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的学霸后来怎么样了

眼前是四川省达州市仙女山的一个千年古刹-云海寺,云海寺目前共有出家修行人30多位,大多数都是年轻人,这些年轻人以四川贵州重庆为主,也有一些来自北方的出家人,他们的平均年龄不到30岁。30名僧人中有一半的人具有大学学历,其中包括西南交通大学的博士、四川大学硕士研究生等,好多都是“学霸”,现在这么多的大学生高学历人群,不参加工作,直接剃度出家,在中国已经不是新鲜事了。

无独有偶,最近小编参加原单位同事家孩子的婚礼,听说一位老同事退休后,剃度出家了,不仅他出家了,而且她的老伴也出家了,他们夫妻俩一个去了峨眉山,一个去了五台山,而且把自己家里的房子也捐出去了。并且他的儿女们特别支持父母的行为,父母的财产他们不要,无偿捐出了。这些儿女说,等他们孩子大了,也会考虑剃度出家的。寺庙外面的人,真的很虔诚。

985女学霸19岁出家

1989年,释正孝同出生于河南,年幼时期她便接触到了佛。她的母亲是信佛的,在母亲的影响下,从小释正孝同便对佛门产生了向往。耳濡目染之下,即使年纪小,对佛法也比较精通。不过彼时她并未想到出家,跟许多女孩一样努力学习,争取考上好的大学。释正孝同从小成绩不错,高考时,便一举考上了山东大学。

这所大学是985、211,算得上是中国重点大学,可称为高材生的释正孝同却迷茫了。从小信佛的她对身边以及社会上的不良风气都感到困惑和迷茫,相较于毕业之后找个好工作,忙忙碌碌、混混沌沌的度过一生。她更向往的是清静的地方,远离尘世,远离这些不良风气。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女孩在经年累月的接触下,真的选择了在19岁那年出家。

据说她在出家前,还做过一个梦,梦里她是佛祖跟前的弟子。佛祖让她来到人间,只是为了度更多的人,不过这个传闻显然有些不真实,更像是编出来的。她出家更多的应该还是看开了,无论是什么原因,她跳出了当代人同样的人生过程,选择在天台山出家。不过不得不说,虽然出家了,但她依然颇为引人注目。

没有头发没有影响到她的外表,反而更加的清新脱俗,像佛光一样照人。当然啦,释正孝同吸引众多游客也不单单是清纯的外貌,还有她的才气。这位能上985高校的尼姑自然是不一样的,她多才多艺,会跳舞、朗诵、声乐、提琴等等。现如今她成了天台寺艺术团的主持人,这个团是我国唯一一支由僧人组成的艺术团,除去表演一类,她还担任了主持人的身份。

不仅如此,释正孝同的修养还颇好,花在修行上的时间也是大量的。其实人和人的人生本就应该不一样,她有这样的选择,是认为这种方式更适合她。在这个世界上,很少有人能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毕业名校也未必能快乐。只要她自己喜欢这样的生活,不还俗也未尝不可,如今她已经接近三十岁了,却不打算还俗。

她没有忘记初心,默默的完成自己的理想,安静的生活对于她来说才是真心喜欢的。或许出家前,释正孝同也有很多不舍的东西,她也曾迷茫过未来该怎么办。但她都克服了,将不舍的东西舍下,这是信仰的力量。在这个悲哀的时代,能有自己的追求是好事,起码这是自己所愿,是许多人不敢的。而在物欲横流的社会,敢于踏出那一步,也是极其勇敢的事情了。相信无论到底过得如何,释正孝同也不会后悔自己所为。

清华博士不顾父母下跪哀求坚持出家

1980年的时候,张明光出生在河南商丘。他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每天辛辛苦苦的工作,一年到头来也赚不了多少钱。但是他们都用心呵护着自己的儿子,并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好好读书,长大赚很多的钱。

从小就特别懂事的张明光为了缓解父母的压力,曾经主动干一些家务劳动,可却遭到了父亲的责骂。他父亲说,你现在唯一的事情就是好好读书,其他任何事情都与你无关。那么他父亲为何会有读书至上的观念呢?

1966年的时候,商丘的农村被选为知青点。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全国各地的有为青年纷纷上山下乡了。他们的到来,给偏远的农村带来了很多活力,也带来了很多新的观念。由于和普通老百姓吃住都在一起,所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了一批普通老百姓。

1977年的时候,国家恢复了高考。那些上山下乡的有为青年们,为了改变命运,纷纷都参加了高考,进入了大学的校园。1980年的时候,这些人正好毕业。由于当时的我国还是计划经济体制,所以国家分配工作,因此这些人都获得了很好的工作。

张明光的父母非常羡慕那些知青们,同时他也深刻地感受到,高考是贫苦人家的唯一出路。因此当他的儿子诞生以后,他们就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儿子身上,一心想要把儿子培养成读书人。

为了不辜负父母的期望,张明光刻苦学习

张明光从小就特别懂事,他深知父母的不容易,也知道父母的期望。为了缓轻父母的压力,也为了将来更好的回报父母,从小他就刻苦学习。

在读小学的时候,张明光的注意力就非常集中。根据心理学研究,孩子的注意力一般在20分钟左右,但张明光的注意力达到40分钟,这也就说明了40分钟的课堂,张明光一刻都不走神。

