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链安爆仓始末

同志们,我是怀着十分复杂的心情在写今天这篇惊天爆料。
不得不说,写文章四年了,见过了币圈那么多的风风雨雨,起起伏伏,以我现在的心境而言,很难有什么样的事情能再让我觉得是惊天大料。但他吗的,今天要说的事情,不但让我惊掉了下巴,也让四川东北两地公安系统惊掉了下巴。昨晚看到文章说,成都某安全公司把公安的钱给爆仓完了,内心真的是难以置信,因为这个瓜特别大,良心哥就第一时间多方面打听,才有了今天的文章,虽然没有很多证据上的实锤,但有很多的证人证言。我原本以为割韭菜这种行为,只是存在于高维向低维的收割,比如狗庄利用资金优势去收割韭菜。却不想在有生之年能看到,一个屌丝居然把两地的公安都给割了。
缘起PLUSTOKEN
不是我要卖关子,是如果你要读懂今天的瓜,就必须先了解当年plustoken是怎么被打的,而且打完之后的消息。
整个币圈知道完整真相的,没几个人。
而能告诉你们真相的,也只有良心哥了。在全国造成大范围影响后,盐城警方对plustoken进行研判,定性为特大跨国网络传销案,然后通过多方调查和缜密布局,由公安部指导进行了一场跨国抓捕,在瓦努阿图将plustoken核心人员抓捕归案。
人是抓了,但还需要对案情进行进一步的梳理,包括层级、涉案资金等各种犯罪证据的落实,最终形成完整的证据链,移交检察机关。因为是国内第一次打金额这么大的区块链新型犯罪案子,盐城警方在这方面也有一定的技术短板,于是就跟行业内专业程度较高的一些企业进行了合作,比如下面的电子数据司法鉴定中心和会计师事务所等等。而行业内一些做区块链安全的公司,有几家也参与了部分案件推进,主要是链上的数据分析。
随后你们也知道了,去年盐城将plustoken案件里没收的资产上缴国库,金额高达42亿美元。

令人唏嘘的是,plustoken里的比特币资产在8000–13000美金之间全部出货,完美避开了牛市。而如果拿到现在的话,总资产估计超过3000亿人民币,当时被plus吸纳的资金,全都是主流币。然而这些都不重要,人只能赚到自己认知内的钱,何况盐城警方在数字货币领域的名声一炮打响,更是得到了公安部的嘉奖。一些精明的企业发现,跟警方合作一起打击传销,是个不错的路子。五大安全公司
前段时间杜均让佟扬出来搞了个灵踪安全审计,号称五大审计公司之一。但他没敢说另外四家是谁,因为真的拉出来比的话,怕丢不起这人。
所谓四大审计公司,实际上是四家主做区块链安全的公司,基本都是由早期的互联网安全公司转型而来,有着比较不错的互联网安全技术功底,在区块链行业的探索,是他们的精准定位,而且在这个赛道上已经跑成功了。
他们分别是:慢雾、派盾、北京链安和成都链安。对于这些公司而言,审计只是他们业务的很小一块,但币圈项目方却最看重这一块,因为这仿佛意味着有背书一样。其中北京链安和成都链安并非一家,只是恰巧都用上了链安这个名字。
说实话良心哥本人非常喜欢链安这个名字,简明扼要,意思就是区块链安全,和币安取名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在今年,行业里可能只剩下一个链安了。一边是北京链安更名中科链安,完成品牌升级。一边是成都链安爆出惊天丑闻,即将毁于一旦。
成都链安
今天的文章稍微有点长,但起码到这一步,你知道主角是成都链安了。
成都链安是由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的杨霞创办的,从18年开始做区块链安全方面的业务。

不得不说杨霞的能力还是很强的,成都链安先后拿到了复星集团、联想知名企业的投资和背书。作为女性创业者能做到这些真的很不容易,相较于其他几家,成都链安资方背景还是可以的。

成都链安对外的业务里大家听说最多的是合约审计,但实际上靠合约审计赚不到多少钱,良心哥去过成都链安,这些钱还不够覆盖他们开支的。
在赚钱方面,成都链安有着更深的布局,他们就是良心哥提到的,闻到了味道的那帮人。

没错,就是协助警方打击区块链行业的犯罪。如果说项目方一直在想怎么割韭菜,那么他们就一直在想怎么割项目方。其实这一套业务体系走的挺好的,如果那个男人没有出现的话。
高子扬
高子扬,成都链安科技CMO。马德里康普斯顿学士,广西大学法律硕士。自2012年起接触区块链技术,发起了西班牙比特币论坛,参与多个项目的投资孵化管理,unitedlabs投资联盟成员。这是在天眼查上对高子扬的简介。杨霞做梦也想不到,成都链安会葬送在这个男人的手里。
而你们更绝对想不到,高子扬上周五已经被巴中警方逮捕。
就在不久之前,高子扬还跟抹茶做了一场活动。实际上良心哥也和高子扬有过短暂的交集。去年良心哥应高子扬邀约,去成都商谈合作事宜,大致方向是我们活跃在维权一线,他们和警方关系不错,可以有合作空间。良心哥觉得这对于被割的粉丝来说可以是一个新的出路,于是欣然前往。
谈的时候非常愉快,随后我也给到高子扬一些线索,最后都无疾而终。

但是随着接触的深入,良心哥发现这哥们不实在。
一方面是给他的案件线索总是没有结果,另一方面线报却频繁传出高子扬拿着我们的线索去当做谈判筹码。
甚至最过分的是,直接将我公众号上的内容稍加整理就拿去给警方。

直到去年圣诞之前,再次发生这样的事情,良心哥忍无可忍,发信息质问他,这吊毛到到现在都没回复过我。
从前他装作没看见不回复我,现在他在蹲大牢也没法回复我了。
高子扬因何被逮捕?
说起来你可能很难相信,高子扬进去是因为亏钱了。
在这次加密货币史上最波澜壮阔的牛市中,这位马德里康普斯顿大学毕业后考取法律硕士的精英,在二级市场的表现居然还不如一个初中毕业什么都不懂的韭菜。在牛市中唯一能亏钱的方式就是:做空。根据良心哥得到的情报,高子扬从去年8月开始就做空比特币,当时比特币刚刚冲破12000美金。

随后比特币一路上涨,最高的时候突破6万美金。
四川警方调取了高子扬在OK的开单记录,发现其在一开始的时候是10倍做空比特币,随后杠杆倍数逐渐调高,到后期基本都是百倍空。
根据调查,仅在去年8月的时候,高子扬在合约上的亏损金额就已经超过3000万人民币。
如此巨额的亏损面前,高子扬的钱是从哪里来的?

赌徒的不归之路

高子扬是19年8月加入成都链安的,出任CMO,在跟警方对接的案件中大多由他出面。在警方破获案子之后,赃款和没收资金是要上缴国库的,但很多一部分是数字货币,于是委托成都链安进行变现。
高子扬因为业务上比较熟悉,变现这一块一直是他在做。手握巨额数字资产的高子扬起了歪心思,觉得这么多币放在这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去找个生财之道,于是跟杨霞沟通说,我很懂炒币,不如拿他们的钱去借鸡生蛋,然后晚点再把钱给他们。
按说从去年炒币到现在,只要买币都能赚钱。但不知道怎么想的,这哥们盯上了做空比特币。
尤其是在他做空亏损之后,反而更加坚定的做空比特币。
他的逻辑很简单:这个世界上哪有一直涨的币?比特币怎么涨的就会怎么跌回去。哪怕他短期内一直涨,只要我不断的加保证金就好了,反正总会跌下去的,我手里有这么多的币,还怕扛不住吗?何况我手里还有那么多案子,只要打了案子,我就可以继续拿警方破获案件的资金来继续扛单,相当于我是无限成本,只要跌下去我就能连本带利的收回来。逻辑上好像无懈可击,但现实往往非常残酷。
你不服,比特币就涨到你服。
你没有信仰,比特币就涨到你有信仰。你一路做空,比特币就涨到你一路爆仓。何况你要知道,中国人年底要清账的传统几千年不变。东窗事发
但他没想到的是,比特币真的就这么硬气,让他账面严重亏损,而且快到年底了,警方委托其变现的钱也都要归拢上缴国库,于是频繁催促高子扬拿钱出来。
但此时的高子扬,哪里还有钱能拿的出来?
眉山警方感觉不妙,在过年前堵住了高子扬要求清算之前的款项,高子扬告饶三天东拼西凑才拿了一部分先交出去,目前还欠着眉山几百万。
而巴中和鹤岗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巴中警方在去年远赴海南打掉了涉传的tokenbetter,金额有1个多亿。
鹤岗警方在去年千里奔袭北京带走了G支付的周川,金额有1.6亿。
几方资金加起来,金额差不多3个亿。
还是按去年的行情价算的,如果按现在来算,5个亿总是有的。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交给链安的币,居然被高子扬拿去开合约输了个精光。
因为亏空巨大,后期高子扬经常百倍合约走起,因为他需要更快的回本方式去兑付资产。
因为亏空巨大,后期高子扬频繁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怂恿警方去打案子,想通过这种方式补上现金流。
因为亏空巨大,所以邀请我去成都商谈合作,目的是为了给他提供更多的案件线索。为了拖延时间,高子扬也是无所不用其极,一开始总是用断卡行动来拖延时间,甚至在年后,高子扬告诉警方说,钱包被盗了,里边币被转移走了。一开始警方还没怀疑到他头上,因为他演的太好了。后来警方将所有能碰到币的人全部调查问话,同时通过链上交易查询,才将高子扬锁定为犯罪嫌疑人。
高子扬涉嫌非法侵吞国有资产被批准逮捕,目前关押在巴中。
而东北警方目前也蹲守在四川,收集高子扬涉嫌诈骗的证据。这件事情已经惊动了省厅,高子扬必将付出惨痛的代价。
估计到时候很可能是数罪并罚。有媒体蹦出来说,成都链安表示这是不实传言、恶意炒作,请大家不要信谣传谣,那良心哥的意思很简单:你让高子扬出来回复一下呗?
看看巴中能不能把手机给高子扬。

高子扬的事情已经板上钉钉没什么好说的,那么成都链安公司及法人杨霞呢?
成都链安难辞其咎
退一万步讲,我们假设所有行为都是高子扬个人行为,法人杨霞没有参与其中,也没有授意高子扬的这种行为,属于完全清白。
那么杨霞就无罪了吗?
也未见得。
就像plustoken里,盐城警方委托会计事务所进行核验,并委托其他方面进行变现一样,无论是巴中还是鹤岗,合同上盖的都是成都链安的章。高子扬只是代表成都链安进行变现业务,责任主体可是成都链安。杨霞作为创始人和法人对内部管理有重大失误,导致高子扬实施了侵吞国有资产的犯罪行为,存在重大过错。你说你没参与,就没有责任了?
那可是好几个亿啊!杨霞可能是一个好的创始人,但不是一个好的管理者。无论最终结果如何,成都链安这个名字,在区块链行业已经没有再抬头的可能。令人唏嘘的是,一家背景光鲜亮丽的企业,四川东北的两地警方,居然会被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给坑了,而且金额这么巨大。
目前是一个三输的局面,高子扬必将牢底坐穿,成都链安彻底退出江湖,两地警方也都深受其害。在行业建设过程中,相应的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也要尽快跟上,尽量避免人为因素的作恶。
安全行业,就要有安全行业的样子。
不能只顾着行业安全和外部安全,内部安全往往更为重要。
同时之后告诫各位,合约真心碰不得。现货哪怕牛市结束,你币还在就有希望。
而合约可能牛市还在,你人已经不在了。

By 币圈的良心

什么是“插针”

在加密货币交易中,我们常常看到“插针”这个字眼,并且很多合约投资者对其深恶痛绝。那么,什么是插针?

