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孩子自杀之前,都已经被杀死了无数次

2021年8月,上海南汇一位14岁的女孩跳楼自杀。

临走前还为父母留了一份三页长的遗书。

她踩着自己房间的榻榻米跳下去的,半夜,还在榻榻米留了纸条

作为父母的一定悲痛无比,这个孩子平时很乖巧,她把自己的所有财产整理好放在桌子上,一共3万压岁钱。把学校里借书的明细也写好叫父母去还,并且不会让家里房子变凶宅,会让自己死在外面。

她说妈妈爱的是那样的自己,达不到就不是妈妈爱的孩子。

01

绝望的信

这是第一句:人生一趟,遇见你们我很荣幸,若有来生,我们不要再见面了。

分明是个头脑清晰,思想成熟的孩子

后面的内容,我大概能明白事件背后的故事。

这位少女,也许成绩并不是特别突出,但她一直有在努力,并非像她父母想得那么懒惰,但这并不能让她的成绩立马有很大的提升。

也许她是少了一点天赋,也许她只是少了一点运气,但不管原因是什么,重要的是她没有冲进班级前十的结果。

父母只会由果推因,只要成绩没能达到期望,那一定是女儿做得不够,女儿用命才得来的成绩,在父母看来,实在过于轻松,不论女儿如何解释。

在这个只强调结果的时代,彷佛一切的理由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因为没有对生命个体感受的尊重,所以也没有那么多的爱与共鸣,女儿也只不过是他们用来和亲戚们攀比的工具。如若未能满足那些可悲的虚荣心,便失去了爱的价值。

父母对少女的管教极为严厉,遵循“严格出孝子”的理念,平日里少不了无情的谩骂,句句诛心,如此情景周而复始,负面情绪在少女弱小的心灵不断堆积,直到出现道道触目惊心的裂缝。

遗书简朴而真实地陈述了肉体的苦楚:巴掌打在脸上最疼,然受是手指,再是手臂、最后是大腿,打在背上还行,被皮带或电线抽在腿上最疼,然后是背上,最后是双臂。说明平日里她少不了家庭的暴力。

而比起这个,更让她更难忍受的,是被剥夺的自尊。

有时候,因为表现不够让父母满意,她会被罚穿着妥协站在屋外,面对眼中带着鄙视、潮落、惋惜、或是怜悯的邻居与路人,生理的疼痛还未缓解,转眼间便又迎来了心在滴血的声音。

她常常失眠,头靠在柔软的枕头上,耳畔的尖叫与谩骂声始终挥之不去,它似乎成了一道诅咒,让少女畏惧明天的到来。孤单的房间,只剩下痛苦的回味,多少个难以安睡的夜晚。


一个14岁的孩子拥有如此巨大的绝望,直面成年人都颇为惧怕的死亡。

网上传播的遗书,与其说是告别世界,更多的是对父母的控诉。

遗书女孩在做这个选择之前经历了什么?

在忍受了很长一段时间后,女孩才写下了遗书。

父母对孩子的过度控制,是一种无法消散的阴影,让孩子选择了死亡。

别让孩子死于过度控制
什么是过度控制?
在女孩的遗书中她说自己曾经考过全班前10,年级前20,拿过满分,但父母还是不满意,不准她玩,也不准她买喜欢的东西。

女孩说:”我真的尽力了”,意思就是“我真的累了,毁灭吧”。

活在监控下的00后

一位一年级女孩儿的妈妈,在家里安装了一个云台摄像头,可以360°旋转,实时录音录像。
即使人不在家,也可以通过手机随时监视孩子,有没有按时看书、坐姿是不是端正、做作业是不是专心?
否则直接通过对讲大声呵斥:“你在看什么书?怎么又看动画片?”
完全满足了父母所谓的对孩子保护和指导的需求,但光是听起来就让书单君一阵恐惧。
父母为什么喜欢过度控制?父母需要控制孩子,让自己拥有价值感。
朗朗在自传中写过,父亲二胡拉得很好,但因为时代原因未能实现自己的音乐梦想。便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郎朗身上。
朗朗成名后,便有了各种以严厉为名而被遮蔽的虐待事件传出。其中最令人咋舌的是,一次郎朗放学太晚,耽误了练琴,父亲竟逼他“自杀”。
“你都上哪儿去了?回来这么晚!你这个没信用的家伙。你把自己的生活毁了!你把我们所有人的生活都毁了!”
他拿出一瓶药性很强的抗生素,逼郎朗吃下去。“把这些药都吞了,吞下去你就会死,一切都会结束。”
父母成年却未成熟,把孩子作为愿望和需求的容器。一旦不被满足,就引起巨大的攻击性行为,所以才有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共生绞杀”。

