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本位为什么被抛弃了

人类经济的发展在近现代发生了几个维度的重大改变,而金本位制度消失的根本原因在于其无法适应这些改变。这些改变具体如下:

(1)工业革命使得人类生产力得到空前提高,总体经济水平呈指数型增长。

(2)商业文明逐渐取代农业文明,投资和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3)间接金融的快速发展,使得债务关系变得脆弱。社会需要强大的“最后贷款人”。

具体而言,金本位在上述新环境下展现出了如下致命缺点:

A) 金本位极其容易造成通缩。

技术革命使得日常消费品的生产成本迅速下滑,然而黄金的生产技术和产量却不怎么变化,导致其和日常消费品的相对价差持续扩大。简单计算,黄金价格从1987年每盎司450美元上涨到2019年的1330美元,翻了3倍,而手机价格保持不变,当年的大哥大要万把来块,而今天最好旗舰的手机还是万把来块。那若是以黄金计价,手机价格将跌掉三分之二。这样的例子可以衍生到其他日用品和投资领域,如果手上的通货(黄金)越来越值钱,我又为什么要拿去换别的东西(投资和消费)呢?

B) 金本位的短期价格波动非常大,使得通胀和通缩变得飘忽不定。

仍然以手机为例子,今天买部手机2500元,明天就2000元,你是不是很想砍人。投资也是类似,人们需要稳定的宏观环境来预测未来的投资收益。

更细一点说,通胀通缩的真正害处在于“不可预测性”。如果通胀每年是10%,而且人人都知道,那大家在制定工资和产品价格的时候就会把这部分通胀自动考虑在内。这种情况从本质上来说,除了平时花钱的面额大一些,并没有太大影响,该怎么投资消费还是怎么投资消费。然而“不可预测”就会导致人们的消费和投资计划被打乱,同时使得财富分配扭曲。今天突然通胀200%,但厂家没来得及调整产品价格,使得本来要卖200元的货还是只卖了100元,莫名便亏损了100元。

这种通胀通缩的飘忽不定,打击的依然是消费和投资的积极性。

C) 发生金融危机时,金本位下的中央银行将难以发挥“最后贷款人”的作用。

如果把经济比作一只可爱的猪宝宝,那其中的一条条价值链/供应链则是猪宝宝的血管,为其各个器官输送养分,使其茁壮成长。这一条条价值链/供应链背后的生产关系,都是企业家们发挥企业家精神,辛辛苦苦将分散的社会资源整合组织起来而形成的。而为了最有效地整合资源,债务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例如企业间债务(如应收应付货款)、银企间债务(贷款投资款)。

而在间接金融为主的金融体系中,债务关系往往是很脆弱的,或者说挤兑是很容易导致债务链条断裂的。细点来说,间接金融导致了货币乘数,也就是明明只有1元钱的银行,却能贷出去5元钱。如果大家对银行没有信心,突然要求兑付5元钱,兜里只有1元钱的银行就直接扑街。银行扑街,A企业的贷款就没有着落,其供应商B企业也收不到货款,就如同多米诺骨牌,整条价值链随着众多企业破产而粉碎。而要重新整合这条价值链,则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多米诺骨牌推得是爽,重新搭一遍得把你累死。

因此,让大家伙对银行业有信心不要老想着去挤兑,是中央银行非常重要的任务。而怎么让大家对银行有信心?就是央行自己得有钱,最好能自己直接印钱。而金本位下,央行库里的大黄金是不会生小黄金的,央行没有夯实的家底,金融危机就很容易蔓延。

现在还是有很多声音鼓吹回归金本位,方式五花八门,但这些声音中无一例外并没有解决金本位的上述致命缺点。另一方面,虽然传统意义上的金本位注定要退出历史舞台,但当前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绝对并非最优选项。

美联储长期瞄准美国本土通胀率制定货币政策,却无视身为国际货币的美元对其他国家的不利影响,定会让其在不远的将来面临新的重大挑战。要知道,美国的低通胀率很大程度上得益于: (1)来自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低价进口产品 (2)美元通过美债等金融途径回流美国。美国不断扩大的贸易逆差和财政赤字已经充分说明了该种模式的不可持续性,国际社会也需要一种新的货币体系。

By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