之类的名流。

所以这对没什么屁用的gay夫夫,才能住得起那么大的房子,享受得起那么安稳富足的生活。

包括的杰的女儿,另一对夫妻,本身能力很好,工作挺不错,但即便如此,依旧沾了老爸很大的光。

女婿菲尔是本城的地产中介,的确能赚到一些钱,但是能不能提供一套白人精英小区带花园的房子+3个小孩的供养?存疑。

女儿克莱尔,一直都是全职主妇,到了三个孩子长大了才出去工作,处处不顺,找不到什么好工作。

最后杰让她在橱柜公司当总裁,高薪高职位,克莱尔的确个人能力很强,把家族企业带上了一个新台阶。

问题是,如果没有家族企业,纯靠自己找工作,能不能找到总裁的职务和待遇,肯定不能。

第二代还算比较正常,都属于勤劳踏实的普通人,女儿女婿都是职业专家,儿子虽然能力不行,但生活态度品性没什么大毛病。

到了第三代,就彻底全完了。

杰自己找的老婆带了个小儿子曼尼过来,从小好吃懒做满脑子只想泡妞,拒绝去私立精英学校读书,读大学选专业是个屁用没有完全找不到工作的专业,整个人特别浮夸从来不知道工作赚钱是什么意思。

菲尔克莱尔的儿子是个有点智力残缺傻乎乎的笨蛋,做人还算踏实懂得打工赚钱,但是大女儿基本五毒俱全,从小不思进取吃喝玩乐整天恋爱,甚至还未婚先孕,什么前途都没有了,跟男友就窝在爸妈房子里,不肯出去。

只有二女儿是个天才少女,考进了加州理工一路读到博士,但工作太累干脆翘班不上在家歇着。

这些普通家庭难以承受的痛苦:笨蛋儿子,懒惰废物儿子,未婚先孕拖油瓶,任何一条都是家庭的灭顶之灾,但是在杰的超能力之下,所有一切都不是问题,都成了温情,亲情,感人,搞笑,有趣,开怀大笑。

但是如果你看另一部剧:无耻之徒,就会惊人的发现,真实的生活不是这么温馨亲情感人温暖的,而是冰冷黑暗让人窒息。

无耻之徒里,也是有6个子女,配置都和摩登家庭几乎一模一样。

老大闺女为了抚养弟妹辛苦工作,老二天才少年考进名牌大学,老三同性恋不务正业,老四未婚先孕高中退学,老五是唯一一个结局还不错的,考上了警察。

一样的不务正业胸无大志颓废无聊,满脑子都是性交都是泡妞钓帅哥,做一模一样的事,甚至个人品性和人格智商,前者还远不如后者。

为什么摩登家庭全家人都是洛杉矶上流阶层,
无耻之徒就是贫民窟下流社会?

因为两个家庭的老爸不一样。

杰是橱柜大商人,家产亿万。
弗兰克是个酒鬼,不上班不工作没收入,全让大女儿打工养家。

这个就是唯一的区别了。

除此以外没有任何区别。

这样家庭的配置,最可怕的不是对「废物」的待遇不同。

而是对「天才」的区别。

两家人都有「天才」,都考进了名校。

摩登家庭的天才Alex,被爷爷杰认真教导,我们全家小辈基本都是白痴弱智moron,只有你一个天才,我帮大家遮风挡雨全都过上好日子,等我走了,这个任务就要交给你了,你要接下这根火炬了。

Alex用力认真的点头,眼睛里带着火花,没有任何迟疑。

但是在无耻之徒里,二儿子Lip第一反应就是,去你吗的!我呸!凭什么!操你妈!凭什么老子要一辈子这么辛苦这么累,要被你们这些傻逼寄生虫吸血?老子撂挑子不干了!老子宁愿毁灭自己的人生,也不让你们这些王八蛋不劳而获,老子要退学!要彻底毁灭自己的生命!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的反差强烈?就是因为家庭导致的戾气和感情关系,以及为人的素质不同。

但还有更恐怖的一件事。

更恐怖的一件事在于:

中国的穷人,和美国的穷人,不一样。

无耻之徒里的穷人,有好的房子住,有二手车可以开,全家人都打零工,但是从小桌上就不缺肉蛋奶,所以各个身强体壮大高个。

妹妹未婚先孕,靠打工可以把自己的孩子养好。

Lip大学退学,依旧可以在城市里买房,娶个好老婆。

大女儿从小就打零工养活5个弟妹。

在国内一个20多岁没读完高中的女性做什么工作能养得起5个孩子且不被抓?

你穷人家孩子失业了,吃不起饭了,大学退学了。

靠送外卖拿最低工资能买得起房?

国内的穷人后代,如果考的大学不好或者没考上大学,基本就是廉价劳动力,甚至送外卖被保安刺死。

考的大学很好,就是被房贷二胎父母养老逼着跳楼的35岁中年人。

或者就是初高中打胎数次,下海做擦边博主都没人气只能去按摩店做技师的天真小妹。

如果是富人家孩子,会怎样?

考不上大学,初高中打胎数次,没关系,包装包装,培训下,送去国外留学,拿个学位。

国内的500强工作,就有了。

收入不高,一两万,但没关系,爸妈也不指望补贴家用,家里有多余房子,或者给你买房让你住。

有了房,无后顾之忧,结婚还是不结婚都有。

结婚,就是美满家庭,

不结婚,就是白领精英。

所以为什么穷人孩子总是混的差?

不是穷人孩子真的混得差。

而是他们哪怕和富人孩子取得一样的工作,一样的收入,

但是在人生的表现外在来看,

他们的人生,也远远比不了后者。

By 刘晓光

为什么学霸对学术界有执念

有不少人觉得,既然这么卷这么累,这些青年教师(青椒)又是人中龙凤,聪明是绝对聪明的对吧?也能干活能吃苦的对吧?那为什么不去别的领域卷呢?你要说想要地位高,那你去考公务员啊!你要说想钱多,可以去大厂啊!为什么非要想不开在里面卷生卷死呢?

其实这早年也是我的疑问,因为我根本没有这种想法,要不也不会一毕业就跑路了。但是后来随着我同学纷纷当了教授,我开始有点理解他们的想法了。简单地说,这种博士生中“死也要在学术界混下去”的风气,是一群绝顶聪明的人对秩序性的极致追求,以及对未涉足领域的过度恐慌造成的。

什么叫“对秩序性的极致追求”?你想一下这些人的履历就知道,他们基本都是一路上学上过来的,几乎没有出过学校。而学术界虽说拉帮结派,但是明面上的KPI是非常可量化的,比如多少篇论文、多少本教材、拿了什么基金….这些都是确定的指标。而学术界的诱惑在于,他明明白白的告诉你,只要到达这些指标,或者撑死了你在一众博士后中排名到前多少名,你就能有一个确定一定以及肯定的结果。这就像中考高考,告诉你,考到多少分就能上哪个学校哪个专业是一样的。这些聪明人不仅渴望成功,而且是渴望确定的成功,这种“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承诺,对他们非常有诱惑力。

毕竟,到了社会上,哪来那么多明确的KPI排名打分给你呢?

而另一方面,这些人一路上学上来,到了二十五六岁都几乎没有去社会上工作过,即便有时间也很短。对于他们来说,他们的世界就是学校,校园外的职场是未知的世界。这个世界不知道怎么玩才能成功,不像学校那么明确的告诉你,你做到1234我就给你长聘,这不确定性让很多人充满恐惧,而且年纪越大越恐惧。更何况这种未知还不是他一个人的,他读到博士后,他交往的人,几乎都是这样的人,大家一起抱团交流,反而会固化这种恐惧。不夸张的说,在这些人心目中,只要你博士毕业不沿着这条路卷下去,一定程度上都是一种“自甘堕落”的表现,哪怕你在其他领域做的很好,但是在朝不保夕又没什么钱的博士后和所谓的“特聘副教授”看来,这都算大家闺秀沦落风尘…

这种对未知的恐惧和对秩序的追求,一定程度上是一体两面的。他们可以付出超额的努力和代价,只要你承诺他们秩序和安全。

在我看来,比起徒有虚名的寒暑假和“自由”,还有聊胜于无的社会地位,秩序的承诺,确定的上升阶梯,才是学术界对新人致命的诱惑。

如果还不好理解,你可以把学术界类比为日企,有稳定上升渠道,一定程度也是“年功序列”、有非常细致考核标准,而且几乎不裁员,只是非常卷,工作时间非常长,各种规矩特别多。而在许多死也不出学术门的博士生和青椒心目中,外面的所有工作,都类似创业,或者类似直播,风险巨大也不体面,搞不好就完犊子…

大概人人的眼睛都是一对哈哈镜,外面的世界照进来后,多少就变了模样。

By 西城大妈

为什么润了北欧的我选择回国

北欧,年轻人素未谋面的心灵故乡。

在大部分人的想象中,北欧是社恐天堂,是下午四点下班、假期以“月”为单位的躺平圣地,是社会福利高、性别平等的童话王国。

八年前,永晴也是怀揣着这样的憧憬去到北欧。然而,在那里留学、工作了五年后,她却做了一个“反向”的决定:逃离北欧,回国,去上海工作。

从令人向往的旷野,跳回大家眼中的轨道,永晴没有后悔。许多人追求的自由、躺平,对她来说却要付出健康、快乐的代价。

永晴说,普通人做选择,要么是坚定追求想要的,要么是坚定舍弃讨厌的。经历过这一遭,她终于想清楚,自己属于后者。

以下根据她的讲述整理。

去北欧重启人生

2015年,我带着塞满锅碗瓢盆和厚衣服的两个大箱子,从上海出发,在莫斯科转机,经历十几个小时的漫长飞行,才终于抵达这个仿佛世界尽头的地方,丹麦。

许多年后,我在网上刷到想要“重启人生”的年轻人,和我当时的状态很像。落地丹麦时,正是8月,日不落的盛夏,让我的心情明亮起来,也让我觉得,来到北欧,真的可以重启人生。

大学时,我曾在上海有过一段实习。那时候“内卷”这个词还没有像现在这样流行,但“卷”是方方面面的。卷学校、卷家庭、卷背景,甚至卷穿着。如果穿着随意、没有背名牌包,会被自己的领导看不起。

那时我还只是一个实习生,如果成为了正式员工,不是更可怕吗?因为这段经历,毕业后我没有直接工作,而选择了gap。可gap后生活并没有变得更轻松,外界的压力依旧让我喘不上气。辅导员会一直给我打电话,问我为什么不找工作?亲戚、朋友、新认识的人,见面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你是做什么的?你赚了多少钱?”

好像所有人都陷入了同一套评价体系里,我被迫地加入攀比,变得焦虑。也是那个时候,我了解到北欧留学。当时网上对北欧的形容和现在类似:人少、福利好、自由、风景美……我想,是不是只要去到那里,就可以重新开始?

