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Decred币

币圈里也分板块,Sound Money (可信货币)、Defi、Web3.0、平台币、匿名币、Layer2 还有各种应用的币等等各个板块。

其中 Sound Money (可信货币)板块一直都是牛币集中营,可信货币板块有比特币的龙头效应,大众认知高,题材大,有足够的容量和流量,优质价值储存有较长的周期,成为了币圈投资者最爱的板块之一。而不同于公链,现在公链的趋势就是启动市值高,投资周期短,生态护城河优势明显,竞争格局固化,已经很难诞生出大牛币。

目前前沿机构最看好的未来三个投资板块就是可信货币、Defi 和 Web3.0,而 Defi 很多优质项目都没发币,Web3.0 尚待时间发酵,可信货币就成了目前承载未来最大量资金的板块

可信货币板块就是币市中的大消费板块,BTC 就是价值标杆茅台。而这个板块一样也会像大消费板块诞生很多的可口可乐、亨氏等等牛股。

可信货币板块比其他一些板块好选的原因在于,可信货币板块很大程度上可以依靠一些指标来选出来,比如说算力、比如说社区、比如说采用度、又比如说矿机与矿池的支持。也可以通过大众认知度的,结合自下而上的选币方式。而比如说公链,有太多的不可知,谈生态、谈应用、谈日活?这些一开始我们都觉得很靠谱的指标都变成了套我们的虚货。

Decred 靠什么?

可信货币板块竞争格局

在可信货币板块中,可以分为比特币与分叉币以及山寨竞争币两大类。比特币与分叉币中以比特币、BCH 和 BSV 为首。而山寨竞争币中,以 LTC 为首。这四个币种占了前十币种的四位,分别是第一、第四、第五和第七。

而在二线阵营中,比特币与分叉币以 BTG (市值 37)、BCD (市值 50)为代表,山寨竞争币以 Doge (市值 32)和 Decred (35)为代表。

什么策略可以十年如一

投资加密货币有各样的策略,比如价值投资、技术分析、内幕消息、量化策略、主题投资、事件驱动等等。在上述的投资策略中,我个人深刻地认为,在低估时买入优质的资产,才是最可持续和行之有效的。买入优质的资产,在中短期经常是无效的,而在长期,价值是要回归的

我想很多老韭菜都已经认识很深刻,内幕交易(听消息)经常在监管不力的币圈用来割韭菜,由于市场太小技术分析对于大部分币种而言也无效,事件驱动策略促进的短暂热情也很容易让人追高,量化交易水太深骗子太多。对于很多散户投资者而言,买入优质的低估资产,是最为可行的大概率投资。

那在可信货币板块中,什么是被低估的优质资产呢?毫无疑问,Decred。BTG/BCD 本就在 17 年分叉币热潮中虚高,至今依然有很多人认除了 BCH 以外的分叉币都是骗子项目。Doge 项目开发一直为人诟病,能有今日的成就很大程度因为恶搞文化加身。而唯有 Decred,在可信货币板块的二线阵容中,社区凝聚,稳扎稳打,定位准确,所缺乏的只是关注热度,Decred 是可信货币板块的低估币,只需要一把火,它便会被燃起长牛。

Decred 靠的是什么?

Decred 靠的是什么?治理,社区认可,链上指标,扎实开发。

Decred 的治理

Decred 的治理

Decred 的标签就是治理,是第一个尝试真正正式治理系统的区块链之一。Decred 之于比特币,你也可以看做 Tezos 之于以太坊。无论在任何时候,人们都拥有对更美好治理机制的需求。我们对比特币和以太坊的不满,已经不在于技术,而在于治理,而这种不满,促使所有利益相关者,诞生了我们需要一个拥有更美好治理的理想。

尽管人也会经常质疑治理无用不值得尝试,但如果民主宪政真没有用完全不值得一试,为何不看看大家投票的脚 ,为何大家的脚为何往外跑。而以后,集权社区的脚一样会往外跑。

Decred 的混合共识系统试图弥补了 PoW 和 PoS 的漏洞。PoW 矿工创建区块链并获得部分区块奖励。PoS 利益相关者购买票证;获得一部分区块奖励,参与链上和链下网络治理,并验证矿工发现的区块。

有关 Decred 治理的要点是:

  • PoS 投票者以某种方式为区块验证做出了贡献,从而赋予了他们对 PoW 矿工的授权
  • 持票人在链上投票接受或拒绝共识规则的更改。
  • 持票人投票接受或拒绝有关 Politeia (区块链公共提案系统)的预算和政策建议。
  • 通过评论和 Reddit 风格的上 / 下评论投票参与 Politeia 的人对支付 0.1 DCR (〜$ 2)注册费的任何人开放。提案的每个 DCR 费用为 0.1。
  • 工作(通过几乎所有公共场合)通过 Github 存储库和聊天室(在 Slack,Discord 和 Matrix 之间桥接)进行协调。这些聊天室在治理中也发挥着作用。

各个利益相关者团体(矿工,用户,开发人员)都加入了这个统一的利益相关者选区,其决策权与其所承担的数额相称。与一个项目相比,这简化了治理,在项目中,各个利益相关者群体在如何为项目施加权力方面有不同的承受能力(有时会导致生态系统陷入僵局或破裂)。

标签治理的项目很多,而 Decred 投票率相对较高,从 19 年的数据上,链上治理大概为 15% 钱包地址参与(0x、MKR、ANT 等项目只有 1-5% 地址参与),链下投票率大概为 30%。尽管绝对参与度还是比较低,但完全吊打其他项目。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 Decred 的治理,可以阅读以下两篇文章:

《Decred 治理:一种迭代方法》,作者是 Coinbase 的 Max Bronstein。

《加密货币公共品 —— Decred 章节》,作者是 Decred 社区 Richard Red

Decred 的社区认可

Decred 的社区认可

在治理的一节已经说过,Decred 的治理参与度是所有项目中最高的之一。高参与度,就是社区认可和凝聚的体现。导致参与度,其中一个原因是代币分发模式。

经典的 PoW 模型有利于拥有廉价电力和资本来投资挖矿基础设施的实体。但模型受到挖矿中心化和 51%攻击的影响,哈希率超过一半的矿工或矿池可以临时控制区块链和交易。

经典的 PoS 模型偏向于早期采用者,他们通常在初始发行期间就积累大量代币。PoS 的好处包括降低基础架构成本以及任何用户直接参与网络治理决策的能力。仅也存在富人越来越富的问题,使 PoS 矿工可以控制区块链。

Decred 的启动是将一小部分供应分配给专门的利益相关者。空投的注册是向公众开放的,但是参加者的总人数上限为 5,000。上限的目的是确保那些致力于帮助项目发展的利益相关者将比被动持有者享有优先权。空投最重要的理由是网络的 PoS 层在启动时需要质押以防止链式攻击。作为同时具有 PoW 和 PoS 的系统,Decred 需要一种方法来将 DCR 掌握在可以帮助保护链的社区认同者手中

社区认可还体现在精英的认可上。早在 17 年,莱特币创始人 Charlie Lee 就明确发表过推特说“Decred 基本上是正确版的 Dash,做到了 Dash 想做的,我真的相信 Decred。”,同时他后来也在推特公开恳求币安上线 Decred。另外,币圈著名的估值理论专家 Placeholder Capital 创始人 Chris Burniske,也是胖协议作者 Joel 的合伙人,他也是 Decred 的死忠。另外还有上文提到的 Coinbase 的 Max Bronstein 等一批币圈精英表达过对 Decred 的喜爱和认可。

价值投资 | 为什么说 DCR 是可信货币板块的低估长牛币

莱特币创始人李启威为 Decred 打 Call

价值投资 | 为什么说 DCR 是可信货币板块的低估长牛币

Placeholder 创始人 Chris Burniske 为 Decred 打 Call

Decred 的扎实开发

Decred 的扎实开发

在过去的几个月中,DCR 接连推出了三个新功能。去中心化交易所(DEX),隐私性功能以及目前处于测试网阶段的 DCR 闪电网络

DCR DEX 使用对等原子交换,DCRDEX 是免费的且去许可的。订单将在 10 秒内伪随机匹配,DEX 还旨在通过使用链上交易来防止刷量交易。

CoinShuffle ++是 Decred 采用的隐私性技术,用于创建 CoinJoin 交易的非托管流程。通过在 DCR 钱包中实现 CoinShuffle ++,输出地址被完全匿名,这样任何对等点或服务器都无法分辨哪个输出属于哪个对等点。

价值投资 | 为什么说 DCR 是可信货币板块的低估长牛币

Decred 与隐私币种功能比较

截至十月,约有 15%的购票活动是通过隐私交易进行的,匿名总集约为流通中所有 DCR 的 7.5%。据截止到 12 月,CoinShuffle ++在三个月的时间内进行了 174 万笔隐私交易,占所有 DCR UTXO 的 16.1%

价值投资 | 为什么说 DCR 是可信货币板块的低估长牛币

Decred Github 活跃度

Decred 的链上数据与算力

链上数据

从 2018 年 1 月到 2019 年 8 月,每月活动地址有所下降,但最近活跃地址飙升至历史新高,这可能与新发布的 CoinShuffle ++隐私功能有关。活动地址的突然连续增加描绘了乐观的景象,这表明链上使用或兴趣的急剧增加。参考下图的蓝色填充部分。Decred 也是在 19 年为数不多的活跃地址增加的项目之一

价值投资 | 为什么说 DCR 是可信货币板块的低估长牛币

算力

去年年初,Decred 的哈希率呈爆炸式增长。自 2018 年 6 月以来翻了几十倍,原因与随着能够挖掘 Decred 的 Blake256 哈希算法的 ASIC 开始上线有关。而现在的算力依然保持高位。

价值投资 | 为什么说 DCR 是可信货币板块的低估长牛币

结语

结语

可信货币板块是一个可以十年如一的板块,比特币可以拥有十年,也还可以再拥有十年,依然会好好的。

Decred 是这一个板块里面,另一个可以十年如一的币种。定位扎实、开发勤勉、社区凝聚、指标优秀。这样的资产是非常优质的资产,大概率可以长时间的存续,并且为持币者创造更多的价值。而且你对比一下他同档次对手,BTG/BCD/DOGE,Decred 的在这个档次的存在就是一种碾压,Decred 在这个板块,价值完全被大大低估,进入一线行列,只是时间问题

Decred 还有治理,欧美人特别喜欢治理概念,欧美人也特别喜欢 Decred。你也许会说,国情不同,但我坚信只是社会认知维度上时间的不同步,在很多行业和社会发展,欧美的现在,在很大程度上,也会是我们的未来。以欧美的现在配置偏好,看我们的未来,大概率也会对。

投资只有三件事,选好,买好,拿好。选择拥有好定位、好社区、好开发、好指标的币种。 在市场被低估时候买入,等待市场的一把火燎原,旺到啊极致卖出。

投资加密货币,就是买资产。坚持价值投资,坚持低估买入优质加密货币,才是真正的与币圈共同成长。

By 亏块链日记

什么是Decred(DCR)币

一、项目简介

DCR是基于社区管理系统集成到区块链中的一种开放的、渐进的加密货币,类似于比特币和达世币。但它创新性地在区块链中集成了治理机制,通过PoW(工作量证明)和PoS(权益证明)混合机制解决了比特币的主要治理问题,它的目标是成为继比特币之后最好的世界性的支付型数字货币。

二、团队介绍

Decred(DCR德信币):一个拥有比特币血统,目前价值被低估的支付型的数字货币配图(4)

Decred的开发人员主要来自于比特币于bitsuite项目团队,创始人是 Jake Yocom,2013年曾带领团队参与过比特币生态系统的开发。

Decred团队的两位顾问Charlie Lee和Jimmy Song在区块链行业内都大有来头。Lee李启威是莱特币的创始人,在行业内知名度很高。Jimmy song曾在多家初创公司担任开发人员和程序员。

