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食品是不是智商税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与健康的要求不断提高,绿色、有机、原生态、无污染成为很多家庭新的消费需求,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将关注点放在有机食品上。

在各大超市,有各种带有机字样的产品,比如有机蔬菜、有机牛奶、有机大米等,即使价格高出普通食品数倍甚至十倍以上,仍有市民选择购买有机产品。他们认为,只要有机就是健康,只要有机就营养。

什么是有机?贵阳市场上的有机食品销售情况怎么样?市民究竟如何看待有机呢?近日,记者走访了几家超市。

“有机蔬菜”价格高出5至8倍

云岩区未来方舟一家大型连锁超市的蔬果销售区,文阿姨拿着贴上“有机”标签的西芹和黄瓜看了又看。仔细对比后,她转向蔬菜惠民区,挑选新鲜的散装黄瓜和蔬菜,排队称重购买。

“那些摆在架子上的蔬菜,就是多了一个包装,价格却高很多。我也看不出有什么区别。”文阿姨告诉记者,包装上没有详细标明有机蔬菜和非有机蔬菜的区别,对有机不了解的她,果断选择了普通的散装蔬菜。

市民选购有机蔬菜。

记者注意到,这些五花八门的有机蔬菜被整齐罗列在货架上,它们与普通蔬菜散装堆放不同,大多以小包装为主,像吮指胡萝卜、土豆、洋葱类蔬菜还连盒一起包装。

包装上都贴有“中国有机产品”标签,打着“食有机滋味”字样,附带着“水源区域”“农场直供”“有机种植”“冷链保鲜”图标,价格更是高出普通蔬菜数倍甚至十倍以上。

售价显示,散装黄瓜一斤只要2.68元,而包装好的盒装有机黄瓜两根就要10.9元;散装洋葱一斤只要1.98元,而盒装的有机洋葱两个就要8.9元;散装菠菜3.68元500克,包装好的有机菠菜标注250克要9.9元……

散装黄瓜一斤仅2.68元。

货架上的有机蔬菜均以“份”为计价单位。记者从几种蔬菜、土豆、玉米等价格进行了对比,将它们换算成统一的重量,有机蔬菜比普通蔬菜价格要高出5至8倍多。

2个有机土豆8.9元。

“有机就是无公害嘛,肯定要好吃一点。”当记者问超市一销售员有机蔬菜与其他蔬菜的区别时,该销售员表示“肯定不一样”。

至于哪里不一样? 这些有机蔬菜产自哪儿? 无公害就等于有机吗? 面对这些问题,该销售员未能解释。

究竟什么是“有机食品”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有机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早期。1939年,英国农业学者诺斯伯纳勋爵(Lord Northbourne)第一次提出“有机农业”(Organic farming)的概念,这里所谓的“有机”,指的是“像有机生物体一样进行活动”的农业。其实是希望农场可以不用依赖外部肥料的输入,而是“像有机生命体一样”实现系统内部的物质循环和自给自足。

生物课本上经常提到的桑基鱼塘,用桑叶养蚕,用蚕沙、蚕蛹作鱼饲料,再用充满鱼粪的塘泥种桑树,其实就非常符合“有机农业”最初的概念。

实际上,在今天的认证标准中,有机农业与常规农业最本质的区别是,有机在生产过程中完全或基本禁止使用转基因技术及人工合成的农药、化肥、抗生素等。农民卖的有虫眼的自种菜可能确实没喷农药,但并不一定遵循了所有要求。

随着时间的发展,有机概念又有了新的扩展。有机的概念扩大到了“环境友好、无公害”的层次,逐渐进入公众的视野。

在有机农业开始蓬勃发展的上世纪80年代,进入到分子层面的生物技术,人们已经认同并且接受“有机=天然”。

因此,有机食品中的“有机”不同于化学中的“有机”,它突出的是环保、循环、生态和谐的特性,除了来自于生态良好的有机农业生产体系. 有机食品的生产和加工,不使用化学农药、化肥、激素、化学防腐剂等合成物质,也不用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而普通食品的生产和加工过程没有这些要求,这就是两者的区别。

有机食品营养成分无明显优势

据了解,有机食品其包装上都有一个有机认证标志、一个有机码。这是认证机构赋予有机产品的唯一身份代码,可供消费者追溯查询产品的具体生产信息。

记者通过扫描一袋有机娃娃菜包装上的二维码进行查询,弹出的“食品安全追溯查询平台”显示:这袋娃娃菜的获证生产企业为云南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认证机构为南京一家有机产品认证中心有限公司。

扫描娃娃菜包装二维码,可查询有机认证信息。

但具体的种植基地、种植方式、口感差异等,有机蔬菜的包装上都没有显示。

“大概知道有机就是不使用农药吧,我们也买来吃过,但感觉口味没什么区别,所以看到这边的普通蔬菜更新鲜,还是习惯在这边买。”正在选购小白菜的代先生认为,有机蔬菜更贵,不代表更有营养,所以他和家人不会太执着于“有机食品”。

从瓶身上看,有机酱油瓶身上印有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有机码及查询网址。记者用手机扫描一旁的二维码,弹出显示“中国食品农产品认证信息系统”。

记者点击系统中“有机码”查询按钮,输入酱油瓶上的有机码后,同样可看到该产品的认证证书编号、认证类型、认证机构名称等信息。

在配料表上显示,有机酱油使用的配料是有机黄豆、有机小麦;而同品牌的零添加酱油使用的配料为非转基因黄豆、小麦。

营养成分表上,有机酱油的蛋白质含量1.1克、碳水化合物0.7克、钠含量679毫克。零添加酱油的蛋白质含量则为1.0克、碳水化合物1.3克、钠含量612毫克。

“看过很多宣传,都说有机食品营养更高、更健康,那进入娃娃嘴里的肯定要最安全的。”作为一名新手妈妈,曦曦(化名)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孩子的饮食上。为了让孩子减少农药残留的侵害、吃得更有营养,她一直坚持给孩子选择有机食品。

普通绿豆,一斤4.98元。

选不选择“有机”看个人需求

“说实话,看这些成分表差别并不大。你说零点几克的物质,我们从入口或者身体上能感觉出来吗? 我还是习惯买熟悉的品牌、熟悉的口味。”刚选走两袋酱油的付先生说,只要是正规厂家生产的食品,一样吃得放心。

记者在超市内对比了有机牛奶、有机奶粉、有机酱油、有机米等部分有机产品与相对应的非有机产品的配料表、营养成分表等信息,从整体数据看,这些有机食品与普通食品在营养成分上没有显著的差别。

同品牌同规格牛奶,有机牛奶要比纯牛奶售价高出不少。

虽然有研究发现,对于有机动物产品,肉类和牛奶中含有较高含量的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和更高的%u3B1-亚麻酸、共轭亚油酸、EPA 和DHA。然而,这些差异不足以对人类健康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既然有机食品的营养价值并没有特别的优势,为什么有市民仍愿意选择它呢?

采访中,记者随机询问了几位市民的看法,总结来看,他们大概从三个方面给出自己的选择理由。“营养价值派”:想从有机食品中获取更有差距的营养价值,那么和普通食品来比相差无几,有机食品并没有那么牛;“安全性派”:对于孩子来说,有机食品的安全性肯定要比常规种植的农产品大,虽然在成年人身上所体现的价值甚微,但是对于未发育完善的孩子来说,多一份安全保障自然是好的;“食物口感派”:常吃有机食品不仅可以保障饮食安全、减少农残摄入,还可以充分享受到食物的原汁原味。

“我们超市售卖的有机产品系列其实占比不到全产品的十分之一,买的市民也不多。”该超市的一名金姓经理告诉记者,“买不买有机食品,主要还是看市民自己的需求,因为有机产品的价格确实贵一些。如果家庭条件允许,自然可以选择,如果觉得有压力,也完全不必选有机产品。”

有机蔬果贵在哪里?全天然蔬果算有机吗?听听有关专家解疑释惑

有机,一个集绿色、品质、健康、中产于一身的词,听上去就很高级。

在越来越多人崇尚精致健康的生活中,人们普遍喜欢天然性,尤其是天然食品。大多数人都愿意为标有“全天然”和“有机”标签的食品支付更多的费用。带有这类标签的食品不仅受到人们的青睐,而且越来越盛行。

自有机食品被人熟知以来,关于它的争议也一直不断。有人认为吃有机食品更健康、更营养;反之,有的人觉得“有机食品跟普通食品没什么两样”“有机食品就是浪费钱,交智商税”……

那么,超市里包装精美的有机蔬果到底贵在哪里?它们真的更健康更营养吗?全天然蔬果算有机吗?对此,记者采访了相关领域的两位专家。

全天然≠有机

随着化学农业的发展,有机食品已经凤毛麟角,并晋升为食品中的“贵族产品”。有市民认为,“有机”就是纯手工传统耕种方式,这种说法靠谱吗?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农产品加工研究室主任林茂介绍,所谓有机,是一种农业生产方式,有机食品是根据有机农业原则和有机农产品生产方式及标准生产、加工出来的,得到国家认证机构认定和监督的农产品。

“有机种植的基本要求包括种子必须使用非基因工程产物,种植基地必须无重金属和农残等有害物质污染,种植过程中禁止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等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包括竹子、木材、棉麻等非食用农产品,蔬菜、水果等可食用农产品。”林茂博士强调。

“一些市民喜欢购买农民挑到路边售卖的全天然蔬菜,他们认为,‘只用农家肥而非农药化肥种植出来的蔬菜,才是真正的有机’,‘乡下种的,有虫眼的蔬菜才是没农药的有机蔬菜’,这算有机吗?”记者问道。

“全天然指的是依靠大自然的气候环境生产的方式,有虫眼的果蔬并不能代表它就是有机,要是它被种植在一个有镉、铅等重金属污染、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土壤环境中,它就不符合有机农产品要求。”林茂告诉记者,有虫眼只能代表它没有施用农药或是施用农药量小,没有起到防虫效果。“除非农民自种的地块符合国家有机种植要求,种植过程中仅用了有机肥,没有施用化学肥料、农药、激素等管理生产,能够通过有机检测的农产品也可以说是有机产品。”

有机食品位于食品安全的“金字塔”顶端

记者在超市看到,有机食品比普通食品售价高出5至8倍,甚至更多。

有机产品为什么这么贵? 林茂介绍,这跟有机种植方式密切相关。首先,有机地块的检测、监测成本高;其次,种植过程中只能施用生产成产较高的有机肥、矿物元素,生产过程中也需要精心呵护,才能让农产品长得好、品质好,整个过程繁琐程度,决定了生产出来的农产品价格。

采访中,有市民表示:“市面上的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傻傻分不清楚。”

有机食品与近年同样热门的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何区别?国家一级公共营养师、贵州博益健康营养管理公益服务中心理事长王伟说:“在中国食品安全体系中,无公害食品是食品安全的底线标准。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而绿色食品是从普通食品向有机食品发展的一种过渡性产品,介于无公害食品与有机食品之间。”

王伟介绍,绿色食品分AA级和A级两个技术等级,AA级优于A级。AA级绿色食品在食品生产过程中不允许使用农药、化肥等任何有害化学合成物质。AA级绿色食品在生产环境方面的要求,没有有机食品严格。A级绿色食品在生产过程中则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农药、化肥等化学合成物质。

有机食品要求种植的土地有两到三年的转换期,生产过程中禁止使用农药、化肥、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质,不允许使用基因工程技术。

无公害、绿色、有机,三类产品的区别,主要就是化学物质使用情况的不同。这三类都有高于普通食品的生产标准,从生产、认证的难易程度衡量,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从食品安全的角度来说,有机食品位于“金字塔”的顶端。

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标识。

有机食品营养更高吗

有市民提出疑问,有机食品是否比传统食品更营养? 是否真的健康又好吃呢? 我们有必要购买吗?

“有机食品生产有着严格的体系与标准,并不能说购买它就是交了智商税。”王伟从口味、健康、营养等角度做了分析,“有机食品生产成本会很高,价格高也是理所当然的。如果消费者购买到假的、非正规的有机产品,那肯定就是商家的渠道出了问题。”

另外,有机食品强调的是安全优势,口味则是相对主观的评判,影响食物口味的因素,与品种、产地、生长环境、生产周期、喂养饲料,甚至日照温差、成熟度都有关,并不能确定和有机种植有关。

“就好像土鸡蛋和洋鸡蛋的区别,越贵的不一定就好。其实土壤营养成分足,生产出来的食品营养价值就不一定有很大差别。”王伟说。

英国食品标准局(FSA)曾发表研究报告表示,有机生产的水果、蔬菜、肉类、鸡蛋和奶制品等与非有机生产的同类食品,营养水平差异不明显。

“家长们购买有机食品的初心无非是觉得有机食品更健康。与关心蔬菜如何生产相比,多吃蔬菜对身体健康更重要。”王伟分析道,选择对的,而不是选择贵的。“你应该买什么食物,取决于你对它的期望。如果你想吃得健康,那应该多买各式各样的蔬果,有机不是必须。”

如何辨别“有机食品”

那么如何选购有机产品? 林茂提醒:“有机食品种类繁多,并且存在专业认证模糊、认证环节随意性大、监管困难,有机食品市场混乱。”

选择有机食品,要记住两点。到有机食品店或者正规超市购买,选购正规品牌。如果对有机蔬菜了解不多,建议去有信誉的有机食品店购买。另外,大型超市也是不错的选择,一方面大型超市的信誉比较有保障,采购流程会更严格,并且有时超市会因为大宗采购,价格比有机食品专卖店便宜。选择有实力的正规品牌也是确保食品品质的有效途径;要注意包装上的有机认证标志和溯源码。按照我国的相关规定,有机食品的包装上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标识,一是有机食品标识,另一个则是有机认证机构标识。正规的有机蔬菜生产厂家会在每一份蔬菜上粘贴产品追溯码及产品相关信息(生产者单位名称、地址、电话)等,可以依据这些资料到相关网站或者相关部门查询。

有机农业的秘密

只要是有一定规模的农场,农药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害虫早就把农作物吃光了。更有意思的是,有机农场不但用农药,而且用量往往比非有机的还要多,原因就在于有机种植所使用的“天然”农药的药效,往往比人工合成的农药低,必须加大剂量才管用。

文中还提到美国农业部的有机认证机构从来不敢统计有机行业农药的使用量,就是怕有机爱好者们接受不了真相。

也有一部分有机人士承认自己用农药,但坚称天然农药比人工合成的农药更安全,可惜这个说法同样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很多自然界现成的杀虫剂毒性很强,比如提取自某些亚热带植物根部的鱼藤酮(Rotenone)就是一种很厉害的毒药,它能抑制线粒体的呼吸链,不但有很强的生理毒性,还能诱发帕金森氏症。

再比如,有机行业经常夸自己的产品比非有机的更健康,可惜事实并不支持这个说法。

英国科学家曾经系统地研究了半个世纪以来,发表在同行评议期刊上的162篇论文,涵盖了3558项相关研究,发现有机食品在15种重要营养物质的含量和质量方面,与非有机食品没有区别,用有机方式喂养的家禽家畜也和非有机喂养的没有差别。

文中还提到口感方面,有机与非有机差别不大。曾经有两位美国科学家分别做过双盲对照实验,在不告诉烹饪者和受试者所用食材来源的情况下,让他们试做试吃,结果受试者根本分不出他吃的东西到底是有机的还是非有机的。

纵观全文,作者对有机行业的质疑主要体现在以下5点:

1.有机农药也可能会有毒。

2.近5成有机测试样品含有违禁农药残留。

3.有机产品的价格是基于“信仰”而非科学。

4.有机农业误导和敲诈了消费者。

5.有机产业获得了大量的政府补贴。

02

事实真的如此吗?

下面,我们以问答的方式一一解答。

有机农药 ≠ 有机农业的病虫害防治

:

在大家的印象中,有机农业指农民在耕种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农药来控制虫害和杂草。

农药有“有机农药”和“化学农药”之分吗?“有机农药”的运用广泛吗?它对人体的危害有多大?

:

这篇《有机农业骗局》混淆了一些概念,夸大了目前有机农业面临的问题。

其中一个明显的错误是,将有机农业的综合防治措施和“有机农药”的概念混为一谈。

有机农业是一套依靠“生态系统”的农业管理方法,它强调的是利用自然规律增加作物的生产力和抗病能力,而不是利用化学合成物。

作物轮作、套种等各种农业、物理、生物和生态措施,才是有机农业控制病虫草害的主要手段。有机农业的种植者只在必要时,而非第一时间就采用有机农药。

:

可是文中说,“有机农药也可能会有毒。”

:

自然界中自然存在的部分植物的分泌物有杀虫作用,大多属于植物的次生代谢物,例如烟碱、苦参碱等。这类成分后来被制成了有机农药。

例如常用的Bt,就是天然的微生物杀虫剂。除非误食,否则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

既然有机农药本身是相对安全的,而且并没有滥用,为什么美国农业部的检测结果让人那么不安,“近5成有机测试样品含有违禁农药残留”?

