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买不起房,更搞不起装修

11月21日,连续数季评分口碑都不错的改造节目《梦想改造家》猝不及防地翻了车,第八季有关“二十个人的空巢之家”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价值132万的农村建房被改成了毛坯,很快,热搜话题“梦想改造家的最差设计出现了“累计阅读2.3亿。

在短视频刚刚兴起的时候,每年入学季都会有大量百元改造宿舍的视频来撩拨学生们静守一隅的心,再后来,玩法逐渐升级,短视频平台被改造房子刷过屏,设计师化腐朽为神奇,左手北上广爆改一居室,右手城中城布置桃花源

屋主满不满意暂且不论,蛰伏在互联网里的看客倒是一个个看得热血沸腾。此前,北京48平三室四厅的改造在微博上的阅读量高达4.4亿;南京小夫妻的46㎡婚房火了,年轻人纷纷高呼居住自由。

在抖音上“出租屋变身”的话题有3.6亿次播放;在豆瓣搜索“出租屋改造”能找到2000篇干活内容;B站上一则则房屋改造视频简直惊艳到怀疑人生。不同于古人心安之处是吾乡,时至今日,恋家情怀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愈发浓郁,哪怕住在一间隔断里,也希望推开门的那一瞬间,得以窥见天光

很多时候,改造的不是房子,而是一片狼藉的生活。

改造与反改造

在都市里跌跌撞撞了这么多年,年轻人的幸福感在房子面前大打折扣,曾经自诩不为五斗米折腰,出了校园,才发现这个世界上得罪不起的人有很多,其中房东跟中介绝对能排前十。年轻人的居住问题被反复来回地讨论窥探,唏嘘过后,依旧如此。

年轻人在一线城市蜗居从2009年《蜗居》热播就不是什么值得尴尬的秘密,2020年,贝壳找房的数据显示,北上广深最多的合租房源集中在5—15平方米之间,这类房间占上海合租房源的六成、广州的八成;从合租房间的面积中位数来看,上海只有14平方米,而深圳和广州都只有10平方米。

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一组数据是,《2020新青年居住消费趋势报告》显示,2020年套均租金前十位的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广州、南宁、苏州、厦门、东莞和武汉。

北京新青年面临的租房压力最大,以5102元月租位居榜首;广州套均租金2765元,排在第五位。

匆匆十年,仿佛一切都没有变,唯独年轻人的心态在一代代更迭中越来越鲜亮光明,再小的出租屋都能装下对生活的一腔热忱。淘宝上,简易沙发89块、简易桌子99块、简易床129……拼拼凑凑在,桌上摆盆绿植,构成了最原始的改造标准。

更复杂一点,直接拉个施工队来改头换面,地板墙面通通焕然一新,网友把这种改造称为“房东睡觉乐醒系列”。2021年第一季度,抖音平台上对家装感兴趣的用户超过9千万,创作者同比增长117%,无数个深夜,年轻人窝在被子里向短视频讨教几招,墙面到底该刷成莫兰迪还是北欧绿……

改造似乎成了现代居住的必备条件,INS风的地毯吊灯是沉重的房价下,安抚人心的最佳利器。但总有例外,去年开始,住在毛坯房里的一群年轻人突然火了,与精致漂亮的改造党截然相反,毛坯党在现代都市里彻底演绎了一出“家徒四壁”。

9月份,一则“95后女生10年积蓄买房入住毛坯房”的话题在微博掀起亿万讨论,网红“入住毛坯房会长”一则布置毛坯房的视频收获了三万粉丝,抖音上关于毛坯房的话题也有上亿播放量。这一批年轻人努力用墙纸遮住斑驳的墙角,那一批年轻人任由墙面掉灰。

今年七月份,是陈先生住进毛坯房的第三天,武汉下了一场大雨,风雨顺着没有密封的阳台直入客厅,很快排水系统就堵了,整个房子汪洋一片。即便如此,网络上依旧有大波人在追捧这种苦行僧式的极简生活。

原因很简单,装修太贵了。

根据土巴兔大数据研究院的调查,一套房子搞好基础装修平均要花掉 7 到 10 万元。越是低线城市,基础装修的花费反而越高,一二线城市的很多装修都是旧房翻新,硬装可以跳过,三四线城市里七成都是新房。

且多数是毛坯房,在2020年我国交付的商品房里精装的比例只有30%。被买房掏空的年轻人面对接下来的装修心有余却力不足,多少人向往回乡改造一栋矗立山野的童话古堡,但还是倒在了不菲的装修费前。

《梦想改造家》132.9万的装修费翻车背后是赤裸裸的现实,看似平平无奇甚至有些廉价的装修,土装88.8万、硬装32.3万、软装11.8万……买得起房子,付不起装修。反而没有房子的对装修改造格外痴迷。

《中国家居行业洞察白皮书》显示,对于家居、家装信息感兴趣和会购买家居家装产品的用户中,有26%的用户住房状态是“租房”,有近七成的租房用户,会主动搜索家居家装类的短视频。

