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自从新能源汽车问世以来,“新能源汽车究竟是不是伪需求”的问题一直引发热烈讨论。想要区别是不是伪需求主要在于2点:

第一,要抓住用户的核心和深层次的需求点,而不是表面的需求;

第二,要从用户的角度去算经济账,需求得到满足需要花费的成本和需求得到满足的收益之间的对比

首先,我认定人们的购车需求是真需求,那么到底购买什么车取决于2大因素,一是汽车本身的性能情况,二是牌照和补贴方面的政策问题,这就取决于消费者所处的城市情况,比如北上广一线城市的限购政策导致牌照成为购车中很重要的因素;以及地方政府是否把纯电动汽车/插电混动汽车限定为新能源汽车,如何进行补贴。

我认为,人们购车的需求点在于:(我个人列了个表格来对比,发现基本结论如下)

  • 续航能力:燃油车>电动车(里程焦虑)
  • 驾乘体验:各有优劣(取决于驾驶者看重哪个方面)
  • 安全性:燃油车>电动车(主要是由于电池问题引起的自燃)
  • 性价比:燃油车<电动车
  • 环保情况(不是主要考虑因素)

所以,现在大部分人还是会优先购买燃油车,而人们购买电动车始于政策驱动,补贴新能源汽车;而在补贴逐渐取消的前提下,第一,在北上广的大城市中,限购导致刚性需求;即相比燃油车牌,新能源车牌更好拿;于是购买新能源形成刚性需求。第二,在没有限购的二三线城市中,对电动车的需求有可能是第二台家庭用车,比如在已经有一台燃油车的前提下,考虑到第二台车的差异性

因此,结论为:

  1. 人们需要的并不是“电动汽车”,而是更好拿的车牌、更高的性价比(或者更低的价格)、更出色的驾乘体验;所以,无论是什么车,只要能抓住消费者购车的几个需求,就是真需求,而不是伪需求。
  2. 从性能上讲,电动汽车在驾驶体验的某些方面(比如起步、响应、刹车等)上确实存在优势,加之一线城市确实存在牌照和限购的问题,因此电动汽车的需求是真是存在的,是可以投资的

电动汽车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 从驱动系统上来讲,电机肯定要好于内燃机,因此电力驱动一定是未来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

第一,电机的成本比内燃机的成本低(注意是电池的成本较高);

第二,电机的转化效率高于内燃机,电机的效率是70%-90%,内燃机只有30%;

第三,保养和维修成本上讲,电机维修保养成本低于内燃机;

第四,从体积上来讲,同样输出功率的情况下,电机的体积要小于内燃机

  • 但现在BEV面临的痛点在于2点:

一是技术方面的限制,提高电池的密度(电池密度越高,续航里程越高)意味着成本的提高,电池密度提不上去,将始终面临里程焦虑

二是基础设施跟不上,比如充电麻烦。所以未来要实现全面替代燃油车还是不太现实;

  • 预计纯电池电动车在未来5-10年很难全面替代燃油车,而混合动力车可能会有发展空间

【电动汽车的市场集中度未来会是什么样?】

• 行业集中程度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系:

  1. 政策
  2. 行业进入门槛:行业进入门槛越高,行业集中度越高
  3. 取得市占率的难易程度:这与一个行业的生产效率有关,如果一个行业的工艺复杂,生产环节多,生产效率偏低,则此行业会呈现比较分散的格局(比如汽车行业);如果一个行业的生产效率高,生产环节少且简单,则此行业会呈现较为寡头集中的格局
  4. 行业发展周期
  5. 产品的差异化程度:产品越能够差异化,行业越呈现分散格局
  • 预计未来新能源汽车行业会经历一轮洗牌,行业格局会更加集中:
  1. 第一,造车需要有取得资质;
  2. 第二,乐视事件之后,资本市场会对新造车势力和新能源汽车融资更加谨慎,以及未来市场会更加青睐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公司;
  3. 第三,新能源汽车目前可能处于产能过剩的状态,根据2012年国务院引发的《产业生产规划》,直至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 万辆。但目前根据各类车企公布的新能源汽车生产规划,已经超过了2000万辆。

因此未来行业可能会进一步整合,更加集中。


未来是否有初创企业的生存空间?

虽然未来行业格局会比现在更加集中,但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并不会出现寡头垄断的格局:

第一,造车本身是比较复杂的流程,对产品质量、工艺要求较高,生产效率不会非常高,因此很难出现寡头垄断的格局;

第二,购车的客户群体多样化,产品的同质化不会太强;

第三,电池密度导致成本较高是整个行业的竞争者都面临的一个问题,这给了很多新造车势力弯道超车的机会(新造车势力的创新基因等);

因此未来仍旧会有佼佼者的小公司生存的空间。


产业链投资逻辑

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上游是矿产能源,中游是三电系统,下游是整车制造和配套设施(比如充电桩)。

【下游】

整车厂投资逻辑:

第一,从需求方看,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是真实存在的,而不是伪需求,因此从大面上来看是可以投的;

第二,从市场格局看,现在虽然目前分散,但未来将经历一轮行业洗牌,并依旧有创业公司发展的空间,因此值得投资;

但是,新能源汽车制造商竞争激励,大部分盈利能力堪忧,比如头部企业比亚迪,毛利均低于20%,净利一般在10%以下,以及很多企业是亏损状态,因此需谨慎投资

若投资,需关注以下4点:

1)需要看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来源:比如三电系统(电池、电机和电控系统)

2)量产交付状态、代工厂情况

3)看首款车是什么车型,开发和量产车型所需要的技术门槛、资金门槛、时间门槛

4)配套设施情况考虑(充电、换电支持等)

配套设施投资逻辑:不建议投资

个人认为充电桩不是值得投资的生意,首要问题是盈利模式模糊:第一,国家政府的补贴在2019年起将逐渐减少,由政策导向变成市场导向;第二,服务费和投入的运营成本相比九牛一毛,不足以盈利:据新闻报道,一个慢充充电桩的运营成本为1-3万元,快充为10-20万元,而拥有10台充电桩的充电站一年运营成本高达500-600万元,而服务费又不能收取太高,否则就违背消费者购买电动车的基本诉求 – 价格低;第三,2B广告收入还未成气候

其次,充电桩生意属于重资产型,前期投入较大,对资金链的要求高;

【中游】

电池投资逻辑:

第一,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是三电系统(占整车成本的60%),而三电系统的核心是电池(占整车成本的42%)。在未来新能源汽车行业起飞的前提下,动力电池的需求是真实存在的

第二,行业技术门槛高,且目前存在竞争激烈、产能过剩、补贴退坡的情况,未来将经历行业洗牌,寡头更加垄断,中小公司生存空间小

第三,头部公司的盈利能力尚可,毛利在30%,净利在15%,建议谨慎投资

若需投资,要关注以下4点:

1)关注头部公司,比如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以及海外优质资产

2)关注技术实力:NCM811(高镍低钴)的各企业研发进度和电池的能量密度

3)关注能匹配国际主流车型的公司:电池本身是一个配套附属品,需要满足整车需要,而国内公司除了需要满足国产车型外,还需要实时关注国际主流车型

4)关注成本变化情况:正常来说,在扩张产能的前提下应该产生规模效应,规模越大成本越低

【上游】

上游环节矿产资源(即碳酸锂、钴和石墨)投资逻辑:

虽然上游环节的毛利和净利较高,但行业呈现寡头垄断,龙头公司均为国企/政府机构控股,投资机会较少。

新能源电池行业最新动态

2023年2月23日,中科海钠举办新产品发布会,针对不同场景推出ME12圆柱电芯、ME80方形电芯及ME240方形电芯三款产品,进一步扩大了钠离子电池的应用场景。电池铝箔一般用作钠离子电池的集电器的制造零件,钠离子电池的应用场景扩大将成为电池铝箔需求的另一增长点。更是有数据预测至2025年,低速电动车、储能和少量A00级乘用车等是中国钠离子电池最先使用的领域,市场空间共约30GWh、200亿元。

电池铝箔不但被用作钠离子电池的集电器的制造零件,还被用作锂离子电池的集电器的制造零件。锂离子电池总产量扩张的同时,相关材料电池铝箔也随之加速扩张。有公开数据显示,全球电池铝箔2025年需求约为100万吨,2021-2025 年复合增长率达48%。由此可见,虽然钠离子电池被重新提起,但是锂电池的需求量并没有被降低,在双碳政策下,新能源汽车产量的继续增长将带动锂离子电池产气量的继续增长,电池铝箔的需求也会随之增加。

表1:电池铝箔全球总需求预测(万吨)Image

(数据来源:MIR DATABANK)

除了锂、钠离子电池之外,电池铝箔在储能电池上的应用也较为广泛。在型储能方面,虽然中国电储能装机规模世界第一,但是储能与风电光伏新能源装机规模的比例不到7%,基于储能安全和新能源发电规模的快速增长的方面考虑,中国电力储能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电池铝箔作为储能电池的重要原材料,其需求规模也将继续扩大。

表2:储能锂电池铝箔需求预测

(数据来源:MIR DATABANK)

02

行业内扩产增产加速,预计2023年陆续投产

电池铝箔上游行业的目前现状是今年中国的铝土矿产量呈下降趋势,2021年生产的铝土矿产量为8500万吨,相较于2020年同比减少8.3%。而电解铝也作为电池铝箔重要原材料之一,近年来产量不断增长,2021年产量达3850.3万吨。电池铝箔的下游行业主要是新能源汽车等,近年来随着“双碳”政策的不断深入,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增加,电池铝箔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随着电池铝箔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行业内也在增产扩产。其中鼎胜新材的市场占有率从2020年的34%上升到2021年的42%,占有率连年增高,市场份额扩大,电池铝箔行业集中度增高。2020年CR3达到了78%,2021年CR3仍然有76%左右。更何况电池铝箔对设备和工艺的要求比较高,电池铝箔厚度要求控制在10-50微米,部分电池厂则达不到这种要求,更是助增了行业集中度。

表3:2020年电池铝箔出货量市占率

表4:2021年电池铝箔出货量市占率

(数据来源:MIR DATABANK)

电池铝箔的行业集中度较高,其中鼎胜新材作为电池铝箔行业占比最大的企业,市场份额占比达到42%,其次是华北铝业以及永杰新材,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20%以及14%。鼎胜新材等企业在市场份额占比高这样的情况下还在规划电池铝箔增产扩产计划,计划抢占更多的市场。龙头鼎胜的这次扩产带动行业厂商纷纷扩产,这次投产是基于传统业务下游需求回升,供需偏紧及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提高。

表5:主要电池铝箔企业产能及规划产能

(数据来源:MIR DATABANK)

这两年云铝股份和鼎胜新材旗下子公司与宁德时代建立电池铝箔产品的购销业务关系,其他企业也在加速扩产中。由于铝箔项目建设周期长、行业间技术差距较大,再加上未来部分电池企业或会精简铝箔供应商以降低维护成本,较小规模企业的淘汰速度将会加快,这也将导致行业头部效应愈加明显,市场集中度会越来越高。企业扩产有助于提高公司产能,提高公司的抗风险能力,同时也助力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随着铝箔新建产能逐步释放、动力电池出货量进一步增长以及钠离子电池产业化发展,未来电池铝箔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03

电池铝箔未来发展趋势

下游电池行业发展为电池铝箔带来广阔市场空间。下游动力电池、储能电池以及钠离子电池发展需求爆发,带来了电池铝箔的蓬勃发展。

具体看来,目前全球已探明的锂资源储量约为3978万吨,未来资源供应有限,所以新能源汽车行业内部对资源储备更加丰富、成本更低的钠离子电池开始布局,推动钠离子电池的商业化进程。预计到2030年钠离子电池的实际出货量将达到347.0GWh,钠离子电池未来将促进电池铝箔需求增长。

除此之外,储能电池市场的发展,将为电池铝箔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2022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总计142.7 GWh,同比2021年大幅增长204.3%。据有效数据预测,储能锂电池依然是电力系统最大的应用市场,全球储能锂离子电池出货量有望在2025年超240GWh,2030年则有望达到 914GWh。

从市场竞争格局来看,未来,电池铝箔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电池铝箔的产线周期较长,整体产线扩产周期至少在2-3年,电池企业所需的导入时间更长。并且电池铝箔的认证周期也长于市场此前的认知,中国内资厂平均8个月,海外电池厂平均12个月以上,除却这些投产周期的难题还有工艺技术这方面的难题,如电池铝箔型号需维持在8-15μm之间。由于电池铝箔的以上难题,很多电池铝箔企业则发展较慢,市场份额占比很少。因此,行业市场份额集中在生产规模大、技术水平领先、市场信誉良好的大型铝箔生产企业中,行业集中度升高。

结语

如今动力电池电芯产品相对成熟,能量密度已经触碰到了现有材料物理性能的极限,开发难度和成本相对之前指数级上升,目前各大动力电池厂商的主要工作是产业化量产降本以及完善性能。

当电池企业提升能量密度的脚步暂缓,车企自建的电池厂或将得到一定追赶机遇。目前其实很多车企并不追求绝对的能量密度,更在意电池的品质,比如电池的一致性高不高。现在一款电动汽车有时能达到10万级别的销量,意味着在10万辆车中任意抽出两辆车,至少在电池的表现方面应该保持一致。这考验的是制造能力,对车企来说是一大挑战,也因此,自己造电池,可不只是个技术活。未来新能源汽车能否真正战胜燃油车,电池是关键中的关键。

By MIR搬砖大猫

薪资极高的Jane Street是什么公司

最近,Bloomberg放出了华尔街实习生的薪资榜单,排在首位的Jane Street为Intern开出了超过$16K(约10万RMB)的月薪!


图/Bloomberg*华尔街实习生月薪排行

或许大家会好奇,这个Jane Street是何方神圣?出手如此阔绰,居然能把Citadel这样财大气粗的主都远远甩在身后。
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Jane Street到底是什么来路。

华尔街里的“硅谷公司”

Jane Street,又称“简街”,华尔街最神秘低调的一家公司,他们的财富密码就藏在其独特的运营模式里面。
主营业务是ETF(Exchange Traded Fund)。名字挺长,但其实只用看最后一个词:Fund,这东西本质上还是基金

图/Jane Street官网

不过,ETF不是我们在某宝上购买的那种基金,而是需要在证券交易所进行买入或卖出的指数基金图/Blacksrock.com

可能有的同学对指数基金这个概念比较陌生,主页君给大家举个小例子。

图/指数基金讲解*DBC职梦自制

简单来讲,就是给股票设置一个追踪目标,可以是一个指数或涨幅等,然后再通过算法软件得到的数据反馈去进行投资。而Jane Street厉害的地方就在于,它拥有一个完全由自己设计,并且独立运行的算法软件。这么做的好处有两个

第一,收益十分稳定ETF里这一揽子股票,并不是恒久不变的,而是可以随时根据行情变化去重新进行排列组合。
Jane Street的ETF有算法软件做支撑,可以随时随地捕捉最新涨跌情况,根据情况变更自己的投资组合,使他们的收益始终保持在一个较稳定的水平。

图/ino.com*某ETF从20年7月至今的股价变化
第二,准确性更高

对金融行业有了解的同学们肯定知道,传统证券交易方式的主体是股票经理人,他们先对股市整体情况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结果来帮助顾客进行投资。

既然是人工作业,就不可避免会带来一定程度的误判,而Jane Street的算法软件就很大程度上规避了这样的风险。

比如,在2020年疫情期间,Jane Street所掌握的ETF就逆流而上,迎来一次爆发。

图/Bloomberg.com*注意第一第二季度交替时的疯涨

在大多数投资管理公司追求高风险高回报的时候(如索罗斯成立的量子基金),Jane Street依靠科技手段,将证券交易的风险降到了最低,把收益增到了最大
因此,Jane Street最核心的岗位就是Quant(量化)。在其伦敦分部,有40%的员工从事科技相关的工作。

Quant岗位大部分的工作内容都是专业性很高的编程,所以偏爱本科理工类专业+硕士金融学背景的学生。
比如,之前拿下Jane Street Quantitative Trading offer的DBC职梦学员,就是本科数学专业,研究生金融工程专业的背景。


图/DBC职梦学员offer*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在大摩小摩这样的传统投行,自动化交易往往被用作处理小单交易,大部分的资源还是被分配在人工交易上。这也是为何把Jane Street称作华尔街里的“硅谷”公司,投资管理公司中如此重视科技岗位的,Jane Street是独一份。
看到这里的同学们,是不是已经对这个神秘又强大的公司心动了?
目前在2022招聘季中,Jane Street香港和纽约office还有少量岗位正在补录中,而2023招聘季预计将在6月中旬正式开启招聘。
*Jane Street面试难度极高,下滑可领取面试真题

硅谷里的“华尔街公司”除了“科技领导一切”之外,Jane Street还有一大特色,叫“肥水不流外人田”
换句话说,Jane Street拿来做交易的钱,全是自己的,挣了赔了全由自己承担。

虽是盈亏自负,但Jane Street的大佬们也是家里有粮,心里不慌。因为和采用人工交易的竞争对手们比起来,Jane Street有两大优势


第一,数字算法覆盖面积大普天之下,代码最大。有算法做后盾,Jane Street可以同时分析成千上万支股票,行情涨跌,一瞬之间尽收眼底。第二,数字算法运算速度快股市交易,入手的机会转瞬即逝。当传统的股票经纪还在犹豫要不要买进或卖出的时候,数字算法已经将各种结果计算完毕并且出手了。

有数字算法保驾护航,Jane Street可以说是稳赚不赔。在疫情影响尚未完全褪去的情况下,还能取得如此成绩,足以说明Jane Street的强大。

图/efinancialcareers*JS每季度交易额增长(2019-2020)

02

毕业就能实现财富自由的机会

营收逐年上涨,业务规模不断扩大,也难怪薪资会水涨船高。但是,Jane Street却一直对薪资方面的信息讳莫如深。

刚刚毕业,年入百万不过21世纪哪有不能说的秘密,网友们愣是把其中两个岗位的薪资给扒了出来:

  • Researcher&Trader—$275K(约183万RMB)
  • Entry-Level Software Development Engineer—$250K(约166万RMB)

值得一提的是,这仅仅部分薪资。据行业内部人士推测,算上各种Bonus之后,应届生的工资会超过$425k(约283万RMB)

图/efinancialcareers.com/*Jane Street薪资预测

除了薪资是行业天花板,员工们对Jane street就职体验的评价也是好的没话说。

  • “友好的工作环境,缺点就是没什么缺点”。

图/WSO

  • “薪资待遇非常好!唯一的缺点是面试有点难”。

图/WSO

面试关键词:脑筋急转弯

确实,能看到WSO上对于Jane Street的面试难度评价一路飘红——一个词:difficult;两个词:very difficult

图/WSO

就像Jane Street在官网上透露的那样:“我们更在乎你思考和学习的方式”。面试的重点会放在如何解决问题上,趣味性和挑战性兼具的脑筋急转弯是Jane Street的“最爱”。

比如,DBC职梦的学员就透露他曾经在面试中碰到了这样的题目:

  • Estimate the size of the sun?
  • How many paintings are there in NYC?

除此之外,Jane Street的笔试题目难度也不容小觑。就比如下面的这道题,就是在初面时可能会碰到的类型

Q:You flip a coin as many times as needed until either a pattern of HHT or HTT occurs. What is the probability that HHT occurs before HTT?

答案:

如果你是数学天才,那么Jane Street欢迎你!

By Redian

芯片投资是否又是泡沫一场

2022年3月25日,一个普通的周五,和利资本董事总经理篮志扬刚解除28天的境外隔离。这28天他没有闲着,公司孵化的三代半导体制造公司“宽能半导体”项目马上要上投决会。但按照公司的传统,投决会前和利的合伙人必须要和项目方当面交流过才可以。于是他安排宽能半导体在南京的成员来上海见面。也有人犹豫,当时上海疫情频发,从上海返回南京后要隔离14天,为何不等过完清明小长假再安排见面?政策每天在变,也许那时情况就会好一点。不过最后他们还是来了,在和利的办公室相谈甚欢,双方对这个会面都很满意。

两天后,上海市新冠防疫小组宣布,28日起浦东实施全域静态管理,31日起浦西进入静态管理。后面的事情就为人熟知了:本来预计4天的静态管理持续了六十多天,直到6月1日上海各区才普遍解封。静态管理期间,和利完成了宽能半导体的投资决策,以及与多家参投企业的股权分配问题。回想这个小插曲,篮志扬感叹,如果没在唯一一个工作日见面,这个项目还要再多等好几个月。匆忙、适应、夹缝中生存,成了2022年的底色。

创业者是这样,投资人亦然。有的机构完成了第一起纯线上的投资;有的机构与企业一起着急,寻找物流保供渠道;有的机构把投资回报的测算标准调整得更严格了,有接近一半往年可以通过的项目,在2022年都没有通过。这篇文章里,「甲子光年」采访了多位半导体投资人,他们涵盖了从VC到PE到投资Pre-IPO轮次的机构,也涵盖了综合性的财务投资机构、专注硬科技/半导体投资的机构、产业投资机构等等。在外部环境的诸多不确定性中,每家机构都在调整、适应,也有自己的思考与坚持。在汹涌变化的2022年,半导体产业也许不是最惨烈的,但变化之大也值得细细体味、复盘。

1.破发,破发,破

2022年1月6日,这是新年第三个工作日,也是科创板新年第一个有公司上市的交易日。
9:30开盘,苏州国芯科技挂牌上市,开盘价为44元,较发行价上涨4.8%。但上午收盘之前,股价一路下跌,一度跌破发行价来到41元,成为科创板第一家破发的半导体公司。就在半年前,还是另一番景象。科创板的半导体公司,挂牌首日都是动辄100%的涨幅,2021年8月上市的复旦微电子上市首日涨幅更是逼近800%。

国芯科技最终首日报收46.72元,小幅上涨。但半导体的“破发潮”由此到来。

2022年的前四个月是半导体公司破发潮最严重的时期,截止到2022年4月底,科创板上市的14家半导体公司中:

  • 有9家公司首日破发;
  • 7家公司首日收盘价低于发行价;
  • 2家公司最低跌幅超过50%;
  • 仅有4家公司截止4月底较发行价上涨。

二级市场闻风而动,但一级市场投资人的态度却各不相同。有人持观望态度。云九资本执行董事沈文杰认为,破发本身没那么重要,它是证监会发行价定价策略变化所导致的。“2022年之前,出价低的人更容易中签,所以股票上市之后更容易上涨;而2022年初开始,变为出价高者中签,于是价格变得虚高,就导致了破发。”但也有人早已预见破发的到来。国科嘉和基金高级合伙人陆佳清向「甲子光年」感叹,“过去几年半导体的IPO项目PE(市盈率)能达到100倍,这显然是不可持续的。破发是好事,可以让大家冷静一点”。

