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焦虑型人格”的父母

据世界卫组织(WHO)披露数据显示,全球有超过3.5亿罹患抑郁症,近年来患者增速约18%。根据估算,中国泛抑郁数逾9500万。这其中有多少是家长群体呢?

2012年,中国大陆25个地区2679名青少年(10-25岁)抑郁比例为20.3%。也就是说大约5个孩子中有1个有抑郁倾向。可以说,我国青少年抑郁问题已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这其中,有多少是因为原生家庭或学业压力及亲子关系等原因,导致或加速的呢?

十多年前,我在南方周末做财经记者的时候,写过一本书《他们比你更焦虑》,谈的是中国企业家群体当中焦虑者甚众。其中引用到德国心理学家弗里兹•李曼(Fritz Riemann)的“焦虑型人格模型”

过去七年在运营少年商学院过程中,我接触到大量的中国家长,发现其中焦虑型人格的比例非常之大。

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对孩子的教育非常用心,却又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焦虑。

弗里兹将焦虑型人格分为四种类型:分裂、忧郁、强迫和歇斯底里

第一种分裂型人格,特点是高度敏感、有主见。正如我前面说的北京妈妈,她其实特别想做出对孩子好的选择,从北到南说搬就搬也很果断。但她在表面淡定背后,其实是分裂的,从来没有真正下定决心把自己给“交出去”。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家长特别多,无论是对于孩子的择校问题,还是兴趣发展、成长路径等等,都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心里总落个不踏实。每件事都浅尝辄止,最后折腾的是孩子。

第二种忧郁型人格。用弗里兹的话来说,这一人格的共同特征是“害怕做自己”。他们始终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

这让我想起前阵子一个课外补习机构跑路的新闻,一位妈妈号称交了40万预付款退费无门

这个妈妈如果说的是真的,我想对于这位卖房也要供孩子上补习班的妈妈,她交的40万不是孩子的学费,而是她想找一个安全的港湾,买个心里踏实。因为她担心,自己的孩子永远不如别人家的孩子,不断投入比别人家更多的时间、金钱、资源,结果呢,往往却过犹不及。

没有学习自驱力的孩子,砸再多钱有什么用呢。

第三种父母的表现是强迫型人格。他们的焦虑体现在极度自信,相信自己的决定,而且号称做事一定要从一而终,从不跟着环境去做一丁点调整。

就好比今天,因为疫情的原因,关于未来几年是否送孩子留学,以及在国内读哪一类国际化学校的问题,情况确实比较复杂。但有不少父母强迫自己当做什么都没发生,坚定按照之前既定线路走

他们成功的几率是比较高的。但要注意的是,到了21世纪的第三个十年,面对国际形势剧变及国内教育内卷,如果你有资源和见识,根据孩子的特征、未来家庭规划等,重新做一番推导,是有必要的。否则固步自封、盲目自信,也可能落入另一极端。反正要么大成,要么落空,没有中间路可走。

最后一种焦虑性父母,表现为歇斯底里。

这似乎是为“双高家庭”(高知、高收入)定制的一种焦虑型人格。这类父母往往高知识水平、高收入、资源比较丰富,他们的每一步决定都可能近水楼台先得月。他们在每一次变化时都可能提前了解更多信息,却仍不满足,总想要在麦田里摘到最大的麦穗

过去我见过很多每年为孩子换一次小学的父母,可能他们已经第1次、第2次、第n次为孩子做了比较好的选择,但永远在折腾。

在信息不对称的年代,这类父母其实已经是二八定律中的20%,拥有更多的资源,但是他们最后的结果未必是好的,孩子也走了不少弯路。

面对这四类焦虑型人格的家长,如果你有焦虑,你是属于哪一种呢?

03.

三个维度看未来教育和孩子成长

我们今天经常说,要做智慧父母。

智慧父母和普通父母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敢让孩子做自己,而后者可能是在孩子头上管太多的“直升机父母”,也可能是除了学习什么都包办的“除草机父母”。

但我想说,在谈论是不是智慧父母之前,我们首先要看清,自己是不是焦虑,以及焦虑到了哪种程度。

如果你不属于上面任何一种焦虑型人格,恭喜你,走出了第一步,可以真正为孩子考虑未来教育选择和成长路径了。

这就是今天教育的现状,这就是新一代父母面临的窘迫现状。

当然也能理解,家长的焦虑由非常复杂的原因造成的,也正是因为此,大家才寄望于把孩子送的好的学校,名校,期冀焦虑能有所缓和。

我们怎样才能跳出焦虑怪圈,或者说,我们在给孩子选择学校的时候 , 到底有选择什么?

今天的孩子都是聪明的、有好奇心、有天赋的“苹果世代”,那学 校到底应该做怎样的改变?

