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剧东城梦魇看美国社会的结构性贫困

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说道说道它——《东城梦魇》。

Mare of Easttown 

这位主演,相信每个看电影的人都再熟悉不过。《泰坦尼克号》的女主萝丝,凯特·温斯莱特,奥斯卡与金球奖的双料影后。

曾经她年少成名,大家都称赞她的美貌和肉体。现在她愈发沉淀,磨炼出的演技是如此精纯。

在这部剧里面,鱼叔经常会忘记她是当年风靡全球的梦中情人。

眼前看到的是一个疲惫不堪的中年女警,在棘手的工作和不堪的生活中忧心操劳。

女警名叫梅尔。人到中年,事事不如意。离婚、丧子,工作不顺心,一重一重的打击不曾停止。

凯特在里面是真·素颜出镜

更过分的是离婚后,家人反而都站在前夫那边,相处和谐,其乐融融。

甚至对于前夫的新女友,也要违心地表示“我很喜欢”。

她的状态极其糟糕。

平日里不修边幅,简单套着格子衬衫和素色大衣,乱糟糟的头发随便扎着,眼角疲惫地耷拉着。仿佛是寻找出口一样,她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工作上。

小镇原本就不大,梅尔几乎认得镇上每一个人,而且工作能力强,办事效率高,可以说是镇上的顶梁柱。

但也有一件至今无法解决的麻烦,就是一年前的少女失踪案。梅尔已经查遍了所有的线索,但还是一无所获。

就在一筹莫展之时,小镇上又发生了一件大事:一个名叫艾林的少女,被发现死在了小树林里。全身赤裸,断了一根手指,头部严重受创。

艾林是一个未婚妈妈,只有17岁。没有经济能力,孩子的爸爸则是个渣男,不愿承担过多责任,而自己的父亲同样吝啬得要命,对艾林不管不顾。

面对急需做手术的孩子,她束手无策。

这天,艾林跟网友在树林约见。没想到对方竟然是渣男和新女友假扮的,就是为了把她叫出来殴打、羞辱一番。

而这件事情发生的当天晚上,艾林就死在了树林里。

梅尔全力投入到这个案子中。在多方调查之下,从艾林的闺蜜那里获得了一个关键信息——艾林孩子的爸爸,可能另有其人。

但具体是谁,也没有准确把握。

孩子的父亲到底是谁?会不会跟这场谋杀案有关?

有几个人物嫌疑比较大。

渣男前男友,表面上有杀害艾林的动机,当天还约了艾林去树林见面。而且他也没有不在场证明。

小镇上的神父,是最后一个跟艾林通话的人。他在调至这个小镇之前,曾有过性侵少女的指控,更加让人觉得可疑。

还有让人细思极恐的,艾林的叔叔。

他在艾林的母亲死后,曾经照顾过艾林很长时间,两人的关系变得很亲密。当被警察询问的时候,他开始含糊其辞,一副逃避的姿态。

这件案子还没查到凶手,又发生了一起女孩失踪案,让整个小镇陷入了恐慌之中。

更可怕的是,这个女孩的失踪跟一年前的案子十分相似。都是问题少年,都是瘾君子,都被发现在小网站上有过卖淫的可能性。

是谁绑架了她们,会不会是同一个人?而这个人,又跟艾林的死有没有关系?

从悬疑上来看,《东城梦魇》有着极佳的叙事范本。

一桩案件,人人都有参与,人人都显得可疑。但如果去仔细研究他们的作案可能性,又多多少少有些无法实现的客观条件。不在场证明、凶器来源、犯罪动机,构成了一张丝丝入扣的逻辑大网。在真相揭开的一刻,让人大吃一惊。

但如果去细数这网中的每一条丝线,却又发现这是刚好适合的那个答案。

以此可见,《东城梦魇》在悬疑方面处理得确实优秀。但,如果只把它当做是一部烧脑爽剧,那就太小看它了。

鱼叔看完全剧,又仔细咂摸几遍后,越来越觉得它内容丰富。

首先,在主要的破案叙事线之外,填充了大量看似跟案件无关的内容。

梅尔儿子自杀,留下年幼的外孙,而戒毒成功的儿媳又来索要抚养权;好闺蜜发现了丈夫的婚外情;还有一位瘾君子,为了吸毒到处坑蒙拐骗,甚至诈骗姐姐的朋友。这些内容总结起来,就是小镇居民压抑的生活状态。

其次,故事并没有随着案件的结束而停止。

本剧将着重点其实并不在案件本身,而是放在了每个被案件涉及的居民身上,描述他们的生活状态、精神状态。尤其是主角梅尔,如何在中年危机里挣扎,一步步重新建立自我与外界的关系。

因此,在悬疑之外,《东城梦魇》更是一部美国“锈带”小镇的影像拓印。

锈带,指的是美国那些曾经依靠重工业获得繁荣,后来又随着第三产业兴起走向衰败的地区。

因为转型困难,工厂倒闭,曾经的机器布满了铁锈,因而得名锈带。

这种“锈感”,被真实地表现在了剧中。

整部剧中每一帧画面、每一寸光影,都带着浓重的后工业时代烙印。所有的一切都看起来灰蒙蒙的,好像覆盖着一层被当年工业发达时扬起的尘土。

房屋稀稀拉拉,半新不旧。道路和公共设施看起来也破败不堪,好似在弃用的边缘。

生活习惯上,人们也十分守旧。按时前往教堂做礼拜,聆听神父的布道。

相比与大家对美国城市的主流印象——光鲜亮丽的纽约,坐拥好莱坞的洛杉矶,风景宜人的旧金山。锈带小镇是如此的疲惫、闭塞、荒凉。他们不至于贫困,没有落魄到需要做流浪汉的地步。他们也并不富裕,大部分人的收入仅仅够维持生活。

这是一群在国家变身成发达国家的时候,被遗留在中等收入陷阱中的居民。

中产阶级的美好生活与他们无关,阶级的跃迁已经是痴人说梦,他们自己也早早地放弃了不切实际的幻想。

在日复一日的枯燥之中,他们的精神实在难以抵御贫瘠与乏味的折磨。最终只能诉求于酒精、毒品、性,换取片刻的慰藉。

也因此,我们在整个故事中看到的人物,生活状态都十分混乱。

梅尔作为主角更是一个典型的范本,勾勒出这一群体的中年危机。

她的脸上既紧绷又疲惫,跟家里所有人的关系都剑拔弩张。

下班回到家,第一个动作一定是去拿啤酒。从不离手的电子烟,是她苦闷生活中的片刻松弛。

酒吧里来搭讪的男人,意义就是能带来一点放纵与放空的喘息。

当然,最能体现这种贫瘠的还是年轻人。

他们从一开始就是野蛮生长,尽管心智依旧稚嫩,但行为却已迈入了成人的模式。

从没受到过所谓的精英教育,辍学的情况屡见不鲜。就连艾林17岁就未婚生子,大家也早已司空见惯,丝毫不觉得奇怪。

他们的日常就是谈情说爱,浑噩度日,而为了尽快筹钱摆脱困境,去网上卖淫成了最快的捷径。

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艾林的好闺蜜和渣男前男友。

闺蜜在艾林死后,一厢情愿地想做“她以为艾林会希望的事”。而前男友则自以为是地想要“促成父母的愿望”。

两人一起烧毁艾林的日记,从而破坏证据,严重干扰了警察查案。

他们根本无从理解世界的严肃性,用一种无知者无畏的“少年意气”惹下各种祸端。

也是因为上面这种种问题,小镇居民在案件侦破后的生活重铸,就成了无比重要的一环。

《东城梦魇》没有将其处理成虚假的大团圆,没有让整个小镇从此欣欣向荣。只是用平淡又存有余味的手法,讲述了他们的蹒跚和坚持。

这种生活化的、静默的疼痛,才是于无声处听惊雷。

揮之不去的男性暴力

《東城梦魇》非常細膩地展示了,近二十年來衰敗美國城鎮的典型沉闷气氛,那是铁锈带的藍領勞工階層,因生活困頓失落,從而持續發酵的負面男性氣質(或者說是傷痕)。

有兩種「男性罪惡」彌漫在影集中:一方面,隨著兇案調查的進展,觀眾注意到覬覦少女的男性欲望始終陰魂不散。原本深受敬重的教區神父,原來過去曾有與未成年少女「權勢性交」的骯髒醜聞;而Mare的前夫,一位看似熱心教育的高中老師,也被指控與死者可能有不正常師生關係;當然還有影集前半那位神秘的變態疑犯,他開車在街上物色年輕妓女,將她們綁架到家中密室恣意性侵。

另一方面,小鎮中還有一種陽剛的暴力氛圍。比如死者Erin的父親,成日烂醉在家,脾氣火爆,很多蛛絲馬跡都可以拼湊,他大概有家暴傾向。也像Erin剛分手的不良少年前男友,動輒口出惡言、拳腳相向,在命案發生前也不斷因為兒子醫藥費用,而對死者粗魯霸凌。

還有當神父「醜聞」的流言傳開後,人們毫不掩飾將嫌惡化為私刑,在街頭「审判」在法律上只有輕微嫌疑的神父……。在這個看似普通的小鎮,隱藏著失業、酗酒、毒癮、青少年色情、肢體暴力等等問題,人們分享著似曾相識的自暴自棄跟憤怒厭世。

在這個人際關係極度緊密、由天主教信仰所凝聚的保守安靜小鎮,某日卻蒙上了可怕陰影。圖為《東城奇案》劇照。 圖/IMDb
圖/IMDb
《東城奇案》非常細膩地鋪陳,近二十年來衰敗美國城鎮的典型沉鬱氣氛,那是鐵鏽帶的藍領勞工階層,因生活困頓失落,從而持續發酵的負面男性氣質。 圖/IMDb
圖/IMDb

集体抑郁下的個人悲劇

尽管主角Mare精明而堅強,但在幹練警探、單親母親、小鎮風雲人物等身分背後,她從來也沒有擺脫整個小鎮深入骨髓的「陰鬱」。數年前,Mare的長子受到毒癮與精神病的影響,先是偷窃跟勒索,後來直接在家中閣樓上吊;在Mare更年輕時,她深深崇拜的警察父親,也因為婚姻不諧,選擇丟下家人自殺离世。

所以本劇另一重要主題是,Mare對於心理創傷的拒絕承認。她對兒子自殺的過往絕口不提,對童年時母親的冷漠無法忘懷,過分压抑的情緒最終導致了婚姻破裂。此外,由於父親、兒子都死於自殺,她也一直察觉抑郁症在發作边缘,因此Mare最為恐懼的是,家族的精神病基因,會不會在未來毀滅親愛的孫兒。

本劇給予這位颇有脾气的Mare相當心理深度。她絲毫不是討喜、可愛的「正常人」,甚至還有道德瑕疵。為了避免孫子在有毒癮、前科的单亲家庭長大,因此Mare從警局庫房偷出海洛因,栽贓多次进出戒毒所的兒子的女友。

當她聽到街坊留言,她也不顧情面,當著前夫未婚妻、兩人女兒的面前,大聲質問「你是否與Erin有性關係」。在工作上,Mare更難相處,對於郡裡派來協助辦案的聯邦警探,再三擺出老鳥姿态百般刁難。

觀眾不難注意到,正義感強烈的Mare,精神非常緊繃,對待陌生人充滿敵意。我們也納悶,為何Mare如此不快樂?事實上,這部影集的背景就是整個絕望社區,小鎮上多數其他角色,經濟上相較Mare更窮困、家庭更破碎、社會支持更稀薄。

像是Mare兒子的女友最後放棄监护权官司,因為她必須同時做两个兼职,最後在過勞疲惫中,再次選擇使用毒品,失去了為人母親的法律資格。還有在影集最後,Erin命案的核心人物,由於自己「沒有家庭」、「中年仍寄居在老父家中」,因此他寧可頂替真兇入獄,反正他的晦澀人生早就沒有希望。

所以,當高中剛畢業的女兒想留在家人身邊,考慮放棄名校入學錄取之時,Mare堅定地要求,女兒一定要離開故鄉──東城這個地方就是,铁锈带上沒有未來、「白垃圾」們陷入集體消沉的晦暗小鎮。

事實上,這部影集的背景就是整個絕望憂鬱社區,小鎮上多數其他角色,經濟上相較Mare更窮困、家庭更破碎、社會支持更稀薄。圖為《東城奇案》劇照。 圖/IMDb
圖/IMDb
當高中剛畢業的女兒想留在家人身邊,考慮放棄名校入學錄取之時,Mare堅定地要求,女兒一定要離開故鄉。圖為《東城奇案》劇照。 圖/IMDb
圖/IMDb

誰該為了「罪惡」负责?

「是誰那麼沒有人性,幹下這些綁票、兇殺?」影集中,Mare的老母親,看著電視裡失蹤的三個女孩這樣問。仔細看這個故事,「罪惡」很可能不是個人因素,而是美國社區的結構性失能。

影集巧妙聯結了東城小鎮與「窮困的那一半美國」。少女為何染上毒癮?其實,來自於美國穷人普遍的毒瘾问题。少女為何街頭賣淫?半世紀來,美國家庭結構日趋破碎(整部影集中,沒有一個完整家庭),失去双亲支持又急需用錢的底层少女,就只有出卖身体一条路。

最後凶杀案水落石出(保證猜不到誰是犯人),但是觀眾只要仔細想想,真正原因還是在于,這個「伟大」國度枪支太過泛濫,讓那些冲动起意的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隨手取得毁灭性的杀人工具。

本片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Mare在酒吧邂逅一位外地來的文学教授,两人一拍即合。但到了影集結尾,帥哥教授結束聘期,兩人如同成熟大人那樣冷靜告別。有些觀眾可能抱怨,為何帅哥教授戏份如此稀少?這個安排是有深意的──教授是潦倒作家,辗转在那些「沒聽過,你編的吧」的三流野鸡大學,担任聘期只有一年的約聘教授。這又反映出美國當代高等教育崩潰的問題,無論是小城裡的蓝领勞工,或是教授代表的白領知识階層,那半個「贫困美國」(事實上是七、八成的普通百姓),都滑向了毫无希望的深渊。

在今天貧富差距严重恶化、中产阶级沒落的全球性歷史條件下,許多本來骄傲的美國平民,都与剧中的小鎮一樣,落入了自閉、絕望、憤怒、攻击性抑郁的綜合症狀。也就是這些源自外在的集体情緒,最終造就了《東城梦魇》所描寫的社會性悲劇的根本源頭。

在今天貧富差距嚴重惡化、中產階級沒落的全球性歷史條件下,許多本來誠實驕傲的美國平民,都與劇中小鎮一樣,落入了自閉、絕望、憤怒、攻擊性抑鬱的綜合症狀。 圖/IMDb

By 独立鱼电影林运鸿

医疗AI为什么屡战屡败

2021年,医疗AI企业迎来了上市大关,3月,科亚医疗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6月,鹰瞳科技紧随而来;8月,由科创转投港股的推想医疗递表;9月,数坤科技提交了招股书。

但全力商业化两年的成绩单依然难过二级市场的法眼:

7月,依图科技的IPO状态变成了“终止”,8月,依图医疗团队被深睿收购。9月,最先冲刺的科亚医疗上市状态变成了“失效”,11月,成功着陆的“医疗AI第一股”鹰瞳科技上市即破发。

医疗AI是这个时代最有代表性的技术第一次与医疗的碰撞,但五年来,这个不赚钱的赛道经历了短暂辉煌后便一路低迷,如今,这项前沿技术最显眼的标签只剩下了“烧钱”。

互联网技术起步期烧钱并非什么新鲜事,但面对坚固的医疗堡垒,企图接近诊疗核心的医疗AI之路显然要比互联网医疗更崎岖,过去两三年里,医疗AI企业在商业化的战场上处处碰壁,又处处逢生,像是褪去华服后换上一件普通衣裳,重新站在了医院和资本面前。

这一次,人们会相信医疗AI企业重新讲述的故事吗?面对中国医疗体系这样一个庞然大物,AI如何改变医生、说服医院?

从医生到基层医生再到辅助工具

AI究竟能取代谁?

现在头部医疗AI公司正急于上市解渴,但当年创业者和资本都徜徉在AI取代医生拯救负重前行的中国医疗的愿景中时,钱,恰恰是最不是问题的问题。

据统计,2020年中国医疗AI市场整体规模约为265亿,而从2015年风口突起至今年上半年,医疗AI总融资规模就超过了350亿。

如果不考虑后来的回报率和泡沫,而聚焦到医疗AI产品本身,350多亿、无数AI巨擘、众多三甲医生和从业者,耗时6年,为什么没能将取代影像科医生,哪怕在一个病种上战胜医生呢?

