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的智慧:从成交量看庄家如何建仓

有则寓言:一匹黑马在江边溜达,看到江中有条小船慢悠悠地漂着,马嘲笑船太慢了,于是一场比赛开始,马一路狂奔很快将船抛在后面,但没多久马便累得 筋疲力尽,倒地而死,小船不久到了马倒下的地方,从马的尸体旁边经过、顺流而下,走向远方……小船顺应自然,借助的是大自然的力量,顺势而为。黑马以逆抗 顺,注定要输。股票投资也是一场马拉松比赛,要最终胜出,不是靠短期领先,一时的暴利,而是要靠股票长期稳定的增长。证券市场中充满了诱惑,好多人都想快 速致富,看图跟庄,打探消息,找黑马,频繁操作,投机。有一小部分人短期内也赚了钱,个别的甚至还赚了大钱,然而过了一个周期后我们会发现其赚到的那部分 金钱又亏损回去了。这是什么样的一种原因呢?

  一个国家经济形势发展快速而健康,其国内企业的发展状况就越具有活力,国家经济形势越是有利好 的消息,也越影响企业所制定的未来发展战略。就像一棵小树春去秋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最终长成参天大树一样,股票投资也是和很多因素联动一起的,作为中小 散户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就必须与国家的经济形势、金融环境、发展趋势等各项因素联结一起,充分认识经济发展之“势”,金融政策之“势”,国家宏观调 控之“势”,制定出合理的股票投资策略。“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故而,价值投资须顺应天理、顺应社会、自然的发展、规律,达到天人合一。

  水有水势,兵有兵势,股有股势,逆势而为宛若螳臂挡车,不自量力,顺势而为犹如天地借势,一日千里,做股票最重要的就是要顺势而为。

  追随领头羊

  每当投资者或投机者有一段时间连续一帆风顺后,股票市场总会施放一种诱惑作用,使他变得或者麻痹大意,或者野心过度膨胀。在这种情况下,要靠健全的常识和清 醒的头脑才能保住已有的胜利果实。不过,如果你能毫不动摇地遵循可靠的准则行事,那么得而复失的悲剧就不再是命中注定的了。

  众所周知,市场 价格总是上上下下、不停运动。过去一直如此,将来也一直如此。在那些重大运动背后,必然存在着一股不可阻挡的力量。了解这一点就完全足够了。如果你对价格 运动背后的所有原因都不肯放过,过于琐细、过于好奇,反倒画蛇添足。你的思路可能被鸡毛蒜皮的细节遮蔽、淹没,这就是那样做的风险。只要认清市场运动的确 已经发生,顺着潮流驾驭着你的投机之舟,就能够从中受益。不要和市场讨价还价,最重要的,绝不可斗胆与之对抗。

  还要牢记,在股票市场上摊子铺得太大、四处出击也是很危险的。不要同时在许多股票上都建立头寸。同时照顾几只股票尚能胜任,同时照顾许多股票就不胜负荷了。

  因 为当时某个特定的群体中某只股票已经明明白白地掉转方向,脱离了整个市场的普遍趋势,便会纵容自己随之对整个股票市场的态度转为一律看空或一律看多。 在建立新头寸之前,本该更耐心地等待时机,等到其他群体中某只股票也显示出其下跌或者上涨过程已经终了的信号。时候一到,其他股票也都会清晰地发出同 样的信号。这些都是本应耐心等待的线索。

  但是,很多人没有这样做,而是迫不及待,要在整个市场大干一番,结果吃了大亏。在这里,急于行动的 浮躁心理取代了常识和判断力。当然,我在买卖第一个和第二个群里的股票时是盈利的。但是,由于在买卖其它群中的股票时赶在零点到来之前就已经入 市,结果切掉了原来盈利中的很大一块。

  当你看清某一特定群体的运动时,不妨就此采取行动。但是,不要纵容自己在其他群中以同样方式 行事,除非你已经明白地看到了后面这个群体已经开始跟进的信号。耐心,等待。迟早,你也会在其他群体上得到与第一个群体同样的提示信号。注意火 候,不要在市场上铺得太开。集中注意力研究当日行情最突出的那些股票。如果你不能从领头的活跃股票上赢得利润,也就不能在整个股票市场赢得利润。

  主力在建仓阶段有多种手法,这些手法虽然隐秘,但从价量观察上来看,应验了那句谚语“没有不透风的墙”。在股价极易被大资金操纵的情况下,成交量犹如中小投资者手中的一把利刃,只要能够对成交量的变化进行仔细的分析,就不难发现主力的真实意图。

  1、成交量的大小通过换手率的高低反映了市场的活跃程度。一般来说,成交量越大,表明市场对当前股价的认可程度越小;反之则越大。指数或价格处于上升阶段时成交量往往很大;股指见顶时成交量便极度萎缩。

  2、成交量的异动预示股价即将发生较大的突破。当股价处于相对底部的区域时,如果成交量在放大的同时股价并没有较大幅度的上涨,则表明主力正在进行积极的吸筹;相反若股价越往上涨,成交会比前期减少;随著股价升高,愿意抛售的人反而减少,则反映出市场强烈的惜售心理。而黑马的出现往往是反其道而行之,它会在低位时大幅放量,甚至超过前期筑头时的成交量,这种情况被称为“巨量过顶”,表明该股后市看好。有些黑马在主力吸纳时往往能在量上找出迹象,而有些主力则喜欢悄无生息的吸纳,在低位时并无明显的放量现象。这些个股在上升过程中明显的特征是成交萎缩,甚至越往上涨成交量越小。主力用少量成交即可推升股价,从而透露出这样可靠的信息。

  3、成交量的活跃也反映了个股突破后的爆发力度。换手率越高,参与者越多,一旦市场向某个方向突破,原来巨大的多空分歧会因一方的胜利而迫使另一方不得不加入己方;换手率较低,日换手率一般不超过10%,以极少的成交量即保持持续升势,则说明上升趋势一时难以改变。虽然直接快速拉高建仓的方式目前被主力应用得并不多,但是投资者从一段时间的换手率也能够捕捉到主力的意图。

  4、个股的活跃程度反映的是新主力还是老主力及其实力水平:一般来说,当新主力介入时,从收集到控盘的时间相对较长,成交量会相应的活跃;但当主力已经完全控盘,筹码高度集中,要拉多高则由老主力决定,从而产生第一波升浪。

  如何通过成交量去识别主力是否建仓?

  (一)横盘建仓

  股价在经过漫长的下跌后,庄家开始入驻建仓,使得股价逐渐止跌企稳,形成横向盘整格局。由于庄家在这一区域调动资金进行收集,强大的买盘使股价表现得十分抗跌,图形上形成一个明显的平台或箱形底的形态,股价方向不够明确。这种方式往往时间较长,一两个月、半年甚至更长,其间股价起伏极度疲软,又没有明显的放量过程。但是,如果单纯横盘的话,将使市场中的抛盘迅速减少,不久就会出现没人抛售的现象,这时只能采用震荡的手法,逐出部分意志不坚定的投资者,成交量会略有活跃迹象,但由于没有大阳线、大阴线,不容易引起短线投资者的注意,使庄家在横盘中吸货的意图得到极好的隐蔽。在低位长期横盘的股票一旦启动,其涨幅往往十分惊人,“横有多长,竖有多高”说的就是这种形态。对于中长期投资者而言,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这类股票的价量的主要特征如下:

  (1)股价处于相对低位。所谓低位就是说这只股票已经经过了长期的下跌,跌到了前期高点的50%以下,有时候甚至跌到原价位的30%左右。在下跌的初期,曾经放量,但在低位开始横盘之后,成交量较为清淡,一副没人管的样子。

  (2)盘整时间相对较长。一般横盘时间要在3个月以上,有的股票则长达半年,甚至更长。因为横盘的时间越长,割肉盘就越多。散户中很少有人能看着手上持有的股票连续长时间纹丝不动而无动于衷的,因为大盘在此期间肯定是来回好几次了。通常,大家都会割肉去追随强势股,以期获取短线利润,庄家则恰恰希望这种情况出现,悄悄地接纳廉价筹码。

  (3)整理期间相对无量。庄家横盘吸货时基本没有明显的放量过程,如果在某一时段庄家吸筹过快,就很容易导致股价上升较快。而且,成交量的放大,容易引起其他投资者的关注。庄家在没有完成吸筹任务之前,并不希望其他投资者看好这只股票。所以,总是少量的一点一点地吃进,尽量避开其他投资者的关注。当然,偶尔会出现脉冲放量的情况,就是隔一段时间,出现一两根小幅放量的中阳线。但事后股价不涨反跌,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过几天其他投资者自然又将它忘记了。

  (4)震荡幅度相对较窄。横盘并非一成不变,纹丝不动。通常来讲,横盘总是发生在一个较小的箱体中,这个箱体上下幅度不大,一般在20%以内。但上下的差价,也是很长时间才能见到,短期内根本无利可图,不会吸引短线跟风盘。在大部分的时间里,上下差不过10%,谁也没兴趣去做。庄家连续吸筹一段时间后,股价上升了一点,为了降低成本,一般会在三五天时间内,把股价打回原处,然后重新再来。不过,有的庄家很狡猾,做出的箱体十分不规则,震荡的周期来回变,震幅也不固定,有时根本触不到箱体的上下沿。这时候,我们只要把握“总的箱体未被破坏”就可,中间有许多的细节不去管也罢,免得受捉弄。

  下图就是000040在2006年10~12月吸货的走势实例。该股在2006年下半年股价已经跌无可跌,开始横盘探底,这时庄家开始隐蔽潜伏建仓进入。为了消磨散户耐心,庄家减少横盘震荡的幅度,使得博取差价的参与者如食鸡肋,最终将筹码交给主力。

  (二)缓升式建仓

  缓升式建仓,也叫推高式建仓或边拉边吸式建仓。庄家采用这种方式,多是由于股价已被市场慢慢推高脱离底部,市场前景看好,投资者出现惜售,只能逐步推高进行收集。在图表上会出现阶段性特征,即进二退一或进三退一,先拉出两三根小阳线,再拉出一根小阴线。由于庄家无法在相对底部吸到足够的筹码,因而成本较高,风险也相对较大。因此庄家在选股时必须配合丰富的市场题材,否则得不到市场的认同,根本没有获利派发的空间。采用此方式建仓的前提,通常是在大势中短期已见底,并开始出现转跌为升的迹象时进场,成交量缓慢温和放大。

  庄家意图是通过股价的缓慢上涨,达到边建仓、边洗盘、边换手的目的,逐步抬高底部,为日后拉升奠定基础。

  散户在这种情况下应该买阴不买阳,即在股价下跌收阴线时买进,不在冲高阳线时介入。同时以中、长线操作为主,待放巨量时分批出局。

  下图就是000042在2008年年末的走势实例。该股在2008年年末股价经过长期下跌见底,这时庄家开始建仓进入。为了不引人注意,庄家采取缓升方式推高股价,成交量也温和放大,为后期拉升赢得了宝贵的底部筹码。

  (三)缓跌建仓

  缓跌式建仓也叫边压边吸式建仓,与缓升式建仓相反。这种手法大多出现在冷门股或长期下跌的股票里,庄家在吸货时常以缓跌的方式完成,因为这类股票已基本为市场所遗忘。在走势上阴气沉沉,黏黏糊糊呈小阴小阳下行,疲弱态势终日可见。通常,缓跌很少出现跳空走势,股价总体下跌速度缓慢,单日跌幅也不大,但下跌周期很长,很难判断股价在什么时间可以真正见底。其间震荡幅度不大,成交量萎缩,开盘以平开为多,有时庄家为了做盘的需要,故意以低开高走的方法,制造出实体很大的假阳K线,但当日股价仍在下跌,而且可能连续以这种方式下跌。投资者多持悲观态度,对后市的涨升不抱太多的希望,认为每次盘中上冲都是解套或出逃的最佳时机,早一天出售就少一分损失,于是纷纷沽售股票,这样庄家就可以吃进大量而便宜的筹码。

  其价量方面的主要特征如下:

  (1)整个缓跌期间的成交量总体水平是萎缩的,缓跌途中遇反弹成交量可能略有放大但不会很充分,也不能持续,而单日突发巨量的反弹则不太正常,显得过激。但到了后期特别是逼多的时候,成交量可能会放大不少。

  (2)股价缓跌中不断以反弹的方式进行抵抗,甚至走出局部小型的V形、W形或头肩底形等反弹形态,股价维持一段虚假繁荣以后,又继续下跌,这种反弹为继续回落积蓄下跌的能量,直到无力反弹时股价才有可能见底。只要股价还有较大的反弹,则股价就无望看到底部,这叫反弹无望或反弹衰退。

  (3)股价运行似波浪运动,只不过像退潮的海水一样,一个波浪比一个波浪低。也就是说,股价反弹的每一高点都不及前期高点,高点一个比一个低,低点一个比一个矮,而且从波浪形态和数量很难判断股价何时真正见底。在一个波浪形态内,一般股价贴5日均线下行,很少突破30日均线(一个波段下跌结束以后的弱势反弹,股价可能上摸到30日均线附近)。股价回落整体角度一盘在30度、45度、60度左右。

  下图就是000042在2006年9~12月的走势实例。该股在2006年9~12月的走势中股价缓慢下跌,高点一个比一个低,低点一个比一个矮,缓跌期间的成交量总体水平萎缩,主力隐秘的吃货行为使得散户不知何时见底而交出筹码。