跟喜好无关,只是现实的折射,年轻人一面在出租屋里装点生活,一面在毛坯房里守护生活。

痴迷改装的年轻人带不动家装行业

在翻车之前,《梦想改造家》被誉为“改装综艺天花板”,豆瓣前七季的评分基本维持在9分以上。看一间破旧的鸽笼逐渐变成豪华单身公寓是最好不过的解压方式,尤其对于人均强迫症的社畜而言。

这几年,家装改造综艺踏着慢综艺赛道层出不穷,三年内累计推出了十部,只是除了《梦想改造家》其余的口碑评价都无甚出彩。不过有一点值得注意,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家装节目寡淡的场面并没有耽误太多商业价值。

根据不完全统计,家装改造节目里陆续出现过东鹏瓷砖洁具、公牛装饰开关、大卫地板、业之峰、居然之家、立邦涂料、齐家网等超10家家装品牌。从某种角度来讲,家装巨头也是“病急乱投医”。

不可否认,家装市场始终只是房地产下游的周期性产业,有数据显示,整个市场的需求有70%来自新房装修,上游如果不景气,下游只能等着喝西北风。眼看淘宝上波西米亚风的墙纸单单月销量过万,各种简易家具风生水起,欧派们说不羡慕是假的。

毕竟这几年全国的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就一直萎靡不振,2017年总商品房销售面积为16.94亿,增速7.66%,与同年相比增下滑14.79%;2019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为17.16亿平方米,同比增速仅0.05%。到了2020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7608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只增长了2.6%。

年轻人痴迷改造,可惜救不了真正的家装市场。

就2020年来看,九大定制家装企业的全年营收增长有三家是负数,还有一家不到2%。尚品宅配从2019年总营收72.61亿,下降到2020年65.13亿,营收同比下降10.29%,净利润下降近4个亿;顶固集创去年的营收为8.72亿,营收同比下降6.17%,净利润下降72.09%。

短视频平台花样改造房屋的视频甚嚣尘上,家装行业却迟迟沾不到光,就算综艺收视再冷清,品牌也不想放过在年轻人视线里露脸的机会。

品牌苦于市场上“无房可装”,殊不知年轻人头疼装修不比纠结买房轻松多少,现实生活里,像节目里的装修翻车事件数不胜数,打开知乎,吐槽装修“买家秀”与“卖家秀”的年轻人聚在一起大吐苦水。

这跟钱无关,比没钱更可怕的是,透过林林总总的繁复工序,猝不及防地发现自己的想法与设计师、装修队大相径庭,这背后大多数暴露了行业内未被规训的那些野蛮商业法则。曾经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爆料,花了1200元人工费请人给新家铺设几百块的网线,却被装修队换成了最差的材料,就是为了省下100块钱的差价。

在 2021 上半年,中国消协有关装修的投诉超过4400件。装修硬生生地撕碎了年轻人对房子的美好幻想,大环境就是如此,根据艾瑞咨询的调查,中国家装企业大部分都是地方公司和工长带领的装修队,连锁型家装企业的数量占比只有 10% 。

诚然,每一座城市的角落里都少不了成群结队的装修大军,工头干这行的时间甚至能赶上一个客户的年纪,只是他们听不懂小红书上那些洋气的名词。或许从决定买房的那一刻起,一砖一瓦的预算或者一钉一铆的较量,年轻人都注定无法逃避。

开民宿、拍视频:这届年轻人真的是回乡养老吗?

不知什么时候,全球的人都在沉迷种田,逃离城市的计划在每个国度上空盘旋着。国内李子柒成了互联网里人人艳羡的对象,欧美地区类似《克拉克森的农场》《最大的小小农场》的农场纪录片播一部火一部。

与其在大城市里与房贷争个你死我活,似乎回乡种种田养养花的日子也算不错。中国社会科学院一份报告显示: 90后大学毕业生只有三分之一接受“为了买房降低生活质量”;另有超55%的90后毕业生宁愿不买房。

回乡是年轻人默默放在心里的最后一条退路,他们其中不少人早就开始考虑以后的养老问题。有调查对1217名18-35岁青年进行的调查显示,89.6%的受访青年认为有必要从现在开始考虑自己的养老问题,晚年的生活里,可以是去河边钓鱼,也可以是去田里种菜。

然而,互联网时代,流量经济在算法的助推下一层一层地冲击着年轻人的价值观,有意思的是,绝大多数的年轻人从未真正了解过自己想要的田园生活,他们的美梦留存在李子柒的镜头下,在资本与数据的绘制下,最终逐渐成为被收割的那群人。

短视频里,一部分年轻人离职回到农村,他们翻修村屋,修整猪圈,打理花园,在旧仓库改造好的茶室里喝茶,碎瓦砾上修起古风同款小凉亭,炊烟袅袅中慢慢升起一座精致的日系原木文艺风居所。

