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大为什么沦为“水校”

许多留美学生都说现在是“人均学历哥大”的时代了。 哥大水的名声早已是“如雷贯耳”,申美国的同学都知道它是“Nominal Ivy”——常春藤保底校。

哥大是否水这个话题,我整理了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在推文中,你将看到:

  • 哥大到底“水”在哪?
  • 哥大为什么要开“水”项目?
  • “常春藤保底校”,真的好申请吗?

01 

庞大的录取人数

由于大部分国人到哥大就读的都是硕士项目,所以大家说的哥大水,指的是它研究生院水, 也就是SPS(School of Professional Studies)

在创立的初衷,SPS是面向在职人士进一步进修职业技能的学院,后来发现了中国留学生这块蓝海市场后,SPS便开始了它的“商业操作”——大规模招生且不提供任何奖学金。

所以和其他研究生比起来,SPS以近4000的招生规模一骑绝尘。

02 

低门槛 高录取

面对如此庞大的招生规模,那么在项目门槛上必须降低,否则就会重走UCL教育学老路——根本招不到人。

所以SPS一众专业录取门槛都不是特别高,以著名的“水”项目——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来说,20年前的要求是绩点3.0+,TOFEL100+,可以不提交GRE/GMAT成绩就可申请。

△20年前ERM项目申请要求

既然满足了门槛低,招生多这两点条件,那么录取率高自然水到渠成,纵观SPS近几年的平均录取数据,录取率高达67%,要知道同校商学院平均录取率只有5%-10%

△MSM 20年录取数据,录取率只有7%(全球)

但仅从“招生多,门槛低,录取高”就给SPS贴上“水”的标签有失偏颇,这些只能算项目特色而已,事实上,真正让国内学生觉得水的原因是课程设置和就业情况。

从课程设置上来看,继续以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来举例,核心课程中大多都是介绍与基础类的课程,比如像Introduction to Finance这种课程,对比起专业化要求较高的specialized master项目来说,这就是大一时的入门级课程。

自然地,这样的课程设置相比起和求职直接相关的career center和CBS等项目相比,机遇和资源是弱一些,SPS的同学从写简历到找工作,基本只有靠自己的networking。

写到这里,那我们可以做个小总结了:哥大的“水”主要指它的硕士项目,而导致硕士项目“水”原因多半来自SPS学院(其实哥大的工程学院也诟病“水”,原因也和SPS如出一辙),项目的课程设置与就业情况是“水”的根本源头。

02

哥大为什么要开设“水”项目?

因为缺钱。

要说明白这事,得追溯到上个世纪60年代,1968年,哥大发生一场学生抗议运动(注:1968年哥伦比亚大学学生抗议运动,Columbia University protests of 1968是1968年全球各地的学生示威运动之一。是年春天,哥伦比亚大学学生发现该校与美国国防分析研究所(IDA)关系甚密,间接卷入越南战争,加之哥伦比亚大学校方计划在晨边公园新建一个专为黑人学生出入而设计一个便门的体育馆,学生对校方的种族主义政策强烈不满,越战与种族主义催生了这场轰轰烈烈的学生运动。这场运动始于1968年4月23日,以1968年4月30日凌晨纽约市警察局暴力清场告终。),这场运动直接导致了哥大的财政情况一蹶不振,校长之后坦言:“Columbia was really, really hurt by what happened in that period of time.”

△抗议的学生群体

到80年代,哥大几乎没有了任何的校友捐款,这无疑更让学校雪上加霜,也让哥大一落千丈成为“Nominal Ivy”——常春藤保底校。

△哥大的校友捐赠情况,可见非常低

等到现任校长Bollinger上任后,他誓言要重铸哥大的荣光,重回常春藤的前茅。于是便开始在Manhattanvile大兴土木,力争发展。

事实上他也做到了:本科第二、法学院、医学院第四、商学院第七,在各项以学术与科研能力为指标的排名上都名列前茅。

当然,要和“哈麻普斯耶”这一类学校竞争难度可想而知,Bollinger不仅扩建了校园的规模开设更多学院,在faculty diversity program投了8000万美元广纳天下贤士,然而背后,透支的都是哥大本就不富裕的财政资源。

