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银行的真正差异

从中国到美国之后最大的文化冲击就是银行系统,有时我们甚至觉得美国人的金融脑回路与中国人完全不一样。

美国人的银行就是一个生意,是整个金融系统的一部分,你只要有本事,能拿到执照,你也能开一个,如果你发现开不下去了,你可以转让出去,或者让它倒闭。而中国的银行首先是国家机构的一部分,国家信誉在它的后面做或有或无的担保,其次它才完成整个国家的金融功能。

不少美国的银行都参加FDIC保险,如果银行倒闭,那个叫做FDIC的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负责在银行失效时赔给每个储户不超过25万美元的损失,但在银行买理财的账户就没有这个保险。中国银行过去没有保险这一说,原则上国家银行也不会倒闭。不过随着后来股份制银行和城市银行不断出现,国家也不愿意这些野孩子兜底,十年前学习美国出台了一个存款保险制度,银行倒闭时赔付50万人民币,总算是和国际接轨了。有人笑称,存款保险制度出台说明银行存款今后不再保险啦!

在美国,真正的纸币现金在经济活动中所占的数额比例很低,大部分交易都是通过银行系统的支票传递和电子转账来完成的。整个国家也鼓励交易在银行体系内部流动,不论是公司发工资,普通人缴纳水电费,刷信用卡买东西,买卖股票这些操作,都不让你离开银行系统。对于国家税务部门来说,银行系统内部前的流动是透明的,这类现金叫做“白钱”。

当然,市场上还流通着另一类钱,主要是现金纸钞,这类钱叫做“灰钱”。你有时候街边买杯咖啡,或者住旅馆给的小费,基本上就是这类钱。它的持有和交易都不透明,它有可能是“没纳税”的钱。比如某些餐馆老板的营业收入和食材采购就是用的这种灰钱。美国的国税局特别头疼的就是这种不受监管的,可能没被征税的灰钱。

从技术上说,白钱和灰钱的转换大部分都是在银行柜台或者银行ATM上完成的。两种性质的钱的转换点就被美国各种法律盯的死死的。

你去美国银行柜台存现金,就是在把可能没纳税的灰钱变成白钱,法律要求银行在做这个转换的同时,把客户的纳税义务给锁定。换句大白话就是,银行要判断你这笔钱是不是个人收入所得。如果你存入大额现金(超过一万美元),银行就有报告的义务,你就有报税的义务。

按中国人的想法,我给你存二十万现金,你吸收了我的储蓄,银行应该很高兴。这完全错误,银行很害怕!你实际上是给银行带来了申报麻烦和违规风险。另一方面,当你要提取巨额(一万以上)现金时,这被认为是把白钱投入灰钱的大海中,你依然要准备好解释这样做的目的。如果你没有合理解释(其实在美国境内,你完全不需要这么大一笔现金),基本上银行会让你销户走人,礼送出门。

就算不是现金操作,美国银行在个人账户收钱时依然有很多限制。比如你的银行户头突然有一笔资金汇入,如果是不太可靠的国家,银行怕惹麻烦根本就不愿意收,甚至在跨国转账成功后,也有可能给你一张银行本票让你拿走,爱上哪存上哪存。即使是可信国家的银行,你依然要说清这笔钱是赠予还是收入,便于纳税。就算是可信的国家的银行,就算是同名账户跨境转账,很多银行都会有后台监管部门时候电话询问。

灰钱纳税后就变成了白钱。美国发达的金融系统让你的银行利息,债券收入,券商炒股增值,公司股份分红,都在纳税系统监管下。银行,券商,基金公司都会同步向国税局报告你的所得,如果和你的年度申报匹配上,这些白钱的增值(纳过税之后)始终是白钱,始终在银行系统监管之下。

还有一种纸币现钞是纯粹的黑钱,就是贩毒、军火、恐怖活动之类的钱,想把它们变成白钱,把它们带入美国境内和存入美国银行系统的努力,就是把和钱变成白钱的过程,这个俗称“洗钱”。黑钱和灰钱的差别一个是非法,一个是可能没纳税,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钱。大部分洗钱的手法是先把黑钱混入现金收入的灰钱中,然后再申报纳税变成白钱。

对美国政府来说,如何识别出洗钱是一个严肃的课题。尤其是国际洗钱罪,这是联邦重罪。美国法典18卷1957款有详细描述,包括:把分散在不同账户的钱集中到一起的Promotional洗钱,把钱在不同银行的不同账户间倒来倒去(所谓洗三水就追不到了)的Concealment洗钱。

我们普通人经常要解释的不是黑钱,而是灰钱。在中国,黑钱、灰钱和白钱的区分很不明显。很多中国人经常在两个地方遇到新问题,一个是海关,一个是银行。海关和银行都有一个标准,超过一万就要填表申报,海关是105表格,银行是8300表格。美国海关不怕你带现金进入美国,只要你申报,就相当于把灰钱转换成了白钱,然后你再存入银行就没问题了。

当年导演英达多次带现金入境美国超过一万不申报,结果手头积攒下来一堆现金。然后又把钱免申报,以每次不超过一万存入多家银行,就是为了规避这两个表格。这在美国有一个特别的说法,叫做结构性操作,用人话说就是疑似洗钱。美国法典31卷5324和5316款说的就是这两件事。后来被起诉,最后先补税,又加罚款,再与检方和解。给中国人现场演示了中外银行的理念差异。

什么是KYC

新千年开始,由于反恐概念逐渐深入人心,美国法律给了银行各大的压力,一个特殊的词语被创造出来,叫做KYC,英文的意思是:了解你的客户。估计是撞毁世贸中心的恐怖分子的活动资金通过银行系统进入美国,惹了大麻烦。

于是在美国银行开户就更复杂了。前面说了,美国银行本身也是企业,它既然多了个责任为美国政府看守大门,当然也就尽量少惹麻烦为妙。很多国家都被它列入金融不可靠的国家,意思是说,那些国家并不能阻止黑钱变成白钱。这些进入他国金融系统的白钱可能不太“白”,所以某些国家银行的跨境汇款就要受到更多关注。

除此之外,还有些跨国银行也因为各种相关原因被罚款。这些银行一段时间内也受到特别关注。银行自己也自我审查,不让那些看起来不可靠的人或者无法判断你是否可靠的人开户。以免被扣上与受限制公司做生意的罪名。

很多中国人会和已经在美国的华人做换汇操作,从中国汇给美国账户美元,然后再从中国账户向另一个中国账户划拨人民币,没出过国的人认为这种操作等价交换、天然合理。其实这种操作在美国会一头撞上灰钱变白钱的规则:突然出现的美元是账户所有者的偶然收入吗?纳过税吗?

不仅是银行,美国的所有金融机构都是持牌运营的。他们都和税务系统直接挂钩。换句话说,你在美国金融系统内赚到的每一笔钱都是双重申报的。

比如你在银行里面的存款利息就算你的个人收入。每年年底银行会寄给你一张1099表,里面列明你的利息收入和替税务局预扣的金额。你拿这张表并入你的当年收入申报。如果你买了债券或者货币基金这类理财产品,你会收到相关机构给你的1099表,上面列出你的利息收入或者分红收入。

顺便说一下,美国人可以在境内自由迁徙,不需要户口,基本上一张驾照走四方,但是他们有一样东西是伴随终生的,叫做社会安全号码SSN,这是一个9位数的数字,一般人看不出来什么规律,一般情况下也不用出示。可是这个号码后面关联着你的所有纳税情况。

整个美国的纳税申报就像现代会计的“复式记账法”一样,你的收入你这方要申报,给你收入的(不论是工资、合同、利息、分红、增值)那一方也要申报。这种双重申报汇总到税务部们进行对照,你实际上无法隐藏任何“白钱”收入、因为另一方已经替你“申报”了。

当然,灰钱收入就没有办法了,比如服务业的小费收入。很多餐馆的现金收入也都在此类。所以美国政府痛恨现金,总是鼓励你用信用卡。

目前出现的虚拟货币交易,给美国政府出了一个难题。这东西非中心化,完全匿名,跨境无碍,交易本身几乎无法监管,你是否赚了钱没人知道,几乎就是一个典型的“灰钱”交易。

为了应付这种局面,美国政府采用的原则是:天上飞机怎么飞我不管,但我管理所有飞机场。只要你用法币买卖比特币,你个人和替你交易的交易所就应该双重申报。最近几年美国人的报税单中开始要求你填写虚拟货币的持有和交易情况。

中国过去的金融系统里面没有白钱,灰钱和黑钱的概念。我们的银行都是国有企业,我们有的原则还是银号最初级的“存款自愿,取款自由”。个人账户资金随便跨银行调度,大额现金存入还被银行欢迎,不同名字的朋友之间转帐非常随便,甚至公司发工资也用现金支付。大量买卖(买楼买车买珠宝买字画)和馈赠都是纯现金方式。

很多贪官收受贿赂的钱也都在银行系统之外。实际上,没人知道这种灰钱和黑钱到底有多少。估计在国际犯罪分子眼中,这地方真是一个自由的洗钱天堂。当然,由于外汇管制,我们的这种“自由奔放”的方式并不会立即污染国际金融体系。

改革开放后,一切才慢慢地规范起来,目前,企业发工资减少现金支付,个人银行增加开户限制减少垃圾账户,已有账户分级管理,大额转账受到监控,大额取款做出标记,新的金税系统让银行和税务机构连接起来。

美国的“落后”银行系统

话说回来,美国银行系统由于历史比较长,存在路径依赖,有些方面还真不如中国的银行系统。

最明显的是,美国银行间普遍使用的个人支票系统。华人到美国,找房子,考驾照,申请SSN,银行开户是标准四件套。在你的信用卡申请下来之前,在花现金的同时,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写支票,因为,这时候支票就是你大额付款的主要手段。

中国的所有银行经营理念和管理理念不一定先进,但信息化硬件建设绝对有后发优势。美国银行之间虽然也可以电子转账,但大部分情况下都是用支票做交换。

当你去美国开户行存入一张支票,银行需要通过ACH交换机构确认对方账户上是否有钱,然后再进行真正的资金清算。即使速度再快,也是以几个工作日来衡量的。你去存一张一百美元的支票,柜台可能会和你说,这个钱要三个工作日之后到账,在此之前,可以给你一个25美元的额度应急。

万一对方账上没钱,就会出现跳票,两方都会被银行罚款。相对的中国银行间转账,基本上是6秒钟之内完成。比起美国银行,绝对是光速,而且你立刻就可以使用这笔钱。在美国,这就是梦想。

还有一个差异。在中国,你在银行储蓄账户就是一个,它直接挂钩你的身份证和手机,你也可以得到一张储蓄卡,卡号就是你的帐号。所以,储蓄账号和储蓄卡就是同一回事。而在美国,你的帐户是一串号码,它实际上是一个支票账户,你的支票本和这个账户挂钩。这个Checking账户的钱几乎没有利息(很多人都说,那个账户利率是一个无限接近于零的羞辱性数字)。

如果你需要有那么一点点年利率的储蓄账户,那就要另外开一个Saving账户,这个账户号码又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一串数字。如果你想像在中国一样,要办一张和账户关联ATM提款卡,这次你又得到了一串号码。这张卡在使用的时候,会从你的支票账户上扣钱。这张卡与支票的差异是:开支票不另外收费,使用这张储蓄卡(或者叫ATM卡),在某些时候会被另外收手续费。

自己家银行的储蓄卡还收手续费,真是逆了天了。不过你仔细观察,那张储蓄卡很可能是开户银行和VISA共同发行的,所以那个手续费(如果有的话)是被VISA收走了。

在美国银行系统之外,存在着几个专门管理卡片的机构:Visa,MasterCard,AmericanExpress这几家算是出名的。他们都是以发行各种信用卡赚钱的机构,和各个银行共同发行储蓄卡虽然只算是一个小小的副业,但是收服务费还是忘不了的。

比如你在美国为房子交财产税,用支票交款没有费用,网上付款有两块钱手续费,用储蓄卡和信用卡交款都要另外多付一笔税额百分之几的费用。又比如,你在美国加油站加油,用现金和用信用卡缴费就是两个不同的价格。

中国与此对应的发卡机构叫做银联,从名字就能看出来这是某些大银行共同创建的“银行间联合”机构。银联和银行比起来,发展的比较晚,话语权也比较弱,不论是储蓄卡还是信用卡想收点服务费都没那么容易。储蓄卡就完全和银行账户合一了,收费那是完全不可能的。

总的来说,美国的发卡机构比较强势,他们从商户那里收费,也从用户这里收年费或者透支逾期费。从商户哪里收的费用比例相当高,甚至每笔交易还收一个固定费用,所以,你如果用信用卡买一杯咖啡,基本上商户利润就会被切走一大块,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运通卡American Express的收费。我刚来美国,朋友就建议我,这个场合最好用现金付款,也算一种“懂事”吧。

中国的银联卡对商户的收费相比就比较低,这算是中国银行系统的另一个优势。在中国,几乎看不到个人支票,所以支票系统的缺点也看不到。至于中国公司支间的支票结算交易,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美国银行会倒闭

说起银行倒闭,在美国是常事,在中国绝对是新鲜事,大家都没经验,只有到了真的倒闭那一天才能见到保险公司所谓的兜底存款保险制度是否真的有用。

一般来说,银行倒闭时最简单的解决办法是让另一个银行吃掉它,原来的存款兑付义务和贷款回收权利一并转移给新的机构,储户并没有受到影响,在美国,绝大部分倒闭银行都是这种股东出局,储户不受影响的结局。

