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读博润去美国靠谱吗

我是国内中游985大学的天坑专业博士,具体方向是半导体器件和光伏(对的你没想错就是钙钛矿相关专业)这个方向这几年特别火爆所以发文章灌水还是比较容易的。我17年的时候通过CSC的方式来到美国西北大学交换两年,两年交换结束发表了两篇期刊,同时也拿到了毕业后回校做博后的机会,做了两年博后。2021年十月由于之前组里的小老板因为疫情回国了,所以就顶替了他的位置变成research assistant professor。同时能够指导学生并和大老板挂共同通讯。

由于在美国结婚而且生了两个娃,一个人养家在学术界的收入和产出完全不成正比,遂2022年十月份开始寻求业界的工作,并开始着手准备绿卡彻底留下来了。圣诞节前顺利拿到一个光伏面板公司在ohio的offer总包大概13W,但是当地房价很便宜,大概20-30W左右,个人觉得很满意就接受了,也能够算是半上岸(绿卡还没搞定)。我在这里就分享几点我个人认为非常重要的建议,如果想润的话可以先考虑清楚以下几点:

1. 我个人的第一条建议就是没有出过国的朋友一定一定先在国内找到funding,然后带钱出国感受一段时间(半年以上)。

我们组里由于老板比较抠,所以疫情前组里有非常多的国内csc或者其他渠道过来的访学或者联培的学生老师,所以我认识的国人基本都是土博出生,然后自己带钱进组的。首先自己带钱申请国外的J1签证访学是非常简单的,就现在疫情这个行情基本上你想去哪个组都没问题(现在CSC好像不行了但是学校的funding还是很简单的)。

建议先出来感受半年的原因就是是这么多年来组里我大概接触过20-30个土博,大部分都没有办法完全适应这边的生活和工作包括语言和文化方面。很多土博就是看重组里的科研平台,在这边刻苦工作然后回国评青千戴帽子(我认识的本校的大概有10+都顺利回国拿到帽子),通过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刻苦奋斗做实验写文章。这些同事甚至很多来美国2年连Chicago downtown都没去过,一个月4000刀的收入每个月还能存3000(500块钱客厅小床500块钱天天做饭带饭而且不敢吃肉)。也有部分同事也希望能够融入大环境留下来,但是语言基础太差,久而久之也就放弃了这种想法。所以我个人建议一定先过来感受一下,不要人云亦云国外好就想着润,生活好不好只有自己才知道!

2. 如果想留在这边的话一定要想清楚自己是要从事科研找教职还是去工业界。

当然出来感受半年应该能够给你一个清晰的认识,对于美国和国内科研环境的比较,我个人的感受是在美国教授仅仅就是给那些真正热爱科研的nerd提供的一个工作岗位而已,《生活大爆炸》其实拍的是非常贴切的。我接触过的大牛包括我自己的PI(三院院士)都是心无杂念为科研奉献一生的人,在美国当教授工资不高,也没有太高的社会地位,诺奖老头也只是一个普通老头而已,生活也不会很光鲜,这点和国内区别非常大。

国内一个杰青长江基本上就能够呼风唤雨,手底下管着上百人的大组,有钱有势名利双收。如果你当初读博的初衷是为了改变阶级出人头地像国内的教授一样,那来了美国就需要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疯狂做实验发文章灌水到底是为了什么?如果只是单纯的想卷想阶级跃迁想出人头地的话,卷几年回国戴帽子应该是最好的选择。这边教授不会催你不会pua你,但是如果你刻苦多产的话他们也会很喜欢。所以过来了只需要国内80%的刻苦就能变得非常的出色,但是时间长了也会让你认清自己最终需要的是什么。如果你觉得自己不是这块料,觉得科研只是无意义的灌水,并且你灌的很痛苦的话那我建议还是去工业界发展。美国这边工业界work life balance不错而且收入也相对教职更高,但是就算是去工业界也建议在博后或者访学期间一定要好好搞科研,我们天坑专业博士虽然找工作是食物链最底端,但是移民局还是认可我们的贡献的,多攒文章多攒引用和审稿对申请绿卡还是非常有优势的,但是还是要尽量缩短这个时间。天坑专业在美国有很多所谓的千老,就是抱着自己可怜的自尊心在不停的纠结,觉得再熬两年就能找到教职,实际上可能自己根本就不合适,只是担心这么多年的沉没成本打水漂了,所以一定要遵从自己的内心。

