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没人愿意上职校

“职高是提前被社会淘汰的小孩待的地方,比起学校它更像一个收容所。”这是学生李维对职校生活的总结。

“职业学校类似于托儿所的存在,从家长的角度,只要不出事,平稳度过这三年就行。”研究职校教育的学者周舟说。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2019年,中国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重提“普职比大体相当”。

2018年开始,中国官方接连颁布文件和提交法律修订案,为提振职业教育背书。在“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中国制造缺乏增长动力的背景下,官方寄望职业学校培养能推动制造业转型的高级技术工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今年4月的全国职业教育大会期间,指示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大国工匠”,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也作出批示:“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促进就业创业创新、推动中国制造和服务上水平的重要基础”。

而另一方面,在教育资源不平衡和大学扩招的影响下,职业教育的成效颇受质疑。职校学生近20年来一直遭遇歧视,不被社会舆论和就业市场认可。今年又常常见诸报端的“普职比大体相当”(指升入高中阶段的学生在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的比例)的提法,引起了不少家长的争论和恐慌,职校学生的现实处境和国家政策的规划之间,有着明显的落差。

这种落差为什么会长久存在?中国的职业教育和社会需求真的能够接轨吗?学生们为什么会选择上职校?他们的生活是怎么样的?毕业后的出路又在何方?

不得已的选择

李维出生于2000年,在成都长大。2015年初中毕业,因为中考成绩不高,只能上离家很远的一所普通高中,或者读职业高中(简称“职高”)。

填报职校志愿和高中志愿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一座城市的高中排名总是口口相传,也有历年录取分数线作参考;职校的信息则混乱且不透明,李维的分数够得上成都所有的职校,但她并不知道应该报哪所学校。

在中国职高是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以下简称“中职”)的一类,此外还有中等专业学校(中专)、技工学校(技校)等,属于高中教育阶段的职业教育,学生毕业后可以获得中等学历。

根据中国教育部的统计数据,2020年中国有9896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在校生1663.37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总数的39.96%;作为对比,同年中国有1.42万所普通高中,在校生2494.45万人,约占总数的59.93%。

img

尽管九年义务教育完成后选择继续升学的学生中有四成上了职业学校,但中职教育的社会认可度一直很低,中职学生也长期被认为是“成绩差”、“素质低”、“没前途”的群体。即便是官方表述,也承认职业教育存在种种问题。2002年,国务院发布《推进职校教育改革的决定》,承认职业教育投入不足,基础薄弱,办学条件较差,教育教学质量不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2019年,国务院再次印发《职业教育改革方案》,仍然表示职业教育问题重重,“到了必须下大力气抓好的时候”。

中考后,李维的姐姐陪她去了一所航空类的职校面试,从家里坐地铁出发要三个半小时。航空学校学费很高,16000元人民币一年,但环境很好,教学楼也修得很漂亮。李维到了那里,内心只有抵触。“周围很荒凉,跟学校反差很大。”负责面试的招生办老师告诉李维,三年读完后就可以直接出来实习、工作——这也是职业学校的重要卖点,但她刚初中毕业,从没想过“工作”离自己这么近,只觉得害怕。

从航空学校面试回家,李维心情低落,什么学校都不想去。一所公办职高给她爸爸打电话,说有“升学班”,只要成绩好就有机会上本科,她答应了。但她后来才知道,会主动打电话招生的职高,都是比较差的学校。很多学生都是被“介绍”进特定职校的——这是一门生意,有的初中班主任甚至会劝成绩差的学生去读职校,“到了那里想怎么玩都没人管你。”

李维已经忘记去职高的决定是怎么做出来的,只记得当时自己特别沮丧。那时李维的爸妈刚离婚,一向给李维出主意的妈妈也从家里搬了出去。“选学校的过程我爸妈几乎没有参与,到最后我自己也觉得很累,所以当时我爸跟我讲,我就想,好吧,也许这所会好一点,然后我和我爸都松了一口气。”

“成绩不好只是上职高的原因之一。”研究中国职业教育的学者周舟在江西一所县城职高做过半年的田野调查,她认为农村的小孩读职校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背景是,近几年县城的重点高中独大,同时挤压了普通乡镇高中和中职院校。“这导致了学生成绩如果达不到县城最好的高中,只能在职高和乡镇高中做选择,而可能这两者上大学的概率是差不多的,甚至职高上大专院校(大学专科院校,即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概率可能更高。”

家庭经济条件也是学生选择读职校的重要原因。周舟做田野调查的学校,学生家长大多是工人和农民,也有做小生意的。“有不少学生说选择职高是因为可以早点工作,如果上普高,考不上大学就浪费了三年的钱,考得上大学也是家里一个负担。”周舟分析,尽早进入社会工作,是职校学生的“懂事”。

菠菜在江苏常州读过职高。2012年中考前,菠菜的爸爸就已经替她选好了一所职高,连专业都已经决定好了——“城市铁道运营管理”,毕业后能去高铁当乘务员。中考前的校园开放日,菠菜和爸爸去职高参观,在学校门口迎宾的是两个学姐,长得很好看。菠菜当时觉得,毕业后能做一个高铁乘务员也不错。

直到亲戚开始安慰她——“职高也挺好的,好找工作”,菠菜才反应过来,读职校是一件应该感到羞耻的事情。尽管爸爸始终认为,女生读完职高、找份工作,“安安稳稳”,没什么不好,但成为职校生之后,菠菜迅速经历了这一身份带给她的自卑和挫败。

不过,由于经济发展不同,“读职校”在城市和农村也有着不同的意味。王樵夫在广东潮汕地区一所技工学校教书,学校开在乡镇,学生也都是周边农村的孩子。他说:“农村户口读我们学校是免费的,他们从一开始就觉得自己会来到这里,读职校没什么自卑心理,家长也对学历没太重视。”这所学校的门槛很低,不需要中考分数,有初中毕业证就能报名入学。根据教育部发布的《2018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能力评估报告》,2017年,中国有250余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领取了国家助学金,其中西部地区学生占一半。

img

2015年11月19日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一群外国记者参观政府组织的一所职业学校,学生们在玩具汽车装配线上工作。摄:Damir Sagolj/Reuters/达志影像

学习是一件羞耻的事

罗拉是自己决定读职校的,2016年他初中毕业,这对他是一场解脱,他庆幸自己可以不再跟应试教育缠斗。“它教学是为了考试,但我学习的目的不是考试。”罗拉认为应试教育花了太多时间教学生做题和考试,这不是他心目中的教育。

罗拉抱着接受另一种教育的心态去了成都技师学院机械系——西南地区最好的中等职业学校之一,但还是受到不小的冲击。入学第一个星期是军训,有一个晚上操演结束,罗拉先回到寝室,坐在椅子上看书。另一个室友回来看到这一幕,非常惊讶,室友后来告诉他:“居然在职校里会遇到一个看书的人。”

罗拉也很惊讶,寝室里年龄最大的同学已经24岁,比当时的他大了10岁,读了一年又退学。许多同学的穿着打扮、行为举止都像“小混混”,这和初中的分别很大。

学习在职校似乎是一件羞耻的事情。菠菜读职高的时候,隔壁班有个男生,作派像一个老学究,特别爱学习,下课会问老师问题,在同学眼里是个十足的怪人。

菠菜学习的时候,也总是本能地避开同学。她的专业是城市铁道运营管理,课程很杂,要学机械制图、电路、管理学、心理学。大多数同学都在课堂上玩手机,老师告诉她们,女生毕业后可以去高铁当乘务员、或者去地铁和机场做地勤,男生可以去当地铁司机——这些职业上岗前都会有培训,内容和学校教的东西没有太大关系。

菠菜读初中的时候成绩也不好,但学校管得很严,她从没想到职校的学习氛围这么松散。她不习惯自暴自弃,但对自己的专业和附带的职业前景已经失去兴趣,也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迷茫之中开始在视频网站看老师讲高中课程的视频,想着也许还能参加高考。

“他们可能在意的不是学习,他们想要和同伴之间的关系,甚至可能想要从‘混日子’变成一个‘混社会’的状态。”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实验经济研究所所长史耀疆跟学者马跃2016年发布了报告《中国农村中学辍学调查》,研究了来自四个省份的2.5万名学生,结果显示,来自农村的学生中,初中毕业后只有不到一半的学生会继续升学(普通高中和中职),而中职学生的辍学率也高达29%-32%,相比普通高中(4.2%-7.4%)高出不少。周舟做田野调查的职高,官方统计的辍学率低于2%,但她认为这个数字明显失实,“学生和老师都说学校里辍学的同学并不少,比如有两个年级,刚入学没多久就有二、三十个人不读了。”

“虽然在学校,但实际上没有在上学的状态,这种学生是非常多的。”周舟说,除了直接辍学的学生,还有很多中职学生处在“混日子”的状态,她称之为“隐性辍学”。“他们可能在意的不是学习,他们想要和同伴之间的关系,甚至可能想要从‘混日子’变成一个‘混社会’的状态。”周舟在学校中发现,学生中常常会讨论谁是“精神小伙”,这是一个流行词汇,指的是混社会的青年。

对于尝试在职校努力学习的学生来说,阻碍是多重的。比如菠菜很难在学校找到学习的地方。每天下午放学,学生必须轮流打扫教室卫生,把桌椅摆放整齐,等待学生会检查,菠菜这个时候就不得不中断自习,离开教室;图书馆的桌椅也很少,而且下午5点就关门;寝室里都是玩游戏和打电话的室友,会玩到半夜。很多职校实行封闭式管理,住宿的学生不能出校门,但学校也没有什么学习空间。

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李维职高学会计专业,老师也不会教电脑上操作的会计软件,而是用手写账本进行教学。她在职高的同班同学之中,几乎没有毕业后去做会计工作的。她从职高考上了一所大专,同样读会计专业,对比之下,她认为职高的教学和管理制度都很不完善。“职高的老师更像大学老师,不会管你,但大学有一个体系支持你学习,职高没有。”李维说,学校连图书馆也没有,想学习也不知道从何学起。

在中职学校教汽车维修专业的老师大钟也承认,教学内容和社会脱节是不可避免的。他以数控机床为例,工厂的设备一直在更新换代,而大部分学校用的都是老旧的设备,学习跟生产是脱节的。“学生学到的永远是过时的知识,但如果你在北京,不会过时太多,在小县城,过时是难以摆脱的。”他说。

成都卫生学校的一则招生广告中写道:“半军事化管理就是可以为提高对这些学生管理教育而可实行的一种管理模式。”

学生“混日子”的另一面,是中职学校普遍推行“军事化管理”。周舟在的学校是一所民办职高,每天的第一节课都是军训。学校聘请了许多退伍军人担任教官,同时还做班主任,这引起了普遍的不满。“老师会跟我吐槽说这些教官根本不懂得教育的方法,学生们也会认为教官不是老师。”周舟说,封闭式管理是民办学校的特色,这也和学校的经济考量有关——比如学校的小卖部、食堂都是学校赚钱的渠道。

“职校的老师还会监督学生们的社交账号,比如说在 QQ 看谁和谁是情侣头像,然后去他们的快手抖音里寻找谈恋爱的蛛丝马迹。”周舟认为,虽然普通高中也会有学校纪律,但职校对学生的管理更严苛,这也符合家长的需求。 不少职业学校的都把“军事化管理”作为自己的卖点。比如九江市理工职业技术学校的招生宣传中写到:“上午、下午、晚自习上课前15分钟,值班教官哨声集合,各班教官清点人数,进行短暂讲评后,列队进入教室。下课后教官整队,依次进入食堂用餐。21∶30后,值班校领导、教官、班主任和国旗班同学进行查寝,检查学生就寝情况。”

成都卫生学校的一则招生广告,这样形容自己的学生:“集聪明、贪玩、任性、厌学、基础差、缺乏自信于一体……半军事化管理就是可以为提高对这些学生管理教育而可实行的一种管理模式。”

王樵夫教书的技校有一条规定,学生上课要先把手机统一放到讲台前的袋子里。作为班主任,他认为严格的管理是必要,因为职校学生年纪小、心智还不成熟,对未来没有规划,“他们玩就是玩,然后也不知道自己要干嘛。”他说,自己带的班有50多个学生,有四、五个是“问题学生”——经常违反纪律,比如抽烟、打架、谈恋爱,不畏惧老师用严厉的语气。

“这四、五个学生如果没有控制好的话,会把好的学生也带偏。”王樵夫的处理方式是,把他们单独放到教室一个角落,要求他们不要影响到其他同学,如果再违反校规就会叫家长。“家长来也是跟老师说两句好话,说希望孩子继续留在这边,等毕业给他一个毕业证。”王樵夫说,学校一般都会让学生顺利毕业,但也有例外,他们今年已经开除了几个学生。

几个职校生的故事

小白曾就读于电梯工程技术专业。他点了一支烟,徐徐道来:“要谈过去犯的错误,你需要一支烟。”青少年吸烟虽然并不少见,但从道德和学业角度经常被视为“坏”的标志。小白第一次吸烟是在职高的第一天,他的室友递给他一支烟。那年,他16岁。


“是万宝路,”他回忆道,“香港黑帮在《古惑仔》电影里就抽那个。” 小白所在的小团体,成员们都以兄弟相称。后来,他们卷入了几起群架事件,用砖块袭击了校园里的高年级学生。小白被停课,差点被开除。“我不愿意去回想。毕竟,这些都是错误,”他说,“在我们学校里,没有人会学好。我们年纪太轻,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

“差生“是被制造出来的


说到中国教育系统,许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恐怖的高考和通过类军事化训练强化记忆的“高考工厂”。但是,鲜少有人关注学生生涯中更早的一次考试。16岁时,学生们参加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中考),这对他们今后的生活轨迹也至关重要。


中考中表现不佳的学生要么辍学,要么选择在职业或技术高中学习。学生命运的区别非常明显。职校生毕业后进入当地工厂工作,为世界各地组装“中国制造”的商品。他们经常被贴上“差生”的标签,最终永远也摆脱不了“低端人口”的地位。

在精英主义者眼里,”优胜劣汰“无可厚非。但事实并非如此。受中国教育制度的系统性影响,人们不把失败归咎于他们所处的环境,而是将之内化。

尽管不同地区和年份的普通高中录取率会有所不同,但自1993年以来,这一比例在全国整体一直保持在大约50%。换句话说,不管考生如何努力,已经预先确定得分较低的一半人只有进入职业学校的选择。
这个数字对公众来说从来都不是秘密,但大家都默认这个事实,很少挑战其不合理之处。这种集体冷漠令人不安,因为通常不理想的成绩会伴随着许多道德审判。目前,中国家庭大多仍然将学业成功与长期的经济保障联系在一起。尽管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高达95%,职业教育仍然被视为失败的选择。人们可以像衡量成绩一样轻易地判断这些青少年的价值,中国一半的年轻人因为高中录取率而被视为“失败者”。


命运对“不走运”的学生狠狠惩罚


十多年前,小顾杭州农村参加中考,当时班上超过六成的同学去了职业学校。除了少数幸运儿,她的大部分同学都去了职业学校。然而,这在农村地区非常普遍,尤其是在中国西部。
幸运儿会在周围的村庄被谈论。“一个邻村朋友和我在同一所小学和初中读书”,小顾说,“她好幸运,考上了镇上最好的普通高中,而我最后在职高里学电子商务。她说我又笨又懒,不如她聪明又勤奋。我什么也没说。但有时候我觉得她说的对,不然为什么我没考上高中呢?”
使用负面标签的后果非常明显。像顾梦这样的职校学生可能会将这些文化偏见内化,并将其与更成功的同龄人相比下的不足完全归咎于自己。之后,顾梦因扇室友耳光差点被职校开除,问题彻底爆发,她在父母恳求学校并且塞钱之后才被允许留下。她认为自己受到了学校不公平的对待,最终还是选择了退学。


进入职业学校对于年轻人来说,通常意味着首次在不受父母或者熟悉老师监督的环境下学习,不容易进步。相对于学术型高中,就读职业高中会大大降低学生的一般技能,特定技能得不到提高,并且增加辍学率,这在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中尤为突出。这种情况往往会导致学生们最终对他们的教育和未来前景漠不关心。


小许曾经在山东一所职校读建筑工程,他告诉我,只有两成的同学真正在意学业,其余的人上课时间要么用手机聊天,要么睡觉。上课睡觉非常普遍,所以它或多或少被迫接受了。一位职校的女老师坦言:“我们老师也只是混日子。” 针对这些行为,顾梦的学校被认为是杭州一所相对较好的职业学校,学校要求学生上课时交出手机,并在教室里安装监控摄像头,以威慑上课睡觉的学生。
衢州技师学院的一名英语老师哀叹道,“我的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他们沉迷于电子游戏。他们意志力薄弱、感性、无心向学。”
在职业学校,特别是在农村地区,男性青少年通常与香烟、电子游戏、兄弟帮和暴力挂钩。然而,大多数职业学校将这些视为“正常现象”。2016年,中国西南部一所职业学校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持械群殴,据报道,100多名学生参与该事件,其中三人住院。小顾说,“在桐江(县上的一所地方职业学校),只要学生不违法,就不会有麻烦。”

对女学生来说,怀孕和堕胎时有发生。虽然普通高中的女生通常是优秀学生模范,得到老师照顾,但职业学校的女生缺乏学校及其家长的类似保护和指导,因孕辍学屡见不鲜。


虽然职业学校毕业生的高就业率表明这些年轻人毕业后可以找到工作,可他们经常发现自己在低端服务行业工作,并且频繁换工作。然而,职业横向流动并不等于向上流动。学生以短期的、能挣钱的逻辑寻找、更换工作,对他们长期的职业发展并无帮助。但他们这样选择的原因是:学历没有竞争力、技能与当地劳动力市场需求不匹配、身上“坏”和“懒”的标签从未褪色。


与德国广受赞誉的学徒制度不同,中国职业学校的从学校到工作的过渡机制缺乏与当地行业的密切合作。虽然从2015年起人社部、财政部曾试图推进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但企业通常不愿意在学徒制上投资太多,因为缺乏短期利益回报。


小许不喜欢建筑工程,所以毕业后他当起了健身教练。相比之下,小白试图遵循传统路径,找与其专业对口的工作。在学校待了两年后,他被派到一家小电梯公司当学徒,月薪不到1500元。杭州的冬天非常寒冷,六个月后,他辞去了工作,永远离开了电梯行业。“我们不喜欢这个专业,但当时别无选择,”他解释道。在父亲的帮助下,他现在在一家当地的电子商务公司工作,该公司在淘宝上销售奶粉、谷物和女士内衣。


“我很努力地工作,每月挣不到3000元。我终于意识到赚钱有多难。在职业学校的时候花了父母这么多钱,我很懊悔。”我问白瑞文他将来想做什么。“我上不了大学,所以我没有办法和那些有前途、可能会给我带来机会的年轻人交朋友。如果可能的话,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他说,“但现在我只想赚钱,一步步地来。”像我外甥和表妹这样的职校学生无法控制他们的生活轨迹,他们无助地被困在与父母一样的阶层里。


中国职校教育的未来

北大国发院院长姚洋教授最近谈到全社会都在高度关心的教育内卷,他认为问题出在中考分流过早,建议实行十年义务教育。

 中小学教育的焦虑,主要是职校焦虑。因为面对有一半左右的孩子(北京市2017年为约三分之一)将去上职校的升学前景,绝大多数小学和初中的家长是极不情愿的。

  孩子为了不进职校,压力之大,甚至有初三学生晚上八点睡觉,凌晨两点起床读书做作业,忙到天亮,吃好早饭赶往学校。

  平心静气地讲,一个孩子如果不是读书的料,完全可以去职校学一门手艺。但家长却有三重焦虑:

  第一,一个普通高校的学生可以轻松去读职校的课程,但职校学生要去读普通高校的课程,难上加难。同一年级的各类学校和专业,在学习上是有难易梯度的。家长多不会同意让孩子一开始就选择容易的学校和专业,否则在未来竞争中,将处于不利地位。

  第二,初中毕业生社会经验匮乏,实际上根本没有能力做人生规划。选择职校学一门技术,同时也就意味着,将来从事其他工作的门槛是很高的。如果没有继续学习的能力,改行的成本之高,难以想象。

  第三,中国的一些职校,风评十分糟糕,家长并不放心把十五六岁的孩子送入这些学校,他们不担心孩子学艺不成,而是担心孩子“学坏了”。

  并且,随着科技加速进步,很多好端端的传统职业,忽然消失了。以汽修为例,现在的汽修专业毕业生,谁能保证他的精湛技术在10年之后不会归零?一些新职业出现没几年又消失了,谁能保证中高职教育能够跟上科技潮流?

  一些号称有经验的小学教师会告诉家长,三年级是个“分水岭”,好的就好上去了,不好的就困难了,因此职校焦虑,基本上从小学三年级起就开始弥漫在家长心中。但实际上,我小学四年级的数学还得过38分,还是百分制。但谁也不好意思把这种个案拿去安慰一个焦虑的家长。

  中国乃至东亚,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对读书进学十分看重,虽然科举制度已经取消,但很多人把现在的高考约略等同于王朝时期的科举。

  而王朝时期,通常只有贱民和罪犯才没有资格参加科举,中考分流,实际上等同于剥夺将近一半人的高考资格(尽管中职生也可以参加高考,但实际效果尽人皆知),因而也可以说是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

  然而对于延长义务教育到高中阶段,并且缩短基础教育年限,将12年缩短为10年,是不是可行?