如果没人愿意买,那就彻底倒闭,储户交给保险公司,保险公司进行核保,合格账户美国最高赔25万美元(中国最高赔50万人民币),更多的存款就损失了。

美国关于企业倒闭的法律规定非常清楚,对于资产还在,就是现金流断了(无法应付挤兑)的企业适应破产法第十一章(破产保护),银行基本上就是第一种结局,储户无碍。对于资不抵债,彻底无望的企业适应第七章(破产清算),这种银行的储户就真的要启动保险公司赔付了。

任何企业都有风险,任何银行也都有风险,美国的四大银行BOA、Chase、Citibank和Wellsfargo破产概率很低,不过利息也很低。而一些社区银行或者互助银行会给出很高的利率,当然也有与之相配的破产概率。这一点,一定要在储户开户之前向储户讲清楚。在中国,由于银行破产和破产保险制度出台比较晚,很多储户都会误以为银行是国家机构,存款有国家背书,而不会仔细选择风险较低的银行。

去年,美国硅谷银行SVB就出现了流动性危机,它们把储户的存款投资于高风险标的,由于标的贬值,出现储户信任危机,大家一起挤兑,虽然资产总额高于储户所有存款,但有些资产不能变现,无法满足挤兑需求。在法治环境下:1)FDIC首先接管银行,可以按保险约定赔偿。2)由于这个银行在硅谷非常重要,和美联储商量后,决定可以全部赔偿。3)在和其他金融机构商量后,最后决定被另一家银行彻底吃掉,储户存款完全不受影响。这就是从合法最坏结果,走到合情中间结果,和合理最终结果的全过程。

对于中国的银行拥有者来说,其实也没有经历过这个悲惨的局面,各级政府大概率会以维稳为目标处理这类灾难,而不像真正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有法可依。可能会搞人工截访、搞舆论消声,甚至做出污名化储户等等奇怪的做法。

从纯粹法律角度看,银行的储户并不关心银行是否是某些诈骗行为的受害者,储户只是面对了一个倒闭的机构,作为保险公司该赔钱就赔钱,作为储户的其他损失要等到银行本身起诉诈骗者之后,看是否有可能挽回一些损失。在中国,往往让储户直接面对诈骗行为,把银行机构的风险责任转化为银行里面有坏人诈骗。尤其是中文“暴雷”这个词完全模糊了“破产”和“诈骗”。

补充一句,硅谷银行倒闭(美国媒体用了一个更准确的词Shut Down)只是现金流无法应付挤兑,如果有人承诺拿出足够的现金流应对挤兑,储户一旦有信心,就不会蜂拥提款,实际挤兑也就不会发生。银行新的接盘者反而会得到原来银行的资产(前面说过,资产远大于负债),赚取一大笔利润。这就是资本主义的竞争格局,草原上一只动物倒下,总会有分食它的动物出现。倒霉的只是银行的老股东。

况且,接盘人完全不需要真的掏真金白银应对挤兑。它只要发行一个总额能覆盖预期挤兑额度特别债券,略微许以高息,就有更多的人支持他兼并破产银行。最后,支付有限的资金成本,自己基本不出钱,就能空手套白狼,得到一个新的银行。这才是资本主义市场环境下的高级信心游戏。

中国银行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为什么美国没有移动支付

整体来看,中国银行在金融服务的深度上与美国银行有很大的差异。不过在某些方面,中国居然阴差阳错,误打误撞地走在了美国的前面。

首先是手机支付。

所谓手机支付就是在手机上通过支付宝和微信通过扫描二维码,实现快速支付和转账的操作。从美国回到中国的华人非常惊叹的三大件就是高铁、网购和扫码。这个扫码就是基于移动网络无处不在,智能手机人手一部,二维码充斥手机和商场。

在美国,由于信用卡支付已经占绝对领导地位,对后来的手机支付抢占市场形成巨大的压力,尽管也有Paypal,ApplePay,Zelle,Vermo这些新手段的出现,但发展起来绝不会像国内那样摧枯拉朽,排山倒海。说到底,还是国内的银联系统太无能了,以至于支付宝和微信财付通横行华夏。(另一个类似的例子是由于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无能,让微信取代了短信)。

结果是,在中国现在手持现金买东西居然变成了一种不便。硬币和找零这两个词对年轻人慢慢就生疏了。我们小时候的超级心算找零技巧完全没用了(当年买东西价格七块五毛六,我们会先拿一张十元,再拿出六分钱支付)。当然,依托于携带现金的小偷行业和和支付现金的假钞诈骗也自动消失了。

带来的方便是,所有支付都有据可查、有迹可循。私房钱的隐密变得更困难,甚至警察都能通过追踪嫖资支付,还原现场。个人隐私从理论上和技术上都完全消失了。如果移动支付进一步渗透,你的整个人生的金钱流动将完全透明。你不由得要问,方便换隐私到底值不值?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美国,当年推动信用卡支付时也有过了得到方便但是隐私消失的讨论。当年的信用卡只知道你去了那家店,并不知道你买了什么。如今的在移动支付的大背景下,你买的商品,甚至商品有多少折扣都一览无余。我们现在并没有法律规定,支付手段的提供者是否有权收集、分析和预测支付手段使用者的信息。

资本主义国家有两股力量在较劲,政府要透明可追踪,保证税收和反恐,舆论要自由和隐私。综合起来,隐私保护不会消失的那么快。而在中国,政府有意愿让一切交易透明话,舆论(老百姓)也在说:既然没干坏事就不怕别人看。

两股劲拧在一起,于是召唤出一个怪物:数字人民币。

这是中国银行业走在美国银行业前面的另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

数字货币对银行业的冲击

数字人民币这个新发明,它不同于现金,不同于比特币,不同于信用卡,也不同于微信支付宝,它是基于手机这类电子设备的无确定面额、可溯源、可控制、可能有漏洞的电子支付手段。

公众概念中的所谓现金,就是那种装在密码箱里的纸钞。它最大的特点是双重不可追踪性:持有者和交易路径两者都不可追踪。正因为如此,贩毒、卖军火、贿赂这些黑色或灰色的交易都很喜欢它。

所谓比特币,只是持有者不可追踪,交易路径是在全网络公开广播,人人记账。如果你能管好你的钱包,它完全满足拥有者匿名的要求。当然,如果你要把他们和法币互换,政府在那里等着你纳税呢!

所谓银行转帐(包括刷卡),这种电子支付手段是持有者和交易路径双重可追踪的。你是谁已经确定,你和谁交易也已经确定。

到了支付宝和微信,这种新型移动支付的好处是有手机就能支付,无比方便,也继承了支付宝微信后面链接的账户和信用卡的绝对方便点好处和毫无隐私坏处。

数字人民币是受支付宝微信和比特币的启发,由银行发行“无确定面额”的、可以方便地用“手机”进行“离线支付”的“电子支票”的“小额钱包”。加上这么多引号就是为了说清楚它的特点。它和支付宝微信的主要差异是支付宝和微信的付款方或者收款方设备至少一方在线联网,而数字人民币可以“双离线”。

在中国,手机不在线的情况比较罕见。所以数字货币的双方可以都离线交易的优点就显示不出来,因此,十多年来它一直被先入为主的微信支付宝压制。如果坚持支持双离线交易,那就比微信支付宝方便了,但是在技术上就存在着“胎里带来的”所谓“双花”风险。也就是一女二嫁或一女十嫁的风险。

在离线的情况下,数字钱包里存上1000块钱,把它花掉,这时你的银行账户因为离线所以不知道这笔交易,当手机恢复出厂设置之后,钱就又回来了。虽然最终会银行会通过黑名单抓到你,但抓到你之前你可以把这个离线花钱、恢复出厂设置、重装软件的三部曲操作重复了100次,那银行就损失大了。

原来每张纸币上有唯一编号,由国家信用和法律来支持。数字货币是在花出去那一刹那,才产生了唯一的货币编号供双方记账。

去年的新闻说,某些城市数字人民币从公务员“全额工资”开始使用,这是数字人民币十多年来一直不温不火的进展过程中,第一个听上去靠谱而且奇妙的玩法。这次先在公务员体系内推广数字钱包一举解决了这个“双花”难题。我们不在手机上做技术文章,而在手机持有者上做管理文章,体制内公务员可以秋后算账,他们不敢“双花”。

公务员收入全部数字货币话之后带来了一个奇妙的附加好处。理论上,公务员花的每一笔钱都应该与现实收入有关,过去有一个面向公务员的罪名叫做“非法所得”,如果解释不清楚你家里保险柜里的现金是哪里来的。现在可以再发明一个延伸的新罪名:“非法所持”,你家里的买的任何一件摆设都应该说清楚是哪笔数字人民币买的。

数字人民币管控了货币的最后一公里。对普通人来说,最大的问题是隐私消失,货币持有和货币交易都变成完全透明的的事情,虽然普通人不会干走私、贩毒、洗钱的事情,但是等于大家都为这些犯罪陪绑了。尤其支付的同时,一旦和你的购物小票绑定,你每年喝几罐啤酒,吃几次烤串,去几次桑拿,和谁幽会,就完全公开了。

最可怕的是以下的情况。未来你钱包里的数字人民币是可以打上各种标签的。如果

打上类别标签,那就买粮的钱不能买肉;

打上时间标签,货币就可以像促销券一样带有效期;

打上地域标签,甲地钱到乙地不能花;

打上激活标签,你就必须打疫苗才能花钱;

打上封锁标签,你就不能转账给特定人;

打上注销标签,你的财产就消失了。

你可能会问,这还是钱吗?这不就是五十年前的管制票据(布票,粮票,油票,糖票,自行车票)吗?

下一步的前景是什么?

2016年,印度搞了一个惊世骇俗的废钞令。500和1000的大钞必须在指定期间换成新钞,过期作废,超过额度的兑换要说清楚来源,就是印度的一个绝招,强行把银行外的灰钱和黑钱逼入银行。当然,在印度这个操作造成了很长时间的混乱。

总结下来,当时印度电子支付和数字货币不够发达,新钞不足,强行换新钞没有平行保障方案。如果数字货币的支付和交易已经成熟,可以把旧钞纸币强行“单向”换成数字货币,并不耽误你使用,如果你需要纸钞,数字货币还可以“单向”受控换成新钞。

过渡时间一到,旧钞作废。保险柜和墙壁里边的旧钞就清零了,有主人的进入银行,没主人的变成古董。“金融可控”的老大哥时代到来了。黑钱,灰钱,白钱一律变成全过程透明的“红钱”。

这就是“数字人民币”的另一个妙用。

By 云中月

VC行业史无前例的大洗牌

今年,VC的日子都不好过。某种程度来说,可能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严峻的一年。数据就不用说了,整体行业今年的萎缩还是相当厉害的。我比较坚定地认为,VC正在经历一场创投史上少有的,中长周期的大出清/大洗牌,而疫情三年,尤其是最近两年,只是这场大戏拉开序幕的起点。

01 VC正在迎来一次史无前例的大出清

为何这样说,因为VC行业基础的影响变量发生了本质的剧变,这些剧变,会让很多既有的VC打法不再奏效。
如,整体经济增速下滑,找到一个可以系统化布局某一个赛道的机会会越来越难。对于VC机构,进行赛道型布局,其实是管理难度相对比较低的一种做法。赛道型布局奏效,有几个前提:1、首先要有大趋势清晰的,体量很大的赛道存在,且不止一个;2、要有足够的赛道发展斜率,行业发展最终会收敛成几家,这样才能用一个成功项目去覆盖足够多的失败;3、VC机构本身要有很大的资金体量和品牌基础,这样才能够用高薪挖来“常春藤”、“清北复交”的聪明投手,并且能够连续出击提高胜率。这些其实在当今创业市场显然都不存在了,只不过不少机构还在延续着这个惯性。
再比如,当单一项目稀释后能赚个20倍,就不错了的时候,一个VC公司的决策模式就必须发生变化。比如就得降低失败概率,不能光指望100倍的项目来覆盖全部。这样往常一两个投委比较集中,通过通用的逻辑来进行决策,不那么深刻了解行业规律的决策机制就会出问题。要么就得有很强的专业属性聚焦一两个赛道,来确保决策的有效性;要么就得有个比较好的决策小组这样的联合决策机制,来适应几个方向的布局。其实在国内,覆盖几个方向的VC机构,很少有能够做好小范围的集体决策的,很多机构决策成本一上来,就分拆成行业基金,而每一个行业基金,如果又比不上专业做一个方向的VC机构的话,就会缺乏比较优势。
再比如,国资会彻底改变市场的权重和玩法。国资VC毫无疑问会成为未来5-10年VC市场最重要的玩家之一,这个趋势是不可逆的。为何?因为未来20年,科技创新一定是中国创投的核心投资主题。而科技创新的来源是什么呢?研发创新的本质规律,就是需要大量的、长期的资金的投入,因此很多都是来自于军工、高校、院所。而东亚的文化整体而言,先天鼓励集体主义,和西方文化更鼓励个人主义,由此带来更多的自下而上的创新不同,在这个背景下,解决高精尖问题,注定大部分是由国家队,或者说国家资源向市场外溢来完成的。而这个情况,就注定国资占据整体性优势,更加切合中国的VC主题能力的源头,扮演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此外,资金结构的变化,就不用多说了。在国际政治的背景下,又要投资核心技术的主题,美元基金在中国整体边缘化是大概率的(可能投资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另说)。
等等等等……VC行业,遇到了中国自VC从无到有之后,最大的一次变局。

做几点对未来5-10年中国VC格局的几点猜想:
1、国资会扮演重要的角色;
2、目前成熟的,比较成体量的基金会进行激烈的内部厮杀,留存少数一批选手;市场化平台型基金会和国资基金进行激烈的能力竞争;
3、美元基金相对边缘化;
4、长尾基金大量僵尸化,VC数量会大幅度减少,VC创业门槛会持续加高;
5、会出现一批特色的,各自用不同打法生存下来的特色基金,规模不一定小,但是必须在同一打法中,排到上游,才有空间。

