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产“走线”的真实经历

一名年薪20万元的电商总监,去年年底辞职通过“走线”的方式来到美国,整整7个月了仍然无法适应,最近买机票回国了。

这是网友“皮皮虾”的真实经历,他在社交平台记录了自己从办签证被拒到最终离开美国的全过程,并表示花了37万元买了个世界观。那么他到底经历了什么呢?

翻看他的社交平台记录,从中可以发现,“皮皮虾”在中国已经实现了中产阶级。去年8月15日他发帖说,在中国有一套房,两辆车,年薪20万元左右。美国的朋友说去美国打工赚得多,没有内卷,因此他心动了。

然而,当他去美国驻北京的大使馆办理旅游签证的时候,被拒了。

但是这也阻挡不了他一心赴美的决心,8月20日,他发帖说自己辞职了,赴美感受水深火热的心无法阻挡。

待到10月19日到时候,他发帖的IP显示,他已经通过“走线”抵达洛杉矶。

什么是“走线”

一般而言,“走线”的中国民众通常是年轻男性。路线主要是持旅游签证从中国入境厄多瓜尔(Eucador,又译厄瓜多),也有人先飞到土耳其再转机到南美。之后走线者搭巴士到哥伦比亚边境的图尔坎(Tulcan),包车进入哥伦比亚,在走了约2天的路程后抵达哥伦比亚西北部滨海小镇内科克利(Necoclí,又译内克里),付钱给当地“向导”,跟随拉丁美洲民众偷渡客的脚步,买船票进入对岸哥伦比亚与巴拿马边界的城市,进入达里恩雨林。雨林出来后,移民者再包车或自驾,一路向北,通过中美洲数国,抵达美墨边境,再“翻墙”偷渡进入美国自首,并在拘留所申请庇护,以换得在美国的居住及工作权。

一条经典线路是从厄瓜多尔到了哥伦比亚港城内科克利,搭船进入对岸巴拿马边境,进入雨林开启雨林之路。

这段路程,在新冠疫情爆发后,越来越受瞩目。相关影片及群组在社交媒体推特上及Youtube上越来越火红。许多人分享“走线”经验,甚至即时发布旅程的点点滴滴,或者求救。Telegram与“走线”有关的群组,动辄有上千网友加入,甚至有些人做起“走线咨询”的生意,成为新的移民现象。根据巴拿马移民局数据,2022年1月至11月底,共有22多万人,进入了巴拿马与哥伦比亚交界的达里恩雨林 (Darién Forest),比2021年多了一倍。

巴拿马移民局资料也首次公开中国籍民众进入雨林人数,在2022年前11个月共计1,310人。

在哥伦比亚,内科里一位游艇公司老板称,目前80%的业务都与协助非法偷渡有关。2022年有一周,便有19位中国民众前往雨林。

这一片60英里长的茂密、未开发的热带雨林遍布在达里恩隘口。茂密的丛林从哥伦比亚的西北端延伸到巴拿马,树林旁是齐腰深的湍急河流和陡峭的斜坡,在热带的天气中,想要穿越雨林的偷渡者举步维艰。走线者说,除了应付炽热的白日,大雨滂沱的午后,以及气温猝降的夜晚,还得担忧雨林中的毒枭抢劫,又或者提防现金财物被偷。

雨林这条路算是最辛苦的,但有些人比较幸运,收了一大笔钱的“导游”算是“很靠谱”,沿路上男女老幼都有,若有人背着行李走不动或脚步慢的人,老人小孩要过河,“导游”会过来帮忙,生病了,也会扶助彼此。

不过,虽然仅有三天两夜的路程,但每天没日没夜地走,加上日晒雨淋,虫蚁龇咬,深夜气温剧降的考验,很容易感冒发烧。

不过,有“走线”的中国民众在网路上说,自己目睹无名尸体横陈在路旁。在推特上也可以看到,有些走线者怀疑,中途遇到的同队中国旅客也许是“间谍”,又或者怀疑同行的移民者偷他的钱。也有人在推特说,身上的财物遇到抢匪被洗劫,从雨林外带来相伴的流浪狗也被杀害。

往美墨边界移动的路上,遇到移民警察或当地黑帮索贿甚至打劫并不少见。许多时候,要缴付现金才能通行。有时,身上财物若不藏妥,也立刻被搜走。

选择自行租来或买来的机车(电动车)当交通工具,被移民警察逮捕后,机车也会被警察拿走;在墨西哥的拘留所,一家人好几次先被关上几天,才能往前行,甚至在墨西哥境内,就被关了好几次。

