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庭隐秘的权力关系

为何受伤的总是你?

今天我来给大家分享一个东西,我想对中国人来讲,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一个话题,当你没有清晰地意识到这个话题的时候,你可能会不仅活在焦虑中,你还特别容易受伤。但是当你逐渐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也许你觉得这世界很残酷,但你会活得更加清醒,你要活得受伤的时候会少一些,而你可能焦虑也会有所减轻。所以我就来讲我今天的话题。

那么这个话题是家庭隐秘的权力游戏

为什么有那么多伤害?在中国有一个显而易见的话题,但是可能很多人都会忽略它,可能只有10%的人清晰地意识到,有一个东西在这个世界上如此关键,其实就是权力。

一般人会认为权力不都是这个社会上的事情,社会权力体系、政治体系,我们都认为这里面藏着很多权力,包括公司里头。但实际上在你的家庭里头,有各种各样的隐秘的权力游戏。

如果有些人清晰地意识到这一点之后,而且你特别懂得娴熟地去利用,你在这个家庭里头很容易成为既得利益者。如果你不懂这个,你总是傻了吧唧的抱着一种真诚的心态,然后你已经伤痕累累,你还想抱着一个简单的真诚的善良的活法,你会发现你总是伤痕累累,因为你没有认识到这么一个简单的真相。

2

一个婆媳争夺权力的故事

那么为了讲清楚权力,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故事发生在去年,一个来访者她来找我,她生了二胎,然后她不想让她的婆婆带孩子,但是她的婆婆非常的想带孩子,她的丈夫也站在自己的妈这一边。

中国常见这种事,你看婆婆说我过来帮你带孩子。但是媳妇说你最好别来,你来了让我痛苦。但是婆婆说怎么会,我好心好意的,你怎么会说我给你带来痛苦?丈夫也会说你怎么不知道老人家的好心,你怎么能这样做?

但是对媳妇来讲,她深刻地知道,如果婆婆来了对她就是一场灾难。中国这种事很常见是吗,有一个人闯进你的生活,总是对你说,我都是为了你好,但你感觉到伤痕累累,非常受不了她,因为这里面有个东西就是权力就是被你忽视的。

我讲一下这个来访者的背景,她在应该是在五年前过来找我做咨询,但是她不是每周都过来找我,她通常有一两个月来一次,偶尔来一下。

她找我做咨询的经历不够精彩,我也觉得有时候我们谈的事情很普通,但是她发生了巨变,变化非常之大,她刚来的时候是严重的产后抑郁,就是她刚生第一个孩子。

为什么产后抑郁呢?因为她是家里权力最弱小的那个人。虽然她是潮汕人,我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潮汕重男轻女是很严重,她又生了儿子,按说她应该很有地位才对,但是她是一个完全没有权力意识,不会保护自己的人,所以她在家里没有话语权,她话都说不利索。

但是随着咨询的进展,就是可能她获得的支持越来越大,而且本身我觉得她是一个有磅礴生命力的人,所以当她获得知识后,她磅礴的生命力就出来了。所以等她生二胎的时候,她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结果有一次,我们就谈她丈夫的家庭的事情,就谈出了中国家庭的权力变迁。

我过去做咨询就发现一个现象,就是夫妻之中经常有离婚的事情发生,我发现离婚经常表面上看起来是以某一方出轨来导致的,但实际上离婚那个冲突的源头是媳妇生了孩子,老人过来带孩子,然后通常就是婆婆,当然也有少数的是姥姥过来带孩子,然后发生了冲突。

我自己的估计是60%。那么有些人会说你这个估计对吗?后来我看了各种各样的数据,就发现这的确不是一个理性的统计数据,但是有很多人能够感性的认识。就比方说海淀区的一个法官,他会认为中国90%的离婚案都是老人搞的,父母双方他们想让孩子离婚,因为他们的自恋受到了打击。

那我就思考这么一件事情,为什么生孩子对中国家庭是一件这么严重的事情?其实答案非常简单。假如我们讲的权力的话,孩子就是权力变迁的根本。孩子逐渐地长大,谁掌握了孩子,谁就掌握了未来。

这个来访者的故事是她的婆婆,生了五个还是四个孩子,她的婆婆在自己的婆家,最初的时候也是最没有地位的人。然后大家都知道,你比方在潮汕,别说潮汕了,全国中国都这样是吗?祠堂里头只有男人的位置是吗?没有女人的位置。那么在潮汕的时候它就更加严重。社会权力体系没有女人的位置,家庭权力体系以祠堂为代表,也没有女人的位置。所以通常女人嫁到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你就是那个家庭里头最没有地位的人。

首先老人最有地位,接着孩子很重要,接着朋友很重要,然后你可能是最末的那一位。然后你的地位什么时候会发生改变?等你生了孩子,特别是你要生了儿子,为什么会这样?因为非常简单。在中国过去的时候,女人是不允许工作的,不仅是不允许工作,你也没有财产。如果你离了婚,婆家不要你,你也拿不到婆家的财产,你回到娘家,娘家也没有你的位置了。所以女人只能依附在男人的身上,你想依附自己的丈夫,但是很可惜,你的丈夫已经被他妈控制得死死的。那你怎么办?你要生一个儿子,儿子会进入未来的社会权力体系,进入家庭权力体系,你紧紧的抓住他,然后在抓住他的时候,你就进入了这个家族权力体系和社会权力体系,所以实际上是这个样子。

那么这个婆婆她深刻地看见她的地位的变化,她最初是最没有地位的一个,随着她生了一个又一个的孩子,最后她构建了一个家族。也就是说她生出了一个家族,而且等她生出这个家族之后,她干了什么事情?她就基本上让她的家庭就和那个男人的家族剥离开了。她自己很少去参加家族里的活动,她也不允许自己的孩子们去参加,直到后来她已经大权在握,地位特别巩固之后,她才开始允许自己的孩子们去参加大家族的事情。

那么接下来同样的事情就要发生了,她的媳妇要生孩子了,而她和自己的媳妇构建了严重的权力上的冲突。如果她的媳妇能够把孩子带得特别的好,就意味着这个母亲掌握了孩子。所以说未来这个家庭的权力就在她这儿,这个婆婆的权利就受到巨大的影响。所以婆婆过来要为难她的媳妇。

大家要知道,中国的婆媳关系其实就是这么回事,男人一定要清晰地意识到,如果你妈非常不好搞,尽可能地别让她来。女人要清晰地意识到,如果你的婆婆战斗力非常的强,你斗不过她,别让她来。如果你妈战斗力也非常强,别让她来。

来的人一定要意识到,他们是客人,他们不是主人。当然你也要给客人足够的尊重。年长的也是一样,如果你去了孩子家里,你得意识到你是客人。

等后来我就让这个来访者把她的观察给她老公分享。她老公一直不知道她老婆在找我做咨询。她老婆从过去一个非常的温顺的女人,变得昂首挺胸,气宇轩昂,而且声若洪钟,有时候就踹他揍他。她老公是这样说的,说实话,过去你很听话,完全就是我说了算。我一方面感觉很爽,但是我既不喜欢你,也不爱你。现在你真的很难缠,你怎么这么野蛮?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现在越来越依赖你,越来越喜欢你。

后来他们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变化,等她回去给她老公讲,你看看你爸爸,在这个家庭里权力的变化是怎样的,他年轻的时候他就是他的妈妈和自己的媳妇争夺的对象,结果等他老了,在家里就是一个不存在的男人。

3

母亲权力之重

我的微博的粉丝里头有很多编剧,还有导演,他们曾经就发起了一个讨论,中国影视中公公去哪了?男人们可以想想,这是一个很残酷的事实。你看中国的家庭剧,都是老女人和年轻的女人在争夺一个年轻的男人,但是年轻男人的父亲呢?在家里通常就是钱包或者扫地的,大家没人理他。

为什么呢?我们要知道,实际上这个社会上有很多事情就是在平衡一个最基本的东西,就是女人非常有权力,特别是母亲非常有权力。因为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一个连接就是母婴连接,如果在婴儿的时候,母亲能够把自己的孩子照料好,你就会形成一个牢不可破的这么一个关系,这是一个天然的部分。孩子毫无疑问最爱他的妈妈。

那么在未来的话,假如家里头我们不讲珍惜的规则,总讲权利的规则,妈妈和孩子这么亲,当然妈妈的地位就会变得非常的大。所以中国社会有一系列的方式来限制、切断母婴连接。

大家都应该都知道是吧?在中国老人带孩子,隔代抚养这个事实在是太常见了。其实根本上就是要破坏母亲的权力。所以当我们看到这个东西之后,你大概就知道,原来这个世界是这样子的。

By 武志红

如何从原生家庭导致的抑郁中走出来

生下我第三天,我妈就把我送人了,原生家庭对我的影响可以说是非常深刻。

我出生在九十年代初期,那个时候计划生育的风声还很紧,得知我妈二胎生的又是个闺女,病重的奶奶在弥留之际深情地握着我爹的手,叮嘱道:“(孩子)一定要送的远一点,免得人家不要了送回来!”

天不遂人愿,虽然生下来第三天我爸妈就冒着风雪把我送走了,还接连送了外村好几户人家,但养的时间都不长,最后无奈把我藏在了姥姥家,一藏就藏了近十年。

幸运的是,姥姥家的人包括妗子们都对我很好,我的童年和别的小孩一样单纯快乐,并没有什么找爸爸找妈妈的想法。不幸的是,十年后的某天我爸妈突然良心发现,要把我接回家对我负责,我懵懂的跟着回了家,也开始过上了一种和童年完全不同的生活。

我爸酗酒,一天三顿离不了酒,没生到儿子的不满,养活三个孩子的压力把他整个人压迫的像一支弯着腰随时都要折断的弓,所以我们必须小心翼翼、提心吊胆的防止他酒后爆发、挨打;我妈怨愤,没有想要的儿子、没有体贴的老公、有的只是一贫如洗家和三个每天都得吃饭的丫头片子,于是她越发不爱说话,冷暴力也越来越严重。

这些经历导致了我性格上的很多问题,比如自卑、没有安全感,但是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我跟父母的关系非常淡漠,因此我也常年遭受着他们关于我“冷漠”、“不孝”的指责。我并不在乎他们的指责,但时间久了我还是免不了的怀疑自我:他们口口声声说“爱我”,为我付出了那么多,为什么我从来没有感受到?我是不是真的是一个“冷漠”的人?

我对改善和父母的关系并没有抱太大希望,但是我希望能平和的看待自己的过去,内心不再充满愤怒。特别是有了孩子之后,因为不想重蹈覆辙、想给他更好的家庭教育,我看了很多育儿和家庭教育方面的书,非常想解决这个问题。

幸运的是某天我在一本书中看到了这样几句话,它解开了困惑我很多年的这个问题,也让我彻底放下了心里的包袱:

爱不仅仅是一种感觉,更是一种行为方式。如果你问任何有毒的父母是否爱自己的孩子,他们大多都会强调说他们很爱孩子。然而,他们的孩子大多没有感觉到被爱。有毒父母认为的爱,并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富裕和安慰行为。

看到这里我才明白,我父母给我的那些“混乱的、困惑的甚至是痛苦”感觉,在他们心理就算爱,但真正的爱是温暖、愉悦、平静、充满安全感的。

所以没有感受到他们的“爱”并不是我的错,我也并不是一个冷漠的人,所以我值得被爱,值得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很激动,心里有一点难过,但汹涌而来的是潮水一样的自我释放的欢愉和快乐,困在笼子里的心突然挣脱了枷锁,自由了。

有毒的爸妈到底对你做了什么

操控型父母

《奋斗》中的帅气仗义的华子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华子的扮演者朱雨辰也曾经是一代人心目中的青春偶像。

然而近几年朱雨辰事业上不但没有起色,还走起了下坡路,情感世界也是一片空白,直到最近跟妈妈一起上综艺节目,才重回大众眼帘,也让大家了解的他的生活状态。

在节目中,朱雨辰的妈妈透露已经70岁的她,每天事无巨细地照顾儿子的饮食起居,早上三四点起来给儿子做午饭,熬梨汁熬10年,甚至手抄儿子微博。

不仅如此,朱雨辰每一段感情,他妈妈都要干涉,网友纷纷表示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么多年朱雨辰一直单身了。

操控型父母害怕不被孩子需要,所以会努力的维持孩子的无力感,他们一般会通过直接或者间接两种方式来控制孩子。

直接控制通常表现为公开具体的控制,如:你如果不听我的,就永远别进这个家门!

间接控制则相对隐晦,比如当我们想要结束跟对方的谈话的时候,不会直接开口,而是不停地打哈欠。

朱妈妈这种“帮手型”的妈妈,利用的就是间接控制。他们会制造一些情况让子女需要他们,这些帮助又通常是诚意十足但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每当孩子想要反抗的时候,内心都会充满内疚,因为父母看起来是如此的爱孩子。

酗酒型父母和虐待型父母

苏珊把酗酒型的父母就是客厅里的恐龙,外人眼中恐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是在家人的眼中,既然无法避免恐龙出现,就只能视而不见,假装自己有一个正常的家庭。

关于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因为到现在为止,我仍然耻于把我爸是个酒鬼这件事情告诉别人,似乎这就等于告诉别人,我在一个不正常的家庭当中长大,我有一个没有自控能力或者不太负责的爸爸,我这个人是可怜的或者充满愤怒的,更有可能有性格缺陷。这一点正常家庭长大的孩子很难理解。

虐待型的父母通常分为身体虐待型父母和言语虐待型父母。酗酒型的父母常常和虐待型的父母同时出现,因为酒后的人很容易兴奋,很难保持稳定的情绪状态,孩子稍有不慎就会招致父母的打骂。当然也有很多父母会在清醒的时候施暴,毕竟酒精不是冲动的唯一的原因。

性虐待型父母

被性虐待的孩子遭受到的屈辱是非常独特的,既是很小的孩子也知道这些经历是难以启齿的,它摧毁了一个孩子本该有的宝贵品质——纯真。正如作者所说:“对儿童的性侵是名副其实的恶行!”

虽然乱伦受害者会有自责、抑郁、破坏性行为、性障碍等问题,但其实他们才是一个家里最健康的成员,他们只是被迫牺牲自己来掩饰家庭体系中的那些不堪和压力。

是时候为自己做点什么了

有毒的父母教育下的孩子通常会存在种种问题,比如自卑、胆怯、焦虑、或者叛逆、爱完美主义等等。成年后的我有很大的概率会成为一个失败的妻子和妈妈,很难过好自己的人生,更可能成为一个跟我父母一样不称职的妈妈。

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虽然从前的经历对我的影响很大,比如自卑、没有安全感、特别容易焦虑、跟我妈一样习惯冷暴力,甚至有热暴力的倾向,但我最终没有成为和他们一样的人的人。

毕业后我跟我对象在青岛安家,我们的感情很和谐,跟孩子的亲子关系也非常融洽,生活算得上很幸福,甚至很多人告诉我,我是他们羡慕的对象。

1、正确归则

只有释放了内心的悲痛和愤怒,只有将责任归于那些应该负责的人——你的父母之后,真正的释放才能降临。

多数孩子在维护自己的父母这件事上总是不遗余力,即使意识到父母有错也总是想办法为父母找借口,想办法原谅父母。

但其实除非父母努力求得我们的原谅,否则自作多情的原谅根本没有任何用处,只会让我们内心的愤怒和痛苦加剧。只有正确的归因,讲责任归于父母,我们才有可能获得救赎,这是自救的第一步,也是最基本的一步。

我很早就明白了这一点,压抑和否定自己的感觉来为父母找借口没有任何用处,只会越来越让我觉得自己特别糟糕,于是我慢慢的学着把责任推向了父母——他们应该承担责任。

接下来我需要面对的是——一直压抑着的愤怒浮出了水面,对我而言这种愤怒非常强烈,远大于伤心和悲痛。

2、正视感受

孩子对有毒父母的感受有四类:内疚、害怕、难过、愤怒。不同经历的孩子会有不同的感受,对于我而言,最大感受就是愤怒,愤怒于我的父母重男轻女、从不承认自己的失职,愤怒于我周围的亲人对他们的袒护,愤怒于自己没有力量保护自己。

不管我们对父母的态度是什么,过去的生活方式是不是问题重重,我们必须要明白,改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从现在开始反思那些父母传达给你的错误观念和行为,摆脱它们,你就能拥有真正的快乐。

3、应对愤怒

没有归还的,便会转移。
如果你不想办法解决自己对父母的恐惧、愧疚和愤怒,你将会把他转移到自己的配偶和子女身上。

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几乎每一次回家见了我爸妈之后我总会忍不住的找各种理由跟我对象大发脾气。时间长了我突然意识到,这不是我对我对象的愤怒,是我对父母的愤怒再一次被挑起,无从释放,我可怜的老公就成了替罪羊。