简单的讲,插针就是在某种加密货币的价格震荡中,在某个时间点价格迅速冲高或下跌,然后又迅速的恢复到正常的价格水平。在K线图上就会表现出一条很长的向上或向下的影线,像一个针的形状,所以将其形象的命名为“插针”。

一般来说,插针对于现货交易没有什么影响。因为插针是在瞬间结束的,靠人来操作根本是跟不上,也不会影响行情的整体报价,而且这是交易所的场内价格,其他交易所同事间内不会出现插针。当然,如果事先挂了极高的价格或极低价格的单子,有可能在出现插针时以不可思议的价格卖币或买币,不过概率和买彩票中大奖差不多。

但在合约交易中因为都是有仓位的,当价格猛涨或猛跌时会触发强制平仓机制。而很多交易所使用自己的“场内成交价”作为衡量仓位风险的依据。所以一旦出现插针,用户就会被强平爆仓,造成严重的损失。

出现插针的原因有很多,有可能是交易所的交易深度不足,也可能是交易系统不完善不稳定,还有可能是有人故意操纵价格。所以,很多合约交易者一听到“插针”就会非常激动,因为他们往往认为这是交易所在恶意操控价格谋求不正当利益。

K线插针一个量化的定义

1.波幅大于100(波幅=最高价-最低价);(考虑到插针对韭菜们的杀伤力,可以适当调高波幅)

2.上影线或下影线长度是实体长度的2倍以上;(既然叫针,影线必然长)

注:一般来说,产生上影线的原因是空方力量大于多方而造成的;产生下影线的原因则是多方力量大于空方力量而形成的。

3.振幅超过近14根K线均值(振幅= 最高价 / 最低价 – 1)(考虑到不同于附近的行情,振幅必须大)

插针出现的频率

图中1为发生插针,-1为未发生插针,以上为近1年数据

不同的交易频率都会有插针的形态出现,但是整体来讲插针出现频率不高,尤其是有一定破坏力的插针出现的频次不高。

根据以上对5分钟K线插针的定义,近1年只出现了7次插针现象,适当放宽插针的定义条件出现频次会增加,但是整体出现频次仍然不会太高。

插针现象的交易机会

插针信号不太容易开发为交易策略,主要有以下问题无法解决:

1.无法准确预测何时将发生插针,从而不好准确入场交易;

2.即使存在交易机会,由于价格变化快,价格双向变化,对交易速度和风控的要求非常高;

3.交易机会少,只可以作为辅助策略而不是主交易策略。

插针是否可预警

上图我们尝试了6个不同领域的指标和一个组合指标,都以失败告终。

既然无法准确预测何时发生插针现象进行交易,从风控角度来讲是否可以提前预警呢?

插针现象的发生有随机性,目前任何常见的技术指标(动量指标/波动率指标/量价指标等)或技术指标的组合使用均不能侦测到插针的发生

但是非小号的研究人员在研究中发现,如将波幅超过100点的5分钟K线实体和max(上影线, 下影线)绘制成两条曲线,金叉或死叉发生后当天有一定概率出现插针现象。 这一发现虽然不可以指导具体交易,但是可以帮助风控。

entity为实体幅度,hatch为max(上影线,下影线)幅度,high_low为波幅,图中为近1年数据

之前未加过滤条件波幅大于100时候,实体线与影线金叉死叉频繁,不能观测到规律。加入过滤条件波幅大于100后规律明显。

插针后是否有明确的交易机会?

插针可以归结为3种K线技术形态:锤子线、吊颈线、十字星。

这三种形态都是典型的K线反转形态,在交易中多被使用,只不过插针线是这三种情况添加过滤条件后的子集。

每次插针都当作K线反转形态处理会有一定的成功率,如遇盘整情况的上下插针不建议入场操作。下面我们看一下插针后如何操作。

锤子、吊颈、十字星三种技术形态:

三种反转技术形态示例:

合约风险非常高,不适合小白操作,请小心谨慎。

By 普普

SPAC借壳上市的真相

伴随最近两年SPAC的井喷,最近数月各种介绍SPAC的文章也如井喷一般,清澄君此前的两篇(《青蛙变王子——SPAC简介》、《SPAC:错在何方?》)大概还算是在喷头处。然而,除了基本的规则、程序之外,其余介绍多少有些臆测的成分——有关SPAC的系统性研究还刚刚起步,大家各自做些猜测也不奇怪。伴随SPAC在美国的大热,亚洲一些地方也起了劲,新加坡,或许还有香港,都在积极准备引入SPAC——一如当日对同股不同权的热情。

于是,对美国SPAC真实状况的了解便刻不容缓,否则,这些地方难免将陷入无的放矢之境。尽管SPAC研究方才起步,但已经有两篇重要文章向我们展示了它的基本事实——纽约大学Klausner和Ohlrogge两位教授的A Sober Look at SPACs,以及佛罗里达大学Gahng、Ritter和南卡罗莱纳大学Zhang教授的SPACs。以下,清澄君就依据这两篇文章的发现,带大家一窥SPAC的真相。

真相一:SPAC不是“穷人的私募”

SPAC一直有“穷人的私募”之称,意思是原本无缘参与前IPO投资的散户,可以借助SPAC跻身早期投资人的行列。一旦宣布de-SPAC的消息,引起股价上升,散户也能得以享受一把类似IPO溢价的红利。然而,研究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首先,在SPAC的一级市场投资人很可能绝大多数是机构。根据SPAC上市后的第一份机构投资人持股信息表13F,此类机构合计持有SPAC股份比例的中位数是85%,再加上SPAC发起人等内部人士的持股,以及高净值个人投资人的持股,普通散户在SPAC的IPO阶段持股比例或许只有个位数。

其次,就算散户从二级市场买进SPAC股票,也很难期待获得什么红利。研究发现,近来美国的SPAC市场已经变得十分有效率,因此,无论SPAC将来能给投资人带来什么样的预期好处,只要SPAC股票一上市,股价随即反映出了这些好处。再从二级市场买入的散户,其实已经为将来预期的红利支付了对价。Image

真相二:SPAC投资人确实挣钱

美国SPAC的基本机制是,投资人投入SPAC的资金将被几乎原封不动地存入第三方托管账户,用以投资低风险的美国短期国债。为吸引投资人,SPAC发起人会承担承销费(相当于SPAC募资金额2%)和管理费等费用。待等确定了收购的对象,投资人有权投票批准,并选择回赎其投资的SPAC普通股。不过,即便选择回赎普通股,投资人通常仍可保留免费获得的股票认购权(warrant)(有关SPAC的详细机制,参见《青蛙变王子——SPAC简介》)。

于是,SPAC投资人在并购方案宣布后,可以根据SPAC的股价决定是否行使回赎权。如果股价低于回赎价格——10美元加少许利息,就选择回赎;反过来,如果股价高于回赎价,就在二级市场把股票卖掉。总之,在出手普通股之后,投资人可以留下认购权,要是将来完成并购后的企业股价超过行权价——统一为11.50美元,就行使认购权,否则放弃行权。

这样一来,SPAC投资的实质变成了一个附有保底条件的可转债(CB)投资。10块出资等于是借给SPAC的债,到回赎时至少可以要回本金再加一点短期国债利息。而留着的认购权则仍可以让投资人分享到de-SPAC后的企业增值收益。既然有这样的好事,SPAC投资人不挣钱才怪。

研究发现,这些投资人在de-SPAC前的平均年化收益率为9.3%;即便是没有完成并购,两年后进行清算的SPAC,投资人也有平均2%的年化收益率。如此近乎躺着赚钱的买卖,就难怪机构要对投资SPAC趋之若鹜了。

真相三:SPAC投资人和de-SPAC后的投资人全然不同

从上面的“真相二”中我们已经看到,躺着赚钱的策略给了SPAC投资人在de-SPAC时,利用回赎全面撤资的机会。实际上,在最终完成并购的SPAC中间,SPAC投资人在并购前回赎比例的中位数达到73%,而对那些需要作13F披露的机构投资人而言,在de-SPAC前回赎或出售股票的比例更是平均高达九成,中位数为98%。

既然SPAC在IPO时募集到的资金大多无法留到完成并购,SPAC的发起人就难免要在de-SPAC时再发起一轮融资——定向私募,即PIPE(参见《美国人怎样定增?》),发起人自己的钱也会参与其中。大约有77%的SPAC在进行并购时要再融资,发起人提供再融资的比例达到61%。

De-SPAC时,从发起人和第三方定向募集到的资金,平均占到SPAC向收购对象支付的现金比例的40%,更有近三分之一的SPAC,第二轮定向募资获得的资金占据了其用作收购资金的大多数。由此可见,SPAC和de-SPAC阶段,投资人进行了一次大换血,除发起人之外,根本就是两拨人。