我见过的国内的科研工作者90%都不适合搞科研,不要觉得自己搞了这么多年科研沉没沉本太高就不愿意放弃,结果只会越熬越老,越来越拉。在美国没人管你多大年龄,特别是天坑专业很多都是40-50岁才找到第一份业界工作的。我本人也有正刊大子刊,但是这些东西都是浮云,如果你真的不想搞科研的话就越早进入业界就越好,科研只要能达到绿卡的门槛就行。

3.关于生活和家庭的一些建议:如果你是单身,近期没有结婚生小孩的打算,或者有打算但是苦苦找不到对象,建议还是留在国内。美国确实work life balance比较好大家不卷,但是人际交往特别单调,尤其是你英语不好性格不外向的前提下(PHD外向型性格真的很少),个人问题真的很难解决。当然如果你有家有口的话这边还是不错的,教育好不鸡娃,以后上大学还能赢在起跑线上,但是全家一起润一开始的几年不管怎么样都是非常难熬的(如果你不是富二代)。

我刚来美国的时候一个月1900刀补助,我家里每年基本都要贴补我5W美元左右才能维持一家人的开销(基本的住和吃不算省但是也不算好,一家四口一个月房租加伙食费基本就是3000刀,其他的开销都只能非常节省),随着工资现在涨到8W一年才能基本不要家里的资助。我个人认为做博后或者能拿到AP的话初期生活质量是不如国内的(现在一个AP一年也就8-9W),我老婆小孩疫情回国了半年,我每个月给他们转1W5人民币当生活费生活质量真的是非常好(我老家在昆明,一个月请一个阿姨才3000不到,我老婆不用做饭经常出去吃饭也不见得会捉襟见肘,我们在美国基本一个月出去吃一次,而且从来舍不得点外卖)。奉劝大家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移民是一个长期过程。前几年(3-5年)如果你的家人不能够给你足够的支持(经济上和精神上),那基本上不可能成功。

4. 最后再聊聊土博找工作的问题,我认识的很多土博都觉得你没有美国学位是没办法找到教职和业界的工作的,只能当千老,其实我个人认为都是有可能的,只是难度非常大(教职难度>工业界)。如果你是女生的话难度会比男生低一些,其中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主观原因是美国也讲出生讲名校啊,你中国这么多大学他们顶多认识top10,什么九八五那么长的名字他们根本不认识啊,也没办法通过学校判断你的实力。客观原因就是土博没有经过英语体系的考试和授课,特别是没有没有本土的的同学,语言确实是个大问题,特别是口语。你找教职找工作都需要presentation,都需要面试,尤其是天坑专业没有coding,能不能找到工作很大程度上看你的语言能力,唠嗑能力了。所以如果你想留下来的话一定要加强这方面的能力,同时也需要评估自己的基础,如果真的是很内向或者语言非常差的话你就会非常困难。总的来说对于已经拿到国内学位的土博青椒,或者在读的博士生来说润出来的难度是远远大于留学生的。如果比较年轻28岁以下甚至30岁以下的话,重读PHD其实都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特别是如果已经有一些publication的情况下,读博期间出来访学,然后再quit国内博士重读的例子我也见过非常多。如果选择通过博后访学的路线润出来,那么将会是一个非常漫长且艰难的过程。

在这边希望大家能够客观判断自己的情况,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希望能够给在国内被导师PUA,被同事疯狂内卷且整天疲于无意义的灌水的朋友们一些启发和帮助!

By chloe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