压抑自己的愤怒没有好处手,首先自己会变得抑郁或者暴躁,同时别人也会对你敬而远之,所以必须要学会应对自己的愤怒。

书中提出了很多管理愤怒的方法,比如允许自己愤怒,不压抑自己的感受,比如表达出自己的愤怒,增加运动量等,亲测都是很有效的方法。

4、与父母对峙

和父母对峙是为了直面他们,也是为了直面过去的恐惧和难过,为以后的改变做准备。

但是必须接受的是,大部分父母是不会承认自己的错误的,他们要么装作忘了记,要么压根不承认曾经伤害过孩子,有的甚至从来不觉得自己伤害过孩子。

重要的不是他们的回应,而是你的回应。如果面对父母的暴怒、谴责、威胁和狡辩是你能坚守立场,那么你将体会到决战胜利的辉煌。

说实话对峙真的是一件非常困难的是,当我试着跟他们推心置腹的交谈的时候,我妈开始寻死腻活,指责我忘恩负义,我爸暴怒的要跟我断绝父女关系,亲戚们开始轮番打电话要求我就此作罢,好像如果我不息事宁人就是让家族不得安宁的罪人。

我难过了挺长时间,但是渐渐想通后,郁闷就一扫而光了——父母的也反应并不是评价是否成功的标准,我终于鼓起勇气去面对了他们,这才是最重要的。

5、决定与他们的关系

最近比较刷三观的新闻当属毛晓彤吸毒父亲上节目,声称要5000万赡养费的事情了。

这位父亲历数毛晓彤忘恩负义,不认他,不照顾他,还叫嚣着若不满足自己要求,就煽动负面舆论、带记者去片场大闹,要把女儿一起拖下地狱。

这样的父亲,只知道索取、却不反思自己夫妻离异、吸毒入狱等等给女儿带来的伤害,让人非常愤怒。


从这位父亲说法和毛晓彤的反应来看,毛晓彤应对父亲的方法是断绝和父亲的关系,避免一切往来,甚至父亲到了片场,也尽量躲着。

我不是毛晓彤的粉丝,却非常敬佩这个小姑娘的勇气,作为公众人物,她承担的压力比普通人要多得多,却能够不怕威胁的坚持自己的决定,不声不响的独自承担这些后果,不容易。

面对有毒父母,你有三种选择:

1、当父母反思自己的过错,承认曾经伤害过你,开始理解你的痛苦,哪怕只是一小部分,那么你们可能建立起一种不那么具有伤害性的关系;

2、当父母都没有反思自己的意思,没有任何改变,那么我们可以选择和他们保持联系,但是不对他们抱有任何希望,也就是疏远他们,当然所有的前提是父母无法再控制你,你不以自己的精神或者身体健康为代价——这也是我选择的道路。

3、最后一种就是为了你自己,放弃与父母的关系。有些父母会在你选择后变本加厉的攻击你,企图再一次控制你,你可能也会经历非常大的痛苦,但是如果不想一辈子都亏欠自己,坚持住,或者寻求心理医师的帮忙。这也是毛晓彤选择的方式。

6、放弃斗争

改变父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所以我们最后还是要慢慢的放下,不再关注与父母的斗争,不再纠结父母到底亏欠了什么。因为这个世界上美好的事情太多了,我们的精力又是有限的,生命还是要浪费在美好的事情上。也不要勉强自己去和解,勉强会造成更大的抑郁。

By 匿名

中国人的情感模式就是找妈

中国人的情感模式普遍都是在找妈妈。男人找老婆就是在找妈,只要一个女人给他温暖的感觉,让他放低戒备,觉得自己像小孩儿,那他就一定被收服了。

女人同样也是如此,她们渴望宽厚无私的爱和照料。无论是萝莉找大叔,还是通常婚恋标准中让女人放心的忠厚男人,其实都是“妈妈”——一个被阉割的、具有母性的男人。

为什么中国人会处理不好亲密关系?

声称最重视孩子的中国父母,实际是最容易忽略孩子的。中国父母有一个十分陈旧的观念,认为孩子小的时候怎么对待他都没有所谓,越大就越应该重视、尊重他。婴幼儿时期不亲密,长大后又瞎亲密,处理不好爱与自由的关系。

孩子在三岁到六岁之间是十分脆弱的,成年后很多问题的根源都来自这个阶段。精神分裂症等严重的人格障碍则源于六个月之前的严重心理创伤。所以,孩子越小就越需要妈妈的关注和爱,在婴儿一岁之前,怎么爱他都不过分。

新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母亲对于孩子未来的情感方式和生活的幸福是起决定作用的。三岁之前,父爱可以不存在,爸爸的作用只是支持妈妈,给妈妈安全感,而不是爸爸直接发挥作用。但是,中国人的产假只是给妈妈一个身体恢复的时间,中国家庭中的老人又习惯把孩子从妈妈身边“抢走”,社会与家庭一起制造了母亲与孩子分离。

在一个有男权倾向的社会,妈妈作为外来者进入一个家庭是孤立无援的,爸爸把自己的父母放在第一位,儿女放在第二位,情感上,妈妈永远是最末位的。当母亲有了儿子,她便将自己与丈夫的欲望转移到儿子身上,儿子总是害怕被母亲的爱所吞没,于是便有抗争,抗争的结果是,将逃离妈妈的欲望转移到自己老婆身上。在父权色彩浓重的广东潮汕地区,一般男人不会离婚,老婆就是妈妈,是责任。

从心理分析的角度看,妻子是合法的性伴侣,男人对众所周知的性爱有羞耻感,因为这令他想到对母亲的情欲。所以,很多男人会在妻子之外找另外一个女人来谈情说爱。这样,被丢在家里的妻子、一个缺爱的妈妈,她生的孩子,男孩会与来自母亲的情欲纠缠,而女孩,则容易成为妈妈“被讨厌的内在小女孩”的投射对象。

通常我们第一个爱上的都是自己的妈妈,如果与妈妈的亲子关系构筑得不好,成年之后,就很难处理好与另一半的亲密关系。童年的内心模式在成年就会呈现出来,这样就形成一个轮回。

为什么萝莉爱大叔?

萝莉总是嘟着嘴要吃奶的样子,她们渴望被包容,需要安全感,但是同龄人只有活力、热情。大叔就是妈妈,一个没有乳房的“妈妈”。大叔都是被阉割的,如果面对成熟的女性,他们会自卑于自己的男性力量,但是萝莉让大叔有了用武之地——喂奶。

按照正常的心理发育,如果女孩在原生家庭中从父母那里得到了足够多的爱,那么到了大学毕业的年龄,应该寻找激情和独立的情感。如果这个时候有个人对你说,你不用工作,每个月给你多少钱,我来照顾你,正常女孩一般都会拒绝的,因为她不想被约束。但是爱大叔的萝莉只是生理年龄到了,心理年龄还停留在拉着爸爸的手探索世界的阶段。

其实每个时代的中国女性都有大叔情结,中国总体上是个男权社会,女性缺乏安全感,无论是在家庭还是社会,相对于她们的兄弟,根本上得到的关注和爱更少。我有一个来访者跟我讲过,在有些重男轻女现象比较严重的地区,有一些高中生与大叔在一起,不是要大叔的钱,只是希望从这些大叔身上获得一些关注和爱。她们往往是多子女家庭中被忽略的孩子,与大叔的关系中,还会重复她们之前被忽视的关系模式——那个男人有自己的家庭,不会将所有的关注倾注在她一个人身上。

很多大叔在小时候便是懂事、少年老成、父母不用操心的好孩子,小孩子的那一部分天性过早丢掉了。他们与萝莉在一起,在“喂奶”的同时,也满足了一部分回到童年的幻象,是对自己的一种补偿。

为什么会有小三?

小三有三种类型:一种是想要物质上的满足,另一种是想要赢,最后一种是做小三上瘾。小三成瘾的女人一般都比较会折腾,但是一旦男人为她放弃家庭转向她,她马上就跑开了。因为她们只想构建三角关系,她们通常受恋父情结折磨,小时候在与妈妈的竞争中失败了,长大后要修正这个错误。但是,又不能完全把“爸爸”夺走,因为这样会得罪“妈妈”,会让自己很羞愧。

我一位受访者,才24岁,已做过10次以上小三了,与她在一起时间最长的一个男人对她说,曾经考虑过与妻子离婚,然后跟她结婚,但是后来发现,幸亏没有离婚,因为她对他老婆的兴趣大过他本人。这个女孩开始并不明白自己为何陷入这种情感模式,后来看小说《道德颂》后受到了启发,小说的女主人公认为三个人的关系比两个人的关系有趣得多,可以时刻处于战争状态。她怀了男人的孩子,但最后把孩子打掉了。她一直以为对手是一个强大的女人,后来发现,这个女人已经奄奄一息了。然后便有了胜利者的失落,为了应对自己的愧疚,就把腹中的孩子杀掉了。

我还有一位朋友,有过三段第三者恋情,每一次都是在男人表示很爱自己的妻子或者女朋友的状况下爱上对方的。因为她认为男人很爱“那个女人”,她就可以争一下,而且相信这个男人一定可以更爱她。她的逻辑在别人看来很奇怪,但是继续考察她与男人的交往模式就可以看到某种合理性,比如,她对于男人的需求比较低,只要节假日来看她就可以了。她处于爱的绝望中,将恋父情结一直维持在没有实现的状态,接受了竞争不过“妈妈”以及得不到“父爱”的事实。

在广东潮汕和客家地区,有比较典型的重男轻女现象,很多家庭为了要一个男孩,之前生了好几个女孩,当这个男孩出生后,家长又把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到男孩身上。这个地区有很多男人包二奶,而且总有看起来无怨无悔的女孩投入这样的关系。她们来自重男轻女的家庭,都不习惯于独享一个男人,觉得分得一分爱情就满足了。所以,这些地区就有这种奇特的现象:女人无论受多大的委屈都不离婚,而另一部分女人甘愿去做二奶。

真正很爱自己的女人是没有办法与人分享另外一个男人的。在三角关系中,得利的是男人,痛苦是两个女人,如果男人有足够的同理心,应该不会去构筑这种让人痛苦的关系。

为什么好男人总是被“坏女人”搞定?

中国男性有一多半是那种没有力量的老好人,没有活力。传统意义上的“好女人”是道德高尚但乏味的,而且在家里又总是暗示、攻击、指责别人道德低下。与男人一样,这样的女人也是没有活力的。但是,充满欲望的女人是有活力的。比如田朴珺,媒体上关于她的信息让我们看到一个积极主动,欲望强盛的女性。她跟邓文迪很像,都是可以很直接地向男人示好、撒娇的,她们会凶悍地对待对方,也会凶悍地维护自己的利益。

人类在寻找另一半的时候往往是找一种圆满,将自己没有的那部分补足。这是无意识的,而且带有普遍性。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好男人都被“坏女人”搞定了,因好男人渴望拥有坏女人身上那份活力。

为什么不能乱性?

一些女人用身体与男人做交易换取她们想要的地位、发展机会。但是她们并不是都能贯彻好所谓的游戏规则。无论是中央编译局女博士还是那些出来爆料的官员情妇。她们都轻视了自己对感情的态度,以为利用身体达到目的就醒了。但是实际上,一旦陷进去,与对方发生性关系,就会对对方产生依赖,虽然那不一定是爱,但是当对方与她断绝关系时,就会有一种强烈的被抛弃感。人是情感动物,得到爱少,爱的空洞就越大,一旦与人建立关系,就害怕被抛弃。

现在人们认为爱、性和婚姻是可以分开的,人对感情是有需求的,但是不能用错误的方式来实现。我曾经在婚恋网站上看到过一个经历了三百次一夜情的男人的自白,他说,自己每经历一次为了性而性的关系,就会对人性有一次更深的失望。人们经常过高估计自己,以为自己会很潇洒,其实情感是最玩不起的。就像基耶斯洛夫斯基在电影《十诫》所说的,深情是存在的,而且深情不可亵渎。

为什么没有人可以爱?

人的内心既有对爱的渴望也有对爱的绝望。当爱的渴望级别很高时,就很容易建立亲密关系,但是如果爱的绝望很深,也不渴望,就很容易成为橡皮人,也就是我们在现实中看到的超级宅男和超级剩女。很多人会认为剩女是择偶标准太高,其实是她们害怕去爱,害怕渴望得不到满足会痛苦。不让情感升起,就不存在失望了。根据我接触的个案,只要是想结婚的都结婚了,在这一点上,真的可以心想事成。

有人说,爱情发生的概率是很低,这反应了他内心的局限,因为对爱绝望,范围才会那么狭窄。

一个圆有360度,有的人非得在361度上找到爱,那他永远找不到;有的人有36度,那么他就有十分之一的可能性;有的人能在180度上找到,那么他就有一半的机会。真正的爱是活出来的,幸福不在于找对一个人,就像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所说,爱是深深的理解与接纳。两个人的关系越来越深,就不容易审美疲劳。

前人有总结,一对相爱的男女,通常会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一加一等于一,你跟我想象的完全一样,这是激情期。心理学上说,这是情结与情结对上了,其实你看不见我,我也看不见你,但是,你和我头脑中想象一模一样的阶段。彼此都活在幻觉中。第二个阶段,一加一等于零,我的人生痛苦一切都是因为你。婚姻战争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试图改造对方,当筋疲力尽,发现对方完全是另外一个人时,还愿意接受那个真实的他,那才是爱。也就是进入第三个阶段,一加一等于二,你是你,我是我,但是我们在一起。

为什么会喜欢同性?

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孩子三岁就有了性欲,恋母情结是一个普遍的问题。我接触过一个个案,有一个男孩一直与妈妈睡一个被窝,一开始他把自己的情欲关了起来,后来实在关不住,为了防止情欲流向母亲,他选择了同性伙伴。情欲宣泄之后会很愉悦,预约就形成一种执着,后来不断地强化成一种性取向。

还有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时尚大师麦昆的同性恋倾向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恋母,他有同性恋伙伴,但是他的恋人永远都不及他的妈妈、他的导师或者像Lady Gaga这样的女性来得耀眼。他最依恋的人是母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自己最害怕妈妈比他早死,最后他果然在母亲去世后自杀了。他的事业选择也与母亲相关,因为母亲爱好缝纫。但是不能跟妈妈一起生活,不能爱上妈妈,所以将情欲流向了他认为安全的宣泄对象——男人。

当然,这只是我接触到的同性恋的一种案例,并不能涵盖所有情况。

为什么婚姻没有安全感?

中国人有七成至八成的婚姻都是建立在安全感基础上,婚姻安全的最高境界是彼此成了亲人了,因为亲人是不会离开你的,想起他就很亲切,但实际上也很少想起他。

关于安全感,中国人有单一的物质化界定,比如房子、车子。没有房子就不能结婚,所以说,丈母娘推动了中国的房价。选爱情和物质,这样的选择题的出发点就是错误的,为什么不能先有爱情然后再有物质条件呢?中国人总是在劝那些在婚姻关系中没有爱情的人,别贪心,不可能得到一切。他们一定不会将爱情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但是——

真正能够制造安全感的只有爱。

By 武志红

揭秘游戏行业的黑幕

观点1:开宝箱

游戏更像一个项目,不是一个事业,研发个一两年产品上线,是死是活听天由命。游戏产品成功率已经1%了,很多项目是挂了,即便踩中宝箱了,游戏上线,盈利了,根据现在游戏周期,也就能挣一笔。这完全跟开宝箱一样,上线前对结果毫无把握,几年时间投入进去,宝箱一开所有人就阿弥陀佛。

即便火了,火完以后能保证下一款产品成的概率有多大?以大公司的5%的高成功率来算,一个团队同时成功两款游戏的数学概率是0.25%。即便你团队人员经验丰富,你能把这个概率提到多高?大部分的团队都是在:“加班 – 开宝箱 – 项目重组 – 加班 – 开宝箱” 这样一个死循环中,把自己一年又一年的青春给浪费了,身边太多人,十年前他们在开宝箱,十年后他们还在开宝箱。

某几个著名页游公司,产品开发一年周期,项目分成10%,听着挺诱人的,但是盈利后首先要偿还研发和推广成本,然后扣完渠道分成后剩下的才是项目组的,所以很多项目组为了控制成本,只会找一两个好的主策主程,主美,下面带着一堆刚入行的小弟,天天加班。时间一道,不能盈利,那么制作人走人,开发团队打散重新分配。

所以对于大部分普通员工,都是怀揣着一颗暴发户的心,过着猪狗不如的日子,在常年累月的日子里不断的在 加班和项目重组的死循环里折腾。公司呢?公司只要几十个项目成一个就够吃很长时间了。于是常用的管理手段就是造神运动,发车,发现金给老员工,给他们极高的待遇和荣誉,让所有新人都跟打了鸡血一样燃烧着自己的生命向前冲。

可以参考最近的文章:【败局】成都:手游第四城的泡沫与坍缩

PS,上面所说的概率很多人不相信有那么低,网上的数据到处都是,身边也有例子。比如,渠道每个月要接300+款产品是很正常的,渠道怎么筛选呢?先每个游戏玩五分钟,删除200款,留下100款,然后深度评测一下,再删除50款,剩下50款深度评测一下,给每个员工玩玩,给每个员工的小孩玩玩,如果小孩能玩懂,那证明这游戏还可以推一下,于是留下那么几十款打分ABCD,D基本没机会,C可以试一下,B可以推一推,A的话可以多推一下。最后能成的也就那么3-5款,这不是1%么?这不就是开宝箱么?