时间拨回AI和医疗还没有深入交锋的2017年,当时的热门话题还是AI能不能取代医生,这一年过后,2018年医疗AI融资额比从前翻了两倍,达到了76亿,融资次数达到了91次。外界、投资人甚至创业者自己对以“人机大战”的故事为模板创作出了医疗版的AI故事:升级版的alphago使用的这项强人工智能技术,既然能战胜世界围棋冠军柯洁,那它没有理由不能战胜医生。

但AI迈出的第一脚就踢到了医疗的铁板——数据,影像数据算是标准化程度最高的领域之一,但每家医院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质量参差不齐,因此,一家刚刚起步的创业公司只能去磕一家或几家医院,通过付费购买或者科研合作的方式,从医院获得数据,作为交换,他们会让合作的医院作为“样本医院”免费使用产品。

直到2021年2月,中华医学会放射学会、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等联名发表的《胸部CT肺结节数据建构及质量控制专家共识》仍将国内肺结节数据集情况概括为各家公司“各自为战”,数据集中度低,且“质量参差不齐,容易影响产品质量,甚至带来风险”,要知道肺结节是医疗AI应用最早最成熟的病种。

即便获得了一些质量还可以的影像数据,机器“学习”过程依然是道难关。围棋输赢是有标准的,但疾病诊断却很难有一个金标准,业内人士孙涛比喻,“很多病人到死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得了什么病,找8个专家可能给出了8种诊断,而医生解决不了的问题,依靠医生经验衍生出来的AI更解决不了”。

这时,AI取代医生的故事已经圆不上了,真正来到医疗领域,通用型AI面临的不仅是要不要落地的问题,而且是如何见缝插针落地的问题,依图医疗的前商务经理李梅告诉八点健闻,“做一个产品,最理想的肯定是先做商业战略分析,找到医疗痛点,再对症下药,但实际落地时,仅仅是哪里有医疗资源和数据,就先做哪个了”。

然而,获取数据成本高昂,而且是排他性的,这就使得作为数据来源的医院本身就成为了一种标准。理想情况下,顶尖医院数据质量好,诊断也更准确,从中训练出的产品“可以当做一个年轻的小医生,至少要比基层医生水平要高一些”。于是,故事就变成了“提升基层诊疗水平”。

但即便证明了一款AI软件对肺结节的检出率达到99.999999%,而某位医生诊断准确率不超60%,那AI是不是可以替代这位医生呢?答案是否定的,软件不可能独立地直接面向患者,“机器本身的诊断结果肯定是需要医生盖章的,从伦理上讲,一旦出了问题要追责,你不可能去追一个机器的责任,最后都是需要找医生”。

在基层医院市场,“谁来对诊断结果负责”的问题更加凸显。某头部医疗AI公司负责肺结节筛查的产品经理张力告诉八点健闻,“大医院的医生有能力鉴别,但是很多县级医院的医生根本不会自己看,直接照抄AI软件的结果。即使AI的准确率已经很高,但一旦出错就麻烦了,这一点实际上是厂商非常害怕的。”

“AI之于医生,就像会计有了Excel,你能说有Excel就不需要会计了吗?”,行业内最好的产品相当于一名5年资医生,而这些相当于“小医生”的医疗AI软件,现在的定位重回辅助类工具,医疗AI的流行故事也变成了要嵌入临床场景,要助力精准医疗、分级诊疗,要琢磨“医生需要什么样的工具”?

基层医院里的新故事

      工具能卖多少钱?

 “有没有好产品是一回事儿,产品值多少钱是另外一回事儿”,尽管并非所有医疗AI公司都能拿得出一款相当于“5年资医生”的顶尖产品,但重复布局、激烈内卷的市场竞争决定最终提供给买方的产品只能是质优者。

如果Excel付费才能使用,它在中国能卖多少钱我们不得而知,但作为“低配版新手医生”的医疗AI软件,在中国医院中能做些什么却是可以想象的,而这决定了医疗AI行业的天花板有多高。

在医疗AI公司的设想里,“低配版新手医生”既能帮三甲医院减负,又能帮基层医院提高诊断质量。

大三甲的确需要提高效率,但却不一定需要多么智能的AI软件。当李梅向医院院长展示了依图炫酷的智能系统时,令院长们眼前一亮的往往是技术水平最低的“分诊导诊”系统,这些流程优化类的项目虽然技术水平低,但定制化程度高,因此交付价格更高。

“医院里对AI阅片的认可度不高,药监局发证的标准也没有确定,那时的公司应该放低姿态开拓一些更容易盈利的产品来渡过难关”,孙成所在的图玛深维,曾是获得软银和经纬中国青眼的医疗AI先驱,但最终因资金链断裂而于19年底破产。

随着2020年三类证的获批及近两年的市场教育,医疗AI进院也取得了一些实质性的进展,上至三甲,下至地方,都开始接纳AI产品。

在基层,医疗体系正在推动分级诊疗,“训练三甲数据,赋能基层医生”的新故事又有了想象空间。

站在医院管理者的角度,如果有钱,当然愿意为医院“增加AI元素”,一家医疗AI公司的市场人员在县级医院推广时发现,向院领导强调邻县医院已经采购这种新产品,是一个更见效的销售逻辑。

基层科室—医生诊疗能力—信息化基础,是基层应用AI的硬件基础,就像想用Excel,既得需要有会计,还得需要有电脑,而如果要推基层市场,医疗AI公司就得参与培训医生、布局算力。

现在的医疗AI软件价格对于一些地方三甲医院而言尚可接受,安德医智负责东北市场的一位销售经理告诉八点健闻,经过这几年的推广和教育,现在三四线城市也接受人工智能了,三四线城市三甲医院成了兵家必争的新战场。

但提升算力仍然是不可以避免的应用成本,“你若要想用我的AI,得先买台二三十万的服务器来提升算力”。

但实际上,面向大三甲开发的AI软件并没有瞄准当下的基层市场,基层医院主要聚焦常见病,还没有建立起心脑、癌症等疾病的应用场景,更关键的问题是,基层医院没有支付能力。

要应用先得造场景,要卖货先得教育市场,医疗AI的市场扩容的确需要下慢功夫,行业只能一边挣扎着生存一边期待新的市场不断兑现,但,创业公司等不了,资本也等不了。

前浪和资本

谁推动了谁?

即便所有AI细分赛道都面临着落地难的窘况,医疗也一定是最先被牺牲和淘汰的板块。今年8月,上市失败的依图,将自己的医疗板块卖给了深睿,转身增加了自动驾驶业务。

即便李梅自认依图的产品位列第一梯队,而且商业化收入并不比同行差,但“当面临到上市、抉择的时候,老板先砍的还是自己吃不透的领域”。

资本的话语权,显然要比公司大得多,创业公司的发展态势未必符合技术规律但却必须符合资本勾勒的脚本。李梅后来明白了,“投资跟产品是两条线,资本不管产品好不好用,只要能讲通故事,在某个时间段内能创造利润,就能往下走”。

如今业内人士提起曾经的医疗AI独角兽图玛深维,皆是一声叹息,这家曾经获得软银和经纬中国青睐的行业先驱,最终因资金链断裂而于19年底破产,孙成回忆,公司最后两三个月工资都没发下来。一家小设计公司因10万块设计费用至今仍在坚持起诉图码。

风口上的医疗AI公司,曾靠着纯互联网式的打法热闹一时。那是靠公关稿拉投资的“to PR/to VC”时期,公司卖力宣传,砸钱办展会请专家。孙成记得,那时投资人会要求什么阶段要实现规模多少、用户医院要多少家,公司在这样的催促下盲目地跑马圈地、急速扩张。

但彼时,医疗AI连三类证都没有,医院认可度也不高,大笔砸钱却没能实现商业化收益。

孙成有些后悔,图码当时或许应该放低姿态开拓一些更容易盈利的产品,但徜徉在独角兽美梦中的管理层并未意识到危机,他们拒绝了一些小投资机构,接受了一家国企的2亿融资,但只出不进的财务状况使得这笔投资最终流产,昔日的独角兽很快便消失在了医疗AI的版图中。

“大家都是快速的试错,图玛的初心就是想在风口赌一把,上场就是赌的心态,赌场上愿赌服输,大浪淘沙掉一批,剩下的企业扎扎实实地理解行业,并且愿意长期投入做好这个行业”,孙涛认为这对于行业发展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幸事。

所有医疗AI企业4、5年前站在同一起跑线,2年前隐约分出先后。如今,几年前涌进来的资本到了收获期,数据安全法即将落地,今年或许是数据类公司IPO的唯一窗口期,第一梯队拿了证急忙赶赴上市,而第二梯队还在为拿证奔波。

技术水平更高一筹的医疗AI赛道本应是企业争相涌入的蓝海,但落地难的现状让资本和企业在市场里越来越沉不住气,而红海市场盈利模式比较明确,退回红海用低技术高收入的订单攒钱不失为一个优质选择,而现实也的确如此,已经从蓝海急转掉头回红海的公司要比医疗AI公司活得好。

但AI公司向后走,就相当于为了卖智能后车镜,非得造辆车一同卖给医院,但毕竟不是造车的,要么造了一辆不好用的车,导致智能车镜用不上,要么设计出一辆很好的车,但是成本太高。

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磁共振室主任肖俊强直言,“影像科医生当然是需要AI,好的AI可以很好的辅助诊断,而国内影像AI最大的问题是资本没有耐心”。

“如果说资本的退出节奏打乱了公司发展规律,那是很可怕的事情,可能一个好的产品从此就消失了”,孙涛为断臂求生的高科技企业感到惋惜。

上市成功或许会为医疗AI行业带来更多的资金和话语权,但高度重合的产品线让各家在上市完成后还得再来一轮PK,只是细分成不同赛道后,竞争变得有序起来了。

夹缝中求变

哪儿有市场就钻哪儿

医疗AI做的是增量市场的生意,科技本打算征服医疗,但反被吞噬,在这个过程中,AI医疗已悄然变成了医疗AI,而最能体现他们互联网基因的便是这套“2B2C”的话语体系,只不过面临医疗这座大山,他们还要面向医院、设备厂商、政府、公关、投资人、二级市场………几乎可以“to”一切,这是公司必须学会的生存法则,“哪儿有市场就看哪儿,不可能说放着赚钱的院外场景不做,就只盯着医院”。

如果医疗AI所能提供的最好产品无法在院内获得足够的营收,再怎么死磕医院影像科也没用,企业要生存,资本等不起,初创公司也不得不开拓新的渠道和市场。

医院之外, 政府买单的早筛市场,和体检中心、药方、保险公司合作的“2B”市场,搭载GPS大放设备的“2P”市场,为企业贡献了招股书中最有想象力的部分。

据亿欧智库统计,2021年,多数AI软件厂商都找到了搭载硬件厂商入院的新模式,硬件厂商向企业贡献了占 60%-70%的销售额。

据36氪报道,数坤和科亚与设备厂商的合作一次性就获得了上千万的收入,且“在数坤整个的收入结构中,卖器械厂商的商业化收入占比约在5成左右”。

虽同为器械,但几十万的医疗AI产品与几千万的大放设备并不在同一个对话等级,“如果一个软件死磕医院,或许能啃下来100万,但是要做硬件集成,人家一定会把AI利润压到最低,可能只卖几十万,还不如直接找医院合作,跟设备厂家谈利益分配、做软件适配的过程并不会比医院更轻松”。

多位行内人士对八点健闻分析,一个非常核心的问题是,GPS通过合作的方式引入AI模块是为了节省研发成本,“并不存在AI软件与设备叫板的情况,设备想这款搭软件就搭,不想搭就卖别人家的了,远远没轮到AI软件提要求的地步”。

“2G”市场不稳定,“2B”“2P”市场竞争激烈独占期短,这些一锤子买卖很难形成企业的护城河,一个更大更有未来的持续性的市场是患者付费的“2C”市场,但医疗AI早期创业者张辉告诉八点健闻,“即便主打面向患者,AI也绕不过医院、体检中心等中间渠道”。

“医院毕竟是一个需要自负盈亏的机构”,张辉对八点健闻分析,若是患者自费,“帮医院减轻负担与跟医院分摊利润是两条线,医院收了费为什么要分给AI公司呢”,未来如果要走医保渠道,唯一的可能是“AI证明自己可以帮医保省钱”。

且对于一款医疗软件来说,入院形成患者付费场景并不轻松,科亚的深脉分数产品经医院需向地方政府部门申请物价编码后,才终于进入了河北、安徽、山东等多省定价项目目录。

院外,鹰瞳跟体检公司爱康可以按人头分成,但红利期还能持续多久尚未可知。

对于企业来说,耗费人力物力开拓出来的市场通道,可能是为后来者做嫁衣,让竞品有了迅速跟进的捷径。

无论如何,医疗与AI的市场边界正在被打破,已经落入口袋、写在账面上的收入,为各医疗AI公司提供了上市的可能,上市所带来的钱和资源,会帮助它们进一步开拓市场。

中国医疗到底需不需要AI?

噱头、泡沫、故事、生意之外,一个触及底层的核心问题是——中国医疗到底需不需要AI?

这个答案对于影像科医生来说是毋庸置疑的。

青海省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张春红医生在使用了一台具有AI摆位功能的产品后称,“解放了双手,提高了效率,且图像质量确实有提升”。

 “以前处理一个冠脉要一个多小时,现在三五分钟”,多位影像科医生对其所使用的部分医疗AI软件表示了认可。

河南省立眼科医院医疗发展部李鹏则希望借助医疗AI技术,建立一个省市基层联动的眼底阅片网络,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和基层诊疗能力。

如果AI的确能帮到医院,医院并不会吝啬,“大部分医院会拿出1~2%的收入来进行信息化改造,这笔投入是巨大的”。

从需求角度而言,医疗与AI团队几乎是天然的同盟,医院里还有无数的病种可以AI化,还有无数的流程和重复性工作需要AI帮忙处理。

但适用性高的AI一定是定制化研发,一位北方地区医院采购负责人告诉八点健闻,该院耗资82万采购的儿童骨龄智能辅助诊断软件在诊断上“有一些问题”,这个参照南方地区身高作为标准的软件并不适合平均身高突出的当地。

“这就像考北京卷,却一直按上海卷复习”,这样的可迁移性、解释性和适用性问题更需在产品升级和政策互动中给出一个衡量标准,医疗AI软件对于监管而言同样也是一个新课题。   

“今年下半年,大陆对香港上市的数据类公司加强了监管,对数据的整理、收集、脱敏和应用提高了门槛”,张辉分析,数据监管升级,加剧了AI企业上市的不确定性,但其影响却不止于此,对于依赖数据而生的AI企业来说,未来获得、处理、应用数据的时间、人力和财力成本会进一步提高。

医疗的公益性决定了医疗服务行业很难像互联网那样赚到大钱。AI需要不断升级以向医生、医院、市场证明自己的价值,“就像智能电话手表,以前功能单一只能打电话的时候卖得很贵,也无法大规模商业化,而现在它功能又多又便宜,大家对它的核心功能认可度自然高了,也就更容易市场化,医疗AI软件也是一样的,当基本功能并不足够吸引人,价格又贵,大家就对它的要求就高一些”。

因此,在研发成本降下来和大规模商业化拐点到来之前,细致地切入临床场景的定制化研发,仍然需要一个基本盘持续为它输血,像商汤及BAT等大型互联网公司可以用其他业务弥补暂时高投入低收益的医疗板块,设备厂家可以用软件模块撬动设备更新换代从而获得更大的边际收益。

唯独医疗AI创业公司,他们或许在上市后,可以稍微喘息一下,构思如何讲好新时代的商业故事,但医院想要能更智能、病种更多元的软件,企业生存需要更丰富的管线,这一关过后头部各家依然需要在商业化鏖战中,为产品升级造血。

比尔·盖茨有句名言,“人们永远会高估一两年的发展,而低估了未来10年的发展。”这似乎契合了医疗AI的发展轨迹,它曾在最初的一两年里被高估,却很快认清现实,但在下一个10年,它会真正改变医生的诊疗习惯吗?

By 于焕焕、张宇琦

那些破产的首富们

2019年以来,中国经济持续下行,在中美贸易战、上市公司频频爆雷之下,昔日在商场上叱咤风云的“首富”,如今变成了“首负”,包括上海“资本大鳄”戴志康、重庆首富尹明善、河南首富朱文臣等,他们有的自首,有的濒临破产……

一、证大公司控制人戴志康自首

2019年,上海证大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下称“证大公司”)实际控制人戴志康向公安机关自首。

上海警方9月1日通报了上述消息。通报称,证大公司法人代表戴志康、总经理戴某新等人于8月29日“投案自首”,并称其在公司经营过程中存在设立资金池、挪用资金等违法违规行为,且已无法兑付。

通报还指,证大公司旗下的“捞财宝”平台及“证大财富”公司涉嫌非法集资。目前,戴志康、戴某新等41人被刑拘,相关涉案资产被查封。

根据“捞财宝”的官网数据,捞财宝累计交易额为313.5亿元,截至2019年7月末,待偿余额为49.96亿元,涉及2.8万人。

此前,有证大公司的理财经理对财新网表示,证大公司线上和线下渠道全部投资人的投资余额约有98亿元。另据“券商中国”援引清算人员的估算指,证大公司未偿付金额高达198亿。

曾经“叱咤”黄浦江多年的地产大佬戴志康,因P2P爆雷倒下了。

8月12日,证大公司旗下的资产端公司、主营借贷咨询业务的上海证大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被曝暂停业务、解散数千名员工;同日,捞财宝公告称停止新增业务和停止债权转让服务。

现年55岁的戴志康,于1992年创办了证大集团,业务涵盖金融投资、房地产开发、文化艺术等板块,他被外界称为“私募教父”、“地产大佬”、“资本大鳄”。

1998年、1999年,戴志康开始进军房地产领域。上海浦东是其房地产业务的发家之地,从1998年到2001年,戴志康在上海浦东低价购入2,000多亩土地。

戴志康曾以92.2亿元(人民币,下同)拿下外滩地王8-1地块,成为上海有史以来最昂贵的政府出让地皮。然而,拿下了“地王”的上海证大当时账上仅有5亿元,投标书显示,其银行存款加净资总额也不过30亿元,因此被外界质疑为“蛇吞象”。

据《理财周报》报导,因为这块地皮,戴志康、SOHO潘石屹、复星郭广昌、绿城宋卫平、万达王健林等五名地产大鳄曾展开一场明争暗斗。五大地产家族卷入的一场5,000亿现金流之战,离不开其背后庞大的银行团支持。

2011年底,证大因“受困于资金链”将外滩地块出手给了复星和SOHO中国。之后,这两家地产公司围绕着这一地块发生纷争。随后郭广昌和潘石屹对簿公堂,最终在2015年9月,以SOHO中国作价42.47亿元出售股权而告终。

2015年2月,戴志康突然宣布退出房地产产业,以总价12.507亿港元将其和女儿持有的42.03%股份全部卖给中国东方资产管理控股有限公司。

戴志康能在上海地产界风生水起,全靠前央行行长戴相龙做后盾。并指戴志康是戴相龙家族千亿美金资产的白手套之一。戴志康依靠戴相龙在上海做房地产和证券起家,由于有黄菊和吴邦国、韩正等人在上海的支持,戴志康很快成为上海地产界的大享。