尽管另一部分年轻人连宅基地产权交易是什么都搞不清楚,评论区还是一窝蜂地在呐喊:“好想回村,把老家的旧屋爆改一顿啊!”他们只捕捉到那一刻的安逸与潇洒,但很少有人关心在视频之外,桩桩件件殊途同归,互联网里的田园牧歌从来不是一场单纯的心灵归宿。

如果李子柒没有跟资本撕破脸,可能在多数人眼里她只是一个吹花嚼蕊的仙女,可事实上,早在2019年“双十一”当天,李子柒的天猫店铺总成交额就突破8000万元,海豚智库数据显示,2020年,李子柒品牌的销售规模达16亿元。

破旧的民房固然不值钱,但稍微给外墙刷个油漆,房租就能成倍上涨。比如广州潭村的民房,在改造前80平的月租金仅1200元,在改造后月租金已达7000元,翻了将近6倍。放下一切选择回乡的年轻人肯定不是为了养老,短视频里的一切流量狂欢都是有预谋的。

截图来自B站

因为我们所羡慕的那些人要么在带货,要么在待客

比如大连石城岛上有大大小小的民宿70家左右,途家乡村民宿增速超过300%,乡村民宿累计接待近两百万房客,为乡村房东创收超过5亿元。从2020年3月份起,小猪短租在成都的5位城市开发经理,全部将工作重心转移到乡村。目前,小猪平台上有3000多套位于成都周边乡村民宿房源,比2017年开始拓展乡村民宿时,翻了足足三倍。

2017年我国乡村旅游达25亿人次,同比增长16%;旅游消费超过1.4万亿元,同比增长27%;民宿消费规模达200亿元。2020年,我国乡村民宿消费达363亿元,年均增长16%,远高于同期国内旅游消费年均8%的预计增速。

当然,这是好事,潮起潮落,乡村经济的繁荣在一片消费升级中是众望所归。

只是,如果互联网一味地单向输出,算法画地为牢,短视频里预演好的内容逐渐变异为一种发泄性质的视觉载体,年轻人越来越渴望资本奉上来的宁静致远,除了加剧焦虑,其实并没有什么实质的改变。年轻人被操蛋的现实逼得只能做梦,因为梦里啥都有。

By 锦鲤财经

中国房地产税时代即将到来

10月23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公布了授权国务院在部分地区开展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试点实施启动时间由国务院确定,试点期限为五年,目前尚未公布哪些城市成为试点地区或详细的税率。 试点地区的房地产税征税对象为居住用和非居住用等各类房地产,不包括依法拥有的农村宅基地及其上住宅。土地使用权人、房屋所有权人为房地产税的纳税人。 

10多年来,中国政府一直想推进实施房地产税,但遭遇到包括地方政府在内的阻力,人们担心该税导致房产价格下滑,或市场出现恐慌性急售。

上海房产税正在进行

个人住房房产税认定通知书曝出

近日,微博上有律师大V爆料,上海房产税正在进行,并贴出了一张带有税务局公章的上海市个人住房房产税认定通知书。

通知书显示,新购住房应征税的面积(建筑面积)83.7平方米,新购住房单价为32670.48元/㎡,税率0.4%,房产税按7折税率征收。按照给出的公式计算如下:

32670.48 X 83.7 X 0.004 X 0.7 =7656.65

其实,上海试点房产税至今已有10年。2021年最新的房产税通知,与此前通知内容并无区别。

不过,本次上海房产税全面开征,也预示着距离全国统一征收房产税的日子不远了。届时,随着房产税的全面开征,拥有多套房源的炒房客要哭了!

2

上海VS重庆

房产税可以降房价吗?

对于很多买房人而言,最关心的莫过于,房产税可以降房价吗?

2011年,把上海和重庆作为房产税试点。

但是,10年过去了,上海房价均价从2万涨到了8万,重庆房价从6千涨到了1.8万。

所以,别做梦了!房产税,肯定降不了房价!

总体上来说,上海模式以多套房为主要征收对象,对炒房行为起到了一定抑制的作用。重庆模式以高端豪宅为重点征收对象,较为符合重庆市“低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场、高端有约束”的房地产调控理念,对高档住宅豪宅成交形成有效制约。

但无论是上海版的房产税,还是重庆版的房产税,都对当地房价没有起到任何遏制作用。

上海房产税征税细则

重庆房产税征收细则

3

房产税的终极疑问

说到房地产税,很多人可能还是一头雾水,完全懵圈。

1

什么是房地产税?

房地产税是一个综合性概念,是指一切与房地产经济运动过程有直接关系的税。在中国包括房地产业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城市房地产税、印花税、土地增值税、投资方向调节税、契税、耕地占用税等。

房地产税不是房产税,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房产税它是以房屋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一般会按房屋的计算税收余值或者是租金收入为计税的依据进行收税,是向产权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只是房地产税的一种。

2

为什么要出台“房产税”?