  (四)拉高建仓

  拉高建仓,表明庄家实力雄厚或作风凶悍。这种形式大多出现在大盘下跌阶段末期和平衡市况中,或冷门股和长期下跌的股票。庄家在被市场认为是不可思议中将股价迅速抬高,甚至个别凶悍的庄家可以使股价连续冲破前期阻力,创下历史天价,从而顺利完成建仓。其优点是:牺牲价位,赢得时间。其原因是:背后蕴藏着重大题材,一旦公布将直接导致股价大幅上升,时间较为仓促,来不及于低位吸筹或出于严格的保密需要,担心其他资金在低位抢筹码,提前打市场的“突袭战”。从逻辑上说,既然庄家肯出高价急速建仓,表明股价未来应该有极大的涨幅,拉高建仓事实上反映了庄家急于吸货的迫切心态,如果将来没有极大的上升空间,庄家是不会把大量资金投入其中的。

  拉高建仓两种手法的价量表现方式如下:

  (1)一步到位。有些庄家性子急,不喜欢推高建仓,就采用在一两天时间突然拉升,快速放大量拉出一两根大阳线或一两个涨停板,将股价迅速拉高到目标位,然后通过大幅震荡,形成高位平台或旗形整理态势,同时成交量明显增加,给散户造成出货假象,而庄家悄悄接手散户获利盘抛出。这样做成本要高一些,但是建仓时间可以缩短(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坐庄利息)。有这种形态的股票,易于推断启动时间,而且涨幅往往很大。

  (2)连续拉升。股价底部已经出现,投资者惜售,庄家无法在底部收集到足够的筹码,为了赶时间、抢筹码,而出现连续拉高,K线角度陡峭,乖离率偏大。庄家在此制造大幅震荡,引发散户抛盘出现(庄家也在做高抛低吸的差价)。

  下图就是000048在2008年年初的走势实例。该股在2009年年初主力以急不可耐的方式连续放量拉升股价,摆出的是抢筹姿态,之所以采用这种方式,往往在该股后隐藏着操作题材。

  (五)反弹建仓

  股价下跌到一个低点以后,无法在底部吸到足够的筹码,为了节省吸筹的时间,就采用反弹式吸筹。这是庄家利用股民“反弹出货”、“高抛低吸”的心理,通过反弹方式,大口吃进筹码,从而快速完成建仓任务。

  反弹到位后,盘面上通常有两种价量关系图:

  (1)反弹回落。股价经过反弹后回落整理,同时成交量萎缩。

  (2)反弹后横盘。股价反弹到一定价位后不随大市回落,而是长时间作平台整理。其他投资者看到大盘走软,便萌发高抛低吸的念头。岂知,庄家照收不误,硬是不让股价回落,反而轻松吸到足够的筹码。但这种吸筹法必须对后市有一个正确的判断,对所建仓的个股的前景了如指掌,有充足的资金作后盾,才可为日后的飙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股价在长期的下跌行情中运行,股民还没有摆脱熊市思维,当出现一波短期的反弹行情时,不少获利盘、浅套盘、割肉盘就会抛出,庄家在盘中悄然接走筹码,同时庄家也利用反弹时机做高抛低吸的差价。

  散户如在底部介入可以先出局观望,待股价回落到前期低点附近重新买入,此时买入比较安全,被套牢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即使后市没有涨升行情,通常庄家在此位置也有一个震荡过程,散户应有机会退出。如果反弹后出现横盘走势,可以待股价放量向上突破时买入或加仓。

  下图就是600203在2008年年末的走势实例。该股在长期下跌后反弹,反弹因由主力介入吸筹而引起。股价反弹到一定价位后并未回落,而是长时间作平台整理。其他投资者看到便萌发保存利润的念头而抛出筹码。而庄家照单全收,轻松吸到足够的筹码。

  (六)打压建仓

  以打压方式建仓的庄家操盘风格非常凶悍,股价常是暴涨暴跌行情。庄家运用手中已有的筹码,向下不计成本地大幅打压,图上出现价格直线式或瀑布式地向下走。通常在图表上股价急跌三四个点之后在低位横盘震荡,集中了主要的成交量,庄家通过这一平台吸纳筹码。这种走势使散户在心理上完全崩溃,走为上策,纷纷争先恐后地出逃,而庄家则一一笑纳。这种收集方式,在大势向下调整时,或是个股有较大利空出现时,效果更佳。但要求庄家控筹程度高,实力强大,且跌幅不要过大,时间也不会太久。一方面,过分地打压只能使更多的卖盘涌出,吃进的筹码将比预期的要多得多,很难控制局面,一旦失控,满盘皆输。另一方面,若是实质性利好时,还会遭到其他对手的抢货,从而造成筹码损失。

  庄家通过股价向下打压,特别是深幅打压,加重散户心理负担直至崩溃,从而夺取散户手中的筹码。

  散户如果还是浅套,股价又刚刚起跌时,可以斩仓出局,待低点补仓介入。如果股价跌幅已达到50%以上,不能盲目杀跌。

  这种方式通常被上市公司庄家或券商庄家所采用,因为这种隐蔽式的收集不是通过二级市场来完成的,而是在一级市场上通过认购、配售新股或上市公司及配股承销商出于配股顺利进行的目的而进行收集的,因而这种方式根本无法在二级市场被发现。有时几个庄家同时看准某一只股票,且持仓量相当,但任何一方都不敢担当主庄而拉升股价,最后只好协议转仓,让其中一方独揽筹码。这样各方得利。由于不通过二级市场进行交易,一般投资者难以在盘面上发现这种行为。

  下图就是600211在2005年7月末的走势实例。该股在2005年7月走出快速杀跌行情,原因就在于主力为了获取筹码,向下不计成本地大幅打压,使散户在心理上完全崩溃,走为上策,纷纷争先恐后地出逃,而庄家则一一笑纳。

  (七)隐蔽建仓

  隐蔽式建仓这种方式通常被上市公司庄家或券商庄家所采用,因为这种隐蔽式的收集不是通过二级市场来完成的,而是在一级市场上通过认购、配售新股或上市公司及配股承销商出于配股顺利进行的目的而进行收集的,因而这种方式很难在二级市场被发现。有时几个庄家同时看准某一只股票,且持仓量相当,但任何一方都不敢担当主庄而拉升股价,最后只好协议转仓,让其中一方独揽筹码,这样各方得利。由于不通过二级市场进行交易,一般投资者难以在盘面上发现这种行为。

  这类庄家的坐庄意图不十分明显,主要根据一级市场所获得的筹码多少而定,有的甚至是被迫坐庄。

  下图就是002223在2008年上半年的走势实例。

  (八)利空建仓

  庄家有时借助政策面上的利空消息,来加强操盘力度。由于庄家具有信息优势,往往先于市场获得内幕消息,从而预先做好接货的准备。在利空来袭之际,逼迫部分投资者因为忍受不了压力而出局,庄家轻而易举地顺利接走散户的恐慌性杀跌盘,达到迅速建仓或洗盘的目的。有时,庄家与上市公司联手,制造一些非实质性的利空消息或故意夸张利空消息事实,人为制造恐慌气氛,损人利己来完成建仓任务。如从技术面上制造空头陷阱,引发崇尚技术派炒手上当。这些都是最快也是效果最好的建仓或洗盘方式,故长期成为庄家戏弄散户的伎俩。

  股谚语:利空出尽变利好,利好出尽变利空。据经验总结,此谚语在假消息中实战效果较好,但在真消息中就不管用了。如果在实战中据此操作,恐怕吃亏的多。比如,利空消息出来是真的,可能引发股价大跌,股价不会在短期内产生升势,如果按“利空出尽变利好”而介入,必将深套于其中。同样,利多消息出来是真的,可能引发股价大涨,股价不会在短期内产生跌势,如果按“利好出尽变利空”而出局,必然损失一大截利润。因此,判断消息的真假十分必要,是投资者必须具备的境界。

  个股的恐慌性消息一般有:公司遭受突发性自然灾害、高管层涉嫌经济问题、公司面临破产、公司造假、行业衰退、业绩下降、原计划(包括页目、题材)被取消、公司涉诉或担保、股权质押或冻结等,对这些消息是真是假,是大是小,扑朔迷离,投资者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因此更加容易引起恐慌气氛。

  其价量方面的主要特征如下:

  (1)利空消息具有不可预见性和突然性,由于一般散户不可能事先获得某些内幕消息,一旦突然公布,使人措手不及,恐慌效果极盛。在盘面上,前几天还十分坚挺甚至涨得好好的,突然受消息的打击,引发股价的大跌,一根大阴线封闭了前面的数根K线,这种形态十分可怕。

  (2)成交量明显放大。庄家往往通过大单刻意向下砸盘,引发抛单出现。如果成交量低于或平于前几日而股价大幅下跌,则属于无量下跌,一般假消息的可能性较大。

  判断消息真假的基本方法有:①辨别消息来源。来自正规渠道的,可信度高;道听途说的,可信度差。②观察盘面变化。真消息会大涨大跌,一去不回头;假消息虚涨虚跌,很快会反转运行。③判断消息性质。重大消息会引起股价的大幅波动;一般新闻不会引起股价的大幅波动。④看消息的透明度。公开明朗的消息可以作为买卖依据,朦胧传言的消息可信度差,不能作为买卖依据。⑤看涨跌幅度。假消息跌幅较浅,一般在10%~20%;真消息跌幅较深,一般超过30%。⑥从时间上看。假消息持续时间较短,股价很快复位甚至超过前期峰点,可以追涨介入做多;真消息持续时间较长,股价难以回升,可以割肉杀出做空。

  上图就是600837在2008年11月的走势实例。该股在2008年10月起,利用公众对大小非解禁的恐惧心理拼命砸盘,使得股价走势以连续下跌甚至跌停的方式下跌,K线形态非常难看。在解禁日,庄家最后承接了一大批恐慌盘,基本完成建仓。

  轻则失根——买卖不要轻率

  重为轻根, 静为躁君。 是以, 圣人终日行, 不离辎重, 虽有荣观, 燕处超然。 奈何万乘之主, 而以身轻天下? 轻则失根, 躁则失君。

  在股市中,慎重是根本,因为重是轻的根本;静定是关键,因为静定是急躁的决定因素。

  因高明的投资者每日买卖时都不忘慎重决策,虽然他可能操作起来很华丽,但由于是慎重决策的,却能安然处之。要想在股市中有所作为,为什么还要轻率买卖呢?

  轻率就丧失了立足股市的根本,急躁就会丧失自我本性。

  轻率买卖,是很多投资者,尤其是新入市的投资者在操作时容易发生的弱点。他们一见股价上扬,就迫不及待地跟进;一见手中的股票下跌,又急不可捺地抛出。而对为什么买这只股票,为什么卖那只股票,没有充分的理由说服自己,买卖决策的作出非常轻率,结果导致买卖错误。

  股谚云:“选股如选妻”。这个谚语强调的就是对选择股票进行投资买卖的重要性。要选择一个好的妻子,成为自己生活和事业上的志同道合的伴侣,相濡以沫,陪伴自己度过漫长的一生,不是随随便便找一个女性就能成为妻子的。成为妻子的人,要与自己志趣相投、性情相谐,方能相伴终生。选择股票也是一样,要了解这家公司的经营倩况、业绩情况、发展情况;要了解它的股性;要判断是不是买入时机,有没有受到大众的追捧的潜质等等。就股性来说,还要考虑选择适合自己投资方法的股票,如长线投资者就应该逢低买入那些潜质好、发展前景广的成长性股票,若选择不当,轻率地选择投机性质很浓的庄股,就无法判明它的未来方向如何;与之相反,以短线投机为手法的投资者,就不能像长线投资者那样购买稳健性的成长股票,因为这类股票短差极小,不适合短线炒作,而应该选择那些题材股、庄股,方能与庄共舞。

  有些投资者不经过这些仔细的研究和分析,就在市场上轻率地进行买卖,东一榔头西一棒锤,东墙亏了又马上去建西墙,就是没有一套自己的买卖策略和规划,如此操作,焉有不亏之理?

  还是举出投资大师巴菲特的那句名言:如果你不能在两分钟之内,向一个孩子说清自己购买一只股票地 5 种理由,你最好就不要买。

  每个投资者在买卖股票时,都应以这句至理名言为鉴,慎重地考虑自己买卖的理由,如果没有能够充分说服自己的 5 种理由,那就不要轻率地做出买卖的决定。

  当买入一只股票时,投资者应从以下 5 种角度考虑自己要买的股票是否值得现时买人:

  (1)、行情是否正在启动,或将要启动。因为有些股票即使质地优良,如果大势不配合,它仍然无法上涨。

  (2)、自已了解这家公司吗?包括它的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尤其是未来发展情况。它是否在经营上还能继续成长?

  (3)、这只股票在行业中是否有代表性,是不是这一板块的龙头股票?如果有更有代表性的股票,宁肯舍此取彼。

  (4)、这只股票现时是否正在低位,有比较大的投资价值。当然,所谓投资价值,也是相对的,是与其成长性相比较而言的,不能单以静态市盈率来衡量。

  (5)、主力机构对这类股票是否有兴趣?如盘子结构、流通市值、市场形象等。当然这方面也要综合考虑。

  与此同理,在卖出一只股票前也要从 5 个方面考虑成熟,再做决定:

  (1)、行情是否出现头部特征?