在语言不通的国家,这一切都考验着随机应变的能力及体力,还有运气。

整个“走线”过程持续数月到半年不等,花费需数万人民币,经过九个国家,终于翻墙并成功踏上美国德州土地。一到美国境内,按照计划立刻向美国移民警察自首,并要求庇护面谈。之后再在移民拘留所待上一个半月或数月,通过法律审查后,由当地的华人组织担保获得保释后,最终在美国落脚(大多数人选择加州)。

“走线”后的美国生活不是想象的那样轻松

10月21日,“皮皮虾”发帖说在美国当装修小工,一天干了10个小时,发了120美金,喝了9瓶水,第二天不去了。

来到美国第一个月,换了三份工作的感受是——很累,很累,很累。

来到美国第一个月总结:住宿花了2000美金,换了三份工作做了6天,赚了720美金,还提交了工卡申请。

来美国两个月的感受:美国并不是遍地都是钱,国内中产过来落差极大。但还是抱着希望,并且准备去考驾照和自学英语。

来美国打工第三个月,开始与以前的工作对比,国内可以赚20000元一个月,需要各种脑力分析,美国3000美元一个月,但是天天搬箱子,买个指甲刀都觉得贵。

在美国第四个月,开始感受到绝望,不会英语和没有工卡非常累,离开华人区连吃饭都费劲。

来美国第五个月的感受——想回家了。钱难赚、物价高、租房成本贵。

来美国第7个月的感受,美国梦结束,准备回国。

就像来的时候义无反顾一样,走的时候也异常坚决,说走就走。他说自己亏了37万,买了个世界观。

其实他在美国也有“幸福”的时候,比如三天挣了522美金。

比如没有去打工就去救助站领物资。

中间也考了驾照,买了辆二手车送外卖,但由于是租来的账号,因此赚的一部分钱还要和账号的主人分账,因此一个月下来所挣的钱也不多。

他也开始去读书,学语言,希望能够快点转换身份。

但最终败给了现实。

在中国,年薪20万元是一个收入很不错的职业了,闲暇时候去按摩院做按摩,但是到了美国自己给别人做按摩。这一切真的值得吗?

”不走线“的中产也在后悔移民

以前的一位老领导,如今在某国做房产中介。初听这消息,我下意识地反驳,绝不可能。

因为领导当年在分公司已是高管,业务过硬,为人正直,年薪加分红少说也有个几百万吧,凭他的资源和人脉,在国内吃香喝辣,再过十年就能退休了,何必要跑出去自降身价当什么房产中介?假消息,一定是假消息。

再一想,人家大佬当房产中介,又不用背业绩,可能是因为财富自由之后打发无聊时光呢?当年嵇康打铁应该就是这种心境吧。

坦白说,在“抛下半生功名出国后阶级滑落”这件事上,我的想法前后是有90度(不是180度)转变的——虽然我目前依然不赞成盲目出国,但也开始理解一部分朋友的选择了。

先说说我为什么反对中产阶级盲目、冲动、毫无准备地想出国。

7、8年前,身边人出国的氛围感已经弥漫开来,同事群里美国人的爸爸妈妈扎堆出现,在国外买房置业的也不在少数。甚至有同事专门做起了移民的生意,在群里整天喊着“你需要的只是一张机票和留下来的勇气”,“牺牲一代人,幸福三代人”,“在国外扫厕所也比国内强”……

我对鸡血言论总有天然的怀疑,您自己都没有在欧美扫过厕所,就这样鼓励群里的同事一头扎出去?大家好歹也都是全国学历前1%的人精,闯过了重重独木桥,在竞争激烈的一线城市买了房,前景无量的公司上着班,拿着不低的工资,创业的创业、融资的融资,似乎没什么必要抛开一切去国外扫厕所吧。

之前我说过,中产阶级出国,想让下一代阶级跃升到精英阶层,只有1%不到的可能性。

有钱的人,早已财富自由,到哪都是资本游戏,东西海岸买买房,转手一套就挣20万刀,顶过白领苦哈哈干一年。现在澳洲、加拿大已经怕了土豪们,出台了各种新规限制,因为发现这些富豪新移民除了热衷投资房地产和金融市场,并没有为当地创造什么实业和岗位,还拉高了房价,加大了贫富差距。