那么,为什么要出台房产税呢?主要有4大原因:

一、房价过高

现在很多地区的房价和之前相比,可以说是非常之高了。以五线县城为例,15年之前,房价平均价格只有2000-3000元/平之间,但是从16年开始,房价就上涨,到2020年,均价已经达到了8000元,好的小区甚至过万都是难事。房产税的出台,对于控制房价,是一种有效的措施。

二、打击炒房客

房产税的出台并不是以征税为目的。一些炒房客合伙来到一个地方炒房,整栋整栋的买,抬高当地房价,一旦房产税出台,就会迫使他们卖出手里多余的房源,价格也不会太高,让那些想买房却因为价格的刚需用户,可以买到房子。

三、一定的财政收入

如今大城市的土地资源是越来越稀缺,可以用来开发的土地越来越少,在这样的情况下,房产税和空置税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当地政府的财政收入。要知道,土地拍卖是很多政府财政收入的大项,一旦土地拍卖少了,收入少了,需要有其他的来补充。

四、释放更多房源

目前我国的很多城市空置率过高,一些大城市甚至达到了20%以上,意味着一个小区里面,一个单元10户有两户是空的,剩余的8户里面可能4户都是租房的。这就体现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房子分布不均。因此,房产税的出台,可以释放出大量的闲置房源。

以上四点可以说是出台房产税的很重要原因了。

3

房地产税对购房人有何影响?

对于房地产税,老百姓会问两个问题,即还要不要买房?

房产税主要还是解决国家、地方的财税关系,也不是为了打压房价,即使客观上可能有这个作用。

房产税对于刚需来说,几乎没有影响。

但对于多套房的人来说,住房持有成本增加,多套房的房东也会因为潜在收益减少而抛售房产,促使市场上流通的二手房增多,压低房价。

但也只是有一定作用,上海和重庆的房价也并没有因房产税而大幅下跌。

虽然对刚需影响不大,但是对炒房客还是有一定杀伤力的。

随着市场上购房市场热度减少和存量房源的增加,客观上也会使得租赁市场的压力减少,进而促使租金下降。

未来,不管征收不征收房产税,依旧是稳字当头,房价既不会大涨也不会大跌。

4

房产税何时会全面征收呢?

在2020年初,央行发布了城镇家庭负债统计报告,报告中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们国家96%的城镇家庭都已经有了房子,其中拥有一套房子的城镇家庭占比为58.4%,拥有两套房子的城镇家庭占比为31%,拥有三套及以上房子的城镇家庭占比为10.5%,户均超过1.5套。

根据“七普”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我们国家城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接近64%,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4.38%。因此可以计算得出,目前仅城镇家庭拥有的房子就已经足够城市中所有的人居住,并且还会有一些剩余。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整体住房并不短缺,存在的是结构性失衡:个别大城市商品住房供应严重不足,而部分家庭则又占据了过多房子。

房产税征收,不动产登记先行。不动产登记体系全面运行后,谁有多少套房子一清二楚,这为房产税的出台提供了基础。

今年4月份,财政部税政司司长王建凡表示,积极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和改革。但无疑这是个巨大的工程,立法难度很大。距离全国推行房产税,还是很长一段时间。

以下是网友热议的核心问题:

1、房产税和土地税的区别。由于购买房产时的价格里有相当比例属于土地出让范畴,实际也是摊到个人头上类似税费的部分,那么“根据用户交某项税的金额再交一次比例税”这种做法是否合适值得商榷。

2、房产税和财产税的区别。房产归属于固定资产,属于个人物产的一部分。那么,对房产征税相当于对个人名下的某部分资产按比例每年征税。这种做法在法理上是否合适,未来会不会继续进化,演变出“存款税”,“证券持有税”,“贵金属及文玩持有税”,“知识产权红利税”等等。

3、房产税和集体土地自建(统建)房屋之间的关系。确定商品房属于征税范围,那么以企业为主体的宿舍、公寓,农村集体用地自建房,以及其他构建物是否会同步纳入征税范畴,如何核定其边界。

4、对于有房产但没有现金支付的失业、离退休人群,移居海外但依然持有房产的人群如何实现征税,如果不征税的话如何处置,公摊面积如何界定。如果以抵押、征收的形式,如何确保普通人的生存居住权。对于按时缴纳房产税的用户,如何确保他的合法权益。

5、房产税的基数(即房产价值)如何界定。同小区内二手房交易价格差距较大,价格变化频繁,应当以什么为标准进行衡量。

6、如何保障在房产税推出后维持租房市场价格持续稳定,使这部分税费不被转嫁到租房者头上。

房产税为什么降不了房价:

关于房产税,关于两个方面基本已经达成了一致的认识:

1、土地为国家所有,房价包含了土地款,但土地是租的,不是业主的财产,租的东西收财产税,于理不合。

2、房产税是为了弥补土地财政难以为继时的亏空,也就是补充地方财政,和抑制房价关系不大。

现在没买房的年轻朋友们抱有着的不切实际的幻想:房产税会导致房价大幅下跌。其实房产税对房价毫无意义,不可能真的降房价,甚至会推高房价,导致严重的两级分化。

首先,我们先回忆一下土地财政怎么来的。现在叫土地出让金,这个说法不太准确,本质上就是以前的土地批租,在我们国家,城市土地是全民所有制,归全民所有,但全民所有需要一个管理者,就是政府。政府具备管理权,全民拥有所有权,土地是没有卖这么一说的。中国房产改革源自上海,当年是朱前首辅在上海主政的时候搞的房产改革,基本点有这么几条:(1)土地无偿划拨;(2)全民交公积金,不管要不要买房,只要在企事业单位工作,都要交公积金;(3)购房者在购房时交纳一定的费用,最早的时候还可以买债券,几万块钱先给政府,政府用几年再还给你;(4)搞一部分土地进行批租,盖高档商品房卖给境外商人和部分已经富裕起来的人。

所谓土地批租出来的商品房,一开始面向的就是富人,而不是普通人。普通人的住房依然是政府解决,只不过从原来的无偿分配,变成了全民交公积金+购房者一次性付费,这个模式下,是政府拿着交上来的公积金去盖房子,盖好之后需要买房的人在买房时再多掏一次钱。应该来说是很合理的,因为已经有房的人也应该交公积金,毕竟当年的房子是基本无偿给他们的,从公平的角度来讲是没有问题的。

这个政策应该来讲是执行的不错,但后来跑偏了。

为什么跑偏了呢?因为国营企业没有了,只是整个经济体制的变化,从计划经济变成市场经济的必然转向。

本来应该是补充的面向富人的商品房,从边缘位置走到了舞台中心,成为了房地产市场的主力;本来应该是面向广大普通人的经济适用房直接消失了。

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因为在国营企业改革的过程中,国企的社会职能被一步步剥离,简单讲就是教育、医疗和住房,这所谓的新的三座大山从国企身上搬走了,但我们作为一个现代社会,不可能向几百年前一样不搞教育医疗住房,这些功能被剥离以后,肯定要有人负责的,那便是地方政府。

80年代末搞住房改革,当时的政府只需要考虑住房问题,政府需要做的是找一块地,把房子盖起来,然后公平分配给需要的人。盖房子是一个生产行为。因为要购买建筑材料和支付工人工资,所有收取公积金用以支付购房的支出。

21世纪后的住房市场,不是难在盖房子这么一个生产行为。而是作为地方政府,它要负担起居住者的教育和部分医疗。

说的更直白点,需要给中小学老师发工资,仅这一项,很多地方政府就办不到(贪污有钱干正经事没钱)。

也就是说,地方政府需要钱支付公务服务,而在分税制改革之后,地方政府能拿到的税很少,地方政府需要去搞钱维持日常运转。

第二,我们回过头来说为什么房产税会导致两级分化。

我们已经了解到地方政府需要搞到钱去支付公共服务的成本,因此,地方政府要开源,要收钱。这是个客观规律,无法改变。

土地成本难以为继,地方政府比我们清楚,长效机制必须设立。

但如果我们收的房产税是真的房产税,不是上海重庆现在这种挠痒痒的试点,那么必然会出现严重的两级分化。

因为政府收的钱,大部分是用来支付公共成本的。但公共成本是有质量的区别的,100亿购买的公共服务和100万购买的公共服务是完全不同的。

房价越高的地方,房产税就越高,地方政府能够支付的公共成本质量就越高,你的中学老师可能是北大清华毕业的,警察可能一天N巡逻,三甲医院可以建几所。

房价越低的地方,房产税就越低,地方政府能够支付的公共成本质量就越低,你的中学老师可能是专科师范毕业的,警察一年见不到几次,还都是老大叔。

那么,你作为一个购房者,在你能力允许的情况下,你会去哪买房呢?

也就是有钱人聚集在一起,挤不进去的,就在“贫民区”待着。

确实有可能一部分房子价格会下降,不过你但凡是有一点能力,你都不会去买,你就是买了便宜的房子,你也会天天想着换到“富人区”。

这是在市场经济下的客观规律。

我们现在基本是三级财政:县、县级市、地级市、省、中央。

中央是不负责基础教育成本的,省也不负责。

县市负责中小学教育成本

省负责高等教育成本(普通本专科)

中央负责顶级教育成本(985)

房产税肯定是县市负责征收,中西部绝大部分县,根本收不上来几个钱,结果就是越来越穷,人往外跑的越来越多,最后变成小号底特律。

而像大城市的市区,长三角珠三角的县市,就会成为大多数人挤破头要进去的地方。

这种情况下,你觉得房价会降吗?降了的房子有意义吗?现在鹤岗就有几万块的房子,你会去买吗?