8年前,国内关于北欧留学的资讯还很少。我上网查询申请需要的资料,自学考出雅思,又自己写好文书、投递申请。几个月后,我收到了瑞典和丹麦几所学校的offer,最终选择了一所位于丹麦小城市的大学,学制2年,提供奖学金覆盖所有学费,能缓解我的经济压力。

刚到北欧时,一切都是新的。我在学校外和别人合租了一间小屋,有时独处,有时结伴。离开了不想面对的环境,来到了一个什么人都不认识的地方,肉身的逃离,精神的自由,让我觉得可以成为任何样子的人。

丹麦的夏天就像童话世界,蓝天,白云,满眼都是绿色。我喜欢一个人坐在公园里,十六、七度的气温正是最舒服的时候,万物生长,百花齐放。有人遛狗,有人聊天,有人野餐,美好得让我希望这个瞬间能够永远继续下去。

遇到的人也很友善。有一次旅行我迷路了,拿着手机和地图在原地转圈,一个大叔停下来,用英文询问我是不是需要帮助,然后直接带我去了目的地。还有一次在公交车上,路边有一个人摔跤了,带着伤上车,车上有一半人都关心他“怎么样了?”最后有一个人对他说“这样不行,你一定要去医院”,就带着伤者下车,一起去医院了。

除了我之外,学校里几乎没有中国人。北欧人在学业上不像国内那样卷,对他们来说,上大学不是唯一的出路,不上也没什么,读书深造的前提是内心喜欢。比起卷学习强度或同一套普世的成功标准,他们更在意自我价值的实现。

在北欧,公园是我最爱去的地方之一

我们从小被教育要“听话”,但北欧人却不是,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有一次上课,老师说要给我们留作业,我已经准备开始记笔记了,结果班上有一半的丹麦同学都表示反对,说:“老师,你不应该留作业,教学大纲上说这门课是没有课堂作业的,所以我们拒绝这件事。”

长冬、孤独和歧视

只是所有的美好,在第一个冬天来临的时候骤然结束。

我是南方人,在我的世界观里,一年有四季是很正常的事。我不知道原来在高纬度地区,真正的夏天只有两、三个星期,剩下就只有冷的冬天,和不那么冷的冬天。

去北欧之前,我觉得不就是冷吗?在外面我多穿点衣服,在家里我开暖气就好了。但去了之后,我发现完全不是我想象的那样,它没那么冷,那几年没下过几次雪,也没有几次气温降到零下。

真正颠覆我认知的是黑。丹麦有一半地区位于沿海,导致阴天、刮风和下雨是常事,天总是灰的。每年11月到2、3月,更是下午四点不到天就黑了。早上有课的时候,我出门,天是黑的。下午三、四点钟放学,天又黑了。整个冬天,几乎见不到阳光。

早上八九点出门,天依然是黑的

北欧是全世界幸福感最高的地区,但也是季节性抑郁高发的地区。这种抑郁因漫长的黑夜与糟糕的天气衍生而来,会持续一整个冬天。在北欧的第二个冬天,我出现了一些季节性抑郁的症状:没日没夜地昏睡,不在昏睡的时候,就开始头痛。

我咨询身边的人有什么应对的策略,朋友向我推荐了光疗灯。一种北欧人家里常见的小灯,放在桌子上,能模拟太阳光的照射。我也去过那种美黑沙龙,可以整个人躺在里面“晒太阳”。那时候我已经开始实习,每天四点下班,回到家吃饭、洗澡,然后从五、六点一直到睡觉前,我用各种方式来填满时间,晒灯、做手工、看电影、健身、和人聚会,让黑夜显得不那么漫长。

但等到第四年的冬天,这些方法已经逐渐失效。孤独,让我的抑郁越来越严重。

交朋友很难,丹麦人的社交圈较为保守,交友圈可能从中学就固定了,几乎不交新的朋友。他们对于家庭的重视程度超出想象,会定期回家和家人团聚,新员工入职时也会介绍自己的孩子。丹麦人喜欢问“你的梦想是什么?”而他们的梦想大多很简单:去乡下买一幢房子,生几个孩子。

美术馆里,摆满了婴儿车

这可能和北欧的气候有关,大家都需要回到家里,通过与人团聚、交往来抵御冬天与黑夜带给人的孤独。对孤零零去到北欧的我来说,这一切格外难熬。我也尝试过在运动、社交时认识新的朋友,但他们都有自己的家庭、圈子和生活,最多偶尔出来喝一杯,不会再有深入的交往。

有一段时间,我每天摸黑出门,去不同的超市乱逛,不为买东西,只是为了找点事做。在提倡“work life balance”的北欧,除了少数的超市和酒吧,几乎没有商家在晚上营业,连商场都关门得很早。到了礼拜天,大部分店直接不开门了,整座城市静得可怕。哪怕我走在路上大声尖叫,也不会有人听到。

随着新冠疫情在全世界流行,情况变得更糟了。丹麦每隔14天更新一次政策,街上所有的地方几乎都关门了,同一空间的人需要间隔10米、20米,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独。

更让人难以忍受的是越来越明显的歧视。大部分时候,丹麦人很平和,但当他们面对来自其他文化背景,尤其是来自第三世界国家的人时,还是会有一种隐性的歧视。聊天时,我想念中国有很多好吃的,对方却说:“中国不是还有很多人吃不起饭吗?”

每次回国,我都要从国内人肉背回许多调料

疫情期间,他们甚至丢掉了这一层“虚伪”。平时对我很好的同事,会在我感冒时大喊“新冠”,让我离他远一点。走在路上,会被流浪汉骂“滚回去”,我想要和他争论,结果我明明是被丹麦语伤害,还只能用丹麦语反击。

糟糕的天气、孤独的情绪和加剧的歧视叠加在一起,让我的季节性抑郁变成了真正的抑郁。我向公司请了病假,不上班,不出门,除了拿外卖、洗澡和上厕所之外,就无法下床。我睡得很少,凌晨两、三点迷迷糊糊睡着,五、六点又醒了。抑郁紧接着影响到了饮食,最严重的时候,我一个礼拜瘦了7斤。

我去医院挂急诊,医生说我没有抑郁,冬天都是这样的。我只能又去找心理医生,第一个医生是丹麦人,他很同情我的遭遇,但难以感同身受。我又换了一个别国的心理医生,多少比本地人更理解我,即便有了情绪的出口,我仍然生活得很负面,不笑,也不想和人交流。

黑面包涂猪肝酱或鱼酱,就是一餐

在那个冬天的一个夜晚,我独自去ATM机取钱,第一个ATM机坏了,我又往前走了10分钟,想找另一个ATM机试试。天空突然开始下起大雪,打在我的眼镜上,化成了水,眼前变得模模糊糊,风也夹杂着雪钻进我的脖子里,变得冰冷。

我哆哆嗦嗦地数完钱,小心放进自己的兜里,又原路走回去。那天的风大得让人踉跄,我一边把手放在兜里担心钱的安全,一边饥肠辘辘地走进附近唯一一家开门的超市,好想吃一碗热汤饭,或者是一些热气腾腾的,能让身体暖和起来的东西。但晚上8点多,超市里的东西几乎都卖完了,只剩下一些土豆、胡萝卜,还有速冻的汉堡和披萨。

那个瞬间,我下定决心不要再过这种生活,我要回国。

躺平的代价

刚毕业的时候,我很认真地考虑过,是留在丹麦工作,还是回国?

我询问了几个国内的朋友。一个朋友在大厂工作,她告诉我她的现状:大小周、加班严重,然后发来了头顶上因为激素失调斑秃的照片。另一个朋友也在一家大公司上班,因为压力,一年里胖了二、三十斤。他们跟我提到了一个共同的问题,工作里的内斗严重,让我想到了在上海实习的经历。出于恐惧,我决定先留在丹麦找工作。

丹麦是一个熟人社会,找人修洗衣机、搬家都要靠熟人介绍,包括找工作。这里人少,公司少,工作机会也少,加上我又是文科生,更显得困难重重。我投了几百份简历,有过一些面试,但都没有下文。最后,我的同学帮我内推了一份工作。

这份工作朝八晚四,没有考勤、加班、绩效和考核,一周工作37个小时。一开始我觉得很新奇、很自由。但后来,自由却成为了缺点。躺平和摸鱼是很爽,但时间长了,我难以获得成就感。我做出来的东西,做得好是这样,做不好也是这样,没有人给我反馈。我的领导一直都是丹麦人,外来者的晋升机会很少。

入职时,我看着合同里写着30多天的长假,心想,哇,太爽了。但我工作了一两年以后,却发现我从来没有真正休过假。

因为我总在“逃离北欧”。对当地人来说,放假就是纯粹休息,可对我来说,一个多月的假期,我要回国待1~2个礼拜探亲,然后,我要去太阳多的地方疗伤,治愈我的“季节性抑郁”。

假期里,我总要去阳光充足的南欧疗伤

北欧是一个高福利社会,失业金很高,哪怕没有工作也能活下去,职场上没有三十五岁的年龄焦虑,制度上做到了相对的性别平权,教育、医疗免费……

但一切的前提都是拿到永居身份。这意味着要保证在至少四年、最晚八年的时间里不能失业,达到一定的工资水平,考过丹麦语,并且关注每年变化的政策……同时,从毕业起,就需要缴纳46%的个人所得税。作为一个没有身份的人,一旦失业,就连签证都没有了。

北欧人的“躺平”是放弃自己、野蛮生长,但对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中国人来说,“躺平”仅仅是找一个双休的、不卷的工作而已。

我意识到,我永远不可能像当地人一样在北欧做到真正的躺平,因为我已经为了躺平,付出太多代价和努力了。

冬天,下午四五点,天已经完全黑了,小区里静得可怕

向往躺平,要学习语言,练习融入,持之以恒地努力生活。向往人少,就要忍受极端的天气与孤独。

向往互相信任的社会氛围,就得默认你的电话、住址乃至购房的价格都在网上统一公开。我曾经因为难以接受设置了关闭,那段时间我回国休假,往国内的银行卡汇过几笔款。丹麦的银行像质问金融诈骗犯一样地给我打电话:“为什么不让我看你的个人信息?你到底在做什么?你为什么要往国外汇款?”

而免费又具人文关怀的就医体验背后,是紧张的医疗资源。我得过一次良性肿瘤,先是从诊所到医院辗转了三个地方,终于等到排队做手术,期间因为有病情更严重的病人,又两次延后了手术时间。医生们的态度都很好,但实在是太漫长了。等我做完手术,距离第一次去诊所看病,已经过去了半年多。

在北欧,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都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离开北欧,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在这个世界上做选择,一种是坚定选择喜欢的,有什么不好都不管;一种是坚决舍弃不喜欢的,其他再好也不看。

在北欧的五年,让我明白我一定不能在高纬度地区孤独地生活,因为这会影响到我的健康。在基本生存都无法保证的情况下,金钱、自由、卷还是不卷,已经不在考虑范围内了。

我辞职、退租、捐衣服,把这五年所有的生活浓缩成两个行李箱的大小。和朋友道别,一个欧洲女孩,我们约好出去喝一杯。但因为疫情和冬天,所有的饭店都关门了,房东不允许我接待外人,最后,我们在零下几度的大风天里走了一个小时。回家以后,我跑到暖气旁坐了十分钟,才渐渐恢复体温。

这就是我关于北欧的最后一个告别。2020年,我逃离了北欧,这个让我又爱又恨的地方。

在北欧生活了五年后,我告别了这间小房间

因为疫情,回国后我需要先隔离两周。隔离群里有人讨论盒饭“不够好吃”,但当我收到盒饭,吃到想念已久的中国菜时,我哭了。像这样的盒饭,我每一顿都认真吃完了。

我开始慢慢适应回国后的生活。一开始我觉得一切都太快了,马路上的行人走得很快、骑电瓶车的人骑得很快、连电梯上都有人在着急走路。每一次红灯结束,绿灯亮起前的两、三秒,一定有人摁着喇叭喊你走,我常常发出像表情包一样的惊叹,“好多人啊”。

但随着我晒到阳光,吃到美食,我的体重开始恢复,作息、饮食变得正常。走在路上,我看到秋天的落叶,看到路边有网红在拍照,有人行色匆匆,我感受到生命力。

回国后去吃海底捞,我第一次看到用机器人送餐,很新奇

在找工作之前,我排除了不想去的公司和岗位。但到了面试,我才发现我的选择余地很小。北欧的几年工作可以说是“养老”,不要说人情世故,连纯粹的职业技能,我都比不上实习生。面试官问我“这个会不会”时,我只能回答“不会”。

我也焦虑过一阵子,但我想,这不就是我回来的原因吗?我试着努力考证、学习,最终进了一家外企,成功转了行。

我意识到,即便是在内卷的环境里,我也是有主动权的。我可以选择去什么样的公司,过什么样的生活。

这段经历让我明白了一件事:世界上没有乌托邦。换一个环境,有时候并不能解决问题。作为一个成年人,我能做的,就是权衡利弊。

北欧的生活不一定对每个人来说都会这么糟糕。只是在绕了这么一大圈以后,我更了解自己了,也有勇气对不想要的东西说“不”。

作者:看客Insight

复旦高材生为何流落美国街头

前几日,我们报道的一篇关于纽约华人物理博士流浪美国街头16载的新闻,牵动着无数同胞们的心。

现在已经确认了他的真实身份,现在将最新情况整理通报给关心他的所有网友们。

01

天才少年高考状元

纽约流浪了16年的博士真实身份已确认:

1、1987年江苏江阴市高考状元

2、复旦少年班录取,复旦87级校友

3、李政道弟子

4、美国物理学硕士博士

5、华尔街软件工程师工作

6、2007年开始流浪纽约街头

图片截取自@王探长在纽约视频,版权属于原作者

孙卫东,生于1969年,现年54岁,高中毕业于江阴南菁中学,他曾经是江阴市的高考状元,15岁就进入了复旦大学少年班。

据《南方都市报》,复旦大学校友会纽约分会方面已确认该人的确是复旦校友。

图中为学生时期的孙卫东先生。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复旦大学物理专业毕业后,当时19岁的孙卫东非常被物理学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看好,于是拿到了“中美联合招考物理学研究生计划”(CUSPEA)名额,决定留美继续深造。

在美国,获得了全额奖学金的孙卫东获得了物理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他留校了两年,成为一名研究员。

谷歌学术平台显示,孙某1997年毕业于纽约城市大学,论文导师为Carl M.shakin,其在1992年到1999年之间发表30余篇全英论文。多篇论文发表在核物理SCI期刊杂志《物理评论》(Physical Review),该杂志由美国物理学会(APS)创办,被认为是世界上刊载获得诺奖的物理学论文最多的系列期刊。

有熟知的网友表示:他曾是当年“复旦仰望的天才”!👇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后来因为某些原因,加之纯做物理专业很难成就人生,后又改读了计算机专业,随后在华尔街做过两年程序员,当时年薪月13万左右,属于高薪人员。

 

图中为复旦学子们赴美前,谢希德校长接见他们时的留影。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孙卫东后来遇到了一位从中国东北来纽约还带着孩子的单身女人,但没想到对方在拿到绿卡后就离开了。

孙卫东与前妻结婚8年后离婚了,离婚后不久,他有了回国的打算,带着3万美金回到国内,结果很快3万美金就被偷走了。原本想要衣锦还乡,结果最后却沦落至此。

知情网友提供的孙博士信息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可能是生活上的重大打击,让他患上了幻听、幻想症,无法继续工作,最终在2007年在纽约当起了流浪汉。

这一流浪,就是16年…….