  (2)、这家公司的经营上是否的确出现了比较大的问题,如是否是经营困难,财务状况恶化,夕阳产业等。

  (3)、这只股票是否是一只毫无特点、毫无代表性的股票?

  (4)、这只股票对其投资价值而言是否价格过高了?

  (5)、主力机构是否厌弃这只股票?如盘子超大,市场形象差,庄家无法控盘等。

  以上几条如果理由充足,才能果断地买卖;而不是轻率地进行买卖。

By 古深谈

近期比特币利空消息盘点

支付给黑客的比特币赎金,竟然被美国司法部追了回来,这一消息令币圈投资者极为震惊,纷纷抛售手中的加密货币。

  6月8日,数字货币再度重挫,过去24小时内,比特币暴跌近10%,以太坊、币安币、狗狗币、艾达币、瑞波币等跌幅均超10%。

  此次暴跌又导致不少人爆仓,比特币家园数据显示,过去24小时,加密货币市场爆仓人数超过16万,爆仓金额超70亿元。加密货币总市值蒸发近1万亿元。

  美国追回付给黑客的部分比特币赎金

  当地时间6月7日表示,美国司法部表示,目前已追回科洛尼尔管道运输公司上个月付给黑客组织等值约230万美元的比特币赎金。

  据美联社报道,美国司法部副部长丽莎·摩纳哥表示,调查人员追回了由科洛尼尔管道运输公司支付的63.7枚比特币,约占总支付数量的85%。摩纳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道,“我们将继续利用所有资源,增加对防御勒索软件攻击的研究。”

  不过,由于价格下跌,目前这63.7枚比特币价值约23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471万元)。相比支付赎金时5.87万美元/枚的成本,追回时,这些比特币价格已下降至约3.61万美元/枚,缩水38.5%。

  今年5月7日,美国最大燃油管道运营商科洛尼尔管道运输公司遭遇黑客攻击,被迫关闭整个管道系统。在遭到黑客攻击的数小时后,该公司向黑客组织支付了75枚比特币(当时价值44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814万元)。

  黑客收到付款后提供了解密工具帮助恢复其计算机网络。但因该解密工具运行速度过慢,科洛尼尔管道运输公司最后还是使用自己的备份数据来恢复系统。这期间,受管道关闭影响,美国多地出现燃油短缺和恐慌性购买,导致燃油价格飙升。

  当地时间5月9日,美国宣布进入国家紧急状态,原因是当地最大燃油管道运营商遭网络攻击下线。5月10日,美国总统拜登称,攻击输油管道“是一种犯罪行为”。直到当地时间5月13日下午,科洛尼尔管道运输公司才宣布,重启了该公司的整个燃油运输系统并全面恢复运营。

  加密货币再遭血洗,又有16万人爆仓

  据外媒报道,黑客用一个比特币钱包接收勒索资金,FBI获得一个私人密钥,解开了比特币钱包,找回了资金。至于FBI是如何获得密钥的,暂时还不知道。

  美联社指出,美司法部的此次行动标志着新成立的专门工作组首次通过入侵黑客组织比特币账户的行为来追回赎金,是美国在打击黑客勒索斗争中取得的罕见胜利。

  上述消息在币圈引发恐慌,比特币价格在几分钟内跳水2000美元。在过去24小时内,比特币下跌逾3300美元,跌幅达接近10%。其他加密货币也被抛售,以太坊、币安币、狗狗币、艾达币、瑞波币等跌幅均超10%。加密货币总市值蒸发近1万亿元。

  比特币家园数据显示,过去24小时,加密货币市场爆仓人数超过16万,爆仓金额超70亿元。

  有网友直言,“不知道美国司法部是靠什么追回的,如果技术手段,等于说比特币底层逻辑被破解,那真的就一文不值了。”

  另有网友指出,现在很多人都在猜测美国司法部是如何没收了黑客组织“DarkSide”的勒索赎金,各种说法都有,有的说交易所配合实施了冻结,也有说DarkSide的服务器被攻破的。总之,这次事件让比特币的抗审查性再次受到了挑战,或是本次下跌原因。

  特朗普称比特币是一个骗局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说的一句话,也被认为是比特币大跌的原因之一。

  据环球时报综合外媒7日报道,特朗普周一称,比特币可能是一个“骗局”,并抱怨比特币正在与美元竞争,他想让美元成为“世界货币”。特朗普近年来多次抨击加密货币,指责它们为“包括毒品交易和其他非法活动在内的非法行为”提供便利。

  在接受福克斯商业新闻网采访时,节目主持人斯图尔特·瓦尼询问特朗普对这种流行加密货币的看法,以及他是否会投资这种货币。特朗普回答说,“比特币,它就像是一个骗局。我不喜欢它,因为它是另一种与美元竞争的货币。我希望美元成为世界货币。我一直都这么说。”

  6月8日,#特朗普称比特币是一个骗局#这一话题一度登上了微博(48.255, 0.84, 1.76%)热搜。有网友评论称,这就是玩虚拟货币的风险,随时都有可能归零,各国都有自己的货币,市值小的时候无所谓,大了可是在挤兑各国的货币。还有网友直言:“比特币就是旁氏骗局,也毫无价值。”

  今日俄罗斯电视台指出,特朗普近年来多次抨击加密货币,指责它们为“包括毒品交易和其他非法活动在内的非法行为”提供便利。

  美国福布斯网站称,虽然美国许多富人都对比特币充满热情,但特朗普绝不是唯一一个对加密货币表示怀疑,或表示彻底反对的亿万富翁。沃伦·巴菲特长期以来一直在批评比特币,最近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副董事长查理·芒格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在5月的一个小组讨论中说,“我不欢迎对绑架者和勒索者如此有用的货币。我认为(加密货币的)整个该死的发展是令人厌恶的,违背了文明的利益。”

  5月21日,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克鲁格曼在推特(58.91, -0.72, -1.21%)上转发了一篇其发表在《纽约时报》上对比特币的评论文章,并附文称“预测将收到很多仇恨邮件”。在其评论文章中,克鲁格曼表示,比特币之类的加密货币资产是一个庞氏骗局。他认为,过去12年以来,比特币在正常的经济活动中几乎不起作用。

  拜登将就加密货币在勒索软件攻击中的作用发表讲话

  6月8日消息,据外媒报道,美国总统乔·拜登的国家安全顾问Jake Sullivan表示,拜登将直接就加密货币及其在Colonial Pipeline遭黑客攻击事件和其他勒索软件攻击中扮演的角色发表讲话。

  Sullivan表示,在本周末拜登出席七国集团(G7)峰会期间,包括拜登在内的美国官员希望看到一份针对勒索软件攻击的行动计划,以及如何与其他民主国家分享信息,“如何应对加密货币挑战”等方面的问题。

  Sullivan在谈到七国集团应对此类勒索软件攻击说:“今后,这必须成为一个优先事项。”他将这个问题描述为“一种不同级别的安全威胁,联盟必须用一种全新的方式来关注这一问题。”

  一直以来,拜登很少就加密货币和区块链发表公开声明,不过据报道,拜登政府官员正在审查当前的加密法规,并确定是否需要新的限制来保护经历市场波动后的投资者。

  国务院金融委出手!打击比特币挖矿和交易行为

  今年以来,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价格暴涨暴跌,不少人抱着一夜暴富的心态冲了进去,结果却落得个两手空空。

  据新华社报道,我国监管部门早已意识到虚拟货币交易炒作带来的风险,及时预警,多次出台举措予以整治。2013年,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门就联合发布《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要求各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不得开展与比特币相关的业务。2017年央行等七部门叫停各类代币发行融资,并开展专项整治。随后,我国的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和ICO交易平台基本实现无风险退出,人民币交易的比特币全球占比一度降至不足1%。

  尽管如此,一些人仍在观望,维持“矿场”经营;部分虚拟货币交易平台仍能绕过国内金融机构风控,进行充值、提现、购买等操作。

  今年以来,虚拟货币交易炒作活动有所反弹,从5月18日开始,我国密集释放对于加密货币的监管政策:

  5月18日内蒙古发改委设立虚拟货币“挖矿”企业举报平台;同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关于防范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公告”。

  5月21日,国务院金融委要求打击比特币挖矿和交易行为,坚决防范个体风险向社会领域传递。值得注意的是,这是金融委首次提出打击比特币挖矿和交易行为。

  5月26日,内蒙古发改委发布关于坚决打击惩戒虚拟货币“挖矿”行为八项措施征求意见。

  比特币年内涨幅已经开始落后于主流资产

  2020年,比特币价格屡创新高,全年涨幅高达300%,价格从年初的3800美元/枚飙升至年末的28900美元/枚,市值高达5300亿美元。2021年,比特币则上演过山车式行情,前3个月涨幅超过100%。

  自4月中旬触及64854美元的历史高点以来,比特币价格一路下挫,累计跌幅高达49.56%,最新价格为32711.4美元。

  今年以来,比特币的累计涨幅已回落至14%,不及大宗商品,也低于欧洲和亚洲的一些股票指数,法国CAC40指数累计涨幅超过18%,德国DAX指数涨幅也超过14%,伦铜期货价格上涨了28%,纽约原油期货价格更是大涨41%。

  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区块链专委会轮值主席、火币教育校长于佳宁指出,虚拟资产是风险较高的投资种类,资产价格的涨跌幅度和速度都与传统资产有显著差异,背后的权益机制以及技术依托与传统的投资资产显著不同。未来各国针对虚拟资产的监管规则将越来越明确,并且将趋于严格。在这个过程中,部分问题资金可能会不计成本地集中抛售加密资产,投资者需警惕交易者踩踏、集中抛盘、连环爆仓等情况的发生。

  “下一步应采取针对性措施,开展虚拟货币挖矿和交易行为集中整治活动。”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建议,一方面,地方政府应对涉嫌挖矿的企业叫停招商引资,切断增量。综合采取电价、土地、税收、环保等手段,推动存量挖矿企业有序退出。另一方面,对非法参与虚拟货币交易、炒作或为之提供支持服务的机构、平台,应联合司法部门及时处置,提高违法违规成本,增加整治的威慑力。

By 券商中国

机构为什么抛售比特币

“即便将投资杠杆降至4倍,也难逃爆仓。”一位比特币投资者赵刚(化名)向记者感慨说。

  在他看来,5月19日晚比特币跌幅实在太大了——截至5月19日22时左右,比特币一度跌至3万美元附近,跌幅一度超过31%,几乎抹去2021年以来全部涨幅,令他在短短半小时内收到10多个催促补缴保证金的短信。但当他将资金转入加密数字资产账户时,交易所已经完成了强制平仓。http://same.eastmoney.com/s?z=eastmoney&c=18&op=1

  与赵刚遭遇类似爆仓经历的投资者为数众多。bybt最新数据显示,在5月19日比特币大跌当晚,共有约77.57万人遭遇爆仓,爆仓金额超过67亿美元,其中最大一笔爆仓发生在 Huobi-BTC,价值高达6700.01万美元。

  “不只是散户,不少高杠杆基金也出现爆仓,甚至引发踩踏行情。”一位华尔街对冲基金经理告诉记者。在比特币跌至3万美元附近时,不少华尔街对冲基金交易员一度出现绝望情绪,认为比特币泡沫破裂将拖累金融市场剧烈动荡,纷纷抛售美股大宗商品避险。

  然而,金融市场永远不乏火中取栗者。在比特币跌至3万美元后,大量散户抄底资金开始入场。

  赵刚直言,当时自己的朋友圈呈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一是不少人感叹爆仓来得太快太猛,二是有些散户抱怨交易所“宕机”导致自己没能在最低点买入比特币。

  “我担心,这波抄底资金回头又成为韭菜。”上述华尔街对冲基金经理直言。尽管5月19日晚抄底自己入场令比特币迅速重返4万美元,但越来越多对冲基金正在选择逢高离场。究其原因,他们意识到监管趋严、马斯克“变脸”、美联储暗示未来可能讨论缩减QE,都令比特币这轮牛市行情即将终结,未来多空资金的绞杀将变得更加惨烈,与其承担更高风险赚取更低回报,不如早早离场。

  爆仓与抄底:散户“冰火两重天”

  在多位加密数字资产业内人士看来,5月19日比特币骤然大跌,主要是受到四大因素冲击,一是马斯克“变脸”大幅削弱金融市场看涨加密数字资产的情绪;二是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等三协会联合发布的《关于防范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公告》,令市场预感到加密数字资产从严监管大棒来袭;三是摩根大通发布最新报告指出机构投资者开始撤离比特币转投黄金,激发机构争相离场;四是美联储最新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暗示未来将讨论缩减QE,令比特币估值大幅下跌。

  “这些因素叠加到一起,直接导致5月19日晚比特币抛售潮一浪高过一浪。”一位加密数字资产交易所人士回忆说。最初对冲基金抛售潮起,一度令比特币价格下跌约10%。

  令他惊讶的是,或许是机构抛盘过猛导致比特币交易清算效率下降,加密数字资产交易骤然出现流动性风险,一时间比特币市场只见卖盘,不见买盘。

  与此同时,比特币衍生品市场也出现奇特景象,即市场看涨期权规模突然大降,看跌期权规模转而大增,两者之间的多空比重一度超过20倍(即看跌期权规模达到看涨期权规模的20多倍),表明很多机构发现比特币交易市场出现流动性问题,转而加大看跌衍生品持仓对冲价格下跌风险。