By 网易房产

房地产金融化带来的灾难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中国几乎所有大小城市的住宅都存在显著的超额供给。住宅的实际用电量数据表明,在很多城市,已出售(非开发商所有)但未入住的住宅占住宅总量的比率至少达25%。如果再加上开发商持有的未出售(因而未入住)住宅,一些城市的空置率甚至高达40%。显然,在一些城市很多年内不应再新建住宅,当然住宅也不应保持在当前的价格水平上,这是大多数本城居民无力承担的。继续建造居民无力承担而攻击大量过剩的住宅完全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   面对如此庞大的超额供给,中国的房价为什么没有下降,或者说没有较快下降呢?为什么市场没有像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中提倡的那样发挥决定性作用呢?这说明有很多不同的强大利益集团支持房地产价格保持在目前的水平上,但支持的原因各不相同,下面将会讨论。然而是否每个原因都与中国社会整体的最大利益相一致,这是值得商榷的。  

反对刺破房地产泡沫的理由


  尽管几乎所有人都意识到当前的房价水平不可持续,那么,是什么原因使房地产泡沫保留至今呢?首先,地方政府最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就是他们所控制的土地,因此,他们想让土地价格处于高位并不断上涨。地方土地价格要保持高位并不断上涨,当地的房地产价格就必须保持高位并不断上涨,这转而依赖于当地保持高位并不断上涨的对住宅的需求。这也是为什么引入小额房产税会受到地方政府大力阻挠的原因,尽管长期来看他们可能是该税种的受益者。他们害怕引入房产税在短期内会对当地房地产(特别是住宅)的需求造成负面影响。地方政府通过想方设法抬高房地产价格,包括保持可用于新开发的地块的高价,或限制向市场提供土地,或劝阻开发商降价,更重要的是,通过利用政府在当地银行系统的影响力确保银行继续向房地产开发商提供贷款。现在刺破房地产泡沫就会剥夺地方政府最重要的收入来源,那些在地方政府心目中最有可能带动当地GDP和就业的经济活动就会停滞。   其次,房地产开发商也不想让他们的产品价格下降,这将直接影响他们的收入和利润。只要能够获得贷款,即使高达20%的年利率,他们也会选择待价而沽,而不会降价。不必用全额现款购买土地的开发商或许能够坚持更长时间。为了不降价,房地产开发商给出了荒诞不经的理由:如果他们的新楼盘降价,那些购买旧楼盘的消费者会要求退款,或至少要求返还价差。这个理由完全站不住脚:照此逻辑,所有商品和服务以及股票和债券的价格都不能下降,因为先前的购买者会要求返还差价。如此一来,市场上就不会有任何灵活的价格下降。另外,这也提出了一个问题,当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上涨时,其供给者是否有权向之前的消费者索取差价。  

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很多城市的住宅需求不可能随时快速上升。住宅的过剩供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消失。因此,房地产开发商堆积越来越多的债务只会令问题的最终解决变得更加困难和痛苦,不仅对开发商,对贷款方和最终的购房者也一样。开发商如果想在房地产周期中存活下来,眼下需要的不是更多的债务,而是更多的资本。  

另一个被提出来解决住宅供给过剩的想法是加快城镇化步伐,吸引居住在农村地区的居民迁入城镇并入住那些空置住房。然而,除非这些新的城镇居民有能够产生稳定收入的职业,否则他们进城会带来更多的问题。   现在刺破房地产泡沫可能会导致一些开发商破产,特别是小开发商,事实上,这一结果迟早会发生,因为很多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存在庞大的过剩供给。此外,没有人能期望房地产开发商返还价差。   再次,银行和金融机构也不想看到房地产价格下降,这将会降低未偿贷款的抵押房产的价值,甚至可能使之低于贷款本身。这意味着,贷款银行可能不得不提高其贷款损失的准备金,并可能需要增加新的资本。这也意味着,借款方手上会有“负资产”,这可能会导致贷款违约进而提高不良贷款的绝对值和比例。此外,即使银行和金融机构可以成功收回违约借款人作为抵押品的房产,并在市场上成功拍卖,他们也将遭受一笔损失,该损失相当于抵押品市场价值和未偿贷款额之间的差额。如果房地产价格下跌幅度足够大,可能会造成房地产贷款的大面积违约,那些向开发商和房主集中发放贷款的银行和金融机构的清偿力和生存能力将受到影响。因此,刺破房地产泡沫必须谨防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受到影响。

最好的情况就是将房地产抵押贷款从贷款银行和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中剥离出来。   最后,现在的房主和已经向开发商预付房款的未来房主,可能会担心房地产价格明显下降给自己带来“负资产”。他们的财富会减少,由于负的财富效应,这可能会导致消费降低。然而,如果一个房主只拥有自住房,这一效应基本上存在。不管自住房的价格上升还是下降,自住房房主的效用是不变的——房子还是同一所房子。自住房房主的住房消费支出的估算值变化了,但房主的净福利保持不变。因此,自住房房主的财富效应可能很小。对出于投机目的拥有多套房子的房主,财富效应可能会大一些。然而,现在不刺破房地产泡沫任由其变大,当它不可避免地破裂时会给每个人带来更大的经济损失。对于中低收入的自住房房主,住房很可能是他(她)唯一最值钱的资产。这些房主在经受价格冲击时应该接受一定程度的援助。  