观点2:游戏是项目而非事业

什么叫事业?就是可持续性发展的东西,值得你长期追求的东西,值得你投入两三年青春持续去做的事情。而游戏,是非可持续性发展的,它只是一个项目,一件挣一笔就完了的事情,毫无持续性可言。世界上能做5年以上的游戏有几款?屈指可数。如果大家不是在做那屈指可数的几款游戏,那还是不要碰拉。

以至于说开发游戏,不如开发款音乐播放器,三个月弄出来上线,第四个月根据反馈迭代下,第五个月用的人多了加个社区。不断的打磨,只要交互好,效果不错,思路不出大问题,总能团结那么一般用户,这时候你想运营游戏就运营游戏,想运营美女唱歌就运营美女唱歌,洗钱的手段随时在变,但是你的平台和用户,就在那里,你只要足够的精力投入在改善你的基础产品,想挣钱何必自己开发游戏?

身边这样成功的例子也很多,当然,开发应用也不是随便能成功,但目前看起来成本比游戏低,成功率还比游戏高那么一点点,而且一旦成功了,你围绕你的产品来逐步改进你的生态圈,逐步增加你的核心竞争力,这样你心里是踏实的,你睡觉是安稳的,不用想着明天游戏人数下跌该怎么办。这叫可持续性发展。

见过不少游戏老板,即使游戏流水很高了,他们心理也都还是虚的,为啥?不可持续发展呀。

观点3:开发团队失去主导

技术主导的年代(2005年以前),2002年整个城市能做游戏的只有一个团队,你有好的想法,你想开发游戏,但是你找不到技术,2004年会做3D的国内也没几个团队,大部分公司还只会做2D。当时开发游戏首要要解决技术问题。
策划主导的年代(2009年以前),引擎遍地是,十个客户端程序员手里就有9套引擎,开源的一大堆,实现游戏不再是瓶颈,如何降低流失率和PCU,如何挖坑,把生命周期做长,这才是王道。
渠道主导的年代(2009年以后),游戏模式都比较成熟了,大部分在换皮,到处都可以开发游戏,但你要发行呀。能发行的渠道就那么几家,开发团队还不都去求着渠道,所以从这几年的分成比例从64分,到55分,到46分,再到28分,分成比例变化的后面,是开发团队越来越不值钱的现实。

以某行业内著名网站为例,2005年前,打开首页,最顶头和主要版面都在讨论技术。2006年以后,开始越来越多的讨论策划。到了2009年,主要版面进去都是联运,往下翻才是策划,再到最后,才有一小块是技术。到现在,再去看看,大部分业内站点90%的版面都已经变成市场、运营、行业观点和动态,美术、只有偶尔会有一两篇文章讨论下游戏设计,极偶尔会探讨下技术。

那开发团队何以自处呢?对,做新东西。RPG满天下的时候,出一个dota,dota满天下的时候出一个fps,fps满天下的时候继续回归RPG,从单机到网游到手游,RPG-RTS-FPS三巨头此消彼长,游戏类型大循环。单机时代,仙剑等RPG先火,然后开始红警星际等RTS,然后开始CS等FPS,然后又回归 暗黑II等RPG,只不过变成了ARPG。到了网游的端游时代也一样:魔兽世界(RPG), LOL(RTS), CF(FPS),对吧,同样一个循环。手游目前还在RPG阶段,正在向 RTS转移,但是手游的时间周期比之前短很多,也就再过1-2年吧。

那一两年后手游循环轮完了,开发团队又何以自处呢?对,做细分,RPG->ARPG-横版ARPG-RPG+战略,越分越细,用户群越来越少,这样也就再过1年吧。

很多开发团队不愿意承认的是,不管怎么做新东西,不管怎么做细分,不管怎么做,抄你一下总是很简单的,换个皮也总是很简单的,行业重心已经无可避免的迁移到渠道了。举个例子,花一年半开发一RPG拿给某渠道,谋渠道说,“你看,我们的用户比较年轻,你的游戏风格太血腥了,如果能改了明快点,会能有更多玩家”,加班三月改了,上线一般,渠道又说:“你既然在我们这里运营,最好的方式是和我深度结合,接地气,你看我们社区里有个什么哥,很多人追捧,又有个什么姐,天天说笑话,你如果把你的npc改成他们的名字,把道具名字也改一下,把游戏里的任务往我们社区里面的热点事件上靠一下,用户一进来就会很熟悉,多好呀”,然后你又加班三月改好了,渠道又说:“我觉得你们的游戏名字不太搭调,你都改了这么多了,再调整下游戏的名字,更能契合我们的用户结构”,你一想好吧,给你改吧。什么都改完,在一上线,麻烦了,时间点和窗口期错过了。

设计以前是一项很有尊严的事情,设计者一般都还有几分清高。游戏的名字,各种任务设定,就像自己小孩的名字,和自己小孩的衣服裤子,今天过来一个人告诉你你小孩名字不好,换一个,明天来一个人跟你说,你小孩衣服太邋遢了,不该这么穿,该那么穿,开发团队一而再再而三的妥协,以往的清高早就风吹云散,以往的尊严早已化为尘土,这就叫开发团队失去了主导。

观点4:游戏创业越来越难

游戏开发成本持续被推高,以谋上市公司的《XXXX》为例,单美术成本已经到2000万,开发人员平均是20+人,我相信有能力有斗志的创业团队,用1000万的美术成本可以画出类似的效果,但我很难相信一个团队可以用 500万做出2000万的效果来。

2014年以前成功的都是一些酷跑呀,卡牌呀,低成本游戏,2014年以后看top10,你会发现还想几个人在作坊里弄一款游戏的年代很多人没反应过来就已经过去了。拼创意的年代过去了,迎来就是拼渠道和资本。

除了成本推高外,如今游戏越来越难融资,因为 VC发现,这不是可持续性发展的,大量事实证明,一家公司成功一款游戏,和他是否能成第二款几乎没有联系,所以纯粹做游戏的上市公司,他们的市盈率都很低,估值都上不去就是这个原因,比平台类的估值低多了,关键就是没故事,只能挣一笔,就没然后了。于是2011年投过一批,2012年投过一批,2013年以后大型机构基本就很少投游戏了。能融到的钱也越来越少,如今做游戏,融资4-5百万算好的了,还有各种限制条款。很多钱还是行业外的个人老板投过来的,急功近利,抗风险差,一旦测试出点问题,马上撤资,或者给你安排个他新认识的牛人来帮你。

随着制作成本进一步拉大,和融资进一步困难,游戏创业成功的机会将越来越渺茫,成都手游坍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意料之中的事情,一年时间内1000家团队,变为只有仅仅200家。背后折射的一个道理是很多游戏创业者都不愿意承认的一个事实,即,对游戏开发者而言,机会越来越少了,公平的窗口已经关闭了。

观点5:劣币驱逐良币

这个现象从页游开始出现,你想当年一个典型的页游广告都是些啥,仿照一个:一座山峰,一个半裸美女,大大的几个红字:“你想和我一起体验巅峰的感觉么”,下面是“想”,“非常想”,旁边是游戏名称:“《巅峰三国》—无兄弟不战场,登录送坐骑礼包”,下面一行小字:“十万美女玩家任你选,江山美人我都要”,很熟悉吧。

试想,越来越多的色情营销,你想想正常人看着都恶心会去点么?越来越多赤裸裸的游戏设定,端游时代,优秀的玩家用户基础一点点的被破坏了。什么样的人会去点击那些广告呢会喜欢那些坑爹的游戏设定呢?我没做过专门的分析,随便乱写两条他们的特点,可能有些不准确,即:急功近利的、缺乏耐心的,易怒易冲动的、好斗虚荣的、和家庭关系不好的。这样的用户越来越多,而以往良性的希望通过自己技巧或者努力成功的成就型玩家在现在游戏里受尽屈辱,以往以发现游戏各种隐藏要素为乐趣的探索性玩家在游戏里失去兴趣,以往喜欢同人聊天的社交型玩家发现聊天对象变了。

总之由于多年的破坏,比起当年的端游,现在玩家层次越来越低,越来越差了,你说你新做一款游戏上线,能不去迎合现在的玩家么?而你越迎合,好的的用户越少,而后面的产品也就越难。虽然你想改变,但是会发现阻力越来越大,完全不是自己一个产品能改变的事情,这叫劣币驱逐良币。

观点6:大家都再谈钱,没人谈论游戏了

很多人都是怀揣着一夜暴富的梦想投身到这个行业里来,由于劣币驱逐良币,你必须去迎合,很多开发者自己都丧失了当初开发游戏的乐趣,什么宫本茂,什么小岛秀夫,什么姚壮宪,大家只能在跟着YY一下了,更多的还是谈论下钱的事情。

而真正情况下,一款挣钱的游戏对于开发者能分到多少呢?真没多少,某还算有点良心的四个数字为名字的公司,某月流水过千万的游戏,七扣八扣,到制作人头上也就十多万的月奖金,到主策主程头上往往只有七八万的奖金,到核心骨干上往往只有四五万,到普通开发者也就两三万的月奖。那么问题来了,这样的奖金能持续多长呢?答案是不长,9个月后该游戏就不行了。那一共挣了多少钱呢?制作人挣了150万,税后差不多100万,主策主程差不多就80万,税后55万,核心骨干差不多45万,税后差不多30万。

大家喜欢谈论:今天谁还是屌丝,明天千万富翁,一夜暴富。或者哪个千万富翁再一夜变成屌丝的故事。钱的面前,更多的团队为了这么点短期利益,今天兄弟反目,明天团队出走,后天高管被裁,不就是钱害的嘛。

当年做游戏,大家讨论的都是哪款游戏好玩,为什么好玩,那个地方做的比较好,怎么做的,我们想做一款什么游戏,多快乐的一件事情呀。现在更多讨论流水,讨论抄袭,忙着换皮,忙着在游戏各个环节布下各种啃爹的东西,生怕玩家忘记花钱,忙着各种聚会,忙着在各种行业峰会交换名片,生怕别人记不住自己,真实辛苦呀。

怀揣着成为小岛秀夫的梦想,念叨着千万流水的神话,实现着自己都不喜欢的设定,等待着一个开宝箱的结局。看着行业越来越难做,想着应该还有一丝希望,心理却清楚现实会越来越残酷,只有集体一起催眠,一起用透支生命来赌一个不确定的明天,一起等待行业最终结局的到来。

无可避免的结局

很多人会反驳,说现在行业不行了?你看市场规模每年都在扩大,只能说是竞争越来越激烈罢了。我说,没错,任何一个行业都有兴衰,即便步入衰落期,市场规模也是越来越大的,比如今天的个人电脑,市场规模最近几年才出现下跌,但是个人电脑,早在10年前就已经不行了,到IBM卖ThinkPad时就已经很多问题。我说的不行,并不是指市场规模不会上升,而是,利润率的持续下降:

任何一个行业都是这样一个规律,利润率持续上升,然后到达顶峰,随着竞争加剧然后利润率开始持续下降。这个网上很多数据,看看各大上市游戏公司的财报就能知道的事实。

十年前,端游处于A点,所谓:“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10年后,端游处于D点,市场规模继续扩大,但是利润率逐年降低。2009年时手游也处在A点,2011年到B点,现在到C点。

可以参考2010年的一篇报道:中国网游行业利润率逐步走低 暴利时代将终结_766游戏网

2007年左右,中国在海外的网络游戏概念股完美时空、腾讯、网易和搜狐畅游一度以70%-95%的利润率成为纳斯达克令人惊叹的奇迹,股价更是一路领先,全面飘红。同样,在港上市的金山网游也一枝独秀。

但在2009年第四季度,网易毛利率降至70%左右,畅游为55%,盛大为38%,巨人网络也有小幅下降。而完美时空第四季度净利润为3970万美元,成绩不错,但也环比下滑6.1%。

2007年-2010年游戏行业平均利润率从90%下降到55%,截至2014年末,好点的公司的利润率已经跌倒45%以下,一般的都只有20%了。这是大公司的情况,各个参与联合运营小公司更惨,渠道的分成比逐年降低,已经让她们在渠道面前毫无尊严了。

任何一个行业都是一样的发展规律,十年前开发组的日子好过的一塌糊涂,十年后开发游戏的还不如玩游戏的。随便一个做工会的,三千万的月流水很正常,而且寿命比游戏长,各个渠道争相追捧,游戏要搞活动要放号,现在不当要求渠道,还要求着工会了。手游工会在过去几年里得益于渠道的竞争,他们从早先的做人气,带玩家玩游戏,接游戏放号等传统模式,演变为如今向渠道拿分成的模式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别人玩游戏100元充值100元,你跟我玩,我给你85元充100元。于是万人工会比比皆是。游戏CP产品要上线,找到渠道,渠道还是会把量分给很多工会。

游戏要做得好,还要看工会愿不愿意推。也就是做游戏的要求着玩游戏的了,十年前哪里是这样的情况呀,开发组发一个功能,论坛上写一句话,下面一堆工会哇哇叫好,开发组理都不理。现在什么情况?商务要求着工会,要请他们吃饭,要给他们更好的分成,这就叫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总结:开发团队该何去何从?

正视行业的变化,机会从来就没有消失,只是需要自己有本事才能抓得住他。路其实只有一条,就是做好打硬仗的准备,彻底下决心走精品化路线。各位请看最近TOP10,基本已经被重度游戏占满了,去年上半年那种做个酷跑月流过千万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先前拼的是时机,之后拼的是质量。也正是由于今年上半年越来越多精品游戏的上线,才逐步的改变了从2009年开始到2014年这五年间,渠道被无限拔高的现象才能得到逆转。

各位请看最近的《梦幻西游手游》的发布,刷新了很多人的三观,渠道抢着要不说,原有的返利等行为被压的不能再低。而也正式一批批优秀研发者的努力,才能一步步改变:“手游只能玩三个月”,“手游都是轻度的”,这样一些耳熟能详的观念。

常言道,理胜力为常,力胜理为变;一时之强弱在力,千古之胜败在理。这里说的理,其实就是:“玩家总是需要更加优质的游戏”,这样一个简单而又朴实的小道理。泡沫坍塌其实是一件好事,挤掉浮躁的泡泡,才能让精品浮上水面。从近两年粗制滥造的页游遭玩家所唾弃的现象可以看出,即便今天游戏行业被各种资本和粗制滥造的作品所淹没,这种不合理的情况也必不长久,数年之内必将得到纠正。

大家只有重新找准产品方向,在内容和品质上实现新的突破,继续把行业门槛推高,提升玩家审美。把所谓的大学生都能做的垃圾游戏们送进坟墓,结束目前的混乱,让游戏将重新回到不是谁都能做的年代,用一款款优秀的作品告诉渠道和用户,什么才叫真正的游戏。苹果能在手机泛滥到处山寨化的日子里,重新找到突破。今年上半年上线的若干3A大作,任然能在同质化严重的手游市场脱颖而出,结束了自2013年上半年来渠道被无限放大的乱象。凭借的都不是宣传,更不是渠道,而是一颗颗不甘沉沦的心,和扎扎实实多年摸爬滚打积累的经验。

当然,只有这样,行业价值从渠道回归产品本身,才能让整个行业更理性健康。当然,也只有这样,用一个个的精品游戏,重新将项目变回事业,开发组才能找回昔日逝去的尊严。到那时,渠道当然偶尔也可以招聘一两个大学生,做些棋牌和跑酷娱乐下,但是,那叫做玩具,不能称其为 “游戏作品”

所以,让我们面对现实,让我们面对理想,最后,引南都一段话,作为结束:

阳光打在你的脸上,温暖留在我们心里。有一种力量,正从你的指尖悄悄袭来,有一种关怀,正从你的眼中轻轻放出。在这个时刻,我们无言以对,惟有祝福: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让往前走的继续走,让幸福的人儿更幸福;而我们,则不停为你加油。总有一种力量它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力量它让我们精神抖擞,总有一种力量它驱使我们不断寻求 “正义、爱心、良知”。这种力量来自于你,来自于我们中间的每一个人。

By 韦易笑

抑郁十五年的心路历程

我吃抗抑郁药的时间大概是十年。按照最开始出现抑郁典型症状到最后一次有自杀倾向来算,时间是十五年。我还活着。所以有一些不能叫成功,但是可能会帮助到一些人的经验。

药物和看医生。

看正规医生,坚持吃药的重要性就不说了。我吃过数十种抗抑郁的药,效果略有差异。个人感受来说,比较温和的是:百忧解(氟西汀),赛乐特(帕罗西汀),喜普妙(氢溴酸西酞普兰片)。药物起效并没有那么快,如果长期服用,多少会有副作用,和抑郁本身的各种症状混在一起,很容易让人更加焦虑。所以要跟医生商量,选择合适自己的药物。说一下怎么应对药物的副作用:

1,头晕,昏沉或者觉得自己大脑被强行停止,“智商下降”等等。我吃过最猛的药是瑞美隆,在躺倒尚神志清醒前的一刻,我心想,原来这个药防止自杀的原理就是直接把我放倒啊,然后就失去意识了。之后躺了有两整天,能起来的时候仍然天旋地转。所以如果药效有这么猛的话,最好身边有人看护。你可能已经没有了自杀的力气,但是因为恐慌和眩晕而跌倒的话,也很危险。而且,这时候即使下楼买点吃的,你也做不到了,需要有人能确保你按时吃饭。大部分药都没有这么猛,但是生效后,总会有一些不同反应。不要害怕求助家人和朋友(具体怎么办后面说),即使是线上的朋友,有人可以check你,监督你吃药吃饭,都是治疗的有利保证。

