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不再做VC了

时势造英雄,美元基金过去20年确实创造了无数的传奇和辉煌。

中国的第一笔美元风投是IDG资本的熊晓鸽在美国IDG集团拉回来的2000万美元。1992年熊晓鸽和周全回国创办了中国的第一家风投公司。前5年有啥看啥,什么传统行业都看。直到2000年,和李泽楷共同投资了腾讯的第一轮,220万美元20%。(阿里的第一轮融资发生在1999年,高盛等500万美元40%。百度是2000年,120万美金。)在中国风险投资不成熟的早期拓荒阶段,美元不但承担了拉外币投资的作用,而且由于美元LP看过历史,能够承受更长的周期,所以中国早期的优秀互联公司几乎全靠美元输血,当然最后也带来了非常丰厚的回报。南非Naspers集团当年投的腾讯那一笔3500万美元,减持后现在还值1200亿美元,抵得上整个国家1/3年的GDP(主要是外部环境加上减持让tx跌跌不休,不然之前是抵半年的……)。此后的20年,2000-2020年间基本都是美元资本和中国互联网的蜜月期。互联网渗透率不断提升,改造不同行业,随之带来了巨大的财富集聚效应,也伴生了美元投资的高收益和金融/互联网行业的高收入。当RMB基金投资人苦哈哈地在矿山,养殖场,厂区,产业园区,田间地头穿梭时,美元基金打开对标硅谷和纳斯达克的上帝视角,在五星级酒店行政酒廊,喝着咖啡一句话10个词带5个英文聊项目,站在PE/VC行业鄙视链金字塔顶端,俯视众生。

  • 如果你是2005-2011年入行,一直呆到现在,那你估计已经是投资圈举足轻重的大佬,或者财富自由退休了。
  • 如果你是2011-2017年入行,运气好的话,现在基本也已经是手握几个百亿美金和独角兽项目,年薪7-8位数,在各基金做合伙人/MD了。
  • 但如果你是2017-2020年入行,那现在更有可能是投过几个项目,有好有坏,在不同风口行业之间流离失所,然后时刻被裁员失业的痛苦和焦虑笼罩……

为什么会这样呢?让我们用后视镜的方式倒回去看这两年发生了什么。

美元基金是怎么一步步凉掉的?

如果我们看整体数据,一级市场每年募资额里外币占比其实在6%~18%之间浮动,RMB始终占大头。但是之前在声量上,美元要高调很多。

Image

因为疫情后美国放水导致的估值泡沫,20-21年其实一级市场非常忙碌,头部基金也趁机募了不少钱,大家都沉醉于数字带来的虚假繁荣里。但是这个情况,从2021年开始,迅速地改变了。看下面的图,2017-22国内VC按季度的投资事件数量,周期性显示得更明显。一般媒体披露会比实际情况有延迟,所以其实在2021年下半年投资事件就开始断崖式下滑了。

Image

发生了哪些事呢?

  • 2021年持续一整年的互联网反垄断,4月阿里罚了182亿。6月,累计融资超过200亿美金的滴滴,上市3天即被叫停,下架。10月,美团被罚34亿。
  • 2021年7月教育双减新规出台,一瞬间毁灭了美元基金布局的重要赛道。一开始大家还心存幻想,后来发现,不管你是千亿上市公司还是百亿独角兽,说没就没,到现在除了新东方靠直播电商翻身,其他公司还在深陷全球投资者的集体诉讼中。
  • 2021年7月还出台了一个重要新规,就是《网络安全审查》,100万用户个人信息赴国外上市必须审查。加上一直以来的审计底稿争议,中概的退出通路卡出了。
  • 2022年3月,美联储开启加息周期。

随着加息,俄乌战争,上海封城,中美脱钩这四座大山压下来,股市首当其冲,从2021年11月掉头下来就再也没回去过。二级市场的对标公司跌下来,叠加前两年市场好的泡沫,对一级市场的公司估值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因为未上市公司的估值没法降,最多平)。无论谁推项目,IC都会问这么一个问题:“这个项目对标的xx上市公司,PS估值现在才2倍。你这个还没利润,就要30倍,那我为什么不去买xx的股票?好歹还有流动性。”

整个投资热情迅速地冷却了,美元PE直接凉透,因为到挂更严重。VC如果投科技方向早期牛人,至少没历史包袱,手上还有钱还可以继续尝试,但是整个态度也审慎很多,估值也卡的很严。2022年很多美元基金的实际新投资项目可能都在10以内,要知道,高峰的时候可能年投资数量是70-150之间。

Image

(这里说下降38%,但是一线从业者的体感是,光看美元下降90%)前几天还出了个新闻,拜登计划行政命令限制美企对中国芯片,AI,量子计算领域的投资,包含间接通过私募股权或者合资,技术转让等各种形式。虽然每次都说”下个月开始”,但是这就像悬在头顶的达摩克斯之剑,谁知道它什么时候掉下来呢?