当下住宅房地产价格高、空置率高的情况显然是不可持续的。试图抬高住宅房地产价格会带来道德风险,这会使开发商和投资者确信住宅地产是单向的、没有风险的投机。此外,如果现在不挤出泡沫中的空气,住宅房地产的高价至少还会持续一段时间,这会吸引房主们进行更多的新投资,致使价格泡沫越吹越大。开发商不得不为现有贷款支付极高的利率,因而背负更多的债务,他们不得不持续支付的高利率会很快侵蚀他们所持有的资产净值。当开发商需要延期归还贷款时,贷款银行和金融机构就会产生越来越多的不良贷款,即使它们不再向购房者提供新的贷款。当泡沫不可避免地破裂时,一次更大的金融危机会接踵而来。越早应对住宅房地产的问题,就越容易解决它。所以,必须允许房地产价格泡沫破裂,但要以一种不过度伤害房主且不会令银行和金融机构遭受过度破坏的可控方式。  

刺破房地产泡沫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如果房地产泡沫被刺破,将会对整个经济造成怎样的影响?房地产开发商和所有者的财富会下降。这可能会造成总体消费的下降,这就是所谓的财富效应。有关财富效应大小的经验证据并不充分,而且严格依赖于财富分配——财富分配越不平等,财富效应就越小。总之,财富效应对中国的自住房房主来说并不会太大。   当然,如果房地产泡沫破裂,开发商会停止进一步的开发,这会给当地的GDP和就业带来负面影响,但是,鉴于中国几乎所有城市都出现了大量的过剩住宅,这正是应该做的。中央政府此时最不应该做的就是鼓励开发商开发更多的住宅,非常廉价的住房可能是例外。实际上,一个可能不错的想法是,收紧开发商可用的信贷迫使房地产价格下跌至更合理的水平。中国经济负担不起新一轮的房地产扩张潮。  

第二,房地产泡沫破裂会导致部分开发商和抵押贷款房主的贷款违约。贷款银行和金融机构会发现它们的房地产贷款抵押不足,不良贷款的数额和比例上升。它们需要提留更多的损失准备金,或者增加资本或者缩减资产,以满足资本充足率要求。然而当所有泡沫最终破裂时,这也一定会发生。不过香港和台湾的经验(例如,1997—1998年东亚金融危机期间)表明,自住房抵押贷款的违约率非常低,因此,完全有可能让贷款方和借款人达成适当的再融资方案。另外抵押不足的贷款可以被出售。一旦贷款银行和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得到清理,它们就有能力为中小企业等值得支持的借款人提供贷款,目前,房地产贷款“挤出”了中小企业贷款。  

第三,房主会因泡沫破裂遭受明显的损失,有些是变现的有些是未变现的。这些损失会影响他们的消费和投资行为。然而,中央政府的当务之急应该是,确保自住房房主不出现违约和不被贷款人止赎,能够继续住在自己的房子里,并尽可能以不引发道德风险且财政上负责任的方式来补偿自住房房主的损失。   关于自住房房主抵押贷款再融资的一个建议 应该把重点放在帮助房主上,特别是自住房房主而不是投机者,在刺破房地产泡沫时,他们的财富受到破坏。很多人最终持有负资产,即他们的房产所背负的债务高于其市场价值。然而,通过帮助房主,贷款银行和金融机构(包括住房公积金)也会因手中的不良贷款较少而受益。  

基本的思路是,政策性银行以较低固定利率的长期抵押贷款为自住房房主提供再融资,从而将不良贷款从原来的贷款银行和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中剥离出来。这通常有助于降低房主持续的经济负担,为持有负资产的房主提供一种减少负资产的方式。为降低部分银行和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它们必须持有5%的新增贷款直至到期,并对未来任何贷款损失的前5%负责。基于自住房的要求,每位房主只可以进行一次再融资,即使他们拥有多套住房。另外,这类再融资有最大额的约束,因为目标受益者为中低收入房主。  

我们首先考虑没有负资产的房主,因此只有房产价值的减值。抵押品本身对贷款银行来说依然是足值的。像国家开发银行这样的政策性银行将贷款银行和金融机构买入合格的自住房抵押贷款,并以较低的固定利率(例如说以4.5%而不是6.5%的年利率)和长期(比如说从15年到35年)的贷款对其再融资。由于低息和长期,就现值而言,再融资相当于对借款人的补助和单方面的转移支付。这有助于缓冲房地产价格下跌给借款人带来的冲击。另外,通过再融资,借款人每月的现金流将会显著增加,还本付息后可能会剩下更多的钱用于增加当前消费。从政策性银行的角度来看,它能以准主权债的利率(比如4%的年利率)融资,即使购入这些再融资贷款也可以有一个正的利差。因此,并不需要财政补贴。  