:

姑且不论译文引述的报告只是针对美国的有机产业,其结果存在局限性,更大的问题是,它缺乏常规农业的农残抽检率和检出率作为参照。

我这里也有一份研究报告,年份更新、也更全面:英国的New Castle大学在2014年针对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量进行研究。

研究综述了343份有机种植农产品和常规种植农产品的营养成分和有害成分对比。研究结果发表在《英国营养学期刊》上。

该项研究的其中一个结论是:普通农产品含有农药残留的概率是有机农产品的4倍。

同一个地球,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

:

你所引用的报告让我又喜又忧。喜的是,从英国的这份研究报告来看,坚持购买有机农产品是对的,忧的则是,为什么部分有机农产品依然会有农药残留?

:

60年代以来工业化农业大肆发展,以美国为代表的大规模种植单一作物,肆无忌惮地往环境中喷洒化学农药,生态系统的失衡导致病虫害变本加厉,农人不得不使用更多的化学肥料和农药来维持农业生产。

有机农业生产即便在耕种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物质,但会因为已经被污染的土壤、水、空气,以及周围化学污染物的漂移而无法做到100%零农残。

人类对自然所做的一切,影响的不只是眼下自己的生活质量,还会遗留在环境中,最终危害的是自己和后代的生命安全。

:

照你的说法,大环境对食品安全造成的压力短期内也很难改变,我们到底还能相信什么,才能吃上一口安全的食物?

文中所说美国“逾6成有机认证机构失职”,中国的情况会有乐观的可能吗?

:

我知道你想说“信任危机”。那么我们来讲一讲有机农业是怎么运作的。

有机认证行业通过完整的对生产过程的记录、认证、核查,让食物生产的各个环节得以明明白白地展现在消费者面前。

另外一种参与式认证体系(PGS)以及社区支持农业体系(CSA),将消费者的参与、生产过程的透明和风险共担等放在首位。

现在在各大城市周边郊区兴起,城市消费者在周末或假期到农田,参与农耕,分享收获。这些农场也成为很多家长对小朋友进行食物和农业教育的基地。

社区支持农业和参与式认证体系都在“信任重建”方面展现出了特有的价值,让很多城市消费者理解到了农民种植的辛苦,农民的生计有了保障,城乡之间不再被生硬地割裂。

有机农业的出现不仅仅是为了消弥化学肥料、化学农药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更是为了修补常规化学农业所带来的“信任危机”。

有机产品何以价高?

:

必须要承认有机农产品的价格更高。《骗局一文更是用了“敲诈”这个词。为什么有机产品这么贵?

:

对有机产品价格的质疑一直存在。我们来算一笔账,以大白菜为例,隆冬时市场价大概一块多一斤,但种植它们的河北菜农每斤只能获得5分钱。

有统计表明,农民实际赚取的,往往不到商品最后价格的6%。在大白菜这个极端案例中,菜农赚得的更仅有2%左右。

这样的投入产出比,让更多农民选择了从短期来看更方便、更高产的化学耕种方式。然而这样农民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农民自己并不会吃,消费者购买时也疑云重重。

相对而言,生态有机种植者通过投入更多的物资、人力来替代化学品的使用,例如人工除草、用驱虫灯、粘虫板等。

值得一提的是,常规化学农业的低价格,是政府通过财政资金的补贴才得以实现的。

以化肥为例,中国对化肥行业的生产用电、用气、铁路运输均进行补贴,近期为了减少化肥的使用,才刚刚取消增值税上的优惠政策。

生态有机的种植者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养护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需要消费者支付相应的价钱。

但随着生态有机农业技术和运营的成熟,消费市场的扩大,再加上如果有政府政策、资金的投入,价格也会相应降低。

中国有机农业发展,需要政府的支持

:

提到政府拨款,我必须引用《骗局文章中的观点,有机农业是“严重依赖补贴的营销把戏”吗?

:

文中对美国有机农业收到的“巨额补贴“满腔愤怒,中国的有机生态农业又获得了多少补贴呢?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2年,中国对生态有机农业的研发投入还不到转基因研发经费的4%(转基因研发投入200亿元,生态农业研发投入7亿元),比起巨额的总体农业投入而言,更可谓是凤毛麟角。

中国的有机农场要想获取这部分有限的经费,需要先达到规定的规模。也就是说,从事有机农业的小规模农场,多数得不到公共资金的支持。

我们见过富得流油的大型食品企业获得补贴,同时压低生产成本,却从未见过生态有机生产者成为富豪。

03

借着这篇文章,源味君还想解答一些关于有机农业的疑惑。

平日里和朋友聊起有机农业,他们往往会问我这些问题:大棚种植的是有机蔬菜吗?有机标签可靠吗?有机肥健康吗?有机菜为何这么昂贵?化学农业会回归至有机农业吗?

我想在这里做一些粗浅的探讨,意在抛砖引玉。

用大棚种植的算有机菜吗?

在源味君采访过的农场里,大棚里生长的有机菜不占少数。露天还是大棚种植并不能成为判断是否有机农场的标准。

与露天菜相比,大棚菜不会受雨水与日照的影响,口感更嫩,菜也漂亮点。而露天种植的蔬菜生长速度慢,受环境因素影响大,更容易变老,同时叶绿素更聚集,更有生命力。

大棚菜可能存在的一大问题是反季节,这会导致激素与农药的大量使用。

此外,最生态的方法,是同一块地换着面孔种不同的菜,而且要套种、间种。因为土壤也会沾染“病毒”,好比南瓜会得一种白粉病,这种真菌疾病会通过土壤传播,但对其他作物可能就不起作用。

有机标签可信吗?

对寻求产业化的有机农产品供货商而言,有机认证是避不开的门槛。

这一行业曾经乱象丛生,买标签、假有机等问题层出不穷。有机蔬菜的认证费用高昂,动辄上万;认证过程漫长,两三个月是常有的事。

即使通过有机认证,认证机构还需对认证公司的产品进行长期追踪和复查。

市场上真正的有机食品就两种,一种是真正坚持有机理念的农场,纯粹靠农户的良心和消费者自己鉴别;而另一种是有机食品店里规范的有机蔬菜,贴有机认证标签,并标示了认证单位、有机证书编码的。

有机产品认证证书的有效期仅为一年,每过一年要重新认证,但市场上出售的有机产品却很少标注认证时间和有效期限。

此外,只有初级农产品诸如大米、茶叶、杂粮、水果,才有可能是有机的,加工过的产品声称是有机需要存疑。

不认证的有机菜靠谱吗?

每个月,梦田生态农庄张律都会至少进一次城,参加一个名为“农好农夫市集”的活动。包括张律在内的十余家中小规模的农户,会带着自己的新鲜蔬菜到上海市杨浦区大学路的小广场上摆摊。

这个活动的加入者必须承诺不在生产中使用化学农药、化学肥料、化学添加剂和转基因种子。为取得消费者信任,他们常常撕下一片菜叶子就直接扔嘴里。

参加市集的农户多是像张律这样的都市农夫,没有所谓的有机认证。他们普遍主张自然农耕,相对抵触大棚,常采取的销售模式叫CSA(社区支持农业)。

对参与的农夫,农夫市集有一套严格的考核标准,会亲自至产地拜访,直接了解产地环境与耕种方法,有的再加上验证单位的无农药残留抽验证明。

这些都市农夫也鼓励消费者直接去产地考察。“小农庄没钱认证,有些也不屑于认证。消费者也不相信标签,他们只相信自己亲眼看到的。”

不过,也有庄主认为,小农场联盟的效果并不理想,这基于经营者之间互相了解的基础之上,注定其规模无法扩大,也难以解决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信任缺失的问题。

有机农业能大面积推广吗?

有机农业面临的最大瓶颈是高昂的成本和稀有的产量。

业界普遍认为有机农业的产量不如化学农业。尤其是在土地由化学农业向有机农业转化的前几年,产量明显降低。但近来有研究表明,在过渡期之后,有机农业的产量能和普通化学农业的产量保持相当。

美国威斯康星州整合作物系统试验表明当转换期结束,在好年景时有机玉米和大豆的产量可达普通种植产量的90%~98%。

不过,即便能解决上述两大问题,有机农业还必须面对目前农业链条上,既得利益者的阻挠:包括化肥生产商、经销商、农药研发机构以及生产和销售商,还有转基因技术的鼓吹者。

有机农业究竟意义何在?

有机在国内更多被当作“商标”使用,以便提高标价。国内仅仅从健康角度考虑发展有机农业,而国际上已经认识到,若要可持续发展,必须将流失的碳返还给土地。

大蔬无界总经理宋渊博认为,有机农业是在拯救土地,“东北黑土地原本二三十厘米的有机质,现在许多地方成了‘破皮黄’,黑下面就看到黄。大多土地黑土层不到10cm,有些只有5cm,是否能长期供应下去?”

化学农业是“掠夺式经营”,只索取不反哺,像抽水机一样把营养都抽出来,营养靠化肥,弄得土地越来越板结。

为寻找安全的食材,大蔬无界走遍八方,最终在黑龙江省五常市新庄村找到一群用心耕作的农民,并以此为基地筹备了“安心米”项目。

当年化肥运到新庄村时,村民们都不敢使,把化肥全埋在了树根下。半个月左右,树叶全落光,树死了。身为队长的方永江往树下一站,对村民说:“我多有远见。这么大的树都死了,使庄稼上,庄稼不全得死掉吗?”尽管后来新庄村也开始使用化肥,但因为量少,所以土地净化也快。

但在污染更严重的地区,土壤的肥力恢复起来就不乐观了。因为图省事、想不花钱,许多地方的土壤修复只是“挖土机一挖,找个地填埋”了事而已。

中国有机产业发展20年余年来,可谓路途曲折。能始终坚持有机之道的生产者并不多,个中艰辛也很难向外人道出。当然,我们也欢迎《有机农业骗局》这类质疑,因为真理是愈辩愈明的。

不可否认的是,有机农业最大的好处是环保,或许,正如业内人士所言:“我们做有机农业,就是给子孙后代留一口饭吃,留一点好的资源。

By 贵州日报农场主

为什么机器人餐饮屡屡碰壁

最近,温州一家机器人面馆试营业都没撑过去就打算关门了。

这家机器人餐饮店有噱头、有优惠、有宣传,一碗牛肉面最便宜时只要4.9元,甚至还配合网红放出了“免费吃面”的大招,但也无济于事。

“一台做面机器人采购价10万元,传菜机器人系统大约3万-4万元,再算上预铺轨道、维护成本,一家机器人餐厅在机器人上的前期投资就约20万元。”有专家指出,开业仅4个月倒闭相当于血本无归。

这已经不是第一家要“凉”的机器人餐厅。

2019年,碧桂园集团进军该行业,投资800亿元成立负责餐饮机器人的千玺机器人集团,短短几年,在机器人故障、出餐慢、菜品味道差等吐槽声中歇业退场。如今只剩下机器人谷店独挑大梁,大众点评显示,该门店评分为3.8分。

盒马与京东的机器人餐厅也走向了相似的命运:盒马2018年开出的首家Robot.HE机器人餐厅,在大众点评上只有3.9分;京东开在天津的首家机器人餐厅“京东X未来餐厅”在大众点评上已显示关闭。

反观国外,在食品和饮料的制作领域却正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多家机器人餐饮企业快速崛起,今年就有26家企业获得融资,这种转变已经开始重塑食品和饮料行业结构。   

机器人餐饮的模式在中国真的走不通吗?或许并非如此。机器人餐饮成功与否,和围绕机器人产品打造商业模式有着极大关系。

▍失败的背后

即将倒闭的这家面馆名字叫做“吉莱未来面吧”,今年8月份开始试营业。号称温州首家机器人面馆,本想着用这个噱头吸引顾客,没想到算盘却打空了。

在全国,某品牌机器人煮面店开了163家门店,温州也曾有“蛋炒饭机器人”餐饮店十分火爆,2016年,温州中学引入“炒菜机器人”颇受欢迎。

然而在今年刚开业的这家店里,生意始终没有起色,即便是中午就餐高峰期,客人也寥寥无几,上座率最高不到三分之一。

在大众点评上,目前该店铺已是“停业”状态。

“8月份试营业,生意就不大好,店里的空位基本没坐满过,于是我们不断优化调整,各种优惠频出,就算赔本赚吆喝,生意还是不见起色,反而越来越差。”店长在采访中说道。有创意、有优惠、有宣传,本以为这样一家时尚新潮的“机器人面吧”,一开业就能生意火爆,没想到陷入了超长试营业。

问题到底是什么?口味或许是其中很重要的问题。从评价上看,真实消费者对该店口碑呈现明显“批评”。

“机器人煮得面硬了一点,火候掌握不好。吃过一次就不想再来”市民小李这样评价。

“面不筋道,毫无口感。”另外一条评价这样写道。

实际上,这家店在温州鹿城区府前街,与之竞争的是路边一溜的快餐店,虽然机器人面馆干净整洁明亮宽敞,但无疑市场的竞争压力巨大。

机器人餐饮最大的卖点就是无人化,干净卫生,店内是全透明厨房,前店后厨,两个机器人明档作业,它们由一台和面机器和一只机器手臂构成,煮面、送餐、做饮料都是机器人。   

输入指令后,和面机器10秒压制出面条,机械臂将面条送入汤篓煮熟,再放至既定轨道,送至出餐口,由工作人员配上浇头,整个过程只需3分钟。

但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口味已经成为一个致命伤。

另外有顾客表示机器人做饭在很多城市比较普遍,只是一个噱头,这更是放大了在味道上的对比。

“其实机器人做饭并不算什么新鲜事了,我们大学食堂就有,网上这种店也很多,见得多了就谈不上吸引力了,加之味道实在没什么亮点。”家住府前街附近的市民小王说道。“对比看来这与市场上见到的餐饮机器人并没有太多的差异。”

实际上,在某网络平台,简易的商用炒菜机器人售价已经杀到2千到8万不等,产品广告中还标注了“1台机器等于3位星厨”的字样,有店铺月售70余台,乃至于一些家庭也有了炒菜机器人。

机器人餐饮店靠着机器人这一噱头的商业模式注定难以长久。

不彻底的尴尬自动化或许也是该面馆失败的重要原因。95后张女士表示,自己就是被机器人做面的噱头吸引来的,到店后发现配餐还需服务员协助。

“我以为这家店跟日本那种无人餐厅一样全自动化,顾客只需要点餐就可以,没想到实际上这家店还有四五名服务员协助机器人工作。”她直言,这种靠新奇来吸引客户的餐饮店,来过一次就觉得没意思了。

“店员小姐姐都很热情,不过机器人送面到桌边,还要服务员端上来这个设定有点搞笑。”也有顾客在大众点评上这样评价。

卡在上桌后的最后一步,机器人实现全自动化依然成为产业模式打造的瓶颈,但是该问题目前很难说快速得到解决。

“换去一线城市,这种机器人餐饮店稳定而高频次的客流才能带来更多可能性,前提是采用自主取餐。”有专家提出了建议。   

▍国外的餐饮成功案例

反观国外,餐饮机器人的快速崛起,与标准化、定制化有着非常大的关系。机器人不仅用噱头解决了拉新的问题,还为餐饮带来了独特的价值点和卖点。

“斗山机器人引领的机器人炸鸡不只是一种转瞬即逝的趋势,而是一种长期的风潮。在原先,机器人技术仅限应用于前端营销领域,但如今正在向后厨迈出巨大的一步,为人们带去了更加美好的餐饮体验。”一位品尝过机器人炸鸡和比萨的媒体人在文章中不吝溢美之词。

在国外,越来越多的机器人厨师服务开始出现,例如Alpha Grill是一款自动化汉堡肉饼烹饪机器人,这是一家名为Aniai的机器人初创公司开发的革命性设备。

借助人工智能,机器人已经有着远超于人的“手艺”。它可以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内烹饪 8 个多汁的汉堡,或者每小时最多烹饪 200 个肉饼,该机器人刚刚荣获 2023 年厨房创新奖。利用人工智能和传感器,它可以根据肉的厚度和重量来调整烧烤的温度、时间和压力,做出来的快餐赢得了一致好评。

在颁奖词中是这样写道:“Alpha Grill 可能会改变汉堡行业的游戏规则,因为它在创纪录的时间内创造出美味且一致的汉堡。它可以根据人们的口味需求,检测肉饼何时烤好,并且由于它同时烹饪两面,因此无需像传统方式烤肉饼那样将其翻转。它每次都能完美地煎汉堡肉,所以不用担心烤过头或未烤熟。”

但在整个餐饮流程中,老外并不想一步实现餐饮的全自动化。肉饼煮熟后,依然会由工作人员拿起它们,然后添加他们选择的配料和面包,进行更深度的定制化制作。

“餐饮店的支撑最终还是客户的复购,食物核心竞争力是味道和性价比。”一位老餐饮人说道。“然而Alpha Grill与人配合,很好地做到了兼具。”

Alpha Grill 还具有自清洁功能,可以在每批汉堡后对烤架进行消毒。它还具有直观的触摸屏显示器,允许员工自定义烹饪条件并监控机器人的状态。据悉,这些丰富的功能使得Aniai 的烹饪机器人设计可用于各种环境,包括汉堡特许经营餐厅、快餐店和学校食堂,目前已经取得一定的商业认可。

酒吧也是国外机器人希望进入的一个场景。例如KIME 就是一个人形调酒亭,它证明了机器人技术在食品服务中的可能性:KIME 将效率用以用户为中心的方法无缝地融合在一起。

KIME 不仅能够全天候提供各种饮料和小吃,被认为代表了自动化餐饮服务的新巅峰。KIME 也是效率的缩影,能够每六秒提供两杯啤酒,从而实现 24/7 不间断运营。每个售货亭能够提供多达 12 种不同的产品,展示了该机器人系统的多功能性和适应性。

增强的用户体验是 KIME目前正在优化的部分。目前最新版机器人已经能采用更逼真的表情和动作,为客户增添了个性化的感觉。这种细节不仅吸引了新客户,还增强了整体服务。

此外,KIME 能够通过应用程序或触摸屏接收多达 10 种语言的订单,打破了语言障碍,使其可供不同的客户使用,并提供更加定制化的餐饮服务。

除了这两家公司,True Bird 和 Bear Robotics 等公司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True Bird 通过其位于纽约市的自动售货亭重新定义了咖啡体验,而 Bear Robotics 的名为 Servi 的机器人正在改变餐厅的前台运营。

这些创新意味着餐饮界更广泛的趋势,即机器人技术已经成为烹饪和酒店服务行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机器人的受欢迎程度正在与日俱增。

▍机器人餐饮到底带来了什么?