PE,也被称为本益比,计算方式是股价/每股盈利。在一级市场的投资中,更高的PE意味着投资者预期未来盈利水平较高。通常而言,虽然每家公司PE的衡量标准不同,但同一赛道的PE一般较为稳定。陆佳清介绍,近几年里,半导体领域的设备大约为40~50倍,封测、材料为30~40倍,消费电子10~20倍。而2021年出现的100倍确实“高得离谱”

中科创星董事总经理、半导体投资小组负责人卢小保对这波下调早有判断,“但我没想到它这么来势汹汹”。一方面,从金融的角度上看,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周期,一个赛道很难持续四五年都火热。半导体领域从2017~2018年开始逐渐被关注,到2022年初已经有四年多,到达了下行的周期。另一方面,芯片行业由于疫情的影响,在2020~2021年产能紧张,下游客户供不应求。于是芯片公司囤积了过多库存,甚至2022年都还没有把库存消耗完。卢小保总结说这是“金融周期赶上了行业周期”,而其中受影响最大的要数消费电子。

例如手机产业链,DIGITIMES Research 的市场报告显示,预计2022 年全球手机出货量为11.76 亿,与2021年出货量13.17亿相比下滑10.7%;而Canalys公司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全年手机总销量达2.73亿,相较2021年的3.33亿下滑22%。其他领域里,TWS耳机、智能手表、智能家居中所用到的芯片也受到影响。在消费电子领域,芯片的“稀缺性”已经不是核心的竞争要素,拿到大型手机厂商的订单、快速出货是主要的商业模式。于是在产能紧张的时候,消费电子领域更容易激烈地“抢产能”,一些公司的芯片库存甚至达到10~18个月。来到2022年产能不再紧张的时候,芯片公司只能降价依靠价格的优势拿下订单,导致利润下降。于是,投资人都变得更谨慎。

不少人表示,“消费电子(芯片)的项目不看了”。和利资本董事总经理篮志扬告诉「甲子光年」,感受到市场变化之后,公司在评估项目时,对估值更敏感。“一些项目放在2021年肯定会投,不仅会投,大家还会鼓掌叫好:恭喜抢到了份额。但在2022年,有时候我们就会选择不投。”和利资本在2022年完成了8个项目的投资,而由于估值逻辑变得严格而没有投资的项目,也有七八个。国科嘉和陆佳清也表示,调研项目的通过率降低了一半左右,而且偏向于追投,因为“确定性更高”,新投资的项目比往年少一些。但他们也说,“全年的工作量并没有减少”。陆佳清除了负责投资,同时也参与基金整体的募资与退出工作,而这部分业务今年也变得更有挑战了。

2.估值“可以谈”,接受Down Round

时间来到4月,疫情、静态管理,上海人无法忘记这个春天。


上海是中国半导体产业的中心。芯片制造公司中芯国际、华虹、积塔等都有上海工厂,半导体设备、封测、材料、EDA、芯片设计的公司也集中在上海。虽然芯片制造厂选择了闭环生产,不用像汽车制造那样停摆数周,且芯片设计公司也大多在第一轮的复工名单上,但疫情依旧给正在发展中的企业、半导体投资人带来了重重阻力。一家A+轮的芯片公司,在3月已经发布了核心大客户的产品,预计五一交付。然而疫情来临,一颗芯片都交不了,彻底耽误了。虽然客户最终没有跑单,后续的产品也继续在迭代,但企业原计划本来七八月份就可以批量出货,结果年底才有新的进展。投资人也感慨,“关键时刻耽误的这三个月,对于企业来说实际的影响超过半年”。

疫情下,人人艰难。一家投资机构在2022年初成立了一支在长三角另一个城市的基金,由几家上海的LP(有限合伙)来投资。但临近约定注册的时间,赶上了上海静态管理,LP的营业执照在上海,没法去当地注册。“就是卡得死死的,我们其他所有工作都做完了,但没有营业执照不能注册,就硬生生地停了两个多月。”不管是企业还是投资人,都在学着接受与适应。云九资本在上海疫情期间,有了第一次“纯线上投资”。3月的时候,沈文杰开始与一家半导体公司洽谈投资事宜,但每逢计划出差,就总是遇到公司、小区或楼层被封,最终也没见上。4月上海静态管理开始,沈文杰也被封在家中,但在北京的企业方还在继续推进项目。“我们以前也没有过纯线上的项目,总觉得要当面见过才行。但这个项目确实很好,如果不抢就没机会了,所以还是决定线上签了。没有办法,现实环境就是这个样子。

疫情对半导体产业的影响传导到创业者,让四五月成为一个“分界点”:企业开始认清现实,市场环境确实不好了。卢小保观察判断,行业内的融资事件减少了50%以上。有经验的半导体投资人,观察到行业周期,则会减慢投资节奏,挑选更优秀的项目;也有投资机构选择在2022年暂停对半导体的投资,打算等到形势稳定了再决定。Image2017~2023年半导体投资数量、金额,IT桔子

从IT桔子的数据来看,2022年公开发布的投资案例651起,与2021年的679起差异不大。但这可能是因为企业披露融资新闻的策略决定的,从投资人的感受来看,融资事件数量已经显著减少。更重要的是,融资单价也显著降低降低。一方面,来融资的公司纷纷表示“估值可以谈”,与前两年被多家机构追捧、抢份额、爱答不理的状态已经全然不同,甚至有公司开始愿意接受Down Round(新一轮融资的估值低于上一轮)。沈文杰估计,2022年见到的项目里,80%以上的涨幅都不超过30%。另一方面,市场上缺少超大估值的“明星项目”。尚颀资本董事总经理、半导体组投资负责人胡哲俊回忆,“2020和2021年他们都有特别大型的项目投资,如长鑫存储、积塔半导体等,但2022年市场上半导体项目平均估值和融资规模均降低了不少”。根据公开数据,在B、C轮次的融资中,融资单价下降得最为明显。

3.找不到好项目就孵化

2022年,机构对项目的要求更高了。如果一个赛道发展迅速、国内外技术差距不大,但赛道内的却没有找到值得投资的企业怎么办?有些机构想到了一个新方式——孵化。


虽然过去也常常有一些“孵化器”类型的平台出现,但互联网类型项目的孵化更多是资金和市场方面的支持。可在半导体产业,赛道评估、团队搭建、投资伙伴选择,甚至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打通,都需要孵化项目提前思考。“宽能半导体”就是和利资本今年在第三代半导体赛道孵化的新项目。和利资本很早就关注到了这个赛道,2019年他们曾经孵化了“百识电子”,专注于碳化硅、氮化镓的外延片生产。2021年底,篮志扬再次关注到国内在“第三代半导体功率器件生产”方面的空白。经过行业内的尽调,他发现了一支汉磊科的核心团队有创业想法。这家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功率器件生产厂,总部在台湾。于是他立刻与团队取得联系,沟通磨合。

为了做好充分的尽调,他在上海、台湾两地跑,入境隔离完又在上海隔离,一共被隔离了90天。后面所有的工作方式都是在这种节奏中进行。和利资本在过往半导体供应链上有一定积累,而初创企业往往无法在所有环节都有足够的理解。于是他们在早期就会和企业深度沟通,把一家企业的核心岗位及能力勾勒出来,并介绍一些海内外的资源给企业,补足团队的短板,也就是帮忙“找人”。篮志扬说,“首先当然是要找研发人员,要确定这个人是不是最核心的人员,有没有从0到1做过批量生产。所以,除了对这些高管做直接访谈来面试之外,我们也会用自己的人脉来确认这个人是否可靠。”

除了研发,半导体生产还有一些岗位非常重要,比如PIE(工艺整合工程师)。在整个功率器件生产过程中,有多个关键的模块,每个模块都会影响最终的产品结果。PIE需要了解每个模块的生产方式和难点,以便在产品出现瑕疵的时候迅速发现问题出在哪里。生产的负责人也是和利资本参与推荐的,篮志扬告诉「甲子光年」,许多科学家或核心研发人员可能对生产了解不多,但这事关成本与售价,需要在生产厂工作过30年以上的人才能熟悉。“比如一个科学家肯定不知道过完年有多少员工要推迟复工”,而这与出货、销售都息息相关。

找齐了这些人后,宽能的项目还有一个特殊之处:要找CEO。“技术的负责人很厉害,但他本人没有那么适合做CEO。要新找CEO不太容易,太知名的人要磨合起来会有难度,但过往经历不够丰富的人又难以服众。”最后,他们和企业方一起决定了现在的CEO人选,并请之前投资的百识的CEO来兼任新公司的董事长,帮助新企业和新CEO。篮志扬补充说,“这个项目最终和利决定投资并不困难,但前期的沟通、找人都花了比较多时间”。

2019年在投决会的时候,他还被问到三代半导体未来的发展潜力,时至今日已经不再有人质疑。更重要的是,“投资百识和宽能,让我们在后续三代半导体的投资布局中布局更有优势”。同样在2021年底,有另一家做第三代半导体衬底的公司找到和利资本,希望获得融资。拿到企业介绍,篮志扬很惊讶企业碳化硅衬底的缺陷,以及尺寸、厚度,都已经具备相当不错的水平。于是他立刻请公司送一些样品来,送去被投企业百识电子做后续外延的生产,作为对衬底的测试。在投资之前,为了保证这家公司没有故意挑最好的送来测试,和利又派“运气最差”的同事,去工厂直接抽一根晶柱。“结果测试出来结果还是很优秀。

好的项目即使在行业的低谷依旧很抢手。与这家被投企业沟通投资条款也是在上海封控期间,篮志扬印象很深,“第一天,我们和另一家领投机构,一起和被投方的律师辩论,讲了9个小时还没讲完,大家睡一觉起床继续拉锯战”。篮志扬认为,2023年如果半导体市场依旧如2022年,和利资本可能会更关注类似的孵化项目。

4.越限制什么,我们就越投什么

半导体行业整体遇冷,但并不是全部。相反,一些特定领域反而愈加吸引聚光灯,比如受地缘政治影响的大算力芯片以及车规芯片。2022年,美国对中国半导体的限制升级。10月11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对中国实施先进计算和半导体制造的出口管制新规,新规强调除了之后列入实体清单的公司之外,也包含了对高算力芯片、存储芯片、美籍人员等的一系列限制。政策发布后,全球二级市场半导体公司的股票都受到了影响,英伟达、AMD、台积电均下跌50%以上。

中国这边,创业者与投资人都时刻关注,纷纷思考应对策略。新规发布的第二个工作日,篮志扬意识到这次的新规可能会对一些被投企业产生影响。于是立刻联系了律所,请律师来公司帮同事们解读政策。当周,他和同事联系了被投的三十多家企业的CEO来办公室,一起讨论风险和对策。

大芯片明星赛道GPGPU的沐曦半导体最让和利担心,本次规定禁止算力超过英伟达A100的芯片在台积电生产。但沐曦的芯片在设计时,预期参数并没有达到被限制的标准线,大家都放心下来。方法总比困难多。10月11日的法规还禁止英伟达超过A100的芯片在中国销售。在一个月后的11月8日,英伟达发布新款中国特供版A800 GPU芯片,用来替换A100以符合芯片限制政策。目前或未来,国产GPGPU公司如果设计了高于A100标准的芯片,也可以像英伟达一样剪裁自己的芯片来应对。在生产材料方面,一些美资的产品不被允许用在军工等特定领域内,这也可以依靠企业与客户签约时增加相应的说明性条款来保障。通过与律师的讨论与解答,障碍被基本扫清。对于已经投资的企业来说是限制,但对未来投资也是机遇。

新鼎资本董事长张驰坦言,“这已经算是明牌了。越限制什么,我们就越投什么”。因为这些才是真正被“卡脖子”,需要国产替代的领域,也是未来有机会的领域。胡哲俊看到,改变已经开始发生。和消费电子芯片“去库存”不同的是,车规级半导体仍然存在产能紧张的情况。他向「甲子光年」解释到,国内新能源和智能汽车发展迅速,对MCU、IGBT、传感器,尤其是视觉和雷达等成熟制程的芯片需求较大,但传统外资芯片公司目前并没有在这些领域增加产能,市场上未来仍会出现产能紧张或断供的情况。而国产车规芯片更贴近车厂、了解国内市场和需求,可以满足一些定制化开发要求,如低功耗,技术迭代速度也比较快,因此有不小的机会。同时,虽然目前美国的禁令还未限制这些成熟制程的车规芯片,但未来前途未卜,车企和tire1为了供应链的安全性,开始愿意把国产汽车芯片企业放在第二供应商、甚至第一供应商的位置,或至少计划引入、测试一些国产芯片。

去年甲子光年的报道《缺芯潮下,国产车规MCU突围战》曾了解到,云途、芯驰、杰发等公司均已获得供应或测试机会。汽车AI芯片如地平线,也在去年公布了比亚迪、上汽集团、一汽红旗,以及新能源车企理想、哪吒的定点合作与量产。篮志扬分享了一个故事,美国新规出台不久,他有一个项目要上投决会。这个项目是关于汽车半导体的,调研的时候他觉得公司各方面都还不错,但所在的赛道被多家外企垄断,国内外的车厂都会优先选择从这些外企购买芯片,赛道的稀缺性和必要性可能会被投委会质疑。“之前我还很紧张,担心这个项目不够好,但新规出来之后,大家清晰地意识到,各种类型的芯片都有可能会被禁止,车规芯片公司由此会获得了一些机会。没有人质疑这个项目的必要性了。”随着中美关系紧张而对资本市场影响最大的,要数2022年美元基金的大面积撤资。回忆一下,2022年之前,也是这些公司追赶着明星创业公司,动辄在天使轮次就投资超过一亿元。但中美关系带来的美元基金募资困难、基金决策方向变化等原因,2022年美元基金的投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5.大项目基本没有了,但2023仍然可

困难的2022年已经过去,我们来到2023年。今年,曾经的半导体投资人们的重点是哪些?许多机构表示,会投得更“早期”了。沈文杰将这个策略解释为“用技术的确定性来对抗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他解释说,资本市场出现了不确定性,但技术创新的方向通常是确定的。投资得更早,在当下可以获得更好的估值和投资回报收益,某种程度上可以对抗短期的不确定性。新鼎资本过去主要关注Pre-IPO轮次的项目,但在2022年也开始关注早期一些的项目了,因为“Pre-IPO已经没有项目可投了”。张驰分析,本身硬科技赛道的企业从成立到成熟,就需要经历十年以上的发展。科创板创立让过去盈利情况不太好的半导体企业有机会上市。但这样“消耗”的速度完全超过了企业成长的速度,他对「甲子光年」感叹“没啥可投的了,2022年结束后,集成电路领域里的大项目基本没有了”。

以他近年关注的设备为例。半导体制造的设备主要可以分为前道设备与后道设备,前者技术难度更大、更“卡脖子”。但近年来创业的公司多为在国内较为成熟的后道设备,“行业里也没有擅长前道设备的人可以创业”。云九资本对市场依旧比较有信心。在2020年的创业潮中,不少公司获得了多轮融资和一系列资源。沈文杰判断,2023~2024年是“交成绩”的时间。“看到产品表现,大家自然会更有信心。

对于更多投资人来说,低谷还没有过去。卢小保认为,目前已经在最低点维持了一段时间,未来几个月投资者的心态也许会发生一些变化;而如果变化发生,则会是积极的信号。篮志扬却觉得,由于国际半导体大厂的库存依旧较满,市场可能还未达到最低点,“也许会在今年三季度”。但无论如何,多数人并不打算离开半导体赛道。

大算力芯片依旧是热门的领域,即使2022年不如2020~2021年那么热烈,即使美国频繁做出限制,GPU、CPU、DPU赛道每每有新公司创业或新一轮融资发布,依旧抢得火热——市场期待这些产品的到来。Chiplet领域,国内与全球同步发展,且在国内更有紧迫性及先进封装的优势,依旧会受到关注。车规半导体在2022年持续受到关注,中高端芯片企业受市场影响不大,如自动驾驶芯片、核心控制的MCU、车规的功率器件等,预计2023年也会持续有热度。半导体的材料与装备的关注度逐渐提升,与国外同步发展的三代半导体、极度卡脖子的光刻机,市场依旧呼唤创业者的出现。2022,投资不易,创业更不易。祝勇敢者们在2023顺利。

By 文婧

为什么基因编辑技术让投资人失望

诺奖光环在冰冷数字面前也只能褪去颜色。

当地时间11月18日,由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詹妮弗·杜德娜和中国华人科学家张锋共同创办的基因编辑公司Editas Medicine(EDIT.us)传来一则不好的消息——公司将停止在其进展最迅速的基因编辑疗法临床试验中招募新患者,并寻找合作伙伴继续开发基于CRISPR的疗法

简单理解就是他们的临床试验失败了,公司不得不将其腰斩,除非有公司愿意出钱让该研究得以继续。

早在2018年11月,美国FDA接受了EDIT-101的IND申请,允许Editas Medicine开展使用CRISPR基因编辑手段治疗LCA10的临床试验。

彼时,Editas曾表示:“EDIT-101有望成为世界上第一款在人体内使用的CRISPR疗法。”此项研究一旦成功,人类将实现利用工具在人体内实现基因编辑愿景,并通过编辑致病基因治疗相关疾病。

如今,被寄予厚望的首款研究终究没能走出“襁褓”,折戟于技术和商业化之间的“死亡之谷”。

终止试验的原因很简单——结果低于预期,该试验测试了14名遗传性失明患者的治疗效果,14名研究参与者中只有3名符合Editas对治疗效果的预期,而其他人的数据显示不一致或可忽略不计。

当天上午,公司股价下跌超过 15%,当日收盘价格为10.06美元/股。

技术光环普照万物,过去由股市书写的资本故事更是锦上添花,但即便有技术、有“闲钱”,也没能阻止明星公司的CRISPR技术疯狂奔向失败的牢笼。

研发受阻

获得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的Jennifer Doudna是创新基因组学研究所创始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生物化学家,与同事Emmanuelle Charpentier共同开发了CRISPR-Cas9,希望基因组编辑能彻底改变生物医学的发展。

Editas是继获得诺贝尔奖的研究之后成立的几家生物技术公司之一,研究将CRISPR技术当作强大工具,主要试验疗法EDIT-101是第一种基于CRISPR的药物,用于修复人体内损坏的基因,旨在治疗一种称为“Leber”的先天性黑蒙症10的退行性视网膜疾病

但Editas在之后的研发道路上却屡屡受阻。

在2019年7月,当Editas试验达到里程碑后,行业巨头公司艾伯维(AbbVie)通过收购艾尔建(Allergan)继承了与Editas的研究合作关系,此后,艾尔建和Editas开始了为期一年的合作。但到了2020年,艾尔建却对外声称“终止合作关系”,原因是希望让自家公司Allergan能够继续发展。

描述十分含蓄,但仿佛在用含蓄的表达背刺Editas——和你合作是没有前途的

从那以后,Editas经历了多次人员变动。先后两次更换CEO,聘请又解雇了一名首席医疗官,负责公司财务和科学的高层管理人员近年来也相继离职。 核心技术人员以及高层管理者的不稳定,对一家以研发为导向的科技企业来说,是致命的

2021年9月,在研究进行两年多后,Editas终于公布了EDIT-101试验的初步结果。数据来自该研究的前六名参与者,虽然公司表明治疗效果总体上是安全的,但对视力的影响仍然无法明确予以解释

直到上周四,该公司更新了更全面的信息,再次证明了上述结果。据披露,截至目前临床试验共招募了14名研究参与者,包括12名成人和2名儿童。其中仅有三名患者的矫正视力得到了具有临床意义的改善。除此之外,其他人的数据可忽略不计。这种不尽人意加深了业内对该疗法效果的怀疑

据估计,美国约有1500人患有LCA10,再加上Editas的这项疗法,主要针对LCA10特定突变的患者,这个数量更是少之又少。从患者数量不难看出,这一疾病是一种罕见病。

投入巨大、研发受阻再加之受众数量寥寥。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如果一意孤行继续研究,即便药物成功上市,公司也将面临入不敷出的销售前景

身上的诺奖光环,也让Editas进退两难。

“含着金钥匙出生”的Editas

前沿医疗技术的研发十分“烧钱”,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头顶诺奖光环的Editas似乎是其中最“不为金钱折腰”的公司之一。

它从不缺少技术和科学家的背书,而回顾过去几年生物科学领域的新技术热门,CRISPR-Cas9工具当仁不让。

资本最喜欢这样的故事。

1987年,日本科学家在大肠杆菌的基因体发现一段古怪的规律序列,某一小段DNA(Repeat)会一直重复,重复片段之间又有一样长的间隔 (Spacer),用途不明,科学家把这段序列叫做 CRISPR (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后来发现,许多细菌都有CRISPR,它是细菌免疫系统的一种机制,可以记忆曾经来犯的病毒。

彼时的科学家可能想不到,这个看似不起眼的DNA片段,将会引爆基因编辑的大狂潮。

故事是这么开始的:当病毒入侵细菌,会把自己的DNA注入到细菌中,企图霸占细菌工厂的资源,复制新病毒。但细菌也不会乖乖挨打,它们的免疫系统可以辨识、摧毁病毒的DNA。

这是一场微观世界的闪电战,细菌的反击必须够快、够准,才有机会存活。

有些细菌侥幸存活后,会挑选一段病毒的DNA碎片,插入自己的 CRISPR序列 (增加一段Spacer),就像为病毒建立“罪犯资料库”。当病毒第二次入侵,细菌就能依靠CRISPR 序列快速认出这种病毒,第一时间反杀,提高存活率。

细菌又是如何认出病毒的呢?