夏天的时候,晚上就睡在公园的长凳,但纽约冬天的气温实在太寒冷,所以经常会在纽约地铁上或是地铁站过夜。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02

复旦校友们已经联系上家人

复旦大学校友会纽约分会已确认孙卫东为复旦校友,并且正积极想办法为他提供帮助,自发组织成立了“孙同学帮助群”,现有两百余人,内含多名认识他的老同学等。

根据群内部消息,复旦校友计划本周五,今天下午带上衣物去找孙同学,且已与孙同学家人取得了联系。

孙先生的弟弟回应称,自己通过媒体才知道哥哥的遭遇,母亲已经年近80岁且身体不太好,因此家人不敢让老人家知道此事。

纽约当地时间1月5日凌晨2时,有媒体通过视频拍摄者朱先生与孙博士取得联系。

孙博士称,他之前曾靠教堂资助生活,曾因工作不稳定、生活没有着落得了忧郁症。他近期萌生了想求助同学的想法。

“以前还能坚持过去,现在冬天非常艰苦。”他说。

近日九派新闻采访孙博士,拍下的近照。

图片来源于九派新闻,版权属于原作者。

他告诉媒体,他想回国,但之前没和家人提过回国的事。如果回国,需要和家人取得联系,或许会去他们住所住一段时间。

当被问到能否接受现在的生活时,孙博士说,万事开头难,如果顺利的话,或许可以回到过去的状况。他也想找机会去华尔街工作,“几万美金也可以”。

03

原籍家乡表态:无法介入

孙卫东原籍江苏省江阴市长泾镇,江阴市长泾镇政府工作人员表示已经了解到孙先生的情况,一名代表称:

“我们和你们一样,都是在网上看到的这些信息,但是这些信息的真实性我们没法考证。他就算是20世纪80年代去的美国,已经离开了本地几十年,我们也没法知道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即便孙某的家人在长泾镇当地生活,但此事是其家事,他们也未向镇里提出要求。如果该男子系美国国籍,当地也无法介入。

图中为现在的孙卫东。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当年意气风发的少年眼中已经不再有光,因被现实所“打败”流浪在美国街头,真是令无数人对此唏嘘不已。

以下是一位在美国多年的网友对于天才少年的分析

早慧少年为何命运多舛

大家可以将这两张照片对照起来看,特别是注意各人的眼神,那是代表智慧的东西。

左侧照片是复旦学子们赴美前,谢希德校长接见他们时的留影。每个学生都十分紧张,应该都发过誓要为国争光,中间那位可能发誓最大,因为眼睛鼓鼓的。我经常留意那个年代的家庭照片,包括与父母的合影,都是这种赴汤蹈火般的表情,完全没有外面世界的欢笑。我们谈论的主人公在前排左一,这位名为孙卫东的美国博士,现在流落纽约街头。他与自媒体的那次访谈是在和谐的氛围中进行的,人很实在,有问必答,那是他脑子清醒的时候。他年轻时的聪明相还在,据说他年轻时语速很快。这是我识别聪明学生的标准之一,他们因为思维比语言更快,所以他们往往说话结巴。只是孙博士可惜了,生病不是他的错,需要大家的帮助。普林斯顿帮助了John Nash(约翰·纳什)几十年,我们欣慰复旦的校友们正在设法帮助他。

在美国的中国学人中,肯定不止一位像这位来自复旦的美国博士流落街头。我自己就遇到过好几位,有的永远消失在人群中,有些则是进出美国的监狱。我不能透露细节,但是有点是肯定的,他们都是从中国顶尖名牌大学出来的人才。我抵美国后不久曾经打电话去帮助朋友,他当时在美国的属于科学中心的城市C,电话那端的他告诉我:“我现在是克隆专家,在C城我不是第一就是第二的基因克隆高手”。我本来想帮助他在华大找工作,因为他当时已经失业。结果我碰了一鼻子的灰,因为他的幻想和爱面子拒绝了我的帮助,从此混入到美国非法人群中。

孙卫东从复旦通过CUSPEA读了SUNY布鲁克林分校的物理博士,做纯物理专业很难成就人生,他便改行去了华尔街,最后因为压力诱发精神疾病流落纽约街头。孙博士在接受采访时自己承认存在幻听,如果他也存在妄想,那是妥妥的精神分裂症,他最需要的是找精神病医生治疗。在美国这种充满竞争和隐私的社会里,特别容易诱发外国人得精神疾病。尤其如果沒有稳定的家庭,痛苦几乎无人述说,这就是美国残酷的地方。所以我对一般的国人,开始都是说“劝你不要来美国”。中国现在最需要的是我的同济同班同学和国内心理咨询界的大佬曾奇峰,心理同行专家这样评价他:“曾老师最大的贡献是把深奥晦涩的精神分析普及大众化了”。

曾奇峰以前在同济就是一个腼腆而清秀的小伙子,湖北乡里人。现在不仅普通话说得好,还变成了一个咨询情感以及青少年与父母亲子关系的高手。他将“You raise me up”翻译成“你太抬举我了”,这家伙是留德的,佛罗伊德的译法。他长期不信我说的精神病拥有生物学基础,他比毕业于北大的哥哥厉害,我总觉得曾奇峰每次都是在讲哲学。美国以圣路易斯华大为代表的神经科学家正在努力探索精神病的生物学本质,精神病的生物学流派因为华大而闻名。国内环境将精神疾病妖魔化,耶鲁毕业的儿童精神病学家告诉我,他从来不根据弗罗伊德的理论指导治疗,完全是根据现代科学所发现的药物原理。如果大家注意跟随马斯克的访谈,他自己就亲自承认过患有bipolar personal disorder。这些好莱坞名人、富豪、作家和政治家都有Bipolar: Mel Gibson,海明威,Ted Turner,Catherine Zeta-Jones,Frank Sinatra和丘吉尔。马斯克曾经说他不能控制自己的躁症与抑郁,这似乎是创造性的一部分。我们的文化往往是歧视精神问题,没有想到世界的很多美好都是他们创造出来的。我们领域就有这么一位天才,他发现了补体的旁路激活途经,他无法面对同行对他的调侃与质疑,在Case Western Reserve大学的自己实验室喝化学试剂自杀了,可以看我的旧文。同济美国教授:“移民人群中的精神健康问题非常严重,但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许多人用药加上辅助治疗是完全可以回到正常生活和工作状况的,真的令人心痛。关键是联糸社区组织,及时帮助处于急性期及高危期的病人度过难关”。


精神病和天才有时仅一纸之隔 
雅美之途
(2018-06-06 15:15:06)


Louis Pillemer。照片来自Journal of Immunology。最近的一个合作研究非常有趣,涉及领域里的经典故事,曾经在学界广泛流传,精彩程度几乎可以拍成好莱坞的电影。1980年美国免疫学家协会主席Irwin Lepow在他的任职演讲中说出过那段往事,他是当事人的学生。我还记得William Ratnoff就此写过科学史的论文,在芝加哥大学出版的关于生物医学与社会的论集中发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些创造性的科学天才本身就是精神病患者。我朋友更是对我说,大量著名作家也患有bipolar(躁狂与忧郁合并症)。

在我们不知道体内存在淋巴细胞的时代,科学家的大部分时间是研究血清的两种免疫成份:抗体和补体,补体以辅助抗体杀伤病原微生物而得名。人类开始知道抗体能够通过与抗原结合成的免疫复合物活化补体,也就是现在我们知道的补体活化的经典途经,通过补体的C1,C2和C4。这个概念被出生在南非的美国科学家Louis Pillemer(匹勒默)颠覆或修改,但是这个过程历时近20年,有人还因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匹勒默和同事观察到,如果将血清与能够活化补体的真菌膜成份Zymosan混合,在低温(摄氏17度)孵育后离心,那些存留在血清中的C3则不能在摄氏37度的条件下活化。

匹勒默推测有种因子被Zymosan移走了,而把该因子从Zymozan洗脱下来后再加回去则能恢复C3在37度下的活化。匹勒默把这个因子命名为Properdin, 源于古拉丁语Perdere, 为催毁的意思。这样他们发现了一种叫Properdin的蛋白能够在沒有抗体的情况下活化补体,并且是奇迹般和自发性地活化。这种内在的机制可以不断地输送裂解的免疫分子去监视随时入侵的病原菌。匹勒默将此机制称为Properdin系统,也就是我们现在熟知的补体活化的旁路途经。

旁路只是相对于经典途经而言,实质上旁路要重要得多。现在认识的旁路途经更加古老,因为经典途经需要抗体所以是进化得较为高级的产物。因为旁路途经可以扩展其他两个补体的通路,有人甚至认为80%左右的补体活化与它相关,我们可以此欣赏匹勒默的贡献有多么大。

匹勒默将他们的发现于1954年发表在《Science》上,那是我们的免疫学知识十分缺乏的时代,根本没有所谓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这一说法,人类也只知道用酒精去分层蛋白质。

他们的论文造成轰动,《纽约时报》和美联社都大幅报道,外行的报道把该实验结果描写成人类找到了抵抗病菌的神奇武器。《纽约时报》甚至为此罕先地发表社论,匹勒默顿时成为科学明星,风光无限,踌躇满志。他的学生后来辩称,匹勒默本人没有提供材料为媒体的热度加油,这个辩词很难让我接受。中国向来有捧杀之说,这对于一个精神不稳定的人其实是灾难,尤其当他脆弱的神经根本无法面对科学界惯有的残酷质疑的时候。

匹勒默的经历相当传奇,他虽然出生于南非,但是为美国中西部人,一岁时随父母移民美国,长在肯塔基。从现存的照片似乎看不出来,但是他小时候肥胖和天生的结巴,这两项使他备受歧视。他求学的路也十分不顺,从这些他不断入学、退学或被要求离开的学校名单就可以看出:俄亥俄州立大学、西弗吉尼亚的Marshall学院以及宾州的Franklin and Marshall学院。他没有在这上面的任何大学或学院里毕业,他纯粹就是一个屡学屡败的人。

他靠打橄榄球读OSU,第一学期就失败;后去西弗吉尼亚读半途书。又去杜克打球,他在杜克读完了本科,然后入读杜克医学院。他在杜克医学院顺利时,第二年参加医生执照考试的成绩为全美国的第二高分,他无疑拥有聪明基因。

但是好景不长,他的情绪开始严重不稳,加上酗酒,在杜克医学院的第三年遭遇开除。他为了谋生去参加医学考试,这样允许他在肯德基的乡下在没有MD的情况下也能行医,条件是必须是20英里开外没有正规的医生,价格为50美分看诊一次病人。这期间他患有严重的抑郁症,他并不享受那样的生活。

他的姑姑认识Western Reserve大学病理研究所的头,经家人的牵线使他重回学术界,这个后门几乎救了一位科学天才,证明当时美国科学界是相当灵活机动的。匹勒默明摆着拥有精神方面的毛病,精绪不稳定,曾经被杜克医学院除名,百年老校Western Reserve仍然接纳他读博士,并且留下来很快成为生化的正教授,他还在哈佛学到当时先进的蛋白质分离技术。现在的Case Western University是在1967年由Cas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和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合并而成,为理工加人文的综合性大学, Western Reserve(1826年)的创办更是早到当时必须称俄亥俄为西部的时候。当时Western Reserve和纽约哥大曾经是美国实验生物学的重要中心,匹勒默的成功更是增加了那里的热度,访问者不断。