DCR团队在币圈大名鼎鼎,团队技术实力雄厚,对区块链有自己的理解、执行能力特别强,现在Decred规划的大部分功能基本已经实现,最重要的是参加过数字货币之王——比特币系统的开发,能够参与到core团队的,实力必定是过人的,这也成为DCR项目的一个很重要的营销点,也为项目加分:不少。

总的来说,DCR的核心开发团队是币圈一流的区块链开发人员,创始人经验丰富,多位核心人员为原来比特币开发团队成员,在数字货币的认知与技术是十分有优势的。

所以对于DCR团队个人认为是比较靠谱,不管是开发经验还是开发技术上,都能够胜任DCR项目的开发与推进,团队展望良好。

三、技术特点

DCR在技术上主要有以下几个创新亮点:

1、採用先进的混合工作量证明POW+POS

比特币是基于PoW挖矿算法的,随着这两年矿池的发展,算法已经集中到几家挖矿公司手里,比如比特大陆、嘉楠耘智、蚂蚁矿池等几个大算力寡头手里,其实这是违背了中本聪建立一个公平公正,去中心化系统的电子现金支持系统的初衷的。

而为瞭解决算力垄断化的问题,Decred 在PoW的基础上创立了PoW + PoS 的混合机制。PoS赋予了Decred 持有者权力。而POW则能让矿工得到收益,从而维护DCR网络的正常运行,在挖矿收益分配中,DCR 新的收益 60% 属于矿工,30%属于持有者,10%属于软件开发者。

所以在DCR的网络中,几乎杜绝了算力垄断的现象,完美地解决了去中心化项目的治理机制问题。

2、实行跨链原子互换

在DCR系统中,它能够保证交易的完整性,这就是跨链的原子互换方式。这意味着在不同数字货币间进行跨链原子交换,用户能够直接进行询价交易(场外交易),这种交易是完全去中心化的,其订单是处于区块链上的,而不必再借助于第三方即链上交易,角色有点类似于去中心化交易所。

3、採用一致性投票原则

Decred(DCR德信币):一个拥有比特币血统,目前价值被低估的支付型的数字货币配图(5)

通过POW和POS混合机制,它通过投票的方式赋予DCR持有者管理社区的权力,这种机制可以保持DCR持有者对于发展方向的前后一致性,从而避免了“硬分叉”的出现,保持发展的稳定性。

4、採用跨平台钱包系统

DCR能够提供跨操作系统平台使用的钱包,在Windows、Linux等不同平台上,用户会面对同一个钱包图表界面,他们还有一个命令行接口提供给更多技术用户。

5、採用闪电网络

使用闪电网络实现低延迟的链下即时支付是另外一个应用,这项应用允许在近距离的DCR小额支付。这意味着“智能合约”在竞争性的和工作状态下的系统中可以得到执行。

闪电网络对于普及DCR支付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它能够将DCR切割开,速度更快更便捷。

6、採用先进的治理管理系统

Decred有一个内置的自融资机制(Pi平台),即矿工挖出的10%的块奖励被分配给一个中央开发基金。任何人只要提交一份提案,基金就将DCR作为奖励奖给提案人,而Pi作为Decred的治理平台和提案系统,对这个过程进行管理。Pi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一个不可更改的公共记录、建议和涉众投票的公开平台,通过一个时间戳的文件系统将这些信息锚定到Decred区块链。

四、代码提交情况

Decred(DCR德信币):一个拥有比特币血统,目前价值被低估的支付型的数字货币配图(6)
Decred(DCR德信币):一个拥有比特币血统,目前价值被低估的支付型的数字货币配图(7)

分析:DCR的代码提交数是比较多的,很正常,代码主要更新在代码主库里,代码主库有25个代码子库,代码量很多,但更新比较慢,代码质量比较高。

五、社区建设情况

Decred(DCR德信币):一个拥有比特币血统,目前价值被低估的支付型的数字货币配图(8)
Decred(DCR德信币):一个拥有比特币血统,目前价值被低估的支付型的数字货币配图(9)

DCR在推特上有4.1万粉丝,推文更新频繁,主要是介绍DCR技术与进展还有各种活动的,比较活跃,粉丝数还不错;reddt上有9419名粉丝,更新都是关于DCR新进展情况的;telegram上有3667名粉丝,里面讨论比较活跃;脸书上有3213名粉丝,比较少。

总体而言,DCR的粉丝主要集中在外国,外国粉丝居多,而亚洲地区粉丝数比较少,外国社区建设得比较好,很不错。

六、代币体系以及市场情况

Decred(DCR德信币):一个拥有比特币血统,目前价值被低估的支付型的数字货币配图(10)
Decred(DCR德信币):一个拥有比特币血统,目前价值被低估的支付型的数字货币配图(11)
Decred(DCR德信币):一个拥有比特币血统,目前价值被低估的支付型的数字货币配图(12)

DCR代币总量2100万枚,和比特币数量一样,目前已挖出了969.61万枚。目前市价162.38元左右,历史最高价941元左右,较历史最高价已跌去了82%左右,目前处于价格低位,价格波动跟随大盘走势,基本没有独立行情,所以它是一个长线的价值币,也不是一个最波段极为好的选择。

流通率100%,换手率4.8%左右,属于偏低,估计是长线持币者较多,抛售得较少。目前上线了22家交易所,包括几家全球头部交易所,包括币安、火币、OKEX、P网、upbit网以及一些二流头部交易所,比如比特儿国际、KUCOIN网等,流通性风险很小,变现能力很强。

七、项目总结

1、技术团队曾参与过比特币系统开发,技术实力强大,知名度高,区块链开发经验丰富,团队展望非常好!

2、国外知名度很高,但国内知名度比较低,国外忠实粉丝数比较多,社区生态建设很成熟,价值共识强,对于DCR内在的价值支撑起着非常重要作用。

3、治理模式先进,去中心化程度高,筹码比较分散,价格不会暴涨暴跌,不太容易出现割韭菜的情况。

4、DCR计划内置闪电网络,这对于促进DCR的支付将是重大的里程碑事件,前景展望良好。

5、目前处于市场价格低位,可作为长线价值币种投资,做波段则不是一个好选择,币价跟随大盘走动。

by 陀螺财经

为什么各大交易所的比特币价格不一样

为什么不同交易所之间会有这样的价格差距呢?加密货币市场中存在这种特征的原因有三个。更重要的是,传统交易市场并没出现过如此大的差价。

原因1:流动性的差异

不同的交易所处理不同数量的交易量,这意味着每个交易所对于交易所支持的比特币,以太币,莱特币和其他加密货币都有不同的需求和供应量。

由于基本的供求关系,当比特币激增或任何其他加密货币发生时,这种需求将会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交易所。流动性较大的大型交易所将不会像一些较小的,流动性较差的交易那样,发生价格变动。

如果相反的情况发生,也会发生同样的情况:如果比特币突然变成熊市,与不知名的小交易所相比,较大的交易所将会有较小的价格下跌幅度。

原因2:缺乏有效的价格发现机制

价格差异的另一个根本原因是缺乏有效的价格发现机制。比特币,以太币或任何其他加密货币的“正确”价格大部分仍然受到公众情绪和被称为“庄家”的大型交易者的支配。由于定价仍然很大程度上是投机性的,受到一两个大口袋的影响,这进一步促成了交易所价格的不一致。

原因3:交易所之间的价格不同,地区对电子货币的需求不同

过去,亚洲比特币市场将占据比特币交易量的大部分,导致中国交易所的交易价格略高于美国和欧洲的交易量。在使用我在美国的交易所Bitfinex和在韩国的交易所Bithumb时,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事实。通过这个逻辑,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韩国,加密货币的需求比美国要高。

搬砖套利机制

以低价购买一种资产并以更高的价格出售到其他地方的套利方式,在实践中也越来越难。随着比特币交易网络的拥堵现状以及高昂的转账费用 ,市场的低效率将迅速套利者利润率。

比如Binanc和gate的BTC/USDT交易对存在差价。如果你在gate买入BTC然后发送到Binance立刻卖出,就可以套利得到更多的USDT,然后再把USDT从binance发送到gate再买入BTC,如此循环操作下去,这就叫做搬砖。

理论上,由于搬砖机制的存在比特币不应有差价。虚拟币允许从一个地址发送到另一个地址,地址不受地区和国界的限制,可以完全自由的流通。一旦出现差价,比如说有人在bitstamp市价卖出几百个比特币一口气成交了一个区间的买入委托导致降价,而别的交易所却没人突然抛售,后果就是立刻有人在这里买入低价币搬去别处卖出,要不了多久差价就被搬砖党抹平了。
 
比如OKex提币费用,算下来至少150元,如果要求速度那得2000元才能快速提币,为搬砖带来成本
实际上,搬砖要考虑的因素太多,比如跨币种换汇的成本和限制,比特币网络拥堵,转帐矿工费过高以及到账时间过慢,交易所提现和交易要收取手续费等多种因素的存在,导致了搬砖存在的情况下,差价仍然有,但综合来看,不会出现很夸张的差价,比如50%,差价往往会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还是以上面两个交易所为例,


binance提现USDT每笔15USDT(相当于100元),与此同时,gate提现比特币需要0.002的费用(比特10万一个,相当于200元),这一来一回300元,还不算USDT对BTC交易手续费和两个平台买1卖1差价。搬一次够不够收回这些成本可以自己计算。其实如果资金量大一些,比如几十万上百万,是可以搬砖获利的,因为提现不是按百分比收费,而是按照提现次数收费,每笔都是一样的,0.1个btc和10个btc效果一样。如果资金量小,那确实还不够这些费用折腾的。

搬砖有风险,如果买入后比特币立刻下跌,可能就抹不平搬砖成本,导致大量资金贬值。

也许随着比特币基础设施的改善,这种可能性会有所改善,套利利润率也会随之提高,从而使机会主义交易者迎来一个新的春天。

这个现象很常见,差价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不同交易所和国家人们对比特币交易的积极性。

By 币世界

矿工与比特币价格的关系

比特币第三次减半在2020年5月15日,但有关减半怎么影响比特币的价格一直有两种声音。 

一种以有效市场假设为依据,认为减半已经由市场参与者定价在币价里了。另一种认为还没有完全定价在币价里,等人们认识到供减少导致的稀缺性,减半将导致币价的进一步上涨。  

这两种声音的存在部分原因在于历史数据有限。比特币在其历史上仅经历了两次减半,并且只有少数几种采用PoW机制的加密货币经历了相同的事件。 

RVnn1OLtVPj4tdYT8AIt186rDzrLn0GXNBKgL2dy.png

本文基于第一性原理的框架来分析矿工经济学,并理解矿工行为和币价如何相互影响,以及如何才能更好地应对即将到来的减半。

三条矿工的假设和推论

下面提出三条矿工的建设,作为进一步推理的起点,来理解矿工经济学。这三条假设大体上是正确的,但也可能不适用于某些矿工,当然这些矿工的数量很少。

假设1:矿工追求最大化利润,是一种规模经济

挖矿现在难度已经很大而且资源密集,因此个人或者业余爱好者已经无法参与了。与之相反,挖矿是大规模的规模经济。大型矿工将矿场部署在电价便宜的地区,也能与电力公司协商得到较低的电价,购买到大量最高效的矿机,并且租到大型矿场。

大规模挖矿降低了挖到单个比特币的成本。由于挖矿是竞争行业,因此矿工追求利润最大化。矿工不会出于意识形态或利他目的而运营。如果无法盈利,他们不会运营的 。

假设2:挖矿总奖励是固定的,矿工以某种比例分得奖励

比特币的发行已经由比特币协议规定好。当前比特币的区块奖励为12.5枚,并定期调整挖矿难度,平均下来每10分钟一个区块。所有矿工都在争夺这个奖励和交易费。所有矿工获得的奖励收入在给定时间段内是被预先确定的。