  首先,肯定是财政的巨大投入。

  目前的“双减”改革,延迟学生离校时间,增加音体美等课程,实际上既增加现有教师的工作量,又增加了音体美老师的岗位需求,向学生提供更多的服务,那么相应地需要更多的财政投入,才能让家长放心,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

  而如果将义务教育延伸到高中阶段,虽然只是将9年义务教育扩展到10年,表面上只增加了一年。但是,整个的初高中教育将会更加紧凑,不仅对现有教师的教学水平要求更高,而且,需要平白增加一半左右的高中各科教师,所有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当然需要各方共同出力,但首要的还是需要花钱,花大笔的钱,其他还有校舍的改扩建,教育教学等用具的添置,等等,都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

  总之,中小学教育的内卷,很大程度上是教育财政的短缺造成的。

  当然,现在拨给中职学校的经费也不算少,江苏省在2019年就曾经规定,中职学校生均经费将达到普通高中的1.5倍,这部分经费可以转拨给将来的普高,缓解财政压力。

  其次,还将面对比较庞大的职教利益集团的反对。

  大幅减少中职学校的招生,必定侵犯中职学校老师和领导以及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和民间教育投资者的切身利益,如何将他们的利益受损减少到最小程度,也是改革是否能够顺利推进的关键所在。

  再次,职教改革的难题如何破解?

  中国人理直气壮办职教,底气之一是德国职教的榜样力量。德国职教模式的拥趸认为,德国工业之所以独步全球,就在于德国有完备的职教系统,很多优秀人才也进入职教系统学习,成为各种企业的优秀技师。

  窃以为这种看法因果倒置,更贴合实际的表述应该是,正因为德国工业在诸多领域领先于世界,在德国工厂能够挣到足够体面的工资,才吸引了那么多优秀的人才去职校学习,形成良性循环。

  中国的情形是反过来的。很多职校毕业的一线员工,即便比较优秀,然而由于中国的市场环境瞬息万变,在产业梯度上的位置也与德国很不一样,难于获得体面而持久的收益,因而职校的吸引力是比较弱的。

  为了迎头赶上,中国职教通过中考分流,强制性让十五六岁的孩子进职校学习,大部分也是学非所愿,如何让他们去追赶国际先进技术?一个不愿意学习,对学习深怀抵触的孩子,你如何让他取得优异成绩?

  职教改革的难题就在这里。

  从来没有一劳永逸解决所有问题的政策。停止中考分流,取消职普比同样如此。你不能指望实行了这项政策,中小学生们就能够充分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个性,发挥聪明才智,最终人才辈出。这个政策只是诸多系统性政策的一部分,实行了它,可以大大缓解中小学生你死我活的学习竞争,也可以大大缓解家长的焦虑。

  03

  有人认为,即便拖到高中,你不是还得分流一大部分学生去接受职业教育,与其拖到高中毕业,不如初中毕业就分流,这样既节约教育成本,也节约时间成本。

  这种看法的问题在于:

  其一,他不知道如今少子化背景下,孩子教育跟买房子一样,通常情况下,许许多多城市家庭和部分农村家庭里,也是六个钱包在支持一个孩子的教育,为了孩子教育,是不惜血本,无论如何也是劝阻不了的。

  其二,从青少年的成长规律来看,十五六岁的孩子,根本没有能力规划未来,也没有能力为自己的未来负起全部责任,但偏偏在这个时候,你要让他们通过一场(或几场)考试来确定自己将来干什么,是不是很荒唐,很残酷?

  而如果在他们十七八岁的时候来做这场决定,显然要更成熟,更从容。因而用时间成本衡量是不妥的。

  作为孩子家长,从来都是对没有考上高中感到遗憾万分,而少有对没能考上985、211而抱憾终生。为什么?前者主要靠家庭和孩子的后天投入,而后者主要靠孩子的天分。天分这个东西,没有什么值得遗憾的。

  其实也可反推求证,如果现在从小学毕业就开始分流,可以肯定的是,有相当多的青年男女将不得不提前介入到精子和卵子的基因配对。

  04

  也有人认为,通过提高职业教育的声望和地位,可以缓解家长和学生进入中职学校的焦虑,从而缓解中小学学习的恶性竞争。

  不能不说,这是一个一劳永逸解决所有问题的办法。这些年来,政府也为此做了很多努力,比如打开了中职生的学历提升通道;各种补贴也越来越高,甚至不收学费;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也可以考公务员;事实上,很多职校毕业的学生,的确比那些同龄的本科同学更好找工作,甚至收入更高……

  但问题是,对这些正向变化,家长和学生用他们的行动表明,他们不买账。这是什么原因?

  我认为,还得从传统上找原因。

  除了上文所说的不能堂堂正正参加高考带来的侮辱感之外,还有一个传统,就是中国人对“读书”一事,寄予了太多的社会内涵。

  比如“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无疑,读职校不算正经“读书”,是学手艺做蓝领工人,是劳力者,家长是不甘心的。与之相联系的是,在所有有“编制”的招考中,总是那些正经的“读书”人,占尽优势,他们成为了“劳心者”。

  而在中国许多地方,对“编制”的推崇无以复加。几年前,我的一个在互联网大厂工作的朋友曾经讲过,在他们老家,有老人家问,你这个单位是不是相当于县团级?言下之意,没有“编制”,没有级别,你啥都不是。

  所有好的政策,一方面是与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作抵抗,另一方面,好的政策必须要照顾到旧观念的巨大影响,只能是逐渐反客为主。一开始就摆开一副战斗到底的姿态,一定事倍功半,甚至头破血流。

By 来福方军冰川思享

为什么有些人可以做到极度残忍

平常在网络上,或者媒体上,我们会感觉这世界仿佛有一道玻璃墙,隔在罪犯和大众之间。一旦大众中的某个人犯罪了,TA就会被拎到墙的另一边,被围观、惊叹、鄙视、咒骂、议论······而墙这一边,大众永远是“安全”的,尽管没人知道“大众”里面到底包括了什么样形形色色的人。

接触案件越多,越了解犯罪心理,我便越认为玻璃墙两面的人性是相通的。罪行或许离奇,但作案动机往往代表了人性中普遍的欲望。普通人,如果给予一定的外部条件,也可能成为那些故事中的当事人。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保持警觉的原因。

残忍取乐

说到这里,今天我要讨论的是一类动机最无法被理解的犯罪:残忍取乐。大家可能听说过香港的hello kitty藏尸案,日本的绫濑少女水泥藏尸案,还有1993年发生在英国的这起案子。

1993年,在英国利物浦,两个10岁男孩从购物中心偷走了一个两岁幼儿,他们带着他走了几公里的路后开始凌虐他。他们把偷来的蓝色颜料泼进他眼睛里,把电池塞进他嘴里,用石头和砖头砸他……最后用一根10公斤重的铁条把他的颅骨打碎,把他的尸体横置于铁轨上。

在这类案件中,谋杀不是主要目的,罪犯追求的是残酷折磨受害人的过程。

我虽然写过各类案件,但这一类却是我一直抗拒的。因为我觉得首先它们是随机作案,其次他们太过残忍却又没有理由,所以哪怕去重新讲述它,也很难有社会意义。

我的想法发生改变,是有一天在游乐场上看到一幕。我看到三个4岁左右的孩子举着充气大锤不断追打一个差不多年纪的小女孩。那个小女孩一直在尖叫躲闪,看上去很恐慌、恼怒,但她越是躲,另外三个孩子就越兴奋,越是盯住她不放。直到有大人站出来阻止才结束这一切。

这是日常生活中很平常的一幕,我相信那三个孩子这么做并恶意,只是出于“好玩”。

但这一幕让我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在特殊的场景下,儿童会觉得,对方的恐惧、尖叫、沮丧可以变得“很好玩”?

因此,我们可以不去讲述那些案件细节,但依然有必要去理解这种行为。

“禽兽亦不会这样对待同类”

我先讲一起2006年发生在北京的真实案件。

5月的一个凌晨,17岁的双胞胎兄弟小明、小刚(化名)带着各自的女友一同出门闲逛。当时天上下着雨,几乎没有行人。

在宣武区的一个公交站台上,他们遇到了30多岁的受害人刘女士。

当时受害人拿一把伞、正准备接在外面喝酒的丈夫回家。这四个少年前几天晚上刚刚虐待过一个智障的流浪老太太,便想再玩一次。其中一女孩故意碰撞受害人后,假装自己摔在地上,诬赖是受害人推倒她。

他们以这个借口团团围住受害人,将她挟持到附近一个废弃的拆迁房屋里面,抢走了她身上的100多元和一部小灵通。但是,他们并没有离开。

接下来,他们脱光受害人的衣服,用带钉子的木棍殴打她的头和身体,又用烟头烫、用打火机烧她全身的毛发。他们不顾受害人苦苦哀求,用残忍的手段折磨、侮辱了她一两个小时,将她活活打死。

我相信大部分人读到这类案件时,会和我一样感到愤怒、恶心、心疼,此外可能还会有一丝茫然:这四个少年和刘女士素不相识、无冤无仇,为什么要这样做?

在绝大部分案件中,精神正常的罪犯作案都有动机。举个例子,一个人怕自己的婚外情败露而失去名誉、事业、家庭,他会铤而走险杀死情人。

我自己也写小说,我知道当作家创作小说时,每个人物的行为同样需要合理的动机。所谓合理,是指能让大部分读者看得懂,能理解这些动机背后的理性和逻辑。当然,能理解不代表会产生共鸣,也不意味着赞同。

但是问题来了,你看不出这一类罪行有任何理性可言。如果说是为了财产,他们当时已经抢到了钱和小灵通,可以离开现场了;如果是为了灭口,他们应该杀完人就走,而不是在现场逗留一两个小时慢慢折磨受害人。

被抓后,其中为首的小明和警方有这样一段问答。

他们纯粹以伤害为乐趣,享受看到受害人饱受痛苦、恐惧和屈辱。

因为一般人无法理解这样的残忍, 我们通常会称那些罪犯禽兽、畜生,把他们的所作所为和最凶残的动物比较。也就是说,我们放弃了用人类的理性去理解这种行为。

但我记得Hello kitty藏尸案的主审法官说过一句话:连禽兽亦不会这样对待同类。

她是对的。绝大多数动物并不会这么对待同种生物。

有人或许会说,猫在抓到老鼠后经常会玩弄它好一阵再吃掉。但是,猫和老鼠不是同种,是捕食者和食物的关系。

狮子和狮子会打架,但几乎都有可以理解的“动机”,要不是为了争夺领地、猎物,要不是为了争夺交配权。

在这种争夺中,他们会撕咬对手,但极少会用残忍的手段去慢慢折磨、戏弄对手,更不会无缘无故去对待一个对自己的利益没有威胁的同类,因为这种“恶行”不符合动物最核心的本能——种族繁衍。

换言之,残忍取乐的行为既不是理性的,也不符合动物本能。

通过观赏残忍而寻求刺激

事实上,通过残忍来寻求刺激、乐趣的人并不少。如果他们手中握有权力,就更可怕了。

在中央集权的等级社会中,残忍就经常用于统治和娱乐。古希腊西西里岛的暴君法拉里斯最爱创新酷刑。据说有一天,一个铜匠给他献了一个空心的铜牛。把人关进去后,在下面点火炙烤,受害人的惨叫声通过一个特别装置传出来,听上去很像野兽的吼叫。他们以此为乐。

这一类残忍取乐的行为在战争和动乱中更为常见。

BBC曾报道过2002年发生在乌干达(Pajong村)的一起屠杀事件。当时,反叛的士兵闯入一个村庄。据一个妇女回忆,这些士兵踢死了她两岁的孩子。随后,一个女兵走上前,逼迫她亲手把自己5岁的孩子在柱子上撞死。如果她不照做,或者撞的力气不够,士兵就会抽打她。当时留在村子里的几个母亲被迫亲手撞死了共七个孩子。

大家可以想象,这对于这些母亲和孩子来说,是怎样一幅地狱的场景。其实那些士兵完全可以自己动手、速战速决,但是他们似乎很享受戏弄那些母亲,看到她们经历世间最痛苦的挣扎。在日本侵略战争期间或者纳粹屠杀犹太人期间,类似虐杀的游戏数不甚数。

当然,制造残忍的人毕竟只是少数,但那种通过观赏残忍而寻求刺激的行为就更为普遍了。

取乐型残忍的仪式和活动一直都很有流量。大家都知道古罗马角斗场。里面所谓的演出异常残酷,猛兽从圈中放出,角斗士被驱入赛台。兽和人之间必须有一方死亡才可收场。每次演出时,罗马角斗场可以容纳几万名的奴隶主、贵族和自由民同时观看。

中世纪欧洲经常在广场上公开处决罪犯或放火烧死异教徒、女巫,每次都会吸引到大批的民众围观。

如今,残忍和暴力依然是娱乐产业的重要IP。譬如1999年发生香港的Hello kitty藏尸案。三个男性把一个23岁的性工作者囚禁在尖沙咀的一间公寓里,殴打和燃烧她的身体,喂毒品、泼滚油、在伤口上涂辣椒油,并逼迫她发出笑声……他们残忍虐待她几个星期。在她伤重死亡后,他们肢解并煮熟尸体,并把她的头颅缝进一个Hello Kitty公仔玩偶的头部。

那些惨绝人寰的情节在香港被接连改编成两部电影。这些片子的分类都是恐怖片、三级片。我查了下票房也都有几百万。它们鲜有社会意义,纯粹就是为了贩卖感官刺激来追求票房。

当然,还是有许多人不爱看恐怖片,譬如我。但是我发现,残忍的元素就连在老少皆宜的儿童片里都很多。

相信大家都看过Tom和Jerry(猫和老鼠)。Tom猫总是被拧成麻花、切成片、炸飞、压成肉饼、烫平……

我曾经闪过一个念头,那只猫好可怜啊。但好像每次猫被虐的时候,就是大家觉得最好玩的时候。如果不那么残忍,整个情节就似乎没那么好笑了。

对同类残忍是在人类基因里的吗?

当我们难以解释残忍行为的时候,我们会把这类虐待动物或者人的施暴者称作恶魔,以此来撇清他们和大众之间的关系。

邪恶是一个宗教概念。很少有人会问恶从哪儿来,它本身就存在于世间,只要有善的地方,就会有恶,就像光和影子总是相伴。但其实,“恶”这个词没有说出残忍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只要贴上“恶魔”的标签,对其源头的思考也终止在这里了。

因此,有不同的学科都试图从科学上去理解残忍。

60年代起,有不少理论都认为,我们要了解社会和人的特性得从源头思考,追溯到我们以狩猎为生的祖先是怎么生存的。为这个理论做出贡献的大都是美国文化人类学家,也就是我的专业。

基于Man-the-hunter(男人是猎人)的理论呢,2006年,心理学教授Victor Nell提出了疼痛/血/死亡情结(PBD情结)。

他认为,人类祖先从树上下来时,最初是在陆地上采集果实,后来演变为吃腐食。而从几百万年前开始,直立人开始狩猎,主要的食物蛋白质来源自动物。有考古证据显示,当时的直立人不仅吃狒狒、河马这些大动物,甚至很可能吃自己同类。因此,Victor Nell认为,人类身上“残忍”这种特性,也正是从这个时期开始的。

由于当时没有有效的工具,原始人捕食其他大型动物是一项艰辛的工作,过程中会经历紧张,也会受伤。这时,驱使他们去狩猎的就是一种“疼痛/血/死亡情结”。在被捕杀时,猎物会十分恐惧,拼命想要挣脱,鲜血直流,并在受伤和被啃噬时发出呻吟声。

捕食者在体验这一场景时,感受到的是一种多巴胺式的、兴奋刺激的情绪,因为它的身体知道马上就会获得养分。因此,在原始人吃到食物之前,这个捕猎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充满奖励的体验。这就是PBD情结。

当人类不再茹毛饮血,并发展出社会后,部分残忍被保留了下来。像2006年北京站台的案件中的情节,一个或者几个凶手凌虐一个受害人,这画面很像原始人围猎一个猎物。受害者的痛苦、害怕、绝望、愤怒、挣扎都可以唤起捕食者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兴奋。

Victor Nell的这个理论得到一些考古学、神经科学的证据的支持。

但PBD情结也遭到了许多同行的反驳。一些人觉得他把残忍当成基因,有点像“性本恶”的论调,太悲观主义了。再说,人对待自己的猎物如此不代表会对同类如此,中间好像还是有点跳跃。

目前科学家观察到,唯一会像人类一样残忍对待同类的动物,就是和人类基因最为接近的动物黑猩猩,两者大约98.6%的DNA是重合的。因此有人认为,这再次证明了残忍是深深扎根在人类的基因里的。

但著名的黑猩猩研究者John Mitani博士说过:就算真的如此,我们也不用悲观,因为我们有道德准则,而黑猩猩没有。

这个道德准则既包括正式的譬如法律、宗教,也包括非正式的,譬如约定俗成的习俗、伦理。

一方面人类身上有和黑猩猩相似的基因,另一方面人类千百年来崇尚道德准则。这两者之间的矛盾也体现在人类文化的主题“善恶争斗”中。善恶之争也是宗教、文学、艺术的永恒的主题。

而我们若仔细看取乐型谋杀案的话,这些参与者多半长期活在社会边缘,对社会中的道德准则缺乏感知。

日本绫濑水泥埋尸案的罪犯是一群无业不良少年,很早辍学,平日里就抢劫、勒索、打架,他们的父母压根不敢管;北京的那起案件也是这样,双胞胎和他们的两个女朋友都已经辍学了,他们家境贫寒,父母忙于生计在外打工,平时不对他们进行管束。

这些凶手基本上脱离了同龄人正常的生活轨道,脱离主流社会环境。

这也导致他们进入一个小团体后,更容易被身边的人影响,而更快将道德法律抛诸脑后。

恐惧管理理论

前几年,一些社会心理学家提出,人类的残忍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是几千年前才出现的。他们用“恐惧管理理论”来解释人对其他动物和同类的残忍。这个理论的根基是人类学家Ernest Becker 在1974年写的书《死亡否认》,这本书获得了普利策奖。80年代“恐惧管理理论”就逐步发展起来了。

什么是恐惧管理理论?它认为:人和其他动物一样,本能需求就是生存。但当进化具备认知能力后,我们人类才认识到,死亡是个体不可避免的终极命运。几乎每个人都怕死。为了应对对死亡的恐惧和焦虑,人类创造出了宗教、集体道德、文化信念等等,这些都属于“世界观防御”。

所以,从西方到东方,在绝大部分宗教里,人死后都不会烟消云散,而是会重生、投胎、灵魂上天堂······这些文化世界观让我们相信,自己和其他动物是不一样的。

当一个群体的世界观被另一个群体的世界观威胁时,残忍和暴力就发生了。所以很多战争是为了意识形态或者宗教信仰开战。文化越强大,战争就越残忍。那时候,残忍就成了一种彰显权力、保卫文化世界观、建立社会秩序的手段。

而在个体的层面,2017年美国亚利桑那大学一个实验表明,一个人潜意识里越有死亡焦虑,就越可能去认同杀害动物的行为。

当人们潜意识里有死亡焦虑时,会做不同的事去缓解。篮球运动员可能会在球场上更奋力拼杀。而在这个动物研究中,潜意识受到死亡提示的人,更倾向于去杀害动物。支持这个理论的专家认为,这可能因为他们想证明自己和动物不一样,这样可以感觉自己是特别的,坚不可摧的,不朽的。

同时我发现,虐杀动物的人以及连环杀手,他们在作案前往往因为各自生活的原因,产生一种无力感和自卑感,拼命想要挣脱,想要证明自己有力量。举个例子,杀害章莹颖的凶手克里斯滕森曾对他的女友说过这么一段话:

而一些连环杀手提到,受害人的恐惧、哀求、绝望,让他们感觉自己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可以掌控他人生死,他们感觉自己在扮演神的角色。

通过残忍,凶手们是在“错误地”寻找力量,试图建立一个人和人的秩序。在这个秩序中,他们把自己放在其他动物,甚至其他人类之上。

残忍的凶手会有共情能力吗?

无论是PBD情结,还是恐惧管理理论,指向的都是人类的共性。

但是很显然,人和人之间是有着巨大差异的。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当看到同类疼痛、流血、死亡时,大部分人会感觉到紧张、压抑、害怕,而另一些人却会感到刺激和兴奋呢?