据说匹勒默的好多实验是在脑袋里先完成的,然后在试管中进行,结果好时他欣喜,结果坏时他抑郁,甚至莫名其妙地消失几天。我翻阅史料时,很吃惊地发现他这样的人还结婚和拥有做技术员的太太。

正当匹勒默的Properdin系统风光时,耶鲁的Robert Nelson向他发动攻击,Robert以前在DC周围的军队医学研究所,后来去了迈阿密大学。Nelson的实验发现:匹勒默半纯化Properdin的过程会活化经典途经的早期补体蛋白, 更要命的是Properdin提取物中还含有抗Zymosan的抗体。

身为休斯研究员的Nelson也不是省油的灯,先在学术会议上, 后在J Exp Med(JEM, 1958年)正式成文称匹勒默的Properdin系统可能是错误的,为污染了的抗体造成的假像,因为应用匹勒默粗提Properdin的方法发现提取物中含有抗体,并且血清与Zymosan混合后还能消耗C1, C2和C4等经典途经必须的补体成份。也就是说科学证据说明,匹勒默因为技术不过关把看到的经典途径当成了新的发现,这里还存在Nelson在公开场合对匹勒默的攻击,有些甚至是人身的攻击:你那水准居然炮制了新发现,这类言语应该可以想象。

当时科学界迅速有人跟进研究,数个研究组连续发表至少六篇文章支持Nelson的观点,包括Nature和Science的文章。时为全球最著名的补体学家Manfred Mayer从起始就协助Nelson建立方法,然后参与强烈质疑匹勒默的Properdin学说,美国学界从开始接纳Nelson的观点到完全否认匹勒默学说的时间很短,似潮来潮往,几年后Properdin系统被嘲讽为“来自Western Reserve的假象(artifact)”。当时基本上没有欧洲人发言的机会,因为他们在战后重建中,他们的学者都往美国跑,但是欧洲人在观看美国人内斗后倾向于同情匹勒默。

科学家里面争强好胜者不少,匹勒默本身就有精神病,经受不起同行的这般质疑,陷入深度抑郁。他在Western Reserve自己的实验室里,喝了大量barbiturate,于1957年8月31日自杀身亡,而barbiturate为当时常用于补体实验的试剂。这匹勒默也太脆弱了,他居然死在Nelson的正式论文发表之前,虽然他的自杀事件确实发生在从1957年补体领域的会议回来后不久。他去世时年仅49岁,还有四个年幼的儿子。当然我们应该说匹勒默为因抑郁症而自杀,多少来自疾病本身,多少来自科学竞争对手,则很难判断清楚。

匹勒默死后,他的学生Lepow被研究所所长留下继续整理和核实了匹勒默的研究课题,在随后的四年中发表了九篇论文,其中七篇署上已经去世的匹勒默的名字。他们一直坚持自己的观点并以实验结果参与争辩,直到1968年正式纯化出十分复杂的分子量为220,000的蛋白质Properdin。

他们发现以前污染的抗体被移除后,并不能改变Properdin系统的活性。他们真是幸运,他们看到的假象和自己认为的结果并存,而后者最终被证明是正确的。原因为多方面的,其实后来发现在某种条件下,抗体也能活化补体的旁路途经,只是Nelson发动攻击时不知道这个事实罢了。

匹勒默丝毫不让步,学生Irwin Lepow曾经劝他放弃学说未果;匹勒默本身是个被Western Reserve豁免不用给学生上课的结巴,聪明的结巴会怎么用词可以想象,他应该是个糟糕的交流者。我们不知道匹勒默的反击方式,但是Mayer后来回忆匹勒默的行为让学术界更加怀疑他。

直到时间推移到了七十年代,随着蛋白纯化技术的不断进展,新的补体蛋白陆续被鉴定出来。在美国Scripps的德国人Müller-Eberhard和哈佛的Frank Austen (包括Fearon)的研究组找到独立于抗体的蛋白FB,原来这FB就是以前被认为污染了的C1和C2,而与Properdin一样对hydrazine敏感的C4实际上是C3,也是当时匹勒默假说中预测的Factor A。后来发现蛋白酶FD能切割FB, 这样C3和FB形成的转换酶参与活化补体,而匹勒默发现的Properdin能够使酶解过程更有效,因为Properdin的功能是使旁路转换酶(C3bBb)的半衰期成倍地延长。

从生化角度,Müller-Eberhard和哈佛的Austen几乎证明匹勒默的所有结论是正确的,匹勒默只在一个细节上存在误差。加上Michael Frank的组发现补体仍在C4缺陷的豚鼠中活化,以及CVF绕过经典途经活化补体。

在Mayer的支持下,有研究组显示内毒素(LPS) 可以在完全没改变早期补体成份C1,C2和C4的情况下活化补体。所以这些研究组从不同角度重新发现和确立了补体的旁路途经,但是那时匹勒默己经死了十几年了。从这里的描述可以看出,匹勒默发现的Properdin还不是旁路途经中最关键的成份,有时是可有可无的,但是他建立的Properdin系统本质上就是说的旁路途经的事。

Müller-Eberhard也是只要科学不要家的典范,酒徒死于酗酒,他为自视相当高的人物,为美国科学院在院士没有注水膨胀前的院士。他的文章惯用“绝对需要”,我们近期文章应该是修正了他的一个经典科学结论。  这场科学决斗以一位著名科学家的死亡而成为传奇故事,也记录了Robert Nelson的勇敢挑战,据说他后来也住进过精神病院,但是我们还是应该将功劳也给予那些基于实验证据的反对派,因为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刺激和推动了科学的发展。至于他们的私生活,开放的美国科学家著文时都说不易谈及,属于相当浪荡的那种,与Virginia Woolf等上世纪初的英伦自由派作家们可以媲美。

这是作为免疫学家的Robert Nelson。西部牛仔般的英俊,他的八卦故事多并不奇怪。他不去好莱坞演电影而在免疫学领域攻击人,有点可惜。Nelson到最后仍然小看匹勒默和他的同事们,在1978年写给史学家的信中他还在指责匹勒默阵营故意(deliberate) 展现实验结果以使自己显得那么优异。Nelson贡献广泛,包括参与发现其他补体成份,以及涉及巨噬细胞的功能研究,他的贡献毋庸置疑。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对匹勒默的无休止攻击是这位天才早逝的重要原因。

这世界总是上演天才英年早逝,庸才名利双收的悲剧。天才之所以为天才,就是因为他们天生比普通人敏感,这种敏感让他们能够懂得普通人无法理解的高深学问,更会让他们受到比普通人厉害百倍的攻击与伤害。愿世人能真正地善待天才,真正地理解他们作为“超级人类”所面临的精神困境,不要再出现天才流落街头的悲剧。

By Taola雅美之途-陌上美国

你的下一代也许没有高中学历

新闻联播持续说了10来分钟教育话题,国家已经明确了进一步教育改革的方向,至少未来五年,教育的顶层设计已经出来的,给大家提下要点:


1 高中会越来越两极分化,会把一些最好的学生放在一起,相互比拼,高中不是义务阶段,有的地方已经搞二四高中体制了,初中用两年时间学完三年内容,剩下四年学完高中三年的内容,还有的学校,一进高中,全体都要去学科技特长。

2 培养头部好学生,从0到1研究的能力要加大培养,要加大理工农业类专业紧缺人才的培养,以及小学六年基础知识的扎实和逻辑能力的培养。


3 短期内不会解决教育内卷问题,甚至会越来越卷,而且卷的有目标。核心就是教育强国,简单来说就是顶尖人才,人才拔尖计划,强基计划,而且在未来的招生指标上,向理科倾斜。


4 未来大学和高中之间的关系会非常紧密。小初高知识一体化会衔接得越来越紧密。更需要家长建立一套适合自己孩子的课外辅助学习体系,这是现在的教育特点,向下衔接,向上贯通。

5 从推荐生不用中考来看,历史证实不用考了,那些理科好的学生,将会有一条绿色通道,不仅可以躲过中考,还有可能躲过一半的高考,去定向培养了,以后高中会有各种特色搞出来,这种特色班就是为好学生准备的,所以强烈建议把数学一定抓好,数学是一把尖刀。

高中分流的他们去哪了

新学期来临,有些学生兴高采烈地迎接升学,也有些人则要踏着沉重的脚步走进中专的大门。

这些年,无论是北京海淀妈妈,还是普通小镇家长,都会因为普通高中与职业院校“五五分流”的消息焦虑得头秃。每次过年回家,许多年轻人还能听到七大姑八大姨抱怨自家小孩要上不了高中了。

而另一边,那些没考上高中的孩子在公共视野中成了“看不见的 40%”。上个微博,会感觉这世界仿佛人均本科,根本不存在职校生。

那么,上高中真的有在变难吗?没考上高中的孩子最后都去哪里了?

四成孩子,注定上不了高中

其实人们常说上高中,指的只是上普通高中。

在教育部的定义里,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都属于高中教育阶段。但前者才是长辈眼里正儿八经的高中。后者,就是在人们的刻板印象中,学生成天厌学、打架、混日子的职高、中专和技校。

现在许多家长比起担心高考,更担心孩子的中考了,还有些家长都恨不得给孩子报十个培训班。

那到底有多少人上不了高中呢?

2022 年,根据教育部统计,全国初中毕业生大约有 1624 万,而普通高中招生数只有 948 万,占初中毕业生的比例不到 60%,也就是说大约四成孩子注定上不了高中 [1]。

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普高升学率都在 50% 到 60% 之间。分地区来看,几个直辖市和东三省的升学率比较高。例如黑龙江,普高升学率达到 69.4%,相当于 100 个初中毕业生中,有将近 70 个能上普高。

排行垫底的是四川、贵州、江西等省份,只在 50% 左右徘徊 [2]。

这些升学率的数字乍一听很残酷,但和以前相比,现在学生上高中其实变容易了。

2000 年时,中国普通高中升学率才不到 30% [2]。在很多农村,你能上个高中就算是同龄人里的学霸了。2010 年以来,中国人的普高升学率还上升了十个百分点 [1][2]。

过去,读中专堪比读985

既然上高中的比例实际上在提高,那家长和学生们为什么反而比过去还焦虑呢?

答案是人们对读中职的恐惧也提高了。

其实在以前,中国人很少有考不上高中的焦虑。中职这么不受待见,还是这二十多年来的事。

时间倒转至改革开放之初。1979 年时,中国的普职比高达 24:1 [3]。也就是说,初中后升学的学生中,超过 90% 都上了普高。

但这不意味着当时的人就更愿意上普高。

那时候,中专、技校生凭借着政策优惠,上学既能转户口,又拿人民助学金,毕业后还包分配工作,到国企里当干部 [4]。许多成绩优异的初中生都抢着考中职,考上了不但不焦虑,还跟现在上 985 一样开心。

转变发生在上世纪 90 年代中期。

中专和技校逐步走向了全面收费,学生毕业了也不再包分配,直接使得这些学校对初中生失去了吸引力 [5]。

1997 年后,中职占高中阶段招生的比例下滑 [4]。到 90 年代末,许多国企在岗的熟练工人都可能要下岗,一个中专刚毕业的新手工人不仅就业困难,工人这个身份带来的荣誉感也大不如前了。

也正是这一时期,中国的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对高技术人才的需求猛增。与此同时,中国高校开始扩招,上大学不再像以前那么难,毕业了还能做社会眼里更体面的工作,人们就更愿意把孩子送去普高。

现在读职校,有出路吗

就这样,中职逐渐从尖子生的选择变成人们口中的“差生收容所”。

家里的长辈一听有哪个孩子读中专,就觉得他一定是班上的那种“坏学生”,去中专了也只是再混三年,还不如早点去打工挣钱。

可实际上,中职学生哪怕想沉下心来学门技术,学校也没能提供这样的环境。

同样都是高中阶段,读中职的体验比普高可差太多了。

根据教育部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在高中阶段的教育中,中职经费总投入占了三分之一左右,而普高则超过六成 [6]。

一些经费短缺、管理机制又落后的中职学校里,不仅没有专业的技术老师,也没有供学生练习技术的教学设施。

曾经一位从职校辞职的老师匿名发帖,吐槽实验室的设备要么是坏的、要么就不存在。甚至这几年新闻里经常能看到中职给学生提供的实习机会,就是暑假组团到电子厂里当廉价的劳动力 [7]。