对比而言,在国外,机器人的流行大多是因为减少了食品和饮料制备过程中不必要的人际接触,这使其脱颖而出。但在国内,对于预制食品或者是半成品菜却掀起了极大的抵触热潮,即便这类菜品早已经出现多年并且深入大多数人的饭碗。

在国内,这类机器人的食品加工模式,例如面馆中,大多是将事先保存在-18℃的汤面盒快速解冻,并由注水口戳开汤面盒顶部,将开水灌入。整个过程涉及现场餐饮的制作环节,需要食品和商品经营许可证明,还因为预制过程受到人们的抵制。   

“究竟是机器人做面还是预制面加热?”在吉莱未来面吧大众点评的评论中,有一条网友的评论很说明了这种对立。

但由于国外的餐饮机器人制定了较为严苛的标准,能够用于餐饮的机器人往往需要不仅采用抗菌材料制成,还需要确保不会污染环境,并从而优先考虑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这使得机器人做预制菜品反倒成为更安全和健康的标识。

因此作为其生产和二次加工的机器人更容易得到人们的认可,也能够直接获得经营许可。在卫生和安全至关重要的时代,坚持食品安全标准正在成为餐饮行业愈发重要的一部分。在这种基础上,国外对于餐饮机器人的重心,就不仅仅放在安全性和流程自动化,还重点提倡提供个性化服务。

例如KIME公司也开发出了完整的服务包,能帮助店铺凭借实时销售数据和监控、实现智能ERP 集成和集成支付系统等功能,同时为餐饮店提供了满足业务需求和客户满意度的全面定制化解决方案,这些功能正在向着人靠拢。   

可以预见,餐饮服务的未来倾向于机器人技术的更大集成,因此其重点必然是个性化和增强客户互动。

很容易预见到这样的场景:机器人不仅可以准备食物和饮料,还可以迎合个人口味和饮食偏好,提供真正的定制体验。

这不仅是一个变化,而且会是一个卓越烹饪和服务创新的新时代。

当我们见证机器人融入烹饪世界时,重点不应仅仅放在技术进步和劳动取代上,还应放在保存和发展人类技能以及保护就业机会上。

食品和饮料行业的这场机器人革命,不仅仅是要取代人类工人,而是以创新和可持续的方式丰富和增强服务体验,为人类带来更好的未来。

这种转变需要人类开始重新思考工作角色,并开发旨在管理和与这些先进系统协作的新技能。如何掌握好这种中间度,依然考验人们的智慧。

By 机器人大讲堂

预制菜的未来会如何

去做预制菜吧。去做比放贷还赚钱的预制菜。去做拥有万亿市场规模的预制菜。去做能卷死餐馆、统一味蕾的预制菜。

别不信。你看趣店在退市边缘挣扎的最后关头,被罗老板寄予最大希望的救命稻草,就是预制菜。2022年7月17日,罗敏亲自直播卖预制菜,19个小时卖了2.5亿。罗老板说,期待预制菜业务在2022年成为一个重要的收入来源,让趣店成为一家真正的“菜店“。没错。预制菜的吸引力就是这么大,大到能让一家放贷的公司决定转型卖菜。天眼查数据显示,中国目前有超过6.8万家预制菜相关企业,近58%的企业成立于5年内。万众期盼下的预制菜,火力全开,势不可挡。十年前,妈妈们会说,“我儿子是吃我亲手做的菜长大的”。也许十年后,妈妈们会说,“我儿子是吃我亲手热的预制菜长大的”。

01 占领外卖

如果你在北京CBD这样的区域工作,如果你每餐点外卖的预算控制在50以内,那么恭喜你,你已经进食预制菜一段时间了。如果你看到趣店的罗敏全网砸钱推广,直播19个小时卖预制菜,最后卖掉了2.5亿,内心还有一丝疑惑,这都被谁吃了?不用疑惑,被你吃了!当你在CBD吃着50块钱以下的外卖,那些面点小吃,是冷冻加热后的速食或半成品。中式快餐,是米饭料理包配几片少得可怜的青菜叶子。哪怕你点个轻食,都是用的即食肉制品,配上一大碗耐冷冻储存的主食类蔬菜。 这些外卖里,只有一些裹着浓厚酱汁的不成形状的肉,零星几片菜叶子,以及占据绝对优势比例的一大碗主食。吃一个月,你会发现,比吃普通外卖,胖的还快。“五年前刚工作那会儿,30元点个外卖都是新鲜制作的。”一个在CBD工作的白领说,“现在50元以下,吃的全是预制菜”。

外卖,是第一个被预制菜占领的地方。有人说,不要点那些没有门店的外卖。那些从点单到出餐只需要5分钟的外卖商家,没有真正的后厨,没有新鲜的食物,只有给半成品和预制菜加热的操作台。

但有电商平台数据显示,用户们日常下单的外卖中有70%来自预制菜。外卖平台不会限制商家使用预制菜。美团表示,只要符合法律法规,允许餐饮商家通过菜肴复热的方式进行生产、售卖。饿了么也表示,按原国家食药监总局第37号令,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基础上,商户可以自主采用不同的经营形式。一切都是合法合规的,你无从指责。即使你花了本来可以买一顿新鲜食物的钱,买到了一份加热的料理包。你更无从阻止,谁能挡住别人赚钱呢?

根据中金公司研究部的测算,一家面积20平方米,主要经营外卖,日均80单、实际客单价35元的餐饮门店,在采用预制菜后,食材成本从30%提升到了36%,而人工成本、租赁成本、能源成本、运营费用的下降可以覆盖食材成本的提升,总体上提高门店的外卖利润率。这意味着,采用预制菜的外卖店家,虽然毛利更低,但净利更高。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大不了不点外卖小店,只点知名的连锁餐厅,人家大品牌总是现做的吧。太天真了。

中国外卖市场每天约3000万单,在餐饮企业的收入占比中越来越大。出于成本和效率的考量,餐饮企业有极其充足的动力去做预制菜。《2021 年中国连锁餐饮行业报告》显示,目前已经有超过九成的连锁餐饮品牌入局预制菜市场,一些知名连锁品牌使用预制菜的比例甚至达85%以上。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数据显示,目前已有90%以上餐饮企业发力外卖食品,其中91.6%的企业出售半成品和预包装食品。在互相踩踏、极致追求降本提效的外卖行业,使用预制菜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并不是商家的个人选择,而是整个行业的集体选择。预制菜利好一切利益相关方,除了掏钱吃饭的你。如果我点的外卖都是预制菜,我为啥不买预制菜包自己加热吃呢?我是图你家微波炉热菜更快?还是图你赚我三倍差价?

02 侵占堂食

我前两天去一家餐厅吃饭,看到这家餐厅把自家招牌的酸菜鱼分成了两个菜,一个叫“霸王酸菜鱼”,卖98元/斤(3斤起),一个叫“经典酸菜鱼”,卖98元/份。我问,“这两个酸菜鱼有啥区别?”一个做餐饮的朋友告诉我,“一个是后厨现杀现做,一个是预制菜加热”。我记得,这家餐厅以前只卖现做的酸菜鱼,卖188元/份。而现在,如果我想吃现做的酸菜鱼,我就要多付出2倍的价钱。当时正值饭点,餐厅内的客人几乎桌桌都点了他家的酸菜鱼,我问服务员,“点哪种酸菜鱼的客人更多?”服务员回答,“98一份的。实惠,上菜快”。

堂食,是第二个被预制菜占领的地方。根据艾瑞咨询数据,2021年中国餐饮行业各项成本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为:食材成本/已售存货成本占营 业收入比例约30%—40%,租金成本占营业收入比例约10%-15%,人力成本占营业收入比例约15%-20%。2021年,餐饮企业单店平均息税折旧前利润率在20%-30%, 众多餐饮商家面临着房租高、人力成本高、原料进货成本高、利润低的“三高一低” 的困境。预制菜,成了餐饮企业为降本增效选择的同一条路。根据中国饭店协会的调研,目前国内超过74%的连锁品牌有自建中央厨房。前瞻研究院的数据显示,中央厨房具有独立场所集中完成食品成品或半成品制作并配送,保障菜品新鲜并降低采购配送成本,可以减少约70%从业人员、节约30%配送成本。

做预制菜,当然是比做传统餐饮赚钱的。以“预制菜第一股”味知香为例。2021年,味知香实现营收7.65亿元,实现净利润1.33亿元,净利率17%。对比万联证券的研究报告显示的传统餐饮行业的平均净利率。最高的细分市场是火锅市场,平均净利率为13.7%,西餐及休闲餐饮市场和快餐,平均净利率为11.13%和 11.12%,而正餐的平均净利率,仅为6.2%。预制菜的这个净利率是什么水平呢?以消费金融行业第一梯队的巨头“马上消费金融”为例。2021年,马上消金实现营收100.1亿,位居行业第二,实现净利润13.82亿,净利率13.8%。所以你看,为什么罗敏这次决定彻底抛弃起家的现金贷业务?因为卖预制菜,比放贷还赚钱啊。

如果你问,那以后普通人开餐馆还能赚钱吗?看情况吧。那些单纯想赚点小钱的人,只能在现有的预制菜里选择自己的品类,于是卖卤肉饭肥牛饭、米粉拌面、伪轻食的店铺会越来越多。至于那种初心最朴实的、因为做菜好吃才开餐馆的人,大概率会一步步失去活下去的能力。

03 侵入家庭?

家庭,预制菜曾经最想去的地方。我见过的最夸张的一个关于预制菜的宣传是,以后预制菜普及了,中国家庭就不会有厨房了。戏剧的是,这个预制菜曾经最想去的地方,是它一直没能去的远方。中商产业院的报告中指出,预制菜在B端销售占比为80%。也就是说,80%的预制菜最终还是要从堂食和外卖流入消费者口中。这和以往的餐饮并无任何分别,也和预制菜在C端宣传中的消费场景大相径庭。魔镜市场情报数据显示,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淘宝+天猫平台上的方便速食/速冻食品类目共完成销售额229.58亿元,子类目销售额TOP10基本上都是方便面、粉类速食、自热火锅等产品,而速食菜/预制菜的销售额仅4.5亿元,占比不到2%。那些被资本给予了厚望的C端人群,目前来看对预制菜并不太买账,原因有二。第一,对于个人来说,预制菜并不省钱。根据艾媒咨询做的调查,超过六成的消费者,买一道预制菜的平均花费在21-40元之间,不比外卖便宜。

以酸菜鱼为例,北京盒马鲜生门店的预制菜产品酸菜鱼售价约39元,而在外卖平台上,酸菜鱼+米饭的套餐价格基本为25-30元。

第二,预制菜也并不好吃。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的预制菜消费调查报告显示,62.32%的消费者表示“预制菜品口味一般”,3.32%的消费者觉得“预制菜口味较差、不好吃”。

《2022年中国预制菜行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显示,61.8%的消费者认为预制菜的口味复原程度需要改进,47.8%的消费者认为预制菜的食安问题需要改进。在消费者认为预制菜行业需要改进的问题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口味复原程度。对于手残党来说,只需简单加热的成品预制菜,“卖家秀”图片仅供参考,自己加热复原出来的“买家秀”压根儿不是一回事儿,花同样的钱不如点外卖。对于真正喜欢做饭的人来说,预制菜既不新鲜,又不好吃,还抹杀了自己动手的意义。

04 循环的糖盐油陷阱

你不会在预制菜中吃到青菜,这就和你吃的预制菜一定是重口味的原因一样。”一个做过冷链物流、现在做预制菜生意的朋友告诉我。做预制菜主要有两个重点。第一个是挑选食材。为了最大程度上让预制菜看起来实惠划算,肉类是最受欢迎的选择。看起来操作越复杂的菜,会更收消费者欢迎,客单价更高,利润也更高。比如常年稳居预制菜零售榜首的佛跳墙。对比之下,新鲜蔬菜做预制菜,要实现长久保鲜的技术难度大, 客单价低,利润空间也更小。这就像西式快餐里的蔬菜永远只有玉米豌豆胡萝卜,这些耐冷冻储存的主食型蔬菜一样。

第二个是研究防腐
为了保证食物不变质,预制菜会在肉的表面多裹上一层淀粉,酱料里多加一些糖盐油,再放一点合规合量的防腐剂——这都是你自己在家做饭不会有的工序。这一切操作和添加都是合法合规的,虽然合规并不意味着健康。比如盒马卖的预制菜产品“湖南风味小炒黄牛肉”,一份菜品250g,钠含量为2500mg(1000mg/100克)。比如象大厨卖的预制菜产品“鱼香肉丝”,一份菜品350g,钠含量为2751mg(786mg/100克)。比如味知香卖的预制菜产品“金汤酸菜鱼”,一份菜品450g,钠含量为7173mg(1586mg/100克)。……这是个很恐怖的数字。因为只一道菜的盐分,就超过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慢性病所建议的,每日食盐摄入量——2000mg钠(约5g食盐)。当预制菜真的如资本所愿,走进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成为你外卖、堂食、在家做饭的绝对主角——你觉得,你离高血压糖尿病还有多远?