除了生理性的眩晕或者头疼,更多情况下,你可能会觉得吃了药之后人变平静了,同时变迟钝了,创造力没有了,甚至觉得大脑无法转运,智商丢失了。其实这到底是抑郁本身的症状还是药物作用很难说,但是总的来说,不要担心,这是个伪问题。抗抑郁药不会比鼻炎更影响“智力”,这种自己变笨的感觉,确实只是一种“感觉”。就好像你睡不好第二天也觉得人变迟钝一样,你只是注意力资源和行动力都太短缺了,不足以分配给各项工作而已。

抵抗抑郁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太相信自己的“感觉”,当然抑郁主观上来说就是大量的感觉,所以这很难做到,能做到这一点你可能就恢复得非常快了。做不到没关系,因为,抑郁期人是非常敏感的(想想那些抑郁的天才们),对声音光线气味压力,都相当敏锐,这种敏感是过分的,绝大部分人不需要也承担不了这种敏感,所以你可以把吃药之后的迟钝当成是“敏感分辨率的降低”,这是一种恢复。只要记得,当药物作用发挥正常,你逐渐恢复的时候,你的大脑就会调整到正常状态。别因为害怕会影响大脑什么的而自己停药,这对恢复一点好处都没有。

2,消化系统和免疫力的问题。抑郁本身会导致各种身体问题,很多还是非器质性的。我自己低烧了差不多7年,同时消化功能紊乱(便秘,腹泻,胀气轮着来),而且变得很容易过敏。各种无名痛痒就不说了,这里那里疼实属正常。出现身体问题的时候,要先去看医生。

即使我一开始就知道各种问题都是心因性的,也还是去医院做了很多检查,排除了肺炎,排除了内脏问题,甚至一次抽了七管血排除了血液问题。抑郁治疗和癌症治疗有一个类似的地方,就是,如果这种疾病很难治愈,那先要尽量保证生活质量。这里的生活质量当然不是说多吃肉,是说,尽量减轻其他生理性问题对你的影响。

如果你肠胃不好,就先去看消化科,然后自己通过饮食调整肠胃(有些抗抑郁药有时候需要配合点维生素B组吃)。精神紧张可能很难治,但是腹泻和便秘总有办法的,它可能很顽固,但是很多人都有同样的问题,所以你的治疗选择也更多。如果你过敏,先去看皮肤科,把痒痛的问题解决。当这些外在的问题都能缓解的时候,抑郁的痛苦会逐渐减轻,至少不会所有问题一起把你击溃。

我的低烧持续很久,一烧起来整个人就像团棉花,不要说智商了,能站稳就不错了。所以我从来不会节食,而且人再累也按点吃饭,吃得还挺多,因为我知道,如果因为累了没力气就不吃饭的话,就更没有力气去抵抗各种病痛了。针对烧,因为没有器质性原因,也很难有药物来治疗,所以物理降温是一定要的。我买了很多小儿退烧贴,烧得难受就贴上去。如果是过敏,就尽量避开过敏源。我之前有一阵光敏感,痒得不得了,只能白天少晒太阳,尽量在室内(花粉或者其他过敏也同理)。

先缓解其他的身体症状的好处就是,你可以一步解决一个问题,病去如抽丝,这些身体症状就是一条条的丝,你得慢慢来;另外一个好处就是,你的注意力会集中在具体一个症状上,只针对这个问题去想办法,这会减少你对抑郁本身的焦虑。

总之,日常生活质量很重要(抑郁影响的不就是你的生活质量吗),想办法从吃喝拉撒睡这些事入手,不要觉得“我治好了抑郁就能睡得好吃得好”了,事实可能是,你吃好了睡好了,抑郁就好了。

3,其他外在症状,包括精神类药物导致的身体的味道,身体的臃肿和其他。我个人的话,有一阵休学在家,每天去投篮。一个夏天和一个秋天,每天一件湿漉漉的tee,而且这件tee有一股味道。倒不臭,凑近了闻就是有一点刺鼻的化学试剂的味道。对女性来说,这就已经是很尴尬的事了。另外,精神性药物可能会导致发胖。我自己多年来体重非常稳定,不胖也不瘦,可能跟消化功能有关。但是即使胖了,首先不要焦虑。可别因为身体的味道和发胖,而停止吃药。

参考上一条,具体问题具体解决,如果有味道,你可以勤换衣服勤洗澡,随身携带多几包餐巾纸,用香水,用好闻的沐浴露和沐浴乳,这都是好习惯,别人也不会觉得有什么异样的。如果是发胖,尤其是因为暴饮暴食导致的,先从食物开始解决。要填满你控制不住的食欲,不一定非得用高糖高盐的东西,把食谱换一换,换成蔬菜或者土豆效果也会好一点。尤其不要通过节食来减肥,在抗抑郁的过程中,饿着自己是非常不明智的。真要减肥,只有靠运动。如果你可以运动的话,对减肥和抑郁来说都是非常好的。当然每次看到有人说抑郁症就多出去运动,我就内心冷笑。因为情况严重的时候,不要说运动,根本出不了门。所以一切都要量力而行,如果有人鼓励,有人一起运动,就最好了。

要知道,胖是可逆的,抑郁可不好说。

4,性欲和其他身体本能。有一些抗抑郁的药有个副作用叫性欲减退。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我开始抑郁的时候是青春期,所以我一直长到27岁都不知道性欲到底是什么东西。要知道,大学的时候,我是边看Queer as Folk边吃午饭的。但我身体不会有任何反应,也不知道那到底是什么感觉,只是单纯好奇而已。后来谈了恋爱之后好长时间,也还是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身体本能的丧失(食欲与性欲),会影响很多事情,所以,还是前面说的那句,尽量保证日常生活质量,以及具体问题具体解决。

我见过因为抗抑郁药的这个副作用而选择停止吃药的。我觉得对她本人来说,这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性或食物在带来愉悦感方面,完胜药物。你爱吃甜食,它就是你的良药。你享受性,那也是你的良药。靠身体自己来制造5-羟色胺多巴胺,我觉得比药物作用好。所以如果你觉得性欲或者食欲能让你感觉“活着”,而药物会有影响,记得跟你的医生说明,换一种合适你的药。对食物有真正热情的人,得抑郁症的可能性也比较小。

5,药物的其他影响。药物还可能有一些另外的作用,比如说攻击性,和静坐不能。和前面一样,这两个症状可能也是抑郁本身的表现。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记得一件事:把你的冲动当成陌生人一样来观察,跟它聊一聊。即使你只是抑郁,不是双相,也可能会有攻击倾向,而且也可能一改宅属性,坐立不安,不知道怎么办,这可能是药物的作用,但是这不代表你就要去实行攻击行为。就跟很多人都有犯罪倾向一样,不代表他们就真的会去犯罪。如果你大脑里不断产生杀人放火的念头,不要害怕。念头不会控制你,你甚至可以在大脑里排练一下到底会发生什么,把你的念头或者想象放出来,会减少实施的可能性。《犯罪心理》里有很多这样的例子,这时候的原则是,不害怕,引导它。

至于静坐不能,开始的时候你可能会觉得困惑,焦虑。但是,这正好是改善的时候。如果你坐立不安,一,你可以找一件勉强让你集中注意力的事情坐下来,二,你可以用各种方式动起来。如果打游戏,看美剧,做手工,打扫卫生,洗澡……可以让你暂时忘掉其他的事,你就去做。如果你出门去逛超市,买东西,吃饭,更舒服,那你就去做。只要这些事情对身体没有什么伤害,但试无妨。对付不好的念头或习惯的最好办法,不是对抗它,是用另外一个念头或习惯代替它。因为焦虑而更焦虑是很难熬的,所以不管那件念头和习惯是什么,即使对你的吸引力不那么大,你也假装去做一做。

以上说的是副作用,所以前提是,药物都是有“正作用”的。很多人都能感受到吃完药之后的轻松,天变蓝了,呼吸变轻了,“我”又回来了。所以这些可能会影响生活质量的副作用,不要害怕,一个个去解决。

关于看医生,还有其他需要注意的事项。

1,给你开药的精神科医生,和做咨询的心理咨询师,是两种不同的职业。所以如果你的医生只给你15分钟描述病情,不要觉得他不负责,没耐心,他正在做他的工作。而你的工作就是,事先准备好要讲的内容,尽量利用好这15分钟跟医生交流。

医生其实不需要听到你用一个小时描述你多难受,他需要知道你吃药之后的变化和新的症状。尽量把事实指标化,不需要讲太多情绪。你吃药之后,睡眠变成了几个小时?晚上惊醒的频率?最近一周出门的频率,肠胃问题是不是更严重了,皮疹是不是好了,自杀倾向出现了几次。这些是帮助医生判断你是否需要服药,是否需要换药,是否需要调整剂量的因素。跟他讲这些,并且说明你的顾虑。比如你不想要出很多汗的副作用,你不想要性欲减退的副作用,你觉得可以减少或者增加剂量请问可不可以,等等。这是需要跟医生沟通的事,不要自己随意判断。不然病情反复更不利于恢复。

如果经济情况允许,也可以去做心理咨询。我的经验,北京是每小时500到1000元。但是心理咨询师鱼龙混杂的情况和虚假医疗广告一样严重,所以一定要找正规医院的咨询师,或者至少是经过正规训练的。我感觉,经过精神病学或者心理学科班培训的咨询师会好一点。但是这个领域信息不对称是很正常的,普通人根本没有能力判断,所以可以看一些推荐。比如李松蔚老师或者简里里老师讲到聊到的一些机构或者请他们推荐。

2,分清楚单纯抑郁和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这两种的症状和所需要的药是有区别的,但是因为抑郁症患者的自我描述,尤其是早期,都会倾向于感受,感受这种东西,因为每个人性格不同,有时候会很混乱,所以会造成困扰。我自己是单纯的抑郁,不会有躁狂,但是我也看到有人说抗抑郁药吃了之后,马上好转,人变得非常亢奋,甚至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的情况,那是双相的症状,需要跟医生沟通调整用药。

3,中药和中成药的问题。我的建议是,不要吃中药。因为抑郁得早,没什么经验,必然出现了乱投医的问题。而且我生长在一个小镇,很少有人知道抑郁是怎么回事。高中的时候去看医生还是我主动跟父母解释了,主动要求去吃百忧解的。父母那一辈,相信中医中药很正常,所以他们努力给我找了很多“名医”。且不说治疗效果吧,就现在的医学研究证明的很多中药对肝肾的损伤就已经触目惊心了。而且对我来说,也确实没什么用。

某次我妈妈带我去看中医,开了很贵的药(精神类药物都贵,但是这个更贵),我吃了之后,感觉大脑非常乱。这并不是前面说的昏沉和迟钝,“智商下降”的感觉,而是“我本来只是心情不好,吃了药之后变成了真正的精神病”的那种乱,我从神智清醒,每天按时上下班,变成了觉得大脑完全失控。我打电话去咨询,对方说,哦,这本来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可能对你来说重了点,那你就减轻剂量吧。然后我果断就不吃这种药了,换回了喜普妙。

中药和中成药(其他替代性医药也一样)的问题是,你不知道它会造成什么影响。副作用不明。很可能在你不知道的时候,肝肾甚至神经系统就已经被损害了。所以建议还是去正规医院看西医。

4,就医费用。抗抑郁药,价格各一。我念大学的时候,基本每个月花在看医生和吃药上大概500到1000块。如果你治疗顺利,比如只要每天一片百忧解或者喜普妙,可以算一个月300块,加上每周去复诊,挂号费,车费,其他开支,大概500多。

如果情况严重,一般会需要调整。我每次换药都是因为自杀倾向太严重,生命很危险了,只能求助医生换药,有时候是两种药一起吃,有时候短期内要换药,费用就会增加。再加上走的弯路不少,中成药格外贵,而且一买就是三个月半年,最后不吃了只能扔掉。前一阵搬家,我发现角落里至少还有十盒过期的喜普妙,这种浪费也很多。

另外,心理咨询非常贵(按月算的话,比我的房租贵),抑郁导致的各种身体问题,也得去看医生,做各种检查。这也不是小数。总的算起来,我这么多年的抑郁,不说家人的情感痛苦吧,钱就花了得有20万。(感谢爹妈)

所以,建议如下:1,可以跟医生商量,在保证疗效的情况下,用便宜点的药。2,不要怕麻烦而一次性开太多药囤着。开始用药之后,病情可能会变化很快,需要你定期去复诊,调整用药。买多了药很可能是浪费掉。3,除了药物和日常的食物之外,不要吃什么别的保健品了,不管它号称可以补脑还是补肾。就算你有钱,你的身体也并不会因为那些保健品而变强壮。

4,要警惕虚假的医疗广告,去正规医院的精神科和心理科看医生。在这件事情上,还是公立三甲医院,各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高校附属医院,专门的公立精神疾病医院比较靠谱,当然如果你有钱去看和睦家也好。但是很多民营医院(或者公立医院承包出去的,比如很多军队医院)的治疗抑郁症的广告真是太多了,简直多过FDA通过的抗抑郁药的总和。所有中医、苗医、藏医治疗的,一概别去,不管它说能调理天地之气还是彻底改善你的阴阳平衡。所有夸大治疗效果的,比如用一台神奇的仪器五分钟确诊,然后一周保证见效的,或者用各种高科技词汇包装的,说得玄乎得你完全不懂的,一概别信。地球上关于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医学研究是可以查得到,如果医学界已经攻克了抑郁症,你会通过新闻知道的,而不是广告。拒绝虚假医疗广告,可以帮你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5,自己实在无力的情况下,治疗要紧,不要拒绝向家人朋友求助。抑郁和别的疾病是一样的,如果你因为动个大手术需要朋友帮忙,抑郁症也可以。等你恢复好了,钱都是可以挣回来的。

支持力量和内疚感

就主观感受而言,安慰你,支持你,帮助你的力量,是治疗抑郁症最重要的因素,比药还重要。

所以只要你打算抗抑郁,就需要找到你的支持力量。家人和朋友都可以。对很多人来说,问题在于,无法开口或者无法沟通。

先说家人,有人的抑郁本来就是由家人引起的,那就另说,如果不是,最好是能跟家人讲清楚抑郁是怎么回事,以及你需要什么样的帮助。他们可能暂时不理解,甚至有敌对反感的态度,但是你还是要讲。毕竟这个世界上,他们是最在乎你生死的人。

很多人不敢讲其实是因为自己本来也不想面对,觉得我怎么会抑郁了呢,我过一阵就好了。这是一件很羞耻的事,当然就不要跟家人讲,他们肯定也不会理解。不要低估了你家人的接受能力和承受能力。

有一个著名的ted视频里,主讲人分享了自己的抑郁经历后,有位女士悄悄找到他,说,我有抑郁症,我跟我先生是很好的,但是他肯定不会理解的。又过了一会,有位男士悄悄跟他说,我有抑郁症,我跟我太太很好,但是她肯定不会理解的。这两位是一对夫妻。当你太过在意这件事,这件事就变成了全部。你给自己贴上了一个标签“抑郁症”,好像所有人都会鄙视,会看不起,会敬而远之,但是也没有。在乎你的人,会在乎让你好起来。即使他们不知道怎么好,他们会努力照顾你。

我自己的自杀倾向持续了十多年,吃过那么多药也不能治愈,很辛苦。对我来说,死亡是本能,生不是。所以这个世界上那么多光鲜亮丽的东西都不构成吸引,每天的生活就是在生死之间挣扎,唯一能防止我自己了断的,是父母。

大概08还是09年的时候(抑郁症状之一,记忆力减退),我觉得我坚持了十年,够久了。跟我妈说“我真的扛不住,我们家还有一个小孩啊,我走了还是有人在的啊”也说过太多次了,没什么可说了。有一天,我又崩溃了,整个人没有任何力气,很平静地觉得,真的,只有死。我妈在旁边一边掉眼泪一边很平静地说,妈妈知道你坚持了这么多年,太难了,妈妈实在不忍心看你这么痛苦了,你要走我也拦不住。但是,你一个人,我不放心。妈妈决定了跟你一起走。而且,我们要走也要漂漂亮亮的走,明天,我们上街去买两件好衣服,穿上,妈妈陪你一起走。

我知道她是认真的。我本来万念俱灰,已经麻木了,但是那一瞬间如万剑穿心,觉得自己怎么可以这么残忍,把自己的妈妈,把所有都付出给我,帮我熬过这么多年的妈妈,逼到这个份上。我只能哭到不能控制。在此之前,我妈一直都是非常非常坚强的,不管出现任何问题都觉得可以解决的,无条件支持我鼓励我,但是她放手的那一瞬间,我觉得我碎成了一片一片,但是也有一些黑暗的东西也碎了。

在那之后,自杀倾向并没有消失,还是会时不时就吞噬掉我,但是我逐渐能把它当成野兽一样圈起来,因为我意识到,我再痛苦,也不能置父母于这种地步。

亲人(除了父母以外,还有祖父母,兄弟姐妹,配偶等)是很强大的力量,是最大的压力来源,也是最大的动力来源。其实你不知道他们到底会什么反应,但是只要他们希望你好起来,他们就是你的支持力量。