二、力帆已走到开始变卖家产的窘境

尹明善出生于1938年1月,曾坐牢18年,47岁下海经商,54岁创建重庆力帆集团(下称力帆),他从摩托车起步,逐渐扩展至汽车领域。2010年11月,力帆成为大陆首家上市A股的民营乘用车企业,72岁成为重庆首富。

重庆富商尹明善创建重庆力帆集团,于2010年11月成为大陆首家上市A股的民营乘用车企业。目前面临产量下滑、债务高企、卖厂卖地、股份被冻结。(China Photos/Getty Images)

据企查查显示,尹氏家族四人持有力帆控股100%股权,其中尹明善持股26.5%,其妻陈巧凤及儿子尹喜地、女儿尹索微分别持股24.5%。

根据2018福布斯富豪榜数据显示,尹明善家族的财富价值达到了125亿元,排名第279名。

近年来,力帆新能源汽车销量、业绩不好。公开数据显示,2015至2018年力帆新能源汽车销量分别为14,874辆、5,550辆、7,738辆和10,166辆。而2019年前5个月,力帆新能源车销量仅为1,011辆,同比暴跌57.77%。

2016至2018年,力帆连续三年扣非净利润亏损。截至2018年,力帆流动负债账面余额高达187.80亿。其中短期借款91.61亿元,同期流动资产为134.29亿。同时,公司财务费用2018年达到12.42亿,同比暴涨91.66%。

近年来各地纷纷出台“禁摩令”。2019年前5个月,力帆摩托车销量为24.49万辆,同比跌幅18.33%。

为了缓解财务危机,力帆开始“变卖家产”。2018年底,力帆以6.5亿元的价格,将所持力帆100%股权转让给车和家。此外,力帆还将原15万辆乘用车项目的生产基地以约33.15亿元作价卖给重庆两江新区土地储备整治中心。

财报显示,2019年一季度,力帆营业收入约为22.47亿元,同比降低31.07%;净亏损9,720万元,同比下滑257%。

今年5月5日,三十多家力帆汽车经销商,聚集在重庆力帆中心门口,身着写有“力帆还钱”的T恤维权。

7月17日,力帆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重庆力帆控股有限公司所持有的本公司的6.16亿股股份被轮候冻结,冻结期限为3年。

7月26日力帆公告,公司近12个月未披露的累计涉及诉讼(仲裁)涉案金额已达14.23亿元。

在经历了产量下滑、债务高企、卖厂卖地、股份被冻结……如今,步入耄耋之年的尹明善,似乎已无力挽救力帆的败局。

三、罗干侄子罗韶宇陷入债务危机

重庆富豪罗韶宇系东银系“创始人”。一年多前,东银控股旗下两家上市公司陷入危机。

2017年,东银控股两笔债务发生逾期违约,其所持迪马股份和*ST慧业(智慧农业)两家上市公司股份随后被各地法院轮候冻结。

逾期的债务主要涉及到两笔债务,合计金额13亿元。一笔是来自*ST慧业控股股东江动集团的金额为9亿元的质押担保贷款,另一笔债务是迪马股份的控股股东东银控股的4亿元的逾期贷款。

江动集团99.3%的股权为罗韶宇夫妇所有,罗韶颖(罗韶宇之妹)持有江动集团0.7%的股权。换句话说,江动集团是由罗韶宇家族100%持有。

据悉,约有三十多家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涉及与东银控股的债务问题,其中主要的七八家银行就涉及了上百亿贷款。

罗韶宇1969年12月28日出生在重庆,父母原是重庆兵工长安厂的职工。罗韶宇的父亲罗刚是罗干之兄(也有说是堂兄)。正因为有当年罗干这把保护伞,罗韶宇在重庆可谓呼风唤雨。

1997年,罗干升任中央政法委副书记后,罗韶宇开始在金融业强制推行把普通运钞车换成防弹运钞车,于是罗家“第一桶金”就是生产防弹运钞车。开始他们用旧车改造成防弹车,经常出现运钞车转弯时翻车现象。

1997年10月,罗韶宇母亲彭启惠担任法人代表的广州和腾实业发展有限公司(1996年创立),与罗韶宇共同出资组建了重庆中奇特种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简称“中奇汽车”)。“中奇汽车”是迪马股份的前身。主营防弹运钞车和警用车。当时罗韶宇仅出资3万元,占303万元注册资本的1%。

1998年12月,罗韶宇把原本属于中奇公司的钱算在自己头上,作为现金增资,使他个人在中奇公司的股权由1%增加为33.3%,一年增加了三十多倍。

由于罗干主管政法委,间接管理各地银行的安全工作,指定购买中奇汽车的防弹车。

熟悉罗韶宇的证券行业人士都说,他是个赌性很强的人,很早就开始了炒股,特别是有罗干这层关系,凭借权力、信息和黑箱作业,在运作迪马股份的同时,他还鲸吞了江苏国有企业——位于江苏盐城的江动集团。江动集团1959年开始生产柴油机。

2000年7月,重庆“中奇汽车”整体变更设立迪马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迪马股份生产的防弹运钞车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2001年公司销售收入47,322.76万元,净利润4,725.01万元。

2002年7月,迪马股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以每股15.8元的发行价公开发行2,000万A股。迪马在二级市场融资共3.16亿元,由此,年仅33岁的罗韶宇步入了亿万富翁行列。

罗韶宇多年前常住在重庆南山密林深处倚山而建的一栋别墅,紧闭的黑色大门上方镶嵌着“1997”字样。此处警卫甚为森严,距离别墅区大门岗亭约30米就会触发警告。

上世纪80年代,罗韶宇大学毕业后第一份工作是在重庆天府可乐办公室任职。

罗家在上世纪90年代初经过短短的几年,就摇身一变成为重庆最大民营企业“东银集团”的掌门人。

赚了大钱的罗韶宇家族2000年前后开始向香港布局。而在香港布局中,一个重要的公司则是“东银国际”。

罗韶宇拥有香港永久居民身份。罗刚至少曾在4家香港公司以董事身份出现。罗韶宇则至少在17家香港公司及注册非香港公司中担任董事或股东。

通过对罗韶宇家族掌握的数十家香港公司和离岸群岛公司进行了交叉比对后发现,罗韶宇的父母罗刚与彭启惠及罗韶宇、罗韶颖(罗韶宇之妹)均出现在香港一家公司的股东及董事会名单中。

罗韶宇家族在2017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中以92.5亿元身家位列223位。同年11月3日,东银控股陷入债务危机。

2017年欠下的债务,在今年1月,东银控股与债权人对债务重组达成共识,加之引入华融资产“救场”,债务重组进入实质性阶段。

四、河南富豪朱文臣辅仁药业爆雷

宋河酒业的控股方是辅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文臣,现年53岁,河南鹿邑人,上世纪90年代创办辅仁集团的前身河南三维药业,后通过兼并重组壮大。上市公司辅仁药业的前身是民丰实业,2006年朱文臣的辅仁堂制药借壳民丰实业上市,目前主营化学药、中成药等,主要经营主体为控股子公司辅仁堂制药公司和全资子公司开封制药公司。

2012、2013年,朱文臣连续两年以76亿和80亿的财富位列胡润富豪榜河南首富,其手上的上市公司辅仁药业为河南龙头药企,宋河酒业则是当地知名酒业。

2018年,朱文臣虽不再是“河南首富”,但身价依然高达14亿美元,排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1650位,河南省第五。

今年7月26日晚间,辅仁药业因涉嫌违法违规被中共证监会立案调查。此前的7月16日,朱文臣被郑州高新区法院列为限制高消费人员,这已经是朱文臣在这半年里接到的第23个限制消费令。

为何被查呢?据辅仁药业2019年一季度报告显示,其账面货币资金期末余额高达18.16亿元,却拿不出 6,000万分红。这一分红式“爆雷”事件,震惊资本市场,也引发外界对其业绩的质疑。

辅仁药业还称,截止7月19日,辅仁药业及子公司拥有现金总额1.27亿元,但其中“受限金额”高达1.23亿元,可动用的“未受限金额”仅377.87万元。

截至8月17日披露的公告显示,辅仁集团持有辅仁药业45.03%股份100%被冻结。从6月1日至今,辅仁集团持有辅仁药业股份已经被冻结17次。

此外,宋河酒业的多类资产连续10余次被抵押用来进行融资。

据棱镜报导,“宋河(酒业)没有任何理由不行,(大家)怀疑朱文臣在转移资产。”当地知情人士指出。

比较讽刺的是,辅仁药业在上市10年后最大的新闻竟然是被上交所点名:“上市十年没有分过一分钱红利”。

此外,2016年,朱文臣曾经被合作伙伴的妻子举报,《中国经营报》等媒体曾报导称,举报信涉及十项内容,其中包括财务造假问题。按纳税额计算,开封制药集团的收入和利润水平与报表上的相差甚远,涉嫌虚报利润14亿元。

五、东方金钰面临破产危机

靠着赌石发迹并坐上云南首富宝座的赵兴龙,被称为“赌石大王”、“翡翠大王”。2003年赵兴龙成立了云南兴龙实业,隔年又通过借壳多佳股份上市;2006年,多佳股份正式改名为“东方金钰”。

2007年,赵兴龙家族就以27亿身家出现在胡润百富榜单中,当时52岁的赵兴龙成为云南首富。2013年,赵兴龙家族再次以35亿元资产成为云南首富,排名全国富豪榜第573位。

据《中国经营报》报导,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昔日的“私募一哥”徐翔与时任东方金钰董事长赵兴龙合作,进行东方金钰定向增发股票,2014年5月成立了瑞丽金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赵兴龙持股51%,徐翔以朱向英名义持股49%,作为增发对象。

截至2015年8月18日,瑞丽金泽持有的东方金钰股票市值51.49亿多元,按照投资比例,赵兴龙所持股份账面浮赢18.65亿多元,徐翔所持股份账面浮赢17.9亿多元。

徐翔出事后,东方金钰股价一路下跌。2016年赵兴龙宣布因“个人原因”辞职,由其子赵宁担任董事长。2017年,赵宁以70亿元的财富成为云南首富。

赵宁上任后,曾夸下“将东方金钰市值从100亿元人民币变为100亿美元”海口。但没想到事与愿违,公司深陷债务危机。

东方金钰称,2018年以来,公司融资渠道受限,出现流动性困难。2019年上半年债务状况未有根本性改变,公司资金面继续紧张,控股股东股份遭冻结、部分被划转,公司部分账户被冻结,部分资产被拍卖或处置,融资依然困难。

今年1月18日,东方金钰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共证监会立案调查。

根据东方金钰2019年度第一季度财报显示,该公司目前负债总额为94.51亿元,负债率高达82.3%。截至4月18日,到期未清偿债务40.61亿元。8月15日,公司市值只有40亿元。

7月29日晚,东方金钰公告称,东方金钰及其全资子公司深圳市东方金钰珠宝实业有限公司(简称“金钰珠宝”)被债权人(向法院)申请破产重整。截至7月15日,金钰珠宝未能向首誉光控清偿的到期债权总额为4,326.6万元。

8月28日,东方金钰发布了2019年半年报,报告期内,东方金钰营业收入49,636.10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77.75%;利润为负50,010.36万元,相比去年同期下降1,438.79%。

有着A股“翡翠第一股”之称的东方金钰,目前正面临破产的危机。

六、山西首富李兆会破产

22岁继承山西海鑫百亿家产的李兆会,年仅26岁就因重仓民生银行暴赚几十亿而闻名,一度被认为是成功接班的“富二代”代表人物之一,是山西最年轻首富和第一个百亿富豪。

但是,李兆会的海鑫于2015年破产,他本人陷入涉及总计2.16亿元的追偿权纠纷案,被列为失信人,限制出境。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位曾经的“天之骄子”沦落至此?山西海鑫又如何走向了破败局面?

太原中院公布200名“老赖”名单,前山西首富李兆会名列其中

新官上任   兢兢业业出成效

2003年1月,李兆会从父亲李海仓手里接手海鑫钢铁集团,担任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接班初期,李兆会就像换了一个人,一改往日贪玩的习气,全身心投入工作之中。

据一位海鑫钢铁的董事回忆,李兆会上任后玩命地学习钢铁行业知识,而且很快弄懂了企业内部的运营,并很有悟性地了解了“董事长”的角色:30%的时间是从决策者角度出发来考虑问题,剩下70%的时间是在应付朋友和处理一些琐碎事。

李兆会上任的第一年正值“非典”疫情流行,煤价高涨,用电受到限制,运输也非常紧张。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他好几个月都处于连轴转的状态,要经常出差,回来后还要没完没了地部署工作。

2003年,海鑫钢铁的资产总值达到50多亿元,上缴利税超过10亿元,是历史上发展最快和最好的一年。

2004年,海鑫钢铁的资产总值更是达到70多亿元,上缴利税12亿元,还成为当年度中国民企中的“第一纳税大户”。当年8月,海鑫钢铁还在即将兴建的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原材料招投标中一举中标。

凭借这番亮丽的业绩,李兆会让公司内外的质疑者哑口无言,甚至把自己和家人吓了一大跳。上任仅一年的他就稳住了局面,赢得各方夸赞,之后他便开始模仿一个“少主”的样子打造自己的王朝了。

管理失衡  内斗成为家常便饭

李兆会这个不满22岁的小伙子,虽然执掌海鑫集团却似乎并不喜欢实业。李兆会接班初期,为防止李兆会因没有经验而导致决策空白或混乱,海鑫钢铁内部成立了一个“总调度室”,实行集体决策和集体领导。总经理李天虎和副董事长辛存海掌握实际决策权。但这种局面维持的时间极短,李兆会先后将创业元老、海鑫集团副董事长兼党委书记辛存海调离权力核心。

李兆会成为董事长后,鲜见他到工厂巡视,倒是李海仓的五弟李天虎显示出企业管理的才干。在叔侄俩发生矛盾之后,李天虎被赶走,海鑫的局面更加每况愈下。随后,李兆会请来了自小与自己关系最近的“六叔”李文杰,此后很长时间内李文杰都是海鑫钢铁的实际掌舵人。2009年之后,李文杰逐渐从海鑫的管理层消失。

更不乐观的是,在停工前的最后一年多,李兆会已经不再信任他的叔叔们,而是安排他的妹妹李兆霞管理海鑫集团。但李兆霞目前已在上海结婚生子,回公司的时间很少,只在出现重大问题时才会露面。实际上,在海鑫走下坡路期间,很多“亲近”的人都在忙着为自己赚钱,没有人再顾及企业利益,最终海鑫集团倒下了,成为家族企业传承失败的一个典型案例。

经营不善   涉嫌造假 问题接踵而至

市场分析认为,海鑫这个山西曾经最大的民营企业,有多个原因导致其倒闭。

首先李兆会太年轻,接班时就自称压力太大。李兆会曾在接班时说,“公司是我父亲的,不能让它败在我手里。”十年后终于还是败在了他的手里。正如李兆会自己所说:“现在财富对我来说是种压力,我明白海鑫有9000多人等我开饭,我一个决策失误,会砸掉许多人的饭碗。这个压力对我太大了。”

李兆会的父亲李海仓生前良好的人脉关系也断送在李兆会手里。海鑫集团创始人李海仓精明能干,眼光长远,又善于与各种人交往。在世期间,李海仓和当地官员经常来往,把政商关系处理得头头是道,为地方政府税收、就业、政府面子工程出力、出汗、出钱。而接班人李兆会,海外留学背景,含金钥匙出生,经常看不起地方政府官员,当地的政府官员想见他都找不到人。

涉嫌造假也显示出海鑫集团内部危机重重。据从税务、工商等部门获取的会计报表等资料显示,海鑫集团涉嫌造假账、偷逃税款以及向关联公司输送利益转移资产。其中“造假账”的指控依据来自两份山西海鑫国际线材有限公司会计报表,各项数据存在巨大差异。以2013年4月为例,海鑫国际线材公司会计报表上的高线平均售价为每吨2934元,而其市场报价为3550元到3620元之间;会计报表上的棒材平均售价为3097元,但其市场报价(大同地区)在3550元-3580元之间。

海鑫的破产现在不能排除人为故意的嫌疑,它长期以低于成本价的价格销售产品给自己的关联公司,涉嫌偷逃税款,转移资产,最终难以为继。这债务问题还恐怕只是冰山一角。

远离主业   大局恶化 银行抽贷雪上加霜

公司核心管理层地动山摇、涉嫌造假的危机出现,李兆会本人并不在意,反而很少在公司出现。他远离钢铁主业,频频活跃于资本市场。10年时间,海鑫的钢铁生意日渐没落,但在钢铁圈之外,李兆会却“玩”得风生水起。

2004年11月,海鑫旗下的山西海鑫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5.9亿元的价格,受让中色股份所持民生银行1.6亿股,并在2007年上半年的牛市高点抛售,套现超过10亿元。此举将李兆会推上了当年胡润百富榜第78位,成为最年轻的山西首富。在这之后,李兆会先后在资本市场买入山西证券、兴业证券、银华基金、中国铝业、益民商业、鲁能泰山等多家上市公司股票,但大多数是快进快出,均无法再现当初民生银行的成功。海鑫集团在停产后,也曾几番尝试复产,但终究无果。

除此之外,钢铁行业经济环境的恶化也成为加速海鑫集团倒闭的原因。2014年钢铁行业就已经进入寒冬,2015年依旧如此。据中钢协统计,1月至4月,会员钢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下降15.76%,企业遭遇大面积亏损,甚至一些民营钢企都难以为继。陷入经营困境的海鑫集团也不例外。

在行情不好的情况下,银行还要抽贷,企业境况更是雪上加霜。银行正因为钢铁行业吸收资金过猛,最先开始从钢铁贸易商抽贷,后来又对生产商抽贷。自海鑫集团全面停产后,资金漏洞再难以东挪西补。海鑫债权人超过4000户,这些债权人一方面是金融机构,包括平安银行南京分行、中信银行上海分行、江苏银行上海分行、杭州银行上海分行等。另一方面是与海鑫有工程合作的大大小小的建筑队、工程公司、供货商等。面对海鑫兵败如山倒的债务压力,银行不抽贷才怪。

负债累累  最后一根稻草压垮海鑫集团

对于海鑫钢铁的真实负债,新华社引用公开数据称,海鑫钢铁现有负债及对外担保数字约为104.59亿元,而整个集团的账面资产仅100.68亿元,这意味着其负债率超过100%。事实上,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因2014年初一笔30亿元的逾期贷款未能及时归还,“潘多拉的盒子”悄然揭开,海鑫钢铁的6座高炉,终于被迫全部熄火。

这个曾拥有9000多名员工、纳税额占全县60%的“万亩钢厂”。目前凄凉一片,集团门外的墙上密密地贴着法院的多份公告,集团大楼里则空空荡荡,敞开着的办公室里随处可见各种关于海鑫破产的文件、报告。而与集团大楼隔路相对的万亩钢厂,更是一片死寂。

值得思考的是,不少上市公司高管热衷于伪市值管理,炮制各种概念题材拉升股价,做大公司市值。甚至有的公司高管无心公司主营,成为股权投资和精美PPT专家。忽悠式重组、无实质内容的跨界并购、伪市值管理、诱导散户高位接盘的高送转游戏,使得金融脱实向虚现象愈演愈烈,远离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资本市场助力实体经济的本源。

富豪或毁于靠山倒塌,或毁于盲目扩张、或毁于组织内斗、或毁于接班失败。荣华富贵几年之间便成过眼云烟,富豪变老赖的教训适合每个人。

By 矿治园古清

触目惊心的私人监狱产业链

见过私人养老院、私人机场,你见过私人监狱的吗?