假设3:矿工收入以加密货币计,而矿工成本以法币计

矿工收入包括区块奖励和交易费,两者均以加密货币计。 

挖矿成本包括矿机,电费,设施租赁费,维护费,网费,工资,保险,法律服务费,缴税等等。这些成本以法币计,因为大多数传统公司目前不接受加密货币支付,如电力公司没有接受比特币支付。即使某些费用可以使用加密货币支付,如矿工使用加密货币支付矿机或员工工资,但仍是以法币报价的。 

根据上面的假设,我们可以得到下面几条推论。

推论1:挖矿是一个几乎完全竞争的行业 

根据前两个假设,第一个推论是挖矿在几乎完全竞争的均衡下进行的,每个矿工面临市场价格等于矿工的边际成本。这通过两种机制实现。 

首先,当挖矿有利可图时,那些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矿工就会进入行业或者投入更多矿机,而当无利可图时则退出行业或关闭矿机。第二,算力变化触发难度调整,不断让挖一个比特币币的成本等于当前的市场价格。 

长期而言,挖矿是个零和博弈。因为每个矿工都在与其他矿工竞争同一个区块奖励。长期来看,矿工仅能获得平均利润,并且仅获得相应的机会成本和风险补偿。由于矿工的高度竞争,最终的长期平衡是矿工们的利润率很小且接近于零。 

但由于系统固有的延迟,矿工的利润可能会在均衡附近波动,这对矿工的卖压产生重要影响。 

此外,挖矿的上游产业如矿机硬件和半导体制造商,已经显示出市场垄断。基于这些巨头的供应链,某些矿场(例如比特大陆旗下的矿场)可以比竞争对手更早地用到新矿机挖矿,这降低了挖矿的完全竞争程度。

推论2:矿工是持续而重要的卖压来源

结合第三个假设,可以得出一个重要推论:矿工是一群最大的卖方。矿工的卖压很大,因为矿工必须出售挖取的加密货币来支付现实中的费用。而且由于他们的利润率趋于零,因此矿工必须出售他们赚取的几乎所有加密货币。 

2019年矿工收入接近55亿美元。之前有研究人员将该数字与比特币的年度交易量进行比较,后者要比矿工收入大几个数量级,并因此得出结论认为,矿工主导的抛压对比特币市场的影响可忽略不计。但是,矿工卖币是净资本流出,他们卖币所得的法币不太可能重返市场,而其他交易则不一定如此。因此,矿工卖币其实会对市场产生巨大影响。

目前,用户在Coinbase中存有大约100万枚比特币。按当前价格计算,相当于65亿美元,与2019年矿工年收入差距不是特别大。如果假设矿工会卖出他们挖出的大部分加密货币,矿工的抛压几乎相当于Coinbase所有用户在一年内卖出他们持有的比特币,并永久退出市场。 

Mmwc4isYoOHJwaC7APZkoO4ijM4GRhg3V4dMU69x.png假设减半后比特币的价格保持在当前水平,可以推算一下2020年的矿工收入。在这些假设下,可以发现2020年的卖压将大幅减少,只有Coinbase持有的比特币的一半。 

推论3:矿工对比特币价格产生周期性影响

现实情况是,矿工利润会有较大的波动。 

影响矿工成本的因素是缓慢变动的,并且有滞后效应。进入或退出,购买矿机扩大规模的决策都需要时间。而难度调整大约有两个星期的延迟。 而收入方面则快速变化,因为收入的主要决定因素是比特币的价格,而币价极易波动,经常有超过50%的波动。

Pd1wbkLYx51mJMW25cTwAOdnj9xtFcoT5VPYX2v4.png

这些因素会导致利润变化,这意味着,矿工因为以法币计价的固定成本而产生的抛压也会变化。当价格在一段时间内波动特别大或单边行情时,矿工利润可能在相当长时间内始终为正或负。价格上涨时更容易出现,因为与价格下跌时的延误相比,更多资本投向矿机的延误更为突出。当币格低于电力成本时,矿工可以迅速关闭矿机。 

矿工囤的币怎么管理还没人充分研究过,因为很少有这方面的信息。但是有理由认为,每个矿工都是独自决定要出售多少以前挖得的比特币以及何时出售。由于矿工的成本变动缓慢而且在法币上相当恒定,因此在加密货币价格上涨期间,矿工只需出售较少数量的比特币以支付费用。

另一方面,当加密价格下跌,矿工不得不卖出更多的币。根据这种假设,矿工对市场具有顺周期效应,它们会进一步加剧价格上涨。但是,此结论也不一定。因为价格的持续上涨可能会让矿工卖出更多的币以购买新矿机。这表明在某些市场条件下,矿工会对价格产生逆周期影响。 

在投降期间,许多矿工的利润率为负,矿工卖压可能很高。矿工可能会忍受短期亏损,出售他们之前囤的币,直到成本效益较低的矿工退出该行业。

所有这些行为加强了加密货币的价格趋势,并且是加密货币价格为什么经常经历泡沫和崩溃的关键决定因素。 

上诉框架分析了大多数矿工顺周期行为的特征。但借贷市场的兴起可能会改变这种动态。这使矿工可以对赌未来的比特币价格,并抵押比特币借入资金支付法币费用。这些矿工认为,比特币价格将在未来上涨,并推迟出售。衍生品市场的兴起也允许矿工对冲未来价格,可以起到类似的作用。 

虽然矿工主导的卖压的总体影响取决于矿工把握市场时机的准确程度。但可以相信,在某些市场条件下,矿工倾向于借贷法币。假设矿工长期看好比特币,那么当矿工认为比特币市场价格远低于其长期价值,并且坚信比特币处于牛市时,他们将倾向于借入法币。当价格下降时,这会减缓对顺周期的影响,而在价格上升时则加强顺周期的影响。 

减半后发生什么

2020年5月15日减半后, 每个区块的奖励从12.5个减少到6.25个,相当于通胀率从3.6%减少到1.8%。

yodf5RziNP0JD5xHuMdYFmXA5IY2z0gMU1B71KYM.png

在2020年4月,币价与传统市场中的风险资产一起急剧下跌。矿工的顺周期行为意味着,矿工主导的抛售压力也相应地增加。对于那些低效率、利润较低的矿工,几乎已经跌破盈亏平衡价格。这些矿工可能会暂时或永久关闭他们的矿机。这可以在最近的难度调整中看到,难度下降了16%,为历史上第二大跌幅。如此大的难度调整表明,旧矿机已经到了关机地步,他们被迫出售所挖出的所有比特币来支付成本。 

wC5mH4AHxiYGhPTrMsabXQvVkyHuwlfIGiAx14pq.png

矿工主导的比特币抛压可能会继续增加,因为BCH和BSV将分别在4月8日和4月9日减半。它们都使用和BTC相同的SHA-256挖矿算法,当BCH和比BSV区块奖励减半时,矿工不得不把算力转向比特币,因为BTC还有一个月的时间是12.5枚的区块奖励。因此,预计比特币的难度会在4月份增加,进一步压缩矿工们的利润。 

一旦区块奖励减半,矿工收入也将减少一半,而矿工成本保持不变,因此预计未来几个月会有更多的矿工关机。 

矿工关机会增加抛压,直到效率低下的矿工被迫离开网络,但从长远来看,这些事件将对价格起到支撑作用。淘汰效率低下的矿机,留下的将是高效率的、生产成本较低的矿工。一旦效率低下的矿工退出挖矿,剩余矿工的利润将提高,这将降低抛压,提升价格,达到一个良性循环。最终,如果币价触底反弹,剩余矿工的顺周期行为将支持币价进一步上涨。 

结论 

本文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假设,说明了矿工如何持续不断地产生巨大抛压,从而对价格产生周期性的影响。目前矿工主导的BTC,BCH和BSV抛售压力很高,并且由于在未来一个月内这三种币均会减半,卖压可能会进一步增加。

预计矿工将经历一个“利润下降——抛压增加——投降——低效率矿工退出网络”的循环。一旦完成此周期,矿业会回到更健康的状态,以支持未来的价格上涨。

By 金色财经

比特币银行Silvergate Capital

想跟大家介绍最近买入的一家比特币相关公司,Silvergate Capital Corporation,股票代码SI。

比特币最近接连创下新高,目前快到达28000美元。ARK invest在其比特币白皮书中指出,比特币创新地解决了传统信用货币无法解决的四大问题:价值全球自由流通,财富被所有人掌控和保护,金融系统的规则被可靠和可预测地执行,和金融系统的真实性可被证实。ARK认为比特币创造了一个由个人控制,而非国家控制的全球化的货币系统。比特币将是继黄金以来最重要的货币资产。

在经历了2017年的疯狂后,比特币蛰伏了三年,再一次突破了之前创下的新高。较三年前不同的是,三年前全球处于加息周期,市场上流动性退潮,风险资产价格走低。而目前美联储在进行新一轮的QE,会在未来几年内持续购买资产向市场注入流动性,来支持经济在疫情后复苏。另外三年前市场上充满了投机的散户。而现在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开始战略投资比特币。例如fintech公司Square, Paypal,保险公司MassMutual。包括ARK在内的一些ETF也通过Grayscale Bitcoin Trust来投资比特币。根据前两次比特币突破之前高位的历史走势,平均经过268天会到达下一个高点。如果这次的涨幅和之前成等比,约为7倍,比特币价格将在明年达到150000。

比特币等cryptocurrency价格上升对SI是直接利好。因为SI旗下的silvergate银行是一家专注于cryptocurrency的银行,为客户提供cryptocurrency的储存和转账服务。他所服务的客户包括Coinbase, Bitstamp在内的大型数字货币交易所,blocktower, polychain capital等投资数字货币的基金,和一些企业用户。传统的银行从储户那吸收现金存款,并支付少量利息,然后以更高的利息把钱借贷给企业或个人,从而赚取利息差。而SI吸收的存款绝大多数的无需支付利息的cryptocurrency。2019年Q2,SI有80%的存款是无需支付利息的,而行业平均为23%。SI的存款成本为0.18%,业内平均为0.72%。根据SI 2020年Q3的财报,SI无需支付利息的存款比例达到92%,存款成本仅为0.01%。

这一独特的存款来源使得SI可以把钱投资于包括现金、短期证券和一些特定类型的贷款在内的更保守的投资组合。我们可以看到,虽然美联储在三月将利率降到接近于0,导致投资收益率下降。但由于数字货币的价值上升使得SI资金成本大幅下降,最后净利率不降反升。

SI另一部分收入来源是客户通过Silvergate Exchange Network(SEN)进行cryptocurrency转账产生的费用。根据Q3财报,SI数字货币的客户同比增长了23%,到达928个。在SEN上转账的金额达到了367亿,同比增长252%,环比增长64%。随之所产生的费用为326万,同比增长106%,环比增长36%。

随着比特币等cryptocurrency的价格上升,以及更多机构持有比特币,SI将有更多的无息存款用来投资,以及网络效应产生更多的转账会带来大量的费用收入。而支出方面主要由员工的薪酬构成,预计不会有较大变动。接下里我们建个简单的模型来对SI进行估值。我们假设SI持有的cryptocurrency全为比特币,投资净利率,转账费率,支出和税率不变。根据Q3财报,我们可得到SI年化EPS为1.48,对应9/30当天股价14.4,PE ratio为9.7。12/24号当天的比特币价格为23736,通过计算得出年化EPS为5.92,如果采用相同的PE ratio 9.7来估值,SI股价为57.6,与实际的63.57很接近。传统银行例如JPM和BOA的PE ratio为15左右,我认为SI的估值有进一步上升的空间。

从9月30号到12月24号,比特币的价格涨了一倍多一点,SI由于财务上的杠杆效应,股价涨了三倍多。从上市以来,SI的股价走势基本与比特币趋同,但表现大部分时间要好于比特币。随着比特币价格的上升和PE ratio估值的提升,我认为SI股价有望在明年迎来爆发式增长。假如比特币涨到50000,我们给予SI 10倍PE估值,根据我的模型股价将达到148。

当然投资比特币以及相关股票还是有巨大风险的。历史上出现的比特币交易所失窃以及国家的禁止都对比特币造成过巨大的打击。我个人会把比特币相关资产的投资占比控制在10%以下,也建议大家不要重仓。

我会定期在ytb上更新视频,ID: 成长快乐。大家对比特币和SI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进行讨论。

By Real成长快乐

Coinbase的前世今生

2020年12 月 7 日,Coinbase Global 宣布,已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上市申请,成为首家试水资本市场的加密货币交易所。

上市梦,Coinbase 已做了 2 年。如今比特币价格突破历史新高,成为关注焦点,这家成立于 2012 年的加密货币交易所也决定站上舞台中央。

Coinbase 风光上市背后,依然疑窦丛丛。Coinbase 是否会采取 IPO 的方式上市还是直接上市?Coinbase 最新的估值是多少?Coinbase 有哪些神秘资本助力?