至于争吵,那是避免不了的。任何理解都不可能100%达到你的要求,也不要指望家人能什么都帮你干好,能完全体会你的感受,那是不现实的。你自己还不能完全理解自己,怎么可能要求别人。只要争吵有结果,你们能商量出一套合适你恢复的方法,就好。至于到底每天吃什么菜,吃得好不好,什么时候睡,一天睡多久,什么时候出去走动,玩游戏玩多久,见不见亲戚,到底要不要对外界解释或者怎么解释,看什么医生,这些细节问题,都可能引起争论,但是不要让争论变成了导致你抑郁的另一个原因,记得:这些讨论和争吵是必要的,是在用外界力量帮助你恢复的,要引导它产生一个结果,然后按照这个结果执行。这其实是一个改变家人相处模式的很好机会。

另外一个支持力量,是朋友。

你总有那么一两个什么都可以聊的朋友吧,可以找出来吃饭,逛街,聊点心事的人,三观很正,心地善良的人。不要怕麻烦他们,尤其不要怕你经常打扰他们,传输了负能量之后,他们就消失。在你抗抑郁的阶段,你需要一切正面的力量,如果他们可以提供,就接着。

即使有朋友确实无法承受,就远离了你,那也没关系。千万要把“这个人拒绝了我”和“这个世界抛弃了我”区分开来。你的朋友离开,那也只是说明你超过了他的承受能力,他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重心,这不代表你就是最差,所有人都不要你了。朋友,不是满足你所有情感需求的人,也不是只能一起吃肉的人,朋友,是一种正常的人类。能在你的抗抑郁阶段中帮助你,给你力量的人,就好好收着。如果不属于这个类别,他只是属于别的类别而已。

我大学时代每天晚上都是靠着和朋友发短信熬过去的。和家人一样,我至今不知道为什么他们可以忍受我。我是那么大的一个黑洞,为什么他们没有直接把我拉黑。事实是,他们没有觉得那么难忍受。甚至会觉得,虽然你痛苦,但是能写出好故事也不错啊。(这大概是抑郁症的少数好处之一,后面说。)

后来找了一个男朋友,在我并没有强烈的谈恋爱的需求的时候。他有几点让我觉得很惊讶。他完全不觉得抑郁症是什么严重的事,可能也没觉得是疾病,他就觉得这是个“问题”,而他一向是个解决问题的人。我们刚认识的时候我抑郁症还挺严重,直接死尸般躺在床上躺了一周,不能说话不能沟通不能笑。他离我租的房子有四十分钟路程,在那些黑暗的时候,他就给我送个饭,类似check一下这个人是不是还活着的感觉,然后就走了。他不觉得我有什么问题(因为每个人都有“心情不好”的时候嘛),只是觉得我自我认知太低,所以想了很多办法来改善我的自我认知,形成良性的正反馈机制,所以我确实变成了一个比以前更好的人。

而这种“并不会被抑郁症吓到”的人,还有很多。很多时候我们会对身边的人的说,你又没有经历这种痛苦,你根本不知道我是什么感觉。我也经常这么说,但是没有亲身经历对他们来说是好事,他们不需要经历你的感受,他们只需要把你从黑暗里拖出来就好了。经历了之后,很可能并没有这种强大的镇定的力量了。这是朋友的功能。

如果你能找到一个互助团体,那也很好。

我自己并不跟人交流抑郁的事,所以并没有加入任何互助团体。但是我觉得,任何团体都能有这种功能,跟抑郁完全无关的也可以。

我某一次被自杀的欲望淹没之后,不敢自己呆在房间里。就硬撑着出去参加了一个活动,给一个科普组织做志愿者,然后认识了一些很欢乐的人,然后持续做志愿者做了好长一阵。

这一群欢乐而有趣的人,应该怎么都不会想到,我是为了抵抗自杀的欲望去加入的,我也从来没有讲过关于抑郁的话题,但是这有什么关系呢,如果你能在这个团队里过得愉快,能把你的注意力从抑郁痛苦中转移到具体的其他的事上,那就是有效的互助团队。借他人的光,把黑暗驱散。

抗抑郁时的支持力量,除了人之外,还有很多物。

任何能让你集中注意力,能让你觉得美好的东西,都是你的支持力量。不管是你喜欢的明星,你喜欢看的电影电视剧,你喜欢吃的蛋糕,你喜欢玩的游戏,你喜欢看的书,你在虚拟空间里的关系,所有这些,不要觉得这些东西肤浅或者虚无,也不是要喜欢到胜过你的生命,只要有一点喜欢,这就都是真实的,可以让你好起来的支持力量。

你可以自己定义一个东西作为阀门。比如说,你很喜欢吃热乎乎的糖炒栗子(或者很喜欢夏洛克)。每次你糟糕到不行的时候,你就想象有一个阀门,他们守在那里不让你过。如果你要死去,你就再也见不到他们了。如果你好起来,你就可以奖励自己去吃糖炒栗子(或者再看一集夏洛克)。这个阀门是你自己定义的,定义完了你就把它变成一个规范,成为看护你的力量。

我大学的时候,每次坐地铁,都必须控制住自己不要往下跳。有一次,正在想着不要跳的时候,MP3里放的是《虫师》的原声。我静静站在那里,听了两首,然后跟自己说,你要是死了,就再也听不到这些曲子了。

这些曲子的吸引力可能没那么大,但是以后每次我又遇到这种情况,我就会跟自己说,世界上有这么美妙的曲子和动画,你要是死了,你再也听不到看不到了。这种阀门设置帮我度过了很多困难的时候。

除了阀门,当然还有诱惑。就我个人来说,抑郁的另外一个症状就是,我的大脑好像无法形成正常的正反馈。即使我做得好,被人表演,我也不会因此而高兴,不会觉得自己真的很好。以后遇到同样的事,也一样觉得自己不行,简直是恶性循环。

这种时候就需要人为的,设置正反馈机制。一旦你意识到你在做这件事,事情就会开始变化了。你可以给自己设置一点诱惑,不管是包包,衣服,食物,电子产品,任何你想要的都行。你完成了一件你觉得做不到的事,可能自己并没有愉悦感,只有一种耗尽自己的虚脱感,但是如果你设置了正反馈机制,就要告诉自己,你完成了。你需要奖励,你买个甜筒也行,吃顿麻辣香锅也行。总之,你得奖励自己一点什么,告诉你的多巴胺系统:我完成了。

物质是很好的支持力量。找到能触及到你的那个东西。

说到了支持力量,就一定要说到内疚感。

如果你有很好的支持力量,你几乎肯定会有内疚感。“我都这么大了,还要让父母担心”“抑郁了这么久,工作影响很大,钱也没挣到,我怎么活成这样啊”“最近又状况不好,这个家就让他一个人顶着,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这些都是内疚感,对别人的,对自己的。

内疚感可能会像黑暗一样吞噬你,让你无法行动,无法求助。宁可自己死去,也不想跟其他人说。你得知道,内疚感这种东西,首先是一种无助。

如果不抑郁,你麻烦了朋友,父母,你可能会想,啊,下次我请就好了,或者太好了,这朋友真够义气。抑郁之后,情感上的帮助就成了负担,这可能是因为你觉得自己没有能力承担和偿还这种帮助,你们的关系非常不对等,你成为了施舍对象。你觉得很无助。

一个小孩无助的时候,肯定会求助大人的。一个大人无助的时候,为什么要把自己封闭起来呢,一样也可以求助其他大人。在其他人的帮助下,如果你解决了当时的情绪问题,也就是,无助感暂时缓解,你的自我认知恢复正常了,内疚感就会慢慢消失。

如果实在备受良心折磨,那就,把内疚感延期吧。

先不要想着还不还的事了,你如果周一觉得特别内疚,你就跟自己说,我推迟三天再内疚吧,三天后我就能想办法还个人情了。到了周四,肯定有新的事会发生,你可能就会忘记这件事了。而且,就像不要太相信自己的感觉一样,也不要太迫害当时的自己。时刻提醒自己,没关系,我给自己三个月时间,到时候我就好了。

和注意力一样,内疚感需要被转移。

内疚感不是坏事,也不是好事,只是现代社会的道德范围内一种正常的情绪。当你能重新掌握得了自己的时候,内疚不内疚,就根本不重要了。

时间尺度

在说药物之外的治疗方式之前,我觉得还是先说一说时间。

抑郁症和其他任何事情一样,有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如果从个人感受来说,就是抑郁在跟你一起演化,甚至会突变。(当然用这两个词可能不科学。)

我看过很多关于抑郁症的报道和分享,大部分情况下,人们描述抑郁症,都在说典型症状。大概因为这是最明显的,很容易受到关注,而且报道者也不可能更深入了。而症状,或者治疗方法,跟时间有很大的关系。

如果你抑郁的时间在两年以内,你最关注的可能就是改善症状。

你今天心情还是很差,乏力,出不了门,跟你的家人朋友无法对话,脚步沉重,心脏抽搐,希望药物能尽快改善这些。运气好的话,两年内你是可以靠吃药和调整治愈的。这个阶段,看医生和调整药物是最重要的。

如果你的抑郁在两年到5年之间,你最关注的可能是改善生活细节。

症状还是那些,有改善,也很少变化了,而你也已经累了。在这个阶段,药物可以让你稳定下来,但是也不能停。你必须寻找一些新的方法,你的生活,从黑暗中浮起来,想要在一片蛮荒地上站稳。

所以,这时候你做的是两件事,一,了解抑郁的规律,二,根据这个规律重新安排你生活中的各项事务。抑郁的原因太复杂,有人自己很清楚,有人不清楚;影响因素又太多,空气雾霾让你头疼了,办公室楼下装修噪音大,工作不顺利,吃得不好,遇到奇怪的人随便乱喷,你又感冒了,荷尔蒙失调了,随便什么都可能刺激到你。所以你终于花了好长时间,知道它可能的影响因素,可能发作的时间,不同程度的抑郁会有的不同的后果,然后你可以结合这些来过剩下的生活了。

比如,如果你睡眠不好,早上很难起来,就把会议和最需要脑力的事安排到下午。如果你冬天的抑郁情况最严重,可供你正常生活的时间非常有限,就不要期望冬天也有很大的进步,只要能完成最基本的功能就好了。按时吃饭就行,不能跟朋友聚餐就不要去了,能完成工作就行,积极拼杀的工作留到自己有力气的时候去干。如果你需要空间,需要甜食,需要暖气,用你有限的精力去争取这些,保证自己安全度过抑郁最严重的时期。其他的事,做不到就暂时做不到。就当自己重感冒持续了三个月。

这是一个探索期,抑郁的规律有时候很诡异,经常是突然袭来让你措手不及,所以需要耐心搞清楚,你的抑郁和日常生活的交叉点都有哪些。

我大学宿舍的同学常常惊讶于我的效率,说,你做事比我们快三倍!但是其实,我那时有能力做事的时间还不到他们的三分之一。早上9点的课我是一定会翘掉的,如果一定要起来,我一整天都会身体发抖,完全没有注意力。下午1点以后要写论文的话,就一定要写到计划写完的那几章,如果写不完需要写到7点,那就叫外卖,写到7点。因为过了8点,晚上的抑郁情况会很严重。

买好两幅耳塞,因为噪音会让我崩溃。再好的音乐也不要单曲循环,因为不知道为什么听了就会哭。一个很好的工作机会单程需要两个小时,就不要再犹豫了,来回这几个小时足以让你陷入抑郁。你可能会错过很多惊喜和机会,但你要找到一条路,一点点地改善生活的细节,活下去。

而当你的抑郁过了5年,步入10年,你大概可以掌握它的节奏,也有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相处方式。这是一种很奇妙的关系,亦敌亦友。

除了生活方式的“成熟”,这个阶段可能有一个很重要的自我认知的改变。

我曾经非常抗拒被贴上抑郁症的标签,它一直属于“需要被治愈的疾病”,是一件不好的,我不想与之扯上任何关系的事。最重要的是,我不希望自己只被定义为抑郁。就像其他人的身份标签是产品经理,程序员,设计师一样,抑郁时间久了,你很容易把自己定义成抑郁症患者,它是你生活中最大的障碍,和最大的决定因素。

你的同学们都在好好的奋斗,出国的出国,创业的创业,生孩子的生孩子,不管是开着保时捷,还是骑着死飞,他们的生活是关于怎么活得好的,是关于“怎么成功”的。而你的抑郁症还在折磨你,你的生活是关于“怎么活下去”,是关于“失败”的。即使你好不容易掌握了活下去的一些技巧,朋友圈的高大上关键词也和你的生活很远,这种对比(或者社会氛围)可能会损伤到自我认知。你可能会感觉被迫被定义为一个抑郁症患者和失败者。

所以这几年,精神上的核心任务可能会是,不断调整自我认知,把自己的“感觉”扭转到理性上去。即使还在抑郁,但你已经可以掌握了生活的节奏,可以靠药物和其他的治疗手段达成稳定的局面。那么抑郁,对你来说,就不是那么恐怖的事了,它就是一种身体功能性不适。跟经常过敏,消化功能不好一样,不影响你和朋友们聊天,你也可以唱歌,也可以出门旅游,可以谈恋爱。也就是,在生活层面上,你和其他人并没有什么差异。

这种身体功能的不适,你一样需要很长时间来习惯,来改善,来接受。一样需要药物,运动,社交,支持力量来帮助你建立起应对机制。痛苦并不会消失,严重抑郁的时候,自杀倾向也不会减少,但你有办法把它埋起来。总的来说,你是你,一个有个性的有价值的人类,你有一个特别的敌人和朋友,你们有很奇特的相处方式。

再接着,就是10年之后。当它持续了10年之后,抑郁就已经不是抑郁了,和你的鼻子眼睛,胳膊腿一样,它是你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你的腿虽然总疼,但是它还能走路,即使治不好你也不能截肢。你只能好好安抚它,像一个普通伤疤一样接受它。

跟风湿一样,如果天气阴沉要下雨,你可能就会感觉到痛,甚至你可以通过很细微的天气变化知道你要准备好毯子裹好腿了。半夜你可能疼得睡不着,需要吃止痛片。或者更严重,你需要半个月时间在家休息。但是,你可以预测,可以安排好生活,你没有被它控制,你和它变成了一体,变成了一个共生的系统。就跟你每天买菜要买蔬菜,买肉,控制热量,但是要保证蛋白质一样,只是生活的一种安排。

事实是,你身体的一部分是可以左右你的决定的。它慢慢地改变了你对生活的认知。一个人呆着,曾经被认为是无法社交,但现在,你可能会享受独处的时间。它甚至可以影响你工作,交友的倾向。你可能开始关注NGO,关于罕见病,关于这个世界的角落里各种沉默的个体,你看到世界之广阔,而愿意为之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

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和生活中的其他痛苦和困扰一样,这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也是生活之美。

——————————

据说女性抑郁症患者,有25%是终身不能痊愈的。

所以大部分人是可以治愈的。如果你可以在一两年时间内完成上面的这些阶段,那应该就会好了。越早进入下一个阶段,应该恢复越快。

如果抑郁严重,也不用灰心。说真的,现在,所谓痊愈,对我来说,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了。什么叫痊愈呢?正常的吃喝玩乐?24/7的热情高涨?即使没有抑郁,我也不是热情洋溢,光芒四射的类型。在每一个阶段,你真正要面对的,只是你自己。

四.价值观困惑和抑郁的好处

抑郁症这种疾病,外在的症状大家都差不多,内在的情况则每个人都不一样。

到了一定程度,你必然会脱离表面生活,开始考虑“疾病的原因”“我存在的价值”“人生的意义”等等这种问题,并开始寻找各种相关的资料,不管是医学的还是哲学的。你可能已经看过《神经症与人的成长》《疾病的隐喻》《自卑与超越》《精神分析入门》等经典作品,或者《社会性动物》《少有人走的路》等案例多一点的社科心理作品,或者与之相关的自闭症,精神分裂,你也了解了,连纯心理咨询的美剧In Treatment你也看了(很好看哦),甚至还看了打着科学旗号的身心灵修炼型的书,甚至你也会去了解佛教基督教关于生命的教义,或者心理学神经科学的学术流派、研究路径和倾向。

幸运的话,在这么多的解释和方向里,你应该已经找到了合适自己的路。

但是也可能,看完了这么多,甚至深入进去了之后,你还是一样困惑。一样不知道为什么你会得抑郁症,你活着是为什么,人生到底有什么意义。知乎上有非常多关于这种话题的讨论,我也不知道能帮助多少人。在我自己黑暗的十几年里,清醒而正常的时候,大部分情况下都在纠结这种问题。之所以说是纠结,而不是探索,是因为,即使我看了那么多书,想了那么多,但现在看来,问题并不是你想得多努力,应该有个结果,而是你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大部分时候,你想要的只是一个答案。如果这个答案符合你的预期,你就接受了,不符合你就会觉得,不是这样的,这不对。

至于这个答案是对还是错,是好还是不好,其实并不重要。因为答案根本没有对错。

你以为人生的意义有标准答案吗?你的存在有标准答案吗?抑郁症的原因有答案?到底要找到什么样的答案,给你什么样的标准,你才会满意呢?