预制菜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20世纪60年代,净菜开始在美国实现商业化经营,通过供应餐饮行业,使餐厅、配餐公司等外食产业降低人工费、水电费和垃圾处理费,减少厨房面积和生产设备采购。之后部分净菜企业开始面向家庭、个人零售,方便居民日常烹饪。1969年,大型食材配送供应链公司西斯科(Sysco)在美国成立,年销售额从最初的1.15亿美元,增长到2021年的513亿美元,翻了445倍。目前,西斯科(Sysco)共经营40多万种产品,在美国餐饮供应市场上的占有率高达16%。根据欧睿国际数据,2020年美国预制菜市场规模为454亿美元,披萨、汉堡、炸鸡等冷冻食品成为预制菜主流选择。在美国的超市里,冷冻预制菜食品摆满了大部分货架,价廉量大,而新鲜蔬菜肉类摆放在高端货架上,用昂贵的价签筛选着消费阶层。

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调查记者迈克尔·莫斯写了一本书,《盐糖脂:食品巨头是如何操纵我们的》,起底了整个美国加工食品行业的内幕:人类天性嗜甜,嗜盐,嗜油脂。于是食品巨头、食品科学家、心理学家合作起来,利用人类的这个天性去创造了使我们无法抗拒的食品,最终——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有1/4美国人正在遭受高血压折磨,美国的儿童糖尿病患者确诊率持续增高,美国的肥胖率世界第一。当快餐越来越廉价,越来越多餐厅使用冷冻预制菜,你吃到新鲜食物的门槛也会越来越高。于是,“越穷越胖,越胖越穷。越穷越生病,越生病越穷”。你看现在那些追逐着中国预制菜风口的人,是不是也总是会拿“美国的预制菜市场已经很成熟”,来展望中国市场的美好未来。

05 标准带走野趣致我们终将统一的味蕾

2021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已达3459亿元,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将达10720亿。《中国预制菜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显示,长期来看,预制菜行业规模有望实现3万亿元以上。3万亿是什么概念?2020年,中国整个餐饮市场营收才3.95万亿。食品企业一拥而上。包括但不限于,卖咖啡的瑞幸、卖火腿肠的双汇,卖水的农夫山泉、卖火锅的海底捞……互联网企业也来添一把火。包括但不限于,宣布在未来三年打造20个销售亿级预制菜品牌的京东、成立一系列“预制菜事业部”的盒马,推出独立预制菜品牌的叮咚买菜,大力发展预制菜项目的美团买菜……天眼查数据显示,中国目前有超过6.8万家预制菜相关企业,近58%的企业成立于5年内。

在这样的滔天浪潮下,作为一个平凡消费者的我,只能淹没其中。我爱吃小酥肉。作为每次吃火锅的必点选项,我曾经乐于品尝和比较每家店小酥肉的细微差别:这家用的是纯里脊肉,特别嫩滑;这家用的肉有点肥了;这家面衣裹得有点厚了;这家复炸没到位;这家加了花椒,香味很足……但现在,我没有这样的快乐了。因为十家店的小酥肉,九家都用的同一个品牌的预制品。它们不光长得一样,吃起来也一样,甚至连配的辣椒蘸碟,都是一样的。同样的经历,开始陆续发生在红糖糍粑、凉拌三丝、酸菜鱼、酸汤肥牛、红烧肉、烤鱼、虾饺、水煮肉片、宫保鸡丁、鱼香肉丝、卤肉饭、肥牛饭、肉酱面上……我可以还没吃,就知道它的味道。我可以在全国不同城市,吃到同样味道的食物。我可以不会被惊吓,但也不再有惊喜了。它合规,它经济,所以它不可阻挡。产品的标准化,可以带来口味的标准化。而带走的,是新鲜食物的一点野趣。是今天的你,已经所剩无几的一点多元化的快乐。如果说“趣店”创业时的校园贷风口,是在用今天的消费透支明天的青春。那么罗敏此次选择的“预制菜”,是不是在用今天的便捷,透支健康与生活的多样性?元代诗人马钰,有一手烹饪鳝鱼的绝活儿,他曾在《西江月·赴胡公斋》写道,“我会调和美鳝。自然入口甘甜。不须酱醋与椒盐。一遍香胜一遍。”放到今天,如果将这道美肴做成预制菜,大概就变成了,“全是酱醋与椒盐,一遍味同一遍”。

七叔辣评:

不晓得为啥,最近预制菜的新闻频频上热搜。

翻了一下评论,好像大部分人都非常抵触预制菜。

实际上预制菜这东西也不是什么新鲜话题,早十几年前就有了,类似于冷冻饺子,香肠,罐头之类的东西,严格意义上都算预制菜。

大家这么多年都吃过来了,似乎也是其乐融融,并没有太大抵触,为啥预制菜上了热搜反而抵触大起来了呢?

因为它上热搜的情况不太好,都是一些中小学通过“官方渠道”订了一些预制菜,关键这些预制菜馊的霉的烂的啥都有,最后学生吃了串稀,引起众怒。

于是很多人就开始引申,谁知道买来的预制菜到底是三个月前的还是三年前的,里面不晓得放了多少防腐剂。

日本的辐射海鲜宣传得铺天盖地,预制菜对身体的危害怎么不放在明面上来谈一谈?

在中国这片土地,从来不缺少道德下限的黑心商人,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依然非常严重,癌症病发率已经是全世界第一了,你现在还要鼓吹预制菜。

老百姓的身体真的不是化学工厂。

此外,预制菜的定位也是大家争论的重点。

理论上说,这种流水线出来的预制菜就应该比现做的要便宜,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一些饭店就会用预制菜以次充好,但是价格还是现价。

大家花了吃新鲜食物的钱,却吃了一肚子防腐剂,这就让人没法忍。

关键是这种事情很难监督。

这倒是让我想到以前的活禽交易。

我记得小时我们买鸡买鸭都是买活的,买回来自己杀,或者你让店家帮你杀也行。

后来因为禽流感的原因,国家不允许活禽交易,你想吃鸡鸭只能去市场买冷冻的。

既然是冷冻的,那么价格应该便宜才对。

但并不是,冷冻的鸡鸭价格和当时的活禽差不了多少,大家没得选也只能接受。

后来,一些商家又搞起了“竹林散养鸡”的概念,带你去乡下玩一圈,然后卖给你一只,号称走地鸡。

一只活鸡200。

明明可以便宜买到活鸡活鸭,但是因为冷冻概念横空出世,活鸡活鸭反而更贵。

同样道理,预制菜的普及并不会自贬身价,用很便宜的价格面对公众,而是努力把自己拉到新鲜食材的价格同台竞争。

然后新鲜食材,就会变成普通人额外的负担。

未来饭店里搞个预制菜专区,生鲜专区也不是不可能。

通过这事情,我发现一个问题,预制菜的发展和中国这么多年来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

啥意思呢?

就是你别看中国努力发展了那么多年,看似从一个落后的国家变成了GDP世界第二,实际上真正的发展是非常有限的,我们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财富转移上去了。

所谓财富转移,就是这些钱本来是在整个社会平摊的,每个普通人都有机会去获得,但是有那么一小撮人通过某些方式迅速归拢了这些钱,把本属于大众的机会全垄断到自己身上。

身边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互联网电商,房地产,直播带货,网约车,包括现在的预制菜等等。

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对整个社会进步是没有增量发展的,没有这些所谓的创新,我们依然可以活下去,甚至活得更好。

它们只是用了个噱头,却让财富变得更加集中。

于是导致了现在看似国家GDP日益增长,但是人们的收入水平却极度分化,贫富差距过大,穷人变得越来越穷。

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总觉得在宏观层面和微观个体之间,有着巨大的鸿沟。

搞预制菜,本质上还是这个套路。

名义上方便人们生活,实际上背后搞产业链垄断,继续财富转移。

所以我认为是不是要立法约束预制菜,还是抵制预制菜,这些都不触及到问题的核心。

现在的核心是,在经济萎靡的时候,凡是不存在发展增量的东西,就不要大张旗鼓地往外推了,别再乱折腾了。

老百姓口袋里的钱包已经被房地产榨干了,老老实实养精蓄锐,安安静静发展这才是渡过经济低迷的好办法。

搞搞光伏,新能源车,芯片,航空航天,这些才是真正通过发展带来财富的东西,而不是像预制菜这种可有可无,房地产互联网不行了,再来个预制菜继续从穷人头上搜刮油水。

发展方向一旦错了,只会让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社会戾气也会越来越重,到时候对谁都没好处。

从业人员爆料:

网友评论精选:

  1. 既然预制菜那么好,那就请领导先吃
  2. 我不反对预制菜进入市场,但我反对预制菜进入校园。家里隔夜菜都不敢给孩子吃,何况是保质期一年的预制菜?真的不知道时代是在进步还是退步
  3. 建议取消“中央厨房”这个词,容易误导人们的认知,以为中央厨房是国家的,会很靠谱
  4. 如果餐厅现做的不洗菜,环境脏乱差,那还不如流程安全规范食材放心的预制菜。所以预制菜不是问题,问题是有没有高标准的,保证营养与卫生的预制菜?

By 七叔商业洞察

纸牌屋的原型:权术大师林登约翰逊

大多数国人都知道肯尼迪总统,但对于他的继任者林登·约翰逊总统非常陌生。到2018年4月为止,我也是。

然而,他担任总统的1963-1969年,不仅仅是越战全面扩大的时期,也是美国民权运动风起云涌、社会建设最有成效的时期。从平权到消灭贫困,到发展公立教育,到环境保护,到开拓航天事业……无数的未来事业奠基于这段时期。作为国家领导人的林登·约翰逊,跟这一切难道没有关系?

这些问题过去从未深想过,这次在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校园闲逛,无意中撞见林登·约翰逊总统图书馆时,它们一起涌了上来。

自由的遗产:林登·约翰逊总统和他的“伟大社会”

远望林登·约翰逊总统图书馆

于是,我不由自主地朝那座高大的白色建筑走去。

两个半小时之后,我带着满满的收获和敬意,离开了林登·约翰逊总统图书馆。

1963年11月22日

图书馆共有六个常设展览,其中一个专门讲述1963年11月22日。

那一天中午12:30,肯尼迪在达拉斯遇刺。两个小时后,副总统约翰逊在空军一号上宣誓就任第36届美国总统。图书馆展出了他就任前后的重要文件和物品,其中包括杰奎琳在事发后写给约翰逊的信,以及她与约翰逊在12月3日的一通电话录音。只要将那个老式的黑色电话听筒贴在耳边,便会听见他们当时的对话。

杰奎琳·肯尼迪的声音像小女孩一样纤细、柔和,而以强悍乃至粗鲁著称的德州牛仔约翰逊,则格外温和、礼貌。杰奎琳感谢约翰逊总统对她的体贴和支持——约翰逊在这几天内亲笔写给她的信,比她收到过的肯尼迪的信还要多。约翰逊则竭力安慰她,一再表示自己和人民是多么爱戴杰奎琳。

由于约翰逊是在这样一场震惊世界的突发悲剧中就任总统的,人们称他“悲剧总统”,认为他注定只能存在于肯尼迪的光影之下,我也以为他仅仅是凭藉肯尼迪的巨大声望和遇刺后的悲情支持而延续前任的政策,以为他仅仅是肯尼迪政治遗产的一个法定继承者。

看了展览,我完全摒弃了原先的认识。

首先,在成为肯尼迪的副手之前,约翰逊在政坛早已成绩斐然。他以熟练、高超的政治斡旋能力而著名,他的说服能力强大到能使顽固的政治对手转而支持自己的主张。正因如此,他28岁就当选国会众议员,并连选连任,44岁时又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参议院少数党领袖。正是看中他的这种能力,肯尼迪挑选了他作为自己的副总统。“有他加入我们的阵营,我们不可能输”,肯尼迪对亲信说。

更重要的是,约翰逊就任总统后,为美国社会留下了无论今日还是后世,都应该用约翰逊这个主语来大书特书的伟大政治遗产。

那就是:“伟大社会”的政治理念,公民权利的实现,政府对教育事业的大力投入,以及在社会保障、医疗保险、环境保护、产品安全、文化事业、航天事业、信息自由等各方面的政府投入和管理,其中许多工作是开创性的。

为此,图书馆的六个常设展览中,有三个聚焦于约翰逊总统的政治成就:政治遗产、公民权利和社会公正。

自由的遗产:林登·约翰逊总统和他的“伟大社会”

总统图书馆一楼大厅的“自由的遗产:LBJ和你”展

“伟大社会”(Great Society)

约翰逊生在奥斯汀附近的斯通沃尔,家境贫困。从师范学院毕业后,他在德州一个小城担任了一年的教师,学生大多来自拉美移民家庭。学生们的贫困,遭受的歧视和不公,都令他震撼。

正是这些经验,使他将超越种族肤色的平等和平权作为参政的目的,奉为至死不渝的政治理念。

事实上,虽然肯尼迪也有同样的理想,但约翰逊作为南方出身的民主党人,对于黑人所遭受的苦难有更深切的感受和同情。但是,美国的政制规定副总统是总统的“备胎”,并无实权。于是,当肯尼迪的遇刺让他成为总统后,他毫不犹豫地抓住了这个机遇,他坦承:“即使是在最美妙的梦中,我也从没幻想过我能有机会帮助那些学生们的子女,以及全国那些和他们一样的人。但今天机会真的来了——不瞒你说,我打算好好利用这个机会。”

林登·约翰逊就此开始了他波澜壮阔的总统任期。

一走进 “政治遗产展”,就会看到一段解说词:“如果你看过公共广播频道,接受过大学助学金,欣赏过高速公路旁的野花,加入过医疗保险,或者参观过国家公园——那就很大程度上意味着,林登·约翰逊所通过的立法直接惠及了你今天的生活。约翰逊对于‘伟大社会’的构想所涉及的话题是如此深广,生活在今天的我们几乎不可能不受其影响。从投票权利、公民权利到强制使用汽车安全带,林登·约翰逊使得今日美国人的日常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

然而,看完整个展览我才知道,这份清单还可以长长地列下去,长到令人惊叹,令人感动:汽车排放,交通安全,高速公路安全,信息自由,枪支管控,野生生物保护,儿童安全,空气污染控制,反年龄歧视,提高社会安全保障,外太空开发,产品安全,住房公平,司法公正,学生贷款,残疾儿童支持,职业教育,艺术事业拨款……

“公民权利展”展现了约翰逊政治生涯最伟大的贡献:公民权利法案的通过。

肯尼迪总统曾在1963年6月向国会提出过公民权利立法,但遭国会抵制而未能通过。约翰逊总统接棒后,以他强大的斡旋力和说服力,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了三个真正体现美国建国理念和宪法精神的伟大法案:1964民权法案;1965投票权利法案;1968民权法案。

从此之后,从投票权到日常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从联邦政府到各级地方政府到各种公私领域,对于黑人和有色人种的歧视性措施统统成为非法而被取缔。

自由的遗产:林登·约翰逊总统和他的“伟大社会”

约翰逊在白宫接见马丁·路德·金等民权领袖,商讨推动民权立法策略

如果说,《独立宣言》中“人人生而平等”的伟大理想只是“看起来很美”,权利法案、第十四、十五修正案等宪法条款所规定的公平保护原则“没有牙齿”,那么,上世纪六十年代,在约翰逊总统的奋力推动下通过的这一系列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具体法案,终于使每一个个体的公民权利落到实处,不管你是白人,黑人,男人,女人,也不管你是基督徒,佛教徒,还是穆斯林,无神论者,更不管你是来自欧洲,南美,还是亚洲,非洲……

可以说,没有约翰逊总统在半个世纪前的奋斗和立法,就不会有半个世纪后的奥巴马总统。

最令我感慨的还有约翰逊总统对教育的重视。他提出人应该享有“第五种自由”,也就是在罗斯福总统的四种自由之外,还有“免于无知的自由”。教师出身的约翰逊,深切理解教育对于帮助人们摆脱贫困、获得独立和尊严的作用。为此,他推动通过了两个里程碑性质的教育法案:初等与中等教育法案,和高等教育法案,以及针对学前教育的提前教育计划,帮助新移民子弟的双语教育法案等,涵括了个人成长的各个阶段。尤其值得强调的是,这些法案明确规定了联邦政府对教育的职责:一,由政府为公立中小学提供资金支持,提供课本和教具,为高等教育机构提供科研经费等多种支持;二,由政府为学生提供奖学金、助学金、低息学生贷款等,支持学生完成学业。

自由的遗产:林登·约翰逊总统和他的“伟大社会”

三楼的“伟大社会成就展”

这两项法案是后来历届政府相关教育法案的基石。小布什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奥巴马的“每个学生都成功法案”,都是由约翰逊总统奠基的这两个法案的延续。受惠于这两个法案、因教育而改变命运的美国人,何止千千万万?今日美国100%的中等教育普及率,高达80%的高等教育入学率,领先全球的高等教育和科研水平,毫无疑问与约翰逊的贡献直接相关。

在公民权利获得保障之后,个人发展成为最重要的议题。每个人都能得到完全发展、完整享受五种自由的社会,才是一个真正的伟大社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一系列教育法案,与民权法案一起,构成约翰逊“伟大社会”的基石。总统深刻了解这一点,他在1962年4月11日签署“初等与中等教育法案”时说,“作为美国总统,我深切地相信,我所已经签署以及将要签署的任何法案,都不及这一个对于美国的未来意义深远。”

约翰逊总统的“伟大社会”建设效果如何?展览用具体的数据给出了答案:

1960-1970,接受过四年制大学教育的美国人数:上升39%;

1963-1969,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美国人所占人口比例:由20%减少到12%;

1964-1970,胜选成为政府官员的非裔美国人:由300增加到1470;

被保护的土地:新增36个国家公园,新增受保护土地1000万英亩。

这是其他任何一届政府都不曾取得过的成就。自此以后,美国贫困人口一直在12%左右徘徊。2016年,这个数据是12.7%。

“约翰逊待遇”(Johnson Treatment)

约翰逊在1963年11月22日接任总统,到年底的不到40天的时间内,便通过了五个议案。紧接着,他在1964年推动通过了16个议案,并在1965年底的大选中以61.1%的超高支持率获得连任。从1963年底到1969年初的五年总统任期内,约翰逊政府共通过了135个法案、条例、决议,平均每个月通过两项。不论从哪个角度来说,这都令人难以置信。他是怎么做到的?