02 VC进入了战略考验战

战略对于VC到底重要么?我坚定认为答案是极其重要的。
有的业内人认为,想那么多干嘛,坚守行业专业性就是了。这种想法本身没错,我相信,未来的VC,如果没有专业追求,压根就不在牌桌上。但是专业性能够持续积累是需要大量的基础前提条件的。就类似于大家都熟悉的车企,研发人员谁不想专业,但是专业是需要钱的。如果公司没有销售规模,没有毛利率水平,就没有足够的钱来招足够多的人来做研发。而这个又是取决于可能公司3-5年前的战略的。对于VC机构,其实逻辑是类似的。
行业有大量低垂果实的时候,战略好不好,区别还不那么显著;但是当VC全行业进入Hard模式后,战略就会变得重要了。在VC,首先是要去找好生态位。现在,国内的VC,实质上很少在通过生态位在划分大家。更多的是按照资金属性划分为比如国资、美元、家办;或者按照行业属性来划分为投医疗的基金、投硬科技的基金、投消费的基金等。而这个不是本质,未来划分生态位的,是一个VC生存的底层逻辑,形成同一个打法下,有比较优势的底层逻辑。
先说一个判断:有生态位意识的VC,会先行一步;找准了生态位,并且有战略定力的VC,会有更大概率赢得同一生态位之战;战略漂移的,会被出清。
比如,国资先天就有资源有钱,就有更多可以本地协同,调动资源的抓手。如果一个市场化的VC,并没有坚定的定位成服务国资的VC,而只是因为不好募资,跟着国资的打法套路跑,那么就很难干出啥大成果来。比如,如果追求单纯的财务收益的VC,没有击穿某种能力和资源瓶颈,干着干着又动作变形,那么也会有问题。再比如,如果一个金融背景的VC,硬是要聚焦一个产业链上下游深度耦合的产业,可能在pk这种赛道的cvc方面,就会有更大的风险。
VC毕竟还是一个企业,我是谁,我要到哪去,这个命题,VC和所有其他创业公司一样,都是根本命题。
有的人可能会说,没有办法,我要活,现在市场不好,我必须怎么怎么样。这个其实没错,但是从市场整体而言,市场是不会管单个VC死活的。所有的生态位,都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但是一定要想明白自己在哪。既要、又要、还要,一定会出问题的。正如一个汽车品牌,不能自己又定位高端又定位大众,一会定位科技感,一会定位“家”。和所有的企业一样,一旦VC锚定了某种生态位,构建的能力和体系,是很难让自己回头的。比如一个VC,一旦定位为服务国资,那么就注定和定位追求绝对的回报率,长出不一样的物种。大平台基金形成的组织逻辑,也一定和CVC不一样。一会这一会那,一个VC就会成为一个四不像,每一种方向上,都缺乏绝对的竞争力。
VC的生态位,从混沌到清晰,考验VC机构掌舵人的战略判断能力、选择能力,和战略坚守的定力。要看清自己的生态位,做到最好,才能够安全地活下来。
比如,如果做CVC,就应该在一个产业周期区间内,充分利用好产业资源,做好服务,做好资源的充分变现,不一定要刻意克制规模。比如国资,就要充分响应国家战略和地方政策,不必然要试图像市场化VC那样积累所谓追求纯财务收益的能力。国资体系是庞大的,科研院所系、地方政府系、产业央企系、部委系、银行系,这些国资所追求的底层目标都是不同的、非标的。比如如果是Solo VC,就不要试图盲目扩大规模,扩大队伍,吃透一亩三分地。再比如,大平台VC的竞争,会是非常艰辛的一场战。因为大平台VC的底层逻辑就不是吃绝对收益的,而是要形成综合能力的最优解,这样就需要品牌建设,战略投资,生态构建,等一系列的体系建设,谁能够在这些建设方面,实现更好的协同效应,就会有更强的竞争力。平台VC之间,能力更强的,会PK掉能力不足的,此外,未来,市场化平台VC一定和平台国资VC竞争会加大,因为他们的生态位有重叠,这也是我相信,一定会有一部分主流平台VC会更加拥抱国资的原因,打不过就被招安。如果是追求绝对财务收益的VC,就要明白,一个追求绝对收益的VC模型是啥样的,倒推来建设自己的能力。部分吃透一个产业方向的VC,就要思考是否要往PE,甚至二级去延展。等等……


03 未来追求财务收益的市场化VC,和现在的模式会不一样
风险投资,本质还是一种形式,确定自己的目标,才是最重要的。比如可能CVC的目标就是服务主业,可能银行VC的目标就是支持主体业务,再比如可能政府VC的目标是招商引资产业链生态搭搭建。说创造绝对的财务收益不是自己的第一目标,其实对于VC,一点也不丢人。最怕就是既要又要还要的,反而可能奇奇怪怪的。
那讨论到追求绝对财务收益的一部分VC,可能也会有一批用新的打法和组织形态做的机构出来。当然,VC这种生意,必然还是百花齐放的,因此也必然不只是一种模子的。这儿只做一些推演假设。我觉得,其实中国的VC,整体上还是通过归纳法,按照经验主义生长出来的一批企业;但我也相信,未来注定会有一部分VC是按照演绎法生长出来的,先抽象出目标和路径,再不断走过去。因为在其他的创业领域,也是归纳方和演绎法并存的一个特点。
首先,我觉得VC是要具备公司级别能力的。所谓公司级别的能力,就是要有战略、管理、组织等方面的意识。就比如上文提到的生态位选择,和定力。包括信息搜集,战略投资等方面。但是,另一方面,VC太非标了,非常依赖于个人且个人的精力边界是有限的,完全去照搬公司制的运作模式,比如极致的内部赛马,KPI考核,是会形成大量的看不见的内部成本的。所谓“精英内耗”通常是VC发展路上的魔咒。未来哪怕成规模的VC,都应该在公司制运作和具有东方色彩的“戏班”、“作坊”之间,找到平衡。在东方强调中庸、内敛、自省、灰度、协同的文化,和西方文化中讲究竞争、效率、丛林法则的部分,找到平衡。
很多行业,当发展归于稳态的时候,最终能够跑出来的企业,通常是遵循了这个行业的基础的、最本质的、最单纯的特质和规律的。
VC机构本质也是公司,VC投资本质也是长周期投资,回归常识,如果财务型VC长期能够形成稳定的、良好的业绩,把这个作为唯一目标,需要具备哪些特点呢?


第一,就是规模得克制,需要和真正的投资能力相互匹配。在国内目前的VC市场,对于大部分基金而言,15亿以上的管理规模,业绩就会出现明显的下滑。当然,5亿规模做5倍DPI,和30亿规模做2倍DPI,其实不完全在一个生态位上,也不一定30亿规模,对团队而言才能获取更大的收益,完全有可能5亿中3-4亿是自有资金的这种模式。当然,如果只能有信心投好5亿,但是因为生存压力,或者由于募资能力比较强,募到了30亿,其实就不在追求财务收益的这条路上了。
第二,基金规模可以缩小。经济是有周期的,二级基金也是一样,往往牛市募资最多,业绩最烂。VC也是如此,伴随最佳的开枪节点,往往特别火热的时候,规模其实做很大,是比较危险的,但是往往火热的时候比较容易募资。规模只能大,不能小,其实是根植在很多VC内生逻辑的。尤其比较大体量的,人数多的VC,因为如果规模缩小,管理费减少,可能伴随投手的流失,这个会恶化业绩,走入负向循环。这是按照公司制的方式运作的VC,内生性的一个特征。
第三,得有控制投资节奏的自由。其实这个也是和上述两点匹配的。大家都奉为股神的巴菲特,也不是要开非常多的枪的。投资压力,要把钱给花出去的压力这个事情,本身就是和业绩追求矛盾的。要追求业绩的话,最好是有“不投资的自由的”。但是,在KPI驱动下,在超过驾驭能力的资金,和3-4年的投资期的限制下,很多人是有巨大的“投资压力”的。而且很容易发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没有敬畏感的投资人,反而出手更多。
第四,在大方向稳定的前提下,优秀项目一定是散点发生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尤其经济整体增速下降,单一大趋势不那么强的时候,不太可能一个赛道出批量的好企业的。很多时候,可能一段时间繁荣,两三年后,周期向下,很多就会死。跨境、元宇宙、半导体、消费品,不断在印证这一点。按照热点,批量投资项目,在中国会是非常危险的事情。现在,很多VC的投资逻辑,依然是先赛道,再是选按照表面的证据找前三名来投资。其实创投历史已经反复证明,这是有局限性的。很多跑出来的,不是第一批注册的企业,很多最终跑出来的,有的靠技术,有的靠销售,有的靠特定资源。加上好的企业,不必然对一个VC就有交易机会,完全按照赛道来投资覆盖,胜率会出问题。
第五,得有很厉害的几个不完全相关的方向的人才长期聚在一起,来应对周期风险。每个产业方向,都是有产业周期的,对于财务VC,聚焦短期有好处,长期看的话,多几个方向能力都不错,其实可以抵抗周期性的风险,也是一种比较好的活法。

上述几点想做到,是非常非常难的。我们看看,至少需要哪些前提,才能做到VC“自由追求绝对财务收益”。
首先,这个VC是要有非常清晰的自我定位。我是谁,我要到哪,这些命题,其实对VC里面的人非常重要。这批人的诉求,和这个定位越吻合,越在大变局中,能够形成独特的稀缺性。真正说自己要追求财务收益,其实在当前背景下,并不容易,那么这个时候,做什么取舍,能否放弃一些机会和资金后,能否放弃后还能活着甚至发展,其实就变得很重要。稀缺性,清晰的标签,是所有企业的长期竞争力。
其次,比如要做到规模克制,管理费就一定有限。给业务骨干的base一定在行业内没有竞争力。基金从激励机制,是一定要向着跟投、从carry中倾斜的。但是问题是这个周期很长,那么这就需要团队的成员,没有短期的生活压力,或者至少压力不太大。而且基金要真能收到carry,其实需要团队都很强的,否则单个人的业绩也会被稀释。这也会要求VC,需要稳健地吸引和凝聚一批牛的人才。另一方面,这种人才注定是有限的。因此,人数也必须是克制的,所有人都是精挑细选的。
再次,要做到“有不投资的自由”,这个对VC的管理模式,是一个重大的颠覆。很多Solo基金,是这方面能做到的,因为就一个老大,管理周边的资金,不能给自己的铁杆LP亏钱,因此就非常克制。但是对于稍微上规模的VC,能否还能做到,其实是要回答一个命题,是能否把这些Solo基金的老大的这样的类似角色,聚集到一起的。很多业内的人,对此极其悲观,认为不可能。我承认这个很难,但是我并不认为这个一定不可能。关键是文化方面,能否让大家彼此认同,极其追求底层的一致性,而非只是关注“产业背景”、“投资能力投资业绩”这些表象的东西。此外还需要这个团队都比较有灰度意识,愿意去配合,去妥协。因为几个核心一起,毕竟不能完全都按照自己的来。让渡一部分自由,其实可能换回来的,也正是跨越产业周期风险的解决路径。很多细节的东西,设置都需要支撑上述目标,在此不展开。还有,就是大家能否从这个组织上获取比自己单打独斗更好的资源。这样就需要协同,需要配合,需要有格局愿意把核心资源分享出去,真正从内心愿意去帮助别人。从公司层面,需要公司有一些整体赋能大家的抓手,这些很多是要精心呵护的,把不符合这样的人给淘汰出去。并不容易,但是一旦做成,就会非常有力量和后劲。


从投资的分布看,客观说,一个成熟的厉害投手,一年能找到几个估值低、团队好、后劲强的企业呢?我比较悲观的认为不超过1-2个。那么一个VC公司,能够一年投多少内部都信赖的高质量新增项目,这个整体数量,就是这个机构真正的“核心投手”的人数*1.5左右。而一个VC公司,能够凑齐5-8个,就已经非常难了。很多基金业绩不好的原因就自然而然出来了。现在很多VC投手,看似投了很多企业,但是很难说是优秀和成熟的。一方面,很难真正理解行业,只是了解了更多的信息;另一方面,尤其投比如BC轮,企业的战略、人员管理、销售管理、研发管理,这些证据是啥,怎么看,有几个在所谓现在主流的datapack里面?其实绝大多数VC投手,是没有办法去解读的,解读的还是过去的数据。这样就注定降低成功率。方方面面条件大多能看懂,还能找到相应的企业,也注定是有一定的大方向下的离散分布特征的。
如果是精准的狙击,通常就需要和被投企业走的比较近,这对VC内部,能否拉通投资、投后、募资,这方面的组织设置,激励设置,就比较重要。否则好不容易碰到一个好的企业,其综合的价值,就是不能很好地去发挥的。
如果要能够同时驾驭比如3个方向,去规避产业链波动的风险,就需要这几个方向都比较厉害的合伙人,能够长期熟悉彼此的风格,相互信赖,也大体了解彼此行业的基本特征,才能够带有灰度的联合决策,这也非常不容易。
其实,市场上是有很多很精品的VC活得非常好的,生存能力也很强。这些基金里面的核心1-2个合伙人,就是标准的不靠管理费活的。未来想做一定规模起来的VC,要回答的命题,就是如何挑选价值观一致的这样的合伙人,能够把多少这样的合伙人聚一起;多聚一个,可能单支基金多个3-5亿就依然能很强的业绩能力;并且势能也会上一个大台阶。这个问题我认为是逃避不了的。如果逃避,用其他的方式“简化代替”,比如上层规定赛道找专门背景的VP来投,所有试图绕开这些问题的基金,都解决不了规模起来之后的绝对业绩保持问题,早晚面对