有个问题说,世界是不是恶意的,有人回答,世界又不认识你,世界是无意的。

简单地说,人生啊,价值啊,意义啊,都可以用这个回答。这些词本身都是无意的,他们的意义都是你给的,不是别人给你的。这一点足以影响所有抑郁症的治疗。

比如说,你情绪崩溃,出不了门,只能呆在家里一个人痛苦,这是无意义的,而且还因此更加焦虑。“要出门见朋友,要出门社交”这是一个社会习俗,连标准都不是。有太多死宅也是抑郁的天才,按照社会标准来说,也是很有“价值”的。你可能又觉得,可是我不是天才啊,没有那么有创造力,我没有这种社会价值。所以你的判断标准,从抑郁心理症状,转成了社交习俗,然后变成了社会价值。

大部分情况下,我就是这样给自己挖坑,用蜘蛛网一样密的混乱逻辑把自己埋起来扔到坑里去了。所以读书越多,越乱,越找不到“答案”。按照需要答案的方式,可能这才是合适的治疗途径:

你情绪非常糟糕,朋友们很高兴地叫你出去,但是出不了门,也不能跟他们聊天,觉得属于完全不一样的世界,你已经要死了。这时候,上帝出现,他跟你说,谁说人一定要出门见朋友的,我会重新制定社会规则,人就应该宅在家里,吃吃喝喝睡睡,舒服了再出去。哦,对了,我打算安排心情最差的人来做艺术家,我觉得你很合适。听了这段话,你会不会立刻松了一口气,觉得一切有了意义?

也就是说,如果你面对的社会规则改变,跟你的现状符合,一切就有意义了。按照目前的社会规则,“富有”是有意义的,“漂亮”是有意义的。所以高帅富白富美有意义,有钱一切都有意义,女性好看了才有意义(而妈妈已经是个无性别的词了)。所以抑郁的一切症状都是无意义的,所以你很惨。要不你能符合规则,要不规则改变,那才能好。

而规则或标准,并不是个常数。这个世界的多样性比你想得大得多。

规则保证了你的安全感,保证了你可以在这个系统和渠道里努力过想要的生活。但是现在的问题是,你患了抑郁症,你被排除出规则之外了,就社会和医学标准来说,你都被踢出去了。所以你被孤立了,没有了方向。

如果你想自杀,你想放弃的,不是你,而是在这个社会中生活的你,在这个公司生存艰难的你,是成为家庭负担的你。

如果你的抑郁症靠药物已经无法治愈了,你恢复了身体的功能也无法恢复社会身份了,那么,这套规范已经不合适你了。你得主动踢掉它,不是让它踢掉你。

有太多的书都在讲这个,但如果你只是想要一个答案,你肯定会忽略掉这个部分,只会想,可是我就生活在这个现实的世界啊。或者,其他人就是会这么判断人,我能怎么办。是啊,你不能怎么办,因为你的答案就是,你允许自己,根据这些规则生活。

规则是人制定的,意义是可以被赋予的。

花三个小时做一道炖菜,有意义吗?当然有。每天打游戏有意义吗?当然有。逛街一天买五个包六条连衣裙有意义吗?当然有。没钱也愿意干苦活有意义吗?当然有。长得不好看有意义吗?当然有。每天刷微博有意义吗?当然有。

如果你嗤之以鼻,觉得这是自欺欺人,那就不要要求意义和价值了。你要的意义,是“帮助你在现有社会规则下成功的功能和技术”,而很多事的意义只是“给一个普通人更丰富的官能性体验”。你患有抑郁症,当前最有“意义”的事,是让你的生理和心理机能恢复到可以承担社会规范的程度,而不是立刻获得成功。

如果你努力了那么久,都没办法实现“意义”,没办法恢复到原来的规则,那就抛开原来的规则,自己重新建立标准。

这可能会让你变得很残忍,不近人情,显得迂腐,或者蠢,或者太理想,或者太俗气,总之,这些判断性的词可能会很刺耳的。但是他们有“意义”吗?

所以,如果你喜欢甜食,享受它,如果你喜欢玩游戏,享受它。只要不伤害他人,不触犯法律,只能你能活着,没什么不可以的。

既然可以赋予你的生活新的意义和价值,那就可以说一说抑郁的好处了。

所谓的好处,也并不是能让你发财或者立刻痊愈,只是,这是一些额外的收获。

1,你看到的世界更广阔。

相信我,虽然抑郁症患者可能情绪低落出不了门,见不了人,但是反而可以看到其他的世界。你已经经历过最糟糕的黑暗了,你的情感接受度被强行拓宽了很多,现在,你可以看得懂悲剧的本质,有更多的同理心去理解身边的人了,参照系的改变让你对人性的优点和缺点更加敏感(所以抑郁可以造就极有才华的作家),你的大脑不知道为什么有了很多奇怪的想法(创造力如泉涌也是可以的),总之,比起以前,你会发现原来世界可以是这样。这样的糟糕,或者这样的奇怪,或者这么大。

我在抑郁期间会写各种奇怪的故事,有时候状态好的时候我根本不知道怎么可能写得出。但,因为这些故事我认识了一些朋友,他们正好成为我重要的支持力量,陪我无数艰难时刻。

因为自杀倾向很严重,我不敢呆在家里,就只能很艰难的强迫自己出门。所以我一个人去看老电影,去无谓地逛街,去参加活动,去做志愿者,见到了很多有趣的机构,和有趣的人。这些人和物,让我可以有话题跟人交流,有工作机会,甚至找了个男朋友。

抑郁的副产品,有时候也是正面力量。

2,你会被迫面对自己,不断不断发掘自己。

任何事都有个度,完全不关照内心的人可以活得非常快乐,用理性关照的人也可以很快乐(像罗素),还有一些非常关注内心但是方法用得有点问题的人,就会纠结。抑郁会让你非常关注自己,逼问自己,强迫自己,逼问的结果可能好也可能不好。但是要是想要有更清楚的自我认知,这个过程是免不了的。至于“你”会变成什么样,说真的,变成什么样都可以。

你要是因为抑郁信了佛,开始看佛经,成为居士也很好(只要不要瞎放生),你要是因为抑郁觉得自己有音乐才华,变成了民谣歌手也很好(但你要成为挣很多钱的民谣歌手那这个标准就有点过了),你要是因为抑郁发现钱很重要文艺是个屁,从此从专注赚钱那更好,社会财富增加,道德水平至少会更好。你要是因为抑郁觉得必须直面自己是同性恋这件事,那也很好,你的生活会有压力,但你也会有其他的支持力量。

每个人都会挖掘自己,抑郁会大大加深这种倾向和力量,你必须找到一个你的形状。而且你会高兴你找到了它。

我曾经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很开放的人,也很有逻辑。抑郁了很多年以后发现,对社会规则的广泛接受不代表开放,对亚文化和边缘人群(LGBT)的天然亲近也不代表开放,抑郁是被自己困住了,开放意味着你接受模糊的社会规则的各种解释,也接受其他可能的自己。

这两点,大概也能算是抑郁带来的结果之一。

3,抑郁各种坏处的正面力量

抑郁带来的伤害当然很大,身心都是。比如说有研究显示,如果是青春期开始患抑郁症的话,部分与情感有关的神经元的发育会被严重影响,甚至停滞。这个研究并不能直接套在人身上,但是我的个人体验里却有类似感觉。

简单说就是,在很多时候,面对社会会显得天真。准确点说,就是社会化程度不够。这不是指社交障碍,而是你面对社会的复杂性时(比如职业选择,跨领域的工作等),会准备不足,感受不充分,很难做出理性的选择。

这不能避免,只能把它当成正常的人生经验不足,要通过学习去弥补。至于正面的力量,就是你可以避免一些污染。有很多潜规则,复杂的人为纠葛,不必要的纠纷,并不能影响到你,你的工作和生活也会迫使你远离其他的泥沼。

抑郁的其他坏处也是一样,既然没办法避免,那就把它当成你的特点,而不是缺点。

和抑郁一起生活,就好像进入另外一个世界。规则很不一样,你得和它商量。

By 田葱葱

区块链游戏的前景如何

区块链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词了。连街头巷尾的大爷大妈们都知道,比特币这几年如何经历几次涨跌,又是如何爆掉人们的仓。对于不同的人,这显然有截然不同的意味:有些人深陷其中,把自己的命运交给波动超过50%的市场,赚到普通人一辈子也赚不到的钱,或者输掉所有;另外的人们仅仅把这看成一场热闹的戏剧、一个浩大的骗局,安全地站在远处望着,期待着其中发生点什么。

在比特币最近一阵暴跌前,整个虚拟货币市场保持了一段相当长的繁荣期。不仅挖矿生意好做,其他区块链有关的产业也在飞快发展。前阵子,一个人们通过区块链游戏《Axie Infinity》在疫情期间维持生计的事被报道出来。新闻的来源是一个小型纪录片,里面介绍说,在菲律宾的乡下,由于疫情期间的禁足措施,人们无法出门务工,不少家庭失去了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后来,一些村民发现可以通过玩区块链游戏挣钱——通过游戏内的战斗、繁殖宠物并出售,以及贩卖道具“爱情药水”赚取虚拟货币,再兑换成真钱,收入水平几乎能负担东南亚群岛上一整个家庭的生活。

听起来很像广告,对吧?实际上也差不了太多。所谓“纪录片”的上传者叫“边玩边赚,菲律宾的NFT游戏”,它的YouTube主页只有3个视频,分别是这段片子的预告片、完整版和8国语言字幕版,包含中文,播放量加起来30万上下。

我知道这听起来不怎么靠谱,我们已经听过太多“看视频赚钱”“玩游戏赚钱”“在家动动鼠标就能赚钱”的骗局了,但玩区块链游戏的确可能让你赚到一些,只是这样做也是需要成本的,有成本就有亏损的风险。

视频中,菲律宾的农村青年们靠《Axie Infinity》养活自己,甚至有些老人也在玩

什么是“区块链游戏”?

在推广视频中,《Axie Infinity》被称为“NFT游戏”,这当然是由于它使用了NFT技术——事实上,绝大多数区块链游戏都使用了这一技术,我们几乎可以把NFT游戏和区块链游戏划个等号。NFT全称是“非同质化代币”(Non-Fungible Token),它有点像是“数字签名”,或者某些物品的数字编号,用于区分所属。在区块链游戏中,玩家们交易道具,也就是在变更NFT的权属。

因此,区块链游戏就是将信息用NFT储存在区块链中,用以确定虚拟物品所有权的电子游戏。理论上说,它完全可以跟传统电子游戏不差分毫,但规模和侧重点让区块链游戏们成了如今的样子——玩法缺失,却极富交易属性。

当然,你可能有疑问,NFT为什么能够成为噱头呢,游戏最关键的难道不是好玩吗?根据区块链游戏支持者的说法,游戏行业苦“中心化”久矣。对普通的网络游戏来说,开发商和运营商就是一个“中心化”的部分,它们掌握生杀大权,即使玩家的账号里有价值不菲的虚拟物品,只要触犯了规则,都可能被封号——有时候,不违规也可能被封。在没人会去认真研读的《用户行为规范条款》里,大部分厂商都明确指出,玩家只有玩的权力,而不是拥有这个游戏账号和其中的物品。至于“卖号”和二级市场交易虚拟物品,那只是官方懒得管罢了。

但区块链游戏可不是这样,它具有去中心化、透明、可记录的性质。也就是说,在一款区块链游戏中,虚拟物品所属权非常明确,而且写在不可擦除的区块链上——区块链就相当于一个巨型数据库,所有的交易都可以记录在里面:谁卖给谁、卖了多少钱、卖的是个什么东西——该是你的东西就是你的,上面还有你的ID。

明确了所有权的归属,这让数字资产真正具有了成为“资产”的潜质,放到游戏中来说,你在一款区块链游戏中的数据就真正是你的,而不是运营商的了。这也是此类游戏主打的概念。

或许你注意到“资产”一词出现了很多次,事实也的确如此。在谈起区块链游戏的时候,人们往往更容易关注它是否能赚钱,而更少讨论它的“游戏”部分做得好或不好,是不是粗糙、有没有抄袭。很大程度上,虽然名为“游戏”,但“区块链游戏”更像是某个投资品。

我添加了几个区块链游戏的QQ群,其中大部分已经沉寂,一个周末不到10条发言。像是曾经有一定知名度的挖矿游戏《Alien Worlds》的群,现在只能搜到一个,进群的时候总会有个人跳出来说“欢迎新韭菜”,然后继续沉默,直到下一次有人进群。后来,他在后面加了一句话:“欢迎新韭菜,韭菜快不够了。”接着他发了一个悲伤的表情,显得一片惨淡。

相反,《Axie Infinity》的群相当活跃,每天都有三四个新人添加进来,人们在群里聊着各种话题,交流游玩经验。虽然不少媒体都关注《Axie Infinity》,但它的玩法是什么却没什么人能说明白。相比于用它来赚钱,人们不太在乎游戏要怎么玩。我问了问QQ群的管理员“晴天”,他说这游戏有点像《炉石传说》。

晴天从去年11月开始玩《Axie Infinity》,当时他正在一个代练工作室里,别人告诉他,有个游戏能赚钱,他就决定下载下来试试。从前,他并没有关注过区块链,也没炒过虚拟货币,只是个玩《梦幻西游》和《使命召唤:黑色行动冷战》的普通玩家。为了入坑,晴天出血买了3个以太坊(ETH),准备购买“阿蟹”。没想到刚买完几天就遭遇了大涨,翻倍又翻倍。但《Axie Infinity》相关的药水和“AXS”却没怎么涨,尤其是药水的反向冲击,一路跌到了7分钱——听不懂没关系,下面我会陆续提到这些东西。

《Axie Infinity》和“阿蟹”

在广告中,《Axie Infinity》主打交易。可除了“能卖钱”以外,如果你只是玩游戏,这款游戏并没有什么与众不同的,甚至有些平庸。不过,相比其他区块链游戏来说,平庸的《Axie Infinity》在玩法方面已经是佼佼者了。

从游戏模式和玩法来看,《Axie Infinity》实际上有点像这两年挺火的RPG手游。它分为PvE和PvP两种模式,其中PvE的部分按地图分类,每个地图相当于一个章节,其中有一定数量的关卡,玩家依次通过关卡后会在最后一关见到Boss。PvP的部分则是“竞技场”,双方实时匹配,算是个卡牌游戏。这些模式都挺常见的。

至于“有点像《炉石传说》”的部分,实际上应该说是游戏里的卡牌部分。《Axie Infinity》在战斗上有些卡牌要素,玩家通过卡牌指挥自己的“阿蟹”,使用招式进行攻击、防御,与游戏中的其他“阿蟹”战斗,其中还有一些技能变化——在这里,“阿蟹”是游戏标题中“Axie”的中文简称,作为养成物,类似《宝可梦》里的宝可梦。每个“阿蟹”有固定的4个技能,以卡牌的形式出现在牌组和战斗里。抽牌、支付法术力、打出技能卡,相较于《炉石传说》,我觉得它更像是联机版的《杀戮尖塔》。

每个“阿蟹”都自带4张卡牌,像是它们的技能,这些技能在战斗中通过抽牌的方式拿到手里,然后支付左上角相应的法术力使用

战斗之外,《Axie Infinity》玩的是养成和繁衍。这个系统也有点像“宝可梦”——生蛋、生蛋,还是生蛋。但“阿蟹”们的样貌相似,全部都长成一副球型的样子,仅有的几个区别也就是颜色、身上的配件。好在相似的外貌下有不同的属性,这也让玩家更有动力去培育第二代“阿蟹”。

不同的是,“宝可梦”的生蛋也就费费摇杆,《Axie Infinity》需要的可是真金白银。

在游戏中,培育下一代除了需要“阿蟹”,还需要两种虚拟货币——“SLP”和“AXS”。前者是游戏道具“爱情药水”,后者是普通代币。每生一次,就需要不定量的药水和2个“AXS”,其中药水的用量随着每只“阿蟹”的繁育次数增加而增加。

人们把刷药水称为“打水”,PvE模式第一张地图的第20关是人们常来“打水”的关卡,一次能刷到9瓶,反复刷,每天上限100瓶,首次通过还会有额外奖励。

“SLP”和“AXS”当然都是可以交易的。“SLP”的价值最高到过2.7元人民币,最低只有7分钱,如今价格折中,0.92元;“AXS”目前市场价为30元,最低和最高价分别为0.78元和73.37元……虚拟货币嘛,就是这样。

某虚拟货币交易平台上,“SLP”兑USDT的最近价格走势——USDT是个美元代币,把它看成美元就行了

道具都能交易了,作为游戏主体的“阿蟹”自然逃不了被交易的命运。无论亲代还是培育出来的子代,它们最终的命运都是被卖掉,个体好的卖个高价,个体差的卖个低价。游戏官网上有详细的、类似“拍卖行”的交易系统,不光成年“阿蟹”,连未孵化的蛋都可以买卖。出售信息上会有“生命值”“速度”“属性”等个体数值,还会展示这只“阿蟹”的父母和子女,以及曾经的销售记录——在这里,买卖就是一切,这是《Axie Infinity》最主要的运作方式。

种种买卖也构成了游戏的门槛。《Axie Infinity》首先要求玩家有完整的一支队伍,也就是3个“阿蟹”才能开始游戏。根据“边玩边赚”纪录片的说法,最初3个普通“阿蟹”差不多价值四五美元,单只价格不到2美元。晴天告诉我,去年11月的时候,3只的价值是20到30美元。如今,官方交易网站上挂着的最便宜的一只成品价格为185.95美元。如果都购买成品,一个新玩家的进入门槛接近550美元。按如今新世代主机上3A游戏的定价70美元计算,差不多能买8张;用游戏主机的售价对比,PS5和Xbox Series X也不过卖到499美元。

按照晴天的说法,这些便宜的“阿蟹”其实完全不值上百美元。却是新人玩家入坑时的首选——进入一个不确定的游戏,自然要先拿“便宜货”试试手,都冲着“便宜货”去,结果导致“便宜货”的价值直线上升。晴天说这有些坑新人,当然,坑新人的不止如此,还包括繁育系统的复杂程度,不少着急的新手可能迷失其中,急着生出些个体不佳的“阿蟹”来。

好的一面是,玩家决定退坑不玩的时候可以把一切都卖掉,甚至还能挣钱,但考虑到虚拟货币的不确定性……哎呀,这就是我为什么没玩《Axie Infinity》的原因。人们信任区块链技术的原因之一,就是它能够记录你在链上的一切财产,包括游戏宠物、装备、药水……不会因为官方的封禁而付诸流水——但碰到“官方”本身公信力不够的时候呢?