有意思的是,大概从2010年左右起,SPAC的投资人不论是不是选择在de-SPAC时回赎其出资,都可以参与批准并购方案的投票。也就是说,投票者几乎没有股权利益在收购完成之后的公司内——除行使认购权的好处之外。于是乎,这些投票者类似于“空心股东”,不用关心并购的对象到底好不好,这就为发起人赶在2年时限前,胡乱挑个目标收购了事打开了方便之门(有关发起人的这种逆向激励,参见《SPAC:错在何方?》)。Image

真相四:De-SPAC后公司的收益极低

在完成收购之后,SPAC的收益率很差,三个月后的平均收益率为-2.9%,和IPO公司相比则为-13.1%,更有半数以上的SPAC在并购完成后的三个月内亏损率达到或超过14.5%。随着时间的拉长,SPAC的亏损进一步增加,并购后六个月的平均亏损率为33%,亏损率的中位数达到-43.2%;到12个月之后,亏损率的平均值和中位数分别扩大到47.1%和56.5%。也就是说,de-SPAC后一年,当时没有回赎或者卖掉SPAC股票的投资人将亏掉一半的钱。

相比上述一般情况,由高质量发起人——管理资产金额(AUM)超过10亿美元的基金,或“财富500强”企业前董事长、CEO——发起的SPAC,并购之后的收益稍好。完成后三个月的平均收益率为31.5%,比IPO公司高出25.1%。但是,到六个月后,即使这些高质量发起人发起的SPAC平均收益率也只是和IPO公司持平,而中位数则比IPO公司低31%。

简言之,通过SPAC上市的公司业绩非常差,远远逊色于由正常IPO途径上市的公司。

真相五:利用SPAC上市成本高于IPO

很多人都认为利用SPAC上市的成本比传统IPO来得低,而这常常是基于表面的直觉,甚至是偏见。普通IPO的成本主要是承销费用和定价低估(underpricing,参见《直接发行上市:究竟动了谁的奶酪?》)两部分;SPAC的成本包括承销费,以及发起人持有的干股和SPAC投资人、PIPE投资人持有的认购权对并购完成后的公司资产形成的稀释。

研究显示,利用SPAC上市的合计成本,占寻求上市的公司从SPAC获得的现金数额的比例,中位数高达50.4%。换言之,对半数的利用SPAC上市的公司而言,由SPAC上市募集到的资金,有一半以上充作了上市的成本。而传统IPO的承销费占筹集资金的比例为7%,IPO定价低估的部分占比则为20%左右。两者相加,传统IPO的总成本大概占融资金额的27%,差不多只是利用SPAC上市的一半。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SPAC上市时间短,实际上,这个时间短只是SPAC这个空壳完成IPO注册发行的时间,比一个正常经营性公司的IPO注册发行时间短。可是,拿空壳和经营性公司作比较,原本就是拿苹果和桔子相比。更何况,利用SPAC上市绝对不只是空壳注册发行,还有后续de-SPAC,也就是完成收购的时间要计算在内。究竟哪种上市更快,其实不易比较。

实际上,我们看到利用SPAC上市的公司,常常是无法通过传统IPO上市的公司。比方说,WeWork在2019年遭受IPO挫败之后,方才转而寻求SPAC上市。而坊间传闻在疫情高峰期,Airbnb也曾试图寻求SPAC上市,还有人说Bill Ackman发起的超级SPAC就是冲着Airbnb来的。然而,一旦业绩重有起色,Airbnb就回归了传统IPO,而Ackman的SPAC至今尚虚席以待。从公司的如此选择来看,它们恐怕也明白SPAC比IPO更花钱。

真相六:SPAC发起人的回报不如想象

SPAC的发起人通常以很低的成本持有20%的SPAC普通股,以及与普通股一比一对应的认购权,并且,在后续的股权认购协议(forward purchase agreement)中还能再获得认购权,所以,很多人都认为SPAC发起人的回报很高,也因此才激发了各界名流竞相发起SPAC。

然而,研究的结果却发现SPAC发起人的回报并不是想象的那么高。我们前面提到,为吸引最初的SPAC投资人,发起人需要承担SPAC这个空壳公司的IPO承销费以及后续管理费。De-SPAC时,由投资人回赎引起的资金缺口,发起人又往往要用自己的钱来弥补相当一部分。

而要在de-SPAC时吸引到PIPE投资人,以及留住原有投资人,发起人非但要折价向他们发行新股、奉送认购权,还要放弃自己持有的SPAC普通股和认购权。平均而言,SPAC发起人要放弃自己持有的34%的普通股和42%的认购权。即使在回赎率较低——并购资金缺口较小——的SPAC中,发起人平均仍要放弃22%的普通股和42%的认购权。Image

其实,非但是SPAC的发起人,就是SPAC的承销商,也经常要放弃自己后半部分——即de-SPAC阶段——的承销费,平均放弃的比例为24%。

纽约大学两位学者的研究显示,在SPAC完成并购后12个月,发起人回报率的中位数为32%。由于发起人在de-SPAC后,通常有一年的锁定期,所以12个月后的回报才是可能兑现的。如果考虑到SPAC可以有长达两年的寻找并购目标的时间,那么,发起人的年化收益率可能只是20%的样子。美国PE基金中,有限合伙人(LP)的回报率也接近这个数字,更不用说GP了。

真相七:SPAC并非欺诈投资人的温床

最后,正如清澄君在《SPAC:错在何方?》中所言,没有理由认为SPAC会比IPO涉及更多的欺诈。在证券监管规则方面,SPAC主要的好处是可以在有关并购的信息披露中作出前瞻性报告(forward looking statement),包括进行一些业绩预测。这类前瞻性报告在并购信息披露中可以得到反欺诈避风港的保护,而要是在IPO发行文件中出现,则得不到这样的保护。

纵然有这种规则差异,SPAC的欺诈概率充其量也就是和普通的并购交易相当。针对普通并购交易的反欺诈规则,包括《证券交易法》10b、SEC Rule 10b-5、Regulation 14a等也都同样适用于de-SPAC。所以,假如说SPAC涉及的欺诈比IPO更多,那么,普通的并购交易也会比IPO出现更多的欺诈,而这似乎并非实情。果然,纽约大学两位法学教授的研究也没有发现SPAC是欺诈投资人的温床。

尽管我们大致看清了SPAC的一系列真相,可是,围绕SPAC仍有诸多谜团,比如,既然de-SPAC后的公司业绩如此之差,那为什么还有SPAC投资人愿意继续留着在这种公司里?而SPAC发起人的回报要是及不上PE基金的GP,又为何有这么多人赶着来发起SPAC呢?

我们同时看到,SPAC的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比如投资人获得的认购权比例减少,以及Ackman发起的新型SPAC,放弃了发起人20%的干股,还不允许回赎出资的投资人保留认购权(参见《SPAC:错在何方?》)。这些市场的新变化又将会把SPAC引向何方呢?

对于那些正在准备引进SPAC的地方,清澄君以为,只要不引发更多的欺诈,整体而言,多一条上市的渠道,也能多增加资本市场的一份活力。只是,有关SPAC的各种真相,应向投资人大力宣传,避免因为认知不足而遭受损失。而在了解真相之后作出的投资选择,那就是你情我愿,后果自负了。

By 清澄君

什么是虚拟货币“跑分洗钱”

有些朋友们一定对“跑分”一词不陌生,用一些看上去“人畜无害”的伪装如“电商刷单” 从民间收取“吃瓜群众”的二维码、收款码乃至银行卡账户,上分充值,下分提现——听上去像个“一本万利”的行当,但它还有个听起来并不那么美好的名字:洗钱。

以“跑分”所采取的支付手段与资金周转平台为标准,“跑分”可以分为“第二方支付跑分”(利用银行)、“第三方支付跑分”(利用微信支付、支付宝等大型网络支付平台)、“第四方支付跑分”(利用聚合支付平台)。
Image(图片源自网络)
利用这些支付手段,一些平常人根本不会想到的形形色色的平台也与洗钱犯罪产生了联系:游戏点卡、电话充值、直播打赏……
而如今,跑分这个行当“新瓶装旧酒”,又升级成了虚拟货币跑分。
典型的虚拟货币跑分行为与二维码跑分极为相似,都需要向跑分平台缴纳押金,区别就是把押金换成了抵押虚拟货币,常见的就是“USDT跑分”,但由于这种跑分套路太多,很多跑分平台演变成传销资金盘,时机不对就携币跑路,把跑分客坑得不轻,所以这种虚拟货币跑分模式已经越来越不受跑分客待见了。实践中,更多的是代买形式的非典型性跑分,二者本质上都是“拿人钱财、替人消灾”,为犯罪分子混淆视听、拖延时间,代替承担了实名追查的风险。
Image(典型的USDT跑分)
代买币跑分洗钱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一是黑钱换成虚拟货币。二是虚拟货币洗白为法币。
第一阶段,洗钱团伙雇佣跑分客在虚拟货币交易所注册认证开户后,跑分客在交易所的场外交易(OTC)平台代为购买虚拟货币,让KYC验证名存实亡。
第二阶段,委托场外币商撮合交易,再转换为法币。场外币商一般也没有实名验证能力,常常为黑钱提了现。
去年,两名中国公民就因为帮助朝鲜 Lazarus 黑客团队洗钱而被美国财政部制裁。
Image(图片源自网络)
以上两个阶段循环反复,资金来回倒腾,形成一个极为复杂的交易网络,而构建这个庞大网络,就要有源源不断的人来专门跑分。
有研究显示,55%非法资金仅转入了270个比特币地址,什么意思?意思就是拥有这270个数字地址的一帮人已经开始专门从事比特币洗钱了,占据了洗钱行业的半壁江山。
Image(图片摘自Chainalysis 2021加密犯罪报告)除了“跑分”外,还有一种相对少见的洗钱方式是通过黑市进行比特币交易,绕过比特币交易所,直接以第一方支付的形式,使用“黑钱”从比特币持有或可能的持有者(如通过“挖矿”获得比特币的“矿工”)手中“点对点”地购买比特币,洗钱团伙不需要再费心思盗一个账户当“托儿”,直接“无缝式一站洗钱”。
Image
2021年3月19日,最高检、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了惩治洗钱犯罪的典型案例。在涉及“比特洗钱”的“陈某枝洗钱案”中,陈某枝在其前夫陈某波因涉嫌集资诈骗犯罪被公安机关调查并出逃境外后,明知上游资金为金融诈骗犯罪所得,却将赃款转账给某比特币“矿工”,用来换取其“挖矿”所得的比特币密钥。之后将密钥发送给陈某波,采用的就是这种直接又隐匿的洗钱方式。

By 欧科区块链

What is Harmony (ONE)

Harmony (ONE) is one of the latest projects that is trying to tackle the issue of blockchain scalability. They have built their platform from the ground up with optimisation in mind.