扒开资本迷雾,深潮 TechFlow 深度剖解 Coinbase 上市背后的秘密。

上市梦不是两三天

Coinbase 上市早有传言。

早在 2018 年 10 月 26 日,CNBC 主持人同时也是加密分析师的 Ran NeuNer 就发推表示,已与 Coinbase 最初投资者之一 Adam Draper 进行了交谈,Coinbase 确认即将启动 5 亿美元的 IPO。

首次公开募股将分两轮进行,包括优先股和普通股,同股不同权。

Ran NeuNer 爆料,Coinbase 当时拥有约 2500 万用户,其中约 60 万活跃用户, 预计 2018 年的收入将达到约 13 亿美元,利润为 4.56 亿美元,高于 2017 年的 3.8 亿美元。其中 80% 的收入来自普通用户,15%来自机构账户。

针对 Coinbase 即将 IPO 的消息,DGroup 创始人赵东当时发微博称:「Coinbase 上市,是个非常可笑的事情。」

在不少加密货币从业者看来,这就相当于宋江上梁山,高喊「打倒 IPO,变革金融」,没想到自己却先被招安了。

众议纷纷之时,时任 Coinbase 首席运营官的 Asiff Hirji 向彭博社澄清:近期 Coinbase 不会 IPO。

2018 年末,加密货币市场经历了更严峻的寒冬,比特币更是急剧下跌,这也被认为是 Coinbase 当时搁置上市的重要原因。

两年之后的 12 月 17 日,随着比特币突破新高,Coinbase 又传出冲击上市的消息,背后意味不言自明。

估值或达 280 亿美元

在部分媒体的表述里,Coinbase 如今估值 80 亿美元,但这其实是一个过时的数据。

2018 年 11 月,Coinbase 宣布完成 3 亿美元 E 轮融资,由老虎环球基金领投,Andreessen Horowitz、Y Combinator、威灵顿管理公司和 Polychain 参投,公司估值达 80 亿美元。

也就是说,80 亿美元只是 2 年前的估值。2 年前,比特币价格还在 5000 美元左右徘徊,如今却已经突破 23000 美元。

80 亿美元的估值是否太看不起比特币以及 Coinbase 了?

目前,关于 Coinbase 的最新估值仍然是一个谜,但是不少专业人士已经开始给出自己的分析。

深潮 TechFlow 从一个关注金融科技领域的国外分析师 Lex 那得到了一份 2020 年 7 月份关于 Coinbase 的估值分析,其通过分析交易业务、托管业务、其他业务的收入,以 20 倍的 REV 估值计算,认为当时 Coinbase 的估值约为 150 亿美元。

不过,这个估值仅仅只是分析师在 7 月依据数据做的模型推演,并且是按 20x 这样一个保守的估值,如今比特币价格已经再上一台阶。

12 月 18 日,Messari 研究员 Mira Christanto 深入研究了加密货币交易所 Coinbase 的一些业务和交易数据后,认为 Coinbase 的潜在估值为 280 亿美元。

在 Messari 的模型中,同样将 Coinbase 的业务板块按交易费、托管费、借记卡等划分。

交易板块中,交易量主要来自于机构客户,但平均每个客户的持币量为 703 美元。2019 年托管业务总额达 70 亿美元,2020 年增长到了 200 亿美元。

在参考此前的融资记录,以及当前资本市场给加密货币公司的定价之后,Mira 得出了这个结论。

不过,Coinbase 的估值几何,最终还是交给市场来决定。

分析师 Lex 表示看好 Coinbase,认为 Coinbase 是「比比特大陆更好的投资标的」,因为它赌的是人性,而不是比特币网络的使用。

Coinbase 不需要依靠比特币网络来维持公司的运转,也不需要打矿机的硬件战争。它只需要不断吸引人们来交易一个被年轻一代认为很有魅力的新兴资产:比特币。

要不要 IPO?

虽然目前包括 Coindesk 等区块链媒体,纽约时报等传统媒体以及灰度 CEO BarrySilbert 都以「Coinbase IPO」作为标题,但是 Coinbase 至今并未明确它将要通过 IPO 的方式上市。

Coinbase 仅仅只是确认其已向 SEC 秘密提交了 S-1 表格的注册声明草案,这并不代表其会采用首次公开募股(IPO)的方式,无论是 IPO 还是直接上市,都必须有 S-1 备案。似乎,人们更多在使用广义的 IPO 含义,也就是公司上市。

2020 年 7 月,路透社最先报道 Coinbase 正在筹备上市,并且称,Coinbase 有可能选择跳过 IPO 而直接上市。

相较于 IPO,直接上市会为 Coinbase 节省上千万美元的投行费用。例如去年六月份直接上市的协作式聊天软件 Slack 只花费了 2200 万美元的投行咨询费;而与其体量相似的打车软件 Lyft 在 IPO 相关的投行费用则花费了 7000 万美元。

从 Spotify 到 Slack,科技独角兽开始摒弃 IPO,转而以直接上市的方式进入公开市场,渐渐成为一种趋势。

直接上市的另一个特点是,不用像 IPO 那样出售新股,并且早期投资者不用受到限售期的约束。但也正是因为这样,直接上市带来的风险是现金流和股价在上市初期会出现大幅波动的问题。

选择直接上市而非 IPO 反映了 Coinbase 对抗华尔街的个性。Coinbase 传记《加密货币之王》一书的作者,福布斯记者杰夫·罗伯茨(Jeff Roberts)曾在加密播客 Unchained 中回答「为什么 Coinbase 选择直接上市?」这一提问,他表示「这是反击华尔街的一种方式,所有的律师和银行家都靠 IPO 吃饭」,同时他也认为直接出售股票会让所有的内部人都变得富有。

此外,Coinbase 联合创始人弗雷德·埃萨姆(Fred Ehrsam)曾建议 Coinbase 的上市可以通过在区块链上提供数字代币来实现。

在罗伯茨为福布斯撰写的最新文章中,他认为,「尚不清楚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是否会批准 IPO,如果 SEC 拒绝这样做,Coinbase 的另一种选择是寻求直接上市,直接向公众出售股票。」

在推特上,罗伯茨最新回应 Coinbase 上市传闻称,「尚无消息,它将是传统的,直接或 Token 形式」。

因此,Coinbase 上市方式目前仍未可知。

Coinbase 背后的中国资本

公司上市,最大的获益者除了公司团队,就是背后的投资者。

目前,据 crunchbase 的数据,Coinbase 已经完成了 E 轮融资,总共筹集了 5.47 亿美元的资金,总计 59 名投资者。

其中最主要的 5 名投资者为 A16Z、老虎基金、IVP、DFJ(德丰杰)、三菱东京日联银行,其他比较知名的投资者还包括纽约证券交易所 (NYSE)、联合广场风投 (Union Square Ventures)。

其中,有几位投资者值得特别注意。

2012 年,Coinbase 完成 A 轮融资,由 Union Square 领投,而在 Coinbase 的这一轮投资人中,也有中国资本的身影,那就是 IDG 资本。

当时的 IDG 资本合伙人李丰确认了这一笔投资。据李丰介绍,比特币是一个全新的、激动人心的领域,IDG 资本提前布局,2012 年 9 月的时候在硅谷投资了 Coinbase,是该项目最主要的投资者,同时,IDG 资本也是国内第一家投资比特币公司的投资基金。

后来,2013 年,李丰还参与了 Ripple 的早期投资,并在 2015 年 A 轮继续投资之后,加入了 Ripple Labs 的董事会。

2015 年 4 月,USDC 发行方 Circle 也得到了 IDG 资本的投资,也就在这一年,李丰离开 IDG,创立了峰瑞资本。

2017 年,IDG 资本参与投资了比特大陆。

比特大陆、Ripple、Coinbase、Circle、imToken、库币……IDG 资本如今已经成为了区块链行业最大的价值捕手之一。

其次,是著名网球女子选手小威廉姆丝。

2019 年,世界知名网球选手瑟琳娜・威廉姆丝(Serena Jameka Williams)在 Instagram 的发文中表示,瑟琳娜资本(Serena Ventures)在 2014 年就已经推出了,目前投资的公司大约有 30 多个,其中就包括知名加密货币交易所 Coinbase。

但在今年 10 月份的时候,Coindesk 发现 Serena Ventures 网站上列出的投资组合已不包括 Coinbase,因此,其认为小威廉姆丝可能已经放弃了其在 Coinbase 的投资。

此外,2019 年,彭博社曾爆料,全球最大的主权财富基金之一——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曾在 2018 年参与投资了 Coinbase,尽管 Coinbase 并未披露相关信息。

但值得注意的是,2018 年,新加坡政府投资机构淡马锡旗下的 Vertex Ventures 宣布对币安进行了战略投资。

Coinbase 争议史

2016 年,中本聪圆桌会议后,比特币远古奶王「四海」曾如此评价 Coinbase CEO:「完全是个想控制比特币的政治玩家,手腕非常,高度危险。」

从过往的历史来看,Coinbase 的确有着不小的野心。

随着 2016 年 7 月比特币的第二次减半,Coinbase 当时开始介入关于比特币区块大小的争论,来扩大其影响力。

正如《卫报》在 2015 年 8 月所写的那样,比特币正经历一场「内战」,支持更高区块大小的支持者使用了名为「Bitcoin XT」的硬分叉。

Coinbase 决定支持 Bitcoin XT,这激怒了当时的一群比特币布道者。

不过,随后不久,Bitcoin XT 在真正有机会起飞之前就被流氓软件毁掉了。

2016 年 2 月,参加完中本聪圆桌会议之后,Coinbase CEO Brian Armstrong 开始向比特币核心开发团队 Bitcoin Core 发难,表示 Bitcoin Core 成为唯一开发团队可能是比特币的「最大系统性风险」。他声称 Core 的「沟通能力差」和「缺乏成熟性」使其他开发人员望而却步。更重要的是,开发人员更倾向于「完美的解决方案」,而不是「足够好的解决方案」,而这通常是无所事事的借口。

最后,他总结道:「我们需要创建一个新的比特币协议开发团队,帮助比特币成为多党制系统,避免 core 成为协议工作唯一开发团队的系统性风险。」

此后,比特币的另一个分叉币 BCH,也让 Coinbase 陷入争议,甚至走上了法庭。

2017 年 12 月 20 日,Coinbase 在其 GDAX 交易终端(现为 Coinbase Pro)上线了比特币现金 BCH,比原计划提前了近一个月,BCH 价格瞬间上涨,而且与其他交易所相比,价差甚至达 6000 美元。