不必悲观,大变局、大考验、大机会

所以我觉得,其实按照上述的逻辑看,大变局的背景下,在VC市场,其实很多地方生态位是存在空白的。这也意味着,大变局下,其实是有着很多机会的,这也是我们自己团队正在探索和实践中的东西。我们也希望在这个过程,找到更多的同心人、同路人、合作伙伴。
2000-2005年,中国VC从无到有,其实有一批VC,在看到了系统化的机会之后,抱团去迎接了这个时代的到来,获取了巨大的成功。二十年后,我们坚信,会有一批同样有眼光、有前瞻性、有定力的VC掌舵人,会在把基础命题思考明白,找到自己生态位后,找到一批同行者,把二十年前的抱团,换个背景重新做一遍。这个考验智慧和格局。而无论是谁,包括找准了生态位的LP,当大家闯出来后,会让中国的VC市场,在未来10年后,上升一个大台阶。

By HaoHao

为什么我不再做VC了

时势造英雄,美元基金过去20年确实创造了无数的传奇和辉煌。

中国的第一笔美元风投是IDG资本的熊晓鸽在美国IDG集团拉回来的2000万美元。1992年熊晓鸽和周全回国创办了中国的第一家风投公司。前5年有啥看啥,什么传统行业都看。直到2000年,和李泽楷共同投资了腾讯的第一轮,220万美元20%。(阿里的第一轮融资发生在1999年,高盛等500万美元40%。百度是2000年,120万美金。)在中国风险投资不成熟的早期拓荒阶段,美元不但承担了拉外币投资的作用,而且由于美元LP看过历史,能够承受更长的周期,所以中国早期的优秀互联公司几乎全靠美元输血,当然最后也带来了非常丰厚的回报。南非Naspers集团当年投的腾讯那一笔3500万美元,减持后现在还值1200亿美元,抵得上整个国家1/3年的GDP(主要是外部环境加上减持让tx跌跌不休,不然之前是抵半年的……)。此后的20年,2000-2020年间基本都是美元资本和中国互联网的蜜月期。互联网渗透率不断提升,改造不同行业,随之带来了巨大的财富集聚效应,也伴生了美元投资的高收益和金融/互联网行业的高收入。当RMB基金投资人苦哈哈地在矿山,养殖场,厂区,产业园区,田间地头穿梭时,美元基金打开对标硅谷和纳斯达克的上帝视角,在五星级酒店行政酒廊,喝着咖啡一句话10个词带5个英文聊项目,站在PE/VC行业鄙视链金字塔顶端,俯视众生。

  • 如果你是2005-2011年入行,一直呆到现在,那你估计已经是投资圈举足轻重的大佬,或者财富自由退休了。
  • 如果你是2011-2017年入行,运气好的话,现在基本也已经是手握几个百亿美金和独角兽项目,年薪7-8位数,在各基金做合伙人/MD了。
  • 但如果你是2017-2020年入行,那现在更有可能是投过几个项目,有好有坏,在不同风口行业之间流离失所,然后时刻被裁员失业的痛苦和焦虑笼罩……

为什么会这样呢?让我们用后视镜的方式倒回去看这两年发生了什么。

美元基金是怎么一步步凉掉的?

如果我们看整体数据,一级市场每年募资额里外币占比其实在6%~18%之间浮动,RMB始终占大头。但是之前在声量上,美元要高调很多。

Image

因为疫情后美国放水导致的估值泡沫,20-21年其实一级市场非常忙碌,头部基金也趁机募了不少钱,大家都沉醉于数字带来的虚假繁荣里。但是这个情况,从2021年开始,迅速地改变了。看下面的图,2017-22国内VC按季度的投资事件数量,周期性显示得更明显。一般媒体披露会比实际情况有延迟,所以其实在2021年下半年投资事件就开始断崖式下滑了。

Image

发生了哪些事呢?

  • 2021年持续一整年的互联网反垄断,4月阿里罚了182亿。6月,累计融资超过200亿美金的滴滴,上市3天即被叫停,下架。10月,美团被罚34亿。
  • 2021年7月教育双减新规出台,一瞬间毁灭了美元基金布局的重要赛道。一开始大家还心存幻想,后来发现,不管你是千亿上市公司还是百亿独角兽,说没就没,到现在除了新东方靠直播电商翻身,其他公司还在深陷全球投资者的集体诉讼中。
  • 2021年7月还出台了一个重要新规,就是《网络安全审查》,100万用户个人信息赴国外上市必须审查。加上一直以来的审计底稿争议,中概的退出通路卡出了。
  • 2022年3月,美联储开启加息周期。

随着加息,俄乌战争,上海封城,中美脱钩这四座大山压下来,股市首当其冲,从2021年11月掉头下来就再也没回去过。二级市场的对标公司跌下来,叠加前两年市场好的泡沫,对一级市场的公司估值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因为未上市公司的估值没法降,最多平)。无论谁推项目,IC都会问这么一个问题:“这个项目对标的xx上市公司,PS估值现在才2倍。你这个还没利润,就要30倍,那我为什么不去买xx的股票?好歹还有流动性。”

整个投资热情迅速地冷却了,美元PE直接凉透,因为到挂更严重。VC如果投科技方向早期牛人,至少没历史包袱,手上还有钱还可以继续尝试,但是整个态度也审慎很多,估值也卡的很严。2022年很多美元基金的实际新投资项目可能都在10以内,要知道,高峰的时候可能年投资数量是70-150之间。

Image

(这里说下降38%,但是一线从业者的体感是,光看美元下降90%)前几天还出了个新闻,拜登计划行政命令限制美企对中国芯片,AI,量子计算领域的投资,包含间接通过私募股权或者合资,技术转让等各种形式。虽然每次都说”下个月开始”,但是这就像悬在头顶的达摩克斯之剑,谁知道它什么时候掉下来呢?

Image

所以,总结一下,为什么说美元凉了,因为我们常说基金的4个最重要的环节:募投管退。21-22年全出了问题。


1. 募资端。

  •  美元加息回流,战争避险情绪,投入风险资产的资金减少。
  • 由于滴滴审查,瑞幸,中概股退市等事件影响,LP对中国资产的信心不足。
  • 投资热点转移到东南亚和拉美等地。


2. 投资端。

  • 投资热点青黄不接(现在AI来了,你永远不用担心一级市场没有热点),当时热炒的元宇宙和ARVR还没有到成熟期,web3国内做不了。数据/安全/芯片半导体/能源等重要领域,美元想投都投不进去。
  • 一二级估值倒挂严重。(逐渐修复中)


3. 退出端。

  • 中概赴美上市政策影响退出受阻。从那之后就没有举足轻重的公司在美上市了,都是小鱼小虾或者神秘力量公司。(为什么不说管,因为没啥好管)

这也宣告了从2011年开始就有的大家熟知的,美元抱团击鼓传花模式投资模式的破产:

  • 1⃣️找个牛人,攒局
  • 2⃣️天使到B轮,几家头部美元抱团抬估值
  • 3⃣️烧钱补贴,做数据
  • 4⃣️合并,市占率绝对领先
  • 5⃣️讲故事,赴美上市敲钟

在这个速成的循环里,如果真是好公司,人人受益,皆大欢喜。
一旦循环被打破,带来的恶果需要足够的时间(韭菜失去记忆到底需要几秒?)才能恢复。很多在好时候入行的朋友,现在才恍然大悟,原来”募投管退”最重要的是”退”,账面的增长没用,只有到手里的才是真的。机构的OKR变成不是你今年做了几个研究,投了几个项目,而是你个人的退出帮公司和LP赚了多少钱。其实本来就应该这样,但是泡沫时期你总会认为明天永远比今天更好。

另一方面,美元和RMB基金原本的投资方向是泾渭分明的,现在逐步在融合,因为大家都清楚地认识到了一个道理:在中国做投资,必须跟着政策走。(RMB基金:这个我熟!)头部美元其实之前都有RMB基金,甚至现在RMB的团队配置人数远超美元。没有RMB的,要么全跑海外去,要么人裁光,彻底躺平了。本来想着,答案在新闻联播那我照抄还不行吗?(IPO红绿灯还记得吗,跟我背:半导体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制造数字经济,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新材料合成生物高端医疗器械……

可以,但是这个转向和适应的难度,也远远超出预期。1. 投资团队需要大换血。GP已经坐上那个位置了,换不了。GP们想:虽然我看不懂,但是下面得找一群讲得明白的人啊。所以裁员换人是必须的。于是乎大佬纷纷发出朋友圈英雄帖,招理工科博士,从RMB基金挖人。AI目前还不能让投资人失业,但是热点和周期切换可以。

别担心,失业了可以来我们退役投资群聊聊天)

2. 募资端。美元的LP专业度高,风险偏好高,钱多事少离得远,除了开大会,平时基本不用操心。RMB完全不同,各方诉求都不一样,而且国资的比例日益加大。政府要产业落地,”返投要到位,产能要落地,税收要跟上”,各种大小领导还要服务到位。上市公司要战略合作,母基金要收益要合投,高净值个人回报敏感事还超多……(IR:我好累)对风险的容忍度也超低,毕竟涉及国有资产。很多国资的基金话语权甚至不在总经理那。这让一言堂,习惯博赔率的美元基金难以适应。想从美元转RMB基金的打工人,基本上也很难适应薪资和汇报机制,工作环境的落差,当惯了甲方的人怎么适应乙方的生存之道呢?但是波美元的卷王过来,RMB基金也很痛苦啊。本来统共不到10个亿市场规模的细分赛道,吭哧吭哧好不容易找到个项目,谈了2个月,对接了一堆资源,估值从12亿压到10亿。披着RMB基金外衣的美元狼冲进来,估值马上涨到15亿,还马上打钱。我找谁说理去?
以上说的,都是现象。现实情况就是这样,哀嚎一片。从业者都在一边卷,一边觉得行业完蛋了。虽然现在还有钱,可能手上这支投完就没有下支了。但是谁又知道呢?也许我们现在在周期的底部,等到美元降息周期一开始,股价开始上涨,国内AI终于有能打的产品,可能新一波的泡沫又开始酝酿。因为一级没有做空机制,保持乐观才能做一级。等悲观者都被洗出去了,乐观的新入行年轻人是没有过去的记忆的。

珍惜经历过周期的GP和创始人吧,他们会决定(一部分)未来潮水的走向。我为什么写文,因为我也是长期乐观党,想自己记录周期中的思考,希望被打脸,希望中国的创业投资可以继续发展,这是创新力的源泉。不同币种不同风险偏好的资金都可以找到适合的项目,早期创始人在融资时也能有更合理和健康的融资环境。2023年以来,宏观环境也在好转,疫情基本过去,抓经济成为重点,AI又让科技圈兴奋了起来,似乎又重现往日美元的荣光。希望这不是回光返照。

为什么我不做VC了

本来职业选择是一个很个人的事,因为也有一些朋友在问,所以想着干脆写篇文章,一劳永逸,下次直接转发就得了。防杠申明,个人经验仅供参考。

取这个标题是为了Echo一下我的朋友曲凯老师在2016年写的一篇同名文章(公号42章经可看),当时也引起了圈内的很大讨论。虽然他现在常拖更,但确实是出走创投圈说人话的先驱者。

不知道有多少人还记得2016年?居然已经是7年前了。

那一年,刚好是总理喊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口号的2014-15年之后,资本市场在前两年的过热中,迎来了第一次的“资本寒冬”。

当时我还是一个在VC门口徘徊的新人,很多前辈已经悲观地留下了一句“红利期已经结束了”,离开了这个行业。今天回过来看,这个寒冬只能称得上是早秋的一阵寒流。

那一年发生了很多会在今天深刻影响我们生活的事情:

  1. 宇宙的中心,字节跳动成立了,而快手在前一年成立。(SIG和晨兴资本多年后迎来巨大回报
  2. B站估值刚到10亿美金。(还记得当年的小破站吗?)
  3. 拼多多的前身拼好货在2015年成立。(高榕资本凭借在PDD上的屡次加码一举封神)。
  4. 共享经济是那一年的当红炸子鸡,与快的合并后的滴滴垄断了打车市场,新的热点以单车为首,后续还有一系列的充电宝,按摩机,娃娃机,KTV,无人货架在路上。(一个除了出行其他被全面证伪的赛道)
  5. 在线教育行业很热,VIPKID在那年融了红杉,云锋的1亿美金,估值破百亿。(教育行业的结局大家都知道了,而vipkid这家公司的融资信息也停留在2019年,最新的新闻都是财产冻结和强制执行)
  6. 比特币在那一年翻了一倍,达到了860美金。(刚看了下,今天比特币的价格是$22106,翻了25.7倍,堪称最强投资……)
  7. 消费升级和品牌投资逐渐爆发,喜茶在那一年拿到了IDG和何伯权1亿rmb的A轮投资。(消费投资真正爆发在2018-19年,但其实更大的机会在pdd的消费降级)
  8. 人工智能因为阿尔法狗引爆,商汤在那年融了1亿美金,虚拟助理成为投资热点。(今天看看是不是历史惊人地相似?……)

所以啊,年纪越大,经历越多,你就越敬畏历史,敬畏周期。会知道个人的成就得失只是历史浪潮中的一个小水花,没啥了不起的。

回看曲老师当年那篇文章,他想表达的其实就是如下观点:

  • 投资热点从工具,电商,到O2O,B2B,到消费升级,文娱,互联网“元素”含量逐渐减弱,出现独角兽的几率大大减少了,风险投资的回报降低。
  • 与此同时,年轻的VC从业者增多,大家比拼的不是判断,而是soucing找项目的能力。所以年轻的VC迅速的internal FA化,而FA房产中介化。不能很好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也难以积累真正优质的人脉。
  • 在市场处于交替期时,继续做VC会让自己的学习曲线变缓。也许在这个时候转身回到行业内做点实事会是更好的选择。

而这些,与今天我们面临的情景有很多相似之处。

相似之处是,由于国际形势和其他不可说的各种因素,风险投资的范式大幅转向。消费和软件哑火,AI和VR/AR处境尴尬,投硬科技的回报率相比之前更加大大减少,投资进入需要追求高胜率,低赔率的阶段。而之前的VC投互联网逻辑是追求高赔率,低胜率,两者逻辑完全不同。

投资逻辑变了,赛道变了,对思维模式,人才结构的要求自然也需要转向。

上面说的其实从业者也清楚,在我写东西的这段时间,有很多同行跟我表达过同样的焦虑。回看很多过去的信息,其实这种焦虑始终存在,只不过年景不好的时候,声量大点,好的时候说的人少点,而已。

其实VC行业的问题在当年就已经被充分讨论过了。

  • 一,人的能力圈是有限的,所以成得看命。命是什么?就是既赌对细分行业,还要赶上周期的成长前期,还得找到最牛的那2-3个项目。(现在刚进入烈火烹油的热门行业做投资的朋友是不是背脊一凉)。
  • 二,VC的交易频次很低,反馈周期很长,行业竞争很激烈。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自我怀疑,得不到正反馈的过程非常熬人。
  • 三,收入没有想象高。反正我互联网的朋友们看了我写的前几篇关于收入的,给我的反馈是:就这?