  “其结果是比特币在短短两小时内跌幅一下子超过30%,触发大量恐慌性抛盘与强制平仓止损盘。”这位加密数字资产交易所人士直言。最初是大量逾10倍资金杠杆投资者遭遇集体爆仓,随着比特币跌至3万美元左右,不少3-5倍杠杆投资者也加入爆仓阵营。

  “当时我们也接到不少投资者投诉,为何不能迅速给账户追加保证金,眼睁睁看着爆仓出现。”他表示。但他们对此也无能为力,因为投资者与对冲基金减仓结算提款需求大增,导致整个系统一度“宕机”。

  在赵刚看来,不少加密数字交易所因“宕机”暂时终止客户提款提币,无形间加剧了恐慌性抛盘与爆仓风波。

  “我就是因为交易所宕机而爆仓的。”他表示,自己在收到追缴保证金的短信后,紧急转来一笔钱想划入加密数字资产账户,但由于交易所“宕机”导致交易处理效率骤降,等到资金入账时,强制平仓已经完成。

  更令他难受的是,若资金能早15-20分钟入账维系比特币头寸,他绝不会像现在“血本无归”——在比特币触及3万美元后,散户抄底资金骤然入场令比特币价格迅速回升约1万美元。

  “当时也想过用这笔钱抄底,但又担心比特币价格继续大跌,最终错失了减轻亏损的机会。”赵刚懊恼说。

  上述数字加密资产交易所人士告诉记者,散户抄底资金之所以在3万美元附近入场抄底,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认为华尔街对冲基金的比特币平均持仓成本约在3万美元附近,因而押注这些对冲基金不会坐视比特币持仓亏损,也会入场抄底自救,形成了难得的抄底获利机会。

  他发现,散户抄底资金入场能否继续推高比特币价格,仍是未知数。一是当比特币回升到4万美元附近,散户买入热情骤然降温,表明他们认为继续追涨风险不小;二是此次散户抄底的资金杠杆较以往更低,相比2-3月不少散户动用10倍资金杠杆抄底,这次多数散户都不用杠杆,显示他们仍对爆仓风险心有余悸。

  “这背后,是比特币重回4万美元缺乏基本面支持,如果此前比特币能突破4万美元,得益于马斯克带货效应放大了比特币应用场景,令比特币一举从3万美元大幅涨至6.4万美元历史高点,如今马斯克变脸,以及监管趋严令比特币价格再度重返历史高点的可能性骤降。”OKex首席研究员William认为。

  高盛私人财富管理投资策略组联席主管王胜祖直言,多数华尔街大型资管机构对比特币投资是相当谨慎的。他们会将比特币等加密数字资产视为商品,而不是金融资产。根本原因是加密数字资产在托管、对冲风险方面存在劣势,无法衡量其涨跌风险。

  “此外,如果一个金融机构拥有比特币,他最想做的可能是将其质押给金融机构进行融资,寻找新的投资机会。但在比特币交易市场,除了一些远期合约,金融机构没办法对其进行抵押和处置。此外,区块链特性导致比特币交易速度很慢,都制约了不少大型资管机构配置比特币的兴趣。”王胜祖表示。

  保本与调仓:对冲基金只想“全身而退”

  在散户热衷抄底比特币之际,华尔街不少对冲基金却在计划“落袋为安”。

  “5月19日比特币大跌逾30%,彻底改变了对冲基金继续投资的兴趣。”前述华尔街对冲基金经理表示。原先不少对冲基金认为投资比特币是承担50%本金亏损风险博取150%投资回报,值得冒险;如今经此大跌,他们意识到投资比特币已变成承担100%本金亏损风险博取50%投资回报,投资风险性价比不如以往。

  尤其是马斯克“变脸”,全球加密数字资产监管趋严,美联储暗示将讨论缩减QE,都令比特币估值较一个月前大幅回调。

  “现在,华尔街金融机构都在讨论加密数字资产泡沫是否已开始破裂,甚至这种讨论正引发不少对冲基金风险偏好全面收紧,转而抛售美股大宗商品等高风险资产降低投资杠杆与净值波动性。”他指出。

  记者多方了解到,不少对冲基金已悄然减持比特币,转而增持黄金,将后者作为抗通胀投资组合的“主流品种”。

  “这些对冲基金的大幅调仓,也有难言之隐。”一家涉足比特币投资的华尔街多策略对冲基金经理表示。目前华尔街不少对冲基金的比特币持仓平均成本在3万美元附近,随着5月19日比特币跌至3万美元,他们的加密数字资产投资组合等于“颗粒无收”,还触发了亏损风险,迫使他们不得不尽快离场保住本金。毕竟,他们花费很多力气“说服”LP同意他们配置加密数字资产,若这项投资以亏损收场,很可能触发LP(基金出资人)的问责与资金赎回“惩罚”。

  但是,这也引发机构之间的“多杀多”踩踏行情——不少反应速度“慢一拍”的高杠杆基金因此陷入比特币爆仓漩涡。

  这位多策略对冲基金经理透露,如今躲过爆仓风波的对冲基金日子也不好过,5月20日已有不少LP开始“问责”这些基金管理人,为何“无视”加密数字资产监管从严风险与比特币价格高波动性风险,执意投资这项投机性极强的品种,令整个投资组合净值波动性扩大与亏损压力骤增。

  “现在,不少涉足比特币投资的对冲基金都想着早点全身而退,避免投机不成损了本金。”他直言。

By 21世纪经济报道

最新主流币有哪些?怎么区分主流币和山寨币?

比特币和以太坊经过近10年的考验,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币圈领头羊。主流币的定义也从老牌的莱特币、门罗币、以太坊经典扩充到泛指市值排名全球前30的币,以下是2021年6月全球排名前30的币种:

  1. 比特币 BTC
  2. 以太坊 ETH
  3. 泰达币 USDT
  4. 币安币 BNB
  5. 艾达币 ADA
  6. 狗狗币 DOGE
  7. 瑞波币 XRP
  8. 波卡 DOT
  9. USD Coin (USDC)
  10. Uniswap (UNI)
  11. Internet Computer (ICP)
  12. 比特币现金 BCH
  13. Chainlink (LINK)
  14. 莱特币 Litecoin
  15. Solana (SOL)
  16. Polygon (MATIC)
  17. Binance USD (BUSD)
  18. THETA (THETA)
  19. 恒星币 (XLM)
  20. 唯链币 (VET)
  21. 以太坊经典 (ETC)
  22. Filecoin (FIL)
  23. Wrapped Bitcoin (WBTC)
  24. EOS (EOS)
  25. 波场 (TRX)
  26. 门罗币 (XMR)
  27. DAI (DAI)
  28. Aave (AAVE)
  29. 小蚁币 (NEO)
  30. Maker (MKR)

主流币一般都有以下特征:

1. 拥有足够强大的共识。只有一个币种获得广大的认可,也就是强大的共识,才能步入主流之列,才能长久的发展下去。

2、经得住历史的考验。大浪淘沙始见金,主流币不仅在牛市中发展的很好,更要在熊市中完好的存活下去。

3、技术实力强。这是最基础的,技术是区块链网络最基本的支撑。没有技术的币就是风口上的猪,风不吹就掉下来了。没有技术但是市值很高的币只适合做短线或者微仓长线,比如狗币。

4、上线的交易所情况。上线交易所是对币种的一次考验,每个交易所都有自己的上币要求,上线的知名交易所越多,说明在交易所认可度越高,也越会被认为是主流币。

5、市值。市值是最直观的考量标准,市值高的币才能吸引机构和散户的同时注意。

6、币种的生态愿景。任何币种要想经久不衰,必定要发展出生态圈,为各种项目和新币创造价值,只有这样才能被持久地、广泛地认可。

普通人如何坚持屯币

发现币圈一个有趣的现象,在行情一塌糊涂、熊市气象明显时,谈长期屯币的人很多。但当行情开始活跃,牛市的气息似乎暗潮涌动,谈长期屯币的人就明显减少了,理由也很清晰,以比特币为例,几个波段下来收入不菲,似乎波段才是光明大道。所以似乎熊市时没有什么行情,“长期”屯币其实是无可奈何,一到行情好转,短期的波段炒作才是王道。熊市时的信誓旦旦,短期行情一来信仰消失得飞快

蓝调自己是长期主义者,这个长期,指的是10年乃至更长时间,至少穿越2轮牛熊,甚至20年也觉得是个正常的情况。所以恐怕个人意识的长期与多数币圈人的长期概念是不同的,举目所见,对于多数币圈人,似乎能有个2~3年的囤币心态就算是长期了。在蓝调看来,这种2~3年的长期反映的还是一种焦躁的心态,所以短期行情一起,这种“长期囤币心态”很快地败退下来。

然而,长期囤币究竟是否是财富自由的光明大道呢?虽然很多人口头承认,但心里是怀疑的。蓝调的总结最根本的是以下3个最:

最纠结的在于——长期投资获得大收益时间实在太长,难道没有较短期成功的其他选择吗?如果十几年才能成功我也老了,财富自由了也是打折扣的。为什么不先尝试其他的道路呢?结果一尝试就是永远。

最大的恐惧在于——如果我囤错了币种,最终不涨甚至归零了呢?10年心血和资本,岂不是毁于一旦?

最动摇的在于——涨了2~3倍该不该止盈?或者长期不涨甚至下跌的心理折磨。2年不动摇,5年还能不动摇?

要回答这3个最。我们需要冷静地把自己的思想往最深里推

蓝调从不否认短线或者波段操作的价值,但关键的瓶颈是——必须保持高胜率。恐怕更常见的是,多数人会盈利一段时间,但在下一个或再下一个波段,又都输掉,来来去去,几年下来,做得好的也不过小有盈利而已,离财富自由差得十万八千里呢。极少数成功者,有的是押中了币种的幸运儿,有的是具有盘感天赋又有良好心态的交易高手,有的是合约赌徒。但总结下来,就是残酷的事实,第一成功率很低,第二丰富的操作经验基本没用(你看看一大堆靠吸粉收手续费过活的分析师就知道了),还不如依靠盘感天赋。第三你是在和高你几个层次的庄家博弈,你根本是市场最弱者,而你的对手有最丰富的经验、最全面的团队,还有压倒性的资本优势。所以对于普通人,你凭什么赢呢?天上的馅饼为什么会掉到你的头上呢?

所以短线或波段的赢家是高门槛的——非普通人,即使完全依靠幸运的赢家,他的幸运本身就是一种非普通。

所以在蓝调看来,如果你从事实的血的教训中,认知到你并不是短线或波段赢家需要的非普通人,而只是一个小韭菜。那么,其实事实很清楚,一句话:“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功”,在币圈长期囤币是你唯一的理性选择。你动摇中的其他选择,本质上不过是人性中的侥幸心罢了,其胜率比长期囤币更是低到无可计量。

一个残酷的事实是,我们通常以为自己有很多选择,其实根本没有其他路可走。当你发现自己是没有幸运可言的普通人,能力又不出众,其实除了长期囤币(或者股票市场囤股),你其实没有任何财富自由的希望。短期的炒币炒股不行,努力工作不行,做生意不行,马路上捡金子的幸运不行,除了自我麻醉自我激励自我鸡汤还觉得自己有希望,在所有明眼人眼中,你其实毫无希望可言,这是绝大多数普通人的命运。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做“偏执狂”的长期囤币囤股,你哪来的丝毫希望呢?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上文的3个最,你就可以得到自己内心的答案。

最纠结的是时间?老兄,你本来已经毫无财务自由的希望,长期囤币囤股给了你希望,你还想怎样?万一成功了但是到老了才财富自由,那也是真正的财富自由,至少还有个幸福晚年。“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你的命运就是如此,不成功还是个普通人,失去了什么?

最恐惧的是选错?长期投资七分在选择,确实有很大选错的可能。未来谁都不知道,就算是比特币,最终是归零还是黄金,现在的判断都是各自的思想而已,也不是现实。但你不拿这点本金出来赌博,又哪来的丝毫希望呢?至少,你还可以选择比特币或者以太坊这样确定性较大的币种。对于蓝调来说,很简单,如果失败了投资归零,那是闲钱投资,就是到老了还是个普通人而已。想通想透了,就会觉得不过如此,因为本身就是在赌一个小概率,但是实现了就会财富自由。例如比特币,蓝调底仓设定的止盈价格,就是50万美元,赌的就是比特币10年20年之后达到现在黄金市场的市值规模。如果20年不成功,归零认赔,还有残值就取出,认赌服输而已。如果成功了呢?假设你的底仓只有10万元,按目前接近1万美元的价格建立的底仓,到时就是500万元。

最动摇的在于止盈止损?止盈?那点盈利对于你有真正的价值吗?从长期投资的角度,如果你选择了一部分资金是大波段定投,区间止盈循环操作还有点道理。如果是底仓,简直是可笑。止损?老兄,不做好归零心态准备,谈什么长期投资啊?

容蓝调激进地说一句,如果你认知自己是没有幸运可言的普通人——绝大多数币圈群众中的一员。那你每天看那些大V行情分析,听别人成功的幸运故事,琢磨自己还有什么漏可捡,判断近期的行情是涨是跌,统统是扯淡,没有丝毫裨益!