此后,投资者发起集体诉讼,认为其中存在内幕交易,员工提前建好老鼠仓谋利。后来,该指控被美国地区法官 Vince Chhabria 驳回。

2018 年 11 月,这批人再次上诉,并给出了 Coinbase 从 BCH 内幕交易中获利的关键手法:哄抬价格,赚取差价。

诉讼文件显示,当 BCH 上线时,交易平台上只能挂买单,挂不了卖单,导致价格飙升。利用飙升的价格,Coinbase 在公告发布后的几分钟关闭交易,而那些提前获悉消息的内部人员在此期间就可以通过高价出售 BCH 获取暴利。

「Coinbase 目的就是为压低 BTC 价格、抬高 BCH 价格、鼓励用户进行更多交易,提高自身盈利能力。」原告如此表示。

此外,诉讼文件还表示,Coinbase 上 BCH 的价格一度飙升至 9000 美元,后来 Coinbase 将这一段价格历史给抹去。

最近,Coinbase 与政府过于亲密的关系也让它陷入争议的漩涡。

2020 年 6 月,据 TheBlock 爆料,美国毒品管制局(DEA)以及美国国税局(IRS)有意愿向交易所龙头之一 Coinbase 购买 CoinbaseAnalytics 的区块链分析工具,藉此打击加密犯罪。

投资者对这一消息的反应是空前的,大批投资者离开 Coinbase。

据 BeInCrypto 在 6 月 11 日的报道,在美国政府公布这项交易后,用户从 Coinbase 提取了超过 2 亿美元的资金,Coinbase 坚称不会向当局分享敏感用户数据,但似乎很少有人相信这一点。

对于 Coinbase 而言,政府允许下的合规即是一种解放与自由,同时也带来枷锁。

诞生于 2012 年 6 月的 Coinbase 见证了加密货币市场的萌芽、发展、低谷和高潮。如今,比特币被越来越多机构投资者接受和投资,另一边 Coinbase 选择登陆资本市场。加密货币不再是极客们小圈子的「自嗨」,成为不可忽视的金融生态。

By 深潮TechFlow

Polkadot与EOS

简单概述

1、Polkadot在中国的开发者和散户投资者中拥有巨大的影响力。

2、社区的支持,尤其是来自Web3基金会的支持尤其强大。

3、在某种程度上,它遵循与EOS类似的轨迹。

在中国,Polkadot类似于更新、更好的EOS(2018年席卷中国加密生态系统的公共区块链)并不是什么秘密。

这两个项目都吸引了经常参加中国区块链会议和鸡尾酒会的外国领导人,尤其是高加索领导人。(我不想听起来像个种族主义者,但他们是白人的事实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一些中国的庞氏骗局甚至在路演中雇佣白人演员来愚弄零售买家。)

EOS和Polkadot得到了中国资本家的支持,他们在加密货币微信上传播以太坊杀手的故事。这些资本家,尤其是像Binance,Huobi和MXC这样的交易所,都有大量的资金来吸引企业家进入Polkadot生态系统。这两个项目都吸引了中国零售商的浓厚兴趣,但在国外却鲜为人知。

尽管这两个项目具有相似性,但Polkadot还是发展了自己的叙事和社区。本周探讨了Polkadot的崛起,以及它如何反映了中国加密货币的状况。

一、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显然,Polkadot的卖点是区块链的区块链,目前在世界各地都很重要,他最近将XRP变成了市值第四大的加密货币。

没有花费时间和金钱参加区块链会议和路演的任何项目都无法赢得中国。Polkadot完善了这个游戏。它的创始人加文·伍德(Gavin Wood)不仅是上海地区的半居民,而且他还建立了一个由声带影响者,投资者,开发商,商人和投机者组成的社区。他们相信Polkadot的技术愿景、货币愿景,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也许更重要的是,Polkadot已经吸引了许多开发人员放弃了Wood共同创立的以太坊,而是建立在其区块链上。Outlier Ventures的一份报告显示,在截至2020年5月的12个月中,Polkadot的月活跃开发者增加了44%,而比特币和以太坊则出现了下降。

中国开发商在Polkadot社区特别活跃。根据Web3最近的公告,在其200名受助者中,近20%的受助者来自中国。

例如,基于基质的机密智能合约区块链Phala Network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Marvin Tong告诉我,在他最初试图将隐私带入区块链世界的过程中,他检查了EOS,以太坊Layer2,Cosmos和Polkadot。

“我们之所以选择Polkadot,是因为我们认为其技术是最先进的,而且我认为我们做出了正确的决定。更重要的是,底物是重要的工具。它使我们减少了重复的区块链开发工作。” Tong告诉我。(底物是允许开发人员构建区块链的框架。)

现在说Polkadot是否比其他区块链更先进还为时过早。数据显示,在高峰时期,Polkadot每天处理12619笔交易,与以太坊每天平均110万笔的交易相比,这表明技术竞赛尚未结束。(实际上,即使在2017年1月,以太币的价格大约为10美元时,该网络仍每天平均有50,000笔交易,比到目前为止Polkadot最好的一天高出四倍。)

但是至少在中国,除了技术以外,还有其他东西可以使波尔卡多脱颖而出。Tong告诉我:“Web3基金会、Parity和Gavin在一起非常强大。”“在选择赠款接受人时,没有其他基金会能像这样慷慨和具有策略。他们也非常支持我们的项目营销。”

毕竟,企业家不仅需要启动资金,还需要关注和培养。以太坊和许多其他区块链对中国市场采取了中立但遥远的方法,部分原因是语言障碍,部分原因是缺乏了解。Polkadot像一台运转良好的营销机器一样设法打入中国市场。

愤世嫉俗者可能会辩称,这种关心源于一种兜售其TOKEN的欲望。但考虑到加密世界是建立在共识基础上的,任何能让人们相信一种说法的事情都是一种胜利。

二、错过了DeFi,得赶上DOT

Polkadot还填补了叙事的空缺。去年夏天,中国迟迟未参加DeFi产量农业节。直到9月份才醒悟,但被Degens的5位数字APY农业不可阻挡的力量所震惊,想知道“接下来的热点是什么?”

想知道中国零售商进入Polkadot的下一个热门产品是什么,既能满足他们的FOMO,又能提供一些安慰。

首先,它有一个合法的创始人,被描绘成以太坊背后的真正开发者。伍德(Wood)对以太坊(即玩具)和Polkadot是真实存在的故事在中国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毕竟,没有谁会选择在26岁的“孩子”身上拥有数十年编程经验的高级工程师?

其次,Polkadot采用了一种类似于EOS的拍卖游戏,在这两个项目中,两个项目都要求投资者对代币进行抵押以获取影响力。对于EOS,用户持有代币成为超级节点;对于Polkadot,用户下注DOT来赢得副链。

中国加密货币圈已经在2018年经历了狂野的EOS超级节点竞赛,因此在2021年再跑一次听起来不错。这种游戏的制胜策略是收集足够的资金,以便您的节点或平行链获得最终席位。如何募集资金?如何筹集资金好老营销和社区先令。这些都是熟悉的策略,中国资本家可以闭着眼睛玩。

最后,DeFi发生了。当以太坊开始寻找真正适合产品市场的旅程时,Polkadot也将从这种叙事中获利,因为它可以简单地声称DeFi在其生态系统中表现更好,而不是在被阻塞的以太坊网络上表现更好。事实上,币安已经建立了一个1000万美元的基金来吸引开发商在Polkadot生态系统周围单独建造DeFi项目,一石二鸟。

即使像阿卡拉(Acala)这样的中国本土项目也设法从知名投资者那里筹集资金,尽管它只是在建造Polkadot版本的贷款和DEX产品。如果以太坊DeFi继续创新,Polkadot也可以维持其DeFi生态系统一段时间。

三、游戏仍在进行中

Polkadot在中国的兴起应该不足为奇。它展示了外国项目如何在中国成功的完美剧本:标志性的创始人,不懈的营销以及热情洋溢的听众等待下一个加密货币叙事。

但是,我们不要忘记一件事:这与社区有关,因为社区建立了共识。Polkadot在中国建立了声誉良好的共识,认为它是最可信的以太坊。国际投资者对polkadode的兴趣日益增强,Polychain在2019年10月宣布成立一只专注于polkadode的基金。

然而,它能否逃脱与其他想要成为以太坊的人一样的起落命运? EOS现在还处于初期,某些Polkadot项目,例如MakerDAO模仿者Mantra,声称是Polkadot上的第一个DeFi项目,在中国的媒体报道非常糟糕。

但是游戏还远远没有结束。只要社区还在扩展,并且企业家正在Polkadot上建设,这个

平台将继续是中国加密货币圈的宠儿。

By 链得得

什么是Polkadot(DOT)币

本文对 Polkadot 主网上线以来的进展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在技术上,Substrate 更新到了 2.0 版本,Polkadot 平行链功能也即将上线。在治理上,Polkadot 的链上治理已经开启,但是大户权力大和公众投票率低的问题仍然存在。在生态应用上,已经有近百个基于 Substrate 开发的项目 ,其中最多的在 DeFi 领域。平行链的卡槽拍卖是 Polkadot 近期最值得期待的活动,但是平行链模式的可持续性还有待观察。

2020 年 5 月底 Polkadot 上线了首个候选链,开始了主网启动的第一步,之后按照流程迅速推进。6 月份 Polkadot 网络转为了 NPoS,意味着 DOT 持有者可以进行 staking。7 月份取消了 Web3 基金会 Sudo 权限并开启了链上治理功能,将 Polkadot 的治理权交给社区。8 月份通过提案开启了 DOT 转账功能,未来也将通过提案开启其他核心功能,例如平行链拍卖和 XCMP 等。

在 Polkadot 逐步走向正轨的过程中,很多应用加入了 Polkadot 生态。据 PolkaProject 网站统计,截至 11 月 20 日,与 Polkadot 相关项目的数量为 296 个。目前 Web3 基金会资助了超过 100 个项目,它们绝大多数都与 Polkadot 或 Substrate 相关。本文重点关注 Polkadot 近期尤其是上线之后的进展,共分为技术进展、治理状况、生态应用和卡槽拍卖四个部分,最后对 Polkadot 的进展进行总结与分析。

技术进展

Substrate 2.0

Polkadot 是一种异构的多链架构,采用中继链加平行链的形式进行跨链,让链与链之间进行交互并提高可扩展性,这其中 Substrate 框架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Substrate 可以理解为通用的集合各种功能的模板,开发者可以选择调用不同的模块(pallet)以节约开发时间。Substrate 拥有多层架构,让开发者有足够的自由来选择。除了可插拔的功能选择外,无分叉的 runtime 升级也是 Substrate 的优势。一旦 runtime 升级获得通过,runtime 所处的 WASM Blob 就会更新,网络中的节点将自动同步并遵守新规则,不会出现比特币或以太坊网络中的硬分叉情况。Polkadot 和生态中的大部分应用都是基于 Substrate 搭建的,使用 Substrate 构建的区块链可以很容易地与 Polkadot 进行跨链,否则需要通过转接桥。

2020 年 9 月,Substrate 上线了 2.0 版本,增加了 70 多个 pallet 和链下工作机功能。pallet 的增加意味着可供开发者选择的功能变多,包括 pallet-contracts、pallet-democracy、pallet-evm、pallet-treasury 等,它们分别在智能合约、链上投票、虚拟机迁移和国库等方面为开发者提供便利。