如果细看那些残忍取乐的案子,你会发现总有一个带头的主谋。他们是提出作案的人,也是那个一步步把暴力升级的人;在法庭上,通常也是最无动于衷的那一个。这样的主谋中有一些会被诊断为精神病态人格或者反社会人格。

我在这里说的人格障碍不同于精神病。反社会人格患者还是具备认知能力的,有的甚至在事业上可以获得很大的成功。他们主要表现是:行为没有社会责任感,无视他人的权益,没有自省和愧疚之心,没有共情能力,经常撒谎,藐视法律道德。

有不少实验证明人和人确实是不一样的。

譬如芝加哥大学曾做过一个青少年实验,发现那些有行为障碍的孩子,如果看到有人被故意伤害的录像,他们大脑中的奖励路径会变得活跃,也就是说他们可能会感觉兴奋、愉悦。那些引起别人生理不适的画面,在他们这里可以引起强烈舒适。

2013年重庆发生了一起10岁女童李某摔婴的案件。那个李姓女孩在电梯里抱走了一岁幼儿原原,无缘无故踢打他,把他拖出电梯、带回家,最后把原原放在自家25楼的阳台上,导致原原掉到一楼,摔成重伤。

据记者采访得知,李某在小区里是“恶名在外”。她经常把其他孩子打哭,她会把自己养的蜗牛捏碎,她曾把一条狗从二楼扔下,把一个女孩的头摁在水沟里……她早先就对同学说过,她想把一个婴儿装在包里,从25楼扔下去。

李某家人说她的头部受过伤。不管如何,她和大部分儿童不一样,似乎能够从伤害其他生命的行为中获得某种快感。

其实每次在残忍行为之前,去人性化和物化受害对象往往更先一步发生。譬如,那些虐待动物的人会把这些生命当成可以随意蹂躏的物品;那些强奸虐待女性的人必然在生活中物化女性;种族屠杀前,政治宣传常常先把那个种族去人性化,贬为低等生物。

这些行为其实都在消除一个共情的基础。

科学界普遍认为,共情能力是残忍的克星。共情能力意味着我们有能力辨识到其他人的感受和想法,并以恰当的情感来回应。

和真正有共情能力的人在一起,你会感觉自己有价值,自己的感情和想法被听到,并被尊重。

但人和人之间的共情能力并不是有和无的区别,多数人是在中间地带上。譬如,我见过许多比我更有共情能力的朋友,他们的共情是如此强大,甚至没法去读那些犯罪新闻报道,因为他们会感受到强烈的恐惧和难过。

有一些嗜好残忍的人,他们的共情能力是几乎为0,或者只对亲近的人才有反应。

那么,一个精神病态人格的人是不是不可能具备共情能力?

2013年英国的一个实验发现,精神病态人格大脑中好像有个共情能力开关,他们不会感性触发,只能理性打开。什么意思呢?当他们看到一个人弄疼另一个人时,和对照组相比,他们的大脑毫无反应。但是当实验者让他们想象自己就是那个被伤害的人,当他们努力去体会那种疼痛,大脑那几个区域才会有和对照组一样的活动。

因此,这一类人不是不能体会你在遭受什么,他们只是不想去体会。所以呢,他们往往具有浮于表面的魅力,当他们想要吸引别人时,完全可以猜到对方想什么,假装和你共情,而一转身,他们又可以变得极度残忍。

由于大部分人都具备或多或少的共情能力,所以,发自内心喜欢残忍,能从极度残忍中获取乐趣只是人群中极小一部分。这也是为什么每当有这样的罪案发生,不管在哪个国家、哪种文化中,都会激起公愤,引发全社会的声讨。

那些本性并不残忍的人,为何制造残忍?

好了,今天我尝试探讨这个问题:为什么有些人会制造残忍?学术界有各种争论,有的认为人类基因中有残忍的因子,有的认为这是一种文化心理现象,有的认为一些个体具有生理、心理问题,譬如大脑损伤、人格障碍。

以上的观点并不是全部的回答。

一部分残忍的罪犯有虐待倾向,享受残忍、暴力,但另一些罪犯在心理医生的测评中精神和人格都很正常。

当他们站在审判席上时,看起来就是一些很普通的人。他们也会懊悔、会哭泣、会叹气,有的甚至在事后会患上创伤后应激障碍。你很难想象这么一个人会对另一个无冤无仇的同类做出那些超越人类底线的事。

那么,那些本性并不残忍的人,又为何制造残忍呢?

原因有各种各样。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案件都是群体行为,而从众心理可以把一些人推向残忍。这个众不是指大众,而是指小团体里的多数人、其他人。这些案件中的不少罪犯辍学、无业、离家出走,脱离主流的社会环境以及道德准则。

他们进入一个小团体,会忍不住服从这种错误的价值观,去谋求一种归属感和认同感。在这个小团体里,善良、同情心、公正这种品质可能遭到嘲笑,残忍反而是“有趣”而“强大”的。

其次,很多残忍的罪行在发生时,每个参与者只是承担其中一部分行为。在神木少女被逼卖淫并被殴打致死的案子中,六个未成年罪犯在数个小时内,轮流用皮带、拳脚、砖头把一个15岁少女殴打致死。他们中有的人踢了几脚,有的人打了几拳,或许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制造的伤害不致命。但恰恰是这一个个行为叠加起来变成极其残忍的恶行。

因此,从案例来看,不仅是一些有精神、心理、人格问题的人可能制造残忍,另一些各方面正常的人也可能在某些特殊的情境下做出残忍的行为。

嬉戏、玩过界的恶作剧、校园霸凌、囚禁虐待、取乐型谋杀、战争中的屠杀,它们的程度是一点点加深的。

人们对于残忍接受度,以及共情能力的差异,也不是非黑即白,而是像一个旋转调节的灯泡,是从光亮慢慢变成漆黑。

虽然制造残忍的永远只有深色那端的极小部分人,但生性不残忍的人在特殊的情境下,也完全可以变得越来越残忍,这就是人性的黑暗。

By 何袜皮

中国一夫一妻多妾制为何延续3000多年

根据史书记载,一夫一妻多妾制的文字记录最早起源于商朝,一直到1950年才全面实行一夫一妻制。那为何在3000年的历史中,一夫一妻多妾制可以一直得到实施呢?

一夫一妻多妾制产生的根源是私有化的产生

中国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一夫一妻多妾制是在甲骨文中,商朝中期的武丁王先后有过三位王后,还有60多位妾。由于更早的历史没有当时的文字记载,但考虑到一夫一妻多妾制产生的根源问题,这一制度的出现只会早于商朝,我个人认为是在原始社会的末期,也就是三皇五帝时期。

原始社会末期因为生产工具的革新使得生产力迅速发展,也出现了社会分工, 男性凭借其先天的身体优势在社会生产活动中占据决定性的地位,于是原始的母系氏族社会解体,女性的社会地位也逐渐降低,构建了新的 以男性为主体的父系氏族社会;

进入到父系氏族社会之后,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产品的剩余,随之 产生了私有制和阶级。在社会基础发生变革之后,作为社会主导的男性出于对个人财产继承问题的考虑,出现了婚姻制度,也就是 通过婚姻关系所生育的具有明确父系的男性继承人继承财产,并且所生孩子跟随父姓,所以说 父系氏族社会本质上是男权社会;因为在母系氏族社会中,实行的是原始群居滥交的制度,孩子的父亲或许连母亲都不清楚,孩子也跟随母姓。

私有制的产生,使社会关系中出现了婚姻关系,继而 出现了家庭和以血缘宗法为纽带的族群,也就是说家庭成为组成社会结构和国家的基础,血缘宗法关系也成为维系社会和国家的纽带。

综上所述, 一夫一妻多妾制是起源于私有制的产生, 而掌握私有财产的是男性,中国社会进入到长达3000多年的男权社会,女性逐渐丧失社会地位和独立人格,沦为男性的附属,这也是制度中坚持“一夫”原则的根本原因。

近代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制的家庭

为何要坚持一夫一妻多妾制中的“一妻”原则?

我们不难发现,一夫一妻多妾制中是有三个对象的:“一夫”“一妻”“多妾”,那为何又要坚持“一妻”制度呢?

1、中国古代的男权社会,上至国家下至宗族,实行的是 嫡长子继承制,只有正妻所生的长子才能称为嫡长子,也就是所说的“母以子贵”;如果实行多妻制度的话,国家层面容易陷入分裂内乱,民间宗族层面陷入纷争,影响社会安定。

所以说,实行一妻原则的最重要原因是 配合嫡长子继承制的实行,确保权力交接的稳定,维护男权社会的统治。

嫡长子继承制的示意图

2、中国古代的婚姻结合讲究“门当户对”,将两个出身、地位、价值观相当的人结合在一起。坚持“一妻”原则 是出于对其他和自己实力相等的家族的重视,也是中国古代礼法制度践行的表现之一。

这也算作是古代的礼法制度对于女性的些许尊重,当然这些尊重是来源于女方家庭或家族的男性地位。

举案齐眉作为中国古代婚姻的典范之一,仍不难看出女性的地位低下

中国历史上促使一夫一妻多妾制实行的原因还有哪些?

上面两个小节,论述了一夫一妻多妾制度中坚持“一夫”和“一妻”原则的原因,那么在中国历史的实际情况中,还有哪些因素促使这一制度一直施行呢?

1、 国家政策。古代王朝的基本国情是地广人稀,就国家政策而言,大范围的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制可以 迅速增加人口,然后通过人口福利开垦农田、发展经济、招募兵员、发掘人才等,这对于古代中国的历代王朝是十分有利的事情。这也是能够长时间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制度的根本原因。

清朝康熙年间实行“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政策,促进了人口的繁衍和农业的繁荣,也开启了中国的赋税制度

2、 男性的好色和占有欲。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普遍人性,在古代社会中属于男权至上的社会,男性在掌握绝对权力之后,其本身的劣根性就暴露无遗了,好色就意味着一个正妻不足以满足男性的欲望;而男性也有着强烈的占有欲,一般不会和其他人分享女人,于是将看上的女子收入妾的行列。

男性基因中存在的好色和占有欲的劣根性,在男权社会中无限放大,是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制的重要原因。

3、 民族和宗族延续的需要。在中国古代社会,医疗水平相对低下,人均寿命较低,又实行近亲通婚的制度,新生儿的存活率也比较低,古人为了保持民族和宗族人口的延续性,就本着“广撒网多捕鱼”的原则多纳妾,多生育,以延续后代。

4、 战争原因。中国历史上许多王朝是处于常年战争的,战死人数不在少数, 为了得到充足的男性兵员,只能通过大范围的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制,以获得男性兵员参加战争。

秦赵长平之战遗址中的累累白骨

5、 社会伦理。古代中国长期处于儒家学说的影响之下,受“男尊女卑”等思想影响深重;同时古代还盛行“多子多福”的说法;受这些 具有浓厚封建色彩的封建伦理观念的影响,也是这一制度实行的原因之一。

6、 女性的现实需要。在古代能够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制的家庭一般是条件较好的中上等家庭,而 部分女性为了获得较为优渥的生活条件和较高的社会地位,也不惜委身为妾,这也是原因之一。

另外一点, “妻”的位置也不是一直不变的,如果正妻去世、无子、犯错等,身为妾都有翻身上位的可能,这一点在中国古代的后宫中屡见不鲜。所以中国社会长期以来“男女有别”,男人求功名,女人搞宫斗,本质都是为了权力。

为什么西方不流行一夫一妻多妾制

中国的妾是由周礼时代贵族嫁娶中女方陪嫁同族的姊妹/姑侄演变而来的。在天子称为媵,大夫称为妾。后来媵妾渐渐不分。“妾”的甲骨文上面是把刀,下面是个女,也就是说,它本意指的是有罪受刑的女子,即女奴。

中国法律中对一夫一妻的规定是很严格的,一般是严禁在同一时间有两个“妻”的,但对“妾”则不加限制。红楼梦里平儿这类“通房大丫头”,实际上就是未正式迎娶的“妾”。


而在西方,基督教之前的古希腊、罗马时代,它们实行的实际上也是一夫一妻制。基督教最伟大的神学家之一圣奥古斯丁说,一夫一妻制是“古罗马以来的风俗”,是罗马文明对基督教文明的优秀贡献之一。
但在这些文明中,一个家庭的男主人与其女奴发生关系,也是不被禁止的。古罗马社会对这类关系的限制仅仅是:从宗教和情感关系等方面不会危及现有家庭的完整性。
中世纪的国王和贵族也有许多情妇和私生子,说明稳定的婚外情和婚外性行为也是经常发生的:著名的“诺曼征服”发起者威廉一世本人就是一个私生子。


那么这些文明的一夫一妻制与中国的一夫一妻多妾制到底有多大不同呢?其实差别也只有一点:中国的纳妾是要经过正式婚嫁仪式的,虽然这个仪式不如纳妻正式,但好歹是有个仪式。而古希腊、罗马和中世纪,不管是长期稳定地跟女仆上床,还是包养情妇,都没有这个受民俗认可的仪式。
罗马法曾规定一个男子可以有一个妾,但其子嗣的法律地位是私生子,继承权极为有限。但仅仅一个仪式的差别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费孝通《生育制度》一开篇就讲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类的婚姻制度虽建立在情感与性爱的基础之上,其目的却不在于完成情感与性爱,而是为了确保有一个稳定的、抚育后代的社会机制。
因此,不同社会形态中婚姻制度的差异,归根结底是这个社会自我再生产其组成分子机制上的路径差异。


中国的这种正式纳妾制,其本质上的社会作用是让妾正式成为家庭中发挥母亲作用、抚育后代的一员,其后果是妾生子和妻生子在情感联系上更加密切,社会地位上的差异也较小,比如庶出的皇子仍然有资格继承王位(当然每个朝代有不同)。
与此相匹配的继承制度,是一种建立在内婚制基础上的继承制度。(内婚制,即建立在某种族群认同上的通婚制度。这种认同可以是宗教认同、种族认同或亲缘认同,典型如慕容复与王语嫣的表兄妹婚配就是一种内婚制)也就是社会提倡的道德规范是一个大家族,嫡出和庶出子女均有继承权,同时继承后不分家(当然从实践上讲,分家现象大量存在),依然共同劳作,维护大家族的继续存在。


如果要保障嫡出和庶出子女都有继承权,又不至于因为不公平的继承权产生太多矛盾,那么最直接的一个解决办法就是让嫡出和庶出子女从小在一起生活,让他们之间的社会地位差距变小,以借此培养感情。
不光正式纳妾,包括早婚和童养媳制度也是如此:其社会效果都是让嫁入大家族的年轻女子对家族共同生活产生依赖,减少分家的可能性。
自明清以来,社会趋于稳定。虽然明清交替之际的战争极其惨烈,但实际上仅限于一小段历史之内,这与魏晋南北朝和唐后期-宋代长期的战乱状态有本质区别。再加上美洲高产量农作物的引进,其后果是人口数量迅速增加,可耕地资源迅速减少。再加上中央政府对基层的管理长期处于极端简陋粗疏的水平(所谓皇权不下县),使得农村生活面临这样的尴尬局面:一方面,可耕地面积能扩大的程度有限;另一方面,农村生活内部秩序实际上依赖的是高度自生化的博弈,说白了,农村常发生的占地、抢水源等涉及司法权威的内容(想想戚继光看到的浙东村民大规模械斗),地方官不敢管也没能力管,最多依靠几个“乡绅”调停一下,认可既成事实。这必然会逼着农民自发团结在本族大姓周围。
一方面是单位面积生产率长期稳定导致人均可获取资源有限,另一方面是农民为了应付生活博弈需要自发提高生育率,两个机制相加,构成了黄宗智所谓的“内卷化效应”。

内卷化一词源于美国人类学家吉尔茨(Chifford Geertz)《农业内卷化》(Agricultural Involution)。根据吉尔茨的定义,“内卷化”是指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某一发展阶段达到一种确定的形式后,便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黄宗智在《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把内卷化这一概念用于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的研究,他把通过在有限的土地上投入大量的劳动力来获得总产量增长的方式,即边际效益递减的方式,称为没有发展的增长即“内卷化”。


反过来对比西欧,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是,自古罗马时代起,今天西欧民族的鼻祖日尔曼人就形成了所谓“欧洲婚姻模式”。凯撒和塔西佗都发现了这个现象:日尔曼人主要是以核心家庭(nuclear family,一夫一妻少子)为单位组织生活。


这种核心家庭的婚配模式,导致的后果是西欧民族相对世界上其它民族结婚年龄晚,生育率低,未婚、未生育女性占人口比例高。这不是工业革命之后才出现的现象,而是自古以来如此。
欧洲这种婚配和家庭生活模式,其代价是人口增长的缓慢,但其收益则是财富数量的集中、人均可支配资源的增长和人口素质的提高。

实际上欧洲早期也有一夫多妻制。一夫一妻制是宗教带来的结果。虽然早期也有,但这种制度在西欧完全确立,还是离不开基督教的长久努力。那么,为什么基督教会产生这种倾向?

一种说法是,这是因为这种制度除了符合禁欲主义的方向以外,对于天主教会也是有利可图的。

之所以有利,恰恰就是因为一夫一妻容易导致绝嗣的特点。一旦夫妇绝嗣,教会常常会成为他们的精神寄托,甚至是唯一会精神和生活上照顾他们的人。这些人的财产自然而然就会通过遗嘱而流入到教会手中。支持一夫一妻制,与支持女性财产权,与反对离婚,与反对寡妇改嫁给亡夫的亲戚,这些教会的方针其实是一脉相承的,都是把财产持有者往没有继承人的方向引。

实际上欧洲教会改革之中,很多问题都和财产权密切相关。比如说为什么天主教的神父不能结婚。其实一开始,神职人员都是可以结婚的。之所以后来不再允许结婚,其根本原因在于,古代教会掌握有大量财产,而有子嗣的神职人员总是试图将自己掌握的教会职位和财产交给自己的子女。这就在教会内部形成了大量的腐败、寻租、财产争夺,甚至还有神职人员自己就搞一妻多妾。尤其是很多神职人员的子女并不从事神职,而变成了世俗的大地主。这不但在声誉上对教会是个打击(争夺财产权和纵欲显然不会让教会显得高大上),更是在经济上对教会产生了严重的威胁(所有这些不事生产的神职人员都是需要由教会财产来养活的,如果教会财产被非神职人员继承走了,神职人员吃什么、喝什么呢)。因此禁欲主义才开始受到教会的重视。


一夫一妻制下人口增长放缓这是没有问题的。人口增长放缓了,人均可支配资源也就提高了。而在19世纪之前,欧洲长期处于战争和动乱中,男性战死率很高,底层女性无法得到婚配的大有人在。据经济学家统计,工业革命前10%-25%的女性没有结婚。屌丝基因都灭绝了,人均资源和人口素质当然容易提高了。
同时,对西欧贵族而言,一夫一妻制使得他们的财产在少数几个孩子中间继承,人均财富相比父辈减少不多;而对中国贵族而言,嫡出和庶出孩子都有继承权,财富集中起来非常困难。
比如,屋大维曾经号召贵族集团多婚多生,好分散他们的财富,但是遭到了贵族集团自发的抵制。


当然,在西欧内部这个状况也不太相同。比如实行限嗣继承的英国,贵族头衔和封地只能在父系直系亲属间继承(有嫡长子就是嫡长子,没有就是兄弟),这使得财富一直很集中,也就造就了强大而稳定的贵族阶级。而欧陆国家实行分家继承,贵族力量实际上没有英国强大。所以英国更容易走君主立宪道路而欧陆国家更容易出现君主集权。
与中国相比,我个人觉得,这有可能是因为工业革命之前,西欧的地理环境和耕作技术使得它们能养活的人数比较少,而且西欧战争形态长期以来是以少数贵族为军队主力的精英战争,战争频率(相对)高而战争烈度低(近代国家出现之前)。跟中国不同,平民不是在短期内大量死亡,而是长期缺乏高生育率所需要的大量粮食作物与(一段时期内)稳定的社会政治局面。
有趣的是,不同社会形态的自我生产方式跟社会习俗、文化环境、宗教信仰和法律制度结合起来,形成了固定而强大的模式。虽然经历了工业革命和人权革命这样的重大变革,这些习惯依然以某种形式存在在社会中。比如今天的欧洲女性结婚率依然比较低,而中国社会依然对未婚女性存在高度歧视(比如剩女问题)。社会形态好像有自我意志和自己的生命一样,在历史的绝大多数时期,它吸收并自我复制、自我扩张那些增强了自己旧有再生产模式的因素和制度,抵制那些与自己旧有再生产模式不符的因素和制度。

By 小屋住不下冷哲

每一个孩子自杀之前,都已经被杀死了无数次

2021年8月,上海南汇一位14岁的女孩跳楼自杀。

临走前还为父母留了一份三页长的遗书。

她踩着自己房间的榻榻米跳下去的,半夜,还在榻榻米留了纸条

作为父母的一定悲痛无比,这个孩子平时很乖巧,她把自己的所有财产整理好放在桌子上,一共3万压岁钱。把学校里借书的明细也写好叫父母去还,并且不会让家里房子变凶宅,会让自己死在外面。

她说妈妈爱的是那样的自己,达不到就不是妈妈爱的孩子。

01

绝望的信

这是第一句:人生一趟,遇见你们我很荣幸,若有来生,我们不要再见面了。

分明是个头脑清晰,思想成熟的孩子

后面的内容,我大概能明白事件背后的故事。

这位少女,也许成绩并不是特别突出,但她一直有在努力,并非像她父母想得那么懒惰,但这并不能让她的成绩立马有很大的提升。

也许她是少了一点天赋,也许她只是少了一点运气,但不管原因是什么,重要的是她没有冲进班级前十的结果。

父母只会由果推因,只要成绩没能达到期望,那一定是女儿做得不够,女儿用命才得来的成绩,在父母看来,实在过于轻松,不论女儿如何解释。

在这个只强调结果的时代,彷佛一切的理由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因为没有对生命个体感受的尊重,所以也没有那么多的爱与共鸣,女儿也只不过是他们用来和亲戚们攀比的工具。如若未能满足那些可悲的虚荣心,便失去了爱的价值。

父母对少女的管教极为严厉,遵循“严格出孝子”的理念,平日里少不了无情的谩骂,句句诛心,如此情景周而复始,负面情绪在少女弱小的心灵不断堆积,直到出现道道触目惊心的裂缝。

遗书简朴而真实地陈述了肉体的苦楚:巴掌打在脸上最疼,然受是手指,再是手臂、最后是大腿,打在背上还行,被皮带或电线抽在腿上最疼,然后是背上,最后是双臂。说明平日里她少不了家庭的暴力。

而比起这个,更让她更难忍受的,是被剥夺的自尊。

有时候,因为表现不够让父母满意,她会被罚穿着妥协站在屋外,面对眼中带着鄙视、潮落、惋惜、或是怜悯的邻居与路人,生理的疼痛还未缓解,转眼间便又迎来了心在滴血的声音。

她常常失眠,头靠在柔软的枕头上,耳畔的尖叫与谩骂声始终挥之不去,它似乎成了一道诅咒,让少女畏惧明天的到来。孤单的房间,只剩下痛苦的回味,多少个难以安睡的夜晚。


一个14岁的孩子拥有如此巨大的绝望,直面成年人都颇为惧怕的死亡。

网上传播的遗书,与其说是告别世界,更多的是对父母的控诉。

遗书女孩在做这个选择之前经历了什么?