未来的教育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正如1000个人心中有1000个哈姆雷特,没有人能告诉你未来的路怎么走

但站在21世纪的第3个十年,关于如何缓解焦虑,如何帮助8-18岁的孩子度过未来十年,我想可以从三个维度去思考,从而找到适合孩子的学校、兴趣、成长路径和职业生涯规划。

第一个维度是,看看一所学校,是不是注重家长的终身成长。

前两天,我受一所华南国际学校的邀请,为他们正在推进的“未来学校实验”研讨会担任点评嘉宾。研讨会上,六个小组分别阐述了他们眼中未来学校的模样。

我非常高兴的是,有人提出了一个与我两年前相似的想法,就是家庭式国际学校的概念。

所谓的家庭式国际学校,并不是私塾,也不是服务少数孩子的贵族学校,而是包括第三个层面的含义。

首先是,孩子在学校里,可以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

其实,今天很多孩子学习缺乏内驱力,不是能力问题,而是心理问题。如果孩子在家里,得不到良好的亲子沟通,那么在学校里得到一点点弥补,也算是补了木桶理论中的短板。

其次,“家庭式学校”最重要的特征就是,重视家长的终身成长。学校和家长其实是一家人,家委会也不再是一个传统的传递信息、维护秩序的管道,而是全新的、注重家长终身成长的新型组织。

再次,家校共创孩子成长所需要的社会资源。无论是学科学习,还是素质教育、社会实践,父母们一起寻找适合孩子的、激发自驱力、兴趣发展与个性化成长的社会资源。“家庭型学校”在这个时候,更像是一座桥梁,一个社会企业。

04.

自驱力与全人品格并驾齐驱

第二个维度是,学校注重孩子的成绩当然没有错,但是关注孩子学习自驱力的养成,以及全人品格更重要

一是不能因噎废食。家长把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一分为二,可能是因为他并没有了懂得什么是素质教育,以及真正让孩子体验过

现在不少父母和老师仍停留在过去,“一刀切”,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占用孩子宝贵的时间。认为素质教育只等于狭义的琴棋书画和运动比赛“硬核大项目”。

二是他们终究会意识到自己错了,或者现在已经意识到,却不愿意承认。最近,教育部中高考改革明确了增加素质教育内容,纳入综合评价体系,但我们无法叫醒装睡的人。

在我看来,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从来都不应该一分为二,或者说从来不应该有“素质教育”这个词,因为教育本来就应该是培养孩子完整品格的

我们不光关注到冰山上面孩子的知识体系、学习成绩,还更应该关注冰山下的的能力,包括批判性思维、创造力、团队合作能力、科学素养等等,也包括了孩子的品格养成,包括自律、勇气、正义、精神卓越等。

但我们这个社会,太多学校和家长,把更多的钱、资源和注意力关注冰山上的元素(而且只是冰山上“考试类知识体系” ),却希望得到冰山下的结果。

05.

科技固然重要,但是一定要以人为本

第三个维度是,如何真正地把科技元素应用到孩子学习和成长当中去,或者说,如果真正基于学生成长,去研发和应用科技力量。

譬如,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学习。疫情过后,这已成为更多国际化学校甚至公立学校的常规配套。我想未来三年内,中国就会出现类似斯坦福在线高中(OHS)类的学校。

再譬如,游戏化学习。无论是在学科学习中用游戏化的思维去激发孩子的兴趣,还是把孩子参与的个性化素质项目变成一个升级打怪、不断获得即时激励和成就感的旅程,这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游戏化机制,会成为越来越多的学校的关注的方向。

关于80后新式父母,为孩子择校,或者说为自己缓解焦虑,总结以上三个维度,分别为:

A、家长的终身成长体系——“家庭式国际学校”

B、孩子的学习自驱力与全人品格培养——“冰山模型”

C、科技力量真正激发成就感——“混合式与游戏化”

放在两年前,我对未来教育的3种维度的思考,可能排序还是B-C-A,也就是 全人品格>科技力量>家长成长。

但是今天,我的排序是A-B-C,即家长成长>全人品格>科技力量

看出变化了吗?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完整的人。学习的主人是孩子。新式学霸们,学习成绩、知识结构与能力及品格都很优异。

但是我想相比占比5%的新式学霸,或许我们利用科技的力量,可以帮助更多普通家庭、在普通学校的孩子找到学习自驱力,激发学习动机,发现兴趣,甚至从小树立梦想。

我希望能借此帮助学校和家长们培养更多“中等但出类拔萃的学生”——非常多世界名校其实蛮青睐这样的孩子,考试成绩未必是绝对顶尖,但是有特点,在某方面某领域兴趣有深度热爱热忱,视野开阔,逻辑思维与哲思能力都很清晰。

但是,后来我们发现,家长如果不注重终身成长,如果传统学校如果不注重用“家庭式学校”的理念去建构家校关系,我们再多的赋能,都可能事倍功半。

今天的整个社会实在是太焦虑、太焦虑、太焦虑。

如果一个社会如果有80%的人,都深深地被德国心理学家弗里兹•李曼提到4种焦虑型人格所裹挟和套牢,那么我想,再好的学校也缓解不家长们的教育焦虑

今天我们常说“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觉得这是一种理想,一种奢望。社会物质丰盈的程度和科技发展带来的福利,有可能会被整个社会制造的焦虑所摧毁,使孩子的自驱力坍塌。何谈美好生活。

任何一个时代都叫不醒装睡的人,但没有人会希望看到,4种焦虑型人格的父母投入了那么多精力、资源,还有孩子不可逆的少年时代,却获得完全不符合产出比的结果。

By 少年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