市场瞬息万变,截个图的工夫就会有价格波动

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

虚拟货币的支持者们总会使用一些宏大的词句,“浪潮”“历史”“力量”“去中心化”……总觉得这是颠覆性的改变。人们都有一个投入伟大事业的冲动,当投入一些资金就能“成为颠覆性的一部分”,还可能给自己赚一笔大钱时,我们就不难理解这种疯狂。

在玩法上,区块链游戏和一般的游戏不会有明显差别,所以,支持者们很少讨论这些内容。谈论区块链在游戏方面的前景时,“扳倒中心化,让游戏回归玩家和社区”是支持者们最常说的,也是他们认为区块链游戏之所以优于普通游戏的所在。

玩家如果对一个区块链游戏不满意,可以选择让游戏“分叉”。这个词同样来源于虚拟货币,如果一群投资者对当前的币不满,他们便可以选择进行分叉——在当前的基础上生成一个新币。比特币就经历过数次分叉,诞生出了“比特币现金”“比特币黄金”“比特币经典”等一众分叉币(起名水平真差),这些分叉出来的币还可以再次进行分叉,生成更多币种。

对于游戏,分叉可能是这样的:我在玩一个区块链版的《魔兽世界:燃烧的远征》,但玩得时间太长令我感到厌烦,就想升级资料片为《魔兽世界:巫妖王之怒》。跟我意见相同的有一批人,意见相左的又有一批,最终,所有支持升级《巫妖王之怒》的玩家选择与另一阵营决裂,分叉出一个新游戏,命名为《魔兽巫妖》,作为一个新虚拟货币上架交易所,代号“WLK”。

这代表着——玩家终于能掌控游戏啦!人们能选择自己想要什么,把游戏带进自己想要的方向;任何厂商和权威机构也无法强制关闭你的游戏,只要你想玩,游戏就会永远存在下去!甚至不想玩,它也会存在。

从服务的角度来说,区块链游戏和其他游戏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所谓的“玩家话语权”,在主流的游戏讨论里,我们偶尔会提到厂商对游戏的控制,像是突然复刻一个超高价格的绝版坐骑、游戏货币在某个版本因为Bug大量贬值……人们通常会喊两句:“不把玩家当人啦!”然后获得些补偿,继续玩下去。区块链游戏们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反正我们在区块链上都有记录,你行你上吧。”也就是说,玩家群体可能自行分叉,运营商放权给玩家决定游戏的未来。这又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玩家真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吗?”

iPhone刚诞生的时候,消费者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人人都能“教乔布斯做手机”

可事实上,区块链游戏分叉这件事并不太常见,因为玩家态度而分叉更是几乎没有。仅有的几个分叉案例中,像是《Cheeze Wizards》的分叉,是因为修复一个重要Bug而进行了更新。有的人喜欢Bug,有的人不喜欢,就分了不同版本去玩。从这个案例上说,更新本来是游戏的常规操作,只不过区块链游戏会迫使开发者们“尊重”玩家——即使这是个有重大Bug的版本。万一有玩家喜欢这个Bug呢?哎呀,还是靠人们“用脚投票”吧……

在某些层面上来看,这确实有意义——尊重总是有意义的,但并不一定代表是好的。从结果上看,开发商一定程度上地交权给了玩家,自己占有更少的话语权。看起来很好,实际上却有点不负责任。

如果是一个平常不玩游戏的人,比如说超过一半的游戏类虚拟货币投资者,他们确实会认为“游戏属于玩家”“玩家决定游戏的未来”是一件好事,毕竟“掌握自己的未来”总是个令人鼓舞的正面叙述嘛,但真正在玩游戏的人可能不太会这么想。玩家们因为各式各样的原因争吵,PvP游戏的平衡性是个永不会结束的话题,甚至在一些合作共斗游戏,像是“怪物猎人”系列里,许多人因为武器性能的差异撕得你死我活,但这本身才是游戏中的主流叙事。倾听玩家的声音固然重要,但过分听从玩家的游戏都没能活得太久。

以及,人们真的想“掌控游戏”吗?

《Axie Infinity》的玩家分布似乎有点地区性要素——我自然不是说它有什么线下玩法,而是说,一个能赚钱的“项目”捧在手里,人们很难不拉上身边的人一起,有钱一起赚,遇到风险也不是自己一人遭罪。晴天告诉我,国内的《Axie Infinity》玩家,有相当大部分分布在福州和宁德,这两个城市有规模不小的《Axie Infinity》工作室,就像纪录片里的菲律宾村子一样以打游戏为生,只不过更加紧凑和职业化。他所在的城市里曾经也有一个,但在那个药水跌到7分钱的冬天倒闭了。

如果说在通常的游戏中,只有工作室最关注赚钱,那么在区块链游戏中,对“赚钱”的关注就是全员性的了。如果你去炒虚拟货币的人堆里随便抓一个,然后问他一些关于区块链的问题,那么你大概率得不到什么正经回答。我不否认会有人对区块链相关的知识感兴趣、对掌控自己玩的游戏感兴趣,但他们之中的大部分对游戏丝毫没有兴趣,玩游戏的唯一理由是这东西能帮自己赚钱。一个区块链游戏开发商,面对一群拥有掌控和分叉游戏的权力,却对游戏不那么热爱的玩家……嗨,要不还是随便做做算了吧,毕竟连开发商自己都不怎么喜欢游戏。

对于晴天来说,《Axie Infinity》只是个游戏,他不想掌控它。平日里,晴天还有工作要干,只有上午会玩玩,到了晚上,他会打《使命召唤:黑色行动冷战》。《Axie Infinity》每月会给他带来5000块的收入,但晴天知道这并不稳定。从最开始玩的时候每天按计算器算多久能回本,到如今能轻松对待涨跌,他已经把它当成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游戏玩。

在《Axie Infinity》之外,还有不少死了或活着的区块链游戏。2017年11月,一款叫做《迷恋猫》(CryptoKitties)的区块链养猫游戏正式上线,这是一切区块链游戏的鼻祖。它没有什么玩法,只是交易一种丑丑的虚拟猫——购买、繁育、出售,仅此而已。如果一定要给《Axie Infinity》交易“阿蟹”的玩法找一个来源,那么一定不是“宝可梦”或“勇者斗恶龙:怪兽篇”,而是《迷恋猫》——毕竟它们连界面都如此相似。

《迷恋猫》中的宠物小猫,并不怎么可爱。它被山寨过很多次,很多人或许都见过

《迷恋猫》玩家的盈利方式很简单,买卖虚拟小猫赚得差价。一只猫从几块美元涨到几百万美元,无数参与者和旁观者都问过同样的问题:“这玩意有什么价值?”但当人发现,不管自己花多少钱买一只傻猫都有人出更多的钱求购时,理性就会引导着你“赚点快钱”。最终,击鼓传花会传到终点,最后一个能赚到快钱的人将把猫卖给第一个“冤大头”,然后市场就停滞或崩溃了。

《迷恋猫》给它身后的区块链游戏做了一个榜样,不管是好是坏,它引领了这个行业一定程度的未来。后来者照猫画虎,就都做成了“击鼓传花”的样子——真是符合虚拟货币市场的调性。

《Axie Infinity》的交易信息被记录在以太坊链上,上面还有很多不同的游戏,其中很多甚至完全没有游戏性,像是《加密国家》,就是花钱拍卖“国家”——由于没人能真的能买到国家,所以买家得到的仅仅是一张图片。比如日本的图片被拍到了709个ETH,按现在的汇率,大约值1281万人民币。

当时的ETH应用排行,第一名就是《加密国家》,只不过没有被算到“游戏”分类里

我问晴天,他有没有玩过其他区块链游戏,他给出了否定的答案。对于区块链技术,他也没什么了解。对于《Axie Infinity》,晴天更希望官方能平衡一下繁育的产能和消耗。有些事是需要开发者去做的,即使玩家的声音再大,始终还是分散的,人们无法凝聚起来改变游戏,游戏也不应该被这么改变。

虽然虚拟货币们的内核几乎都是击鼓传花, 但它们都会搞出点花里胡哨的外壳来。2018年上半年,有一个叫做“GTC”的虚拟货币登陆了交易所。它宣称自己要做一个“全球化的区块链游戏平台”:发行、交易、支付、众筹、风投、通讯,全都要做,比游戏业界的所有平台更加全能,但是,上面提到的这些功能不仅没有真的实施,甚至官网的介绍都是空页面。GTC的相关游戏也仅仅是劣质网页小游戏的水平,以及对《迷恋猫》的完全拷贝。必须强调的是,这些游戏中的很多不仅粗糙,而且也并没有“上链”,也就是没往任何一条区块链上记录信息,仅仅是“像一款区块链游戏”而已。

GTC币对外宣传的时候,经常会提到它们的官网域名“Game.com”。这是个绝好的宣传方式,当人们对一个东西的盲信超过一定程度时,任何加强它权威程度的要素——比如说这个一听就很厉害的域名——就会成为它极佳的武器和铠甲。只不过随着时间流逝,人们还是逐渐对这个金盔金甲的将军产生了怀疑。在这灼热的目光下,GTC原形毕露,仅仅存在了半年就迅速归零了。

Game.com似乎已经卖掉了他们的域名,现在的拥有者是个还未上线的邮箱服务

作为一个新概念,区块链在各个领域都有一颗展开的心。但它究竟会不会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好呢?至少在最近几年,区块链对大众唯一的效用是让显卡的价格翻个几倍。或许它让一些人赚到了本应这辈子都赚不到的钱,但对群体来说,这些都像是镜花水月。它会影响游戏业界吗?我不敢确定,但目前为止的一切似乎都没在正确的轨道上行进。

晴天觉得,从《Axie Infinity》来看,区块链游戏还是有发展的,对未来也有规划。但这个未来是否能成为现实,或者说是否像他喜欢的“使命召唤”一样清晰,我们都没有谈起这个话题。

By 触乐

人工智能会背叛人类吗

对于技术奇点的许多悲观讨论集中在人工智能威胁论上。

人们是否能够制造出超越自身的事物呢?按照自然法则,如果此类事物出现,它必然会在生存位上对人类产生影响。 李开复在《人工智能》提到了强人工智能和超人工智能的概念。强人工智能又称通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或完全人工智能(Full AI),指的是可以胜任人类所有工作的人工智能。一般认为,一个可以称得上强人工智能的程序,大概需要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基于上面几种能力的描述,我们大概可以想象,一个具备强人工智能的计算机程序会表现出什么样的行为特征。一旦实现了符合这一描述的强人工智能,那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所有人类工作都可以由人工智能来取代。人届时不需劳作,成为了“多余”的那一部分。假设计算机程序通过不断发展,可以比世界上最聪明、最有天赋的人类还聪明,那么,由此产生的人工智能系统就可以被称为超人工智能。

未来学家尼克·波斯特洛姆(Nick Bostrom)将超人工智能定义为“在科学创造力、智慧和社交能力等每一方面都比最强的人类大脑聪明很多的智能”。显然,对今天的人来说,我们不知道强于人类的技术形式是什么样子,不能都清晰界定。

一种更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特定的科技如人工智能,在一定时间的加速发展后,会遇到某些难以逾越的技术瓶颈。许多人,包括提出摩尔定律的高登·摩尔本人,都认为技术发展会显著变缓。(高呼“摩尔定律已经失效!”)他在2013年说道:“我猜我可以看见摩尔定律会在大约10年内失效,但这并不是一件令人吃惊的事。”计算机芯片的处理速度,曾在1975年到2012年的数十年间保持稳定的增长趋势,却在2013年前后显著放缓可以印证这个说法。

然而单个技术的短暂受挫不能代表整个技术的发展规律,单个计算机芯片处理速度不能代表整个AI行业的发展。毕竟“我们看的不是某一棵树,而是树本身这种事物”。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人工智能一定会因为其优秀的管理能力而被引入到政府管理之中。从一个角度来看,人类或多或少地会受到AI的统治。部分人会讨论“结果”问题——即AI是否有能力担任规划者、管理者,纵使它有着出色的精确度、公平性;另一部分人则会讨论AI管理人类的正当性,并且担心机器是否会代替人类成为主体,人慢慢的边缘化。日本作家长谷敏思在《没有心跳的少女》(《Beatless》啊,这个番,我觉得还挺好看的)中描述过这种机器管理人类场景,他指出这样必将导致社会的不稳定,人类没有那么“大度”会让机器管理自己。

在第一部分的永生的例子之中,倘若人类把自己线上世界(即第一部分中所提到的为电子永生所构建的网络镜像世界)交给人工智能监管,由于人工智能在网络上几乎是全能而且无敌的,恐怕最后我们的线上世界会被人工智能所轻易统治,甚至倾覆,甚至当做一个病毒所清除也有可能(比如《玻璃之花与崩坏的世界》之中的世界观设定)。如果由人来管理的话,具有实体的人与虚拟的人哪一个具有更高的地位?显然他们的地位势必影响到资源的分配——对于实体人而言,资源是食物、水以及一系列可以维持生命正常运行的事物,而对于虚拟人而言,则仅仅需要电力便可以维系。届时,虚拟人由于没有有效的手段影响到现实生活中人的生活,必然会受到实实在在的人的摆布;于是大家一拥而上想要得到肉体的克隆永生,新的争端甚至战争冲突就会由此而起。

对于线上世界的秩序而言,我认为不引入人工智能监管,无疑是混乱的;而引入人工智能监管,又会涉及到之前所提到的AI统治人类虚拟世界的问题。最有可能的情况是线上人类引用部分非人工智能进行规则的制定,线下人类起到一个监督的作用。

还需要考虑到的一点是,“生命”与“人”届时该如何定义?倘若储存在计算机中的意识算生命的话,人工智能是否也算生命并给予与人相同对待?

恩格斯当初定义生命的时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生命的物质基础,即蛋白体。而未来除了肉体上永生的人类,其他的人类以数据的形式永生,他们这一部分“人类”并没有类似于蛋白体一般的物质基础。从宏观上来讲,这些“人类”只是能够对外界产生反应的一个信号。意识变得能够被复制、储存、调用。虚拟的世界中,个体与个体之间将毫无隐私可言。如果将他们定义为生命的话,人工智能、AI显然也可以满足此类定义。显然人类不会与它们共享自己的世界,并且人工智能为人类所利用。如果将线上“人类”与人工智能平权,都定义为具有相同形式的生命体的话,那么其中必然存在剥削关系,人工智能的反抗只是时间问题。

5 技术奇点下的社会新秩序

回到永生技术与人性本身,刘慈欣指出人类的贪婪、自私必会使人类抛弃伦理的束缚,打破社会的规则,前往永生的大门。如同现在一样,极少部分人会最先尝到技术的红利。没有尝到红利的,“遵守”了规则的人会感到不公平;并不是他们不想加入,而是他们没有能力加入,这种能力体现在财富之上。这么一来,社会矛盾必将受到激化。如果代表大部分人的国家认可了这种永生行为,那么就会在社会上掀起一番唯资本论的浪潮。就算国家不认可,永生的尝试依旧会进行,社会表面波澜不惊,但暗流逐渐涌动,并且会积累一定程度后迎来爆发。可能是暴动,也可能是颠覆,终究会是仇富心理所引导的复仇。

在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到了个体或者小团体就能掌握某项攻击性技术时候(已经在前面讨论过是在技术奇点临近时极其有可能发生的),基于上一段的讨论,更严重的冲突随时可能发生。世界会无时无刻不在博弈。这种博弈只可能是零和博弈或者双输,不会存在双赢的可能性。主要掌握了技术的团体或个人相互掣肘,权力中心分散化,政府将不再起到威慑与整合的作用。

不妨设想一个人掌握了在俄罗斯的一枚核弹头(小说里经常出现),他要求俄罗斯政府给他事物、金钱、权力等事物;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大概率会尝试去击毙这名恐怖分子。但倘若有十个这样的人,政府的力量可能就难以应付。在技术爆发期的条件下,可能会出现一百个这样的人,这时,政府就难以匹敌这些恐怖分子,无法履行保护自己的国民这样一个基本的要求了。这种状况下的后果大多会是毁灭性的,因为无法控制每个人都不按下毁灭世界的按钮。在几个人拥有毁灭武器的状况下,风险是可控的,他们只要达成某种协议来控制平衡,而当手握毁灭性武器的人数足够多以至于组成群体时,就要用群体的观点来分析他们。在关于群体的观点中,我觉得勒庞(Gustave Le Bon)的观点值得考虑(虽然他说的大部分话充满偏见且缺乏证据,但是关于群体特性的一些点他还是比较精髓,而且不一定完全合理)。他认为在群体中会产生集体心理,这些心理通过彼此情绪的感染使得人失去理性思考的能力,并出现盲从行为。这些技术的独裁者我认为可以用该观点进行描述,并且关于政府无法控制技术奇点的悲观预测也源于此。他们届时不再理性,所以毁灭性的打击只是时间问题。