在忍受了很长一段时间后,女孩才写下了遗书。

父母对孩子的过度控制,是一种无法消散的阴影,让孩子选择了死亡。

别让孩子死于过度控制
什么是过度控制?
在女孩的遗书中她说自己曾经考过全班前10,年级前20,拿过满分,但父母还是不满意,不准她玩,也不准她买喜欢的东西。

女孩说:”我真的尽力了”,意思就是“我真的累了,毁灭吧”。

活在监控下的00后

一位一年级女孩儿的妈妈,在家里安装了一个云台摄像头,可以360°旋转,实时录音录像。
即使人不在家,也可以通过手机随时监视孩子,有没有按时看书、坐姿是不是端正、做作业是不是专心?
否则直接通过对讲大声呵斥:“你在看什么书?怎么又看动画片?”
完全满足了父母所谓的对孩子保护和指导的需求,但光是听起来就让书单君一阵恐惧。
父母为什么喜欢过度控制?父母需要控制孩子,让自己拥有价值感。
朗朗在自传中写过,父亲二胡拉得很好,但因为时代原因未能实现自己的音乐梦想。便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郎朗身上。
朗朗成名后,便有了各种以严厉为名而被遮蔽的虐待事件传出。其中最令人咋舌的是,一次郎朗放学太晚,耽误了练琴,父亲竟逼他“自杀”。
“你都上哪儿去了?回来这么晚!你这个没信用的家伙。你把自己的生活毁了!你把我们所有人的生活都毁了!”
他拿出一瓶药性很强的抗生素,逼郎朗吃下去。“把这些药都吞了,吞下去你就会死,一切都会结束。”
父母成年却未成熟,把孩子作为愿望和需求的容器。一旦不被满足,就引起巨大的攻击性行为,所以才有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共生绞杀”。

青少年自杀的事件近年来逐渐增多

2020年,一个十八岁的在校男生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小斯的遗体在达州市渠县的渠江河面上被找到。

小斯的遗体被打捞上岸后,立即被送往了殡仪馆,随后,其父母先后赶到现场。夫妻俩都没说话,沉默片刻后皆嚎啕大哭。

自杀前某天傍晚,小斯的QQ空间突然出现很多类似遗书的心声。

他说:“分离时不会有不舍,我的尸体,不用埋了,要么烧了,要么扔了,别把我拿回去。心烦!

其中还夹杂着如哪吒般剔骨还肉的情绪:“我恨他们!”“我感觉不到父母对我的爱”。

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在我们眼前逝去,悲痛的同时,到底是什么样的环境,才能逼得一个十八岁的孩子留下如此“生无可恋”的遗言。

2012年7月8日,13岁的青岛女孩孙正雯从青岛双威商务楼跳楼身亡。随后孙正雯的遗书曝光。

遗书开头,孙正雯说自从上初中1年零1个月以来,父母已经私拆了笔友写给她的私人信件和她的私人日记,“印出来差不多有词典那么厚了”。

不仅如此,父母对孙正雯还“又打又骂,搜我书包,搜我房间”。

爸爸面对女孩的质问的时候还说,“呸,我看是揍的轻”,以致于孙正雯的朋友们让她问:我真的是你们亲生的吗?

对,就是这样的父母。

他们不在乎孩子,只在乎自己。

他们觉得自己是在为孩子好,但其实缺失在弥补自己内心的不安,向孩子发泄自己对生活的不满。

比孩子更焦虑的父母

一份网传的“幼儿园孩子”的作息表,就已经让人感觉到了满满的焦虑,早7点到晚11点,比996还可怕。

父母都来自复旦,都是500强外企的董事、经理。

这个还在幼儿园的小朋友自己,每年英文阅读量超过500本,每天写3篇英语日记,4岁开始学钢琴,围棋拿到证书。

甚至一位母亲带着孩子大冬天在研究生考试的考场外等候了1个多小时,只为了让刚刚5岁的儿子提前感受考研的气氛。

这位妈妈还美其名曰:孩子还有5840天就要考研了,不到16年了,是时候来感受一下氛围。

其实仔细看看近些年屡屡曝出的学生因为学习压力与情绪问题造成的恶性事件。

其背后的起因往往不是孩子自身,他们内心的不安大多来自于家长的焦虑,对孩子出人头地,带领全家”阶级跃迁“的极度渴望。

不成功就不配活着

郑爽的母亲刘艳,因为自己无法成为演员,推动着她控制女儿郑爽的人生,“这辈子必须成名!”。
如愿成名日入百万后,母女间控制与顺从的关系开始失控。
刘艳甚至是愤怒,感到命运不公,
“老天爷也瞎了眼,不爱干的人给她整到那个位置,爱干的人就没有干成,羡慕嫉妒恨。”
而郑爽在公开场合扇自己耳光、疯言疯语、再到代孕,都成了一个母亲为自己孩子亲手投下“毒”的结果。

如果你只爱成功的我,你能控制的我,那就不是爱
父母常常将过度控制说成是“爱”。
蒋勋在《孤独六讲》中,刺透了这种关系的本质:
“伦理本身有着一个最大的掩护——爱,因为爱是无法对抗的,我们可以对抗恨,很难对抗爱。”

以爱之名的过度控制便是最难对抗的。孩子不傻,他们知道自己并不是真的被爱。

武志红说:“没被爱照见,存在本身就是错误的。”
在遗书女孩的自述中,她认为父母爱的不是她,而是一个满分、一个排名,一个完美的他物。
我们可以看到永远否定的父母和吞没的父母,却惟独看不到无条件爱的父母。

女孩的一切期盼,显然都没有得到回应。所以她选择了一条回不了头的路。

试想一下如果你在每天996以后,还要跟成天盯着你绩效的上司同吃同住,每天一大早起来就是“你的KPI还没有完成,别人都比你更努力,你怎么还没有紧迫感?”,你会不会想自杀?

放过自己,放过孩子,才是最好的出路。

By 曾敏敏

养儿防老的时代已经过去

陕西靖边,一名叫马某宽的男子,只是因为不满母亲大小便失禁,导致家里臭烘烘,就将母亲王老太拉到了废弃的墓穴活埋。

是的,是在母亲还有生命,意识完全清醒的情况下,活生生地埋掉。

难以想象,这位本就腿脚不便的老母亲,在被亲生儿子推入两米深的大坑,再将一铁锹一铁锹的黄土重重倒下来时,那种痛彻心扉、欲哭无泪的心情。

难以想象,就算有一万个理由,一个儿子,竟会做出如此泯灭人性、丧尽天良的丑事。

三天三夜,可怜的老人没有喝一口水,吃一口饭,就在那个暗无天日的墓穴里,度过了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72小时。   

或许,是出于生而为人最基本的求生欲,或许,是儿子未将填埋的黄土踩实,靠着透进黄土的稀松空气,老人竟奇迹般活了下来。

让人惊愕的是,从5月2日案发,到5月5日民警破案抓获马某宽,他始终没有一丝悔意,“处理掉”母亲后,他还若无其事地跑到周边乡镇打工。

直到警察逼问出了他活埋母亲的地点,他才有了一些“后悔和担忧”。

但与儿子的毫无人性相比,在被救援人员救出时,她还不停地替儿子开解:“我自己爬进去的”。

经过治疗后,身体情况稍微好转,就在不断念叨:“希望儿子不要被判得太重。”

据调查,5月2日晚,趁天色渐黑,马某宽曾用一辆人力车将母亲拉走,谎称要雇车把母亲送到了甘肃省庆城县的亲戚家中。

但5月3日凌晨2点,他却独自一人回到了家中,在媳妇的再三追问下,才告诉妻子将母亲活埋的事实。

据他供述,活埋母亲的想法,他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早就蓄谋已久,事发前,他曾多次到事发地捡柴火,熟悉地形。

其实,让这个儿子如此厌弃,想要像垃圾一样扔掉的老人,此前,还一直在照顾另一个身体不好的儿子,只是2019年底摔倒后导致无法行走,才和马某宽一起生活。

就像靖边县副县长、公安局局长杨利军在接受采访时所说的那样:“案件本身不复杂,主要是嫌疑人泯灭人性,有违道德伦理,让人难以接受。”

她含辛茹苦养你长大,你冷酷无情将她活埋,马某宽亲手导演了一出现实版农夫与蛇的故事。

东野圭吾说:“世上两件事不可以直视,一个是太阳,另一个是人心。”

虎毒尚不食子,人恶却会弑母,人性里那些阴暗和曲折,总会如幽灵般,出没在忽明忽暗的人生。

羔羊尚知跪乳,乌鸦亦求反哺,但现实生活中,有些儿女,却将利益和金钱,看得比亲情都重。

当利益被奉为圭臬,当亲情被连根拔起,那么,人与人之间,便只剩下赤裸裸的利益交换,这个世界,便只剩下弱肉强食。

更残酷的是,当父母的满腔爱意遭遇子女的冷血无情,对子女毫无防备的他们,更容易被子女处心积虑的暗箭射中。

所谓我爱你如命,你却恨我入骨,人世间最悲哀的事,莫过如此。

2017年5月,陕西渭南发生了一起儿子杀害亲生父母的事。

罪犯杨某,大学毕业步入社会后,屡遭挫败,他想前想后,觉得自己是因为没钱,才会被人小瞧。

为了赢得别人的认可,为了所谓的面子,他急中生智,想了一个好主意。

在为父母买了多份保险后,他把父母请到了渭南来,想要导演一场杀害父母骗取保费的大戏。

他把买来的亚硝酸盐拌到牛肉中,故意夹给父母吃,但舍不得吃的父母,又把肉夹了出来,让给他们最爱的儿子吃。

如此爱自己的父母,恐怕是人,都会心软,但心肠恶毒的杨某,不仅没有感到丝毫惭愧和悔恨,而且一招不成又想了一招。

趁父母在餐厅吃饭的时候,他又跑到厨房,借给父母倒水的名义,偷偷把亚硝酸盐再次放进了水里。

然后,这个被父母爱了32年的独子,眼看着父母把毒水喝下去,又看着他们无比痛苦地在自己面前挣扎死去。

最后,他非常平静地拧开了厨房的液化气罐,伪造了父母煤气中毒的现场……


(图片来源:微博)

莎士比亚在《李尔王》中写道:“一个忘恩负义的孩子,比毒蛇的牙齿更让人痛彻心扉。”

对于含辛茹苦抚养他长大,眼泪巴巴盼他幸福的父母来说,死在最爱的儿子手中,心中的痛,又岂是撕心裂肺足以形容。

《十宗罪》中说:“人性之中有着冰山一样的冷漠和残忍。”

当良善被侵蚀,当罪恶占上风,曾在父母的爱里恣肆过的人,却往往是一副冷酷面容。

在医院工作的朋友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天夜里,他们急症室接收了一个70多岁的老太太,经过全力抢救,老太太终于暂时脱离了险境,但仍需要住院治疗。

但就在医院通知家属去办入院手续的时候,他们得知要交5000块钱,老太太的5个儿子,却都犹豫了,只有一个勉强愿意交钱,其他的都说没钱。

虽然医生明确告知,入院治疗效果会更好,老人的病还没到不可挽救的地步。

但他们一致的意见却是,老人年龄大了,根本没必要治,交5000不一定治得好,而且交完这次,肯定还有下次,还不如直接拉回家等死。

最后,那个愿意交钱的儿子,在媳妇和兄弟们的阻挠下,也妥协了。

医院无奈,只好停止治疗,朋友去给老太太拔针,她紧紧地拽着朋友的手不肯拔,那种乞求又无奈的表情,她说一辈子她都忘不了。

面对死亡的恐惧和疾病的折磨,谁都会害怕,哪怕是垂垂老矣的人,如果还有生的可能,谁又愿意回去等死,谁又愿意在疾病的折磨中,痛苦死去。

看过《今日说法》的一期节目《母亲的呼救》。

重庆万州,一位生了7个儿女的老太太,却被冻死在儿子家门口。

自从老伴去世,因为生活无法自理,她便被4个儿子轮流照看,他们约定,每人养一个月。

但其实,他们谁都不想照看,哪怕多照看一天,都感觉是吃了莫大的亏,两个女儿倒是愿意照看,但儿子们却觉得没面子。

于是,老人就像一个被推来搡去,谁都不愿意沾手的烫手山芋一样,在4个儿子间艰难生活。

到了大儿子照看的日子,她就被扔到了大儿子家门口,但大儿子却故意躲避,不让母亲进门。

无奈之下,老人又去找二儿子,但二儿子却觉得没到他照看的日子,还是不开门,就这样,在新年的第二天,老人竟被活活冻死在了他家门口。

更可气的是,老人去世后,为了母亲的丧事,4个儿子还在互相扯皮,谁也不愿出这份钱。

看惯了太多这样的事,现实生活中,很多老人便宁愿选择自己去死。

针对老人自杀的现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曾有研究:在我国农村,每10万老人,就有40至50人自杀,个别地区,80岁以上的老人,每10万人中,就有600人自杀。

不管是被强行拔掉针管,逼迫致死,还是自己平静地选择死亡,其实,没有一个老人,会真地想要去死,只不过对于他们来说,相比死亡,活着太难了。

有人说:“中国父母,是最好的演员。”

天底下,有多少厌弃憎恨父母的孩子,就有多少深深爱着孩子的父母,中国父母有多爱孩子?

为了不给孩子添麻烦,总是把“我很好”挂在嘴边,然后一个人,在孩子看不到的地方,默默将苦难和孤独消化。

为了让孩子过得更好,恨不得与时间赛跑,与岁月抗争,赚得多一些,再多一些,好贴补孩子的生活。

为了让孩子赢得未来,宁愿自断臂膀,忍受委屈,哪怕是用自己的命,去换他的命,也会义无反顾,心甘情愿。

张泉灵在《奇葩说》里曾说过:有一次,她去敬老院采访,发现很多老人身上都有股“老人味”,便问她们多久洗一次澡,老人的回答却是这样的:“尽量不洗澡,年龄大了,怕洗澡摔倒拖累儿女。”

很多父母都是这样,年轻的时候,拼尽全力照顾孩子,年老的时候,却害怕自己会拖累孩子。

不计付出,不求回报,这个世界上,又有哪一种爱,能像父母对孩子的爱这样,无私无畏,一往而深。

看过一个视频,针对“假如爸妈得重病,超过多少钱你会放弃治疗?”这一问题,记者分别采访了孩子和父母,两代人给出了截然不同的回答。

有句话说的好:“父母的心在孩子上,孩子的心在石头上”,父母对孩子的爱,永远要比孩子对父母的爱多太多。

父母这个词,是世界上最温暖的词,只是叫一声,也会触动心弦,喉间哽咽。

每一个为人子女的人都要知道,你的屎尿屁臭,他们曾为之欢喜,你的蹒跚呢喃,他们曾为之雀跃。

如今,他们老了,你也不该嫌弃他的臭烘烘,不该嘲笑他的傻乎乎。

父母之爱子女,则为之计深远,子女之爱父母,则是做人之根本,身为子女,一辈子都亏欠的人,就是父母,怎么做,都不够,怎么爱,都不过。

高亚麟说:“父母是我们和死神之间的一堵墙,父母不在,我们直面死神。”

  

养儿防老变成养儿啃老

  “傍老族”、“啃老族”,在当下社会已不鲜见,这不仅是家庭小事,更是一个沉重的社会话题。最近,北京父母状告“啃老”独子和山东拟立法禁止恶意“啃老”的新闻,再次把“啃老族”推到风口浪尖。“想‘啃老’,没那么容易”,这是社会发出的强烈信号,更是希望以此刺激那些“啃老”的青年,走出父母庇护的翅膀,学会在社会打拼自立。

  都说“养儿防老”,可如今有的成年人却游手好闲,赖在家中坐等父母供养,着实成了“养儿啃老”。更有甚者,对养着自己的父母非但不感恩,稍有不顺便恶语相加。

  最近,北京一对被独生子“啃老”7年的父母,将儿子小徐诉至海淀法院,并申请强制赶其出门。该案吸引了众多的眼球。父母因为“啃老”问题与孩子对簿公堂,足可见其“恨铁不成钢”的无奈和心痛。

  悲情,绝望父母告亲儿

  据媒体报道,小徐大学毕业后,一直赋闲在家,不是上网就是睡觉,滋润地过起“啃老”的日子。刚毕业那会,父母催促小徐找工作,但他老说工作难找。无奈,父亲老徐通过同学的关系,把儿子安排到其公司。可小徐工作了3个月,就辞职不干。此后,老徐又帮着联系过几家单位,但小徐总说“没意思,不想干”,老方一帖。

  更夸张的是,去年,小徐认识了一名女网友,竟然带回家长期同居。面对父母的劝说,他振振有词:“没工作也有权利恋爱……作为父母,你们有义务养我。”

  时光荏苒,转眼7年过去,可29岁的儿子仍坦然赋闲在家,老徐夫妻忍无可忍,将小徐诉至海淀法院。法院执行判决过程中,小徐百般阻挠,还对父母吼道:“你们就是想逼死我,我让你们断子绝孙!”

  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但这是对未成年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而小徐完全有劳动和独立生活的能力,长期在家“啃老”,于情、于理、于法都难容。

  “想‘啃老’,没那么容易了。”法律界人士认为,海淀法院的判决不仅直接表明立场,也是给家长和孩子上了一堂普法教育课:父母拒绝“啃老”的权利受法律保护。

  这场父母与儿子的“啃老”拉锯战告一段落,却不禁引人深思。

  啃老,已成为一个沉重的社会问题。一方面,有的家长出于对子女无私之爱,默默承受子女的“啃老”;而另一方面,一些年轻人以就业压力太大等借口,心安理得待业在家,不思进取。

  无独有偶,山东拟立法规定禁止恶意“啃老”,引发公众关注和热议。有人认为,立法容易,实施则难,被“啃老”的父母极少会拿起法律武器,与孩子对簿公堂。但大多数网友认为,立法禁止恶意“啃老”,为那些默默被“啃”的父母撑了腰,至少发出法律“信号”,警示“啃老”族生活最终还需自食其力。

  悔恨,盲目溺爱终害己

  最近,某网站联合北京大学发布今年的《90后毕业生饭碗报告》,对35万余份来自90后就业情况的调研数据进行分析。很多毕业生坦言,比起潇洒的学生时代,毕业后的日子更加苦逼,吃穿住行之外,保持“月光”已算庆幸,仍有30%的人不得不“啃老”。

  客观而言,刚毕业的年轻人有可能一段时间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有时需要父母提供帮助,这无可厚非。但如果以现实压力为理由,长年不愿出去工作,依赖父母生活,那就另当别论。身为父母,更不能任由孩子如此。

  反观小徐的案例,老徐夫妻也是后悔莫及。夫妻俩对小徐从小就百般疼爱:小徐小学时当过班长,听说其任务太重,老徐的妻子跑到学校找班主任,要求别让儿子当班长;小徐考上当地一所大学,住校不到一个月就提出和宿舍同学相处不好,他们便让小徐回家住。正是溺爱纵容,使小徐的行为不断“升级”。

  其实,“啃老”事例中,很多父母起初是心甘情愿被“啃”。在我们身边,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

  家住杭州市小营街道的小叶,大学毕业3年。刚开始,小叶也投过简历、找过工作,但总是不满意。后来,她索性闲在家中,靠父母生活,谈恋爱的开销也由父母资助。面对亲友的劝说,小叶很坦然:“干得好,不如嫁得好,与其勉强干不喜欢的工作,不如嫁个好丈夫,反正现在父母养得起我。”

  而小叶的父母也不以为然,觉得女儿“啃老”无所谓。“工作可以慢慢找,急不来的。”小叶的母亲已经退休,父亲经商,因为家庭经济条件不错,认为养女儿不算负担。

  工作难、收入低、物价高、压力大……这些已成为“啃老族”们自我安慰的通用理由,而更多父母的宽容,助长了他们“啃老”的底气。然而,如此无条件纵容,伤害的不仅是家长,更是孩子。孩子无压力地生活惯了,当生活的风雨来袭时自然束手无策,最后只会失去独立生活能力。

  宁波市海曙区某社区曾做过一次调查,社区2000余户居民中,有18位大学毕业生过着“啃老”生活,他们都是大专以上学历,毕业后不找工作就在家呆着,短的半年多,长的两三年。

  “我们是一个老社区,很多家庭的经济条件一般,所以孩子‘啃老’,对父母来说有不小的压力。”社区党委负责人告诉记者,一些孩子觉得,自己读大学时父母每月也给一两千元生活费,如果工作收入不高,还不如在家休息。而家长方面,有的是出于对孩子的溺爱,怕孩子吃苦;有的虽然想让孩子工作,但孩子不愿意,也不忍相逼;还有个别家长觉得孩子找的工作不理想、不体面,不如不做。等孩子“啃”得时间太久了,不能自食其力了,很多家长才发现问题的严重性。

  感悟,该放手时就放手

  “其实,让孩子工作,重要的不在于收入多少,而是让孩子学会在社会上生活,了解社会,面对风雨。如果长期赋闲在家,会失去为生活打拼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宁波天封社区曾做过帮助“啃老”青年融入社会的公益项目,社区党委书记李缇虹认为,对未就业在家的孩子,要区别对待,有的的确是惰性使然、不愿吃苦,而有的则是在等待一个机会和转折点,重要的是社会和家庭要给予及时、正确的引导。

  社区一位青年大学毕业后两年,一直待业在家沉迷网络游戏,靠父母供养。社区慢慢引导他到周边一些企业实习工作,虽然小伙每次都因为不适应干不久,但他逐渐体会到工作赚钱不容易。现在,他发挥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成为网络游戏职业玩家,每月有2000余元收入。

  对这样的孩子,迈出第一步,就可能改变一生。

  精神上不“断奶”、经济上就难以独立。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朱力分析,“啃老族”中绝大部分人从小受到父母的百般呵护,从没受过委屈,社会适应能力较差。大多数父母在抚养孩子过程中,更关心孩子生理性健康,如衣着是不是能避寒保暖,膳食是不是营养可口,而忽略了孩子人格是否成熟等精神健康,不注重孩子的独立性、自我奋斗、家庭责任观的培养。正是这种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导致孩子“在父母面前永远是孩子”的依附心理,结果父母想养儿防老却被养儿啃老,极端的孩子还要致父母于死地。

By 水木君说

毒品治癌还是毒品致癌?