所有和约翰逊总统一起工作过的人,都记得他惊人的充沛精力,和不容一秒钟耽搁的雷厉风行。他最常说的一句话是:“现在就做。不是下周,不是明天,也不是今天晚些时候,是现在!”他手下的很多工作人员都曾在凌晨五点接到过总统打来的电话。他要求,每个国会议员打来的电话当天就要给予回复,每个送到国会的议案第二天就要举行听证会。哪怕工作人员正在卧室、卫生间他也会追逼过去。

但这只能保证办事的速度。效果如何保证?这就要动用约翰逊总统的独门绝技了,也就是名闻遐迩(或者臭名昭著)的“约翰逊待遇”。照总统图书馆的官方解说,林登·约翰逊有“一种无可比拟的一对一的说服能力,用一种混合着愉快,恐吓,逻辑,善意,甜言蜜语,和精明的讨价还价的技巧来达到目的。他经常靠近对方,将自己的脸几乎压到对方脸上,身体向较矮小的对方倾逼过去(作者注:约翰逊身高1.94米),同时手指在对方身体上指指戳戳。”几乎没有人能受得了这种“待遇”,大多数人最终会或心悦诚服或无可奈何地接受他的意见。

自由的遗产:林登·约翰逊总统和他的“伟大社会”

参议员西奥多·格林受到的“约翰逊待遇”,似乎不那么令人愉快(图片来自网络)

自由的遗产:林登·约翰逊总统和他的“伟大社会”

这张约翰逊给与最高法院助理法官福塔斯特别“待遇”的照片,恐怕是整个图书馆最受欢迎的一张:在休息区,这张照片被放大到真人大小,福塔斯的形象被挖空了,任何人都可以站到他的位置上,去享受一番自己的“约翰逊待遇”。

当然,约翰逊总统的强大说服能力还在于,他能从对方的立场出发,指出事情的利弊,将敌人变为盟友。为此他需要先把自己装扮成对方的自己人。为了说服南方的种族主义议员们支持民权法案,他与他们打交道时,跟他们一样满口“黑鬼”,并替对方分析:如果不给黑人公平的权利,此起彼伏的抗议所导致的社会动荡,最终将伤害白人及工商业的利益。而面对马丁·路德·金等黑人民权领袖们时,他的语言充满尊重。展览中有总统与马丁·路德·金的电话录音,我不免又拿起了听筒——约翰逊总统有给自己的电话录音的习惯,因此,我们在各展区都有机会听到最有历史意义的一些对话。

尽管如此,约翰逊还是得罪了许多南方议员和民众。美国南部各州原本是民主党的坚定票仓,也是他的大本营,但从此以后倒向共和党,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今天。

自由的遗产:林登·约翰逊总统和他的“伟大社会”

顶层的白宫生活展。约翰逊总统夫人Lady Bird热爱大自然,她对于推动环境立法起到了重要作用

约翰逊对于这样的结果早有预料。但他选择继续前行。因为他坚信,“伟大社会建立在全体人民的富足和自由之上,这就要求我们结束贫困和种族不公。……而这仅仅是开始。”

那么,这样一位贡献卓著的总统,为什么在当代政治和社会生活话语中几乎彻底消失了呢?答案在另一个常设展览中:越南战争。

越南战争

这场约翰逊从前任手中继承过来的战争,给他的形象蒙上了浓重的阴影。展览中有总统和一位议员的电话交谈,总统想听听对方对越战的意见。最后两个人共同的结论是,我们不知道该拿这场该死的战争怎么办。

明明知道战争会与他心爱的“伟大社会”建设抢夺资源,流血会引起人们的反对和抗议,约翰逊还是选择继承肯尼迪的战略,并听从军方的建议,以更大的人力和资源投入战争,引得全国抗议浪潮汹涌。一个脍炙人口的抗议口号是,Hey, hey! LBJ! How manyt kids did you kill today? (喂,喂,林登·约翰逊,今天你又杀了多少孩子?)

自由的遗产:林登·约翰逊总统和他的“伟大社会”

白宫前的反战人群

尽管在此期间约翰逊的各种社会建设法案仍在源源不断地出炉,美国经济仍在迅速发展,失业率降到了3.5%,战争还是将他从广受支持和爱戴的总统变成了“战争罪人”。约翰逊在1965年的竞选中,横扫44个州,大获全胜。而现在,在强大的反战压力下,他放弃了竞选连任,在1969年任期到期后便黯然离开了白宫。越战的彻底失败更使他完全成为负资产,即便是本党政治人物,包括克林顿、奥巴马,也会避免提到他的名字,以免受到牵连。雄心勃勃的约翰逊,功勋卓著的约翰逊,就这样渐渐成为“隐形总统”。

看完展览,我在图书馆书店买到一本《林登·约翰逊与美国梦》,作者多丽丝·古德温曾是约翰逊政府的白宫实习生,被总统看中,请去给他写传记。多丽丝写道,卸任后的总统曾经满脸哀伤地对她说,我为人们做了这么多,他们为什么不感激我,反而这么恨我?看得我不尽伤感。这时的约翰逊,完全是一个孤独、落寞、失意的老人。

实际上,约翰逊总统离开白宫前,已经开始磋商停战事宜。总统图书馆落成的第三年(1973年)1月22日,他因心脏病发作而匆匆辞世,享年65岁。5天后,美国签署《关于在越南战争结束、恢复和平的协定》。3月29日,美军完全从南越撤出。

两年后,越战以北越的胜利而结束。

重新评价

近年来,随着越战的伤口渐渐愈合,人们终于开始重新评价这位总统了。当年的反战领袖约翰·加尔贝雷兹呼吁“历史性地重新评价”约翰逊的总统任期:

“罗斯福新政时期,种族平等只存在于公众的良知;肯尼迪时期那只是马丁·路德·金等人的急切呼吁……只是到了林登·约翰逊,美国人的公民权利才在各方面得到实现……在民权和贫困这两个当时最亟待解决的问题上,是约翰逊带来了我们时代最伟大的变革……林登·约翰逊在民权,投票权,经济和社会改革方面的成就……不应继续为那场战争所笼罩。”

他们的观点也是越来越多美国人的共识。美国公共事务电视网C-Span在2017年进行了一次民意调查,评出的十位最伟大的总统中,林登·约翰逊名列第十,在肯尼迪、里根之后,威尔逊、奥巴马之前——前四名的排名是雷打不动的:林肯,华盛顿,富兰克林·罗斯福,西奥多·罗斯福。

在这样的背景下,2016年终于有了一部刻画约翰逊总统的电影,片名就叫LBJ,即 Lyndon B. Johnson的全名缩写。

著名历史学家大卫·迈克卡洛说,“评价一位总统是否伟大,关键在于他是否为了他所信仰的而甘冒失去总统宝座的风险。林登·约翰逊毫不费力地通过了这个测试。”

自由的遗产:林登·约翰逊总统和他的“伟大社会”

退休后的农场生活。总统和爱犬一同仰天长啸,小孙子似乎被吓着了

自由的遗产:林登·约翰逊总统和他的“伟大社会”

太空成就展。约翰逊在参议院少数党领袖任上,推动了成立NASA的相关立法,成为总统之后持续给予NASA所需的各种支持(刘雁拍摄)

自由的遗产:林登·约翰逊总统和他的“伟大社会”

会模仿约翰逊说笑话的蜡像。约翰逊爱说笑话,也不在意人家画漫画嘲笑他,他会把那些漫画贴在办公室自己欣赏。

自由的遗产:林登·约翰逊总统和他的“伟大社会”

顶层的白宫生活展(刘雁摄)

自由的遗产:林登·约翰逊总统和他的“伟大社会”

暮色中的约翰逊总统图书馆。远处便是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的钟楼

约翰逊总统的阴暗面 – 卷入刺杀肯尼迪丑闻

在肯尼迪遇刺后,美国比较正式的官方调查就有六七次,分别由达拉斯警方、联邦调查局(FBI)、总统任命的特别委员会、中央情报局(CIA)和国会委员会等负责。

在这场震惊世界的谋杀案中,人们给出过许多猜想,纷纷认为这是一场巨大的阴谋。除了人们最常怀疑的副总统林登·约翰逊、FBI局长胡佛之外,而特朗普批准披露的2800份文件显示,美方当年所怀疑的幕后黑手还包括前苏联。

根据FBI局长胡佛的谈话文档,苏方认为美国副总统就是肯尼迪暗杀案的背后黑手。

1966年12月1日文件披露,美在苏间谍称克格勃特工拥有证据来说明美国副总统应当为这次刺杀负责。

Image

“克格勃特工总部表示根据已知信息,苏维埃政府有必要知晓约翰逊总统与肯尼迪家族的关系,特别是与肯尼迪总统以及其两个弟弟的关系。”

Image

“苏维埃联邦共产党的一名官员相信这是一场美国右派为了发动政变而精心制造的一次阴谋。这些家伙(阴谋参与者)想使用谋杀并利用美国的反共情绪,以便以此来终止与苏联的谈判、进攻古巴并挑起战争。因对此深信不疑,苏联立即处于高度戒备状态。”

“肯尼刺杀绝对不是一个人的行为,他显然是几个人策划分工的精密计划”

这不是第一次林登·约翰逊被怀疑,肯尼迪被杀两小时后约翰逊在空军二号上火速宣誓就职,从那时起提起阴谋论,首当其冲第一个被怀疑的就是约翰逊。

Image

但这是第一次在官方文件中披露了对林登·约翰逊的怀疑。

根据另一份文件披露,在肯尼迪遇刺的前两个月,美方曾经截获凶手与克格勃特工办公室的通话。

与凶手通话的领事Valeriy Vladimirovich Kostikov被认定为是一名克格勃官员,供职于暗杀司。解密的文件中写道:“这很不寻常,一个克格勃探员在执行这样敏感的行动时,却与苏联大使馆有这么明显的联络”,但是“这样的做法也可能是因为个人的粗心大意”。

Image

据CIA文件称,在拨打这通电话时,Oswald人在墨西哥城,通话中他用非常不熟练的俄语来声明自己的身份,询问接线人“关于华盛顿的电报有什么新东西吗”

而另一份文件则说明,早在肯尼迪遇刺的一个月前,Oswald就已经处于FBI的监控雷达之中。一名探员写道,之所以注意到奥斯瓦尔德是根据“古巴的消息来源”,并且将这个信息转给了达拉斯当局。

一名FBI特工称:“早在1962年,Oswald就曾经给他写过信为了催促他妻子的出境签证”

CIA曾策划暗杀古巴领导人Fidel Castro

最新公开的文件包括了关于CIA谋划暗杀共产主义领导人项目的冗长报告,以及涉及成千上万美元秘密项目的数十页收据和记账簿。

Image

文档记录的暗杀计划还针对刚果首任总理帕特莱斯·卢蒙巴和印尼前总统苏加诺。文档显示,CIA也曾参与从古巴向多米尼加共和国运送将被用于试图暗杀该国时任总统的武器,还考虑联合“黑手党”线人等其他手段。

除此之外文件还记录了1962年9月14日一场由总统肯尼迪和他的弟弟、时任司法部长罗伯特·肯尼迪及一众白宫高级幕僚参加的闭门会议。席间讨论了中情局正在考虑破坏从加拿大运到古巴的一批飞机零件的可能性。许多项目直接针对古巴,其他的还有多米尼加共和国、刚果以及南越和北越。

暗杀前二十五分钟的爆料电话

英国军情五处曾向美方报告称,1963年11月22日,位于英格兰剑桥郡的地方媒体《剑桥晚报》曾接到一通匿名电话。电话中的人士仅仅表示,该记者应该打电话给位于伦敦的美国大使馆,因为会有大的新闻发生,随后电话被挂断。据英国情报部门测算,此时距离肯尼迪被杀只有25分钟左右。

Image

据悉,在得知肯尼迪的死讯后,该记者随即向当地警方报告了这一通神秘的电话,而警方随后也通知了军情五处。英国军情五处向CIA做出保证,这名记者是一名“忠诚可靠”的人,没有任何违法记录。

背景知识:肯尼迪总统为何会被刺杀

1963年6月4日,一项几乎不为人知的总统法令,即第11110号行政命令,被当局授权签署。这一法令基本上剥夺了罗斯柴尔德银行向美国联邦政府贷款的权力。

肯尼迪总统一挥笔,就等于宣布了私人拥有的罗斯柴尔德联邦储备银行(Rothschild Federal Reserve bank)将很快倒闭。基督教法律研究团通过联邦登记处和国会图书馆对此事进行了详尽的研究。

我们现在可以有把握地得出结论,这项行政命令从来没有被任何后来的行政命令废除、修改或取代。简单来说,它仍然有效。

当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John Fitzgerald Kennedy)总统签署第11110号行政命令时,不用通过私人拥有的罗斯柴尔德联邦储备银行就可以制定和发行货币的宪法权力,又回到了美国联邦政府特别是财政部的手上。

所有美国人都活在一个“美联储”的神话里。当许多人都发现它不是美国政府的一个机构时,都感到非常震惊。

“联邦储备银行”这个名字是用来欺骗大众的,现在仍然是这样。它既不是联邦的,也不是政府所有。它是一家私人银行。

它和其他公司一样,自己付邮费。它的雇员不属于公务员,它的有形资产是私人持有的,也要缴纳地方税。它并非是你认为的政府财产。

这是一个创造私人财富的发动机,这种财富是无法想象的,它甚至创造了最复杂的经济。

它使一个帝国的精英阶层能够为了自己的目的而操纵我们的经济,并让政府自身沦为它的执行者。它控制着时代,支配着商业,影响着我们的家园,几乎影响着我们所感兴趣的一切。

维持一个帝国需要强大的力量,而这个帝国也不例外。“美联储”领导人及其神秘的国际捐助者所关注的似乎远远超出了货币和利率的范围。

第11110号行政命令

肯尼迪总统的第1110号行政命令赋予了财政部明确的权力:

“由财政部来发行针对任何银条、银币或标准银元的银票。”

这意味着,在美国财政部金库中的每一盎司白银,政府都可以根据实际持有量,发行新的货币投入流通。

其结果就是,在发行的美国钞票中,将有超过40亿美元是以2美元和5美元面值流通。

虽然10美元和20美元的“美国钞票”从未流通过,但是在肯尼迪遇刺时,美国财政部正在印制这些面值的钞票。

显然,肯尼迪总统知道,“联邦储备券”(Federal Reserve Notes)被用作所谓的法定货币违反了美利坚合众国的宪法。

而以美国财政部的白银储备支持的“美国钞票”却是作为一种无利息和无债务的货币来发行的。

我们比较了美国私人中央银行(即联邦储备银行,也就是联邦储备系统)发行的“联邦储备券”和美国财政部根据肯尼迪总统的行政命令发行的“美国钞票”。

除了一张上面写着“联邦储备券”,另一张上面写着“美国钞票”外,它们看起来都差不多。此外,美联储发行的“联邦储备券”上有绿色印章和序列号,而财政部发行的“美国钞票”上则有红色印章和序列号。

肯尼迪总统于1963年11月22日被暗杀,他发行的“美国钞票”也立即被撤除了发行量,而“联邦储备券”则继续被作为美国的法定货币进行流通。

根据美国特勤局(United States Secret Service)的数据,在1999年流通的所有美国纸币中,有99%都是美联储的“联邦储备券”。

肯尼迪知道,如果白银支持的“美国钞票”得到广泛流通,他们就消除了对“联邦储备券”的需求。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经济学问题。“美国钞票”(USN)是由白银支持的,而“联邦储备券”(FRN)没有任何内在价值的支持。

如果约翰逊或任何后来的总统执行该命令的话,那么第11110号行政命令就已经阻止了美国的国家债务达到目前的水平(几乎所有的近9万亿美元的联邦债务都是从1963开始产生的)。