在私人监狱,罪犯可以根据交钱多少来享受不同待遇,是不是匪夷所思?

在美国,监狱还真的能自己开,而且特别挣钱,8年前,监狱行业总收入轻轻松松就拿到了50亿美元。

▲ 遍布全美的私营监狱

监狱里的暴利

在美国开监狱到底有多挣钱?答案是:一本万利的好买卖。

首先就是霸王合同,虽然关押的人都是依照官方程序进来的,给官家办事,但是在这份合同上,私人企业却是合同的最终受益者,美国政府只是待宰的羔羊(当然官商勾结,钱进了官员的腰包)。第一个霸王条款是政府必须保证私营监狱的入住率,根据2011年双方签订的协议,这个入住率定在了90%,也就是说私营监狱有多少床位,政府就得送多少人进来;

第二个霸王条款

是进来的人还得经过同意,患有严重疾病或者有重大暴力犯罪的人不要;

第三个霸王条款如果私营监狱经营不善倒闭了,那么政府就要负责在背后托底,必须无条件地购回监狱。

签订了合同,那就意味着私人监狱不愁没有犯人,而且外面的犯人越多,监狱的收益就会越好。

因为这源源不断的一个个人,就是一个个生产线上“不能”疲倦的奴隶。

为了让这些奴隶的生产合法化,私人监狱企业家们想出来一种解决使命意义的口号:为了帮助囚犯更好地适应自由社会的生活,所以大力开展职业培训和监狱再就业。唬住了媒体人的笔,就有了鲜亮的外壳,就可以光明正大地开工了。

只要有单子来者不拒,从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到知名企业IBM、微软、波音,既能做麦当劳的制服,也能制作电路板。甚至还有给医药公司做人体实验的。有收益的企业自然要交税,私营监狱又想了法子,先是让政府给自己免税后再利用法律漏洞变身房地产投资信托公司,使得公司收入的90%必须分配给股东,当然不用交税。

因为没有工会的参与,被关押的人也没有话语权,效应是蹭蹭蹭地上涨。

一个被关押者依靠政府补贴就有18美元的净收入,而这还没算上工业收入,于是仅仅20年的时间,行业老大CCA的收入就暴涨500%,经济危机之后,各大行业战战兢兢,唯有私人监狱行业势头不停,并在2011年获得50亿美元收入。

私人监狱,美国监狱系统不可或缺的“伙伴”

提到监狱,多数人的意识中这是政府机构,里面的工作人员都是公务员行业的。

但是在美国监狱却是私人企业家眼里的大肥肉,因为美国要关的人实在太多了。世界人口中,美国占了5%;世界监狱人口中,美国占了25%;过去30年美国的人口增长不到30%,监狱人口增长却达到了800%;每100个美国成年人就有1个进过监狱,每38个美国成年人中就有一个被关押过。美国吃牢饭的人有220万人,如果把监狱当作一座城市的话,这座监狱之城凭借人口能稳进美国前五。

美国怎么会有这么多在关押的人呢?

这还要从上世纪80年代的大毒枭时代说起。哥伦比亚是一代毒枭巴勃罗•埃斯科瓦尔的天地,他曾被《财富》评为全球七大富翁之一,豆瓣评分最低9.1分的美剧《毒枭》就是以此人为原型。

得益于当时的环境,哥伦比亚成为毒品的代名词,离哥伦比亚很近的美国就成了毒品的销售市场。

美国的街头巷尾都是半公开化的毒品买卖,一些毒贩子还占据了美国的街区,枪战、谋杀都是家常便饭,可能昨天还笑呵呵的邻居第二天就暴尸街头,人心惶惶。

有数据统计显示平均每个星期就有250多起案件。

为了急速处理态势,政府部门见着可疑人员就抓,抓了就关起来,一时之间监狱人满为患,没有地方关人了,但是又绝对不能放过一个。没办法只能赶紧建新监狱,但是光申请就得等4年,这还没算上盖楼的费用。

在这种情况之下,当时田纳西州的共和党主席汤姆愁苦不已,他找来自己的朋友多克托·克朗兹

和唐·赫托想法子解决困境。

讨论中他们发现只要引入商业化,不仅能解决问题还很挣钱。

当机立断,三人合伙成立了CCA。

第一单生意是跟得克萨斯州的移民局签的,不错的买卖。

不过万事开头难,拿下这单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必须在3个月时间解决监狱床位问题。这么点时间盖楼是不可能的,思来想去他们决定租旅馆,安保人员也是临时找的、基础生活设备也是着急忙慌备的,但也还凑合,这第一单算是接下来了。有了第一单,就有第二单、第三单……第n单。看此趋势,美国私人监狱入局企业增多,私营监狱也成了美国监狱系统的重要伙伴。

多多益善的私人监狱

当监狱变成一门生意,那么效益就是最大的驱动力。增加收益减少成本,是最基本的要求。

于是他们跟政府部门要求的是犯人必须没有重大疾病和强烈的暴力倾向,给囚犯的工资也极其低,一个月最多只有20美元收入,比一个美国自由人的时薪都低。中国有句俗语,“肥水不流外人田”。美国的私人监狱运营者将这句话运用到了极致。

他们在监狱开店,一日三餐必须自己购买;想要过中上等的生活,明码定价;开放地下黑市,枪支毒品贸易不断;管理松散,以暴力名义淘汰不合格“员工”,死因大多为自杀。

法国阿尔斯通公司国际销售副总裁弗雷德里克·皮耶鲁齐也进过美国监狱,因为在美国系统之外,出狱之后他揭露了美国私人监狱的“噩梦”生活。2013年4月14日,皮耶鲁齐像往常一般走下飞机,迎接他的不是以前的工作人员,而是恭候多时的FBI探员。

因为被美国恶意打击,皮耶鲁齐在美国私人监狱度过了艰难的5年。“我穿着橘黄色的球服,手脚都被铁链束缚着,压在胸前的铁链让我呼吸困难。”

“那一刻,我意识到自己变成了动物……没有自由,不能反抗。”

皮耶鲁齐在《美国陷阱》里提到美国私人监狱的模式:在监狱里,没有东西是不要钱的,喝水的买塑料杯子,有电视机,但是是无声的,必须花钱买耳机才能听声音。一日三餐很简单,两片面包还有一份不知道是什么的糊糊,五颜六色的,没有味道,没有气味,成本绝对不会超过1美元。

为了保证政府能够源源不断地送来劳动力,私人监狱的企业们都要跟政治家们搞好关系。

私人监狱行业的巨头CCA是美国立法交流委员会的长期且重要的捐助者,这个委员会里的人都是能够影响州会和国会立法的政界大佬。2010年,亚利桑那州不顾外界反对,强行颁布“非法移民新法案”,在该方案中指出,只要警察怀疑某某人非法移民,不用经过审判就可以关押。这些不公平积聚到一定时候就会爆发。2012年,CCA的亚当斯县惩教中心250人发生骚乱导致一名警卫死亡,20人受伤。私营监狱爆发的暴乱终于引起了外界的关注,在奥巴马政府治理期间宣布逐步取消私营监狱。

但是这一切在特朗普上任之后被全部推翻。

把省钱作为头等任务的特朗普决定把监狱业务外包给更便宜且能赚钱的私营监狱,而且特朗普大力推行的非法移民无限期关押政策,使得监狱来源不断。

于是,在奥巴马期间处于颓势的私营监狱在特朗普上任之后局势逆转。特朗普上任第二天,私营监狱两大巨头CCA和GEO的股票就分别上涨了43和22个百分点。

特朗普由此举措,跟CCA和GEO长期的投入很有关系,两者都是共和党背景,与特朗普同属一党。

2010~2015年,光是政治游说就花了1460万,特朗普就职典礼还给了50万美元,对于民众反对的移民政策,CCA更是充当特朗普忠实的发言人和追随者。截至今年7月,美国移民局抓捕了53000人,仅仅一个路易斯安那州每天就有1000人入账,这些人70%最后被拘留在私营监狱。

逃不出去的监狱系统

对于这些大人物来说,小人物根本不需要在乎。被关押的人,一些是已经经过法院宣判有罪的,一些是因为交不起保释金被困的,而后者占大多数。

数据显示,在各地监狱,有三分之二的是没有被定罪的,每年因为保释金,刑事司法系统就有20亿美元的利润。因为丢了工作,没有及时支付545美元孩子养护费,这位美国母亲已经在监狱里待了6个多月,还未释放,除非能够得到机构的援助。

每天凌晨1点,23岁的耶西卡和35名“室友”就会被警卫们叫醒,开始忙碌的工作,准备早餐,大约8点才能准备完毕,然后开始分发餐点、打扫卫生,虽然一天有3美元收入,是其他人整整3倍,但是耶西卡不知道还要在这暗无天日的地方待多久,好好工作是应该的,不会因此得到释放的机会,反而会干得更多。

Yazmin和女儿Mariee一起被关进了南得克萨斯州的一所监狱,没想到第二天女儿就因为呼吸系统疾病没有得到及时救助离开了这个世界,也许在到达之前她们对未来满是憧憬,却不知道有些美好只能想象。

▲ 一个女孩在阿德兰托移民拘留中心

私人监狱如何兴起?

美国私人监狱可以盈利主要是以下一些因素导致的。

居高不下的监禁人数

在美国,监狱是可以私人开设的,它们和联邦和州政府运营的公立监狱一起组成了美国的惩教系统

这并非新兴产业,早在2000年,美国私人监狱就已经发展壮大。2006年,美国私人公司经营的监狱就达到了264家,一些罪行较轻的犯人会被移送私人监狱看押,从而缓解公立监狱的压力。31个州和联邦监狱系统当中有87359名服刑人员关押在私人监狱,占联邦服刑人数的8.3%。

遍布全美的CCA设施

(图片来自http://www.corecivic.com/

这背后的隐秘是,美国人口虽只占世界人口5%,囚犯数量却占全球在押人口的25%

早在2004年,美国司法统计局

数据就显示,美国监狱在押囚犯的人数达到了210万人,比一年前增加了4.8万人,增幅为2.3%,即每138名美国居民当中有1人在坐牢。从2003年年中到2004年年中,在押犯大约以每周900人的速度在增加。

不同州之间差别也比较大

(数据来自:U.S. department of justice)

而到了近几年,美国各类犯罪频发,美国涉枪犯罪持续高发,监禁率更是居高不下。2016年,美国全年共发生枪击事件58125起,共造成15039人死亡。也正是在这一年前后,美国监禁率跃居世界第二,受过监禁的人数高达7000万。

也就是说,每三个成年美国人就有一个坐过牢。

2006年加利福尼亚州立监狱的内景

(图片来自Wikimedia@California Department of Corrections)

到了2018年,特朗普政府上台以后加大对非法移民的打击,在押人数更多了。当年全美国每日平均在押人数已高达44631人,这不仅接连刷新特朗普上台以来每日拘留移民人数的最高纪录,也超过了奥巴马政府期间每日监禁的记录。

居高不下的在押人数,既反映美国治安形势有所恶化,也深层次透露出美国国内各种利益集团以牺牲民众为代价的利益博弈。

监禁人数不断上升,首先乐开花的利益集团,那就是开监狱的。

圣昆廷州立监狱

一座早期私有化私监狱的老建筑

(图片来自wikimedia@Frank Schulenburg)

2017年,美国监禁人数比1970年增长了7倍,特朗普大肆抓捕非法移民反倒是让开监狱的企业股价大涨,大赚一笔。那究竟私人监狱从何而来?

私营监狱兴起

美国私营监狱出现于18世纪。当时美国出现了一些管理犯人的现代监狱,几乎同时私人经营监狱也出现了。

这些私人监狱除了依靠从政府那里获得一些拨款来盈利以外,还从事将犯人作为廉价劳动力出租的业务。1885年,美国13个州开始将监狱劳动力出租给私人公司。1905 年罗斯福总统签署禁止使用监狱犯人劳动力的法律。这掐断了私人监狱的财路,后来几经周折,监狱最终让位于州政府和联邦政府。

(图片来自《摩登时代》)

但是到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美国发起反毒品战争,美国联邦和各州立法机构开始加强犯罪惩罚力度,开展多次禁毒行动,抓获大批罪犯、吸毒人员和毒品走私分子。抓来的人肯定要判刑和服刑,政府不得不建造了大量监狱来关押他们,但是建设监狱的速度远远比不上罪犯增加速度,囚犯的关押环境非常差。而且毒贩不同于一般罪案,资金支持和精神状态都相差很大,关押起来可能也需要更多的成本

(图片来自《摩登时代》)

此后媒体发现了这个问题,曝光很多囚犯被迫关押在拥挤的牢房里,生活环境恶劣,在美国社会掀起了舆论漩涡。一些非政府组织和犯人家属于是起诉这些监狱条件不达标,违反了有关法律规定。

受理上诉的联邦法院命令加州和德州等41个州采取措施降低看押囚犯的密度,以便达到相关法律规定。

这没问题,大不了多建设新监狱就是了。但当监狱管理部门试图申请更多拨款来建监狱时,更广大的纳税人不同意了。他们质疑国家的资金使用有效性问题,税收没有用来改善教育、医疗、福利等民众所需,反而用来造监狱监禁民众。

联邦监狱年费用

(图片来自Wikimedia@FRED)

1978年,加州甚至发生了纳税人抗税事件,反对当局挪用税款兴建监狱。

一边是法院的命令,一边是民众的反对,很多州政府无奈,思来想去——把监狱外包吧,谁爱开谁开。

1986年田纳西州颁布《私人监狱签约外包法》,正式为私人建立监狱打开绿灯。1987年,德州也修改法律,允许私人企业建立监狱来承接政府外包的监狱服务。

私人开监狱成为新兴行业,在这个商业浪潮当中催生了CCA(美国惩教公司)。此后GEO集团和管理培训集团MTC进入监狱行业淘金。

CCA下属的德克萨斯州伊甸园拘留中心

(图片来自Wikimedia@WhisperToMe)

1984年,美国移民局开始跟两家私人监狱公司签署看押非法移民的合同。到80年代中期,一共有9个州开始通过监狱私有化法律。

1989年里根政府出现财政赤字,为了省钱,大肆将监狱服务外包,促进私营监狱产业发展。

和所有产业领域一样,私人监狱也确实比公立监狱省钱。当时美国政府统计显示,政府建造一座公立监狱通常需要5到6年,而私人公司的私人监狱从破土到完工只需2到3年。再算上人工成本,私人监狱比公立监狱节省经营费用10%-20%。

但是,随着1994年CCA公司在纽交所上市,受到资本干扰的企业高层也想赚取更多利润,他们就开始插手政治,干扰司法独立了。

现代监狱都是功能齐全的综合建筑,建一座的成本可不低

(图片来自google map)

监狱干政

2011 年,CCA 实现收入 17.3 亿美元

,纯利润 1.6 亿美元。但这还远远不够,资本的逐利性让私人监狱总是想争取更多犯人。

私人监狱逐渐形成游说团体显然有碍于司法独立,所以2016年美国司法部长公开质疑私营监狱存在的正当性,并且认为监狱应该由政府运营,外包监狱职能的做法是错误的。没多久司法部又再次放出消息,逐步取消与私人监狱的合作,受此消息影响,CCA和GEO都股价下挫,暴跌近50%,收盘仍下跌超过30%。

这被认为是对两大私人监狱集团的重大打击。

大起大落了一把

但是没过几个月,特朗普上台了。据《纽约时报

》报道,在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第二天,美国监狱巨头CCA和 GEO 的股价分别窜升 43 和 22 个百分点。私营监狱行业居然迎来了春天。

在特朗普的力推下,各州与监狱签订合同,规定州政府一定要保证监狱最低入住率达90%以上。如果没有达到,空床由政府买单。州政府当然也想省钱,但这就要求犯人只能多不能少,扭曲了司法的本意。

特朗普改变了CCA和GEO的命运…

如今美国的私营监狱里面生活着大量囚犯,这群人吃喝拉撒睡还有平时的劳动,都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监狱产业已经成为一个完整而且交织复杂的产业,这当中牵扯到建筑商、食品商、钢铁制造商甚至包括制造业。

对于私人企业而言,监狱劳动力就像一块金子,不会罢工、没有工会组织、没有健康福利、没有失业保险、没有语言障碍,是最好的劳工。有媒体曝光,一些高新技术企业如苹果公司

和戴尔,都直接或者间接雇佣监狱囚犯获取了成本优势,提高利润。

当然,在更不发达的国家对监狱劳动力的使用更加普遍

(图片来自wikipedia@Roosewelt Pinheiro / ABr)

在从监狱劳工获利的上下游产业的支持下,监狱产业进一步做大,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利益集团,整个利益集团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政府的政策。