Using a “full-stack” approach, Harmony is developing a sharding based blockchain that is not only scalable but provably secure, and energy efficient. They are also the latest project to be raising funds on the Binance Launchpad. This after completing a large private seed sale back in May of 2018.

So, should you consider it?

In this Harmony review I will give you 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 to make that decision. I will dig into their technology, team and development. I will also analyse the long term adoption potential of their ONE token.

What is Harmony?

Harmony provides a high-throughput, low-latency and low-fee consensus platform designed to power the decentralized economy of the future. They plan to address the issues faced in other blockchain ecosystems through the use of the best research and engineering practices in an optimally tuned system.

The technical focus of the project is on resharding and secure staking with decentralized randomness. Harmony also implements optimal cross-shard routing and fast block propagation.

In practice, Harmony helps businesses to build marketplaces for fungible token usage (such as loyalty points or energy credits) and non-fungible assets (such as in-game digital assets). Harmony also uses its zero-knowledge proofs to enable data sharing with consumer privacy.Benefits of Harmony One
Benefits of the Harmony Protocol. Image via Harmony.one

This incentivizes users and could be used for credit ratings, ad exchanges, and other data sharing that’s traditionally seen centralized platforms profiting and users being left with nothing.

After launching its mainnet in June 2019 Harmony has seen excellent growth, and as of June 2020 there are more than 1,000 nodes helping to decentralize the network. The project has also been able to migrate from the ERC-20 and BEP-2 tokens originally issued to its own native tokens.

Finally, the project has implemented a staking system based on Effective Proof of Stake (EPoS). It’s been a busy year at Harmony, so let’s dig in and explore some of the details of the progress being made.

The Harmony Technology Stack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oals of scalability the Harmony built the entire technology stack from the ground up with a focus on optimisation. They have built in a number of important innovations into their Consensus Protocol, internal systems and network engineering.

By implementing these innovations, Harmony will provide a platform for Decentralised Applications (dApps) which were not feasible on other blockchains. These include dApps such as decentralised exchanges, high-throughput payment systems and Internet-of-Things transactions.

Consensus Protocol

Blockchains are goverened by consensus and the type of protocol used can drastically impact on the speed with which decentralised consensus is achieved. Currently, blockchains such as Bitcoin’s, use Proof-of-Work consensus protocols which have become inherently expensive and slow.

Other protocols such as Proof-of-Stake use different incentive mechanisms that overcome some of these challenges. Indeed the Ethereum protocol is trying to move to their Casper PoS consensus to address their scalability issues. However, PoS has its own unique challenges.Network Communication Harmony
Network Communication in a round of Consensus. Source: Whitepaper

The Harmony consensus protocol, which they call Effective Proof of Stake, uses the latest design principles such as sharding and pipelining. This allows the network to process numerous different transactions in parallel. This means that there is no single bottleneck to the confirmations for all of the transactions.

Essentially, with the Harmony approach, connection latency is greatly reduced and the transaction throughput can scale as the network grows.

Network Infrastructure

Harmony is implementing networking techniques that can improve the speed of message propagation and achieve consensus faster. As stated in their whitepaper, Harmony uses RaptorQ fountain code which allows the network to propagate blocks quickly or within shards. Not only does Harmony shard its network nodes, it also shards blockchain states, which allows for linear scaling in all three aspects of storage, transactions, and machines.

They also adopt Kademlia routing which is able to achieve these cross-shard transactions which can scale logarithmically with the number of shards in the network. This entire implementation allows Harmony to run a highly concurrent protocol.

The infrastructure has also been decentralized to avoid single shard attacks. Eventually the network is built to contain shards of 1,000 nodes in order to provide cryptographic randomness and to re-shard regularly, however currently Harmony is using four shards of 250 nodes each.

This gives the network a strong security against Byzantine behaviors. In addition the network uses a Verifiable Random Function for unpredictable and unbiased shard membership.

The ONE Token Ecosystem

The Harmony platform is powered by the native ONE token, which allows users to participate in the ecosystem and serves as a payment mechanism for various actions. By using the Harmony blockchain developers and businesses are able to create alignment in the goals and incentives of various stakeholders.

In addition, the upcoming zero-knowledge proof implementation will make Harmony a data sharing platform that is capable of overcoming the common problem of many data markets; that is the mistrust that participants have for sharing data, even as they have a strong desire to acquire the data of others.Harmony Token Ecosystem
“Open Consensus for 10 billion people”. Image via Harmony

The Harmony ONE token is designed to have the following three functions within the protocol:

  1. The token is used as a stake for the EPoS consensus model, allowing staking holders to earn block rewards and transaction fees.
  2. The token will pay for transaction fees, gas fees and storage fees.
  3. The token will be used in the governance of the protocol by allowing token holders voting rights for on-chain governance.

In January 2020 Harmony kicked off the migration of the ONE token from the Ethereum and Biannce chains to its own blockchain. This was needed to realize the plans for staking and on-chain governance. Users are required to swap their ERC-20 (Ethereum) and BEP-2 (Binance) tokens for native ONE tokens if they wish to participate in staking, governance or any other network activities.

As of June 2020 the harmony team has not announced a deadline for the swap to the native ONE coins. Holders should know there is no way to manually swap the tokens to mainnet coins. The process is done automatically on any exchange that is participating with a bridge to Harmony.

That includes BitMax, Binance, KuCoin, Gate.io and the staking service HonestMining. To make the swap simply deposit any ERC-20 or BEP-2 ONE tokens on a participating exchange and when withdrawn the native ONE tokens will be delivered.

Staking Harmony ONE Token

Harmony made history on May 16, 2020 when it launched staking, making it the very first sharded blockchain to offer staking. According to the Harmony team staking was necessary in order to create trust for network participants without knowing them.

This will allow for much greater decentralization as it opens up the protocol to the public. Now that staking has been made available 320 of the 1,000 nodes are being run by the public rather than by Harmony or one of its trusted partners.Harmony One Validators
List of Some of the Validators Staking Harmony. Image via Harmony

Staking launched with 16 staking partners who can be used by anyone to easily stake coins. These partners include Staked, Stake.fish, Blockdaemon, Everstake, and InfStones among others. Several exchanges also provide staking, such as BitMax and Binance. The current reward for staking is just north of 10%, although any of the staking services will keep a small portion. You can see a full list of current staking services here.

It isn’t required to use a staking service though, and the Harmony team encourages standalone staking because of the decentralization benefits. Running a validator requires 10,000 ONE tokens (currently worth $43) as well as a computer with a minimum of two cores, 2GB of memory, and 30GB of storage.

However due to the current limit of 320 public nodes the actual minimum required to run a node is roughly $20,000 worth of ONE tokens. Eventually there will be slots for 1,000 public validators.

The Harmony Team

The team behind Harmony is combined of experts in building lasting companies, engineering, and academic research. They come from the likes of Google, Amazon, Apple, Microsoft and a number of successful startups. And they’ve worked on some of the largest systems in the world such as the AWS infrastructure, Apple’s Siri, and Google Maps.

While the team remains small, with just 20 full-time members and an additional 4 collaborators, they bring to the table experience in software development, machine learn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virtual reality, and blockchain technology.

The CEO and leader of the team is Stephen Tse, an avid coder who has spent his life studying and working on compilers and security protocols. He graduated with a doctoral degree in security protocols and compiler verification from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Harmony Protocol Team
Some of the Harmony Team members

He then went on as a researcher at Microsoft Research, a senior infrastructure engineer at Google, and a principal engineer for search ranking at Apple. Later he founded the mobile search Spotsetter with institutional venture capital; Apple later acquired the startup.

There are four additional co-founders, most of whom ar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xperts, and one who is a Harvard MBA.

The Harmony team completed a private seed sale of tokens back in May of 2018. In this sale, they were able to raise about $18m in exchange for 22.4% of the total token supply (price of c. $0.0065). There were a number of blockchain focused VC funds that took part in this. The full list can be seen on the Harmony website.

The Harmony Community

Harmony has pursued a blend of offline and online community building. Since 2017 the Harmony team has held a weekly 4-hour meetup in San Francisco to increase interest in the project and to increase its community of partners.

The online community building has led to a smallish group, but one that appears to be extremely well engaged and excited about the potential for the Harmony protocol. For example, the Harmony subreddit has just 1,300 readers, but there are multiple daily posts and a number of comments on each post. The subreddit has only been in existence for 3 months.

Other social media accounts are equally small, but with equally engaged communities. The Twitter account has just over 6,000 followers, but an outsized number of shares and comments on its tweets. The Telegram channel is the largest community, with over 11,700 members.

Overall the Harmony community is a positive and encouraging sign. It may be small, but the members are very engaged and excited about the possibilities of the protocol.

The ONE Token

As noted above the ERC-20 and BEP-2 ONE tokens have been deprecated and the official coin is now the native ONE coin. Users holding the Ethereum or Binance chain versions can easily swap them by depositing them at an exchange that has a bridge to Harmony, such as Binance, Gate.io, BitMax, and others. Once deposited the deprecated tokens are automatically converted to native ONE tokens.
Register at Binance and Swap ERC-20/BEP-2 Tokens for Native ONE Coins

As a staking token ONE is expected to gain in value, and in fact it has doubled since hitting a mid-April low of $0.002109. The real gains began after Harmony announced staking, with the token jumping from a value of $0.002684 before the announcement of live staking, to $0.004310 just one month later. It should be noted that this is slightly below the $0.004730 value of ONE on January 1, 2020 but the upward momentum is promising.

As far as storing your ONE tokens, the Ledger is your best choice. There’s no native staking wallet yet for ONE, but it is in development. In the meantime the multi-currency Guarda, Trust Wallet, and math Wallet all support storing ONE coins.

Harmony Development & Roadmap

The Harmony project has been working on their protocol for over two years already and has made significant progress. Determining exactly how much work has been done can sometimes be tough. However, one of the best estimates is to take a look at the coding activity in their public repositories.