Image

所以,总结一下,为什么说美元凉了,因为我们常说基金的4个最重要的环节:募投管退。21-22年全出了问题。


1. 募资端。

  •  美元加息回流,战争避险情绪,投入风险资产的资金减少。
  • 由于滴滴审查,瑞幸,中概股退市等事件影响,LP对中国资产的信心不足。
  • 投资热点转移到东南亚和拉美等地。


2. 投资端。

  • 投资热点青黄不接(现在AI来了,你永远不用担心一级市场没有热点),当时热炒的元宇宙和ARVR还没有到成熟期,web3国内做不了。数据/安全/芯片半导体/能源等重要领域,美元想投都投不进去。
  • 一二级估值倒挂严重。(逐渐修复中)


3. 退出端。

  • 中概赴美上市政策影响退出受阻。从那之后就没有举足轻重的公司在美上市了,都是小鱼小虾或者神秘力量公司。(为什么不说管,因为没啥好管)

这也宣告了从2011年开始就有的大家熟知的,美元抱团击鼓传花模式投资模式的破产:

  • 1⃣️找个牛人,攒局
  • 2⃣️天使到B轮,几家头部美元抱团抬估值
  • 3⃣️烧钱补贴,做数据
  • 4⃣️合并,市占率绝对领先
  • 5⃣️讲故事,赴美上市敲钟

在这个速成的循环里,如果真是好公司,人人受益,皆大欢喜。
一旦循环被打破,带来的恶果需要足够的时间(韭菜失去记忆到底需要几秒?)才能恢复。很多在好时候入行的朋友,现在才恍然大悟,原来”募投管退”最重要的是”退”,账面的增长没用,只有到手里的才是真的。机构的OKR变成不是你今年做了几个研究,投了几个项目,而是你个人的退出帮公司和LP赚了多少钱。其实本来就应该这样,但是泡沫时期你总会认为明天永远比今天更好。

另一方面,美元和RMB基金原本的投资方向是泾渭分明的,现在逐步在融合,因为大家都清楚地认识到了一个道理:在中国做投资,必须跟着政策走。(RMB基金:这个我熟!)头部美元其实之前都有RMB基金,甚至现在RMB的团队配置人数远超美元。没有RMB的,要么全跑海外去,要么人裁光,彻底躺平了。本来想着,答案在新闻联播那我照抄还不行吗?(IPO红绿灯还记得吗,跟我背:半导体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制造数字经济,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新材料合成生物高端医疗器械……

可以,但是这个转向和适应的难度,也远远超出预期。1. 投资团队需要大换血。GP已经坐上那个位置了,换不了。GP们想:虽然我看不懂,但是下面得找一群讲得明白的人啊。所以裁员换人是必须的。于是乎大佬纷纷发出朋友圈英雄帖,招理工科博士,从RMB基金挖人。AI目前还不能让投资人失业,但是热点和周期切换可以。

别担心,失业了可以来我们退役投资群聊聊天)

2. 募资端。美元的LP专业度高,风险偏好高,钱多事少离得远,除了开大会,平时基本不用操心。RMB完全不同,各方诉求都不一样,而且国资的比例日益加大。政府要产业落地,”返投要到位,产能要落地,税收要跟上”,各种大小领导还要服务到位。上市公司要战略合作,母基金要收益要合投,高净值个人回报敏感事还超多……(IR:我好累)对风险的容忍度也超低,毕竟涉及国有资产。很多国资的基金话语权甚至不在总经理那。这让一言堂,习惯博赔率的美元基金难以适应。想从美元转RMB基金的打工人,基本上也很难适应薪资和汇报机制,工作环境的落差,当惯了甲方的人怎么适应乙方的生存之道呢?但是波美元的卷王过来,RMB基金也很痛苦啊。本来统共不到10个亿市场规模的细分赛道,吭哧吭哧好不容易找到个项目,谈了2个月,对接了一堆资源,估值从12亿压到10亿。披着RMB基金外衣的美元狼冲进来,估值马上涨到15亿,还马上打钱。我找谁说理去?
以上说的,都是现象。现实情况就是这样,哀嚎一片。从业者都在一边卷,一边觉得行业完蛋了。虽然现在还有钱,可能手上这支投完就没有下支了。但是谁又知道呢?也许我们现在在周期的底部,等到美元降息周期一开始,股价开始上涨,国内AI终于有能打的产品,可能新一波的泡沫又开始酝酿。因为一级没有做空机制,保持乐观才能做一级。等悲观者都被洗出去了,乐观的新入行年轻人是没有过去的记忆的。