随着年龄的增长,张明光也越来越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观念也发生了转变,由最初的为了父母而读书,变成了为了自己而读书。这种观念的转变,极大地调动了张明光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读高中的时候,张明光的成绩已经名列前茅,是班级的佼佼者。老师们都称他为是读书的天才,考试的神童。张明光的记忆力也特别好,能把老师所说的每一句话都记下来,也能把做过的每一道题都记下来。

而且张明光的理解能力也特别强,经常能够做到举一反三。通常情况下都是,老师讲完例题以后,张明光自己就能解决所有的变形题,并且还能想出与老师不一样的解题方法。天资聪明,后天又努力,张明光的成绩一路高歌猛进,最后被清华大学录取。

我们都有这样的观念,那就是高中三年是最苦的三年,大学四年就是最轻松的四年,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玩什么就玩什么,总之读书是最没有必要做的事情。但是张明光并不想虚度大学的光阴,认为大学才是人生的起点。

因此当同学在玩耍的时候,张明光奔波在图书馆和自习室的路上。当同学们在谈恋爱的时候,张明光畅游在知识的海洋中。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其他同学只能找一个不好的工作时,张明光却成为了清华大学的研究生。

非常适合读书,也特别热爱读书的张明光又充实地度过了自己的研究生时光,在2004年的时候,成为了清华大学的博士生。可是在读博期间,张明光的思想观念发生了转变,并做出了一个令人不解的决定。

博士毕业以后的张明光,不顾父母的反对,选择出家

有人问张明光为何要读书时,张明光总是说因为不想辜负父母的期盼,而且在读书的时候,才能忘记生活的压力与烦躁。可是当博士毕业以后,张明光不再需要读书,他的人生轨迹也发生了转变。

博士毕业的张明光在一家很好的公司找到了工作,工资也比较高,他一个月的工资基本上等同于父母一年的工资。但是刚刚步入社会的张明光有些不适应,他不懂得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也不懂得怎样享受生活。

一年的工作让张明光身心俱疲,甚至让他失去了生活的信心。于是张明光选择辞职,然后出家做和尚。

张明光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母亲以后,他的父母都认为自己的孩子疯了,连夜坐的火车就从商丘赶到了北京。到了北京以后,他们立马就和张明光说,我们含辛茹苦的把你照顾大不容易,现在你也工作了也挣钱了,你也该回报这个家庭了。

不管父母说什么,张明光就是不改变自己的主意,情急之下的父母都跪地求他了。但是张明光说,经过一年的工作,我认为我不适合这个社会,我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我感受不到一丝丝的快乐,因此我决定出家,去感受另外一份开心。

劝说无果的父母怒气冲冲地回到了商丘。在2008年的时候,张明光去到了龙泉寺,成为了一名和尚。在这里他重新感受到了快乐,也懂得了生活的意义。

张明光为何会做出出家的决定?一方面是因为父母替他做了太多的选择,他努力读书就是因为不想辜负父母的期待,并不是因为自己喜爱读书。

另一方面是因为失去了生活的意义,博士毕业以后的他不需要读书了,他一时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一年的工作并没有改变了他的生活,而是加重了他的压力和焦虑,这些都更让他觉得生活毫无希望,每一天都是一种折磨。

时间已经过去12年了,张明光在寺庙的生活也过得相当不错,他的父母也尊重了他的选择。

宇宙的终点是神学

有人问过香港理工大学前校长潘宗光教授,为什么会学佛,他是这样回答的:

曾经有很多人问过我,作为科学家,又是大学校长,你为什么信奉佛教?我常常想,如果我信奉基督教或天主教,可能就没有人提出这个疑问。这反映人们对佛教仍然不大理解。甚至有人会认为佛教是不科学的、消极的、甚至迷信的……通过多年来的学佛,我深刻体会到,佛教不是一种单纯的信仰,而是一门深奥渊博的哲学。佛是觉悟了的人,他不是造物主,也不是主宰万物的神,他是众生最优秀的导师。

在科学和佛法的关系之中,潘教授的回答也体现了他求同存异的包容心态。

虽然佛教和科学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但在我看来,两者背后都贯穿着对因果的探索和学习。或者说,佛教与科学对因缘的探索是不谋而合的,甚至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会尝试利用自己对科学的认识,从科学的角度,来解释‘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等佛教义理。

潘教授在实际的佛教修行中也切切实实的有所收获,因此,他非常重视佛法的实践维度。

坐禅使我开始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得以拓展心灵空间,处事的态度亦较前客观和包容。
佛家讲因果,我们要教导下一代明白因果规律,有一颗感恩的心。懂得感恩父母,自然会孝顺;感恩师长,自然会尊重;感恩朋友,自然会互相帮助;感恩社会,自然会回馈;感恩国家,自然会承担。我们要种善因,结善缘。把正能量传递给年轻人,鼓励他们多做善事,多帮助他人,多修慈悲。我这里说的不是鼓励年轻人要去信佛,而是运用传统文化的智慧去做人。

By 金刚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