教学环境落后,使得许多学生花了三年也没学到一技之长。

一项样本量约十万人的问卷调查显示,超过六成的家长和企业人员都认为,中职教育的最大难题是人才培养质量堪忧,无法满足企业的招聘需求 [8]。

该调查还发现,在有些中职学校,学生就业率还不到 10% [8]。一些学生哪怕找到工作了,做的还是培训一天就能上岗,几乎没有技术门槛的活,每月只能领到微薄的薪水。

一项关于中职毕业生的分析报告显示,2019 年,接近 70% 的中职生月薪不到 3000 元 [9]。

而据麦可思的报告,2019 届本科毕业生平均月收入为 5440 元,高职毕业生也有 4295 元 [10][11]。

直接毕业工资低,不少中职生就只好继续学,在拥挤的“独木桥”上,竞争一个升高职、升本科的机会。报告显示,接近一半的中职毕业生都选择继续升学 [9]。

这样一来,现在的中职生就面临着双重的困境。去就业,在学校学到的东西不够用;去升学,不仅很难和遍地的大学生竞争,还和职业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

中职学生,大多数都来自农村

面对着这样的未来,中职学生难免会无奈又彷徨,那些来自农村、家境贫寒的孩子体会得还要更深。

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显示,对于 90 后而言,虽然农村学生上高中的比例比起以前有提升,但还是只有 38%,比城市学生的升学率低得多 [12]。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对广东、四川、贵州三省 30 所中等职业学校的跟踪研究也发现,这些学校 70% 的生源都来自于农村 [13]。他们中的许多人,因为没有更好的家庭资源、教育环境,更容易在中考这场“战役”中被淘汰出局。

也有一些农村孩子虽然跟随父母进了城,但也因为户籍等原因没法就读本地高中。教育部数据显示,2014 年以来,全国的本地初中毕业生超过六成能上普高,而随迁子女的这个比例不超过 40% [2]。

曾经有记者问一位上海中等职业学校的老师,班上学生的家长是做什么工作的,得到的回答是工人、保洁、食堂打菜员、无业……不少学生都是没有本地户籍的流动儿童。

他们中的许多人毕业后,因为找不到好工作,只能继续从事父辈的职业,延续他们的命运。

所以,可以说上高中其实没有变难,但随着中职的光环褪去,随着人们把高中当成人生唯一出路,水涨船高的教育投入就让这场竞争变得更为激烈。而最后“落败”的往往是在网络上最没有声量的人。

还值得庆幸的是,现在这个社会,学历虽然重要,但还不能给人全盘限定未来的轨迹。中职不会给人生宣判死刑,就像大学学位证也没法许诺你一个美好前程一样。也许在这个过程中,最难接受的人不是学生,而是望子成龙的家长。

By 十八子金名36氪

为什么美国大学难毕业

在去美国读研究生院之前,我想大部分国人和我一样认为,美国的教育都是人性化的教育,教育方式和观念都以人为本什么的。感觉美国的教育都是让学生一边玩,一边学,一点也不痛苦,学生有很多课外业余爱好。总之一句话,他们是素质教育,我们是应试教育。

而在好多人眼中,美国人都不怎么爱学习,学习很次,中国是个人去了就可以称王等等。到这里学了以后,发现以前感觉的完全是扯淡的。美国的高等教育比中国还应试,美国的学生平均学习刻苦程度是中国学生不能比的。


1.先谈谈做作业这件事

在我的观念里,到大学,作业是可做可不做的,严格说是不会的可以不做的,老师不收,大家在家只要努力做了,做不出来没关系,第二天老师会在课上讲。所以作业都是良心活,好学生都自觉完成了,实在不会的就放着。


我开始还是拿这个观念去对待美国老师的作业。当时看完书已经晚上10点多了,第二天要上这门课,我本来认为估计老师上课对对答案,有问题问问就可以, 估计没做完也没事。不过我还是凭着国内学习养成的老师给的良心活必做的习惯,坚持把题做完了。当时写到了半夜2点半多,其中好几次想放弃睡觉算了,不过最后还是写完了。

我当时还说第一周就写到半夜两点半,当时觉得以后不会这样,这是我自己给自己施加的压力罢了。结果没想到,第二天上课,老师就真都把作业收了,亏了我把卷子都写完了,否则就傻眼了。当时老师说收的时候,我心想还真收啊?后来逐渐才明白原来美国作业是计成绩的,每次作业都会给你按照对错打分,记出成绩, 最后和所有平时考试期末考试一起算最后的总成绩。


而且最让人接受不了的是,题你要是不会做,你不写,或者写错了,你就不得分,最后就会影响你的总成绩。在中国是,平时允许你犯错,允许你不会,你不会可以空着,听老师讲,最后考试时会做就可以。因为从高中以后学得就比较难了,作业有不会做的很正常,老师是允许的。

但是在美国就不一样了,老师每周都会给你留一大堆作业,你在下周上课前要交上来,如果有不会的,你要在交作业前去自己去问老师,老师不会在课上给你讲的。如果到交作业时还没有问老师,因为不会不做或者做错了,那么你就要承担这个责任,老师不会因为你实在不会就手下留情的,你的作业就会被扣分。每次作业老师都会记录的,最后会一起给你算总成绩的。
这样每周的作业都相当于一次考试,因为得的分数直接影响你最后的总成绩。

我这学期学选了3门课,分别是经济数学,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计量经济学。最痛苦的是第一次计量经济学作业。计量经济学是我们这里面最难的课,基本就是统计学在经济学中的应用,而且这门课是最近几十年才兴起的,国内教得很浅,以至于我一值认为统计学是门比较好学的课程。
但是在申请美国大学的过程中在论坛经常听他们说外国的经济学要求数学非常高,其中最难的就是计量经济学,还有统计学。数学和统计学最好申请,因为太难,外国人没人去学。当时还不理解,为什么统计学这么难学,现在终于知道了。我们老师用了一堂多课就把前4章讲完了,前四章就涵盖了我本科学的最难的一元线性回归和假设检验的所有内容。然后就留作业了。
到快交作业的前几天,我才拿到课本,于是赶紧做。因为这一部分本科没有学扎实,为了做作业,用了几天把本科的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又看了一遍,感觉还是没怎么看懂,然后就做作业,一点一点抠到凌晨5点多,实在做不下去了,然后就交了。
后来发了作业,20分满分得了16分。来说说美国研究生科目的成绩是怎样算出来的?

计量经济学这门课第一次期中考试占20%,第二次期中考试占20%,期末考试占20%,平时作业占40%。
最后总成绩按照ABCD给你评分,90-100评A,80-90评B,70-80评C,70以下D或者不及格。 而且硕士研究生毕业有一项成绩要求就是每学期平均分不能低于B,否则下学期你就留校察看,如果再不行就被开除了。也就是硕士研究生的及格分数是平均80以上。

如果是十分简单的学科考80分以上不算很难,关键是现在学得都是非常难的,作业和考试很难。所以如果保证所有科平均80以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我估计了一下,难课程如果都保持80分左右就不错了,所以最后很有可能的结果是大部分都是B,然后如果都是B的话,只要有一科是C,那么平均就是 B以下,那么就可以走人了。

而如果得C的这一科是因为平时考试和作业都是刚好80分或平均刚好80分,恰好有一次作业得79分,那么这一门课可能就因为这一次作业的80以下,造成最后这门课B以下(或者说C),如果恰好其他课又都是B,那你很有可能平时表现都不错就因为这一次作业的一分而被开除走人。
当然你要说哪里有这么恰好的事情,我说这个已经是很好的情况了,很有可能你的考试和作业会很多次上不了80分。

我这次作业就是在悬崖边上:16 分,20分满分,看似不错,实际上16除以20等于0.8,也就是80分,已经是最低可以接受的分了。所以我以后作业必须要拿尽可能多的80分以上才能避免因为有80分以下而最后失足的情况。所以这次只是刚刚及格。

2.再说说美国的考试。
我在国内时看学校主页上的这学期学习安排,说是10月7日左右期中考试。期中考试对我来说已经8年没有遇到了,因为上了大学以 后,好像就没有期中考试,也许工科的同学有,不过我们经济这种文科的学科就没有了。

期中成绩老师大多是以出勤率来计算,而且占30%,期末考试才是大头 70%,最多就是中期可能会有一篇论文当作成绩参考。
所以我来之前一直有我们专业不会有期中考试的侥幸心理。结果上了第一周课我就傻了,所有3科都有期中考试,而且期中考试都不只一次,有的课是2次,有 的课是3次,加上期末考试,基本上每个月每门课都会有一次考试,这个我们在应试教育的中学感受过,不过那个叫做月考,或者小测,不计入最后成绩,而且那个 最后成绩对你也没有用,因为最后要看你的高考和中考成绩。

而美国这个考试基本上是所有考试各占20%,作业占20%,没有轻重。或者都是25%等,或者老师对这个评分比例进行微调,反正权重基本都是一样的,而且所有的这些平时成绩最后折算成的总成绩会跟你一辈子,找工作时,用人单位会让你出示所有高等教育的平时成绩,因此你那次都不能马虎,包括作业。
在没有考试的第一个月,我们就觉得已经很难了。来之前我认为我只选了3门课,以国内的经验来说应该是很轻松,而且周五,周六,周日三天没课,每周可以休息3天,生活应该很惬意。
可是知道了我上面所说的美国大学的教学制度后,你就发现你每周都要写作业,而且要写好。而老师上课基本上对你写作业是没有什么帮助的。因为课堂时间有限,老师就讲他喜欢讲的部分,然而你就要把所有书都看了,然后再把所有题都做了。

基本上老师每次课都讲一章。一章的内容大概30-40页书,这30-40 页的书是大书就是比国内16开纸大一点的那种书,而且是英文的小子,密密麻麻,比中文的30-40页的内容应该多,而且最关键是书中每一句话都有复杂的数学和逻辑关系,你要看透,都需要你想很长时间,或者自己在草稿纸上推导和画图帮助理解,这样有的时候十几页的书都要看5,6个小时。你每周要读3本这样的书(100多页)然后做3门作业。


每次作业都很费时间,数学作业最简单,不过你要用计算机写,用word打十分复杂的数学符号,矩阵,希腊字母等,很费劲。但是用4个小时应该可以写完 (国内写作业我记得好像能写2个小时的算是比较多的了)微观和计量经济学的作业一般都是十几个小时。

因为作业就相当于考试,但是这个比考试要求的时间松, 而且属于开卷,所以老师留的题都很难。最可恨的是计量经济学的老师,讲课非常快,我拿到课本时,他已经结束前7章了,我们每周休息的三天,我都在赶他的进度,讲了一个月到期中考试了他已经讲了12章了,一本近1000页的书,他讲了快一半了,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好在这个课本讲的十分详细,因为我看我本科 的书看了好几天,就是不明白怎么回事,看了这本书前4章以后就彻底明白了,讲得太细了,太系统了。


粗略的算了一下,每周每门课上课看书时间要30个小时,写作业的时间要10小时,那么三门课一周学习就要用120小时。而一周7天每天24小时一共就168小时。你就会发现你完全没有休息时间。和我们一起上课的一个台湾同学发现我们选了3门课很惊讶,说他学2门都快受不了了,我们居然选3门。开始我们还不理解,现在明白了,下学期一定学2门。


就这样我们在紧张学习了一个月以后,开始了长达近2个月的考试之旅。我们这学期,数学有3次期中考试,1次期末考试,一共4次考试,其他两门2次其中 考试,一次期末考试,分别共3次。也就是从9月30日开始到感恩节放假前一天,我们几乎每周都有考试。
我们国家考试数学、物理这种计算为主的考试过去都是以大题的形势出现,这种大型综合计算题最能体现数学能力,过去一般都是考3-4道数学或物理大题, 每道25-30分。但是因为数学物理这种学科确实太难了,所以用这种考试会使很多人不及格的,少做一道就几十分没了,少做两道就不及格了,过于太残酷了。

学数学和物理的很多都是要么满分,要么不及格。虽然很残酷,但是可以体现能力,老师喜欢这种考试,就像语文老师说得,其实语文什么都不用考,什么花样都不 用出,就考一篇作文就可以了。


但是为了照顾大多数考生的面子问题,这种考试好像在改革开放之后逐渐被取消了,因为我们引入了西方的观念,第一是注重学生自尊心培养,总是考不及格会 有阴影的。第二是引入西方的标准化考试,也就是什么选择填空题,因为美国托福,GRE还有美国文职公务员考试都是选择填空题。


这样我从小经历的考试没有纯大题的形式。我经历的有的比较牛的数学和物理老师说都考纯大题才好呢,考什么小碎题。但是到了美国以后,我们引进了西方的观念发现在西方行不通,这里考试完全和我们没有改革开放之前的考试一样,数学、微观经济学都是4-5道大题,每道20-25分。没有一道选择或填空。