链下工作机(OCW,off-chain workers)可以将链外数据安全高效地集成到链上,通常这是预言机的工作,但传统预言机会存在安全、可扩展性和结构效率方面的缺陷。链下预言机允许长时间或者不确定结果的任务运行,例如 web 请求、对数据的加密解密和签名、随机数生成等,这些任务的执行时间可能比区块时间要长。出于安全考虑,链下工作机在沙盒环境中运行,它们会通过一组 API 与外部通信。

HashKey:详解 Polkadot 技术、治理、应用与平行链进展图 1:链下工作机的原理,图片来源:substrate.dev

Kusama 测试网

在 Polkadot 最初的路线图中,主网原计划在 2019 年第四季度上线,但因为种种原因一再推迟。取而代之的是 Polkadot 的测试网 Kusama 在 2019 年 8 月就已推出,并在同年 10 月就上线了 Staking 和链上治理等功能。

与其他区块链主网不同的是,Kusama 测试网在 Polkadot 主网上线之后仍然存在,充当先行网络的角色, Kusama 的代币 KSM 也保留了下来,功能和 DOT 类似。具有风险的功能在上线主网之前,会在 Kusama 网络上运行反馈,例如即将上线的平行链卡槽拍卖,会先上线 Kusama 进行实际测试之后才会在 Polkadot 上启动。在治理设置上 Kusama 要快于 Polkadot, Kusama 上提案通过后 7 天就可以进行部署,由于上线较早而且治理时间短,目前 Kusama 上的提案和验证节点的数量都多于 Polkadot 主网。

一些项目也会在上线 Polkadot 之前,先上线 Kusama 部署试验。例如一些项目会选择先在 Kusama 上进行卡槽拍卖,由于 KSM 的价值要少于 DOT,所以在 Kusama 运行的成本要更少。Kusama 与 Polkadot 功能基本一致,未来会在应用场景上有所区别。Polkadot 创始人 Gavin 曾提到 Polkadot 未来更适用于企业级应用,Kusama 适合创新实验或初创团队使用。

HashKey:详解 Polkadot 技术、治理、应用与平行链进展表 1:Kusama 与 Polkadot 的对比

由于 Kusama 的卡槽拍卖会优先推出,所以 Kusama 测试网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关注度将不亚于 Polkadot 主网。

Rococo 测试网

平行链作为 Polkadot 最关键的功能之一,目前仍处于开发阶段,还未正式上线,Rococo 则是专为测试平行链而推出的测试网。Rococo 测试网采用 PoA 授权证明,由 Parity Technologies 控制。目前 Rococo 上线了平行链 V1.0 版本,意味着距离主网平行链上线又近了一步。

治理状况

概况

《对 Polkadot 治理机制的研究》(2020 年第 38 期)一文已经对 Polkadot 的治理机制进行了详细讨论,这里只做简单说明。Polkadot 的治理通过链上完成,除了紧急提案外,必须要经过全民公投通过后才可执行。公投的内容可以由公众提出,也可以由理事会提出。在公众提案中,得到最多支持的提案(绑定最多 DOT)会参与公投。在理事会议案中,全员通过或多数理事会成员通过的议案可以参与公投。技术委员会可以和理事会一起提出紧急公投,只能在紧急情况下使用。普通的公投每 28 天进行一次,公众提案和理事会议案轮流进行公投。

在投票后,投票者的 DOT 会在执行延迟期内锁定,投票者也可以自愿增加 DOT 的锁定时间,以增加投票权重。公投后的票数统计方法共有三种,根据提案或议案的方式进行选择。公共提案采用正投票率偏差方式(默认不通过,绝对多数赞成后通过),全员赞成的理事会议案采用简单多数方式,多数成员赞成的理事会议案采用负投票率偏差方式(默认通过,绝对多数反对后不通过)。为了防止链上投票率低引起的操纵问题,Polkadot 还引入了自适应仲裁偏差规则,也就是当投票率较低时,赞成或反对人数比例要更高,提案才能够通过或否决。

在 Polkadot 治理模型的设计中,理事会是通过投票产生的,处于公投投票和 staking 状态的 DOT 仍可以用来选举理事会成员,处于 staking 状态的 DOT 也可以用来进行公投投票,所以进行 Polkadot 链上治理投票不会影响 staking 收益,但是会锁住流动性,不可进行转账交易。

提案内容与投票

目前 Polkadot 共进行了 13 次公投。在正式开启链上投票之前,Polkadot 曾发起了一次关于 DOT 拆分的投票,最终结果是 DOT 被拆分 100 倍。0 号提案于 7 月 20 日开启,内容为取消 sudo 模块,随之而来的 1 号提案是开启转账功能,完善主网功能。2 号提案为公众主导的增加验证人数量,4 号提案由于没有在 polkassembly 添加信息而被取消,10 号提案是强制转账,其余大多是理事会主导的技术升级以及增加验证人数量。

HashKey:详解 Polkadot 技术、治理、应用与平行链进展图 2:Polkadot 的公投提案结果,图片来源:polkadot.subscan.io

上图是 Polkadot 浏览器对目前已经启动的链上治理进行的总结。可以看出,投票要求采用绝对多数赞成方式进行的投票很难得到通过,也就是由公众提案发起的公投要比由理事会发起的公投更难通过,这与 Polkadot 上的投票率较低有关。以第 10 号公投和第 11 号公投为例,第 10 号公投是强制转账,被诈骗的用户希望追回赃款。这项公投是由公众提案发起的,最终赞成与反对数量分别为 827 万和 451 万,赞成率达到了 64.7%,投票率为 1.26%。Polkadot 的正向自适应仲裁偏差规则是当投票率为 75% 时,赞成率 66% 以上才可以通过(下图所示),很明显第 10 号提案没有达到要求绝对多数赞成的要求,所以最终没有通过公投。

HashKey:详解 Polkadot 技术、治理、应用与平行链进展图 3:Polkadot 的自适应偏差模型,图片来源:polkadot.network

11 号提案的内容为技术升级,是由理事会全员通过提出的议案,最终赞成数量为 17 万,反对为 0,投票率是 0.017%,赞成率是 100%,在简单多数的规则下通过了公投,但同样存在投票率低的问题。如果未来投票率依旧较低,那么公众提案如果要得到公投通过,就要达到几乎全员赞同的程度。在 Kusama 测试网上,最近的总体投票率也均在个位数,说明缩短治理时间(锁定时间)没有带来投票积极性的提高。

这种自适应的投票规则毫无疑问地提高了利益相关者与系统的关系,投票率也与公投内容与合理性有关,但这种方式是否公平以及是否加剧中心化程度还有待观察。

生态应用

虽然 Polkadot 主网的功能还未完善,但生态中已经涌现了许多应用。根据 PolkaProject 统计,与 Polkadot 相关的项目已经达到了近 300 个,包括基于 Substrate 开发的项目、工具、论坛、钱包等。在所有基于 Substrate 开发的项目中,又可以细分为资产桥、隐私、DeFi、NFT 等领域。下图是 PolkaProject 总结的 Polkadot 生态总览。

HashKey:详解 Polkadot 技术、治理、应用与平行链进展图 4:Polkadot 生态总览,图片来源:PolkaProject.com

这些项目中有一些受到过 Web3 资助,经常在公开场合被提及,下表是其中的典型项目。

HashKey:详解 Polkadot 技术、治理、应用与平行链进展表 2:Polkadot 生态项目简介

总体上可以看出,Polkadot 的相关应用主要集中在 DeFi,这也是目前全行业最热门的领域,其他的有数据、隐私和资产桥类。相对于其他公链平台,Polkadot 几乎没有关于游戏、预测和社交类的应用,这与 Polkadot 刚上线有关,也因为有些应用在其他公链上已经证伪或是跨链意义不大。在 DeFi 领域,流动性释放和 DEX 是最热门的板块,Polkadot 中的 DOT 锁定流动性有多种方式,包括 Staking、治理和卡槽拍卖(治理和其他功能的锁定不冲突),所以存在释放流动性的需求,DEX 则是在链上进行价值交换必备的应用。

目前 Polkadot 的生态应用几乎全部都需要基于平行链开展业务,没有上线主网的应用还需要 Polkadot 中继链上的验证人保证安全,所以这些项目都要参与平行链的卡槽拍卖。

卡槽拍卖

Polkadot 作为一个异构多链的区块链,中继链和平行链都是 Polkadot 中关键角色,中继链负责各平行链的安全,目前平行链还没有上线,预计在今年底或明年初上线测试网 Kusama。

拍卖方式

Polkadot 的网络资源是有限的,目前最多支持 100 条平行链,想要使用平行链则需要项目方租用平行链卡槽。租用卡槽需要锁定 DOT,等待租期结束后释放。卡槽由 Polkadot 官方依次放出,每隔一段时间开放一个,时间间隔不固定。项目方将使用拍卖的形式决定卡槽的租用权利,每个卡槽的租期为 2 年,以半年为拍卖周期,有 6 个月、12 个月、18 个月和 24 个月的时段可以选择,项目方可以对第 7-12 个月,也可以对第 13-24 个月进行出价。

系统会计算各个时间段的租金总金额,整体租金出价最高一个或多个项目方才能拿到卡槽。也就是如果两个项目方分别选择在第一年和第二年使用拍卖的总金额要高于第三个项目方使用两年的拍卖金额,那么这个卡槽会由这两个项目方使用。拍卖将采用蜡烛式拍卖的形式,结束的时间不固定。在卡槽拍卖中,策略和锁定 DOT 的数量同样重要。

项目方的准备

对于项目来说,基于 Substrate 框架构建并不意味着就可以成为 Polkadot 的平行链,同样需要租赁平行链卡槽。租赁锁定的 DOT 会在租赁期结束后返还,所以租赁成本只是 DOT 的机会成本。Polkadot 允许其他人为项目方存入 DOT,帮助项目方在拍卖中胜出,这就需要项目方设置有效的激励方式吸引 DOT 持有者。

一般来说,项目方会将自己的 token 奖励给帮助其进行平行链拍卖的用户,这也叫做平行链释放发行(Parachain Lease Offering,PLO)。同样对于用户来说,参与 PLO 的成本为锁定 DOT 的机会成本。目前 DOT 的场景有 Staking、治理、交易和平行链租赁,未来还会有一些应用场景。对于 DOT 的长期持有者来说,如果项目方给与 token 的价值要高于参与 staking (目前在 10% 以上)或者某些 DeFi 的收益,会是比较有利的。

在官方信息中,最初的平行链除了以拍卖的方式分发之外,Web3 也会赞助一些公益链,包括含有基础设施或者转接桥的链。例如与智能合约相关的平行链,在卡槽使用上可能直接得到 Web3 的帮助。如果没有成功拿到卡槽,还有几种方案可以参与跨链,使用平行线程和部署到其他已经拿到卡槽的平行链上,如果已经拥有自己的主网,还可以通过跨链桥转接到 Polkadot 上。

思考与总结

以上讨论了 Polkadot 主网上线以来的进展,在技术方面,Polkadot 更新了 Substrate 2.0,在 Kusama 和 Rococo 测试网上都有相应的技术进展。在治理方面,Polkadot 正式开启了链上治理方案。生态应用的数量有所突破。与此同时,Polkadot 作为最受期待的公链之一,市场热度一直维持较高水平,DOT 的价格变化也可以反映出来。

以太坊 2.0 和 Cosmos 是经常与 Polkadot 比较的两个项目。以太坊 2.0 解决的是可扩展性问题,采用了和 Polkadot 结构类似的分片模型,由信标链加分片链组成。Cosmos 则专注跨链领域,具体实现方式与 Polkadot 不同。目前以太坊 2.0 至少还有两年的开发时间,Cosmos 的社区热度和应用数量都有待提高,相对来说 Polkadot 还是落地程度比较高的项目。