首先,细菌会用旧病毒的DNA片段 (Spacer))当模板,打造一条互补的引导RNA,例如病毒DNA的硷基是 T、RNA是A;DNA是G、RNA是C,或是互相颠倒。引导 RNA 再利用这种互补关係,比对新病毒DNA片段,如果可以互补,表示新旧病毒相同。

接著,细菌体内的武装警察──可以切割DNA的活性酶(例如某些细菌里的Cas9)会抓住这段引导RNA(嫌犯资料),“盘查”新病毒的 DNA,看看有没有与引导RNA互补的段落。这一次反过来,RNA是A,DNA是T;RNA是C,DNA是G,或是互相颠倒

一旦找到了,Cas9立刻剪开“被认出” DNA 片段。DNA被剪断摧毁,病毒就没戏唱了,这种细菌的免疫机制,称为CRISPR。

所以CRISPR一经问世,立刻铺天盖地应用在细菌、真菌、动物、植物、人类医学等领域。2010年有关CRISP的论文不到50篇,到了2015年,已暴增到1100篇。

但这一技术并不完美。

基因编辑的过程中,Cas9酶负责在修改之前、在整个浩瀚的基因组中搜索并锁定有问题的、或待编辑的目标DNA片段(称为基因靶向定位)。但有时靶向定位可能不够精准,或会在基因组非目标的位置修改了DNA,造成脱靶编辑。

这种意外改变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如引发癌症。因此,要令CRISPR-Cas9能够对基因组进行精准的“分子手术”成为了重中之重。

现时CRISPR基因编辑技术中常用的Cas9酶有两种版本:SpCas9(来自化脓性链球菌的Cas9核酸酶)和SaCas9(来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Cas9核酸酶)。在一定程度上,两者都会出现不精准或出现脱靶效应(即偏离目标)的情形。

先前研究人员已改良了SpCas9,设计出SpCas9变体,提高其靶向精准度。可是,这种SpCas9变体的体积太大,不易被装入常用于传递体内基因治疗、而容量细小的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 AAV)载体中。

相反,SaCas9的体积比SpCas9小得多,很容易被装入负载能力有限的AAV载体中,以便在体内传递基因编辑的“分子手术刀”。然而,其问题也很明显,就是准确度,至今仍未有基因组靶向准确性高的SaCas9。Image

CRISPR-Cas9基因编辑示意图

科学界目前尚未找到两全的办法,既能使其体积小,又能保证其靶向的精准度。

2018年以来,CRISPR-Cas9工具总会时不时被爆出“问题”——脱靶、特异性低等等,“不成熟”的特点逐渐显现,但目前仍未找到解决方案。我们离“随心所欲编辑基因”还很遥远。Image

基因编辑工具的三个主要目标维度

哈佛医学院 Dana Farber Cancer Institute的科研人员告诉虎嗅,CRISPR工具确面临的瓶颈主要聚焦在两个方面,是否安全,是否高效。

递送过程和靶点选择能否能保证安全性,以及是否可以通过分子调控,准确影响疾病状态。这些都有值得商榷的进步空间。

今次,Editas就承担着技术不完美带来的后果。

金钱不是万能的

相比于其他同类公司,Editas已经是最“不差钱”的那一个,至少不会在研发经费上犯难。

资本从未对基因编辑技术热情消退。

2015年,第三代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荣登著名学术期刊《科学》杂志十大科学突破榜首。在金融界,以基因测序、癌症肿瘤疗法为代表的生物科技股已雄冠全球资本市场多年,其中,达安基因、迪安诊断2015年度股价涨幅高达146.41%和105.93%。

仅在过去的一年半中,就至少有11项基因编辑研发项目在美国、欧盟进入临床开发阶段,其中有6项基于CRISPR基因编辑系统。据投资界统计,仅在2021年,国内已有至少11家相关企业获得融资。

同时,据第三方研究机构Reports and Data的最新报告,预计到2030年,全球基因编辑市场规模将达到302.3亿美元,预测期内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8.2%。

除此之外,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的报告,截至2022年年中,全球有2000多种基因疗法正在开发中,从早期研究到后期临床测试,比2019年增加了一倍。

全球基因治疗市场预计将从2022年的53.3亿美元增至2027年的198.8亿美元。2017-2019年,诺华、罗氏、礼来和BMS等大型药企均通过并购方式加快进入细胞和基因疗法领域,并购交易金额居高不下。Image

目前的发展情况

目前,美欧前十大药企中的90%都已部署基因治疗药物的研发,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预测,从2050年开始,每年将至少许可10种细胞和基因治疗产品;到2030年,将有60多种基因疗法获批。

但随着如今头部公司重点项目遭遇腰斩,海外的不少分析师开始重新审视这一技术。

Editas公布消息之后,美国医疗行业分析师在接受外媒采访时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们认为,行驶在资本快车道上的基因编辑技术面临罕见病市场、技术和伦理问题,似乎到了需要慢下来的时候了。

对于这一观点,前述研究人员也表示,业内研发过程是一个流动的状态,业内人士仍然对该技术充满信心,但资本关注度确实降温了。“目前FDA对基因编辑技术的审批也抱着偏‘保守’的态度,主要原因还是那两个点,安全和有效,这是永恒的核心。”他说。

生物制药投资 —— 十年生死两茫茫

尘封十年之久,一份名为“生物技术公司‘坟墓’”的名单再度开启。裁员、破发、退市、砍管线、抛售资产、终止临床试验……寒冬之下,不论是大洋彼岸的纳斯达克,还是港股或科创板,Biotech的悬顶之剑已摇摇欲坠,为了活的更久,Biotech为了实现自救,可以说已经使出浑身解数。在生死存亡之际,所有的努力都为了一个目标:先活下去。被列入2022年进入坟墓的7家公司也不例外。为了能够活下去,他们并非没有努力过,但不能回避的问题是,当断臂求生依然无法实现自救时,退市、破产、被收购也不再遥远。融资窗口变窄带来的开源不畅,开始节流的第一步往往就是裁员。

自2021年下半年开始Biotech密集的裁员已经持续一年多,但在FierceBiotech看来,这可能仅仅是开端。就在这份走进“坟墓”的生物技术公司名单出炉之际,仅仅在纳斯达克就还有数十家公司正在进行裁员,以避免走向消亡。回看十年前消失在产业中的Biotech,不乏曾经入选Fierce 15的企业,但竞争力不足、核心产品研发失败以及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融资困局都加剧了Biotech的消亡。距离上一次发布走入坟墓的生物技术公司名单已经过去整整十年,是什么让FierceBiotech选择重启这份名单?但可以明确的是,这份榜单的发布并非“唱衰”Biotech,而更像一种警示。大洋彼岸美国Biotech所面临的困境何尝不是萦绕在国内Biotech头顶的阴霾?全球Biotech都开始了断臂求生的自救之路,或许对于还在寒冬中挣扎的国内Biotech来说,从这份已经或几乎迈进坟墓的Biotech公司名单中,能够找到一些熬过寒冬的办法。

“死”于十年前的37家Biotech

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之下,生物医药行业未能幸免遇难,大量Biotech受到冲击,因融资艰难而倒闭。彼时,“生物技术公司墓地”名单连发四年,共有37家公司在金融危机的波及下从此消失在产业中。纵观2009年到2012年FierceBiotech“生物技术公司墓地”榜单,梳理期间没落乃至销声匿迹的37家Biotech,破产原因无外乎:外部经济环境状况不佳,一旦Biotech核心竞争力不足或产品研发遭遇失败,便容易深陷“无法筹集资金”等困境。有的风暴来临之际,便被大浪吹走,有的挣扎坚挺了两三年,但未能走过更多年头。彼时,“强者生存下来,弱者因无法在信贷紧缩期间筹集现金而消失”逐渐成为共识。不过,仍然能够看到一个向好的信息。总体来看,随着时间的后移及外部经济逐渐恢复,从2009年的16家,到2010年及2011年折半仅8家,再到2012年只剩5家,破产的Biotech数量明显减少。以号称生物技术公司“墓地丛生”的2009年为例,当时,全球经济情况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一度“乌云压顶”,不少企业“破产”只差临门一脚,而“糟糕的临床数据”对于其更是雪上加霜。在2009年初,破产和清算来得又快又猛,几乎每个星期都会传出有Biotech“崩溃”的消息。在2009年统计的16家破产Biotech中,安全性、临床失败等问题压倒了一批Biotech。如彼时20多岁的Northfield Labs花费多年时间试图开发一种血液替代品Polyheme,但在烧掉2.2亿美元后,FDA出于安全原因拒绝Polyheme上市,Northfield Labs无奈于2009年6月破产清算。与Northfield Labs一样因研发失败从而加速走向没落的企业不在少数。Akesis因其唯一开发产品AKP-020存在“安全性问题”,现金状况和经济状况使其迈入破产行列;Biopure血液替代品Hemopure亦因未满足FDA安全问题,于2009年8月正式倒闭。“核心竞争力不足”从而难以筹集资金也加速了一批Biotech破产,如Argolyn是一家早期公司,开发用于治疗精神病、疼痛和其他疾病和紊乱的候选肽药物。不过,其止痛药的临床前研究表明“鉴于疼痛市场的竞争激烈,产品不够有效”,Argolyn最后亦难逃“破产”命运。到了2010年,情况有所改变,倒闭公司数量大幅下降,仅为2009年的一半,有8家生物技术公司无力承担运营所需资金。彼时,这被认为是一个令人鼓舞的迹象,表明许多Biotech已经度过了风暴。而倒在2011年的Biotech大多也是自2008年、2009年就问题频生没能坚挺到底的企业。如Advanced Life Sciences自2009年资金开始变得紧张,选择裁员30%自救,于2011年5月初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选择暂停运营。值得一提的是,ARYx曾被选为2004年Fierce 15冠军,于2007年上市,但麻烦缠身的第一个迹象出现在2008年,当时宝洁公司放弃了其开发慢性便秘和消化不良疗法的协议;另一个大打击发生在2009年,当时ARYx的实验性凝血药物替卡法林在II/III期试验中无法显示出优于华法林,经历了裁员等措施,ARYx仍于2011年7月被迫清算其资产。2012年——也是这份名单戛然而止在十年前的年份。这一年,更少的公司倒闭,仅5家上榜,有益普生曾资金支持的Inspiration Biopharmaceuticals,专注于血友病研发;也有大胆尝试新疗法、专注于神经科学领域的Neurologix等。而今,十年后,新一轮Biotech大浪淘沙又开始了。

谁在2022迈进“坟墓”

不论是十年前还是十年后,走向消亡的biotech公司中,向来不缺乏明星企业。FierceBiotech一共盘点出7家已经破产或是即将破产的生物技术公司,他们都有各自的经营不善的原因,但绝非缺乏共性。“找不到投资者”几乎是大多数名单里公司都遇到的问题。Diffusion Pharmaceuticals并没有完全破产,甚至公司的管理者还打算继续推进其疗法的研发,但该公司正在进行一项战略评估,如果迟迟未找到投资者该公司将面临裁员、出售业务甚至是整个公司的破产。据悉,Diffusion公司的中报显示截至今年6月30日,公司的现金流为2850万美元,预计可以用到2024年第一季度。Diffusion公司正在开发一种名为TSC的缺氧疗法。该疗法的目的是改善氧气扩散到体内低水平区域的情况,并且还在肺炎、贫血和实体瘤等多种适应证中有望得到发展。该公司曾公开表示,TSC疗法可以作为缺氧性实体肿瘤(如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的辅助治疗。但值得注意的是,早在今年8月份,Diffusion公司就宣布了TSC的第二阶段试验正在进行中,预计将在今年年底启动。但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的临床试验追踪系统中,Diffusion公司相关的所有研究都被列为已终止或已完成,因此,如果这项研究确实在进行,那么年底的时间表似乎有所延误。Fierce Biotech分析如果能找到感兴趣的投资人,也许这项研究将继续进行。Diffusion公司面临的情况并不算最糟糕,有Biotech已经面临现金流枯竭。Genocea公司在今年4月宣布裁员65%,并且从纳斯达克市场退市。该公司拥有自己的细胞疗法平台和专利技术,针对肿瘤细胞上的突变抗原(称为新抗原),以驱动更强的免疫应答。在宣布裁员的几周前,该公司还公布了其细胞疗法GEN-011的早期临床数据,该疗法在五名接受治疗的患者中显示出抗肿瘤活性。但不幸的是,Genocea公司2022年初时手头有3710万美元的现金,却累积了4亿美元的财务赤字。该公司已经由于股价低于1美元,被迫在纳斯达克市场退市。该公司在其2021年年报中表示,“如果我们无法在需要时筹集到足够的资金,我们可能会被要求实施成本削减战略,包括停止GEN-011的开发。”相较于即将破产的其他Biotech公司,Diffusion公司和Genocea公司至少还有可以继续研发的管线,未来可能还有“翻身”的机会,但有一些Biotech公司由于临床研发失利,裁员、砍管线已经救不了自身,最终只能选择破产。Kaleido Biosciences已经于今年4月停止运营,其首席执行官、首席财务官、首席营销官也相继离职,并且于纳斯达克退市。

值得注意的是,Kaleido与新冠疫苗明星公司Moderna“师出同门”,都是由知名风投公司Flagship Pioneering所孵化。并且也与Moderna一样,希望依靠新冠产品“发家致富”。但也正是因此,Kaleido遭到了致命一击。2021年9月,Kaleido收到了FDA的警示函,认为其在研产品KB109临床试验并不正当,因为并没有获得IND批准,但当时Kaleido辩称Kaleido是一种食品而非药物。据悉,KB109是一项一款治疗多重耐药性细菌感染的靶向聚糖,被开发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于2021年初用于新冠适应证的研发,Kaleido公司还曾发布KB109治疗新冠的积极结果。或许是由于长期没有产出成果的管线,或许是KB109收到警示函的致命一击,Kaleido在2021年11月的财报电话会议上报告称,其现金只够维持到2022年第二季度。而截至2021年底,该公司累计赤字高达3.645亿美元。最终该公司在2022年4月宣布了破产。Fierce Biotech整理出的名单也向业界展示出了濒临破产的Biotech们花样“求生”的方式。Exicure公司已经于今年9月宣布重组并裁员66%,而且停止了所有研发项目,其创始人兼CEO David Giljohann也早已离职。但此前,Exicure公司已经尝试过自救,在David Giljohann离职之时,该公司已经预感到了危机,结束两个在研项目并裁掉一半员工,但之后一项针对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的体内研究结果并未达到先前体外临床前研究中观察到的预期水平,研发失败致使该公司彻底陷入绝境。陷入绝境却并非无路可走,其投资公司CBI以540万美元的总价购买了总计3400000股普通股,拥有了Exicure公司的实控权。还有两家公司的“求生”路径选择了被并购或合并。

Orphazyme的核心产品arimoclomol接连在美国和欧洲遭到了拒绝批准,这迫使Orphazyme裁掉了一半员工。最终,Orphazyme公司被一家名为KemPharm的生物技术公司以不到13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并雇用了该公司剩余的员工,并继续推进arimoclomol的研发。Bone Therapeutics也因现金流枯竭而陷入困境,但最终其被法国生物技术公司Medsenic合并,Bone公司的细胞疗法还作为保留资产之一继续推进临床试验。

虽然坏消息很多,但好消息也不是没有。卫材在今年7月宣布关停起肿瘤部门H3 Biomedicine,并将其并入母公司DHBL部门,该部门的研发工作也将在新的部门继续。据悉,卫材在宣布此消息的同时,还宣布了全球组织架构调整,新组织DHBL(Deep Human Biology Learning,人类生物学深度学习)将于2022年10月1日启动。

By 虎嗅E药经理人

FTX破产事件盘点

11月12日,加密货币交易所FTX创始人Sam Bankman-Fried(SBF)在社交媒体上宣布,包括交易所FTX.com,关联交易公司Alameda Research等130多个关联公司(合称FTX集团)已经自愿按照美国破产法第11章申请破产,以便“从全球利益相关方的利益出发,有序地评估和变现资产”。按照美国法律,申请此类破产的公司可以在制定债务偿还方案时继续维持经营。该交易所已经暂停了加密货币提取业务。

消息发布后,比特币跌幅一度超5%,并跌破1.7万美元的整数位。截至记者发稿,比特币的价格为16804美元。

SBF同时宣布辞去了FTX首席执行官的职务,并由约翰·雷(John J.RayIII)接任,他还表示将任命斯蒂芬·尼尔(Stephen Neal)为公司新任董事会主席。

在美国媒体获得的破产文件中,FTX表示它拥有超过10万名债权人,公司目前资产在100亿至500亿美元之间,负债在100亿至500亿美元之间。 

FTX新任负责人雷表示:“根据破产法第11章申请破产是合适的,这将为FTX集团提供了评估其情况并制定流程以最大限度地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但雷还强调:“FTX集团拥有宝贵的资产,只能通过有组织的联合流程进行有效管理。我想向每位员工、客户、债权人、合同方、股东、投资者、政府机构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保证,我们将以勤奋、彻底和透明的方式开展这项工作。利益相关者应该明白,事件一直在快速发展,新团队最近才参与,他们应该在未来几天审查诉讼记录表上提交的材料以获取更多信息。”

疯狂融资,FTX的快速扩张之路

FTX是一家数字资产衍生品交易所,成立于2019年5月。用户可以在其中交易比特币,以太坊和其他加密货币,以及相关的衍生品。FTX在2019年8月完成了种子轮融资,募集800万美金,区块链投资基金Proof of Capital、Consensus Lab、FBG、Galois Capita等参与了投资。

2021年7月,FTX完成9亿美元B轮融资,投后公司估值达180亿美元,为加密行业历史规模最大的融资。公司该轮融资共超60家(位)投资方参与,包括红杉资本、软银、保罗·都铎·琼斯家族办公室等。FTX当时宣称,本轮为战略性融资,希望借由融资达到与传统市场投资人合作的战略布局。 

2022年1月31日,FTX宣布以320亿美元估值完成4亿美元C轮融资。本轮融资的参与者包括软银、帕拉丁、老虎全球基金,以及安大略省教师养老金计划委员会。 

除了FTX自身在进行融资,公司旗下为美国投资者提供服务的FTX US也在2022年1月宣布以80亿美元估值完成4亿美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帕拉丁、软银远景基金二期、淡马锡等机构参投。 

公司在美国站稳脚跟后,开始在全球进行扩张。2022年3月7日,FTX成立欧洲子公司FTX Europe,并获得了塞浦路斯证券交易委员会(CySEC)的监管许可,为欧洲用户提供加密衍生品交易服务。3月21日,FTX成立澳洲子公司FTX Australia,已获澳洲监管许可开展业务。4月4日,FTX完成对日本加密资产交易平台Quoine及其母公司Liquid的收购,并为日本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

为何崩盘? 

在全球主要国家加强加密货币交易监管后,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加密货币在2021年年底开始进行调整。以比特币为例,其曾在2021年11月达到68580美元的历史高点,随后一路下跌。目前价格已经不足17000美元。过去一年下跌幅度超过70%。

同样,为加密货币提供交易场所的数字货币交易所同样逐渐陷入困境。

根据币圈媒体CoinDesk爆料称,Alameda公司将陷入破产危境,资产负债表中的大部分资产,属于FTX自行发行的FTT代币。这一消息,瞬时引发市场恐慌,FTT遭大面积抛售,致使FTX陷入流动性危机。 

11月9日,全球最大加密货币交易所币安原计划收购FTX。但仅尽调1日之后,币安创始人赵鹏就公开表示:“FTX的问题超出了我们的控制和帮助能力。”至此,四面楚歌的FTX走进了全面崩盘的“雷曼时刻”。

SBF传奇人生

根据美国雅虎新闻的报道,SBF出生在美国加州,父亲是斯坦福的法学教授。2010年到2014年,SBF前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主修物理,辅修数学。他在接受雅虎采访时表示,这段经历并不充实,“我在大学里学到的东西最终除了社会发展之外,没有其他用处。然而,在学术方面,这一切都是无用的。学校对大多数工作都没有帮助。每个人都知道这是真的,但有些人真的不想说这是真的,但它就是这样。”

在麻省理工学院期间,他进入著名对冲基金Jane Street Capital实习,并开始进行ETF的交易。大学毕业后,他留在了公司并在那里全职工作,主要以交易各种类型的ETF、期货、外汇和股票为主。他甚至为Jane Street Capital设计了自动OTC交易系统。在熟悉了传统金融系统运作后,他也观察到了当时的加密货币金融机制的缺漏(包含没有提供杠杆、流通性问题、报价准确度问题)。

2017年,他独自创办了专注于加密货币量化交易的服务公司Alameda Research,为加密货币交易所提供了准确的报价服务、套利、量化交易等服务。然而SBF并不满足于只做为加密货币交易所的技术背后支持者。2019年,他创立了FTX。

有别于传统加密货币交易所专注在现货交易,FTX一开始就瞄准了由加密货币衍生出的金融商品,并提供了许多目前加密货币交易所没有的标的,例如杠杆代币、股权通证、预测类商品等等。高峰期时,FTX总共提供了312种产品,除了现货交易、合约交易以及质押外,还包括加密货币指数、杠杆代币、双向选择权合约等创新品种。

不只加密市场本身,FTX也将各种政治议题转变为交易内容,吸引原先对加密货币与传统金融没有兴趣的人也前来投资。例如FTX在2020年2月上架了期货合约TRUMP-2020,该合约是让投资者预测川普是否连任来进行买卖,帮助FTX吸引许多对政治感兴趣的民众开户交易。根据统计,在11月4日美国大选当天,与特朗普、拜登有关的FTX期货合约,单日成交量甚至突破了1000万美元(目前所有大选合约《除了TRUMPFEB》,都已经根据当初选举的交割规则进行结算)。 

随后,他的财富呈指数级增长,一度达到260亿美元。

2021年,SBF在接受《纽约》杂志的专访中,首次谈到了自己如何迅速积累财富。他在2018年发现日本和韩国这两个欧美投资者忽略的市场。当时日韩用户大量涌入加密货币产业,人人都抢着购买比特币,导致日本的比特币价格整整高出美国10%,而韩国更是以30%溢价吸引了全球各地卖家争相交易。

但韩国当时严格的货币进出政策限制,使得韩元转为美元相当困难。SBF说他当时甚至考虑过买一架飞机,亲自去韩国首都首尔买比特币。但最终,SBF决定前往日本,与合作伙伴在日本乡村待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每天赚取溢价利润。他说他最高曾在一天进账2500万美元,并称这是他所经历过最疯狂的交易时刻。 

在专访中,SBF向《纽约》解释了自己的人生观点:赚钱是为了捐钱,意即人们应该追求高利润的职业生涯,以便能捐更多的钱造福社会。因此对他来说,尽可能地赚钱将是他目前的最大目标。

2022年5月23日,SBF入选美国《时代》杂志2022年「全球百大影响力人物」榜单,SBF也是加密行业唯一入选时代百大的人物。

财务管理混乱导致庞大加密帝国崩塌

知情人士称,FTX交易所的创始人SBF(以下称弗莱德)悄悄地把100亿美元的交易所客户资金,转移到了他自己的交易企业“阿拉梅达研究公司”(Alameda Research)。

知情人士称,在全部转移的100亿美元资金中,一笔巨款后来已经离奇失踪。一名知情人士估测消失的资金为17亿美元,另外一名知情人士则估算10亿美元到20亿美元之间。

之前,有报道称,弗莱德把大笔客户交易资金转移到了阿拉梅达公司,但是客户资金失踪的消息则是第一次被曝光。

两位知情人士称,上个星期天,弗莱德和其他公司高管分享了一些业务记录,其中披露了上述的财务漏洞。这些业务纪录描述了FTX公司的最新财务状况。直到最近之前,这两位对媒体爆料的知情人士都担任着FTX公司的高管职务,他们的上司也对两个人披露了公司的财务状况。

上周,FTX交易所遭遇了大量的加密货币交易客户提款,财务压力暴增,上周五,这家注册于巴哈马的交易所公司申请破产。另外,FTX曾计划和交易所对手企业币安(Binance)达成拯救协议,但是计划破产,最终导致了最近几年最大规模的加密货币企业破产案。

对此,弗莱德回应表示,自己不同意所谓转移100亿美元客户资金的说法。他表示:“我们并没有秘密转移资金,我们的内部标注系统有些混乱,导致信息误读。”不过弗莱德并未描述资金转移的更多详情。

当被问及失踪的一部分客户资金时,弗莱德的回复是三个大问号——“???”