西班牙《趣味》发表了题为《大麻:真相与谎言》的文章,文章写道,大麻是世界上消费范围最广的非法毒品。在西班牙,15岁以上的人当中有27%承认自己吸食过大麻;很多国家都种植大麻。在我们的社会,虽然属于非法物质,但大麻享有一定的接受度。支持大麻合法化的人强调的是一些科学家和患者所说的治疗作用。但反对大麻合法化的人则对大麻危害健康的副作用发出警告。那么,消费大麻是有利健康的吗?它是如何改变我们的机体的?它能缓解病情吗?都是谁在吸食大麻,又是怎样消费大麻的?下面我们就来回答关于这个具有对立的两面性的毒品的一些关键问题。

  大麻如何影响我们?

  1.如何影响大脑?

  吸食大麻可能会改变脑部的结构和功能。多项研究证明,吸食大麻对大脑具有影响神经的作用,特别是青少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心理学教授珍妮弗·T·斯奈德说:“这些变化主要与认知缺陷有关,会增加发生心理问题的风险。任何一个吸食大麻的人脑细胞功能都会改变。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异表现在这些变化的规模和与负面效应之间的关联。”此外,吸食大麻还会改变感官知觉,降低短期记忆力、注意力和运动技能。

  2.如何进入大脑?

  当大麻通过血管进入大脑时,其活性成分四氢大麻酚(简称THC)就会与名为CB1受体的神经元蛋白结合。和其他毒品一样,大麻会刺激大脑特殊区域内释放多巴胺,而THC会刺激内源性鸦片样物质的释放。意大利卡利亚里大学生物医学教授瓦尔特·弗拉塔说:“多巴胺的增多和鸦片样物质的释放会致人兴奋,并刺激人更多地吸食大麻。”

  3.会致人成瘾吗?

  毫无疑问,吸食大麻会致人成瘾,这是大麻引发脑部功能紊乱的结果。弗拉塔说:“长期大量吸食大麻会导致负责成瘾和戒断状态的大脑结构的分子元素发生变化。”实际上,在长期吸食大麻的人当中,突然中断服食的习惯会造成类似于戒断综合征的症状,包括易怒、失眠、厌食、多汗和恶心等。

  4.哪个年龄段的人在这些影响面前更为脆弱?

  吸食大麻的影响是因人而异的,越年轻的人越危险,因为他们的大脑灰色物质在生物学上还没有发育成熟。斯奈德说:“青少年的大脑在10-20岁之间经历快速的发育变化,海马体和额叶皮层等区域在这一阶段在毒品消费面前尤为脆弱。”这些区域的正确发育对采取决策等执行功能和记忆力具有关键作用。她说:“有可信的数据显示,在18-24岁的成人当中,由于大脑的这个迅速成熟过程,抽大麻对认知功能和其他记忆进程的影响可能更严重。”在这方面,怀孕期间吸食大麻可能会对胎儿的大脑发育产生负面影响。

  5.对两性的影响一样吗?

  几乎没有什么研究对大麻在男性和女性中间的不同影响进行分析,但斯奈德认为,吸食大麻对两性的形象的确存在差异。她说:“由于在大脑结构和功能发育方面存在性别上的本质差异,特别是在一些记忆能力方面,因此抽大麻很可能对男性和女性的大脑影响也有所不同。”

  6.与精神疾病之间有什么关系?

  关于吸食大麻是否造成精神分裂和精神失常问题,科学界并没有统一的定论。但大部分专家一致认为,毒品对于有精神障碍病史的人的确会产生负面影响。弗拉塔说:“个体的精神状况和特质至关重要。”他认为,最可能的情况是大麻本身并不会导致精神疾病,但却会与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于较敏感的人群。长期消费大麻也有可能会患上精神疾病。斯奈德说:“开始吸食大麻的年龄越小,罹患精神疾病的风险越高,受到的危害越大。”

  7.如何影响到头疼和心脏健康?

  加拿大神经学家伊丽莎白·勒鲁指出,大麻素在头疼中所起的作用是争论的焦点。勒鲁和她的团队对139名丛集性头痛患者进行了研究,他们当中近半数是大麻消费者。研究的结论是,大麻对此类头痛的疗效有限。研究显示,有吸食大麻习惯的丛集性头痛患者中,不到三分之一的人表示吸食大麻之后感到有所好转,因此专家并不建议使用大麻疗法。

  关于心脏健康,《美国心脏病协会杂志》刊登了一篇研究报告将某些心脏疾病与吸食大麻联系在一起。法国图卢兹大学医院开展的这项研究对法国成瘾监测网络2006-2010年记录下的所有案例进行了跟踪,发现与大麻有关的并发症中2%与心血管系统有关,特别是心脏病发作。科学家发现了35例严重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与大麻有关,几乎所有人都是35岁以下的男子。科学家怀疑实际数字可能更多,因为大部分并没有记录在册。专家提醒有心脏病患者,吸食大麻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严重损害。

  8.会影响我们的驾驶能力吗?

  抽了大麻之后,很多人开车时都会试图放慢速度以缓解不断袭来的松弛感。但随着驾驶员面临的任务逐渐复杂起来,例如红绿灯、十字路口或会车的时候,这种“虚假控制”的能力就会减弱。加拿大安全驾驶专家米歇尔·贝达德说:“大麻对驾驶能力具有削弱作用,但远低于酒精,可能也低于人们日常服用的很多药物,如止痛药和苯二氮卓类药物。”

  9.大麻与其他毒品混合会怎样?

  吸食大麻最娱乐性的方式就是与其他物质混合,例如酒精和烟草,特别是在年轻人中间。斯奈德说:“酒精和尼古丁、大麻等毒品混合可能会加剧负面影响。”贝达德也持相同看法。

  最流行的毒品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非法毒品的消费量超过大麻,大麻在人类历史上已经存在了几千年了。大麻是西班牙人最喜爱的非法毒品,但也是引发争议最多的。在法律界致力于加强禁毒力度的同时,很多消费者却在开发新的消费方式并要求大麻合法化。

  10.如何服用?

  最常见的服用方式是抽吸,但其他方式在新老消费者中间也越来越流行。大麻料理在美国成为时尚,很多人用大麻作为烹饪食材。

  11.为什么要吸食?

  西班牙国立远程教育大学心理学教授埃米利奥·安布罗西奥说:“与其他任何毒品一样,年轻人和其他人群吸食大麻是因为能够从中获得满足感和愉悦感。”毒品通过血液进入大脑后就会产生这样的效果。毒品引发的生化反应会减少神经活动,随后产生放松、兴奋和愉快的感觉,对时间的感觉发生改变。如果是多人吸食,则会大笑,滔滔不绝。

  12.在西班牙种植大麻是合法的吗?

  西班牙法律不允许种植大麻。根据西班牙刑法,种植大麻将面临1-3年有期徒刑。

  13.谁在吸食毒品?

  15-64岁的西班牙人中27.4%的人承认自己曾吸食过大麻,9.6%的人在过去一年里吸食过大麻。大麻消费者中男性多于女性,比例为2.7:1。欧洲毒品监控中心在2012年度报告中指出,过去十年大部分国家的大麻消费都有所增加,西班牙是大麻消费最多的欧洲国家。

  14.在青少年当中是什么情况?

  在14-18岁的西班牙人中大麻是消费最多的毒品,据调查,26.6%的人在过去12个月内吸食过大麻。开始吸食大麻的平均年龄是14.9岁,男性当中更为普遍。2.7%的青少年表示每天都会吸食大麻。在吸食大麻与学习成绩的关系方面,调查显示,吸食大麻会导致成绩下降。44%的大麻消费者考试不及格,在不吸食大麻的学生中间,这一比例是27.9%。另一方面,69.4%的人认为大麻比较容易获得,还认为吸烟要危险得多。安布罗西奥说:“很多西班牙年轻人对于大麻的风险不甚了解。”

  15.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公共卫生问题吗?

  联合国毒品和犯罪事务办公室估计,2013年全世界有大约1.8亿大麻消费者,这就意味着大麻是消费范围最广的非法毒品。在欧洲,有8050万15-64岁的人曾经吸食过大麻,相当于这一年龄段每4个人当中就有1人吸食过毒品。欧洲毒品监控中心指出,令人担忧的是,大约300万欧洲人仍在每天吸食毒品,占成年人口的1%左右,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16.大麻从哪里来?

  大麻在全世界很多地区的不同环境下都可以种植,也有野生大麻。联合国毒品和犯罪事务办公室估计,几乎所有国家都有大麻。向欧洲毒品监控中心提供信息的30个欧洲国家中有29个在本国境内发现了大麻作物。瑞士和俄罗斯是欧洲主要的大麻叶来源国,进口大麻主要来自非洲和美洲。阿富汗已经取代摩洛哥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大麻生产国。

  有治疗效果吗?

  中世纪的阿拉伯医生已经认识到大麻具有治疗效果,我们已经证实,大麻素有助于治疗多发性硬化症、某些类型的疼痛和恶心。它的抗癌能力尚未得到临床验证。

  17.已经证实大麻素对哪些疾病具有疗效?

  大麻素对于治疗多发性硬化症和某些类型的疼痛有一定的效果。尚在研究阶段的数据显示,大麻素对某些癌症和脑外伤造成的损害可能有一定的疗效。此外,它还有助于缓解化疗患者的恶心和呕吐症状,以及与厌食症、恶病质、艾滋病和肌肉僵硬有关的症状。

  18.四氢大麻酚(THC)能治疗癌症吗?

  有研究证实(大部分是用动物进行的研究),有些大麻素可能具有抗癌效用,但并不表示吸食大麻就能治疗癌症。在到目前为止唯一一次在人身上所做的临床试验中,对9名胶质母细胞瘤患者进行颅内投药后,在抑制肿瘤生长和提高存活率方面有所改善。但由于样本较少,还不能就此得出THC有助于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结论,需要更多的研究和临床试验。

  19.大麻如何缓解呕吐和恶心?

  几个世纪以来,大麻作物都被用来控制这两个症状。加拿大神经科学和应用认知学研究中心的琳达·帕克说:“大麻素的成分(如THC)能够减少大脑某些区域的血清素释放,如引发恶心感觉的岛叶皮层。这正是我们在实验室里试图验证的一个假设。”但不只有THC能够缓解恶心症状。大麻中的其他非精神活性物质如大麻二醇和大麻二醇酸也能抑制恶心。

  20.其治疗作用会带来副作用吗?

  大麻素研究专家瓦尔特·弗拉塔说:“如果剂量控制得当,用大麻来治疗恶心和呕吐的人不应该出现成瘾的问题。”他指出,不管怎样,对大麻的依赖是此类患者面临的最后一个也是最小的问题。与治疗用途有关的风险取决于使用剂量、个体情况和使用背景。毒品研究专家费尔南多·考德维利亚说:“低血压和焦虑的症状是相对频繁出现的。”大麻还会造成近期记忆的改变、冷漠和精神运动性迟缓,这些症状在治疗停止后会消失。

  21.该如何确定剂量?

  以色列阿德尔森成瘾性疾病生物学中心的优素福·萨尔尼领导的研究成果证实,低剂量的THC对啮齿类动物有神经保护作用,保护它们的大脑免于因脑损伤而受到长期伤害。科学家在脑损伤前后给动物注射了低剂量的THC(一支常规大麻烟的千分之一到万分之一之间)并与没有接受治疗的老鼠进行比较,发现注射了大麻的老鼠学习和记忆测试的结果要好得多。

  虽然只在动物身上得到了证实,但科学家认为,对于癫痫病等脑损伤风险较高的患者,低剂量的THC应该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萨尔尼说:“高剂量也能起到保护作用,但效果不是很好。”

  22.科学研究已经达到什么程度?

  弗拉塔说:“对大麻素的基础研究在美国和欧洲都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但欧洲还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最近20-25年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发现了我们称之为“内源性大麻素系统”的关键成分。萨尔尼说:“由于大麻对我们机体的几乎所有系统都有效果,因此大麻医学在未来10年将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他认为还需要进行更多的应用研究,但法律上的限制是所面临的重大障碍,还有来自制药企业的阻力。萨尔尼说:“制药企业对于研发很难得到专利保护的成分不感兴趣。”虽然专家一致认为有必要对某些大麻素的抗癌效用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但尚不清楚我们已经是时候在人身上进行验证还是要继续在实验室中用动物进行研究。

  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分子生物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卢恰诺·德彼得罗塞利斯说:“虽然有证据显示,大麻的多种成分可能具有显著的抗癌效果,但我们对于这些物质及其影响和行动机制的认识还相对有限。”他认为,基础研究还应该继续进行下去。

各類毒品所具之基因毒性與致癌性一覽表

濫用藥物種類  基因毒性致癌性
鴉片類
(海洛英、嗎啡)   
致突變性
DNA斷裂
染色體異常 
食道癌
尿道癌 
古柯鹼致突變性
微小核
染色體異常 
肺癌
氣管上皮細胞癌
大麻染色體異常 與菸酒併用,增加口腔癌、咽喉癌、肺癌比率
安非他命類致突變性
染色體異常
尚無定論

药品与毒品的界限:

全世界每年新发癌症病人700万,其中至少有400万人忍受着癌痛的折磨,而晚期癌症病人疼痛则高达60-90%,有的甚至是剧烈的或是难以忍受的疼痛。为治疗常人难以想象的癌痛,吗啡、羟考酮等阿片类药物成为必不可少的工具。然而不少患者担心,阿片类药物是从罂粟中提取,长期服用会像毒品一样成瘾,不肯轻易尝试。

“同样是吗啡,药品和毒品的区别就在于是否真正有止痛的需求以及是正规使用还是滥用”。只要严格按照医生指导服用,采用阿片类药物的控缓释制剂镇痛,患者基本不会出现“成瘾”问题。因为癌痛患者不仅具有镇痛的需求,而且控缓释制剂没有即释吗啡制剂引起的血药浓度峰值,不会有欣快感。

杨金凤教授介绍,导致癌痛的原因主要有癌肿本身可导致的疼痛、手术及放化疗引起的疼痛、癌症引起其它各种疼痛综合症加重以及心理因素加重疼痛刺激等。尤其是癌症患者在患病过程中经受着身体和精神两方面的刺激,躯体的疼痛和严重的失落感,使病人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发生急剧变化,对死亡的恐惧和复杂的心态都会加重疼痛程度。当出现中重度癌痛时,患者往往疼痛剧烈,不能忍受,睡眠受严重干扰,可伴有植物神经紊乱,并且影响食欲。

阿片类物质是从阿片(罂粟)中提取的生物碱及体内外的衍生物,与中枢特异性受体相互作用,能缓解疼痛,产生幸福感。用于癌痛治疗的阿片类镇痛药主要包括可待因、双氢可待因、氢吗啡酮、羟考酮、美沙酮、吗啡、芬太尼、舒芬太尼、哌替啶(杜冷丁)和曲马多等。

吗啡来源于罂粟,而最早罂粟的种植者们就是取其良好的止痛作用而作为药材来种植的。现代医学已将吗啡类药物不断提纯、改进,已能做到使吗啡类药物在人体内缓慢有序地释放(控缓释制剂),极少产生欣快感,能够克服心理成瘾性,尤其是采取口服或透皮方式给药,癌症患者出现精神依赖性 (以往称为成瘾 )的危险性很小。只要癌症患者疼痛病因得到控制、疼痛消除,随时可以停用阿片类镇痛药。她说,当吗啡日用量为 30mg~ 60mg时 ,突然停药一般不会发生意外。对长期大剂量用药的患者逐渐减量停药也不会发生意外。逐渐减量停药的具体做法为:在最初的两天内减量 25%~ 50% ,然后每两天减量 25% ,直至日用量为 30mg~ 60mg时停药。不过在逐渐减量过程中,还要注意观察癌症患者有无疼痛症状出现。若出现比较严重的疼痛症状,应进一步缓慢减量,避免停药太快出现疼痛症状及戒断症状。

以下是吸毒治癌结果不幸上瘾的案例:

2014年,43岁的平湖新仓人阿珍在一间租房内被民警抓获,她被带进了独山港派出所,经审讯,阿珍一五一十交代了自己的罪行。原来已进入癌症晚期的她为了减轻病痛折磨染上了毒品,而为了便宜购得毒品她竟为毒贩介绍起了“客户”。

  得了癌症染了毒品

  阿珍高中毕业后,就一直在一家企业里上班。后来,因家庭矛盾与丈夫离了婚,成了一名单身母亲,此后一直租住在钟埭街道白马堰的一处租房内。2011年,阿珍的右小腿突发病痛,去医院检查后发现患有骨胶质瘤。阿珍进行了3个月的药物治疗,可她慢慢觉得疼痛愈发严重,这些药物无法有效缓解痛处。阿珍的朋友圈里有一个吸毒的,两人关系不错。“你试试看,我保证绝对有效。”一次偶然,这名吸毒人员建议阿珍利用冰毒来止痛。没想到这一试,就把阿珍带进了毒品的深渊。

  阿珍从网上购买了一些工具,自己制作冰壶,几年来,每次疼痛来袭,她都用打火机和冰壶以烫吸的方式吸食冰毒。女儿知道母亲吸毒后,几次劝阻,但看到母亲痛苦的样子后又于心不忍。今年10月初,阿珍被上海某医院确诊为癌症晚期。病情加重后,疼痛更加强烈,阿珍几乎每天都要吸食。

  还给毒贩介绍“客户”

  阿珍的冰毒是从一名40多岁外号叫“光头”的外地人手里购得的,虽然认识这人已有多年,但至今阿珍仍不知道这人的真实姓名,只知道他经常出没在我市当湖街道六店大桥一带。每次购买阿珍都会与其通话洽谈好毒品数量,刚开始阿珍都要跑到六店大桥一带与“光头”当面进行交易。时间久了,两人关系熟了,“光头”有时会直接将毒品送到阿珍的出租房内,阿珍也会将钱直接打到“光头”的银行账户里。而通过“光头”,阿珍还认识了30多岁的山东人“阿刚”、40多岁的安徽人韩某等多名毒贩。

  最近几个月,病痛发作愈发频繁,毒瘾也越来越大,阿珍因购买毒品经常入不敷出。“光头”等人告诉阿珍,只要帮他们介绍更多的“客户”,多拉一些生意,他们就给她购买毒品时更多的优惠。此后,阿珍便开始网罗身边的吸毒人员,将“光头”等人的毒品推销给这些毒友,有时还带毒友去跟毒贩当面交易,几乎成了一名毒品“中介人”。这样以来,阿珍每次向毒贩购毒时,总能以相同的价格买到更多的毒品。

麻醉药品埃托啡成为毒品

  2018年,徐州破获江苏首例贩卖麻醉药品埃托啡案,目前已查实套购出的药品2500多片,抓获了涉案人员10余人。4元钱一片,用于缓解癌症病人痛苦的麻醉药品埃托啡被一帮药贩子盯上了。雇用癌症病人,一起演戏骗取同情,从管理松散的医院开得埃托啡,转手卖给吸毒者,中间竟能赚取数百元差价。

  新闻名词·管制药品埃托啡

  麻醉类药品埃托啡片是国家管制类药品,可用来减轻癌症患者的痛苦,而对普通人来说,该药是比吗啡还要厉害的“毒品”。常人只要服用4片就能成瘾,一片埃托啡片可以制成125克吗啡、小半瓶杜冷丁。