珍惜经历过周期的GP和创始人吧,他们会决定(一部分)未来潮水的走向。我为什么写文,因为我也是长期乐观党,想自己记录周期中的思考,希望被打脸,希望中国的创业投资可以继续发展,这是创新力的源泉。不同币种不同风险偏好的资金都可以找到适合的项目,早期创始人在融资时也能有更合理和健康的融资环境。2023年以来,宏观环境也在好转,疫情基本过去,抓经济成为重点,AI又让科技圈兴奋了起来,似乎又重现往日美元的荣光。希望这不是回光返照。

为什么我不做VC了

本来职业选择是一个很个人的事,因为也有一些朋友在问,所以想着干脆写篇文章,一劳永逸,下次直接转发就得了。防杠申明,个人经验仅供参考。

取这个标题是为了Echo一下我的朋友曲凯老师在2016年写的一篇同名文章(公号42章经可看),当时也引起了圈内的很大讨论。虽然他现在常拖更,但确实是出走创投圈说人话的先驱者。

不知道有多少人还记得2016年?居然已经是7年前了。

那一年,刚好是总理喊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口号的2014-15年之后,资本市场在前两年的过热中,迎来了第一次的“资本寒冬”。

当时我还是一个在VC门口徘徊的新人,很多前辈已经悲观地留下了一句“红利期已经结束了”,离开了这个行业。今天回过来看,这个寒冬只能称得上是早秋的一阵寒流。

那一年发生了很多会在今天深刻影响我们生活的事情:

  1. 宇宙的中心,字节跳动成立了,而快手在前一年成立。(SIG和晨兴资本多年后迎来巨大回报
  2. B站估值刚到10亿美金。(还记得当年的小破站吗?)
  3. 拼多多的前身拼好货在2015年成立。(高榕资本凭借在PDD上的屡次加码一举封神)。
  4. 共享经济是那一年的当红炸子鸡,与快的合并后的滴滴垄断了打车市场,新的热点以单车为首,后续还有一系列的充电宝,按摩机,娃娃机,KTV,无人货架在路上。(一个除了出行其他被全面证伪的赛道)
  5. 在线教育行业很热,VIPKID在那年融了红杉,云锋的1亿美金,估值破百亿。(教育行业的结局大家都知道了,而vipkid这家公司的融资信息也停留在2019年,最新的新闻都是财产冻结和强制执行)
  6. 比特币在那一年翻了一倍,达到了860美金。(刚看了下,今天比特币的价格是$22106,翻了25.7倍,堪称最强投资……)
  7. 消费升级和品牌投资逐渐爆发,喜茶在那一年拿到了IDG和何伯权1亿rmb的A轮投资。(消费投资真正爆发在2018-19年,但其实更大的机会在pdd的消费降级)
  8. 人工智能因为阿尔法狗引爆,商汤在那年融了1亿美金,虚拟助理成为投资热点。(今天看看是不是历史惊人地相似?……)

所以啊,年纪越大,经历越多,你就越敬畏历史,敬畏周期。会知道个人的成就得失只是历史浪潮中的一个小水花,没啥了不起的。

回看曲老师当年那篇文章,他想表达的其实就是如下观点:

  • 投资热点从工具,电商,到O2O,B2B,到消费升级,文娱,互联网“元素”含量逐渐减弱,出现独角兽的几率大大减少了,风险投资的回报降低。
  • 与此同时,年轻的VC从业者增多,大家比拼的不是判断,而是soucing找项目的能力。所以年轻的VC迅速的internal FA化,而FA房产中介化。不能很好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也难以积累真正优质的人脉。
  • 在市场处于交替期时,继续做VC会让自己的学习曲线变缓。也许在这个时候转身回到行业内做点实事会是更好的选择。