眼看未来发展一片光明,但目前窘境却手足无措。首当其冲的便是文理学院,在本世纪初财政一度到了无法自给自足的情况,怎么办?只有不断的开新项目,再扩招,再开新项目来实现财政的盈余。

于是SPS学院硕士项目就诞生了,要知道SPS只有50%的全日制硕士学位,而哥大50%的硕士学位都由SPS学院颁发,侧面也能反应出SPS招生规模庞大和财政的匮乏,由此也就回应了我们上文中说的现象:招生多、门槛低、录取高,哥大名校的后门越开越大。

那么,哥大不知道这些水项目对学校声誉的负面影响吗?当然知道。

在17年和19年,关于SPS对学校声誉影响,各个学院都展开了一番battle,但最后也没有一个确切的定论,总结来说就是:

公关部:我们很担心SPS颁发那么多硕士学位影响我们的声誉……

SPS:那其他学院有我们那么能赚?

学校:我们需要找到一种平衡……

△17年哥大关于SPS对学校声誉的讨论

△19年又讨论了一波

这样的“纠结”也在情理之中:一方面,SPS继续扩招将持续影响学校声誉,“水”的头衔必然和哥大牢牢捆绑;


而另一方面,目前SPS收入已经成为文理学院主要财政来源,充足的财政资源能投入到本科与PhD的项目建设中(比如SPS财政完全能满足PhD的奖学金发放,由此能吸引到更多人才),放弃这部分财政无疑在自断发展……

用一句俗话来形容哥大目前情况,“抱起砖头,我无法拥抱你(对SPS研究生);放下砖头,我没法养活你(对本科和博士生)

03

“常春藤保底校”
真的好申请吗?

了解完哥大真正“水”的原因后,很容易给大家一种申请的错觉。

面对这招生多、门槛低、录取高的SPS学院,拿offer似乎就差递交个申请了。

想多了,再怎么着,这也是哥大。

还是以我们的老朋友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来举例,在一开始我们说了,在20年前,申请的要求是是绩点3.0+,TOFEL100+,可以不提交GRE/GMAT成绩就可申请。

然而昨天的ERM你爱理不理,今天的ERM你高攀不起,在回头看ERM的申请条件,你发现它偷偷的改了一些要求,比如GRE/GMAT。

以前:

“我们不要求GRE/GMAT成绩,当然如果你考了觉得成绩还不错,你可以提交。”

现在:

“虽然项目没要求提交,但GRE/GMAT是你学术能力的有效指标,强烈地建议你提交分数来支持与加强你的申请。”

就这两句话的措辞,你品,你细品。

在绩点上,3.0的要求现在早已不能“稳拿”SPS的offer了,随着哥大SPS越来越被国内大众熟知,SPS项目申请要求也水涨船高,以ERM去年录取情况来看,申请人绩点区间依然有3.0-3.3,但3.5绩点申请人为大多数。

也就不用说“卷翻天”的CBS了,2020 MSFE录取,递交606份材料,最终录取50人,录取率只有8%(全球)

△去年哥大MSFE录取情况

当然如果说CBS是哥大硕士天花板,SPS是低门槛,那我们就来看看也被诟病水的工学院,以热门CS举例,在一亩三分地去年统计中,278人递交申请,GPA中位值在3.83,GRE中位值327,TOEFL中位值104+。

△一亩三分地对去年CS申请的数据统计从这三个专业申请背景你大概也能体会到哥大申请的难度,就绩点要求可能就能送走一大群人,所以别被一些《双非逆袭哥大》《3.0也能进常春藤》等等案例所吸引,也别误以为“学历哥大的时代”代表哥大好申。

一名哥大学子的真实经历

首先哥大MSOR (Master of Science in Operations Research) 一直声誉不是特别出彩,多数评价是很水。

其实说项目水,并不是说他的录取bar很低(当然bar比不上fe,但是和其他学校很多master项目比bar并不低),也不是课程难度低(很多之前没接触的东西,其实能学到的东西蛮多的,比如上过的ml, fe, simulation, RM等等)。

说它水,一是因为人多,每年会招200+的人,二是因为上限很高,下限也很低,再加上学校本身并不care学生以后发展方向,career service没有非常supportive,assigned faculty advisor基本没什么帮助,所以才说项目水。