但是,根据目前 Polkadot 的进展,还有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在目前的治理方案中,大户权力过大和公众投票积极性不高的问题依然存在。理事会由投票选出,此投票与公投和 staking 不冲突,也就是大户可以选举出符合自己意愿的理事会成员,再用自己手中的 DOT 参与公投。虽然这种方式可以让治理结果表达最大利益相关者的意愿,但会引起治理的中心化问题。此外,在公投投票中,DOT 持有者的投票率很低。在 Polkadot 中,staking 与治理投票互不影响,目前 staking 的质押率在 70% 左右,但公投的投票率却在个位数左右。投票率低会影响治理的分布式程度,也无法真实地反映所有人的意愿。这可能由于投票的重复操作太复杂,也可能由于用户对提案内容不了解,无法做出选择。这就需要 Polkadot 社区内成员加强对治理方式和内容的理解,让治理发挥最大作用。

Polkadot 平行链的上线是未来社区里的大事,平行链的卡槽将采用租赁的方式,意味着绝大多数波卡项目都要付出成本(抵押 DOT)换取 Polkadot 上的跨链资源,所以借助 Polkadot 中继链安全性进行平行链发行的门槛提高了很多。对于大部分项目来说,只有能够支付得起租赁跨链资源成本的项目方才可以借助 Polkadot 的安全性,否则要自行部署节点,这会增加早期项目的启动难度。目前项目方采用的 PLO 解决方案会存在可持续性的问题,如果 token 分发完毕后,则必须采用其他方式吸引用户协助拍卖,项目方 token 在平行链上线后的价值捕获能力也存在风险。在平行链插槽拍卖竞争激烈的情况下,项目方必须在上线前进行大面积宣传活动,冷启动在 Polkadot 生态中将很难存在。如果未来竞争激烈的话,出于对跨链资源的争夺,项目在上线前就会出现“优胜劣汰”的局面。。

不过在 Polkadot 上存在有其他的跨链方案,例如平行线程或者集成到其他拥有平行链卡槽的项目中,也可以选择在 Kusama 网络发行来降低成本。目前平行链和平行线程的可用程度的区别,以其他方式跨链对团队的负担还需要在上线后持续观察。

Polkadot 和测试网的 Kusama 功能差别不大,所以追求不同稳定性的团队会有不同选择,但是会造成用户和社区分散的情况。虽然两者在技术升级时不会产生分叉,但在最开始两个社区就分隔开来,这在隐形中造成了社区的分裂。

Polkadot 的目标为平台的平台,公链之间的跨链是其解决的问题之一。对于公链来说,默认的跨链问题只存在于主流公链之间,目前的解决方案不断出现,Polkadot 如何在众多跨链解决方案中胜出是有待观察的。Polkadot 还有提高单链性能的优势,现在同样存在多种提高性能的方案,例如 layer 2 网络,Polkadot 发挥的作用也需要时间考验。

Polkadot 在企业平台与公链、企业平台与企业平台之间跨链的想象空间比较大,但是跨链的成本与意义也需要进一步考察,《连通公链和联盟链的研究》(2020 年第 79 期)中也有讨论,目前联盟链与公链之间的连通需求并不急迫。

By 崔晨

EOS的前世今生

时间倒退回4月19日,又一个“EOS生态”项目跑路了。

当天早上,不少人习惯性地打开“EOS生态”APP,然而页面却提示网络错误,账户登陆不上了。

随后,负责人唐碧兴在微信群声称项目受到攻击,损失1600多万个EOS,甚是心痛,希望大家耐心等待系统修复。

其实项目方早在跑路前夕,就把 EOS 不断地转移至 huobidevice3 以及 huobidevice5 这两个主要地址,总计资金量达 3.8 亿人民币。如今 huobidevice3 已经“荣登”EOS富豪榜第七位。

EOS富豪榜

大量转账,关网,甩锅黑客。

此三连操作,跑路实锤。

紧接着第二天,一个个抱团取暖的维权群就建立起来了,充斥着讨伐的情绪以及乱哄哄的意见。

鉴叔扶额: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一、打着EOS旗号的资金盘何其多

实际上,自EOS上线以来,各种打着EOS旗号的资金盘项目就层出不穷。

EOS魔方、EOS金融、币火圈、以及各种EOS生态……在这里,鉴叔就不一一赘述了,已经哼哧哼哧为大家整理了一张图。

历来EOS相关资金盘概览 |鉴叔整理

当然,这仅是部分统计,鉴叔的目的则是想把几个项目拎出来,带大家仔细品一品其中的共性:

▌1.本质就是持币生息

以“EOS生态”为例,它直接宣传用户只需要将EOS从交易所充值到生态激活投票,即可每日分红。

再看鉴叔刚扒过的“币火圈”,尽管项目方硬说自己是一个社交+资讯的IM,要打造币圈第一社交广告圈。但是下载APP一看,不过是挂羊头卖狗肉,依旧是充值EOS不断释放利息,并且鼓吹一个月回本。

币火圈APP页面

这类资金盘其实很简单,不管它如何包装,本质都是持币生息。

对于项目方来讲,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于不需要自己发一个币,直接依托EOS的知名度就能吸引用户,轻轻松松冷启动。

▌2.收益分为「静态+动态」两部分

静态收益的高低取决于投入EOS的多少,一般日息都在0.2%-3%。

鉴叔发现,这些项目大多设置了上限,比如“EOS生态”最多只能投入300EOS,是不是有点饥饿营销内味儿了。在维权群鉴叔也看到不少人都是批量注册账户,从而增加参与额度。

动态收益则来自于拉人头,资金盘的标配。

有的项目比较狠。比如EOS金融,在发展后期随意改变规则,如果一直不拉新人就直接降低收益。而 DDEOS 则是在一开始就简单粗暴地设置了一个出局规则,静态收益不得低于动态收益,否则就out!意图太过明显,参与的人必须发展团队&复投二选一。

DDEOS平台规则

▌3.打着各种官方的名义招摇撞骗

比如去年跑路的EOS生态(EOSNode)就公然抄袭了乌克兰节点cryptolions的介绍以及团队信息。

我们都知道,EOS的节点有很多在国内,而这些资金盘项目更偏爱国外的超级节点来碰瓷,一来用户不熟悉,二来人家天高黄帝远的也管不到,往往不能够及时辟谣。

而今年419跑路的“EOS生态”,则谎称自己是EOS超级节点 starteosiobp 核心团队创立的。

来源:微博

很多人不了解EOS账号创建的规则,面对这样一套说辞自然真假难辨。

而真实情况是,stareosiobp 确实是21个超级节点之一(目前排名第九),w.io 也确实是 stareosiobp 创建的,但是当初这个账号是以90088个EOS的竞拍价出售的。

换言之,“EOS生态”的项目方只是花钱买了w.io这个账号,所以 w.io 账号持有者的行为和 stareosiobp 没有一丁点关系。

另外,今年冒出来的两个项目——币火圈和DDEOS——则都以超级节点的“投票代理”来欺骗用户。

请看上图项目方的说辞,真是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鉴叔来带你扒皮:

首先,客服口中所谓“官方查询”地址 eosflare.io ,只不过是一个第三方的区块链浏览器。

其次,EOS 的”投票代理“并不是官方授权的,理论上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设置成为“投票代理”,这玩意儿没有什么含金量。

最后解释一下到底什么是“投票代理”,投票代理的真正用意是指我不需要把EOS转账出去,币还放在自己口袋里,而仅仅是授予我的投票权,让别人替我执行投票。而币火圈和DDEOS都要求用户将币转入对方账户,压根儿没用上代理投票的功能。

总结来看,套路在不断升级,但是本质如出一辙,都是借超级节点的名义包装自己,营造一种影响力的假象,来博取用户的信任罢了。

二、为何屡试不爽

虽然这些项目基本都以崩盘告终,但是这一类型的盘子可谓屡试不爽,割了一茬又一茬。

究竟为何?鉴叔总结其原因有两方面:

1、人心贪婪,明知道是资金盘还往里面跳

2、知识盲区,EOS和“EOS生态”傻傻分不清楚

关于第一点,鉴叔真的不想多说,属于聪明反被聪明误,控制不出自己的欲望,总是天真地以为自己是第一批入局的人,咱劝不动,也拽不住。

至于第二点,在很多币圈人眼中是不值得一提的。然而项目方的目标用户正是那些对EOS不太了解的小白,这样才好利用信息差把他们都圈进来。

什么是节点?什么是超级节点?为什么要投票?

在这里,鉴叔有必要给大家补补课。

首先,EOS 的初始总量为10亿,系统每年增发1%的代币,其中75%为投票奖励,25%为出块奖励。

用户可以给节点投票,票数排名前21的节点我们称之为超级节点,它们轮流记账出块,即享有出块奖励。而投票奖励就是根据节点获得的投票来分配。

所以,节点获得的投票越多,总体奖励自然越高。这就是为什么节点要拉拢用户为其投票的理由。本质也是节点和用户的共赢。

那么这些打着“投票”的幌子吸引用户入场的项目,他们真的有参与EOS的投票吗?

以 419 跑路的“EOS生态”为例,我们通过区块链浏览器查询看到,项目充值地址 w.io 自身并不是一个节点,而且也没有给任何节点投票。

截图来自 EOSPark

况且目前参与EOS投票的年化收益不到3%。而我们前面提到的各种资金盘,一年下来的收益动辄就是三四倍。

左:EOS金融 右:币火圈

换言之,项目方的盈利能力完全无法支撑这种高分红模式,不靠后来者接盘还能靠啥?

鉴叔总结

EOS和各路EOS资金盘完全是俩码事。

后者的终局注定是跑路,最近尤其应该警惕柚子家园和DDEOS。

鉴叔在此郑重提醒大家,远离任何打着EOS旗号的高收益持币生息项目。

By 陀螺财经

什么是Cardano(ADA)币?

很多人不了解 Cardano,但我认为它是目前被严重低估的加密货币,它要做的事情非常宏大,它解决了第一代加密币——比特币(Bitcoin)所有存在的问题,它也支持第二代加密币——以太坊(Ethereum)的智能合约(甚至做得更好),并且为我们带来了更多更革命的概念。

Cardano 主要负责人 Charles Hoskinson(原以太坊联合创始人)有一个 Cardano 白板演讲视频,这个视频概述了 Cardano 要做的事情。我会通过总结它的这场演讲来让大家了解一下这个革命性的第三代加密币 Cardano。

注意:这是我个人根据对这个视频的理解所写出来的文章,如果有对演讲原意有理解错误或者缺失,欢迎大家来斧正。同时需要声明,此文仅讨论 Cardano 本身的愿景和哲学,并无意作任何的投资建议。

欢迎加入 Cardano 中文长期持有者 Telegram 讨论群:Telegram: Contact @CardanoHodlers,这里是 Cardano 信仰者的聚集地,在这里我们可以一起讨论 Cardano 的平台和项目进展。

Cardano 的来历

要了解 Cardano 是什么,首先我们它的来历。

Charles 认为第一代加密币是比特币。比特币要解决的问题是当两个人发生交易时,需要向一个中心化组织进行验证的问题。

但是问题是,交易从来都不是只有一个人向另一个转账这么简单,背后往往会有一个故事。比如说,一个人可能会要求另一个人帮他做一件事,之后他才会向这个人支付一笔金钱。而这就是合约。

所以第二代加密币以太坊出现了。以太坊将图灵完备编程语言引入到区块链当中,使得我们可以通过编程语言来实现我们需要做的合约,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智能合约。

但我们能留意到,比特币、以太坊这些区块链,它们并不能规模化(Scalable)。以及,目前的加密币,它们往往还会因为意见的分歧而出现分叉,比如比特币与比特币现金(Bitcoin Cash),又或者以太坊与以太坊经典(Ethereum Classic)。并且,它们还有可持续发展性的问题,当 ICO、风投的钱用完了,那谁还会来发展这个区块链?