它几乎马上就可以赋予美国政府偿还债务的能力,而不必去找私人的联邦储备银行借钱,也不会被美联储继续收取利息来创造新的“货币”了,就差一点。

第11110号行政命令可以让美国有能力再次创造自己的货币,并由白银和银价来支撑。

同样,根据我们自己的研究,肯尼迪遇刺仅仅5个月后,1958年版“银证”系列也不再发行,它们随后又从流通中被剔除。

也许肯尼迪遇刺是对未来所有总统的警告:不要干涉私人的罗斯柴尔德联邦储备银行对货币的发行控制权。

很明显,肯尼迪总统在挑战“美国和世界金融背后的权力”。

1963年11月22日,肯尼迪在德克萨斯州的达拉斯被枪杀,当时情况非常奇怪。菲利斯·霍尔(Phyllis Hall)是一名护士,他在约翰·F·肯尼迪总统遇刺后曾不顾一切地试图抢救总统的生命,根据霍尔的说法,肯尼迪是被一颗“神秘子弹”枪杀的。

如何公正评价约翰逊

我们应该承认,约翰逊有三副面孔。第一副面孔是不择手段的冷血政客,第二副面孔是锐意进取、体恤人民的改革者,第三副面孔则介于两者之间,即约翰逊运用的种种手腕,是在为一个更高尚的目的服务。

几十年来研究者试图公正地评价约翰逊,在寻找这第三副面孔的过程中,他们有了收获但最终也无奈的承认,“没有人能读懂约翰逊”。也正是因为围绕在他身上的争议,大众谈论六七十年代的历史时,约翰逊都被有意无意的略过了。当人们看见肯尼迪,他们看见了美国的金玉其外;当人们看见尼克松,他们看见了美国的败絮其中。在人们对那个年代理想化的历史想象中,约翰逊作为一个有瑕疵的巨人显得格格不入。

在Robert Caro所著的约翰逊传记中,约翰逊拥有极强的权力欲,尤其表现为对下属的支配欲;没有原则,欺下媚上,在合适的时间用合适的手段拉拢重要的人(他一生中最重大的胜利就是抱上了小罗斯福这条大腿);在党鞭的位置上他做的尤其好,“既是多数党领袖又是少数党领袖的林登·约翰逊”在今天的美国是难以想象的。

当然,约翰逊能在国会里呼风唤雨,很大程度上还是由于当时的政治格局,那段时期美国国会的透明度也不能和今天同日而语,这样一个不透明国会的状况被“水门事件”结束了。

约翰逊一步步往上爬不光依靠权术,他为家乡的穷苦农民带来了现代化,为被迫害的少数族裔选民带去了投票权。他还为各种肤色的寒门学子带去了书本与教育。但他是否参与了谋杀肯尼迪的阴谋,让美国今后几十年完全由权贵集团把持,离真正的民主自由越来越远,只能是非功过任评说。

By 刘雁Dan

减肥失败是不是胰岛素抵抗造成的

我们身体有一套精密的调控系统,使血糖水平维持在一个较小的波动区间,让身体正常运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内的内分泌系统对这种调节起着主要作用。

基本概念与机理

碳水化合物——单糖或多糖组成的化合物,包括糖、淀粉、糖原和纤维

葡萄糖——能够直接被身体利用、提供能量的单糖

胰岛素——胰腺β细胞分泌的具有降低血糖、合成脂肪功能的激素

胰高血糖素——胰腺α细胞分泌的具有分解脂肪功能的激素

糖原——储存在肌肉和肝脏中的葡萄糖,必要时能够立即被身体动员利用

唯一降糖的激素——胰岛素

我们需要更详细地介绍一下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胰岛素是身体分泌的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同时促进身体囤积脂肪。

胰岛素通过促进血中葡萄糖向肌肉、肝脏和脂肪细胞转移,来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人进食后,即使是最微小的血糖升高,都会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大量进食高碳水化合物的时候,血糖飙升得很快,这时候β细胞分泌的胰岛素也是惊人的。

葡萄糖能够穿过大脑的屏障进入大脑组织,直接被大脑利用;身体的其他组织不能直接利用葡萄糖,需要利用胰岛素的葡萄糖转运功能,与细胞表面的胰岛素受体结合,吸引葡萄糖转运蛋白(例如GLUT4)将葡萄糖转运到其他地方。

转运至细胞内的葡萄糖,被身体直接利用,或者以糖原或脂肪形式储存起来备身体必需时使用。胰岛素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抑制脂肪的分解。

也就是说,高胰岛素水平不仅迅速将葡萄糖转化为脂肪,而且像海绵吸水一样,迅速地储存脂肪,还抑制脂肪的分解;对于一个很容易长胖、难以减肥的人,高胰岛素水平是很重要的原因。

胰高血糖素

我们身体的每一个调节系统都有正反两方面的调节机制;对抗胰岛素效应的激素就是胰高血糖素。

胰高血糖素是由胰腺α细胞产生并分泌;食物中的蛋白质刺激胰高血糖素的分泌,碳水化合物则抑制它的分泌。

因此,在我们摄入大量高血糖指数食物后,血液中的胰岛素水平很快增高,而胰高血糖素水平会下降。反之,如果摄入低升糖指数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脂肪比例得当的食物,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水平会维持在一个正常的“健康区间”。

高血糖和低血糖

我们知道,高GI指数食物如精白面包、土豆等淀粉丰富的根茎类,进食后血糖急速增高,甚至比直接吃糖引起的血糖增高要快得多。低GI指数的食物,如豆类、水果、蔬菜和含纤维较高的粗杂粮等,不会引起血糖急速增高。

在一顿饱含高碳水化合物的大餐后,血糖很快增高,随即引起胰岛素的大量释放,同时抑制胰高血糖素的释放。

不幸的是,血糖的下降速度和上升速度一样快,在大量胰岛素的作用下,血糖经常会快速下降到正常的空腹血糖水平以下,这就是我们所知的“低血糖区间”。

胰岛素抵抗来了

胰岛素大量分泌会引起血糖急速下降;为了维持血糖的相对稳定,身体内一些反调节激素,上述说过的胰高血糖素之外,其他的如皮质醇(身体的压力激素)、肾上腺素(身体的“战斗”或者“逃跑”激素)、生长激素等等都被释放出来。

这个过程被称为“反调节”,主要目的是让血糖恢复到适当的范围。

经历了这个反调节后,虽然血糖不低于空腹水平了,但是一种“不可抑制的饥饿感”使得我们想吃很多东西(也称食欲过盛)。这个时候,许多人用高糖分的精致甜点、油炸的零食甚至直接一个正餐来满足自己的食欲。

如此循环往复,这种食欲过盛的状态通常维持很久,有时甚至是几个小时。血糖不断上下波动,身体不得不时刻分泌胰岛素,不断将身体中多余的葡萄糖转化为脂肪。

不再对糖上瘾 不再饥肠辘辘

如果我们适量摄入碳水,配合优质的蛋白质和好的脂肪,让血糖缓慢升高,以更平衡自然的方式刺激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释放。葡萄糖大部分(正常为85%-90%)被肌肉吸收,其余的被脂肪细胞和肝脏利用。

当身体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的时候,脂肪分解的速度与其合成的速度大致相同,就是说,我们的体重不会增加。

胰高血糖素是分解脂肪的激素,如果你总是吃高血糖指数的碳水化合物,只会不断刺激胰岛素而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当我们饮食均衡,胰岛素水平就会降低,胰高血糖素水平随之增高。

由于血糖水平不会升高得过高、过快,异常的脂肪蓄积不会发生。同时,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的比例合理,使得脂肪分解与合成相当,甚至强于后者,血糖能够缓慢回落空腹血糖水平,而不至于出现低血糖情况。

这种稳定状态亦不会引起反调节激素的释放,我们就不会总感到饥肠辘辘,不再对高血糖指数食物上瘾。

减肥的误区

在知识不断更新的今天,还存在许多旧的要更新的知识,比如:在减脂过程中用热量来控制体重的方法。这种方法的问题没有考虑到身体激素对人体的作用。这是一个最关键的因素,激素能够调节你的饥饿、代谢率、食物的喜好、身体的能量水平。我们今天着重解释激素和身体成分之间的复杂关系,来看看对身体成分至关重要的激素:胰岛素。

热量和激素之间的关系

现在国内热衷的媒体在减肥上大多使用热量第一定律的原理,即能量的平衡。你要想减掉多余的脂肪就要创造负负平衡,就是摄入的能量要比消耗的能量少,这样才能让你的脂肪减少。但是你身体消耗的能量和摄入的热量是不稳定的,是个经常变动的变量。例如:食物的热效应对身体的消化吸收和消耗起到决定作用。当你吃一顿纯蛋白含量很高的食物时,你的身体会多消耗25%的热量用于消化,而同等等量的脂肪又有0%-3%,碳水化合物为5%-15%。

此外,你食物中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组成会影响你的下一顿的食欲和摄入量。最简单的道理,蛋白质的食物非常腻,它会引起减少肠胃激素的释放,让你降低饥饿感。同时蛋白质减少胰岛素的不稳定性,带来的好处就是血糖的平稳。也会减少饥饿感。

在此要特别注意的是,能量的消耗也会影响你的饥饿感,会让你吃的更多。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就是,人们为了减肥而去积极的锻炼,最后的结果是他们摄入了更多的卡路里,相关研究表明这是人类为了保持体内热量的平衡,在进行高体力活动后会释放信号让你补充消耗的能量。

那么,这一切的发生和胰岛素有什么关系吗?胰岛素和其他代谢类激素,如:瘦素、胰高血糖素、生长素,这些都会直接影响你吃什么和身体代谢(燃烧)热量的比例。如果你有良好健康的代谢表现,胰岛素敏感就会让你消耗的热量比摄入的热量更多,更容易保证身体成分的合理性。

胰岛素的重要性

胰岛素是由胰腺分泌的激素。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的营养物质在血液中循环量。比如:在你吃饭的时候,你的血液里的糖 (葡萄糖) 的数量就会增加。胰腺察觉到血液中糖的含量增加了就会释放胰岛素进入血液。胰岛素绑定你的细胞糖原 (肌肉的能量来源) 或把糖原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身体首先会补充肌肉所需的能量,多余的脂肪变成脂肪储存起来。这就是锻炼的好处,能够增加你身体的肌肉含量,改善身体成分,改善胰岛素敏感性,让你减去身体脂肪的原因之一。

在各种不利因素的干扰下,细胞开始抵抗胰岛素,这意味着它们不容易是绑定到血液里面的糖。当发生这种情况时,身体就会分泌出更多的胰岛素,使血糖水平下降。因为血液中含糖量很高会给身体带来很多负面影响,造成损害器官,导致昏迷不醒或可能死亡。

当你身体处于高血糖时,胰腺未必能跟得上了。就会造成胰腺细胞损坏,从而导致降低的胰岛素生产。当你的胰岛素分泌减少,你的血糖水平就会高居不下,这会导致糖尿病和长期的健康问题。

什么原因胰岛素抵抗?

很多人错误地将这个问题回答”精制的碳水化合物 !”。要是真有这么简单就好了。在现实中,一些相互关联的因素有助产生于胰岛素抵抗。研究一致表明,当你的血液中有大量的游离脂肪酸时,细胞就会停止对胰岛素做出正确的反应。科学家们认为这由几个不同的因素造成︰

摄入过多的热量:这是造成胰岛素抵抗最主要的原因之首,这会造成过多的脂肪会存入他们的身体,使血液中存在大量的游离脂肪酸。

增加的腹部脂肪:腹部脂肪是危险的脂肪。它会包裹在器官周围并释放防止胰岛素与细胞有效结合的化学信号。

缺乏和运动和低肌肉量:在体内,肌肉比其他组织需要更多的葡萄糖。通常情况下,肌肉会主动燃烧储存的能量为人体提供生活所需的动力,这能够帮助我们保持血糖水平的平衡。此外,当你进行肌肉训练时,你会自动增加胰岛素敏感性。这是为什么锻炼尤其是保证一定强度的训练,如举重或间歇训练,都可以对糖尿病患者产生逆转作用。

压力和升高的皮质醇:皮质醇是一种在身体和心理应激反应时释放的激素。它影响着你的身体调节血糖的能力。当你的身体感受到来自外界和体内的压力时,皮质醇将释放储存的葡萄糖给你提供能量来对抗压力。当你长时间的处在应激环境下你的身体就会持续分泌皮质醇,使你一整天都处在高血糖的环境下,胰岛素也相应升高。当长时间的发生这种情况时,就可以造成胰岛素抵抗。

炎症:能量过剩 (定期摄入太多的卡路里) 会导致胰岛素抵抗,此外它还会提高体内的氧化反应,提升自由基水平,导致体内产生炎症反应,从而激活体内抑制胰岛素信号,导致胰岛素不敏感。

有害的肠道细菌:你胃肠道内细菌在为你健康提供了哪些帮助?。不幸的是,某些菌株可以让你的大脑做出错误的指示,让你的身体感觉需要更多的能量,从而增加你的能量摄入的食物。这些细菌也同时激活了炎症通路,从而胰岛素抵抗和代谢问题。

饮食如何影响胰岛素抵抗

因为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经常被用作治疗 2 型糖尿病,所以大众往往错误地认为,吃太多的碳水化合物是导致胰岛素问题的第一位。这是逻辑错误,虽然低碳水化合物饮食能提高代谢生化指标和恢复胰岛素的敏感性,这并不意味着高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就会导致胰岛素抵抗。

那么,真实的情况时如何呢?罪魁祸首应该是高精度加工的碳水化合物和过量的摄入才是引发血糖飙升的真凶。此外,脂肪摄入的大量增加也是帮凶之一,因为他们是能量密集食物。这些食物相比复合碳水化合物或蛋白质的热效应更低,会让人觉得疲乏,没有动力,从而自发地减少体力活动,导致他们在一天内燃烧更少的热量。

通过胰岛素敏感性预测脂肪损失

新的研究表明你提升胰岛素敏感性的饮食也可用于减脂。

例如,最近的一项针对增加女性”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敏感”的研究显示 ,低碳水化合物饮食不需要限制热量的摄入,妇女在这组自然摄入的热量更少,在提高了胰岛素敏感性同时,她们减少身体脂肪平均数为 2.3%。

我们可以从这项研究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1) 如果你患有胰岛素抵抗,要是遵循传统的”减肥”的方法,就是限制热量摄入,高碳水化合物会实际上破坏你减掉身体脂肪的能力。

2) 如果你是胰岛素抵抗,降低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你的血糖负荷可能不会有任何变化。你需要一个更激进的方法,重置你的新陈代谢。

3)对于胰岛素敏感的人群来说,最关键的是要优化胰岛素的敏感性,从饮食着手更容易接受也更具灵活性。

神药二甲双胍能帮助减肥吗?