唯一要做的,就是增强自己场外的赚钱能力,能有更多的闲钱在自己设定策略的合适区间,加码长期投资。如果真有闲工夫,那就零撸点内容平台币或其它币种,争取每天平均下来还能换包烟钱或者一顿盒饭,日积月累,也能增加你一定闲钱长期投资的能力。

蓝调很少谈炒币和币种长期投资,因为实在是觉得没什么可多谈的。道理很简单,只是你能否克服自身的侥幸心和过高的自我期许而已。长期投资从来不是光明大道,它也只是通往财富自由的一条崎岖小道,能长期坚持走下来的本来就是绝对少数。但对于无幸运的普通人,这可能就是你唯一可能财富自由的道路,只是五色令人盲,五音令人聋,你自己想不通坚持不了而已!

By 蓝调99

明朝灭亡的真正原因

很多学者认为张居正逼迫既得利益者妥协,让明朝苟延馋喘一百年。这种说法完全和事实背道而驰。

张居正所谓改革的核心一条鞭法,与其说逼迫既得利益者妥协,倒不如说是迎合工商业阶层,进一步加重了税收结构的畸形。原来没土地的工商业阶层,也要承担徭役。一条鞭法改革后,把徭役合并到土地税里,统一按照耕地数量,计算税收。只要不种地,不仅连原先的农业税不要交,就连按人丁计算的徭役都不必负担了。

明人于慎行《谷山笔麈》里就说唐代两税法好歹还根据资产来收税,而一条鞭法则连资产都不考虑了,就根据土地多少。使得农民困苦,而商人宽裕。“条鞭以地产为率,而不计其资,故农困而商宽”(《谷山笔塵》卷十二)

张居正所谓改革说白了就是两点,一是尽可能收缩政府开支,提高行政效率,二是在农业上榨取更多油水(但实际上农业上也并没有榨出来,按张居正自己的说法,他丈量田地,不是增加税收,而是平摊下来减轻负担,也就是连农民都不得罪)。把张居正放到崇祯时期,他的表现多半还比不上温体仁、杨嗣昌。

所以江南愤青心引述的某人观点“张居正如果不死,明朝不会灭亡之类”,完全没有摸到晚明问题的症结。当然这也不能怪他们,这不过是长期流传的错觉。连一些明史专家都不能免俗。就如我在《大明王朝是被谁干掉的》的书中所说:

“可叹的是,有许多人,甚至包括一些学者在内,都把张居正的所谓改革当成了救星。黄仁宇写的《万历十五年》其中一章的题目就叫《世皆已无张居正》,真是无限惆怅感慨!

但是有张居正又怎么样?即便张居正的政策能够半点不走样的一直执行下去,如果不改变国家不合理的税收结构,那么在最理想的情况下,也只是明朝政府依靠紧缩开支勉强维持下去,如果发生连续十几年的灾荒瘟疫,再加上连续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国家依然无法支撑,最后的结局不会有太大的区别。”

另外让江南愤青心觉得深得其心的观点:

“地主不愿意给政府交高额的税,所以政府没钱,也就无法对抗后金军队的入侵,迎接他们的命运最后只能是政府盘剥本来没钱的人来维持统治,而这帮人最后的结果必然就是揭竿而起,直接把那些看不到未来的舍不得出钱的有钱人给搞死。”

这其实仍旧是许多人经常陷入的误区,他们觉得明朝灭亡是因为盘剥太多,是盘剥所谓本来没钱的人,然后所谓揭竿而起。这是根本性的错误。明朝政府真要能铁了心盘剥,哪怕是能盘剥本来没钱的人,那倒也是一回事,也不至于灭亡。实际上满清在初期能巩固自己统治,恰恰就是这样敲骨吸髓的盘剥。但问题是明朝政府根本没能做到这点。

所谓揭竿而起根本不是什么没钱的人受到盘剥,或者什么“越穷的地方税负越重”。明朝基层官员真要能压榨到这个程度,那倒是不会灭亡了,更普遍的是,地方百姓偷税漏税,少交乃至不交,官员大多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能用武力硬逼老百姓交的少之又少。崇祯被骂的最厉害的剿饷练饷,也从来没有什么时候收齐过。

再说一遍,揭竿而起的,在任何意义上都不是什么征税太多,或者什么税收负担转嫁给穷人。

明末流寇的主因就是政府征税太少,没钱支付军饷,军队才要造反。北方连年特大旱灾,政府没钱救济,饥民才要抢劫造反。这不是税收负担转嫁的问题,这就是税收不足的问题。

另外说天启时期魏忠贤收税云云,也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流传的神话。其实魏忠贤时期所谓增收的商税和不增没有多大区别(实际和万历时期比起来降低了还差不多)。崇祯时期所谓商业税也是增收的,而不是某些人所谓的取消原来的云云,但同样和不增没有什么区别。

一些人根本没有概念。几十万两商税增加,在他们眼里就算增加商业税的丰功伟绩了吧,这完全是笑话。

什么叫增加商业税?拿宋代的例子好了

北宋初期,盐、酒两项收入只有500万缗,到了南宋前期,这两项收入合计至少达到了4300多万缗,增长了八倍还多。对应明代的单位,就是北宋初期盐、酒两项收入500万两银子收入,南宋前期4300万两银子的收入,这叫增加。

你拿着几十万两银子所谓增加,好意思叫增加商税,因而魏忠贤如何了不起云云,这就成了开玩笑了。

南宋增收到这么多非农业税,乃至让非农业税达到整个税收比例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并不是因为南宋比明代更富裕,就是更大程度的盘剥而已。

我书里(《大明王朝是被谁干掉的》)也有叙述:

南宋由于酒税榨取太甚,导致酒价过高,卖不出去,为了征收到预定的税额,不得不强迫百姓买酒。有些地方根据居民财产划定级别,上户、中户、下户各自规定必须出多少钱买多少酒。更有甚者,还强迫百姓缴纳尝酒钱:

“尤为离奇的是,当阳县‘每遇人户纳夏秋二税,并令先纳尝酒钱,以家业多少为率,自五百至三千,虽赁地侨寄之户亦令地主抱认,一年两次尝酒钱将近两千贯’。尝酒钱实际上成为当地两税的附加税了。居民们缴纳‘尝酒钱’,能否尝到酒,从史料上还看不清楚,但有的地方缴纳所谓的‘乾酒钱’,可以肯定地说,是吃不到酒的,仅仅成为南宋官府‘别求课利’中的一项课利而已。”[1]

能尝到酒的还算运气不错,更直接点的酒影子都看不见,直接把钱摊派给老百姓,不管你吃不吃酒,都必须要交。甚至发展到直接拦路抢劫的地步:

“隆兴府进贤县之土坊镇,‘居民不满数十,商旅稀少,强名曰镇,而有酒税务一所’;通一岁之所入,这个镇的酒税却达两千多缗。那么,这两千多缗是怎样剥取来的呢?‘所谓酒者,初无酝造,亦无发卖,系于镇户量其家第之高下,抑令纳钱,一户或四五十文,或三二十文,或七八文,以是为月解,岁亦不过千数百缗而已’。所得虽然不多,‘本镇却有酒税官一员,专拦数辈,恶少爪牙数十人,皆蚕食于数十户之市民,甚则罗织村氓,攘夺商旅,又甚则拦截客舟于二三十里之外’。从摊派到公然抢劫商旅客舟,为‘别求课利’创造了骇人听闻的手段。”[2]

把南宋酒、盐4300万贯收入加上茶叶400万贯的收入,算是4700万贯的收入,相当于明代4700万两银子。那明代在这三项上的收入有多少呢?

“盐税250万两,茶税10余万两”,酒税则提都没有提到,估计压根就没这个项目。总而言之,同样这三项,明代收入只有三百万两银子都不到!

而要知道明朝的领土面积,人口数量都远远大于南宋,至于盐、酒、茶三项的消费更远大于宋朝,然而南宋政府从中获得的收入接近5000万两白银的价值,而明朝政府却只有300万两不到,几乎所有利润都被商人拿去了。

而且宋代是政府直接控制的专卖收入更高,所谓宋代经济史专家郭正忠说:

“商税的收入,鲜有高过专卖的时候。甚至在大多数情况下,商税收入简直难与专卖收入同日而语。”[3]

关于明代税收和宋代的区别,弘治时期的丘浚就说得很清楚了:

“我朝不立酒曲务而惟摊其课于税务之中,而醋则自来无禁,凡唐宋以来苛征酷敛一切革之,其取于民也可谓宽矣。[4]

臣按:自古取民之财之多无如宋朝者,天下税务、酒务无处无之,且如成都一府税务二十一处、酒务三十五处,其岁额皆四十万以上,然此大郡也,若夫中郡如凤翔者,税务亦十有五、酒务亦二十有五,当世之民何以堪哉?至于南渡之后,又有所谓经总制钱、月桩之类。所谓月桩者其取之尤为无谓,其间殊名异目皆是于常赋之外、经制之余,巧生别计,然皆当时权宜不得已而为之。事已世殊,悉皆革罢。”[5]

至于后面一段辽沈战事的叙述错误太多,什么天启三年,后金攻陷沈阳辽阳,什么之后东林党推荐重新启用熊廷弼(文中似乎是指朝廷还是在魏忠贤的支持下重新启用熊廷弼,这时间和史实都完全错乱了),还有什么把天启时期启用袁崇焕当成了魏忠贤功劳,然后说“魏忠贤死后,孙承宗被罢,袁崇焕被杀。尤其是袁崇焕被杀更是自毁长城。”这错误多得稍微了解这段历史的人都要皱眉了。

他如果说魏忠贤时期,孙承宗和袁崇焕被罢免,这是魏忠贤的功劳还差不多。

说袁崇焕被杀是什么自毁长城,这更是完全离谱了。袁崇焕本身才是毁长城的利器。把关宁防线之类当成袁崇焕孙承宗的功劳,说明这位江南愤青心完全是机械地把各种道听途说来的观点拼凑在一起。他既要赶时髦来赞扬魏忠贤(还把天启无视,依然遵循传统贬低天启的说法),又尊信他一直被主流宣传灌输的袁崇焕、孙承宗如何英明神武。对史实又基本了解也谈不上,结果就把各种矛盾的东西杂糅在一起,附会到了似乎时髦的观点上。

再回过头来说说他的一些说法吧。

首先说明亡于东林党,其实我并不太赞同这种归结,虽然我本人在各种文章包括《大明王朝是被谁干掉》的这本书里对东林党推行的政策,起到负面作用,也一直抨击的很激烈。

一个朝代的灭亡,当然是由各个人群,各种集团的合力拉扯下的结果,如果固定其他因素条件,单独变动其中某个因素,或许都可以得到免于灭亡的结果。但因此说某个朝代亡于某某因素么?按此种逻辑,断言明朝亡于天灾也可以,断言明朝亡于自私的军队阶层也可以,断言明朝亡于袁崇焕也可以,甚至断言明朝亡于李成梁也可以,亡于史可法,亡于郑芝龙都可以。

任何情况下,不同的利益集团,不同的意识形态群体,当然都是按照自己利益观,是非观行事,朝代初期是如此,朝代末期也是如此。所以正如我过去一条微博说的那样:问题不在于不同集团、阶层按自己认可的是非观念或应捍卫的利益行事,而在于是什么样的历史情势把这些团体推进了当他们按各自认为正确的利益观念行事,却导致了国家灭亡,和他们初衷悖反的结局出现。这才是深层次原因。

否则还可以说明朝亡于官员百姓不是听话的奴才,如果都是听话的奴才,皇帝指哪打哪,那后金也照样只能被碾压。

至于所有朝代灭亡都是一样,是所谓的“既得利益者的无限利益膨胀,而挤压了其他几个阶层的利益,导致小部分群体的极度暴富,而大部分群体无立锥之地”。

这也是空洞的判断,而且不符合事实。无限利益膨胀只有在绝对军事专制的社会下才能出现,否则就谈不上无限,朝代初期就没有所谓利益膨胀,挤压其他阶层的利益?

后金统治下的社会,满清早期的社会状态,符合所谓“既得利益者的无限利益膨胀,而挤压了其他几个阶层的利益,导致小部分群体的极度暴富,而大部分群体无立锥之地”的描述,但满清恰恰并没有因此崩溃。

而明末导致社会大动乱的流寇和后金利益集团,都不是属于什么大部分群体。流寇主要来源就是哗变的边军,以及陕西、河南等北方重灾地区的灾民。就说把这些地区的所有人都算上,都不是什么大部分群体。

我过去的文章里有过一段对朝代灭亡的规律的分析,就直接复制在这里吧:

每一个朝代在建立之初,都依赖有一个富有威望和能力的领导人,控制有一支强大富有战斗力的军事武装力量,否则它就无法在战斗中打败众多竞争对手,无法用武力迫使各种势力接受默认它的统治。所以在朝代初期,军事暴力关系是维持统治的决定性因素。

随后随着领导人的更替,领导人自身素质的变化,军事关系逐渐黯淡,这时必须有意识形态来维系中央政权统治的合法性权威性,正是这种合法性权威性使得国家中大批知识阶层精英阶层为维护统治而效忠出力。这是朝代中期维系统治的决定性因素。

而到朝代末期,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则开始瓦解意识形态,激化社会矛盾,腐蚀行政能力,导致国家无法行使正常职能(比如救济灾民,抵抗外敌),最终整个社会在动乱中崩溃瓦解。

所以中国历史上一个朝代(建立在大规模民族压迫之上的政权不在考虑范围中)的命运本质上是由军事力量、意识形态力量、商业力量这三者之间的消长关系所决定。当军事力量起决定性作用的使用,一个国家能够打破常规的利益格局,最大限度的调用整个社会的物力资源和人力资源,建造许多大型工程,发动对外战争,并且实施许多平常状态下阻力重重的经济改革政治改革。但军事力量却是无法持久的,它本身取决于统治者的个人素质,个人能力,军事经验,威信。而一个朝代的统治者却是在不断更换,如果依靠军事暴力维系统治,一旦统治者的能力达不到那种严苛的要求,统治就会发生危机,社会就会崩溃。

所以中国历史上的短周期皇朝基本上都是军事力量没有顺利转化交接给意识形态力量的朝代,秦朝是如此,隋朝也是如此。

当军事力量转化为意识形态的力量,也就是说在军事武力的威慑下,进行的意识形态灌输,加上这个朝代本身的政策,确立了统治的合法性,合理性,这时候朝代就进入长周期的循环。一旦进入长周期的循环,很大程度上朝代的命运就不取决于一两个皇帝自身的素质,而是取决于整个社会自身的经济政治发展的规律,更准确的说就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对社会造成的影响,以及当这种发展无法上升为资本主义的时候导致的社会崩溃。这时候整个社会似乎沿着既定的轨道经历一个从繁荣到崩溃的过程,统治者的个人素质仅仅能对这个轨道造成一些小的波动,却无法改变总体的轨迹!