  江苏首例贩卖麻醉药品埃托啡案

  蹊跷!5个癌症病人开走2555片埃托啡

  今年4月份,徐州公安局鼓楼分局接到群众举报,在该市鼓楼区某医院里,存在大量开出麻醉药品埃托啡舌下含片的情况。

  根据群众提供的线索,鼓楼刑警大队禁毒中队民警对该院的相关医生进行调查,但是经过民警的初步检查,未有发现异常。为了防止打草惊蛇,鼓楼分局刑警大队禁毒中队民警决定,联合徐州市药监、卫生等部门以常规巡查方式,继续对鼓楼区内所有的医院精麻药品日常登记管理进行仔细监督检查。

  经过工作,执法人员终于发现了蛛丝马迹。在涉事医院里,自2016年以来,有5位癌症病人累计开出埃托啡2555片,其中,3位癌症病人的埃托啡计量明显超出药品每天规定的上限,民警遂将医院和3位癌症病人纳入侦查范围。

  办案民警通过对其中两位癌症病人的调查,发现这两位病人的老家在河南濮阳,这个地方正是精麻类药品涉案重点地区。在警方的进一步侦查中,几名癌症患者背后的“黑手”很快浮出水面——来自河南濮阳人袁氏兄弟,他们一手操作患者套购药品。

  戏精!雇用癌症病人,演苦情戏博同情“套片”

  从2016年开始,袁氏兄弟俩就开始组织相关人员到徐州作案。两人走访了徐州多家医院后,发现鼓楼区某医院管理松散,能轻易套购出目标药品。随后,兄弟俩在河南当地,以每天工资200—300元的价格,雇用到多名癌症病人。到徐州后,在兄弟俩的安排下,病人以治疗癌症,缓解疼痛住院。在治疗中,病人以身体疼痛为由,要求医生大量开出埃托啡片。在拿到药品后,再交给兄弟俩。仅在鼓楼这家医院里,5名患者就累计开出了2500多片埃托啡。

  办案民警调查发现,套购出来的埃托啡被加价转卖,最终药品都到了吸毒人员手中,这种作案方式在河南当地俗称“套片”,相比一般贩毒案件手法更隐蔽。

  除了病人直接“套片”,袁氏兄弟等嫌疑人还会扮成病人家属,在医院悉心照料病人,喂药、打饭,购买高档水果和食品,这样赢得医生及病友好感。他们还会在医生面前和病人上演“苦情戏”,病人常常“痛不欲生”,“家属”则向医生“哭诉”,一旦医生动了恻隐之心,“家属”就趁机要求给病人大量开出埃托啡片。

  更有甚者,嫌疑人对医院医护人员直接采取利益输送,让对方违规开出相关药品。

  暴利!全国各地开药,4元的药片卖到400多元

  警方查明,袁氏兄弟等人作案地点遍布全国各地。该团伙分工明确,有专门负责联系医院的,有专门带着癌症病人前往治疗开药的,还有的专门负责向外面倒卖药品的。

  紫牛新闻了解到,该团伙从医院开出的埃托啡片价格在每片4元左右,进入袁氏兄弟等人的销售网络后,药品卖到中间商手中,每片价格达到了200多元,最高的卖出400多元一片。由于袁某某贩卖埃托啡片并非直接出售给吸食者,而是进入中间商环节,经过层层转手,最终卖到吸食者手中时,价格还会更高。

  因为案情重大,徐州警方经过了5个多月的侦查,逐渐掌握了该团伙的作案规律和活动轨迹。11月下旬,专案组赶赴河南濮阳、安阳,江苏南京、常州及徐州周边市县区,安徽马鞍山,展开了抓捕行动。截至目前,警方已抓获袁某某为首的各类涉案人员10余人,收缴未来得及贩售的埃托啡片558片。

  追问

  医院被轻易“套片” 监管该担何责?

  紫牛新闻了解到,埃托啡片是国家特殊管理的麻醉药品,不得用作海洛因成瘾脱毒治疗的替代药,对该麻醉药品有着严格的管理条例。医院和病室的贮药处均须加锁,处方颜色应与其他药处方区别开。各级负责保管人员均应遵守交接班制度。

  本案中,一些治病救人的医疗机构居然被犯罪嫌疑人钻了空子。民警表示,这也暴露出目前一些医疗机构对特殊药品管理的漏洞以及监管的缺位。根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规定,医疗机构需要使用麻醉药品的,应当经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批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应当对执业医师开具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处方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对于该类药品,本身就应该进入监管部门重点关注的药品序列,如果稍加留心,就能发现端倪。犯罪嫌疑人能轻易“套片”,表明这些监管部门的日常监管存在漏洞。同时,医疗机构为患者开出大量埃托啡片,除了反映医疗机构未能严格执行特殊药品管理的规章制度外,也反映出相关药品源头管理存在疏漏,为其流通提供了药源基础。

为什么有些人更容易上瘾?

为什么有些人更容易酗酒成性或吸毒上瘾?是其个人身体原因,还是受其成长环境影响所致?美国一项最新研究显示,一个人对酒精或毒品上瘾,与其成长环境有关,但同时也与其体内的一种基因突变脱不开干系。

        研究人员2019年在《酒精中毒:临床和实验研究》杂志上发表研究报告称,他们对480名童年生活环境不佳的健康青年人进行分析后发现,一个人的基因构成与童年时期的不利生长环境会相互作用,具有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突变的人更容易受到早年生活压力的影响,诸如父母离异等童年时期的生活逆境,会让他们变得敏感脆弱,进而更倾向于从酒精或毒品中寻求慰藉,并沉溺其中。

        COMT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体内的酶,也是中枢神经系统外多巴胺的主要降解酶。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可影响一个人的情绪。多巴胺与上瘾有关,饮酒和吸毒都会增加这种物质的分泌,使上瘾者感到开心兴奋。

        领导该项研究的俄克拉荷马大学医学院威廉·R.洛瓦洛博士表示,早年生活逆境并不能让每个人都变成酗酒者或吸毒者,但确实有些基因会在对环境作出反应的过程中让携带者处于危险境地。他们的新研究就表明,有COMT基因突变的人在成长过程中会有较高的成瘾风险,而对这种遗传因素的深入理解,将有助于开发更有效的预防和治疗酒精或毒品成瘾的方法。

By 何冰

年轻人为什么“三十而离”

近年来,90后小夫妻已然加入离婚大军。根据中国人口调查机构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90后年轻人的离婚率竟高达56.7%!而且80、90后选择起诉离婚的比例达到51%,起诉后离婚的比例更是达到61%……

为什么年轻人离婚率这么高?老一辈表示难以理解,他们认为年轻人不懂得珍惜家庭,在他们那个年代婚姻就像鞋子,穿坏了只会想着怎么修好,而现在的年轻人只会想到换一双。

其实这种说法已经不准确了,婚姻的结束往往有其内在动因。随着经济的发展,年轻人不必为温饱担忧,更加倾向于追求独立自由、高品质的生活,当婚姻成为对彼此的束缚,两个人过得比一个人还差,为什么要委曲求全?当然,离婚的原因是复杂多变的,综合近些年接手的离婚案件,具体来讲,90后夫妻容易离婚大致有以下5点原因。

一、感情基础薄弱,闪婚闪离

90后的年轻人常会“因爱而结”,当然不排除有些年轻人因为抵不住家长催婚的压力,匆忙进入婚姻。这类婚姻有一个特点,就是缺乏感情基础,对彼此不够了解。我曾收到一个咨询,男女双方都是90后,他们从相识到结婚才不到3个月,婚后迅速因为各种琐事引发矛盾,最终一拍两散。今年民法典推出的离婚冷静期制度,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抑制冲动离婚的现象,当然在结婚前,当事人最好也为自己安排一段冷静期,培养感情再进入婚姻也不迟。

二、性格不合,争吵不断

说实话,要是跟老人家讲这个,他们只会大呼离谱,两个人过日子在于磨合,谁能一下就找到灵魂伴侣?然而他们不理解的是,90后大多是独生子女,是全家人众星捧月长大的,当两个人因为生活琐事发生矛盾,一方自然会想到凭什么家务都要我来做?为什么我要委屈自己去迎合你的想法?此外,随着人口大规模的跨省流动,夫妻二人可能一个来自江南,一个来自塞北,生长环境完全不一样,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等差异较大,也容易让双方产生纠葛。

三、婆媳矛盾尖锐

约翰·戈特曼在《幸福的婚姻》,婆媳矛盾的本质,是“两个女人为了得到一个男人的爱而发动的地盘争夺战”。

母亲与妻子之间产生矛盾,这个时候,丈夫应该站出来,去调和双方的矛盾。然而现实中大概率见到的画风是,互相看彼此不顺眼的婆媳,以及夹在中间左右为难的儿子。刚结婚时还好,当妻子怀孕生子,孩子需要人带吧,婆婆来帮忙,但两代人之间对于育儿的理念差异巨大,孩子哭了哄还是不哄?孩子刚养成的好习惯放在爷爷奶奶手里瞬间打回原样该怎么办?不要以为这些只是小事,积怨最终会在夫妻之间爆发,使婚姻走向瓦解。

四、收入有限,对父母的依赖严重

90后的年轻人大多刚进入社会不久,成婚时往往需要父母扶持,如买房付首付、结婚给付彩礼等,当然这可以理解,毕竟年轻人缺乏经济基础,但是两个人金钱观的差异同样会对婚姻的走向产生重大影响,甚至谁管钱,谁多花一些少花一点都会成为两个人争吵的导火索。

此外,在进入婚姻后,一些小家庭仍需依赖原生家庭的经济帮助,这将直接导致婚姻稳定性的下降。经济能力即话语权,如果两个人不能独自处理家庭内部的大事,不能共担风雨,凡事需要家长各自拿主意的话,分裂的种子便已埋下。以往就有这样的案例,当事人都是90后,离婚时双方父母成了委托代理人,全程陪着孩子对簿公堂,而当事人却很少发言,本是两个人之间的矛盾却升级为两个家庭间的恩怨。

五、婚外情

其实这个问题不止限于90后,这是一个相当普遍的问题,但是90后对这一点的容忍度极低。60、70后的夫妻一方出轨,另一方为了孩子,为了家庭的完整,可能会选择原谅对方;但是对于90后来说,若伴侣出轨背叛自己,那这段婚姻就没有再存续下去的必要了,离婚即为首选。90后年轻人不被传统观念束缚,遇人不淑果断放手,追求自由的生活。

以下是几位“英年早离”的年轻人的心声:

“爱的方式不一定是牺牲,也有彼此成全。”

小宋,男,27岁

我们在国外一起念书,是合租室友,住了两年多,毕业时候领证。回国以后,我们在成都安了家,在两边家里的帮助下购置了婚房,过起了夫妻俩的小日子,那时候我们都才25岁。

刚开始工作挺忙的,而且受行业影响,我们出差的时间都非常多。她做审计,经常一个项目就是1到3个月不等,我做旅游方向的市场开发,出差的时间虽然不长,但频率很高,所以我俩平时几乎见不到面。

没法一起生活是个硬伤,共同话语会慢慢变少,两个人会进入一种陌生,甚至有些尴尬的状态。

以前我们每天有说不完的话,而现在我们只能例行公事的打打视频电话,从一两个小时,到半小时,到十来分钟,再到后来可能就在手机上回复一句:我到酒店了,洗漱好准备睡觉,晚安。

一方面真的是不知道还可以再聊些什么,另一方面也是在频繁的奔波工作中真的感到疲惫,力不从心。渐渐的,我们都发觉,两个人都已经习惯生活里没有对方的日子了,也都达成一种,没必要再继续下去的共识。

那时候朋友都建议我们换工作,尽量稳定,生活在一起。但我们都明白,生活不是两个人待在一起就完事了,还需要物质支撑。如果我们在年轻的时候,为了家庭去放弃一段看得到曙光的事业,不仅对个人发展来说是不明智的选择,对两个人的未来,也没有任何保障。

最后,我们还是选择了分开,彼此祝福,也不再拖欠。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完美的平衡事业与家庭,当它无法两全的时候,我们用年轻的,也许并不成熟的判断选择了各自的事业。爱这件事,并不一定意味着牺牲,成全彼此的追求和信仰也是另一种方式。

02

“及时止损,才有重新开始的机会。”

杏,女,26岁

离婚原因很简单,出轨。

年初的时候,他说周末要出差,问我准备做什么,我原本告诉他我要去奶奶家,但那个周末正好有同学到广州出差,我就改陪同学去天河吃饭了,结果在商场门口,一眼就看到了本应在北京出差的他。

第一反应其实没想到出轨,拖着同学陪我在远处等了一会,看看究竟是不是他,看看他要做什么。然后,就撞见了我至今都不想再去回忆起来的那一幕:他等来了一个年轻的小姑娘,见面先是亲了一下,然后搂着那姑娘进了商场。

一瞬间就像是被闪电击中,慌乱,震惊,愤怒,恶心,很多复杂的情绪都涌上来。我们那时候结婚一年还不到,生活上也很和谐幸福,几乎没有争吵,我从来没想到过他会出轨。他不仅背叛了我,更是对我的一种羞辱。

但我很理智,强压着情绪,跟着他们进商场然后拍了照片,等他“出差”回来,全部甩到了他脸上,无可辩驳。他先是吃楞,然后承认,并开始向我道歉解释,那一刻,我竟然有点佩服他的冷静。

他说一直是那个女生主动找他,他说是他的错,以后一定全心全意对我,但是不论他究竟是真诚悔过还是骗我,出轨在我这就是底线,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只有及时止损,才能重新开始。

离婚不可能不伤心,要离开一个已经付诸了全部感情的人,要割裂掉一个那么深层的连结,但感性之外,这件事更应该用理智做判断。我知道有第一次就有无数次,甚至这可能已经并不是第一次,这是一个人骨子里的东西,不可能改变。

我其实挺庆幸自己结婚早的,当我发现问题的时候,一切都还来得及。事实上,每个人在遇到原则问题的时候,都有重新开始的机会,只是说,年轻一些,也许这个决定可以更加果断决绝,义无反顾。

03

“孩子可能是纽带,也可能是关系破裂的催化剂。”

Catlu,女,28岁

恋爱的时候他什么都宠着我,但结婚后他变得越来越懒。我们的争吵越来越多,感情消耗的厉害,但那时候大家就说,这是正常的情况,婚姻就是这样子。

结婚第二年,两边的老人都在催我们要孩子,我本来是一个不太喜欢孩子的人,但是那时候想,也许有了孩子,他的心就能回来一些吧。他也没有反对,我就自以为,他应该是很期待做爸爸的,然后满心欢喜的备孕,生产。

事实却很打脸,我们的关系在有了孩子之后恶化的更加厉害。其实在我怀的时候他就几乎不管不问,大部分时候都是我妈在照顾我。但我总是不断安慰自己,他看到小生命的时候总会暖化的吧。

宝宝刚出生的时候,我真的有他开始收心的错觉,但那种关怀和喜悦可能也就持续了一个礼拜。然后他还是该吃吃,该玩玩,周末不是打游戏就是在外面玩到很晚回家。

我们之间矛盾也更多了,有时候他嫌孩子吵,就怪我怎么不去哄,我让他去给孩子换尿布,他就说没空你自己不能去换吗。他的态度让我一步步从心寒到绝望,我再也找不到任何理由去维系这段婚姻。

提了离婚,千疮百孔。我可以不幸福,但孩子不能在一个不幸福的家庭里长大。

一个新的生命,可能会促进一段婚姻关系,也可能会加速一段关系的破裂。我觉得自己其实很自私,对不起宝宝,他应该是爱的结晶,而从来都不是我用来维系婚姻的工具。如果没有做好万全的准备,请不要随便的让一个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上。

04

“睡不到一块去,还怎么一起生活?”

艾斯比,男,25岁

我们是相亲认识的,我家这边结婚都挺早的,所以一毕业家里就着急安排起来了。她是比较保守的女孩,拒绝婚前性行为,我也尊重她的选择,这事本来就是你情我愿的,真的相爱哪会计较这些。

处了一年左右我们就领证了,婚前我从来没有过越矩行为,但是结婚后,我才开始发觉有点不对劲。她好像对于性生活这件事很抵触,起初我只是以为她不适应,但后来她总是找各种理由推辞,“今天身体不舒服”,“我困了想睡了”。

这事对我打击挺大的,到底是我的问题还是她有心结?我开诚布公的和她谈了谈,结论好像就是,她对这事挺冷淡的,也不太喜欢。具体原因也不知道,更无从解决,那我还能怎么办,只能忍着呗。

可是,忍一辈子吗?我还二十多岁正当年,想想就挺憋屈的。一方面自然是生理不满足,另一方面也会觉得生活少了很多情趣。婚姻生活本来就是细碎的日常,少了夫妻间的这点事,总归是越来越平淡无味。

我把我的担忧和她提过,希望我们能找到个解决办法,结果她反而说我对她感情不够深,说我想法下流,我真的是有心无力,到后来我真的没什么兴致再回家了。

其实我们有差异的地方,不仅是在性的问题上,对感情和婚姻的期待本质上就不一样。我是没有办法过纯靠意念和精神支撑的生活的,我觉得正视性需求很重要,这是夫妻生活里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当然也有人觉得可以不需要,没有谁对谁错,只是没法一起生活。因为这个原因分开也并不羞耻,我们都需要重新找到各自适合的人。

05

“刚开始就不对的那个人,以后也不会变得正确。”

大灿灿,女,28岁

26的时候,突然有了巨大的年龄焦虑。好朋友接连结婚,身体开始出现各种衰老征兆,而且感觉圈子越来越小,以前认识的差不多都是同龄人,现在都是比我小好几岁的伙伴。

对未来的担忧,让我从一个觉得结不结婚无所谓的人,突然变得很想结婚。我开始接受家里的相亲安排,也就是在这种心理状态下,认识了我的前夫。

刚见到的时候没什么感觉,聊下来也不抵触,身边的亲朋好友各种助力,我就在焦虑和洗脑之下,稀里糊涂的答应了和他交往。

我没觉得他有什么不好,但也没觉得有多好,反正抱着还不错、合适结婚的心态,我们就顺理成章的见了父母,求了婚,结了婚。直到拿到证的那一刻我都云里雾里的,一直有一种,自己被推进了一段婚姻的感觉。

我的反弹也在那个时候出现。我结婚了,然后呢?

婚后我们就搬去了新房,如果说起初我只是对他没有爱情的热烈,两个人朝夕相处之后,我甚至有点厌烦家里多出了一个人。我每天回家后,会开始希望他出差加班,反正别回家。

有时候我看着他,想不出来自己为什么要进入这段婚姻。以前未曾得到婚姻的焦虑中,或许还包含希望,而那时候是连希望都没了,只有浓厚的无意义感觉。

不到半年我就提了离婚,没有吵架,没有摩擦,身边的人都不理解,但我真的明白了感情是培养不起来的。在爱情这件事上,刚开始就不对的人,后面也不会变得正确。

而不论是多少岁的女孩,不要受制于年龄和社会的洪流,人生应该追求的是意义而不是完成。

06

“婚前要‘门当户对’,婚后更需要。”

Lina, 女,27岁

我们俩结婚结的早,因为中学就在一起了(对,早恋),到大学毕业的时候已经在一起七八年,所以自然的就结了婚。

我们在一个地方长大,背景相似,又一直在一个学校,读书的时候根本看不出两个人有大的差别,在别人眼里就是完美匹配,但是在毕业后三年多的时间里,我们俩的生活逐渐拉开了差距。

一方面是经济差异,行业不同,我不论是工资收入还有个人理财都高出他太多,本来觉得这不是个问题,谁赚不是赚呢,都是为家里好。

可他心理不平衡,常常阴阳怪气的说话,弄得我不舒服,而且还干涉我的工作,不让应酬,出差就连环追踪,特别受束缚。

生活上的节奏也不一样了,我的时间比较自由,但是他是要坐班的,一年五天年假,所以很多时候我只能自己出去玩。一个在玩,一个在家,我觉得很孤单落寞,他还怀疑不断,搞的我像做错了事一样,弄得两个人都不开心。

他总觉得我嫌弃他,而我总因为他误解的这份嫌弃感到失望和难过。也许在传统观念里,男生就应该更强,一旦违背了这个规则,他们的自尊心就会受到挑战,家庭稳定也受到威胁。

在这种不对等的关系里,他不仅没办法支撑我鼓励我,还成为了心理上的负累。如果我可以一个人过的很好,为什么还要继续委屈两个人一起过?