上文提到的美国惩教公司CCA一直都是美国立法交流委员会(the American Legislative Exchange Council)的主要捐助者。这个委员会里面聚集一大批州议会和国会的议员,监狱集团可以通过这个委员会进行游说活动,影响州和国会立法。

AICE总部位于弗吉尼亚州阿灵顿的水晶城,它是非盈利的,但在纽约时报和彭博社等的报道中,称其为赋予企业利益巨大影响力的组织。

(图片来自Wikimedia@Thomson200)

那些跟监狱集团往来密切的官员,为了保护私营监狱集团的利益,也都会颁布一些政策或者修改法律来帮助监狱集团更好获利。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在特朗普的顶层呼声下,联邦政府和各州都借机收紧移民政策,扩大因涉嫌非法移民而被判监禁的人数,增加刑期,为监狱提供更多关押时间更长的犯人。

2010年,亚利桑那州,不顾联邦政府的反对和民众抗议,出台CCA推动的严厉的非法移民新法案。该州认为只要警察怀疑某人是非法移民,哪怕不经审判也可以收监。雇佣非法移民违法,哪怕用汽车搭载也是违法。

如果那些非法移民跨国这堵墙,就把他们关进另一堵墙里。

(图片来自Wikimedia@Sgt. 1st Class Gordon Hyde)

这些规定在法理上站不住脚,但从私营监狱的利润角度看,就很好解释了。

除了通过立法交流委员会间接影响政策制定和法律颁布,监狱企业每年会直接给两党政治活动提供数百万美元资金。2010年到2015年间,CCA和GEO集团在政治游说上共计1460万美元。2017年1月,这两家公司还给特朗普就职典礼捐了50万美元。

所以特朗普上台以来,私营监狱投资前景确实被华尔街看好。并且近两年美国加大打击非法移民数量,同时修改了非法移民遣返和审判的程序,原来走快速遣返程序的非法移民平均关押时间是11.4天,而走常规程序的非法移民平均关押时间是51.5天。很多非法移民的关押时间都人为被延长了。

只要有利可图,只有你想不到的罪恶,没有办不到的罪恶。

By 地球知识局

参考文献:

1. Ryan, M. . (1996). Private prisons. European Journal on Criminal Policy and Research, 4(3), 92-107.

2. Khey, D. N. (2015). Privatization of Prison. The Encyclopedia of Crime and Punishment.

3. 连春亮. (2016). 美国监狱私营化争议的焦点——王廷惠

脑机接口的投资地图

2021年8月,马斯克创立的脑机接口公司 Neuralink 完成 C 轮融资,筹集资金 2.05 亿美元(约合13亿元人民币),被认为是该领域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融资。

“科技狂人”的布局,似乎每次都踩在时代的前面,从移动支付Paypal、新能源汽车特斯拉、航天公司SpaceX,而这次是脑机接口。

众多人的目光再次投向这个看似前沿、甚至有些科幻的领域,实际上,这里的商业世界早已开启。

PitchBook 的数据显示,2021 年迄今脑机接口领域的总融资额已经是去年全年 9700 万美元的三倍。如果从脑机接口可影响到的应用领域来看,不论是医疗、教育还是消费,都将带来远超于十几亿美金的巨额市场空间。市场研究机构Valuates Reports预计,全球脑机接口市场规模2027年有望达到38.5亿美元。

让失语者重新“开口说话”,失聪者再次听到声音,四肢瘫痪者可以自由活动…脑机接口技术真的有这么神奇吗?

让失语者用脑电波说话,不再是科幻

在科幻电影《黑客帝国》中,这台可以进入虚拟世界的设备可是给观众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通过大脑与设备进行连接,它就可以让人在现实与虚拟中穿梭。

可别以为这种“黑科技”只存在于电影里,在真实生活中类似的科技已经存在,只不过目前它还不能实现电影里那么强大的功能。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NEJM)最近刊文称,一位中风男子成功利用神经义肢与脑机结合的方式,成功将脑电波转化为完整句子。

大约15年前,当时只有20多岁的患者因为大动脉破裂而中风,更为不幸的是,这条大动脉恰巧为大脑供血。自此之后,这名男子无法控制四肢,也丧失了语言功能,因为他无法控制任何与说话有关的肌肉。

不过好在他的头部还是可以活动的,在电子设备的帮助下,该男子通过头部动作控制键盘,每分钟可以拼出5个单词。

现在,研究人员为他进行了更高级的设备升级:通过将电极植入这名中风者大脑,用以接收信息,然后将接收到的信息翻译成单词,在屏幕上显示,让失语的中风患者重新开口“讲话”。也就是说,这名男子不再需要移动头部,只需要想一想自己要表达的内容,计算机就能将脑波变成单词句子。

这种技术正式名为“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简言之,BCI就是利用设备将脑电波翻译为“意图”或者可以执行的输出结果。

BCI设备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非侵入式的,用户只需要戴在头上就行;另一种是侵入式,需要通过手术植入电极,用于辅助捕捉脑波信号。

第一台脑机接口设备诞生于1973年,制作者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比达尔教授。当时,研究人员通过意念操纵屏幕上的光标走完了一个迷宫,虽然只是一个看似简单的操作,但想想看,这可是1970年代,相信这样的演示即便放到今天也足够科幻与震撼。

不同于今天相对更主流的侵入式脑机接口,当年的实验采用的是基于脑电波的非侵入式脑机接口。可谁都没想到,这样一个简单的实验,却正式开启了脑机接口技术时代的到来。

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动物身上的实验,到九十年代中后期的人体实验,再到今天更为深入与广泛的研究,脑机接口设备从只能够识别并提取微弱脑信号的简单功能,发展到可以让实验者直接驱动机械手臂完成帮助操作的“黑科技”;如今,脑机接口甚至可以让失语者重新“讲话”。

那么,这样的功能是如何实现的呢?前文中那个利用脑机接口,让失语者重新“讲话”的实验团队在官方视频里,用一张示意图进行了介绍:

首先,通过将电极阵列放在接受脑部手术的病人头颅内——此处需要注意,该实验的前提是,病人大脑中语言功能的部分要能够正常工作。

之后,借助一套专门设计的循环神经网络(RNN),将记录到的皮质神经信号转化为声道咬合关节运动,然后将这些解码的运动转化为口语句子。或许有些不好理解,你可以自己这样尝试:先在脑海里想一句话,然后不张嘴,想象说出这句话的时候需要用什么样的口型、舌头会怎么运动——这样的想象产生的脑波信号会被电极记录,并通过AI建立模型,而这个模型在之前已经多次训练,学习了人在讲话调动面部肌肉时,脑部会产生什么样的信号。

最后,再经过一套模型的合成,病人想要表达的文字就出现在了屏幕上。

相比过去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去拼写,这种新方式等于直接预测了病人想要说出的每个单词,速度更快并且也不需要借助键盘,实验团队的研究员Edward Chang表示:该系统每分钟最多解码18个单词,准确率中位数为75%,有时甚至会超过90%。

不难看出,脑机接口的实用性在不断加强,这一方面有助于医疗救助,帮助中风、渐冻症、甚至意外事故的伤害;另一方面,也证明了脑机接口技术和AI技术的融合在不断加强。过去,患者只能借助设备拼出字母,但如今可以直接表达单词甚至句子,从各种意义上来说,这都是一次不小的突破。

既然有了一定的实用性,那么是否也就意味着脑机接口在当下或未来有了一定的业前景?那么,就目前来看,脑机接口是一门好生意吗?

从人工耳蜗开始,脑机接口向商业化探索

回看历史,早在1970年代,洛杉矶加州大学脑研究院就开始研究BCI技术。在随后的几十年里,研究人员一直用动物做研究,为BCI技术打基础。直到1990年代中期,研究人员才用人类测试BCI设备。

由于脑机接口技术难度大,多数产品仍处于试验阶段,已取得的成果也大都存在于实验环境下,因此,在脑机接口的发展历程中,研发人员们优先考虑的还是它的医疗与学术价值,尤其是医生们希望能用它能解决脑损伤问题。

比如在中国,已经有医疗团队将脑机接口技术应用在了临床上。2020年,浙大二院张建民团队通过对一位高位截瘫志愿者脑内植入 Utah 阵列电极,从而意念控制机械手臂的三维运动完成进食、饮水和握手等一系列上肢重要功能运动。

虽然大部分研究与产品还停留在实验阶段,但目前在脑机接口领域,还是诞生了一项不论是技术或是商业化,都比较成熟的产品:人工耳蜗。

如果要追溯人工耳蜗的历史,可以最早追溯到18世纪,意大利物理学家Volta在一次实验中发现了电刺激听觉系统产生声音感觉的现象;到了20世纪,一次外科手术中,医生通过将电线与失聪患者的神经连通,使患者在电刺激下成功听到了微弱的声音。

直到1969年,美国医生William House与Jack Urban协力开发出了第一款可穿戴式的人工耳蜗,不过,这款人工耳蜗仅有一个电极,只能辅助患者读唇语;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位于澳大利亚墨尔本的学者Graeme Clark教授研以及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的Erwin Hochmair教授分别研发出了可在电刺激耳蜗的多个部位的设备;1977年,世界上第一台多通道人工耳蜗在奥地利维也纳进行了植入。

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与社会对于人工耳蜗接受度的提升,这一产品也在发展中成功实现了商业化。

目前,在全球人工耳蜗市场上,有三大人工耳蜗设备制造厂商共占据全球人工耳蜗市场超过90%的份额,分别为澳大利亚的科利耳(55%)、美国的Advanced Bionics(20%)和奥地利的MED-EL(20%)。

其中,总部位于澳大利亚悉尼的科利耳是成立最早(1982年),也是市场份额最大的人工耳蜗设备生产企业。

据了解,科利耳的全球雇员超过3500人,每年投入超过总收入的12%(超过1.6亿澳元)的资金用于产品研发。目前,科利耳为全球听力市场提供了超过55万种植入式设备,帮助来自100多个国家超过45万名各年龄段听障人士重获听力。

值得一提的是,科利耳公司的核心产品Nucleus系统,最早采用的正是前文中提到的Graeme Clark教授开发的技术。

凭借技术上的优势,科利耳率先完成商业化,并且在之后的发展中投资、收购了人工耳蜗产业链上的其他公司。比如,科利耳曾收购植入物研发企业Entific Medical Systems、Otologics LLC,又投资了专业生产助听器的医疗器械公司EarLens;甚至在2017年,科利耳还投资了人工智能公司Otoconsult,后者提供的技术有望使耳蜗植入物更快、更一致地安装,从而为患者提供最佳的听力结果。

从科利耳的案例中不难看出,脑机接口若要实现商业化,有这样几个要素是必需的:

(1)成熟的核心技术

从技术上来说,人工耳蜗的成功说明了,其他脑机接口产品如果想开拓同样大的市场,至少要研发出一项或几项足够成熟的技术。至于这个“成熟”的标志,或许人工耳蜗的成功案例可以作为参考,即:至少要让接受植入者达到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的水平。

如果以这个标准来衡量,脑机接口目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毕竟目前已经曝光的脑机接口产品,能够帮助患者实现的还只是一些简单的操作,比如抓取物体、脑波打字等等,有一定的实用性,但暂时无法大规模使用。

此外,人工耳蜗对于可以接受植入的患者也已经形成了一套筛选标准,对手术可能造成的风险也已经足够清晰,这一点在其他脑机接口产品中尚不具备。

(2)成熟的产业链

人工耳蜗包含了体外与体内两套设备,体外部分包括麦克风、语音处理器、信号发射器;体内部分包括信号接收及解码模块、刺激电极阵列。在这些设备中,植入材料、电极材料、技术组合等都需要相应的公司来参与生产,发展至今产业链条已相对成熟。

而其他脑机接口产品目前多处在实验阶段,参与研发与设备生产的产业链尚不清晰,且由于技术限制无法对设备进行大规模生产,想要商业化似乎暂时无法实现。

(3)成熟的社会接受度

人工耳蜗从正式诞生到被社会大众接受,至少经过了二十年的时间,期间还发生过有一定规模的抗议活动。脑机接口如果想得到发展,伦理这一关似乎也是不得不过的,好在有耳机接口的先例作为铺垫,后续其他脑机产品在大众当中的信任度,或许可以更高些。

不过,正因为目前脑机接口市场没有太高的成熟度,也就吸引了一批科研机构以外的企业参与其中开拓市场,在资本的簇拥下,或许用不了多久,脑机接口技术也能从学术走向消费市场。

企业纷纷入局,脑机接口的未来何时来?

除了前文提到的Neuralink,Facebook旗下Reality Labs实验室也曾做过类似研究。该实验室的基本设想就是开发一款头戴式设备,让设备读取“意识”,将意识变成文字,每分钟可以转化100个单词。

有观点认为,Facebook不使用侵入式设备,可能是想将BCI设备与AR/VR结合在一起使用。

7月30日,Facebook一直资助的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的脑机接口技术研究团队,首次证明可以从大脑活动中提取人类说出某个词汇的深层含义,并将提取内容迅速转换成文本。

值得关注的是,就在Facebook实现几乎实时的言语意念文本键入的同时,它也宣布将放弃头戴式脑机接口研究,专注基于手腕的可穿戴设备,并表示这款设备“将在短期内进入市场”。这再度引发了业界对脑机接口能否实现商业化的热议。

另一家美国BrainGate也在脑机接口领域崭露头角。该公司声称,当用户想像自己拿着笔和纸正在书写时,BrainGate设备就会读取其“意识”,进而将意识转化为文字。BrainGate声称自己的设备在转化速度上是其它BCI设备的两倍,并且明年就会让设备正式上市。

在中国,阿里巴巴、腾讯、科大讯飞等企业也在布局脑机接口。

2020年8月,阿里在淘宝造物节上公布了一项专利,名叫“淘宝意念购”,正式进军脑机接口领域。据了解,该项目是淘宝和清华大学孵化的一个专门做脑机接口的公司 NeuraMatrix 合作的,共同目的是探索脑机接口技术的软件落地。甚至,阿里巴巴还专门开发了用于“意念购”的芯片。

不同于大部分脑机接口公司将发展目标定位在医疗方向,淘宝“意念购”专注于线上购物场景,采用的也是非入侵式方案。

2019年2月25日,科大讯飞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讯飞云创与科大讯飞副总裁胡郁、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李远清、广州华南理工大学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共同投资设立了一家脑机接口公司。该合资公司名称暂定为广州华南脑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4176.87万元人民币。

虽然尚不清楚这项“黑科技”何时才能正式问世,但是阿里与科大讯飞等企业的布局也足以说明了,中国企业也希望在脑机技术行业的初级阶段,占有一席之地的想法。

与此同时,一些正在孵化阶段的初创公司也正在慢慢走上舞台,大有成长为明星公司之势。

前文提到的清华系的NeuraMatrix公司,已获得数百万美元Pre-A轮融资;而由红杉中国领投,清华系博睿康科技公司已经在2021年3月完成B轮过亿元融资。虽然这些新秀们目前尚无重大成果发布,但是仍然是值得重点关注的对象。

Peter Thiel也进军脑机接口

脑机接口技术(BCI)已经在神经科学领域持续研究了几十年,很多公司也埋头深耕了多年,在技术上甚至比Neuralink更为领先。而关于这个事实,马斯克的“好兄弟”、硅谷传奇投资人Peter Thiel最近或许也意识到了。

此次,他没有像支持特斯拉和SpaceX一样早早地跟马斯克站在统一战线,而是抛弃了风生水起的Neuralink,出乎意料地投资了一家名不见经传脑机接口公司,向马斯克发起挑战。

一家神秘的脑机接口公司,比Neuralink更牛

在5月下旬该笔交易被披露之前,这家名为Blackrock Neurotech在互联网的世界里几乎处于查无此人的状态,甚至这笔1000万美元的投资是该公司自2008年成立以来的第一笔融资。

Blackrock Neurotech的融资情况,图片截自于Crunchbase
Blackrock Neurotech的融资情况,图片截自于Crunchbase

跟Neurualink一样,位于犹他州盐湖城的Blackrock Neurotech,其主要业务也是聚焦在脑机接口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但两家公司的风格却是完全不同——一个抬头望天,一个埋头开路。

虽然目前Neurualink还仍然停留在动物实验的阶段,但大家对Neurualink总有种不明觉厉的感觉,觉得他们在做着一件改变人类未来命运的大事,却往往会忽略马斯克所提到的重点:Neuralink现阶段的主要目标是解决大脑和脊柱损伤等医疗性问题。

而相较于Neuralink描绘的宏伟蓝图,Blackrock Neurotech则更接地气,从成立之初瞄准的就是脑机接口的医疗应用落地。

Blackrock Neurotech的两位创始人,一位是犹他大学电气和计算机工程系的教授,另一位是毕业于牛津大学的医疗科技创业者,两人带领团队在长达12年里一直默默无闻地做着脑机接口领域的研究和商业化探索,没有大肆宣传,也没有找过投资。

图片截自于Blackrock Neurotech官网
图片截自于Blackrock Neurotech官网

虽然鲜有人知,但Blackrock早已研发出了一套完整的脑机接口技术相关的硬件和软件产品,并且靠着向神经科学研究界销售这些产品,公司从2015年起就实现了连年盈利。

有人或许会说,Neuralink的目标并不是要为研究界提供工具,而是正在为造福全人类在不断试验努力呀。但实际上,当Neuralink还在猴子和三只小猪上做文章的时候,Blackrock已经在脑机接口的人体实验上取得成功了。

根据Blackrock官网显示,目前全球共有30例脑机接口体内植入患者,其中就有28位使用了Blackrock的技术,这些患者遍布美国、中国和欧洲,他们还与数百家世界领先的研究机构和 20 多个临床中心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在Blackrock这些年的实验中,已经在人类的脑机接口应用中创造了多个 “第一”:比如,第一个为四肢瘫痪患者提供直接从用大脑控制机器人肢体的能力;第一个让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患者可以通过大脑控制听觉拼写器实现再次与人交流。