我们来考虑一个具体的例子。假设一套自住房买入时的价格为150万元,合适的分期偿付抵押贷款额为100万元(价值的66.67%为贷款)。最初的抵押贷款固定利率为6.5%,期限为15年,则月付款额为8711.07元。如果这笔贷款能够再融资为4.5%的固定利率和35年的期限,月付款额就降为4732.57元,这相当于在前15年房主月付款额减少了(也就是月现金流的增加)3978.50元。按照7.5%的贴现率折为现值,对抵押贷款的再融资最终使借款房主获益237784.69元。   因此,如果房产价格下跌30%至105万元,这套住房的市场价值依然超过未偿贷款额。再融资相当于对借款房主一次性拨款237784.69元。房主的净损失总额(未变现的)等于212215.31元(1,500,000 – 1,050,000 – 237,784.69),相当于最初买入价的14.15%。因此,借款房主的净损失通过再融资方式被有效减少了一半以上。  

对于持有负资产的自住房房主,即未偿付抵押贷款额超过房产的市场价值,贷款方就存在抵押品不足额的问题。如果它们取消抵押品赎回权,并将房产放到市场上出售,则需要承担一笔相当于抵押品不足额的损失。因此任何能够让它们减少损失的处理方式都会大受贷款方欢迎。这里建议让最初贷款方吸收一半的负资产值。这是因为他们首先犯错发放了过多的原始贷款,因此应该要求他们分担解决问题的成本。如果允许他们不受惩罚地逃避问题,将引发道德风险,将来这类错误还会不断重演。尽管贷款银行要吸收一半的负资产,该方案仍然有其优势,因为银行不用承担全部损失。此外,它会把再融资的抵押贷款卖给政策性银行,除了前5%的损失外,其他损失都会从它的资产负债表中剥离。它将有一个清洁的资产负债表用于支持其他贷款。  

与此同时,借款人将得到本金少、利率低、期限长的再融资贷款,其经济负担就会减轻。他实际上会从再融资中获益,尽管他可能仍有负资产,但他的现金流明显增加。他由此避免了可能的违约,并能像以前一样继续住在同一所住宅里。   我们再考虑一个具体的例子。假设住房的市场价格下降至75万元,跌幅为50%,因此借款房主有25万元的负资产(贷款银行有等额的抵押品不足额)。贷款银行被要求吸收50%的抵押品不足额,即12.5万元,因此未偿付的抵押贷款净额为87.5万元。如果该款项以4.5%的固定利率和35年的期限进行再融资,月付款额就会降至4141元,相当于房主在前15年每月少支付了(也就是月现金流的增加)4570.07元。按照7.5%的贴现率折为现值,未偿贷款本金的减少和对抵押贷款的再融资最终使借款房主获益325523.27元。这相当于对借款房主一次性拨款325523.27元。房主的净损失总额(未变现的)等于424476.73元(1 500000 – 750000 – 325523.27),相当于最初买入价的28.3%。因此,借款房主的净损失通过初始贷款银行的债务减计和再融资被有效减少了43.4%。虽然房主在房产净值回升之前依然持有负资产,但可以避免其房产被止赎,同时现金流显著增加使其可以如愿增加消费。  

初始贷款银行会有怎样的收益呢?它可以通过向政策性银行出售抵押不足的贷款来剥离不良资产。另外,银行可以作为政策性银行再融资贷款的服务机构收取服务费,而不必占用银行自身的资本。假设贷款银行每年对再融资贷款收取20个基点的服务费,35年后,它会获益7%,超过了它必须持有的5%的新增贷款。此外,银行还可以通过它拥有新贷款的5%,从获得借款人支付的总利息的5%。  

配套措施   刺破房地产泡沫时,应该采取配套措施以提振房地产市场低迷波及到的建筑和建材部门的不景气。可以建造公共基础设施,比如公交系统、高铁、中小学、专科院校、大学、医院以及环境治理、保护和恢复工程。也可以推进和资助教育、医疗及养老等公共消费。然而,建造更多高价住宅完全没有意义——唯一该建的房子是廉价房。 为区分自住房和非自住房,有必要制定并实施产权和授信实名制,以确保没有人能够欺诈或反复利用再融资政策。另外,应该实行全国性的地籍调查,并为房地产制定全国性的所有权集中登记系统,防止欺骗行为。  

住宅房地产业的一些规则需要改革。例如,应该允许预付款房主在银行和金融机构设立第三方托管账户。房地产开发商只有按期建成住房并交付使用许可证才能从第三方托管账户中提取房款。预付款房主自己也不能从第三方托管账户中提走房款,除非开发商拖延完工及交付房产的日期。这样的安排可以消除很多房地产买卖中的风险和可能的纠纷。有了预付款房主的第三方托管账户,银行可能愿意为有良好记录且经验丰富的开发商提供建设融资。  

政策性银行能够以准主权债券利率融资,它可以发行35年期固定年利率为4%的债券。因此,它可以从银行和金融机构买入合格的再融资抵押贷款,支付服务费后依然有微小的利差来覆盖成本,不需要中央政府提供财政补贴。这些长期债券的潜在购买者包括国内外的国家级和省级的社会保障基金、养老基金和慈善基金。   当银行和金融机构出售了再融资住房抵押贷款后,就可以有新的贷款能力以为其他部门的活动融资,包括被房地产部门挤出的借款者。这有助于增加中对小企业的信贷供给。  

By 刘遵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