Hence, I decided to jump into the Harmony Protocol GitHub to check out what the developers have been pushing since the project launch. Below are the code commits for three of their most active pinned repos.Harmony Project GitHub Commits
Code commits to select repositories over past 12 months

As you can see, there has been quite a lot of activity and commits to these repos over the past year. It is also worth noting that there are another 16 repositories in their GitHub – some of which that also have significant activity. There may also be other work that is taking place in private repos that have not being published yet.

This is indeed quite encouraging and is a far departure from the previous ICO status quo. Projects would raise millions of dollars with nothing more than a whitepaper. In fact, the level of development that I see here is more than I have seen with other projects which ICOed 1-2 years ago.

All of this development does make sense when you take a look at the milestones the team has met over the past year. There is also much more to look forward to in their roadmap for the rest of 2020:

  • Q1 & Q2 2020: Open staking implemented, EPoS mechanism added, token swap to native ONE token implemented, stablecoins added, and HRC-721 added for branded assets. SEED becomes the very first HRC-721 token, and Harmony becomes the very first sharded blockchain to implement staking.
  • Q3 2020: Improvement to 3-second finality, and the addition of DeFi middlewares. Creation of staking wallet and an Ethereum bridge, as well as global fiat gateways.
  • Q4 2020: Auditable privacy and cross-border finance. 100% decentralized nodes and community governance.

If you would like to keep up to date with the latest from the developments from the project then you can always head on over to their official blog.

Conclusion

Given the active community behind the Harmony project it should come as no surprise that the project has been seeing increased adoption and a rise in the price of its token now that ONE is both native and Harmony is an EPoS blockchain that rewards those holding ONE tokens.

The project was able to launch its mainnet in June 2019, which is just over a year after beginning development. And despite the rapid evolution of the project it has held up well, showing the strength of its design. The token suffered alongside the entire cryptocurrency markets through 2018 and 2019, but has been coming on strongly in 2020 as demand for the token and the blockchain is seen to be increasing.

The team behind Harmony is a strong one, with a great deal of expertise in many areas that are useful for this type of project. So far the team has been able to hit its roadmap deadlines, and that’s a big positive.

The days where investors were willing to forgive late commits has passed, and these blockchain projects need to deliver what they said when they said it will be ready. Harmony has been able to do this successfully.

The largest threat to the project at this point is competition. Harmony will need to remain ahead of existing competitors such as Zilliqa (ZIL) as well as keeping ahead of any potential future competitors. So far it seems to be doing that easily,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cycles to add new functionality and improved scalability and speed.

By Steve Walters

What is Terra (Luna)

LUNA coin is used for


  • Staking to validate blocks
  • Staking to provide price feeds
  • Keep Terra currencies at their peg
  • Governance

What is Terra?


Terra is a proof of stake blockchain created for price-stable cryptocurrencies with a focus on payments and commerce.

How it works


Terra uses PoS Tendermint BFT consensus.

  • dPoS-like scheme driven by a set of 100 top validators.
  • Blocks every 6 seconds.
  • Miners need to stake LUNA to mine Terra transactions.
  • At every block period, the protocol elects a block producer from the set of staked miners, weighted by the size of the active miner’s Luna stake.

Terra stable currencies

  • Pegged to USD, EUR, CNY, JPY, GBP, KRW, and the IMF SDR.
  • Users can convert TerraKRW for TerraUSD instantly at the effective KRW/USD exchange rate.

Oracle price feeds

  • For any Terra sub-currency – TerraKRW, TerraUSD, TerraSDR – miners submit a vote for what they believe to be the current exchange rate in the target fiat asset.
  • Taking the weighted medians as the true rates.
  • Those who voted 1 standard deviation of the elected median are rewarded. Those who voted outside may be punished via slashing of their stakes.

Price stability

The system uses Luna to stabilize the price of Terra currencies by agreeing to be counter-party to anyone looking to swap Terra and Luna at Terra’s target exchange rate.

  • Price < 1 SDR, users and arbitragers can send 1 TerraSDR to the system and receive 1 SDR’s worth of Luna.
  • Price > 1 SDR, users and arbitragers can send 1 SDR’s worth of Luna to the system and receive 1 TerraSDR.

LUNA supply

  • Volatility is moved from Terra price to Luna supply.
  • This Luna dilution presents a problem for miners; their Luna stakes are worth a smaller portion of total available mining power post-contraction.
  • The system burns a portion of the Luna supply until it has reached its 1 billion equilibrium.

Miner rewards

  • Transactions fees default to 0.1% and are capped at 1%.
  • When demand for Terra increases, the system mints Terra and earns Luna in return. This is called seignorage.
  • Miners voting within the median for price feeds of price earn rewards from the seignorage.
  • The system burns a portion of earned Luna, making mining power scarcer.

More in whitepaper.

LUNA coin issuance


ICO 2020

Token Price: $0.8
Sale of total supply: 20%

Current supply: 997,406,367 LUNA

Docs


Docs

Contracts

Paper

What’s the story?


  • Payments made simple
  • Price stable currencies

Competition


  • MTA
  • MakerDAO

By Yeetfi

新手如何抄底

在币市中,每个人都希望能在合适的时间入场。低价买入,高价卖出,是我们追求赢利的理想手段,但大家往往掌握不到市场的节奏,总是在一波瀑布式下跌行情刚开始时,生怕买不到筹码,就着急买入,最终发现自己已经站在一个很高的价位,牢牢套住。

就抄底问题,本文将从以下三个部分进行阐述:该抄什么币?如何确定抄底时机?如何有效抄底?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事先声明:本文非软广,不推荐任何非主流币种,可放心阅读)

抄什么币?

币市空气币山寨币横行,这些币很大可能毫无底线一泻千里永不回头,将韭菜牢牢套紧。如果你不幸抄到这种币,很有可能血本无归。所以需要确定一点:不是什么币都值得去抄底,要对币进行精选,合理安排仓位。

了解币的分类,能帮助我们快速筛选掉很多没有价值的币种。一般来说,我们会把币分为价值币、山寨币和空气币。因为业界并没有对价值币、山寨币和空气币有具体的定义,我按照自己的理解,给大家进行一次分类,阐述下这些币的特征。

币的分类

1.价值币

价值币往往有其自身独特的价值体现,例如是一次技术革新,又或是找到了落地的商业化场景。总之,我们判断认为,能解决实际问题,并且可实现或已经实现,同时未来有成长空间的币就可以归类为价值币。如今市面上满足我心目中定义的价值币实际上就是BTC和ETH,EOS在6月之后,如果确实能落地,经受住市场考验,那也是价值币的一种。当然现在市面上比较公认的价值币不单单是BTC和ETH,我们到山寨币环节会讨论货币和代币的区别,主流的货币(coin)都可以重点关注。

2.山寨币

从代码的原创性来说,除了比特币,其他所有币都可以称为山寨币。包括以太坊(ETH),莱特币(LTC),瑞波币(XRP)等等,因为他们都是基于比特币的源代码之上,进行改进和升级之后出现的新币,因此我们也称他们为竞争币。

但当今3000亿美元的市场中,BTC只占了40%左右市值,而ETH、LTC、XRP等等市值比例越来越大,特别是ETH推出智能合约平台后,对BTC形成强有力的冲击,那我们还能说他们是山寨币吗?

实际上,可以用英文中coin和token的概念来重新定义山寨币。在英文中拥有主链的币都叫做coin,中文叫货币;而基于智能合约平台产生的币称为token,中文叫代币(个人更认可“通证”的翻译,但由于市场主流使用代币这一称谓,本文中我们使用代币指代token)。我认为token都可以叫做山寨币。看不懂没关系,我给大家两个网站,上面有分类。

英文网站(推荐):

https://coinmarketcap.com/

如图中红圈所示,可以看到分类后的结果。

要是觉得不方便,也可以看中文网站:

非小号

https://www.feixiaohao.com/

图中圆圈内,可以看到分类。

当然并不是说山寨币就不值得投资,例如各个交易平台发放的代币,就是拥有实际应用场景的代币。但各家交易平台代币是否价格虚高,是否还值得在现在投资,那是另一个问题了。

3.空气币

空气币专指没有应用场景、没有自己的主链,甚至连代码都没有的币。他们通过鼓吹自己的团队,请大佬站台背书,疯狂造势,各种拉群,目的就是ICO,就是圈钱。这样的币,虽然在开盘的时候确实有机会赚到很高的收益,但风险极高,普通人基本都是被割的命,希望大家千万远离,看到免费送糖果的一定要小心了。薅羊毛那就是另一回事了,关于薅羊毛的赚钱方法,未来的文章中会做讲解。

如何判断币的价值?

入圈的朋友都知道BTC是价值币值得抄底,但是有些朋友还是会觉得BTC价格较高且已经不能像百倍币、千倍币那样带来巨额利润(在此潘达君想说:希望每个朋友都能理性投资,切忌妄想一夜暴富,只用闲钱投资),因此想要寻找一些有潜力的价值币进行投资。

其实投资币其本质是投资一个项目,因此判断一个币是否有价值,我们需要做的是对其背后的项目进行分析判断。

这里潘达君总结一些看项目的方法和经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在此潘达君再次想说:投资是一件慎重的事情,在投资之前一定要结合信息进行独立思考判断,不要看到知乎或微信群有人说XX值得买就跟风)。

1.项目本身

很多人一看到白皮书就犯怵立马放弃,但如果真的想好好做价值投资的话,白皮书是绕不过的。这里说的白皮书是指白皮书原文(中文版翻译勉强可以接受),而不是其他人总结出的白皮书要点。通过阅读白皮书,你会对这个项目有更深的了解。在读白皮书的时候,你需要回答以下问题:

这个项目是做什么的,要解决什么问题或满足什么需求?

解决这个问题是否需要应用区块链?相比一些传统解决方案,应用区块链技术是否有突出优势?

这个项目在技术上是否有创新?是否能够解决现有的一些问题?

是否能与现实结合,未来拥有商业价值的可能性?