首先,有很多msor的学生本身是申phd被拒调剂过来的(当然可以自己选master项目,但想读ieor phd的一般也都会选msor),在加上金工什么项目调剂过来的,你会发现周围人里有特别厉害的overqualify,也有些就是过来混个文凭的underqualify,所以上限高下限低。

再说career service的问题,确实学校有career service,但对于200多个人的项目来说,这么小的团队,完全就是开个大大的玩笑。

改简历难约,interview mock难约,邮件发faculty advisor基本不会回,真的是太尴尬了。

再说说找工:首先,如果是想找金融工作的,需要注意的是金融其实渐渐饱和了,每年需求的人并不是那么多,而且哥大OR在华尔街名声不具备和哥大mfe还有纽大可比性,不要说buy side,能找到sell side都是万幸了,再加上一些原来搞物理的phd进来导致行业越来越卷。感觉唯一现在还能支撑哥大金融课程的是两个大佬教授。

接下来再说tech岗,那就更尴尬了。data science, business analytics的排在OR前面,挑完了才轮到OR,然后要和自己department 200个人竞争

讲道理,个人感觉对找工的童鞋开这个项目完全就是吃着几个大佬教授的名气,赚着常青藤名声的钱的项目,可谓极不友好。招进来的学生比较高的bar决定了毕业工作率还不错,但同样的生源放到哪里都会是这个数据。

个人建议,除非毕业直接回国可以直接用到常青藤的名气,否则留美不建议msor。

再说说环境

在哥大念书的两年里,非常直观的体验就是,这是一个利益至上,精英主义至上,毫无respect可言的地方。

不论是take home exam学生是如何sign了honor code,宣布自己不会collaborate with others,但只要take home,一定会有很多学生作弊,当初就有很多人问我期中/期末考试某题怎么做,虽然我都拒绝了但极为反感,因为对自己认认真真写考试的学生就是不公平

至于in-class exam,甚至会有往年考试这门课的题库。这种现象在我本科以及现在读phd的地方是基本看不见的,我不知道其他学校,但我对哥大的评价就是功利两个字,为了省出时间去刷题,同时又要高gpa可以没有底线。

可能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纽约本就是功利的城市,另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每年哥大master招太多人,也是为什么大家都说哥大水,就是因为高gpa不知道你是考的还是作弊的。

平心而论,虽然我很感激哥大非常多的supportive的教授,比如我们department donald goldfarb,yuri faenza等等,以及上限非常高的学术水平和师资力量,包括有非常多厉害的学生,包括我佩服的一些phd学长学姐,但同时也有非常低的下限也是让我非常不舒服的地方。

作弊是常态,功利是常态,不尊重他人的意见/评论也是常态,普通但自信也是常态。这也是当初为什么没再申哥大的phd,人文方面的考虑我觉得也是有必要的。

当然,这可能是因为我本科和现在phd学校乌托邦,但我不认为这可以是一个学校不努力朝乌托邦发展的借口。

最后着重感激一下上面提到的两个教授donald goldfarb,yuri faenza。作为BFGS Algorithm的发明者,donald老爷爷在phd路上给了我很多建议和支持。

怀疑过自己的时候,也是他让我坚定了信念。而作为我LOR的yuri faenza教授,基本和他上过课的一个学期每两周必去他的oh,就是聊天,和新algorithm的一些想法讨论可行性。也是他帮我找到了自己department的暑研。基本上和他相处过的学生对他都有很高的评价。

另外,注意避雷一个做supply chain的教授,完全把学生当工具用,用完就丢掉,不会真正去“带”一个学生成长。个人感觉过于功利了。

最后顺便提一句,我申博的时候没有申哥大的项目,主要原因也是因为环境,peer pressure,life balance这些事情。不喜欢纽约(平心而论适合旅游,不适合久居),也不想让自己一天到晚除了学习没有其他生活。

总结

许多留学生抱着读世界一流名校的期望,却读了一个以创收为主的“职业进修课程”,再加上哥大硕士在行业内的名声不佳,让原本一心想靠名校文凭获得工作签证从而留在美国的学子非常失望。毕竟谁也不想浪费青春与金钱获得一个“水校”文凭,落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如果最终目标只是为了回国求职,水硕常青藤文凭已经很难让人找到符合期望的工作了。

By 一亩三分地、符号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