对此,FTX公司和阿拉梅达公司并未发表评论。

上周五,弗莱德在Twitter发帖称,他正在梳理FTX公司最近发生的一连串变故。他表示,上周公司情况的发展让他感到震惊,接下来,自己会写一个更加完整的帖子,详细描述这些变故。

据报道,FTX财务暴雷最大的原因,是阿拉梅达研究公司发生了巨额亏损,而FTX公司许多高层对亏损并不知情。

上周,币安首席执行官赵长鹏表示,币安决定抛售所持有的FTX公司的数字货币资产,市值约为5.8亿美元。在此之后,FTX的客户提款要求急剧攀升。

有报道称,阿拉梅达公司146亿美元的资产中,绝大部分是以FTX数字货币资产的方式存在。

两位知情人士透露,随后,弗莱德和多位高管在巴哈马首都拿骚举行紧急会谈,讨论为了弥补FTX的资金黑洞,还需要多少外部资金。弗莱德也对新闻界证实,的确举行过这样一个会议。

知情人士透露,在这个会议上,弗莱德对公司有关监管合规和法务部门展示了一些电子表格,显示公司已经把大约100亿美元的客户资金转移到了阿拉梅达公司。这些表格显示FTX一共向阿拉梅达借款多少钱,用途是什么。

知情人士称,在这些转移的资金中,大约有10亿到20亿美元的资金,并未出现在公司会计账目中。弗莱德电子表格并未显示这些资金流向了何处,两位知情人士也表示不清楚资金到底跑到了哪里。

随后,FTX的法务和财务部门获悉,弗莱德之前在FTX的会计系统中安装了一个所谓的“后门”。据悉,该公司会计系统并非标准软件,而是定制开发。

通过这个后门,弗莱德可以执行各种财务指令,比如悄悄修改财务纪录而不惊扰包括审计公司在内的其他人。这种设计,可以让弗莱德把100亿美元的资金转移到阿拉梅达公司,而不会引发内部财务审核或者财务系统报警。

但弗莱德否认所谓的会计系统后门。

上周三,一位知情人士透露,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已经开始调查FTX处置客户资金的问题,以及有关加密货币贷款相关的活动。此外,美国司法部和美国大宗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也开始了调查。

FTX真实的财务状况连律师都大为震惊

接管FTX集团破产事宜的CEO John Ray III向特拉华州破产法庭提交文件,向公众陈述了令资深破产律师都大感震撼的现实。

  作为引发媒体热议的焦点,Ray在文件的开头表示:“我有着40余年的法律和公司重组经验,并且亲身参与过多次载入史册的破产。其中包括安然犯罪事件、按揭巨头Residential Capital破产事件,在北电网络、油轮巨头OSG的破产案中有过海外追索资产的经历。在这案件中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内控、合规、人力资源、诚信价值观方面的问题。”

  对于FTX,Ray毫不吝啬自己对这个“烂摊子”的震惊之情。在文件中他写道:“在我的职业生涯中,从来没有见到过如此彻底失败的企业内部控制,以及完全没有可信度的财务信息。公司的控制权掌握在一小撮缺乏经验、不成熟的人手中,这种情况是前所未有的。”

image

  (来源:法庭文件)

  在安然事件中,Ray为受害者们追回了超过200亿美元的损失,也在华尔街树立起自己的口碑。

  这份文件也是他接管FTX后,首次向公众揭露FTX交易所和交易公司Alameda目前所处的混乱情况。Ray特别强调,公司无法相信前CEO山姆·班克曼-弗里德(简称SBF)提供的财务数据,特别是那些没有经过审计的季度资产负债表。Ray也对那些提供给风险投资机构的审计报告提出“实质性担忧”,强调法庭不应采信那些数据。

  凭借着那些财务数据,FTX在一级市场上的估值一度达到320亿美元。随着公司暴雷,许多机构已经把这些投资的账面价值清零。

image

  (清算团队提供的FTX集团架构图,来源:法庭文件)

  Ray也在文件中列举了FTX极为糟糕的公司治理:公司没有旗下银行账号的确切信息、也没有完整的员工名单、使用一系列“不安全的电子邮箱账号”管理电子资产密钥、使用公司资产为员工和顾问购买房产等个人物品。更令Ray震惊的是,SBF在讨论决策的过程中使用有“自动删除”功能的通讯平台,并鼓励员工们也这么做,因此现在也找不到决策历史记录。

  作为破产案件最关键的资产线索,Ray披露目前团队已经掌握了价值7.4亿美元的虚拟货币,但也强调这可能只是所有资产的一部分。清算团队发现,在公司提交破产保护的当天,有价值3.72亿美元的资产在未取得授权的情况下转移,所以Ray已经下令对破产前数日至几个月的转账数据展开调查。

  Ray同时透露,由于FTX交易所欠用户的钱并不反映在SBF提供的资产负债表中,所以目前并不清楚整体债务规模到底有多少。

  在文件的最后,Ray也对SBF展开直接的炮轰,指责其仍在持续发表不稳定且具有误导性的声明,强调此人无权代表公司讲话。Ray也表示,目前并不清楚SBF在巴哈马的资产情况。

  作为整件事情的亲历者,币安创始人赵长鹏周四接受媒体采访时,被问及是否认为SBF是“犯罪者”。赵长鹏回应称,这个判断应该留给别人去做,但(SBF)知道他的公司存在谎言,也知道滥用客户的资产。赵长鹏表示,他对此感到震惊,直到一周前他都不知道SBF对所有人都在撒谎。

FTX破产案对币圈的巨大影响

自从FTX宣布破产以来,BTC从21000多美元跌破16000美元,ETH一度跌破1000美元,FTX系Token不乏腰斩,一天之内整个加密市场总市值跌幅10%以上,市场一片哀嚎。

自上半年LUAN崩盘以来,FTX爆雷事件持续发酵,加密市场再受震动,引发市场新一轮市场暴跌 。

FTX整个爆雷事件大致如下:

  • 11 月 2 日,Coindesk 爆料称 Alameda 的资产负债表存在极大隐患,总计 146 亿美元资产中约 60 亿是 FTT 和 SOL。
  • 11 月 6 日,CZ 发推表示将逐步抛售所持有的 FTT:“由于最近曝光的启示,我们决定清算我们账面上剩余的所有FTT”。
  • 11月7日,FTT遭到一次重大抛售,CZ的推文让整个市场对FTX和Alameda Research(FTX创始人SBF的另一家公司)的偿付能力感到担忧,据悉Alameda的资产负债表上有很大一部分是FTT。
  • 11月8日,市场传闻 FTX 抛售了持有的 1 亿 bit 和其他 Token 以补充流动性,该消息进一步引发市场对 FTX 资金链断裂的担忧并导致 FTT 一度跌至 16 美元。FTX平台上提款缓慢,进一步引发恐慌。SBF当即表示,公司正在努力清理积压的订单。
  • 11月9日凌晨,CZ发推表示,FTX 向Binance 寻求帮助,为了解决流动性危机,双方已签署了一份不具约束力的意向书,Binance 打算全资收购加密平台 FTX,同时SBF删除关于FTX财务状况良好的推文。
  • 11月10日,Binance根据尽职调查结果,决定放弃对FTX 的收购。彭博社报道,FTX挪用用户资产,面临80亿美元缺口,如未筹集到新资金将申请破产保护。
  • 11月10日晚间,SBF 发布内部信表示:会承担责任,在接下来的一周里进行融资,目前和孙宇晨洽谈中。
  • 11月11日,据路透社报道,SBF此前转移了至少40亿美元FTX资金支持Alameda,其中包含用户存款,Alameda欠FTX约100亿美。SBF正寻求为FTX筹集94亿美元救援资金。福布斯称红杉资本、淡马锡和Paradigm将是FTX内爆中损失最大的三家投资机构。截至 2022 年 8 月,FTX至少与53家审计机构、银行和保险公司有业务往来。
  • 11月11日,白宫新闻秘书 Karine Jean-Pierre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将继续关注加密局势。日本金融厅已下令暂停 FTX Japan 的运营,并制定了「书面业务改进计划」。日本金融厅在其命令中说到:FTX Japan 停止了该国客户的提款,但没有指定恢复日期,也没有停止新客户加入该平台。FTX Japan 需要在 2022 年 11 月 16 日之前提交「书面业务改进计划」以解决上述问题。

Luna爆雷引发系列中心化借代巨头的破产,FTX事件又会牵涉哪些行业巨头?会带来哪些连锁反应?对于目前市场上的利益相关机构、交易平台表态以及KOL观点,白话区块链来给你一一盘点:

01 利益相关机构表态

Circle:未持有FTX和Alameda的重大风险敞口,警告加密企业资产负债表存在缺陷

Circle CEO Jeremy Allaire表示:Circle没有FTX和Alameda的重大风险敞口。Circle从未向FTX或Alameda贷款,从未收到FTT作为抵押品,也从未持有或交易FTT。Circle是FTX的小股东,FTX是Circle的小股东。80%的USDC储备以300万美元或更少的美国国库券形式持有,并由BNYM保管。剩余的现金储备存放在7-8家银行的完全独立账户中,以供USDC持有人方便。

作为最早一批就FTX事件进行表态的头部加密企业之一,Jeremy Allaire表示,他认为加密企业不能使用投机Token作为金库和资产负债表的基础资产。同时表示看到同行出现这样的问题非常可怕,并称:”市场下行周期中,缺乏透明度、缺乏交易对手可见性、以及用投机Token作为金库和资产负债表的基础资产,是导致问题的根本原因”。

红杉资本:其对 FTX 的投资已经归零

红杉资本发布最新公告通知 LP(有限合伙人)显示其对 FTX 的投资已经归零,公告表示:流动性紧缩给 FTX 带来了偿付调整。目前尚不清楚这种风险的全部性质和程度。红杉资本对 FTX 的2.1亿美金投资已降至 0 美元。

Multicoin Capital:10%资产受损

Multicoin Capital 管理合伙人 Kyle Samani 和 Tushar Jain 周二向该基金合伙人发出的信中表示,该基金资产管理规模中约有 10% 仍在 FTX 上等待提款。

加密金融服务商Amber Group:没有接触 Alameda 或 FTT,与 FTX 有关的资金占比不到 10%

Amber Group在推特上表示,并未接触Alameda或FTT,但一直是FTX上的交易参与者,与FTX有关的资金占总资金的比例不到10%,不会对期业务运营或流动性构成威胁。

加密借代平台Genesis trading:不受影响

Genesis官方推特表示,已经管理好了内部的贷款账本,没有重大的净信贷敞口,此外,Genesis没有任何中心化平台发行的Token敞口。

Solana:没有关系不影响

Solana Labs 联创 toly 发推表示:美国公司 Solana Labs 在 FTX 上没有任何资产,所以仍然有很长的现金生命周期,幸运的是仍然是一个小团队。

Aptos:不受影响

Aptos 官方声明称:FTX 不持有 Aptos Labs 或 Aptos Foundation 的资金。Aptos 网络将继续按预期运行,不受这些事件的影响。

稳定币巨头Tether:与FTX或Alameda没有任何接触

Tether首席技术官Paolo Ardoino发推表示,Tether与FTX或Alameda没有任何接触。

Avalanche:对FTX或Alameda没有重大风险敞口

Avalanche发推表示,对FTX或Alameda没有重大风险敞口,Avalanche基金会没有在FTX托管任何大笔金额,只有不到0.02%的财政部资产(包括一些非流动性Token)在CEX上市。

加密金融服务公司FalconX联合创始人兼CEO:不受影响,会加强风控

加密金融服务公司FalconX联合创始人兼CEO Raghu Yarlagadda发推表示,FalconX作为加密市场最大的参与者之一,因此会与包括Alameda和FTX在内的大多数主要流动性提供者合作,但对Alameda无风险敞口,对FTX风险敞口较小。此外,Raghu还表示,FalconX将继续照常运营,并加强风险和基础设施安全监控。

加密借代公司BlockFi宣布将暂停提款服务

BlockFi 11日宣布将暂停提款服务,要求客户现在不要在BlockFi Wallet和Interest Accounts存款。尽管此前其创始人Flori Marquez发曾推表示,BlockFi的所有产品都在完全正常运行,包括存款、取款、交易和借贷。

Tether应执法部门要求开始冻结FTX的USDT,已冻结超4636万枚

稳定币巨头Tether:与FTX或Alameda没有任何接触,应执法部门要求开始冻结FTX的USDT,已冻结超4636万枚

02 交易平台表示将自证清白

各大中心化平台担心信任危机传染,纷纷表态,除了大多数都在划清界限外,更多平台也表示即将进行默克尔树储备证明,来证明用户资产是100%储备的。

CZ:宣布拟全面收购FTX不到2个小时后,其发推表示,银行依靠部分准备金运作,但是加密货币平台不应该如此。将在未来几周内发布默克尔树储备证明(merkle-tree proof-of-reserves),保证资产完全透明。

Binance:于昨日已公布资产储备明细:共持有47.5万枚BTC、480万枚ETH和5800万枚BNB等Token,将在未来几周内发布默克尔树储备证明。

Coinbase:Coinbase表示无任何流动性或信用风险。作为一家美国上市公司,Coinbase资产负债表保持透明,并为客户进行有效、审慎地风险管理。

OKX:OKX官方发布推特表示,对于所有主要的加密货币场来说,公开分享其可审计的merkle树的储备证明至关重要。OKX计划在未来几周(30天内)发布POF。

BitMex:BitMex表示,BitMEX是在Mt. Gox灰烬中诞生的……加密平台的第一条规则是“永远不要失去用户的资金”……BitMex一直保持100%储备。

KuCoin:KuCoin CEO Johnny在推特上呼吁用户停止FUD(Fear, Uncertainty, and Doubt),并表示”保护用户资金是KuCoin的首要任务。KuCoin将在一个月内发布默克尔树储备证明。”

Gate:Gate CEO韩林在社交媒体表示,Gate.io将向正在准备启动100%保证金的同行提供技术咨询,以促进交易平台生态的透明和行业的健康发展。据第三方审计公司 Armanino LLP 称,Gate.io 已证明其资产储备。

Deribit Deribit 发布公告称,没有 FTX 资产或其他风险敞口,并与其他平台一样,将为其储备资产发布 Merkle Tree 的储备金证明。

Crypto.com:其首席执行官Kris Marszalek发推称,”我们认为,加密平台应该有必要公开分享储备证明,并且Crypto.com将发布经过审计的储备金证明。这是整个行业的关键时刻。透明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用户和资金的安全和保障仍然是优先事项。它需要充分和集体的承诺。恢复人们对加密行业的信任需要时间,但我们有责任向世界发出一个强有力的信息,即存在值得信任的加密平台。”

Kraken:Kraken发推表示Kraken定期审计,用户随时可以验证在Kraken持有的余额是否由真实资产支持,并附上验证方法。Bybit:Bybit联合创始人Ben Zhou在推特上表示,Bybit致力于保证客户资金安全,且会确保1比1的准备金。目前Bybit正研究默克尔树(Merkle Tree)的储备证明解决方案。

Bitget:Bitget董事总经理Gracy Chen表示,也将公布Bitget的 merkle tree准备金证明来增加透明度。CEX需要一次彻底的、全方位的资产审计。

不过,虽然平台都在积极响应,表示将通过merkle tree储备金证明自证清白,但Dforce创始人 Mindao表示,merkle tree储备金证明虽然可以证明平台资金储备,但却无法保证平台的资产透明,因为关联交易、负债关系、保证金交易,这些都无法通过储备体现。

03 行业KOL观点

美国参议员Elizabeth Warren对FTX事件发表评论称:”最大的加密平台之一的倒闭表明,该行业在很大程度上似乎是烟雾和镜子。我们需要更积极的执法,我将继续推动SEC执行法律,以保护消费者和金融稳定。”

Coinbase CEO Brian Armstrong对此表示,监管机构缺乏明确的框架是美国大部分加密资产交易发生在离岸平台的原因,比如目前陷入困境的FTX。

Ripple CEO Brad Garlinghouse支持Armstrong的观点,并以新加坡的监管框架为例说明,他表示:“Brian是对的,为了保护消费者,我们需要为公司提供监管指导,确保信任和透明度。大多数加密资产交易在海外进行是有原因的。在美国,公司没有任何关于如何遵守的监管指导。与之相比,新加坡拥有许可框架、Token分类法等。他们可以适当地监管加密资产,因为他们已经做了定义什么是正确的工作,并且知道所有的Token都不是证券。”

Circle CEO Jeremy Allaire也支持Armstrong的观点,并补充说美国缺乏适当的监管框架使用户暴露在海外监管结构之下。

摩根大通全球战略总经理 Nikolaos Panigirtzoglou 表示,随着 FTX 和 Alameda Research 问题浮现,加密货币行业正在进行新一轮去杠杆化,拥有更强大资产负债表、能够拯救低资本和高杠杆的实体数量正在减少,加密货币市场崩溃也将不可避免地再次引发监管问题,并且推动更多加密基础设施服务提供商提升透明度。新一轮加密市场去杠杆化规模应该不会比 Terra/Luna、3AC 和 Celsius 崩溃所引发的市场震荡那么剧烈。

BitMEX创始人Arthur Hayes发推表示FTX是加密圈的雷曼,目前市场还未见底,参考2009年3月标普指数触及666点,比特币17500美元的价格尚有风险。FTX不是第一个,但也不会是最后一个爆雷的平台。

Arthur认为,导致FTX垮台的原因与往常一致:过度扩张,以其不断上升的高估值为抵押,大量获取廉价信贷,随着货币变得昂贵,开始藏不住了。Arthur表示,乐观一点来看,相信这次加密货币熊市的最后一根蜡烛即将熄灭,我们将走出熊市。

Huobi 联合创始人杜均表示,FTX最近1周从市场上抽走了超过60亿美金的流动性,那些为Alameda提供授信的借代机构以及被FTX抽走流动性的中心化平台,岌岌可危。保护好自己的资产,不要为他人的错误买单。

钱包商 BitKeep COO Moka表示,FTX的危机以及爆雷对于整个行业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当然这并不是中心化平台的第一次黑天鹅事件,从Mt.Gox被盗破产,到FCoin倒闭,我们见证太多“历史”了。一次次的教训其实都在告诉我们,not your keys, not your coins. 只有自己掌握私钥,才能真正拥有资产

Bitkeep呼吁用户警惕中心化平台的潜在风险,保护自己的资产安全,同时也呼吁行业从业者一道,构建一个更去中心化、有序透明的加密世界。

三箭资本创始人Su Zhu在沉寂许久之后再次发声。他在推文中表示未来或将以新的目标重建家园:“……对于那些攻击我们,试图让我们成为整个行业的替罪羊的人,我知道这种尖刻的言辞本身来自痛苦和误导,你们一定遭受了巨大的痛苦,正在寻找发泄,一些解脱…… 让时间证明,尽管我们的定位错误,但我们的诚信是坚定的。我对老一辈人产生了一种新的敬意,他们对历史和比例有敏锐的感觉。

Zhu Su 表示,Alameda 多年来可能一直在做 FTX 用户的对手盘。然而在 LUNA 爆雷事件中,LUNA 出现了连续三天的单边抛售行情,Alameda 很可能因为为 FTX 提供了大量的流动性而造成了巨大损失

加密平台Kraken CEO Jesse Powell在社交媒体表示,“我们善良、轻信的天性让我们很容易成为骗子的目标。有些人甚至直接告诉我们,他们来这里是为了利润,而不是加密,我们称赞他们的诚实。然而,当他们变成他们所说的那个人时,我们却很惊讶。我们需要提高我们的标准”。Jesse Powell认为,在FTX事件之后,加密行业需要提高行业标准。

Circle欧盟政策负责人Patrick Hansen 在社交媒体上称,用不了多久,监管部门就会要求中心化的加密行业公司以防止破产的方式将客户资金保存在独立的账户中,禁止将其用于公司自己的账户,这将成为全球标准,而且,很快就会随着MiCA的到来在欧盟先实现。

04 小结

11 月 7 日是立冬,加密市场的似乎寒冬似乎也如期而至。FTX 会不会是下一个三箭资本,尚不好说,但在糟糕的市场环境下,若遇上大空头狙击,市场在羊群效应下,恐慌加剧,势必会进一步看跌。总体上,趋势性上涨言之尚早,下跌风险则相对更大。

FTX事件也说明CEX所面临的用户信任问题亟待解决,FTX 不是第一家倒闭的知名平台,当然也不会是最后一家。

By 证券时报网东方财富网新浪科技白话区块链

Web3黯然失色,韭菜不够用了

2022已接近尾声,紧跟风口的投资圈却深感迷茫,疫情下的新消费陷入沉寂、大热近两年的生物医药迎来二级市场冷静期、TMT投资人相继转向新标的,种种迹象不难显示出,追逐可能性的创投圈也已没有了唾手可得的新故事。

而蛰伏已久的Web3给行业带来了一抹新的亮色。从现状而言,VC涌入Web3的态势甚至可用疯狂二字形容,除原生加密风投a16z、Paradigm外,红杉资本、高盛、IDG、高瓴、经纬也正争先恐后跑马圈地,仅2022年上半年,与Web3相关的新建投资基金107支,总金额达399亿美元。

可以看出,投资机构似乎正在包围Web3。

Web3叙事:投资界的新瓶旧酒

投资圈已经没有了新故事,募资难、门槛高、二八效应、破发、内卷等关键词正屡屡成为创投圈的主旋律。

今年开始,受疫情、地缘政治与宏观环境影响,创投圈表现持续走低,募资难成为了行业共识。根据清科研究中心数据,2022年上半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新募集基金数量共2,701支,同比下降7.2%;披露募集金额为7,724.5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3%。单支基金的平均募资规模为2.92亿元人民币,同比小幅下降1.5%。而延伸至外币基金,状态也同样令人堪忧,2022年上半年共30支外币基金完成新一轮募集,披露的募集金额总计约467.09亿元人民币,外币基金的新募集数量及金额同比下滑幅度均达65.0%左右,2022年第二季度完成募集的基金仅有10支。

从所投领域来看,硬科技、高端制造、医药领域为2022年的引领赛道,但热门领域估值水涨船高,导致PE/VC的单笔投资额均值受限,头部机构马太效应明显。2022上半年,在热门赛道细分投资领域,共计1645家投资主体参与半导体芯片、生物医药、高端制造等热门赛道融资,其中Top250的机构有229家参与,14%的头部机构在热门领域中出手次数均在三成及以上。