作为个体,你无法选择你的出生时间,这决定了你所处的时代。能做的只有坚守。追风是没有意义的,要守到你专注的领域风来的那一天。

前面说了一大堆,说回自己身上。为什么离开VC,其实说到底就是5个字:混不下去了……哈哈哈哈哈。

机构有调整,现在的热点方向和我的兴趣及能力圈也完全不同,硬看挺痛苦的。当然个人业绩也不够好啦,毕竟这是个真金白银看回报的行业。大家都是混口饭吃,没必要上升到行业原罪。

但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之后,主动选择不再继续找VC的工作也确实有个人的几点考虑:

  • 当前市场行情下,我个人的能力模块和热门行业需求匹配度比较低。我自己招过人,也帮其他portfolio招过人,了解HR的想法。我也并不想欠朋友人情。
  • 在休息和思考未来之路的过程中,我对自己的了解逐渐加深了。作为一个水瓶座的INTP型人格,高薪诚可贵,自由价更高。有趣是对一个人的最高褒奖,体验和创造才是生而为人这几十年最好的礼物。
  • 想想之所以当年非常努力要进入这个行业,也是觉得学习商业以及优秀的创业者打交道有意思,而不是为了赚钱过人上人的生活。所以我没那么“势利”(非贬义),其实也会导致交易的效率不够高。其实更直接渴望财富的人更加适合这个行业。
  • 因为在行业呆的时间久,也逐渐对投资人这个光鲜的职业祛魅了。作为创业看客的学习已经到了瓶颈,想突破只能换一条路。与此同时,市场上虽然VC投资的大平台机会减少了,作为小个体公司的机会窗口却一直在不断涌现。
  • 最后,很奇怪地,我有一种莫名的自信,觉得自己做点事回报也不会差,而且能获得更多的新的经验和价值。家人支持,之前的积累也足够让我去做一些尝试。很多新想法不断涌现,甚至有点后悔为什么不早一点。不过人就是这样,要把你扔到水里,才会学会游泳。

写东西自我袒露心声,也是我突破舒适圈的一种方式。意外的还得到了一些回音,挺开心的。

写到这里,我想应该找曲老师作为先驱者给我评论一下,当时那篇引起了一些争议,我跟他说,如果对这个话题没啥表达欲了,不评论也没关系。

但是他说:不!我要帮你,我现在写。(感恩的心❤️)

过了一会,他回复:

“有的人把工作只当做一份工作,有的人把工作当做一份事业。而对于一份事业来说,其实在不在机构,Title 是不是 VC 可能也没有那么重要。所以,当我离开 VC 后,反而有了更多的视角和成长,也更加发现了自己对于一级市场的热爱,创业是一种投资、VC 也是一种投资、选择去哪里打工同样也是一种投资,自己选择在什么地方花时间,最终获得选择的自由,就是一种最高回报的投资。”

我秒回:“不能再多认同了!”

就是如此。

By 佩妮

银行为什么会破产

2023年3月,硅谷银行(SVB), Silvergate银行,Signature银行相继破产。美国第一共和银行(FRC)也无法正常取款,之后虽然接受了提款指令,但以前只要几秒钟就能到账,现在也需要48-70小时。  3月16日,11家华尔街大型银行组成财团(包括高盛、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花旗银行、美国银行、富国银行等),向陷入困境的第一共和银行注入300亿美元资金,以防止地方银行业危机进一步蔓延。

这一系列的金融系统崩溃,让人不禁担忧,银行到底还安全吗?

银行为何资不抵债

跟其他法律主体一样,银行“破产” 的原因就是资不抵债。这通常有两个原因。

首先,由于投资策略,资产价值变动等原因,银行的债务可能最终会超过其拥有的资产价值或其持有的债权价值。在会计术语中,这就意味着其资产价值低于其负债

其次,如果一家银行在到期时无法偿还债务,即使其总的资产价值可能超过其负债,它也可能资不抵债。这就是所谓的现金流资不抵债,或“缺乏流动性”。

资不抵债本身这个概念不难理解,但是现金流资不抵债可能对很多人来说比较陌生。那么现金流资不抵债是怎么发生的呢?下面一个例子告诉大家:

第一步:某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显示其财务状况良好——资产价值超过负债。即使一些客户确实拖欠贷款,也有一个很大的,资产价值 – 负债价值的空间缓冲,来保护储户免受任何损失。

第二步:出于某种原因(也许是由于一些新闻引起的恐慌, 也许是提现需求短期急速升高),人们开始从银行取出他们的钱。客户可以要求提现,也可以要求银行代表他们向其他银行转账。相对于银行的总存款,银行持有少量的实物现金,因此这些现金很快就会用完。它们还在央行持有一定数量的准备金,这些准备金可以通过电子方式支付给其他银行,以“解决”客户的电子转账。

这些现金或电子转账离开银行的影响是同时减少银行的流动资产和负债(以客户存款的形式)。这种提款可能会持续到银行耗尽现金和央行储备为止。

在这一点上,银行可能有一些债券,股票等,它将能够迅速出售筹集额外的现金和中央银行储备,以继续偿还客户。然而,一旦这些“流动资产”耗尽,银行将不再能够满足提款需求,也不能再代表客户进行现金或电子支付。

第三步:这个时候,银行账面理论上仍有偿付能力, 也就是总资产依然超过总债务,然而,因为流动性问题,银行已经无法回应任何的提款要求了,因为它实际上已经耗尽了现金(以及现金的电子等价物——央行储备)。如果银行无法从其他银行或者国家中央银行借到额外的现金或准备金,那么它筹集资金的唯一途径就是出售其非流动性资产,即其贷款账簿。

这就是问题所在。因为银行马上就需要现金或央行储备。但任何考虑购买其非流动性资产的银行或投资者都会想知道这些资产的质量(贷款是否真的会得到偿还?)这需要时间——几周甚至几个月——来审查价值数百万或数十亿的贷款,以评估其质量。如果银行真的不得不匆忙出售,那么说服当前买家购买其无法评估的一系列资产的唯一方法就是提供大幅折扣。

例如,一家银行可能对其贷款账簿估值为10亿。然而,如果被迫迅速出售,它可能只能得到8亿。如果资产价值 – 负债的空间低于2亿,那么这将使银行彻底的资不抵债

在美国银行破产后存款怎么办

美国银行存款保险规定,每一个存款人在同一家银行普通账户内的存款可以得到25万美元的联邦政府免费保险,同一个人可以在不同银行开设普通账户,不同银行的普通账户保险额也都是25万美元。

举例来说,约翰有50万个人存款,为了分散风险,他在A银行开设了一个普通账户,存入25万美元,在B银行开设了另外一个普通账户,也存入25万美元。根据规定,这两个账户分别得到最高25万美元的免费保险,合计50万美元都得到了保险;存款多于25万美元的话,可以照此办理,依此类推。而约翰如果将全部50万美元都存在A银行的话,万一出现意外A银行倒闭,约翰的50万美元存款中只有25万美元得到保险可以取回来,但另外的25万美元就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不一定拿的回来,也可能打水漂了。

负责银行存款保险的是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Corporation,简称FDIC),这是一家联邦机构,FDIC是在1930年代大萧条时期依据1933年的银行法(Banking Act of 1933)成立的,目的是保护商业银行客户的存款利益,避免银行倒闭时存款没有保障,由此加强民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从而保护银行体系的稳定。FDIC对存款保险的额度随时间推移而不断提高,最近一次提高是在2008年金融风暴后的2010年,根据《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Dodd–Frank Wall Street Reform and Consumer Protection Act)的规定,由此前的10万美元提高到25万美元。

FDIC对存款账户的保险是免费的,无需申请,只要客户在FDIC成员银行开户就自动得到存款保护。目前美国绝大多数商业银行都是FDIC成员银行,据统计,截至2019年FDIC共有5256家成员银行,遍布全美城乡各地。

前面提到的FDIC存款保险主要指普通账户,比如支票(Checking)、储蓄(Saving)、货币市场(Money market)、定期(CD)账户等,民众可以在不同银行开设此类账户,数量不限。此外,FDIC也对退休账户的存款保险,金额也是最高25万美元,退休账户与普通账户不同,每个人只能有一个同类型的退休账户,比如一个传统退休账户(Traditinal IRA)、一个401K退休账户、一个罗斯退休账户(Roth IRA)等,不能在不同的银行开设相同类型退休账户,因此,如果退休账户里的存款超过25万美元保险上限,就无法如普通存款账户一样分散风险。

美国民众的金融资产,除了一部分存放在商业银行外,还有一部分用来投资,在证券公司开设账户投资金融产品,这一部分资产并不受FDIC的保护,因此,在发生金融危机时,证券体系的稳定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国会于1970年通过了证券投资者保护法 (Securities Investor Protection Act)并成立了证券投资者保护公司(Securities Investor Protection Corporation ,简称SIPC),这是一家非营利性会员公司,负责证券公司破产或陷入财务困境时努力返还客户的证券和现金,限额最高50万美元(其中现金限额为25万美元)。SIPC是美国投资者保护整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指出的是,尽管SIPC是根据联邦法律创建的,但它与FDIC不同,不是联邦政府机构。

除了联邦法律规定的存户保护规定外,民众如果握有大笔资产而其金额超过FDIC规定的存款保险上限的话,还有其它一些办法可以保护自己的资产不受损失。比如可以将钱存在现金管理账户(Cash Management Account),或者将钱存在“最大安全”账户(MaxSafe account)内,该账户提供额外保险,允许储户将保险限额从25万美元增加到375万美元。还可以在存款人保险基金(Depositors Insurance Fund,简称DIF)加盟银行开设账户,凡在存款人保险基金加盟银行所属任何一家银行的存款,都会自动获得高于25万美元上限的额外保险。存款人保险基金是私人性质的行业赞助保险基金,成立于1934年,成立以来一直为客户存款提供高于FDIC保险额度的保险。

为什么存款保障有上限,但贷款还要必须还

银行存款与贷款,实质形成的都是债权债务关系。而债权债务按约履行,首先是以双方主体的信用做担保的,其次才是抵押、质押担保,或者第三方履约担保等等。

银行存款的债权人是存款人,债务人是商业银行。

存款的安全性,或者说银行到期支付款项给储户,这首先是由商业银行的信用做保证的。如果银行发生重大风险信用破产,则会动用到第三方履约担保,即银行按照《存款保险条例》投保的存款保险。

在中国,银行存款保险是国家强制商业银行投保的保险,目的是确保储户存款的安全。国家在制定存款保险限额偿付的标准50万元时,考虑的是这个限额可以覆盖99.5%以上的个人储蓄,而且也会考虑银行的投保费用负担问题。

但是,在这里我们需要特别强调,并不是说银行破产只赔50万元,要完整理解存款保险条例的有关条款:

同一存款人在同一家投保机构所有被保险存款账户的存款本金和利息合并计算的资金数额在最高偿付限额(50万元)以内的,实行全额偿付;超出最高偿付限额的部分,依法从投保机构清算财产中受偿。也就是说,银行破产清算后的财产,会按照法定清偿顺序偿付给债权人(包括储户)。

银行贷款,债权人是银行,债务人是贷款人。

银行贷款,有不同的种类,比如信用贷款、抵押贷款、质押贷款等等。

银行贷款,正常要靠贷款人的信用保证偿还本息。如果贷款人出现问题还不上款,那就要开始第二步,使用抵押、质押的财产偿还,或者找第三方担保方还钱。

但是,如果贷款人倒闭破产,抵押、质押的财产也不够偿付贷款,或者第三方担保方也没有能力偿还的,银行追不回贷款,也只能接受坏账的结果。

所以,出现上述的问题,银行贷款也有可能收不回来。懂点常识的人都该知道,银行的坏账率是什么概念。2019年第一季度,全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8%。经过疫情三年,这个数字已经翻了几番。银行危机的本质就是,一家银行没钱的时候其他银行也会一起没钱,以现在金融系统的乱象来看,政府出手似乎是唯一解决危机的方法,但何时连政府都会黔驴技穷,这谁也不知道。