那些20来岁就出国读本硕博的人,也不苦,只要你按部就班地毕业找工作跳槽,买车供房养娃压力并不大,35岁后,既没有互卷的氛围,又没有生死存亡的压力,可不就是过上了整天琢磨钓鱼打猎房车露营的日子。

底层的奋斗目标也很明确,反正在国内也是干体力活和服务业,到这里来了,累还是一样累,但时薪却翻了几倍,孩子以后注定不用吃父母的苦了,怎么想日子都有奔头。

出国后最容易迷惘的,也就是人到中年,才决定抛下一切积累,换个地方从头开始的中产阶级了。

这些中年人,往往没有国外的学历,想找个纯脑力的工作,几乎是不可能,因为雇主也得向移民局证明,他雇用你,是因为你有某种本国居民不具备的特殊技能,且无人可替代。

语言通常也不咋样,不仅是专业词汇,连生活都有问题,有对夫妻说他们一家出国后,日常沟通全靠小学二年级的儿子。

最难克服的还有文化人的清高,从前在国内,混到这个年龄,大小也是个带过团队的组长总监了,习惯了下属的低眉顺眼,现在要从头开始做个蓝领工人,干体力活送外卖开Uber,总还是会让人怀念以前觥筹交错,岁月静好的娇嗲。

新鲜感一过,孤独感一来,荷包里一紧,很多人都开始后悔,感慨国外也不是天堂,但沉没成本已经这么高了,想回去又下不了决心。

前北外副教授乔木就是典中典。当年他对美国无限向往,旅游讲学去了10次,直赞人间天堂,然后义无反顾地举家出国了。但他无法在国外找到教职,一直也没个正式工作,他头条号上自述是靠太太收银支撑开销。

图源:今日头条

呆了几年后,才发现,天堂的生活成本不菲,美国的公路竟然也要收费,昂贵的医疗保险费用虚高;因为拖欠房产税,教育局通知说他再不缴费,就不让他女儿在学区免费就读了;大热天的为了节省点电费,空调电扇都不敢开,夜里低谷价时才敢用。

图源:微博

图源:今日头条

他开始在网络社交平台上向大众大倒苦水,发了几十篇文感慨“美国是穷人的地狱”。我寻思文人就是浪漫,世界那么大,说看看就看看。

一个大学文科教授,出了国才发现自己百无一用,还不愿自降身份出去养家糊口。在做这么重大的家庭决定之前,竟然都没有好好评估下该方案的收益和风险。

几个月前,有位文化名人,为他一个朋友去加拿大写了篇送别长文,刷爆了朋友圈。

文章写得非常悲壮:

妻子在北京南站哭着向父女俩挥手告别,她得留下来处理房子和挣些留学费用。他说此事已悄悄操作了一年多,谁也没通知、没透露,就是默默准备……直到飞机起飞离开祖国时,才跟大家做一场最后的告别。为此,他专门买了全程的WI-FI。

但看开头第一段,我就觉得疑惑,一年多就能办成移民而且登陆的,那得是什么渠道啊?再往下看,哦,原来是打算“黑”下来。

这位朋友50岁了,在一线城市有车有房有户口,拿着一张旅游签证,以陪孩子读书的名义出境,然后就打算不回来了,在加拿大打工生活。

怎么说呢,这倒像是一次悲壮的自我流放,后续的坎坷完全可以预料。

这样的案例,我见过太多了,决定出国的理由大都是自觉事业瓶颈,世事风雨如晦,认为只要换个物理空间就是人生新篇章,却根本不考虑没有一个合法的身份,以后在国外怎么立足,自己有什么不可替代的行业价值,能在另一个国家也吃上饭。

很多人从前在国内也是有派头的人,出国后也没有重新读书的冲劲和动力了,大部分一开始送外卖打零工,最后就纷纷变成了移民中介、房产中介、留学中介……这导致职业选择非常之少。

我真心建议那些想出国的中产阶级,换个地方生活只是手段,过有舒心的生活才是目的。花心思找捷径,就算出去了,最终还是会绕回学历和技能这个原点。即然没有资本红利的命,最靠谱的路子,还是大家曾经最拿手的考试——学语言、读书、考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来,国外多的是40岁之后才转行的。

我在一个群里潜水,群里气氛就很踏实,中年人每天互相监督背单词、考雅思、刷分,探讨申哪个学校,选什么专业,大家是认认真真在规划着自己的未来,而不是头脑发热下就出去。