它已经成功实现了让一些瘫痪的人们重新行动,重新说话,重新感知。

Blackrock脑机植入患者案例,图片截自于Blackrock官网
Blackrock脑机植入患者案例,图片截自于Blackrock官网

 
而通过对患者的长期追踪试验, Blackrock如今已经证明其小型脑内植入设备可用寿命超过7年,Blackrock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家拥有每个设备有近100个电极可植入式穿透阵列的公司,并且通过了FDA的可用于人体的认证。

之所在今年开始寻求投资,是因为公司目前接到的订单和合同已经超出了可以运转的能力,前沿领域和试验的需求进一步扩大,与此同时,他们正在开发的脑机接口设备也将要从实验阶段向商业化应用探索。

除了脑机接口芯片外,他们还在研发一些侵入性较低的无线设备,比如头盔、耳机之类的来帮助读取脑神经信息。Blackrock表示,他们的第一款商用设备将在明年推出,旨在帮助有严重身体和神经损伤的患者恢复部分功能。

相较于已经有明确商业落地计划和试验成果的Blackrock,还没有取得进行人体试验许可的Neuralink,就明显在实验进程和商业落地方面落后了一截。

信誓旦旦马斯克,前途未卜Neuralink

虽然在马斯克的鼎力支持下,Neuralink目前也算是硅谷众多初创公司里的“当红炸子鸡”,但由于迟迟没有落地产品再加之近期高层的变动,也给Neurallink的发展前景蒙上了一层迷雾。

5月初,Neuralink的联合创始人Max Hodak正式宣布离职,毕业于杜克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的Max,此前一直是Neuralink技术团队的核心人物,曾经还出任过Neuralink的CEO。

而他此次突然的离职究竟是出于商业考虑,还是看不到技术的应用前景,目前还不得而知,也让Neuralink的发展现状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图片截自于Max Hodak个人Twitter
图片截自于Max Hodak个人Twitter


不可否认的是,Neuralink创立的这5年来的确也发布了一些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比如在2019发布了的首款类似缝纫机的设备,能够将宽度为4-6微米的细线植入大脑;2020年8月重磅推出硬币大小的脑机接口植入设备,并用三只小猪进行了直播演示;今年4月,又公布了一只植入了脑机设备的猴子用意念玩游戏的视频。

而与Blackrock相比,专家认为Neuralink 目前的脑机接口植入设备也比 Blackrock 的功能强大得多,因为它比 Blackrock 的设备拥有更多的记录站点,可以记录更多的脑细胞活动。

不过,Neuralink的研究成果一直以来也饱受业界质疑。很多神经科学研究者认为Neuralink在神经科学的研究领域目前还没任何革命性的东西,像猴子打游戏这样的操作很多年前就已经可以实现。而虽然他们将电极植入脑部、无线式设备的设计在工程学上足够创新,但目前还没有经过广泛论证,噱头大于实际。

有“脑机接口之父”之称的杜克大学教授Miguel Nicolelis甚至曾直接表示,马斯克对神经科学和大脑是什么完全一窍不通。

虽然面临着团队震荡和外界质疑,但马斯克依旧还是我行我素的风格,他不仅大力反击学界称他们不注重实践的想法很“不幸”,还表示要继续扩大员工规模至1000名,在发布会上广发英雄帖邀请各界研究人员加入Neuralink。

而在一周前的采访中,马斯克谈及Neuralink又再次语出惊人。他表示正在研发的创新大脑芯片,会让人类语言可能在5到10年内消亡,从此人类将不再需要使用传统语言。但这种论调,也让人不由得想起了多年前马斯克曾信誓旦旦地表示,特斯拉在2019年将会实现完全自动驾驶,结果呢?大家都懂。

不过,在很多Neuralink的支持者眼中,没有“科技界梦想家”马斯克天马行空的想法,也就没有特斯拉和SpaceX,所以人机共生的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哪天就实现了呢。

马斯克 VS Peter Thiel,谁会下注成功?

其实此次Blackrock Neurotech之所以能够吸引众多关注,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它获得Peter Thiel 的支持。

Peter Thiel和马斯克,这两个硅谷的天才级的“怪咖”,在经历了从竞争对手到创业伙伴、从分道扬镳到合作伙伴的友谊长跑之后,没有想到却在脑机接口领域重新站到了竞争者的位置。

在硅谷,以Peter Thiel和马斯克为首的“PayPal黑手党”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PayPal前员工们创立及相关联的科技企业如今几乎占据了硅谷的半壁江山。

而之所以他们被称作为“黑手党”,就是因为他们之间有着股帮派情谊,一旦有成员在资金和技术上需要帮助,彼此都会伸出援手。其中,兼具成功的科技创业者和天使投资人身份的Peter Theil更是他们之中的灵魂人物。

他不仅是PayPal和Palantir等几家重量级公司的创始人,是Facebook、Stripe、LinkedIn等明星公司的伯乐,还是著有《从0到1》著作的投资界思想家。

PayPal黑手党全景图,图片来源于low Down
PayPal黑手党全景图,图片来源于low Down

在此前的媒体采访中,PayPal的前员工们就表示,如果有人需要资金或者公司发展建议就会给其他成员打电话,而如果有人这两样都缺,就会给Peter Thiel打电话。

而Peter Thiel除了给Linkedin、Yelp等前同事们创立的公司提供早期投资外,对于曾经的合作伙伴马斯克, Peter Thiel也一直鼎力支持他各种“脑洞大开”的事业。他不但为特斯拉和SpaceX提供了早期投资,也从不吝啬对马斯克的夸赞,甚至公开称其为可与乔布斯比肩的伟大创新者。

但此次,不知道是真的对Neuralink的前景并不看好,还是想要挑战一下马斯克, Peter Thiel选择站在了Neuralink的竞争对手一边。

虽然在两家公司的产品大规模面世前,谁更胜一筹尚未可知,但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在脑机接口领域,除了Neuralink外,将会有更多的公司走进大众视野,也让人们可以更加理性地认识脑机接口当下到底能给人们带来什么。

不过,即便有相当规模的群体认为:脑机接口技术将会引爆下一轮科技革命,但到目前为止,我们还只是在医学领域看到了这项技术的光明前景。研究人员发现,治疗多动症、阿尔茨海默病、癫痫时,脑机接口技术可以找到用武之地,甚至还可以用于缓解抑郁、焦虑和恐惧。

另有一些人认为,在医疗场景之外,如果能用意识控制硬件、软件,控制的速度会比手指高很多,这样就能大幅提升生产力。他们觉得,如果BCI大规模应用,用户就能通过意识在互联网交流,抛弃智能手机屏幕、键盘;一旦BCI真的普及,改变的可不只是手机——残疾人可以用大脑控制轮椅、工作人员可以用大脑控制机器人手臂、驾驶员可以用大脑控制直升飞机、脑波可以成为密码,这对于世界的改变将会是颠覆性的。

By 光锥智能张珺玥

黑客帝国不是梦,脑机接口技术揭秘

脑机接口(Brain Computer Interface,BCI ),指在人或动物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创建的直接连接,实现脑与设备的信息交换。 脑机接口在大脑与外部环境之间建立一种全新的不依赖于外周神经和肌肉的交流与控制通道, 从而实现大脑与外部设备的直接交互。 该技术能够在人(或其他动物) 脑与外部环境之间建立沟通以达到控制设备的目的, 进而起到监测、替代、 改善/恢复、 增强、 补充的作用。

近年来, 世界各国逐渐重视脑科学研究,相继启动各自的脑科学相关科技规划, 全球范围内大量投入对脑科学研究, 这些能够极大地增进人类对大脑如何工作以及如何治疗脑部疾病的理解。 脑机接口是脑科学和类脑智能研究的重要方向, 已上升为国家的科技战略重点或力推的核心科技发展领域。 随着神经科学、 生物兼容性材料、 传感器、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进步, 以及以 Neuralink 等创新技术投资公司为代表的全新研究力量的加入, 脑机接口技术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在信号获取和处理、 解码算法和系统实现等关键技术领域取得了很多突破性进展。

《脑机接口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应用白皮书》

作者: 闵栋 等

一、脑机接口,从科幻都进现实

1、脑机接口发展历程

传统或狭义的脑机接口BCI 是指利用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的信号, 在不依赖外周神经或肌肉的条件下, 把用户或被试的感知觉、 表象、 认知和思维等直接转化为动作, 在大脑( 含人与动物脑) 与外部设备之间建立直接的交流和控制通道, 其目的主要是为疾病患者、 残障人士和健康个体提供可选的与外部世界通信和控制的方式, 以改善或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传统或狭义的 BCI 系统示意图

另一类 BCI称为输入式 BCI, 主要由外部设备或机器绕过外周神经或肌肉系统直接向大脑输入电、 磁、 声和光的刺激等或神经反馈, 以调控中枢神经活动, 如深部脑刺激 、 经颅磁刺激 、 经颅直流/交流电刺激和经颅超声刺激等。

▲输入式 BCI 示意图

广义的 BCI 包含上述狭义的输出式 BCI 和输入式 BCI, 实际上, 这两类 BCI均可以由神经反馈构成交互式的闭环系统(即交互式 BCI) , 主要看是以输出式为主还是以输入式为主, 取决于所设计 BCI 的主要功效。

脑机接口的研究可以追溯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经过近五十年的研究, 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科学幻想阶段、 科学论证阶段、 技术爆发阶段。目前, 脑机接口技术正处于第三个阶段——技术爆发阶段。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期, 脑机接口技术处于发展的第一阶段,即科学幻想阶段, 提出了“脑机接口”这一专业术语。 1977 年, Jacques J. Vidal开发了基于视觉事件相关电位的脑机接口系统, 通过注视同一视觉刺激的不同位置实现了对 4 种控制指令的选择; 1980 年, 德国学者提出了基于皮层慢电位脑机接口系统。 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 这一阶段的脑机接口研究并未取得明显进展。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末, 脑机接口技术处于发展的第二阶段,即科学论证阶段。 来自美国和欧洲的少数先驱研发了首个实时且可行的脑机接口系统, 并定义了至今仍在采用的几种主要范式, 开拓了脑机接口领域。 1988年, L.A. Farwell 和 E. Donchin 提出了著名且广泛使用的脑机接口范式, 即“P300拼写器”。 尽管基于该范式的系统仅在健康受试者上进行了测试, 但研究表明该系统有望帮助严重瘫痪患者与环境进行通信和交互。

实际上, 当时脑机接口研究背后的主要驱动力(仍然是当前的主要动力) 正是期望将其用作运动障碍患者的新型辅助技术, 尤其是对于那些可能无法使用其他任何替代方案的患者。同年, Stevo Bozinovski 等人报道了利用脑电 alpha 波控制移动机器人, 这是首个利用脑电进行机器人控制的研究。 不久之后, 美国和欧洲的研究者都开发出了基于感觉运动节律的脑机接口系统。 研究人员根据操作性条件作用开发了用于控制一维光标的脑机接口, 利用该方法, 通过向用户实时反馈感觉运动节律活动, 训练用户学会自我调节其感觉运动节律的幅度, 以实现向上或向下移动小球。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 脑机接口技术处于发展的第三阶段, 即技术爆发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聚焦于实现脑机接口的技术路线, 发展各种各样的技术方法,以及推动脑机接口的应用。 在二十一世纪前十年, 脑机接口发展成为一个研究领域, 更多研究人员的加入推动了脑机接口迅速发展。 新型的脑机接口实验范式相继涌现, 如听觉脑机接口、 言语脑机接口、 情感脑机接口、 以及混合脑机接口。 在算法研究方面, 先进的脑电信号处理和机器学习算法被应用于脑机接口, 如共空间模式算法、 xDAWN 算法等。

新型的脑信号获取技术相继应用于脑机接口研究, 如功能磁共振成像测量的血氧水平依赖信号以及功能近红外光谱测量的皮层组织血红蛋白浓度被用于构建非侵入式脑机接口。 此外, 单个神经元的动作电位以及皮层脑电被用于实现侵入式脑机接口系统, 针对非人灵长类动物和临床患者的侵入式脑机接口研究不断推进。

在此期间, 早期开发的脑机接口(如基于 P300 和视觉诱发电位的脑机接口) 的性能得到了明显提高, 并进行了初步的临床试验, 已证明这些系统适用于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脑卒中以及脊髓损伤患者。

近十年来, 脑机接口研究的规模和范围急剧扩大。 在规模上, 2018 年第七届(也是最近一次) 国际脑机接口会议聚集了来自 221 个研究团队或组织的 432名参会者。 第一份专门针对脑机接口领域的学术期刊——《脑机接口》 杂志于2013 年创刊, 并于 2014 年出版了第一期。 国际脑机接口协会也于 2015 年成立,其宗旨是促进研发使人们能够通过大脑信号与世界交互的技术。

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梳理发现, 脑机接口研究始于非侵入式脑机接口, 并且早期研究也主要集中于非侵入式脑机接口。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 随着神经科学、 计算科学、 材料科学的进步, 侵入式脑机接口研究进展迅速, 并取得了较好的展示效果, 但风险和成本依然很高。

同时, 非侵入式脑机接口的性能得到很大的提升, 并朝着小型化、 便携化、 可穿戴化及简单易用化方向发展, 目前,非侵入式脑机接口研究仍占主导。 脑机接口的应用仍主要集中于医学领域, 但脑机接口在非医学领域的应用发展迅速, 尤其是在增强正常个体感知觉和认知、娱乐游戏、 汽车和机器人行业。

目前, 脑机接口的研究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展开, 研究的规模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总体上, 美国在脑机接口的理论、 方法和实践方面领先优势十分明显,绝大多数侵入式脑机接口研究集中于美国, 其在神经界面技术方面百花齐放,并取得了成果, 已成功开发了多种外周神经电极、 三维电极、 柔性电极、 环形电极、 光遗传技术并应用于脑机接口。 相比较, 欧盟和欧洲国家重视神经疾病研究, 主要关注非侵入式脑机接口, 日本也主要关注非侵入式脑机接口, 倡导脑机接口和机器人系统的集成。

目前, 脑机接口的研究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展开, 研究的规模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总体上, 美国在脑机接口的理论、 方法和实践方面领先优势十分明显,绝大多数侵入式脑机接口研究集中于美国, 其在神经界面技术方面百花齐放,并取得了成果, 已成功开发了多种外周神经电极、 三维电极、 柔性电极、 环形电极、 光遗传技术并应用于脑机接口。

国脑机接口相关研究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 清华大学创建了基于稳态视觉诱发电位(SSVEP) 的脑机接口新范式, 目前, 这一范式已经成为无创脑机接口三种主要范式之一。 近年来, 国内脑机接口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如清华大学在高速无创脑机接口字符输入等方面, 华南理工大学在多模态无创脑机接口等方面, 天津大学在神经康复和航天应用等方面, 上海交通大学在情感识别等方面。

此外, 国防科技大学、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电子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兰州大学、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华中科技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等单位在脑机接口及脑机协作智能方面也做了重要工作。

2、脑机接口技术背景

如前所述, 脑机接口技术是一个跨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领域, 涉及神经科学、 认知科学、 心理学、 影像医学、 生物医学工程、 材料科学、 电子工程、 信号处理与模式识别、 人工智能等多个学科, 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科研价值重大, 应用前景广泛。

脑机接口的原理基础是神经科学。 大脑中枢神经元膜电位的变化会产生锋电位或动作电位, 并且神经细胞突触间传递的离移动会产生场电位。 可以利用传感器采集并放大这些神经电生理信号, 例如在不同位置和深度采集场电位, 可以收集到头皮脑电信号皮层脑电信号和局部场电位。

另一方面, 通过神经元和神经突触发挥意识、 思维和记忆等大脑功能, 其功能的分区对应于人体不同器官和肢体功能, 负责感知觉、 运动、 注意、 记忆、认知、 语言、 思维、 情绪等各种功能。

以上这些脑功能可以通过设计适当的实验范式使其编码在神经电生理信号中, 脑机接口技术正是通过采集这些不同脑功能区位置与不同深度的电信号, 通过预处理、 特征提取和模式识别, 从而实现对大脑活动状态或意图的解码, 并可以把大脑活动状态、 解码结果、 与外界通信或控制结果反馈给用户, 进而调节其大脑活动以获得更好的性能。 除了上述中枢神经电生理信号外, 脑组织代谢活动相关的血氧信号也可以编码大脑活动状态并可用其来识别大脑的活动状态。

脑机接口系统主要由用户(大脑) 、 脑信号采集、脑信号处理与解码、 控制接口、 机器人等外设和神经反馈构成。

用户是脑机接口系统中产生脑信号的大脑(brain) 或中枢神经系统(CNS),是脑机接口系统必不可少的最复杂、 最活跃、 高度自适应的子系统。 脑机接口的操控者就是用户, 同时用户本身也是驱动脑机接口的信号源, 因此, 脑机接口系统是最典型的人在环路的系统( 人机闭环系统) , 其设计和评价需要以用户为中心。

脑信号采集是脑机接口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其实用化的瓶颈之一, 采集到高质量的脑信号至关重要。 采集大脑活动的方法有多种, 原则上均可为 BCI系统提供输入信号, 这些方法中包括 EEG、 ECoG、 单个神经元记录(Spikes)。

▲(a) 脑机接口所利用的电生理信号的记录位置; (b) 三种不同的检测大脑电活动方式: EEG、 ECoG和皮层内记录

脑信号中通常包含有多种噪声, 例如与要求的用户心理活动无关的神经信号、 工频干扰、 眼电和肌电伪迹等, 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信号的质量, 为此需要对脑信号进行预处理以剔除伪迹并提高信噪比。 不同的脑信号有不同的预处理方法, 主要有时域滤波和空域滤波,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去除信号的噪声,从而提高信噪比或改善空间分辨率。 对于空间分辨率, 也可以采用溯源分析方法来改善。

根据具体的通信或控制应用要求, 控制接口把上述解码的用户意图所表征的逻辑控制信号转换为语义控制信号, 并由语义控制信号转化为物理控制信号。

与脑机接口通信或可控制的外部设备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视具体的应用而不同, 可以是计算机系统(操作其字符输入/光标移动等) , 也可以是机器系统(如康复机器人、 神经假肢和轮椅等) 。