By 月石信息局诗涵

币圈说古:美国币圈监管史

币圈一天,人间一年。如今市值超过 1 万亿的加密产业其实只有不到 15 年的历史,而每轮周期都是一次新技术与新叙事的结合,吸引着新鲜血液的加入。

这一轮牛市则是在 web3 的叙事中落下帷幕的。所谓 web3,就是指下一代的互联网,它的内容不仅可读可写,还可以由用户所拥有。就在市场崩盘的几周前,媒体上的互联网员工还在热烈讨论着是不是应该辞职投入 web3,大学生则在聊着是不是应该退学,all in crypto(全身投入加密货币)——如此种种,听起来都像是派对结束前最后的狂欢。

实际上,区块链和加密货币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历程,才从最开始的臭名昭著,成为现在所谓的互联网的未来。

回看历史,从比特币诞生至今,区块链曾经走过三个历史的岔路口:

  • 第一个是选择比特币还是以太坊;
  • 第二个是选择联盟链还是公有链;
  • 第三个是不同国家监管机构的抉择:禁止加密货币,还是支持并将其视为潜在的增长来源。
  • 为什么是以太坊让加密世界迎来曙光?
  • 为什么市场最终选择了公有链而不是联盟链?
  • 区块链或者 Crypto 最大的价值到底是什么?
  • 加密货币是如何从地下走上台面,最终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

为了解答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回顾区块链的发展历史,以及相伴随的美国监管政策的巨大转变。

这不仅有关新技术和它的应用,更是监管者和创新者之间的一场博弈。

“创世区块”:比特币和以太坊的创建和早期历史

比特币的污名:非法市场和破产的交易所(2008 – 2014 年)

在 2008 年的金融危机中,中本聪发明了比特币。最初的日子里,比特币大多被用于非法市场和毒品交易,也因此被质疑声所包围,没有一个正经人会看它一眼。

比特币的底层技术是区块链,它是一个点对点的网络,使用密码学和工作证明机制来进行公开记账。这种机制使其所有记录在没有第三方监督的情况下也都是有效的,同时防止双重支付。区块链技术创造了比特币这种数字货币,不仅无需任何第三方金融机构,而且完全数字化,超越了国家或公司的界限。

在当时,很少有人看好比特币。这样一个无许可的金融愿景,听起来太过激进了。

然而,没有第三方机构,同时也意味着监管的缺席。一些人开始利用比特币的这个特点谋非法之利。

丝绸之路是比特币交易的非法市场的典型代表。它是一个 2011 年推出的匿名网站,用于交易毒品和其他非法物品。2013 年 3 月,该网站有 10,000 种产品供供应商销售,创造了数百万美元的收入。而这些交易都以比特币为媒介,几乎无法追踪。

这些黑市里充斥着洗钱者和毒品贩子,引起了公众对加密货币滥用的担忧。这也引起了监管机构的注意。在 2013 年和 2014 年,丝绸之路两次被联邦调查局关闭,其创始人被判处终身监禁。

这是加密货币和监管之间博弈的开始。这表明一个所谓的去中心化网络绝不会是只生活在真空中的,它一定需要和现实法律体系打交道。

当人们还在担心黑市和洗钱时,比特币再次被沉重打击。2014 年,当时最大的比特币交易所 Mt.Gox 倒闭了,它曾占全球比特币交易量的 80% 以上。

2014 年 2 月 7 日,这家位于日本的公司宣布停止所有的比特币提款,因为它发现黑客通过一个软件漏洞盗取了其数百万的资产。当 Mt.Gox 在月底申请破产时,它已经损失了近 75 万个客户的比特币,以及约 10 万个自己的比特币,总计约占所有比特币的 7%,在申请时价值约 4.73 亿美元。

由于这个最大的交易所平台停止了交易活动,比特币价格暴跌。这一事件引起了公众对比特币的关注,也引起了对加密货币不安全和不透明的严厉批评。

更重要的是,一些批评者开始质疑比特币创建的必要性——有关它去中心化和无需信任承诺。如果对于非开发者而言,比特币注定需要依赖一个中心化的交易所,而这些交易所又缺乏监管、与传统金融相比会给投资者带来如此巨大的损失,那么它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

这就是比特币诞生之初的情景,弥漫着黑暗的故事和臭名昭著的流言蜚语。同时,随着比特币的发展,监管机构对它也有了越来越密切的关注。然而,监管者的主要目标是防止其对社会的损害,就像抓小偷一样。

区块链技术似乎只带来了用于规避现有法律体系的数字货币,并没有带来对现实世界任何有用的东西——直到以太坊的出现。

以太坊的狂热:超越单一的金融功能(2014-2016 年)

在比特币和区块链技术的启发下,许多开发者开始思考如何普及分布式账本的理念,使其可以用于货币之外更有价值的地方。

这些所谓的 “比特币 2.0” 包括 colored coins,允许用户在比特币网络上创建他们的货币。一些协议如 Mastercoin 也提供了金融衍生品等特定的功能。同时,Mt.gox 事件中暴露的中心化交易问题也推动了区块链的发展,开发者推出 Ricardian 合约(’ 智能合约 ‘)使点对点交易成为可能。

然而,一些开发者开始意识到,解决这些问题的真正关键是对整个比特币基础设施进行创新。

在 2013 年和 2014 年期间,出生于俄罗斯的 19 岁男孩 Vitalik Buterin 向世界介绍了他的项目 — 以太坊,正如他所描述的,这是 “一个加密货币网络,打算尽可能地普及,允许任何人在上面创建专门的应用程序,用于几乎任何可以想象的目的”。

Vitalik 有很大的野心。

对于创建可用的应用程序而言,比特币协议不够高级,而且只能限制在专门的金融应用上。比特币的革命不应该是模拟或建立在比特币协议上的比特币 2.0,而是一个全新的想法,即创建一个图灵完备的脚本语言,使其通用性足以做任何基于区块链的加密货币可能会做的事情。

‘ 以太坊旨在成为一个卓越的基础协议,并允许其他去中心化的应用程序建立在它之上,而不是比特币。以太坊给开发者更多的工具,使他们能够获得以太坊的可扩展性和效率的全部好处,’Vitalik 说。

以太坊的创建激发了所有人的想象力。就像 JavaScript 是一种编程语言,支持编写任何一种任意复杂的应用程序一样,以太坊也是这样一种通用的脚本语言,可以使用区块链来创建任何东西。

第一次,区块链爱好者们看到了这项技术在金融之外的全新未来。有了以太坊,它可以成为任何东西。

2014 年 7 月,当以太坊开始销售其第一批加密货币时,期待了一年多的投资者一夜之间买下了价值 260 万美元的 “以太坊” 代币。

据报道,以太坊是 “自比特币以来最受热捧的数字货币”,而 Vitalik Buterin 则被认为是自中本聪以来加密货币领域最重要的人物。2016 年,22 岁的 Vitalik 上了《财富》杂志的 “40 位 40 岁以下人士” 名单,该名单表彰了当年最具影响力的年轻领导人。

区块链正在吞噬世界

IBM 与联盟链:一个勇敢却不成功的尝试(2015 年)

​虽然比特币和以太坊将区块链作为未来社会的(可编程)金融基础设施,但大公司和保守派依然对这些法律之外的代币持保留意见。然而,他们又承认区块链技术作为公共账本可以提升效率的价值。

2015 年底,IBM、英特尔、摩根大通和其他几家大银行宣布,他们打算与 Linux 基金会共同组建开放账本项目(Open Ledger Project)。目标是使用区块链来 “重新想象供应链、合同和其他关于所有权和价值的信息在数字经济中的交换方式”。

很快在 2016 年 2 月,Linux 基金会宣布启动 Hyperledger 项目,这是一个开源项目,旨在推进记录和验证交易的区块链技术。30 个创始企业成员包括 IBM、英特尔、摩根大通、埃森哲、区块链、CME 集团、ConsenSys 等。IBM 的 Hyperledger Fabric 和英特尔的 Hyperledger Sawtooth 是 Hyperledger 孵化的第一批项目。

Hyperledger 与比特币和以太坊等其他区块链有两个主要区别。

首先,Hyperledger 并不推出加密货币,而是想利用区块链技术创建工具,为现实世界的工业需求建立一个分布式账本。例如,在几秒钟内交换汽车产权或在销售时向零售供应商付款。

其次,Hyperledger 技术并不向所有人开放。只有由用户社区选出的公司才能进入账本、生成交易、甚至做认证工作。相反,在比特币网络中,每个矿工都可以产生交易,而且没有拒绝的选择。

这种区块链被称为联盟链,只有被预先许可的节点才能参与进入,通常用于在组织间建立共识的系统。而公有链的代表则是比特币,任何有互联网连接的人都可以访问。

大公司就是这样谨慎地拥抱区块链,同时反对比特币的。

“我对加密货币没有强烈的看法,但我认可区块链作为合同和供应链以及物联网的解决方案”,IBM 研究员 Jerry Cuomo 说。”我认为比特币是区块链的一个有趣的应用,但除此之外还有成千上万的应用和更广泛的用例”。

然而,与公有链快速增长的市值相反,联盟链营收艰难,逐渐被市场抛弃了。

2017 年,超过 15 个成员减少了对 Hyperledger 的资金支持或离开了项目,其中包括 CME 集团和德意志交易所的证券交易所运营商。

2017 年 12 月,比特币价格达到创纪录的 18000 美元,加密货币和区块链初创公司的融资迅速增加。与此相对地,联盟链还没有一个成功的大型项目,这或许解释了 Hyperledger 的融资和成员离开的原因。

DCG与公有链:为机构投资者买币打开大门(2012 – )

​除了联盟链,大公司也在寻找其他方式参与到这个新趋势中。

2015 年,Visa、美国运通和纳斯达克都对区块链表现出兴趣,并投资了相关公司,如 Chain,一个供开发者在区块链之上构建的企业平台。

万事达卡(MasterCard)迈出了更激进的一步。2015 年 10 月,它投资了 Digital Currency Group,一个由 SecondMarket 的创始人 Barry Silbert 主导的、投资比特币和数字货币公司的机构。这是 MasterCard 首次投资数字货币,这也将在日后被证明是一个成功的决定,获得了巨大的利润。

数字货币集团(DCG)及其创始人 Barry Silbert 开始站在区块链的舞台上。自 2012 年以来,他们不断建设甚至领导这个行业,不遗余力地说服监管机构和教育公众。

Barry 是如何跳进兔子洞的

作为一个传统金融领域的银行家,Barry Silbert 在 2004 年创立了 Restricted Stock Partners,2008 年更名为 SecondMarket,做用于交易各种类别的非流动性资产的二级市场,包括破产债权、创业股票、私人公司股票和政府借据等等。

直到 2012 年,Barry 才下定决心将他的投资组合扩大到比特币。

Barry 是在 2011 年一篇关于丝绸之路的文章中第一次听说比特币的。作为一个金融科技企业家,他起初并没有从技术角度看待比特币,而是在读了查尔斯的《在困难时期投资的非常规指南》一书后,决定对比特币进行研究。

在后金融危机的阴影下(2008 年的雷曼兄弟和 2010 年的希腊债务危机),Barry 相信会有不相关的另类资产,在可能的另一轮金融灾难中表现良好。

尽管他认为比特币可能是一种有前途的另类资产,但 Barry 仍然对其缺乏监管和许多其他缺陷持怀疑态度。

他花了 6 个月的时间才接受比特币。开始是不屑一顾,然后是怀疑,然后是好奇,在充分研究和实际投资后,终于在 2012 年得出结论:比特币可能真的有潜力拯救世界。

他于是开始做布道者,帮助推广比特币的使用。他尽可能地让朋友和员工使用比特币,比如用比特币购买亚马逊礼品卡。

然而,这显然是不够的。Barry 很快意识到,为了让比特币获得成功,你必须拥有钱包、交易所,以及加密货币生态系统中的许多其他东西。所以他从比特币转向投资相关公司,包括 CoinLab、Bitpay 等等。

对 Barry 来说,用投资 BTC 赚来的钱投资比特币基础设施是最重要和最明智的决定。这不仅因为基础设施对比特币的成功至关重要,而且还因为投资好的数字货币公司不仅可以吃到比特币的红利,还可以分散只投比特币的风险。即使最后成功的不是比特币而是其他币,他也可以因此获益。

吸引大资金:让加密货币投资变得简单和安全

2013 年,Barry 与 SecondMarket 一起创办了比特币投资信托基金(GBTC),参与者还有来自 Social Capital 的 Chamath Palihapitiya、FirstMark 的 Lawrence Lenihan 和前国会议员 Scott Murphy。他们以 100 美元左右的价格购买了 300 万美元的比特币,最终从这笔投资中赚取了数亿美元。

2015 年,SecondMarket 卖给了纳斯达克,Barry 于是辞去了 SecondMarket 的工作,成立了 Digital Currency Group(DCG)。DCG 的目标是投资于数字货币和区块链生态系统中的公司,推动建设一个更好的金融系统。

它最初由两个业务组成:比特币场外交易公司 Genesis 和数字货币资产管理公司 Grayscale Investments,后者管理着 GBTC 以及其他多元化数字货币投资组合。

DCG 的第一轮投资者都鼎鼎有名的大机构,包括投过区块链的 CME Ventures,FirstMark Capital,还有从未接触过区块链的贝恩资本风险投资公司,CIBC,万事达卡,纽约人寿和许多其他传统公司,对他们来说,DCG 是数字货币和区块链领域的第一笔投资。

2016 年,DCG 开始初露锋芒。在当年区块链行业的所有 13 亿的融资中,70% 是由 DCG 投资的公司筹集的。

除了风险投资之外,DCG 更重要的价值是在合规方面为机构投资者解决了难题。

很少有人知道机构投资者买比特币有多难。从注册、购买、转让到存储加密货币,每一步都需要大量的合规工作。然而,DCG 通过 Grayscale Investments 为企业提供了一个简单的方法来参与这个行业。