如果实在年纪大了不想走读书的路径,那心态就要摆正了,明白出国不是非要去当人上人,一切都要从零开始,干体力活做服务业,收入其实不比白领低,也没人歧视你。

最怕就是拧巴的中产阶级,既没有硬核的工作技能,又不愿摒弃国内那套职业贵贱阶级观,当然会陷在阶级滑落的尴尬里顾影自怜了。

我一些朋友从白领变成了蓝领,他们有的是被迫选择,有的是主动选择,并且找到了价值感。

其实久了就发现,国外的收入并不一定与工作性质挂钩,公务员的收入可能比水电工还低。

职业也没有明确的高低贵贱之分,各行各业的人,都是凭专业赢得尊重。

没人会当面问你每月挣多少,下班了各回各家。正常人极少攀比名牌,因为日常都穿Costco。上网pk“大包”,并不是普遍现象。

摒弃人上人的执念,当底层,也可以当得有尊严。

如果就是不打算读书了,真的去当“底层”,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

在国内的时候,小区中间有个中央花园,妈妈们都会去那遛娃纳凉。隔着人工湖过了桥,那边还有一块小绿地,也有一小拨妈妈在那边遛娃。但她们从不会主动过桥来唠嗑。

小区里有洋气的双语幼儿园,业主们有折扣,但那边妈妈的孩子,都舍近求远送到了费用更低的幼儿园。

在小区住久了我才发现,小区远端有两栋楼下面,有两个地下室通道。本来可能是消防、停车,或存储物资用的,却不知道被什么人改造成了地下出租房,供依赖小区生态谋生的外来打工者租住。

住在同一个空间里,却被收入、地位、职业划出了一道结界,两边都默认自己应该生活在属于自己的气泡中。

刚出国时,我们从头开始租房子。波士顿房价寸土寸金,学区更是昂贵。我们租住的房子,也很奇葩,一整栋房,被分割成了两套house,和一间两居公寓。

共享这栋房子的三户人,组成也很有趣。后面半栋,房主是一家生物公司的副总裁,属于有钱人。我们楼上那套,是一对50多岁的蓝领夫妻,盲猜是路政相关,因为他们的车里经常能看到搞脏的荧光背心,天不亮就出门上班了。而租着公寓的我们,是买啥都要算汇率,靠奖学金生活的穷学生。

副总裁家,经常在后院办各种party,每次都盛情邀请我们两家去玩,楼上的蓝领夫妇,也很热心,有次我家进贼,他们一直陪着我和女儿直到警察处理完。隔壁一户邻居,爸爸是心脏外科的医生,孩子同班,经常邀请我们去playdate。

这种相处方式,让我还是有一点“culture shock”(文化震撼),因为以前我从来没体验过,副总裁、路政工人、外科精英、穷学生,住在一个圈层,还能交往得这么热乎。

后来,蓝领夫妇卖房搬家,我问他们打算去哪?他们说,夏威夷,准备退休享受生活了。

再次让我震惊了,原来什么高端职业,低端职业,只是我固有认知的划分。认真干蓝领当工人一辈子,也可以去夏威夷享受夕阳红的啊!

肯定有人会杠,这只是孤例,你说明不了什么。

的确,有人的地方就有阶级,但因为国外的社交方式比较“伪善”,社会运行也默认平等互利的潜规则,所以,阶级差距会变得模糊——不是不存在,是人为柔化了。

每每看见微博热搜什么农民工嫌自己脏不肯坐座位,而是选择主动坐地上的新闻,下面一堆人说“被他感动了”“这不正常吗”的时候,我就想说:感动个鬼、正常个鬼啊!

人家凭双手吃饭,一样花钱买了地铁票,凭啥就你坐得他就坐不得?对基层劳动者的歧视,对成王败寇的迷信,对丛林社会的推崇,都不需掩饰,可以赤裸裸了。

在国外,至少从我的观察来看,绝大部分人,对这些建筑工人、园林工人、运垃圾的、做护工的,都不会歧视,做到了礼貌尊重。

大家认同这个社会的运转,需要各行各业的齿轮咬合,而且他们的劳动回报,绝对不比白领差。

落地玻璃窗破了,4000刀;车库门打不开,1000刀;阁楼隔热不良,3000刀;门窗漏风,1万刀;屋顶漏水,2万刀……你总有自己干不了的活,得求着别人上门帮你的时候吧,人家上门一天,比很多人一个月挣得还多,虚无的优越感真的可以收起来了。