宋朝、明朝恰恰和以前的长周期王朝的衰亡有很大不同。

在宋代以前,商业发展对社会的瓦解是通过商业发展造成的两极分化、贫富对立,破坏基层管理,同时通过意识形态的瓦解破坏上层统治,上下合力破坏所造成的。也就是这个时候,商业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是有破坏而无构建。旧的意识被变化的经济基础产生的星火意识所瓦解了,但新的占统治地位的意识无法构建起来。政治上层建筑处于逐渐崩溃支离之中,无法形成新的对全国实行有效统治的上层建筑。

所以我们看到的是宋代以前的长周期皇朝在朝代末期的景象是皇帝的大权旁落,成为傀儡,或操纵在宦官手里,或操纵在权臣手里。而宦官也好,权臣本身也无法对各地官员有效统治,到处都是地方割据,军阀割据的情形。

宋朝和明朝不象任何以前一个长周期皇朝一样,在临近朝代末期的时候,政府机构处于支离瓦解的边缘。并没有什么具体的某个权臣或宦官能真正意义凌驾在皇帝头上。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权威也没有丧失,并没有出现地方割据,军阀割据的局面。恰恰相反中央对地方还是存在绝对的权威,整个文官系统也依然是按照文官本身的愿望在进行运作。商业力量的作用并非是仅仅起了瓦解破坏作用,相反本身就起了建构作用。

By 杜车别

你被OKex交易所坑了吗

近期大家最关心的会议,就是今天在成都召开的关于挖矿的座谈会了。

不少人在会议期间到处传小道消息,但正如良心哥之前说的那样,政策相对温和,算是利好。Image虽然会议有点雷声大雨点小的意思,但十分正常,这又不是整顿专项会议。座谈会嘛,就是大家坐下来谈,调查了解行业情况,先摸摸底再说。所以关注后续吧,甚至因为今天会议的影响,行情都开始回暖了。好现象,好现象。但今天文章的主体,就如标题一样,要讲OKex。实际上在良心哥这里,OK早就是一生黑。但随着看良心哥文章的人越来越多,实际上良心哥越不能乱开炮,起码在说话的态度上是要客观公正的,所以后边基本没怎么怼OK。
今天之所以再次曝光OK,是因为OK根基已经松动。良心哥甚至可以在这里断言:就目前的行业格局而言,OK彻底丧失了头部地位。说的直接一点就是:OK彻底退出三大,沦为二线。为什么会下这样的结论,我们先来看近期OK发生的两件事情。
统一账户算法错误
在27号的时候,有粉丝来爆料说,自己使用了OK的统一账户模式,但在账户里躺着220个以太坊,24万usdt的情况下,合约单子却被OK强平。
ImageImageImageImageImage粉丝在讲问题反馈给OK客服之后,OK的客服开始阶段是懵逼的,完全没搞懂发生了什么。
ImageImageImageImageImageImageImageImageImageImageImageImageImage不知道大家看完之后是什么感受,良心哥总结一下这个事件的过程:用户之前采用OK新出的统一账户模式开的合约单子,账户里大额资产有220个以太坊价值约60万u,而且还有24万usdt,结果却在持仓上显示只有150%的保证金。并且在行情波动不大的情况下,强卖了用户17个多以太坊,然后强买了4万多个grt回来。整个过程当中用户是懵逼状态。
而这就是OK去年年底推出的,大吹特吹的,引领行业的交易所账户革命,去年为了吹这个统一账户产品,还不惜把友商ftx和币安拉出来踩在脚下做个垫脚石。ImageImageImage然而就是这么个王牌产品,却直接连以太坊的价值这算都不考虑进去,直接将eth的折算率标记为0。后来虽然通过人工调整的方式调整了用户的持仓,但用户依然亏损了4个以太坊。对于这些亏损,OK客服说了一堆废话搪塞。
哦对,最新的回复是,你作为我们OK的大客户,我们给你寄点粽子吧。LAT低级失误导致用户亏损数百万
lat是前期热度不错的项目,上了OK,但OK出了个低级失误。
事件大致流程如下:ImageImageImageImageImageImageImage这个事件就更好懂了,OK把总量100亿的lat在公告里写成总量10亿,用户在1u位置大量接盘,后来发现不对后赶紧割肉,割完之后亏损近60万u,找OK要说法,结果内部踢皮球到现在都没有回复。
ImageImageImageImageOK自己犯的低级错误导致用户产生错误认知,却给用户造成的损失闭口不提,内部互相踢皮球,客服说我不是写文案的,文案说我不负责赔偿,赔偿部门第一次说我给你50u点卡吧,第二次说我给你100u补偿吧,第三次说,要不我给你寄个礼品吧?
ImageImage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之前的OK还是很维护大客户的权益,但是现在对于动辄亏损数百万的用户也不放在心上了,直接礼品打发。
仿佛现在的OK,除了给客户寄礼品,什么都不会。无论是对外的业务端还是对内的各部门,实际上都出现了非常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说出去都是非常可笑的问题,但就真真实实的在OK上发生着。伴随着OK用户的巨额亏损一起实实在在的发生着。老话说管中窥豹,从这些细节上,其实可以看出OK的没落。无论是OK的现货业务,还是OK不断被蚕食的合约业务,还是OK一直难产的OK链,都2021年了,OK几条业务线上一点建树都没有,更看不到奋起直追的态势和希望。反倒是之前的几家二线交易所今年赶上defi、nft、波卡等热点玩的风生水起,OK上一次让币圈人有印象的活动,还是在春节时候发的红包。难不成OK的下一次亮眼活动,还是要等到今年的春节红包?交易所赛道里,OK彻底掉队,而且很难追回。

By 币圈的良心

What Is Theta?

Samsung and Sony-backed Theta Network wants to make it cheaper for companies to share video content. Here’s how it all works.

In brief

  • Theta Network aims to provide a decentralized infrastructure for video streaming that’s cheaper than centralized alternatives.
  • Participants in the Theta Network are paid in tokens for sharing video content to other users.

Hosting and sharing video content is a tricky business.

The problem is, if the content is all stored in one place, it can be very slow for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to access it. So video sharing websites will use multiple servers around the world so they can deliver the content much more quickly—known as a content delivery network (CDN).

But it’s expensive to pay for a CDN. These services will typically charge for the amount of data being used, meaning that when a video streaming site becomes popular, its costs will rise.

This is where Theta Network wants to make a difference.

What is Theta Network?

Theta Network is aimed at cutting the costs of operation for video streaming services like YouTube. It works by reducing the load on the content distribution network by putting some of it on Theta’s peer-to-peer network. It’s a little bit like BitTorrent, where people share video content with each other, but it actually pays its users for sharing this content.

Theta Network isn’t trying to replace YouTube or live streaming platform Twitch. Instead, it’s trying to provide new infrastructure for such businesses that’s not only decentralized, but far cheaper. https://www.youtube.com/embed/OQR7GVoV-24?autoplay=0&mute=0&controls=1&origin=https%3A%2F%2Fdecrypt.co&playsinline=1&showinfo=0&rel=0&iv_load_policy=3&modestbranding=1&enablejsapi=1&widgetid=1

If you’re trying to watch a video on a video streaming site that uses the Theta Network, you will receive the data in a combination of two ways. Some of the video will be streamed directly from the site’s hosting platform, but you’ll also receive some of it from local peers using the Theta Network.

While Theta Network claims to be cheaper than centralized alternatives, it still has some costs attached—and this is why the Theta tokens are needed.

How Theta Network uses two tokens

Those participating in the Theta Network get paid for sharing video content to other users. The video sites themselves pay for this service, not the end-user.

In order to pay for the data being streamed, the network uses a token called TFUEL. When someone shares the video content to someone else who’s trying to watch the video, the streaming site pays them in TFUEL tokens. It’s worth noting that these users don’t stream whole clips but just small amounts of data for each video—so the end-user will receive fragments of video data from multiple users and piece it together themselves.Theta Token Rises 17,000% in a Year, Cracks Top 10 CoinsA new token has seemingly boomed out of nowhere into the top 10 cryptocurrencies by market capitalization. Theta, which is up 17,000% in the past year, is now the ninth biggest crypto with a m…NewsCoinsMathew Di SalvoMar 23, 2021

Theta Network also has a second token, called THETA. This is a governance token that’s designed to help the community manage the Theta blockchain and control its direction in the future. Currently the governance element is in its infancy, but the project plans to hand over more control to THETA holders in the future.

The THETA token has a fixed supply of 1 billion tokens with no inflation. You can stake THETA tokens to receive TFUEL, which has a supply of 5.2 billion tokens and a fixed 5% inflation rate.

What is the Theta blockchain?

The Theta blockchain is fast and designed for smaller payments. This enables it to provide real-time payments to reward content distributors for their efforts.

It achieves this through a proof-of-stake consensus mechanism, which is based on the Tendermint blockchain code. This mechanism involves users locking up large amounts of THETA in a process known as staking. Then they process blocks; if they process malicious blocks, they might lose some of their staked tokens.

Theta network world nodes
Theta nodes around the world. Image: Theta Labs.

But the blockchain has two levels. First, it has validator nodes. These involve powerful computers processing a large number of transactions quickly. There are fewer of these and they are typically run by companies who are backing the network, such as Samsung and Sony. They are the first line of defense in keeping the network secure. Those running validator nodes have to stake 1 million THETA tokens.

Second, there are community nodes. These are run by thousands of community members and they check and validate that the validator nodes are performing accurately. If a malicious block was somehow accepted by all the validator nodes, these community nodes would stop it in its tracks. These nodes only need to stake 1,000 THETA tokens.

Who is backing Theta Network?

The company behind Theta Network is called Theta Labs. It’s run by CEO Mitch Liu and has its own streaming site, Theta.tv, which pays viewers in TFUEL to watch video content (since they are then sharing that content to other peers). The company has around 25 employees, mostly based in the San Francisco Bay Area—although it’s looking to expand and has recently opened an office in Seoul.

The company has a nominal amount of revenue currently, according to Wes Levitt, head of strategy at Theta Labs. While the Theta TV platform brings in some revenue, it’s nothing relative to the size of the Theta blockchain, he explained. Rather, the company has been relying on funds raised from its investors.

These investors include Samsung and the Sony Innovation Fund, along with a string of VC firms. As noted, many of these investors run validator nodes on the Theta blockchain. Four of these VC firms announced in March that they will be staking $100 million of their Theta tokens—largely acquired in earlier investments when the token was cheaper—in a collaborative validator node.

The company also has advisers from a range of mainstream media companies, including Steve Chen, co-founder of YouTube, Justin Kan, co-founder of Twitch, and Jonathan Wong, director of product at video streaming website Rakuten Viki.

Theta Labs has so far been granted three patents by the United States Patent and Trademark Office related to its video streaming service, Levitt told Decrypt. The patents relate to how the data is streaming utilizing a decentralized network.

How does Theta stop people cheating the system?

One potential issue with Theta Network is the idea that someone could just use two computers and share video through the network to themselves and get paid for doing so. However, there are a few safeguards that aim to prevent this.

For a start, the network doesn’t let someone stream content to the same IP address. This prevents the basic example above. The network also has a few other similar limitations, that can be fine-tuned by the video streaming platform, depending on how strict they want to be.

Another key element is that those sharing the video content don’t get to choose who they’re sharing to. So if they tried to game the system and share content to themselves, they would naturally be sharing content to potentially thousands of other users. As a result, they would actually be doing more good to the network than harm, according to Levitt.

What does the future hold?

In the near term, Theta Network will be upgrading to its Mainnet 2.0. This will upgrade the network and provide a few benefits.

The upgrade will provide more support for edge nodes. These are nodes that download and share video content without the user needing to watch the video. This is for people who want to support the network and earn TFUEL. Levitt estimated that a user could earn around $10-15 a month by running a node full time.

Theta Labs also plans to introduce a non-fungible token (NFT) marketplace. NFTs are unique, digital tokens that represent a piece of digital content, such as art or music. The marketplace will allow Theta TV content creators to issue their own NFTs and use them to interact with their viewing audience.

Levitt noted that most of Theta’s partners in the entertainment space are trying to find ways to enter the nascent NFT market. That is, as long as the ballooning NFT market doesn’t pop.