通过投资 Grayscale Bitcoin Trust、Ethereum Trust 或任何其他 Grayscale 产品,企业可以间接、合法、安全地购买数字货币,并获得所需的每项备案或服务。

Grayscale 为传统投资者购买加密货币资产打开了大门。它不仅让投资巨额的加密货币成为可能,而且还提供了活跃的双边市场 OTCQX,供各类投资者购买或出售。

2015 年,GTBC 在 OTCQX 上市,这是美国最规范的 OTC 交易所。自从 2017 年以来,GBTC 连续被评为 OTCQX 市场的表现最出色的前 50 名标的,从 2013 年到 2021 年的回报率高达 26293%。

随着大公司进场,Grayscale 的也迎来了惊人的发展速度,其资产管理规模在 2021 年达到 310 亿,是 2020 年前的 6 倍。

从 DCG 的历史中,我们能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之一,就是监管和合规对加密货币推广的重要性。之后我们将看到 DCG 及其合作伙伴和投资组合如何继续说服监管机构,以及立法者是如何逐渐改变他们的想法的。

通往主流的道路:USDC、区块链协会和来自委内瑞拉的警示

USDC 和区块链协会:主动合规和游说,也因此创造商机(2018 年)

2014 年 3 月,DCG 投资了 Circle,这是一家点对点支付公司,用于便捷地交换、存储、发送和接收比特币。

当时,移动支付刚刚开始流行,PayPal 的 Venmo 等很多公司都在做绑定银行账户和用户个人资料的生意。而 Circle 切入了比特币转账的业务,为国际汇款提供了一个更方便的选择。

但与法币的稳定价格相比,用比特币支付的波动太大。不仅如此,法币到加密货币的转换也是一个问题。

这些正是 Circle 想解决的问题。2018 年,Circle 推出了美元稳定币(USDC),这是一种用法币抵押的数字货币,可以在任何时候用 1 个 USDC 赎回 1 美元。

USDC 兼具数字货币的效率和法币的稳定。作为一种可编程的数字货币,它可以无摩擦地流通并安全地转换为法币,推动全球项目和业务的发展。同时,它提供了链上交易、借贷、风险对冲等等功能,给开发者了一个在区块链应用中使用真实世界货币的选择。

不过,所有这些好处都基于它在监管和合规方面的可靠性。因此,从一开始,Circle 就意识到,健全的治理和透明的合规性是其首要关注的问题。

Circle 的前辈 Tether(USDT)就是因被怀疑储备不充足而被调查的。在它的教训之下,USDC 要求保持对应法币的全额储备,并与各种金融机构合作运营。

Circle 与 Coinbase 一起创建了 Centre 联盟,制定稳定币的开放标准,成为发行者的条件包括许可、合规、技术、运营,法币储备的保管等等诸多审核。

在 2020 年和 2021 年期间,随着比特币价格从 7000 美元上涨到 60000 美元以上,合规的稳定币随着机构投资者的涌入而需求大增。USDC 的市值从 2020 年的 5 亿增长到 2022 年的 530 亿,仅次于 USDT。

USDC 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它意识到合规性在所谓的去中心化的加密货币市场中是多么关键,因为做好了合规,可以大大刺激加密货币的采用率和市场扩张。

除了自己的业务,Circle 也努力说服立法者,呼吁行业制定明确的标准。

2018 年,区块链协会成立,其成员包括 Circle、Coinbase、Protocol Labs、DCG 和 Polychain Capital。这是一个位于华盛顿特区的非营利性行业协会,旨在与政策制定者进行对话,推动区块链生态系统的有意义的变化。

2019 年,Circle 首席执行官 Jeremy Allaire 作为唯一的加密货币行业代表参加听证会,在参议院银行、住房和城市事务委员会前陈述了该行业对监管清晰度的需求。

他的一些观点包括,政府不可能禁止加密货币,因为它们存在于互联网存在的任何地方。其次,明确的法规对加密货币的推广非常重要,政策应该跟上创新的步伐,否则美国会落后,无法获得区块链技术的经济利益。

通过企业家的努力以及他们与政策制定者的对话,从国会到 SEC 的监管机构逐渐改变他们对加密货币的看法。比特币从违法交易的污名中逐渐生长出值得关注的创新,可能会使国家甚至世界受益。

加密货币作为武器:帮助委内瑞拉逃脱美国的经济制裁(2017 年)

国际冲突将加密货币带出了科技金融行业,显示出其政治意义,并让监管机构意识到不得不采取行动了。

委内瑞拉是南美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坐拥巨大石油储量。石油推动了委内瑞拉的崛起,并主要支撑着它的出口和政府收入。

然而,由于糟糕的政策和政治不稳定,该国在恶性通货膨胀、基本商品短缺、严重犯罪和腐败以及其他民生危机中挣扎。2016 年,委内瑞拉经济萎缩了 8%,通货膨胀率高达 481.5%。

美国的制裁使情况更加糟糕。自 2017 年以来,美国宣布在委内瑞拉境内外制裁与马杜罗政权(后来在 2018 年成为委内瑞拉总统)有关的人员、企业和石油实体。

2018 年,美国进一步对委内瑞拉实施更广泛的经济制裁和金融禁运,包括禁止从委内瑞拉出口原油,并将该国的金融系统排除在 SWIFT 之外。

随着恶性通货膨胀和美国的制裁扰乱了委内瑞拉的经济,加密货币作为一种武器和工具出现。人们用它发送汇款,保护工资不受通货膨胀的影响,并帮助企业在迅速贬值的货币中管理现金流。

2017 年,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宣布推出国家支持的加密货币 petro,可以用来向退休人员支付小额款项,并被政府宣传为兑换石油和黄金的货币。

除了 petro,其他主流加密货币也被用来作为日常支付工具。甚至餐馆和超市都接受比特币作为付款方式。

“没有人会告诉你 ‘ 每天晚上做账的时候,我们会把玻利瓦尔(委内瑞拉的基本货币单位)兑换成比特币 ‘,但是这种情况就是正在发生,” 接受路透社采访的经济学家和金融专家奥尔莫斯说。

2020 年,美国修改了其行政命令,将加密货币加入名单,进一步禁止美国人用前马杜罗政权发行的任何数字货币进行交易。同时,用比特币、以太坊或任何其他加密货币支付的企业也可能受到美国政府的制裁。

然而,它能成功吗?

与大银行相反,加密货币是无国界的,去中心化的,是一个不受单一政府控制的虚拟空间。2021 年 6 月,玻利瓦尔的业务在币安上涨了 75%,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所,其员工分布在 40 个国家,没有总部。

美国政府第一次遭遇自己对其他国家的经济制裁被规避,而且还是通过加密货币。

委内瑞拉为美国政府敲响了警钟,加密货币不仅是一种生意或技术,也是一种有可能破坏其在全球舞台上的政治实力的武器。

拥抱监管,争取合法地位:监管大爆发、FTX、Solana 和拜登的大额捐赠者 SBF

一轮监管打击后,为合法性而战(2019 年)

在 2014 年 Mt.gox 交易所被黑客攻击和 2017 年 ICO(首次代币发行)骗局之后,加密货币世界里越来越多的人在想办法,如何在没有政府的空间里确保基本的规则存在。

加密货币交易所抓住了这个机会。

2019 年 1 月,Binance 与 OKEx 和 KuCoin 等其他交易所一起重新开放了其 IEO(首次交易所发行)的平台,为其平台上的代币提供了额外的安全和可靠性,以进行交易和买卖。

IEO 是 2019 年初最热门的代币筹款趋势。通过佣金和交易费,交易所作为买家和卖家之间的中介赚取了巨额利润,并在上市新的创业公司代币时扮演了法官的角色。

对交易所面临一个利益权衡:是列出更多的代币以获得高额费用,还是列出更少的代币以获得更高的可靠。虽然 Binance 的首席执行官赵长鹏说,他们一直在努力成为加密货币中最有道德的交易所,但监管机构并不认为一个由利润驱动的私人公司可以承担公共责任。

不出所料,监管机构很快就开始行动了。

2019 年 7 月,Binance 被禁止在美国运营,并开设了 Binance.US 以遵守当地法律。在宣布审查用户账户以确保他们遵守 Binance 的使用条款和了解你的客户(KYC)程序后,它随后表示,”Binance 无法向任何美国人提供服务。”

与此同时,加密货币交易所 Bitfinex 和最大的稳定币 Tether 被纽约的顶级律师指控,调查它是否在发行每一个 tether 代币时都持有一美元的现金。纽约总检察长称,Bitfinex 从 Tether 的现金储备中使用了至少 7 亿美元来掩盖 8.5 亿美元的损失。

加密货币发行人也在担心美国监管机构是否会认定他们的代币是一种证券——那就要受到 20 世纪 30 年代初的证券法的强力约束。

2019 年 4 月 3 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发布了一个框架,其中代币被定为证券的标准是通过 Howey 测试。要被视为实用代币而不是证券,代币必须只用于消费,大大限制了实用代币的用途。根据 Howey 测试,当有资金投资、有共同的企业、有通过努力获得利润的合理预期时,代币被监管机构视为证券。

在监管的严厉打击下,美国的加密货币企业家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合规的价值有多大。他们不断游说监管机构,说明加密货币的好处和其不可逆转的趋势。当他们敦促监管的确定性以确保美国在金融和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时,他们同时也在为自己的合法性而战。

2019 年 7 月底,加密货币行业、金融和法律的代表在参议院委员会作证,介绍了数字货币的类型、基础设施、应用,以及每种货币的潜在好处和坏处。

虽然 Circle 的首席执行官为其在支付系统中的创新而争辩,并呼吁该行业需要监管的清晰度,但参议员主要担心如果将这些具有公共物品属性的金融基础设施交给华尔街或一些科技公司,可能会给他们机会从普通美国人身上榨取更多的利润,并会破坏这种关键的公共基础设施。

然而,这并不是说法规只能是非黑即白的,或者法规应该越多越好。相反,当务之急是澄清法规并使其适应一种新的资产,从而为加密货币市场的消费者和企业提供监管的确定性。

特别是考虑到国际竞争,新加坡等一些国家已经将开明的监管作为吸引加密货币企业和技术人才的一种方式。

对于这些无法被禁止的数字资产,美国监管机构开始意识到这是他们必须解决的问题,因为如果他们作为一个国家,不在这项技术上领先,中国或其他国家就会这样做。

机构投资者涌入,加密货币爆发(2021 年)

经过多年的布道,加密货币爱好者们已经让监管机构听到了他们的声音。

更重要的是,大量机构投资者涌入这个领域,也因此出于自身利益一起加入到游说监管的队伍里。

2019 年第二季度,Coinbase 上的机构交易量首次超过零售量。此后的每个季度,该交易所的机构交易量都超过了零售量。

2021 年,随着又一轮牛市的到来,美国的加密货币政策出现了一个积极的转折点。

2 月,美国总统拜登提名 Gary Gensler 为美国证券和交易委员会(SEC)主席。在 SEC 工作之前,Gensler 是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教授 “区块链和货币” 课程。他被认为是数字货币政策方面的专家,对加密货币比较友好。

不久之后,加密货币行业出现了几个里程碑,这使机构投资者的参与方式拓展到灰度(GBTC 等)产品和 CME 期货市场之外。

4 月,当时美国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所 Coinbase 在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上市,标志着第一家在美国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主要加密货币公司。Coinbase 的上市为传统投资者以间接方式投资数字货币打开了大门,这是加密货币领域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时刻。

2021 年 10 月,第一个正式的比特币挂钩 ETF(交易所交易基金)——Proshares 比特币策略 ETF(BITO)获得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批准,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作为一个比特币 ETF,BITO 购买并持有比特币以对应比特币的表现,这不仅提供了一个熟悉的方式来获得比特币的回报,而且还提供了 ETF 的流动性和透明度。

除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许多其他政治家和监管机构也专注于加强市场诚信和促进创新。CME 增加了他们稳定的加密货币期货,推出了 ETH 期货和面向小型投资者的微型 BTC 期货。

纽约总检察长办公室与 Bitfinex 和 Tether 达成和解,结束了对稳定币发行商储备的两年密切关注的调查,这对加密货币行业产生了重大影响。根据和解条款,Bitfinex 和 Tether 将不承认任何不当行为,但将支付 1850 万美元,并在未来两年提供关于其储备的季度报告,这个判决对 Tether 而言是个好事。

迈阿密市长甚至在把他的城市作为加密货币创新的中心来营销,提出要以加密货币支付公共雇员和接受税收。加密货币交易所 FTX 还赢得了迈阿密热火队主场的冠名权。

随着法规为市场提供了更多的准入和确定性,Crypto 在 2021 年迎来了寒武纪大爆发。

许多传统的金融服务公司恢复了自 2017 年 ICO 泡沫破灭以来被搁置的加密货币交易工作,包括高盛、摩根士丹利和纽约梅隆银行。同时,特斯拉、Microstrategy、美图、Paypal、Visa 以及更多的企业和商家采用加密货币作为他们的资产储备。

根据 Coinbase 的数据,机构投资者作为一个整体在 2021 年交易了 1.14 万亿美元的加密货币,高于前一年的 1200 亿美元,是个人投资者 5350 亿美元的两倍多。更重要的是,主流对冲基金也开始向加密货币倾注数十亿美元。

监管机构积极投入精力研究这个新市场,并提出法规,既要规范又要培育一个有前景的行业。

就像社会取得的每一个进步一样,这不会一劳永逸地解决。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新问题的产生,监管机构将始终跟上技术的步伐。