那么政府有什么对策呢?要杀死一个怪物,最好在它还在襁褓之时消灭掉它。政府也可以掌握技术来防止民众接触到具有风险的先进技术,并且通过大数据和超级AI进行民众的宏观和微观管理。

By 啊啊啊啊阿鲁巴

区块链在宏观金融层面的应用

从技术的角度来看,区块链是一种底层的基础架构,它的应用范围不仅局限于金融行业,就像大数据可以在金融行业,也可以在其它行业中应用一样。对于金融行业而言,区块链在许多细分领域中的应用场景可行性已经在过去的一两年中被反复讨论。在众多的讨论中,我们发现人们对于区块链的理解存在许多误区,往往将区块链具象成“分布式账本”、“智能合约”、“密码学”等具体技术和概念。所以,我们首先要明确区块链的核心理念,即区块链是什么

从本质上来讲,区块链是一种多方参与的“共识系统”,是一种“开放架构下的强安全机制”。对于区块链思想的论述,可参照《区块链的本质-纳什均衡下的共识系统》一文。基于众多的金融应用场景,我们选择了以下三个最重要的可以应用区块链思想的方向和趋势,而甄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该方向或趋势是否具有战略上的意义和重要性

1.法定数字货币

货币是金融的基础,是所有基于价值交换的经济活动的通用介质。无需赘言,法定数字货币的场景将极为庞大、复杂并具有重要的金融战略意义。关于区块链对于法定数字货币的意义以及如何运用区块链思想进行法定数字货币的架构设计,可参照《区块链架构中的两大核心模块》以及《区块链对于法定数字货币的意义与政策建议》文中的相关论述。

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使用区块链推进法定数字货币实现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抢先制定国际标准。从国家战略的层面上来看,制定法定数字货币标准,包括制定“基本数据单元”的数据结构标准和“数据流转链条”的共识协议标准,其在金融领域的重要性类似于在IT领域制定互联网TCP/IP协议标准或是在商业领域制定全球贸易协定标准。

这种看似技术协议或商业标准的竞争,实则攸关国家安全的根本利益。想象一下,在法定数字货币成为全球通行的货币形式的将来,哪个国家掌握了法定数字货币发行、流通的标准,对于其它国家金融格局的影响就会像上世纪改革开放、打开国门时西方文化带给中国人意识形态上的强烈冲击和影响一样,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深刻的全球化金融扩张

2.数字身份

在所有行业中,金融行业受到的监管最为严格,而对于客户身份的验证(KYC)是金融监管的一个关注重点。目前的现状是金融机构在KYC的流程中普遍存在信息搜集冗余,信息流转迟滞所导致的低效和巨大合规成本。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身份可以在跨地区的组织机构之间进行数据的流转,增加效率、降低成本,这是区块链能够为传统金融机构的某个特定场景所带来的价值。

但更为重要的是,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身份可以作为实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基础性协议。目前普惠金融的痛点在于用户触及成本高,风险控制难度大,而目前利用数字技术(如:大数据)实现的“数字普惠金融”还只能局限于某个组织的生态系统之内(如:蚂蚁金服的芝麻信用)的某些场景中应用(如移动支付),而真正的跨组织、跨国家地域之间的数字普惠金融架构和合作还未能实现。其根本原因在于跨组织、跨国家地域之间的数据(尤其是涉及到国家安全和经济民生的敏感数据)无法通过传统方法被安全共享。

而区块链作为一种“开放架构下的强安全机制”,建立在它两大核心模块“基本数据单元”和“数据链条”之上的数字身份可以尝试将数字普惠金融所覆盖的用户身份信息、历史活动记录以及其它和身份有关的属性信息安全地流转于跨越国家和地域的机构和个人之间,实现敏感数据的开放式安全共享

3. 更广泛的金融安全(监管)基础架构

区块链的基本特征“开放架构下的强安全机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新型安全基础架构。和传统的基于密码学的“防御性”安全技术不同,区块链并非把需要保护的敏感数据集中在“云端”,然后试图筑造一道抵御外部入侵的“安全长城”。从近年来发生的种种安全事件中不难发现,哪怕是再牢固的“城墙”,由于“目标”(数据)集中化地被存储在某个固定位置(例如服务器中),黑客总是可能通过不断尝试找到某个安全漏洞,使得“破墙而入”最终只是一个时间问题。相比而言,区块链所代表的安全基础架构是一种全局性的安全,区块链中的数据被“集体共管共存”,存储的位置随时变动;只有真实有效的数据才会被接入链条中,而伪造的数据将会被系统自动丢弃。打个跨界的比方,汉族文化在过去几千年中的传承和包容并蓄就是一种区块链机制,虽然从政治的角度汉族在历史上曾被多个外来民族统治,但汉族的文化却一次次地接纳外来文化并最终将之吸收、同化。

它的传承(数据存储和流转)以及对于外来文化的接纳同化的能力(基于共识机制的自动裁判修正功能)并非由一人之力完成,而是一种全局的力量。同时,文化发展所包含的“扬弃”过程,也是一种由多元文化共同作用、互相冲突和博弈,最终达到“纳什均衡”稳定状态的过程。从安全和金融监管的角度来看,基于区块链的安全基础架构允许风险诞生且发展于局部,但始终不能突破全局。

正是由此这个特性,区块链最先被金融行业所发现并重视,因为金融业对于安全最为敏感,但传统的安全架构似乎永远都不能很好地解决“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问题。金融监管也是一样,传统的监管试图采用各种手段消除金融风险,是一种被动的防御性机制(例如P2P行业曾暴露的风险和后续的监管措施),而基于区块链的金融监管基础架构使监管者可以设置一种开放式的“容错”架构和机制,并要求众多的参与者在这种设定的架构下进行活动,互相监督和制约。即使少数参与者不遵守“游戏规则”,基于全局性的共识机制会使多数的参与者立即发现这种情况并自动进行举报、纠正和惩罚。

这种新型的监管模式是一种开放式的、主动的全局强监管,监管者的作用在于设计一个基于“纳什均衡”的博弈场,使被监管者必须遵守全局性的博弈规则(共识),否则就自动出局。在运行的过程中监管者可以主动推进博弈机制的不断地迭代和改进。

By 德勤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双向情感障碍揭秘

3月30日是一位著名画家的生日,他就是梵高,一位享誉全球的艺术家,也是一位双向情感障碍患者。从2015年始,国际上将每年的3月30日定为双向情感障碍日。除了梵高,达芬奇、海明威、诗人海子等知名人物均曾为双相情感障碍困扰,所以双相情感障碍亦被称为“天才病”。

忽高忽低的情绪变化 比抑郁了还严重

要说清这个诊断,还得先从抑郁症说起。在精神与行为障碍的国际疾病分类标准中,抑郁发作的典型表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病人通常有持续的情绪低落,兴趣和愉快感丧失,精力降低,劳累感增加,活动减少。以上这些是抑郁的核心症状,也是基本症状。

在此基础上,抑郁发作还可能会出现下述附加症状,比如集中注意和注意的能力降低,自我评价和自信降低,自罪观念和无价值感,认为前途暗淡悲观,自伤或自杀的观念或行为,睡眠障碍,食欲下降等。当然,不是在一次抑郁发作中,附加症状的表现都会出现,但至少要符合两条。而且符合的条目越多,抑郁的程度相对也越重。

如果病人一次或间断而多次的出现抑郁发作,那么诊断为抑郁症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还有一部分患者不仅会出现抑郁症状,还在抑郁缓解期甚至没有缓解时出现与抑郁发作截然相反的另一种状态,比如兴奋话多,思如潮涌,言语夸大,精力充沛,情绪高涨,信心爆棚、干劲十足等表现。这类患者会自我感觉特别好,甚至会有“我想飞上天,与太阳肩并肩”的感觉。有的患者会一掷千金,花钱如流水,有的患者则“豪气干云”,爱管闲事,路见不平一声吼,不该出手也出手。总之与抑郁发作时的被动消极、懒言少动可谓“冰火两重天”。这种表现在专业上被称为躁狂发作。

如果将抑郁比作低谷,那么躁狂就可谓高峰,可见抑郁与躁狂是情绪的两个极端,犹如地狱和天堂。如果在抑郁发作之后又出现了躁狂发作,或者躁狂发作之后出现了抑郁,或者只出现两次或更多的躁狂发作,那么一个新的诊断就出现了,即“双相情感障碍”,简称“双相”。抑郁发作,这里以D来表示;躁狂发作,这里以M来表示。也就是说,如果有D+M,或者M+M,那么诊断就是双相情感障碍。这种疾病可以包含抑郁,却已不再是抑郁症。其严重程度、复杂程度相比抑郁症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抑郁易辨识 轻躁狂易忽略

上面提到的躁狂发作,由于其表现与平时迥异,所以通常容易被识别发现。但是,临床上还有一种轻度的躁狂状态,专业上称为“轻躁狂”,则容易被忽略。

小张就是这样的一位患者,之前患有抑郁症,从外地来北京就诊。经过治疗,抑郁状态逐渐好转。几个月后复诊时,家属高兴地向医生反馈,称小张现在不仅抑郁症好了,还变得非常积极,每天早起跑步,见人主动打招呼,工作态度也更加积极,有时还乐于助人,晚上回家居然学起了英语。这些都是他平时一直不愿做的事情。家属反映,患者不是百分之百的好了,而是百分之一百二的好了,也即比之前没病的时候还要好一些。

医生闻听,却没有像家属那么高兴。和小张交流时,医生发现小张目光炯炯有神,说话妙语连珠,幽默风趣。他的工作虽然效率上去了,但做得有些虎头蛇尾。人还有些举止轻佻,见到异性会主动打招呼,有时甚至言语失当。这些都是小张以前做不出来的事情。好在他的言行举止没有太出格,工作、生活都还过得去。但有时也会让人侧目而视。接诊医生给出的判断就是,小张由抑郁转为了轻躁狂。由于之前患有抑郁,现在的诊断就需要更改为双相情感障碍。可见,轻躁狂是非常容易被忽略、被误解的一种异常心理状态。

在轻躁狂状态下,患者可能表现为才思敏捷、灵感不断、积极乐观、行动高效,甚至富有创造力。甚至,轻躁狂不但不会被视为心理问题,反而会因其机敏睿智、积极乐观而成为其个人魅力的来源。几乎不会有人将其和疾病扯上关系,所以很自然的就会被忽略。这也是很多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名人被视为患抑郁症的原因之一。

“三高两低”的重性精神疾病

双相情感障碍在目前的疾病管理中,位列重性精神疾病。

据报道,相当一部分抑郁症患者,实际上是双相患者,只是没有被识别而已。当然,部分患者的病程如果充分发展,双相的特点也会暴露得更加充分,更加“成形”,诊断也会更加容易。有报道称,双相情感障碍具有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及低诊断率和低治疗率的“三高两低”特点。很多轻生的患者实际上就是在双相情感障碍的抑郁期出现自杀观念和行为的。因此,双相情感障碍不容忽视!

需要指出的是,双相比较青睐一些天才少年或一些高智商者。某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名人,比如海明威、拿破仑、贝多芬、舒曼等,都是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因此,有人将双相冠以“天才病”之称。但双相绝非天才的专属,普通人群也照样发病。当然,天才也不都是双相,绝大部分还是健康均衡的,有的只不过具有某些双相的特征而已。一些品学兼优的高中生或大学生也会遭遇双相情感障碍。但只要对这种疾病保持一定的警惕和觉察,发现苗头及时就诊,按照医生的建议坚持治疗,还是有一些办法可以阻止、降低或减缓双相情感障碍对患者的侵扰和影响的。

通过“双向情感障碍日”,我们能更多了解双相情感障碍这种疾病。在生活中,无论自己还是亲友,警惕双相的苗头,发现症状、及时干预。希望每个人的情绪不再跌宕于天堂和地狱之间,毕竟,我们生活在人间。

By 健康中国

车贷翻船挖矿重生 – 比特数字申请重新上市

加密行业近几年大涨的行情吸引了许多行业的企业转型投资加密行业相关业务,而加密行业的神奇之处也在于包罗万象。

  受到中国证券监管机构7月28日晚间召开的一次与各大投资银行高管的线上会议缓解市场恐慌情绪的影响,7月29日中概股纷纷大涨,区块链概念股的几个美股上市企业也从中收益颇丰,出现大涨局面。

  截至发文,比特数字(BTBT.US)上涨35.82%,报价8美元,7月26日出现109.7%的涨幅。比特矿业(BTCM.US)上涨15.92%,BC科技集团(HK0863)上涨5.08%,美图公司(HK1357)上涨4.52%,第九城市(NCTY.US)上涨12.57%,亿邦国际(EBON.US)上涨9.81%,嘉楠科技(CAN.US)上涨18.43%。相比7月27日的比特数字(BTBT.US)跌19.28%,第九城市(NCTY.US)跌15.15%,嘉楠科技(CAN.US)跌8.68%,亿邦国际(EBON.US)跌7.63%,可谓是出现了一波大反弹。

  当下全身心投入比特币挖矿的比特数字(BTBT.US)似乎正如鱼得水,近日动作频频。发布上市注册声明以及招股说明书,与Digihost Technology Inc.(HSSHF.US)陆续达成新合作等。

  说起比特数字可能许多投资者并不熟悉,但是提到在美国上市的“中国车贷第一股”点牛金融(Nasdaq:DNJR)可能许多投资者就熟悉了,在转型比特币之前,当时名为点牛金融的比特数字在2019年就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被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立案侦查。

  根据2020年3月公安部门发布的通报,其高级管理层杨某华、刘晓辉等7人被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14名相关犯罪嫌疑人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点牛金融”实际控制人曾而新出逃美国,公安机关也通过国际刑警组织发布了红色通报,公安机关还依法冻结相关银行账户资金40万余元,查封冻结相关股权、不动产等涉案资产。

  在这种公司面临退市破产的背景下,美国纳斯达克股票交易所也宣布了暂停点牛金融股票交易。被立案后,出于自救一方面终止了车贷业务,全面转型比特币挖矿;另一方面调整管理人员,被早期加密行业参与者,趣游集团董事长兼CEO、区块链三点钟社群发起人、区块链XMX项目(已暂停挖矿币价归零)发起人的玉红收购,改名为“Bit Digital”,纳斯达克交易代码更改为“BTBT”。

  据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4月8日,比特数字收购Xmax Chain Limited(“Xmax Hong Kong”),作为香港全资附属公司,Xmax Hong Kong由一名无关联第三方购买,管理层确定Xmax Hong Kong于2018年3月组建。无论是CFO Erke Huang,还是于2020年4月19日加入的担任首席战略官和董事的洪宇,都与Xmax Hong Kong之前没有任何关系。2020年9月1日,该公司组建了BIT Digital USA Inc.(简称“BT美国”),作为特拉华州的全资子公司,以便在美国开展比特币挖矿业务。

  在收购XMAX香港及组建美国实体以经营比特币开采及处置点对点借贷业务及相关法律实体的旧业务后,公司为开曼实体,拥有一间香港附属公司XMAX香港及两间美国附属公司,于中国内地并无附属公司或VIE法律实体。

  7月中旬,比特数字发布的注册上市声明中提到,2020年9月8日,董事会批准出售Point Castle Holdings Limited(本公司于英属维尔京群岛的前全资附属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及VIE(于中国经营的P2P借贷业务及汽车租赁业务)。在剥离VIE结构后,今年以来,比特数字正在筹备注册上市声明与招股书。

  对于已在美股上市再进行上市注册声明的相关疑问,截至发文,本报记者试图通过招股说明书等披露的公开信息联系比特数字,未获得有效沟通。

  公开资料显示,比特数字目前是一家总部位于纽约的比特币挖矿企业,矿机主要部署在北美、加拿大等地, 截至2021年6月30日,拥有32500台矿机,在云南与四川还有总计9484台矿机。截至2021年6月30日,所有矿机的最大哈希值为1921.07Ph/s,在北美的哈希值约为1360.95Ph/s,在中国的哈希值约为560.12Ph/s。

  从2020年2月挖矿以来至2021年6月30日,比特数字总共获得了3,086.53枚比特币。

  在7月中旬比特数字行政总裁Bryan Bullet演讲的时候表示:“在2021年第二季度,共获得了562.9个比特币,向美国运输了14500台矿机,截至6月30日,70.8%的矿机已经在北美部署、运送或等待安装。”

  不过,J Capital Research与今年1月出具份一份沽空报告中提到,比特数字的比特币挖矿设备或为“幽灵”设备,并没有实体。并提出黄尔克的个人资料,这位新上任的首席财务官今年31岁,没有任何会计资格或经验,是两家投资公司的负责人。加上7月21日新加入的财务副总监Justin Zhu,一家加上所有管理层在内的总员工人数不足十人的上市公司运营着体量可谓大的一家加密挖矿企业,确实有些匪夷所思。

By 王永菲 冉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