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在 2008 年,曾播出过一部名为 《大洋彼岸》的纪录片,其中「未完的路」这集以生物学博后谢颖秋为例,展示了当时青年科研人员在海外所遭遇的尴尬困境。
谢颖秋,中科院博士,2000 年 2 月前往美国马里兰大学做分子生物学方面的博后研究。
出国前,谢颖秋在国内已拥有了两个专利,还发表了二十多篇生物学论文。论成果来说已经十分优秀,出国后,谢颖秋从事了当时看起来非常「高大上」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放弃了原本的农学领域,转向癌症领域。
提到出国做博后的原因,谢颖秋的答案很朴素:一是因为没有找到工作,二是因为大家都选择了出国。
初到美国的谢颖秋,接触到一些以前没有机会接触到的实验仪器,这让他感到十分兴奋。然而,科研进展所遇到的种种困难让这股新鲜劲很快就过去了。
若有志于在学术界发展,一个博后必须成为教授。从独立申请科研基金,到建成自己的实验室,持续地产出成果,谢颖秋也是这些博后中的一员。
而这一切的前提是能够做出新的成果,在业内顶刊上发表论文。论文是一个青年科研人员最好的学术背书。暂时发不出论文的博后,则只能依附于导师的实验室,所有的研究课题都由导师决定。
为了实现自己的科研理想,谢颖秋已经在国外做了 7 年博后,从一个实验室辗转到另外一个实验室,7 年的努力只换来一篇文章。
努力本身没有贵贱,可是论文的档次却是明码标价—— 「这比我在国内博士期间的论文档次还低。」
谢颖秋用短短一句话,就概括了自己 7 年的汗水。
谢颖秋选择的是一个「热点方向」,这也就意味这个方向内卷严重,竞争非常激烈,同一个研究领域也有很多人在做,想出成果,速度就得快,必须能赶在其他实验室之前发表。
视频里的谢颖秋大多数时候都风风火火地在各个实验室间穿梭着。
可是科学研究的无奈之处就在于,辛苦付出或许与回报并不对等。
谢颖秋说自己在博后期间最痛苦的经历就是,做出的实验结果并不能证明自己的设想,于是他不得不把自己的计划全部推翻,浪费了很多时间还没有任何收获。
反复的失败试错慢慢耗尽了谢迎秋眼里的光。
谢颖秋的同事把科研工作比作矿工挖矿和石油工人找石油,如果不幸挖的地方是个贫矿区或贫油区,即使把命搭进去也不会有结果。
也有同事说,中国的学生来到这里做研究都是经过层层筛选的,大多数都非常勤奋,尤其动手能力非常强,可是却因为欠缺对课题的前瞻性,从博后跨越到独立 PI 这一步,往往要面临很大的考验。
停滞不前的科研工作已经让谢迎秋不堪重负,但除此之外还有两件大事压在谢颖秋的心头隐隐作痛。
一个问题是「收入」,博后期间的谢迎秋的收入很低,他说由于收入,常常感到一种不受人尊敬的感觉。
在视频快要接近尾声的时候,谢颖秋与自己的导师爆发了争执,正是因为谢迎秋提出要涨工资的事,他的博后导师表示,在谢颖秋提出涨工资之前,她并不觉得谢的工资有多低。
涨了多少呢?如谢颖秋所说,博后的工资水平是有标准,不过也就是每个月多了几百块。
而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婚恋」。在外求学 7 年,已过而立之年的谢颖秋依旧没有女朋友。其实在出国前,谢颖秋有过一段恋情,但他觉得自己没有科研成果就不能回国,一来二去时间就拖长了,女孩子也耽误不起,也没了下文。
而随后的日子里谢颖秋没有再选择进入亲密关系,他说,一方面觉得自己过低的收入养活不了一个家庭,另外一方面,也怕和女朋友相处不愉快,导致一些小事影响了自己的科研事业。
在采访中途,谢颖秋不禁落泪,他似乎在质问命运:自己并不是不努力,缘何会走到这一步?