但头部机构也并非完全独善其身,以今年寻找接盘侠一度引燃创投圈的高瓴为例,2020年与2021年两年内,高瓴投资项目214个,年均投资110个,但2022年上半年,高瓴的投资项目仅为25个,锐减几乎四分之三。同一时间段,红杉资本也相继抛售美团和拼多多,让投资界本就悲观的市场情绪再次熄火。

从宏观环境来看,政治冲突不断、通货膨胀高企、投资情绪低迷,从可投赛道而言,硬科技成本高昂,热门领域增长受限,移动互联发展到顶,可以看出,在2022年,绝大多数创投机构并不好过,在合理的成本控制下,如何寻找新的投资方向成为了创投界破局的关键。

而Web3,也在此时映入了机构的眼帘。

与今年爆发的元宇宙相似,Web3实际上已有十几年的发展史,对于创投圈,也并非完全陌生,例如其细分领域——以区块链改善生产关系的Fintech赛道已历经数年迭代,但该名词在今年变得尤为炙手可热。

与Web1.0与Web2.0等现实反推概念不同,Web3是典型的概念前置名词,尽管当下各界对其概念不一,甚至难以解释何为 Web3,市场上出现了围绕生产关系、表现形态、技术手段等各角度的释义,但其作为互联网下一赛道的共识已初步显现。而历经了数十年的发展,Web3生态雏形已显,形成了以比特币为价值共识,以太坊为主要底层基础设施,多链并存、应用全面铺开的发展格局,Market Research Future预测,到2023年,Web3.0区块链技术领域的价值将超过6万亿美元。

不论Web3为何,但它确实给予世界以全新的故事,加之庞大的规模,创投机构自然为之心动。更关键的是,以代币募资与发行为重点之一的Web3项目多具有显著的投入少、回报快等特点,高额的回报叠加也让沉寂已久的创投界振奋不已。

近两年,VC们正积极进军Web3领域,新兴机构与传统巨头纷纷涌入。截止2022年7月,全球80多个国家共有近900只加密货币基金,据Crypto Fund Research预计,全球加密基金总规模高达692亿美元,并仍在快速发展中。而仅2022年上半年,与Web3相关的新建投资基金107支,总金额达399亿美元。

以著名的布道者投资机构a16z为例,截至目前,a16z已发布了四期加密基金,总计约76亿美元,约合500亿元人民币,今年5月第四项加密基金更是以45亿美元的总额刷新了同类基金募资规模纪录。a16z在Web3与加密领域投资的公司和项目有108个,涵盖了Layer1、链游、DeFi、NFT、DAO等多个热门领域,Coinbase、dYdX、OpenSea、Yuga Labs等Web3知名项目背后均有其的身影。

下半年以来,尽管由于Terra的连锁事件造成市场信心走低,但Web3领域共识仍然坚挺。陀螺研究院数据显示,2022年截至9月底,Web领域投资规模已超27.75亿美元,此数据在2021年仅为5亿美元。

尽管数据显示一片向好,但在实际的投资中,传统机构也难免水土不服。

水土不服, 传统风投摸着石头过河

对传统风投而言,Web3与Web2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投资形式、周期时长甚至是底层逻辑等各个方面。

从投资形式来看,与硅谷一脉相承的股权投资遭遇滑铁卢,在绝大多数Web3项目中,通证融资成为了VC们的主流方式,即通过购买链上的可流转资产证明的方式介入项目,并以通证权益作为投票权。与股权投资相比,由于通证自身即有价值涨跌,通证投资不确定性更强,但也因此相比漫长的并购或IPO退出路径有着明显的效率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发币即为IPO。当然,也并非所有项目都采取该种方式,诸如opensea等估值已达到一定高度的项目并未发行过通证。但对于部分追求快速盈利的风投机构而言,通证发行与其预期也高度相符,在交易风险控制的前提下,甚至部分风投机构会催促项目早日上线代币。

从机构参与角度,Web3也与Web2大相径庭。在传统行业中,出于控制权收缩、资源可控等原因,同一项目的同一轮次一般仅由3到4家机构参与,但Web3中,十几家甚至几十家风投参与亦属常事,同时项目并非只寻求资金帮助,参与机构需提供进一步的资源增值。

而在底层逻辑上,Web3并没有形成固定的投资逻辑,各大机构多出于赛道理解与内幕消息进行标的选择。在Web2领域,技术为主要因素,只要技术长期可看好,市场自然会伴随而至,这也符合当下 Web2的发展现状。但对于Web3来说,技术为辅,项目成功与否更侧重于需求侧,市场会通过自然迭代筛选出更为有效的技术共识,但其并非为最为先进的技术。这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出于盈利效应冲进Web3领域的技术创业者会发现,市场需求者仅有寥寥。

传统机构所坚持的价值投资在Web3领域也颇为捉襟见肘,Web3 项目退出周期较短,项目实际需求并不明确,部分项目庞氏特征明显,价值投资无疑天方夜谭。在Web3这个未知领域,不论是加密机构还是传统VC,多是摸着石头过河,通过一次次的项目输出完善逻辑与市场理解,从而对项目进行筛选。

若谈及到实际的投资领域,Web3作为有望成为下一代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其层级相当丰富。从技术栈来看,Web3.0堆栈分为五大层,分别为基础网络层、协议层、扩展层、中间层、应用层以及交互层,各大层级均有相关的投资机会,若粗略划分,则主要为基础设施以及应用。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公链、跨链协议及中间件,而应用则更多为可实际上使用交互的DAPP项目。

从布局领域进行划分,Web3布局与此前国内分类相似,分为以算力获取加密货币的矿圈,专注于Web3中区块链技术研发与解决方案的链圈,以及围绕加密货币金融为主的DeFi币圈。三者之中,矿圈由于自身强大的影响力反而成为了投资机构的北极圈,链圈中的安全协议、跨链、智能合约等方向与应用息息相关,因而跻身为投融的主流阵地,而具备高变现能力及高风险的Defi介于两者之间。

对于资金充裕的知名机构而言,其投资范畴更为广阔,可涵盖以上所有层级与领域,尤其侧重于基础设施,若资金稍显薄弱,则相对而言偏应用以及轻基础协议层。在此之中,也有不同地区的区别,美元基金在Web3领域的投资中并无限制,但由于我国对于加密领域的限制,本币基金则掣肘颇多,除部分产业区块链项目外,就算在国内也多以数字藏品项目为主。

Web3创投现状:自嗨与理性并存

即便是习惯于在风险中摸爬滚打的投资机构,也不得不承认Web3圈子异于常态的高风险性。今年,市值一度超400亿美元的LUNA归零,让众多高倍押注的风投遭受重创,也带给Web3领域深刻的一课。

从发展角度,Web3仍为早期发展阶段,公链基础设施性能不足、安全性孱弱等技术问题还未解决,据https://ethtps.info/,当前以太坊tps通常在5-30之间,而支付宝TPS甚至可达几十万级。区块链安全更是Web3项目大规模应用的绝对门槛,根据Footprint Analytics统计,仅2022 上半年,截至6月30日,Web 3领域共监测到主要安全事件约79起,因各类攻击造成的损失达到了19.12亿美元。

从市场来看,市场教育也远未成熟,用户认知有限,多以投机为目的参与其中,导致项目实际需求不足,进一步推动了项目的投机性与市场泡沫。而风投们,则需要从这些泡沫中选择出能投的一个。

“实际上筛选项目对于任何风投来说都是痛点, Web3门槛高、迭代快,学习成本并不低,目前我们标的判断更聚焦于团队是否具备效率性与实干性,至于Pitch项目,除了引荐外,现在项目多活跃在推特和discord。”一位美元基金联合创始人评价道。

随着Web3的逐渐发展,众多机构以行业红利收割为目的建立,但红利收割难以如愿以偿。据业内人士透露,“Web3现状是头部项目不缺投资,一大堆传统和crypto抢着投,而且整个行业最不缺的就是投资机构,新成立机构太多,但好项目很少,国内一线资本都已经投不到优质项目,但土狗项目遍地都是,新建机构没有自己的投资逻辑,就是给项目方送钱。”

在此背景下,Web3风投也自然而然涌现出了诸多乱象。为了彰显实力美化portfolio吸引LP,部分GP不仅四处搜集人脉资源,对于部分头部跟投项目,即使在价格较差的情况下也要全力跟进。

近月来,Meta系的公链在融资领域备受追捧,不仅Aptos宣布完成由FTX Ventures和Jump Crypto领投的1.5亿美元融资,公链 Sui 的开发团队、Web 3基础设施公司Mysten Labs 也以超过20亿美元的估值完成3亿美元的B轮融资,但当下而言,Aptos生态仍在初期,而Sui 主网甚至还未上线,这也引起了创投界的诸多讨论。

“毫无疑问有炒作嫌疑,目前就是没有新热点,整个行业都在抬轿子。”某初创资本投资总监认为该种融资有破坏市场规律的嫌疑。

但另一位加密VC则持反对看法,“根据IOSG的“牛顿摆”,新兴的科技领域应用铺开需底层基础设施做技术支撑,当基础设施发展达到某一临界点时,其性能才能够支撑一部分早期应用发芽,基础设施与应用具备板块轮动周期。而在Web3领域尤其如此,任何一个具备创新能力的公链都不应忽视,Meta的背书本身也具备一定的影响力。”

另一方面,公开的投资金额也多有虚高之嫌。有知情人士声称,“Web3项目普遍PR融资金额都是几百万美元,但实际上,现在绝大多数机构投资上限不过5万美元,出资少、要求多、Pr高。”

在前一段时间,风投不“风”引起圈内热议,加密知名风投FrameworkVentures联合创始人Vance Spencer发推特称,有风投机构正在要求加密项目退款。

尽管行业风险高企、融资乱象丛生,高额的收益与回报还是将风投们牢牢的钉在了Web3领域。

“风投本身就是风险里寻求机会,而且在这个领域,可能只需几万刀进场就可以获得高额的收益。例如Binance Labs 早期投资Axie有将近1500倍的收益,IOSG投AAVE收益也上千倍了,除了投资机构,散户以低额成本翻身成A8、A9的多不胜数,没有哪个机构可以抗拒这种快速和疯狂的盈利。”某Web3投资总监认为进驻这个行业的关键就是高回报,而对应的高风险则是自然需要承受的。

也有更多的创投人士是看中了Web3的价值,一位浸淫Web3多年的投资人表示,“不否认短期投机性,但Web3远远不止眼下的Crypto,长期来看,Web3也是一个好的赛道,一方面,大型平台数据脆弱性已显,未来公共数据库的形成具备必然性,另一方面,除了通证经济对生产关系与定价方式的改造外,Web3带来的资产多样性与机器信用也有更广泛的实用价值。”

但不论是因利熙攘的机构,还是坚定的信仰散户,都认为当下的暴富机会已经远不如以往。“华尔街和机构进场,投资门槛不断提升,优质标的的封闭性也越来越强,实力稍弱的机构都没有优质筹码,更别提散户多只能通过代币上线参与,发币即暴利的机会已经越来越少了。”号称自己是Crypto老韭菜的一位散户说道。

By 巴比特

大公司高管做草根创业会遇到什么坑?

我创业到现在距离成功和失败都还有一段距离。所以谈不上什么成功感悟,也谈不上什么失败总结。只是过程中的一点小积累。

以前总以为自己本事很大,只差一个舞台。感谢投资人和兄弟们的支持,让我拥有了一个自由的舞台。

以前总以为经过大公司中高层的历练,可以出来披荆斩棘了。

结果却接连掉入一个又一个的坑。执行力比预期差了很多。而问题恰恰出在自己的身上。

关于草根创业的定义

草根与高大尚是相对的,但无明显界限。为了让下面的字能码下去,我暂时做个简单的草根创业定义:

*500万rmb以下的天使投资。

*租用低档办公场所,甚至民宅,办公条件简陋。

*人数不超过20,平均工资不高。

*产皮未成形,市场认可度未知。

初看起来大公司高管做草根创业,似乎有点杀鸡用牛刀,大炮打飞鸟的意思。但实际并没那么轻松。接下来我晒以下自己大半年趟过的几个坑。

一个自说自话的故事

先介绍一下我自己,我在阿里工作过6年,走技术路线,P9,相当于管理层的总监级,但比较不上进,很多年没再升级了。以前主要做些技术架构工作。顺手带过几年小团队,都是20人左右的规模。本来算不得什么高管,更没带过千军万马。但体检单上写着:高管1级。那把自己往上提一提,硬算个高管吧。

接下来说的,全是我个人经历和体会。如果觉得有共鸣,那么我很欣慰。如果觉得图样图森破,那么you can you up。

刷简历就是为了再创业

07年第二次创业败得很惨。选题失败,融资失败,合伙人不睦,转型失败,似乎就没有什么成功的地方。那次打击很大,在家休养了大半年。

合伙人建议我去大公司历练一下,当几年的中高层。然后再出来可能很多事情会更从容。我觉得很有道理。再加上年轻力壮的,总不能老在家猫着吧。后来机缘巧合,去了阿里。

阿里实在太养人了,一不小心呆了6年。再不出来可能一辈子都不想出来了吧。于是一狠心,一年前出来继续占山为王。做了一个叫萝卜兔的产品,免费为猎头和企业HR提供简历。

再创业反而遇到新问题

在阿里修炼了6年,这次创业确实有很大不同。

上一次产品做出来之后也拿不到投资,甚至都见不到投资人。除了闷头做事真的什么都没考虑过。

这一次视野开阔了不少,开始明白什么叫市场,什么叫生意。早期的融资有点小波折,但基本上仅凭刷脸就拿到了天使。纠结了高大尚的合伙人。租2万块的办公室,员工人数更是比过去扩大了2,3倍。鸟枪换炮的感觉,一切都如预期般美好。

但紧接着问题来了:公司的执行力却连当年都不如。我花了半年的时间,才趟过一个又一个坑。

真正的改变发生在认识到一切问题都是我的问题之后。现在公司的执行力逐渐走上正轨了。尽管还有一些小问题,但近期应该不会做大的调整。

执行力差的几个坑

1.草根也豪华

我对自己最自信的是带团队的能力,于是先搞搞管理呗。先搞个组织架构,技术部,产品部,运营部,行政部五脏俱全。恨不得一下子奠定公司未来10年的基础。

带个十几二十人小轻松吧,于是玩命找人,一个月内填满办公室。但带来的问题是:部门之间界限分明,衔接的地方一定出问题。然后是演变成互相之间的指责,抱怨。

如果有时空机穿梭回去,我会只成立一个部门。You create it,you own it, you run it。责任心和对市场的感觉想不来都难。先用4,5个月把6,7个人的团队打磨成熟然后再考虑扩展。

2.我的成功可以复制

在大公司当过管理层的都是人精,都有过所谓的成功经验。我们会认为当年的成功是因为方法对了,而方法用的时间长了会固化为习惯。到后来会有一种手里拿着锤子,看什么都是钉子的感觉。

远啦我们讲究团队合作,讲究各司其责,讲究流程规范。做网站得有产品经理吧,得有美工吧,得有前端工程师吧,得有后端工程师吧,得有算法工程师吧,每个角色各自需要一个人吧,还好我没有把QA,运维,DBA加进来。

然后生产的流程变成CEOà产品合伙人à产品经理àUI工程师à技术合伙人à前端工程师à后端工程师。这似乎没什么不对的,大公司里不都是这么做的吗?甚至有合伙人认为分工还是粗糙,没有专职的QA来控制质量是无法接受的。

然后的现象是每一层都有信息的损失,最后好不容易做出来了,却跟最初的想法谬以千里。

这个流程冗长还不算什么,更严重的现象出现了。产品经理不了解市场。工程师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做,也不知道产品好坏的检验。运营人员不了解产品设计,根本玩不转。大家职责太细,具体工作堆积如山。然后出现了很多创业公司很搞笑的共同现象:

*太忙了,没人有空用自家的产品。

*我又不是用户,我怎么知道用户怎么想的?

如果重来一遍,我会取消产品经理这个岗位,自己来做产品设计,让前端工程师跟UI合并成一个人,或者让前端跟后端合并成一个人。让UI设计与产品研发并行,先做出来个不好看的版本。产品细节之处只抄袭,不创造。注重产品迭代的频率,而不是单次产出的惊艳。

3.兵不是原来的兵

很多将军打败仗都会想到一个问题:现在的兵不行啊。过去带特种部队的时候,老子如何如何攻城拔寨;而现在,哎!

过去在百度阿里的时候,带得都是最牛学校中的最好学生,任务说清楚了,等着好收成就行了。而现定盯不紧的地方一定出问题。优秀的团队谁都能带,平庸的教练带美国男篮梦之队一样夺冠。也许先前我们高估了自己的领导力。

接下来的解法无非两条路:第一、换回原来的兵。第二、改变我们自己。

第一种解法对于草根创业几乎不可能。我原来的下属多数可以去A轮B轮的公司做CTO了。没有任何道理来我这里当创始员工。市场上优秀的人才有多抢手,创业公司用高于大公司50%的薪水一样挖不到。何况草根创业者更掏不起这份钱。

第二种解法改变自己更加可行,但年龄越大,职位越高,改变起来就约痛苦。

4.事儿不是原来的事儿

无论原来的在大公司地位多么显赫,位置多么重要,对于整个商业体系而言,我们的作用不过是颗螺丝钉。而现在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我们要考虑的是整个生意。

以前是专业上的大牛,靠着专业能力让员工折服,让所有事情尽在掌控之中。现在至少有50%的事情自己不是很懂,一样的摸石头过河,经常犯错误。

原来事情是清晰的,定下半年度KPI就沿着这条路做下去好了,一个大部门是不可能随随便便调整方向和打法的。但创业之后情况完全不同,大方向不会变,但打法确要经常的调整。变化就是成本,变化需要解释,变化就有风险。

事情是不可能再回到大公司那个样子,那么需要变化的只能是船长自己。

5.缺少中层

我原来是个团长,师长。现在让我直接带兵干排长的工作,很多不适应。跟员工缺乏共同语言,而且我要谋划更大的局,不要因小失大。只要找到几个好的连长,排长,问题不就解了吗?

这么想没错,但天使阶段就是招不到好的连长,排长。想从现有员工中提拔起来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短期内不好使的。

中层很重要,但雇不到,提不起。怎么破?自己和合伙人向下走几个台阶,成为中层呗。小小的创业公司需要那么多高层做什么?

6.阶段性错位

网上有很多鸡汤,教大家如何做创业供公司的CEO。平心而论,这些理论都没错。错的是他没告诉你做创业公司什么阶段的CEO。天使,A轮,B轮,C轮,上市应该是有不同的做法的。CEO要随着企业的发展变化做相应的调整。

于是早期的时候,我们学着鸡汤。合伙人只需要搞定:人、钱、事就够了。于是我们都浮在上面吹牛逼。举个例子,我们之中一个合伙人认为,他的所有工作就是只需要找到下面的3个总监。然后把团队交给这三个人来带,自己看这这三个人就够了。而我自己也曾经表示赞同。

草根创业的选择合伙人就是因为各自在专业领域擅长。放着会做事的人玩口活,监督不会做事的人做事是不是很搞笑。但我当初就是这么搞笑。

一心学习着怎么当老板,却不知道老板在不同阶段工作内容不同。草根阶段的时候,老板无异于个体户。或者工地上的大工——砌墙的。员工是小工,在为你和灰搬砖。主要的活还得自己来干。

7.合伙人进入哲学争执

合伙人都是高大尚的身份。但大家文化不同,背景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当事情进展不顺利的时候,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观察,有自己的解法。

有很多时候,大家找到的问题和解法实际上是相同的。但表述出来很容易上升到理论哲学的环节,这是所谓“高管”的狗屁通病吧。

本来大家说的内容是一致的,却彼此不服气,非要在哲学理论上分个高下。

幸亏我的合伙人都是知根知底,有原始的信任。情商又远远超过我,关键时候总能刹得住闸,并给我适当的提醒。

8.CEO抓小放大

当缺乏中层,员工又不给力的时候。CEO总是忍不住自己冲上去,恨不得自己去消灭很多细节。做着做着,一种优越感油然而生。然后就出现了你们都是错的,只有我是光荣伟大正确的这种气氛。员工的主动性降低,依赖性增加。

然后CEO陷入到UI等小细节里面不能自拔,而生意的本质却很少关注。最后市场不买账,自己还是坚定的认为原因是未能把那些小细节做好。

9.是教训也是建议

1)位置越高的高管,越不建议做草根创业。可以学学雷军等人直接从A轮,B轮的状态开始。在大公司位置越高,改变自己越难。开会的时候我曾经对合伙人发脾气:如果我做投资,坚决不投你们这种年纪的。而实际上,他们年纪还都比我小一点。

2)找合伙人的时候,不要在乎对方有多大的名头。主要看接下来能不能成为公司中挑大梁干活的人。搞战略有CEO一个人够了,其他合伙人可以给予一定的参谋、建议、提醒,但不建议合伙人主要职责是搞战略。也不要一开始就想着未来的扩展性,集中所有火力活到下一轮再说。

3)不要搞什么组织架构,一个部门承担所有事儿吧。早期合伙人是主力干活的,不要非得给他们带团队。

4)人员前5个月的时候不要超过10人。最好是合伙人当师傅一个带一个,最多一个人不能带超过3个。

5)招聘很重要,但招来的人都是锦上添花的。靠合伙人团队杀出一条血路吧。

6)天使阶段,CEO花一半的精力抬头看路。确保方向的正确性。

7)学习心态,不断反思,承认不足。如果觉得自己连续两个月没犯傻逼,那么只有两种可能:第一没在做事。第二没在进步。

老板的真心话:应届生不适合去创业团队

应届毕业生适合去创业团队吗?这是应界毕业生选择去向时,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

以前看到时我是不屑一顾的,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和路要走。而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呆的这些团队还过得都还不错,收获了很多想要的东西:能力得到极大提升,有充分个人发挥空间,做出了一些受人认可的成绩,甚至工资涨过得过房价。

有时候也会自问,这样就够好了吗?我是不是真的还不错?