回答完这些问题之后,你大概就对这个项目有了基础的判断。

是不是又开始犯怵了?不用害怕,在深入研读白皮书之前,其实有一些简单的方法可以快速帮你过滤掉一些垃圾项目。

这些方法包括:

谷歌搜索某些段落,看看是否有雷同的项目白皮书(这里的雷同指的是行文用字几乎一样,多段雷同),如果类似项目白皮书写作在前的话,那么你要研究的项目很大可能是不靠谱的;

判断白皮书的行文和官方翻译版本是否易读(这里的易读指的是写作是否符合语法,没有错别字、胡乱断行、标点乱打这些情况),排版是否符合标准。这个也有用?!当然,你想想那些项目往往把自己团队和项目吹得天花乱坠,将来有可能募集到海量资金,而这样的团队居然连最重要的白皮书都敷衍了事,你觉得可靠吗?

大致看看白皮书的内容分配情况,是不是花了较多的篇幅去讲解项目本身、前景及技术实现,而不是车轱辘话来回说告诉你这个项目就是好就是好,但就是不好好跟你说说为什么好(相信我,我真的读过这样的白皮书……)。

通过这些简易方法,你能过滤掉很多垃圾项目,然后就能有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仔细研究那些通过筛选的项目(是的,这一步还是逃不掉的)。

2.团队情况

这里的团队主要是主创团队和顾问及投资人团队。

在调查主创团队时,你需要研究重要成员尤其是技术成员的履历(包括学历、从业经验等)。如果他在官网里写自己哈佛毕业,结果跟某明星一样其实是哈佛延伸教育学院毕业的,那这项目估计也是可以放下了。在这里要说明的是,我并不是觉得学历最重要,而是看重诚信。另外,如果你查到团队某技术大牛声称自己已经有七年区块链经验,但其实上家公司根本与区块链不相关的话,也要对这个项目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在调查顾问和投资人时,可以查看下他们的从业经验以及他们与项目方之间的关系。光看资历和名气是没用的,毕竟大佬站台捞一波就走的情况我们又不是没见过。

3.辅助判断

还有一些方法可以帮助你辅助判断:

①GitHub代码更新情况

一般项目会在官网挂上自己的github链接,我们可以查看其代码质量(当然,还是需要程序员朋友的帮忙)以及更新频率。如果其代码就是几行字,但是白皮书里已经将技术吹上天的话,相信我,放下它去看一集电视可能会更好。

②团队技术博客

如果团队会定期输出技术博客说明开发进度的话,那对这个团队来说是加分的,至少他们在做事。当然,并不能因此就判断这个项目靠谱,因为很有可能是骗子团队在认真骗钱呢。

③社群活跃度

去相关的社群看一下项目粉丝的讨论以及团队方与粉丝的之间的互动。国外项目可以上FB、Twitter、Reddit、Telegram群组,国内项目可留意微博、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如果这个项目关注者寥寥,整个社群一片死寂的话,那么说明市场对其是没有兴趣甚至是没有信心的。当然,社群活跃也并不能说明它就好,也有可能是官方刷假粉丝,所以我一直强调要多因素联合考察。

④相关论坛讨论

可以去一些主流的相关论坛去搜索项目相关的讨论,看一下其他人都是如何评价它的。

潘达君一般看项目大致就是遵循以上这些流程,确实比起听到消息直接买来说是很耗精力和时间,但是我觉得还是很有必要的,因为钱毕竟是自己辛苦赚的,必须要谨慎。

什么时候抄?

好了,终于进入到大家最关心的部分:究竟什么时候可以抄底?如何判断?

首先,我们要先确定一点,即什么是“底”?很多人都以为“底”仅仅指的是币价抬升又下跌再抬升这个过程中的币价底部。但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底”我称之为“相较于未来的底”,什么意思呢?举个栗子,BTC从一文不值发展到每币10刀、100刀、1000刀甚至1万刀,你如果100刀时入场,那么当时你在高点,但是相较于未来当时的所谓高点其实是底。同样地,1000刀相较于未来而言也是一个底部。那么1万刀美元是不是也是“相较于未来的底”呢?这个就不好说了,因为太多可预见和不可预见的因素都会共同影响比特币及其他主流币未来的币值。所以本文只讨论第一种情况,即如何在币价回调时抄底。

回到正题,究竟什么时候是抄底的时机呢?

首先,你要了解抄底技术指标。

抄底技术指标是什么?

不可否认,市场环境、政策消息、项目情况等等因素,严重的影响着市场的走向。我们不能盲目相信技术指标,但同时也要意识到,所有的市场情绪,最终都能在技术指标上有所体现。

那我们是否可能从技术面,分析K线图,找出抄底时机呢?潘达君接下来给大家讲解熊市底部特征以及使用成交量和MACD(指数平滑移动平均线)判断是否到底的方法。

1.熊市底部特征

图为2017年底ETC在牛市到来前的K线图。

如图所示,在熊市结束阶段,往往会伴随长时间的低交易量的价格上下震动,我们称为盘整。在盘整期间,主力为了在牛市前作准备,低价吸收筹码,导致价格上涨,之后进行砸盘,导致恐慌,价格下跌。一方面保证继续低价吸收筹码,另一方面对市场中不坚定的筹码进行清洗,保证在拉升时阻力较小,能尽可能用较低成本把价格拉升到较高位,同时也避免在拉升过程中砸盘情况的发生。因此,当主力准备拉升时,由于多次洗盘导致在震荡区间上方有很多卖单需要突破,所以往往需要进行放量。因此我们可以把长期震荡后的放量行情看作是熊转牛的信号点,考虑快速跟进操作。

2.使用MACD指标进行底部判断

在开始讲解前,我们先补充下MACD的基础知识。

MACD,Moving Average Convergence and Divergence,中文成为“指数平滑移动平均线”。

我们先不用理会其实现原理,但需要了解几个概念。如上图所示,红框内是火币网的MACD曲线,可以看到很多围绕中心线上下波动的柱状图:

当红色柱状图处于中心线上方时,表示市场多头势能较强;

当红色柱状图处于中心线下方时,表示市场空头势能较强;

红色柱状图越高,表明势能越强。

关于MACD的具体实现原理,我会在下一篇文章中进行讲解,届时也会给大家分享MACD的几种实战方法。

现在我们来看看如何使用成交量和MACD来判断市场是否见底。

依然2017年ETC在牛市到来前的K线图。

先说现象:我们看到左边箭头处,价格首先跌倒了底部,出现天量下影线,之后横盘进入震荡区间。在整个震荡区间内,势能不断萎缩,量能虽有一些波动,但也非常乏力,和刚刚跌入底部时的交易量相比,成萎缩的态势。注意看图中中部和后部两组箭头,在经历之前一段时间的震荡洗盘后,主 力在中间一组箭头位第一次尝试探底,测试盘面中不坚定筹码的数量,这次试探中交易量和势能都同时升高,但相比之前来说已经严重萎缩;在最后一组箭头位置,主力对盘中进行了二次探底,出现下影线,并且和第一次探底相比,不论是势能还是量能都成继续萎缩的态势。这种价格下跌但交易量和MACD反而缩小的情况,我们称为底背离。

再说原理:我们可以设想,当市场中价格探底或是冲顶时,往往伴随着多空双方激烈的博弈,所以在正常情况下会有较大交易量发生。当价格下跌底部位置一次比一次更低,但交易量和MACD变化反而一次比一次更小时,我们认为这时市场趋于稳定,主力的砸盘已经很难吸收到筹码,所以这时主力往往在寻找时机,跟随大环境快速拉升盘面,也就意味着牛市很可能在接下来不远的时间内到来。所以,出现底背离现象时,可能市场已经到了底部,是埋伏入场的时机。

回答具体的入场时间点是不切实际的,但通过技术指标,再结合市场环境等因素(市场大环境也非常重要不能忽视,我们之后会详细写一篇分析市场环境判断市场消息真假的文章),我们可以大概率猜测到市场是否见底。

抄底的方法是什么?

我们现在了解我们要抄底的目标,也知道了如何判断入场的时机,那正确的抄底姿势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很简单,两种方法:分批入场;价值定投。

切忌梭哈!切忌梭哈!切忌梭哈!

即便当你看到多种信号证明牛市将要来临,也要根据入场的成功概率,分不同的仓位,进入市场,根据市场情况,及时调整。不论在任何市场中,生存是第一要素,当你满仓梭哈时,就承担着被一棒子打死的风险,你说你百分百有把握,试问有几人真能把握市场,未知因素肯定存在,所以根据自己判断概率进行仓位控制,通过市场反馈不断调整持仓方式,才能不做韭菜,成为长期盈利者。

当然也可以价值定投。

为自己设置定投时间或者价位,当到了预期的时间或价格,按照计划逐步买入。这样操作一段时间后,你的成本会控制在市场的均价附近。当市场价格达到你的预期之后,再将手中的筹码出售,不能一夜暴富,但保证收益!

By 潘达

拉盘砸盘群是怎么割韭菜的

在币圈,消息是最重要的事情,没有之一。

任何人都知道,比别人早一步知道利好和利空消息,就能赚到一大笔钱。

但是你知道,比别人早 10 秒获得一条消息需要付出什么代价么?近日一个外国记者在 Telegram 群中卧底得出了答案:

想要比其他韭菜早 10 秒知道庄家的砸盘消息,就要付出 10 个比特币的价格。

01、一个全新的割韭菜套路

各位看到这篇文章的大佬们、韭菜们,你们应该都经历过各种币的空投、预售阶段,在微信上看到一些人发「点击就送166/188个币,邀请好友再获88个币」的广告。

顺着链接科学上网、下载电报,然后加群,看到这个群从原本的几百人变成几千人,然后几万人。整个过程快的只需要数小时,慢的两三天就可以到了。

至于进群的目的:薅羊毛的投机心理,反正来都来了,万一这个币翻个倍呢。

随后,这个币顺利完成预售、众筹,顺利上交易所,发放空投奖励,然后庄家把价格做到几倍,有韭菜上钩开始买。等这个币彻底火了,最后庄家开始砸盘,数倍套现走人,留下一地鸡毛和一群被套得死死的韭菜。

这是不少虚拟货币的日常状态。你以为这就完了?当然没有,这些被套牢的韭菜虽然已经没有了价值,但是这个币对于头脑聪明的庄家来说,依旧是一笔不菲的财富。

BlockBeats区块律动近日在外网发现了一个全新的割韭菜套路,它的残忍程度比去交易所随便买币被套更残忍、更血腥,这就是今天要说的——拉盘砸盘群。

如果说币市的涨跌是因为信息的不对等造成的,那么拉盘砸盘群则是利用人为制造的信息时差来进行金融诈骗,只需要 30 分钟,就可以从数万人手中套出几十万美元的非法收入。

02、人为制造的信息时差

拉盘/砸盘群的原理很简单,就是利用信息时差。

什么是信息时差?