分开的原因从来不是怪他能力不够,赚的不多,只是物质导致的差异,确实会越来越大,延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我来说是隐忍难过的,对他来说也是憋屈痛苦的,分开是最好的选择。

离婚冷静期”使离婚自由逐渐丧失

真正走到离婚这一步,原因太多,新鲜感失去,丧偶式育儿……李婉都经历了。直到去年12月,一条最终的裂缝出现。那天,李婉想借张晓的手机用,张晓拒绝,李婉察觉到不对劲,后来她偷看了张晓的手机,发现了对方隐藏的秘密——张晓出轨了。

最终,夫妻俩50分钟的谈判,以一方遮遮掩掩、另一方不想撕破脸皮而结束。张晓宣布和其他女孩不再有往来,回归家庭,而李婉提出了离婚,张晓同意了。

“两个人都很难过,但都松了一口气。”李婉说。那是个有些微妙的场景,没有和解,但达成了一致。回家的路上,他们还像普通恋人一样牵着手,聊着天。张晓告诉李婉,他是过错方,没有理由不同意离婚。

但至少在这次谈判发生时,李婉还没有完全下决心要离婚。她需要去当地民政局的网站上预约,只有预约成功了,才能在特定日期再去民政局提交离婚材料。李婉把预约离婚到去民政局正式申请的这段时间,视作对这段婚姻的观察期,她深处矛盾之中,一方面,她希望自己马上脱离苦海,另一方面,她又希望对这段婚姻再观望一下,因为牵扯她的已经不只是感情,还有家庭和孩子。

img

▲ 图 / 《悲喜交加》截图

1月9日,李婉开始了在网上进行第一次离婚预约。在广州民政局的预约系统上,能够约到的号码已经排到了2月9日,而且地点在从化区民政局,较为偏僻,离李婉所在的天河区有40公里。李婉犹豫了一下,也担心张晓以距离太远为理由不去,最终没有预约,但很快,这个从化区的名额也被抢走了。

1月21日,李婉看到2月9日从化区9:00的离婚名额又有了,这次她没有犹豫,直接预约。这期间,每过一段时间,李婉就会登上预约系统去看看,直到31日早晨,她发现2月10日的离婚预约号码还有很多,于是她颤抖着将从化区的离婚预约改到了天河区。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预约终于完成。

预约成功只是开始。据官方给出的《离婚登记须知》,预约成功之后,需要再经历离婚申请、等待初审、进入离婚冷静期、审查材料和离婚登记几个阶段。其中颇受讨论的是“离婚冷静期”,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其中关于“离婚冷静期”的条款是: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条款从今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

李婉对离婚冷静期还没有概念,单单是预约离婚的过程,就已经足够让她生气:“我特别希望是这样的:当我想离婚的时候,立马就可以申请到,第二天就去办理,然后再给离婚冷静期。现在的问题是,预约都预约不上,莫名其妙就被强加上了一段冷静期。

img

▲ 图 / 《最完美的离婚》截图

黄牛和“运作”

和李婉一样,在预约离婚这件事上一号难求的人还有很多。

一月底,有媒体报道,广州市在3月1日前离婚的预约名额已经约满,最近一个月“无婚可离”,随后“广州2月离婚名额已全部约满”的话题就引发热议,冲上热搜。当地民政局工作人员向媒体辟谣,称消息并不属实,有许多人网上预约成功后并不到现场办理,导致预约号被占。

每日人物登录广东省婚姻登记网上预约系统查询发现,广州市的离婚登记申请名额,确实已经约到了一个月后的3月17日,都约满了,没有余号。3月18日当天,只有增城区民政局有少数号,但这个民政局离市中心有段距离,之后的日期也还没有开放预约。

一门离婚生意就此诞生了。有媒体在此前的报道中提到,黄牛可以代抢广州离婚预约名额,600元一单,抢不到不收钱。虽然后来提供代抢服务的黄牛在各大电商平台及社交网络上消失了,但每日人物从一位黄牛口中获知,离婚预约代抢其实至今还在继续,不过“现在风声比较紧”。这名黄牛开出的价格是500元一单,同样担保抢不到不要钱,并承诺可以插队预约,前提是需提供名字和所在区域。

“把自己预约到的号给需要的人就可以,可以让亲朋好友一起预约,家里人就好几个(在做这件事)。另外,有亲戚在民政局里面工作就更容易解决。”这名黄牛说。他还透露,他已经成功帮5个人安排了离婚预约。

去年5月,离婚冷静期条款通过后,网络上也出现过各个省市离婚人数激增的消息。离婚率越来越高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有数据显示,从2005年开始,中国的离婚率从未降过。2019年,离婚率上升到3.36‰。除了因为各种琐事离婚,还有一个时代因素,是和房子有关。

2011年,因为工作的关系,童欣将户口迁到了广州,一年后,她购买了人生当中第一套房,当时这套在番禺区的38平米房产,只需要57万元。2016年,童欣准备结婚,赶在结婚之前,她付清了第一套房的所有房贷,又购买了一套房,当时广州的购房政策是,在无住房贷款的前提下,购房只需要付三成首付。等到2017年左右,童欣购买的第一套房已经从57万元涨到了157万元左右,她将其卖出。

广州房价的大涨让买房投资诱惑力十足。在过去,离异人士购房还可以有首套资格。但最近几年,各地为了调控楼市,出台了购房限制的各种政策。以北上广为例,在北京,如果假离婚买房,需要等待一年,首套首付购买非普通自住房比例40%,而且需要本市无房无贷款记录,要求十分严格。

上海最近刚刚出台了最严格的政策,夫妻离异的,任何一方自夫妻离异之日起3年内购买商品住房的,其拥有住房套数按离异前家庭总套数计算。

至于广州,政策中关于离婚满一年的规定,是这几个城市里较短的。满了一年,且符合无房无贷款,就可以按首付30%买房,这个比例在一线城市里也是最低的。有1套住房且贷款还清的,首付则是50%。

去年6月左右,童欣考虑在天河区的珠江新城再买一套房,房子投资价值不用说,她还同时考虑到了孩子的学位问题。因为此前已经将名下的房子卖了出去,如果离婚一年后买房,她符合首付只付50%的购房条件;如果没离婚,首付比例将会达到70%。

童欣把离婚买房这件事情称之为“运作”。早几年,周围的同事都陆陆续续地已经通过这种“运作”买房,他们的经验告诉童欣,这件事情是可行的。和丈夫的沟通很顺畅,没有异议,去年8月,童欣签了买房的意向合同,9月,他们赶在离婚冷静期生效前办理了离婚。等到今年9月,离婚满一年后,就可以正式办理房子过户了。一位同事也紧跟在他们之后离婚,“政策收紧了就麻烦了”。

童欣去离婚的那一天,和平日没有太大差别,去了一趟民政局,约了父母、孩子一起吃了个饭,吃完饭后又去上班。对于童欣而言,这个过程没有仪式感,更像是办一个普通的手续。“我觉得婚姻应该也是挺神圣的,但生活是很现实的。”童欣说。

好在,童欣没有赶上最难预约离婚的时候,今年,她的新房已经涨了50万左右,她暂时还没决定何时复婚。

img

▲ 电视剧中,男主角和妻子为了买房选择假离婚。图 / 《安家》截图

还要进入婚姻吗?

无论是出于什么理由离婚,对这一代年轻人来说,离婚的难度确实加大了。线上预约的限制、离婚冷静期的实行,让离婚这件事变得越来越难。

龙中美是广东广强律师事务所的家事律师,从2016年起进入婚姻家庭法律服务领域。在回答关于广州市离婚预约爆满的问题时,她表示每天限制离婚数量是存在的。其实在离婚冷静期实行之前,广州已经开始线上预约离婚,但在离婚冷静期正式实施后,当事人离婚得预约两次,手续更复杂了。

第一次是预约办理离婚登记申请,然后等待30天的离婚冷静期过去。如果没有人撤回这个申请,男女双方必须在第31天至第60天内,再预约去民政局办理正式离婚的手续。

“这里面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你能不能约到后来第31天至60天的号?如果约不到,就视为男女双方撤回登记申请了,想离婚只能重新预约,再来一个冷静期。”龙中美说。

对约不到号的恐惧是存在的。在离婚冷静期执行前夕,龙中美和她的团队接到了很多委托起草离婚协议的案件,她记得有一位广州的委托人因为在广州只能够约到一个月后的离婚号,因此在龙中美帮忙起草完离婚协议后,便匆忙飞回了老家河南办理离婚手续。

img

▲ 图 / 《最完美的离婚》截图

去年10月份,龙中美还遇到一个案子,一位丈夫因为妻子多次赌博,欠下巨额债务,丈夫想要协议离婚,但此时离离婚冷静期生效不到两个月,担心约不到号,妻子不愿意离,中间再拖延,离婚只怕更难,龙中美只能帮这位丈夫提起了离婚诉讼。

龙中美认为,一个直观的变化是,30天的离婚冷静期开始后,会导致相当一部分达成离婚协议的人反悔,最终协议离婚无法成功的人们会被导向诉讼离婚,从而导致法院的离婚案件数量增加。

“但更加值得关注的变化是,离婚冷静期会加重强势方对弱势方的欺压。因为在协议离婚的过程中,男女双方必定是存在多次来回协商、多方博弈的情形。在离婚冷静期之前,双方达成了离婚协议,可以马上到民政局离婚,离婚协议就生效了;现在加入了30天离婚冷静期的变数,协议的强势方反悔更容易了,弱势群体想要离婚成功,要么接受远差于原来的离婚协议方案,要么只能通过漫长的诉讼离婚程序离婚。”

她也表示,自己接触到想要离婚的委托人,男女都有,但女性居多,而提出离婚请求时,往往是女性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

龙中美不认为离婚是件坏事。多年以前,她接到过一个案子,当事人是个妈妈,深夜被家暴,又被赶出家门,之后和自己丈夫协商了两个月都无法回家,也不让她见孩子。龙中美介入后,帮助她提起了离婚诉讼,指导她对家暴取证,并查到了男方拥有两套房产的信息,最终案子的结局是达成调解,这位妈妈拿到了一套房子和孩子的抚养权,而这样的结果,是“当事人被赶出家门时想都不敢想的”。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离婚增加了难度,变得不自由了,当一项制度开始宽进严出,只会导致大家开始思考婚姻的必要性,并用脚投票,更加审慎地决定是否进入婚姻。”龙中美说。

就像李婉,未来对待下一段婚姻,也会更加审慎。后来,民政局给李婉发了信息,告诉她离婚预约成功,她猜这条信息张晓也收到了。那次谈判过后,张晓依然没有如李婉所愿回归家庭。李婉彻底被情绪击败了:“我过不下去貌合神离的生活,如果不喜欢了,或者我的爱也被分出去共享,我觉得恶心,我一刻也不想停留。”

2月9日,李婉和张晓拟好了离婚协议,张晓态度分明,要求房子的首付归自己,房子涨价的差价可以补给李婉,孩子抚养费一人给一半。李婉想起过去张晓曾和她说过,真有离婚这一天,要把一切身外之物给李婉,可离婚摆在眼前时,一切都成为了云烟。

By 邬宇琛

婴儿为何会染上毒瘾

根据2012年5月美国医学协会(JAMA)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全美2009年出生的每万名婴儿中就有约34名婴儿对处方止痛药或其他阿片类药物上瘾,此症被称做新生儿戒断综合症(Neonatal Abstinence Syndrome,NAS)。依这个比例,美国每年约有一万名以上婴儿患有这个症状,数量在10年中增加近2倍。

专家表示,这些新生儿是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暴露在滥用药物及成瘾的环境中,是社会上最脆弱与无辜的受害者,政府有责任协助他们。研究人员说,2009年治疗这些婴儿的医疗补助成本达7.2亿美元。

该研究的主持人斯蒂芬•帕特里克(Stephen Patrick)表示,在1980及1990年代造成新生儿出现毒瘾症状的原因多数与古柯碱有关,但现在则是与止痛药的滥用有关,如维可汀(Vicodin)及奥施康定(Oxycontin)。研究团队发现,2000年到2009年间滥用麻醉剂的孕妇人数增加5倍,这些孕妇每年在医院生产的婴儿数,每千名中有5.6名。

自2000年代迄今,美国孕妇滥用药物的情况均未见改善,大约有4.5%的孕妇使用非法药物,且药物类型多变。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指出,处方止痛药的滥用已构成主要的健康威胁,而且因此造成的用药过量死亡件数,更甚于海洛因及古柯碱二者相加的件数。问题越来越严重,根据CDC去年11月的报告显示,2007年每10万人中有12人因用药过量死亡,较1991年高出约3倍,很大比例来自处方药。

专家说,许多母亲不明白合法的处方止痛药何以会伤害婴儿,也有些母亲在怀孕时已有药瘾,没办法戒掉。患有新生儿撤药综合症的婴儿往往体型较小,而且有较高的死亡率。医生多半使用治疗海洛因成瘾者的美沙酮(methadone)治疗幸存的婴儿,而且要逐周减少剂量,以避免操之过急造成的戒毒症状。

这些婴儿有时在子宫内暴露在多种药物的环境中,包括烟草、酒精、抗抑郁药及其他精神科药物,因此研究人员需要找到更好的方法来治疗有药瘾的母亲,并且尽早找到治疗成瘾婴儿的方法。

处方药滥用、特别是止痛药滥用成瘾已经是美国的头号毒品问题。更为严重的是,医疗机构发现越来越多的新生婴儿止痛药也上瘾,出现了和大人一样的毒品戒断综合症,这是因为妈妈在怀孕期间的嗜好而无辜受害。
  

过去只有极少数的婴儿患有戒断综合症,现在纽约和全国各地的上瘾的婴儿数量已经像火箭般的垂直上升,大约每隔一小时就有一名这样的婴儿出生。史坦顿岛大学医院出生的婴儿中,患有戒断综合症的新生儿数目自2010年以来已翻了五倍。其他地区也在过去的十年中翻了将近三倍。
  
舒默表示,50年前的毒品问题主要是海洛因,后来转成可卡因,现在则出现了大量的处方药,包括止痛片、镇静剂、抗忧郁剂和兴奋剂等的滥用问题。许多人以为处方药物是安全的,因为这些药是医生开的,或者药店里有售,但是把这些药拿来做医疗以外的用途,或者家里的青少年从父母的药柜里找到随便吃,就会像吸毒一样产生倚赖性。有很多成人为了获得大量的止痛药而不惜走上暴力犯罪的路。
  
史坦顿岛大学医院新生儿科主任、医学博士罗斯(Philip Roth)说,该医院每年大约有3,000名婴儿出生,而每1,000名新生儿中,患有戒断综合症的婴儿数量从2010年的1.3例飙升到现在的8例,主要是美沙酮(Methadone)维持治疗的母亲所生的婴儿,超过50%的情况为母亲使用类鸦片的止痛药处方。
  
患有戒断综合症的婴儿出生后,会像大人戒毒一样的痛苦表现,烦躁、抽搐、呕吐,呼吸和吃东西都有困难。罗斯说,为了减轻他们的疼痛,让婴儿能吃东西和睡觉,医生开始不得不给婴儿打麻醉剂和镇静剂,过一段时间再逐步撤药。
  
布碌崙路德医学中心的妇产科主任、医学博士霍斯金斯(Iffath Abbasi Hoskins)说,看到这些婴儿被毒品折磨的痛苦,真的很可怕,所有的人都感到心碎。从前是因为孕妇吸毒,现在是因为孕妇对药物上瘾,而大约一半的女性是在没有任何准备和计划的情况下怀孕的,因此她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吃的所有东西都会对婴儿产生影响,其实在药瓶上注明、警示是非常有必要的。
  
处方药滥用成瘾已成为一个全社会的问题,无论是城市郊区、穷人富人都有,现在还发展到无辜的新生婴儿,令人悲哀。2000年,全美公立医院用于新生儿戒断综合症相关的费用达1.9亿美元,而到了2009年,这笔费用已上升到7.2亿美元,约3/4的费用是通过医疗补助计划(Medicaid)支出的。
  
为了遏制这一严重增长的危机,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应在相关药物的标签上清楚标注、警告孕妇止痛药的危险﹔敦促药物滥用和精神健康服务管理教育医生如何确定成瘾症状、更好的治疗,也呼吁更多的国立卫生研究院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此症展开研究,以帮助未来的妈妈们免于处方药成瘾的危害。

中国的止痛药用药现状:

和美国滥用的现状不同,中国对于止痛药无论是医生还是大部分患者用药都比较保守:小痛靠忍,忍不了从非甾体类这类产生依赖性可能很小的药物开始;常见的偏头痛、痛经、痛风等,身边以忍为主不肯用镇痛药的大有人在;在欧美国家比例高达 80% 以上的无痛分娩在中国据估计只有不到 10%。当然,这里面有医院技术开展的原因,也反映了人们对止痛药有一些误解:如有人会认为它对智力有害或者认为止痛药都有依赖性,有人认为它只是麻痹神经治标不治本所以没必要用。除上述客观原因外,当面对用药和继续忍痛的选择的时候,即便在知道遵医嘱按病情合理使用止痛药对健康的威胁不大的情况下,很多人依然在“身体感官舒适度”和“可能存在副作用中”选择牺牲舒适度而避免副作用。尤其是身怀六甲的孕妇,情愿自己痛苦也不愿胎儿受到副作用危害。这是个人选择,并没有对错好坏之分,它体现了人们将感官体验摆放的位置高低,美国人群中注重“感官舒适度”的比例较中国高,他们希望能获得更舒适的治疗体验,出于这样的需求,对镇痛的治疗的需要就比较多,进而在这样的环境下,医生对镇痛药的应用也更为普遍和到位,甚至存在滥用的现象,这和他们日常生活中将生活舒适度放在重要位置的文化习惯有很大关系。

同样,我们注重“避免任何副作用”的价值取向和我们的文化也有一定关系,一方面,“是药三分毒”的观念深入人心,人们对“副作用”谈之色变,另一方面,从关羽刮骨疗伤到刘伯承不打麻药进行眼部腐肉割除,这些忍耐疼痛的行为被称为具有超强的意志力,而能忍痛也仿佛成为了优秀品质之一,可现在医疗水平和当年麻沸散时期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忍痛既不是唯一的选择也不能给患者带来更多的收益,所以这样过度偏重避免副作用不惜牺牲生活品质的选择有缺陷。

美国人对舒适度的追求一方面促进了技术的进步,技术进步给生活品质的方方面面都带来了提高,比如洗衣机洗碗机扫地机将人从家务中解放出来,人对止痛的需要也促进了疗效更好、副作用、成瘾性更低的药物的研发和应用,但另一方面,正如在学习方法没有得到最优改进的时候一味追求减负势必会影响学习成绩一样,在更好的满足人需要的药物出现之前,过度的对治疗过程舒适的要求势必会带来更容易滥用的结果。

疾病和治疗,本来也是一个较痛苦的过程,有方式能缓解痛苦是好事,但过度的避免痛苦也会给治疗带来麻烦,不过疼痛本来也是一个很主观的感受,在镇痛效力的选择上,既不能把全部选择权放在没有痛感的医生身上,也不能把全部选择权交给没有处方权不懂相关医疗知识的患者,所以这样滥用的局面一旦产生,估计很难短时间管控好吧,毕竟,对于不得志的、从社会生活中很难得到愉悦的人来说,上瘾药物带来的生理的欣快是很难凭意志戒除的,尤其对于处于孕期身体不适的孕妇来说更是难上加难。

By 吴英、蔡溶

止痛片上瘾成为无情杀手

美国民众滥用药物由来已久,而近年来更为严重,止痛药滥用成瘾已迅速成为美国最严重的毒瘾之一。2011年长岛药房屠杀案,一名处方药物滥用上瘾者David Laffer走进纽约长岛一家药店,开枪打死了4人后,偷了大量的止痛药逃离。

除了抢劫,不少患者常用“逛医师”(Doctor shopping)的方式,不断找医师以重复取得药物;也有非法销售处方药的团伙,找一群隐形的偷运毒品者(drug runner)假装找医师看诊,再以医师开具的处方药物换钱的情况。2014年底,涉嫌滥开处方药致病患死亡的华裔医生李旭辉,被曼哈顿法官重判10至20年有期徒刑。值得一提的是,李旭辉曾为长岛药房屠杀案的行凶者David Laffer“看过病”。

近日,印地安那大学-普渡大学韦恩堡分校(Indiana University–Purdue University Fort Wayne)的心理学副教授迪金文泰(Jeannie D. DiClementi),先后在新闻网站“对话”(TheConversation.com )上发表文章表明,在近五十年来,吸食海洛因的瘾君子群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变化和医疗政策有关。以下是迪金文泰的文章编译:

早年我作为心理学家,在治疗海洛因上瘾者的临床实践中,经常看到青少年使用海洛因作为药物。通常他们是一些十几岁的男孩,或离家出走或住在寄养家庭,或一直在少管所进进出出,或辍学,然后他们被法院下令接受治疗。很少看到年龄更大的上瘾者。但现在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

海洛因“毒潮”已经蔓延到新的区域

根据一项新的研究,因止痛药滥用成瘾入院治疗的年龄组最大是50-59岁,一项不算最新的数据还显示,因用药过量致命的白人的比例增加更快。

海洛因“毒潮”已经蔓延到新的区域。据美国医学协会杂志报导,如今的海洛因瘾君子大多是居住在郊区和农村地区的白人,平均年龄从原来的16岁上发展到现在的23岁,人种比例也从原来的白人/非白人比例持平,到接近90%的上瘾者是白人。

为什么使用海洛因的人口结构突然发生变化?对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看处方阿片类止痛药,如奥施康定(OxyContin)和麻醉药维柯丁(Vicodin)的数量急剧增加。这些药物可以治疗急性和慢性疼痛,但很容易上瘾。这些人都是处方止痛药上瘾后才开始接触海洛因的。
  

用药过量致命案上升

近几年来,因药物滥用致死人数在快速上升,死亡人数是35年前的5倍之多。2009年,处方止痛药使用过量造成的死亡率首次超过机动车事故死亡率。从1999年到2010年,阿片类镇痛药的销售量增加了4倍,而用药过量致死人数也从约30%提高到60%以上。

在很大程度上,这种现象和医生如何处理疼痛的做法有关。60年代以前,大家没有把疼痛当作很重要的事情。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我所工作的一个大中城市的医院系统,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都提倡积极治疗疼痛,为免除疼痛,使用镇痛药就成了人们的首选,限制相应减少,医生被鼓励“更充分地免除病人的痛苦”。

阿片类镇痛药的销售量自然水涨船高。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报告说,2012年美国一年的处方止痛药销售超过2.5亿美元,比13年前增加了300%。

不幸的是,处方阿片药使用量增加,随即出现了过量服用的问题。

为什么慢性疼痛患者最容易上瘾?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的报告说,慢性疼痛的患者往往是老年人,他们疼痛的持续时间较长,常有多种疾病并存,较其他年龄段的人群更易诱发疼痛。在患者剧烈疼痛时,阿片类药物往往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阿片类药物主要有三种作用:镇痛(止痛),镇静和快感。患者的感受不同,取决于他们用药的原由。有些人可能会变得药物依赖,有的会上瘾——他们是不一样的东西。

药物依赖被定义为:当停止使用药物后,会产生戒断症状。而上瘾则以每天必须强迫性服用毒品为特征,服用后会兴奋,而不是止痛。成瘾者很难放弃使用药物,往往在戒断一段时间之后又恢复使用。毒品药物成瘾者会失去处理他们日常生活的能力,对药物的强烈渴求会导致其四处寻找。

虽然阿片类药物有上瘾的风险,但不是所有的病人都会上瘾。例如,患者在接受治疗手术后,服用阿片药物是不太可能会上瘾的,不管剂量如何。这是因为对术后患者,服药的镇静和止痛效果超过了欣快的感觉。

另一方面,患者如果侧重于兴奋的状态,追求服药后的兴奋感,则容易上瘾。

印地安那大学-普渡大学韦恩堡分校的心理学副教授迪金文泰(Jeannie D. DiClementi),先后在新闻网站“对话”(TheConversation.com )上发表文章表明,在近五十年来,吸食海洛因的瘾君子群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变化和医疗政策有关。以下是迪金文泰的文章编译:

药物滥用从何时开始?