而这些,与今天我们面临的情景有很多相似之处。

相似之处是,由于国际形势和其他不可说的各种因素,风险投资的范式大幅转向。消费和软件哑火,AI和VR/AR处境尴尬,投硬科技的回报率相比之前更加大大减少,投资进入需要追求高胜率,低赔率的阶段。而之前的VC投互联网逻辑是追求高赔率,低胜率,两者逻辑完全不同。

投资逻辑变了,赛道变了,对思维模式,人才结构的要求自然也需要转向。

上面说的其实从业者也清楚,在我写东西的这段时间,有很多同行跟我表达过同样的焦虑。回看很多过去的信息,其实这种焦虑始终存在,只不过年景不好的时候,声量大点,好的时候说的人少点,而已。

其实VC行业的问题在当年就已经被充分讨论过了。

  • 一,人的能力圈是有限的,所以成得看命。命是什么?就是既赌对细分行业,还要赶上周期的成长前期,还得找到最牛的那2-3个项目。(现在刚进入烈火烹油的热门行业做投资的朋友是不是背脊一凉)。
  • 二,VC的交易频次很低,反馈周期很长,行业竞争很激烈。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自我怀疑,得不到正反馈的过程非常熬人。
  • 三,收入没有想象高。反正我互联网的朋友们看了我写的前几篇关于收入的,给我的反馈是:就这?

作为个体,你无法选择你的出生时间,这决定了你所处的时代。能做的只有坚守。追风是没有意义的,要守到你专注的领域风来的那一天。

前面说了一大堆,说回自己身上。为什么离开VC,其实说到底就是5个字:混不下去了……哈哈哈哈哈。

机构有调整,现在的热点方向和我的兴趣及能力圈也完全不同,硬看挺痛苦的。当然个人业绩也不够好啦,毕竟这是个真金白银看回报的行业。大家都是混口饭吃,没必要上升到行业原罪。

但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之后,主动选择不再继续找VC的工作也确实有个人的几点考虑:

  • 当前市场行情下,我个人的能力模块和热门行业需求匹配度比较低。我自己招过人,也帮其他portfolio招过人,了解HR的想法。我也并不想欠朋友人情。
  • 在休息和思考未来之路的过程中,我对自己的了解逐渐加深了。作为一个水瓶座的INTP型人格,高薪诚可贵,自由价更高。有趣是对一个人的最高褒奖,体验和创造才是生而为人这几十年最好的礼物。
  • 想想之所以当年非常努力要进入这个行业,也是觉得学习商业以及优秀的创业者打交道有意思,而不是为了赚钱过人上人的生活。所以我没那么“势利”(非贬义),其实也会导致交易的效率不够高。其实更直接渴望财富的人更加适合这个行业。
  • 因为在行业呆的时间久,也逐渐对投资人这个光鲜的职业祛魅了。作为创业看客的学习已经到了瓶颈,想突破只能换一条路。与此同时,市场上虽然VC投资的大平台机会减少了,作为小个体公司的机会窗口却一直在不断涌现。
  • 最后,很奇怪地,我有一种莫名的自信,觉得自己做点事回报也不会差,而且能获得更多的新的经验和价值。家人支持,之前的积累也足够让我去做一些尝试。很多新想法不断涌现,甚至有点后悔为什么不早一点。不过人就是这样,要把你扔到水里,才会学会游泳。

写东西自我袒露心声,也是我突破舒适圈的一种方式。意外的还得到了一些回音,挺开心的。

写到这里,我想应该找曲老师作为先驱者给我评论一下,当时那篇引起了一些争议,我跟他说,如果对这个话题没啥表达欲了,不评论也没关系。

但是他说:不!我要帮你,我现在写。(感恩的心❤️)

过了一会,他回复:

“有的人把工作只当做一份工作,有的人把工作当做一份事业。而对于一份事业来说,其实在不在机构,Title 是不是 VC 可能也没有那么重要。所以,当我离开 VC 后,反而有了更多的视角和成长,也更加发现了自己对于一级市场的热爱,创业是一种投资、VC 也是一种投资、选择去哪里打工同样也是一种投资,自己选择在什么地方花时间,最终获得选择的自由,就是一种最高回报的投资。”

我秒回:“不能再多认同了!”

就是如此。

By 佩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