神经反馈是脑机接口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实现双向脑机交互的关键技术,其应用了条件反射和人脑可塑性通过神经反馈可以把用户的脑活动特征、 解码结果以及与外设通信或控制的结果以视觉、 听觉或触觉等方式可视化地反馈给用户, 以调整用户的心理活动, 从而调节用户的脑信号, 最终提升脑机交互的性能。

随着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 其分类方法也在变化, 不同的研究组或不同的研究人员以及不同的分类依据会得到不同的分类结果, 目前尚未有完全统一的分类标准和结果。 一种分类方法可以根据脑信号采集的方式, 可分为侵入式和非侵入式脑机接口, 也可以根据脑机接口范式/感觉刺激/采用的信号进行分类,可分为单一范式/单一感觉刺激/单一脑信号的脑机接口和混合脑机接口。

▲脑机接口分类示意图

侵入式脑机接口需要采用神经外科手术方法将采集电极植入大脑皮层、 硬脑膜外或硬脑膜下, 如图3 中的皮层内记录和皮层表面记录( ECoG) 。 根据是否植入皮层内或创伤的程度, 可分为完全植入式脑机接口( 创伤性较大的皮层内记录脑机接口) 和微创脑机接口( 基于 ECoG 的脑机接口) 。 侵入式脑机接口的电极长期稳定放置, 直接记录神经元电活动, 信号衰减小, 信噪比和空间分辨率高。

但这属有创伤植入, 技术难度大, 存在继发感染可能性, 一旦发生颅脑感染、 电极故障或电极寿命结束, 需将电极取出, 会造成二次损伤。 微创脑机接口可能比皮层内记录脑机接口更易实用化, 但总的来说, 侵入式脑机接口有待深入研究, 突破相关技术瓶颈, 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和潜在的应用前景。

非侵入脑机接口通过附着在头皮上的穿戴设备( 如脑电帽、 近红外头盔或磁共振头线圈等) 测量大脑的电活动或代谢活动, 无需手术, 安全无创。 其中脑电帽是最常用的非侵入式传感器, 可以在头皮上监测到群体神经元的放电活动,时间分辨率高, 但空间分辨率低, 且受大脑容积导体效应的影响, 传递至头皮表面时衰减较大, 易被噪声污染, 信噪比低。

除了最常用的从头皮采集脑电信号, 现今用于非侵入式脑机接口系统的脑信号采集方法还有以下几种: 功能近红外光谱(fNIRS)、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 脑磁 (MEG)等。

▲不同脑信号采集技术的分辨率

脑机接口技术的功效可以归结为如下 5 类: 监测(使用脑机接口系统监测部分人体意识状态) 、 替代(脑机接口系统的输出可以取代由于损伤或疾病而丧失的自然输出) 、 改善/恢复(主要针对康复领域, 改善某种疾病的症状或恢复某种功能) 、 增强(主要是针对健康人而言, 实现机能的提升和扩展) 、 补充(主要针对控制领域, 增加脑控方式, 作为传统单一控制方法的补充, 实现多模态控制)

围绕上述 5 大功效, 脑机接口技术的应用方向主要有医疗健康、 娱乐、 智能家居、 军事等。

医疗健康领域是脑机接口最初、 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应用领域, 也是目前最接近商业化的应用领域。 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案例(研发和产品) 主要集中在“监测”、 “改善/恢复”、 “替代”、 和“增强”4 大功效上, 这些主要是以输出为主的狭义 BCI 的功效。

脑机接口在娱乐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补充”方向。 例如, 脑机接口为游戏玩家提供了独立于传统游戏控制方式之外的新的操作维度, 可以用意念来控制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VR) 界面的菜单导航和选项控制, 极大的丰富了游戏内涵并提升了游戏体验。

脑机接口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补充”方向。 智能家居是脑机接口与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IoT) 跨领域结合的一大想象空间。 例如, 在这一应用方向, 脑机接口可类似于“遥控器”, 帮助人们用意念控制开关灯、 开关门和开关窗帘等, 进一步可以控制家庭服务机器人。

脑机接口在军事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替代”和“增强”方向。 脑机接口系统可以协助操控各类无人装备, 代替人类战士深入危险地区或高危场合执行任务,脑控武器是军事武器自动化和智能化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利用脑控和手控相结合, 发挥士兵个体控制的最大潜能, 是武器研制和使用的智能化目标。

二、 脑机接口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场景

由于脑机接口技术可以直接实现大脑与外部设备的交互, 跨越常规的大脑信息输出通路, 因此在医疗健康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同时, 随着现代医学对大脑结构和功能的不断探索, 人类已经对运动、 视觉、 听觉、 语言等大脑功能区有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那么通过脑机接口设备获取这些大脑区域的信息并分析, 在神经、 精神系统疾病的体检诊断、 筛查监护、 治疗与康复领域拥有广泛的应用。 该领域是目前脑机接口最大的市场应用领域, 也是增长最快的领域。

1、肢体运动障碍

目前, 中国残疾人总数约为 8502 万人(2010 年末数据) , 其中肢体残疾2472 万人, 约占比 29%, 是 6 种残疾类别人数最多的群体, 因此关于肢体残疾的治疗康复就显得尤其重要。 导致肢体运动障碍的疾病很多, 脑出血、 脑外伤、脑卒中等疾病都可导致患侧脑区对应的肢体控制出现障碍。

脑卒中等疾病造成的运动功能障碍是最常见的功能障碍之一, 现阶段常规的治疗技术, 包括常规的手法治疗, 电子生物反馈等均集中于患者的外周治疗, 而目前对患者大脑的直接干预的治疗方法较少, 对于严重损伤的患者治疗周期较长, 治疗效果较弱。另一类, 运动神经元受损导致的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渐冻症) 也可导致患者肌肉萎缩无力导致严重的运动障碍。 此外, 脊髓损伤等也会影响患者的肢体活动。脑机接口技术在肢体运动障碍诊疗的目标是通过该技术的辅助治疗, 使患者改善当前状态, 提高生活质量。

具体来说, 脑机接口技术在肢体运动障碍诊疗的应用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辅助性脑机接口, 指通过脑机接口设备获取患者的运动意图, 实现对假肢或外骨骼等外部设备的控制。

第二种是康复性脑机接口, 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具备可塑性, 经过脑机接口设备直接作用于大脑进行重复性反馈剌激, 可以增强神经元突触之间的联系,实现修复。 以脑卒中患者为例, BCI 已经被证明可以诱导脑卒中患者大脑的神经可塑性, 这与传统康复治疗过程中遵循的原则相似, 通过 BCI 治疗能够重组脑卒中患者的大脑连接, 加强神经元的功能性募集以及促进残存神经通路的重塑, 从而调节患者的大脑活动。

2、 意识与认知障碍诊疗

在意识障碍方面, 每年我国有近 10 万患者因颅脑外伤、 脑卒中、 缺血缺氧性脑病等病陷入昏迷, 继而进入长期的意识障碍状态, 即传统意义上的“ 植物人” 状态, 长期治疗给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随着临床救治能力的提高, 神经急危重症患者死亡率明显下降, 但意识障碍患者数量不断增多。 我国保守估计有 50-100 万此类患者, 目前缺乏综合系统规范的治疗方式, 尽快加速与提高意识障碍患者的功能恢复成为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之一。

通过脑机接口设备获取并分析患者的脑电信号, 可以掌握患者的意识状态,实现意识障碍诊断与评定、 预后判断, 甚至与意识障碍患者实现交流。 常采用P300 范式, 具体来说, 通常采用患者自己的名字、 照片等信息, 通过声音、 图像、 触觉等作为靶刺激, 以小概率出现, 其他无关刺激以高概率随机出现, 脑机接口设备获取患者受到靶刺激后的脑电信号, 分析患者状态, 部分患者可能对靶刺激有特异性反应, 这种“脑电交流” 有助于医生判别患者是否有唤醒康复的可能, 有针对性的采取治疗措施。

3、 精神疾病诊疗

精神疾病, 2019 年数据显示, 我国抑郁症患病率达到 2.1%, 焦虑障碍患病率为 4.98%, 抑郁症和焦虑症的患病率接近 7%, 很多特定人群对于心理健康及精神卫生的改善有着迫切的需求。 以抑郁症患者为例, 高达 30%的人属于难治性抑郁症,传统的药物治疗、 物理治疗以及认知行为治疗方法, 在这类患者身上的效果难以让人满意。 脑机接口研究的进步, 能大大提高许多疑难的精神疾病(如强迫症、 抑郁症、 精神分裂症等) 的研究和诊疗水平。

具体来说, 相比于其他生理信号, 脑电信号可以提供更多深入、 真实的情感信息。 通过学习算法, 提取脑电信号特征, 可以实现多种情绪(诸如愉悦、悲伤、 平静、 愤怒、 害怕、 惊讶、 生气等) 的判别分析。 因此, 基于脑电信号的情感识别研究可用于辅助抑郁症、 焦虑症等精神类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和治疗。 此外, 在精神疾病康复治疗方面, 基于脑机接口的神经反馈训练可在抑郁症、 焦虑症等治疗中发挥积极作用。 虽然神经反馈早于脑机接口出现, 但本质上是脑机接口最早的应用之一。

由于脑机接口技术在该领域的巨大潜力, 许多科研机构和科技公司都在开展相关研究, 例如 Neuralink 也正在探索通过该技术解决精神分裂症和记忆力丧失等相关精神疾病。Alphabet 实验性研发实验室 的 Amber 项目旨在通过脑机接口设备获取并分析脑电波, 开发针对抑郁和焦虑的客观测量方法, 帮助医疗保健专业人员更容易和客观地诊断抑郁症。

在我国, 2020 年 12 月 11 日, 上海瑞金医院成立脑机接口及神经调控中心, 同时启动中心的第一个临床脑机接口研究项目“难治性抑郁症脑机接口神经调控治疗临床研究” , 通过多模态情感脑机接口和脑深部电刺激方法治疗难治性抑郁症, 改变传统药物治疗由于药物分布在全身, 很难集中到脑内的现状。

此外, 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也计划发起“基于 5G 通讯网络的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管理体系构建及应用试点项目” , 其中提到, 计划搭建覆盖国家中心、 试点地区中心医院及区域医院的高采样率神经生理信号的高精度采集、 大容量数据传输、 精准判别平台, 建立基于中国人群的采集标准、 范式和指标标准和大数据库。

4、 感觉缺陷诊疗

在感觉缺陷诊疗中,人类具备听觉、 视觉、 触觉等多种感觉器官, 经初级加工后传至大脑皮层的相应功能区, 例如现代医学已经探明颞叶负责声学的加工, 枕叶负责视觉的加工, 额叶即包括了体触觉的加工, 也负责高级认知功能。 世界上有较大比例人群存在先天或后天导致的感觉缺陷, 以我国为例, 我国视觉障碍群体将近 1800万, 占世界总数的 1/5, 同时我国也是世界上听力残疾人数最多的国家, 有听力残疾人数达 2780 万人。 因此, 对这一庞大人群的治疗和关注刻不容缓。

脑机接口技术可以使患者自身的感觉信息被脑机接口设备解码, 实现感觉恢复, 目前该项技术已经在听觉、 视觉、 触觉等感觉缺陷诊疗中发挥积极作用,未来可期。

5、 癫痫和神经发育障碍诊疗

癫痫与皮层神经发育缺陷关系十分密切, 据国际抗癫痫运动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癫痫患病率为 7%, 活动性癫痫患病率为 4.6%, 此外我国癫痫的治疗缺口较大, 约为 63%, 据此估算我国目前现有癫痫患者约为 900 多万人, 其中活动性癫痫患者为 640 多万人。 癫痫领域是脑机接口系统最早应用的领域, 其发作具有典型的电生理异常, 呈现状态性特点, 癫痫的诊断中, 脑电一直是临床诊断的金标准。

随着采集设备与方法等技术的突破, 对脑功能和疾病的研究越发深入, 脑机接口在癫痫领域已经有很多相对成熟的应用。 癫痫的诊疗中, 通过脑电输出和判断大脑的功能和疾病的信号, 通过对颅内电极的电刺激输出“指令” , 以诱发患者功能区的响应, 通过手术切除、 热凝、 激光损毁等技术实现改变和治疗大脑的癫痫网络, 已经在临床成熟应用。

三、 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与挑战

近年来, 在我国, 随着“中国脑计划” 政策的宣布和推广, 我国掀起了一股研究脑、 利用脑、 增强脑的脑科学研究的热潮。 在政策层面, 如第 2 章节所介绍, 脑科学和类脑科学已被列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脑机接口技术越来越受到国家层面的关注与支持。 脑机融合智能技术是中国脑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的研究和产业化方向, 是保障中国脑计划顺利实施并实现预定目标的关键技术保障。 北京、 上海、 杭州等城市也推出相应鼓励措施和扶持政策, 支持脑机接口企业在当地生根发芽。

社会环境方面, 我国神经系统疾病人群数目庞大。 例如脑性瘫痪发病率为 1.84%, 老年脑病患者占老年人口总数的 10%。 对这类数量庞大人群的治疗和改善是医学界迫切需求, 而脑机接口技术正在这一领域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脑机接口系统在医疗诊断、 医疗康复领域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其在脑疾病诊断、 残疾人康复辅助、 义肢控制、 中风康复、 视神经修复等方面已有应用实例。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在当今生活中, 信息智能化、机器自动化、 人机融合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脑机接口技术在现代智能生活和教育娱乐的应用需求与日剧增。 以教育为例, 教育产业目前是我国最重要、 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 根据德勤的数据显示, 2015 年, 我国教育行业市场规模为1.6 亿元, 在 2020 年上升至 2.9 万亿元。 其中 5%左右的市场是属于教育辅助、习惯培养、 个性养成等领域。 脑机智能系统在教育学习方面的产业规模约占教育总产业规模的 1%达到约 290 亿元的市场规模。

此外, 随着国防信息化、 国防智能化建设目标的提出, 脑机接口技术在脑控武器、 脑控外骨骼、 动物侦察兵方面的研究也在展开, 能够起到提高武器控制效率、 提升单兵作战能力等作用。

近年来, 脑机接口研究机构和企业数量也在快速增长。 从专利角度看, 截至 2020 年, 在全球范围内共检索到脑机接口相关专利两千余件。 从专利申请来源国家看, 相关专利申请量排名前 4 位的国家分别是中国、 美国、 韩国、 德国。中国和美国申请人的相关专利申请量分别占该领域全球专利申请总量的 39.4%和 34.7%。

随着关注度的步步升温, 脑机接口技术也逐渐走进大家的视野。 目前, 脑机接口产业现状有如下三大特点:

1、 科研院所为主, 侧重非侵入式脑机接口研究

脑机接口技术涉及多学科交叉融合, 目前研究者以科研院所和高校为主,国内外很多知名大学都已经开展了脑机接口方向的前瞻性研究, 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因受到技术、 伦理等多重限制, 侵入式脑机接口领域的研究投入小于非侵入式脑机接口, 研究机构和企业数量远少于非侵入式脑机接口。

▲ 脑机接口技术国内外主要研究机构

2、 市场潜力大, 已成为新投资热点, 未来发展可期

从公司的角度, 因其研发成本高、 专业人才缺乏、 盈利模式不明等诸多原因, 相比其它人工智能产品, 涉足这一领域相对较少。 近两年来, 随着脑科学和类脑科学、 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 脑机接口也受到了更多的瞩目, 不论是2019年Facebook计划以约10亿美元收购脑机接口创企CTRL-Labs, 还是2020年 8 月份 Elon Musk 旗下的脑机接口初创企业 Neuralink 高调举办发布活动公开最新研究成果, 都使得脑机接口从实验室被推向了公众视野, 并成为当下投资热点。 在国内, 脑机接口领域专业技术企业博睿康科技日前也完成了过亿元 B轮融资。 阿里达摩院发布《2021 十大科技趋势》 预测指出脑机接口将迎来重大进展, 脑机接口帮助人类超越生物学极限。

QYResearch 的数据显示, 2019 年全球脑机接口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 12 亿元, 预计 2026 年将达到 27 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为 12.4%, 其中北美地区是全球最大市场, 占总市场份额超过 6 成。 联合市场研究公司( Allied MarketResearch) 的数据同样显示, 2020 年脑机接口的市场规模达到 14.6 亿美元; 如果从脑机接口可影响到的应用领域来看, 不论是医疗、 教育还是消费, 都将带来远超于十几亿美金的巨额市场空间。

国内对于脑机接口的研发处于初期阶段, 无论是技术还是市场起步都比国外要晚。 目前企业主要集中在医疗领域, 非医疗领域的应用场景主要包括教育和智能家居。

▲脑机接口主要芯片厂商

▲脑机接口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主要应用产品

3、 产品认证和监管尚处于初级阶段, 临床应用有限

脑机接口技术在医疗应用中, 也涌现了一批优秀的科研成果, 而科研成果产品化获得临床应用是发展的最终目标。 作为新型人工智能医疗器械, 通过国家相关机构的审评认证是不可或缺的。

作为新型产业, 医疗人工智能蓬勃发展, 在保障医疗器械安全性、 功能性的同时, 各国一直在不断完善相关政策, 以推动人工智能在医疗行业的快速落地与应用。 2017 年,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 发布数字健康创新行动计划(Digital Health Innovation Action Plan) , 对医疗器械软件提出新的审批标准,以避免传统繁琐的审核流程。 FDA 于 2018 年 12 月 18 日正式发布了《突破性器械项目指南》 (Breakthrough Devices Program, BDP) , 鼓励治疗或诊断危害生命或不可逆衰老疾病的医疗器械快速上市。

2019 年 2 月 22 日, FDA 发布了一项针对脑机接口技术的指南草案, 主要包括关于该技术的非临床试验和临床应用细节的建议。 该指导文件草案提供用于瘫痪或截肢患者的脑机接口装置的Q-Submissions 和试验装置豁免(IDEs)。 我国国家药监局开辟“创新医疗器械绿色通道” , 并颁布多项措施, 成立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创新合作平台, 以加强监管, 加快审批流程, 不断完善行业标准, 加速人工智能医疗产品的上市进度。