这是一个盛产网红的时代,而在抗击糖尿病的药物中,也有一个超级大网红,它的名字叫二甲双胍。

二甲双胍以其价格亲民、控糖效果良好、安全性较高等优势,在短短几十年里,成功跻身世界名药的行列,并成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选用药,比胰岛素还受欢迎。

而且,不止控糖,它还被发现可以改善多囊卵巢综合症,甚至于能延缓衰老抗击癌症,更有小女生居然吃它来减肥(对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它确实有一定的减重效果)……

在众人的追捧中,它毫无疑问的成为了口口相传的“神药”,甚至有些人常年以二甲双胍为伴,并且被医生告知可能要终身服用。

你一定想知道,二甲双胍到底为什么这么神奇?这还得从它几经沉浮的“传奇身世”来说起:

几经波折成为控糖神药

中国人自古对草药情有独钟,也因此它们频频亮相武侠小说或者影视剧,比如主角受了重伤,在机缘巧合的情况下吃了某种草药,结果非但没有死,反而功力大增,从此平步青云,所向无敌,称霸武林。

二甲双胍的前身,也算是草药的一种,名叫法国紫丁香。

法国紫丁香,图片来自GardensOnline

中世纪的时候,法国人就发现,这种紫丁香,可以治疗多尿症(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之一)

到1929年,Slotta 和 Tschesche 发现以它为原料之一,合成的药物二甲双胍可以降低兔子的血糖

但是,当时抗击糖尿病的网红药物是“胰岛素”,它并没有吸引大众的注意力。

到1957年,法国糖尿病专家发表研究,表示二甲双胍在临床上的降糖效果非常好,这时候它才开始崭露头角。

不过, 它的全面上市却一波三折,被推迟了30多年,只因同门师兄弟苯乙双胍(苯乙双胍降糖效果明显,但是副作用极大,易引起乳酸性酸中毒,造成极高的死亡率)的牵连。

二甲双胍用沉浮的身世,凸显了自己的不平凡,从1995年以后,它就开始大放光彩,走上了药生巅峰。

它便宜有效,且不像胰岛素那样直接降低血糖,而是非常“高明”的采取迂回战术,在身体中慢慢发挥控糖作用:▽

→ 刺激胰腺,提高其敏感性
→ 减少肝脏生产和释放葡萄糖的量
→ 影响消化系统,抑制对碳水化合物的吸收

在2002年的一项研究中(受试者均为高风险前驱糖尿病患者),科学家发现,与安慰剂组相比,单纯接受二甲双胍治疗的患者,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降低了31%。

是的,二甲双胍效果非常好,也有了越来越多的神器效果,比如说长寿。

但是除了传奇之外,你必须要知道的是,所有的一切,都不能为它的副作用开脱:

二甲双胍诸多副作用

→胃肠道紊乱

二甲双胍抑制了消化系统对碳水化合物的正常吸收,那么,多多少少会对肠胃产生一些影响,这也是它最常见的副作用,占比30%。

最明显的症状包括恶心、腹泻、胃痉挛、腹部肿胀、消化不良、屁多等等。

国外有网友服用二甲双胍之后每天5次水样腹泻,图片来自drugs

其实,这些问题倒不是很严重,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可以通过如下2种方式来调整:

1、调整二甲双胍的剂量-可以从更小的剂量开始吃,逐渐增加
2、吃饭的同时服药,而不是空腹-这样药物就可以在血糖升高的时候起作用,减少副作用的产生

如果还是持续出现肠胃不适,就要寻求医生的帮助了。

干扰对维生素B12和叶酸的吸收

已经有研究显示,服用二甲双胍的患者中,有高达30%的人产生了B12缺乏症。

缺乏维生素B12,比较典型的一个症状就是疲劳,因为B12可以帮助身体携带氧气到各个器官,没有足够的氧气的话,人很容易就会疲乏,甚至感到肌肉无力。

此外,长期缺乏B12,会对神经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进而导致经常感觉头晕、手脚发麻,这会增加糖尿病患者的神经系统病变。

严重的话,还会出现诸如记忆力下降、头晕、痴呆等状况。

另一种重要营养素是叶酸,缺少它一般身体症状不大明显,但是,叶酸对预防胎儿畸形非常重要。

乳酸性酸中毒

乳酸性酸中毒,是服用二甲双胍比较少见的副作用,但是极为危险,出现这种情况可能会致命。

正常情况下,大部分的乳酸是可以通过肝脏异生作用,转化为葡萄糖,给人体功能,小部分乳酸则通过肾脏排出。

但是,二甲双胍本身有抑制乳酸转化为葡萄糖的作用,就会导致体内乳酸含量过高,累积过多的时候,最终会改变身体自然状态,导致乳酸性酸中毒。

所以,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是不能使用二甲双胍的,他们排泄乳酸的能力本身就比较差。

增加认知障碍的风险

在对7000多名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的一项研究中,科学家发现,长期服用二甲双胍的人,患有认知障碍的风险略高。

具体原因不得而知,但科学家解释,这可能和长期服用它所造成的微量营养素缺乏有关。

诱发低血糖

二甲双胍本身不会导致低血糖,但是如果与其他药物一起使用,或者服药者曾经剧烈运动,或者吃得太少的话,极有可能最终诱发低血糖。

轻微低血糖症状表现在头晕、出汗、心率快、颤抖等等,严重的话可能会休克,甚至死亡。

强行科普:可能与二甲双胍相互作用的药物在服用二甲双胍之前,一定要告诉医生你目前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以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带来的负面影响,一般包括:▪糖尿病药物▪降压药▪胆固醇药物

▪青光眼药物

▪托吡酯

▪苯妥英钠

▪肠胃药

▪吩噻嗪

▪激素类药物

▪结核病药物

▪甲状腺药物

每个人的体质和耐受度都不一样,所以,这些副作用在每个人的身上,表现形式也不一样,不过还有一个“副作用”我没有说。

这个“副作用”,对于每位在吃二甲双胍的糖尿病患者,心里一定要清楚。

降糖药,降压药,降脂药,等等,这些药物,可能会让你产生心理依赖。

这些药物的危害,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过→英国资深医生:这些药,害人不浅…..

糖尿病患者千万不要对它有心理依赖,你必须要知道,二甲双胍并没有根治你的病。

二甲双胍,不能治愈糖尿病

二甲双胍可以控制血糖,从长远来看,它还能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但是,它发挥的作用也仅仅是控制和缓解而已,并没有从根源上去治疗糖尿病。

2型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基本特征都是,血糖太高,身体内完全充满了糖。

假想下身体里一直有一个糖碗,小时候,这个糖碗几乎是空的,并没有多少糖,几十年下来,如果不断摄入太多高糖食物,比如碳酸饮料、大米小米、面包、面条……

糖碗里面的糖就会不断堆积,直到完全充满,再然后就超过负荷溢出,溢到血液里,溢到肌肉里、器官里……

血糖的长期高水平,给身体的代谢增加压力,随后会发展为2型糖尿病,这个时候,医生就会给你开降糖药,比如二甲双胍,但是二甲双胍可以让你的血糖暂时稳定,并不能阻止你继续给糖碗加糖。

说直白一点就是,它根本没有在解决问题,因此可能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相同剂量的药物起到的作用不是很大了。

这个时候,医生可能会给你换一种药物,再过一段时间,再次出现相同的情况,那么好吧,再换一种药,再然后就是注射胰岛素,如此往复,不断恶性循环。

恶性循环使得糖尿病越来越糟糕,图片来自medium

这就好比一个人边吃着毒药,另外一边又大口吃着解药一样,即便你吃再多的解药,只要不停止吃毒药,身体就会一直处于非健康状态,长此以往的折腾,就必然会爆发更多更复杂的问题。

所以要逆转糖尿病,如何从根源上治愈才是你最该考虑的,把糖碗中的糖减半,甚至减掉更多,或许很多症状都会迎刃而解。

关键要点

前面说到过,在2002年的一项研究中(受试者均为高风险前驱糖尿病患者),科学家发现,与安慰剂组相比,单纯接受二甲双胍治疗的患者,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降低了31%。

在同样的研究中,研究者还发现,与安慰剂组相比,生活方式改变,使糖尿病发病率降低了58%

是的,它比药物效果还要好,而且不止治表还治根。

所以,如果把二甲双胍和改变生活方式结合起来,并且在后期实现停药,完全靠改变生活方式逆转糖尿病,岂不是更好?

事实上,确实有人这么做到了,给大家看近期一个网友给我的留言,为TA高兴:

我并不反对吃二甲双胍,短时间内控制病情,可以发挥很大作用的,但是改变饮食习惯,改变生活习惯,用最自然的方式,管控血糖,并且从根源上实现逆转,这才是正确的治病思路。

By 瘦龙健康刘旸

看完科技与狠活以后你还吃得下饭吗

最近有两个热词:“科技与狠活”、“海克斯科技”,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

这两个热词都是靠一个叫“辛吉飞”的博主而爆红网络的。

这两个词的意思也很简单,就是指一些食品加工和制作过程中不为人知的“黑科技”

在视频里,辛吉飞兴趣盎然地为我们介绍了多种,只要加一点食品添加剂就可以将食材“化腐朽为神奇”的方式,

尤其让人觉得讽刺的是,他当着一位老师傅的面,在滚水里加了一勺三花淡奶,就能让煮着牛骨头的汤直接变得乳白,

大爷当场给他吓傻,他熬了几十年的牛骨汤,面对此情此景,也只能连连喊着:骗人、骗人……

当然更不要说年轻人爱喝的奶茶,只用一些碎茶叶渣子泡出点茶味,

然后加一通黑糖浆、植脂沫、奶精粉等添加剂,没有奶却奶香四溢的奶茶就做好了,

天然蜂蜜?那更是没有蜂蜜本蜜,加点白砂糖就已经算是仁义至尽,

名贵燕窝?明胶片加植脂末加糖浆,就摇身一变身价上千上万,

牛肉干?冷冻鸡胸肉就可以以假乱真,价格翻倍地售卖,

大鸡排?边角料加淀粉,外加水分保湿剂、肉味香精等添加剂,就可以制造出拉丝的效果,

火锅店的羊肉卷?用鸭肉和各种添加剂,就可以变鸭为羊,都不带犹豫的……

自然,这些全部击中了现代人的痛点,因为如果连入口的食品安全都无法保证,

吃进去的都不知道是羊肉还是猪肉还是鸭肉的话,那么究竟我们还能相信什么呢?

恐慌、焦虑、迷茫、不知所措各种情绪开始蔓延,连同信任、安全感,也一并消逝了

我们的焦虑,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常常说90后,就是在有毒的环境里成长的,曾经让多少家长痛彻心扉的三聚氰胺、瘦肉精、苏丹红、白块、孔雀石绿……

这些我们都耳熟能详违法违禁的成分,这些让今天的孩子畸形,甚至会荼毒一代又一代的孩子的问题,从来没有消失,

以前是三聚氰胺,今天是各种固体饮料充当奶粉,导致孩子们营养不足,甚至发育发育迟缓,

以前是地沟油,今天是着名企业的酸菜被爆出,是“土坑工艺,足时发酵”,是用垃圾和脚踩出来的,

以前是苏丹红,今天是新疆奶企偷偷往里面添加香精,让新疆奶的招牌一落千丈。

食品企业常常被称之为良心企业,因为病从口入,吃什么可以说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健康程度,

然而对于利字当头的企业来说,他们绝不会管这些,他们想的,只有怎么赚钱,怎么快赚钱,怎么赚大钱,

其实,从很多小摊小贩,你就管中窥豹中国的食品行业,究竟是个什么现状,

由于食品行业并不是什么暴利的行业,既然无法在顾客身上下手,那么只能不断压低食材价格和环境标准,

只要你曾进过这个行业,就会发现,无论是卖什么,接触到的第一个人不是什么食材的批发商,

而是各种香精的业务员,他们会介绍香精各种神奇,在猪肉里加牛肉香精就可以冒充牛肉,以此来节省大量成本,

更有很多发物类的食品,卖相特别好看,结果一了解,居然是用福尔马林浸泡来防腐,

还有我们在路边看见的各种卖火腿肠的,指不定都是过期的,而这些都要进那些未成年,仍在发育的学生的口中,

你可能说小摊小贩管理难度大,你不吃就完了,

可是大企业,你以为能多有良心吗?

就在前不久爆出来的某大牌的酱油事件,国内版的酱油添加剂那是满满一面,

可是国外的同品牌酱油,竟然没有任何添加剂,就真的是零添加的酿造酱油

这种双标在上面提到的统一酸菜里也是一样的。

对外国人,他们就用厂里正规发酵的酸菜,而对国人,他们就用随地采购的“土坑酸菜,足时发酵”,

还真是“中国人就害中国人”、“中国人只骗中国人”

但很多人也说了,这个人就是在贩卖焦虑,可是,他真的是在贩卖焦虑吗?

难道一些事在幕后你看不见,就当不存在,一抬到台面上,就成了夸大和贩卖焦虑?

当然,我们也不能一棒子把食品添加剂打死,毕竟它也是一种科学,

在剂量控制得当的情况下,能让人享受到更低价位味道更好的食品,

那么我们在怕什么?在焦虑什么呢?

怕就怕什么,怕双标,怕货不对板!

一种叫苯甲酸钠的添加剂,很多食品饮料的配料表都有,但对于它的安全性,国际上却一直在争论不休,

日本《食品安全法》中明确禁止使用苯甲酸钠;中国台湾,严禁苯甲酸钠添加到碳酸饮料中;

欧盟儿童保护集团,认为它不宜用于所有儿童食品中……

甚至还有研究指出,该防腐剂和维C反应会生成致癌物质苯,也就是说,在含有维C的饮料如果用该防腐剂,就会对消费者产生巨大影响,

而对于我国来说,这种防腐剂却一直很“畅销”,就是因为它便宜,并且在我国合法,

但抛开这种具有特殊性的防腐剂不谈,就算每样食品都达到了所谓的国家标准,

但谁又能保证我们每天吃下去的那么多食品,加起来的添加剂不会超标,又不会对我们的人体产生致癌的影响呢?

谁也不敢保证,就算是国家规定,也没办法要求每个人每天的摄取,进而保证个体的基本健康,

500件”香精”可口可乐被查获

另外就是货不对版,也就是挂羊头卖狗肉,

如果说起码把食品添加剂列出来,不管有害没害,还算是一种基本诚信的话,

那么挂羊头卖狗肉,就真的是丧尽天良,

特别是用鸭肉充当羊肉,用僵尸肉来做冻肉半成品,用增稠剂、凝固剂加工食品……

 “僵尸肉”冻库现场

我们根本不知道我们吃下去的究竟是什么,他们在后厨究竟在捣鼓什么,这才是最可怕的,也是我们焦虑的,

所以这或许也是很多人,虽然卖牛奶但是不喝牛奶、卖牛肉粒的不吃牛肉粒、卖猪肉不吃猪肉,

因为他们知道这个东西是怎么生产出来的,是怎么加工出来的,不吃自己产出的,只能吃别人产出,

于是有人讽刺称其为:易粪相食。

正是因为知道那个肮脏的过程,且不想做出任何改变,于是彼此荼毒,

没有上限比下限,那就比比谁更狠,底层互害的逻辑,算是被他们玩明白了,

然而,他们终要付出代价,

而这最惨痛的代价就是人们的安全感,人们对这个世界的信心,将被恐惧和焦虑所取代,

更为可怕的是,当浑浊成为常态,清流就会归为异类。

利字当头,劣币追逐良币的后果,就是我们全都在慢性自杀。

当我们这个共同体,成为利益的拥趸,那么人早就被打入了利益链的最下端,不复存在,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变了,变得不再相信,

外婆看着手机里疯传的食品视频和图片,叫我这个不能吃,那个不能吃,看着我吃零食的时候,总是面露难色,

我时常吐槽他们过度担心,也总是不以为然,

但现在我却意识到了他们担心之下的真相,作为亲人,他们是真心爱你,而作为那些食品厂,他们是真心只想赚钱,

我意识到了,我们不相信,不是我们不愿相信,而是他们在作贱我们的相信,

一个社会因相信而存在,那是因为我们相信喝的水、吃的东西、唿吸的空气都是安全的,

然而当这份相信被践踏的时候,社会也离分崩离析不远了。人们将处处存疑、彼此为敌,更不会让下一代,再来受这个肮脏世界的玷污

By Poem

餐厅的暴利菜品有哪些?

最暴利的刺身 / 水产类菜品

1.北极贝、八爪鱼、海螺片等熟冻产品* 北极贝经常会出现在日料店菜单中的刺身一栏。

不过被叫成『刺身』的北极贝, 其实是熟的。

这种浑红彤彤的北极贝,在水产行业里被称为『*熟冻*产品』。 熟冻的意思是,经简单处理后,漂烫或煮熟后再冷冻。 同为熟冻确被当刺身的还有八爪鱼、海螺、鸟贝等。

看看北极贝上 餐桌之前的模样:

绝大多数国内日料店餐桌上的北极贝,真的来自北极,并由加拿大的 Clearwater(清水公司)捕捞加工。 为什么要强调是这个公司呢?因为它就是中国北极贝市场的开创者,同时拥有全球 最大的北极贝捕捞配额。 中码(M码)是货源供应最多的规格,该规格1kg含50-60个北极贝,批发价约为155 元/kg。

讲批发价可能大家没有概念。 熟冻北极贝食用前仅需解冻后对半切开,再清洗掉残余内脏即可。意思是:日料店 通常按片卖的『北极贝』其实只是1/2个。 所以可算出,售价为8元/片起步的北极贝,规格和个头取中位数,*食材成本仅需 要155÷55÷2=1.41元/片,毛利率82%。加拿大北极贝利润空间已经足够大了,但市面上仍旧有被俗称为『朝鲜马贝』或 『丹东北极贝』的李鬼。

『朝鲜马贝』捕捞自朝鲜海域,由国内的丹东港工厂加工,熟冻处理后与加拿大 北极贝高度近似。

朝鲜马贝的包装,有明显山寨Clearwater的意味,区别是正面无Clearwater的logo。 由于人工、捕捞、加工成本均降低的缘故,『朝鲜马贝』批发价仅为80元/kg,甚至更低。

若是日料店使用『朝鲜马贝』当北极贝卖,则食材成本仅需0.8元/片,瞬间毛利 率高达90%!