国内学经济学,就背背概念。这里经济学基本上是可以说是文科中的物理学。老师上课就是在黑板上用数学推导公式和证明定理,最多在最后根据公式说一下经济意义。


就这样我们在已经被国内淘汰了的过于残酷的纯大题考试中要都保持80分以上,难度有多大了吧?还好,我的高等数学学得还不错,计算基本功还行。所有数学考试全部95分上下。一次,微观经济学考试是拿回家考试,开始我们认为比较轻松,结果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出的题太难了,我做了3天。有一道证明题我把自己锁到厕所里想了6个钟头,最后用欧拉定理硬证出来了。


对于计量经济学,实在是没有办法,太难了。我几乎在开学初的90%时间都用在计量上,在第一次考试前总算大体明白了这门课是怎么回事了,赶上了前12章的进度。


本来开学初我们还信誓旦旦的要拿全A,结果这门第一次考试就考了54分,而全班平均70。第二次拿回家考试,我还说这个还好可以拿回家做,结果我和那个中国同学费了整整一个星期在建立模型,前面1个礼拜试验了近百种可能性的模型,结果就是相关系数不到20%,根本不能用。后来折腾了很久,花了两天时间完善模型和写报告,最后写到凌晨5点。


以为可以取得不错的成绩结果得了66分,说是有一个环节论证方法出了问题。我的心都凉了。因为这门课90分以上才是A,80-90是B,80以下是C,所有学科平均不能低于B,我这科很可能就C了。最后我把总复习的时间全放在这科上面了。最后才有所收获,得了85。
说到美国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刻苦程度,我不得不再说一下我们的认识误区。在来美国之前我一直被美国的青春喜剧给误导,电影上演得都是他们怎么怎么不学习,怎 么怎么调皮捣蛋,以至于我们国家的学生也开始学习和模仿,估计是最先传到港台,然后港台的电影开始影响大陆的。导致大陆的学生也开始变的很痞子。


我不知道美国导演是不是故意的,虽然我问了美国人,他们说他们拍那样的电影只是表达了学生想拥有那样的生活,而不是他们真实生活的写照。但是我还是要对美国导演提出抗议,我们的教育制度不完善,学习还要靠自觉的情况下,你们这是毁掉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苗子啊。


3.美国的大学校园生活其实是这样的

每个校园里走的学生都背个书包匆匆去上课,没有一个在嬉皮打闹的,即便是等公共汽车或者做公共汽车上,也在看书。在咖啡店里或者休息的地方,你会发现很多美国学生要么在看书写作业,要么用电脑写作业。非常安静,没有人大声喧 哗。

我本来还带着掌上游戏机,有一次在公共汽车上拿出来玩,有外放声音,突然发现大家都在看书学习,我很不好意思的又放回去了。突然觉得我在国内本来是很 自觉学习的好学生,在这里怎么感觉自己跟痞子小混混一样,成了不良少年。


有一次晚上去系里打印讲义,走在在夜色下的校园里,突然想到了我们国内平时大学校园里晚上是什么样子,再对比一下这里,我发现校园里路上没有人,有的 人也都是背着书包匆匆的行走去赶时间学习。

而我印象中至少是我们省的高校校园,夜幕下都是一对对的情侣在共享好时光。有一次去这个城市的主街看看,看看那些吧里的人都在干什么,突然发现人们都在那里拿着电脑学习。当时想了想国内酒吧里无数失足男女青年在里面群魔乱舞,不禁感慨万千。


美国真实校园生活就是整个一个中国理想中的好学生的聚集地,美国学生学习这样的场景只有在中国的电影里才能看见,而我国的真实学生却在积极模仿美国电影里的东西。图书馆里学生们都在很安静的上自习,图书馆的机房,学生们都在用来写作业,没有一个干闲事的。我还真的注意观察过。


我在国内上大一的时候觉得学校图书馆和计算机中心的机子比家里的好,而且便宜,就去带着游戏到那里去打游戏。第一学期期末还和全宿舍的人去图书馆包夜通宵打游戏,我们那还要钱,这里用的计算机都不要钱,但是全都是用来学习。

我想原因有两方面:第一方面是我们管理不严。我想如果你在美国的学校机子上打游戏,基本就可以准备回家走人了。第二,即便是让你打游戏,就按照我上面说的作业和考试的压力,你有时间打游戏吗?
接着说美国学生的学习,他们在卖星巴克的地方看书写作业是很正常的事情。那个写作业是真写,不是装的。他们学习刻苦还体现在两次计量闭卷考试前,老师都发了去年考试的卷子,因为这不是作业,所以我和那个中国学生都没写。

这很不符合我们的风格,因为在国内好学生都是老师越不要求做的,都越做。结果来了美国以后,由于老师逼的太紧,有极度的逆反心理和厌学情绪。结果只要不计分的坚决不写,也不看。


但是我发现这两次每次美国学生都把所有题目都做在纸上了。我又一次体会到了他们才是好学生,我们都是混混。还有就是他们学习都很积极,我们上的研究生课程,只有3-4个是研究生,剩下的十几个都是本科生,他们为了将来更好的学习,在本科阶段就自己主动选研究生的课程,而且有的是我们选的魔鬼3门,他们也都选,他们还有自己的本科课程,我们光这三门就快受不了了,他们要学至少4-5门课。总之美国学生各个很刻苦,永远看不见他们玩。

4.再说说我们学的东西的难度

这些数学还是不是最难的,主要是经济数学和微观经济学在用。我相信国内研究生数学应该也学这些,不过可能不会理解这么深,因为没有人逼你去疯狂做题和不断考试。

每一章节我们都有综合题去当作业去写(交作业包括:数据文件,gauss或SAS的程序文件,和说明报告)。


说到Gauss编程,这个语言是一个专门运算矩阵的专用语言,所以被统计和计量所广泛应用。编程对于大部分中国学生还是比较难,因为国内计算机教育还是相对比较落后。最开始整理数据都是用excel人工整理,后来有一次和一个美国学生探讨问题,发现他gauss用的极好,都是用gauss的程序直接控制和整理数据,于是我也下载了一本gauss的书,一边看书一 边就把gauss掌握了。

说到这里不得不说说美国的大学教授的能力。我们这个计量经济学的老师光计量经济学的课本就有20多种,各种统计软件SAS,Gauss,SPSS等等都很 精通,教材也很多。计算机编程也很牛,我还从他那里学了不少技巧。而且他用计算机上多媒体课都是自己接线路(美国老师都是自己接),国内的老师好像都要有 个专门搞计算机的人给他接好,才会用。


美国的老师电脑用的比我这个对电脑很痴迷的人都好,虽然他们都不是学计算机的。要知道这些教授们都50多岁了,年龄和我父亲差不多,国内和我父亲差不多的人,很少有人愿意用电脑的。上课有时候还问问我们微观经济学学得怎么样,然后他会瞬间说出我们学的部分的各种函数的性质和定理。

人们都说他要求学生严,但是他说他遇到的老师才严,他上大学时,他老师考他是任何拼写和标点错误这种和学科不相关的错误都会扣分的,他说他不会那么要求我们的,所以他说他对我们要求很松。
美国的教授一般都是像他这样很厉害。有一次上完微观经济学,后面上自然资源课的教授进来看见一黑板数学公式和推导,立即说出是这是Shepherd’s Lama(谢波德拉马定理),后来有说了很多,好像很有感情似的。我想一个教自然资源的居然还对数学定理这么了如指掌。


美国教授都是博士,博士这个词在国内反正对我觉得没什么了不起的,因为我们国内,只要考上了,就都能毕业,所以看这个人厉害不厉害主要看他考这个学历时的考试水平。

我国高考参加的人最多,所以竞争最激烈,所以最能体现人的水平,所以名牌大学的全日制本科对我很有威慑力。但是参加硕士研究生考试人就少 了,所以名牌大学的硕士在我眼里也就一般。而博士,参加的人就更少了,博士一般混5-6年就毕业了,没有听说过在国内上博士有人学得要死要活还不能毕业的。所以博士对国内的一般人来说感觉不是那么有影响力。


而在美国,博士这个词是很有影响力的,教授都是博士,在学校人们一般不会称呼他为某某教授,或者某某官衔,这些教授或者当官的有博士学位的更喜欢人们叫他们某某博士,因为这个代表了荣誉。
比如我们微观经济学的助教就是个上博士的,结果他上学期考试有C,被劝退了, 现在正在我们城里的一个商场卖东西。


我不禁很感慨,一个上博士的中途被开除,然后就只能去商场卖东西去了。也许我光经历美国的研究生教育,而没有经历国内研究生教育,就对国内研究生教育横加指责过于武断了。我相信我前面说的学的内容国内这个专业的研究生肯定也学,但是我敢肯定没有几个能像美国学校出来学这么扎实的。


我同系的那个中国同学,他说他的在国内上研究生的同学整天闲着没事干,咱们却在这里整天一夜一夜不睡觉。而且据说有一个他的同学学计量,先学了一学期 gauss编程课,我们这儿人生地不熟的,上来就很难,然后还要自己看书学gauss编程,每次交计量的作业都比一次考试耗费精力。

有一次,我和那个同学写完作业已经凌晨3点了,这个时候,他的QQ上的也在美国留学的同学都在QQ上,都还没睡觉呢。交流一下,全部都很痛苦。


一个在纽约学金融同学说:“也不知是老师有问题,还是我自己太笨没有领会老师的意思,那个题按照老师的意思要用excel算一千遍”。当时我很感慨,美国的高等教育实在是太强了,对人要求太高了, 我来之前还在算我们学校和北京大学在国际上的排名,当时觉得比北京大学高,但是自己说的时候也很没有底气,但是现在不同了,我有一种不管排名谁高,有本事就出来一起比一比的气势。确实在这种残酷的教育下我们学得非常扎实。

记得有一个老师从美国硕士毕业回来,闲着无聊就去考研报名,去考北京大学的光华管理学院,这个基本是我们经济管理领域的最高学府,多少人挤破脑袋去考它,竞争十分激烈,这个老师最后就背了背政治,别的什么也不复习然后就考上了。

我以前在人大经济论坛问过问题,被他们骂做不懂经济的人。现在我再去那里,有一个人不会做,我瞬间把全部数学推导给写了出来,后来没人敢说什么。而我问的问题,几个月都没有人回答。
我的中学教育很好,以至于大学毕业后工作几年,我仍然对高中的所有知识点记忆犹新,拿起数理化的题就会做。但是大学学的东西什么都记不起来了,只记了几个名词,剩下的什么都没有。大学毕业时,我还抱怨大学没学什么东西,我父亲还安慰我,大学学的是一种思想和方法,有了这种思想和方法就可以了。但是企业不是靠耍心眼,小聪明就可以成功的,靠的是实打实的技术,我们大学的找不到工作的毕业生有几个能拿出真本领的?


5.再说说美国这种教育下的成果


如果说美国这种残酷的高等教育不能产生很好的效果,那大可不必去学习。我们学经济学,学得都是方程组组成的模型,然后用模型计算出结论。计量经济学靠统计量来估计模型的系数。这个如果在中国多数企业中你要用这个,估计会被人嘲笑,骂成书呆子。

我当时就想看看美国的真实生活中用不用这个这么理论化的东西。
我们对此问题专门问过美国学生。他们的回答令我们很吃惊。美国人几乎干什么都会用数学计算,比如你要开个超市或者快餐店,老板会找人去建立模型, 然后按照模型去经营,因为他们相信这个是最科学的,最优化的。

我问道如果要是不用模型呢,凭自己的经验和感觉呢?美国学生说那基本上肯定是会破产的,因为感觉的东西靠不住,永远也不如数学计算的精确。而且他还说经营一个企业不用模型会破产,用错了模型,也会破产的。


我问他父亲的卖树苗企业用用吗?他说当然用。我问他用不用模型处理日常生活,他说他用,比如买汽车,他要根据当时的利率,油价,汽车的价钱和时间建立一套模型,算出当利率和油价多少时,他能接受的价格范围以达到最优选择(他还不是学经济学的,是学森林学和地理学的)。

当时我们听了都目瞪口呆,感觉美国人太强了。原来我们都以为美国人个个都是数学白痴,只有中国人数学最强,看来我们中国是只会计算不会运用的。


还有一个例子是华盛顿州立大学的那个台湾同学说他去年的微观经济学老师太强了,他去年上他的课,由于太难跟不上,在第一次期中考试之后得了十几分后就放弃 了,所以今年重新学这门。

他说去年那个老师今年退休了,去年第一次期中考试,全班最高30多分。上课老师基本不怎么讲,留作业都是他外面接的公司的工程,我心想理工科的可以接工程,我们学得这个经济学也有公司信吗?
他说当然有啊。华盛顿州的渔民为了经营的更好,都是请他去做咨询。所以他留的作业是最难的,和实际结合最紧密的。

我们国家人们往往说的和实际结合的意思是,不要去用课本学的东西,因为那个解决不了问题,还是在社会上学本领吧,其实我觉得不是课本的东西解决不了问题,是因为你学的不精不会解决问题。

而美国人相信理论一定会指导实践的,他们如果发现理论如果不能解决实际问题,那么一定是理论不够完整和完善,所以他们会用更复杂的数学去完善理论,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学美国的东西感觉那么难,因为他们要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而被迫把理论改造的很复杂,实践证明这样复杂的理论确实可以解决问题,我们这学期学的计量后感觉自己就可以做点东西的。

学生们都不会做他的作业,但是不做又没有平时成绩,所以都被迫大家一起课下约个时间,找个空教室一起研究题。
研究题的方法是大家坐一起,谁会哪道题,谁就去黑板上写出来,给大家讲,最后把题都做完。那个台湾同学继续说我们没有赶上那个老师很遗憾。我们想我们一个计量经济学就够受的了,如果再加上那个老师,非吐血不行。


我这个人比较喜欢计算机和电子科技产品。来美国之前,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中国人那么聪明,所有的电子产品的核心的控制芯片,内存芯片都是美国公司或者日本韩国公司造的,中国自己为什么造不了?