By Tim Copeland

What is Kyber Network

Kyber Network is a decentralized, blockchain-based protocol that aggregates liquidity and enables the exchange of tokens without an intermediary. Kyber Network can be integrated into decentralized applications (dApps), crypto wallets, and decentralized finance (DeFi) platforms. The protocol is governed by holders of its native Kyber Network Crystals (KNC) token through KyberDAO, a 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 (DAO).

Kyber Network Defined

Kyber Network is a decentralized, blockchain-based protocol that facilitates the exchange of tokens without an intermediary and provides liquidity for decentralized finance (DeFi) applications. At the time of this writing, Kyber Network is integrated with more than 100 applications, and powers KyberSwap, Kyber Network’s decentralized exchange (DEX). Kyber Network is governed by the holders of its native KNC token through KyberDAO, a 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 (DAO).

Kyber Network Provides Critical Liquidity to DeFi

Before examining Kyber Network’s design, let’s first unpack why liquidity is important to the DeFi ecosystem. In the cryptocurrency community, liquidity refers to several things: the ability to exchange an asset without substantially shifting its price in the process, the amount of trading activity in a market, and the ease with which an asset can be converted to cash. Liquidity is essential to healthy, functional, user-friendly markets, but can be difficult for new DeFi protocols to both attain and retain.

In traditional financial markets, liquidity providers are centralized entities like banks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 However, utilizing centralized entities to provide liquidity in DeFi markets would run contrary to the ecosystem’s ethos of decentralization. As a result, permissionless protocols like Kyber Network have emerged to take their place. Kyber Network’s mission is to create a world in which any token of value can be used anywhere for swaps in any wallet, as well as for payment services, and other newly developed financial products.

How Does Kyber Network Work?

Kyber Network consists of a set of smart contracts that can be implemented on any smart contract-capable blockchain, though it is only implemented on Ethereum as of December 2020. The protocol aggregates liquidity from a variety of reserves, including token holders, market makers, and decentralized exchanges, into a single liquidity pool on its network. Anyone can provide liquidity to the network. Kyber Network enables its three primary users — decentralized applications (dApps), vendors, and crypto wallets — to execute instant token swaps without the use of a trusted third party.

Let’s run through two types of trades.

In every trade, there is the token that represents the core asset. Ether (ETH) currently acts as this token in the Ethereum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tocol, so any trade must involve an exchange of ETH for another token. Imagine that you want to trade ETH for BAT, Brave’s Basic Attention Token:

  • You send your ETH to the Kyber Network smart contract.
  • The contract then queries all of its reserves for the best ETH to BAT exchange rate.
  • The contract then sends the ETH to the reserve with the best ETH to BAT exchange rate.
  • Finally, that reserve then sends you your BAT.

Now let’s imagine that you want to trade BAT for DAI. In this example, since you are not trading directly in ETH, some additional steps are required because ETH is the core asset:

  • You send your BAT to the Kyber Network smart contract. 
  • The contract then queries all of its reserves for the best BAT to ETH exchange rate.
  • The contract then sends the BAT to the reserve with the best BAT to ETH exchange rate. 
  • That reserve then sends ETH to the contract. 
  • The contract then queries all of its reserves for the best ETH to DAI exchange rate. 
  • The contract then sends the ETH to the reserve with the best ETH to DAI exchange rate.
  • Finally, that reserve then sends you your DAI.

Despite the second trade involving more steps, both trades are completed in a single blockchain transaction. Likewise, with Kyber Network, all trades are instantly settled on the blockchain and are either executed in full or reverted. In other words, your trades should never be partially executed (though they may be partially executed on other types of exchanges). Additionally, all exchange rates offered by reserves are publicly verifiable if you query the smart contracts.

When integrated into dApps, DeFi platforms, and crypto wallets, the Kyber Network has a wide range of use cases. For example, a dApp that would like to accept users who do not hold its native token can integrate the Kyber protocol to allow for in-app token swap and token conversion functionalities. These features enable the dApp’s users to utilize any Kyber Network-supported token and simultaneously enable the dApp to receive payment in the token of its choice.

KyberDAO and KNC

Holders of KNC can participate in the governance of Kyber Network through KyberDAO. By staking their tokens, KNC holders can vote on the network’s fee model, rebates for reserves, and other proposals, and also earn staking rewards denominated in ether. KNC is a deflationary staking token, which means its supply will decrease over time. KNC is only an ERC-20 token as of December 2020, but Kyber Network anticipates that it will also be implemented on other blockchains in the future. Nonetheless, its supply will be managed as if it were a single token, and Kyber Network is developing technologies that will enable the transfer of KNC across blockchains.

Kyber Network’s broadly integrated protocol offers an on-chain, decentralized solution to DeFi’s liquidity challenges and provides ERC-20 tokens with ecosystem-wide utility.

By Cryptopedia

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

从2010年起,我们开始启动对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和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的比较研究,本文是此项研究的总报告。

  总的看,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发生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之一。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世界危机频繁发生,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和本次国际金融危机是其中蔓延最广、破坏力最大的两次,它们都是资本主义内生矛盾积累到无法自我调节程度后的集中爆发。

  一、研究的目的、方法和基本逻辑

  1。这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试图通过历史比较来理解过去,推测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

  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我们的工作任务之一是应对本轮金融危机,我们希望通过历史比较使自己的工作获得主动性

  当我们开始进行这项工作后,立刻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对结论的好奇使我们对这项研究工作的兴趣全面上升。

  2。在一些自然科学领域,理解和判断往往在实验室进行,而社会科学没有研究实验室①,当统计数据不充分、研究对象又十分泛化时,替代的研究方式可能是进行历史比较。

  正如在自然界存在着气候变化长周期一样,在经济社会发展领域,只要时间的跨度足够大,也会发现历史的重复现象或者相似之处②。

  令人欣慰的是,这两次危机之间实际间隔约80多年,如果加上上次大萧条之前的历史背景时间,可用于比较研究的时间超过百年。

  这一百多年的时间内,发生了两次重大的技术革命,人类也经历了两次最大的繁荣与萧条的更迭,这使得这个宝贵的时间成为进行比较研究最难得的实验场所。(①自然科学中,一些学科也无法通过实验室验证,比如宇宙天体学、气候学、生命科学等。②康德拉季耶夫1925年提出,资本主义世界存在以固定资产投资为驱动的大约45~50年的经济周期。熊彼特1939年提出,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存在大约48~60年的经济长周期。范杜因在1979年的《经济生活中的长波》中提出,技术创新具有寿命周期,并将长技术周期分为四个阶段。弗里曼在1982年的《失业与技术创新——关于长波和经济发展的研究》中,着重从技术创新扩散与就业关系的角度对长技术周期进行了分析。)

  3。本项研究的基本逻辑是历史的周期率。

  我们认为,周期性是历史变化和自然界的本质特征,也是资本主义制度的重要特点。

  历史在时间跨度足够长时会不断重复自己,经济社会发展的周期率首先表现为繁荣与萧条的交替,但这种交替只是分析问题的起点①。

  本项研究的主要任务,是试图发现在两次繁荣萧条之中那些最引人注目的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和相似程度,更准确地说,这项研究是试图理解两次危机发生前技术和经济背景的类似性,刻画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行为和大众心理的特征,描述两次危机的宏观发展轨迹,从而为应对危机的决策提供依据。(①参见《资本论》关于经济周期的描述。)

  4。历史重复自己有线性方式,也有非线性方式,有符合逻辑的精准变化规律,也有逻辑不清的意外变化,甚至还有很多无法解释的历史困惑,这一切既是进行这项研究的迷人之处,也是它的难点所在。

  在下面的报告中,我们将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方法,归纳两次危机的不同点,试图总结出两者的共性特点,并得出初步的政策结论。

  由于历史事件和比较的对象极为宏观,可以用于翻阅资料和进行数据比较的研究时间十分有限,我们的描述选择了较为粗略的方式,描述的重点是“是什么”而不是“为什么”。即便是对“是什么”的描述也十分困难,因此这项研究大纲仅是更深入研究的起点。

  二、两次危机的区别点

  在提炼两次危机的共同点之前,十分有必要看到两次危机存在的巨大区别。

  非常明显,两次危机对人类社会造成灾难的程度不同。

  从危机爆发初期的情况看,1929年大萧条造成的经济总量损失和商业破坏要大大超过本次金融危机。

  但本次金融危机的后续发展演变日趋复杂,美国复苏过程曲折反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影响不断深化,经济社会政治产生共振,负向反馈,不确定性和风险持续提高。

  总的来看,这次危机尽管短期杀伤程度要轻,但调整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深度影响难以估计。归纳起来,两次大危机有几点主要的区别:

  1。人口结构不同。

  人口结构特别是年龄结构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对政府制定公共政策也会产生重要的作用。

  大萧条期间的人口年龄较轻,中等收入者比重偏低,受教育程度也不高。

  而本次危机发生的时候,人口的年龄已大大提升,特别是发达国家普遍进入老龄化社会①,中等收入者比重上升,受教育程度提高,福利化制度和人口年龄因素造成劳动力的市场适应性减弱,人们更乐于维持现状而不是变革。(①以美国为例,1929年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5.3%,2007年则占12.6%(数据来源:美国国家统计局)。)

  2。技术条件不同。

  大萧条发生在第二次技术革命之后,而本次危机发生在第三次技术革命之后,在两次技术革命之后,人类技术进步的程度大大提高。

  特别是在军事领域,核武器的发展使得主要国家具有相互制衡的能力,鲜有国家寄希望于通过世界战争解决国家利益争端。

  相反,核力量造成的“恐怖平衡”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

  同时,本次金融危机是在信息化技术高度发达条件下产生的,这会加重风险的扩散和共振,使这次危机的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且市场同步波动更明显。

  3。发达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制度发生了进化。

  大萧条后,资本主义国家吸收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保障制度在发达国家普遍建立,宏观经济管理制度从无到有且日趋完善,经济和社会发展建立了稳定器和刹车系统。

  另外,本次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基于对上次大萧条的认识,主要发达国家政府都对经济进行了快速的直接干预,在较短时间内改变了经济自由落体的状态。

  因此,本次危机对经济和社会的短期损害还没有达到上次大萧条的程度。

  4。全球化的程度不同。

  在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的框架下,各个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度大大提高①。

  目前全球的货币制度以纸币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替代了传统的金本位制度。

  资本市场开放的程度大大提高,跨境投资现象比较普遍②,跨国公司的全球布局使得单个国家的利益和其他国家的利益更加交融。

  虽然会有保护主义的思潮和损人不利己的种种行为出现,但是这些做法将损害本国政府、企业和居民利益,因此将是短命的。(①1928年全球贸易占世界GDP的16.7%,2007 年则占51.6% (数据来源:商务部网站)。②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迅猛,1980年总额为5 190亿美元,2007年达到18 330亿美元,年均增长5%,高于同期全球GDP 3.4%的增长率。)

  5。新兴国家崛起和全球经济格局不同。

  上次危机是资本主义世界的危机,欠发达国家受到严重的外部震荡,但只有消极接受的无奈,没有力量拉动全球经济回升。

  而本次危机截然不同,全球力量出现了结构性变化①,在发达国家内需下滑的时候,世界出现新的经济增长发动机。

  这些国家的巨大需求对经济下滑的拉升作用加大,全球经济危机可能从中心扩散到外围,但是从外围折射到中心的力量巨大。(①1929年美、欧、日以外的亚非拉国家GDP合计占世界GDP的23.3%,2010年则占到42.6%,危机期间的2009年金砖四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达90% (数据来源:《世界经济千年史》, 人民网等)。)

  三、两次危机的共同特点

  通过比较研究,关于两次危机的共同之处,我们侧重于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归纳。初步得到十点结论,简要描述如下:

  1。两次危机的共同背景是都在重大的技术革命发生之后。

  长周期理论认为,技术创新引起繁荣,繁荣又是萧条的原因,重大的技术革命引起大繁荣,毫无疑问也会引起大萧条,这是历史周期率的重要表现。

  1929年爆发的大萧条是在第二次技术革命后发生的,而这次危机则发生在“第三次浪潮”之后①。

  重大的技术革命总是使生产力得到极大程度的解放,这不但改变着生产函数和产生“毁灭”的创新效应,而且每次技术革命都对社会结构、地缘政治、国家力量对比产生深远而根本性的影响。

  如果生产关系调整滞后于技术创新后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调整滞后于经济基础变化,潜在的危机风险必然加大。

  对这个问题,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做出过十分到位的描述,康德拉季耶夫也做过大量研究。所不同的是,从技术革命发生到产生危机的时间大为缩短,1870年以后发生的电力技术革命到发生1929年的危机间隔了60余年,而1980年以后发生的信息技术革命与本次金融危机之间只隔了30余年。

  其警世意义在于,今后当重大的技术革命发生之后,不仅需要认识它的进步作用,抓住它带来的机遇,同时也要充分意识到重大变革会随之出现,充分估计震动性影响和挑战。(①以电力技术的广泛应用为驱动力的第二次技术革命开始于1870年,到“二战”结束。以电子计算机、原子能技术、航天科技为驱动力的“第三次浪潮”开始于1945年,1978年IBM推出个人计算机,开启了以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驱动力的信息和新经济革命。)

  2。在危机爆发之前,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危机发源地的政府都采取了极其放任自流的经济政策。