就是先把庄家砸盘的消息告诉一批人,等这批人出币完毕再告诉第二批,一批比一批的人数大。知道从未付费入群的你——也就是韭菜,知道所谓「内幕消息」的时候,其实已经是第 6~7 批了。

庄家目前一般在 Discord 和 Telegram 上建立两个公共房间/频道,随即开始宣布「这是一个大庄家建的群,有非常雄厚的比特币和以太坊资本,准备对某个平台的虚拟货币进行拉升操作,请留意。」

这个拉盘群显示下一次拉盘的时间是美国东部时间2月10日下午1点,交易所是币安,使用比特币交易

如果你想看到这个拉盘群的动向,庄家会要求你将庄家群的消息分享到自己的社交网络,拉更多的好友入群。

攒到足够的人之后,你在这个房间的等级就会提升,就可以进入 Discord 房间里#pump-info(拉盘信息)的另一个公共频道。

这个时候,你将进入内幕消息交易阶段。在庄家动用自己的资本拉盘的时候,你将获得相关的信息,在低位买入,等待时机高位抛出。这个过程,完成了和 ICO 空投的病毒式传播一样的过程。在很短的时间里,一个 Discord 频道就可以得到数万个成员。

但是这里有一个人为设置的信息时差,你会发现这个频道里有几万人在等待信息投喂去进行交易。

然而,你会发现庄家还设置专门的#Premium(高级群),这个高级群里,将有用比#pump-info(免费群)更高的权限,会比 #pump-info 的人快 5-6 秒获得拉盘信息。

即,当 #pump-info 群里的人收到消息的时候,#premium 群里的人已经在更低的价位上买入了虚拟货币。

想要进 #Premium 群吗?先要交 5000 美元。

一般人掏不起这个钱,同时也觉得这个钱和他们几十美元套利的收入差距太大,投入产出比不高,所以就会选择在 #pump-info 群里呆着,等待消息投喂。

你以为 #Premium 群就已经是第一手的消息了吗,太天真了。在庄家的核心群里,还有更多的秘密。

在 #Premium 群之上,还有庄家的核心群。

这个核心群也是可以付费进入的,但是价格要比 #Premium 更贵,通常要 1-10 个比特币才能进入。

这个群的设置与 #Premium 群的设置几乎是一样的,群内成员可以比 #Premium 群早5-6秒买入虚拟货币,买入价格更低,在高位抛出的时候获利更多。

至于核心群之上是否还有更多更核心的群,我们不得而知。

4

拉盘群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和对应的权限

于是乎就有了这样的拉盘流程:

….–》核心群–》高级群–》普通群–》…

….–》发布消息–》6秒后–》12秒后–》…

5

开始拉盘之后,专家会统一设置一个拉盘高位,并且要求所有人在到达这个高位之前不准做出售动作,美其名曰「有钱大家一起赚,不到顶点不撒手」。但是这个高位,谁来决定呢?

除了最核心群的人之外,其他人只能傻等。当你发现自己扔进去的几十美元突然变成 100 多美元的时候,这个时候头上有个声音告诉你「朋友,顶点还没到,别抛,一会赚 2 倍!」,想必你是不会抛的。

6

庄家让韭菜买的币以公告的形式展示

在短短的几分钟内,一个原本没有交易量,币值到底的垃圾币,突然暴增数倍。好一场币圈大戏,是有重大利好消息吗?当然不是,庄家砸盘的大戏才刚刚开始。

7

庄家给出的拉盘信号演示图例

还记得上面人为制造的时间差吗?对,就是那加起来 12 秒的时间差。

核心庄家群会首先宣布消息「砸盘,卖出!」,6 秒后在 #Premium 群宣布「庄家已经砸盘,快卖」,12 秒后 #pump-info 群的人才能收到消息开始卖出。而对于完全没有加群的局外人来说,可能需要 1~2 分钟才能反应过来有人砸盘了。

卖出的动作从第一秒就开始进行,直到韭菜们发现自己的币已经卖不出去的时候,这场戏才算结束。

拉盘群在炫耀自己的战果:拉盘过程中交易量高达400比特币,约合500万美元

拉盘/砸盘群会通过炫耀战果,不断地诱惑新人进入骗局。

戏越做越足,越来越真,越来越多人上当受骗。在外媒Bitfall的一篇文章中提到,只需要 25 比特币就可以把一个垃圾币拉起来,然后忽悠几万人参与。按照拉盘群的说法,25 个比特币带来了 400 比特币的交易,庄家赚到手抽筋,韭菜哭到上天台。

03、如果这种事情发生在股市

全球的股票市场都有立法明令禁止庄家做盘、故意设局来拉高股价后抛售的行为,《中国证券法》也有规定:

禁止利用资金、持股优势操作证券交易价格、禁止与他人串通约定相互买卖影响交易价格和交易量、禁止自买自卖影响交易价格和交易量、禁止利用内幕信息或虚假信息操作交易价格等等。这些行为属于违法行为。

Discord 这个原本就已经很出名的语音游戏平台,在去年 12 月底炒币潮开始之后,流量又进一步上涨。

在一个名叫 pumpand.win 的网站上,更是罗列这近百个拉盘砸盘群。可以想象每天几十万人攥着几十美元以试一试的态度来跟着庄家买虚拟货币,随即几十美元被庄家套走的的惨状。

在社交媒体上,这类行为完全不受控制。更多地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人在这里被诈骗,我们甚至怀疑不少交易所也在其中参与。

By 猎云网

为什么以太坊手续费越来越高

gas到底是什么?为什么现在以太坊网络上的交易费用这么高?有哪些方法可以降低交易费用?您将在本文中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让我们先从gas到底是什么开始讲起吧。

什么是gas?

gas是用于测量在以太坊区块链上执行特定操作所需的计算工作量的单位。

这个名字本身并不是偶然选定的。gas其实类似于汽油,后者作为汽车的能量保证汽车可以正常行驶,以太坊网络上的gas为交易行为进行“加油”,并允许用户执行不同的操作。

在以太坊区块链上的每一个操作,或者准确地说在以太坊虚拟机(EVM)上的每一个操作都有一个相对应的gas成本。例如:将两个数字相加要花费3个gas;获取账户余额会花费400个gas;发送一笔交易花费21000个gas。

智能合约通常包括多个操作,这些操作加起来甚至可以花费数十万gas。

有趣的是,gas价格本身并不能告诉我们在某笔交易中需要支付多少钱。要计算交易费用,我们必须将gas的乘以gas价格。

gas的价格单位为gwei,,gwei的单位比ether要小,1 gwei等于0.000000001 ETH。我们可以把它们之间的关系看成是美分和美元。

例如,假设我们想发送一笔简单的以太坊交易,如果ETH的价格为1800美元。大多数流行的以太坊钱包(如Metamask)会估算必要的gas价格,并允许我们在快速、中等和慢速交易确认速度之间进行选择。让我们假设如果我们想在一分钟内确认我们的交易,钱包估计gas价格将设置为100gwei。

我们现在可以快速计算出,这样一笔交易我们需要支付3.78美元。我们将发送一笔交易的gas成本(2.1万gas)和gas价格(100gwei)相乘,就等于2100000 gwei,也就是0.0021 ETH。在ETH价格为1800美元时,这笔交易的手续费是3.78美元。

ETH的价格和gas之间有什么联系

值得一提的是,gas只是一个抽象单位,它仅存在于以太坊虚拟机中,用户实际上总是在以太坊网络中支付交易。

使用单独的单位来度量计算工作的主要原因是这样可以将其与ETH的价格进行分离。

这意味着ETH价格的增加不会改变交易成本。如果网络活动保持不变,而随着ETH的价格上升,我们应该会看到gas价格的下降,因此以ETH衡量的最终交易成本应该保持不变(美元价值)。

但是ETH的价格上涨通常与以太坊网络上活动的增加相关,这杨就会增加交易成本。

现在,让我们看看网络活动的增加究竟是如何导致交易成本上升的。

首先,所有的交易都被发送到以太坊的内存池(mempool)中。所有没有处理的交易都在等待矿工们将它们取走,并将它们打包到下一个以太坊网络的区块中。

矿工由于受到激励,会首先选择gas价格最高的交易,因为他们通常会在固定的工作时间中选择价格更高的交易。

以太坊的协议也限制了矿工们挖出一个区块中可以包含多少笔交易。这是由每个区块的最大gas限制决定的。在撰写本文时,这个限制被设置为12.5M gas。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假设内存池中只有简单的ETH交易,每个交易花费21000 gas。一个矿工可以打包595个这样的交易。假设内存池中有1000个待处理的交易,矿工将通过按gas价格对所有待处理的交易进行排序并选择595个付费更高的交易进行打包。

目前的收费模式基于的是一种简单的拍卖机制,希望自己的交易被矿工处理的用户首先必须以高于其他人的加以费用获得区块中的位置。这样反过来又推高了gas的费用,尤其是当很多用户有紧急交易需要确认的时候。

我们为什么需要gas

为了更好的解释gas,我们需要首先理解为什么gas会存在。以太坊虚拟机作为一个图灵完备的机器,它允许执行任意代码。虽然这是使以太坊如此强大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它也更容易受到halting problem的影响。halting problem是指从一个任意计算机程序的代码和输入来确定该程序是会结束运行,还是会永远继续运行。

如果没有gas,用户就可以执行一个永远不会停止的程序,其中的原因可能是代码有问题,也可能是有人作恶。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以太坊引入了与每个操作相关的gas成本,这将防止程序处于永远运行的状态,最终使整个网络陷入停滞状态。

除了gas价格,每笔交易也有一个gas限制,它必须等于或高于成功执行特定交易所需的预期gas数量。

以太坊虚拟机在执行事务中的每个操作之前,会检查是否有足够的剩余空间用于该操作。如果剩余的gas不够,则使用“out of gas”来还原整个交易,并回滚所有状态。即使交易失败,用户仍将为矿工已完成的工作量支付交易费用。这也是为了避免人们发起对网络的恶意攻击。