2022 年,随着稳定币 UST 与 LUNA 的崩溃和 USDT 的波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透露计划将其加密资产和网络部门的规模扩大一倍,并表明决心推动更多的加密货币监管,特别是对稳定币的监管。

双赢合作:主流基金投资 FTX 和 Solana

除了推动监管,政府还可以以投资的方式深入参与行业的发展。

在整个加密货币崛起的过程中,美国都进行了深度的参与和培育,最终从这个行业中获益。FTX 就是美国如何通过投资新技术来扩大其主导地位的一个例子。

在 Binance 于 2019 年被美国政府驱逐的同时,另一家加密货币交易所 FTX 成立,随后在短短两年内超过 Coinbase,成为交易量第二大的加密货币交易所。

​总部位于巴哈马的 FTX 由 Samuel Bankman-Fried(SBF)创立,他曾是量化交易公司 Jane Street 的交易员。FTX 发展极其迅速,其估值从 2020 年的 12 亿飙升至 2021 年 10 月的 250 亿美元,比 7 月份的最后一轮融资上涨了近 40%。

在 FTX 庆祝融资的同时,Binance 正与监管机构发生纠纷,导致多家欧洲支付处理商停止了与这家加密货币交易所的业务往来,严重影响了 Binance 关键功能的运作。

与 Binance 历史上与监管机构的恩怨相比,FTX 在与监管机构建立关系方面似乎更加游刃有余。SBF 的爸妈就是斯坦福大学的法律教授。

2021 年 7 月,SBF 在被问及政府关系的策略时说,他认为很多监管机构的目标并不是要整垮企业,而是要找到一些方法,帮助行业发展,同时也在他们认为重要的行业中确保他们的控制力。

这正是美国政府所寻求的:在这个具有战略意义的行业中拥有控制权并培养自己的伟大企业。

随着 Binance 被驱逐并跑到新加坡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FTX 在与美国监管机构的合作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

2020 年,SBF 为拜登捐款 522 万美元,是他的总统选举活动的最大捐助者之一。

FTX 也一直在吸引更大的主流投资者。根据信息,其最新一轮融资包括安大略省教师退休金计划委员会、老虎全球管理公司和贝莱德,随着 FTX 的估值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飙升了 25 倍,他们都得到了巨大回报。

一些大型基金也加倍投入。新加坡政府拥有的淡马锡控股公司和红杉资本在 7 月的 B 轮融资和 2021 年 10 月的融资中都有投资。

FTX 在美国的成功表明,加密货币和监管机构之间的关系不是一个零和游戏,而是潜在的双赢合作。

美国的主流投资者也从投资一些成功的加密货币企业和初创企业中获益良多。

USV 是 2003 年成立的美国最好的风险投资公司之一,其 LP(有限合伙人)是美国最大的一些主流投资者,如马萨诸塞州养老金储备,德克萨斯大学/德克萨斯 A&M,以及华盛顿州投资委员会。

USV 比大多数公司更早涉足加密货币。它在 2013 年投资了 Coinbase,在 2021 年直接发行时拥有其 8.2% 的 B 类股份。其他押注加密货币的公司包括 Polygon、Algorand、Dapper Labs、Protocol Labs 和 Multicoin Capital,后者是一个加密货币创业基金,是 Solana 的早期投资者。

据资料显示,Multicoin Capital 与 Race Capital 创始人、500 Startups 和其他早期支持者一起,从 Solana 的投资中获得了巨大收益,其价值约为最初销售价格的 4300 倍,有些获得高达 10 亿美元的回报。

一些代币价格令人难以置信的飙升,解释了为什么更多的风险投资基金想要持有这些资产,传统的风险投资公司,如 Andreessen Horowitz 和红杉资本甚至正在改变他们的法律结构,以持有更多的数字资产。

随着国内加密货币市场的蓬勃发展,美国监管机构越来越清楚,他们应该采取进一步的行动,或监管或投资,以加强美国在全球金融体系以及技术和经济竞争力方面的领先地位。

2022 年 3 月,拜登总统签署了一项关于 “确保数字资产负责任发展” 的加密货币行政命令。他强调了发展加密货币的战略重要性,以便 “‘ 美国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持续领导地位将维持美国的金融实力并促进美国的经济利益。

三个历史的岔路口:区块链的价值何在 

​回顾历史,区块链曾经走过三个岔路口。

第一个是选择比特币还是以太坊。

虽然以太坊是受比特币的启发而创建的,但人们对哪一个会在未来蓬勃发展持有不同的看法。历史逐渐表明,与提供单一用途的比特币相比,以太坊引入的可编程资产的活力是无穷的。

换句话说,以太坊为区块链打开了一扇可能性的大门,它的用途和价值远远超过了货币。我们可以看到,后来的所有创新和数字资产,如 DeFi 和 NFT,都是基于以太坊无需许可的数字基础设施实现的。

​第二个是选择联盟链还是公有链。

起初,美国和中国等国家都在努力鼓励和探索联盟链的使用案例,认为这是提高传统行业效率的一种方式。然而,当中国还在坚持联盟链的时候,Hyperledger 项目已经逐渐瓦解,美国市场也明确转向了前景广阔的公有链。

为什么联盟链会失败?

有人可能认为,这是因为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等传统行业还没有找到真正的应用。但这些只是结果而不是原因。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探讨区块链的真正价值到底在哪里。

加密货币的两个关键词,一个是数字化,一个是无需许可,这两个特点让他成为了在数字世界中创造资产的金融基础设施。

通过创造一种新的数字资产,加密货币和代币化经济彻底改变了生产关系(比如 Web2 中的平台与用户),从而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资本流动。

每个人都可以以无需许可的方式创造或拥有数字资产,并且进行无摩擦的转移,在无国界的虚拟社区中融资。所有这些财富和创新的机会导致了对创新的巨大刺激,也重构着传统的金融体系。

换句话说,区块链的诞生是为了创造新的资产,而不仅仅是改善信息和效率。

区块链的历史也表明,只有当区块链被用于创造资产或改善这种金融系统时才会成为爆发点,比如加密货币和 NFT 的热潮。

就缺乏监管的缺陷而言,在底层无需许可的基础之上,还可以通过 KYC 或其他监管程序尽力防止诈骗行为。同时,虽然起始于数字资产,但今年 x-to-earn 的新风向也意味着,数字货币也在向现实世界渗透。

与此相反,当联盟链在底层就需要许可和监管时,就没有人去用了。这样不能带来更多创新和新资产的产品,最终成为卖给企业和政府的金融服务业务,苦苦挣扎。

例如,当一些公司努力将区块链与现实世界的供应链或房地产相结合的时候,真正让人眼前一亮的是 Bored Ape 和它在元宇宙中的原生数字土地。

加密货币只有在成为底层的时候才有意义。将加密货币添加到传统资产之上甚至可能降低其效率。

​最后的岔路口是不同国家监管机构的抉择:禁止加密货币,还是支持并将其视为潜在的增长来源。

一些国家,如马耳他、新加坡和瑞士,是努力成为加密货币中心的先驱者。其他国家则站在十字路口的中间,允许加密货币的发展,同时制定法规以尽量减少风险。

随着加密货币的巨额投资和急剧增长,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了这一趋势并做出了决定。美国的监管机构是那些开始改变态度的典范,他们从怀疑到帮助并控制这个行业。例如,在 Tether 和 USDT 的案例中,美国监管机构最终以罚款的方式与 Tether 和解,而不是永远封锁它。

创新者总是勇往直前。只有选择拥抱新事物的人,才会被它选择;只有努力追赶浪潮的国家,才有能力定义它。

By Yikiiiii

薪资极高的Jane Street是什么公司

最近,Bloomberg放出了华尔街实习生的薪资榜单,排在首位的Jane Street为Intern开出了超过$16K(约10万RMB)的月薪!


图/Bloomberg*华尔街实习生月薪排行

或许大家会好奇,这个Jane Street是何方神圣?出手如此阔绰,居然能把Citadel这样财大气粗的主都远远甩在身后。
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Jane Street到底是什么来路。

华尔街里的“硅谷公司”

Jane Street,又称“简街”,华尔街最神秘低调的一家公司,他们的财富密码就藏在其独特的运营模式里面。
主营业务是ETF(Exchange Traded Fund)。名字挺长,但其实只用看最后一个词:Fund,这东西本质上还是基金

图/Jane Street官网

不过,ETF不是我们在某宝上购买的那种基金,而是需要在证券交易所进行买入或卖出的指数基金图/Blacksrock.com

可能有的同学对指数基金这个概念比较陌生,主页君给大家举个小例子。

图/指数基金讲解*DBC职梦自制

简单来讲,就是给股票设置一个追踪目标,可以是一个指数或涨幅等,然后再通过算法软件得到的数据反馈去进行投资。而Jane Street厉害的地方就在于,它拥有一个完全由自己设计,并且独立运行的算法软件。这么做的好处有两个

第一,收益十分稳定ETF里这一揽子股票,并不是恒久不变的,而是可以随时根据行情变化去重新进行排列组合。
Jane Street的ETF有算法软件做支撑,可以随时随地捕捉最新涨跌情况,根据情况变更自己的投资组合,使他们的收益始终保持在一个较稳定的水平。

图/ino.com*某ETF从20年7月至今的股价变化
第二,准确性更高

对金融行业有了解的同学们肯定知道,传统证券交易方式的主体是股票经理人,他们先对股市整体情况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结果来帮助顾客进行投资。

既然是人工作业,就不可避免会带来一定程度的误判,而Jane Street的算法软件就很大程度上规避了这样的风险。

比如,在2020年疫情期间,Jane Street所掌握的ETF就逆流而上,迎来一次爆发。

图/Bloomberg.com*注意第一第二季度交替时的疯涨

在大多数投资管理公司追求高风险高回报的时候(如索罗斯成立的量子基金),Jane Street依靠科技手段,将证券交易的风险降到了最低,把收益增到了最大
因此,Jane Street最核心的岗位就是Quant(量化)。在其伦敦分部,有40%的员工从事科技相关的工作。

Quant岗位大部分的工作内容都是专业性很高的编程,所以偏爱本科理工类专业+硕士金融学背景的学生。
比如,之前拿下Jane Street Quantitative Trading offer的DBC职梦学员,就是本科数学专业,研究生金融工程专业的背景。


图/DBC职梦学员offer*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在大摩小摩这样的传统投行,自动化交易往往被用作处理小单交易,大部分的资源还是被分配在人工交易上。这也是为何把Jane Street称作华尔街里的“硅谷”公司,投资管理公司中如此重视科技岗位的,Jane Street是独一份。
看到这里的同学们,是不是已经对这个神秘又强大的公司心动了?
目前在2022招聘季中,Jane Street香港和纽约office还有少量岗位正在补录中,而2023招聘季预计将在6月中旬正式开启招聘。
*Jane Street面试难度极高,下滑可领取面试真题

硅谷里的“华尔街公司”除了“科技领导一切”之外,Jane Street还有一大特色,叫“肥水不流外人田”
换句话说,Jane Street拿来做交易的钱,全是自己的,挣了赔了全由自己承担。

虽是盈亏自负,但Jane Street的大佬们也是家里有粮,心里不慌。因为和采用人工交易的竞争对手们比起来,Jane Street有两大优势


第一,数字算法覆盖面积大普天之下,代码最大。有算法做后盾,Jane Street可以同时分析成千上万支股票,行情涨跌,一瞬之间尽收眼底。第二,数字算法运算速度快股市交易,入手的机会转瞬即逝。当传统的股票经纪还在犹豫要不要买进或卖出的时候,数字算法已经将各种结果计算完毕并且出手了。

有数字算法保驾护航,Jane Street可以说是稳赚不赔。在疫情影响尚未完全褪去的情况下,还能取得如此成绩,足以说明Jane Street的强大。

图/efinancialcareers*JS每季度交易额增长(2019-2020)

02

毕业就能实现财富自由的机会

营收逐年上涨,业务规模不断扩大,也难怪薪资会水涨船高。但是,Jane Street却一直对薪资方面的信息讳莫如深。

刚刚毕业,年入百万不过21世纪哪有不能说的秘密,网友们愣是把其中两个岗位的薪资给扒了出来:

  • Researcher&Trader—$275K(约183万RMB)
  • Entry-Level Software Development Engineer—$250K(约166万RMB)

值得一提的是,这仅仅部分薪资。据行业内部人士推测,算上各种Bonus之后,应届生的工资会超过$425k(约283万RMB)

图/efinancialcareers.com/*Jane Street薪资预测

除了薪资是行业天花板,员工们对Jane street就职体验的评价也是好的没话说。

  • “友好的工作环境,缺点就是没什么缺点”。

图/WSO

  • “薪资待遇非常好!唯一的缺点是面试有点难”。

图/WSO

面试关键词:脑筋急转弯

确实,能看到WSO上对于Jane Street的面试难度评价一路飘红——一个词:difficult;两个词:very difficult

图/WSO

就像Jane Street在官网上透露的那样:“我们更在乎你思考和学习的方式”。面试的重点会放在如何解决问题上,趣味性和挑战性兼具的脑筋急转弯是Jane Street的“最爱”。

比如,DBC职梦的学员就透露他曾经在面试中碰到了这样的题目:

  • Estimate the size of the sun?
  • How many paintings are there in NYC?

除此之外,Jane Street的笔试题目难度也不容小觑。就比如下面的这道题,就是在初面时可能会碰到的类型

Q:You flip a coin as many times as needed until either a pattern of HHT or HTT occurs. What is the probability that HHT occurs before HTT?

答案:

如果你是数学天才,那么Jane Street欢迎你!

By Red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