加拿大贝和『朝鲜马贝』本质上同为马珂蛤科的亲戚,但口感和颜色上稍有差异。 只是国内加工厂可能为了让『朝鲜马贝』颜色更像消费者认知中的北极贝一点,可能会进行一些泡药、染色等特殊处理。

2.甜虾、红牡丹虾等生冻虾类

北极贝经常被人误认是生的,而甜虾由于虾肉为淡红色,也经常被人误认为是熟的。 商超等零售渠道的甜虾确实多为熟冻,但日料店用的甜虾均为生冻,即捕捞后没 有煮熟就直接冻起来。 生冻甜虾在食用前解冻剥壳就行,处理难度可比中餐厅里的河虾、小龙虾低多了。

国内九成九日料店售卖的甜虾都是来自俄罗斯,即便是在日本吃日料,也有机会 碰上从俄罗斯来的甜虾。毕竟,甜虾每年在日本渔获量仅为两千吨左右,本土的产量都赶不上销量,哪里有 余量用来出口呢。

常见俄罗斯供应生冻甜虾的水产公司,被俗称为冰山,蓝晶。盒子侧面的2L/LA/L /LM等代表按大小的分级 。 日料店里最常用的规格是LA号(中等大小),1kg规格60-70只,批发价 为110-125元/kg。 继续来算价格。一只在日料店可以卖12元/只的LA号甜虾,其实食材成本约为2元 /只。

3.帆立贝

『帆立貝』是日文里的汉字,罗马音为hotategai,并非是fān lì bèi。 它真正的中文名是『虾夷盘扇贝』,诗情画意的感觉瞬间没了有没有…

日本售卖的帆立貝柱及包装如下:

帆立贝原产于日本、朝鲜、俄罗斯等水域,我国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引进之后,现已 成为北方海域养殖的重要经济贝类之一。 让国人更容易吃上帆立贝本来是个好事情,但是一些不良商家,将国产帆立贝装进个山寨日本水产的包装里面,就假装是可刺身的帆立贝来卖。

日本北腾水产 VS 国产山寨的包装,国产帆立贝通常以包冰衣的方式保鲜:

然而,国内并未出台贝类相关的生食标准,且国产帆立贝并无杀菌处理的保证和 溯源渠道,个人并不建议过多生食。要怎么判断日料店里的帆立贝刺身是不是国产货?可以先来算一下成本。 在国内自产自销省了不少中间成本,中码的国产帆立贝批发价仅为100/kg,折算到单颗成本为3.6元/颗。

一大波山寨包装~供应商在售卖时标注是『刺身带子』。 可以反推出,那些售价低廉、约为20元左右的帆立贝刺身,就是用的这些便宜的 国产货源当原料。一些日料店里会卖『北海道帆立贝』或『北海道带子』,售价50元/颗起跳。 不过这并非一定是什么高价货。品质较好的超低温北海道帆立贝,进口价300元 /kg,M规格的单颗成本价约为11.1元/颗。

超低温,指的是-40-60°C环境下极速冷冻,这种冷冻方式不光能杀菌,还可以将肉 质折损降到最低。 不是对比食用过超低温冻品和冰鲜品的人,很难吃出区别。 所以这让一些商家有利可图,悄咪咪在一些高人均的omakase里面,使用这些并不贵的超低温帆立贝。顺带一提,不少饭店(尤其是放题)做贝柱类的熟食菜品,原料会使用由小贝柱 压碎再合成的合成贝柱。合成贝柱成本极低,约为60元/kg。

合成贝柱 判断是否为合成肉的标准为看是否有明显肌肉纤维,以及贝柱形状。 如果形状特别规整的,一定经过机器压制,这种规整的大圆柱体,天然贝柱可长不出来。

4.海胆

决定海胆的价格因素那可更多了,比如品种、产地、规格、处理方式、捕捞方式、 加工商等。

a)国产大连海胆

自产自销,性价比之选,国内日料店餐桌上的常客。 做小卷类寿司和热菜比如海胆炒饭等会用最便宜的海胆碎,由于品种不同,价 格39-70/200g不等。这种胆卖相最差:

海胆碎 用来做寿司的海胆至少得死有全尸,常用的是塑料盒装国产漂烫海胆,价格在 35-100块/100g这个区间,价格和海胆个头强相关:

做1个至少卖24r的海胆军舰,在海胆这一块的原料成本仅为1-2块左右。 有些日料店喜欢摆一些看起来逼格很高的木盒装海胆,木盒比塑料盒保温更好, 一般用木盒装的海胆品质更好一些。不过其实价格也没有很贵,国产的价格 100-165块/100g:

活海胆、原只海胆,无论在什么档次的日料店,都是宠儿。1-1.5两的大连拖网捕 捞活海胆,在日料店至少能卖到58元/只,其实食材成本仅为13.75元/只。 不过开海胆是个技术活,理所应该被加收一点人工费用。原只海胆开壳之后,还需 流水处理掉黑色肠道,若是下手没轻重,海胆黄会全部碎掉。 所以日料店用的还是盒装海胆居多,解冻就能拿出来吃,省人工、省时间、还省储藏成本。

b)进口海胆

老有韭菜收割机以进口为噱头抬高价。

加拿大海胆,个头大,摆出来倍儿有逼格。找批发商单买一排(5个装)下来仅需140元。

加拿大海胆 这一排海胆,直接端塑料盒上桌,加几份海苔,连摆盘都不需要,在日料店里的身 价就到了268元/份。

即便是海胆中的优等生——日本海胆,由于不同的海胆品种、等级和加工商,价格也有高低之分。 比如秋山水产的低等级、色泽较不均匀的海胆,找国内供应商拿货价需850元 /300g,折算下来比国产海胆只是贵了3倍左右。

左侧为滨中小川海胆,右侧为秋山水产海胆300g装:

日本海胆加工商中最出名的,当属羽立水产。 羽立倒也不是金字招牌,普通羽立海胆一盒约2500元/300g,而拍卖级羽立海胆, 价格翻个两三倍吧。下图为拍卖级羽立海胆

不少高端店欺负消费者不会分辨,拿个普通羽立海胆出来显摆、收高价。* *更有甚者,收购二手海胆盒子,自己往里面填国产海胆。* 这不,曾经某家日料店用普通羽立打肿脸充胖子,割韭菜割到过王思聪头上去了吗?

5.希鲮鱼

希鲮鱼是使用青花鱼+多春鱼鱼籽的合成产品。1688上查到的价格是45-70/1kg,在日料店里吃 一份的价格直接就可以买个1kg了。这种合成肉价格比猪牛肉还低。

6.「白金枪鱼」

B级日料店对刺身食材选品标准就是价格低、人工处理成本低、储藏便利。但是这 样的食材种类也不算特别多,所以有些无良店家会拿仅28/斤的油鱼冒充白金枪鱼充数。一般有卖白金枪鱼的日料店我直接拉黑。

7. 金枪鱼

金枪鱼的价格和品种强相关:

黄鳍金枪鱼<大目金枪鱼<蓝鳍金枪鱼<<<野生蓝鳍金 枪鱼。长腰和长鳍金枪鱼也是低价品种,但是比较少见(这货才是真·白金枪鱼)

处理方式和价格的关系是:CO金枪鱼<超低温冷冻金枪鱼<生鲜/冰鲜金枪鱼。

a)CO金枪鱼* CO金枪鱼在市场上的俗称是『红金枪鱼』,价格十分便宜,约40元/斤(500g)

CO三文鱼鲜艳的玫红色,有的还会带一点透明,吃起来却口感绵软,淡而无味,摸起来也没有弹性。

由于CO可以将无论好的坏的三文鱼一概化妆成鲜红的颜色,所以符合上述特征的产 品里,原料可能会用到并不新鲜的金枪鱼。 我国虽禁止CO作为食品添加剂,但并未严查,导致在市场上CO金枪鱼制品依旧存在不少。 尤其是回转寿司、日式放题、洋快餐店餐饮品类,非常青睐这种廉价且易储存的货源。

b)冷冻金枪鱼块(砖)

由于金枪鱼原鱼体重较大,小则20kg,大的可以上百公斤。加工厂商经常把金枪鱼 超低温冷冻后,再分切好的小板块方便销售。 在B级日料店里没有标注是『蓝鳍金枪鱼』的菜品一般用的是用超低温的黄鳍 / 大目金枪鱼块,黄鳍的价格在50元/斤,大目的价格是80-100元/斤。

蓝鳍金枪鱼即使是冷冻货的价格也比黄鳍和大目贵了不少,产地和等级(油花多少,类似牛肉分级)是决定价格的主因,欧洲、澳洲产的便宜,日产最贵。比较差 一点的西班牙赤身已经要170/斤了,大腹瘦一点的也要280/斤。

下图为蓝鳍金枪鱼冻品:

c)横切 / 冰鲜 / 整鱼

冰鲜黄鳍和大目价格其实也并不高,由于肉质含水量高、难储存,商用主要流通的 依旧是超低温金枪鱼。 下图为整条鱼的拿货价:

如果是整鱼购买的话,要附加不少人工处理和储藏成本。在不是以金枪鱼为主打菜 品的B级日料店基本不会购买整鱼。 A级日料店常用的是高级金枪鱼横切,毕竟整条鱼买太贵了,看看那些拍卖出天价的金枪鱼就知道。如果是家庭购买金枪鱼可以从大目金枪鱼块开始玩起,这个在网上比较好买到,且有些商家会做去筋的货,意思是解冻完了自己随便切切就能吃了。对金枪鱼兴趣很大的可以去当地冷冻市场逛一逛,运气好说不定能碰上供应商自己搞的开鱼秀,还能免费试吃。

8. 三文鱼

终于讲到B级日料店的明星刺身菜品了。 三文鱼的价格决定主因是产地,智利<挪威≈丹麦法罗<新西兰。 其中新西兰的帝王鲑是单价最贵的品种,不少日料店会打着帝王鲑的旗号充高价好 货割韭菜,广州就有些标榜『烹割』的店把4-5块(约80g)帝王鲑卖出180天价。 但其实帝王鲑的价格天花板还不及蓝鳍金枪鱼的一半,价格基本都在80-90/斤这 个区间内。 三文鱼个头小,通常按整鱼卖。去头去皮后的出肉率60-70%,所以可以估算出*那 份卖180元的帝王鲑,成本约15.7元。

最贵的三文鱼——帝王鲑

常见的智利三文鱼,35元/斤左右,挪威和法罗三文鱼也只需要40元/斤左右。 菜市场里的猪肉都上50元/斤了,对比一下是不是觉得三文鱼还是挺便宜的。

智利 / 挪威 / 法罗三文鱼,整条拿货价:

三文鱼的口感除了油脂感较为出众之外,再无优点。尤其是生食时,明显缺乏鱼 味。所以这种平平无奇的鱼生,称不上高级,也不太能上得了台面。在低价位的居酒屋、回转寿司店买来吃吃是不错的。但如果在高价位的omakase中吃到了三文鱼*(特指サーモン,不是さけ),那一 定是店家有心割韭菜。

以上提到的品类除了三文鱼外几乎都是解冻即食,并不需要什么太多人工处理成本。自行购买时需优先选择同城的供应商,或者自己跑冷冻市场提货。 顺带一提我在外吃饭的时候会点什么刺身:白身鱼类,真鲷、河豚等;粉身鱼类, 金目鲷、大竹荚鱼等;光皮鱼,秋刀鱼、小肌等;以及蓝鳍金枪鱼、北寄贝、赤贝、海胆等。以上品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能刺身吃的我没有渠道小批量的买到

家庭冰箱难以满足储存条件

刀工要技术,自家没法按照最适合的方式切片处理

本文的价格数据收集于2020年底-2021年初,商品价格会因市场情况产生波 动,2021年下半年的三文鱼已经拿不到原文里提及的价格了。 原文的意图只是想让和我一样的消费者明白自己吃的日料是什么东西、哪里来的,价格数据就图个乐吧。

02.半成品菜+酱 / 粉状汤料 均价200以下的日料店最喜欢用的三大酱:沙拉酱、芝麻烘焙酱、美乃滋(蛋黄 酱)。行业标配品牌是丘比。 美奶滋、沙拉酱约23块/1kg,芝麻烘焙酱稍微贵一点,45块/1.5L

单道菜用量20-30g酱就已经接近多得有些腻了,这个用量的成本撑破天也就5毛。 高热量酱料好吃是好吃,但是买回家里吨吨吨岂不是更爽,何必花大价钱跑出去吃。 这些酱通常和便宜食材,比如蔬菜和半成品食材一起出现。毕竟如果是有好的新鲜食材,大可卖高价且不需用味道太重的酱料掩盖本味。 列举一些常见菜:

1. 和风沙拉

火山沙拉=卷心菜丝拌沙拉酱堆起来+外表涂满飞鱼籽。

这道菜的成本构成占比较大的是经常被误称为蟹籽的飞鱼籽,1kg的拿均价 130/kg。即使一盆火山沙拉需要用到100g飞鱼籽,成本也仅需约13块。顺带一 提,这种飞鱼籽几乎都有染色处理,橙色是比较常见的,还可能被染成绿色、黑色、黄色。

飞鱼籽 土豆沙拉=杂菜(脆青瓜+玉米粒+胡萝卜粒)+飞鱼籽+土豆泥+美奶滋

秋葵沙拉=飞鱼籽+秋葵+芝麻烘焙酱

蔬菜类菜品本来在什么店都是暴利。在B级日料店里,蔬菜混了一点酱之后身价又 上涨了不少。 不难发现这个财富密码:“和风沙拉”=蔬菜+酱+飞鱼籽。

2.火炙 / 炙烤的菜品

赤焰帝皇蟹脚盖饭=饭+两片青瓜+成品泡姜和黄萝卜+飞鱼籽+合成肉蟹脚+美奶滋, 然后拿喷枪炙烤一下。

判断图上这个“帝皇蟹脚”是合成肉很容易,一是以45块钱根本吃不到这么多真帝皇蟹脚,人工剥壳费都不止;二是帝皇蟹脚的形状和纹理都不长这样。大概率就是 用的做成蟹脚肉形状的v形蟹柳:

亲子蟹脚饭=饭+更便宜的蟹柳撕碎+飞鱼籽+炙烤美乃滋。花45块钱可以买到3斤多 的蟹柳了

再来总结财富密码:“赤焰米饭料理”(或者取一个更高大上的名字)=米饭+一点肉 /合成肉+炙烤美乃滋+飞鱼籽。

3.汤菜:味增汤、关东煮等

这些菜品都是基于「出汁」,即用昆布、鲣节(刨了就叫木鱼花)制成的高汤。国内的昆布、木鱼花这些原料的产业链成熟,国产货与日本的工艺有差异,不过价格低很多,味道也在合格线上。 虽然说出汁的制作原料成本不会太高,但制作出汁需要大量时间成本,所以在B级日料店里通常直接用出汁粉(高汤粉)/ 木鱼精 / 味之素代替真出汁:

均价在35-40块/1kg,推荐用量是4g/600-800cc:

即一碗600-800cc的汤,不算用水的成本,也就只有*0.14-0.16块*。记住这个价 格,再来看看这些用出汁粉且毫无技术难度的菜品和其售价。 海鲜味增汤=出汁粉+味增+葱+几坨蛤蜊肉。一丢丢蛤蜊肉泡在粉冲出来的汤里,身价直接升到逼近20。

下图关东煮=出汁粉+冷冻丸子+鸡蛋。身价更不得了了,敢卖65也是店家的本事。

用粉冲出来最大的一个特征就是汤会偏浊,而真·出汁本来是淡黄 / 金黄(视昆布和鲣节品质而定)、澄清的颜色。以下是真出汁做的关东煮:

ps:其实日本传统的关东风关东煮的汤就是浊的,因为有加牛筋入底汤。一般来说 国内日料店卖的关东煮几乎都是流传度更广的关西风,底汤主料就是出汁或出汁粉。

4.汤拉面

在拉面不是主推产品的日料店,带汤的面类产品=成品骨汤料兑水+成品叉烧+面+海苔等配菜。 截图选取的产品已经偏贵了,一般日料店用的都是大包装:

日式叉烧做起来比广式叉烧麻烦多了,而且猪肉价格也不便宜,所以即便是拉面专 门店也可能使用成品叉烧,39/斤的成品料比买原料自己折腾香太多。

在餐饮行业中,食材成本占售价的20-30%是常态,毕竟开个饭店还有人工、水电、 房租等其他成本。 中餐的炒菜再怎么高利润,也得需要个会炒菜的师傅炒;西餐半成品炸鸡、薯条买回家了,要是不懂高低油温复炸,做出来还是不好吃。 反观日料,尤其是文中点名的这些刺身,几乎都是解冻即食,人工处理的技术难 度无限接近于0,自己买也能做好。加之普通消费者对刺身了解少,利用信息差以次充好、以普通食材装高级卖等现象 在日料店里频频发生。 我不是做餐饮行的,本回答中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望指正。

By 六一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