作为临床心理学家,与疼痛患者接触多年,我能够观察到止痛药的不同的使用模式。有些人恢复后,比较容易停用止痛药,有些人则会开始找借口服用阿片类药物。

下面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有一个病患做了背部手术后,医生给他开了一些麻醉药维可汀(Vicodin),以应不时之需。等背部康复,病人回家的时候,还有一些维可汀药物剩余。一天下班后,患者因工作太繁忙紧张,感到头疼。就从药柜里拿出剩下的维可汀,服用后,感到一天的不适全都烟消云散。下一次头痛时,他又想起维可汀了,就这样慢慢上瘾。这名患者,像许多人一样,一开始并没打算滥用药物。

处方止痛药上瘾后,患者要么不断找医师以重复取得药物,要么就到街头,非法购买海洛因毒品。

海洛因的价格相对比较便宜。处方止痛药如80毫克的奥施康定,从街头购买,要价60~100美元,而瘾君子们只需要45~60美元就能得到多剂量的海洛因,而且海洛因的效果也更强,这取决于摄入的纯度和方法,还没有处方药的天花板效应(ceiling effect),又称高限效应。

根据滥用药物和精神健康服务管理局(SAMHSA)的数据,近80%的海洛因使用者,都是处方止痛药上瘾后才开始接触海洛因的,只有3.6%的人是一开始就使用海洛因。海洛因正迅速取代维可丁,羟考酮和其它处方阿片类止痛药,成为瘾君子们的首选。有报导称,随着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对阿片类药物上瘾,很多人可能会转向海洛因。

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的华盛顿大学进行了一项海洛因使用者的研究,研究人员发现,典型的海洛因使用者很多是中年白人,男女比例持平。而且很多海洛因上瘾者是从处方止痛药上瘾转变而来的。

止痛药新秀芬太尼与“毒王”卡芬太尼

仅 2016 年一年,美国就有 6.4 万人因药物/毒品过量死亡, 而这6.4万人里,有2万人是因为滥用卡芬太尼致死的, 超越了致死1.5万人的海洛因或其他处方鸦片类药物, 让卡芬太尼成为美国致死率第一的毒品, 让特朗普因此宣布,美国进入公共卫生紧急状态。


芬太尼是什么?传统毒品是以鸦片为代表的阿片类药物家族。 新型毒品是主要是以冰毒为代表的苯胺类药物家族。 一开始,人们从罂粟里制取出鸦片作为最初的毒品。 后来,又从鸦片中提取了鸦片碱以及一系列衍生物。 先是吗啡、海洛因、可待因、氧可酮等半合成衍生物, 后是左吗南、丙氧吩、美沙酮、哌替啶、芬太尼、卡芬太尼等合成衍生物。


卡芬太尼外观与食盐相似,是阿片类药物家族里最强大的一种, 也就是新闻报道里所说的“类鸦片止痛药”的代表。 芬太尼是常用的止痛药,比如芬太尼透皮贴剂, 而作为毒品的卡芬太尼,药效比芬太尼强100倍。 芬太尼本身比海洛因药效强50倍, 而卡芬太尼的药效比海洛因强5000倍! 可想而知,这是一种多么可怕的毒品。

美国老百姓消费能力强大,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全世界最大的毒品市场。 以前可卡因是美国市场上的主流毒品。因为可卡因需要从古柯叶中提取, 古柯这种植物主要在中美洲种植,毒贩可以通过美墨边界把可卡因送进美国。 但是才几年时间,卡芬太尼就迅速超过了可卡因。 卡芬太尼药效极其强大,最开始时不是给人用的, 而是是给动物园里的大型动物,比如大象做麻醉剂的。 如果给人用的话,20毫克就足以致命, 1公斤的剂量,就可以杀死一个国家的人口。

卡芬太尼药效极其强大,直接使用很可能致死, 因此毒品贩子会把卡芬太尼稀释后重新包装再出售。 比如著名的“中国白(Chinese White)”配方, 是把100毫克卡芬太尼和100克切削剂混合得成的。 虽然同样重量的卡芬太尼比海洛因贵了十倍, 但如果按照“中国白”的配方, 1克卡芬太尼等效于1000克海洛因, 因此卡芬太尼的实际价格只有海洛因的百分之一。

很多贫困的吸毒者,买不起昂贵的海洛因, 但买得起卡芬太尼,卡芬太尼的客户群体越来越大, 很多毒品贩子因此改卖卡芬太尼。 于是,卡芬太尼作为穷人的毒品,在美国迅速流行起来。 像其他商品一样,市场占有率提高,需要供需两方面都跟得上。 卡芬太尼不仅在需求端火爆,还在供给端有了创新。 警方打击毒品交易,可以从很多方面下手。 比如毒品的运输和贩毒的资金。 相对于可卡因和海洛因,卡芬太尼的重量和体积小了很多很多, 可以混在很多货物里,甚至直接走快递运输, 还能使用极小的包装,让“骡子”用身体藏毒。 传统毒品交易,需要大量美元现金,之后毒贩还得绞尽脑汁去洗钱。 而卡芬太尼赶上了网络时代,根本用不着现金, 很多交易环节都是在网络上、甚至是暗网上完成的, 很多时候也不需要银行账户,而是使用虚拟货币, 警方很难发现,毒贩在暗网上使用虚拟货币,做毒品交易。

如果毒品是在美国本土制造的,那很容易被发现。 美国市场上的卡芬太尼,基本上都来源于国外。有的是直接从国外运来甚至寄来, 有的是从墨西哥和美国边界走私来。 美国人认为卡芬太尼的主要源头在中国。卡芬太尼的制作工艺并不复杂, 中国化工行业不算强,但足够大, 有无数工厂和作坊可以生产卡芬太尼。 美国人认为卡芬太尼之前没有在中国本土流行起来, 所以以前中国政府没有把卡芬太尼作为毒品来管制, 那时候在中国生产卡芬太尼不算严重违法犯罪。 以至于很多毒贩利用中美之间的监管时间差来赚钱。 美国毒贩在网络上下订单,中国的工厂接单生产, 然后用中美之间极其发达的物流体系, 甚至用邮政包裹,把卡芬太尼运输到美国。 或者是中国方面的工厂,不直接生产卡芬太尼成品, 而是生产卡芬太尼的前体,运到墨西哥后再做深加工, 然后运往美国,这种做法更为隐蔽,难以发现。

2016年5月,宾夕法尼亚州国会参议员帕特·图米致函美国国务院, 敦促国务卿克里,就芬太尼类药物问题,向中国“施加更多压力”。 2016年6月24日,美国之音电台网站,刊登了题为 《致命芬太尼困扰美国缉毒局 中国是主要源头》的报道称, 帕特·图米说:“这些药物是非常致命的,我们知道它是从哪里来的, 我认为我们应该投入更多的压力,中国要有所作为。”

2017年2月16日,中国公安部发布公告,将23种“芬太尼”类物质列入严管对象,超过了联合国公约所列管的15种,也超过了美国所列管的20种芬太尼。美国禁毒署表示,中国这一轮严管的“芬太尼”类物质,将很可能给美国国内的毒品打击行动带来巨大的、甚至是“颠覆性”的积极影响。

2017年10月,美国总统特朗普访华前,国家禁毒办召开中美缉毒执法合作案件新闻发布会,媒体是这样报道的:魏晓军表示“中方不排斥也不否认,美国国内的出现滥用的部分新活性精神 物质(主要是芬太尼)有来自中国的事实“

尽管芬太尼类毒品在中国还没有流行起来,但也开始快速增长。2016年我国发现的新精神活性物质仍以卡西酮类和合成大麻类物质为主, 二者分别达890份和503份,占全部样品比例为58.2%和32.9%。 其余样品中,芬太尼类物质有66份。 而2012至2015年间总计仅发现芬太尼类物质6份, 说明芬太尼类物质的生产和走私呈上升趋势。 最后再重申一下,芬太尼类毒品极其危险, 检疫人员需要穿戴防化服后才能处理这些烈性药物。 就连毒贩都一直在警告吸毒者们: “我们再一次强调只有曾经使用过芬太尼的用户才适合购买卡芬太尼。这东西不 是开玩笑的!” 你需要戴上面具和手套来操作这些药物。不小心直接接触到药物可能会导致摄入过量。”

最可怕的问题是,卡芬太尼到达瘾君子手里之前, 经过了很多环节,可能被稀释过很多次, 吸毒者无法知道自己手中的卡芬太尼纯度如何。 卡芬太尼的药效极其强大,20毫克就能致死, 因此只要纯度稍微高一点,就能马上致死。不同毒贩,甚至同一毒贩不同批次的卡芬太尼纯度都不一样,极易过量使用, 因此,卡芬太尼是目前致死率最高的毒品。

By 蔡溶,万金

名校生都在吃的”聪明药“究竟是什么?

“你有dealer(供货商)么?”

“你是说卖车的,还是卖药的?”

“当然是后者!”

每年期末季来临,以上的对话会频频出现在美国高校中。

进入12月,各高校陆续迎来期末季,你能闻到空气里充斥着咖啡的味道;你能看到图书馆、教室等地但凡有桌子和椅子的地方全部人满为患;当然,最明显的还是布满在每个学生脸上的“放飞自我”——描眉、剃须再也顾不上了,满脸写着的只有熬夜后的“疲惫”二字。

与国内高校期末季不同的是,我们通宵开夜车备考复习,靠的是大量的咖啡和红牛;而美国学生还靠嗑药。

曾经以为嗑药这件事只会发生在小混混、玩咖这类人身上,迷幻剂、摇头丸,还有party上的大麻和笑气,这些东西是与学霸无缘的。但为了考试成绩,好学生也会嗑药。从申请大学的SAT考试、到常春藤学霸们为了维持GPA4.0的期末考,一种被称为study drugs/smart drugs(聪明药)的药物在学生中广为使用。

“聪明药”真的有那么神?

Yaming高中就来到美国读书,一直读到硕士毕业。他说,当年自己半路来到美国,语言是最大的障碍,课业成绩因为语言受了不少影响。备战SAT时,压力太大一度得了失语症。

有一次,他和几位同学一起完成小组项目,作为期末考试的一部分内容。大家忙了一整天,沟通、争吵、妥协,每个人都精疲力尽。突然,有位美国同学大吼一声“受不了了!”然后拿出一粒药吞了下去。

Yaming说,那时他才知道原来班上“本土”的学霸们服用这种“聪明药”早已是公开的秘密。

“聪明药”其实不是某一种药,而是有Adderall(安非他明)、Ritalin(利他明)这类神经兴奋剂。这类药物主要是用来治疗ADH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处方药,也就是说必须有医嘱才能获得。

“聪明药”在学生们中成为抢手货,主要是因为它能在短期内让人提高注意力、头脑飞快运转,并且不觉得疲惫。对大考当前的学生和为GPA拼命的学霸们来说,吃了它简直是有如神助!

而且,虽然是处方药,想弄到手也并非难事。他们要么从朋友那里获得药物,要么从学生药贩子(drug dealer)那里花钱购买(一片6-10美金),再不然就在家长和医生面前伪装症状(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等症状),骗取处方。

Yaming说,自从知道了“聪明药”的存在,从SAT备考到大学、研究生每次期末季,它早成了自己不可或缺的物品。

其实,无论在是高中还是大学、无论在美国还是欧洲,“聪明药”早已成为一部分欧美学生的“考试神器”。

在一些高校,甚至三分之一的学生曾使用过、15%的学生有成瘾现象,

在美国的常春藤高校里,聪明药的使用更是高达20%。

英国《每日电讯报》曾在2013年的一篇报道到里提到,剑桥大学有十分之一的学生曾经使用过利他林这类药品;

巴黎、伦敦……精英学校、好学生们为了成绩、升学“心甘情愿”中招,

undefined

对于这种高校中药物泛滥的情况,甚至有牛津大学的教授提议,像运动员做尿检一样,应该在考前对学生也进行药物抽检。

《纽约时报》曾花了很大篇幅去报道到学生中使用聪明药的现象,他们采访了16岁到26岁的40多名学生。

undefined

从访谈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两个结论:

1、当学生在备考需要“开夜车”用功,或是考试时为了提高注意力,大家会定期用药。而且越是学霸、越是富人区名校的学生为了扛得过压力、配得上名气,越会依赖这类药物。

2、每个人都知道这种药的副作用,但为了成绩大家都觉得值得一试。

Adderall、Ritalin这类药物的确对提高注意力方面的确有所帮助。据服用者说,吃了药以后不饿不困,考试熬夜复习就只眯了两个小时还是特别精神;而且注意力高度集中、大脑运转飞速,学习效率猛增。

可吃药的副作用学生们当真承受得起么?

从戒毒到猝死,“聪明药”的副作用你真的承受不起

“聪明药”也被学生们戏称为“大脑伟哥”,看上去所向披靡,救万千学子于考场苦海中,可药效之后呢?

荣誉学院的那位学霸告诉我,服药后他的确会出现口舌干燥、手指颤抖、抖腿等现象,有时还会头晕;而且大脑高强度集中后,一旦药效过去,带来的是成倍的疲倦与虚脱。

最严重的一次,他曾在48小时内只睡了4小时,凭着药物撑过考试,本想大睡补觉,可挺了一天药效过后还是无法入眠,就是那种“身体很疲倦、大脑跑火车”的感觉。最后只能去校医院让医生开安眠药。

“聪明药”的副作用远非学霸口中说的那么轻松!

美国禁毒署将Adderall、Ritalin这类处方兴奋剂列为二类受管制物质,它们均属于成瘾性最强的药用物质,在依赖性和生理伤害方面都要高于摇头丸,级别接近可卡因。

undefined

从大脑扫描图中可以看出,红色部分是服用安他非明后大脑的活跃区域,几乎是“全面红”。

这相当于一根弦儿蹦紧到极致,其实非常脆弱。

undefined

更恐怖的是,如果长期服用这类药品,不仅会成瘾。这是真正的毒瘾,无药可医,只能强制戒毒才能康复。

听朋友讲过她越南室友的故事,曾经也是学霸一枚,考到更好的研究生院学霸遍布,心力不济开始服药。某次服用后室友心脏开始疯狂跳动,眼前出现幻觉,身体也跟着抽搐,后来被送往急诊室抢救,最终在戒毒康复中心住了半年。

虽然目前医学界对安他非明这类成瘾药品的副作用还在研究当中,但有一些共识已经达成。

滥用安他非明这类药物,轻则呕吐、眩晕,长期服用会造成成瘾、情绪波动、抑郁,甚至让大脑认知和记忆受阻、引发心脏骤停。

简单概括就是,这种“聪明药”服用不当是会出人命的。ADHD患者服用这类药品都是在医生监督下使用,从周期到剂量都是严格控制的。而为了拿它搏成绩的学生们显然不会如此谨慎。

那些嗑药的孩子都说“我们别无选择”

据统计,在美国使用“聪明药”的群体中,将近70%的人有高中学历,男性使用者略高于女性,在18-25岁这个年龄段的人使用最多,学生是“聪明药”的第一大客户群。

为什么是他们?从统计的数据来看,大部分学生是出于对考试、作业的需要,也有部分学生出于好奇、“有趣”而尝试。

Kris是西班牙裔美国人,前不久刚以全额奖学金成绩被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项目提前录取。“聪明药”是他的老朋友了。Kris有一个和他年龄相差一岁的妹妹,从谁吃最后一块蛋糕到入学考试,俩小从小至今的竞争就未停止过。

当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当地私立中学,获得全额奖学金。一年后妹妹也考入他那所学校,但只拿了半奖。这成为妹妹的“耻辱”。Kris就是从那时开始定期服用“聪明药”的,被同学追在身后也就算了,就连亲生妹妹也对他“紧咬不放”。而Kris的父母,一个是广告公司的副总,一个是医生,典型的美国中产家庭,对孩子之间的竞争他们视为“良性”、“有益”。

初中加高中几年他们兄妹关系一直很紧张,直到妹妹作为学校优秀毕业生代表致辞(Kris没有)才算“雪耻”,俩人的关系渐渐缓和。可即便关系修复了,也无法让兄妹俩停止考试前必服“聪明药”的习惯了。

美国中产家长鼓励竞争(有时甚至是超出孩子承受范围内的竞争)、Peer pressure(同辈压力)——无论是同学之间还是年龄相近的兄弟姐妹之间——是促使美国学生服药的原因。

除此之外,美国的学霸真的很有野心,他们想赢,而且对赢的定义是“全面开花”。

我认识的另一位加拿大学霸Beth,和她相识两年多,几乎没见过她吃午饭。当我们一伙儿中国人正儿八经坐下来吃午饭时,她一手拿着土司、一手在纸上演算题目。

大学三年她同时修了3个学位、春假会去乌干达做志愿者、每周有4小时跟着博导泡在实验室;同时Beth还是一个乐队的爵士鼓手,顶着一头绿色的半寸吐着深红色的唇膏定期演出。

她3个学位的成绩都是全A,本校的博导想在她毕业后直接招她进组做博士。她说,对不起,我的dream school是耶鲁的MD(Medical Doctor)+PhD(Doctor of Philosophy)双博(八年完成两个博士学位)。

Beth完全不介意别人知道她定期服用“聪明药”,对周围那群有头脑的小伙伴来说这属于“常规操作”。Beth说,想要取得我现在的成绩,即使这三年每天我只睡5个小时,也完全不够。说我不用药别人也不会相信。

对于Kris和Beth这样的学生来说,为了保持成绩、升入名校,服药别无选择。

校园药物泛滥,家长可以做什么?

滥用药物是美国学校和家庭教育的一大难题,每年政府、教育机构、医疗机构都会投入很大精力对家长、孩子进行成瘾教育。

药物滥用在我们国家青少年中不是普遍现象,所以家长向来缺乏这方面的重视和知识。但把孩子送出国门的家长(包括陪读家长),面对嗑药“成风”、“毒品”泛滥这样的大环境可以做些什么?

美国专攻青少年成瘾课题的专家Drs. Ron and Cherie Santasiero给家长们提供了一些建议:

首先,身为家长自己要警醒,药物成瘾这件事有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

成瘾不“歧视”,它跨越社会阶层、经济实力等,即便你的孩子在私立学校、很好的公立学校也可能发生滥用药物情况,所以要对环境保持警惕。

其次,积极参与孩子的生活。

除了“紧抓”课业成绩外,孩子结交的朋友、参加的俱乐部、体育队队友……你都应该心中有数。滥用药物往往从熟人开始,第一根烟、喝的“咳嗽糖浆”、那些同龄人口中的Brain food离你的孩子尽在咫尺。

第三,抽出更多精力去关注孩子的精神健康。

对孩子的精神变化更敏感一些,比如,当他突然很沮丧、或者对一直热爱的事情突然没了兴趣时,我们要耐心了解情况、鼓励孩子向自己倾诉各方面的压力。

当寻求的帮助需要专业人士时,我们要鼓励孩子主动就医,不要让他们把看心理医生不当一回事而误入歧途。

第四,身为家长自己要了解成瘾的迹象。

如果你辨别成瘾时会出现的状况,也就能更好识别孩子是否有药物上瘾的可能。

最后,当你怀疑时,请坚持给孩子进行药检。

在美国的CVS或沃尔玛药店都能买到药检用品(Drug test kits),如果你已经有所怀疑,可以对孩子“采取行动了”。

此举肯定会遭到孩子的反对和抗议,让他们对你产生负面情绪,但如果孩子真的非常异常,为了他们一生的幸福,这种负面情绪家长应该承担。

希望你和孩子都能安全、顺利地度过每一个期末季!

By 金婉霞,唐闻佳