很长一段时间这个问题都没有人能够回答。直到最近,出于各种原因,想换份大厂工作稳定一下的时候,吃了很多哑巴亏,心中也就渐渐有了答案。

简单自我介绍一下履历给大家参考:2014年研究生毕业,到2018年历经三家创业团队,前两家已经分别于2015年和2017年消失于互联网的大潮中,期间在第二家公司由iOS开发转岗成了产品经理,目前(2018年)已经从第三家辞职。

备注:第三家公司目前发展得很好,但和个人发展规划有冲突。

所以回到这个问题,我想我是有资格来谈一谈的。根据过往的经历,这里总结了7不要去的理由,供大家参考借鉴。

一、没有成绩

创业团队九死一生,能够活到IPO堪比中彩票,给大家看一下我从创业邦截取的公司融资情况:

数据显示的是当前正处于各轮的公司数量页数,来代替公司数量。然后轮次之间虽然没有前后关联的特点,但相应的比例,也能说明能够支撑到各轮次的公司大致比例。

其中除了天使到A轮这种,之后每轮都会直接筛选掉三分之二的团队。很不辛的是我之前的两家公司在都A、B轮死掉的。

一但之前的公司团队倒闭,结果就是你所有的工作成绩都会淹没在茫茫多的互联网产品中。甚至因为是早期产品,不是行业相关都不会有人注意到。可能刚毕业和刚工作一两年的同学在找工作时主要是看技能和能力,越往后则会开始逐渐偏向工作经验和工作成果。和面试官交流的时候只能单方面的解说,却无力自证。这种工作成果的消失会逐渐开始否定你之前的所有努力,甚至上升到能力的否定。

这种结果你能承受吗?

二、团队缺乏有经验的人

创业团队的规模不大,所以在一些业务上可能只有你一个人,甚至是一个人要负责多个业务,出现问题的时候连一个合适、能够讨论的人都没有;大家都没有经验,讨论起来只能凭借大家各自的直觉反馈,而不是实实在在的数据和之前经验,很多别的团队已经踩过的坑,你很可能又得花时间自己踩一遍。

最后等你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将得到一个在时间成本面前毫无意义的结果

肯定会有团队吹嘘自己有一堆前BATTMD的大厂员工,又或者是某个领域内的大牛。那简单分析一下,这些人为什么好好的大厂不呆,要来创业团队呢?除了钱没给够,政治斗争,P6升不上P7,当然还有赌徒希望来能创业团队搏一搏。以上这几种都跟真正安心做事的大牛相距甚远。而公司自己的各种大牛,反正之前的老板和同事向新员工介绍我的时候肯定是开发大牛、产品大牛。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了。

其实相比于大公司,创业团队更需经验丰富的伙伴,这点大家都懂。但无论是出于早期团队缺钱,还是团队的低知名度,创业团队都会有些无奈地招收大量没有经验的新人加入。在做新业务时,本来在很多方面都是抓瞎,派个大头兵就往前面顶,这个对于团队和个人发展都是相当不利的。大家都是新人,或者是转行来过的,经验交流和给出有价值的建议就不要想了。

最后成长的问题就全靠自己,本来很潜力的一个人,如果没有持续的自我激励,很可能在这种曲折成长中夭折

三、泛而不精

创业团队在JD中描述,常常会承诺新人未来会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参与整个团队产品的设计和打磨,有权限参与到整个团队中的任意一个工作环节。

这个其实是一个很诚实的描述,之所以给你这么大的权限,要么没有人做,要么其它做的人也不一定专业,所以大家都水平差不多,谁也别嫌弃谁。

  • 因为缺人,所以你什么事情都可能会做
  • 因为缺人,所以无论你什么时候都会很忙
  • 因为缺人,所以新业务出来的时候你总得顶上

其实很多技能、业务从0分完全不会到60分及格过得去,所需要花的时间并不长。但再往上每提升1分都需要时间、平台、环境的支持。最好的情况当然是创业团队也能够像你的个人能力提升一样迅速发展。但参考一下第一条中的创业团队死亡率、及公司的融资速度,相信一般人是没这种好运气的。

当然做为早期实习生,不了解自己要做什么方向,或者兴趣爱好时,可以都试试。再之后继续呆在中小型创业团队的结果只能是泛而不精,表面上顶替了很人,但你并没有什么特别不可被替代的理由。如果公司真的发展了,之后只要多招几个新人分别把你引以为傲的全面发展都快速的从0做到60,就能把你替换掉。

再说一下大厂对普通员工的要求就是:你要有一个普通人比不了的长板,然后大厂会把这些有长板的员工箍在一起,做成为最高的那个桶,而员工的短板不用就好了。相比之下既没有短板又没长板的人,不就是个废物?

四、野蛮生长

承接上一点的泛而不精,创业团队的很多业务都需要大家从0到1的搭建,而为了这种有无到有的突破,很多原本正常应该有的环节都可以省略,比如:

  • 多方面的用户调研和市场分析
  • 认真细致的需求分析和数据分析
  • 讨论的内容归档整理及确认
  • 产品具体的运营计划和相应配套的活动安排
  • 产品上线前的QA环节

还有更多。做为TeamLeader很多我都试过,但流程化的东西,是需要积累和耐心。因此很多也只是推行一段时间,大家不爽快就又会退回去,一切照旧。久而久之,也就习惯这种比较随便的工作流程,大家按照自己想的来就好了。

这种不规范的成长会让你让把本来很重要的过程忽略,甚至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五、头衔效应

之前也说了自己在过去几年里还算不错,但在跟家里亲戚和朋友介绍自己的工作时,总是会羞涩于说自己是什么公司,毕竟团队太小或者业务很垂直,说出来大家也搞不清,就只好说说自己做的什么,并且表示对未来发展前景很看好。

嘴上虽然不在乎,但心里还是有些芥蒂

然后最近找工作,顺便装了脉脉,除了时不时能看看大家匿名区吐槽一下工作,还能看到很多当年的同学现在已经为了蚂蚁金服的技术专家,京东的产品总监等等。再回头看看此时的自己,对比起来说不羡慕是不可能。这种头衔就算是在投稿时,根据我之前的数据分析,读者和订阅量也高一些。

更为现实的是,现在去一些大厂面试,有些面试官的脸上也会不时有些得意和轻蔑神情划过

头衔这个东西是绝大多数的创业团队所不能给予的。

六、适合创业团队的人

创业团队因为招不到人,所以招了大量不合适的人。很多人又因为能力不足以进大厂,选择进入了创业团队。这样的公司团队建立起来,都极不稳定。很多新人只把这种选择当做了进入大厂的一个跳板,积累自己的工作经验,做个一年半载就走,造成很多中小团队的人员流动极快。

这不仅稀释了原本团队骨干成员的战斗力和战斗意志,还让公司的发展极度不稳定。

当然,团队成员的不合适并不是最可怕的,更可怕的是公司的老板并不适合创业。有不少大厂的高管,在做到一定位置后,或继续升职无望,或自信心膨胀,拉着几个兄弟带着一些关系就出来创业了。但很抱歉的说,这种人可能只适合在大厂呆着:

  • 首先他之前的大厂经验未必能够很好的从0到1启动一个项目,请不要把大厂所提供的环境和舞台当成他的能力;
  • 其次管理好一个团队和经营好一家公司是两个概念,思维高度、目标定制、权力的应用、甚至是成员的管理都是完全的不同;
  • 最后就是这种创业者内心多半是有退路的,很多事情他会狠不下心来,瞻前顾后,难有大将风度,做出及时的决断。

这也就是为什么连续创业者最受投资人喜欢的原因。

七、如果公司倒闭了

这一点指的是最后创业团队倒闭的结果你能不能接受?

当初我加入的那些创业团队,很多时候给了我一些愿景,对比于按部就班的大厂,让我对未来有了更多的一些期待,发的工资虽然比上不足,但比下还是有余的。有钱的时候大家开开心心,称兄道弟,吃饭,团建,Loft风格办公室,免费零食等等一个都不会少。

但这种不心痛钱的公司多半是花的投资人的钱,并不是公司赚回来的。所以如果有一天投资人撤资,公司也就会突然暴毙。那一切就都回归路人,甚至是仇人。发不出工资就卖公司资产,搬走电脑,甚至是走劳动仲裁。之前一起的努力大部分也被认为是傻X举动。

我相信有些老板人其实并不坏,有钱的时候也是真心对一起同甘同苦的兄弟们好,但是真当公司倒闭的时候,会在巨大的压力面前丧失判断能力,做出一些之前完全不同的举动。

恨谈不上,喜欢也没有了。

最后

以上就是本人几年创业团队的一点工作心得。

就目前国内的环境来说,如果不是家里有矿,或者是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奋斗,真的不要选择困难的路了,毕竟普通人的生存已经如此艰难。之前一直愿意在创业团队也是总觉得自己是天选之人,以小博大,这次不成下次一定成。心态上已然是个赌徒,那十赌几输,现在我已经输光了。

By 核桃壳二宝真好记

元宇宙房地产怎么炒

“2000(元)收环岛。”

“7000(元)收环岛。”

“收购环岛,各种房子。”

“200(元出山村小屋。”

“海景别墅能值多少?”

这不是现实世界的房产咨询,而是一个近200人大群的网友对话,群名是“元宇宙XX交流群”。他们讨论的是上市公司天下秀一个名为Honnverse(虹宇宙)APP里的虚拟房产。

7701893000477601792.jpeg

虹宇宙星球画面

而一些明星和知名企业的高调介入则让元宇宙更令人侧目。

2021年11月23日,歌手林俊杰发文表示,在Decentraland上花费12.3万美元(约合78万元人民币)购买了3块土地。

几天后的12月9日,香港房地产巨头、新世界发展集团CEO郑志刚宣布投资元宇宙虚拟世界游戏《The Sandbox》,购入The Sandbox中最大的数字地块之一,投资金额据传约500万美元(约3200万元人民币)。

12月底,深圳本土房企大中华国际集团举办元宇宙潮流IP艺术展;2021百度AI开发者大会在其开发的元宇宙产品“希壤”APP召开,这是国内首次在元宇宙举办的大会。

今年元旦刚过,歌手周杰伦入局元宇宙再次成为热点。元宇宙平台Ezek称发售了1万张周杰伦旗下品牌PHANTACi联名幻象熊,开卖5分钟内就售出了3000个,40分钟内售空,销售金额高达6200万元。

现实和元宇宙本是两个平行世界,但明星和大佬引流,带来各路资金的蜂拥而至,人们似乎一下找到了现实与元宇宙的链接方式——炒房和炒其他虚拟物品。

7352765629756128256.jpeg

虹宇宙虚拟房价

元宇宙元年引发炒作?

元宇宙已在A股市场成为特殊概念。截至目前,同花顺元宇宙板块概念股已有94家。此外,关于元宇宙的一些平台和虚拟物品也开始获得巨量流量加持。

7806001872385400832.png

来源:同花顺 

对于前述投资,新世界发展在回应采访时表示,这只是CEO郑志刚的个人投资行为,并非由新世界集团规划或投资。

据悉,郑志刚将在虚拟土地上展示10家特色公司,包括诊断及基因检测开发商Prenetics、物流业独角兽Lalamove、科技配件品牌Casetify等。

一位接近新世界发展的人士告诉记者,郑志刚本身就是一个有想法、涉猎广的人,是弄潮儿,购入数字土地除广告效应外,在虚拟土地上也能够实现他商业模式的探索。

中国城市经济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宋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则表示,新世界发展搭元宇宙这辆快车,率先进入,将来有可能在这个市场占据领先位置。不过也不排除未来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品牌,会选择在元宇宙寻找展示空间。

不过,尽管在元宇宙元年因虹宇宙APP爆红,但天下秀似乎有点回避把自己这款产品和元宇宙联系在一起。面对突然而至的流量和舆论关注,天下秀方面并没有感到欣喜,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的第一句解释就是“我们只是一款基于区块链技术的3D虚拟社交产品”。

而虹宇宙APP之所以出圈,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去年末开放的线上限量版虚拟房产预约抢号活动。记者注册和体验了这款产品,除了时不时会遇上卡顿、掉线外,虚拟社区从场景设计、社交模式到虚拟人物的研发都显得有些粗糙,也没有涉及目前流行的VR、AR场景或体验,反倒是各种类型的虚拟房屋并不少见。

不过虹宇宙的玩家们并不在意这些,他们建立起各种交流群。在其中一个群中,记者不仅发现了用若干个手机号注册IP后抢占了100套房的玩家,也发现了豪掷数万元囤房几十套伺机抬价转手倒卖的玩家。群里基本没有人交流虹宇宙的沉浸式社交产品体验,所有的话题都与早期虹宇宙给用户免费或低价定量配送的虚拟房屋买卖信息相关。

6155405734250781696.png

玩家们在群里讨论虚拟房价

4921609802921871360.jpeg

“早年错过比特币,现在不能再错过元宇宙”

4921609802921871360.jpeg

“这玩意怎么玩啊?有啥用啊?”

“玩个乐呵。”

以虹宇宙为例,该平台将总计发行虚拟房屋35万套,有13种房型,每种房型的发行量和稀缺度都不同,房子的等级从高到低分为SSS、SS、S、A、B、C级,级别越高越稀有。

周一兰在虹宇宙“囤房游戏”中算得上是领袖级人物,对于为何入局,他说自己也是看元宇宙火,就去百度查资料,在对比中找到了这款软件。

7929791435917130752.png
5653866137614482432.jpeg

引发热议的虹宇宙新人嘉年华活动页面

实际上,早期在闲鱼上,除了游戏玩家将免费抽得的房屋拿来出售外,也衍生出了类似“登录软件需要提供助力码”的交易,价格在几元到百元不等。更有卖家利用信息差,当新玩家前来咨询表示是新手时,向其开出“1000押金教你”的服务。

5769265574699759616.png

早期的闲鱼活动页面

相较于闲鱼上通过游戏各个环节来挣信息差这份钱的玩家,周一兰更多是将最新获得的信息和本可用来交易的助力码,免费分享给其他玩家,最高峰时,一天找他前来咨询的玩家超过30位。

谢琛是被周一兰指导选房的众多玩家之一。谢琛的入局方式和周一兰很像,看到相关元宇宙房产交易的消息后,判断这或许是一次炒作氛围下的赚快钱机会。

谢琛调侃说,虽是抱着暴富的心态来,但也设了底线,不投入太多资金、时间、精力,主要看运气。

“早年错过比特币,现在不能再错过元宇宙,都看不懂,上就是了”,早年接触过比特币但没持续关注,一直让谢琛觉得自己错失了机会,很遗憾。

谢琛在网上认识了周一兰,在后者的指导下,谢琛参与了虹宇宙APP内测游戏,连续三天完成了新人嘉年华任务,抽到了稀缺等级中等偏上的房子,这让谢琛非常开心。

拿到房子记下编号,谢琛便好久不再登录APP。对他而言,软件体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手中的数字房产将来升值。

5153283401491952640.jpeg

虹宇宙APP有时反馈的部分卡顿页面

不过,在周一兰观察来看,相较一个多月前的热到发烫,随着闲鱼下架元宇宙房产、虹宇宙房产等关键词,现在市场已略有冷寂,他所在的不同交流群内话题也少了很多,大多数奔着短炒而来的玩家,对于类似支付宝等平台推出的“需要持续半年、两年等较长时间才可赠送转让的数字藏品”兴趣寥寥。

在周一兰接触的众多玩家中,初级玩家的心态普遍是,虽然虹宇宙内测体验槽点满满,但能赚一点是一点。而高峰时期,在交流群内,有人会发出房产每日交易的开盘、收盘价格,闲鱼上也有专门的虚拟房源交易中介人员,彼时这些房源的价格一天高过一天。

5568307591668119552.jpeg
2769343354419328000.jpeg

而与初级玩家比起来,风险偏好程度较高的赵欣欣更像带有一些赌博心态。

赵欣欣早前在3天之内花费近万元,从闲鱼上一个大中介那里收购了30多套虚拟房源。“他就是吃信息差的人,很多中介从他这里进房子,我都没有担保的,直接转钱给他。”

所购房源的稀缺程度并不高,赵欣欣的策略是以量取胜,但对未来价格走势,他并没有太多把握。“打算先囤着,看运气能卖多少,不管赚亏,也就一次性的事”,赵欣欣调侃自己说,反正之前比特币、股票啥的都亏了。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表示,元宇宙作为新领域新事物,建议大家不要在对其一无所知情况下,看到别人买也跟着买进,对新鲜事物要有认知、学习的过程,不要冲动,更不要在不了解的情况下盲从。

8699895091201184768.jpeg

玩家们在群里交流心得

6772480768138978304.jpeg

卖IP?卖服务?卖房产?

对于虹宇宙蜂拥而至的流量和舆论,天下秀相关人士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解释说,虹宇宙是一款3D虚拟社交产品,并非元宇宙+地产的游戏产品。

对于为什么会有“虹宇宙炒房”的质疑,天下秀回复称,更多的还是公众误把我们跟国外一些元宇宙游戏产品类比在一起。

国外很多游戏产品可以实现交易,甚至会通过自己平台发币,但国内跟国外的政策、法规不同,尤其是交易部分,因此我们现在也是严格遵循合规要求,不发币也不支持交易。

“你可以把这些虚拟房屋当成一个数字藏品,到目前为止,每个用户拥有这些数字藏品都是免费的,我们没有从中受益,在系统平台也没有办法直接交易,我们现在更多的是说可以赠予。”

关于虹宇宙产品定位和规划,天下秀表示,我们是要做成一个开放式的内容创作平台,因为本身我们底层技术是区块链,分布式存储、分布式计算,它的价值其实也是由整个生态链的玩家来共建的,未来任何创作者都有他们自己的虚拟形象,可以自己接入我们平台。

对于大家比较关心的未来虹宇宙APP盈利模式,天下秀称,未来在虹宇宙三维虚拟社交空间生产内容,比如一套动作、一幅数字插画、一首原创音乐等等,创作者不再受限于仅通过售卖广告的方式变现,而是售卖自己的知识产权。在这一过程中,因为需要用到我们的服务器,未来我们会收取数据技术服务费等,这可能是我们的一个盈利模式。

除新世界外,一些知名房企也开始探索元宇宙,并将触角延伸到线下。

2021年12月末,大中华国际集团在深圳大中华国际展览广场G层举办了“元宇宙潮流IP艺术展”。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实地探访发现,正对着会展中心地铁出站口的主展场,被两部电梯分割为三块区域。展览现场分别陈列有火爆深圳本土的魔鬼猫、皮卡丘等IP摆件,同时数字荧屏上展示有元七七虚拟主持人。会场规模相对较小,逛展并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

5469284142901530624.jpeg

线下元宇宙展现场IP 每经记者 甄素静 摄

在展览现场,主办方首席运营官音海向记者介绍,除主展场外,在大中华国际展览广场G层还分别布置了当下流行的网红打卡点,整体装修上更偏向科幻感、未来感。与此同时,Mytrol数字文创空间交易平台也在同一时间上线。

对于本次展会为何是“元宇宙潮流IP艺术展”,以及市场上质疑的蹭热点之嫌,大中华区块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卓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坦率表示,大中华集团虽然是一家以地产为主的企业,但一直在尝试多元布局,从未放弃对各类风口的关注,我们正在探索元宇宙与现实地产的新商业形态。

对于Mytrol平台上线后的市场影响,李卓表示,Mytrol立足实体,展望元宇宙,上线后将以线下商业营收增量为核心,赋能商业、赋能地产,以一条主线、多个触手为市场战略,探索商业地产与数字艺术互利共赢共生新模式。

4377036048616340480.jpeg

线下元宇宙展现场IP 每经记者 甄素静 摄

对于未来几年该平台营收预期以及对集团的贡献,李卓暂未给出明确解释。

对于大中华集团等在元宇宙和区块链方面的探索,李卓认为,相对于纯科技互联公司,有地产板块、商业板块的房企,做起来更有优势。

她分析说,比如我们第一阶段是先用文创类产品进行市场开拓,后面陆续会嫁接很多虚拟产品,再结合集团现有的地产板块、商业板块,包括一系列周边等,通过嫁接和切入赋能实体板块,同时在现实世界也能找到虚拟世界的承载体或映射体。

克而瑞科创也表达了同样观点。

在他们看来,讨论元宇宙与房地产链接,不应该将“元宇宙”与“原宇宙”完全割裂开来,元宇宙完全可以成为现实世界的“试验场”。

克而瑞科创认为,现实中的地产承载着人类基础的“衣食住行”,也许元宇宙中的地产就是人类“七情六欲”的最佳归宿,一些在现实世界中成本较高的交互体验与服务都可以在元宇宙中尝试,甚至现实世界中的服务可以延展进入元宇宙,成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

是投资风口,还是炒作风险?