虽然大部分电子产品都是中国制造,但是懂行的人都知道,里面的芯片几乎全是国外的,中国所做的只是把芯片,内存买来,焊到电路板上,然后组装上外壳就可以了,干的完全是最低端的,最没有技术含量的活。因此企业赚的钱都是很少的部分,这些电子产品的价格有一半多要被外国的芯片厂赚取。

这也就是为什么电子产品不能和国内的农产品,普通小商品一样有适合中国人的价格,而电子产品一般都是和美元国际价格接轨的。因为成本降不下来,产品的主体成本,是外国厂商定的,我们要降价只能降自己不到20%的利润,所以降价空间很小,一旦外国厂商也把同类产品降价,那么我们的国产厂就没有取胜机会了。


现在液晶电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造成这个情况的根本原因上是没有核心技术。为什么没有核心技术?以前总是认为为什么美国那么走运,老天怎么那么照顾他?我来到美国以后,感受了一下美国的高等教育,又回顾了一下自己的高等教育感觉非常正常,太正常不过了。


6.多数在美学习学生都面临很多压力


我在学习的中期,上留学论坛看了看大家在美国的反应,结果这些国内十分优秀的人,在美国也都开始发起牢骚,我可以列举如下:
考,考,考,考死算了。


每两个星期就考一次试,考完试还有一大堆homework,全都算进期末成绩里的。前次考完疯赶作业,拉下两天的课没复习,还没缓过劲来,又要考了。

第一学期上课听不太懂,我觉得我下课要花比别人多很多的时间看书,第二个星期才发现听懂了一些。上的课还是我没学过的,别人听课算复习而已,对我来说全是新的内容。


师兄师姐安慰我说过一个学期就好了,可是大部分的考试都在第一学期,第二学期只有一两个考试了,适应又怎么样呢?大局都定了。
郁闷,继续看书去了。


大家累么?


不知道是不是只有我感觉这样,上课累死,考试累死,实验累死,写文章累死,专业还不好找工作,于是修外专业的课,作业能写傻,出来找工作吧,认识的人好多因为交流工作不顺 被fire掉,每天神经都处于紧张状态,觉得晚上醒来的时候还兴奋的不行,活的那叫一个提心吊胆。


等等,以上是我在这学期中期的时候看见的帖子,当时大家都在喊累。
到了期末我又上了上论坛,看见有一个博士得了C,教授建议他退学,他想重新申请。
PhD第一年成绩不好,紧急求助-PhD第一年成绩有了一门C,教授建议我Quit,但是还是希望能在美国继续待下去,想问一下各位前辈转学要如何转?对于去年申请过的学校,还需不需要另寄材料?我可不可以把已经读完的两门B的课程的学分转过去?
还有一个一科平均78.5结果B以下,也在人心惶惶:


紧急求教各位如果GPA低于3.0,还能继续做TA吗?我这学期有一门课的总成绩是78.5分,也就是C,这样使得整个的GPA<3.0,这样导致了一个scholastic probation,本来下学期已经定好了要去biology做TA的,biology deparment已经给我发了appointment,这样的话就不知道还能不能去做了。
还有一个硕士2年没有读
我的master要延期毕业了…
当时拿的奖学金只给两年,今年8月份以后我就要自费了,sigh~
我一年前还雄心壮志要读phd,现在连个master都读不明白,sigh~
每次见到朋友和亲戚,别人都问我为什么要延期,我就说课很多,没修完。


实际上,别人都修完了,只有我没修完。原因只有一个,就是我太挫了,只是我没有说出来……
所以我说的这种压力和教育模式在美国都是一样的,并不是我们学校特殊。而且我们学校只是美国排名一百多名的学校,据我们系的那个中国同学说,在美国常青藤名校学习的人基本每天只睡2个小时。
在美国的学习使我感到,我们的高等教育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要知道我是在全美排名100多名的学校,并不能算美国的非常好的学校,但是学到的东西确实是实打实的

而我在国内本科的学校在全国的排名也至少在前100,至少是个以省名命名的大学,但是从中出来确实是什么也没有学到,你让我们讲讲什么经济规律,或者让我们的工科同学讲讲芯片怎么回事,基本都讲不出来。


总之,美国为什么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体制上的问题我不想多说,多少经济学家都有很好的建议。我觉得我们最能控制的,也是在整个人类改造自然和世界过程中最有活力和主观能动性的人本身。

我们的高等教育出现了很大的问题,我们的高等教育缺少了监督鞭策和激励机制,而且对于学习的东西也并没有从难从严要求学生,导致反而没有中学阶段学生们学的好。如果说我们的中学教育是在整个中国教育中最有效率的(但并不是最好的,因为对于应付选拔性考试,老师只重视学习好的学生,而学习不好的学生好多都破罐子破摔了),但是这个教育只是基本功训练,距离可以用来指导实践,改造世界还差很远。


所以基础教育再好,高等教育出现问题,我们的科技也上不去,科技上不去,经济也只能做一些最低层次的。每年诺贝尔奖评选结束之后,我看网上有很多中国网友,都在愤愤不平,说就是因为美国的军事政治强大,所以评选委员会迫于压力会给他们评上很多。

而我们国家人很聪明,却总是离诺贝尔奖很远,太不公平了。还说美国出现经济危机了,却都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中国经济这几年发展这么快,却得不了经济学奖,太不公平了。

他们不知道世界上除了中国人民勤劳勇敢以外,世界其他国家的人民一样智慧勤劳勇敢。如果说一百多年前,林则徐呼吁中国要睁眼看世界,那么现在我们国 人仍需要透过迷雾看世界,不要被外国的种种假象所迷惑,不要再像生活在井底的青蛙一样低估自己没有看到的东西。

By 大西洋船员

计算机毕业生的至暗时刻

码农曾经是多少人艳羡的工作,但随着人工智能越来越强大,再加上三年疫情对很多行业造成的毁灭性打击,就连“含着金汤勺出生”的计算机专业学生都面临着空前的就业危机。

以下是网友“明月湖往事”的肺腑之言:

现在美国的计算机专业非常难找工作,硅谷的各大厂亚马逊直接延期了所有应届生的Offer。

Meta基本上没有Return,Google苹果这些也没有多少Return,唯一招人的就是TikTok。但是TiKToK现在也被美国制裁了。

现在CS的长远发展并不好说,因为gpt的发明,编程变得无比简单,以后码农可能就像以前的英语专业一样,人人都会编程,码农很有可能会失业。就好像新世纪初期你会英语可以做外贸就可以赚大钱,现在人人都会英语了读英语专业已经没有任何价值,码农同样的道理。

说实话计算机有点像15年的土木,中国之前城镇化土木建筑行业非常缺少人才,建筑都是清华分数最高的专业,但是现在呢?土木建筑基本上是劝退专业。现在人们在计算屏幕上使用的时间已经到头了,计算机很有可能就是下一个土木。

最关键的是,美国绿卡太难了。合理的计算2023年开始排期,十年拿卡是非常正常的。当然23fall的同学开始排期可能都要25、26年了,那时候十五年拿绿卡也不是不可能。更不要说F1Check、H1B抽签等一系列问题了。

所以应届生应该怎么办呢?如果有加拿大的学校录取果断去加拿大,加拿大基本上毕业一年内就可以差不多拿到永居。我之前有初中同学去加拿大读本科已经永居了(我才刚刚研究生毕业)。

如果有博士录取果断读博,读博出路还是多一点。在计算机没有越来越内卷的情况下读博是为数不多的选择。

如果只有美国CS的master offer,如果是家里有钱全当出来旅游那没话说。如果家里经济条件不好指望着逆天改命,我觉得还是洗洗睡吧。

没有例子的支撑结论永远是空洞的,下面前2个人都是认识的同学后两个都是网上真实可查的例子(我觉得他们没有必要骗人)大家自己体会吧

同学A,高中就获得过NOIP的一等奖,大学本科在华五,计算机美国TOP10CS硕士,还有极其高额的奖学金。毕业找不到工作,无奈去了ICC(Indian Consulting Companies 印度码农中介)。现在在ICC泡了好几个月,可惜一个面试都没有。

同学B,985计算机专业毕业,年级前三,美国TOP20计算机硕士。2020fall毕业因为疫情GAP了一年在国内实习,实习了一年有大厂经历。在美国暑假Meta实习,结果最后找不到工作找到了推特的Offer,但是推特大裁员offer直接黄了,回国去了华为。

同学C,ICC(Indian Consulting Companies 印度码农中介)的例子本科是美本会计专业,研究生转码,毕业找不到工作无奈去了ICC,在ICC好几个月没有一个面试,转投会计的岗位一周就上岸。

同学D,这个是一亩三分地的例子。国内startupBAT,暑假meta实习都待过。算上实习有4年经验。投了几百份简历没有任何回复。之前主要做front end,但也偶尔写backend,可以算半个fullstack,目前是北美普通学校CS硕士在读,6月毕业。但是为了能拿到面试,用写着3月毕业的简历在投,每天至少投三四个小时。从去年实习结束到现在数不清总共多少个了大厂都是毫无反应的,中小厂收到过六七个hr call,但都没有后续。好不容易拿到两三个小厂面试,面到最后要么是告知没有head count,要么是内部有transfer不再招外面的了。

计算机应届生未来的出路在哪:

1.不要润美国,美国F1签证很容易被Check,Check以后四五年没法回国。H1B抽不到绿卡,排期10年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成本和大量的机会成本,结果还没有办法百分百润,润美国真的得不偿失。

2.选择计算机要及其慎重。计算机未来的前途并不明朗,尤其是本身专业不是计算机的人不要转码。如果本专业就业不好可以转专业,但是不要选择计算机,要不然你会死的很惨,竹篮打水一场空,职业发展搞的一塌糊涂。

一群人在这里做鸵鸟把头埋在沙子里,目前的事实已经很清晰了:

1.美国目前大环境极差,应届生毕业就失业。大厂冻结招聘,在中介公司泡大半年没有一个面试,简历投几百份没有面试。无论是有几年工作经验都是这样

2.计算机长远发展存疑,gpt横空出世颠覆性明显,而且计算机已经失去了新的热点(对比08年的智能手机的发明,15年的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的火热,20年zoom的居家办公)。我不敢说gpt一定会让码农失业但是gpt和前面几波浪潮不一样

3.美国绿卡10-15年排期已经是事实了,花了大价钱花了时间花了机会成本还没法润大家要想好!!!

有人在评论区给出他同学某大佬的例子我相信是真实的,就这个背景在北美求职已经是顶级了。要知道美国更看重实习(工作经验)而不是学位。有人PUA说下面的大佬不是计算机科班出身,所以找不到工作完全是外行的表现。就这样的大佬结果还是找不到工作,现在本科生扪心自问有几个人可以有人家的实习背景?我同学本科国内C9非码专业研究生申请到了我们学校,但是gap了一年leetcode1000+题周赛2200+分N段大厂实习国内外企+美国大厂去年夏天实习的时候没拿到return。然后海投A厂发了offer后又delay了,现在投了也有非常多了,但是面完后都没什么消息。

“为什么不回国?”人家女朋友和他一起来的一年的program商科专业,工作极其稳定,试问他咋回国?让女朋友把工作辞了?最后没办法只能尝试继续投不行就只能去中介了。

人工智能颠覆性的创造改变了很多产品的逻辑(例如chatbox团队一锅端),提高了程序员开发的效率,同时也减少了程序员的需求。而且降低了程序员的门槛,导致更多人来卷(以前很多人学不会就放弃了,现在有了人工智能的辅助学得很快,以后甚至人工智能可以脱离人类编程了)

有些人还是很乐观的,呵呵你们要来给美国高校送钱人家乐的不行。如果你实在不信,就当我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吧!