作为新型产业, 医疗人工智能蓬勃发展, 在保障医疗器械安全性、 功能性的同时, 各国一直在不断完善相关政策, 以推动人工智能在医疗行业的快速落地与应用。 2017 年,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 发布数字健康创新行动计划, 对医疗器械软件提出新的审批标准,以避免传统繁琐的审核流程。 FDA 于 2018 年 12 月 18 日正式发布了《突破性器械项目指南》 (Breakthrough Devices Program, BDP) , 鼓励治疗或诊断危害生命或不可逆衰老疾病的医疗器械快速上市。

2019 年 2 月 22 日, FDA 发布了一项针对脑机接口技术的指南草案, 主要包括关于该技术的非临床试验和临床应用细节的建议。 该指导文件草案提供用于瘫痪或截肢患者的脑机接口装置的Q-Submissions 和试验装置豁免(IDEs)。 我国国家药监局开辟“创新医疗器械绿色通道” , 并颁布多项措施, 成立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创新合作平台, 以加强监管, 加快审批流程, 不断完善行业标准, 加速人工智能医疗产品的上市进度。 手腕和手部功能的新型设备。2021年3月, NeuroPace, Inc.宣布该公司已获得 FDA授予的突破性设备指(Breakthrough Device Designation) , 可用于治疗特发性全身性癫痫 (IGE)。 此外 Neuralink 已获得 FDA 的“Breakthrough DevicesProgram(突破性设备计划) ” 认证, 即将在人类身上进行植入实验, 未来产品可治疗重度抑郁、 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

在我国, 天津大学神经工程团队设计的新型卒中人工神经康复机器人系统“神工一号” 、 “神工二号” 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检测, 其中的脑电图仪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 该产品在天津市人民医院、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山东省烟台市医院等多家三甲医院临床测试成功, 受益患者三千余例, 有力推动了新兴的脑—机交互技术在临床康复工程领域的发展与应用。 此外, 博睿康科技也取得包括高频高导联数字脑电图机、 医用事件相关电位仪在内的脑机接口相关产品的医疗器械注册证。 但是还缺乏类似 IpsiHand 这种真正意义上的获得批准的脑机接口设备。

从产品的成熟度来看, 脑机接口技术处于初级阶段, 未来尚需更加完善的制度和标准来规范产品上市进程, 对产品的安全性、 有效性进行合理全面的认证。

脑机接口与元宇宙

元宇宙的终极是什么样子?脑机接口会成为许多科幻爱好者们众口一词的答案。

《攻壳机动队》、《黑客帝国》等脍炙人口的科幻作品,已经为人们展示了脑机接口元宇宙一个可能的未来。通过大脑与电脑的连接,人们可以在虚拟世界中自由地获取信息、开展社交,甚至获取味觉、触觉等多种感官的体验。

相比只能提供视听的PC、手机等”传统”介质,甚至是目前还尚在探索中的VR和AR,脑机接口能带给元宇宙的体验将是革命性的。

目前环境下的游戏中,玩家角色的大多数动作都是预设的(比如攻击、跳跃、抓取物品等等)。玩家通过按键触发这些预设动作,达到与游戏交互。而无论玩家怎么操作,预设动作都只能一成不变。

而脑机接口用意念控制游戏,可能实现更自由的操作。玩家在元宇宙中可以凭借自己的意志自由地活动身体的每一个部位,软件也不再需要死板的预设动作,玩家可以随心所欲的开展与虚拟世界的交互。

交互方面,不仅可以摆脱掉预设动作的”枷锁”,多种感官的反馈也将通过脑信号的双向传输成为可能。

在《元宇宙·十日谈》前面的文章谈到过,VR游戏会给玩家带来晕眩感。这主要是由于在与游戏内物品交互时,虚拟物品缺乏实体导致的视觉和触觉产生割裂。

而在脑机接口的信号双向传输,也让元宇宙能够跨越这个难题。在脑机接口的元宇宙中,你触摸一块石头,你能感受到石头的纹路、温度;当你把它拾起来,你甚至能感受到它的重量。

这样,脑机接口将彻底打破现实与虚拟之间的壁垒,人们可以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手去”触摸”,用自己的耳朵去”听”。在那天,人类真正地居住在虚拟世界也将成为可能。

听起来有些科幻?确实,但有一些人正在把大众眼中的”科幻”变成实实在在的”科学”。

一、脑机接口+元宇宙 最难在”读心”

时至今日,人脑仍然是人类科学难以攻克的高地之一。

“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是近年来脑科学研究取得的一个显著进步。通过对大脑活动过程中脑信号的编码和解码,脑机接口可以在大脑和外部设备之间建立起一种直接的通讯和控制通道,从而起到恢复和增强人体功能的作用。

利用脑机接口,使用者用意识进行操作(比如玩游戏、打字),靠的就是大脑发出的信号。所以只有通过精准地识别大脑的信号,并对其解析,玩家在元宇宙内进行的一切行为才能成为可能。

识别脑信号,并对大脑功能区进行定位:对大脑的”读心术”,可以说是脑机接口技术的基础。在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从事脑机接口技术研究的何晖光教授对雷锋网说,为了方便理解,可以将这项技术简单归纳为 “减法”的过程:

“人在静息状态下,他的大脑里就会有一个基本的信号A。如果看到了东西,大脑接受了视觉刺激,它就会有一个专门的区域做出直观的反应,产生了信号B。用信号B减去信号A,我们就能发现对应视觉工作的是区域是什么。”

通过分析使用者在接受不同种类刺激时大脑发出的信号,我们就可对功能区进行定位,再借助基于人工智能的脑机接口解码算法,设备就能设法读取出大脑的”想法”,使用者便可以借由”意念”在”元宇宙”中完成操作,从而实现对外部设备的控制。

提高解码效率是脑机研究的重大难点

如此说来,脑机接口照进”元宇宙”就面临这一个非常”硬”的门槛:解码速度。

在单位时间内,设备能够正确解析出的脑信号越多,使用者对电脑的控制也就能够越精密。在今年,埃隆·马斯克的Neuralink放出了一段视频,一只猴子已经可以通过脑机接口控制鼠标。小猴佩格只要将光标移到发光的区域,就能获得一点香蕉奶昔作为奖励。

在脑机接口的领域,这可以说是很大的前沿进展;但对于元宇宙来说,马斯克的尝试只能说还停留在初级阶段。

如果要成为元宇宙的终极入口,脑机接口需要做的可不能只是这些。使用者们想要的绝不是在脑机接口的元宇宙里玩”吃豆人”或”打乒乓”,而是体验射击、创造、甚至编程等等更高级、更精密的操作体验。

而这些元宇宙的体验则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脑机接口的解码效率。何教授说,按照实验范式划分,脑机接口包括运动想象脑机接口,基于P300电位的脑机接口和视觉诱发电位脑机接口。其中视觉诱发电位的解码效率更高,它通过人脑对不同频率闪烁产生的不同反应来达到识别命令的效果。稳态视觉诱发电位是由清华大学首创,其进展目前居于世界领先水平。

何晖光教授说,其近期与清华大学高小榕教授和半导体所王毅军教授共同承担了北京市科技计划脑机接口课题:”亚秒级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及通用系统研发”。这项最新的技术能够控制100个目标,且同时解码效率还有所提升,效率达到亚秒级,在脑机接口解码的学术前沿又有了一个新的突破。

相较前者通过分析被诱发的脑信号达到脑机连接,”运动想象”分析的则是大脑主动发出的脑信号。简单来说,即使没有实际活动身体的部位,人类单凭想象肢体活动也能主动促使大脑发出独特的脑信号。利用这个原理,机器可以通过识别大脑在想象不同运动时发出的脑信号,来做到对大脑的”读心”。

脑机”读心”之路困难重重

脑信号解码距离元宇宙的路仍然很远。目前设备对脑信号的解码速度仅有每分钟200个比特,其中解码效率较高的用户与我们单手使用手机打字的速度基本一致,而这种速度对于实现元宇宙的体验还远不达标。

何晖光对雷锋网说:”老百姓对这方面期待很高。一说脑机接口,人们总觉得很简单,想到的都是插个电极,信号自然就出来了。但这里面还有很多的路要走。”

AI能通过机器学习的方法让脑机设备”更懂人心”吗?何晖光认为机器学习对脑机解码人脑信号的作用只停留在记忆容量层面,但距离元宇宙的真正实用还有很长的距离:”机器学习只能被限定在一个有限规则的有限空间,在归纳推理能力上还比较差。而人脑学习方式则不同,人是通过小样本学习过程来获得知识与经验的。”

同时谈论到大脑,每个人的个体差异是非常大的。当接触到同一种视觉刺激(比如看到一个杯子),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个体反应;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和情境下,对同一个客体的反应方式也可能大相径庭。”它的个体差异性,高度动态性等等都是脑机接口元宇宙应用的重大挑战。”

二、资本仍在观望,但国家战略已经倾斜

科研是一项需要大量投入的持久战。要让脑机接口成为元宇宙的终极入口,科研资本是一个不得不纳入考虑的变量。

“如果我有十亿,投一两千万是可以的。当为社会为人类做贡献。”在讨论到为脑机接口项目投资时,春泥资本合伙人周文静是这么说的。

周文静在最近”元宇宙”概念大火的环境下已经做过了四个元宇宙的案子。对元宇宙投融资市场鱼龙混杂的情况,她也深有感触:”太多投机者乱加元宇宙概念了,”她说,”因为少数劣币会驱逐市场上的良币,那我就必须喷那些劣币。”

硬核创新融资遇冷

脑机接口+元宇宙相关的投资还处于一个相对真空的状态。”太硬核”、”太前沿”、”看不懂”是许多投资人的一致说辞。同时,脑机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等科研机构中,参与的私企力量寥若晨星,创投也无从下手。

同时,令投资人对脑机接口+元宇宙望而却步的还有制度和监管的尚不明确。作为医疗器材,和脑机接口配套的规章制度和监管政策目前还在制定当中。作为资本贸然入局,对投资人来说也需要冒很大风险。

相比来看,用户端的元宇宙应用产品的投资风险更小、理解门槛更低、投资回报也更快。如此,硬核科研在资本市场遇冷也就并不奇怪了。

尽管如此,国内许多有远见的投资人已经开始关注和学习关于脑机接口+元宇宙方面的内容。”硬核内容其实还具有很多机会”,周文静说,”硬核的内容相对壁垒也更高。但中国敢做硬核创新的人其实很少。”

国外巨头仍在挣扎,中国力量正在加入

即使亲自站台,Neuralink的融资也大多由马斯克自掏腰包。经过2017和2019的独自领投1.5亿美元后,Neuralink终于在C轮获得了2.05亿美元的融资,而距离其创业中间整整过去了5年。

今年公开表明了入局”元宇宙”的Facebook也早在2017年开始了对脑机接口技术的研究。作为旗下”元宇宙”部门的”Reality labs”与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合作的脑机项目,”Project Steno”被外界寄予了许多厚望。这是一个让使用者可以通过意念打字的头戴式脑机连接设备。

在项目开始之初,Facebook的目标是让使用者可以以每分钟100个单次的速度打字,但在实验的结束期,”Project Steno”的解码速度却只有每分钟12.5个单词。

今年7月,Facebook正式宣布将停止研发头戴式光学脑机接口技术,并将目光转向了手腕式输入设备。在对外资料中,Facebook提出手腕式输入设备更容易快速进入市场。这被认为是Facebook将视野从脑机接口技术转向其他元宇宙入口的信号之一。

在国外巨头的挣扎之下,同样对脑机接口+元宇宙的未来抱有极大期待的中国力量正在崛起。

今年3月,米哈游宣布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建立”瑞金医院脑病中心米哈游联合实验室”,内部由米哈游的”逆熵”工作室主要负责。其中后者则主攻AI和虚拟人研究,被外界普遍看作是米哈游布局元宇宙的重要支点之一。

创造”十亿人生活在其中的虚拟世界”,在未来将会成为米哈游的重要战略目标,而脑机接口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后一块拼图。

米哈游入局脑机接口恐怕不会只是个开始。中国力量加入元宇宙,脑机接口将有可能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的纵深领域。

国家中远期战略倾斜

尽管缺乏民间资本支持,但脑机接口已经被国家所关注,并已经被作为国家在未来将要着重培养的重要战略方向。在我国的”十一五”至”十四五”规划中,脑与认知科学以及脑机接口都是其中的重点发展方向。

2017年,国务院印发了《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在科技创新2030的重大项目中,类脑计算与脑机智能赫然在列。这也就意味着,在面向2030年的国家科技远期战略中,脑机接口相关的研究将获得国家更大力度的支持。

三、脑机接口+元宇宙,伦理必须得过关

“不止元宇宙,我坚决反对脑机接口应用在非临床的领域。”某省级医院神经内科的副主任医师关晓莹说道。”这个东西就和潘多拉的盒子一样,打开以后,人类将来要被自己毁灭的。”

关主任说的并不只是她一个人的观点,而确实地说出了社会上一大部分人的隐忧。

令人望而却步的”脑后插管”

脑机接口这项前沿科技本就距离公众很远。再加上”植入芯片”、”脑内插管”等等听起来”凶险可怖”的手段,让社会对脑机接口这项技术充满了抗拒。

将大量心血投入脑机研究的何晖光教授,也承认脑机接口+元宇宙的推广面临着很多的伦理压力:”民众的担心是正常的,而我们做研究的人最终还是要回答老百姓的问题。”在这些压力面前,脑机接口则必须选择自己的生存方式。

目前的脑机连接方式主要分为两种:非侵入式和侵入式。前者通过外设,隔着头皮和颅骨对脑信号进行读取;后者则直接将电极植入大脑,以求更高效、更准确的脑信号读取。由于伦理压力,目前大多数以人类为对象的脑机实验都以非侵入式设备进行,侵入式实验则更多应用在动物(比如猴子、猪、小鼠等)身上。

何教授做了个比喻:”之前,我们是隔着墙听声音;而现在科学进步了,我们试着把玻璃杯放在墙上听声音,这样就能听得更清楚些。但无论如何,都不如直接把墙凿开一个小洞听得清楚。”可就是这样一个小洞,中间却隔着无数安全与伦理上的争议与风险。

认知革命 是人类的进化还是潘多拉的盒子?

尽管非侵入式脑机接口听起来更温和些,关晓莹却认为:”侵入式与非侵入式的本质区别不大,都是对大脑功能的影响。滥用脑机接口技术,不仅不是人类的’进化’,这个口子放开后,后果不堪设想。”

诚然,脑机接口常常面临着许多与之相关的质疑:

使用脑机接口进入元宇宙时,使用者的大脑和互联网就连接在了一起,并且信号可以做到双向传输。在这种情况下,究竟是人在控制机器,还是机器在控制人?人的自由意志会被消除吗?

抛开哲学讨论,使用者通过脑机接口进入元宇宙的安全问题似乎更加紧迫:如果脑机设备被黑客侵入,使用者的隐私如何保护?使用者的人格会不会遭到影响或篡改?使用者人脑信息数据的储存由谁来负责?脑机服务提供者的行为谁来监督?如何防止脑机服务提供者形成的数据和市场垄断?

未成年人游戏成瘾问题在近期社会各界引发了许多关注。如果脑机接口打破了现实与虚拟世界的界限,会不会引发玩家(尤其是未成年人)的过度沉迷,进而引发更严重的社会问题?

在未来,并非所有人都有能力接受脑机接口技术。富人通过接入元宇宙的虚拟世界先完成认知升级,而穷人则无法享受到发展的成果。一些人成为”超人类”后,会不会造成社会各层次更深的割裂?

认知革命、人类的进步并不能必然为科技的伦理性正名。贺建奎骇人听闻的故事还历历在目,足以警醒其他科研工作者。

2018年,南方科技大学的原副教授贺建奎公布了其一则骇人听闻的科研成果——一对经过基因编辑、天生可以抵御艾滋病的双胞胎婴儿。消息一出,就在社会各界引发了轩然大波。尽管有支持者称实验是为了人类的进步,贺建奎还是在2019年被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判为非法行医罪,并被追究刑事责任。

为了缓解舆论和监管压力,现在大多数的脑机接口研究都称自己是面向瘫痪、自闭症等临床病人,为他们提供正常生活的解决方案。关晓莹主任觉得,为了临床目的而诊治病人的脑机接口应用具有一定的正当性,因为这是使用技术为患者恢复其作为一个人本应具备的功能。但如果是为了娱乐或元宇宙而对脑功能进行修改,不管使用的是侵入式或非侵入式,那么脑机接口就超出了一个正常人所应有的范畴,不为医学伦理所接受。

伦理危机 监管如何进行?

面对伦理的争议和社会公众的质疑,脑机接口+元宇宙继续一个合乎伦理的准则作为界线。而这个界线在今天还尚不明晰。

关晓莹透露,在新的医学技术即将被引进、或某个重大手术(通常是移植手术)将要进行时,医院都会组织伦理委员会进行伦理审查。伦理委员会由院内年资较高、品行端正的高级医师组成。他们都必须通过专门的学习,对委员会的决议结果直接负责,不仅要让决议经得起法律的推敲,还得让社会公众能够满意。

“近年医患关系本就紧张,国家对这方面也越来越严。伦理委员也就会把工作做得越来越细,但凡有一点问题就不可能通过的。”关晓莹主任说。

尽管脑机接口在目前还没有一个国家级乃至行业内的伦理规章,何晖光教授建议我们关注一下今年9月25日由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业委员会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伦理典范》。

这份文件着重提出了在人工智能语境下,使用者的隐私保护、数据安全和自主决策权;同时也指出人工智能行业要拥抱监管,加强自查以保障其合法性与普惠性。这对脑机接口以及元宇宙的技术发展方向都有不小的借鉴意义。

在技术落地前,脑机接口+元宇宙相关的伦理问题必须先被解答,否则《黑客帝国》就将变成现实。

By 闵栋董子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