就算会有人心里看不起体力劳动者,但也不敢表露出来,因为歧视他人可是要社死的。你只要凭本事吃饭,也别太内心敏感。他人面子上给到尊重就行了,管他是不是背后一套呢。

好的,跨越了这个心理障碍,你对当“底层“这件事,可能就有了新的认知。

我关注了一个前媒体人,去了加拿大。众所周知,文科生出国,基本是找不到对口工作的。

一开始,蓝天白云新生活,还很兴奋,但渐渐开始坐吃山空。和他一起去的中产朋友,选择了去快递公司搬货,还是夜班,从凌晨2点干到早上7点,一个人卸完两大车厢的货物,再赶回家去送孩子上学。

那位博主一开始还不太接受这种落差,问那个朋友:“你怕不怕国内的朋友说闲话?”有人介绍博主去送餐平台当司机,他第一反应就是拒绝,怎能为五斗米折腰呢?

但很快生活就会教你调整心态,因为他发现“没有收入,连多买一盒7加元的葡萄都没有底气”。最后博主还是接受了从一个受吹捧的媒体人到外卖司机的身份转变,一个月能挣两三千刀。

欧美通常没有什么职业歧视,大家对各个工种的人,都挺尊重友善的。举一个例子,疫情后为了让服务员重振生活,大家出去吃饭时,都不约而同地把以前15%起的小费涨到了18%~20%起,甚至圣诞老人式的天价小费频繁出现。

除了被生活逼着成为体力劳动者的,我还见过一类人,他们是真的就喜欢干这个,属于主动选择。

我认识一个国内的程序猿,在大厂干了10年后,已经对格子间、996深恶痛绝。他从小就喜欢卡车,出国后考了卡车司机驾照,开着亮晶晶的大卡车,在美国的荒凉公路上飞驰,终于圆了儿时天天开大车的梦想。两个司机轮班制,不许疲劳驾驶,到了时长必须休息,一月也能挣小一万刀。

如果经常看油管的人,还可能刷到过一个南开大学毕业,在美国开卡车的刚哥,谈吐风趣,气场乐观,无数粉丝天天守着看他开大车,我估计他油管的广告分成,已经远远超过他开卡车的收入了。

上次写湾区转码潮,有个女读者给我留言,说她老公偏逆潮流而动:“我老公就厉害了,外企管理层转行做了水电工,还要读几年课程,他说干得挺开心,水电工起码能干到七八十岁,白领年龄大了还没人要,我挺骄傲的,拥有这么个想干活干到老死的老公。”

我有个前同事,从互联网大厂中层转身变成了电工,去了澳洲之后,因为对电路感兴趣,就参加了职业培训,拿了证,他在朋友圈晒出自己为一个独居老人安装的太阳能板的时候,充满了成就感。

“革命不分高低贵贱,只是分工不同”,这句话,几十年前就耳熟能详,但事实上,三六九等分得清清楚楚,氛围就是争做人上人。一个刚脱贫30年的中产阶级,也会以重新成为一个体力劳动者为耻,谓之“阶级滑落”。

观念的桎梏不是一下能改变的,会攀比,会互卷似乎是咱们的宿命。所以对于那些想去国外、又没太多钱的中产,只有两条路可以走:

1. 努力做“人上人”,申请一个就业前景明朗的STEM专业,确切地说,读一些本地人觉得难度高内容枯燥卷不过的专业,找工作时才有机会捡漏。你要是一把年纪还把谋生当爱好,我非要读个我热爱的教育学、心理学、艺术史、市场营销、传媒学,那么请问雇主们为什么要找一个三四十岁,语言不行,文化上还水土不服的外国中年人,直接雇个23岁的美国本科生,还不用出律师费为他申请工作签啊。

2. 如果打定主意不读书了,就得把出国当成另一次生活的起点,放弃人上人的执念,把“体力劳动不丢人”几个字刻在心里。然后参加培训,考资格证,从学徒起步到最后自雇。能不能吃得下这个苦,可以试试先注册个骑手,或者在家门口的饭馆端一个月的盘子——体力劳动者的辛苦,也不是闹着玩的,如果钱真的这么好挣,北美欧洲的本地人早把岗位抢完了,轮不到外地人。

如果从心灵到肉体的苦,你都不愿意吃,那还是闭上眼、享受当下美好的生活,才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

By BCBAY桑桑姐老八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