7 年来的不甘,不解,挣扎与痛苦伴随着眼泪从这个中年男人的脸上簌簌落下。
这一切的问题,对于一个科研人来说,似乎都是「有好的成果」这一条就能解决的,所以谢颖秋花了更多的时间在科研上,为了有好的成果,发好的文章,早日回国。
影片终了,谢颖秋说到,如果对后来人有什么建议,那就是一定要选好自己的方向。
「选择大于努力」,这句话在科研的道路上似乎尤为受用。
甘坐冷板凳,然后呢?
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从碎片的网络信息中,我们大概能拼凑出谢颖秋的后来的生活:
2008 年受聘中国海洋大学药物化学岗位泰山学者特聘专家教授,但他很快又返回美国。
目前,谢颖秋在哈萨克斯坦的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担任助理教授,按年龄推算也 50 多岁了。
谈不上功成名就,仍然在获得教职的路上浮浮沉沉。而事实上,这个没有 3 年两篇顶刊,也没有 20 岁就拿到知名大学的教职,更没有凭一己之力就解决「卡脖子」问题的谢颖秋,并不是一个失败者,他只是千万个普通科研人中的一个。
14 年前他的故事,仍然在无数个谢颖秋身上上演。
14 年前谢颖秋选择出国做博后,放在今天依然是一个「很香」的选择。「海外经历」对于现在的科研人员来说仍然是获得 offer,甚至日后更快晋升的快速通道。
由于内卷严重,想要留在学术界,生物博后似乎成了必由之路。但无论在国内外,科研人员收入低的现实依旧无解。
2018 年中国科协发布的《第四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报告》指出,相比过去几年,科研人员收入增加但收入满意度持续下降,33.5% 的科技工作者认为自身压力主要来源于经济收入。
超时工作情况也有所加剧,科研人员总体平均每周工作 49.7 小时,比法定劳动时间多 24.3%。影响科技工作者生活幸福感的主要因素是收入低、工作忙无法照顾家庭等。 总结一下,就是工作辛苦、工资还低,简直是 「又穷又秃」。
而 Nature 在其 2018 年的科研工作者薪资调查中,收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 4334 位科研工作者的信息。结果显示,学术界科研人员的工作满意度总体远低于自其他部门的科研工作者,而低收入和缺少职业发展是导致科研人员对工作不满的两大主要因素。
博后作为教职的预备役,最重要的敲门砖仍然是文章。甚至放眼整个学术圈,文章依旧是衡量学术成果的黄金标杆。
图片来源:某所博后出站条件
有人调侃,发不出文章的科研人就像是后宫没有子嗣的妃嫔,得不到宠爱,在后宫生活中举步维艰。没有成果的具现化,一切努力都只会化为泡影。
在科研领域,获得金光闪闪成果和头衔的人始终是凤毛麟角,作为普通人的我们苦苦坚持的意义在哪里呢?事实上,这个厚积薄发的学科,尽管充满了不确定性,常常带给人深深的失望,但是也总会收获属于自己的小小喜悦。
就如影片的最后,谢颖秋在经历重重失败后也收获了一些属于他的回报:
恰逢一场顶级的学术会议在冷泉港举行,谢颖秋将自己的论文提交后,获得一次在会议上作报告的机会。他像对待每一次实验那样严谨认真,一遍又一遍地背稿,一次又一次地修改PPT,大会结束后,他的表现收获了参会者的好评,对于谢颖秋自己来说,也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
这个世界是残酷的,也许有的人能在自己的人生路上一帆风顺,但更多的人终其一生都在被那块西西弗斯的巨石压得喘不过气,不断地追问自己人生的意义。但仍有勇士明知无数次的努力只是无数次的失败,但他们依然选择面对这「克服不了的命运」。
就如《斯通纳》中所说,一个勇者有过失败不失意的人生:即使不能拥有完美的生活,所幸追求过完整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