By 明月湖往事

中国本科可以直接申请美国博士是真的吗

对于很多同学来说,学士学位是第一步,硕士学位是第二步,博士学位是“终极”。但事实上美国的硕士与博士项目同属于研究生教育(graduate education),你是可以“跳级”,本科毕业后直接申请博士的。还能在就读博士期间获得硕士文凭。有图有真相(截图自宾大官网)——

当然,你还可以就读硕士博士的联合学位,比如MBA和心理学博士(PsyD) -心理学双硕士和博士项目。或者MBA /医学博士(MD)项目,这个项目会将MBA和医学学位结合,分析如何更有效地运营独立执业或在医院中发挥领导作用。波士顿大学 joint MBA / MD program就是专为对临床医学和医疗保健业务两方面都有兴趣的学生开设的,通常需要至少五年的时间学习研究相关内容。

一般来说,我们的选择还是集中在,本科毕业读研、本科毕业直接读博、读研后读博这三种,那么在这里面

哪种更适合你?

直接读博对你来说有多大可能性

能申请上?

Master degree:

美国硕士学位是在一个专业领域为学生提供扎实的教育。学生通常获得硕士学位是为了在特定的研究领域或专业实践领域继续深造。申请硕士学位几乎都需要学士学位。而就读时间,一般情况下全日制研究生可能在大约一到两年的时间获得硕士学位。美国的硕士大体分为学术型或者职业型。学术型硕士为thesis based 或者 research based,即需要跟一位教授进行学术研究,并发表论文才可以拿到学位;而职业型一般为course based,学生只上课或者可以去实习,并没有科研上的硬性要求。

Doctorate degree:

美国博士学位为学生提供某一特定专业领域全面深入的教育。博士毕业生往往做教授或研究人员,从事学术研究工作。当然有很多博士毕业生选择了其它工作,在如今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中,很多企业都在寻找那些在各个领域(包括工程,信息技术或许多其他领域)表现出超凡智慧、毅力和学习能力的极端合格人才。

博士训练的过程更长,工作量更大,要求也更高。有人将“Ph.D.”戏称为“Piled higher and Deeper”(“垒得更高、专得更深”)。美国博士要在研究生院至少学习五到六年。许多学生可能需要7-9年才能完成,也有花费10年才获得博士学位的有些研究生课程允许有意愿的学生完成硕士学位后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相反,攻读博士的学生如果不再将学术研究作为自己的毕生追求的话可以在拿到硕士学位后毕业离开。

博士还是硕士?

在美国,硕士和博士是不同的升学途径,培养方向、培养方法、就业选择都不相同。博士主要为了塑造研究型人才,因此课程设置偏理论,内容比较深入,未来的目标是专业的研究学者。所以学习过程较为枯燥和漫长,没有清晰的职业规划和强烈的专业兴趣支撑可能很难坚持完成。而硕士学位往往更注重职业导向,允许专业或集中在一个领域,以便你将学习重点放在一个主题的特定方面。

不过由于博士学位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完成,因此通常需要花费更多的费用。如果完全自费的话,家庭是否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则成为最关键的因素。不过,去美国读博士是几乎最有可能得到全奖的,尤其对于那些申请硕士学位很难拿奖的同学来说,申请博士学位,则几乎可以拿到全奖。如果申请人申请到美国博士全奖,则几乎可以cover掉在美国的所有学费以及生活费,甚至来回机票。

在申请方面,美国Ph.D.项目没有必须先有硕士学位的强制要求。知名学校比如MIT、哈佛、斯坦福等,会更倾向于招收直申博士的本科生,希望以自己的教学模式从头开始,全程培养具有本校风格的科研人才。不过,美国博士申请的要求比硕士高,申请难度也比后者大许多。文科专业比如社会学、公共政策、国际关系等,允许本科直接申博的大学比较多。而对于理工科专业学生,接受度比文科学生相应小,申请难度也更大。不过本科直接申请博士如果被拒,个别学校可以在校方允许的情况下转为硕士申请。同时在博士就读期间如果半途改变主意只获得硕士学位也是被允许的。

直接申请博士该如何准备?

随着近年来申请数的激增,美国大学在录取时愈加谨慎,论科研能力的话还是硕士生更强一些,因此本科生在与硕士生的竞争中不占优势,就算申请成功也是屈指可数。如果你能够直接从本科生进入到你的梦校,参加的科研项目中去,那非常完美,顺风顺水;但如果你的定校目标很高,但你在本科生阶段又没有太多的机会进行项目研究,那申请一个硕士研究生学位是一个锻炼自己很不错的机会。

本科是文科的毕业生申请博士学位比理科生相对容易些,理工科的本科毕业生必须在研究领域内有闪光点才能与硕士毕业生相竞争。申请者不仅要有世界知名学术会议、期刊上发表自己的论文(或者获国际奖项),而且还要有教授对你的学术观点产生兴趣才可能申请成功。

如果准备申请美国博士的话一定要从大一开始准备。GPA是一个重要的评测标准,也是PhD申请最重要的一环。它除了证明你的学习能力外,更重要的是判断你是否擅长做科研。GPA争取至少在3.5以上,其次一定要将托福或雅思考试、GMAT/GRE/LSAT/MCAT的考试搞定,获得较高的成绩。

大三时,GPA、排名这些因素基本敲定,此时对申请PhD的同学来说,重点在于背景提升。以往的研究经验与表达能力很重要。曾经发表过的学术文章,对于申请来说是非常加分的。特别需要关注的申请材料是推荐信。如果能在科研实习项目中有大牛教授给写推荐信是最好的(对你印象很好的导师),如果没有的话那么你需要一个真正了解你的推荐人来为你撰写。

如果具备相应的条件,同学们也是可以大胆尝试一下的~如果想要按部就班的读完硕士再读博士,那么也要注意上述几点,脚踏实地、按部就班的踏进你的梦校大门。

美国博士种类

1)Doctor of Philosophy (PhD)5 – 8 年;

2)Juris Doctor(J.D)- 3 年;

3)Doctor of Medicine(M.D)- 7-8 年; 

4)Doctorate in Education (Ed.D) – 3 – 5 年;

5)Doctorate in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DBA) – 3 – 5 年 

6)The Doctor of Musical Arts (DMA) – 3 – 4 年

毕业要求

1)修完学分;

2)⼊学后 2-3 年内通过资格考试(Qualification Exam); 

3)撰写论⽂/RP,完成课题审批;

4)论⽂答辩(Viva)

学费

学费:申请全奖则⼏乎不⽤学费,⽽半奖出去则要 50 万-100万人民币左右。根据所攻读专业学年的不同,以及公⽴⼤学与私⽴⼤学的不同,学费也有很⼤的差异。法学院:每年$43,000 到$35,000 左右;商学院:每年$46,000 到$39,000 左右;⼯程学院:每年$35,000 到$15,000 左右

申请文书材料

1)个⼈简历

2)官⽅成绩单同时还需要 GRE/GMAT 成绩

3)论⽂或出版作品

4)院校⽹上申请表格

5)银⾏财产担保相关材料

6)推荐信 通常需要三封推荐信

7)个⼈陈述(SOP)

8)Writing Sample

9)本科及研究⽣论⽂

10)已获得的学位

其他考试

1)TOFEL: ⼊学前⼀年 9 ⽉份考出来,105 分以上,托福成绩邮寄到学校通常要 6 周⾄ 8 周时间,委托邮寄时需要缴纳邮寄费⽤。

2) 商学院 GMAT,医学院 MCAT,法学院 LSAT,其他 GRE,⼊学前⼀年 9 ⽉份考出来

GRE:325+(AW 3.5+)(170+170+6),90%以上的项⽬都可以接受 GRE代替 GMAT

GMAT:730+(800+6);MCAT:510+(528);LSAT:170+(180)

套磁

提前 1 年套磁⽐较合适,建议套磁,导师会发挥⼀定的作⽤。教授实验室⽹⻚上有“join us”字样的,套磁的成功⼏率会⽐较⼤。套磁信要简短 200-300 字最多,附件附上 PS 和 CV。

面试

⾯试理⼯科博⼠申请⼀般都有⾯试,⽂科不⼀定。正常⾯试的时间在 1-4 ⽉份,也会有⼀些例外的同学,在申请期间就完成了⾯试,主要是因为申请项⽬的不同和教授有没有独⽴招⽣权决定的。

国际⽣⾯试⼀般通过 Skype 视频⾯试,但美本的同学会被邀请到本校园⾯对⾯⾯试。对于有独⽴招⽣权的教授,会单独找申请⼈⾯试,对于录取委员会权利很⼤的学校,则会由⼏个教授⼀起⾯试。拿到⾯试不⼀定会录取,尤其是同⼀所学校⼏个教授⼀起⾯试的,但是录取的可能性会很⼤。⾯试后,⼀般不超过⼀个⽉就会给结果,如果是教授单独⾯试的,⼀般会当场给结果。更多博士申请服务,请戳下图!

美博申请心得

英国主要是导师制,导师权力比较大,可以直接招自己有意向的学生。

美国更多学习是通过 committee,类似于国内的招生委员会。学生通过招生委员会进入意向的学院,挑选导师,之后至少进行三个实验室的 rotation,就是实验室轮转,由此决定自己最喜欢的导师和研究方向。进入目标实验室之后,通过阅读大量文献,跟踪最新科研成果,最终确定研究方向的具体细节。

其实在美国这边申请的时候是没有一定要提交RP的,像在做英国留学申请的时候,在你的申请页面是一定要提交RP的,是对应你未来实验的一个规划。美国留学尤其是北美留学,他不需要你提交RP,他所要提交的是类似于PS,但更多的是 research statement,就是你之前做过东西的总结,这也是英国和北美比较大的一个区别。

关于老师套磁,重点就是要突出自己的一个特色,像北美留学我们需要提交research statement,一定要突出你和老师相匹配的点,导师招一个博士生,他最愿意看到的就是你进入实验室就是可以替他干活,不需要通过学习,这是最重要的。所以在套磁的时候你可以查一下这位导师目前在做什么研究,如果你能突出自己曾经做过类似的研究,那成功概率会比较高。

美国博士就是比较难申请,一方面美国现在的资金没有之前那么多,科研投入的资金没有以前那么丰富。第二,越来越多的学校走招生委员会,如果你去套磁老师的话很难得到一个比较积极的回复,你必须要先通过委员会,接下来才能和老师有更多的交流。申请的话实力很重要,但是运气也很重要,因为有些老师每一年都招,但是碰巧这一年资金出现一些短缺,或者今年他不想招新的学生,所以不管怎么联系都没有结果,这个就要看自己的运气了。

欧洲和北美都需要提交语言成绩,托福和雅思。北美需要更多的一项英语考试就是GRE,就是研究生入学考试,多了这一项。

美国申请博士时的面试,当你通过了committee的审核之后,你的名字就会出现在,可以想象出海报长的一个屏幕上,如果有老师对你感兴趣,就可以点击你的名字,就会出现相应的联系方式,他就会面试你了。

我收到了三个老师的面试,都是一对一在不同时间的面试。不同教授他的风格完全不同,有的老师他的风格比较中规中矩,会问一些比较基本的问题,比如你为什么报考我们学校?简单介绍一下自己之前的研究经历、之前是否来过美国?

有些老师就会比较随机一点,就会问你对什么研究比较感兴趣,或者在科研经历中发生的一些有趣的事啊,或者你觉得在你过去的科研经历中你觉得什么比较重要?每个老师的差别还是比较大的。

我的奖学金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就是所谓的免学费,就是你会收到一个账单,就是学院帮你把这个学费付了,这是其中的一部分。第二部分就是teaching assistantship就是助教奖学金,这个要求你去带本科生的课程,一般是一年级或者二年级的课,主要是生物的入门级的一些课程,每个星期会上12-14小时的课程,不仅是包括上课时间,会包括你课前准备、批改作业的时间,以及监考、回答学提问,这些都会算进去。

祝各位学子申请顺利,心想事成!

By 搜狐曼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