  1929年大萧条之前,柯立芝总统实行了以放任自流著称的经济政策,政府对市场经济的运行基本保持缄默,金融利益集团也对放松监管、推动金融自由化发挥了巨大影响。

  在此期间,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首先集中在电力行业汽车行业,自由竞争使主要行业的产业集中度和垄断程度大幅度提高,劳资对立由于经济繁荣得到一定缓解,而弱势的农业相对衰退,埋下了产业失衡、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和经济投机性增强等种种隐患。

  但不管怎样,经济的放任自流政策创造了著名的“柯立芝繁荣”。

  在本次金融危机发生之前,在强大的产业和金融利益集团作用下,从克林顿到小布什政府也都采取了经济自由化的政策,在某种程度上,其实际的经济放任程度和对监管的放松接近甚至超过里根政府的做法。

  在此期间,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使信息通讯产业和互联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房地产业的繁荣已经出现,美国经济确实出现了人类社会有史以来最长久的繁荣,人们乐观地认为,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商业周期已经不复存在。

  在两次繁荣期间,经济的自由放任和企业家创新精神的发扬互为补充,推动着经济的高增长,但也与后来危机的发生存在某种逻辑关系。

  十分明显的是,发达国家已经出现了制造业的衰落,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已经无法适应产业结构的快速变化,过度负债的经济模式已经充满风险(见表1、图1)。

  3。收入分配差距过大是危机的前兆。两次危机发生前的另一个共同特点,是较少数的人占有较多的社会财富(见图2)。

  大萧条期间所表现出的,是私人占有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表现形式是实体经济产能过剩和有效需求不足。

  这一次危机则与全球化、互联网和知识经济的发展、经济虚拟化程度提升、不同国家人口结构的变化有更多关系。

  但最突出的表现是,生产资料名义所有权和实质支配权分离,权力集中到虚拟经济领域极少数知识精英手中。

  分配差距也不仅表现在一个国家内部不同的社会群体之间,而且表现在传统的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之间。

  在全球化和互联网全面发展的过程中,世界经济形成了相互依赖的三角形循环,新兴市场国家成为全球制造中心,资源富足国家提供原材料和能源,发达国家通过负债消费,拉动新兴市场国家产能利用。虽然形式上的变化很多,但是产能过剩和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仍然是主要矛盾。

  4。在公共政策空间被挤压得很小的情况下,发达国家政府所采取的民粹主义政策通常是危机的推手。

  技术变革和分配差距扩大造成的心理压力,往往会引起社会公众的不满,在执政期内无力改变现状和选票政治的推动下,政府倾向于更多地采取民粹主义政策宣示,安抚民心。

  上次危机美国总统作出“每家的后院有两辆汽车、每家的锅里炖着一只鸡”的承诺;而这次危机发生前,两任总统都承诺提高住房自有率①。

  欧盟国家从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税收占GDP的比重持续下降,但社会福利支出占GDP的比重持续上升,社会福利安排出现过度化倾向,但绝大部分政治家难有决心和胆量压缩福利。

  民粹主义承诺改变了大众的福利预期,加大了对政府的依赖,也放松了自己的奋斗决心,是效果极其负面的腐蚀剂。

  致命问题是,一旦大众的福利预期得不到满足,社会心理很快发生逆转,并形成蔑视权威、拒绝变革和仇视成功者的强烈氛围。

  与此同时,超出收入能力的过度财政负债和福利主义相应成为一种习惯,这种习惯在政府和民间相互影响,其破坏力在目前的欧债危机中得到充分体现。

  对这个问题,桥水投资基金的戴利欧先生在“和谐的去杠杆化”一文中,对政府和民间的去杠杆化过程做了精彩描述。

  文章认为,每隔70年左右的一次高负债都伴随着一次经济危机(见图3),在这期间工资增长都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负债增长都大大超过税收能力。(①在1995年美国住房与城市发展部发布的《国家住房战略》中,克林顿提出:“要实现住房自有率在本世纪末达到历史最高水平”。2004年10月小布什在华盛顿竞选连任的演讲时提出:“任何一个家庭搬进自己拥有的房子都会感到美国比其他国家强”。)

  5。大众的心理都处于极端的投机状态,不断提出使自己相信可以一夜致富的理由。

  两次危机前的产业神话和收入分配出现的巨大差距,往往导致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心理状态出现变异。

  改变其社会地位的急切心情,使大众都开始追求一夜暴富,人们宁愿相信各种投机奇迹,人类本性中的贪婪和健忘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没有多少人可以经受泡沫产业的诱惑,社会心态浮躁具有普遍性。

  在宽松货币环境和以提高杠杆率为实质的金融创新助推下,大量举债进行高风险投机,产生了巨大的资产泡沫,大萧条前主要是股市泡沫,这次危机前是房地产泡沫。

  正如加尔布雷思所描述的,当经济处于过度繁荣状态的时候,没有人不相信泡沫会继续膨胀,人们不是找出理由使自己理性,而是找出理由使自己相信盲目冒险的正确性。

  可以肯定的是,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和制度条件下,人类这种自我膨胀的说服力量和缺乏理性是导致危机的重要原因。由此我们也可以提出一个相关的质疑:经济学关于理性人的假设是否具有永恒性?

  6。两次危机都与货币政策相关联。

  在两次危机之前,最方便的手段是采取更为宽松的货币信贷政策。

  大萧条前,泛滥的信贷政策引起了股市的泡沫和投机的狂热;在这次危机前,美联储极其宽松的货币政策、金融放松监管和次级贷款都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使得经济泡沫恶性膨胀。

  在经济泡沫导致消费价格上涨的压力下,货币当局不得不采取紧缩货币政策,从而捅破了泡沫,改变了投机者的心理预期,使得迟早发生的事终于发生(见图4)。

  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1929年大萧条还没有明确的宏观经济理论指导,而本次金融危机则是宏观经济政策长期服从于政治选举目标。

  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货币当局对宏观经济形势都缺乏准确的理解,大萧条时期美联储的决策者基本没有总需求管理的意识,而这次美联储则对已经全球化的世界经济与美国作为储备货币国所应该执行的货币政策认识很不到位。

  7。危机爆发后,决策者总是面临民粹主义、民族主义和经济问题政治意识形态化的三大挑战,市场力量不断挑战令人难以信服的政府政策,这使得危机形势更为糟糕。

  在面对严重危机的时候,主要国家在应对政策上总犯同样的错误,特别是应当采取行动的时候总会错过时机,应当采取宏观扩张政策的时候则采取紧缩政策,应当开放和进行国际合作的时候往往采取保护主义政策,应当压缩社会福利、推动结构改革的时候却步履艰难甚至反复和倒退①。

  这些明显的错误在事后看起来显得可笑,但对当事人来说,实施正确的政策却困难重重。这是因为,大危机在人的一生中往往仅会遇到一次,决策者缺乏经验,又总是面临民粹主义、狭隘的民族主义和经济问题政治化这三座大山,政治家往往被短期民意绑架、被政治程序锁定和不敢突破意识形态束缚,这几乎是普遍的行为模式,这一点在最近的希腊危机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同时,在市场大幅波动中获益是大金融资本的逐利本性。在一些国家软弱的政府政策面前,国际金融市场力量往往起到“树欲静而风不止”的作用,这种力量又与在野的政治力量相结合,使得当政者处境岌岌可危。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两次危机中的市场力量从来都是高度政治化的力量。如果仅从经济角度认识问题而忽视其政治属性,就会犯重大的判断性错误。(①2012年欧债危机持续发展,法国、希腊、西班牙等国的民意普遍左转,民族主义和极左、极右势力明显抬头,大选之年政府不得不迎合民意,许多有利于债务问题解决的政策难以实施,欧债风险迅速上升。)

  8。危机的发展有特定的拓展模式,在它完成自我延伸的逻辑之前,不可轻言经济复苏。

  在经济危机的过程中,会发生很多意外事件,它们似乎是一些小概率事件,由运气决定。但事实并非如此。经济一旦从正常状态转入危机状态,它就开始以一种不同寻常的方式循环。

  危机往往从经济大幅跳水开始,由泡沫破裂走向失业率攀升,由经济困境加重转向社会矛盾激化,由经济社会领域转向政治领域乃至军事领域。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面对超高的负债率,先是在财政上采取紧缩政策,去杠杆化进程开始;

  随后经济泡沫破裂所带来的经济压力往往通过货币贬值和债务重组得以缓解;

  而后,在经济未实现好转之前,通胀上升和股市繁荣往往带来一次虚假复苏,但很快会遇到经济的二次探底

  在1929年的大萧条中是这样,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已经出现了这种迹象:美国金融危机一度出现缓解,但欧债危机却出乎意料地全面恶化,系统风险迅速上升,全球经济可能由此进入第二轮危险期。

  同样,当国内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向外部转移和推卸责任。

  危机的自我拓展只有走完全过程才能达到新的平衡点,大危机一旦发生就注定是一个较长的过程。

  上次大萧条最极端的情况是希特勒通过民选方式上台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当前特别需要重视的是,在危机自我逻辑实现的过程中总会出现意外事件,一连串的失控和误判也屡屡发生。

  目前,欧债危机正在深化,中东形势很不确定,经济、政治、社会、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冲突相互交织,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对本次危机可能出现的重大风险必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见图5)。

  9。危机只有发展到最困难的阶段,才有可能倒逼出有效的解决方案,这一解决方案往往是重大的理论创新。

  大萧条后,世界在绝望中发生了凯恩斯革命。在这次危机中,虽然凯恩斯理论再一次获得生命力,但人口老龄化、全球产能过剩、资源约束强化所导致的潜在生产能力下降,加上劳动力市场更加“粘性”,使单纯扩张总需求的政策撞到天花板。

  同时,全球通缩压力、欧洲主权债务恶化等导致的负面效应显现,全球经济又一次进入十分困难和复杂的境地。

  前一段兴起的心理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相结合的不少研究引人注目,目前兴起的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的呼声提高,这说明全球都在等待着理论创新。

  这次理论创新可能围绕全球经济最实质和困难的问题展开:世界出现的总需求萎缩和资本、技术与劳动力在全球宏观配置失衡的局面,加上一些国家的经济增长陷入绝境,既带来本国的社会政治问题,也快速向全球传染,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尚无明确思路。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单个国家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明显不足,而大国相互合作又如此困难,急需提出一个可行方案,解决这个全球性的复杂问题。

  我们看到,全球经济的恶化又一次产生巨大的倒逼力量,这在曾经的欧盟峰会上已经体现出来。同时还要看到,尽管理论创新十分重要,但全球经济能否走出危机,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部运气因素,这在1929年大萧条的末期表现得十分充分。

  10。危机具有强烈的再分配效应,它将导致大国实力的转移和国际经济秩序的重大变化。

  “基辛格定律”可能被再次验证。基辛格在他的名著《大外交》一书中开宗明义地指出,世界每隔百年会出现一个新的全球大国。

  这个判断可能被两次危机所证实。大萧条后世界经济重心由欧洲转向美洲,美国在世界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美元占据支配地位,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诞生,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这次危机发生后,全球发展的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二十国集团(G20)平台产生,世界实力对比正在急剧变动,国际经济秩序正在发生变化。

  从这个意义上看,危机不仅具有对生产力发展的破坏作用,也有积极的创新作用,更有强烈的再分配效应。

  总之,大危机所分配的不只是一个国家国内的财富,而且是国家之间实力的对比。危机的再分配效应是无法抗拒的,世界经济秩序将继续发生稳步但不可逆转的重大变革(见图6)。

  四、三点政策思考

  两次危机的比较研究,使我们得到不少思想收获,也受到很多启示。考虑到我国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背景,在诸多可以选择的政策建议中,这里主要想提出三点思考。

  1。树立底线思维方法,对危机可能出现的最坏场景做出预案。

  比较研究的结论和目前欧债危机的恶化形势告诉我们,必须树立底线思维的思想方法,对危机态势做最坏的准备,同时努力争取较好的结果,既要应对突发性外部冲击和震动,又要做好应对危机结构性变化的长期准备。

  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立于不败之地。目前有两个场景必须预防:一是危机升温而产生的巨大外部震荡;二是危机迫使一些国家转嫁灾难而走向变换形态的战争。

  2。把握我国战略机遇期内涵的重大变化,谋求中国利益和全球利益的最大交集。

  比较研究的结论也可以告诉我们,我国所处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已经发生重大变化。

  从经济意义来说,在本次危机前,我国的战略机遇主要表现为海外市场扩张和国际资本流入,我国抓住机遇一举成为全球制造中心。

  本次危机发生后,全球进入了总需求不足和去杠杆化的漫长过程,我国的战略机遇则主要表现为国内市场对全球经济复苏的巨大拉动作用和在发达国家呈现出的技术并购机会和基础设施投资机会。

  我们应牢牢把握这些实质性变化,认真分析我国与大国经济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所出现的巨大利益交集,明确提出解决全球增长困境问题的方案,在外部条件明朗化后稳步加以实施。

  3。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抓好重大课题的务实超前研究。

  比较研究的结论还告诉我们,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是我们应对外部巨大冲击、实现我国和平崛起的根本之策。

  我们要借鉴历史上大国崛起的经验,警惕卷入不必要的国际事件,切实集中力量、重点突出,扎扎实实地办好自己的事。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建议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出发,对一些需要集中力量办好的事进一步务实研究,尤其需要增强全球视野,提高定量化程度,使研究成果具有可操作性。

By 刘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