元宇宙房地产的价格都不便宜。在Decentraland上,一宗数字地块被卖出了243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552万元)高价,约合2.7万元/平方米。

虽然元宇宙概念的风已经吹向了房地产,但对这个还十分新鲜的事物,业内人士态度各异。有人认为这是一个还处在萌芽期的新鲜事物,需要慎慎对待;还有人对其发展充满期待,认为将掀起地产行业革命;更有网友表示,很久没有见到这么纯粹的泡沫了。

5232034425294566400.png

闲鱼已经下架虹宇宙相关信息

互联网家装领军企业土巴兔CEO王国彬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装修作为一个非常依赖用户审美、用户体验以及空间感的领域,元宇宙其实是有比较大应用空间的。作为国内主要互联网家装平台,土巴兔会对这个领域保持关注,保持开放态度和学习。

但相较多元化尝试,现阶段王国彬更倾向术业有专攻,做强基本功的理念,这或许也代表了某些企业掌门人在跨界展业这件事上的共性认知。

李国彬表示,“作为企业负责人,其实不应该太陷入这种概念里。因为互联网家装这个行业本身还有非常多矛盾,可以解决得更好。所以我们一方面保持关注,另一方面注意不让自己在大方向上分散太多精力。”

李大霄认为,元宇宙还是一个处在探索期的新领域,近期掀起的购地购房热潮,还不至于立即就影响到现实中的土地和房屋价格。事物发展都有过程,到一定阶段国家会对其有清晰判断。也许它会保持热度,也许它就会在适当时候被引导。

宋丁则表示,现在我们还看不出太多影响,但是从长远看,完全不排除现实房地产产业和元宇宙存在交易关系和经济关系,逐步产生更深刻影响。它可能通过这种折射或者一种特殊体制设定,进入虚拟世界,形成虚实结合的模式。现在元宇宙购房购地,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网络进一步深化、细化的一种表现。

一位上市房企副总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还不是太了解,但元宇宙房地产的热炒,可能会转移投资者对现实房地产业的关注、热情和资金,可能产生不利影响。

在李卓看来,元宇宙是当之无愧的风口,但目前更像是一个“人造”概念。实际上虚拟土地交易早在2018年就已经出现,直到近几个月搭上元宇宙顺风车,成交额屡破纪录,才突然出圈大火。或许只有在元宇宙概念趋于成熟时,虚拟土地、房产等虚拟资产的价值才能得以体现,只不过这一天何时到来还是个未知数,至少不是现在。

有专门从事房地产营销的科技公司曾撰文,元宇宙概念碰上房产将大有可为,甚至会掀起房企营销的革命。他们认为,现在房企卖房一般需要花费重金重力去打造样板间,房子卖完之后一般都会直接拆除,造成极大浪费,而在元宇宙比较高阶的时代,通过对各种生活场景的模拟,售楼中心、示范区等都无需再做实体。

有区域房企高管表示,之前没有特别关注深入研究,但从现阶段呈现模式来看,非常像十几年前网络流行的抢车位、种菜游戏,只不过那是在开放空间基于大量用户的免费游戏,没有像现在元宇宙虚拟地产、房产一样宣称稀缺、可真实交易等。

对于民众较为关心的花百万千万购买虚拟土地、房产值不值的问题,其续称,百万千万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个大数字,但对于高净值人群或者企业来说,这笔花费就像普通人花几十几百进行游戏充值一样,而且这过程中也给他们带来了广告效应和热度。

不过,也有网友犀利评论道,很久没有见到这么纯粹的泡沫了,资本家不仅牢牢把控现实世界,现在又弄出个虚拟世界,以极低成本造概念。现实世界的房子收割人生,虚拟世界的家收割灵魂。

(文中周一兰、赵欣欣、谢琛为化名)

记者手记丨警惕元宇宙中的“房炒不住”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元宇宙”一词爆红,但在很多人还没搞清楚这是什么东西的时候,“元宇宙炒房”悄然出现。低价甚至免费的虚拟房产、虚拟土地被人为炒出了高价,并衍生出转手倒卖的产业链。

但事实上,元宇宙的普及应用还处在极早期,包括数字地产在内的数字资产还存在极大风险,不适合个人盲目投资。很多参与的玩家,都抱着趁机赚一把的心态投资,看中的就是所谓的“升值”空间。

现实中的高房价催生了“房住不炒”,元宇宙中的“房炒不住”同样值得警惕。

By 卢嵘、甄素静

揭秘暴利的医美行业

如今,很多人信奉“颜值即正义”,想要通过整容实现华丽变身,美容整容正在成为中国女性的重要投资之一。故意制造“容貌焦虑”已成为不少医美机构招揽顾客的手段。医疗美容行业如今发展迅速,但乱象也层出不穷。

  根据ISAPS(国际美容整形外科协会)的数据,我国医美行业自2006年以来便呈指数级增长,2015年到2017年的复合增长率达42.23%。预计2020年全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将达3150亿元。中国成为继美国和巴西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医美市场。

  巨大的市场背后是资本的争相抢滩,医疗美容机构如同雨后春笋般争相涌现,自2011年起,初创医美机构数量不断增长,到2015年,37家医美机构创立,近几年增长速度放缓,但每年仍有医美新机构成立。新京报智慧城市研究院数据库收纳的初创医疗美容机构共计有159家。

“既不是医疗也不是美妆”的中国医美市场,却像一个患了医疗、美妆甚至互联网广告的所有产业病的巨型畸形儿。它的每一个毛孔,都可以用“乱”来概括——上游原料市场A货水货横行;中游医美机构违规从业、租赁资格证、超适应症用药;下游渠道商“什么都敢吹”、营销商虚假广告漫天飞。

而作为整个产业链的变现入口的医美机构,直接面向消费者,是全产业链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也是医美乱象的集中爆发地,是这个畸型儿最大、最疼、最显眼的病灶。

乱象的另一个共生词,是暴利。但自2018年末,医美机构迎来了倒闭狂潮,甚至不少行内人士认为,医美已进入了“衰退期”。

公立医院整形科、大型连锁医美集团日子还比较好过,但对于占正规市场75%的中小型民营机构来说,品牌效应和资本号召力比不上前两者,原料议价能力不高,获客成本急剧增长,市场供大于求、同质化竞争激烈,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

根据天眼查数据,2020年6月到2021年6月期间新成立的医美企业里,有2030家已经注销了。

更雪上加霜的是,用伪劣产品仪器、无证无资质甚至监管也抓不到“现行”的非正规机构仍在横行。据央视市场研究统计,国内正规医美机构市场规模约为878亿元,而黑市规模约为1367亿元。

医美机构市场,血海一片,厮杀正酣。

冰火两重天

赛道值万亿,医美机构却难盈利

医美市场的美好前景,总是从“中国医美渗透率远低于美国、巴西和日韩”开始。

过去十几年间,中国医美渗透率从1.5%提升到了3.6%,但比世界医美大国还差得远——约为日本的1/3,美国的1/5,韩国的1/6。

这看上去是个潜力无限、需求未被满足的市场——当下市场规模两千亿,渗透率赶上日本,就是6千亿市场,赶上美国,就是万亿市场。

在许多人看来,医美的确“一本万利”,成本十几块的玻尿酸,出厂售价就是几百块,净利润十几倍。到了终端消费者那里,就成了几千、几万块。

“隆胸的胸假体嘴上跟你说成本都几万,你仔细想想看,就两坨硅胶能值啥钱”。

暴利,或是想象中的暴利,引得各行各业、各类资本都想来分得一杯羮。原料三巨头齐聚A股后累计市值超千亿,多家地产商、中药企、服装品牌高调入场,百度、美团、阿里、京东均有医美业务板块,垂直类医美平台更是风生水起。

今年5月,在地产企业奥园美谷转型医美6个月后的年度业绩说明会上,其总裁胡冉表示,“不要低估地产商进军医美行业的决心。”

赛道火热的另一面,是作为整个产业链的变现入口、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医美机构,日子越来越难过。

一位从业者向八点健闻分析:“整个行业,那么多链条,外界看来是个整体,其实在行业的都是知道的,利润全在上游、在渠道……医美机构新增速度比受众需求开发速度快”。

八点健闻从多家渠道医院了解到,这些渠道型医美机构五到八成的收入给了美容院、酒吧、KTV等下游渠道,“酒吧的小哥,靠给我们推小姐姐做胸、鼻子、眼睛,很快就开上了奔驰……你不给,有人给”。

线下渠道的医院、诊所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市场部的人,拉客户,像狼一样”,一位渠道医院市场部人员告诉八点健闻,这家不足400人的医院里,有300多名市场部员工,整个市场部可以分走13%的收入。

“看着流水挺高,实际上院长不赚钱”,五成给渠道,一两成给市场部,剩下的三成要覆盖房租、医生、耗财和其他开销。由于市场上优质医生资源紧缺、竞争大,整形医生的投入对医院也是一大笔开销。

广深地区的前资深经理人石继勇告诉八点健闻,行业内”1-5年的医生属于执业医生,平均工资在2-5万,8-10年的主治医生基本在8-12万,15-20的副高级别的都在15-18万左右。月薪”。

形势还在朝着更难的方向变化,“年轻小姐姐都在互联网,美容院老板娘拉来的客户都是年纪偏大的,底子不好,不太适合做医美项目了”。

拥抱互联网的直客式医院同样在内卷。2017年以前手术投产比可以达到1:6——花100万买广告做营销,最终可获得600万的收益。现在,很多医美机构,“1:1.5都很难”,收入的一半以上贡献给互联网医美平台做营销,几乎成了普遍的情况。

激烈的竞争使得医院不得不走走薄利多销的路子,市场部和营销人员疯狂拉客,后台作为工具人的医生就只能都接着。

“话语权在运营院长跟咨询那里,医生只负责拿钱做手术。”医生不是神,工作时间长,疲劳工作久了,事故风险就会提高,“但是没办法,工资高呀。

“我们的原则是不死人,出了纠纷院长会处理”。一旦出现纠纷,“给钱也好、免费修复也好,只要传不出去就行”——高额的纠纷处理费用也几乎成了医美机构成本的一部分。

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医美机构带来了更大的冲击。新氧创始人金星在一次颁奖典礼上说,“跟去年相比,大型头部机构也只是实现了营收平衡,大量的中小机构业绩萎缩了10%到20%,甚至更多。”

“没有疫情,医美市场也到了一个转折点了”,复工之后,尽管医美市场的高增长率预计会回归高位,但多家医美机构从业者告诉八点健闻,2021年,他们并没有活得更好,只有更难。

从蓝海到血海

一位资深从业者回忆,在2016年之前,情况还完全不是这样。当时的医美市场,供不应求,行业信息不透明,“顾客求着医生做手术”。

分布在全国各地的“直客医院”,稍稍营销一下,打打广告,收入就非常可观。“渠道医院”也不差,积累了“优质高端消费者”的美容院、KTV、酒吧、洗脚城等生活美容机构为它们源源不断地送来了客户。

在当时,即便分给下游的生活美容机构两三成利润,渠道医院仍然可以赚个盆满钵满。

多位从业者意犹未尽地回忆起当年盛景,“那时候挣不到钱的话,都不好意思说在医美圈里混的”。

回过头来看,2016年发生的几件事确实为医美市场后来的变化埋下了种子。

2016年,中国医美行业突然成为风口,朗姿、苏宁环球等A股企业进来大举并购。朗姿以5亿估值收购米兰柏羽和晶肤两个品牌,创下中国医美机构的史上最贵并购案。

同年,魏则西事件发生,百度与莆田的合作模式开始受到影响。

也是同年,新氧开始组建日记审核团队,并完成了C轮投资,主攻医美垂类的互联网渠道也开始走向成熟。

风口上,歌舞升平中,很少有人意识到,整个市场的供需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美业观察》主编龚伟的一篇研究报告指出,从2015年开始,“中国医美似乎进入了供大于求的状态。”

市场的变化反映在了年末,根据一位业内人士的介绍,2016年当年,仅在杭州,莆系医美业绩几乎腰斩——虽有“过度营销”,莆系医美机构在当时良莠不齐的医美机构中尚属正规军。

于是,转过年来,2017,风向突变,资本停下了进军医美的步伐,医美市场本身增速也明显放缓,多位行内人士“明显感到,市场涨不动了”。

下跌的业绩让每一个医美机构的危机感油然而生,昔日的平衡被打破,“机构之间,开始抢医生、抢顾客,供求关系发生了倒转——医生求着顾客做手术”,内卷开始,并日渐加重。

2017年,一位化名美亚的行业观察者在《中国医疗美容》杂志上写道:“2016年以前,大家(杭州的莆田系)心照不宣的坚守着一种价格默契,在当时,虽然旁边的上海医美市场上,价格战已经打得头破血流,像杭州这样的地区中心,大家却仍是各做各的,相安无事。”然而,百度魏则西事件后,杭州莆系医美业绩拦腰,业绩压力打破了之前微妙的价格同盟,“轰轰烈烈的低价战最终也在杭州上演。”

2018年新氧创始人金星公开表示,医美机构正在大规模亏损,只有30%的机构是盈利的。更美商务总监杨晓姣接受《创业邦》采访时说,“2018年,医美机构有10%~20%的淘汰率,转手率也增长了30%左右”。

医美内卷:

价格战后,哀鸿一片

医美进入内卷时代,价格战第一个表现,价格战能打起来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技术壁垒不高,使得各医院的项目极其相似;二是机构数目多,一位从业者举例:在2016年,女性人口不超500万的杭州就拥有近900家医美相关企业。

价格战,是行业洗牌的常规路径。但对于医美行业而言,最大的变数来自互联网。

互联网医美平台成立之初,都打着增加行业透明度、消除信息不对称的旗号。它们将医生口碑、项目价格赤裸裸地呈现到消费者面前,也的确打破了机构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壁垒,利好了消费者和苦于没有现成渠道的直客医院,后者开始拥抱互联网,医美机构与互联网平台迅速进入蜜月期。

然而,好景不长,当互联网平台们集齐了海量用户,圈地完成,变现开始之后,游戏就变成了商家竞价买广告位。2017年,成立四年的医美垂直app新氧的信息服务收入首超预定服务,主营业务转向了营销。

“本来大家都有各自的栖息地”,但当海量用户聚集到互联网平台上的时候,战场就转移到了互联网。一位业内人士这样介绍互联网对医美的影响。

顾客在互联网,医美机构想要获客,就必须交钱给平台买服务,为了提高转化率,就得多砸钱,买最有人气的关键词、最显眼的广告位——当医生IP都被包装的金光闪闪、机构都赔本赚吆喝低价促销的时候,消费者看来,哪家的广告最显眼,那家的医生口碑就越好,那的性价比就越高。

“人们总是幻想着又便宜又好的”,为了取悦消费者,但又尽可能盈利,营销变得极为重要,甚至可以决定生死。一家江浙地区的行业人士告诉健闻,“好的营销人才比医生还要紧俏”。

营销天才们采取了一些巧妙的套路,“价格战”就成了“表面价格战”。

一位资深从业者告诉八点健闻,“网络上,像双眼皮880、1000、2000的比比皆是,实际去到医院说不包含去皮取脂肪,随便加个2000块常见,或者项目升级弄个包装项目6800”。互联网上的手术费用是来比价的,“挂羊头卖狗肉也是逼不得已”。

中小型机构砸钱肯定砸不过莆田系,为了抢占市场,莆田系医院并不吝惜营销费用,而且只要客流大,最终受益也不是问题。

靠投放广告、营销来引流是有风险的,“就只有人点了链接或只来跟你咨询聊天,最终没有一个人来做项目,这钱也得给平台”。

除了被下游渠道、营销商牵着鼻子走,医美机构对上游原料市场也缺乏议价能力。中国医美市场集中度低,即便是头部连锁,占据的市场份额也不大,互不相识又彼此竞争的中小型民营机构,更散。

对这种内卷的恶果,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常务理事,北京整形美容协会副会长,联合丽格医疗美容集团董事长李滨在一篇文章中愤然提到:“中国医美行业在自作自受的价格战之后,哀鸿一片;但上游厂家们仍然赚得盆满钵满,对医美机构的自相残杀,作壁上观,悠然自得。”

837亿正规医美 VS 1367亿黑医美

劣币正在驱逐良币

行业内卷之外,一家开在中国的医美机构面临的另一个麻烦是那些使用三无器械和耗材的、医生资历浅成本低的、靠虚假宣传夸大其词能忽悠到顾客的灰医美。

灰医美,一般合法而不合规。激烈的竞争,使得医美不得不绞尽脑汁地开发新市场,甚至有一些合法机构也开始铤而走险,打一些擦边球。

中国医美市场的需求,很大程度上是由营销推动的。

新客户的获取困难,那就想法儿打造新项目,挖掘老客户的新需求。同样是这些营销天才们,用有限的原料,捧出了精灵耳、小腿肌肉阻断术、眼睑下至等无数奇葩的医美项目,在需求乏力的市场上创造新的需求。

年轻女性的市场饱和了,就想办法拓展其他消费人群。

一家渠道医院从业人员告诉八点健闻,对于不便推广医美手术的年长消费者,他们准备了“血液进化、干细胞和肝脏排毒”。

根据更美的统计数据,近些年来,私密整形暴涨了105%,“这是一片新的蓝海”。

越来越多的男性医美项目也逐渐被开发出来……

而与挖空心思打擦边球的正规和半正规机构相比,违法、毫无道德底线的黑医美,在新业务开发方面优势更为明显。八点健闻以加盟之名对接了一位轻医美产品推销商,对方表示,“1万即可创业,半天培训即可上岗,无须开店和任何资质,除了代理费外,没有其他投入”。

这家公司推广的产品是由一家转正的“高端代工厂”生产的“量子仪”和“雾化器”。

量子仪配合她们的产品,可以“填充、去皱、提升、溶脂”。其中,填充的产品主要是比玻尿酸“更安全”的“葡聚糖”“葡聚多肽”。

“这个产品小小的,你就放到包里,可以约客户上门服务,也可以开一间房,平时和周末都可以,甚至路上也能聊客户”。而这行的收入,可以发展下线,还可以找个店家搞活动,“做一场活动的话,大几万十几万都是对半分,相当于用别人的资源帮自己赚钱……”

这样的死角,监管不太可能追查到。

劣币在驱逐良币。一位医生直言:

“你所看到的这个行业就是‘劣币驱逐良币’之后给社会和求美者带来的影响。想一下,一个厨子,一个月撑死了赚10000块钱,学学打针,轻轻松松赚10万,你怎么选?

只要敢吹牛,你就能赚钱。那我们正规的机构、正规的医生怎么办?正规机构是带着镣铐跳舞,营销上先就输了“。

专业医生缺口严重

我国法律规定,合格的医疗美容医师必须有《医师资格证》、《医生执业证》、《医疗美容主诊医生职业资格证》,很多非法执业者趁机混水摸鱼。

  中国数据研究中心、中国整形美容协会2018年联合发布的《中国医美“地下黑针”白皮书》表明,目前中国合规的医美行业执业者大约有 17000 名左右,但非法执业者数量超过 150000 名,几乎是合规医师的9倍。

  这也造就了很多没有正规资质的医生经过几天培训就敢给消费者动刀、打针,火热的医美市场背后是行业的重重乱象。

除皱又瘦身 肉毒素成“午餐式美容”新宠

在医疗美容界,肉毒素一直被认为是“除皱神器”。肉毒素作为一种神经麻醉剂,能使肌肉暂时麻痹。起初,医学界用它治疗斜视、面部痉挛以及其它肌肉运动紊乱症。

不过医生们发现,肉毒素在消除皱纹方面具有更加显著的功效。很快,注射肉毒杆菌素的医美项目迅速风靡。

记者了解到,伴随肉毒素需求增长,研究机构数据预测:

未来五年肉毒素行业将延续高速增长态势,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可达140亿元。加上肉毒素普遍需要多次注射,消费者需要多次返店治疗,医美机构也能借此实现锁客循环。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副主任医师 李芯:

肉毒素被称为午餐式美容,就是恨不得中午吃顿饭的工夫就已经完成治疗了,而且下午上班都看不出来。

部分商家售卖肉毒素水货假货 处方药竟能轻易购买

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通知,A型肉毒毒素及其制剂被列入毒性药品管理,并且作为处方药,必须要由有处方权的执业医师开出处方,才能够购买。但记者调查发现,市场上肉毒素泛滥 ,其中不少还是“水货”,甚至是假货。

今年6月,韩国食品药品安全处表示,从6月25日开始,吊销韩国知名制药企业美得妥公司三款肉毒素产品的许可证。

原因是美得妥公司在生产肉毒素的过程中,使用未经许可的原液,通过材料造假获得流通许可,违反了相关法律。

因为药品包装为粉红色,这家公司的肉毒素产品通常被称为“粉毒”。记者发现,一些卖家在公开售卖粉毒。

一些消费者向记者反映,在一些医美机构,很可能被注射了所谓“水货”。而除了售卖未经批准的国外水货,也有人在卖国产肉毒素的假货。

业内人士提醒,作为处方药,药品本身的真伪至关重要,而肉毒素的保存与运输同样关乎药品质量。同时,注射剂量也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安全。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副主任医师 李芯:

小作坊合成的计量很多不准确,大夫可能认为我打的是100(单位),但实质上我可能打了400(单位)。有可能就会造成很严重的并发症,叫呼吸肌麻痹,就不会呼吸了。球麻痹(延髓麻痹),你咽东西的肌肉麻痹了,这也是非常恐怖的。

专家提醒,国产肉毒素的包装盒与瓶身上均印有“国药准字”,进口肉毒素则印有“进口药品注册证号”,可以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官方网站上进行查询,鉴别药品的真伪。

零基础医美速成班仅四到六天 警惕“打针人”资质

注射肉毒素的美容项目,操作核心是注射的“位点”和“剂量”。

假货、水货直接影响了注射的“剂量”,而一名不合格的操作人员,则极有可能对注射“位点”把握不准,给消费者带来巨大的风险。而这样一名不合格、不靠谱的打针人,可能只经过了短短四到六天的医美速成培训。

记者咨询一家医美培训学校后了解到,一期微整全科班,学费12800元,课程时间是六天。

课程内容包含针剂注射类和线雕技术。不仅教授肉毒素的注射技巧,还包括各种注射项目的修复急救、注射美容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处理。

一期线雕全能班学费12800元,课程是4天,主要讲解医美营销、资源裂变、谈单技巧、朋友圈打造和线雕技术、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此外赠送包括肉毒素在内的针剂注射类课程。

今年6月,国家卫健委、公安部、海关总署等八部委联合印发了《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然而,针对这一《整治工作方案》,医美培训班为此增加了如何规避的课程。

商家的非法违规操作,导致肉毒素注射的医美事故频发。

注射肉毒素必须要到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机构,由具备《医师资格证书》《医师执业证书》和《医疗美容主诊医师资格证书》的人员进行操作,否则后果非常严重。

资深医美医生爆料

那些正儿八经搞医美的人都赚了多少钱?老老实实地干医美还有得赚吗?记者找到了一位从业十年的整形医生——老豆,他目前在一家中小型医美门诊部供职,知道的内幕肯定不少。废话不多说,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正规医美机构的“暴利”,上真家伙那种。

既然我们要聊正规医美赚了多少钱,那肯定要先说最没有技术含量、乱象最为严重的医美注射项目,即“微整形”。

微整形中很火的“瘦脸针”“瘦腿针”以及“除皱针”,别看名字起得天花乱坠,其实这针那针用的都是同一种东西——肉毒素以瘦脸针为例,注射两颊所需的肉毒素为100单位,国产衡力最便宜,正品进价约为700元。

但在老豆的医院,一个瘦脸针项目也仅需要1000元左右,有时碰到杀价狠的顾客,800元也能做。我纳闷了,难道是医院疯了?做亏本生意?