如果交易消耗的gas比最初预期的少,那么剩余的gas被转换为ETH并退还给发送者。

同样重要的是,以太坊上的所有操作都要有正确的gas成本;否则,它可能成为另一个攻击目标。其中一起攻击发生在2016年,这导致以太坊网络的硬分叉,最终系统重新对某些简单的操作进行了定价。

现在,由于我们对gas有了更多的了解,让我们来看看最近一段时间交易费用上涨的情况,以及一些可以降低现在和未来交易成本的解决方案。

以太坊的高额费用

随着去中心化交易所(DEX)创纪录的交易量,DeFi借贷平台锁定总价值越走越高,很多Yield Farming的项目创造出了很多机会,并且网络上制造出来的NFT(非同质化代币)越来越多,以太坊网络异常繁忙。

这导致了人们对区块空间的极高需求,也反过来推高了交易成本。

支付超过10美元的ERC20转账或支付50-100美元的Uniswap交易已经司同见惯了。当然,收费过高并不是好事儿,因为它让小玩家很难参与以太坊的生态系统。

幸运的是,已经有多种解决方案可用,或者正在积极地研究。让我们来看看其中一些最重要的解决方案吧。

第2层扩展方案和Eth2

第2层扩展方案是一种解决方案的术语,它通过处理链下交易来帮助提高主要以太坊链(第1层)的能力。除了提高交易速度和交易吞吐量外,第二层解决方案还可以大大降低交易费用。

Loopring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是建立在第二层网络上的去中心化交易所。该平台最近锁定的总价值达到了2亿美元,日交易量超过1000了万美元。

另一个项目Matic近期刚改名为Polygon,它在Plasma+PoS链上的锁仓量也超过了2000万美元。

一种更通用的解决方案——基于optimistic rollups的Optimism也正在推出当中。它的推出非常重要,因为它将允许DeFi智能合约以类似于它们在主网上的交互方式在第二层网络上进行交互。

可以进一步增加第2层解决方案采用的方式是直接参与现有的第2层网络项目。这可以进一步降低交易成本,因为用户可以直接将他们的ETH从交易所转移到第二层解决方案,如Loopring。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第2层扩展的信息,请查看这篇文章

除了第二层扩展方案,从长远来看,另一个可以降低交易成本的解决方案是Eth2,它引入了分片(sharding)技术和权益证明(PoS)机制。您可以在这里了解更多有关这些概念‌的信息。

EIP– 1559

EIP-1559是优化交易成本的另一个解决方案。

尽管该提议不会对降低交易成本产生直接影响,但它将通过调整费用峰值和限制超额支付交易的数量来优化收费模式。这将使交易费用更容易预测。

EIP-1559有望在2021年初实现。

优化gas的使用

除了使用第2层的扩展解决方案和等待其他改进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技巧可以帮助我们降低主网的交易成本。

首先,如果我们没有任何紧急交易,我们可以尝试找到一天中gas价格最低的时间。

除此之外,我们应该经常通过另一个可靠的来源(如https://ethgasstation.info/)来检查我们钱包里预估的gas费用。

交易所1Inch使用的另一个技巧是降低CHI代币的交易费用。这些代币必须在主要操作的同时燃烧,这允许减少交易中花费的gas总量。

这可以通过利用以太坊虚拟机的机制实现,该机制在释放存储空间时退还gas。当CHI代币生成时,以太坊网络上的虚拟智能合约就会被创建。燃烧gas会破坏这些合约,并产生gas的退款。

其他链的情况怎么样?

那么以太坊之外的其他区块链链的情况怎么样呢?

毫无疑问,最近一段时间以太坊的高交易费用导致其他一些区块链捕获了大量的用户和交易量。

当然,很难说有多少是昙花一现,多少可以捕获长期用户。

说到这里,我们必须要记住,有些链并不是完全去中心化和无许可的。它们实际上是创建了一个假的DeFi生态系统,可能玩起来很有趣,但实际上与使用中心化交易所没有太大不同。

By 巴比特

以太坊GAS怎么计算

Gas 中译是:瓦斯、汽油,代表一种可燃气体。 这形象地比喻以太坊的交易手续费计算模式,不同于比特币中直接支付比特币作为转账手续费, 以太坊视为一个去中心化的计算网络,当你发送Token、执行合约、转移以太币或者在此区块上干其他的时候,计算机在处理这笔交易时需要进行计算消耗网络资源,这样你必须支付燃油费购买燃料才能让计算机为你工作。最终燃料费作为手续费支付给矿工。

与比特币不同的是,无论交易成功与否,你都需要为此支付燃料费。这是因为即使交易失败,矿工依旧为此交易进行校验和计算,消耗了资源。同时你也无法在钱包中直接设置支付多少燃料费,因为实际燃料费是矿工根据计算得出的,并记录在包含此交易的区块中。

当你听到别人谈论 gas 时,实际是在讨论两个概念:gasUsed 和 gasPrice,默认情况下是指 gasUsed。你可以把 gasUsed 看成是汽车所需多少升燃油。把 gas price 看成是燃油单价。

对于汽车,每升汽油6.46元(price),10 升汽油就是64.6元。对于以太坊,每gas是20Gwei(price),21000 个 gas 就是 20*21000 Gwei= 420000 Gwei= 0.00042 Ether。也就是说本次交易手续为 0.00042 Ether。

Gwei是以太币的一种计算单位,具体见文末附录:以太币单位

Gas Used

那么,以太坊这台计算机在处理交易时是如何统计计算量的呢? 以太坊有专门的虚拟机处理交易,虚拟机根据交易中确定的一个一个的操作指令进行逐个处理, 而每个操作指令都有明文规定的Gas消耗量。 比如执行一次加法运算将消耗 3Gas, 这样交易需要消耗多少Gas完全取决于执行完交易中的所有操作指令的累计Gas, 交易执行完成时虚拟机将反馈总消耗Gas量,称之为 gasused。 而你所需支付的手续费等于gasPrice * gasUsed

指令Gas UsedNotes
STOP0停止执行
ADD3两个数相加
MUL5两个数相乘
SUB3两个数相减
DIV5两个数相除

更多细节请参见:Gas清单

Gas Limit

因为手续费等于 gasPrice * gasUsed,用户在转账,特别是执行智能合约时 gasUsed 无法提前预知。 这样存在一个风险,当用户的交易涉及一个恶意的智能合约,该合约执行将消耗无限的燃料, 这样会导致交易方的余额全部消耗(恶意的智能合约有可能是程序Bug,如合约执行陷入一个死循环)。

为了避免合约中的错误引起不可预计的燃料消耗,用户需要在发送交易时设定允许消耗的燃料上限,即 gasLimit。 这样不管合约是否良好,最坏情况也只是消耗 gasLimit 量的燃料。

然而,一笔交易所必须支付的燃料已经在区块中通过该交易已执行的计算量记录。 如果你不想支出太多燃料,而故意设置过底的 gas limit 是没太多帮助的。 你必须支付足够燃料来支付本交易所必要的计算资源。如果交易尚未执行完成,而燃料已用完, 将出现一个 Out of Gas 的错误。特别注意的是,即使交易失败,你也必须为已占用的计算资源所支付手续费。 比如,你通过合约给 TFBOYS 投票,设置 gasPrice=2 gwei,gasLimit=40000(实现投票需要40001的燃料开销), 最终你投票失败且仍然需要支付 40000*2 gwei= 80000 gwei= 0.00008 ETH。

另外,如果最终 gasUsed 低于 gasLimit,即燃料未用完。则剩余燃料(gasLimit – gasUsed )将在交易后退还给你。 比如你发送 1 Ether 到另一个账户B,设置 gas limit 为 400000,将有 400000 – 21000 返回给你。

21000 是标准转账交易的gasUsed。因此一笔标准的转账交易你可以设置 gasLimit 为21000。

Gas Price

因为你所需要支付的燃料费为燃料单价(gasPrice) * 燃料开销(gasUsed),如果你想让交易花费更少, 你能够做的是降低你愿意支付的燃料单价。 另一方面,降低燃料单价的坏处是交易可能需要等待很长时间才被打包到区块中。

这是因为交易燃料费将归属于挖出本区块的矿工。当矿工挖矿时,他需要决定哪些交易放入到区块中,可以随机选择交易, 也可以不包含任何交易。为了鼓励让矿工将你的交易放入区块,你会考虑将燃料单价设置得足够诱人,已确保能优先放入区块。

但这还是一厢情愿,因为这个最终取决于矿工。大部分矿工遵循一个简单策略,优先打包本地交易, 将接受到的交易按燃油单价从高到底排列,依次放入区块中直到塞满区块,或者直到低于矿工所设置的燃料单价底限。

如果你着急交易,高燃料单价会使得你的交易排在别人前面。 如果不着急,你只需设置一个足够让矿工包含你交易的燃油单价即可。

一般情况下:

  • 高燃料单价为50 GWEI 的交易几乎总能放到下一个区块。
  • 高燃料单价为22 GWEI 的交易通常会把它放到未来的几个区块中。
  • 高燃料单价为8 GWEI 的交易通常会在未来几分钟内放入区块。

下图是最近1000个区块中不同燃料价格对交易确认时间的影响:

可以因为当前以太坊的交易处理性能(15笔/秒),当出现交易高峰期拥堵时,你需要考虑调整燃料单价, 比如在Token创建后,抢购火热,为了中签你需要设置更高的燃料单价,以能够优先抢购Token。

在设置燃料单价时,你还需要考虑加密货币的价格波动,相对人民币随时都涨跌20%。 按人民币考虑,之前的交易 10 gas price 相当于0.3元,而现在可能已经是0.4元。 所以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尽量调低燃料单价。而当网络中大部分交易都是较低燃料单价时,矿工也会去调整他的底限。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该设置多少燃料单价才合适呢? 你可以到ethgasstation网站上查看。它将告诉你现在整个以太坊的情况,并给你建议的燃料单价,下图是当前的燃料单价设置建议。

"以太坊交易燃料单价设置建议"

附录-以太币的计算单位

  • Kwei(Babbage) = 10**3 Wei
  • Mwei(Lovelace) = 10**6 Wei
  • Gwei(Shannon) = 10**9 Wei
  • Microether(Szabo) = 10**12 Wei
  • Milliether(Finney) = 10**15 Wei
  • Ether = 10**18 Wei

By 虞双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