总的来说,目前的加密币都有可规模化性(Scalability)可互操作性(Interoperability)可持续发展性(Sustainability)的问题。而 Cardano 的哲学和愿景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当然,Caradano 还会学习和继承目前已有的区块链的优点,并加入很多的新概念和技术。

所有上面这些问题的学术研究和解决方案,科学家们都通过会议、论文以及大学参与来进行同行审阅(Peer Review),以进行监督和研讨。工程师们会据此来编写高可信的代码。

可规模化性(Scalability)

Charles 认为是否具有可规模化性,主要受三个因素的影响:TPS、网络带宽以及数据量。而 Cardano 正希望通过一种优雅的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当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个网络当中,我们每秒钟就自然会有越来越多交易量,也自然会有更多的网络带宽以及更大的数据储存空间。

当然,在目前来说,Cardano 由于还没有像比特币或者以太坊这么非常大的交易量,所以可规模化性的实现并不是十分迫切的,Cardano 团队计划在 2018 年稍晚的时候才开始实现,大概在 2018 年年中左右会放出一部分,并于 2019 年底才完成。

TPS(Transaction Per Second,每秒钟能够交易的数量)

Cardano 的团队研究了一种被命名为 Ouroboros 的算法,这是一种可证明安全的权益证明(Proof of Stake,简称 PoS)协议。它是一种高效率的共识算法,是加密币界第一种真正严格安全的算法,这种算法的论文 也是目前唯一被加密学会议收录的论文。它是模块化的,并且适用于未来。

与比特币及它的工作量证明(Proof of Work,简称 PoW)机制相比,Ouroboros 所采用的 PoS 机制除了能够提供同样的安全保障之外,运行成本也非常低,它不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尤其是这些计算资源还需要去做无意义的运算)。它会根据每个 Daedalus 钱包 所拥有的 Cardano 币的数量,随机地进行工作量的分配。也就是说,你只需要将你的电脑开着钱包启动着,并且联网,那么它就会挖矿。这套机制计划在 2018 年 Q2 开始运行。

这个算法解决了交易量有上限的问题,当越来越多的参与者加入到这个区块链当中,就会有越来越多的资源可以使用,所以说当 Ouroboros 算法完成后,TPS 将会是无限的。

网络带宽

网络带宽指的是进行交易时所携带的数据在进行网络通信时所需要的网络资源。当这个区块链的规模越来越大时,我们所需要的网络带宽也将会越来越多,实际上我们不可能做到每个区块链的节点都做到支撑所有节点之间进行的所有通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Cardano 采用了 RINA。RINA,递归网络架构(Recursive InterNetwork Architecture)。我对这个架构并不是十分了解,所以我只能粗略地说说。它应该是一种类似于 TCP/IP 的架构,它可以非常自然地让节点之间的通讯就像进程间通讯(IPC)一样,使得我们能够很自然地进行规模化的通讯。

RINA 计划会在 2018 年开始加入一部分到 Cardano 当中,并且在 2019 年完成。

数据量

无限增长的数据量可能是最难解决的问题,但实际上,并不是每个人都想要知道所有的数据,比如说一个人与另一个人发生交易的时候,他们并不需要知道其他人的数据,只需要知道的是需要转出资金的一方的上下文是合法和正确的即可。

所以我们会需要一些像修剪(Pruning)、订阅(Subscription)和压缩(Compression)等的这些技术,使得每个用户大体上都只需要保存他们必须保存的数据。总的来说就是一个分区(Partitioning)的概念,意思就是用户实际上不具有所有节点的数据,而是保存区块链其中一个块(chunk)的数据。

在压缩技术上,Cardano 还会涉及到侧链(SideChain)技术。通过侧链,我们可以使得那些非常小的数据块以双向绑定的形式连接到一起,使得它们具有高级别的安全性和正确性。

Cardano 会通过一种非常严格的方式来学习这些概念,从而开发出一种新的区块链,使得用户只需要保留非常小的数据的同时,获得同样的安全和正确性保障,以应对无限增长的数据量。

可互操作性(Interoperability)

世界上有非常多种区块链系统,比如比特币、以太坊、瑞波币(Ripple)等。除此之外,还有传统的银行网络系统。这些系统都有自己的业务逻辑和规则,这也导致了系统与系统之间非常难以明白对方。

区块链与区块链之间

目前来说,我们可以通过交易所来进行兑换。但是交易所本身是不安全的,比起区块链技术,它们很容易被黑,并且会受到政府严厉的监管,以至于有时会被关闭。以及,由于交易所是中心化的,所以当我们使用交易所时,会被一个小组的人控制你是否能够兑换、提现、冲值等。

对于区块链与区块链之间,Cardano 将会通过侧链去解决这个问题。

区块链与传统金融系统之间

即使我们把区块链与区块链之间的链接做好了,我们还需要面对一个现实就是,我们不可避免与传统银行进行沟通。比如说你是一家加密币公司,你发行一种 ERC20 令牌(Token),然后这个些令牌卖得非常好,数百万美元进了你们公司的银行账户。而银行本身是受监管的实体,于是他们会问你,这数百万美元是怎么来的?然后你说通过卖 ERC20 令牌获取的;他们继续问,你们的客户是谁?然后你回答,是网上的人。显然,这并不是一个好的回答,银行会认为这是一件有问题的事情。由于银行是受监管的实体,所以他们需要将这一些可疑的活动记录汇报到一些财政部们或机构。

总的来说,区块链与传统金融系统之间,存在三个问题:

  • 元数据(MetaData)
  • 归属问题(Attribution)
  • 合规性(Compliance)

元数据

元数据就是像每笔交易从哪里来、要去哪里、交易双方是谁、为什么交易等数据,这些数据在区块链世界并不关心,但传统金融系统非常关心,所以我们需要将这些元数据保存在区块链当中。但是这会涉及到一个隐私的问题,因为元数据都是一些敏感的数据,当然这些数据是不能直接公开的。而 Cardano 要做的,就是弄明白到底哪些元数据需要放到区块链当中,以及怎么放(比如怎么加密)、什么时候放等。并且在存放之后,什么人可以看到。

Cardano 的钱包 Daedalus 在未来的 12 个月内,会支持大量的功能来标注交易和金融活动。这些元数据可以根据用户认为是必需的需求,进而导出或共享。此外,数据可以由三方应用程序操作,用于特定目的(例如税务会计)。其次,他们也正在探索添加对可涵盖散列和加密字段的特殊地址的支援。这种结构将允许用户在区块链上发布元数据,而不需公开揭示它。但是,如果用户想要共享数据,那么它将具有交易享有的所有可审计性、不可变性和时间戳保证。

归属问题

归属问题说的是关于身份识别,也就是如何识别一个用户。其实它也算是元数据的一种,但是它特别重要。在现在的互联网中,我们常用用户名和密码去进行识别,但这种方式实际上是非常容易被猜到和被黑的,而且经常出现同一组用户名密码被重复地使用在不同地方的情况。如果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公钥,那这样在网上就可以非常方便地识别每一个人。而加密币正是生产令牌的工厂,这些令牌可以作为公钥存放在区块链当中,它可以被用来存放公钥。

Cardano 正使用这种的方式,来让用户保存和保户我们自己的资产,以及让互联网识别自己。

合规性

在金融领域,有三大监管条例:KYC(认识客户)、AML(反洗钱)和 ATF(反恐怖融资)。在加密币世界当中,这些条例并没有被重视,但是这是传统合法金融体系的关键因素,无论它们是交易所、银行还是任何的金融服务公司。

Cardano 正在试图在加密币世界和传统合法金融体系中寻找到一个健康的平衡点,一方面能够提供加密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在每次交易当中加入元数据。这样可以使得我们有办法合法地在加密币世界中逐步升级我们的交易方式,这样也可以解决上面提到的那家卖 ERC20 令牌的公司所遇到的问题了。所以 Cardano 要做的,正是要使得传统金融体系能够慢慢接受加密技术。

可持续发展性(Sustainability)

可持续发展性是比可规模化性和互操作性更重要的一个问题。可持续发展性可分为两个问题去讨论:

  • 我们怎么去支付想要支持的东西?(How do we pay for things?)
  • 我们要到哪里去?(Where should we go?)

我们怎么去支付想要支持的东西?(如何迭代?)

加密币不是公司,而是一种基础设施,它就像公路又或者一些像 TCP/IP 的开源协议。

但这些东西由于资金问题,它并不能自由地长期发展,它们通常需要由一些机构或者公司去资助的。举个例子,像 W3C 现在就有激烈的关于是否把 DRM 支持进浏览器标准当中去的争论,然后我们看到 EFF 退出 W3C 以抗议,因为它认为大公司是在为它们的利益作努力,而不是为了一个更开放的互联网世界。所以,对于可持续发展这个问题,靠机构或公司资助可能并不是一个最好的方式。

ICO(Initial Coin Offering)也是一种有意思的方式,它可以为发行货币的团队筹集大量的资金,如果这个团队靠谱的话,确实是能成事的。但有一个问题是,无论在 ICO 时你筹集了多么巨量的资金,你总有用完的一天。

所以我们想,能不能创造一个具有财政模型(Treasury Model)的系统,这个系统可以不断地从分散的银行账户中筹集资金,用于给一些有很多人支持的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也就是说,假设有一个人提出来一个很好的想法,需要筹集资金,那他可以提供这个想法到这个财政系统当中;然后,一些令牌的拥有者(或者说持币者),可以将手里的令牌投票给这个好的想法。当累积到一定的令牌后,这个财政系统就会释放这部分的资金给提出想法的人去落地实施。当然,如果所投资的项目是有收益的,那就会再次促进这个系统的运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同时,这也是一个民主的系统。当越来越多的想法被提出后,人们也会自然而然地开始讨论优先级的问题。比如一个人提出想做一件事,另一个人提出想做另一件事时,那大家就会选择到底哪件事情更重要和紧迫,从而给哪个事情投票。

当然,这个模型还可以通过自身这种模型来进行更新迭代自己。

总的来说,这个财政模型的好处是,它是公平的、方便参与投票的、能激励大家投票的,并且不需要依赖中心化的机构。它将会在 2017 年 Q4 完成讨论,并在 2018 年下半年将第一版加入到 Cardano 当中。

我们要到哪里去?(如何解决分叉问题?)

区块链和加密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也需要不断地迭代和更新。但是,当有迭代和更新时,就有可能出现意见不统一的情况,当出现这样的情况时,就可能导致这个区块链出现分叉,比如比特币与比特币现金(Bitcoin Cash),又或者以太坊与以太坊经典(Ethereum Classic)。

之所以第一、第二代加密币会出现分叉这样的问题,是因为它们没有一个规范来判断到底哪种分叉是更合理的。我们回到我们人类的社会当中,我们会发现人们大部分时候都有办法解决分歧,这是因为我们都有宪法,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还是别的国家。

所以,为了尽可能避免分叉问题,Cardano 正在设计一套类似宪法的规范,称为《Cardano 优化议案(Cardano Improvement Proposal)》,它将会在 2018 年 Q1 完成。它会通过一种能让机器理解的方式——也就是智能合约的方式来保证它的执行,IOHK 正大力研发当中,2018 年会有所公布。

最后

Cardano 是目前我看到的目光最宏远的区块链项目,如果它的哲学和愿景真正实现的话,人类社会将会迎来一个革命式的未来。

欢迎加入 Cardano 中文长期持有者 Telegram 讨论群:Telegram: Contact @CardanoHodlers,这里是 Cardano 信仰者的聚集地,在这里我们可以一起讨论 Cardano 的平台和项目进展。

扩展阅读

By Jasin Yip

Coinbase注册

币安注册

Robinhood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