老豆摇头表示,由于竞争激烈,医院需要压缩自己的利润才能获客,但怎么压缩也不至于亏本。肉毒素必须稀释过后才能注射进入人体,且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所需的剂量浓度也不同。比如我拿一瓶100单位的肉毒素,给一个人打了80个单位,剩下的20个单位我还可以留着再给另一个人打。不过,就算省下了20单位,成本降到560元,但只要卖给顾客的价格低于1120元,那么利润就没有翻倍,这就很不符合医美的暴利形象。老豆意味深长地笑了,告诉我瘦脸针的效果只能维持4个月。

一旦停药,你就变回大饼脸了,所以,你得一年打3次,一锤子的买卖怎么比得上细水长流。接下来,我们再说说玻尿酸。玻尿酸也叫透明质酸,同样是医美注射项目中的赚钱“扛把子”。老豆告诉我,玻尿酸主要用来填充和嫩肤。热搜上哪位明星鼻子透了光,基本上都是因为打了玻尿酸针剂。

玻尿酸填充项目按照剂量收费,最便宜的玻尿酸针剂每支成本在500元左右,却能卖出一千多元。同样是以玻尿酸为原料的针剂,在小红书上爆火的“熊猫针”价格更夸张。以最知名的嗨体熊猫针为例,它用于消除泪沟和黑眼圈,按疗程收费,一个疗程3支,一支3000元,通常医生还会建议配合仪器治疗。一通下来,随便上万。

熊猫针有多火多赚钱呢?生产嗨体熊猫针的厂商爱美客上市不满一年,股价直接翻倍,比茅台的毛利还高。

你品,你细品。还有同样在小红书上被炒得很火的“热玛吉”,堪称最烧钱的仪器护肤代表之一。

热玛吉最大的成本就是需要外国进口的仪器,保守估计也要上百万,还有机器的各种保养费用,一般的医美机构根本负担不起。但是大部分正规医美机构还是有这个项目的,WHY?老豆告诉我:“热玛吉属于网红医美,效果有限,医院觉得不会有几个人来做第二次,因此不愿意花大价钱去购买仪器,但是为了赚钱可以租啊。”仪器租金一天1万,平均每个顾客的费用在2万左右。一般医院会把要做热玛吉的顾客集中预约在一天,这样可以最大化地压缩成本,利润率超过200%。还有长期在整容话题榜上位列前三的抽脂项目,这项神奇的手术,又被称为“体型雕塑术”。

老豆告诉我,抽脂主要用到的器械叫负压吸引器,医院的采购价大概2万元,跟“热玛吉”比起来简直是白菜价。手术过程中需要全麻加局部肿胀麻醉,一支麻醉药的成本仅几十元到一百元不等。因此,项目的主要成本就花在人工和仪器上。在他的医院里,手术通常是按照部位收费的,以腰腹部为例,一般分为7~9个部位,每个部位2000元左右。要是你比别人肥,皮肤面积大,医生不仅会给你多划分几个部位,还能以工作量大为由,再多收你一笔。

△胖子:你礼貌吗?收费可以随便定,但成本是固定的,仪器占大头。总结下来,医美机构最多只需要做两台腰腹吸脂手术,就能够赚回在仪器上投入的钱。之后每多做一台吸脂手术,仅考虑人工和耗材成本,利润率保守估计也有200%。这些数据都来自老豆所在的二线城市医美机构,我们只考虑地区因素,不考虑黑医美乱报价的情况。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价钱可能还要贵50%。

如果你问我,这么贵有用吗?我只能回答你,如果你的钱包支持你长期且规律性地做这些项目,那就有用。如果不能的话,那就是薛定谔的有用。

既然医美项目都这么赚?那医美机构呢?岂不是也赚翻了?老豆苦笑道:“像我们这样的中小型医院,初期投入成本约600多万元,做了6年才开始盈利,一年纯利润不到百万。”我惊了,如果老豆没骗我,那医美机构赚的钱都去哪儿了呢?

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先看医院的成本。正规医美机构赚得多,成本也高,钱主要花在了三个地方——工资发放、医用耗材和宣传费用。老豆的医院共有60多名员工,工资约占总成本的30%。医生人数在员工总数中占比5%,工资占比却超过20%,跟金融行业里20%的人赚着80%的钱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人家赚的是辛苦钱,准入门槛极高,大众没什么可指责的。

医用耗材在成本中约占25%,钱被谁赚了不言而喻,药厂呗。我国食药监局非常严格,能够拿到食药监局认证的药厂寥寥无几,因此这是一个卖方市场,医院没有议价权,只能接受药价连年上涨。在药企的暴利面前,医美机构只是弟弟。

除了工资和医用耗材,宣传费用在一家医院的总成本中占比能达到50%。医美机构又分为直客医院和渠道医院。老豆的医院属于直客医院,获客方式主要是老顾客介绍和第三方引流,因此,他们需要在各大主流平台上投放广告,比如百度、美团、大众点评……消费者到店后和医院直接建立联系,成为这些直客医院的私域流量。先不提第三方平台宣传的效果,保护费是必须交的,不然给你随意置顶几个差评,医院的名声就臭了,这对直客医院是致命打击。

而渠道医院则是与手里有顾客资源的美容院合作,最后两方再分成,营销成本相对于直客医院比较低廉。但渠道医院无法直接跟客户建立联系,当美容院坐地起价要求提高分成后,他们的利润空间会越来越小。有的医美机构,赚了一万,要给美容院分成六七千,相当于累死累活给美容院打工。且今时不同往日,这样一个暴利行业谁不眼馋?很多掌握着资源的美容院也逐渐开始转型,成为他们的竞争对手。

算下来,正规医美机构的利润居然有一大半都落进了第三方平台和美容院的口袋中。老豆感叹道:“目前医美行业有一种很奇怪的现象,没人在意技术,渠道和营销才是最重要的。”像那些已经上市了的连锁医美机构,每年花在营销和广告上的钱不计其数。酒香不怕巷子深在这个时代,像是一个笑话。

“营销成本增加是没办法的事,竞争压力这么大,医院想要生存下去必须有更多曝光。”老豆说。确实,医美蛋糕虽大,但争抢的人也越来越多。有拿着1000万入场一年下来全打水漂的老实人,也有拿着几百万用假货水货敷衍消费者,赚得盆满钵满携款跑路的奸商。

采访的最后,老豆对正规医美机构在整个行业的现状做了个高度总结。“十家之中,两家盈利三家持平五家亏本,资金链一断就只能倒闭。我们医院已经算是幸运儿了,还有很多亏损的医院在苦苦支撑。”我好奇地问,他们在坚持什么呢?老豆笑了,说:“一家医美机构最难度过的就是前五年,只要熬过去,积累了大量的客户资源,获得了他们的信任,后面的成本会越来越低,现金流也会越来越稳定。”但我不禁在想,当经济不好的时候,还会有那么多人花这么多钱做医美吗?

By 于焕焕雪花肥牛

医疗AI为什么屡战屡败

2021年,医疗AI企业迎来了上市大关,3月,科亚医疗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6月,鹰瞳科技紧随而来;8月,由科创转投港股的推想医疗递表;9月,数坤科技提交了招股书。

但全力商业化两年的成绩单依然难过二级市场的法眼:

7月,依图科技的IPO状态变成了“终止”,8月,依图医疗团队被深睿收购。9月,最先冲刺的科亚医疗上市状态变成了“失效”,11月,成功着陆的“医疗AI第一股”鹰瞳科技上市即破发。

医疗AI是这个时代最有代表性的技术第一次与医疗的碰撞,但五年来,这个不赚钱的赛道经历了短暂辉煌后便一路低迷,如今,这项前沿技术最显眼的标签只剩下了“烧钱”。

互联网技术起步期烧钱并非什么新鲜事,但面对坚固的医疗堡垒,企图接近诊疗核心的医疗AI之路显然要比互联网医疗更崎岖,过去两三年里,医疗AI企业在商业化的战场上处处碰壁,又处处逢生,像是褪去华服后换上一件普通衣裳,重新站在了医院和资本面前。

这一次,人们会相信医疗AI企业重新讲述的故事吗?面对中国医疗体系这样一个庞然大物,AI如何改变医生、说服医院?

从医生到基层医生再到辅助工具

AI究竟能取代谁?

现在头部医疗AI公司正急于上市解渴,但当年创业者和资本都徜徉在AI取代医生拯救负重前行的中国医疗的愿景中时,钱,恰恰是最不是问题的问题。

据统计,2020年中国医疗AI市场整体规模约为265亿,而从2015年风口突起至今年上半年,医疗AI总融资规模就超过了350亿。

如果不考虑后来的回报率和泡沫,而聚焦到医疗AI产品本身,350多亿、无数AI巨擘、众多三甲医生和从业者,耗时6年,为什么没能将取代影像科医生,哪怕在一个病种上战胜医生呢?

时间拨回AI和医疗还没有深入交锋的2017年,当时的热门话题还是AI能不能取代医生,这一年过后,2018年医疗AI融资额比从前翻了两倍,达到了76亿,融资次数达到了91次。外界、投资人甚至创业者自己对以“人机大战”的故事为模板创作出了医疗版的AI故事:升级版的alphago使用的这项强人工智能技术,既然能战胜世界围棋冠军柯洁,那它没有理由不能战胜医生。

但AI迈出的第一脚就踢到了医疗的铁板——数据,影像数据算是标准化程度最高的领域之一,但每家医院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质量参差不齐,因此,一家刚刚起步的创业公司只能去磕一家或几家医院,通过付费购买或者科研合作的方式,从医院获得数据,作为交换,他们会让合作的医院作为“样本医院”免费使用产品。

直到2021年2月,中华医学会放射学会、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等联名发表的《胸部CT肺结节数据建构及质量控制专家共识》仍将国内肺结节数据集情况概括为各家公司“各自为战”,数据集中度低,且“质量参差不齐,容易影响产品质量,甚至带来风险”,要知道肺结节是医疗AI应用最早最成熟的病种。

即便获得了一些质量还可以的影像数据,机器“学习”过程依然是道难关。围棋输赢是有标准的,但疾病诊断却很难有一个金标准,业内人士孙涛比喻,“很多病人到死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得了什么病,找8个专家可能给出了8种诊断,而医生解决不了的问题,依靠医生经验衍生出来的AI更解决不了”。

这时,AI取代医生的故事已经圆不上了,真正来到医疗领域,通用型AI面临的不仅是要不要落地的问题,而且是如何见缝插针落地的问题,依图医疗的前商务经理李梅告诉八点健闻,“做一个产品,最理想的肯定是先做商业战略分析,找到医疗痛点,再对症下药,但实际落地时,仅仅是哪里有医疗资源和数据,就先做哪个了”。

然而,获取数据成本高昂,而且是排他性的,这就使得作为数据来源的医院本身就成为了一种标准。理想情况下,顶尖医院数据质量好,诊断也更准确,从中训练出的产品“可以当做一个年轻的小医生,至少要比基层医生水平要高一些”。于是,故事就变成了“提升基层诊疗水平”。

但即便证明了一款AI软件对肺结节的检出率达到99.999999%,而某位医生诊断准确率不超60%,那AI是不是可以替代这位医生呢?答案是否定的,软件不可能独立地直接面向患者,“机器本身的诊断结果肯定是需要医生盖章的,从伦理上讲,一旦出了问题要追责,你不可能去追一个机器的责任,最后都是需要找医生”。

在基层医院市场,“谁来对诊断结果负责”的问题更加凸显。某头部医疗AI公司负责肺结节筛查的产品经理张力告诉八点健闻,“大医院的医生有能力鉴别,但是很多县级医院的医生根本不会自己看,直接照抄AI软件的结果。即使AI的准确率已经很高,但一旦出错就麻烦了,这一点实际上是厂商非常害怕的。”

“AI之于医生,就像会计有了Excel,你能说有Excel就不需要会计了吗?”,行业内最好的产品相当于一名5年资医生,而这些相当于“小医生”的医疗AI软件,现在的定位重回辅助类工具,医疗AI的流行故事也变成了要嵌入临床场景,要助力精准医疗、分级诊疗,要琢磨“医生需要什么样的工具”?

基层医院里的新故事

      工具能卖多少钱?

 “有没有好产品是一回事儿,产品值多少钱是另外一回事儿”,尽管并非所有医疗AI公司都能拿得出一款相当于“5年资医生”的顶尖产品,但重复布局、激烈内卷的市场竞争决定最终提供给买方的产品只能是质优者。

如果Excel付费才能使用,它在中国能卖多少钱我们不得而知,但作为“低配版新手医生”的医疗AI软件,在中国医院中能做些什么却是可以想象的,而这决定了医疗AI行业的天花板有多高。

在医疗AI公司的设想里,“低配版新手医生”既能帮三甲医院减负,又能帮基层医院提高诊断质量。

大三甲的确需要提高效率,但却不一定需要多么智能的AI软件。当李梅向医院院长展示了依图炫酷的智能系统时,令院长们眼前一亮的往往是技术水平最低的“分诊导诊”系统,这些流程优化类的项目虽然技术水平低,但定制化程度高,因此交付价格更高。

“医院里对AI阅片的认可度不高,药监局发证的标准也没有确定,那时的公司应该放低姿态开拓一些更容易盈利的产品来渡过难关”,孙成所在的图玛深维,曾是获得软银和经纬中国青眼的医疗AI先驱,但最终因资金链断裂而于19年底破产。

随着2020年三类证的获批及近两年的市场教育,医疗AI进院也取得了一些实质性的进展,上至三甲,下至地方,都开始接纳AI产品。

在基层,医疗体系正在推动分级诊疗,“训练三甲数据,赋能基层医生”的新故事又有了想象空间。

站在医院管理者的角度,如果有钱,当然愿意为医院“增加AI元素”,一家医疗AI公司的市场人员在县级医院推广时发现,向院领导强调邻县医院已经采购这种新产品,是一个更见效的销售逻辑。

基层科室—医生诊疗能力—信息化基础,是基层应用AI的硬件基础,就像想用Excel,既得需要有会计,还得需要有电脑,而如果要推基层市场,医疗AI公司就得参与培训医生、布局算力。

现在的医疗AI软件价格对于一些地方三甲医院而言尚可接受,安德医智负责东北市场的一位销售经理告诉八点健闻,经过这几年的推广和教育,现在三四线城市也接受人工智能了,三四线城市三甲医院成了兵家必争的新战场。

但提升算力仍然是不可以避免的应用成本,“你若要想用我的AI,得先买台二三十万的服务器来提升算力”。

但实际上,面向大三甲开发的AI软件并没有瞄准当下的基层市场,基层医院主要聚焦常见病,还没有建立起心脑、癌症等疾病的应用场景,更关键的问题是,基层医院没有支付能力。

要应用先得造场景,要卖货先得教育市场,医疗AI的市场扩容的确需要下慢功夫,行业只能一边挣扎着生存一边期待新的市场不断兑现,但,创业公司等不了,资本也等不了。

前浪和资本

谁推动了谁?

即便所有AI细分赛道都面临着落地难的窘况,医疗也一定是最先被牺牲和淘汰的板块。今年8月,上市失败的依图,将自己的医疗板块卖给了深睿,转身增加了自动驾驶业务。

即便李梅自认依图的产品位列第一梯队,而且商业化收入并不比同行差,但“当面临到上市、抉择的时候,老板先砍的还是自己吃不透的领域”。

资本的话语权,显然要比公司大得多,创业公司的发展态势未必符合技术规律但却必须符合资本勾勒的脚本。李梅后来明白了,“投资跟产品是两条线,资本不管产品好不好用,只要能讲通故事,在某个时间段内能创造利润,就能往下走”。

如今业内人士提起曾经的医疗AI独角兽图玛深维,皆是一声叹息,这家曾经获得软银和经纬中国青睐的行业先驱,最终因资金链断裂而于19年底破产,孙成回忆,公司最后两三个月工资都没发下来。一家小设计公司因10万块设计费用至今仍在坚持起诉图码。

风口上的医疗AI公司,曾靠着纯互联网式的打法热闹一时。那是靠公关稿拉投资的“to PR/to VC”时期,公司卖力宣传,砸钱办展会请专家。孙成记得,那时投资人会要求什么阶段要实现规模多少、用户医院要多少家,公司在这样的催促下盲目地跑马圈地、急速扩张。

但彼时,医疗AI连三类证都没有,医院认可度也不高,大笔砸钱却没能实现商业化收益。

孙成有些后悔,图码当时或许应该放低姿态开拓一些更容易盈利的产品,但徜徉在独角兽美梦中的管理层并未意识到危机,他们拒绝了一些小投资机构,接受了一家国企的2亿融资,但只出不进的财务状况使得这笔投资最终流产,昔日的独角兽很快便消失在了医疗AI的版图中。

“大家都是快速的试错,图玛的初心就是想在风口赌一把,上场就是赌的心态,赌场上愿赌服输,大浪淘沙掉一批,剩下的企业扎扎实实地理解行业,并且愿意长期投入做好这个行业”,孙涛认为这对于行业发展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幸事。

所有医疗AI企业4、5年前站在同一起跑线,2年前隐约分出先后。如今,几年前涌进来的资本到了收获期,数据安全法即将落地,今年或许是数据类公司IPO的唯一窗口期,第一梯队拿了证急忙赶赴上市,而第二梯队还在为拿证奔波。

技术水平更高一筹的医疗AI赛道本应是企业争相涌入的蓝海,但落地难的现状让资本和企业在市场里越来越沉不住气,而红海市场盈利模式比较明确,退回红海用低技术高收入的订单攒钱不失为一个优质选择,而现实也的确如此,已经从蓝海急转掉头回红海的公司要比医疗AI公司活得好。

但AI公司向后走,就相当于为了卖智能后车镜,非得造辆车一同卖给医院,但毕竟不是造车的,要么造了一辆不好用的车,导致智能车镜用不上,要么设计出一辆很好的车,但是成本太高。

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磁共振室主任肖俊强直言,“影像科医生当然是需要AI,好的AI可以很好的辅助诊断,而国内影像AI最大的问题是资本没有耐心”。

“如果说资本的退出节奏打乱了公司发展规律,那是很可怕的事情,可能一个好的产品从此就消失了”,孙涛为断臂求生的高科技企业感到惋惜。

上市成功或许会为医疗AI行业带来更多的资金和话语权,但高度重合的产品线让各家在上市完成后还得再来一轮PK,只是细分成不同赛道后,竞争变得有序起来了。

夹缝中求变

哪儿有市场就钻哪儿

医疗AI做的是增量市场的生意,科技本打算征服医疗,但反被吞噬,在这个过程中,AI医疗已悄然变成了医疗AI,而最能体现他们互联网基因的便是这套“2B2C”的话语体系,只不过面临医疗这座大山,他们还要面向医院、设备厂商、政府、公关、投资人、二级市场………几乎可以“to”一切,这是公司必须学会的生存法则,“哪儿有市场就看哪儿,不可能说放着赚钱的院外场景不做,就只盯着医院”。

如果医疗AI所能提供的最好产品无法在院内获得足够的营收,再怎么死磕医院影像科也没用,企业要生存,资本等不起,初创公司也不得不开拓新的渠道和市场。

医院之外, 政府买单的早筛市场,和体检中心、药方、保险公司合作的“2B”市场,搭载GPS大放设备的“2P”市场,为企业贡献了招股书中最有想象力的部分。

据亿欧智库统计,2021年,多数AI软件厂商都找到了搭载硬件厂商入院的新模式,硬件厂商向企业贡献了占 60%-70%的销售额。

据36氪报道,数坤和科亚与设备厂商的合作一次性就获得了上千万的收入,且“在数坤整个的收入结构中,卖器械厂商的商业化收入占比约在5成左右”。

虽同为器械,但几十万的医疗AI产品与几千万的大放设备并不在同一个对话等级,“如果一个软件死磕医院,或许能啃下来100万,但是要做硬件集成,人家一定会把AI利润压到最低,可能只卖几十万,还不如直接找医院合作,跟设备厂家谈利益分配、做软件适配的过程并不会比医院更轻松”。

多位行内人士对八点健闻分析,一个非常核心的问题是,GPS通过合作的方式引入AI模块是为了节省研发成本,“并不存在AI软件与设备叫板的情况,设备想这款搭软件就搭,不想搭就卖别人家的了,远远没轮到AI软件提要求的地步”。

“2G”市场不稳定,“2B”“2P”市场竞争激烈独占期短,这些一锤子买卖很难形成企业的护城河,一个更大更有未来的持续性的市场是患者付费的“2C”市场,但医疗AI早期创业者张辉告诉八点健闻,“即便主打面向患者,AI也绕不过医院、体检中心等中间渠道”。

“医院毕竟是一个需要自负盈亏的机构”,张辉对八点健闻分析,若是患者自费,“帮医院减轻负担与跟医院分摊利润是两条线,医院收了费为什么要分给AI公司呢”,未来如果要走医保渠道,唯一的可能是“AI证明自己可以帮医保省钱”。

且对于一款医疗软件来说,入院形成患者付费场景并不轻松,科亚的深脉分数产品经医院需向地方政府部门申请物价编码后,才终于进入了河北、安徽、山东等多省定价项目目录。

院外,鹰瞳跟体检公司爱康可以按人头分成,但红利期还能持续多久尚未可知。

对于企业来说,耗费人力物力开拓出来的市场通道,可能是为后来者做嫁衣,让竞品有了迅速跟进的捷径。

无论如何,医疗与AI的市场边界正在被打破,已经落入口袋、写在账面上的收入,为各医疗AI公司提供了上市的可能,上市所带来的钱和资源,会帮助它们进一步开拓市场。

中国医疗到底需不需要AI?

噱头、泡沫、故事、生意之外,一个触及底层的核心问题是——中国医疗到底需不需要AI?

这个答案对于影像科医生来说是毋庸置疑的。

青海省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张春红医生在使用了一台具有AI摆位功能的产品后称,“解放了双手,提高了效率,且图像质量确实有提升”。

 “以前处理一个冠脉要一个多小时,现在三五分钟”,多位影像科医生对其所使用的部分医疗AI软件表示了认可。

河南省立眼科医院医疗发展部李鹏则希望借助医疗AI技术,建立一个省市基层联动的眼底阅片网络,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和基层诊疗能力。

如果AI的确能帮到医院,医院并不会吝啬,“大部分医院会拿出1~2%的收入来进行信息化改造,这笔投入是巨大的”。

从需求角度而言,医疗与AI团队几乎是天然的同盟,医院里还有无数的病种可以AI化,还有无数的流程和重复性工作需要AI帮忙处理。

但适用性高的AI一定是定制化研发,一位北方地区医院采购负责人告诉八点健闻,该院耗资82万采购的儿童骨龄智能辅助诊断软件在诊断上“有一些问题”,这个参照南方地区身高作为标准的软件并不适合平均身高突出的当地。

“这就像考北京卷,却一直按上海卷复习”,这样的可迁移性、解释性和适用性问题更需在产品升级和政策互动中给出一个衡量标准,医疗AI软件对于监管而言同样也是一个新课题。   

“今年下半年,大陆对香港上市的数据类公司加强了监管,对数据的整理、收集、脱敏和应用提高了门槛”,张辉分析,数据监管升级,加剧了AI企业上市的不确定性,但其影响却不止于此,对于依赖数据而生的AI企业来说,未来获得、处理、应用数据的时间、人力和财力成本会进一步提高。

医疗的公益性决定了医疗服务行业很难像互联网那样赚到大钱。AI需要不断升级以向医生、医院、市场证明自己的价值,“就像智能电话手表,以前功能单一只能打电话的时候卖得很贵,也无法大规模商业化,而现在它功能又多又便宜,大家对它的核心功能认可度自然高了,也就更容易市场化,医疗AI软件也是一样的,当基本功能并不足够吸引人,价格又贵,大家就对它的要求就高一些”。

因此,在研发成本降下来和大规模商业化拐点到来之前,细致地切入临床场景的定制化研发,仍然需要一个基本盘持续为它输血,像商汤及BAT等大型互联网公司可以用其他业务弥补暂时高投入低收益的医疗板块,设备厂家可以用软件模块撬动设备更新换代从而获得更大的边际收益。

唯独医疗AI创业公司,他们或许在上市后,可以稍微喘息一下,构思如何讲好新时代的商业故事,但医院想要能更智能、病种更多元的软件,企业生存需要更丰富的管线,这一关过后头部各家依然需要在商业化鏖战中,为产品升级造血。

比尔·盖茨有句名言,“人们永远会高估一两年的发展,而低估了未来10年的发展。”这似乎契合了医疗AI的发展轨迹,它曾在最初的一两年里被高估,却很快认清现实,但在下一个10年,它会真正改变医生的诊疗习惯吗?

By 于焕焕、张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