青少年自杀的事件近年来逐渐增多

2020年,一个十八岁的在校男生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小斯的遗体在达州市渠县的渠江河面上被找到。

小斯的遗体被打捞上岸后,立即被送往了殡仪馆,随后,其父母先后赶到现场。夫妻俩都没说话,沉默片刻后皆嚎啕大哭。

自杀前某天傍晚,小斯的QQ空间突然出现很多类似遗书的心声。

他说:“分离时不会有不舍,我的尸体,不用埋了,要么烧了,要么扔了,别把我拿回去。心烦!

其中还夹杂着如哪吒般剔骨还肉的情绪:“我恨他们!”“我感觉不到父母对我的爱”。

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在我们眼前逝去,悲痛的同时,到底是什么样的环境,才能逼得一个十八岁的孩子留下如此“生无可恋”的遗言。

2012年7月8日,13岁的青岛女孩孙正雯从青岛双威商务楼跳楼身亡。随后孙正雯的遗书曝光。

遗书开头,孙正雯说自从上初中1年零1个月以来,父母已经私拆了笔友写给她的私人信件和她的私人日记,“印出来差不多有词典那么厚了”。

不仅如此,父母对孙正雯还“又打又骂,搜我书包,搜我房间”。

爸爸面对女孩的质问的时候还说,“呸,我看是揍的轻”,以致于孙正雯的朋友们让她问:我真的是你们亲生的吗?

对,就是这样的父母。

他们不在乎孩子,只在乎自己。

他们觉得自己是在为孩子好,但其实缺失在弥补自己内心的不安,向孩子发泄自己对生活的不满。

比孩子更焦虑的父母

一份网传的“幼儿园孩子”的作息表,就已经让人感觉到了满满的焦虑,早7点到晚11点,比996还可怕。

父母都来自复旦,都是500强外企的董事、经理。

这个还在幼儿园的小朋友自己,每年英文阅读量超过500本,每天写3篇英语日记,4岁开始学钢琴,围棋拿到证书。

甚至一位母亲带着孩子大冬天在研究生考试的考场外等候了1个多小时,只为了让刚刚5岁的儿子提前感受考研的气氛。

这位妈妈还美其名曰:孩子还有5840天就要考研了,不到16年了,是时候来感受一下氛围。

其实仔细看看近些年屡屡曝出的学生因为学习压力与情绪问题造成的恶性事件。

其背后的起因往往不是孩子自身,他们内心的不安大多来自于家长的焦虑,对孩子出人头地,带领全家”阶级跃迁“的极度渴望。

不成功就不配活着

郑爽的母亲刘艳,因为自己无法成为演员,推动着她控制女儿郑爽的人生,“这辈子必须成名!”。
如愿成名日入百万后,母女间控制与顺从的关系开始失控。
刘艳甚至是愤怒,感到命运不公,
“老天爷也瞎了眼,不爱干的人给她整到那个位置,爱干的人就没有干成,羡慕嫉妒恨。”
而郑爽在公开场合扇自己耳光、疯言疯语、再到代孕,都成了一个母亲为自己孩子亲手投下“毒”的结果。

如果你只爱成功的我,你能控制的我,那就不是爱
父母常常将过度控制说成是“爱”。
蒋勋在《孤独六讲》中,刺透了这种关系的本质:
“伦理本身有着一个最大的掩护——爱,因为爱是无法对抗的,我们可以对抗恨,很难对抗爱。”

以爱之名的过度控制便是最难对抗的。孩子不傻,他们知道自己并不是真的被爱。

武志红说:“没被爱照见,存在本身就是错误的。”
在遗书女孩的自述中,她认为父母爱的不是她,而是一个满分、一个排名,一个完美的他物。
我们可以看到永远否定的父母和吞没的父母,却惟独看不到无条件爱的父母。

女孩的一切期盼,显然都没有得到回应。所以她选择了一条回不了头的路。

试想一下如果你在每天996以后,还要跟成天盯着你绩效的上司同吃同住,每天一大早起来就是“你的KPI还没有完成,别人都比你更努力,你怎么还没有紧迫感?”,你会不会想自杀?

放过自己,放过孩子,才是最好的出路。

By 曾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